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2-11-11 01:16: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篇1

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任务是很艰巨的,因为高考要考六门学科。但是,每天的课程有限,一般学校的安排是上午五节课,下午四节课。然后其他时间除了休息,吃饭,就是自习。虽说一天安排的是九节课,但是真正一天安排的化学课基本上只有一节课。因为学生在高中的主科是语文,数学和英语。因为物理这门学科的难度性,所以一般学校会稍多分一点时间在物理学科上面。因此,化学学科平均一天就只有一节课。但是,我们都知道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是很多的,其中包括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选修四,选修五。而且选修部分,关于有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部分比较抽象,而选修四是属于和计算相关的。总之,高中化学的知识在于难度和深度,以及很多方面都必须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下是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的相关对策。

(一)预习工作的充分准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老师进行教学前,应该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提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所以,学生预习工作的充分准备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程度呢?首先,我要求学生对我即将要讲的内容进行整体阅读,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其一:第一遍要求快速、粗略的浏览,其二:第二遍要求细化,一句一句的想一下。然后把自己不懂的做上标记,在课堂上着重听教师讲,或者直接给教师提问。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达到预习的效果和养成预习的习惯。其次,我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预习情况做一个大致的总结,期间包括对知识的整体框架,以及自己的疑惑,需要教师帮忙解决的问题。我发现,这样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二)进行及时的复习,和总结

学生在高中因为课程任务的繁重,所以在每次考试前并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均分到每一个学科上面。然后,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学生的考试分数并不那么理想,毕竟普通人的记忆都是有限制的,需要长期坚持滚动式的复习,才能真正的掌握。因此,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强调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和好处。我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个问题是要求学生在每一节课之后,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化学题之前,把当天老师所讲的内容做一个及时的复习,并且仔细回想老师上课时候所讲解的内容。

还有就是在学习完一个章节之后,我要求学生用大小是A4的白纸做一个关于本章节的知识点总结,包括方程式的书写。当然,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关着书默写,达到完全掌握的目的。对于学生不能回忆的知识点,学生要再次进行复习,直到自己能够完全的掌控这些知识。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随时轻松的应对各种考试,而且能够真正的学会和理解这些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样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有效地,因为这些过程都是要求学生自行在课下的时间里去完成的。

二、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有机结合

篇2

一、整合实验知识点,采取体系化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设计,6个选修模块之间是平行关系。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虽然有严格的区分,表面看来各实验不相关。但是若老师事先对实验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体系化讲解的话,学生相应地联系记忆,这样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学生能否最大限度地掌握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一般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进行着重讲解,并且也会对不同的重点、难点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找到所教授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找寻一条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以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证所学的知识点的连续性、逻辑性和体系性的目的。具体言之,在教材中,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部分知识就可以通过一条主线来进行教学,这部分知识包括了以下的内容,分别是金属与水、氧气的反应。在金属与水反应这一部分,教材中介绍了钠和铁分别与水进行反应的过程,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这条主线的利用可以促使学生使用对比、类推的研究方法来学习。学生在掌握了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活泼性的相关知识后,他们就可以此为基础准确地把握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相关内容,并且由于内在的联系性和体系性,能够记忆深刻。

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肯定是有差异的,同时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合理的教学设计关系到分层次教学成功与否,而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是最关键的一环。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操作、实验思考、实验探讨中来,让全体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促进化学学习,尤其是化学实验综合知识的学习掌握。如:在“盐类的水解”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①常温下,酸、碱、盐溶液的pH是多少呢?NaCl、Na2CO3水溶液呈什么性?②为什么盐溶液的pH不都是7呢?③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④哪些盐会水解呢?⑤盐类水解的本质是什么?⑥盐类水解有哪些应用呢?然后,让C层学生回答①②题,B层学生回答③④题,A层学生回答⑤⑥题。通过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又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中解决这一难点问题。

三、在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合理设置疑问

化学学习的方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能够学会运用多种手段获取所需的知识,对原知识进行一定的补充、理解,从而对化学学习过程进行思考、总结,再应用至化学实验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自我观察力、自我总结能力就得到很好地发展。但是课程毕竟是由老师来主导的,因而如何启发学生成为一大难题,而设计问题,刺激学生进行思考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从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实验对比等角度进行提问式教学。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需要注意的是,设置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梯度,避免较易与较难的知识点中间的跨度太大,学生不易理解。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器材

现代科学技术只能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起辅助作用,而不能替代化学实验。而课堂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实验所需的器材、操作场地的限制,导致在普通高中实验室中无法清晰、高效地演示给学生,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更是难上加难。以上问题在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后则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由于该实验知识点比较难,学生较难掌握,可通过播放“改变压强对NO2与N2O4之间转化的影响”的课件,运用Flash课件,能突出气体颜色有哪些变化,实验中各个现象之间的层次差别就会更为明显。而且,“压强对气体分子数和浓度的影响”的两个动画的使用,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压强变化过程中的气体颜色、组分浓度有哪些变化。现代科技的引进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更具有灵活性、直观性,学生能得到全方位的启迪和刺激,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收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五、开阔学生视野

化学其实是一门应用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具体说来,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主动或被动地联想到生活实际的化学应用,把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成具体的生活小应用。这不仅能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很大的开阔,还能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好习惯,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难题的能力。生活小实验就是活学活用的典范,这种家庭小实验中不限定用什么样的器材,无所谓实验场所在哪里,只需同学们开动脑筋,同身边的同学、朋友利用家庭中常见的锅碗瓢盆就能进行。如果家长能够加入到实验中的话,还能培养和睦友好的家庭关系。常见的家庭小实验有制作橘子电池;用草酸洗墨渍;区分毛织物和化纤织物;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去除茶壶壶底的污垢;为什么用铁刷子将铝锅擦亮后铝锅表面很快又变得灰暗;用什么样的方便材料能制作出分子模型;如何测定雨水的pH;如何用食醋和纯碱溶液使花朵颜色改变;用熟香蕉催熟青香蕉、绿橘子;发酵粉加水或加热产生二氧化碳的验证;用小苏打或碱面清洗锅碗瓢盆上的污渍;用鸡蛋清做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实验等等。这样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还能主动思考生活现象的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同时,学生心中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也得到解答,这能大大促进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也能使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老师还可以多多组织学生到化工厂、自来水厂等单位观摩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及其经济价值。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现象作为学习背景、启发性的问题,制作出特定的学习素材,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化学探究,体验化学研究的具体过程的艰辛和得到结果的喜悦,从而真正喜欢上化学、喜欢上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磊.基础化学教育课程改革10年进展与反思.化学教育,2010(1):20-24.

[3]程俊.必修模块化学实验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建构与实施策略.化学教育,2010(3):35-38.

篇3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在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源于必修又高于必修,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如何把握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衔接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下。

一、教材对必修、选修内容编排不同,把握好从定性到定量的衔接

必修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仅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简单相互换算。学生只需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并通过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初步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这里对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一笔带过,且不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而在选修中,不仅从定量的角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而且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还要求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根据浓度熵和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提高知识难度。

二、必修、选修课程标准不同,把握不同阶段目标的衔接

必修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选修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在必修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学生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不同,把握好难点、重点的衔接

必修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必修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化学平衡的建立。

选修教学重点: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选修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我们在教学中要熟知必修、选修中的重难点,才能很好地衔接。

四、教学课时不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把握好不同年级学生认识水平的衔接

高一开设课程多、课时少,知识的拓展对教学的进度会很难把握。比如, 在高一课堂上 想拓展“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又如,“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计划在必修来完成,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对于程度弱的学生,若增加这部分内容却是负担。其实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在选修中学习则效果会更好。

高二开设选修模块专题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达”,运用相关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解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生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加以应用;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量描述,则限制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方面。

在进行必修模块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切忌:超标、超前、超量,这样会导致课时紧张,学生压力过大。必修模块教学的顺利实施,为选修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不同,把握好教法学法的衔接

篇4

一轮复习应以基础为主,将所有课本复习一遍。根据高考所占的分值划分每册课本的复习时间,选修五上学期刚刚讲结束,学生遗忘不多,所以先复习选修五,带领学生将课本先看一遍,记住一些定义、实验现象、特征反应等等,然后做三四个综合练习即可,这样节省了复习时间。接着复习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前两章,因为必修一为无机化合物,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而且丢下的时间较长,学生遗忘较多。同样必修一也需要用小练习快速反复练习,让学生快速回顾以前的知识,一般需要一个月时间。这些内容复习好之后就可以做无机及有机的综合试卷了。选修三内容较少,且高考只有一道选做题,花十天时间复习就差不多了,主要就是将课本中的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体、晶格能比较等规律复习一遍,再做两个专题练习就行了。剩下的就是最难的选修四了,这部分内容需要理解,所以我们将课本上每节内容快速讲解一遍,然后通过学生提问,将提问的问题再讲解一遍。接着通过做练习,学生讨论后上交问题,集中讲解,共计需要五个星期,这样课本的一轮复习就差不多了。在这期间每隔两周做一次综合练习,以防止前面复习的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和选修五的内容遗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加强综合练习,整理好知识点留给学生考前复习,迎接全市统一的期末考试。

二、二轮复习中合理安排综合试卷和专题练习,注意查漏补缺

1。新年刚过,学生们还处于假期的放松状态,此时选择的试题难度不宜太大,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相反若试题难度较小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调整好综合试卷与专题练习的频率,每两周做三套综合试卷和三套专题练习。综合试卷量大,学生练习的时间长,讲评时间也相对较长,若只做综合练习学生容易疲劳,效果不佳。专题练习设置为一节课的内容,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而且可以将综合试卷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专题化,在专题中解决个别问题。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学有所获。

三、三轮复习中做到中档题常练、长题频做

1。临近高考,所有学生都注重语数外的强化,化学课时也相对减少,此时如若试题难度较大,将延长练习时间和讲评时间,减小了练习的频率,学生练习的速度将越来越慢,况且高考试题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在三轮复习中降低试题的难度是十分必要的。

2。选择题是过B的基础,二卷则是过B的关键。二卷中一些常考的问题,可以合并于同一道大题中,利用同一个背景减少学生思考练习的时间,将常考的问题不断练习巩固加深。例如:

背景: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电极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铁等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由于电池使用后电极材料对环境有危害。某兴趣小组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NiCl2易溶于水,Fe3+不能氧化Ni2+。

②已知实验温度时的溶解度:NiC2O4>NiC2O4・H2O>NiC2O4・2H2O

③某温度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的Ksp及沉淀析出的理论pH如下表所示:

M(OH)n1Ksp1pH 开始沉淀1沉淀完全Al(OH)311。9×10-2313。414。2Fe(OH)313。8×10-3812。512。9Ni(OH)211。6×10-1417。619。8设问:

(1)用NiO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依次析出沉淀和Ⅱ的化学式;

(2)加入Na2C2O4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加入Na2C2O4时最好采用饱和的Na2C2O4溶液,理由是什么?

(4)写出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检验电解滤液时阳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

(6)写出“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如何检验Ni(OH)3已洗 涤干净?

(8)酸溶时为提高酸溶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填两种)

(9)镍镉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为:

Cd(s)+2NiO(OH)(s)+2H2O放电1充电

Cd(OH)2(s)+2Ni(OH)2(s)

写出镍镉电池反应的放电时反应的负极反应式;充电时阳极反应式;镍隔电池充电时,外接电源的负极与哪个极相连。

通过这种长题频做,既解决了二卷常考的问题,又节省了时间。

四、全力以赴,冲刺高考

临近高考学生需要将所有知识回顾一遍,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呢?现总结如下:

1。回顾教材。老师可以先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以免学生每个字必看,而耽误时间。

2。小专题练习。俗语说的好: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生。在回顾教材中的知识点的同时,还必须间断性的练习,以维持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选择题是过B率的基础,此时的专题可以用标准选择题加一道长题,这样既解决了选择题又解决了二卷。

篇5

参阅高中课标与2009~2011考纲及考试说明,无论是考试的范围、内容还是要求的层次,连续多年无变化。以三点为结合总结出在高中化学的必、选修学习中是以了解为基准,以提升认知程度,达标理解、掌握与应用为目标,既培养科学素养,又提升侧重倾向能力,真正实现课标、考纲、选拔三位一体,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的相关联系,凝聚了解层次、理解层次和综合应用层次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在密集知识点的联系中拓展出知识网络,而不是在大网中去捕捉小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点带面、挖掘内涵,对比分析、推波助澜

(一)从考查内容与形式的卷面分析中建构教学策略

1. 从有机试题的结构特点和考查的内容看:选择试题中着重性考查主要体现在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间隔2008年共计四年﹚、有机物官能团结构特征﹙2008年﹚、官能团特征性质应用除杂﹙2007年﹚、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2008~2011连续四年﹚。

教学策略分析:这些知识点的扩散说明很多知识点都可以成为有机化学考试的“热点”。因此,在复习时要夯实基本知识,既要做到全面掌握,有备无患,又要注意重点突破,内涵关联。

2. 从考查的要求看:以知识迁移理解层次为多。必做试题兼容性考查突出体现在有机物化学用语的表示,即化学式书写、有机方程式书写及透视燃烧、氧化还原等基础知识﹙尤以2008~2010年、第13个选择题目、2010年第7个选择题目、2011年第12个选择题目、第27个必答题为代表﹚。

教学策略分析:试题特别强调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那么,教学中就要突出这个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中以一题多解、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参与讨论与研究,敢于质疑,这个过程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3. 从命题的视角来看:无论是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是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高考试题均根植于教材之中,但考题往往依托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和科技新成果进行有机物各方面知识的考查。

教学策略分析: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根据课标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化学基础知识的落实工作,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在面对这种难度的试题时,是不会有太大障碍的。训练关注热点问题:食品安全、核辐射引起结构突变、天宫一号发射、诺贝尔化学奖的涉猎领域等系列推断形式。

4. 从试题选做模块来看:选做试题中更能集中表现在主干知识:官能团的转化、化学计算、性质迁移、基础知识的测试上。

教学策略分析:归类专项总结做好对模块特点的系统分析,尤其是选做模块不要报有“押宝”的心理,一定要让学生从自身出发,选择自己能力所及,并正确引导学生在实际高考中能够不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5.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常见的主要错误有以下几点:

(1)审题不仔细,没按题目要求准确作答;(2)结构简式的书写不规范:(3)书写方程式时未用结构简式表达,丢产物,忘了配平或注明反应条件等;(4)化学用语书写错误:如烯、苯、醛、酸、脂和酯等书写错误;(5)对一些复杂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则很难完整写出。

教学策略分析:对于大部分学生易出错的问题,一定要通过强化来克服,对于各别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个别指导来解决,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强化学生基础能力,弱化学生心理畏惧。

(二)通过五年试卷数据分析,建构教学策略

篇6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大量研究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是深刻理解化学反应和规律的基础。我国新课程改革将有关中学阶段的化学反应原理内容,集中编排在《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该模块是为对化学反应原理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但由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有着复杂性、关联性、多样性和交错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很大的障碍。而许多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对《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教学时,也常常出现“教师自认为已经讲的很清楚而学生反复出错”的情况。为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在四月下旬对无锡市青山中学,姜堰中学以及南京市六合中学进行探查,并分析高二和高三两个不同年级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行为的认识,多角度研究了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方式,为今后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在原理部分的学习提供依据。

一、探查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从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期望的教学方式两个角度切入,分为五个部分:一、调查了学生的基本信息;二、通过表格式的选择,探查了学生对教材中内容的分散、整合的观点,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增加和删减的建议,总共17题;三、通过选择的形式对学生最推崇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探查,总共4小题;四、通过表格形式的选择,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探查,总共12小题;五、通过表格形式的选择,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各种教学活动进行了探查,总共14小题。本研究所有探查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

本调查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无锡市、姜堰市以及南京市三所四星级中学的453名学生。之所以选择四星级学校,是因为这类学校选修化学的学生相对较多。本调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差别,对上述学校的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进行探查。考虑到调查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基础,而高二年级正进行着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因此在四月下旬进行探查的实施。

二、探查的结果分析

1. 灵活地将学习内容进行分散和整合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教学内容分散和整合的意图,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突破现有教材中的呈现顺序,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问卷中涉及到原电池、电解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金属腐蚀这四个知识点,原有教材中是分散编排的,问其是否可以整合编排。另外涉及到化学平衡移动、pH的计算、勒夏特列原理这三个知识点,原有教材是整合编排的,问其是否可以分散编排。对学生关于学习内容的分散和整合意见的频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高一时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概念,在“化学反应原理”这本书里,又专门讲解“原电池”,88.7%的学生认为这样分散讲解有必要,并认为前面出现的知识是基础,后面出现的知识是前面的深化。11.3%的学生认为整合讲解比较能够促进自己的理解。此外,对于“化学平衡移动”、“pH的计算”和“勒夏特列原理”的讲授顺序,大部分学生赞同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散讲解。而对于“电解质”、“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平衡常数”和“金属腐蚀”的讲授顺序,大部分学生赞同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讲解。笔者认为,教学内容需进行灵活地整合和分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教育对象是有差异的。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特级教师的教学观摩,发现特级教师能够灵活地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散与整合。例如徐宾老师在进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时,不但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而且灵活地将MgCO3Mg(OH)2、Ca(OH)2CaCO3、AgCl溶于氨水、Mg(OH)2溶于NH4Cl溶液、AgClAgIAg2S、锅炉水垢用Na2CO3溶液预处理等内容加以整合,最后引导学生用平衡移动的观念解决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问题。

2. 适当拓展增加学习内容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布鲁姆曾说过,“学什么是比怎样学更为重要的问题”。笔者通过下列问卷调查题探查了学生关于学习内容拓展的看法。

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学习,你认为最需要增加的是( )

A. 实验 B. 应用实例 C.典型例题

D. 教师精彩讲解 E.拓展延伸

统计结果见表3。

篇7

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了《2015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从这份说明的相关内容来看,2015年的化学高考相对历届高考要求将有所提升,在考查内容上会更深入,在考查范围上会更广泛,在考查能力上会更加细致,这也提醒了广大教师与学生应当重视对知识要点的研究。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突出知识点,抓住重难点。

一、主干知识的梳理与强化

复习课的基本目标是对已学知识查缺补漏,因此,要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对主干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与强化,这同时也是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理清思绪、明确要点的过程。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一中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为例,该章节的主干知识包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及一般规律与元素周期律。其中,元素周期律又必须掌握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金属性(单质还原性)的强弱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等。教师唯有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就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悉数整理出来,才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主脉络,这既有利于避免学生出现复习盲区、复习白点,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的重难点,更重要的是能为后续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归类复习、专题复习等奠定扎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复习目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树状图的形式自行整理出每一专题、每一章节、每一单元的主观知识,这样既可以将其粘贴在专题、章节、单元的开头页,也可以将其整理为一本小册子方便携带。总的来讲,就是要提炼出高中化学的知识点与重难点。

二、教材内容的温故与延展

教材是教师开展复习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复习阶段,教师应当带领学生重新回到教材中,再次温习教材内容,并在二次温习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化与延展。经过完整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对高中化学的全部知识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控,此时的教材重温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同时有助于学生在宏观整体概念的思考方式中建立各个章节、各个要点之间的关联,以提高对知识内容的灵活运用能力。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二中的“钠、镁及其化合物”为例,教材主要介绍了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等钠的化合物,其中除了要了解基本的化合价、电子式、俗名、颜色与状态、与水反应、与二氧化碳反应、与盐酸反应、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主要性质、用途价值、相互转化之外,还应当结合选修2中的专题二“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的相关知识,做一个有机的连接与延伸。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复习目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教材温故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其一,结合教材后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提问,同时有方向性地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与交融,以提高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其二,参照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相关文件,更精准地明确考试要求。总的来讲,就是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效果。

三、典型例题的操练与研究

习题是高考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检验手段与强化方式,因此,要提高高考化学的复习有效性,还可以从典型例题入手,加强学生对其的操练与研究。比如最常见的实验现象与化学方程式的判断与辨别,即根据实验现象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或根据化学方程式来阐述、描绘甚至自行设计实验。例如判断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所产生的反应是否可以表达为Cl2+2OH-=Cl-+ClO-+H2O或者氨气通过稀硫酸是否可以表达为NH3+H+=NH4+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借助典型例题进行知识点与重难点的强化与训练时,应当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基本题型,即该题型是立足于基础与主干知识,但同时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多个角度的改编以达到考查综合知识的目的;二是重视质量,即不要崇尚题海战术,而是应当精选好题,确保每一道典型例题都能切准知识要点,而不是单纯地加深印象。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可以精选出历届高考试题,或是将其直接引用,或是对其进行适当地改编,总之就是要达到题目与要点匹配、内容与知识融合的复习目的。

四、热点问题的分析与结合

“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近年来被多次提及,它强调的是应当为应试教育注入更多的生活气息,尽量缩小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迁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参考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开展复习教学时,不能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现实,而是应当多关注、多留意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与高中化学内容有所关联的热点问题,可以在复习时将其融入知识体系之中,对其进行分析并与复习相结合。比如今年被高频度提及的雾霾天气,其出现的原因与高中化学中的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防治、工业污水的处理、化工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绿色化学等环境化学知识有关。除了雾霾天气这一最直接的化学迁移外,由其衍生出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污染天气下的应急预案、为加快新型工业进程需要所诞生的产业园区、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工业生物技术等,也与上述提到的化学知识有关,这也是高考时代化的一个要求与体现。为了能够在复习时更好地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结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留意新闻、查看报纸,做生活的有心人。假如在复习中能够将知识点与重难点融入社会热点问题之中,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认知深度。

篇8

通过对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化学试题有较强的规律性甚至模式化,各省市都形成了自己比较稳定独特的风格。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分值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基本保持不变。化学科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反映高中新课程理念,注重能力立意与基础涵盖相统一,关注主干知识的有机融合,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高考的基本功能。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很多很杂,但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大约有20个。我们如何去整理这些知识点呢?首先,我们把物质的分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当成最基本的工具,然后用这些工具解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重要的元素无非是Na、Al、Fe、Cl、S、N、Si等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我们可把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整个化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其次,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实质是让我们掌握平衡的思想,当然这部分知识往往与图像、计算、单一变量法、原理分析相结合,是学生容易混淆和不解的知识。第三,电化学和热化学方程式。第四,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设计与评价。第五,选修部分。通过这样整理,我们发现知识点变少了,相互关系明了清晰起来,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了。

二、抓住要点实质,简化思维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间的关系,是学生比较头痛的一个知识点。电离和水解的知识经常被混淆。其实粒子间的关系无非是大小关系和等量关系两种,等量关系的解题思维就是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粒子大小关系的解题思维是显隐性粒子关系、越弱越水解原则、已知的主次关系。

电化学也是中学化学公认的难点之一。其实电化学主要考查两池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极的变化、阴阳离子的移动等)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有时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复原以及简单的计算。解题时一定要先弄清楚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先弄清楚电极和介质,介质是否参加反应。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是根据二次电池的总方程式进行相应的判断;另一常见呈现形式是两池相连的问题,先看是否有盐桥,是否有外加电源或者两者都没有。解题时先弄清楚到底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或者是两者相连,弄清后问题也就解决了。还有指定产物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较少见,这种形式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例2】 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溶液可制备NH2OH。写出其阳极反应式: 。

分析:NH+2部分来自NO-3的还原,阴极产物,所以阳极反应式为

篇9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心,它串起了中学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可以说高考每道命题均离不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该专题虽然在2009年考试说明中在“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中只有一个“理解”、三个“了解”和一个“认识”,在“化学实验基础”中一个“了解”,看上去内容不多,要求不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对元素化合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比例上元素及其化合物由以前的18%调为20%,题型上除了有选择题,可能有框图推断,还有学生感到有难度的以元素化合物为背景的综合题和计算题。

二、回归课本

师生都必须清楚每个单元复习的目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以课本为主。回归课本,抓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质量,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为思路,注意“点”―每一节的知识点、“线”―单质和化合物连起来的线、“网”―与某一物质相关的知识网络(整个中学阶断)三者相结合。同时通过教材(如新教材中有关环保、高新科技的彩图和阅读材料)、习题教学中试题背景材料的介绍及围绕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来设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在回归课本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求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热点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否则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就是一句空话,复习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三、融会贯通

近年高考试题中,重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同时配合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这已经是多年高考试题的一种稳定的固定模式,为此我们必须带领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求发展。与基本理论的融合,与化学实验的融合,与化学计算的融合。

四、巧用“经典”

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模拟试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使用好这些经典试题,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巩固基础知识。因而,在每一单元元素化合物复习的过程中,要精选试题,所选的习题力求紧密结合知识点,同时要体现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讲评,讲评时要有针对性,讲知识要讲联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讲思路要突出关键找题眼突破;讲方法要讲基本思路、常规解法,并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一些解题技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智力。

五、分层教学

篇10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8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32

纵观近五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其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所占比例从2007年以前约15%,增至2008年约18%,再增至2009~2012年约20%,内容的考查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命题中主要以考查化学主干知识和学科素养为主,难度适中且有较好的区分度,但不少同学由于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薄弱,直接削弱了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如何做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轮复习,弥补高二阶段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盲区缺陷,对提升高三复习效果显得至关重要。

一、研究教情、学情和高考考情

1.教情、学情

进入高一学段,面对没有选科的高一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集中出现在化学1(必修)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体现的是微粒观、物质观、转化观。化学2(必修)中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只是从结构观、能量观、速率观等化学视角进行简单的剖析。根据课程设计理念,依据知识的基础性要求,这两个模块的教学首先立足的是课程标准,同时参照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因此,这部分知识内容显得简单,教学要求低。

进入高二学段,根据课程设计理念,依据知识的选择性和发展性的螺旋式上升要求,在选修模块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得到很好的拓展延伸。面对理论性比较强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到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但主要是从微粒观、结构观、能量观、守恒观、速率观、平衡观等化学视角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淡化了转化观。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却很少。

根据对新教材中各模块编排体系的分析,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内容多,知识点分散,易学难记,再加上必修模块授课课时少,模块之间间隙时间长,知识延续周期长,遗忘率高。再加上我们的老师在教授化学2(必修)和选修3、4、5模块时,并没有及时将化学1中所学习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各模块相关知识有机整合,以及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淡漠,更加加剧了遗忘。

进入高三学段,课堂复习时受高考试卷结构的影响,由于老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不深,复习时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规律和不同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部分老师又淡化了观念建构理念的渗透应用,弱化了以某一核心元素为核心知识点的元素观和分类观,未利用分类观、转化观、结构观等把所涉及到的元素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列为知识主线,未能科学合理地将这些不同的知识主线纵横向联系形成知识面,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未能利用实验教学将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整合等等。因此,导致学生掌握的情况不理想,直接影响到很多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题目的理解和分析。

2.高考考情

新课程化学教学要求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强调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与元素周期律、电化学、反应热、化学平衡等知识的融合、注重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推断与计算的结合,突出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高考试题中既有考查基本知识的化学用语、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验操作和原理等基础题,又有结合化学图像、实验数据、框图、新的化学式、物质转化流程图等各种类型的综合题,元素及化合物的基础性在不同题型都能体现出来。现以近五年江苏高考中关于物质之间的转化考查为例,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分析上表中考查的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这些主干知识无一例外不“落户”于课本内容及课本上的基本反应,看来高三复习不能“舍本逐末”。试题情境的创设体现了“基础性”、“真实性”、“生活性”和“应用性”。这类高考试题给人以“题在书外,根在书内”的感觉,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高考越来越重视再现和拓展延伸教材知识,不再拘泥于纯粹的书本知识考查。

二、把握复习的基本思路

1.抓纲循本,抓住主干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也是复习的方向,分析其中“了解”、“理解”、“综合应用”各种层次的要求,对理解和综合应用的内容要下工夫,挖掘知识规律和信息,探究知识的生长点和可能的命题点。高考复的指导思想是重课本、抓基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要立足于教材,去除学生容易产生的疑点、模糊点和盲点。

2.学科内综合,深化知识点

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指导下,丰富每种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各族间元素及化合物间的转化的内容,可将知识点发展到知识链。如通过依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可以将一种元素的结构和性质与它的同族元素进行比较和辨析,同时也能将该元素在纵横维度中与同周期的元素及其化合物进行比较和辨析,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仅能很好地掌握该元素的性质,同时还能从横向和纵向联系其他元素,也就巩固了其它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同时也能将各独立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块构建成知识网络,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如某些可变价较多的元素,可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复习。

三、有效复习的方法与建议

1.点面结合,知识网络化

先依据分类观、元素观、物质观,定位核心元素的物质为起始点,再依据结构观、转化观、化学价值观等观念,以“元素物质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用途制法”为主线构建知识网络化。还可以依据元素观、物质观、转化观,按照化合价的高低变化,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纵横维度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化。由此,依据观念建构,抓住知识的点、线、面网络化建构进行复习,由具体到一般,化繁为简,有计划地使之系统化、规律化,抓元素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另外,还可利用科学方法,对比分析相似物质的性质的异同点,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和稀硫酸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网络化。如以碱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为例:

2.横延纵联,知识系统化

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讲授新课时限于知识水平,知识不能系统化。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应用系统化,我们提倡采用“一题变式训练法”。在试题命题立意上,以建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为理念,常态化的督查和提升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认知能力。在试题情境创设上,以现在不常考的无机框图推断题为载体,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与思路,精选低起点,高落点的习题,无机框图的母题主要来源于“小高考”中。在试题问题设问上,以“问题串”形式分层要求,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必修和选修模块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实验、有机化学基础等知识有机融合。既关注基础,也关注能力要求。在各学段使用上,注意根据教情学情,采用不断变式训练的方法,“拉网式”训练督查,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能力。

3.变换思路,知识能力化

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涉及的反应很多,可借鉴有机化学将有机反应分成不同的反应类型一样,从反应类型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如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归纳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理解常见氧化剂和对应的还原产物、常见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可变价元素在什么情况下形成高价态,什么情况形成低价态,把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如二氧化硫、双氧水等,遇强氧化性或强还原性物质如何转化。针对最近高考常考的褪色原理的对比解释,如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苯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氯水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等。复习时可从褪色的原理角度,分类归纳出常见的褪色原理,如吸附、氧化、萃取、加成、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等。

4.重视实验,知识层次化

高考命题时,常以物质的制备原理、操作、性质和检验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重现、深化挖掘和改进教材基础实验来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对江苏近五年的高考题分析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对比分析来看,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渗透化学实验,并要重视基础实验。另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还需从实验设计的层面进行二次加工,如氯水成份的检验研究;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成分的探究;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和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变质原理解释的探究;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为何有气泡产生;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为何沉淀呈黄色;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成分的探究等,使学生在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5.苦练内功,课堂问题化

复习课的目标是体现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考试要求和学生特点,我们应精心设计复习过程,巧妙使用策略,内炼化学基本功,优化元素化合物复习课。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有必要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复习问题,强化知识、巩固应用。如复习镁及其化合物中“列举5个事实证明Na的金属性比Mg强”、“用7种方法制取MgCl2”等经典的传统知识。如复习醋酸及其化合物时,可带领学生分析近五年高考中关于CH3COOH与NaOH反应的考查、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考查、考查醋酸时所涉及到的有关图像和实验装置等。让学生自主统计分析这些试题主要考查了哪些具体的知识点?考查内容涉及了哪些模块的哪些章节?以哪些形式来进行考查的?命题时创设什么样的刺激情境?依据基础知识考查了哪些基本思想、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基本问题?设置这些有思维容量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深度解读考试说明,去分析和评价高考试题,这也给学生备考提供了风向标,对我们平时课堂教学和高考复习导向功能意义甚大。

总之,高三复习课时紧,任务重,如何利用较短的时间,科学合理地融合复习内容,提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是每个老师必须常态、本真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139-02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俄国科学家谢切诺夫有句名言: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思维的基础,良好的记忆力是保证正常学习的必备条件,没有记忆就丢失了分析、理解的基础,也就不可能有智力、能力的提高。这足以看到记忆的重要性,提高记忆效果显得很有必要,如果采用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呢?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中应用以下四种记忆方法:关键字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

一 关键字记忆法,简明扼要

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精选出一些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句来作为记忆的提示点,从而以点带面,使知识全面再现。例如,《化学》必修一中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知识点为: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作还原剂。教师指导学生用关键字记忆时可以表示为“升失氧化还原剂”。其中,氧化包括发生氧化反应、元素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三种意思。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关键字记忆法总结以下内容: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作氧化剂。用关键字记忆法可表示为“降得还原氧化剂”。其中,还原包括发生还原反应、元素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三种意思。学生在模仿教师用关键字记忆法时提高了知识归纳能力,深化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印象。

又如,《化学》选修四中的电化学中的电解质这一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弄不明白怎么分阴阳极,发生什么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的正向移动方向。教师可以把关键知识点板书出来:电源的正极电解质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向阳极移动;电源的负极电解质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用关键字记忆法可以表示为:“正阳氧化阴离子,负阴还原阳离子”。在课堂中运用关键字法帮助学生记忆时,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关键字记忆法,还可以把零散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进行记忆,简明扼要,朗朗上口,学生一看就明白,深化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印象。

二 形象记忆法,有趣生动

所谓形象记忆,就是用常见的形象化的,读起来较顺口的、生动的东西来替代那些不常见的、缺少形象的,读起来拗口、枯燥无味的东西,从而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把形象化记忆法应用在化学教学当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谐音记忆法,让记忆轻松愉快

谐音法是利用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组成简单易懂的或诙谐的词语或谐谑的笑话,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记忆的一种学习方法。

例如,《化学》必修一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方面内容。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排前三位的是“氧、硅、铝”可谐音记为“养闺女”;黑色金属“铁、铬、锰”可谐音记为“铁哥们”,磁铁能够吸引的金属为“铁、钴、镍”可谐音记为“铁姑娘”。学习《化学》必修一中合金的应用时,学生总是记不住制造飞机的合金的主要成分,教师就可以用谐音记忆法:“镁铝合金美女飞机上有美女”。这样,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就记住这一知识点,而且终身都不会忘记。

2.字形记忆法,让学生“望字生意”

汉字虽说是表意文字,但是经过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而化学中的一些字和定义或物质的组成、性质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记忆化学中的定义或物质的组成、性质。例如,《化学》必修二中的烃的定义为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字形记忆法:碳+氢火+经中右部分=烃。这样,学生在做判断烃的定义的习题时,一看到烃字就知道是由什么构成的,想做错都难。又如,《化学》必修一中硝酸中的资料卡片中王水的成分为盐酸∶硝酸=3∶1,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根据王字来记这一比例,王字的构造是三横一竖,也就是盐酸与硝酸的体积比。《化学》必修二中的氢的同位素:氕、氘、氚,三个字比较难写、拗口,用字形记忆法可表示为:一竖二竖三竖分别是1H、2H、3H的质量数。

三 口诀记忆法,朗朗上口

化学知识虽然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但有许多内容比较抽象,显得枯燥、乏味,如果将知识要点编成口诀,加以记忆,不仅简单易学,方便好使,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较浓的趣味性,对提高记忆大有帮助。

篇12

高考选考是一个新型的考试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考的科目,进而根据学生成绩来选择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然而,由于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形式,师生出现了一定的迷茫,不知如何正确备考。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根据具体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总结出历史加试题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正确积极备考。

一、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选考加试题贴近高中历史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一直是浙江省的命题重点。比如,在2016年10月的第33题考查了“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这些都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该题主要考查的是选修六中第五章内容“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命题者仍然保留了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从而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因此,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对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关注度,学生在备考中要注重对历史教材的全方位理解,注重选修和必修的结合。

2.考查对知识点的整合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的试卷摒弃了自选模块,这将给命题者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在试卷中体现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的教材内容。浙江省的选修教材分别采用了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2015年10月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中有很好的体现,第33题将“孔子创办私学”、必修3中的“西汉太学”“科举制”以及选修6的“故宫之保和殿”相结合,从而将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整合,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34题将选修3中的“法西斯”与选修6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结合在了一起,选修3中的“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6中“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知识点。

3.积极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这是一件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学生在备考时也会做大量的练习。然而在2015年10月高考历史选考的加试题中,命题者没有刻意回避时事热点,而是将反法西斯战争最核心的内容作为考查知识点。这对历史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世人也会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在第34题中,分别从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原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点以及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法西斯主义的

认知。

二、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备考策略

1.聚焦教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分析来看,基本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因此,要求学生对选修以及必修的内容都要做到烂熟于心。然而,从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背诵的层次上。但是,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然换一个题型,可能就会出现不会的状态。从选考加试题的命题形式来看,虽然形式较为丰富,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托教材,理解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储备量,并是否可以随时进行解题。所以,在备考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时,考生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供一定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科指导意见以及考试大纲进行深刻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高考历史的复习会经过两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狠抓基础知识,并切实做到准、实、活。首先,准是指要将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到。实是指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影响都做到准确理解。活是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做到迁移,注重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将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地应付选考加试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以主题式通史的方法进行复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通过知识之间的再次整合,使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进行结合比较,从而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结构体系。

2.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材料中,历史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知识,但是也一定要结合史学资料进行复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教材一直是浙江省高考的特色,在选考加试题中同样也有体现,但是加试题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课程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素质。所以,在备考高中历史选考加试题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史学资料的学习,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命题。在命题过程中,可以不要求学生具备命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但是要求学生要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将史学资料与教材知识进行整合,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就会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从两年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加试题比较注重对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核心,建立三维的知识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如,在复习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先以时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的扩张以及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学资料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其次,以空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进行适当的结合,从而引出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以事件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在挖掘工业革命爆发背景的基础上,联系英国的议会改革和浪漫主义等史学资料,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工业革命的历史结构体系。

三、总结

通过对2015年10月、2016年4月和2016年10月的选考加试题的分析,加试题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将基础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聚焦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结构体系。在对选考加试题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加试题的选题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加试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