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03:03: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热点话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其实,卫生部陈竺部长在不同的场合已经承认,我们与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既然很大距离就要承认不足,找出不足加以改正。不然就会掉进“糖缸”沾沾自喜,不思上进。
再次强调我一向的观点,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服务。当我们做满意度调查的时候,不要忘记这重要的“一极”。
后一个话题源于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摸石头过河的改革时代已逐渐过去”,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又如何前行?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过河”?世界上有很多医疗体制模式,不要总强调别人的缺陷而自己又不虚心学习,为甚么不可以认定一种可移植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吸取别人社会治理的先进理念进行改良呢?
“摸石头过河”是在一穷二白、前人没有的路上行走,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一极,为什么对社会治理就如此缩手缩脚呢?我们现在不是在医改试点毫无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冒进。而是停一停,看一看,想一想,我们丢失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如何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这两个话题,我想用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的话来做一个慨括:“社会管理核心在于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建设不是画饼,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各个利益群体得到好处;最需要的支持,是来自人民的支持;需要把政府为主的社会管理行为,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治行为。”这些理论基础是什么,大家可以去找找。
我就把《新快报》的“把脉医患关系”问卷调查展开的讨论搬出来,让大家继续讨论。我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媒体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让医患双方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越是平和的思考讨论,越能获得支持;越是激烈的责骂,越难获得认同。
截至5月3日晚7时30分,共有682位网友参与“问诊医患矛盾”小调查。对于“到医院就医,哪个方面令您不满意”,76.18%的参与者选择了“诊疗费用”,其次依次是医生态度、候诊时间和就诊流程。微博网友“任我笑2012”的一句话概括了参与者的感受:“排队轮候时间超长,看病时间太短,开一大堆的药。”
社会热点的问题引入到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现代学生明显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满足学生对于现代社会的猎奇和关注需求,并实现高中化学的应用型、生活化教学过程,增强了化学学科与社会实际之间的结合,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实践能力.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虽然教学改革已经推进数年,素质教育等新型教学理念已经被广泛地推广和实施,然而面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很多教师依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以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听讲式学习状态.由于高中的化学课程有众多的理论知识点,使得整体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进行化学考试之前,对大量的化学公式和知识点进行背诵,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成为很多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模式,虽然能够满足考试的需求,实现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但是却难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题思路进行拓展,有悖于教学改革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同时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性需求.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1.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高中化学元素学习.化学元素是进行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入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加深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常识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生活环境安全以及食品安全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就是利用含氯元素物质进行消毒的.例如,在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氯气的基本性质了解到氯气本身是有毒的.为什么还要采用它来进行饮用水的消毒呢?这就涉及在其消毒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2.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学习.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基础理论性知识点的学习,这些知识貌似泛泛而谈,实则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化学不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一门生活科学,只有了解化学、合理应用化学,才能够让化学知识为人类的生活服务,而不合理地应用只能够给人类造成损害甚至灾难.例如,在讲“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时,教师可以将2015年天津港发生的火灾爆炸事件引入到课堂教学,向学生解析对于化学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者不遵循化学规律的应用,都有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与此同时,其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无法用金钱价值來衡量的.人类只有遵循化学规律进行化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更大的效益.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化学与人类以及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联系.
■ 例1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为纪念瑞士化学家Reichstein 1933年首先合成维生素C,瑞士发行了一枚印有Vc分子(C6H8O6)的3D效果邮票(如右图,图中小短棍可表示单键、双键或叁键)。下列关于Vc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维生素C结构中包含了一个五元碳环
B. 从结构来看,维生素C不溶于水
C. 维生素C只具有羟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
D. 维生素C能与氢气、溴水、氢氧化钠溶液等发生反应
■ 解析 本题主要以国际化学年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通过结构图分析可知维生素C中有2个五元环,故A错误;维生素C中有4个羟基,羟基易溶于水,故B错误;维生素C中除了羟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还有碳碳双键,故C错误;碳碳双键可与氢气、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酯基可与氢氧化钠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
■ 答案 D
■ 例2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家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 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来发电
C. 排放S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 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进行排放
■ 解析 本题主要以国际化学年为背景考查环境保护与能源方面的知识。通过分析可知CO2溶于水生成的H2CO3不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而是导致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故C错误,根据题意选C。
■ 答案 C
■ 二、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 例3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准晶体的以色列化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准晶体原子排列有序,但准晶体不具备晶体的对称性。下列归类肯定错误的是
( )
A. 碘单质―分子晶体
B. 石墨―原子晶体
C. 铝铜铁合金―准晶体
D. 氧化镁―离子晶体
■ 解析 本题主要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考查晶体类型方面的知识。通过分析可知石墨层内作用力主要是共价键,属于原子晶体;但是层与层之间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属于分子晶体,综合分析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故B错误,根据题意选B。
■ 答案 B
■ 三、 屠呦呦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 例4 2011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斯克――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了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由菊科植物在低温条件下提炼出来的一种化合物,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其结构简式如图甲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青蒿素分子中有1个七元环、3个六元环和1个酯基
B. 青蒿素分子内的1个过氧基团是治疗疟疾的核心基团
C. 青蒿素耐高温且易溶于水,不易溶于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D. 药效比青蒿素高10倍的双氢青蒿素(见图乙)化学式为C15H24O5
■ 解析 本题主要以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分析可知青蒿素是由菊科植物在低温下提炼出来的,因此其应该不会耐高温。故C错误,根据题意选C。
■ 答案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平常在有机试题的训练中,一定要注重对题目中关键词及官能团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 四、 “十二五”规划与节能减排
■ 例5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以下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 在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发展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B. 以煤炭气化替代燃料油和原料油的使用
C. 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替代白炽灯
D. 使用冰箱时,尽可能在冰箱内装满食物
■ 解析 本题主要以“十二五”规划为背景考查化学与生活方面的知识。通过分析可知冰箱内装满食物会消耗更多的电能,不符合节能减排思想。故D错误,根据题意选D。
■ 答案 D
■ 点评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能源是向人类提供电能、热能、机械能等一切自然资源的总称。根据开发和使用情况,能源又可分为:①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②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等。重点关注:新能源如新型燃料电池、高能绿色电池等的开发和利用。
■ 五、 食品添加剂问题
■ 例6 BHT(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B. 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
C. BHT久置于空气中会被氧化
D. ■ 与BHT互为同系物
■ 解析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休戚相关。本题主要以食品抗氧化剂BHT的两种合成方法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分析可知方法二是酚羟基邻位上的氢被―C(CH3)3取代,因此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根据题意选B。
■ 答案 B
■ 六、 空气质量与环境保护问题
■ 例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 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D. 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 解析 通过分析可知空气中的尘埃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也包括非金属元素如磷。故D错误,根据题意选D。
■ 答案 D
■ 七、 化学与新材料问题
■ 例8 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下: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MFe2Ox是还原剂
B. 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y
D. SO2发生了置换反应
■ 解析 化学是材料发展的源泉,以新型材料为背景考查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及化学原理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这类试题与化学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联系紧密,认真理解好题意就能顺利解答。本题主要以纳米材料MFe2Ox为背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知识。通过分析可知SO2转化为S,化合价由+4降到0价,因此Fe在反应中化合价一定会升高。故A正确,根据题意选A。
■ 答案 A
■ 八、 云南曲靖非法倾倒剧毒工业废料铬渣废料致污染事件
■ 例9 2011年8月云南发生铬渣污染事件,铬渣中因含+6价的铬而使其毒性增强。利用钛铁矿(TiO2、FeO、Fe2O3)生产钛白粉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可以将其还原为+3价的铬,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铬沉淀。
(1) 碾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 加入过量的硫酸除让铁矿充分反应外,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 第④步所加试剂是____________。
(4) 上述物质中可循环使用的试剂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5) 写出滤液④与Na2CrO4在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6) 第③步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
■ 解析 本题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起来,关注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理、生产流程的作用”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
■ 答案 (1)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抑制Fe3+、Fe2+水解,有利于钛从溶液中分离
(3) 铁粉
(4) H2SO4
(5) CrO2-4 +3Fe2++4OH-+4H2O■Cr(OH)3+3Fe(OH)3
(6) 促进TiOSO4水解
■ 点评 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要与基本实验、化工生产工艺、日常生活等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来回重复和死记硬背。
■ 九、 绿色化学与化学价值观问题
■ 例10 2011年,北大校长的《化学之歌》风靡网络,指出下面四句歌词涉及的物质中,大多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是( )
A. “你我要温暖漂亮,化学提供,衣装婀娜”
B. “你我要吃足喝好,化学提供,营养多多”
C. “你我要飞天探地,化学提供,动力几何”
新媒体技术对现代时空的突破,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据2013年人民网对河北省高校的调查显示,超过99%的大学生每天上网,其中以浏览新闻为目的占54%;每天使用网络在2小时以内的为78%,超过2小时的为69%;不是每天都上网的仅占0.6%。同时,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了解社会热点话题的最主要的渠道,占到85.71%的比例,而且这其中有82%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和同学讨论网络热点话题,其中33%选择经常主动和同学讨论。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热点关注和参与度很高。由于网络热点话题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及时性的爆发性的增长传播,另一方面网络热点话题又借助人际传播进一步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高校完全可以通过这种相互借力的方式提供多平台,让大学生多关注网络热点话题,满足大学生畅所欲言的诉求,同时,借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真正调动大学生关心思考国计民生和民主主体意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手段。
二、网络热点话题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分析
网络热点话题通常是社会建设成果或是社会深层矛盾的集中反映,尤其是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或大量反映出时代主题、凸显社会公平正义,或社会负面影响极大的网络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其反映的利益价值属性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契合之处。
将网络热点话题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挖掘思考审视问题的能力
探索能力和探索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大学生对社会发生的或网络制造出的新事物、新热点问题探索愿望更加旺盛,他们这种好奇心、探索心的一旦满足,也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缺乏指导,对这些网络话题认知层面上不够深入,独立思考能力和反思力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有待提高,而复杂多样的网络热点话题背后,通常都一定的发生背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有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后续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引导大学生探讨对话题的深入挖掘思考能力,通过对网络热点话题的解读,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审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观察问题和探寻事物的视角更趋于理性化,分析问题趋于成熟化。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网络热点话题由于代表性强、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所制造的舆论已经大大的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乃至生活方式。大学生关注网络热点话题,是提升自我认知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一个途径。但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实践中的磨练,对网络热点话题缺少从全局上把握的思想方法和辩证思考能力,在一些网络不良舆论的诱导下,严重阻碍和影响了其辨别是非的能力,甚至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导致“高参与、低理性”、“高热情、低能耐”等现象。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以这些网络热点话题为契机来引导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大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比如通过一些典型的网络热点话题分析还可以上升到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上升到民族思想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还可以是表达公众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诉求,还可以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情况,从而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爱国热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也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将网络热点话题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一)“线上”引导途径
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立体化的思想教育网络平台,改变了过去“一对一”、平面化的教学方式,转向 “多对多”、立体化。
1.开辟思政教育网络阵地
学校、院系的官方网站或校园BBS开辟公共热点专题栏目,主动参与对网络热点话题的报道,辨明网络热点中的价值观念,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但专栏建设上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网络热点话题的选题问题。由于网络信息海量,网络热点话题也包罗万象,通常涉及文化、社会时事、经济、娱乐、时尚生活等多个领域,有些话题甚至比较低俗。在选择网络热点话题引导时可以把握三类:一类是有争议性的社会性热点话题,如“茂名市民游行反对PX项目”事件、“老人该不该扶”、复旦投毒案等话题,这些话题社会争议大,有一定的相关利益的主体或者涉及价值观念的博弈,所含道德、法制、环境保护等内容丰富,学生参与度高,价值观引导性强;二类是网络政治类热点话题,如“中国梦”、官员腐败、紧张的国际区域关系等话题,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三类是通过校园论坛、从大学生喜欢浏览发帖的社交网站或及时与学生的沟通座谈等方式获得大学生对网络热点话题的关注内容和看法,更能真实捕捉到他们的思想动态。因此,专栏在选题上需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紧紧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弘扬时代主旋律,或选择与大学生生活、学习、个人发展有关的热点话题,并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使有正能量的舆论热点“红”起来。
二是注重对专栏的建设。前几年,很多高校或政府的一些宣传机构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类的红色网站,但因为各方面投入的不足从而削弱了网站的质量及持续发展的后劲,学生缺乏浏览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做热点话题专栏时,要尽量使专栏内容丰富,页面美观,使专栏的内容和形式在充满思想性、严肃性的同时,也要表现多样性、鲜活性,以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形式去充实、渲染、陪衬和烘托。除了个别严肃的热点话题外,其他热点话题甚至可以采用贴近年轻人的网络语言和图片,视频、FLASH动漫等形式,给人以轻松爽快之感,充分地调动大学生的视觉、听觉,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大学生对栏目的关注度。另外,要保证专栏的实时更新和维护,不断给专栏注入新鲜活力。
2.鼓励开“名师博客”
博客是名师思想的“源代码”,学生通过对名师博客的关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思想引导和精神感染。像湖南大学就组织了第一至四届师德标兵和部分教学名师在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网均开通了“湖南大学名师团体博客”,现已成为湖南大学的一个品牌;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强校长的微博,有两万多忠实的学生粉丝;在上海交大思政教师阮海涛的博客每日点击率达20万,被学生称为“心灵花园”。因此,高校可鼓励开设名师博客等网络社交平台,利用名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发挥网络媒介的育人功能,当然名师在博客中可多引入对网络热点话题,观点可犀利麻辣,可循循善诱,可敞开心扉说真话、抒心声,目的在于通过正面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明确正确的“三观”,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3.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要跟上
需要建立两支网络宣传教育队伍作为人员保障。一支可以是由校宣传部、党总支委员、专职思政类老师、辅导员共同组成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收集并梳理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课堂反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网络上主动发声,有准备、有针对性地积极回应学生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为他们消除思想疑惑,化解思想矛盾,传递正面引导信息。另外,考虑到高校教师平时工作忙,投入时间有限,还可以建一支隐形队伍。高校不妨定期培养学生中的网舆引导员,指导和依靠他们及时掌握有效信息,去引导网络热点话题的舆论走向。这些大学生更善于运用网络语言,让他们在学校论坛或者其他社交论坛或网站新闻评论上,巧妙地介入其中的热点话题讨论,或主动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的关注,期间渗透主流价值观,引导话题方向,借此开展隐蔽性思政教育。
(二)“线下”引导途径
1. 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可改革
虽然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种种便利快捷,但难免存在着缺乏督导性、系统性,而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任课老师可以结合书本知识,设置热点话题讨论。像上海大学思政课就2011年就进行了相关改革,在每学期开学前向大学生征集热点话题,将这些热点话题进行提炼,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章节式”教学逐步向“问题解析式”教学转化,这一新模式已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此外,对部分网络热点话题,还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比如,“保钓”事件,是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好题材,可通过请专家做学术报告,系统对讲清整个事件的亲因后果,并借机对大学生进行血性与理性的引导。还有如近期的官员腐败热点话题,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忏悔录,对大学生进行权力观、利益观以及党性教育。
2.开拓社会实践的平台,促使学生知行统一
基本词汇
favorite(最喜欢的)
taste(爱好,志趣)
read novels(读小说)
surf the Internet(上网)
chat online(在线聊天)
collect stamps(集邮)
make e-friends(交网友)
climb mountains(爬山)
enjoy pop music(喜欢流行音乐)
亮点词汇
develop an interest in(在……方面培养兴趣)
be fond of(喜欢)
be keen on(对……着迷)
have a taste in(喜爱)
hobby(业余爱好)
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have a great love for(非常喜爱……)
热点话题二:友谊
基本词汇
make friends with sb.(和某人交朋友)
a strong personality(个性强)
personal matters(私事)
friendly(友好的)
a close friend(一个亲密的朋友)
trust each other(互相信任)
share ... with sb.(与某人分享)
keep in touch with sb.(与某人保持联系)
stay best friends with sb.(和某人保持很好的友谊)
a friend in need(患难之交)
亮点词汇
get to know sb.(认识某人)
know sb. very well(熟知某人)
precious(珍贵的)
worthy(有价值的)
understanding(善解人意的)
be loyal to(对……忠诚)
keep sb. company(陪伴,做伴)
热点话题三:求职招聘
基本词汇
employ(雇用)
full-time(全职的)
part-time(兼职的)
well-paid(薪水高的)
be paid by the hour(按小时发工资)
subject(课程)
working experience(工作经验)
health(健康状况)
present address(目前的地址)
graduate from(毕业于)
degree(学位)
scholarship(奖学金)
good grades(良好的成绩)
be good at(擅长)
experienced(有经验的)
confident(自信的)
English and computer ability(英语和计算机能力)
亮点词汇
requirement(要求)
resume(简历)
schooling(学校教育)
qualification(资格,学历)
transcript(学生成绩报告单)
apply for(申请)
be skilled in/at(在……方面熟练)
major in(主修)
minor in(辅修)
热点话题四:健康
基本词汇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身体与精神状况)
strong(强壮的)
Healthy/unhealthy(健康的/不健康的)
fat(太胖的)
thin(瘦的)
nearsighted/short-sighted(近视的)
normal/abnormal(正常的/不正常的)
energetic(精力旺盛的)
eating habit(饮食习惯)
eat too much junk food(吃太多的垃圾食品)
stay/keep healthy/fit(保持健康)
enough sleep(充足的睡眠)
good living habit(良好的生活习惯)
lose weight(减肥)
nutrition(营养)
亮点词汇
build up one's body/improve one's health(强身健体)
ease the burden(减轻负担)
be/go on a diet(节食)
overweight(太胖的)
take regular exercise(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proper diet(合理的饮食)
be good for/do good to(对……有益处)
热点话题五:学校生活
基本词汇
school rules and regulations(学校规章制度)
behave well(表现良好)
be neatly dressed(穿戴整洁)
respect one's teachers and parents(尊敬师长)
be on time(准时)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保持环境干净)
break the rules(违反规定)
spit(吐痰)
cheat in the exam(考试作弊)
get in line(排队)
fight with sb.(与某人打架)
punish sb. for(因……处罚某人)
亮点词汇
observe discipline(遵守纪律)
civilized(文明的)
be expected to(被期望)
be of no good to(对……毫无益处)
热点话题六:环境保护
基本词汇
pollute(污染)
cut down trees(砍伐树木)
waste water(废水)
throw rubbish around(乱扔垃圾)
protect the surroundings(保护周边环境)
protect rare animals(保护稀有动物)
improve the environment(改善环境)
save energy(节省能源)
亮点词汇
do great harm to(给……带来很大危害)
热点话题七:和谐社会
基本词汇
harmonious(和谐的)
honest(诚实的)
credible(可信的)
balanced(平衡的)
social order(社会秩序)
peaceful(和平的)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
help each other(互助)
care for each other(互相关心)
have a liking for (喜爱)
build(创建)
cherish(珍惜)
public morals(社会道德)
亮点词汇
devote to(献身)
[中图分类号]F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139-03
1 引 言
互联网新闻媒体已经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虽然互联网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是发展十分迅速。CNNIC在2010年7月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时有涌现,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自由性使得网络成为人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发泄自身情感的一个最佳场所。近几年来很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众事件都是最早在网络上被曝光进而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通过这些事件的研究表明,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监管力度,建立合适的疏导机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点事件的发现和跟踪是网络舆情监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对于热点事件发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向全体公众的热点事件的研究,很少有学者针对某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的热点事件进行研究。事实上不同领域的从业人员可能更关注本领域的热点事件,而且面向全体公众和面向特定领域的热点事件研究在信息源的获取和后期处理方法上均有不同之处。本文提出利用single-pass聚类方法,结合民航领域特点,实现对网络上关于民航领域热点事件的及时发现。
2 文本聚类
基于互联网新闻报道流的话题发现过程就是一个无指导的文档聚类过程。文档的聚类实际上就是将相似文档划入同一组、不相似的文档划入不同组的选择过程,其算法的输出一般为不同类文档集合的划分。在所有的文档聚类算法中最常用的是基于层级的聚类和基于划分的聚类。层级式聚类可以表示为树形结构,树的叶子节点代表了初始的聚类样本,树的非叶子节点代表了所聚成的类。根据层级分解是自底向上的还是自顶向下形成的,层级式聚类方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凝聚的(agglomerative)和分裂的(divisive)层级式聚类。划分式聚类不同于层级式聚类,其类别结构简单,一般没有清晰的层次关系,算法通过不断的迭代来完成样本数据的最优分配,但其本质是一种贪心算法,容易陷入一种局部最优解。这类算法的典型代表是K-means聚类算法、KNN聚类算法等。
热点话题发现的信息源是互联网上连续不断的新闻,因此除了一般的聚类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之外,话题发现中使用的聚类算法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快速聚类。虽然我们采集的对象仅是网上信息很少的一部分,但其数量依然较大,而且网上的新闻是不断产生的,所以算法的效率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二,增量式聚类。网上的新闻是以一种流式的方式到来,如果每来一条信息就将以前所有的信息和新的信息放在一起重新聚类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选取的聚类算法必须是一种增量式的聚类,即新信息的聚类无须对已聚好的类进行更改。
为了满足以上两个特点,我们采用single-pass聚类算法,其实质是求与当前文档距离最近的一个类,在single-pass聚类中一般用类的中心代表该类,而类的中心定义为该类中所有文档的平均向量。其算法的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①选择某个文档作为初始类的中心;②按照某种次序,从尚未分配的文档集合中选择一个新的文档;③计算该文档与当前所有类的距离,从而得到一个距离最近的类及其与该类的距离值;④如果该距离值小于某个给定的阈值,则将文档划入该类中,并更新类的中心;否则以该文档为中心建立一个新类;⑤重复步骤②~步骤④,直到文档集合中的所有文档都已经被分配给某个类。
single-pass聚类是一种增量式的聚类算法,具有线性的时间复杂度。single-pass聚类结果的好坏与文档选择的顺序直接相关,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阈值,来获得不同粒度大小的文档划分。
3 面向民航领域的热点话题发现模型
3.1 基于民航专业词库的网页过滤
从专业的民航网站上抓取的网页基本都是和民航相关的,因此无须进一步的过滤。但是从普通的网站抓取的网页中大部分都是和民航无关的,因此在进一步的处理之前必须首先过滤掉无关网页,否则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数据。为了便于过滤我们收集了一个民航专业词库,该词库共计549个词条,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民航专业术语、民航机构、航空公司及其缩写、机场及其缩写、民航业内领导及知名专家。
在抓取到普通网站的网页后,将其网页的内容和民航专业词库进行匹配,如果发现在网页中出现过3次以上民航专业词则认为它和民航相关,予以保留,其余的则不作进一步的处理。这种处理方法虽然比较的简单,但是在处理大量的网页时非常的有效,准确率也较高。
3.2 热点话题的量化
话题需要量化后才能进行排序,也就是说需要采用一定的指标对话题进行打分排序,进而才能将最热点的事件推荐给读者。通常一个热点话题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热点话题都会经过发生、发展、、衰落四个阶段,因此在选取衡量热度的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时间的约束。
根据热点事件发展的特点我们利用如下的指标来考虑一个事件的热度:
一段时间内同话题i相关的报道数RNi;
单位时间内同话题i相关的报道数RFi;
同话题i相关报道的网页访问量VNi;
同话题i相关报道的评论数CNi。
由于各个指标之间的数量跨度相差很多,报道数可能只有几十条,而访问量却有可能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如果直接采用绝对数值来计算必然会导致很大的误差,因此在计算之前必须采取某种方式将各个指标的度量统一起来。设抓取到总的网页数为TOTALRN,单位时间内抓取到的总的网页数为TOTALRF,总的网页访问数为TOTALVN,总的评论数为TOTALCN,某个话题第一次出现的时间为TFIRSTi,当前时间为TNOWi,单位时间以1天来计算。结合上述的指标可得话题i的热度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充分考虑了上面的四个指标及时间在热点话题发现中的作用,并且将各个指标的具体数值用其在各自指标中所占百分比来代替,以此达到消除各个指标之间数量跨度较大的问题,式中的α和β是两个可调参数,分别代表当天的报道数和所有的报道数对于话题热度的影响,这里我们认为当前的报道更能体现话题当前的热度,因此设置α=0.6,β=0.4。
3.3 热点话题发现模型
图2是本文的热点发现模型,主要由信息采集、预处理、聚类和热度计算几个部分组成。
(1)选取特定的网站作为系统的监控源,由于该监控系统是面向民航领域的,因此将网站又细化为普通网站和民航类网站。利用Nutch的爬虫模块从网上采集到原始的网页。
(2)原始的网页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对于民航类的网站直接利用HtmlParser解析出网页内容后,利用中科院的ictclas4j进行分词,然后利用向量空间模型对网页内容进行表示,其中权重的计算采用TF-IDF。而对于普通类的网站则首先利用民航专业词库从所有网页中提取出和民航相关的网页,再完成后续的处理。所有处理后的结果保存在文本文件中。
(3)利用上述介绍的single-pass算法进行聚类,得到所有的话题。
(4)利用上述的热度计算公式分别对每个话题计算热度,按照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输出最终的结果。
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1 实验数据
我们采集的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民航类网站主要包括民航局官方网站、民航资源网、中国民航信息网等。普通类网站主要包括国内的三大门户网站sohu、sina和163在内的知名网站。
对于民航热点事件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标准,为了能衡量我们的效果,我们采用民航业内比较权威的民航资源网上的48小时热点民航新闻作为热点新闻的一个标准。为了方便对比,我们也采集48小时的数据来和该网站上的进行对比。
最终我们从网上采集到2010年9月28号到9月29号的相关新闻共1967条,去除不相关网页后剩余273条,这将作为我们后续实验的数据来源。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single-pass聚类一共从273条新闻中得到话题31个,采用我们的热度计算公式对这些话题分别计算热度,利用话题中权重最高的3个关键字来代表该话题,最终得到的热度排行如表1所示:
表1 面向民航领域热点发现模型得到的热度排行
对比表1和表2不难发现,我们模型得到的热点话题和民航资源网上的热点新闻基本一致,表2中的10个热点新闻中有7个主题和表1中的话题是吻合的,这说明我们提出的模型准确率是比较高的。3个未出现的话题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模型在热度计算方式上和表2中的计算方式不同,表2中热点的计算主要是依靠点击量和回复数,而我们除了考虑这两个因素之外还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更加的全面和合理。
5 结 论
研究特定领域的热点发现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面向民航领域的热点事件发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到的效果基本令人满意,但是在民航相关网页过滤上过于简单,后续的研究中会考虑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更加准确的过滤无关网页。在聚类算法上single-pass基本能满足要求,但是要想进一步的提高话题发现的准确度必须对single-pass算法进行改进,尽可能避免其前期聚类错误会不断累积的问题,这也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初中阶段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具体思想品德课程知识点的教学。”新课标的这一指示揭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这其中,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的时政热点。
一、挖掘现实生活资源,创设生活的教学情景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体验,对于某些事物也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看法,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工作者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宝贵资源。在此背景下,一线教育工作者只要建立学生现实生活实际与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这两者的密切联系,就能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点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的同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持续投入到相关的学习活动中,并保证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
对此,笔者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实践体会。例如,在学习“礼仪显魅力”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为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假设,在拥挤的公交车上,A不小心踩到了B的脚。此时,会发生哪两种不同的结果?请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对有可能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进行合理想象。由于学生现实生活中都有过因为过分拥挤踩到别人或者是被他人踩到的实际生活体验,因此,很快就讨论出了可能性比较大的两种情况:一是A不讲礼,胡搅蛮缠,也不向B道歉,B由于没受到尊重怒火上升,最终两人言语不和大打出手;二是A在意识到自己踩到他人之后,连忙诚恳道歉,态度良好,这时,B即使脚很痛,也会因为A的礼貌道歉行为,选择大度原谅,两人实现和谐、融洽的相处。
在学生提出这两种可能性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笔者又趁势问道:“从上述两种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讲不讲文明礼貌对事情的解决会有不同的效果。讲礼貌能融洽人际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讲礼貌的话则很可能将小事‘升级’成大事,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严重地步。对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时,一定要?”“讲文明”“有礼貌”,学生纷纷回答。这表明,借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展开教学,对于优化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真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时政热点话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时政热点话题是特定时间段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所在,是对社会最新情况与实时状态的体现与反映,其中也蕴含有丰富深刻的初中思想知识。对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必须具备高度敏锐的心理,及时捕捉时政热点话题中的教育教学素材或者资源,即实现时政热点话题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结合。如此既能借助广为流行的时政热点话题调动学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更能帮助学生真正透过表面认清本质,明确时政热点话题背后真正蕴含的深刻的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如,伴随着网络购物行为的日渐推广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络平台上购买商品,这其中,能否对不满意的商品进行退换以及如何退换成为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再结合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及颁布的时代背景,笔者在教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知识点时,特意为学生普及、宣传了如下法律条例: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方式购买商品之后,7天之内可以无条件退换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不能有效提供销售者真实信息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选择向网络交易平台提出赔偿要求;销售者应当对购买商品消费者的相关信息持严格保密的谨慎态度,不能随意泄露、更不能非法出售或者倒卖……
如此就将社会上引发较多关注的时政热点话题很好地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实现完美的结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进一步了解,更有利于他们借助这些真实的法律条例实现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像消费者的公平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安全保障权等的深刻认知与灵活应用,真正将借助时政热点话题辅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笔者结合自身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之前众多学者的研究,将微博上这种“畅快淋漓”的表达自由称为“乌合表达”。借助本文,笔者试图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分析一下微博上的这份“乌合表达”。
微博表达带来的“乌合表达”
这里所指的“乌合表达”,是将“乌合之众”和“表达自由”两个概念结合,但是绝不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普通意义上“乌合之众的表达自由”。
“乌合之众”的本意是指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用来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在这个概念里面,还有一点是值得大家注意的,那就是所谓“乌合之众”的这种暂时性。在网络上、微博里,大量网民对于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也带有这种暂时性――即便当时讨论得很激烈,即便当时参与讨论的人数众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集聚在一块儿的微博用户们便纷纷散去,等待下一次的“临时重聚”。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乌合表达”的概念,是借鉴了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对于“乌合之众”的表述。在勒庞的这本书里,他所说的“乌合之众”主要指的是集合为群体的人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合。勒庞指出,聚集成群体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心理。②可以看出,这样的特征在现今的微博表达中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对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微博用户们往往借助微博这样一个新兴网络平台加以热议。
截止到2011年5月26日,笔者在腾讯微博中输入“药家鑫”,显示微博数量为1379556条,在新浪微博输入“药家鑫”,显示微博数量为1202038条;在腾讯微博输入“食品安全”,显示微博数量为986948条,在新浪微博输入“食品安全”,显示微博数量为374865条;在腾讯微博输入“大S婚礼”,显示微博数量为173102条,在新浪微博输入“大S婚礼”,显示微博数量为29294条。由此可见,不论是关于社会安全的问题,还是娱乐八卦的新闻,都会在微博上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大量的网民、微博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认识,而且即使在网络上也不曾有过交集,但是当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其进行共同的关注,进而互相评论对方的观点――这样一来,那些原本陌生的人们,在微博上便形成了一个群体。
“乌合表达”与制造社会热点话题
不少学者已经指出,微博用户善于运用微博媒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对其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实际情况不仅仅如此。也就是说,微博用户不单单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而且会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制造或引发社会热点话题。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自上而下”的结构,大众传媒自然处于这一结构的最顶端。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关注的,往往由大众传媒决定。这种由大众媒介决定事情重要性主次排序的现象,也被传播学者称为“议程设置”。
但是,在现今的信息时代,过去那种大众媒介说了算的情况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议程仿佛不再由大众媒介单方面来设置。拥有微博的用户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不少后来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事件,最早都发自于微博用户的发掘与。有文章将微博上自由表达的特点概括为:表达的无边界、表达的匿名性、表达的平等性、表达的公共性以及表达的即时、互动性。③正是因为微博表达的这些特性,带来了笔者所称的“乌合表达”。
有人将大众媒介形象地比喻为一盏聚光灯,社会现实隐藏在隐隐的雾中,媒介聚光灯将光束投向社会的何处,何处就会被照亮,从而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微博的力量现在虽然还不及大众媒介那般强大,但是也不可小视。相比之下,“乌合表达”可以被看作是一束来自手电筒的光芒,也可以照亮其所指的方向。同时,“乌合表达”的指向也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微博表达群体的成员绝大多数既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知识精英,而是普通百姓,所以其关注的话题范围并不限于事关国计民生的传统意义上的重大事件,有时一些诸如地方法律纠纷、明星婚恋状况之类的内容,也会由于“乌合表达”的关照成为社会热议的对象。曾经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的“五道杠少年”正是“乌合表达”制造社会热点话题的一个典型例证。毕业于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的黄艺博是武汉市华师一寄宿学校的学生,作为少先队员,现在是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本来不会进入大众传播媒介的视线,也不会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但是,由于黄艺博佩戴特殊的五道杠袖标的照片被放到微博上,他便成为了社会话题中的热门人物。享有“乌合表达”的微博用户围绕这样一个小学生进行了长时间、高密度的关注和议论。至今,新浪微博上关于这个话题的微博条数早已过万。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一些事情一旦被放到微博上,就很有可能引起人们的大量关注。尤其是一些过去被瞒报甚至不报的负面新闻在微博面前似乎无处遁形。于是,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有了微博,很多事情你想瞒都瞒不住。”这种制造热点话题、引发舆论热议的现象,正是由于微博表达中的“乌合表达”所带来的。从传统媒体时代的聚光灯效应到现在“乌合表达”情形下的手电筒光束,受众能够感觉到,自己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自力。
“乌合表达”催化并发酵盲从现象与极端情绪
笔者认同很多学者以及微博用户的观点,即认为微博带来的表达自由是积极的,在自由民主的进程中是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的。但是,微博表达的这种“乌合表达”真的就可以带来网络表达的真正自由吗?用户个人的声音真的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引起共鸣吗?笔者认为,这背后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在《乌合之众》里,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反复强调关于群体的一个观念,那就是个人一旦进入某一个特定的群体之中,就会立刻失去自我,变得盲目从众并且其头脑中会充斥着极端的情绪。勒庞甚至说:“只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群体,就算他们全是博学之士,在他们的专长之外同样会表现出群体的所有特点。他们每个人所具有的观察力和批判精神马上就会消失。”④在心理学研究中,从众指的是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一旦作为个人网络使用者被裹挟进入微博用户群体,那么就会由于这种种原因表现出从众行为。
继勒庞之后,还有很多社会学者进一步指出,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⑤而微博用户群体的这一特征也很明显。他们往往使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逻辑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他们在微博上形成的强大舆论压力,经常是把议论的对象要么捧上万里高空,要么打入十八层地狱。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后果要么是“捧杀”,要么是“棒杀”,总归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乌合表达”做出的极端情绪表达,往往还具有传染病般的影响力,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引来大量用户的加入。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上被称作大众歇斯底里。大众歇斯底里是当人们发觉他们处于模糊不定、危险和令人焦虑不安的情形中时,偶尔产生的一种集合行为类型。在迫在眉睫的危险中,流言在扩散、被接受,并导致怪诞想法的产生。⑥日本福岛核电站出现问题后,在微博上受到极大关注的“抢盐风波”,正是这种大众歇斯底里的体现。食盐供应紧张的谣言已经出现,在很短的时间内,微博上就出现了多达数十万条信息,可见“乌合表达”的威力何等强大。
当个人的表达陷入群体声音之中的时候,看上去自由的表达并不能给用户个体带来真正的话语权。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采用的说法是“网上怎么怎么说”或者“微博上面怎么怎么讲”,这恰好反映出,“乌合表达”并不能使群体中个人的意见凸现出来。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微博大合唱”之中,掩盖住了那一个个原本美妙动听的声音,并且用自由的表象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大合唱的队伍中。微博上的“乌合表达”终归不属于个人,而其带来的也似乎更多的是一些转瞬即逝的极端情绪与发泄而已。
注释:
①凤凰网:凤凰资讯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fuzhoubaozha/content-3/detail_2011_05/26/6651292_0.shtml。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11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③王君超、郑恩:《“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第81页。
④[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2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稳中求进促发展热点话题谈心录”系列专稿,对今年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开放型经济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重点问题进行阐释解读,对小微型企业发展、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交通拥堵等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对校车安全、食品安全、保障房分配等焦点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在全省各级媒体连续刊播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者们以平视的眼光、平等的心态、平实的语言,将形势热点亲近化,将科学理论通俗化、将百姓关注直面化,从百姓的身边小事切入国家大事,寓理于事,就事论理,谈出了真情,谈出了百姓心声,谈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现就《谈心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谈心录》是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举措
“热点话题谈心录”是新时期创新思想宣传工作特别是群众工作的一个重大决策和举措。它不仅具有方法论价值,而且具有世界观的意义;不仅适用于基层,而且适用于机关;不仅领导满意,而且群众高兴。“谈心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交流、交心、交情,提高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增进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
写作“谈心录”,对理论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谈心录”紧扣形势政策前沿,充分反映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密切关注基层群众的迫切需求,虽然不是高深的理论研究,但是要以科学的理论说服群众;虽然回答的是现实问题,但不能就事论事。正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就事论理的风格,体现了谈心录的特点和魅力,提升了理论工作者的基本功。
二、“谈心录”立体宣传效果好
连续4年的“热点话题谈心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播,产生了立体式的宣传效果。
就网络宣传来看,红网及市州、县市新闻网站均制作了“谈心录”宣传专题,连续推出评论解读文章,在各大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推荐,同时通过微博、论坛等摘要刊发,吸引网民参与互动,通过再解读、再提升、再放大,使“谈心录”成为网上高频传播的热词和展示湖南形象的名片。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传播的作用与功能将进一步凸显。加强网络宣传与理论宣传、社会宣传的互动,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大宣传”格局的内在要求。“谈心录”专题宣传有声有色、有形有势,就在于较好地将理论宣传的深度、社会宣传的热度和网络宣传的广度等优势结合起来,产生聚合作用,形成品牌效应,起到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良好效果。
三、让政策走进百姓心里
《谈心录》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精心选题。今年选取的食品安全、农村环境、校车安全、中小企业发展等20多个话题,都是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是当前社会热点难点的集中反映。
用家常话通俗解读政策。在行文风格上,秉承深入浅出的一贯做法,努力用生动的事实说话、用典型的案例说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话;内容上,既直言不讳地揭示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又以大众的视角、朴素的感情和鲜明的态度,回应民生诉求;语言手法上,采用“家常话”方式,读来清新自然,让人感到理论可亲可近、易于接受,使政策很轻松地走进了老百姓心里。
“谈心录”中的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等问题,既涉及顶层设计,又是百姓深深关切的。文章事例鲜活、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将形势热点亲近化、枯燥理论平易化、百姓关注直面化,读来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我们学校领导组织班子成员、党员教师,认真学习了“谈心录”,让大家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也看清了主流与支流。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担当,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家深刻认识到,努力做好学校的工作,办好教育的事情,创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谈”到实处 “暖”到心坎
“谈心录”选择的话题,都是当今各个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企业而言,省里对中小微型企业有哪些具体的扶持措施,这个话题真可谓是“谈”到了实处,“暖”到了心坎。
我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谈心录”专稿,并通过公司广播、简讯、橱窗等进行广泛宣传, 让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并充分认识到,中小微型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毛细血管”,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对我省推出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等进一步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深感振奋,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倍增。
五、《谈心录》是贴近基层的好读物
通过学习,我认为“谈心录”是贴近基层的好读物,概括来说有3个特点。
一是话题不遥远。“谈心录”关注的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大家看得见、摸得着,不会产生距离感,可以说是架起了党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心灵沟通的“桥梁”。
二是道理不生硬。“谈心录”充分考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不是高深玄奥、晦涩难懂,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赋予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使之能真正被老百姓理解和接受。
三是故事不呆板。“谈心录”文风清新朴实,对现实问题的揭示生动鲜活,对政策问题的解答深入浅出,没有半点“学术腔”、“文件腔”。书中故事不呆板,还配以热点导读、百姓声音、信息走廊、相关链接等栏目,增强了可读性,不论是学者还是学生,不论是市民还是农民,都看得懂、愿意读。
六、剖析“食品安全”问题,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今年的《谈心录》,选择了如“微小企业扶持”、“食品安全”、“保障住房”、“校车安全”等22个受到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书中内容更是深入浅出将相关政策文件剖析到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变化与走向。
“打击‘地沟油’犯罪用重典,这充分表明了国家治理‘地沟油’乱象和维护公众食品安全的力度和决心;也告诉人们食品安全是一条‘高压线’,谁触犯它,谁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由于信息网络的便捷性,微信营销不必局限在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的范围之内,而是实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的进行。手机网络缩短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使得沟通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用户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企业信息的搜索。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可以根据目标顾客的使用习惯,挑选最为恰当的时间进行,无论客户是主动还是被动地收到信息,最终都可以达到潜在的营销效果。
2.节约企业营销成本。
企业的传统营销方式,例如:报纸广告、媒体广告、宣传活动等等,都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因此在进行传统营销的方案制定时,必须首先衡量成本与利润,确定合理的营销预算,同时也承担着成本付出所带来的风险。然而,微信营销在节约成本方面的优势却非常明显。公众号的申请和信息推送不需要收费,并且用户在接收信息只会产生一些流量,不会产生其他费用。
3.沟通的交互性和便捷性。
对于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说,受成本和规模的影响,可以选择的营销方式十分有限。而微信平台却打破了这种限制,每个企业都可以通过微信来进行营销活动。同时,微信营销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客户可以通过聊天、评论、回复、分享等方式,对于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反馈,直接与企业进行交流和对话。这种互动的模式能够增强营销活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在最短地时间内对于自身的产品、服务以及营销策略进行调整。
二、微信营销的策略研究
1.确定目标顾客群体。
由于微信的使用人数众多,只有做好目标顾客的定位,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微信营销的开展。因为每一类顾客所适合的语言措辞和表达方式等是不同的,他们对于微信的使用习惯也各异。微信营销所选取的话题要与顾客群体相对应,最大限度地增加营销内容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才能够打动顾客,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2.增强用户体验。
每日定期的信息推送,不仅仅能够增加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机会,还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长时间的信息推送,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对于企业的印象和好感。这种营销的方式不同于主动灌输,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厌烦心理,通过一种柔性的营销方式使产品和服务走进消费者的内心。另一方面,企业要关注消费者对于营销信息的反馈,及时地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的推广路线。
3.提高用户积极性。
打开微信的朋友圈,不难发现,各式各样的微信活动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乐趣,在某种程度上也吸引着用户进行不断体验,进而产生依赖性。在休息和娱乐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浏览公众号推送的信息,筛选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参与。例如,在朋友圈“点赞”活动刚刚发起时,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不仅仅增加了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无形中宣传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用户对于优惠活动的兴趣是企业营销的有效工具,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增强用户对于企业的关注程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结合社会热点话题。
微信平台具有时效性,各种信息的传播都紧跟社会的热点而进行。因此企业的微信营销不能够只局限于企业本身,还需要与一些热点话题相结合,借助用户对于热点话题的关注程度,选取一些慈善、关爱等正能量的话题,来提升企业公益性的正面形象。而这种营销策略目前已经被许多企业所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招商银行曾经发起过“爱心漂流瓶”的活动,微信用户可以使用漂流瓶的功能来获取招商银行发出的漂流瓶,通过回复来获得积分,可以为自闭症的儿童提供相应的资助,在此活动期间,有媒体统计,用户每捡十次漂流瓶便基本上有一次会捡到招行的爱心漂流瓶,用户的参与度非常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05-02
一、问题提出
目前,大学课堂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大学生在课堂上患上“课堂沉默症”。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许多时候大学课堂都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们没有任何的互动和回应[1]。一堂课自始至终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基本都是你望着我、我看着你。这种互动严重匮乏促使教师开始关注互动,采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交流,例如将平常的师问生答改进为生生问答,还有对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学生给予考试分值的奖励,等等,然而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2]。所以,师生互动的有效模式和途径的探寻应该受到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摆脱“大学课堂沉默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找到适合学生特点,适合不同年级特点的有效师生互动模式,改善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是如今大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设计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校学生进行调研,问卷设计如下所示。
1.下述互动行为中,选择出上课过程中经常被老师采用的两种行为(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
A.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B.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C.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D.老师提前布置内容,学生课下完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讲,老师作点评;E.老师讲授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回答;F.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场辩论,让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G.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充分了解各种角色的内涵;H.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话;I.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J.针对某一话题或论点,让同学们自己找资料,并进行消化吸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K.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L.其他
2.对于上题中所选择的两种互动行为,同学们的态度如何,最终效果如何?
(1)第一种行为( )(填写上题中的标号,即最经常发生的互动行为)。
同学们的态度( )
A.积极参与;B.被动参与;C.简单应付;D.不参与
互动效果( )
A.非常好;B.一般;C.不好;D.非常差
(2)第二种行为( )(填写上题中的标号,即第二位经常发生的互动行为)。
同学们的态度( )
A.积极参与;B.被动参与;C.简单应付;D.不参与
互动效果( )
A.非常好;B.一般;C.不好;D.非常差
3.下述互动行为模式中,你喜欢哪个或哪些模式?可多选(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
A.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B.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C.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D.老师提前布置内容,学生课下完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讲,老师作点评;E.老师讲授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F.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场辩论,让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G.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充分了解各种角色的内涵;H.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话;I.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J.针对某一话题或论点,让同学们自己找资料,并进行消化吸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K.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L.其他
4.对于英语、数学、政治等基础课,你喜欢哪种互动行为模式?可多选(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对于专业基础课,如经济学、材料学等课程,你喜欢哪种互动行为模式[3,4]?可多选(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对于专业实务课,如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你喜欢哪种互动行为模式?可多选(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
A.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B.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C.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D.老师提前布置内容,学生课下完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讲,老师作点评;E.老师讲授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F.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场辩论,让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G.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充分了解各种角色的内涵;H.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话;I.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J.针对某一话题或论点,让同学们自己找资料,并进行消化吸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K.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L.其他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师生有效互动模式选择调查问卷中,我们获得95份有效样本,具体结论如下。
1.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两种课堂行为,一是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二是老师提前布置内容,学生课下完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讲,老师作点评。对于第一种课堂行为,81%的学生对于这种课堂行为都是表现出“被动参与”的态度,82%的学生认为互动的效果一般,12%的学生认为互动效果不好,只有4%的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好。对于第二种课堂行为,67%的学生的态度是“被动参与”,分别各有17%的学生是“积极参与”和“简单应付”,有80%的学生同样认为互动效果一般,17%的学生则认为效果非常好。两种课堂行为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课堂行为的教学效果相对理想,互动有一定的成效。
2.现有的师生互动模式,学生们的态度都是“被动参与”,较少的去主动参与。调查表明,61%的学生所喜欢的互动模式主要集中在4种模式,首先是“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22%),其次是“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17%),第三是“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11.3%),第四是“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10.9%)。
3.教师对于互动方式的选择也需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征来确定。调查表明,对于类似于英语、数学、政治等这样的基础课,约半数的学生倾向于3种方式的互动,分别为“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对于专业基础课,50%的学生倾向于3种方式,分别为“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对于专业实务课,50%的学生集中倾向于3种方式,分别为“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综合分析表明,学生喜欢的互动方式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务课则基本一致。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目前课堂上教师的互动方式主要有两种,效果一般,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够,属于被动参与。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互动方式是另外4种方式,即“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和“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其中,“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和“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这两种模式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而且无论在什么类型的课程上,都受到学生们的肯定。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于互动的恐惧和互动本身的匮乏都是阻碍他们积极参与互动的原因,所以除了要找到合适的互动模式进行实施以外,还需要教师对于互动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对学生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足的地方进行适时的补充,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孙伟.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3、关注热点话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可以发现,题材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现代生活,是中学生所熟知的热点话题。
高考作文与社会热点的结合是学生不可忽视的层面,它往往以议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高分网建议考生考前多看看相关热点或流行话题类的文章,首先,一定要有自己独特鲜明的观点,文章内容一定要充实。其次,文章要有一定的亮点:正确把握基础词汇和高级词汇在文章中的出现比例;高频句型在文章中的恰当使用;简单与难点语法在文中的合理搭配。今年对于议论文要重点关注正反观点类和现象分析类两种议论文。
除了把握好命题原则,掌握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更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