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01:43: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供电营销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坚持“巩固提高、创新发展、和谐稳定”的指导思想,继续弘扬“追求卓越、服务真诚”的企业精神,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巩固一流供电企业为主线,全方位开拓电力市场,积极主动做好电费回收,狠抓科技进步,加快客户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蒙电服务进万家”活动,确保全年营销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200x年全公司营销工作七项目标:(详见附表)
1、完成售电量13837万千瓦时;争创14500万千瓦时。
2、实现电力销售收入6000万元。
3、综合线损率完成3.54%,高压10kv线损完成6.5%,低压线损完成11.2%。
4、平均电价完成432.1元/kkwh。
5、当月电费月结月清,电费回收率、上交率100%。
6、陈欠电费回收率24%。
7、完成大用户供用电合同续签工作
二、坚持承包营销和投资营销两条腿走路
实际工作中承包营销和投资营销要统筹兼顾,相互结合,彼此促进。主要贯彻三大原则:一是承包营销优先原则,即首先是争取承包,若搞不成再谈投资;二是投资营销带动工程承包原则,即要充分发挥投资营销的一体化、全过程优势,带动设计、工程承包、装备制造等建筑施工上中下游、各个板块的协同发展;三是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原则,即承包营销和投资营销坚持一盘棋思想,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优势互补、协同联动,承包经营一般侧重在优势领域、优势区域提高份额,投资经营侧重在弱势领域、弱势区域实现突破,共同为经营开发做出积极贡献。
三、在明晰企业各层级的营销定位、推行区域营销、完善营销激励约束机制等三个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明晰企业各层级的营销定位。目前大多的国有大型铁路施工企业有着34层法人单位,56层管理机构,大企业病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各级法人单位上下一般粗、职能重叠、重复投入、同质化发展、内部恶性竞争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就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职能进行科学的定位,落实各层级的经营职责,充分释放营销工作的生产力,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组织的发展动能。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上,各层级要贯彻一级法人单位协调营销,二级法人单位主体营销、三级法人单位辅助营销的基本营销机制,明晰定位,落实责任,有的放矢,形成合力,取得最佳的营销成效。
二是深入推行区域营销。区域营销有利于贴近市场、整合资源、发挥合力,是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营销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国有大型铁路施工企业已采用这种经营模式,但不少单位仍处于初级阶段,亟待进行加强和深化。下一步,二级法人单位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由片区领导负责、营销系统主管、覆盖全国的若干区域经营机构,划分三级法人单位的省区主辅责,并加强对区域经营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三级法人单位的派出机构与二级法人单位的区域机构合署办公,在其统一安排下,积极开展营销工作;同时区域营销机构要监控施工生产,对涉及企业品牌信誉和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应积极履行过程监控、信息反馈和全程服务的职责。
三是健全完善营销激励约束机制。科学的、完备的、先进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充分激发广大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取得营销工作的最大效能。目前大多数国有大型铁路施工企业已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但普遍存在奖罚不够科学、奖励二次分配不当、考核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予以解决和改进。下一步,要对相关奖罚办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细化,使其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充分激发经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分配制度上贯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基层倾斜的原则,既要体现重奖重罚的激励效果,也要保持营销人员收入的持续稳定和高于其他岗位人员;既要敢于奖励,也要敢于追责,对因工作失误造成经营承揽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形成真奖真罚的氛围。
四、采取以现场促市场、直接营销、协同营销、联合营销等四种营销途径
一是坚持以现场促市场。项目现场是施工企业展示自我的平台和载体,项目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以及在该区域的营销成果。因此,以现场促市场是施工企业首当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务必要以干好在建项目来赢得各级政府和业主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重点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一是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有序可控,如期履约。这是干好项目的底线要求,一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对营销工作就是灭顶之灾。二是确保项目现场和谐稳定。处理好和业主、监理、设计和协作队伍的关系,坚决杜绝上访、打架等等恶性事件,给企业抹黑。三是确保信用评价取得较好名次。无论是铁路项目,还是公路、城轨、市政等项目,都要把信用评价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经营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坚定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独立自主营销。实践表明,依靠企业自身实力来开展营销工作是最靠得住、最可依赖的方式。因此,下一步各级法人单位、各级区域机构应按照各自的经营定位和职责划分,坚持立足自我、依靠自我,自我加压、自我加码,独立自主地去闯市场、搞经营,切实维护与业主上中下各层级的关系,做到门能进、人能见、事能办,真正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水平。
三是大力推进协同营销。随着建筑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抱团营销、协同营销已经成为趋势。协同营销有着丰富的内涵,这里主要指的是企业内部的合作与配合。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铁路施工企业在设计、施工、装备、投融资等方面业务齐全、链条完整的优势,积极推进投资营销和承包营销、投资和融资、设计营销和工程承包营销、工业设备和工程承包营销、技术引领市场、各业务板块良性互动等协同营销,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努力为市场营销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四是积极推进联合营销。联合营销主要指的是与企业外部地方政府、大企业、大财团实施大联合、签订战略同盟,筑牢关系纽带,建立长期合作,借船出海、借力发力、形成合力,运作大项目、引领大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
五、聚焦市场营销的五大主攻方向,主要包括传统市场、重点市场、优质市场、海外市场和新兴市场
一是传统市场,主要指铁路、公路、市政、房建、房地产市场。这是企业发展的优势板块,需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持续巩固和提升。
二是重点市场,主要指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这是朝阳产业,市场规模巨大,铁路施工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和人才优势。
三是优质市场,主要指企业投资运作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资金有保障、利润较丰厚、周期短平快,努力实现尽可能占有。
四是海外市场,主要指海外投融资、传统以及多元项目。海外市场较之国内利润率较高,要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为企业规模、效益多做贡献。
五是新兴市场,主要指城际铁路、综合管廊、城市综合体等新兴市场。这一市场前景向好,务必要提前谋划,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资质管理、标书质量、信息化系统建设、执业资格证书管理、各种奖项评优等六项基础工作,为市场营销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长远规划,配备数量、质量满足需要的营销管理人员;加强对营销人员的集中培训和日常培训,重点在金融、商务、公关、尤其是PPP知识方面狠下功夫,切实提升其市场分析能力、成本测算能力、投标策划能力以及市场攻关能力;着力稳定营销队伍,通过提高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实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市场营销团队。
二是加强资质管理。抓好资质申报升级和补齐补强工作;严禁向企业以外的单位及个人挂靠、转借、出卖资质开展市场营销工作,树立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良好形象。
三是提高标书质量。仔细阅读招标文件,详细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工程概况、概算水平、评标办法、担保方式、合同条款、强制条件和其他承诺等,认真调查现场施工环境和各类资源供应情况,努力做到施工组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施性;进一步完善成本测算和报价决策机制,做到科学测算、合理报价;严格执行标书审核制度,减少差错率,确保标书内容全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20*年,我们必须强化精细化管理,抓好“量、价、费、损”四大指标工作。今年的经营目标压力仍然不小,特别是在元、二月份线损大幅超计划,售电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更要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充分估计工作中的困难,坚定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指标。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营销全面精细化管理年”和行风“零投诉”、服务“零事故”活动
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加大举措,确保“营销全面精细化管理年”活动有效开展。要构建“一科四中心”的营销管理组织体系,打造集约化的管理平台;要制订和完善一系列营销管理办法和制度,推广普及营销作业指导书,打造标准化的制度平台;要整合营销信息系统功能,打造现代化的基础平台;建立营销全面精细化管理指标、评价和考核体系;要建立常态、长效的台区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要规范营销业务,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加强过程监控,堵塞管理漏洞,全面推进营销标准化管理工作。在开展行风“零投诉”、服务“零事故”活动方面,市公司加强了对各单位的巡查,实行“三不一通报”制度,即在巡查时,不要基层单位接待,不让基层单位知道,不与基层单位交换意见,巡查后,对每次的巡查情况如实地在全公司范围内通报,并严格考核和落实责任追究。所以,各单位一是要加强活动的宣传,将活动的意义、要求、目地、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员工,增强每一个员工参与活动、改进服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要认真组织学习,特别是要学习重点考核的16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每一个员工对照标准,规范自身行为。三是加强检查考核。各单位要对照考核内容严格自查自纠,在公司层面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检查督导。四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被市公司巡查发现查证属实的投诉或事故,严重影响公司形象的,所在单位负责人要到公司来“说清楚”,对当事人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并在公司范围内通报。
三、突出关键,努力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营销工作的水映公司的水平,营销部门的作风体现公司的作风,营销人员的形象代表公司的形象。加强营销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营销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的建设,增强“四个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推动营销队伍的合理有效流动。按照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要求,促进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现代营销知识和业务的培训,提高营销队伍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营销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健全培训体系,重点加强对营业厅、客户服务中心等部门以及业扩、抄核收、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等岗位的法律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水平。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要着力强化五种意识:一是大局意识。电网企业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作为直接服务客户的营销人员,要善于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处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要认真开展好“优质服务年”活动,真正做到有诺必践,自觉维护稳定大局,维护企业的形象。二是责任意识。以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对企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做到尽职、尽责、尽心。三是协作意识。营销工作涉及企业内外方方面面,大家在工作中要自觉讲团结,善于搞配合,充分形成和发挥集体的合力,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保证工作效率和效果,营造团结干事的浓厚氛围。四是服务意识。抛弃垄断思想和衙门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树立企业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以优质的服务取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满意,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的效益和价值。特别要注重细节服务,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五是廉洁意识。这是对营销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国网公司《供电服务手册》和员工服务“十个不准”,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遵章守纪的好习惯。
四、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抓好本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电力客户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强
1、社会关注度加强。垄断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备受社会关注。
2、客户服务需求更高。客户的服务需求从单一满足其用电需求提高到要求提供高效、快捷、方便、规范的服务,追求舒心愉悦的消费环境。
3、当前客户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一是在同一故障点有重复发生故障情况;二是农村电压合格率低;三是业扩报装存在超时限;四是高峰时段事故多发;五是产权责任客户不明确(如表后线故障问题)。
(二)营销服务工作有不足
1、配电网络硬件不足。
2、内部沟通协调欠通畅。
3、员工素质亟待提高。
创新实施营销服务文化的措施
(一)宣传优质服务“七进”措施,提升“国网”品牌形象
1、安全服务进电网
根据工作安排,向客户宣传供电企业在落实电网运行管理规定,完善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提高配网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和灾害故障防范能力,保障向客户提供可靠合格电能等方面的工作。
2、规范服务进窗口
宣传营销服务工作在打造业扩报装“一站式服务”,实现服务便捷化;建立配网和营销业扩定期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透明化;实施“并联审批”,简化供电方案可研咨询等环节,实现业扩工程菜单式服务;定期监控信息和催办、预警通知;杜绝“三指定”情况发生等方面的工作。
3、标准服务进工厂
宣传在用好直购电等政策扶持工业用电;引导和帮助客户安全用电,定期通报情况、预警,促使政府将重要客户用电安全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服务产业园区发展,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缩短接电时间,提高报装服务效率;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推出个性化替代方案设计、技术指导等服务措施,积极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等方面的工作。
4、亲情服务进社区
宣传供电企业在用亲情实感着力解决居民客户用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广大居民充分享受电力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工作。
5、保电服务进现场
宣传供电企业在切实保障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环节、重要区域的可靠供电,努力赢取政府、群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6、“三新”服务进农村
宣传供电企业在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服务“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7、宣传客户服务中心优质服务进军营工作。
(二)拓展营销服务理念
1、客户服务需求分析。一是要建立客户需求导向模型,对需求进行实施成本及可行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服务,从而提高服务的效能;二是要对于客户的投诉、举报,尽快找出问题所在,进行改进,并定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客户满意度信息。
2、客户质量评价体系。借助客户电量电费情况和变化趋势、客户缴费记录情况、供用电合同遵守情况以及各行业发展和社会评价等信息,建立客户质量评价模型,一方面可以建立VIP客户名单,提供特别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客户信用评估,进行企业风险防范。
3、客户个性化增值服务。一是向大客户提供其日负荷曲线;二是帮助客户分析合理的用电模式和选择合适的电价类别,为其提供节省电费的建议;三是要根据客户电量突变情况提醒客户是否存在设备缺陷等。
4、电量需求预测分析。通过对各分类客户日用电量、最大负荷、负荷率、业扩新增容量等数据的挖掘,结合气候条件变化和经济周期变化规律来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月度、年度的电量及负荷的需求情况,产生电量平衡计划和错峰用电计划。
5、电价电费波动分析。包括影响平均电价的因素分析、分类电价变化分析、电价调整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分析等。
(三)实施电力营销业扩流程再造
实施营销流程重组的方法:
1、并行作业。将数项工作或业务进行组合,合并为一来执行。
2、实行业务主办制。制定《供电方式答复原则规定》,将决策权力交给负责业务的主办人员,业扩报装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主决定采取何种供电方案。
3、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快速服务。对投运时限要求非常紧,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业务,开通营销流程“绿色通道”。
4、将事中检查、控制改为事后检查、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归纳出明确的处理规定,由业务主办人员负责进行具体处理,业务结束后实行单项业务工作质量评估制。
(四)推行营销环节精细化再造
1、细化电费催收环节
在电费催收环节引入客户信用管理,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客户采取不同对策。依照客户品质、能力、资本、担保或抵押、市场前景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将客户交费信誉分为三级,并实行动态管理。
(1)评定为三级的客户实行先买后用,将客户每次交款情况及日期填入管理档案,由专人按月进行审核,确保先买后用执行到位。
(2)评定为二级的客户实行分期划拨,将客户每次划拨数额及日期等情况填入管理档案,并随时掌握客户电费划拨情况,防止客户电费到期无法划拨。
(3)评定的一级客户因其信誉优良。这类客户必须继续加强沟通,定期上门服务,促进长期合作共赢。
2、细化营销指标管理环节
(1)建立专业管理小组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的营销指标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售电量专业管理办法》、《售电均价专业管理办法》、《线损专业管理办法》、《电费回收专业管理办法》等制度。
(2)打破部门限制,根据指标明确营销分项指标的牵头管理部门,在具体操作中实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闭环管理。
(3)牵头管理部门汇总各部门指标单项分析,并结合经济发展、上级的阶段性要求、全局工作的总体部署等,做出单项指标的综合分析报告。
(4)计划管理部门统一汇总单项指标的分析报告,做出本期全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提交局领导作为决策依据。
3、细化客户供电方案确定环节
制定《客户供电方案制订指导性细则》,对客户的用电需求进行了归纳分类,根据供电方案确定的原则,以及配合成熟的地区电网规划,对各类客户的需求明确其应采用何种供电方案,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
电算化指的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会计管理中去,对现代化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的技术。会计电算化则是说在会计工作中,将这种技术运用进去。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将会计电算化很好的应用进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的水平,这对学校更好的运转以及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将会计电算化运用到学校财务管理中去的必要性
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进行财务预算以及财务核算也更加的重要,对于学校而言,其财务管理的质量直接会给学校经费预算、支出、活动安排等造成影响,学校想要更好的进步,提高自己的管理质量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现在社会生活的节奏不断的加快,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学校想要更好的生存,不但需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应该做好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财务方面。
现在,学校扩招在不断的进行,学校的办学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学校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以往那种利用手工核算的方式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很容易出现错误,这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将会计电算化运用到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去,财务人员便不必在手工数据整理和计算方面浪费大量的时间,其工作效率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并且会计电算化的运用还能够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知识优势体现出来,解决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以及财务核算中存在的矛盾,保证财务管理的质量,帮助校领导更好的决策,让学校的发展更加的合理。
二、学校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电算化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将会计电算化运用到学校财务管理中去,能够更好的对财务进行预算管理、核算管理、做好银行对账的管理工作、教师工资管理、报表报账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但是经验以及技术的缺乏和管理技术的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了学校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一)会计制度滞后,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财务会计管理的时候,相关的制度还是根据手工预算核算的方式制定的。若是保证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有效性,相关的会计制度便应该进行一定的改变,比如说账户登记以及账户设置等都应该进行一定的变化。就目前而言,学校实行的会计制度,本身便不够完善,过度的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而对会计管理不够重视,这也给学校财务的整体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学校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会计制度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调整,若是学校仅仅重视软件的应用,那么其滞后的制度也会给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信息系统比较的陈旧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已经将会计电算化运用了进去,但是却没有及时的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一定的完善,而是依旧利用以往的信息系统开展工作,这也直接导致了学校在进行财务信息处理的时候不够及时,效率非常的低下,经常会出现工作流程重复,进行成果反馈的时候不够准确的情况。还有些学校在设置和调整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时候,改进分析以往的手工系统不够到位,这也直接导致了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重复环节以及中间环节比较的多,无法真正根据会计电算化的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规划。
(三)相关的专业人才比较的缺乏
学校财务管理的时候想要将会计电算化很好的运用进来,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比较多的,相关人员不但需要了解会计制度、掌握会计知识、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应该能够使用财务软件,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能够运用知识对信息系统进行一定的更新和维护。但是就目前而言,这种人才还是比较的少,这也给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电算化很好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学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应用改进的一些措施
学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中问题的存在,给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从这些问题出发,找到改进措施,确保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
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想要更好的将会计电算化运用进去,便必须对制度进行完善,在完善制度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进行,做好内部财务管理以及控制,将会计电算化更好的利用起来,做好多级管理,对会计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让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能够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依靠,对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的流程进行一定的明确,对管理人员实际的操作权限进行明确。做好制单、审核以及二次审核方面的工作,确保学校财务管理的数据是真正准确的。
(二)对信息系统进行一定的改进
想要保证学校的财务信息是真正及时有效的便必须进行网络体系的建立。网络体系能够给学校的财务系统更好的进行信息的掌握提供一定的保证。学校还应该进行专业部门的设立,让其做好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更新工作,并根据实际的需要将教师工资、学生交费情况以及实际的欠费信息的查询方式进行公开或者公示,这样能够将所有师生的监督管理积极性调动起来,确保能够真正的做到共同管理以及共同监督。
(三)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要是非常迫切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的需要,便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学校的财务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培养,这样能够让财务人员更好的掌握会计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财务软件,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很好的实现,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的相关效率也会有比较大幅度的提升,这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以及长远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的发展,信息化趋势愈加的明显,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将会计电算化运用进去已经是大势所趋。学校在进行会计电算化运用的时候,必须真正的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或者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财务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下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后进生群体也呈增大趋势。这些学生中,有基础差学不懂的,有不喜欢学的,还有根本不学的。针对这些情况,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认识。
一、了解后进生的成因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后进生问题是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复杂问题。为防止和减少出现更多的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后进生的成因。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接触过很多英语后进生,尽管其成因比较复杂,但通过调查和分析,可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大因素。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学生态度、动机、意志力、性格倾向、学习迁移及情感因素等方面的问题;客观因素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的个性品质等因素有关。
1.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1)学习动机不正确,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出国,而且上的是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英语用处不大。因此,学习时马马虎虎、不求甚解,只求六十分万岁;或者敷衍了事,平时不用功,考试靠抄袭。
(2)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很多后进生害怕困难,对学习当中出现的一些难题有畏惧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勇气,经不起诱惑,看到别的同学逃学、上网,自己忍不住也去。虽经老师批评教育能认识错误,但不能坚持。例如有一个学生人挺聪明,领悟力也不低,就是缺乏毅力。开学初的一段时间他还能读课文、背单词,但由于感到自己有些跟不上,就逐渐放松了学习,过了两星期,该生再也不读英语,而且经常旷课去上网。
(3)自卑感强,自暴自弃。在学习中,有的学生主观上希望学好英语,但由于自信心不足,总觉得学好英语是一件难事,再加上课堂上老师提问不会,课后作业不会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同学面前总感觉没面子,学习积极性大大下降,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甚至放弃的念头。
(4)情感因素。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在班级中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不好,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也体会不到老师的关怀,并进而产生厌恶老师、厌恶班集体的敌对情绪,学习热情也降至冰点;还有的学生对某个异性同学产生依恋心理,最终导致早恋,如果感情受挫,也会严重影响学习。
(5)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后进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巩固,作业敷衍了事;学习缺乏主动性,尽管词典就在身边,但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还要问老师,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坏习惯是产生后进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2.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1)智力因素的差异对后进生的影响。无可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是存在的。因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受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存在的。比如有些后进生的记忆力比较低下、反应迟钝、理解力差等。需要指出的是智力因素对学习尽管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起决定作用(生理缺陷者除外)。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也可以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采取措施来不断开发智力,从而缩小这种先天智力的差异。
(2)学习环境、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因素对后进生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家庭氛围、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方针及社会风气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学校如果办学方针正确,管理严格,校风正,学风浓,集体凝聚力强,则大多数学生就会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反之,学生则讨厌自己的学校和班集体,进而讨厌学习。同样,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谐与否、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3)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对后进生的影响。职业学校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因而有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责任心不强,备课不认真,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一节课下来,单词、词组一大堆,语法一条又一条,又是课文又是对话,内容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根本掌握不了。此外,教师缺乏对后进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些学生面对规则的单音节词都把握不好,对他们来说,英语单词实在难记。加上有的教师不注意知识更新,疏于业务进修,自身知识老化,满足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客观上也造成老师对
学生失去了吸引力,使部分学生步入后进生行列。
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
自信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困难的源动力之一,由于多数职校英语后进生经过中考或高考失利,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或多或少有自卑感,因此,教师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不能厌弃,应该多表扬鼓励。要全面地了解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长处,善于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使他们能够施展所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有位姓杨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连基本的音标都不会,单词、课文不会读,平时作业也要抄袭。后来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杨某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总是害怕英语读不好,问老师或同学又觉得问题太简单怕被笑话。经过分析,我觉得杨某是典型的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于是我细心地寻找她的长处,经过观察,我发现她的英文字母写得很工整,就有意地表扬了她。过了几天,我发现她的作业比以前写得整齐,对她又进行了夸奖,并说她是块学习英语的料。此后,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信心也大大增强,成绩进步很快。
2.培养后进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后进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激励人们去寻求知识、开阔视野,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所以激发后进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很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一次课精心准备,充分挖掘教材和学生的灵感因素,力求以真情实感诱发后进生的兴趣,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兴趣,以愉快的教学内容发展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实物、图片、表演、录音、电影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结合专业特点设置求职、面试、接待、送别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情景教学,使教学形象生动、寓教于乐,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用关爱感化和激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如果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才能效其行。因此,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后进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主动接近他们,用和善的表情多多照顾后进生,让他们时常感到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占有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地位,要及时地肯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4.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认真培养,严格要求,使他们的学习习惯有根本的转变。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后进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后进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是要教给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要让他们不断地模仿、不断地重复、不断地操练;指导一些单词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他们一些阅读和听力的技巧。
5.因材施教,加强训练
教师要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加强课堂训练,强调人人参与。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让后进生有所收获。为了使后进生学好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听讲――接受――记忆――做习题”的学习模式。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多种训练中不断地体验、熟悉和掌握英语。特别是对英语学困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生动活泼的方法、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和参与学习。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坚持素质教育
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们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同志对人才培养工作的精辟论述,深刻地指出了提高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素质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必须始终贯穿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那些被定义为“后进生”的学生,其实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其他同学要弱一些,并不等于他们一无是处。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平等地看待他们,细心观察,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法,因材施教,那么后进生也是可以转化的。首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断地提高后进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注重挖掘教材当中的一些潜在因素,联系实际,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培养他们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的优良品质。其次,教学中要突出语言的交际性。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教师要给后进生创造真实情景,鼓励他们大胆参与,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重视后进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地丰富其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人才的造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后进生转化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要转变观念,改变对后进生的偏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管理,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要认真探讨转化后进生的规律和方法,帮助后进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28-02
电力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提升组织绩效管理效率,激发员工潜力,实施严格的绩效管控,优化绩效管控模式。下面就从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概念、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顺利实现电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满足电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概念
电力企业科学化管理的关键就是绩效管理。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工作的作用,提高电力员工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水平,激发员工潜能,加快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思路:打破传统绩效考核局限,完善电力企业内部专业职能和事后评价中的不足,从系统全局视角,建立电力企业核心资源和业务链条,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几个环节进行绩效管理的全面监控,促进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业务的协调有序开展,提升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电力企业绩效工作现状
近年来,电力企业员工始终坚持吃苦奉献和善打硬仗的奋斗理念,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实现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决策部署到位,创造辉煌经营业绩。但电力企业绩效目标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同一些先进企业相比,电力企业各部门考核体系尚未完善,主要侧重于对重点工作评价和核心业务考核,各级领导对部门工作不重视,对业务流程关注不够等方面问题,日积月累这些问题必将影响电力企业正常经营,阻碍电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甚至有部分单位过分追求生产经营达标,制造业绩“面子”工程,放弃企业“里子”,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2.1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不精确
由于电力企业管理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部门和员工之间存在传递问题,绩效考核、考勤、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之间关联性较差。绩效管理体系管控力度不强,且大部分是针对专业领域的考核,其中绩效指标的极大缺失反映出了电力企业管理缺乏一定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整体发展脉络不清晰,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失,若是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造成一定的生产安全隐患。
2.2 绩效沟通、改进机制不科学
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是名义上的客户关系,实际上是各自为政、缺乏应有的协同合作和全局观念,工作监督、工作决策、工作考核相关机制呈现弱化态势,工作中常见“拖、躲、推”的不良现象,敷衍了事的现象极为明显。
3 绩效闭环管控,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员工业绩和能力上的考核和评价,是完善绩效目标事前评价方案的重要手段。因此,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构建效协同管控平台、上下线一体化绩效沟通评价机制等来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更好地完成绩效管理目标。
3.1 围绕业绩和能力绩效考核为中心,加强绩效评价标准建设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总结往年绩效管理经验,适当调整绩效评价系数,推行最优化动态绩效评价标准,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方案导向作用,积极发挥电力企业内部资源优势,对艰苦地区和艰苦专业实行策略上的倾斜,促进内部各项业务的协调发展。
加强指标协同。电力企业绩效考核设计“关键绩效”和“同业对标”及相关业务指标一定要遵循业务价值链接进行相应的信息归集整理,加强绩效管理指标的层层关联和向下分解,进行定位影响因素的判定,预估电力企业未来发展形势,做好绩效执行进度或偏差风险防范工作,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充分发挥事中纠偏、事前引导和事后评价作用。
3.2 利用“第三方”平台,实现电力企业经营指标的协同管控能力
“第三方”平台有利于提升经营指标专业管控能力,对电力企业同行业管控指标和管理工作重点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首先,可以通过专业职能部门和绩效指标管控部门间的专业协同机制建设,避免重点管控移动指标和短板情况的发生。
绩效指标管控部门应从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从“第三方”视角进行分析,采用关联分析、分解下钻和趋势预测等综合应用指标法,追本溯源对异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提升内部专业部门和领导决策的科学性,满足电力企业长期发展需要。针对指标异动分析成果,加强各部门相应的管控体系建设,准确地进行管控机制分类和等级划分,协调各层级沟通,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加快异动闭环处理,保证管理成效。量化考核管理目标,加强绩效指标管控,全面提升各部门核心指标,进行电力企业内部工作量化考核。
3.3 促进电力企业业务良性发展,建立完善的内部绩效沟通机制
首先,建立完善绩效沟通渠道和平台。利用每月绩效考核,加强绩效管控部门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快速找到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建立员工绩效申诉机制,当员工提出申诉意见时,绩效指标管控人员应及时了解员工想法,积极化解员工思想矛盾,让员工以一个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实行单位内部员工人文关怀,对于那些存在困难的员工,合理安排工作,使其能够拿到合理的绩效分值。
其次,建立电力企业内部强化发展战略,采用绩效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围绕业绩考核指标的主要内容,进行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将电力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各部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信息系统等有效链接起来。将单位绩效管理信息贯通起来,实现对员工绩效评价的客观和公正性,做好电力企业闭环管理基础性工作,推动闭环管理全程监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绩效管理精细化作业,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
最后,建立绩效考核应用机制,不断提升绩效目标考核效果和效益。贯彻落实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细化每名员工的考核内容,将绩效考核管理落到实处,建立班组打分机制,全面考核各部门员工实际业务综合能力,公正、客观地进行员工行为表现评价,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结果和设定标准的准确衡量,并经全体员工认可通过。拟定各业务部门绩效考评标准,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案,将各项绩效考核问题贯彻落实到每个岗位、技术、得分上,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实现绩效考评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
4 结语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关键就是要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各项绩效管理的闭环管理。笔者提出围绕员工业绩和能力为核心的绩效沟通管控平台建设,全面监控电力企业内部绩效考核情况,明确绩效管理技能发展方向,推动电力企业管理者、员工、企业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实现电力企业与员工共赢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金焱.如何构建全面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J].人力资源,2014(12):50-53.
[2] 李吉祥.人因视角的电力企业安全工程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164-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用电需求量持续增长,电网不断发展壮大,由此对基层供电所的要求越来越高。实施标准化供电所建设是全面加强供电所管理、提升可靠供电和优质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需要加强对供电所专业工作的管理。将供电所的安全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营销管理、计量管理、优质服务管理等分别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和营销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供电所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一、基层供电所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1.供电所硬件设施标准化
结合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建设,加强供电所设施完善工作,规范供电所功能设施,加强基础管理。按照上级开展标准化供电所创建的要求,制订标准化供电所创建实施方案,对供电所的办公环境统一规划,对供电所的功能设施进行合理的调整补充,使各功能区更加合理、清晰。营业服务、办公、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存放、后勤生活等功能区合理设置,整洁有序,做到办公区统一、规范;生产区标准、实用;车辆、应急抢修设备等设施齐全,定置管理,对安全工器具和生产工器具进行区分和规范,统一货架,专人管理,规范并明确备品备件、安全工器具等台账,并设专人进行登记领用记录,做到“账、卡、物”相符。正确规范使用“国家电网”标识识别系统,建立和规范供电所上墙资料、岗位工作职责、管理制度、管理记录等方面资料,做到上墙资料标准统一、内容统一、摆放地点统一、各种记录统一。
2.供电所基础制度与资料标准化
抓好供电所标准体系制度梳理完善工作,提高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设备台账等各类资料、档案管理准确详实。定期开展生产、营销、服务等专业管理分析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制订改进措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以提高人员素质为目的,坚持学习培训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强化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突出培训形式的灵活性。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全员培训。本着“学我所做,做我所学”的理念,采取标准化知识问答、现场提问、集中考试、工作观摩等方法,使员工对标准化知识熟记于心、力行于岗。
3.供电所岗位设置及人员管理标准化
加快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整合,全面完成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设置工作;按照作业组织专业化要求,对标准化供电所实行专业化管理。建立生产、营销、服务三个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管理小组,对应设立供电所“一长、三员、三班”组织机构,将员工划分为各专业班组分组作业,明确各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为解决供电所混岗问题,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彻底改变供电所班组划分不清晰、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随意性强的松散管理状况,逐步优化队伍结构。加强规范农电工管理,完善奖励与考核制度。
4.供电所各项工作过程标准化
加强标准化作业管理,全面导入供电所标准化作业流程和岗位工作流程,对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专业技术管理、优质服务、综合管理等方面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工作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细化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操作措施、操作标准和操作人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的顺序排列组合成具体的工作程序,不断改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工作协调,突出工作过程标准化。实行专业化管理后,供电所要深化对各专业组的组织协调,用标准和制度加强供电所计划管理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严格执行供电所管理流程,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人员熟知、资料齐全、执行到位,实现协调有、工作高效。
5.供电所管理手段信息化
在依托SG186系统实现供电所与县区级基层供电企业的数据实时传输基础上,加快实用化进程,达到设备信息、营销数据、流程控制、指标分析、业绩考核等实时管理功能,操作票、工作票、业务流程等安全生产、营销管理工作流程实现网络流转。相关工作人员熟练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能按规定时限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数据信息。
二、基层供电所标准化建设的重点指标管理
按照标准化供电所的工作要求,根据指标管理的职能,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记录、数据统计及报表台账,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责任人,落实责任制,确保统计的真实、准确、有据。要及时分析生产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做到管理和考核的协调统一。尤其是针对三大指标(线损率、电压质量和功率因素、供电可靠性)建立管理体系。
1.线损率指标
基层供电企业定期对高、低压电网进行理论线损计算,根据各供电所的电网结构、负荷量和管理现状,分供电所、分季度制订10kV线路和配电台区线损管理指标。供电再所根据供电公司下达的线损率指标,将每条10kV线路、配电台区线损管理指标落实到人、考核到人。供电所应在年初根据基层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计划制订本所的工作计划、降损计划及降损保证措施。要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分析当月的线损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查找原因,及时调整降损措施。同时,对上月降损措施落实情况加以总结,看是否对降低线损起到了作用,及时调整降损措施,使其落到实处。配电台区应设置在负荷中心,坚持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的原则。优化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失。按照要求,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应小于或等于15公里,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应小于或等于0.5公里。
2.电压质量指标和功率因数指标
优化无功补偿,坚持就地分散补偿和线路集中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线路集中补偿点应根据负荷分布及线路长度确定,并备有调峰的补偿设备。功率因数以10kV线路为考核单位。供电所应制订无功管理和无功补偿技术措施,建立无功补偿档案,做好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根据高、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情况,及时投、切无功补偿设备,定期巡视检查无功补偿设备并作好记录。建立电网监测点档案,落实专人负责,对电压质量和设备情况检查记录。定期对电压质量进行分析,查找电压质量波动因素,调整无功补偿的功率,调整配电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保证电压质量在合格的范围之内。
3.供电可靠性指标
县区级的基层供电企业应按月将供电可靠性指标及允许停电的时户数合理分解到各条线路。技术员应根据基层供电企业下达给供电所的供电可靠性月度指标及允许停电的时户数,根据“先算后停”的原则,制订供电所的月度停电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停电工作,执行停电工作流程,按规定填写相关记录。
三、标准化供电所的日常管理
1.安全管理
供电所每年根据县区级基层供电企业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结合本供电所实际情况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活动,进行安全分析,组织反事故演习,建立安全生产闭环和常态运行机制,实现无人身伤亡事故、无设备事故、无责任性人身触电事故、无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无火灾事故,安全生产事故“零”指标。供电所内安全指标的考核管理由安全员负责组织实施,生产指标的考核管理由技术员负责组织实施,重点查处安全生产制度和设备缺陷处理的执行情况,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主题活动,加强配电网的运行管理。
2.营销服务
规范供电所的营销行为,制订完善规范、合理、统一的营销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做到电价准确、应收必收、收必合理,用电户全部实现一户一表,建立健全客户营业档案。增强电费电价的透明度,实现“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严格落实优质服务各项要求,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动优质服务工作的落实。
3.培训管理
供电所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知识、生产技术、电工基础、营销管理、法律法规、优质服务、职业道德、线损管理、无功电压管理、可靠性管理和计算机操作等。供电所的培训内容要以实用的岗位技能知识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要根据人员的不同类别和层次,有侧重地安排培训内容。对供电所的“三员”、各专业班长,要以理论知识和岗位知识作为培训重点;对农村电工,要以职业道德、优质服务和实际操作技能作为培训重点。要根据岗位的不同安排培训内容,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4.会务管理
供电所工作例会是传达、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制订工作计划的重要方式。供电所工作例会可以将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例会、月度线损分析例会、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半年民主生活例会和优质服务行风建设例会等合并召开。让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全面、及时地了解当前的工作形势和工作任务,认真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自的工作经验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四、标准化供电所的考核管理
县区级基层供电企业对供电所按照年度签订的业绩考核责任书和指标进行考核;供电所对所内人员按月度进行考核,并与工资(或奖金)挂钩。
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是以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能够进行电力营销作业、管理、决策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决策支持的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客服支持系统、自动化抄表系统、客户交费支持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等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即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营销的工作质量、服务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营销模式在数据采集和传输、数据加工和处理、服务设置和服务手段的落后,制约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建立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是供电企业改革的需要,是服务客户的需要,也是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市、县级供电企业广泛应用子系统有业扩报装、电量电费计算发行、电能计量管理等子系统,用电检查、电力市场预测、营销综合分析及辅助决策的应用与实用程度还需要持续提高。
1、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1.1业扩报装子系统的功能
(1)客户基础信息的收集、输入、建档。建立客户业扩报装申请档案,对申请单进行登录、分类、传递和查询管理。
(2)工作单的登录、打印、传递、反馈和查询管理。
(3)业扩报装工程进度管理;业扩工程概算管理。
(4)窗口费用(各种杂项费用)管理。
(5)临时用电客户管理。
(6)供电线路管理;低压配电网管理。
(7)业务信息维护管理。
(8)客户综合信息查询管理。
1.2电量电费计算发行子系统的功能
电量电费管理内容复杂烦琐,计算任务量较大,时限性较强,准确性要求很高,业务内容变动频繁,与客户、银行、内部其他部门联系较多,技术要求必须具备以下功能:一是数据采集功能,主要包括抄表管理,远抄、集抄、电能量数据采集,数据审核;二是电量电费计算;三是收费管理;四是账务管理;五是统计分析及查询管理,一般包括售电量、电费、平均售电单价的统计分析;行业、用电性质分类统计售电量、电费、平均售电单价的增长情况;客户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峰谷电费构成情况;各类报表的统计、汇总;客户情况和电力销售情况查询管理。
1.3用电检查管理子系统的功能
(1)系统辅助制订定期检查工作计划,按实际情况调整,形成用电检查年、季、月工作计划。
(2)高、低压用电检查人员要完成的电力企业日常用电检查工作。
(3)用电检查人员对客户用电工程实施管理。
(4)对事故性停电进行检查处理。
(5)配合相关部门对客户影响电网安全事故进行调查。
(6)对违约用电、窃电进行检查和处理。
1.4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子系统的功能
(1)系统辅助制订各项工作计划,按实情情况调整,形成年、季、月工作计划。
(2)对负责市场分析、策略研究、市场开发与策划等人员进行管理,并按工作需要授予工作权限。
(3)对市场分析、策略研究形成的管理状态分析、经营业绩分析、典型客户动态分析、市场开发分析、策略效益分析以及市场开发工作完成情况分析及工作业绩分析和考核。
(4)进行市场分析预测;市场策略研究和用电产品推广、应用。
1.5营销综合分析及辅助决策子系统的功能
(1)经营业绩分析。
(2)营销工作质量分析。
(3)市场策划。
(4)客户动态分析。
(5)营销效益分析。
1.6电能计量管理子系统功能
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电能表数量多,基本信息输入量大,生产和管理的两重性,时间性较强,变化性较大。它应具备以下几种功能:
(1)电能计量装置档案的建立与修改。
(2)客户及系统变电站计量点档案的建立与修改。
(3)标准设备和指标仪表的档案建立和修改。
(4)电能计量装置的周期检定计划和定换计划的生成;综合误差的计算和分析;标准设备、试验设备的分类检索、统计和报表的生成。
(5)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处理。
2、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
当前,市县供电企业广泛开展了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工作,但是企业之间的应用水平与实用化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也带来了营销管理精细化程度的差异。市、县供电企业,要注重营销管理系统的实用化建设,借助系统功能实现客户基础信息的正确建立,业务流程的规范流转,电量、电价、电费的准确核算及计量信息的全方位管理等。
2.1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拓展
信息系统是为营销管理服务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能只是依赖于开发商提供的功能,还要按实际工作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向系统开发商提出应用需求,使系统功能不断优化,更好地为企业营销管理服务。
2.2业务流程办理的监督与制约
在正常条件下,系统开发商要根据营销管理的要求,提供规范的业务办理流程。在具体应用中,可能出现营销管理制度与信息系统管理权限设置不对应,系统权限与密码的管理不规范,业务办理流程未实现制度化,部分岗位系统权限设置过大等原因,带来营销管理的漏洞,为企业经营管理埋下隐患或造成损失。实现业务流程办理的监督与制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企业营销管理制度中,明确各类业务的办理岗位、岗位权限、工作流程、办理时流程流转的岗位之间做到相互监督与制约。
(2)具有业务审批权限的岗位原则上不应有业务办理权。
(3)一个岗位只有本岗位的业务办理权限。
1 工作描述
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是现场用电管理方式的突破,他与生产系统、营销系统等相关系统有机结合后,填补了用电现场管理的空缺,为整个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生根本转变提供了保证,极大地提高现场用电管理水平和为客户服务的能力,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更加现代化的手段。
1.1 升级GIS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升级后,增加小区内的线路接线图展示,并以楼为单位,管理客户信息和电表信息,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1.2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手机客户端。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平台,开发一款信息管理系统的手机客户端。
1.3 加强客户故障报修与抢修管理。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展示客户的位置和用电信息,判断故障原因,工作人员现场上传故障处理完成信息,根据信息局里可以安排对客户的回访。
1.4 加强电表维护工作管理。在系统主站可以统一制定电表维护工作计划,并将计划分派给相关负责人。
1.5 加强停送电工作管理。利用GIS地理信息平台为各个区域的电工制定合理的停送电工作计划,并在电工手机终端上展示工作计划和对应的导航图。
1.6 加强集抄系统辅助管理。利用GIS地理信息平台展示各电表的抄表状态,综合统计分析,并制定电表排查工作计划。集抄维护人员不需抄表员配合也能顺利找到故障表位置。
1.7 加强实时线损辅助管理。通过客户子表与台区总表实时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台区为单位的实时线损统计。
1.8 加强用电检查辅助管理。形成报表(见表1),并制定用电检查现场作业计划。用电检查人员利用手机客户端下装工作计划,客户信息和导航图,实现无电工配合。
2 主要做法
2.1 工作流程
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大体上划分为: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系统适应性整改、系统试运行阶段等,进而形成了一个多阶段、多层面参与的实施流程。
2.2 主要节点说明
2.2.1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与试点单位联系渠道、进行项目的前期调研、制订详细的进度计划等。
2.2.2 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设计开发阶段任务主要是用电现场管理系统建设。设计阶段进行了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完成,进入开发阶段,开发阶段通过代码编辑实现需求中所提到的业务流程功能。
2.2.3 软件测试阶段:测试阶段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分模块测试功能。数据库测试使用PLSQL Developer V5.1.1.672客户端工具软件来验证与数据库的连接和兼容性。
2.2.4 系统适应性整改阶段:辽阳供电公司召集业务骨干,由开发单位技术人员详细讲解系统的功能特点,再根据公司业务和管理特色,认真研究软件的适用程度,提出软件的适应性整改意见,公司项目组根据各应用单位提出的整改意见形成整改方案,经辽阳供电公司营销部同意后对软件实施适应性整改,满足单位的本地化需求和进一步完善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的功能。
2.2.5 系统试运行阶段。选择宏伟营业所作为试点单位,将准备好的数据导入系统,开展第一次试运行。结合试运行结果,对各项功能进行调整。项目组对试点单位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分为基础培训、软件使用培训和高级维护培训三种。基础培训是对全体营销业务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培训;软件使用培训是根据不同岗位的操作人员进行软件操作的培训;高级维护培训是对系统维护人员进行的高级培训。培训有计划、分阶段的进行,采取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人人会操作使用、管理人员会维护的目的。运行一段时间后,应用单位对系统功能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再次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在试点单位试运行的经验,公司提出进一步的整改意见,项目组进行软件整改适应试点单位的要求。
2.3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为确保各营销单位能够充分利用用电现场管理系统提高工作质量,成立以公司营销副经理为组长、各营销单位营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以公司营销部主任为组长、营销管理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确保流程的顺利推进运行。
2.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手段
2.4.1 制定相应考核细则。从管理角度规范决策者、管理者、应用者的职责范围,横向上理顺生产、营销、发策等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纵向上明确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各单位、县区供电分公司的分工,确定用电现场管理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并按期实现,最终实现营销精益化管理。
2.4.2 编制用电现场管理系统技术报告、测试报告和运行报告。实现业务执行前有审批、过程可监控、事后可考核。为各种需要管理者批复的业务设置了网上审批流程,必须经过审批方能继续处理。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控制使控制变得简单,管理者就像坐在控制室里一样,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实时查看到业务的工作情况,监督业务的运行情况。
2.4.3 编制用电现场管理系统工作报告。通过制定周密的计划,使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保证了建设工作按照阶段计划顺利完成。
3 主要成效
3.1 简化业务流程
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的深化应用,大力解决电力企业业务复杂、政策性强、变化频繁的特点,复杂的业务传递过程被简化和标准化,降低了业务处理系统的复杂度,在业务层上提供了良好的可扩展性,实现业务流程易于维护,为适应今后电力企业用电现场管理模式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3.2 优化显示界面
由于采用可视化流程定制方式,使业务流程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易于实现工作过程监督和工作查询。
3.3 规范职责管理
2提高电力管理中客户档案有效性的尝试
2.1主要技术尝试
2.1.1客户复查工作管理方法研究
客户信息在不断地改变,只有将客户信息的复查列为供电所班组的日常工作,才能够很好的保证客户信息的准确度。可以设定为周期性工作或者具有针对性的任务,结合于目前班组日常作业当中,研究客户复查工作具体的管理办法以及管理细则。本项目研究的重点是在不加重班组人员工作量与工作压力的同时带来客户信息准确度的提升。
2.1.2信息化复查手段研究
要以台区为单位开展客户信息复查工作,并将其设定为周期性(临时性)的工作计划,将班组人员所负责的区域划分都相互结合起来,并将工作计划发送给各相关的供电所班组人员。对于工作提醒方面,在出现重要事件时,应以短信的方式(暂定方式)进行提醒,如工作计划新增与变更、紧急任务通知及未完成情况通知等。要保证能够按具体需求以每天、每周、每月的方式发送提醒短信以确保班组人员能够及时获悉自己的工作计划的情况,并及时完成复查工作。针对现场客户信息复查结果应用研究,以明确结果数据能够以规范化的流程,及时的在相应的业务系统进行更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复查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总,可以按照周期时间来统计复查工作的进度情况,发现问题能够跟踪到班组人员以分析原因,同时能够配合考核管理制度来确保客户信息复查工作的有序推行。对于现场客户信息复查结果应用研究,通过明确的结果数据以规范化的流程在相应的业务系统及时进行更新。系统通过复查的工作计划来明确所需要的客户信息范围,并提前将数据通过数据接口(暂定数据集成平台)来获取;通过数据同步服务将核查确认的数据同步到后台管理系统。文章结合移动GIS电子地图,用GPS定位模块设定出客户的复查路径,以此为依据指引班组人员进行现场复查,帮助不熟悉现场的班组人员顺利完成复查工作。除此之外,文章区分已复查的用户点与待复查的用户点通过的是移动GIS电子地图上的颜色,不通颜色代表不同用户,通过点击相应的用户点来查询、编辑客户信息。当一个用户点做完复查之后,其状态也会标示为已复查,同时在地图上也会做相应的处理。复查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待复查的用户点位置,配合导航功能可以轻松的复查到每个用户点。
2.2关键技术难点
通过寻找复查工作与班组现有工作的切入点将班组现有的工作结合起来,把复查工作平常化,且不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并通过利用GPS、GIS电子地图、客户信息按台区规划复查路径来实现客户信息复查的自动导航。为了适应城市化建设的节奏,电子地图需要定期进行更新维护,以保证客户信息的准确。制定的自动化复查工作计划主要是利用划分好的班组人员来负责区域,将工作周期性的建立起来,无需工作人员手工逐条编排客户信息,减轻了工作及管理压力。在图形处理方面,作者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满足用户的定位、定性查找设备,可核对设备的数据属性信息,还可以实现在线确认提交和离线确认同步到后台数据库。本项目所涉及的技术研发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后台管理系统,二是现场复查终端。后台主要负责的是复查工作计划的编排,通知短信接口自动发送,将复查结果的查看情况与工作进度情况进行汇总。现场复查终端主要利用GIS电子地图技术,并将其与GPS结合,形成客户复查路径导航,能够很好地完成客户信息的复查工作。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以任务为向导,将业务由户内延伸至户外,形成工作闭环。通过集成平台把营配低压客户信息数据同步到后台管理系统,由后台管理系统将业务数据打包和工作单信息采用Push的方式下发到终端设备,核查人员在复查过程中通过图形核对当前设备的位置和属性信息,经过修改确认把数据提交到后台管理系统。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实现终端上设备离线、在线情况的可视化图形查询、数据信息核查。传统上,数据信息核查是通过使用纸质地图,用铅笔勾勒形状和设备信息,然后进入了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或CAD系统将核查的数据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传统的核查工作存在着多种弊端,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核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到位,导致核查工作名不副实;第二、由于无法准确把握核查人员的工作状态,给工作考核带来了难度;第三、核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携带大量的工作资料,增加了核查工作的不便;第四、核查工作周期较长,核查结果无法及时反馈。使用平板电脑结合GIS移动技术,可以建立高度集中的移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特定领域的工作流程,直接与地理数据库进行同步。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平板电脑的移动特性,结合GPS、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核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涉及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应用到嵌入式硬件软件、移动计算和移动数据库、移动GIS、无线通讯等关键技术。由于我单位现阶段暂没此方面人力资源和技术应用,所以需要外委单位合作完成项目,本项目选择珠海市恒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外委单位,该公司是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认证的“双软企业”,针对供电系统领域开发各类应用软件,并获得所有客户一致好评。该公司已在广东电网、云南电网、广西电网、贵州电网众多供电局和供电公司成功实施配电网各类系统。公司多年来从事基于GPS技术电力配网采集和巡检系统,掌握移动GIS、移动终端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产品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均领先于国内同类产品。
综合计划是指导企业有序生产与经营,促进管理集约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为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综合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及时总结与解决,是促进综合计划与时俱进的主要措施。现对本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1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主要特征与作用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主要以保证供电安全、提高供电质量为计划制定的主要出发点,对供电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并对计划期内日常生产、销售电能的数量、质量等进行规定,对电力运行系统、服务质量、安全检修等相关指标进行制定。综合计划一般具有综合性、动态性、策略性以及绩效性等特点,内容覆盖面非常广,且计划内容的各个层次、方面之间相互之间平衡协调。在有效贯彻相关落实各个方面同时,通过动态管理,对相关计划进行灵活、适当改变,以更好的促进供电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绩效制度的实施,不仅可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将各项计划积极落实,还可促进企业经济效果与社会效益长远健康发展。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明确员工工作方向,协调各个部门、组织,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化、科学化。
(2)促使各个部门主管人员,就计划工作具体实施方式、过程中出现或潜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预测等,从而制定出相关应对措施,提高员工应变能力,最终达到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的目的。
(3)使不同部门对各个员工进行考评、考核等有最基本的参考依据,同时针对员工工作的具体情况实施合理控制,进而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2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主要问题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自身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和优越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其应用效果大大折扣,对此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1 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全局性
综合计划对供电企业各个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任务、标准等进行适时调整,导致相关计划无法覆盖整个生产、营销等管理活动,或是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一定的监管,致使部分计划没有得到充分贯彻与落实。此外,部分专项工作计划没有合理的汇入综合计划中,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对工作计划实施统一管理,导致工作中出现一定的漏洞,进而严重影响到供电企业工作顺利开展。
2.2 缺乏一定的先进性与时效性
“三集五大”系统以及“两个转变”等重要思想和战略的实施,导致原有的综合计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工作标准、要求、制度、工作流程的具体实施与现有要求极为不符,特别是企业部门的进一步整合与划分,促使其相关职能有了新的发展与改变,与原有的综合计划衔接上出现空缺等问题。此外,工作人员对具体计划执行力不强,缺乏思想重视,对综合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综合计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问题屡出不穷,不仅不能积极的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甚至还带来一定阻力,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社会等效益。
2.3 缺乏一定的约束性、强制性
一些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相关计划进行随意调整,导致工作进度延缓,且因缺乏严格的考评标准,使得工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差不多”等不良思想,导致生产、营销、服务等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并严重影响到供电企业工作的预见性,致使企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3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主要优化措施
3.1 完善管理机构
促进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完善管理机构是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完善管理机构,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与落实,促使综合计划对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指导与督促,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在具体完善过程中,可设置综合管理小组,使企业领导层作为综合计划管理小组主要成员。并将各个部门、科室等作为小组的主要组织,同时针对“三集五大”等对综合计划的要求,在展建设部中设定办公室,以对综合管理计划进行有效管理。管理机构对全局计划进行负责与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对年、月等工作计划的实施与调整进行管理、对电力运行系统、设备维修与改造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调节等。领导小组则主要负责对综合计划实施批准,对综合计划的落实进行监督。作为管理系统的主要组织――部门,则应对综合计划实施分解、执行与反馈。办公室则主要负责综合计划的修订与完善、日常工作的考核与评价、相关资料的接收、发放、登记、保管等。
3.2 强化建设标准
随着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促使其在供电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但因“三集五大”系统以及“两个转变”等重要战略的深入发展与推进,供电企业对综合计划也有了更好的要求,特别是综合计划对整个供电企业发展的执行力、调控力、预见性等方面的高要求更加突出。对此应根据各个部门工作性质、内容等,对建设要求实施标准化管理,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将各种业务、岗位等实施科学管理,在促进工作内容、流程明确化的同时,促进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充分做到责任到人。将工作方法、要求、技能等进行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实施,进而有效提升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水平。
3.3 加强实施控制
在综合计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控制力度,本着实事求是重要思想,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调查,以便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实施计划。同时应通过管理层进行批准、核实后再予以落实。对于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应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做好提前预防措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总之,促进综合计划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需要供电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强化建设标准、加强实施控制方可,以便适应“两个转变”“三集五大”要求,保证供电企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斌.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优化研究[J].通讯世界,2013(12).
[2]刘希荣.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
[3]张俊.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