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最后一课分析范文

时间:2022-08-24 20:1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都德最后一课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积累字词表达爱。正如文中所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啊,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被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因此,无论是谁都要牢牢记住自己国家的语言,只要民族语言在,国就在,家就在。在这种爱国情感的感召下,学生在学习字词时都非常认真,不仅字词的书写都正确,而且还用一些词语(如:祈祷、懊悔、哽住、踱步、诧异)进行了说话训练。如:我祈祷我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永保强国之列;我真懊悔以前没有认真学习汉字,以至于作文时总写错字;看到玉树同胞也遭地震之难,我的喉咙哽住了,不禁在想――真的是多难兴邦?……一句句肺腑之言,一句句用词说话,怎能说不是――满腔爱国情,词语表达爱!

探究问题品味爱。我和学生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用心灵去触摸文字,用“相知”去感悟人物,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戴着三角帽的郝叟老头儿,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由调皮发生转变的小弗郎士,穿戴庄重、神情凝重、语言沉重的韩麦尔先生。围绕这些人物及当时的环境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一句又如何理解?

为什么小弗郎士会在下课时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

……

探究问题是对心灵的一次考问,在考问中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爱国馨香,在爱的品味中学生的心灵将会被净化。因此,结合本课可以说探究问题就是一次爱的教育。徜徉于此而想于斯――在我们的面前:不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吗!不也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鲁迅吗!不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吗!

因此,我说探究问题既是品味爱,也是延伸爱!

分析人物体会爱。小说的爱国情感从小弗郎士和韩麦尔身上得以具体体现。因此,这节课上我抓住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进一步体会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首先,分析小弗郎士的性格特点。

贪玩幼稚怕老师,理解敬重爱老师,懂爱国。即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以前的怕老师到最后一课上用“可怜的人”“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而表达对韩麦尔先生的同情、理解、敬重;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憎恨敌人中表现了小弗郎士的转变,这一系列转变都围绕着爱国而发生。心中有了爱,人才会转变。怎能说不是爱国深切!

其次,分析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

1.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穿着。

2.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言行。

3.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终了时刻的神情、语言和动作。总结起来就是――穿戴庄重、语言柔和、内疚自责、痛苦万分。一位光辉的爱国者形象便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正所谓痛之切,爱之深!

再次,分析小弗郎士这一形象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

2.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平时不爱学习的调皮的孩子,用他 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一个调皮的孩子都能这样爱国,其他人又情何以堪呢?更加渲染了爱国情感。

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既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又深深体会了一次危难时刻的爱国情怀!

拓展延伸传递爱。

根据本文的主题思想,我相应地布置了两种作业,既可做到爱的传递,又可做到读写结合的训练。

1.链接生活:

(1)阅读爱国主义著作,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

品质。

(2)大处可以爱国,小处亦可以爱国。说一说身边的爱国主义事迹。

(3)自己平时都有哪些不爱学习的表现?应该怎样克服?

2.实践探究:

若干年后,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下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重逢时的场面。(200字左右)

篇2

话题作文“爱国”“感恩”等,不可泛泛而谈,作文中应有生活,有具体完整的内容,要接地气,从广阔的生活中选取小事小情来表达主题。

如莫怀戚的《散步》借一家人散步这一小事,表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肩负重任的大主题,就给人以小见大之美,让我们不仅从这个散步的小小生活画面体验到一种互敬互爱的家庭成员间那浓浓亲情,更是从文中人物与环境感受到那美好的“生命”意识。都德的《最后一课》以一堂小小的法语课表达深深的爱国之情。

二、凭普通景象联想得感悟

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多角度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

美丽的彩虹横跨在天际让我们联想到可由此岸渡到彼岸的桥,还能感悟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哲理。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散文《贝壳》从海边小小的贝壳写起,贝壳虽小,可“制作”精致;贝壳里的生命虽短暂,却活得一丝不苟,与贝壳里的生命比起来,我们人的生命更长,更有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作者借贝壳抒发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力量,引起读者的深刻思索。

三、靠细小情节描绘现神奇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写得越细致,越深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体现出的道理就越深。

篇3

小说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在小说教学中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小说讲述的含义,更要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拓展。可以使学生多方面的了解到小说背后蕴含的故事。教师可以对小说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进行介绍,让学生分析出作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写出的这篇小说,可以让学生有代入感,更好的学习小说。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对法国的作者都德进行介绍,再为学生讲述都德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这篇小说。学生在了解人物背景之后对小说的阅读也能够更加代入情感,提高审美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最后一课》文章结尾,老师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老师为什么要写下这五个字呢?老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书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做阅读记录

在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遍做记录的习惯,记录阅读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文章大意。小说段落较多,情节跌宕起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记录下来重要的内容,可以快速的说出小说大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记录阅读内容的方法和重点技巧,结合学生自己的平时阅读,逐渐学会如何阅读小说,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教学《变色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卡片的方式进行记录。首先让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阅读,读通句子,读准生字,读懂课文,再要求学生对重点的语句进行划线并归纳总结。将自己的总结写在小卡片上。接着,让学生根据重点字句,写下自己对字句的看法,获得情感体验与个人思考。在学生对内容产生自主思考时,教师可以给出舞台,让学生在讲台中展示自我,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学生对小说的审美体验。

三、深化学生理解小说的表现形式

对小说表现形式的理解是学生学习小说的关键,初中生对于小说的阅读常常是产生兴趣,但对于文章的深层涵义,不愿意主动进行思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小说的深层涵义直接告诉学生,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只需要等待教师告诉答案就好,不会主动进行思考。这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小说全文,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做一个课堂的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情感变化。

例如在教学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这一章节,教师可以从《水浒传》这本名著出发,让学生对这本名著产生好奇心,再给出课文中的重要情节词语,给学生阅读的方向,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杨志卖刀”、“青面兽北京斗武”这些重要情节来理解小说表达的情感与写法。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要素,只要教师以引导者的方式帮助学生阅读小说,才不会让学生停留在表面的阅读小说中,会深化小说的表现形式。

篇4

语文新课标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拓展思维的方法

1.进行扩句训练

2.仿写训练

3.片段写作训练

尤其是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不仅能巩固已有知识,学生也容易写、乐意写。

(1)根据已有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展开扩写。

如:《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续写。

如:在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续写“下课之后”或“散学以后”。

(3)猜想补写。

如: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4)特定的场景描写。

①给定一个具体的意境。如:进教室的瞬间、大雨中前行、深夜古巷。

②根据给定词语写一段话。如:爷爷、橘子、傍晚、嬉笑、哭泣。

③给定一个感情基调。如:写一个“以乐景写哀情”的场景。

(5)刻画一个你最熟悉的人。借助对人物描写所用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正侧面描写、欲扬先抑等手法。

4.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如: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感兴趣自然就有话可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不恰当的表述,这就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忙修改,老师更应该给予点评加以鼓励。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烦恼写成小作文。

二、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1.推陈出新训练法

(1)观察:感觉全新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段文字惟妙惟肖地刻画出由于光线变化而带来的全新的视觉感受,优美而又富有科学性。如果没有平时对自然景物变化细致入微的观察,断然写不出如此美妙诱人的文字来。

(2)积累:材料翻新

积累材料才会翻新,才会有话可说,才会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才会有思如泉涌不择地汩汩而出的基础,才不会在老材料堆里兜

圈子。

(3)思考:观点创新

《赤兔之死》这篇考场满分作文曾轰动全国。凡读过《三国演义》的没有不知道吕布坐骑赤兔宝马的,可把赤兔马与诚信联系起来,借赤兔言诚信,这位考生却是第一人。善于思考才会有观点的创新,观点创新才能调动人们潜意识中似曾相识的东西,使之喷涌而出,震撼人们的心灵。

(4)提纯:语言求新

例如: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急不可耐地跑到了十八岁,父亲极不情愿地走到了五十岁。

(5)借鉴:技法革新

请看白居易的一首诗:《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至,时闻折竹声。”白诗写雪很别致。由于写的是夜间之雪,所以不能直接写。①作者采用侧面烘托:“冷”知雪至,“明”知雪厚,“折”知雪大。②调动感觉:一句为触觉,二句为视觉,四句为听觉。短短四句诗,技法独特,值得借鉴。

(6)实践:常写常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熟能生巧,常写才会常新。

2.聚合抽象训练法

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

3.循序渐进训练法

人们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也就是说即使龙泉太阿也离不开磨刀石的砥砺作用,何况一般顽铁?),而训练中的砥砺,我们以三字概括(严、速、美):严,即把关从严,要求从严,决不苟且;速,即定时写作,兼顾质量,决不拖交;美,即卷面美观,工整清洁,争得青睐。

4.生疑提问训练法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总之,在语言有了丰富的积累后,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自然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没有东西可写,而是随手拈来,甚至还会精挑细选自己最想要的材料来展现自己的作文世界。

篇5

2、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1、

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

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2、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回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回答: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板书:博学善辩)

(5)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6)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板书:热情豪放)

(7)“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8)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板书:博学多识老年持重)

(10)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

篇6

通过情景教学法,语文教学不再是干巴巴、生硬、死气沉沉的教学,而变得生动活泼、富有乐趣,因此,达到了最终的教学目的。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初中的语文教学存在两方面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太枯燥,另一方面是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太枯燥,教师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得讲授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学生的接受教学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出来,因此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1)通过情景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课程内容当中的情境,进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2)课程内容的情境再现,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授课内容变得生动、富有活力,学生踊跃发言,根据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结合实例,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运用。

1.精心编制导语,巧妙呈现问题,靠语言的魅力创设情境

首先,情境教学法通过采用一些领先的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图文并茂,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课本创造的知识氛围。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结合都德的《最后一课》来演示如何使用情景教学法来讲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此文的理解。

作为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都德的《最后一课》,它主要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和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怀呢?首先,以“最后一次”作为主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叙述他们自身所经历过的“最后一次”。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孩子的活泼和家庭的安宁;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通过这些具有抒彩的语言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进入这最后一课的情境中来,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加强对此文的中心思想的把握,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课堂师生的朗读,创设有声的情境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课文朗读不仅可以从一些优美的文字当中体会文章内容所刻画的意境,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针对篇幅不同的文章进行分段朗读、全文朗读或者背诵,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或婉转低沉,或激情奔放,想象作者所描写的意境。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理解文字、品读语言;在朗诵的过程中享受到美感,进入意境,从而建立起高洁的人生观。

3.运用奇特的问题,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设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例如,在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时,起初学生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分析只是停留在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认识上,甚至有学生认为这种人好玩。

4.鼓励学生表演,设计实践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学也应该放开手脚给学生创设发挥的空间,让创造力放射光芒。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地安排表演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变色龙》《多收了三五斗》等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结合情景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角色扮演以及幻灯片等设定情境演示,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进行感知作者的语言,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变得主动和积极,从而在审美愉悦中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篇7

就题设问,感知文本――就文设问,理解文本――就旨设问,感悟文本。

【阅读示例】

现以阅读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为例,试作应用说明。

第一步,就题设问,感知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和疑问。可以在阅读前先围绕题目提出许多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这样可以自我创设思考的情境,使阅读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带着这些问题着重探究文章“写了什么”,可以促进全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如:①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②最后一课有何不同寻常之处……

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我们可以在读中进行自主探究。这样,通过自主“设问”,自行探究的方式通读课文,我们就能真正进入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状态之中,根据“设问”的指向和小说的文体特点就能快速地进入文本,捕捉信息,了解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总体感知“最后一课”的内容,初步感受到悲壮的爱国主义主题。

第二步,就文设问,理解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根据课文内容设问,标出文中可疑之处,着重探究阅读疑难,领悟关键词句的含义,赏析精彩描写的作用,以求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①教室的气氛为何异乎寻常?②为什么“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我们也可以从小说的要素入手,提出阅读疑难,寻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①小说开头写普鲁士士兵操练和人们看布告牌,交代了怎样的社会环境?环境描写有何作用?②小说如何设计情节?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通过以上读中生疑,设问解疑,我们可以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解决阅读疑难,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作用,做到深入地理解小说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

第三步,就旨设问,感悟课文。在理解小说的内容之后,再根据小说的主题进行设问,重点探究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以求对文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表达技巧的感悟。小说主题是歌颂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可以设问:①小说为了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典型形象?为什么这样刻画?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②小说怎样设计情节?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我们还应该去设问的是,“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表现出一个感人至深的爱国者形象,在这之前,作为一个教育者,他是一个怎样的教师?这前后对比中又告诉读者什么呢?

以上我们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 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细节的描写,从多方面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通过诸如此类问题的探究,我们不仅可以深刻感悟小说环境描写、人物刻画以及对比运用等方面的作用,更深刻地感悟小说的主题,而且能够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同时习得写作的技巧。

【方法评点】

篇8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强调整体感知。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遇到一则文本尤其是优秀的文本的时候,总会在解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借助自己的经验去加工文本,从而形成最初的认知。《最后一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中的描述往往符合学生的一种心境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如课文的第一段“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要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笔者非常重视像这样的文字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因为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亲近文本,为学生感知文本的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这种直觉兴趣与文章主题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通道。确实,在“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的情况下“到野外去玩玩”,不仅是作者都德在文中表达出来的意思,更是当下学生的一种“梦想”,于是文章开头所给出的“画眉在树木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就可以让学生进入一种轻松惬意的意境,坦率地说,尽管此时学生大多已经看到了文章的标题,但丝毫感受不到“最后一课”所带来的那种情感上的“压力”,而这样的认知恰恰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认知失衡的机会,进而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学生对文章前一部分的描述确实非常感兴趣,即使到了第8自然段看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此时心中仍然有着一种“逃脱学校”的美好想象。此时,这样的想象与愿望,实际上已经成为学生感知文本前半段的一个思维主线,这条主线在后面的学习中将继续延伸。

二、用心引导,建立学习的思维主线

随着文本解读的进一步深入,文本进入了一个起承转合的阶段,文中的“我”在“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之后,“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然后看到了“我们的老师”一身异于平常的打扮。在笔者教学的经验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此时的思维开始发生变化。这样的描写从文中的“我”的角度来看,还只是一种视觉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异常”,但还不足以让文中的“我”认识到情形不对;而对于文外的“我”(学生)来说,这样的描述已经足以让他们感到有些不对,这种不对与文中的“我”在文中所感受到的“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并不完全相同,因为这个时候,作为阅读者的学生,实际上已经感受到课文标题“最后一课”所带来的一种隐隐约约的感受。这种认识其实就是思维主线的一部分,将继续驱动学生进行下一步的阅读。

韩麦尔先生正式说出“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此时,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进入文本――这是笔者多年教授此文一直关注的学生的一个心理活动,事实上也是笔者每次阅读此文时的一个感受。“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段,成为了本文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于是后面的解读既是文中的“我”的一种独白,也是学生阅读时最重要的一段心理旅程,尽管学生读的时候并没有法语、鸟窝、萨尔河上溜冰这样的情境,但“几乎还不会作文”“还觉得那么讨厌的课本”“韩麦尔先生所给的惩罚与戒尺”,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同身受。“可怜的人”也成为学生心中产生的与文中的“我”一样的共鸣。而在笔者的引导之下,当学生看到文中的“我”背不出书的时候,韩麦尔先生所说的那一段话,就又成为学生思维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时候,文中所阐述的对祖国语言的描述,已经成为学生基于自己思维而理解文本的重要推动力。用学生的话说,“课文开头那段轻松的描述,丝毫无法掩饰阅读课文后的沉重”。笔者以为,有了这样的认识,那就意味着学生在文本感知的过程中,思维已经自然走向深入了。

三、分析归纳,形成学习的主体认知

篇9

那是在初中语文课上,老师讲解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印象最深,一辈子也忘不了老师对课文最后的分析讲解,他说:即使做了亡国奴,只要还掌握着母语,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我当时震惊了,我平生第一次从文学作品中感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母语的动人事例,我深思:我该如何热爱并捍卫自己的母语-----光辉灿烂的汉语呢?

第二件事是听一首优美动听、火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谢小东演唱的《中国娃》:姓啥从那百家姓里查,祖籍在那黄土高坡大槐树底下,家住东方神州又名叫华夏,走遍天边不改名咱叫中国娃……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就像它,最爱做的事儿呀是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每当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我浑身热血沸腾,直冲天灵,我一下感觉到自己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中国娃是多么自豪,多么伟大,大有顶天立地的感觉。对母语的热爱就在唱歌中深深的镌刻在大脑记忆的石壁上。

第三件事是前不久到学校附近的大学旁听一场关于语言和母语的报告。我非常清晰地记下了主讲教授引用的一段话,好像是加纳大的一位语言学家叫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说的:从深层含义上讲,我们的语言,包含着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它反映出大家的欲望、遗憾和梦想,他在沉默不语时,甚至在诉说着我们想忘掉的一切。这段非常维美、非常哲理、非常精辟的话,令我久久反思,来回咀嚼,一直品味。说实话,到现在我也只可意味不可言传,更无法进行解读、进行阐释、进行透析,估计这一切都会是苍白无力的。但这段话,更一下子把母语的神圣与庄严写在了我的心中,令此生不再忘却。从法国小弗朗士到中国的歌星解小东,到从加拿大的学者史密斯,这些生活学习的片断,不断巩固着我对母语??汉语的无比热爱。

我是中国娃,我是深深热爱母语的中国娃;

篇10

自语文独立为一门课程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思考就没有停止过。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段精辟的论述: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就叫语文。

人们一般认为,语文就是传授语言规则、知识。而实际上,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口头语和书面语,应该是一种语言运用,因为语言会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呆板规则。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中有一句话:“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单从语法规则上理解,“欢笑”怎么可以与“埋葬”搭配呢?我们读后却不觉得它不通顺,而是觉得形象、生动,能表达作者对土地的一种深深的爱。为什么不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人们没有产生歧解呢?如果单从语言方面去理解、解释,怕是费尽脑汁也猜不透,但是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就很好理解了。可见,语言运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确非一般。

一、从教学内容看

在语文课上,课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学语文就是学课文,但是,到底学课文的什么呢?如果只是学词语、修辞、课文的中心思想之类,那是将语文课上成了文章课、知识课、思想教育课。实际上,语文课应重在分析课文的语言运用。如《背影》一课,如果从形式上看,它很自由,可以作为“随笔”的例子,也可以作为“抒情文”的例子,还可作为“叙述文”的例子。教师不应纠缠于课文的结构如何划分、课文的文体是什么,而应重在分析此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如父亲为我爬月台买橘子的那一段,语言运用得非常精妙,连用几个动词“走、探、穿、攀、缩、倾”,就体现了父亲行动的艰难,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深情跃然纸上。

当然,语言的运用分析应建立在语言知识的掌握基础上,但这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知识——语言运用”原则。熊成钢先生有段话说得好:“利用言语作品(这里指课文),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学生自己涵咏、诵读与品味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做到‘精讲’——讲精华精要并讲得精练精彩,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对语言有系统的、准确的认识,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逐渐体悟出语言运用的精妙。”

二、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应具体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历来有较多说法,如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已成共识。

教育学者李海林先生与任伶老师在网上的语文教育论坛曾有一段对话。李海林先生说现在的语文课名堂太多,程式太多。老师和学生都像演戏一样,一环套一环,有开头、过渡、结尾、提问、答问及学生讨论,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抖包袱”一样,但没有真正让学生接触语文。语文课的本质是让学生与语文接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接触语文,学生自己也应主动地积极地去接触语文。李海林先生之所以用“接触”这个词,就是要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运用的妙处,这样才能悟其深意,更有感觉,也更能为学生所用。

三、从培养语感看

培养语感是目前教改提得较多的问题。简单来说,语感就是人们通过实践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11

古人云:“文章最忌随人后”,假如主题雷同,缺乏新意,很难写出好文章来。那么,如何在立意上寻求突破呢?我认为,关键是运用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从多角度去拓展思路、思考问题。

临近中秋,笔者出了个“今夜月儿圆”的作文题。有同学提出,“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三世同堂,赏月团圆,尽享天伦之乐”,此立意虽符合题意,但未免流于平庸。要想写得新颖,就应做到“个个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让学生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月圆人不圆”的事有哪些?接着,我再借梯上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月圆人圆”或“月圆人不圆”,人们对此的感触和由此引发的联想有无共同之处。稍加比较,学生不难归纳出“对亲情的期盼,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共同点,从而使文章的立意推进一步。再引导他们分析,以上立意可以从哪些方面具体化,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诸如“盼望海峡两岸统一”“厌恶战争”“珍惜美好生活”等。最后,还可把思维进一步拓展,启发学生思考:在睹月思人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围绕月来做一做文章?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月上有美丽的传说故事,可以写月的美好”“阿波罗登月,显示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可以写月的作用”“月光朗照,常见不易,引发人对环保的思考”“月圆月缺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世间万物都有它规律,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得失”。

二、深刻

“深刻”是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文章的立意不要停留在“是什么”上,应更多地关注“为什么”,要放在整个社会、时代和文化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深入挖掘根源。

以小见大。所谓小故事,大道理。抓住议论对象的主要特征,通过类比、剖析、抽绎,以个别体现一般,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例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选择“村小学教师上最后一堂法文课,向祖国语言告别”这一切入点来反映“爱国情怀”的大主题,文章内容集中紧凑,精炼深刻,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

篇12

一、确定目标

实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关键就是教学目标。有了目标,教学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才能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向目标攀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设计新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目标制定的要符合课文特点,要适度,教学目标必须从教材所显示的语言特色,大纲分年级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等方面来考虑加以制定。一般来说,将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能经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

例如:第四册《黄山奇石》和《雷雨》都是第七组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但写作的方法各不相同,那么确定的教学目标也就各异。我们从《黄山奇石》一文中,领悟到课文中采用了具体的描写和简练的语言,把奇石写得惟妙惟肖,充满了神奇的色彩。由此我们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词句练习,初步学习体会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和简练的语言。”而《雷雨》一文,我们在学习《黄山奇石》一文的基础上,可以这样确定教学目标“通过词句训练,体会雷雨前后景物变化的语句,学习本文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再如:六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中《背影》和第三单元中《最后一课》都是运用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但两者有区别,确定能力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也不同。《背影》一文作者是在特定情景――父亲为“我”买橘来展开描写的。由此确定本课能力目标为:学习作者抓住特定情景展开描写的方法。

教学目标确定了,但它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空洞的,到底如何去实现它,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要学会的内容(也就是教学目标)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转化成问题出现在预习提纲中,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的旧知探索、研究、解决新知。提纲的设计要符合确定目标的原则,要按照从旧知到新知的规律,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复习旧知、新旧知识联系三部分。

例如:设计《最后一课》的预习提纲时,我们可以联系旧知――第二单元《背影》一课设计题目:

复习旧知:1,你记得哪些学过的人物形象?他们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些语句都描写了人物的什么?2,以《背影》一文为例,它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新旧知识联系:《最后一课》又是怎样刻画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的?与《背影》有什么不同?首先让学生回忆所学文章,筛选记忆中描写人的内容,并回忆印象深刻的语句。通过回答问题,使学生知道这些难忘记的语句都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在感性上认识到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为: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然后,回忆《背影》一文,了解作者是在特定情景――父亲为“我”买橘,对父亲的动作展开描写的。在充分激活旧知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把这两课进行比较,明白《最后一课》作者都德的不同描写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课前反馈

教师在利用预习成果学习新课之前,必须要通过预测和各种形式了解不同类型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对教学目标的自学状况,为利用预习成果上课做好准备。在新课前教师了解学生旧知掌握和应用的状况,诊断出旧知缺陷和问题,及时的进行前馈补课,使其弥补旧知,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进行平等同步的新知学习,改变中等生、学困生其落后、自卑心理状态,激发学习新知兴趣,为新知学习做好心理学习准备。

四、课堂完善

教师心中已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讲授新课时,就要将学生在预习中未能掌握的知识、目标作为教学的重难点,突出预习提纲中相关的典型例题,进行重点讲授、分析讲解,教会学生实现新旧知识迁移。这样学生有针对性的听课,会激起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培养动脑、动手、动口、独立解决新知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学科个性特长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严谨有序的过程。

五、发展性评价

教学后教师要通过总结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激发兴趣,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可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