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2-03-27 11:42: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管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管学习计划

篇1

高三班级管理仍然突出“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坚持不懈抓常规管理。班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在班干队伍的组建中充分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潜力,以“抓两头带中间”为原则,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班级管理服务。

班主任应该做一个善于用人之长的人,要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具体事务。班干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各用其才。

形成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参与式民主管理模式。按照民主制订的班规,依规管理,依规评价与奖惩。

常规管理入手,有序地开展工作,抓班风、学风,保证课堂纪律,两操、课外锻炼的到位;保持教师、宿舍、清洁区的环境卫生;保证座位的定期轮换,常规管理情况的每周总结、公布,主持班会活动的开展等等,形成操作性强的管理网络,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学生从班级管理中得以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形成智慧,使班级快速进入高效学习的高三状态,形成学习型班级。

二、注重情商教育,培养学生智力品质

1.播撒一份爱心。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价。”爱也是情感的核心。

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更是爱的传递者。为师者先为人者,以身作则。通过对班级工作的热爱,对教学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影响学生,用爱心、耐心、细心、恒心默默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享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高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有迷茫,有郁闷,有脆弱和迷失方向的时候,平常注意多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我们就能成为他们指路的向导,倾心交流的朋友,关心爱护的慈母,谆谆教导的师长。

如对于原理父母的寄宿生,平常定期到宿舍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爱学生,学生就会主动亲近你,对你无话不谈,师生感情贴近了,建立了信任与沟通的桥梁,学生在师爱中就会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更易于实现教育的目的。

2.教育学生关心他人。高三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激烈,有的学生担心别的同学超过自己,学习保守、封闭,有的像“独行侠”性格孤僻。建立一个团结写作的团队尤其重要,鼓励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这是心灵的体操。

让学生树立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的观念。充分挖掘班级中“隐性的课程”资源,主动学习者影响被动学习的,懂得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浅尝辄止的,具有特长科目的对口帮扶薄弱学科者,优秀生带动学困生。

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充满热情,对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以给予他人帮助为荣,共同营造、共同享受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3.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恩要从爱父母做起,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爱集体、爱国家。

引导学生以感恩之心去了解父母工作的辛劳,体谅父母养家糊口的不易,教育学生在节日、父母生日向他们表达爱心,平时多关心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从中学习他们的优秀才能和优秀品质。

感激父母给予生命,珍惜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用实际性佛那个报答父母。

引导学生尊师爱校,体会学校教师及多年来为他们学习生活服务的职工为他们付出的辛勤的劳动,他们的成长与进步不仅仅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也包含了无数长辈和亲人朋友付出的汗水。

加强轻伤教育,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让学生一生受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环境,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竞争力。

三、研究学生“三管”齐下,备战高考

心态决定成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不同的心路历程,他们在高三各阶段的复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态。班主任可以采取多跟班、多接触、多观察、多联系家长的方法,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刚升高三,学生虽然心理着急,但普遍有“眼高手低”的现象,不知从何做起。一段时间的复习和多次测试后,多数学生学习都有具体目标,学习勤奋,刻苦。

部分中等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突破,但有的学生对所学只是纵横联系困难,出现学习障碍,学习方法单一、呆板,考试成绩不理想,两极分化随之出现。多次考试挫败,有的学生出现心理脆弱、消沉、情绪不稳定。

也有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自暴自弃。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这时多数学生心理成熟稳定,自我要求严格,积极备战高考。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信心不足,心理压力过大,相继出现考前焦虑,考试恐慌的心理。

还有的容易出现放松状态,眼看快毕业,急着结拜兄妹,或沉迷恋爱。针对学生在各阶段的心理状态,采取以下措施:

1.多方激励,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激励是激发学僧的内在驱动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关键时期,都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潜能,促使全体学生有一个较高目标而刻苦追求上进,自觉加压,敢于争先,使班级更加具有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一是怎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学校历届生中,勤奋、刻苦学友所成的学友,班级里表现突出的同学为榜样,向榜样看齐,使学生有比、学、赶、超的目标

二是前途理想激励。花季中的青年学生对自己前途的想象是积极的,给学生介绍高校情况及专业发展及前景,专业人才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与素质要求,未来发展前景等等。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学生对前途充满希望,就会富有生气,信心十足,热情洋溢,经理充沛。从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三是目标激励。给每一个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指导学生制定适合个人的目标与复习计划,每位学生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备考战略。与学生交流一些成功学子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科目突破的方法,对学生讲清高考科目复习的做法与进度要求。

每位学生制定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写计划、议措施,督促学生按计划实施。

四是自我评价激励。培养学生善于自我评价的能力,利用每月月考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月考成绩“管理册”。

找出各次月考成绩的强科、弱科,进行阶段性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改进学习方法等。学生在对成绩的管理、评价,反思中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从而主动刻苦学习,实现自我的最大超越。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促进学法科学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只是可以传授,学习方法则需要自己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进行内化与积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

如在第一轮复习中,着重指导学生如何“看”课本“用”资料,对知识进行整合重构,进行归纳与整理,理清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对基础知识做到弄清、记牢、会用。

认真做好基础训练题,做好类题研究,探索规律,感悟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做好学科笔记、错题档案、典题档案。

第二轮重点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深入与突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化综合训练,规范书面表达,注意考试答题策略、答题速度训练。考前重点指导学生清考点、清错题、清思想方法,全面查漏补缺。鼓励学生多与任课教师沟通学科学法,获得宝贵经验,获得个别指导。

3.注重疏导,平衡心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情况、思想情绪。重视与学生进行心理对话,加强心理疏导。

如有浮躁心理的学生往往过于自信,对他们采取加压法,提出更高的目标,高标准的要求,给他们创设尝试挫折的机会,指出不足之处,给他们的“自信”降降温。

让他们认识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道理,多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而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运用期待性暗示(皮格玛利翁效应)和自我暗示法找回自信,引导他们重视学习过程,享受学习过程,淡化结果,以肯定自己的学习过程为评价。老师要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使这部分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篇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下产生的新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游戏教学的方式,游戏对每个学生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缓解枯燥的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将游戏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促进学生学习、增加学习动力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游戏化教学需要教师在游戏的选择上要进行周密地考虑,将游戏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当中,为教学工作服务,就要从游戏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两方面作出调整。

一、游戏的原则

(1)目标分层的原则。游戏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娱乐活动,高中生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强,所以,长时间的游戏可能会造成学生沉迷于游戏,这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在游戏的选择上要本着游戏目标分层的原则,游戏目标分层就是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技能练习,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结束游戏,不使用无限制的游戏,避免学生对游戏产生迷恋。这样采用分层次的游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能力强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多完成一些目标,能力差的学生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这样对于学生个体状况也有了照应。

(2)奖惩原则。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寻求自我肯定的一个过程,通过游戏通关所获得的成就感激发出更大的兴趣,这就是人们对游戏感兴趣的原因。所以,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选择具有奖惩环节的游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游戏中的奖惩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有重要的意义。

(3)交流反馈原则。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于这个科目更加感兴趣,能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所以,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本着游戏能够让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原则。如果学生都各自玩游戏,缺少交流沟通那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学生在游戏当中要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吸取对方的长处,总结经验教训,在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和吸收长处的过程不断进步。

(4)竞争协作的原则。游戏的选择要具备竞争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选择竞争对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挑选,培养学生敢于接受挑战和发起挑战的品质。在游戏中不仅要有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协作意识。在团队合作的游戏中,一个人的优秀并不代表什么,只有通过队员之间的协作,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够让整个团队更加优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1)活学活用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从游戏中学习,要在教学方式上作出合理的改变。改变传统的知识点传授的模式,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些知识点比较明确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对于游戏,学生的兴趣比较强,那么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小游戏。教师进行引导操作的最终目的是制作出小游戏,让学生娱乐,这样的一个目的会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加感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开发出一款小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的,不仅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游戏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的目的。

(2)寓教于游戏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学难免会有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感觉比较枯燥,基本上对教师的讲解不会产生太大的兴趣。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费时费力,但是却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需要对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引入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枯燥的课堂知识中走出来,运用游戏的形式巧妙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化到其中。寓教于游戏的教学方式,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能够使学生从昏昏欲睡的课堂状态中脱离出来,一举两得。例如,教师在讲解打字指法的时候,理论上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听得进去。这时教师可以下载一个键盘指法练习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根据游戏的要求来进行练习,满足了学生娱乐的心理,同时还能够在学生游戏的过程将要讲解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寓教于游戏,让学生快乐学习。

(3)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教学。对于课程量较为复杂的重点环节,一些小游戏的引入反而会阻碍课程的进程,然而对于较难学的知识点学生又会提不起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游戏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进行图片处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图片或是动漫图片来作为处理对象,在枯燥的课堂上由于游戏元素的加入,学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元素会增加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总之,将游戏引入课堂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游戏内容的安排要本着为教材服务的原则,从游戏的选择方面注重对教学的服务性。在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合理安排游戏,让学生能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天霖.巧用益智游戏,深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学园,2013(24).

篇3

高校传统的授课模式是按照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课后练习、期末考试的流程来进行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且传统的考试方式也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近年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时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加之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总是不能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因此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应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化自主学习。

网络化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保持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授课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1],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兴趣和特长,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同时,网络的海量信息不仅能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也能够及时更新学科知识。因此,网络化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网络化自主学习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网络化学习不仅成为现代远距离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学校教学中也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目前,网络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有讲授型模式、个别指导模式、讨论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以及探究学习模式等六种。其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处于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网络化自主学习的特点

1. 打破时空限制。网络化自主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学生不仅能随时随地获得教学信息进行学习,而且能在需要时进行重复学习,从而保证学习效果。

2. 利于师生互动。通过电子公告栏BBS、电子邮件、网络答疑、QQ群等网络交流方式,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实时、非实时的双向交流,使教和学互相促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利于个别化学习。网络化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更好的发挥学生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4. 利于协作学习。通过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经常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通过讨论交流,协作竞争,在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有效的学习。

(二)网络化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1. 学习的自律性不强。调查表明,学生在对自己学习特点的认识方面和学习反馈监控方面水平不高,大多数自修时间太少,每天少于1小时的占66.7%,每天自修2小时的只占31.3%,复习方式是有空才复习,三分之一被调查者不注意学习计划和及时梳理所学的内容。[3]由于网络教学管理的自由与松散,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2. 学习的孤独感。网络学习中的师生、生生分离导致学习者缺乏教师的直接关注和反馈,或者得不到其他学习者的参照信息。

3. 缺乏及时的学习指导。网络环境下,缺乏学生交流和师生互动,使得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往往难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从而产生畏难心理,严重时会造成学生厌学。

4. 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网络化自主学习具有时空分离的特点,虽然网络课程有提供自测部分,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能知道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及时得到具体的反馈信息。因此,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存在学习倦怠的现象。

二、目前网络化自主学习管理的主要措施

齐莫曼(Zimmerman)认为自主学习可以分为计划阶段、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和自我反思三个阶段。受到来自个人、行为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影响,学习者一方面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出主动的控制与调节,另一方面要根据外部反馈对学习的外在表现和学习环境作出主动的监控和调节。[4][5]也就是说自主学习的管理应从学习前的计划、安排和准备,学习过程中的监察,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反馈和调节三方面进行。

目前网络化自主学习的管理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

1. 网络课程的管理。主要包括课程学习资料管理、教学组织的管理、教学文件的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在网络课程管理方面,多数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都具有比较全面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能够保证网络化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2. 在线学习管理。主要采用的手段是电子学档案、在线笔记、单元测试和论坛讨论等。其中电子学档案因能够发挥过程性评价的监控作用以及加强同伴之间的相互监控作用[6],故其在学习监控方面的应用受到比较多的关注;但电子学档案对学前的管理及学习反馈涉及的较少。

实际上,网络化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学习的各个环节。因此,网络化自主学习的管理和监控应包括学前的计划准备、学习过程中的管理和反馈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

三、网络化自主学习的绩效管理措施

对于绩效的含义,一直以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实际上,绩效既包括工作结果,也应包括工作行为。[7][8]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绩效不但包括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也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自主学习多数采用的是任务驱动的模式,将绩效管理思想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整个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从绩效的思想来看,绩效管理一般包括了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因此,学习绩效的管理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学习计划管理与监控

网络化自主学习因为没有教师的监督,需要学习者有制定计划的能力,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9]多数网络课程在学习开始前都会提供教学日历供学生了解、参考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但并未严格要求学生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也没有相应的机制进行检查。而且,这个教学进度是统一进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现有的社会性软件Google日历(Google Calendar),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日历。由于Google日历支持多个日程安排以及不同的浏览权限,学生不但可以制定不同课程的学习日历,而且也可邀请其他同学浏览参考,邀请教师进行监督指导。

除了制定学习日历外,订立学习契约(learning contract)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工具。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Knowles)认为:学习契约包括学习者与帮促者(专家、指导教师或学友)、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及评价)、实现学习的方法(包括学习资源和策略)、学习活动预定的日期、学习者达到既定学习目标的依据、判断/验证依据的标准、得分标准和等级评定等方面达成的书面协议。[10][11]学习契约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订立的,不但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且能促进学生制定计划和管理时间的能力。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学生应学会结合自身的需求,量身定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高自身管理时间的能力。

(二)沟通与辅导管理

网络化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孤独感、学习指导的缺乏和反馈机制的滞后都是造成学习效果欠佳的原因。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沟通与学习辅导能够激发并维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动力。

1. 构建学习共同体。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利用BBS、QQ群、博客、维基Wiki等虚拟网络社区构建学习共同体以消除学习的孤独感。调查发现,学生不但渴望教师在其能力和方法上提供建议,还非常希望教师鼓励和支持他们将自主学习坚持下去。[12]因此,教师应利用学习共同体随时随地实现对学习者的监控和管理,并对他们的学习给予组织、引导和帮助,以此增强教师的参与度。对学生而言,可以和同伴一起开展讨论;在遇到学习问题时,可以寻求同伴帮助;可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等。作为学习共同体,要能够为学习者创造一种集体归属感,要让学习者有一种随时可以得到教师及同伴关注的感觉,以此来消除学习者的孤立状态。

2. 完善智能答疑系统,及时解答常见问题。传统答疑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BBS、聊天室、QQ等即时交流手段进行;一是网络平台提供常见问题库供学生查询,学生可通过搜索问题库查找问题的答案。随着数据挖掘和智能Agent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可以逐步构建包括直接答疑、问题推荐和请教专家的多层次智能答疑系统,并结合传统的即时答疑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答疑服务,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3. 采用多种沟通和反馈方式进行学习辅导。多数网络平台都提供实时或非实时的学习辅导方式,例如讨论区、留言板、QQ群、电子邮件等。辅导过程经常存在讨论主题偏离学习内容、讨论冷场、检索问题解答困难、重复问题过多、辅导工作量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设置专职管理员引导学习者进行讨论,避免讨论偏题或出现冷场;制作每周电子简报,对问题进行整理并归类,既方便学习者查阅,又相应减轻辅导工作量。

(三)绩效评价管理

传统的评价方法――考试和测验注重的是学习结果的评价,容易导致给学生“排队”、“贴标签”等。学习绩效评价的结果和重点不是停留在分数或成绩的简单呈现上,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能对学生的具体状况有所了解。学习绩效评价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多种评价主体和多维度的评价。多种评价方式指的是可采用工作日志、小组报告、自我总结报告、小论文、电子作品和电子档案袋等方式。多种评价主体相结合,即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自身应该参与评估的过程,因为这种参与实际上也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13]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形成成就感、明确目标,学习者由评价客体变为评价主体,可提高他们学习的参与性。利用小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协作精神方面的表现。教师评价可以达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四)绩效反馈管理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用考试作为评价手段时,学生获得成绩反馈通常是单向的,即仅仅获知分数是多少。由于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学生不知道具体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而且这种成绩的单向反馈不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绩效反馈应该贯穿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在制定学习计划阶段让学生明确学习计划的可行性和考核要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情况的反馈,知道自己学习的不足和优势;在评价阶段,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为学生制定学习改进计划提供相应的依据。

总之,绩效反馈应该是及时、连续、明确的,有效的绩效反馈对绩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自主学习网络平台

在实际应用中,自主学习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任务驱动教学常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要求每位学习者积极参与,成员间的行为是互动的。整个任务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最终任务完成时必须有一定的成果。

任务型教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任务引入、任务循环和任务完成的分析评价。即首先由教师引入任务,然后由学生执行任务,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最后学生通过任务成果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受到教师的欢迎和推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时,也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在任务设计方面难易把握度,任务的设计缺乏层次,结果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任务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使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难以收到预期成效。(2)小组协作方面存在虚假性。小组成员各自单干,分组形同虚设。或者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帮小组其余成员或其他的小组完成任务。(3)评价方面只重视对结果或作品本身的评价,忽视对任务解决过程的评价, 评价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4)师生沟通方面,在任务执行期间,缺乏持续的沟通。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对评价结果反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真做好结果反馈。

利用绩效管理不仅可以加强教学方面的管理,而且有利于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首先是教师设计任务,之后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学习者与指导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共同进行协商和约定。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这种约定计划可以不断修正,从而为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提供一种基本框架。可以说绩效计划规定了学习者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完成任务以及如何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绩效计划是重要的前馈控制手段,是任务驱动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绩效计划的制定需要师生的相互沟通,并应进行相应的信息记录,作为后续绩效评价的依据,而绩效评价网络平台能够为绩效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沟通平台。

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绩效计划和目标,进行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实施与辅导指的是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师生之间要进行持续的沟通,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与技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收集和记录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关键行为信息,这种信息是进行学习绩效评价时的重要依据。利用绩效评价网络平台进行绩效实施与辅导,既能够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又能够收集并保存相关的信息,方便下一阶段学习绩效评价的实施。

任务完成后,要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任务执行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绩效进行评价。

由于基于绩效管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管理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双方的互动,同时需收集大量的信息。因此,为了方便教学管理,笔者设计了教学绩效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针对“任务驱动”式教学进行管理,同时也可应用于传统教学管理。

自主学习绩效评价网络平台包含教师功能模块和学生功能模块。其中教师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具有五个功能:(1)管理功能:该功能主要完成对学生的认证管理、浏览学生情况、查看任务资料以及奖惩管理四个部分。(2)设计任务:任务说明部分用于师生共同确定任务目的及要求;资料查删改部分实现对任务资料的查找、增加、删除和修改;分组管理部分既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指定各小组成员。(3)绩效计划:该模块包括讨论区和确认绩效计划。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区共同讨论并确定任务的具体计划。讨论区是学生的主要交流平台,也记录了学生参与的具体过程。(4)绩效实施与辅导:小组成员可在小组园地就学习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辅导答疑子模块方便学生有疑问时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5)学习绩效评价:该模块主要实现电子作品的展示、教师对作品的评价和反馈,以及评价结果的查看。

学生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包括五个部分:(1)学生情况:该功能可进行学生个人文件夹的管理、查看授课教师情况以及查看自身奖惩情况。(2)学习任务:可实现查看学习任务、下载相关任务资料以及参加自由分组等功能。(3)绩效计划:主要用于学生参与任务的讨论、绩效计划的确认和评价指标的查看。(4)小组园地:是小组活动的主要场所,包括了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以及教师辅导答疑等功能。(5)学习绩效评价:该模块主要实现学生电子作品的展示,实现作品的自评,互评以及评价结果的查看。

“任务驱动”式学习绩效评价网络平台,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里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情况及完成过程,结合其他学生的民主评价,对某一个学生进行打分,然后将这些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给出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

四、结束语

网络化学习是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绩效管理,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计划和学习要求;明确学习过程是否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明确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发现今后学习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进一步学习的改进计划。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推行“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多方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利用绩效评价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不但能加强自主学习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绩效评价的实施。基于绩效管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管理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绩效监控体系的作用,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2]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彭薇.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1(4):40-43.

[4]朱祖德,王静琼,张卫等.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60-65.

[5]Zimmerman B.J.Self-Efficacy:An Essential Motive to Learn[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25(1):82-91.

[6]孙鸿飞,刘洪沛,上官右黎.电子学档在在线学习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2):57-60.

[7]王怀明.绩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8]张祖忻.绩效技术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董艳.不同网络教学模式下的学与教策略分析[C]//第十二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08)会议论文集,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2008.

[10]邓海波.学习契约是支持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J].教育与职业,2006(24):145-147.

篇4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01-01

学籍管理的地位在高校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的高校对于学籍的管理也逐步在走向信息化,这也恰好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果一个高校不注重学籍的信息化管理,那么它会使教学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对于学籍管理的工作者也是一项繁重的事情,这样导致高校的许多工作产生不利的因素。因此,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探索是刻不容缓的。

1.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问题

1.1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化技术也在高速发展,高校对于学籍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更高。在以往,传统的学籍管理方法一直在我国许多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方法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有的管理人员的年龄偏大,使高校建立的新生的信息化系统不能得到很好地运用。在学籍管理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是很强,不能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导致了高校管理机制体制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信息的查找速度慢,不准确等。

1.2学籍管理人员技术不过关,责任心不强,因为传统的学籍管理办法在高校占有主导地位,所以许多高校为了节省人力资源,都会安排一些年龄偏大的人员进行这项工作,这些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都不能满足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如果安排一批年轻,技术好的人做这项工作,既导致了人力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他们也不能够很快地接受这项工作,这样会影响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大多数学籍管理人员只会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功能,word,excel等。他们不会运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技能。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非常高,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学籍信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利益,这需要责任心非常强的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而在平时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因为管理人员一时大意而导致产生麻烦,甚至是严重的后果,所以,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3对于学籍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现在许多高校不重视学籍的信息化管理,他们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教学工作重于一切,把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用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轻视学籍的管理,尤其是学籍的信息化管理。

1.4高校学籍管理系统不能够完全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一般来说,高校的学籍管理系统是到软件公司购买的,这有利于学校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然而,这些软件不能够全面满足学籍管理工作的需要,还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比如:(1)每个学校对于学籍的管理都不是完全一样的,这样就会导致对于某些特殊的问题不能解决,这是适应性不够造成的。(2)功能不足,有些学籍管理工作的环节没有在系统中体现。(3)对于数据的共享做的不是很好,学校各个部门的数据不能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共享。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2.1加强高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的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完善。做好高校体制机制的完善,是完成高校建立学籍信息化管理的目标的前提,这也能够促使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步伐加快。

2.2加大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学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籍管理对于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也要求人员有很强的的操作能力,一个学籍管理人员具有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对于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同时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学籍管理人员学习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强化他们的责任心,使管理人员能够用认真,积极的态度面对这项工作,为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由此可见,对于培训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强化责任心,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2.3让学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的深入高校各个阶层的内心,只有这样,才会加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工作。提升对于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这样进行。首先,必须使思想统一,对于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应该加大力度,进而使学校的各个层面(包括校领导,老师,学生等)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铺设好建设学籍信息化管理的道路。

2.4面对系统软件功能的不足,高校可以利用自己学校的资源进行软件开发,每个学校都有大量的计算机老师,完全可以整合资源,开发出一套实用性强,功能足够的系统元件,这样,既合理的利用了高校的资源,也节省了高校向软件公司购买系统软件的资金,对于自己研发的系统软件,对于以后高校对于系统的维护,升级都是非常便利的,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自己学校人员的解决,不必等软件公司派人解决问题。这样,对于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开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结:

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开展能够提升高校对于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省人力资源,减少减少出现的数据错误,既降低了劳动成本,还提高了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通过信息化的开展,能够减轻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使他们不再被繁重的,复杂的工作困扰。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也使对于学籍的管理工作质量更高,效率更好,统计出来的数据的可靠程度高,准确度高。对于信息的处理更加迅速,快捷,为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籍信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变的更加科学,规范。由此可见,合理的开展学籍信息化的管理是多么重要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