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9 06:57: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课程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162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颖(1989-),女,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的渴求与日俱增,网络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显现,网络课程也渐渐地成为数字化学习者重要的学习形式。纵观网络课程发展现状,网络课程普遍是以文本加视频的形式呈现,重教学内容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等。许多研究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课程设计[12]。如何设计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自主知识建构的网络课程是研究者关注的研究课题。
数字化游戏的潜在教育价值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有关游戏与教育的融合机制受到许多高校和研究者的关注,并开展了各种研究项目,游戏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得到了证实并颇有成效[35]。但将游戏化学习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仍然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笔者试图将游戏化学习理念应用到网络课程设计中,设计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动机和持续参与的学习情境,在情感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1 游戏化学习、体验学习和体验式网络课程
当前的大型网络游戏,即是在一个虚拟仿真情境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渐进性地完成总的任务目标,在及时反馈和奖励机制的激励下,进行持续性的沉浸性任务活动,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游戏具有高度的竞技性、仿真性和互动性。王大平指出,所谓游戏化学习,即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就学习者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借鉴游戏,设计、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教学策略[6]。游戏化学习就是借助游戏的特性,利用游戏化的学习手段进行学习,在游戏化的学习情境中传递学习知识,学习者在人与情境的交互过程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内化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愉悦。
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基于“直接经验+情意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的反复循环,在特定的情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强调了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体验式学习等同于个性化的转变和成长, 其优势在于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愿望[7]。相关研究[8]表明,体验学习在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积极影响。劳拉·乔普林(Laura Joplin)[9]认为,学习即体验,强调学习环境设计对于促进体验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体验学习理论对在线学习课程设计的启示是课程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技术支持下创设有助于学习者参与的学习环境,引导学习者进入真实的情境,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的过程,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通过对游戏化学习和体验学习的简介,可发现两者均强调学习者的高度参与和动机的激发,区别在于游戏化学习为学习者创设高度参与的情境,而体验学习需要创设促进体验学习的学习情境。游戏化学习情境设计恰好满足体验学习对学习情境的要求。两者结合应用于网络课程设计中,以期两者相辅相成,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 体验式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加课程的组合,也不是将游戏应用到课程中解决某个知识点或者作为练习的手段,而是将游戏的思维和游戏的机制运用到网络课程整体设计中,通过任务、奖励、挑战、竞争、好奇等手段来激励学习者,引导学习者互动和学习[10]。
(1)目标导向过程体验 。
游戏化学习明确的可量化目标更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游戏化学习中目标制订策略和网络大学生追求学习效率的特点,设计明确、片段化和螺旋上升式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导向。在学习过程中,使每位学生都有具体的、可衡量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就是学生进行短期和长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可以像玩通关游戏一样,进入下一个目标的深化学习中,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对于水平较低的学习者来说,可以在选择合适层次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2)拟真任务情境化设计 。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在一定情境下的行动中,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将在人和情境的交互中将发挥作用,更有利于知识的构建。游戏化学习和体验学习都强调情境的创设,在游戏化学习情境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游戏化学习一般都将学习内容与一定的仿真学习场景相联系,在仿真的虚拟场景中解决问题,完成阶段性任务,在完成操作性任务过程中,进入强制化学习状态,在体验式课程设计中,可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不同水平的学习任务,创设仿真学习情境。
(3)动机激发和奖励策略 。
游戏化本身具有兴趣性,并存在着内在奖励与及激励机制,来吸引学习者沉浸于参与的学习行为当中,游戏化学习使学习者更主动地接受学习。学生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会在操作对象和变量上变得积极,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权,并致力于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有研究表明,利用游戏给学生创造“流体验”学习更容易沉浸,从而达到深层参与的效果[13]。大多数游戏里面都会设置一个积分榜,以此来显示不同玩家的效率等级和成就。同样,学生通过不同程度的学习可以获得相应代表等级的徽章,例如学徒工徽章、熟练工徽章等。当这些里程碑式的任务完成时,学习者在获得类似徽章的这种奖励过程中成就感油然而生,并继续投入到下一个任务的学习过程中。
(4)及时反馈策略。
游戏化学习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及时反馈。当学习者在完成测验时,系统会对其做出相应的反馈,如给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提供相应的思路或者线索,激发学习者继续尝试的热情。在反馈机制的激励下,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如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进入自我调节的学习状态中。教师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显得无足轻重。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自己所选择的课程时,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学习速度、处理困难、核对答案、获得反馈信息,必要时还可以观看指导视频,最终获得积分并提高等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更像是一个顾问或是教练,只有当学生在某个特殊领域遇到困难并提出请求帮助的时,教师才会出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反思和评价策略 。
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系统会通过可视化的数据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如做练习的时间、学习视频的时间、获得的徽章数量以及成就等级。通过这些数据能反映出学生在哪方面是熟练的,以及在哪方面遇到了困难。教师会在幕后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做出相应评价。在游戏化学习中,学习评价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转变了传统的网络教育中重视结果性评价的方式。
3 基于游戏化学习理念的体验式网络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3.1 课程设计框架
本课程是按照游戏化学习的设计结构来进行设计的。学习者进入学习课程界面之后,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操作方法、定量式的评价方式介绍。课程主要分为五大模块,按照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安排知识点衔接。五大模块均采用相同的学习内容组织形式,包括微视频知识点导入、学习任务及反思评价。课程仅要求学习者学习前三大模块,后三大模块为选学内容。
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主要是以丰富的作业为学习载体。根据游戏的设计特点,每一个模块主题都根据知识点的内部结构和逻辑特点,按照由浅入深的进阶方式将知识点以操作式的任务进行学习。此作业是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在真实的案例情境中,分解案例情境中的知识点,将知识点设计成作业的形式,学生在人机操作过程中完成知识点内化。系统会根据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做出反馈,并将结果反馈给学习者。不符合要求的作业,系统会自动打回重做,并做出惩罚,如扣除相应的积分。
关于学习的评价,主要是采用定量式的评价方式,区别于网络课程注重定性评价的思路。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软件会记录整个过程,将各项指标参数作为打分的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会以学习积分的形式呈现,并让学生在学习竞争中获得学习动力。学习积分很好地反映了一个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投入的总体情况,积分的多少与学习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只与学习活动的积极程度与活动量相关。根据积分数量,系统会根据学生积分和本班最高分的差率自动划分为5个等级。学习者通过查看积分了解其它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在相互竞争中促进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
3.2 体验式网络课程学习效果
本文主要通过平台上的统计数据和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感受来分析网络课程设计的学习成效。共有291个本科生选修了本门课程,其中有198人完成了本门课程,有23人超额完成了所学内容。通过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可简单发现,本门课程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新媒体联盟(NMC)及Educause学习计划的最新NMCHorizon报告称,对未来5年高等教育战略技术规划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有6个,其中3个就是便携式小工具、游戏化以及学习分析。该报告指出未来2~3年内的趋势是游戏以及游戏化。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程中,游戏化将利用游戏自身的机制和文化来塑造课程本身,创新课程设计模式[14]。游戏化学习与高校网络课程相结合,也必将给高等教学带来巨大的革新。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2(6).
[2] 伍顺比,江 玲.网络课程设计缺失和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
[3] QUIRE,K D.Replaying history:Learning world history throughplaying civilization III[D].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2004.
[4] 程君青,朱晓菊.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J].现代教育技术,2007(7).
[5]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等.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2008(6).
[6] 王大平.基于游戏化学习的网络教学交互设计研究[D].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05.
[7] KOLB D A.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4173.
[8] LINDA A MOONEY,BOB EDWARDS.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socialogy: service learning and other community based learning initiatives[J].Teaching Sociology, 29(2):181194.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1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源的重要的途径。信息的网络化、社会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这就对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一些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相对落后,与实际脱离并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学的要求与主要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距离,并且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习、实训设备与实际的计算机发展具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不能按照要求进行,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提高的进程。
2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优化分析策略
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应该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优化,具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课程体系的优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程要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安排。一般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动手能力有限,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从感性逐步过渡到理性,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其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也要针对学生自身实际制定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某一个领域的培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迅速适应岗位的需要。为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安排上应该从网站建设、互联网网络管理、网络搭建几个方面着手,重点培养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和动手能力将学生分成专业的兴趣小组,对其制定教学技术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需求安排学时的比例以及教学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尽快的掌握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将这些原理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学习中,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判断、从而解决问题。总而言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逐步的培养学生掌握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具有职业技能,胜任职业岗位。
2.2 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教学的基础,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教学系统。网络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也是书籍、媒介等教育媒体的延伸。中职院校的网络环境教学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设实验、实训室局域网教学环境。首先要实现多媒体教室实现内部的网络连通,这样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实行广播教学,并且在网络环境下训练学生的网络操作能力。
(2)建设校园局域网教学环境。校园网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但可以进行个别化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进行协作性的教学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方式。例如老师在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关Windows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时就可以使用校园网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将学生分为几组,每一组配设一部服务器,通过设置校园网的路由器,就可以使教学中所有的计算机访问到这些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将教学课件等资源与互联网上的资源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练习、测试,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3)建设互联网教学环境。互联网上的资源丰富,并且信息速度更新很快,就可以弥补常规教学中知识更新不足的缺陷,也可填补学校专业设备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同时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其学习的兴趣。总之,互联网资源可以作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是教室中很难拥有的教材,这样可以丰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内容,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当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实训的过程中,也要合理的利用这些网络资源,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2.3 教学方法的优化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占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网络应用、网络体系等方面。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在知识的运用上要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学习网络设备中的网卡时,老师在介绍的是网络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时,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即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及其分类介绍网卡的选型、安装等知识,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掌握知识。老师在介绍网络技术应用中有关电子邮件等的工作原理、协议等比较枯燥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实际的电子邮件,这样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实验、实训教学中,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面对工作学习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时的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只有通过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才能够真正达到教学方法优化的目的。首先老师要是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及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并且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赶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
2.4 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时效性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其实效性,应该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即建立工作学习兴趣群,在实训室建设时打破常规的实训室设置,根据兴趣群的需要建立四到七人的兴趣小组,并且按照独立的单元配置控制模块、交换器、路由器等,并由教师布置相应的工作任务,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间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成员在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要和其他队员交换角色,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有关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搭建等知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同学们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注重将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入其中,在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案例分析等各种方式,丰富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网络通信的特征,在有效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距离的基础上,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教学的效果。
2.5 强化知识考核
知识的考核在充分发挥教学的实际效果、督促和引导功能的同时,也能够鉴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是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效果的鉴定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考核时要跟具体的实际结合,独立完成有关网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在考核的内容上,要注重将实际技能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检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总之要充分发挥知识考核的多种功能,平时多考核并与期末的总结性的考核密切结合,夯实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8).
[2]褚建立.许运华,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5).
[3]胡飞跃.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开发与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100-03
山东科技大学的《无机及分析化学》不仅是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最核心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矿物加工、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近化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主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环境监测》、《食品理化检验》、《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化实验技术》、《仪器分析》等核心专业基础课打以及做毕业论文打基础。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山东科技大学有两种方式进行教学:一种是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整合成一门课程的短学时教学(近化学专业),一种是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分开授课的长学时教学(化学专业)。
《无机及分析化学》网络立体课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经过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在理论教学方面,本着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适量超前的原则,以定量分析为主线,设置化学基础原理和化学分析原理与技术两大块教学内容,准确、简明的阐述最基本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规律,并使“分析与应用”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体了重基础、强应用、为专业服务的特色。在实验教学方面,按照“基础一综合一应用”的思路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技能为专业技能服务的特点,强化综合技能的训练。
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系列教材的建设实践
教材的建设体了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网络立体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关键。
根据山东科技大学近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以少而精、精而新的原则,将传统教学内容与代新知识相结合,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内容进行整合、革新和优化,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出版了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这些教材注重处理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知识的关系,在阐述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内容的更新,体了材料、环境及生物类学科与化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化学热力学知识融入全书有关章节,并将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法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以化学热力学基础、物质结构、四大平衡为重点,适当简化四大滴定分析法,而使其在实验教学中加强简化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等难度较大的内容。编写了绿色化学概论、材料与化学、生命与化学、环境与化学等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扩大知识面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材料部分的学习,既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扩大知识面,又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基础理论在相关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编写中力求使教材简明扼要、概念准确、重点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适用于矿物加工、材料、环境、生物工程等主要专业大类。
2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立体化网站的建设实践
按照国家、学校新修改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网络立体化的全面建设,建立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网络平台。将课程简介、师资队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互动、教学视频和化学资源等栏目的内容公布在山东科技大学的网站上。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课程网站等学习资源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理念方面,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把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建设成为既是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课。理论课教学以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为主,以物质结构基础为依据,以四大平衡原理为重点,以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含量测定为目标,以指导学生自我学习为方法。实验教学以化学分析技术和技能训练为核心和重点,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强调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系统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矿物加工、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原理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要不断建立矿物加工类、材料类、环境类、生物类几个模块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 在教学实践中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
网络立体化教学的多样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学分制的改革,作为基础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时数也在减少,这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广泛,涉及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溶液平衡、化学分析、元素化学、部分仪器分析等内容。课程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分层次合理安排讲课内容,注重难点和重点引导,精讲与对比分析讨论,如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同时注意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应用,形成了“课内讲授一课外讲座一辅导答疑一考核评估”教与学一体化的互动教学模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积累,而且在学习能力上也应得到较大提高,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小结,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针对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有些延伸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学术期刊,并撰写小论文、课堂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同时充分运用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此外,也在网络课程中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动画、录像等素材和资料,用以表课程教学内容。
不断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鼓励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及综合运用。期末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单元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评定,撰写的读书报告和科技小论文实行额外加分,根据撰写的质量在总成绩中加0~10分,若能达到公开
发表的水平最多可加10分,但课程总成绩最多为100分。
4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改革实践
实验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加强基本训练,着重能力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创造性教育要求对学生既要有基础知识和新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代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自2004年起,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实际情况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对原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实验一综合实验一设计实验3个层次推进教学进程。建立了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了适合山东科技大学不同学科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以及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使一些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得到补充,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形成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多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预约开放式教学模式。为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并进行绿色化改造。本实验课注重在继承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增加设计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用绿色化学的观念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了改造,实了“性质实验点滴化、制备实验小量化、分析实验减量化”,这样在常规仪器中完成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不仅大量减少了化学试剂和药品的消耗,节约了实验消耗费用,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正确认识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的关系。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置,教师则处于为实验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作为实验教学主体的学生,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教师,在搞好实验教学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
3)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开放实验室缓解实验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随着单一、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化,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往往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试验中涉及好几个相关的实验技术,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由此开设综合实验面临着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实验技术的难题。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录像演示实验技术的操作要点,再实验进程和结果,增强学习效果。建立了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的仿真实验,同时可进行相应的预习。
(一)网络教学设备不足
实现网络平台下的现代化教学,多媒体网络硬件设施和学习平台软件系统必不可少。但随着高校学生人数急剧扩增,原本的网络教学设备滞后于实际教学需要。实践中,学生排队等候上机学习机会的现象时有发生,网速偏慢,链接掉线率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一些学习平台软件系统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对学生的积极性有所削弱。
(二)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脱钩
实践中,高技英语课堂教学以教材为蓝本,教学内容较为固定,教师也是严格按照授课计划安排教学。随着网络教学的日益普遍,如若将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将极大丰富和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实现教学的优化。但受制于网络教学课时安排,学习平台软件等因素,网络教学内容很难与课堂教学同步,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网络与课堂的脱钩。
(三)网络教学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技生处于热情多动的时期,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其网络学习予以适当合理的监督必不可少。但实践中,由于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之一个教师难以兼顾到所有学生,致使部分学生在进入学习系统后进行其他的上网操作,或是离开学习界面,看电影、聊天等。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一些学生自由进出,不注意恪守网络课堂秩序,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削弱了网络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高技英语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一)合理地进行资源开发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基础。21世纪的高技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已有认知进行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必须要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引发他们在认知上的冲突,最终将头脑中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关联。
2.开发学生的潜质是关键。当今的教育界,对于综合性学习比较推崇,这种学习方式在高技英语学习之中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掌握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探究方法。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质的,作为英语学科的教师,更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质,挖掘其在英语学习中的突出能力,使?W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技巧,领略英语学习的主旨。
3.整合学生的资源展示其个性。作为高技生来说,在他们踏入社会前,充分给予其自我展示的空间极为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展示自我,譬如为电影配音、制作英语课件等,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分析其作品的优缺点,学生也可以随意点击任何同学的组品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举一反三的过程,可以学习别人作品中的亮点来修改完善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丰富和拓展网络教学模式
1.情景创设策略。这一策略指的是教师通过使用学习平台多媒体来对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再现或者模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兴趣。例如可以采用高技生感兴趣的画面对教材中那些枯燥的英语对话或英语文章进行感性地描绘,为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感知情境,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
2.主体参与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干预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探究热情,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自我,张扬个性。
3.体验成功策略。这一策略指的是教师要通过创设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既是收获喜悦的时刻,同时也是对自己英语水平进行反思的过程。
(三)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1.评价内容应该多元化。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技能,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笔者在进行评价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专门为学生设计了发言积极、乐于帮助同伴完成任务、小组合作积极主动、主动进行学习探究活动等相应的评价栏目。这些评价内容的设计与使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在英语课堂上不仅要掌握知识,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中图分类号:TP393-4;G712.4
“计算机网络”这门学科是一门很重要的课,它是有强大的电脑后台储备作为依撑的,目的在于给大家讲解一些迷惑的问题。大家在学习之后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其它科目的研究。
由于社会的、科技的发展,在这方面的就业压力变大,所以学校只有认真调查公司的需要进而专项培养,才能让这个产业得到有序的发展。
1 现在存在的矛盾解说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当代社会里,电脑网络课的设置不够合理,一部分地方把它当做是摆设,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益,很多的人反映学不到真正的东西。有的讲的内容过于简单和片面,漏洞很多,只是涉及到电脑的一些方面的知识,没有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效果,这样大家在里面根本学不到什么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1.2 使用的书本资料不合理
现在印刷业,出版业发展迅速,造成书本资料的不统一现象,很多的学校没有合理安排使用适合的书目,课程安排也很随意。 书目上的内容不够统一。
1.3 设备具有滞后性
因为电脑网络要想发展必须紧跟社会潮流,落后必然导致矛盾重重。在普及知识过程中有些学校使用的设备年代过于久远,和书上的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大家不能够直观地发现问题。 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进行软件的改变,可对于硬件的改变就需要资金的投入了,学校的压力也很大。
1.4 如何淘汰排除
因为我们面对的终极问题时找到工作的问题,所以不得不在过程中做好淘汰工作,把不必要的内容淘汰掉:比如选择哪个平台进行深度培养?在这个过程也还要知道如何协调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
1.5 面对新旧交替的矛盾
电脑网络这个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因为资金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将高级的设备运用在需要中,旧的设备直接扔掉也是过于浪费。
一般是用TCP/IP作为依托的,其中关系到很多的因素内容。还有就是,因为硬件的进步,导致许多相关的产品无法应用,以太网就是一个典型。
2 对于未来发展的解析
面对这些矛盾压力,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跟上社会的大潮流,不能输在过程结构中。它的教学是要依靠OSI的,现在我们介绍下必要的因素。
2.1 定义内容
这个部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结构包括这个因素,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给它不断更新更合适的定义,这样不仅是对于学习者的负责,更是对于这个学科的尊重。还要建立有关的RFC文档。
2.2 关键内容
在这个链条中,我们要协调好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合发展的构造类型,整合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要是一些编码了,类似于MAC与LLC。这个部分是要求一部分的专业人员来完成的,保证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 区域网等生产内容
我们在弄清楚这个内容之前,要对上一个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因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十分强。区域网占有一定的内存,是实现信息交流的必要因素,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要保证它的安全性。
这里面的很多知识是文科知识解决不了的。 所以在研究分析过程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涉及到Trunk方面的内容,界定好现实与虚拟的一种分界,让个部分的信息交流足够顺畅。
我们一般能够接触到的运作因素有无线等等。各个因素之间要达到最大效益的组合,而是需要定期的实验分析,不断更新内容结构。
2.4 传播信息内容
解析虚拟领域的内容层面。在它的运行过程中有IPV4的安置等。
2.5 广域网络内容
我们在进行内容分析的时候,要对于atm的整体进行解剖,了解它的特点特质,它里面包含的ppp信息等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些内容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安排顺序的问题,它的安排要根据这个系统里面的规章制度进行。
这个部分与之有很多关联的东西,我们可以依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来完成交流分析,充分利用boson、cisco的tracer的产品,我们的整个过程设置要做好前期准备,紧跟社会的动态,否则最终结果体现不出我们的目的性。
2.6 网络资源分划
在整个运程里面,如何让分化好各个部分的资源很重要,只有资源安排的合理才能让这个机制有效运行,我们为了想让它良好运行,就要找到更多的额专业人士参与进来,用技术解决矛盾,用数据分析问题。
在测试的进程里面,主要包括一些硬件的处理,一些服务器也在这里体现,如电子邮件,输出设备,资源整理设备等等,但是我们的web会受到地区条件的影响,展示出不一样的面貌,所以制造一些类似于这样的接通设备。
设备在真正的运用过程中对条件有一定的要求,VMware和virtual pc都能够使运行增加协调性。
2.7 无线资源内容
由于资源的国际化,全球化,无线的加入是整个电脑领域的福音。我们要做好前期的充分准备,了解它的来历,发展过程,还有未来的方向。 IEEE802.11a,IEEE802.11b的存在使它的存在更具有严密性和必要性。将搜集到的资源充分整合。
2.8 网络后台运行机制
后台的运行关系到前台,之后后台足够强大,才能让整个机制有效运行,社会现在需要的就是专业性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现在主要体现在写代码上。这个部分的内容重点是说明什么是编程,它的定义又是什么。它的种类也是很多的,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进行操作。我们了解的有c,c++,java,c#,vb,这是几种普遍存在的类型,针对不一样的客户媒介,我们运用的手段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手机的平台,我们最好运用J2ME。
在本人说来,这个过程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复杂,它的存在是清晰谨慎的,考虑到的因素包括:管理者,运行者,操作者,运行媒介,还有就是接受者。我们只要充分调动这些必要因素就可以了。
现在很多的学校也在开设这门学科,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不能让参与者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于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多的是模糊的态度。
2.9 信息严密问题分析
这个部分的重点在于怎么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参与者的信息安全,不让资源泄露出去,成为很多不法分子窃取利益的手段。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我们要加强自身严密性,在危险发生之前有一个预先的估计。加强审核的严密性, 强化对SSL,SSH的监管。否则我们的努力会付之一炬,虚拟社会的进一步升级也变得希望渺茫。
2.10 保证强大的资金支持
我们都知道网络的发展依靠的不仅是生产者的力量,还要网民等参与者的努力,这部分的资金投入是必要的,国家应该加大投入力度,让它的发展有个依靠,而不是任由发展,只有资金足够充足,才能有更好地设备,研究才会有了依靠,不再是空谈,而且强大的资金支持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进来,人才的投入是强大的支持力量。
3 整合分析解释
根据上面的解释分析,我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解也是相对透彻了一些,我们要整合起来考虑,而且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键点来分析:第一,整理课程的设计,让知识更加的系统化,严密化,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第二:加大关注力度,资金投入力度,让它的发展有一个强大的后台支撑。第三,紧跟时展的潮流,让国内外的资源得到分享利用,使毕业的人能更加适合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相林.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198-03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in the "Network System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Course
HE Xiao-ping
(Lantian Technical School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663,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common problem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al at the present stage, start from Project teaching, with the example of "Network System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 course, explore the philosophy, process, effect of teaching.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teaching philosophy;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ation effect
当前,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一方面是大量因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而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是找不到合适人才的职位需求。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开始高了,要求毕业生上任后就能马上开始工作,为企业创造利润,而此时的毕业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大部分知识,但是对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中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二是当前职业的教学模式还是沿袭以前陈旧的本科教学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技能要求的需要,因此,如何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许多教师、学者和专家比较关心和紧迫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大量实践与研究表明,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联系,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融入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工作,能把所学的只是融入到现实工作当中去,效果十分明显。计算机网络专业中《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实例,学生学习了该课程,即可独立动手组建网络。
1 什么是项目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
1) 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 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
3) 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4) 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5) 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6) 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7) 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 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2 项目化教学在《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专业最综合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包括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路由器交换机配置、综合布线技术等几门学科的知识。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这三门课程分开讲述的话,可能导致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综合所学知识来进行工作,从而出现上述的问题。如果采用项目教学法,把这几门课程的内容综合到一个项目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在具体的工作中。学习之后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2.1 情景设置
在讲述课程的时候可以我们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大的项目:ABC公司企业网组建项目,ABC公司局域网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2.1.1 网络连接
1) 公司通过路由器和INTERNET连接,从而访问互联网。
2) 路由器和一台三层交换机(S1)相连。
3) S1与S2,S3,S4,S5,S6 二层交换机相连,其中S2连接内部网络中心服务器,S3,S4,S5,S6连接内部工作站(每个网段20台计算机)。
4) 整个公司的计算机台数不足200台。
2.1.2 网络项目实施后网络功能要求
1) 每个接入层交换机 S2,S3,S4,S5,S6所连接的计算机是一个独立的网段。
2) 所有网段的计算机能相互正常通信。
3) 所有的工作站能自动从企业网络中心的DHCP服务器上获取地址并能访问网络中心的常用服务(WWW,FTP,MAIL)。
4) 网络工作正常稳定。
2.1.3 这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项目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个具体的网络施工的过程及技术要领。
2.2 操作示范
在说明项目之后,教师可以逐个知识点展开并讲述演示,在这一个过程里让学生对项目时候所需知识进行分步学习。
1) 网络地址整体规划(根据整个公司的计算机台数不足200台,每个网段20台计算机进行地址规划,属于网络综合布线知识)
2) 二层交换机的配置(vlan的划分,属于交换机路由器配置)
3) 三层交换机的配置(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属于交换机路由器配置)
4) 网络连通性测试(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的应用如ping、ipconfig等,属于网络基础)
5) DHCP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在WINDOWS Server 2003或LINUX系统中进行讲述,属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知识)
6) DNS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在WINDOWS Server 2003或LINUX系统中进行讲述,属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知识)
7) WWW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在WINDOWS Server 2003或LINUX系统中进行讲述,属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知识)
8) FTP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在WINDOWS Server 2003或LINUX系统中进行讲述,属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知识)
9) MAIL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在WINDOWS Server 2003或LINUX系统中进行讲述,属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知识)
10) 综合测试(测试各个功能是否完善,网络综合知识)
2.3 独立探索
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对有疑问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加强。包括了综合布线知识里面的网络布线,网络地址应该按照具体的项目要求该怎么样划分,配置交换机路由器、掌握网络操作系统中的DHCP、DNS、WINS、WWW、FTP、MAIL等服务器的配置。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列出下表所示中小企业网络项目模型,包括要实施的项目名称、对项目的描述、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任务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实现任务所需的主要技能、相关知识及资源等。如表1:
表1 企业网络项目构建项目模型表
根据项目模型表。逐一地实施项目中的各个任务,从而达到整个项目工作的完成。在实施项目时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施工小组,让他们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一方面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在进行项目评价时,教师可以按照公司的标准进行评判,让学生确实地感觉到就是在做一个大的网络施工项目。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项目评价标准表,如表2。
通过这样的项目学习,学生在自己的脑海里有了一个具体的怎样规划设计网络及实施的步骤,自然在工作中可以将其所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应用到具体的某个工作任务当中去。
3 结束语
总的看来,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好,教学组织、实践环节、课堂教学及支持服务工作等均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当然,项目化教学还在起步阶段,我将继续进行探索实践,使该教学模式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结构更完善、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安庆森,巨同尧.浅谈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的几点体会[J].山东教育科研.
[2] 梅晓妍,王民权.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3] 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其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19-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现代社会立足的根本。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培养一批优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成为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且涉及知识面广,为教学工作带来不小障碍。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通过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成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质量的捷径。
一、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陈旧
根据经验,以及深入的社会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没有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劣势,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少活力,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教学效果低下。
(二)知识体系混乱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其中不但涉及到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又和网络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因此,本门课程的理论众多,概念复杂。另外,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独特性,发展速度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学生用的教材内容更新很慢,往往无法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造成学习内容和社会脱节。
(三)实践教学环节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现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网络理论知识的讲授,理论课偏多,实践课偏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网络实验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网络理论的理解。而在实际教学中,网络实验因为硬件、软件种种局限无法顺利开展。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软件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视频教学录像、题库、软件素材等,满足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等功能,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化的数字化学习,真正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一)改革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概念、原理、工作过程大都比较抽象,单纯用文字叙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帮助学生来理解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协议等相关知识。
(二)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程网站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繁杂,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际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划分成熟练掌握和一般了解两个目标层次,如学生应熟练掌握常用的网络工具和建立、配置网络,包括Unix/Linux系统的简单应用、Intemet浏览器使用、建立对等网、Web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测试等。而对于其它较为高级和复杂的网络应用操作技能则作一般要求,或者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进一步讲解,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
另外,在信息化时代,书本教材已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三)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Wan Zhiping; Qiu Zemin; Chen Jinhuang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20,China)
摘要: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础与实践并重,本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具有培养现代化信息人才的教学体系结构,以三个“二结合”作为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curriculum divides into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basis and practical pay equal attention to.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different majors,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a teaching system with three "two combination" as its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for cultivating modern information talent.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教学体系 教学质量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teaching system;teach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61-02
0引言
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搭建的平台与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重要领域。为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也应该从以往的纯粹灌输理论思想及简单的验证实验到多元化、个性化及创新式的方向发展。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分析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应该以学生的培养基础能力、应用能力为基本行径,以教学方式为关键,以分类分层培养为条件,以课件及实验设备为前提,以提升创新及培养科研能力为目的。
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如图1),由图中可看出,该教学体系是先对基础能力及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然后对分专业并分层次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而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及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的深入研究,最后,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不同研究方面或相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组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及实践。
2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下将构建一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阶段、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
2.1 双阶段在教学的初始阶段,需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培养,基础能力包括对计算机网络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网络的拓扑结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使用等。
在实践起步阶段,需要对学生基本应用能力培养,基于初始阶段的结果进行实践应用性地认识。此阶段多为基础知识的验证实验,一方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培养了实践应用能力。
2.2 多层次为了适应现代技术人才要求,需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应教学计划。由于该体系的构建并非仅能用于某个学院,它是面向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在设计该体系框图时加了省略号以表示可扩展。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在信息科学系中进行实践,因此,在双阶段培养之后,把该系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开授课。
在不同的专业中,由学生自选及老师导向形式进行分层,在传统型、实践型、应用型三种形式分段分组。传统型学生对基础更加能加深掌握,在对最基本的研究如传输协议交换原理等等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在最低层进行创新。实验型学生旨在于网络的分布连接,实践性地对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及终端用户根据所规定的拓扑结构及要求进行综合布线及配置。应用型学生则在深入理解网络传输协议及原理之后,在计算机上开发网络应用平台和模拟各种结果。
2.3 个性化多层次分配后,学生的基础和应用能力已经有很好的提高。在合适的分层教育中各个专业和层次上的学生都有一定能科研能力,此时最适合采用个性化教学。基础扎实之后,再进行不同方式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此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同方向:网络安全,网络规划、网络服务等等。
2.4 创新式创新式的培养,是在以上各种方面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研究网络技术。在已有扎实基础的情况下,弥补科研项目中的不足,提高能力,以创新性,实用性为目标进行研发。如图2、图3,图中为Cisco公司开发的网络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在软件中可以进行模拟运行及设计,配置路由交换机等等,还能查看数据报的交换及逐步调试。学生可以先在软件中模拟运行自己的创新设计,然后再搬到硬件上去测试运行。
3三个“二结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二结合”质量保障的概念是在教学过程及总结经验中提出的模式,在不影响教学方式的前提下,使用“二结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及结果检验。
3.1 二课堂结合二课堂的结合是指基础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在基础与实践的互补上,一向是理工科教学课程关注的课题,经常出现基础课堂和实践课堂脱节的情况,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在课程进行中,需要对基础与实践教学进行监控,使其“结合”。
3.2 二目标结合课程目标和个人目标也是“二结合”的一个重点课题,学校有给学生定下学习目标,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为了不会出现目标的偏向而导致的基础不扎实,内容理解不透彻,重点不突出等想象,需要对课程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行定时对比,以总目标方向为准则,使其“异曲同工”。
3.3 二考评结合考评是最后的手段,在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后,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不过本文提出的结合,是把“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反映基础”的方式用到测试上,对于评分方式,都需要严格按照理论,实践,操作,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分,不能单单看一方面的成绩。
4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实践评价
在由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2010年)中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可以得到的表格,对评价课程所达到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形式,在评价等级(Ki)为A,B,C,D,E劣各等级分值为1.0,0.8,0.6,0.4,0.2,所有学生各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做五个等级的评价,通过Z1S=K1S×Ai-j得到一级指标中教师队伍的评价结果,同理可得到其他各个一级指标的结果,最后得到学生评价的综合矩阵Z■=A■×Z■■Z■■Z■■Z■■Z■■
即为此课程的评价得分,得到ZS=(ZS-1,ZS-2,ZS-3,ZS-4,ZS-5),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总分为1.0重点课程的评分值F=0.833,其结果为良好,在各种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得到这样的结果证明该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结语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只限于计算机领域,在建筑工程,通信工程领域也是非常重要。通过“双阶段、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式”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45
《综合布线技术与施工》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针对网络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培养网络布线施工,工程监理和企事业网络维护人员。本课程布线施工测试要求动手能力强,培养现场施工应变能力,对施工工艺和工程监理等反映高职水平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设计能力。正是由于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高,工程技术执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学习的信息需求量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尝试,使用开放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本文以该课程的实训项目教学“PVC线槽的布线工程技术”为例,探讨高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应用。
1 教学设计任务
1.1 课程概述
本次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单元是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工程技术的“PVC线槽的布线工程技术”项目实训课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水平子系统的基本结构、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原则、水平子系统的工程技术规范。本部分教学内容又通过水平子系统布线路径和距离的设计,熟练掌握水平子系统的设计;通过线槽的安装和穿线等,熟练掌握水平子系统的施工方法;通过核算、列表、领取材料和工具,训练规范施工的能力。
1.2 实训项目任务
本次教学设计提出的任务有:①设计一种全部使用线槽布线的水平子系统施工图;②列出实训材料规格、型号、数量清单表;③列出实训工具规格、型号、数量清单表;④安装弯头、阴角、阳角、三通等线槽配件的方法和经验;⑤水平子系统布线施工程序和要求;⑥使用工具的体会和技巧。
2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计划课堂实训安排连续的4学时。教学所需材料、资源与环境包括:教材、教学用PPT课件、教学用动画素材、精品课程教学网站、Internet网络资源、理实一体化综合布线实训室等教学环境。
2.1 教学过程
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构建以网络工程布线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认识实践、基本技能训练、网络工程项目的教学规律。实训教学流程分8个环节:需求交流、制定计划、图纸设计、器材准备、工程施工、工程测试、工程验收、点评反馈。
2.2 信息化应用于课堂设计
课前准备:①提前一周在课堂上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研读实训指导书,搜集、浏览课程教学网站。②实训指导教师在网络综合实训室模拟墙做出实训效果样板。③采取分组实训,3人一组,自由组合,指定组长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
本次教学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的安排如下。
3 总结
以上通过具体课堂结合课程教学网站等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散理论、突出技术规范的学习,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围绕当前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规范,布线工程中传输介质和器材、工具的使用,布线子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图纸的绘制,布线系统的测试、验收等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按照“网络工程师”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最终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会设计、会施工、会监理、会验收”的目标。
高职综合布线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应用,教师以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将综合布线工程技术规范分解于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以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872-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of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
PU Xiao-ni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g,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The less contac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school after school hours with professional teachers asked the students to devel op a professional course of study and exchange network platform. To provide various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materials for students through the learning platform, network guidance and answering multi-directional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to immediate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students learning skills and heavy and difficult learning.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 the system has developed a mobile ver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latform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the promotion of advanced professional skills, learning good way to learn, the accumulation of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urses; networking; learning exchanges
当前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教师上完课就走,师生交流的时间太少”的现象,特别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本身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在课堂没有很好的消化课程内容,课后又没能及时与教师交流沟通,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甚至因此而放弃本课程的学习。这可能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学习,甚至是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影响的学生的就业与工作。虽然现在网络信息量大,知识获取的途径也比较多,但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网络资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太广,跟专业及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开发“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交流平台”。
1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平台设计
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交流平台的创建针对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不能有效及时的解决,从而影响后续学习的情况下提出来的。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整理,根据学生对学生中遇到问题期望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创建了专业课程学习网,建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通过与专业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因学生问题积压,并且可以通过平台论坛的及时交流提高学习自学能力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1.1专业课程网络化学习平台设计目标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822-02
Network Behavior Subject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Environment Knowledge Get Lost and Countermeasures
YOU Xiao-rong, TANG Lin-hai
(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 China)
Abstract: In a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network behavior main body in the face of the free comfort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face of all kinds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knowledge, network behavior subject often do not know where to learn on, choose what kind difficult course, the next stage how learning and so on problems, the learners knowledge navigation research appears has good pertinence and use value.
Key word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self-monitoring; knowledge navigator
由于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络行为主体使用网络来进行资料查询与知识获取,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
近年来,虚拟学习社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虚拟学习社区具有方便开展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协作化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利于提高用户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用户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
目前的虚拟学习社区大部分倾向于对网络学习者的心理活动研究、学习资源、网络道德问题等的研究,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的单一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单一知识表现方式等问题。在培养自己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自己管理自己,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知识选择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
1 知识迷航
冗余网络信息导致学习者迷航。网络信息资源浩瀚,但是,大量组织无序和随机性的信息容易造成学习者的“信息迷航”,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中“负信息”也可能使学习者茫然,而知识传递方式的单一性与统一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知识背景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面临相同的学习方式,导致网络学习寡效。
1.1 学习资源建设和搭配的不完善
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没有明显的界限,学习平台大多嵌入到网络课程当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数据的传递滞后与学习信息的共享程度不够。同时,各门网络课程的知识安排与知识表示方法的风格不一侄,造成学习者学习的不适应性,增加学习者的学习难度。
1.2 学习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与诊断
网络者面临的学习资源,学习计划,学习步骤的单一性,一致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因此该诊断模块:根据学习的前期学习的情况给出诊断,得出结论,将结论传递给后面的服务模块,由服务模块根据前面的结论提供学习计划,提供后续学习的教材与学习资料。以实现知识导航的功能。使得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
因此,基于网络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所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又属于传统灌输方式的学习,因此提高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指引学习者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学习资源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监督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克服在无人监督的自主环境下的懒惰至关重要。
2 解决策略
2.1 学习过程评价环境的设计
学习者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不同的学习者得到了不同的学习成果,对已学的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掌握,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当中根据前面的学习检测,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当前页面中输出考题答案和考试成绩,并依据测试成绩划分等级,系统依照等级自动连接到为不同等级设置的相应学习计划,通过测试结果改变用户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记录,根据测试成绩了解到学习者对于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决定后续学习过程,学习章节。对用户的状态进行管理。当用户再次登录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实现用户学习的个性化。
在网络教学中,特别需要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环境,根据学习者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向其提供指导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学习评价对实现个性化网络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提升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给学习者有意义的信息反馈。
例如,某位学习者想要往计算机软件方面发展,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维护等工作。老师会给出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学习计划。首先建议其学好基础课程: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核心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算法设计(核心基础课)、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核心基础课)、C程序设计(核心基础课)等。在学好这些课程的基础上老师会根据其成绩、发展目标、理想工作等方面给出接下来要学习的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ver、C&C++程序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因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调试、维护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在软件产业第一线的计算机软件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要求学习者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软件主流技术和最新动态,掌握软件开发方法,并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如果某位学习者的目标是向网络安全方面发展,则可增加网络技术(核心基础课) LINUX操作系统以及信息编码等课程。
2.2 学习情况诊断模块
网络者面临的学习资源,学习计划,学习步骤的单一性,一致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因此该诊断模块:根据学习的前期学习的情况给出诊断,得出结论,将结论传递给后面的服务模块,由服务模块根据前面的结论提供学习计划,提供后续学习的教材与学习资料。以实现知识导航的功能。使得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
诊断模块能够针对学习者面临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各种情况给出模型,并有服务模块提供解决方案。
3 结束语
目前的学习社区在实施上容易走向以为只要提供了网络行为主体提供支持,主体一定会去用的误区,只是无约束的知识的提供和传递,对网络行为主体接受与否缺乏监控机制。
因此,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为有效地进行网络学习,学习者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组织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进行自我测试与评价学习效果,并不断根据学习目标修正学习进度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新贤. 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Z1).
[2] 商荣波. 浅谈意志和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教育探索,1996(6).
[3] 胡靖华. 论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2).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诸多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固然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以网络化、智能化、云平台、数字化等为特点的教育信息化,引发了教育观念、方法、结构、模式等多方面深层次变革。“蓝鸽语言学科平台”(下文简称“蓝鸽平台”)等英语学习平台、网站、数字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条件,顺应了教育部2007年所提出的“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要求[1]。显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英语写作等各学科教学能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包括本人在内的一些教师已利用句酷批改网等信息化条件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改革[2]。湖南科技大学于2015年下学期引进蓝鸽平台,为大学英语等课程教学改革创造了新的信息化条件。作为二语写作的英语写作,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面临学生写作水平不一、学习需求各异、教学时间不足、写作操练不够、学习被动等问题;诚然,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包括《初级英语写作》在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把信息技术与英语写作课程整合起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创作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3]。2016年上学期在我校校园平台、移动终端等条件下,本课程小组基于引进的蓝鸽平台,对《初级英语写作》进行了改革实践,把教与学拓展到课堂外,延伸到蓝鸽等网络平台,为学生创造有利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1蓝鸽语言学科平台及其功能系统
蓝鸽平台是广州蓝鸽软件有限公司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并基于校园网使用的语言学科平台,是适合外语学科网络教学的专业化语言学科平台。学校购买该系统使用权,通过开放接口与原来校园网络进行有机融合,即可在校园网上建立一个虚拟网络外语学院,实现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该平台可实现涵盖教、学、评、测、管各环节,可在该平台进行教师备课、课程教学、自主学习、网络作业、课程考试、学习管理等教学环节。显然,蓝鸽平台为外语教学由教到学至管理提供了整体方案。该平台现已在全国300多所院校得到应用,促进了外语教学信息化进程。蓝鸽平台这个综合性软件平台包含大量应用功能,主要涉及8大功能系统:1)包括听说教学、交替传译等课程的课堂教学系统,2)包含资料浏览、自我测试、口语训练、自学计划等的自主学习系统,3)包含试卷制作、网络考试、教师阅卷、试卷管理在内的考试系统,4)包括教案制作在内的备课系统,5)包括学生学籍信息、网络使用等信息管理系统,6)目前拥有300G左右的资源库,7)拥有大量试题的题库,8)可进行作业布置与评估、作业成绩统计等作业系统。可见,蓝鸽平台拥有丰富的资源库与题库,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系统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检测,完备的考试功能与与强大的管理功能有助于减轻教师工作量。显然,蓝鸽平台提供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应用该平台能促进信息技术与语言课程的整合,便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式学习。
2基于蓝鸽语言学科平台的《初级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湖南科技大学自2015年下学期引进蓝鸽平台,在校园网覆盖范围内的电脑、平板或智能手机都能在安装该平台插件后凭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登陆该平台,教师还可在校园外凭工号使用该平台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本课程小组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蓝鸽平台,在2016年上学期对《初级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教学结构、安排、内容、作业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改革对象是15级英语专业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共9个班级。《初级英语写作》不涉及文体写作,注重书写规范和句子与段落及大纲写作技巧的学习与熟练。该课程总的教学安排是一学期16周,每周一堂课(2学时),共计32学时;每堂课学习一个教学内容。改革前,16周的教学都是固定时间在教室里进行课堂教学。本学期基于蓝鸽平台,《初级英语写作》采取课堂教学24学时与蓝鸽平台自主学习8学时相结合的模式。显然,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既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3],是信息化教育的体现。课堂教学安排12周,每周一堂课(2学时),共计24学时,教师精讲后,学生练习及讨论为主,传统教学在此不赘述。《初级英语写作》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在蓝鸽平台上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计划,时间不少于8课时。蓝鸽平台上的自主学习,没有固定时间与场所,但所布置的学习计划必须在规定时期内完成。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与方法,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4]。鉴于目前蓝鸽平台没有可用的英语写作共享资源,所需资料需要教师制作后上传。主要上传了两类资源。一类为“点播类”,主要是标点符号与行尾分字等书写规范、逗号错误等常见句子错误类型及其改进技巧、细节法等段落拓展方式与连接词的不同类型及用法等写作基础知识;其次是句子的统一、连贯、简洁、强调、多样性及段落的连贯等好句、好段的写作技巧,这些是课堂教授重点,也是学习难点。本学期要求学生点播自学12次。学生通过自主点播学习这些资源,掌握课堂没有讲授的一些写作基础知识,巩固加深课堂讲授的重点与难点。上传的另一类资源为“练习类”,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段落写作、大纲写作四类题型。如填空类的分字练习、选择类或填空类的标点符号练习等针对上述点播类资源学习情况的巩固与检测,这类练习提供标准答案,学生做完后,到学习截止时间可查看练习完成质量与所得分数;还有段落写作与大纲写作等互评类练习,学生自己写完段落或大纲后需3位同学来互评,互评完才算完成单次练习。本学期要求学生在蓝鸽平成12次练习;教师可随时在线答疑解惑。鉴于蓝鸽平台缺乏英语写作资源,这些资源是在教师制定蓝鸽平台学习实施方案后才逐步制作与上传的,因此蓝鸽平台自主学习计划是自学期第三周开始,一直持续到学期末。每次上传的点播或练习资料都有学习期限,一般为期3周左右,学生必须紧随教学进度安排、按部就班地在规定时期内认真完成每一项学习计划。为了督促学生在蓝鸽平台上自主学习并按质按量完成每次点播类或练习类的学习计划,本课程组采取了以下评价方法。其一,学生在蓝鸽平台自主学习的总分为240分,整个学期得分达到一定分数方能参加期末考试。其二,根据授课计划,每周学完一个内容后,要求学生能够学习“点播类”知识40分钟,计10分,本学期点播学习书写规范、句子写作与段落写作等写作技巧12次,计120分。其三,根据授课计划,每周学完一个内容后,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相关选择题10个,计5分,本学期布置句子类型等选择练习12次,计60分;填空题5个,计5分,本学期布置分字等填空练习6次,计30分。其四,根据话题写段落,学生互评,1次计10分,写2次,计20分。其五,根据题目写大纲,学生互评,写1次,计10分。根据学生在蓝鸽平台上自学的时间与完成练习的质量,该平台自动实现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既是评估手段,又是反思性教学手段”,不但监控和督促学生完成写作教学中每一个学习计划,还“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写作能力”[5]。此外,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利用蓝鸽平台上“学生学习情况查询”等管理功能进行全程跟踪,对学生自主学习计划的进展进行监管,可随时查看每个学生点播类学习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及有效学习时间,还可看到学生练习类的正误详情。通过以上评价方法与蓝鸽平台的形成性评估与管理等功能,教师可引导并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所布置的学习计划。
3《初级英语写作》应用蓝鸽语言学科平台的效应
2016上学期《初级英语写作》主要应用了蓝鸽平台的自主学习、网络作业、形成性评估与管理等功能来辅助教学。这是对英语写作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突破了教师面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对英语写作学习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基于蓝鸽平台的写作教学新模式,既采用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利用了校园网与信息化技术优势,发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达到了教室内、外英语写作学习一体化。改革实践结果表明,蓝鸽平台能有效辅助了《初级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学生借助蓝鸽平台上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变革了被动学习英语写作的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了基本写作规范与写作技巧,养成了良好写作习惯。这种向信息化模式转变的教学,真正做到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使英语写作信息化教学改革平稳过渡,促进了我校外语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虽然蓝鸽平台能为外语教学提供多方位、多层次服务,能实现对教、学、考、评的有效控制。但对《初级英语写作》等写作课程来说,尚存在一些问题,如蓝鸽平台上的资源库中几乎没有可用的写作资源,这极大地增加了教师初期使用该平台的课外工作量;又如写作网络作业布置适合给出客观性答案的选择练习,不太适合主观性强的句子与段落写作等练习;再如作业的互评批改不能提供即时反馈,学生不能根据及时反馈来自我反复修改等等。希望蓝鸽平台不断改进完善,今后能在应用中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张琪.基于句酷批改网的“英语基础写作”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122-124.
[3]杨世伟.现代教育技术[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