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手机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17 06:40: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与手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

篇1

2教学课件手机

手机智能化的发展使其功能扩充到现在丰富多彩,不论从文字、图像、视频都可以实现,因此手机也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在教学媒体的形式从简单文字文本发展到图像,动画视屏的丰富教学模式,在手机上都可以完成。使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以直观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提供PDF的教育手册,涉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各个方面,方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下载学习。这样,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达到普及信息知识、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3手机终端教学化

无线网络的发展使手机成为互联网的终端,图书馆应该利用这个终端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图书馆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将手机这个便捷的通信工具嵌入到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中,通过将真实教学环境与数字化学习环境结合,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直观的、可操作的、交互式的启发性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手机QQ等方式对用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更特别的是可以方便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将手机作为课堂反馈系统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陈列,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接受信息素养教学,还可以随时就某一问题与老师展开交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通信费用不断降低,相信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将手机作为首选的学习设备,用户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4方便快捷的二维码技术

手机二维码技术应用的特点有目共睹,图书馆在借还书,预约座位等诸多服务层面和业务管理上可以得到应用,图书馆只要将手机需要访问的图书资料,资源导航、信息编入到二维码中,读者利用手机摄像头就可以识读,或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关信息,读者服务在手机上的应用方便快捷。手机二维码技术的应用的特点是可免去读者书写、录入的繁琐。还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讲座等信息编成二维码,读者通过扫描宣传页上的二维码来获取课程、讲座信息,并进行选课、预约讲座座位等。手机二维码技术,拓展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手段,提升了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能力,也将成为图书馆增值服务的标志。

5借助微信、微博推送信息素养教育知识

微信、微博是目前信息交流、互动访问量最大的平台,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这个信息交流平台,向读者进行语音短信、视屏、图片、文字等信息素养知识的推送,这种信息素养方式更加灵活方便,并随时可以与读者实施互动,讲解更加直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手机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篇2

一、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研究意义

(一) 理论价值:

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通讯工具这一基本用途,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核心性的作用,它也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平台,而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寄托。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他们的思想发展水平,为手机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价值:

本论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利用手机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手机文化的消极作用予以防范,使得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朝着积极健康的的方面发展。高校应当利用手机快捷方便、随身携带等优势,把手机作为传递知识、通报信息、促进学习、融洽关系的沟通平台,应当把手机作为塑造人格、培育精神、涵养道德、提升境界的德育平昏川,还应当把手机作为了解学生、帮助学习、关心生活、解决问题的管理平台。

二、手机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

研究手机文化,迸一步研究手机文化与大学生的密切联系。目前看来,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高校管理层的普遍关注。但手机的负面作用是每个上课的大学教师都能感受到的。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不是在看书,记笔记,认真听讲,而是在摆弄手机,发短信,甚至接电话,等等。手机文化特有的快餐式、娱乐化,正侵蚀着大学生的思维,他们满足于浅层次的短信文学,满足于轻松自在的娱乐方式,而排斥紧张的学习,不愿意阅读深奥的书籍,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教材与教学持排斥态度。

(一)生活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发挥着最重要的通讯功能、娱乐功能。手机成为大学生与亲朋好友交流沟通的最为依赖的工具,无论是接打电话或接发短信,它都是最快捷的沟通途径。很多大学生表示,手机大大提高了与家人朋友沟通的频率,有助于消除孤独感,拓宽了与社会接触的渠道。但是手机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也带来一些困扰,学生主动反映的主要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骗人信息这几类。

(二)学习影响

手机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似乎正面的影响并不乐观。在大学课堂上,大学生低头摆弄手机、观看短信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在课堂上接打手机按说是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因为它直接干扰了课堂秩序很多手机文化本身就是快餐文化,不需动脑,只求轻松,这与艰深枯燥的知识学习是完全两码事,长期依赖手机只会加剧二者的对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三)健康影响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说,手机辐射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有一定影响。对于低年级大学生,手机辐射可能会影响其大脑的发育。在,过分使用手机短信会导致孤独感增强,对于交往能力、现实情感、价值取向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降低智商。手机的便捷性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就是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导致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心态调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演绎能力等方面会有所下降。

手机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手机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手机文化的发展,手机文化为盈利而制作,手机文化消费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在手机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正由于大众文化实践功能的二重性,手机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三、应对手机文化影响,加强大学生教育的对策

(一)积极跟进,领先潮流

首先是端正心态,不是居高临下对于新时尚元素一律排斥,而是放下架子,摆好位置,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大学生追逐时髦行为的深层次的文化脉搏。进而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走进手机文化的核心地带,乃至成为时代潮流的领先者而不是被时代潮流拖着走。这就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最新态势,调整好心态,事先做好面临新现象新问题的思想准备,形成必要的完善的预警机制。

(二)加强引导,掌握主动

对于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必须积极发挥管理一方的引导教育职能,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现在很多高校都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酿造,但却忽视了手机文化的重要性。需要转变观念,把手机文化纳入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把手机文化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三)适度规范,除弊兴利

篇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手机网络也日益成为新兴的网络阵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截至2014年6月,我国成为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约269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提升83.4%,手机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报告同时指出,大学生是所有青少年上网人群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最高的,约97.4%的大学生都使用手机来上网。以上数据显示,手机的使用己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其个人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1、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有非常充足的精力和丰富的情感,经过紧张的学习后他们需要为自己减压,此时人际交往就是最好的方式。经过人际交往活动,大学生可以获得友情,可以融入集体的生活中,更加关心自己身边的人,从而也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因此,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2、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个人情绪的影响

年龄在18―24岁左右的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及心理都渐趋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发展也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好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紧张等都会给其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实践证明,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对疏导和调节大学生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要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和其个人的积极发展。同时,大学生可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彼此,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二、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1、调查问卷的构成及设计目的

(1)问卷的构成。本次调查问卷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在发放、收回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调查对象即本文主体――大学生。本次问卷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论文主体即在校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对分析大学生的性别、年级进行分析,了解各个不同年级和男女使用手机的比例和基本信息特征,进而了解整个样本的特征。第二部分是本次问卷的重点,主要内容是问题的选择,通过对在校生手机使用过程娱乐、通讯及人际交往行为的使用频率的调查,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范围、方式和特征。进而分析手机对大学生人际圈的影响的认识。

(2) 问卷设计的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手机对其的影响和大学生对这些影响的认识,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同时分析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对进一步发挥手机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2、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分析

(1)数据收集 本次问卷主要采取现实随机发放的途径,在兰州财经大学和平校区图书馆进行。共发放160份,回收157份,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5.6%,覆盖大一到大四的在校生。

(2)样本特征 整理分析样本后发现,受访者年级、性别比例分布均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利于对整体在校大学生的研究,样本特征具体如下图:

图1受访者所在年级

(二)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显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经常使用的几种重要工具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如下:

1、消除了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远距离情感维系

81.1%的在校生认为手机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面对面交流更方便。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社交软件,能在第一时间与好友分享信息,交流感情。由于经常通过电话、短信联系,通过社交软件查看朋友圈等,即使相隔多年没有碰面的老友也不会感到生疏,仿佛彼此刚刚交流过一样。

2、利于消除近距离的交往困境

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和心理发育特征,他们对于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了解不够充分,实践过程中更是缺乏经验,因此,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困境。问卷数据显示,56.2%的大学生使用手机交流是为了避免尴尬。正处于人际交往困境的双方,对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产生排斥时,以手机为媒介的间接交往在此时是化解近距离人际交往困境的最佳选择。是维护彼此尊严,增进彼此了解,解决交往矛盾,促进大学生更深层次交往的一种好方法。

(三) 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1、出现严重的伪亲密性、人情淡漠化现象

自从手机介入人际交往之后,交往主体间见面的时间变少了,交心的机会也随之减少。手机的便捷取代了面对面交谈,问候短信代替了真心的祝福,也隔断了情感的交流。在方便的远程交流的同时加剧了大学生的交往负担,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情味锐减。

2、手机依赖成瘾,忽视甚至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享受到了手机所带来的便捷后,有的人几乎一天24小时和手机捆绑在了一起,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厕所,走在路上都有手机相伴,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更是常见。有上述行为的同学被称为“校园低头族”。手机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工具,确实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手机同时也集娱乐、游戏等一些附加功能于一身,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与手机的粘性。

3、沉迷于虚拟世界,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减退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在手机的便捷与多媒体功能不能自拔。其主动的人际交往减少,甚至逃避现实,出现轻微的“社交恐惧”,缺乏人际交往的热情,使其人际交往得不到健康发展,甚至影响以后进入社会的人际交往。

(四)培养大学生自身素质,减少手机的使用

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因而减少手机的使用是解决其负面影响的关键之一。这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对手机网络、流量等手机使用内容进行适当的控制,加强自身网络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防止自己整日使用手机,过度依赖手机。不要把时间都用在手机的使用上,应多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必需的时候使用手机,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北京.国际新闻界.2006.7.

[3] 朱海松.无线营销-第五媒体的互动适应性[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4] 佟西原.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 大学,2013.

[5] 李旦.碎片化语境下手机媒体的机遇和隐忧[J].2011.23.

[6] 刘瑜,王欢.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7.

篇4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篇5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62-02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并非天涯和海角,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低头玩手机。”这句网上流行语逼真地刻画了“低头族”、“拇指族”、“手机病”的形象。如今“手机控”已“潜入”象牙塔里,“两耳不闻上课声,一心只为发帖子”的现象在大学课堂并不鲜见。其影响和危害主要有三,一是违反课堂纪律,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二是不尊重教师的劳动,侵害其他学生的听课权利;三是影响自己的学业,不利于身体健康,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视力。

“无手机课堂”活动应运而生,最先出现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具体做法是在教室里准备若干个“手机袋”,上课前由学生统一将手机放入袋中,统一放在教室指定的位置上。随后,活动在一些大学里推广,广西高校也先后打造“无手机课堂”。“上课勿玩手机”“不做低头族,专心听课”等提示语出现广西大学200多间公共教室黑板旁。

然而,轰轰烈烈的“无手机课堂”因其自身的制度缺陷,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不断被质疑。“无手机课堂”作为努力方向和理想状态而开进行有益尝试,自有其积极意义,但无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实,但其实质是“堵”而非“疏”,希望借助教师权威,自上而下地推行,缺乏长效机制,难以持续。

一、对“无手机课堂”的逆向思考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课堂实难“独善其身”。 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过6亿,手机网民超过5亿,手机网民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传统PC网民,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汹汹来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是时代年轻人的标配,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学生当然不甘落后。笔者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5个班的200名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学生全部拥有智能手机;平均每天花费1小时用手机上网的有95%,而平均每天花费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有68%。

现代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增加,购物、游戏、社交、看新闻、获取信息等等。不会上网,就会“out”。我国正在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而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也掀起了一轮创业热潮,青年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使用手机与外界联络的频率很高。同时很多大学生青睐“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模式,也经常使用移动互联网。无视这些现实,想要简单地将大学生与移动互联网隔绝开来,不现实也不可能。

应该正确认识手机,这是我们探讨和破解大学课堂“拇指族”沉湎于玩手机问题的立足点。手机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玩手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仅为大学课堂所特有,用简单的方法,禁止手机进课堂,尽管占据道德制高点,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二)“低头族”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在关注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同时,教师也该反思。有的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方法单一,或者脱离实际,没有时代感;或者“旧瓶装旧酒”,多年的老教案反复使用;或者不去研究学生,没有更新教育理念;或者采用灌输式,激发不了学生兴趣;或者满堂讲授,缺乏互动。一旦教师的教学活动被手机打败了,仅仅靠禁令来维系课堂纪律,一时或有效果,但非长久之计。

这应让教师反思,倒逼课堂教学改革。从学生被动接受变成教师主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与学从单向变成双向互动;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增强时代感,增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联度;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利用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资料,让课堂灵动起来。

(三)“无手机课堂”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一是“无手机课堂”活动缺乏具有刚性约束力的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撑,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目前,高校大多采用发倡议书、张贴口号标语的方式,用搞运动的模式来建设“无手机课堂”,尽管短时间会有一定的成效,但边际效应会不断下降。在现实中,不断有学生找借口挑战“无手机课堂”,最后名存实亡。二是缺乏告别手机的内生动力。在短时间,迫于压力,大学生会遵守相关规则,但用“一刀切”的方式,限制过度难免适得其反,还易产生逆反心理。三是“无手机课堂”将携带手机的学生视为可能违规“玩手机”者,容易导致扩大打击面。

二、课堂教学中手机管控和运用的创新探索

对于大学课堂的手机管控问题,要厘清两个认识,一是带手机进入课堂与玩手机违反课堂纪律的区别;二是课堂上借助手机服务于教学与用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区别。对于课堂中因学生玩手机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不能坐视不管,应积极干预。“无手机课堂”仅仅是管控措施中的一项,更重要的是建设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一)多管齐下整治“低头族”。对于大学课堂“手机病”顽疾,笔者探索了多种干预和管控措施,让学生做到“不想玩”“不敢玩”和“不能玩”。

“不想玩”: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价值引导。“无手机课堂”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在于长效机制的建设。首先强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运用漫画、小品、相声等载体,生动形象地宣传“手机病”的危害。其次是重考核。将“上课不玩手机”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考核指标,引导班委会建立起更完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课堂上远离手机者优先获得奖学金、助学金,优先评优、评先等。三是守承诺。引导学生签订“无手机课堂”承诺书,凡签订承诺书的,在所修课程考核中获得一定额度的加分,不签订承诺书的,不能获得加分。对签订承诺书者,按违反规定的数量给予扣分,直至加分总数扣完为止。四是定规矩。制定文明使用手机的班规公约,对手机使用设置具体可操作的细则,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有了科学的制度体系,激励与约束双管齐下,有形化的制度和无形化的文化共同作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构价值,重塑课堂生态和文化。

不敢玩:用课堂吸引力“争夺”学生。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流程,精心设置互动环节,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用课堂的内在逻辑“红线”牵引学生,整个课堂形成正向力,一旦学生分神玩手机就会在课堂里“out”,课堂文化和氛围让学生不敢用手机。

不能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与手机“物理隔离”。我们的教学团队创造了一系列创新课型,教学过程中根本不给学生接触手机的机会。如有教师将学生带到体育场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用拓展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有教师采用模拟危机公关新闻会的形式开展《媒体公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创新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无暇接触手机。

(二)充分发挥手机优势,打造特色课堂。立足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特点,利用学生在新媒体使用方面的特长,发挥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和新媒体传播载体的独特优势,创新出新的课堂教学范式,让手机为我服务,为教学服务。据初步统计,笔者每节课让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饱和地使用手机,消弭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感,增强“心理免疫力”。具体做法如下。

运用手机微信考勤。上课前2分钟,用手机签到,并附上所在位置的GPS定位截图;下课后2分钟用手机签退,同样附上所在位置。

借助新媒体教学。将教学案例放在微信和微博共享;教学环节中设有微信墙、微信问卷、微信调查、微信讨论。用手机服务教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开展新媒体实践。组织学生申请和设计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分组由学生定期维护,更新和推送新闻,每次上课组织学生对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媒体进行点评。

尝试用手机组织考试。考试期间,学生的智能手机卡取出来,在学校网络部门提供的WiFi环境下用指定的浏览器访问,通过考号和通行证书参加考试,全程实现无纸笔,全程监控防止舞弊。并且考试一结束就读出成绩。这一新的考试形式,教师和学生都轻松省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语:手机是中性的,它既可以是“低头族”破坏课堂教学秩序的工具,也可以成为运用新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新工具,关键是教师主动探索和创新,积极作为,创造出更加丰富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本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广西高职新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喜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初探――洛阳L高校“无手机课堂”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

[2]谢菁,时烨璐,黄阳阳. 大学生班级学风建设现状及建议[J]. 现代交际, 2014,(06).

[3]董振华.浅议手机对高职院校课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篇7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媒体形态,或者说是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内地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人,网民增长规模趋缓,但微博用户数量增幅达208.9%,从2010年底6311万爆发增长至1.95亿,成为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网络、手机、电视、微博的迅猛发展,无疑意味着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作为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当代大学生在享受者新媒体技术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发深入的受到新媒体文化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使用新媒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现实表现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面对大众传媒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既极大激发了大学生们的求解欲望,同时也让大部分同学无所适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1.大学生价值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迁。新媒体的发展极大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网上索取所需,在主动、积极、放松状态下自由获取信息,打破了权威的限制,一方面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大大增强,能动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又导致他们个体意识极度膨胀,自我中心倾向也逐步显现。他们开始追求独立人格,注重自我感受,崇尚个人生活,个人主义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更容易把满足个人要求与实现个人理想放在较高的位置上,而不重视社会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2.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迁。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新旧观念交替、冲突,通过新媒体,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社会思潮、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等,这些纷繁芜杂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导致其理想信仰迷失、价值观混乱,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西方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等多种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交错。

3.大学生价值目标由理想化向功利化变迁。新媒体传播方便、快捷和即时的特点,对利益激励、竞争等一系列市场经济机制的过多宣传强化,助长了大学生的浮躁心理,易于形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形态,盲目追求一种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追求的是崇高的精神,理应以为社会作贡献为荣,价值选择表现出典型的理想主义倾向。但如今大学生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的主导性被削弱了。不少大学生把挣大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他们普遍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表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式”转变,传播内容的琳琅满目、鱼目混杂,新媒体的“拟态环境”也就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三大因素。

1.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既是采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也是融合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于一身的“全媒体”,主要有快捷性、大众性、互动性、多元性四大特征。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大众性无限延伸了大学生的认知世界,使“鼠标一点知窗外事,足不出户听世界音”成为常态,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把握客观世界、增长社会知识的能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进一步融合了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打破了地域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界限,使大学生与外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更乐于用匿名方式和网络虚拟空间交流思想,表达对自由、平等、互动、开放的向往;此外,新媒体不断地涌现,内容涵盖面广,其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信息、观点都是多维和变化的,大学生在理解事物时需要更加多维化和主动化。在这种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猎取信息的新鲜感,大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选择、、传递信息,从信息消费者到集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于一身,这一过程无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变为“地球村”,只要鼠标一点,人们就可以进入一个以光速传递的信息网络世界。新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相对封闭、易于国家监管的界限,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向世界各国传播,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政治目的,经常利用其先进的设备、雄厚的资金、娴熟的传播技巧,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我国大学生实施意识形态、价值观“革命”。与此同时,新媒体文化的日益大众化趋势,一种低俗、平庸、易于即时理解和吸收的“快餐式文化”应运而生。它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世俗性事件,不追究这些平常性事件背后的社会历史,一起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消遣欲望,极力倡导享乐主义。在这样一种浮躁的虚拟世界里,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误导。

3.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新传媒最显著的形式是“拟态环境”,网络下的“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隔断了大学生与现实外界的交流,价值体系难以很好构建。美国的著名舆论学家李普曼认为,由于人们活动范围的有限性,人们接触到的外部信息,除了较少部分通过亲身体验以外,大部分都是通过传播媒体来获得的,因此人们心目中的客观现实,其实不是真实的环境,只能是一种由传播媒体有选择提示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着差距。由于新媒体丰富的信息和图文并茂的资料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与感受,他们对网络的依赖也逐渐增加。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各种资料,与人沟通交流,游戏娱乐,发泄不满情绪,缓解精神压力甚至逃避现实世界,久而久之就会让大学生沉溺网络不能自拔,造成性格孤僻、情绪消沉,最后离现实的世界越来越远。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对策探究

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正因为此,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并限制和消除新媒体的负面效应,重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1.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正确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改进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价值观的诱惑。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日常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除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外,还可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网络、手机、博客等为新的教育手段,建立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主流网站和网页,大力弘扬和宣传社会真、善、美的一面,拓展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空间,充分利用QQ,MSN,BBS等新型教育工具,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交流,增进师生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平等对话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价值观教育。

篇8

 

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情感。亲情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性情感,它在一个人的成长、学习、工作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大学生对亲情的认识不足,更多地去关注友情和爱情,而忽略了亲情,而同时学校和社会对亲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造成了现在高校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亲情缺失现象。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增强大学生亲情观念和亲情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一个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的亲情困境

当今大学生的亲情现状不容乐观,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了解父母艰辛,缺乏感恩之情。当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尽管他们从小享受父母的精心呵护、百般关爱,但是当中的许多人对父母抚养儿女的艰辛缺乏相应的体验,以为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感激之情。有些人把父母当作银行,把家庭当作旅馆,动辄张口要钱要物,稍不满足就跟父母发火、怄气;有些人花父母的钱大手大脚,丝毫不体谅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挣钱之不易,甚至经常提出与父母实际能力不相符的要求;还有些人上了大学以后,嫌弃自己那在农村勤苦劳作的父母,认为他们土气,不仅不愿回家看望父母,而且反对父母来校探望,怕给自己丢面子。

第二,理论上知道“孝敬”,行动上缺乏关爱。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孝敬父母的意识,但是他们中许多人对孝敬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赡养层面,认为将来多挣钱给父母用就是孝敬,既然现在还没有挣大钱给父母的能力,也就没有办法表达对父母的亲情关爱了。据一项对1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有关亲情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6%的大学生母亲节问候过妈妈,7%的大学生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8%的大学生还保留了与父母通信的习惯,9%的大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21%的学生会在节假日经常给父母送礼物,28%的大学生把父母列为自己的倾诉对象,45%的学生很长时间才和父母联系一次[1]。另据调查显示,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沟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2]这一现状凸显了大学生尽管理论上知道孝敬父母,但是在现实的行动上对父母普遍缺乏关爱。其实,孝敬父母不仅仅指在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更多地涉及精神上的关爱,如体贴父母、过节问候父母、遇事与父母商量、多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常回家看看”等。

第三,沟通方式错位,亲情联系锐减。处于信息爆炸时期的一代大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大的资讯空间,加上年轻人思维活跃,感受力敏锐,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使他们的沟通方式种类日益繁多。手机短信、QQ、BBS、E-mail、博客等等充斥了了他们的生活,电话的拨打频率越来越低,通信这种更“原始”的沟通方式更是早早地退出了他们的交际舞台。而大学生家长所属的40岁以上中年群体,感知和掌握新资讯手段的能力有限,还是比较倾情于书信和电话这两种传统的交流方式。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90%以上的30岁以下年轻人已经摒弃了手书信函,只有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习惯于手书信函[3]。两代人之间交流、沟通方式的错位,使得他们亲情联系的机会愈益减少,相互的不理解、不信任也在无形之中增多。

二、高校开展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尽管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上取得了一系列今人称道的成绩,但是由于对亲情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该方面的教育在多数高校至今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尚存在薄弱环节,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明确亲情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亲情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成分。亲情是家庭成员间感情的总称,包括父母子女情、兄弟姊妹情等,其中父母子女情在亲情中占有主要位置。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孟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明确指出:“任之实,事亲事也”又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强调了特殊性血缘亲情构成了个体性自主自强和普遍性仁爱理想的根本基础,并明确主张其在人的整体性存在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4]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为亲情是人类一切感情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用爱心来爱父母的人,才会珍惜朋友、爱学校、祖国乃至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只有在爱父母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学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关键阶段,如果不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在大学中开展亲情教育,夯实亲情这一人类情绪发展的基础十分必要。

其次,亲情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全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个体成功的因素中情商占80%,智商只占20%,即决定一个人社会生活质量和工作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情商而非智商杂志网。情绪心理学研究又进一步表明,亲情关系在大学生情绪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其友情和爱情的发展状况与水平,从而制约其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而且会影响其认知与情绪的协调发展与身心的健康,从而直接制约其生活心态、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发展。总之,以亲情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情绪发展,进而促进大学生情绪与认知的协调发展和身心的健全发展,既关系到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健康与幸福。

同时,亲情教育符合“优生优育”的社会要求。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分子”,承载着社会的“优生优育”期望,但是大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好父母,胜任“优育”下一代的社会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他们以往的亲情关系。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心理学家哈洛就通过动物实验向人类提出了这样的警告:一个亲情经历淡漠的父亲或母亲,很难对自己的子女表现出应有的关怀和照料。在哈洛的实验中,那些早年缺乏亲情体验的母猴,在生下小猴子后根本不会照顾小孩,不仅缺乏母爱,有的甚至粗暴地对待小猴,致其死伤[5]。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亲情教育,为其抚养下一代做好必要的情感准备,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否则,“祖国的未来”命运堪忧。

三、高校开展亲情教育的方法探讨

亲情作为一种积极、正向的情感,虽然带有自然发生的一面,但更主要的需要靠积极的引导力量促使其得到养成且不断丰富提升。[6]

第一,加强体验教育,切实感悟亲情。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做人道理和道德知识的掌握,一个从情绪体验上的“认同”向行为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情绪体验能使认知对象具有主观意义,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共鸣”,从而使人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含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7]。在重庆工商大学,每年的新生到校后,都要算一笔账。首先算出家长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投资成本,然后计算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回报父母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投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封信告诉父母亲。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懂得了珍惜亲情沟通,理解父母、关爱父母,连一些原本与父母有很深隔阂的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不成熟,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这一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激发了学生的亲情体验,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多么的巨大而无私,这种恩情是自己一生的巨大精神财富。以此为借鉴,高校还可以组织开展亲情体验大讨论、亲情小品大赛、歌曲大赛、有奖征文、组织学生观看展现亲情的电影。以此为契机触发大学生的亲情体验和感恩意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父母,珍惜亲情。

第二,针对父母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加强关爱。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当子女读大学离开家后,许多父母感受到“空巢”的落寞。少了朝夕相伴的活泼身影,多了对远方子女的牵挂。他们希望能时常听到孩子的声音,希望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希望孩子时常能惦记自己。针对父母的这些精神需求,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加强对父母的关爱。例如,及时将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分享成长的快乐;遇到生活、交往方面的问题多与父母商量,别以为父母观念已经“落伍”了,其实长辈的一些经验往往可以使孩子少走许多弯路;“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天,别嫌父母“唠叨”,须知能对孩子“唠叨”常是父母的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

第三,改善交流方式,促进有效沟通。针对目前大学生与父母间亲子沟通方式错位的情况,高校开展亲情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改善与父母的交流方式,特别是让学生了解交流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运用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固然有快速和简便的优势,但容易让交流越来越平面化、简单化。而沟通不仅仅是交流信息,它还包含情感的需求。信函等传统的交流方式,比起现代交流方式更能表达亲情这种温婉、细腻的感情。因此应倡导学生在掌握高效的联络方式的同时不要忽视写信,抽点时间给的家人写封信,会带给父母更多的惊喜和心灵慰藉。与之相应,针对大学生交流方式的现代性、多样性,学校应鼓励家长跟上孩子的“前进步伐”,让大学生教父母学习运用电脑和手机,以便他们有可能用手机短信、E-mail或QQ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以来,交流的空间扩大了,频率提高了,两者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也会越来越多。

另外,高校还应注重亲情教育的系统性,把亲情教育当成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始终,而不仅仅是一次主题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亲情观念和亲情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智商、情商俱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跃年.论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必要性[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唐海珍,李国强.当代大学生亲情观调查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3]陈鹏.中国私人手书信函江河日下[EB/OL].凤凰网,phoenixtv.com/home/news/Inland/200312/08/168814.html.

[4]何迎春,吴新颖,田道法.亲情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J].中医教育,2008,9.

[5][美]Roger R.Hock.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白学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李业才.情感教育问题及其化解[J].衡水学院学报,2009,10.

篇9

大数据时代,“微”字头产品相继问世,催生了一种涵盖社交、文学、电影、传媒、公益等多方面的“微文化”,以“微乎其微、神乎其神”的方式吸引并影响着这一代青年大学生。微文化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强大,已然成为舆论战场的主力军并渗透进社会文化的骨髓。微文化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决定了其在教育领域必然饱受争议。正因如此,了解微文化,探索其实际影响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研究的实施

为了全面了解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和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影响,面向省内8所高校师生分别设计了问卷1与问卷2,涵盖上网时长、上网设备、上网内容、对微文化的认知(尤其思想教育功能)及微平台应用。公共政治课通常开设在第1至4学期,故此次调查仅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思政任课教师。随机调查师生,问卷1发放300份,收回289份,有效样本285份(包括大一112份,大二173份),问卷2发放42份,全部收回并有效,借助EXCEL等统计工具作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

可以看出,约五成学生上网时长趋于合理,每周均控制在10小时以内,近四成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10~20小时,略微偏多,有35位同学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其中8位超过40小时。数据反映当代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属普遍现象,超八成学生日均上网约2至3小时,12%的大学生达4小时或以上。电脑与手机是学生上网的主要媒介,正常网络活动包括购物、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查阅学习资料。通过调查时侧面了解,网上学习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的意愿不太高。与大学新生相比,二年级学生上网时间明显增加,智能手机上网更普及,课内外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更普遍。

数据显示,与学生相比,教师的“网瘾”更重,21%每周上网20~40小时,12%达40小时以上,电脑与手机上网使用频率仍然排在前两位,但两者差距悬殊,55%的教师选择电脑上网。可能因为高校教师可支配时间较多,教学与科研活动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这在手机上操作非常不方便。不少教师表示,他们愿意在电脑上工作,在手机或平板上休闲娱乐,这解释了为何使用平板电脑的教师较学生比例更高。

2.高校师生对微文化的认知及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来看,91%的学生和73%的教师对“微文化”有一定了解,100%的学生和90%的教师都已开通微博或微信,说明微文化已正式进入师生的生活圈。87%的学生与59%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或有愿意通过手机等移动传媒进行思政教育,但学生却反映只有41%的高校开通官方微平台,说明高校公众微平台仍未建立或只留于形式。不愿通过移动传媒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师均表示他们担心这会让本就深陷网瘾的大学生愈演愈烈,而且对大学生能否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没有信心。不少学生表示自己无法辨识网络信息的真伪,曾经有过转发虚假信息的经历或泄露个人隐私的担忧。

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就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微文化既带来了希望,又多了一份担忧。微文化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以更具时代感的多样化教育内容,吸引青年学生的眼球。然而,飞速发展的移动网络服务于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显示出其带来的副作用。大学生弹指间便可传播或获取信息,极易对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产生不满,从而弱化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微时代网络泛滥的信息严重限制了校内舆情的可控性,一些失实报道或诈骗信息一旦传出,就会迅速传播散开,严重影响校园安全稳定。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方面。

(1)忽视了微平台的教育功能

在大众眼中,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平台主要用于抒感、交友聊天、收发红包等社交娱乐功能,高校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他们并未对微平台有清晰的认识和有效利用,忽视其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功能。高校微文化建设尚未完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力并未撼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还是以发表个人生活与情绪、转发他人内容居多,极少借助微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2)微媒介的应用水平不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例不均衡,这可能造成生理机能、学习技能、外语能力等综合素质不均衡,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媒介的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微媒介缺乏认知与认同、疏于学习与应用,易造成思政教育工作方式落伍过时,教育内容与高校大学生完全脱节、与时代的发展脱节,极易引起学生的枯燥感与厌恶感。

2.大学生群体方面。

(1)对网络生活缺乏自我掌控能力

面对充满无限诱惑的网络,大学生自控力缺失表现在目的不明确、生活无规律、情绪易失控、道德责任感缺失等方面。高校教育秉承“教是为了不教”,强调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寄予以自控能力为主的自我教育人格的形成。从紧张的中学生活懵然进入大学,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尚不能适应相对宽松、彰显个性自由的高校生活,加上仍处青春萌动期,社会阅历不足,解决问题显草率、意气用事。自我控制力意味着人的成长与成熟,通过控制注意力、情绪和行为实现自我潜能。

(2)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缺乏辨识能力

时下晋升“第一传媒”的网络,有着无法比拟、不可取代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呈现“裂变式”传播,不良或虚假信息容易泛滥,消极情绪容易滋生。这无疑会“毒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慢慢地“吞噬”他们的认知力和判断力。面对网络信息的挑战,大学生务必用“鹰”一样的睿智头脑、犀利眼神审视与辨识,拒绝扭曲的价值追求与低俗的行为方式。

四、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政府净化网络,营造良好的微文化大环境。

政府需积极应对,尽快出台详尽的行业准则,监督并干预网络微媒介,做到时时监管微文化。软件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对微内容进行实时净化过滤,从根源上斩断“不良信息”的传播,杜绝“危文化”,确保风清气正的微文化环境。同时,加大宣传规范网络行为,广泛普及网络道德教育,因为良好微文化环境的塑造,需要社会的共同监督、行业的自我约束与个体的自觉执行。

2.高校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微文化思想教育功能。

微文化渗透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坦然理性地面对形势的变化,提高自身现代文化接受与应用能力,“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其发展为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新阵地。借助“微”字主题的核心圈,洞察青年学生的思想动向与需求,倡导主流价值形态。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不拘泥于理论灌输,通过校园微论坛、微报纸、微广播、微公益、微视频等多元教育平台,在师生的参与互动中以文化促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受尊重。加强校园微文化建设,应充分彰显微文化的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与育人功能。

3.大学生加强自律,提高媒介素养与价值判断能力

作为微文化的主要受众群,大学生应辩证看待微文化,抛开个人情感与偏爱,洞察微文化的教育价值内涵,时刻保持谨慎态度,学会自主甄别真伪,做到“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同时,作为未来社会核心,大学青年应以高度的自控力与严格的自律能力,合理安排时间,明确上网需求和上网目标,拒绝成为“刷屏一族”;培养社会责任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创造并传播更有意义、有价值的“微内容”,让“微文化”生长在阳光下;抱着正确、坦然的上网心态,既保持对新奇事物的好奇与学习态度,又学会主动驾驭信息,自动屏蔽不良信息的毒害,不哗众取宠,不盲目追求点击率,做到“慎言、慎行、慎独”。

参考文献:

[1]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工业大学,2014.

[2]李长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5.

[3]卢尚月.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5(2).

[4]唐爱民,杨丽萍.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3(3).

篇10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17-02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日常了解信息的主要方式。为了解武汉地区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方面的行为特点,我们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学校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分析报告。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性

我们对355名男性大学生和397名女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此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平衡,故在此基础上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1.男女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

1.1男女大学生手机文化消费偏好不同

在使用手机进行文化产品选择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使用手机看电子书的占比38.6%,选择使用手机刷微博和朋友圈的占比37.2%,x择使用手机进行QQ、微信聊天的占比12.4%,选择使用手机淘宝的占比7.3%,使用手机查资料的占比3.4%,选择使用手机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的占比1.1%。因此男生使用手机主要会选择以下文化产品:看电子书、刷微博朋友圈以及QQ、微信聊天。用手机淘宝,查资料和看电视剧、电影、动漫讯占比极少,不爱用手看新闻资讯。

然而女生选择使用手机看电子书的占比35.8%,选择使用手机刷微博朋友圈的占比46.9%,选择使用手机淘宝的占8.3%,选择使用手机进行QQ、微信聊天的占比7.1%,选择使用手机查资料的占比1.0%,选择使用手机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的占比0.8%,选择使用手机看新闻资讯的占比0.3%。因此女生使用手机主要会选择以下文化产品:刷微博朋友圈、看电子书以及淘宝。用手机聊天,查资料和看电视剧、电影、动漫以及看新闻资讯占比极少。

1.2男女大学生电脑文化消费偏好不同

在使用电脑进行文化产品选择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使用电脑完成作业的占比43.3%,选择使用电脑查资料的占比34.6%,选择使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的占比7.6%,选择使用电脑看电视剧、电脑、动漫的占比10.7%,选择使用电脑玩网游的占比2.8%,选择使用电脑看新闻资讯的占0.3%。因此男生使用电脑主要会选择进行以下选择:完成作业、查资料、以及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网游、看新闻资讯的占比较少,不爱使用电脑淘宝。

然而女生选择使用电脑完成作业的占比72.8%,选择使用电脑查资料的占比19.4%,选择使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的占比2.8%,选择使用电脑看电视剧、电脑、动漫的占比3.5%,选择使用电脑玩网游的占比0.3%,选择使用电脑淘宝的占比0.3%,选择使用电脑看新闻资讯的占比0.3%。因此女生使用电脑主要会选择进行以下选择:完成作业、查资料、以及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网游、淘宝、看新闻资讯的占比较少。

1.3男女大学生书籍文化消费的偏好分析

在喜欢看哪一类书或杂志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的占比30.4%,选择看经典著作的占比34.1%,选择看娱乐时尚类的占比12.1%,选择言情的占比2.5%,选择悬疑推理的占比8.7%,选择武侠奇幻的占比4.5%,选择艺术的占比2.8%,选择动漫幽默的占比2.0%,选择旅游地理的占比1.4%,选择生活类的占比1.1%,选择外文原版的占比0.3%。因此男生主要会选择以下类型的书或杂志: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经典著作、娱乐时尚、悬疑推理。选择言情、武侠奇幻、艺术、动漫幽默、旅游地理、生活及外文原版类书籍或杂志的占比较少。

然而女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的占比31.5%,选择看经典著作的占比30.7%,选择看娱乐时尚类的占比22.2%,选择言情的占比4.3%,选择悬疑推理的占比5.0%,选择武侠奇幻的占比1.0%,选择艺术的占比2.5%,选择动漫幽默的占比1.3%,选择旅游地理的占比1.0%,选择外文原版的占比0.5%。因此女生主要会选择以下类型的书或杂志: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经典著作、娱乐时尚、悬疑推理。选择言情、武侠奇幻、艺术、动漫幽默、旅游地理外文原版类书籍或杂志的占比较少,不爱看生活类书籍。

2.不同级别大学的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

我们对233名一本大学的大学生,283名二本大学的大学生以及234名三本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级别大学的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2.1关于手机文化消费时间的差异

调查发现,在使用手机的时间上,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20.2%,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11.0%,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5.9%。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6.5%,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6.7%,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44.1%。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43.3%,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52.3%,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50.0%。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的级别越低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大学级别越高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短。

2.2关于电脑文化消费时间的差异

在使用电脑的时间方面,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40.1%,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4.6%,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4.7%。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5.8%,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8.1%,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28.0%。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16.8%,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18.7%,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8.5%。一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7.3%,二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9.5%,三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28.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的级别越低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越短,大学级别越高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越长。

二、造成差异性的原因

1.男女差异性的原因

我们随机采访了50名男性大学生和50名女性大学生。女生认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说,微博使女性的话语权增强,并且赋予了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平等的表达空间,提高了女大学生的地位。所以,女生可以通过微博自由发表言论,享受与男生平等的权利。此外,分享明星状态,可以追赶潮流也是女生喜欢微博的原因。而男生觉得微博信息具有浅显性、破碎性以及不完整性,缺乏理性和辑思维,因此整体上来说,男生没有女生爱刷微博。

从消费心理上分析,女生淘宝多为满足自己的对时尚、美感等的精神追求,就算不买东西看看也很开心。然而男生消费时目标明确、果断,他们淘宝就是为了买东西,所以男生不如女生频繁使用淘宝。

2.不同级别大学大学生文化消费差异的原因

2.1校园文化氛围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

一本院校,特别是特别是985工程或211工程大学,大多拥有较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自然环境秀美,文化气息浓郁。这些大学专任教师总人数较多,有的甚至超过新生人数。不仅如此,专任教师大多拥有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具有较强的应用型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此外,一本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的教育资源丰富。这类高校,学术气息浓郁,大学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学习最新或最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受到优良文化氛围的影响,大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进行发展型的文化消费。

而三本大学办学时间较短,文化气息欠缺。此外,受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影响,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一二本院校,学生的教育资源有限。由于欠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教学引导,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娱乐性强。

2.2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

一本大学的大学生是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大学的,这些学生大多勤奋好学,学习自主性强,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大多拥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能力强,做事持之以恒,他们会按照目标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合理的进行发展文化消费。根据凡勃仑的炫耀性消费理论,齐奥尔格・齐美尔的流行是阶级的产物以及洛文塔尔的“消费偶像观”的论述,均体现了文化消费是一种带有模仿性质的消费形式。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大学生文化消费具有模仿性。所以一本大学的大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的同学,进行优质的文化消费。而二本、三本大学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弱于一本大学,学生的自觉性也较差,娱乐又是人的天性,所以这些大学的学生文化消费娱乐性较强。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52-02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手机成为中国当代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青睐对象,其在交流沟通方面显得更为便捷。手机所具有的功能比较全面,能迅速增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沟通。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完全处于由手机等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中。手机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诸多影响,由此衍生出“低头族”、手机依赖症等现象。部分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整天沉溺于手机中,走路、上课甚至吃饭都离不开手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在这日益严峻的课堂手机依赖问题中,我们该如何正确利用手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手机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手机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1.学生社交的主要工具 

在任教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学生与朋友、同学保持交流都是利用手机短信、QQ、飞信以及新出现的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同时,他们写日志、发照片、发微博等让自己的信息也获得他人的关注,以此来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他们习惯于在虚拟世界中与他人交往,从而导致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大量减少,随之会造成学生的人际交往脱离现实。大量事实表明,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往往选择手机上的虚拟交流,这严重影响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往。 

2.个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改变了以往的休闲娱乐方式,他们认为手机是他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手机可以用来阅读报纸、看小说、浏览新闻,手机还可以玩游戏、听音乐,甚至可以自行录音检测与原唱的匹配度,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3.逃避学习压力的工具 

很多学生到了职业院校,没有了高中时的升学压力,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逐步沉迷于网络,他们课堂上玩手机,课后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对教师布置的作业经常直接用手机在网上搜索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部分学生越来越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对所学内容会感到索然无味,便通过玩手机游戏、用手机上网等方式逃避学习。这会导致学生产生思考的惰性,严重阻碍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 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影响 

1.影响师生互动 

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从表面上看,只是玩手机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但实际上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玩手机,往往会停下来用一定的时间加以制止,这无形中就占用了属于绝大部分学生的公共时间,老师的思路会被打断,认真听讲同学的合法利益也受到了侵害。同时,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不能及时听到老师的提问或所讲的内容,从而不能给老师更好的反馈,教师就不能了解真实的需求,就会加剧师生间的矛盾,但如不及时制止,则会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造成的危害更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影响听课效率 

通过调查发现,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学生成绩都不太理想,因为课堂交流他们几乎不参加,思考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他们更乐于被动地接受。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所需要的只是考试能通过,他们来上课也只是为了获得平时成绩,这种过低的自我要求毫无疑问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三 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控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一直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督促下完成学业,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进入职业院校后,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督促,管理和学习模式跟以往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区别。学习压力没有高考前那样大,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逃避或放弃学业而沉迷于手机中。 

2.教学模式不合理 

总体来说,职业院校除了专业课程经常开设实验课外,很多文化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在课上授课,课后布置作业,随后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试卷考试为主)进行知识点检测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多是“填鸭式”的,课堂上的授课往往比较呆板,与学生缺乏交流与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有部分教师备课不够充分或缺乏讲课技巧,上课就是读教材或PPT,学生对这样的讲授产生不了兴趣,于是利用手机上网消磨时光。 

3.学生存在厌学和畏学情绪 

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导致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不断背书、做习题,学习兴趣在题海中被慢慢消磨殆尽。到了职业院校,学习模式与中小学阶段有很大的区别。高校课程学习存在知识点多、课时少的问题,他们必须在课前、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才能学懂。但是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入大学以后发现所学知识难度很大,学不好,于是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四 降低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负面影响的建议 

1.制订相关管理规章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中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义务包括: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现实中,课堂上玩手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消极影响,学生没有努力学习,没有遵守学校的课堂纪律,没有尊重老师上课的劳动这样的现象大量存在。目前,就很多学校而言,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并不违反学生行为规范和教学管理规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学生的义务,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可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或玩手机,如有违反,一经发现,一律收缴。目前,已有学校制订并执行此类管理措施。2.教师以身作则,课堂上不使用手机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应该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以自身行动尊重教学、尊重课堂、尊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我院就有规定,若教师在课堂上接听手机或玩手机,一旦被发现,则被认定为教学事故。 

3.严格加强课堂管理 

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很多教师在发现此类现象后只是善意提醒,并不进行过多干预、制止。事实上,学生课堂上玩手机仅靠善意提醒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且课堂上玩手机行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于自控能力相对缺乏的学生,必须严厉制止其在课堂上玩手机,一旦发现,立即收缴,课后再进行处理,绝不姑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权利和义务的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的第三点:“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的第四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很有可能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极有可能引起其他同学的效仿,导致很多同学都不认真听讲从而影响学习。课堂上不认真听老师讲课,从行为本身来看,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学生尊师重教优秀品德的培养。因而,作为教师,有权利指导学生好好学习,认真完成学业,有义务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玩手机在善意提醒还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暂时没收学生的手机,加强课堂管理。 

4.在教室配备手机使用袋 

以我院为例,每个班级的教室后方,都配有一个手机使用袋,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将手机放在自己的手机袋里,强制使人机分离,以保证上课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有调查显示,部分学校也实行过将手机放入使用袋的措施,但是往往呈现昙花一现的状态,因为他们的手机使用袋是放在学生身边的,因此在教室固定的地方统一配备手机使用袋,效果会好些。 

篇12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249-02

一、信息异化的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信息资源正以几何倍数的速度不断增长,我们已经真真切切感受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快捷,使人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但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彰显,其中信息异化问题就是目前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

信息异化的概念是由哲学概念中的“异化”衍生而来的。所谓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了原有内涵,反而演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1]。通俗的说,就是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正以某种形式改变着现代人的思想以及行为,导致人们对信息产生了高度的依赖而不能自拔,即信息技术对人的控制不断加深。

二、大学生信息异化的表现

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最敏感、最迅速的群体,也是受网络信息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群体。据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的达到38.5%,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接近90%[2]。事实表明,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沟通交流的便捷渠道。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复杂的网络环境,面对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碰撞,正处于身心发展波动时期的大学生很难把握,从而发生信息异化的现象。

1.信息焦虑症

信息焦虑症主要是因无法获得、理解、利用信息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感。网络信息量巨大,对于缺乏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在搜索、鉴别、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无助甚至无所适从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甚至感到莫名的焦虑、恐惧,以至出现强迫症的病理表现。例如有的人会担心网络交易后密码泄漏,反复修改密码;有的人由于无法辨别有用和无用信息,习惯性刷新、保存大量网页等。

2.信息依赖症

信息依赖症是信息时代对网络信息表现的过度依赖。网络信息时代,上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沟通交流、娱乐休闲,但是有人对网络产生了过度依赖,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例如,有的人喜欢网络购物,漫无目的地浏览购物网站;有的人依赖网络查询信息,寻找答案,离开网络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人迷恋网络游戏,一段时间不玩就觉得无所适从、生活空虚,甚至导致学业荒废等。

3.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给当事人造成伤害的现象[3]。网络暴力不同于生活中的拳脚相加,它是在网络高度普及的时代,借助于网络这个虚拟平台,用语言文字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对网络事件的真实性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并且具有社会正义感、易冲动,针对网络上的一些违背传统价值观、人类公共道德的事件,容易言辞激烈,出现网络暴力的行为。

4.信息窄化

信息窄化是指人们通过网络查询信息时,网络媒介采取“协同过滤机制”,根据以往用户选择信息的情况分析用户喜好,并将趋近于用户兴趣、爱好的信息优先推荐给用户的现象。信息窄化的出现与人的认知特点有关。由于海量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脑的存储能力,人们通过自主选择,更容易注意、理解、记忆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年龄相仿,生活规律相似,学习内容相近,对信息选择的观点也容易受到彼此的影响而趋近于相似。因此,大学生群体中接受的信息也更易趋于窄化。

5.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是指人们有意制造、传播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信息,导致危害他人利益或降低信息获取效率的行为,主要包括在网络散播虚假信息、制造无用信息以及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有害行为。在网络世界中,人们感觉自己隐藏在虚拟世界之中,在随意信息垃圾、有害病毒之后,自认为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心理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容易轻信、转发虚假、有害信息。同时,对于经常需要查找信息、补充学习资料的学生来说,冗余的信息也增加了他们查找信息的难度。因此,信息污染对于大学生来说危害较大。

三、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传统途径之一。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图书馆更应从自身出发,在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寻找读者服务的突破点,帮助大学生摆脱信息异化的禁锢。

1.信息服务的拓展

大学生信息焦虑症的产生与他们对海量信息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密切相关。高校图书馆从拓展信息服务入手,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分辨信息,从而减少信息焦虑的产生。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图书馆员通过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播信息的劳动,服务于社会,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4]。传统的信息服务是基于读者简单提问式的文献检索和信息传递的服务,所传递的内容仅限于显性信息与显性知识,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分析,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5]。拓展信息服务可以从满足大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想读者所想,在大学生迫切需要信息服务的几个重点阶段,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例如,在大一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将图书馆的功能、服务内容告知他们,让他们掌握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期间,为学生提供信息检索辅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收集、整理文献信息,提高大学生的论文质量;为学生创新团队、兴趣小组等团体提供信息检索辅导等信息服务,增强学生团队的学术水平等。

2.文化活动的组织

大学生信息依赖症的产生与他们学习生活单调、缺少适合的文化体育活动有关。图书馆作为学校服务育人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可以联合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开展有益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打造拓展视野的平台,给予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空间。例如,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厅室帮助学生社团开展读书会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极讨论,寻找阅读的真谛;可以为大学生开辟影音欣赏等活动,播放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电影、纪录片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通过设立英语沙龙、阅读角等厅室,为学生提供阅读讨论、兴趣交流的平台;可以聘请专家开办学生感兴趣的讲座,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就业等。

3.网站系统的监管

大学生网络暴力的产生与网络具有隐蔽性有着密切关系。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馆网站、论坛的监管,防止网络暴力在图书馆网站上发生。首先,可以采用实名制的方式管理图书馆网站上的BBS论坛,要求学生或教职工用真实姓名、读者证号进行用户注册后,才能在论坛上发表言论。其次,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采用信息网址的追踪软件、网络安全保护软件等,对主页进行监管、维护,让网络技术成为“把关人”。第三,设置人员定期对网站上的不良信息、过激言论进行筛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虚假的信息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言论的迅速扩散。

4.深入导读的开展

大学生信息窄化的产生与大学生信息源短缺、分辨信息能力低有关。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深入导读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首先,图书馆要建立与学校各个院系、专业的联系机制,由有专业背景的馆员了解学科研究的新动态,掌握各个年级主要课程的推荐书目,并及时采购相关图书。其次,开通读者推荐购买图书的渠道,通过在图书馆网站设立专栏的方式,由读者填写表格,推荐购买感兴趣的图书,再由图书馆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及时采购并通知读者及时借阅。第三,通过设立新书区、新书专架的方式,吸引读者阅读图书。通过公布图书借阅排行榜、期刊阅读排行榜等形式向读者推荐好的图书、期刊。一系列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分辨能力,从而减弱网络信息窄化带来的弊端。

5.信息素养的培养

遏制信息污染,应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入手。早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是指“个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地检索、评估、组织与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修养三个方面[6]。信息素养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升,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规范、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创造等方面的内容。图书馆可以利用检索培训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同时从信息检索利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修养方面帮助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分辨能力,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从自身出发,自觉遏制信息污染。

参考文献:

[1]孙瑞英.信息异化与信息异化的根源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5).

[2]王欢,常永亮.当代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刘明.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