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4 01:53: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毕业论文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
确定“题目—毕业生—指导教师”后,立即通知相关教师和毕业生。规定指导教师必须在第七学期末放假前与学生首次见面。师生面谈之后,可以对毕业论文题目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的开展思路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相关书籍及参考资料,以便学生可以尽快入门。第八学期开学后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平时的过程监督。
要求每个学生每月至少提交两份活动记录,反映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进展;同时,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月对每个学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导记录,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
(二)在期中教学检查时重点抽查。
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和指导教师记录;2.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状况;3.举行中期论文进展汇报,要求学生将前期的工作以及后续打算制成PPT,向指导小组答辩,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
(一)规范论文终稿的格式。
学校出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做出统一要求。
(二)设置教师互评小组。
毕业论文的终稿提交前,指导小组原则上让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师相互评阅毕业论文,建立若干个两人或三人的互评小组,撰写指导教师评阅书和评阅教师评阅书。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分组。
1.答辩小组的学生成员:
为了便于选拔优秀的毕业论文,事先通知打算申报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申请,在得到指导教师同意后将其确定为有效候选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申报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答辩小组,便于比较。然后,根据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将剩下的学生根据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兼顾指导教师的专业以及所带的学生人数,便于各小组有差不多人数的指导教师,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有所了解。
2.答辩小组的教师成员:
原则上所有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师都是答辩小组成员。每小组配小组长一名,答辩秘书一名。分配原则是尽量让指导教师在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小组,同时,兼顾每个答辩小组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数量。
(四)答辩工作。
1.准备工作。
学生在提交终稿后,要制作答辩的PPT。此外,还要确定各答辩小组的答辩秘书,通常是在征询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进的年轻教师,同时,明确答辩秘书和答辩小组长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在学校文件的基础上,细化具体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即“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以及“现场答辩成绩”的各自权重。
2.答辩工作。
(1)现场答辩:各答辩小组组长主持答辩工作,学生根据答辩秘书排好的答辩次序,依次进行答辩。学生报告六分钟,回答问题四分钟。教师就学生论文的创新点、收获、困难等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同时,检查学生的论文格式是否规范,并提出建议。答辩秘书记录答辩过程中的问题,小组的教师成员现场打分。
(2)成绩评定:
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计算各位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生的答辩成绩,然后根据权重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小组教师成员召开评议会,进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后期工作。
(1)学生方面:
学生根据答辩时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上交。
(2)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在审核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上签字,并将材料交给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整理答辩记录、答辩评语,填写答辩成绩,经答辩小组长签字后,按期提交院办。
四、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
(一)组织工作。
指导小组成立后,应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制定各种实施细则。比如,起草《本科生毕业答辩秘书工作细则》,明确答辩秘书的具体工作。
(二)鼓励论文题目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实践教学项目。
对毕业论文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农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的产业,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十分有必要按农业资源的禀赋特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带。但是,从省到市、县的地方农业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上基本与中央一致,职能高度同构。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地方主导产业的形成,也不利于地方专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客观上也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农业区划特别是特色产业带的形成。
2.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影响了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然而,千家万户的小农分散经营面对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暴露出规模小、效率低、竞争力弱的严重缺陷。同时,政府对农民的技术、信息和市场服务也难以到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主要是连结农户和市场的中介组织发育滞后,使得农业的市场主体缺位。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形成国内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大市场,也不利于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二、农业管理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深入,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应随之发生变化。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做到农业行政事务有的放矢,以适应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完善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要在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健全法制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管理技术的创新。
1.农业行政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农业部门首要做的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讲,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就会表现为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塑造服务型农业行政理念是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创新与发展的要求与必然趋势。其次,面对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要求农业行政部门不断更新观念,迅速面对现实,积极寻找解决问题与矛盾的方法与途径。更应树立开放理念,将所掌握的公共信息向广大农民开放,全面推行“阳光政务”。
2.农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创新
在农业行政管理理念创新的同时,更应注重管理体系的创新。在职能的优化上,应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重新定位,准确界定管理部门的职权与职责。应着力于建立、完善和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一是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市场服务职能,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营造和维护公平与法治统一的良好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二是改进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自觉运用财税、货币、产业政策以及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来调控农村经济运行。三是培育和健全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如建立各种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竟争力。四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领域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作用,如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增加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总之,要促进政府农业行政职能由全能向有限,由管制向服务,由划浆到掌舵的转变,促进部分农业行政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从组织结构上来说,农业内部各产业,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业生产的投入与扶持、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厂、农产品的加工与运销、食品的安全与国内低频市场的开发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我国农产品产业链人为割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严重脱节,管理职能分散的体制安排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我国应该借鉴它们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政府的农业管理体制,尽快将各部门涉农机构撤消或合并,对现有的涉及农业管理有关部委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农业管理职能进行重新组合,组建新的综合统一的农业部门,确保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和农村发展等整个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和协调。
本文通过对其所处聚酯行业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等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指出企业应实施集中化低成本战略。并提出了加快原料配套、发展优势产品;加快企业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内部机制和体制改革,增强综合竞争力等建议,以使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市场地位。
关键词:仪征化纤发展战略建议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仪征化纤)是改革开放以后建设发展起来的我国最大的化纤和化纤原料基地,属国家特大型企业。公司本部位于江苏省仪征市,占地10平方公里。1978年筹建,1982年组建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1993年12月股份制改组设立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加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0年改为现名。公司于1994年、1995年先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14亿H股、2亿A股,截至2003年底,公司总资产120.8亿元,净资产91.3亿元,资产负债率22.6%。实现销售额103.4亿元,销售利润2.9亿元。以聚合能力计,为国内最大、世界第四大聚酯生产商。2001年被国家授予“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并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02年度中国内地上市企业100强第24位。
(二)主要业务和产品
仪征化纤主要从事聚酯原料和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包括自产产品运输及售后服务等。主要产品包括纤维级聚酯切片、瓶级聚酯切片、涤纶短纤、涤纶长丝、三维卷曲中空纤维5大系列289个品种规格。统一使用“白斯特”商标。
聚酯切片和短纤曾获国家质量银奖,瓶级切片获得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认证,聚酯切片、涤纶短纤和长丝国家标准样品均由仪征化纤研制。
(三)公司面临的问题
1、市场份额下降,竞争压力倍增
随着国内聚酯工业飞速发展,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迅速崛起,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公司产品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2、效益不断下滑
近年来聚酯工业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原料价格随着世界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3、科技创新能力不够
与国外大公司相比,仪征化纤在工程化技术、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4、机制和体制不适应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决策机制、分配制度等已经不适应以民营化为主体、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
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环境是机会与风险的统一体。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与考核的过程,是对环境分析、利用的过程,是发现、利用机会,回避风险的过程,因此,环境分析是战略制定的起点。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正确把握企业发展方向。
(一)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通过采用PEST分析模型对企业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法律环境也大大改善。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积极改善管理制度,加快与国际通行贸易规则接轨。国内资本市场对内外资全面开放,环保、安全、劳动卫生等方面要求日趋严格。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将进一步放开项目投资审批权限,纺织企业可根据市场自主进行项目投资建设。同时国家鼓励纺织化纤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
2、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GDP增长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达到11.6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7.1%,达到8512亿美元,由上年居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3、社会文化环境
我国社会稳定,治安良好,人力资源丰富。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目前我国人口年均增长3000万,仅解决穿衣问题,每年就需增加聚酯需求量14万吨左右。尤其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农民减负等政策的实施,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将逐步提高,化纤的消费量也将逐步增加。
4、技术环境
目前我国聚酯装备与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聚酯装置比例大大提高。采用国产化聚酯技术能力占新增产能的65%,最大单线规模达到600吨/日。同时我国聚酯产品差别化开发也在不断进行,高模低缩、细旦、阻燃、吸湿排汗等差别化聚酯纤维产品陆续生产应用,非纤领域如聚酯容器包装、薄膜等也得到广泛应用。
(二)企业产业环境分析
1、产能产量高速增长,中国正成为世界聚酯生产基地。
1990年我国聚酯产能仅为104万吨,1997年为242万吨,1999年为395万吨。之后,在市场拉动、技术推动和机制带动下,我国聚酯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国内聚酯产能和产量分别从1999年的395万吨和359万吨猛增至2003年的约1380万吨和1030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36.7%和30.1%,远远高于全球其他地区的增长水平。目前,我国正在成为世界聚酯的产销中心,现有聚酯产能分别占全球的32%和亚洲的47%,聚酯产量占全球的27%和亚洲的40%。
2、国内聚酯行业已成为完全竞争性行业。聚酯市场已进入全面竞争时代,民营企业迅猛增长,产业集群趋势明显,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1)我国聚酯行业的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国有及国有控股、民营、外资及合资企业多元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民营企业成为聚酯行业重要的新生力量,其聚酯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比重已超过50%。
(2)聚酯产能分布的地域集群趋势非常明显,江浙沪地区已成为我国聚酯产品的产销重心。至2003年底,江浙沪三地的聚酯产能占全国的67%,消费量则超过全国的80%。
(3)聚酯企业纷纷扩充产能,企业规模迅速扩大。1998年我国聚酯生产规模在3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只有仪征化纤一家,到2003年底已达到了10家,国内前十名聚酯企业产能之和达到了56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0%。
3、产业链发展不协调、上下游产能增长不配套导致聚酯原料的进口依存度长期保持较高水平,进口量有增无减。
目前我国聚酯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不协调,PTA和EG等上游原料产能与下游聚合能力严重不配套,聚酯原料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制约了聚酯工业的良性发展。2003年,我国进口PTA约470万吨,进口EG约260万吨,进口PX约98万吨,进口量同比继续增加,PTA、EG和PX的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52.8%、71.3%和35.3%。
(三)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仪征化纤所面临的机遇:
1、聚酯产品需求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市场空间广阔
到2010年,我国聚酯产品需求将净增127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11.36%,说明我国聚酯产品需求仍处于高成长周期,为仪征化纤进一步以低投资做大产能、摊薄成本提供了机遇。
2、聚酯产品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聚酯需求的增长将很大程度上依赖差别化、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我国差别化聚酯纤维的比重仅为20%,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美国聚酯纤维服用、装饰用和产业用的比例是40∶33∶27,欧盟是44∶20∶36,我国是67∶20∶13。全球产业用纤维在整体纤维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将由1997年的1/3上升到2008年的1/2以上,而我国仅约占1/10。
3、民营企业等竞争对手在开发差别化和高附加值产品方面还没有到位
外资及合资企业凭借产品技术优势寻求扩大市场份额,而民营企业产能基本上是大规模、低成本复制,产品雷同。
4、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方面国家对聚酯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市场竞争趋于规范,另一方面仪征化纤可以依托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和江苏沿江大开发的有利条件,利用产业集聚、市场分工和政策优惠,借力使力,有效发展。
当然,我们看到在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1.企业产品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随着我国聚酯工业技术、资本市场对内外资全面开放,世界聚酯产业重心向我国转移,国际大公司加快向我国市场渗透,国内民营企业在完成资本积累后,利用技术和资金壁垒消除带来的契机,大举进入聚酯行业,目前已占据半壁江山。相对于国内民营和外资企业的高速发展,仪征化纤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产品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聚酯产品市场占有率由1992年的30%,降至2002年的不足12%,目前则不到10%。
2.行业后进入者发展速度惊人
由于我国聚酯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外资和民营企业均已拟订大规模的扩能计划。其中民营企业发展步伐最大,他们想抓住机遇,通过后三年的进一步发展,实现PTA自我配套,扩大规模,抢占份额,增强实力,在目前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中,抢先出头。
3.聚酯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由于新兴的民营企业采用现代国产化聚酯技术,装置规模大,投资省,同时由于没有历史包袱,用工灵活,人工成本低,其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后发优势明显。而仪征化纤聚酯装置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虽然经过不断技术改造,产品质量有所提高,物耗能耗也不断下降,但由于装置建设早,投资高,装置规模小,人工成本相对较高,产品成本竞争力已显不足。
4.聚酯产品差别化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竞争激烈,普通聚酯加工产品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部分聚酯企业已将目光投向差别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
5.新型化纤品种正逐步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目前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化纤品种有PEN、PTT、PLA、氨纶、碳纤维等,这些新型化纤品种生产技术大多在国外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其中氨纶经国内企业多年生产摸索,已基本掌握生产技术,生产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成为化纤企业新的投资热点。
(四)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仪征化纤是我国最大的聚酯生产基地,也是中国石化聚酯产业的重心,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配套优势
聚酯、合成纤维是中石化的核心产业之一,仪征化纤被列为核心产业的重点企业。目前仪征化纤现有PTA产能85万吨,PX和EG原料由中国石化内兄弟企业的配套供应,有利于提高聚酯产品的竞争力。
2、产品规模优势
仪征化纤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实力比较雄厚。2003年聚酯产能约130万吨,世界排名第四,是世界知名聚酯制造商之一,并有中国石化作为坚强后盾。
3、技术领先优势
产品技术开发和工程化能力较强,是我国最早大规模进入聚酯行业的企业之一,到2004年公司已建成投产20年。产品在国内有较好的声誉,部分产品获国际认证,综合产品质量高于民营企业,属国内一流产品。
4、产品品牌优势
“白斯特”和“康祺”分别是仪征化纤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由于产品质量稳定,售后服务好,经多年经营,其品牌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
5、财务资金优势
仪化财务结构稳健,负债率较低,现金流量充裕。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约22.6%,仅为民营企业的1/3左右,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6、人才优势
公司培养了一支在生产经营、研究开发等方面优秀的技术与管理队伍,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体系。
7、营销网络优势
仪征化纤地处市场腹地,营销网络健全,产品用户满意度较高。仪化主流产品是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维,靠近市场,综合物流成本较低。仪化康祺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主流市场。公司五大主产品均有稳固的客户群,与重点用户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8、土地资源、公用工程配套等优势
仪征化纤现有土地为建设初期一次性征用,其中预留发展用地可满足公司今后五年规划发展项目的需要;同时企业配套有热电厂、给排水厂、动力厂等辅助生产设施,为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9、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1997年始,仪征化纤结合四期工程建设,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与1997年相比,聚酯切片差别化率从几乎没有提高到57.3%,纤维差别化率从15.54%提高到41%,产品品种由50个增加到289个。
虽然仪征化纤存在以上优势,但我们也注意到,与国内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资源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聚酯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原料成本已占聚酯产品制造成本的70%以上。由于近几年,我国聚酯发展迅猛,原料供求失衡,价格不断攀升,导致聚酯企业的竞争转向原料资源的争夺,原料资源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仪征化纤两大主要原料PTA和EG,只有PTA部分自给,配套率不到70%。随着公司聚酯产能继续增长,原料自给率还要逐年降低。因此,原料资源配套不足将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2.汽、电等公用工程配套瓶颈将开始出现
公用工程配套齐全并且有一定的富余一直是仪征化纤优于民营企业、保持领先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着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公用工程的供应将出现紧张,尤其是汽电需求方面。由于最近各地方均不同程度出现电荒,许多企业被迫限电生产,开工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规模优势已不明显
近年来公司聚酯产能在国内总产能中所占比例迅速减少,调控国内聚酯市场的能力迅速减弱。1995年公司聚酯产能几乎占全国的1/3,1998年下降到1/4,2000年再下降到1/5,到2003年已不到1/10。同时,仪化产业链偏窄,纤维差别化、聚酯专用料生产能力比重偏低。至2003年底,公司瓶级聚酯能力不足全国的10%,聚酯专用料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民营企业大容量聚酯装置纷纷上马,仪征化纤原有规模优势已不明显。
4.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人均产能和劳动生产率偏低
2003年,仪征化纤人均产能约90吨,人均销售收入约9万美元。而美国KoSa和伊士曼、台湾南亚和远东纺织等公司的人均产能在210-610吨,人均销售收入15-30万美元,差距较大。
5.与民营企业相比,生产成本高
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工、管理、折旧、维修、包装和仓储运输等成本费用上。据资料显示,优秀民营企业人工成本比仪征化纤低约100元/吨,折旧费低约80元/吨,管理费用低约50元/吨,维修费低约25元/吨。
6.与外资或合资企业相比,产品附加值低,持续创新能力不强
仪征化纤聚酯产品的结构比例,优于国内同行,与台韩公司相当,不过产品的具体规格、用途与量的大小及在质量上存在一定差距。远东纺织60%的聚酯短纤和全部切片已全部实现非纺织用途。南亚纤维产品规格多,仅长丝就有417种规格,其中高附加值规格占77.5%,高于台湾地区39.8%的比率。远纺的工业丝及瓶级切片、南亚的超细纤维和家饰用填充级短纤、汇维仕差别化短纤维领先同行。
7.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如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灵活,如用工不活,薪酬与市场脱轨,机构庞大,决策机制复杂等等,这些弊端不利于企业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不利于及时把握市场机会。
8.国际市场尚未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不利于参与世界竞争
三、发展战略的建议
通过对仪征化纤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和劣势互现。作为尚处于高速发展中的聚酯企业,如何在发展中把握方向,及早甩开包袱,轻装前进,战略选择和实施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战略选择
通过采用SWOT分析模型对仪征化纤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存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见表2)。
机会
仪征化纤在聚酯行业中市场机会大于存在的威胁,虽然民营企业的冲击和竞争影响较大,但内部优势仍比较明显。因此应当采用成长型发展战略,即采用集中化低成本战略,发展优势产品,特别是国内缺口较大的聚酯原料的发展,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二)发展战略建议
1、充分依托中国石化的原料互供优势,加快聚酯原料的配套建设
在做好两套PTA装置稳定生产的同时,抓紧进行第三套100万吨PTA装置的规划建设工作,尽快形成年产200万吨的PTA产能,以进一步提高原料配套能力,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在资源竞争力强的地区,以合资、参股等方式与国际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建设PX原料与EG原料的生产基地,确保上述原料稳定供应,使仪征化纤的产业链逐步向上游原料推进,以避开与民营企业的低水平竞争。
2、进一步发展聚酯总量
根据我国纤维消费总量与GDP的关系以及纺织纤维本身的成长性,结合英国PCI、美国CMAI和中国化纤行业等相关信息机构的预测,我们预计在2003-2010年期间,我国聚酯产品的需求仍将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需求量将从2003年的113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400万吨,比2003年翻一番多。为仪征化纤进一步发展聚酯产能提供了市场机会。
具体品种主要是进一步扩大有竞争能力的涤纶短纤、瓶级聚酯、聚酯专用料切片等品种,实施大规模低成本发展,通过以较低的投资,迅速提高优势产品的生产能力,保持优势产品的市场份额。通过优势产品产能的迅速提高,进一步显现公用工程的配套能力,可分流富余人员,摊薄固定成本和人工成本。由于公司现有的国有企业机制和体制,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尽量规避劳动密集型项目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的项目,降低市场风险。如涤纶长丝及DTY项目等。
3、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抓好产品、技术和产业升级,发展专有技术
研究开发新型催化剂、添加剂和助剂,提高现有聚酯装置生产能力;加大对核心技术、专有技术、优势产品的科技投入,尽快形成一批自己的核心技术、专有技术和优势产品。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纤维和瓶用聚酯产品,调优产品结构。对新材料及新型化纤产品开展前期开发的战略研究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其它纤维(包括PEN、PTT、Tencell等特种纤维)领域拓展。在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开发的同时,要加强技术保密和保护工作。
4、进一步进行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
仪征化纤应积极根据当前聚酯产业高度民营化的市场状况,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通过激发人才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进行企业的三次创业。新建项目可通过与国际、国内著名厂商合资合作建设,利用其技术、品牌、市场和机制,使项目具有综合竞争能力。
5、重视资本运营
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企业或资产并购实现低成本、超常规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它寻求生产经营能力的快速扩大和资本增值。资本运营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投资、参股、控股、购买、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国际国内资本运营的案例很多,成功的、失败的都有,是一把双刃剑。“八五”及“九五”期间,仪化股份公司及集团公司曾通过资本运营,先后兼并了佛山化纤、扬州合成化工厂、常州大明和无锡大通公司等单位,但兼并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市场经济机制尚不完善,公司又缺乏这方面的管理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完善,我们可以考虑对市场腹地的优质资产进行资本运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因此,一方面公司新项目的建设要与新体制、新机制相结合,通过与国际、国内著名厂商合资合作建设,引进其技术、品牌、市场和机制,使新上项目具有综合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新装置可以采用合资或参股等方式,在市场腹地进行建设。同时随着国内聚酯业竞争的加剧,我们可以在市场腹地择机收购一些有潜质的聚酯企业,以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换取竞争优势。同时也要重视品牌运营。
6、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国内聚酯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将建设成为世界聚酯工业制造基地。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把仪征化纤打造成为国际一流聚酯企业,跳出国内聚酯企业低水平价格竞争的泥潭。
总之,加快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仪征化纤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是实现集中化、低成本战略的必由之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民营和外资企业的迅速崛起,产能不断膨胀,必须上下一致,增强危机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压力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当然,讲发展,不是一味地追求低水平产能的扩大,而要同经济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优势产品,发展有竞争力的产品,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要放大优势,培育特色,差别竞争,错位发展,迅速增强公司综合经济实力。要把发展战略作为第一要务,万众一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齐心协力抢市场。通过持续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把仪征化纤培养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综合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的化工化纤企业。
参考文献:
1.常桦,《迈克尔·波特-完全竞争战略》,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2.[英]RONSEWELL著,姜法奎等译,《核心竞争力》,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1 加强研究,完善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2006年,在2004年4月制订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04年10月制订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的基础上制定了《桂林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条例》,明确了选题要求,选题申报程序;明确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必须进行开题报告;要求记录毕业论文指导情况;严格中期检查制度;严格答辩及成绩评定制度,毕业论文须经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评审及给出三方成绩,进一步规范了毕业论文审题、中期检查、指导教师指导过程,严格了毕业论文答辩环节,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
2 多管齐下,全面系统地增强毕业论文管理
2.1 切实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针对以往毕业论文中发现的问题及不足,我们在毕业论文工作中严格执行学院有关规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细化了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
2.1.1及早布置安排,时间得到充分保证 毕业论文前期工作精心准备、及早布置安排。准备工作越充分,论文就会越扎实。否则,学生由于就业的巨大压力,对毕业论文无论从时间上、精力上的投入都不足,论文的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学院统一印制了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各二级学院进行了毕业论文动员工作,明确了毕业论文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就毕业论文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2.1.2 严把选题关,提高了选题质量 各专业对学生申报的论文题目组织审批,从源头上严把毕业论文选题关,保证了论文的选题质量。本届选题与往届相比有明显进步:第一,选题内容覆盖面更广泛,体现出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全面。第二,专业学科特点更为鲜明,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综合训练基本要求。第三,题目的难易度与绝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当,难度既不过大,也不太小。选题工作量适中,达到教学安排的要求。第四,理论与实践联系更为紧密,许多题目来源于生物、医药的科研教学,部分也来源于与医药生产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第五,能够跟踪学科发展新趋势,选题关注专业学科的热点、焦点问题。相当部分学生的论文课题来源于省级或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
2.1.3 组织开题报告,正确引导学生思路 各学院都组织开题组进行了开题报告,对学生的资料收集情况、论文整体思路、工作重点等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指出不足,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同时也给学生一定压力,使其更加重视毕业论文环节。
2.1.4 记录指导过程,提高教师的责任心 绝大多数二级学院都根据学院要求,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了记录。指导教师有无责任心,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否,对学生具体指导了多少,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院要求对教师指导情况进行记录,检查指导记录,有效遏制了个别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敷衍了事,对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
2.1.5 组织公开答辩,师生高度重视 毕业论文答辩是指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面对面的对答辩委员会成员就论文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答辩。它有“问”也有“答”,还可以“辩”[1]。虽然学院以往也要求毕业论文进行答辩,但个别二级学院由于种种原因,虽组织答辩,但严格程度不够,学生在这种惯例和氛围中,投入毕业论文的精力自然不足。学院严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答辩,且要有答辩记录。学生终评成绩经答辩委员会确定等级。各学院严格执行学院要求,都成立了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学院院长或主管院长任答辩委员会的主任,各答辩小组的组长基本上都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这一系列严格要求强化了师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如果论文工作不扎实、不充分,答辩就有可能通不过,从而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正常毕业,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就不言而喻了。经过答辩,学生论文质量公开化了,直接影响到了指导教师的声誉。教师无形中也加强了对自己指导学生的要求。
2.1.6 成绩评定统一标准,力争公平公正 答辩前,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毕业论文写出评语并预评成绩。同时请具有论文指导资质的相关专业老师进行评阅;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审成绩决定是否有资格参加答辩。进入答辩程序的毕业论文,由各专业答辩小组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综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评审及成绩,按3∶2∶5的比例确定为论文成绩。以上过程充分保证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过程符合公平公正、严格要求、提高质量的原则。
2.2 组织开展了毕业论文多次检查工作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还开展了多次检查。①组织了毕业论文前期检查工作,确保题目申报、论文计划任务书、选题工作等落实到位。②组织各二级学院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重点检查了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问题。③进行毕业论文专项检查。主要检查各二级学院对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规范性、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毕业论文质量等。④答辩结束进行了毕业论文抽查工作,随机抽检部分毕业论文,组织专家对选题质量,格式规范,论文质量,成绩评定,开题、指导、答辩等有关过程材料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进一步强化毕业论文管理。
2.3 选送论文给院外专家进行评审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各二级学院论文答辩结束后,教务处专门聘请兄弟院校相关专业专家对部分论文进行院外评审,更加公正客观地了解我院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2.4 开展评优工作并编印优秀毕业论文集 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每个专业按论文总数5%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学院组织专家对推荐论文进行审查后,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把优秀毕业论文汇编成集,分发至各二级学院、图书馆等,为低年级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提供学习的资料、激励的典范。
2.5 重视分析、总结工作 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认真整理、分析、总结整个毕业论文过程,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从2006届、2007届毕业论文成绩对比(见表1)来看,优和良总比例上升了将近10%,由此看出我们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水平的一系列工作起得了显著效果。
表1 2006届、2007届毕业论文成绩对比(略)
3 小结
二、复习要点(一)关于汉语拼音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全部目的在于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方面的辅助工具的作用。复习汉语拼音,应该紧紧围绕上述这一目的来进行。具体要求是:1.巩固23个声母(包括Y、W),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认识隔音符号。
3.能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会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4.能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遍话。
(二)关于识字、写字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复习时,应该予以重视。具体要求是:1.巩固已学会的常用字2500个左右。
2.进一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字形结构,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并有一定的速度。
3.能比较熟练地用字典,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复习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如:1.听写或看拼音写字。2.辨析同音字。3.查字典。4.旨在检查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字形结构的写字练习。
(三)关于听话、说话
听说能力是构成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听话和说话的训练。具体要求是:1.在理解和表达上:做到清楚明白,有中心,有条理。
2.在普通话使用上:能听懂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普通话。
3.在态度、习惯上:听话,要注意力集中,边听边想;说话,要声音适度,态度自然。听话、说话时,都要有礼貌。
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如:1.听故事,口头复述梗概。2.听一段话,口头回答问题。
(四)关于阅读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即《大纲》所要求的“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独立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可以分解为理解、记忆、速度、习惯等几个方面。其中核心因素是理解。小学毕业班语文在阅读方面的复习应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具体要求主要有:1.具有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对学过的词语大部分会用,对程度适合的读物中的词语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意思。
2.能读懂每一句话。
3.初步理解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初步认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要求掌握名词术语)。
5.注意语文积累,指定背诵、默写的课文。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边想,一边划、批、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等。
7.认识并运用句号、句号、略号,认识分号。
(五)关于作文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
1.纳税评估工作定位不够准确。在纳税人看来,纳税评估工作是通过资料分析、评估约谈等方式查找税收问题,近似一种间接的纳税检查。而对评估人员来说,评估工作的目标和方法也向个案查出多少问题的方向发展。为了与稽查严格区分,强调评估时不调账,不下企业。因此不能全面看到可查阅的账簿凭证和企业经营过程的原始记录,只能发现一些表面问题或嫌疑问题。目前纳税评估的工作方式类似税务稽查,但手段和实际效果又不如稽查;定位是税务管理,又没有真正放到管理工作中去,还是处于仅个人操作和层次较浅的状况,因此成效不明显。同时,由于有效监控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纳税评估工作在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对对报表、查查相关数据、与企业核实疑点问题等静态的监督形式无法了解企业动态实际情况,无法掌握外部相关信息,形成一些评估盲点。评估人员受相关因素约束,没能全面发挥主动管理监控职能。而企业大多也未把纳税评估当作是一次自查整改机会。因此,对纳税评估工作应进一步明确定位,即通过评估手段和调查手段,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宏观管理监控。
2.信息资料来源不够广泛。纳税评估工作离不开数据资料的搜索、采集、积累和掌握,纳税评估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指标测算、资料比对等定量、定性分析,没有数据资料,纳税评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数据和财务数据,不包括生产经营类信息、经营核算类信息以及其他诸如登记注册类、价格类等相关信息,因此,是不完整的涉税信息。只有掌握上述各类信息并进行处理、测算、比对以及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税务部门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渠道获取这些信息,对报表和税负等面上问题有的虽有怀疑,但由于信息不完整或有可能错误,无法把问题完整地分析出来,不仅审核效率低,而且审核误差大。
3.纳税评估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目前,从事评估的人员基本都是税收管理员,在负责征管的同时进行纳税评估,没有专门从事评估的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评估人员知识面窄,掌握评估的方法不够,有的只停留在看看表、对对数、查查抵扣发票信息的浅层次,不善于从各种涉税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或挖掘深层次问题,使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评估效率不高。
二、对深化纳税评估工作的思考
1.建立科学规范的纳税评估体系,强化税源管理。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加大了依法治税力度,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但由于征管对象的复杂化、现金交易的扩大以及不开发票收入不入账、做假账、二套账等情况时有发生,偷税隐蔽性越来越强。纳税评估的开展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拓展评估范围,充分运用金税工程、CTAIS、纳税评估等软件,将纳税评估对象涵盖全部纳税人,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评定,规范涉税行为,优化纳税环境。
酒店管理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管理,酒店里的工作无非就是和人打交道,经理们要和员工打交道、和客人打交道并指导员工跟客人打交道。
首先从“人”说起。
众所周知,“客人就是上帝”是国内酒店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打破传统观念吸纳酒店服务新观念,国外称之为CSfCuSt0rFlerSatisfaction),即顾客满意理论,至今“宾客至上、服务第一”仍被多数酒店奉为金科玉律。后来,国外同行又告诉我们另外一条真理gS(gmployeeSatisfaction),即员工满意理论,典型的解释是“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服务,就没有满意的顾客”。近几年来,国内酒店也在大力提倡“员工第一”或“以人为本”,都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但从管理实践过程中,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酒店要想创造至善至美的服务,赢得客人的真正称赞,除了硬件之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实为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首先是“管人”,给员工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他们的凝聚力和活力,服务质量便拥有了永远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管理“财”和“物”似乎不用太费笔墨。任何酒店的管理者都希望扩大收入、降低成本,挖掘潜力、防止流失。中国的国情有其复杂性,很多酒店老总把管理重点放在了这两方面上,至于管理成效如何,虽有不同,差异也不大。事实上,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字,自l997年以来,国有酒店总体处于亏损状态。
再说“信息”。我们说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而酒店的信息管理说专业一点是指对情报的利用,国外称之为CompetitiveIntelligence(竞争情报)。
对酒店来说,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及竞争策略加以研究,其作用在于发现机会和避免问题。比尔·盖茨曾说,“你怎样收集、鉴别和使用信息将决定你的输赢”。所以,酒店信息管理应纳人决策层日常工作内容,而不单单是让营销、公关等部门去完成使命。对信息的重视不单是统计数字的排列,而应该建立一套卓有成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最后谈一下对“时间”的管理。也许有人认为谈时间是多余的,因为在桌面上谁都会说要惜时如金、提高效率,而实际上酒店的管理者们充分利用工作之便或宴请朋友或接待同行,或者是借考察之名去新、马、泰,去欧美转了一圈,考察成果便是一包的胶卷和照片。当然,上述现象可能属于个别现象,其实,我们所呼吁的时间管理并不仅限于以上方面。在酒店里,还可以理解为对不同岗位工作时间的安排和调整,对完成某项_T作如铺床或厨房排菜等工作的细化、量化管理等。时问影响效率,效率影响成本,成本影响利润,从这个关系链就可以看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怎样管理时间?善用统筹方法可谓时间管理最有效的方法管理的最大目的无非抓住市场,搞活经营,扩大利润。笔者认为需要在四个方面提高认识。
第一,对优质服务本质的深层次理解。概括地讲,西方发达国家饭店管理的基础是规范化、标准化,它是大工业规范和泰罗制科学管理的演化和移植。而中国饭店服务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那种随意和亲切为主体的充满人情味的情感式服务。
当今世界,国际上饭店服务已出现了东西方交融的大趋势,如我国饭店业引进了西方科学管理,服务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与此同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饭店界也认识到东方情感服务的重要作用,它是对机械刻板规范服务的必不可少的完善和提高。他们提出的个性化服务,究其渊源,“祖师爷”还是东方文化。因此,我们需辨证地认识到优质服务的两元构成:其一,优质服务必须以规范化为基础,没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优质服务就无从谈起!其二,规范服务并不是优质服务的最高境界,个性化、灵活性、人情味的服务是优质服务最高层次内涵的展示。因对象、场合和时间等而异的恰到好处的服务,才是优质服务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最高境界。为什么当今宾客们评价星级饭店“千店一面”,客房、大堂、餐厅、菜肴如出一辙,很难辨出有深刻印象的特色性差异?就是缺少第二层次的升华。在国家级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显示特色、显示个性、显示情感,营造轻松、自在、欢快的环境氛围,将是当前饭店亟需拓展和探索的新方向。
第二,从物质、环境到制度,服务都需有一个“适应内需”的转变。也就是要以多元化的产品去应对多元化的需求。从大堂布局到客房环境,从菜肴出品到服务程式,从动作体态到语言交流,从信息沟通到文化氛围,全方位的产品内涵都需有重大的调整和补充。Lj客人亲切随意的沟通大大增加了回头客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其实质是——店客之间的人情沟通是重要而有效的。
第三,对客源市场要进一步细分,逐步实现专业化分工。这?策略对饭店数量较多的城市里的中小型饭店尤有意义。专业化,本来就是大_L业和市场经济发展之必然,开发研制特色产品和服务,有针埘性地高度满足特定客源群,足赢得客源的重要思路。当前,削价竞争愈演愈烈,但在产品、服务和市场专业化上花足力气的,寥若晨星。营销工作瞄准特定的细分市场,均一举成功,房价上扬,门庭若市。市场经济中,价格竞争当然不可避免,但若无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为后盾,那就会陷入不复之劫。从整体平均水平上看,我国饭店业的“基本功”已经不错,“基本套路”已经掌握,现在是到了修练内功的时刻了。有了过硬本领,不愁不占领市场;反之,被市场淘汰,则在情理之中。
第川,市场形势严峻,饭店开拓多元经营的渠道很有必要,但切忌弱化主业。经营者经常形容多元经营是“东边不亮西边亮”,然而这句话是有前提的?没有太阳哪里都不会亮!主业强劲有力就是“太阳”,饭店没有客和餐饮强大的主业为依托,想单单靠多元化发展来挽回颓势,其结果是主业辅业俱损俱败。我们不能期待世界上某个经济领域里没有竞争,等着我们潇洒地去“多元化经营”,也不能期待东一条舢板、西一条小船就能海。今天的市场竞争是“大海”,在“大海”里,风急浪高,小船——尤其是没有经验的小船,是不会有生还机会的。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2、浅谈现代酒店营销
3、培训工作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基础
4、如何处理饭店非正式组织问题
5、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6、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7、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8、深化解说内涵,提高导游素质
9、谈“佣金制”的实施对导游管理的影响
10、日经济与日旅游产品的相关思考
11、论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
12、谈旅游线路开发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13、如何利用入世带来的机遇发展旅行社
14、论导游员在旅游审美中的作用
15、我国黄金周日旅游的利弊分析
16、旅行社如何有效防止优秀员工“跳槽”
17、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
18、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我国旅游业的应用
19、如何避免旅行社之间的低价恶性竞争
20、浅析旅游业品牌发展战略
21、如何有效开发学生旅游市场
22、河南省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23、推行“带薪度”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24、旅行团出游过程中游客心态研究
25、旅游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售后服务工作
26、浅谈网络在旅行社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27、如何有效开发开封市古都旅游资源
28、关于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的几个问题
29、旅游服务中的语言艺术
一、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写作从申请到成绩周期约为160天。
上半年:3月1日至8月10日
下半年:9月1日至次年2月10日
二、毕业论文写作程序
(一)资格审核
选课学分的要求:法学专业跨专业专升本和本科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选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88学分(含)以上,其它专业专升本、本科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选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68学分(含)以上;各专业高中起点本科层次的学生需选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136学分(含)以上。
取得学分的要求:法学专业跨专业专升本和本科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取得88学分(含)以上,其它专业专升本、本科二学历层次的学生,需取得68学分(含)以上;各专业高中起点本科层次的学生需取得136学分(含)以上。
已选学《毕业论文指导课》: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学院专门开设了《毕业论文指导》课程(该课程为辅导课,不占学分)。在准备阶段,学生须完成《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选修最后一批课程的同时选修《毕业论文指导》课程,或者在申请毕业论文写作前的选课阶段选修该门课程,选课操作与其它课程相同。《毕业论文指导》课程只提供网络版课程,学生选课后可上网(或下载)学习,学生通过《毕业论文指导》课程,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程序及要求。
个人帐户预留6学分的费用:学生在提交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时,帐户中必须预留有相应学分的学费,否则申请将不予批准。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提交成功后,相应学费即从帐户中扣除。申请第二次毕业论文需按学分重新交纳相应费用。
说明:学生申请毕业论文写作,需同时具备以上条件。
(二)申请及选题阶段(约15天)
上半年:3月1日12时至3月15日12时
下半年:9月1日12时至9月15日12时
学生的选课和取得学分达到了毕业论文写作规定的要求后,在CMR主页“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出写作申请,通过系统认证后,系统会为取得毕业论文写作资格的学生开通毕业论文选题页面相关权限。学生可在此选题并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开始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需根据学院提供的论文选题及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毕业论文写作的题目,在网上进行选题提交,选题提交的过程同时也是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提交过程(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时间截止后,学院不再受理任何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申请)且只能提交一次。
学生所选题目获得确认后,可直接起草提纲。
毕业论文写作申请获得批准后,未修完的课程学分在申请毕业前取得即可。
(三)写作阶段(约120天)
上半年:3月16日至7月15日
下半年:9月16日至次年1月15日
1.起草提纲及评语查询(约30天)
(1)提纲起草、提交(约15天)
上半年:3月16日至3月31日12时
下半年:9月16日至9月30日12时
学生可在CMR主页“毕业论文写作系统”中下载论文写作格式模版,论文写作格式必须以该模版为准。学生根据选题搜集资料,起草论文提纲。提纲完成后直接上网在“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交。论文提纲提交截止时间为上半年3月31日12时(下半年9月30日12时)。
(2)提纲评语查询(约15天)
上半年:4月15日12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下半年:10月15日12时
学生可于上半年4月15日12时(下半年10月15日12时)上网查询。论文提纲是否通过,指导教师会在评语中给予明确提示,若论文提纲通过,学生可开始写作论文初稿;若论文提纲未通过,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提纲,或重新查阅资料、起草提纲,并根据修改后的提纲直接进行论文初稿的写作。在初稿提交时,应把修改后的提纲粘贴在论文正文前,以便指导教师进行批阅。
2.初稿写作及评语查询(约50天)
(1)初稿写作、提交(约30天)
上半年:4月16日12时至5月15日12时
下半年:10月16日12时至11月15日12时
学生按照论文提纲进行论文初稿写作,初稿写作完成后直接上网在“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交。论文提纲未通过的学生,提交论文初稿时,应把修改后的论文提纲粘贴在初稿前面一并提交。论文提纲未提交的学生,在该阶段须将提纲和初稿一并提交,视为继续进行论文写作;如在该阶段仍未提交提纲(任何稿件都不提交或只提交初稿),视为放弃该批次论文写作。论文提纲通过的学生,提交论文时,模板中提纲一项即为空白。论文初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上半年5月15日12时(下半年11月15日12时),如未按时提交,则直接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2)初稿评语查询(约20天)
上半年:6月5日12时
下半年:12月5日12时
学生可于上半年6月5日12时(下半年12月5日12时)上网查询指导教师给出的论文初稿评语,评语中会明确提示初稿是否还需修改。如指导教师认为无需再做修改,则该初稿将被视为终稿,学生可在指定时间内上网查询最终成绩;如指导教师认为还需再做修改,则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3.二稿写作及评语查询(约25天)
(1)二稿写作、提交(约15天)
上半年:6月6日12时至6月21日12时
下半年:12月6日12时至12月21日12时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二稿写作完成后直接上网在“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交。论文二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上半年6月21日12时(下半年为12月21日12时),如未按时提交,则直接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2)二稿评语查询(约10天)
上半年:6月30日12时前
下半年:12月31日12时前
学生可于上半年6月30日12时(下半年为12月31日12时)上网查询指导教师给出的论文二稿评语,评语中会明确提示二稿是否还需修改。如指导教师认为无需再做修改,则该二稿将被视为终稿,学生可在指定时间内上网查询最终成绩;如指导教师认为还需再做修改,则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二稿进行修改,进入下一写作环节。
4.终稿写作、提交(约15天)
上半年:7月1日12时至7月15日12时
下半年:次年1月1日12时至1月15日12时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二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最后形成终稿。终稿写作完成后直接上网在“毕业论文写作”栏目中提交。论文终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上半年7月15日12时(下半年为次年1月15日12时),如未按时提交,则二稿将被视为终稿。论文终稿提交截止后,系统将自动关闭,任何学生不能继续进行论文提交。
(四)论文成绩(约25天)
上半年:8月10日左右
下半年:次年2月10日左右
论文终稿提交截止后,学生可随时关注网上成绩通知。学院将于每年8月10日左右和2月10日左右毕业论文成绩。论文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将取得相应的学分;成绩不及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学院将重新为其开通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权限,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学生可自行决定是否重新申请写作毕业论文。重新申请写作毕业论文视为重修,需按学分交纳费用。
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一)文体
鼓励学生写作“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即运用学习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活或本人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侧重于理论应用的类型。
如果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修养、研究兴趣、文字能力和研究条件,所选题目确有价值,毕业论文也可以写成“理论研究型”,即对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释疑、论证等侧重于学术研究的类型。
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型”、“工作总结型”等主要反映实际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的类型。
(二)文风
态度严肃。论证主题应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不可过于肤浅,不可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
思维严谨。立论应正确,论据应充实可靠,结构层次应清晰合理,推理论证应讲究逻辑。
语言朴实。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行文应简练,文字应朴实,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分夸张虚饰、感彩过分浓重的文学语言,不可使用过分直白、庸俗的市井语言。
(三)规格
毕业论文应使用学院统一制定的论文模版,无论写作提纲或正文,均须以此模板为准。
论文模板包括论文题目、提纲、正文、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等。其中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两项内容,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提交提纲时,正文项为空。提交正文时,如提纲一次通过无须修改,则提纲项为空;如提纲未通过,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了修改,则提纲项须有修改后的提纲内容。
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字至10000字左右(计算类论文可在6000字至8000字左右),提纲字数应在500字至1000字左右(提纲字数不包括在正文中)。
毕业论文正文段落层次划分标准:
一、(用于论文小标题)
(一)(用于重要段落的划分)
1.(用于要点的排列)
(1)(用于特征的排列)
①(用于分特征的排列)
对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参考文献须做注释,清楚地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它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一般不低于4本,参考书的内容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
注释及参考书目统一用尾注,其规格为:
(著作)作者:《书名》,XX出版社XXXX年第X版,第XX页。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XXXX年第X期,第XX页。
(网文)作者:《论文题目》,网页链接地址。
论文各部分样式设置要求:
(1)论文题目:宋体三号字居中。
(2)提纲及正文: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段落首行空两字,段落间不允许空行,段落标题除可以加黑加阴影外,不得再使用其它任何样式;单倍行距,段落间距都为零;不得对整篇文章使用表格嵌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任何背景色。
(3)参考文献、尾注:宋体五号字。
四、成绩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稿件提交要求:毕业论文写作申请获得批准,但在初稿提交截止日前仍未提交提纲及初稿,视为放弃此次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仅提交论文提纲,未提交论文初稿、二稿及终稿者,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已提交论文初稿、未提交二稿及终稿者,视初稿为终稿评定成绩;已提交论文初稿及二稿、未提交终稿者,视二稿为终稿评定成绩。
关于毕业及申请学位要求:毕业论文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方可毕业。申请学士学位者,毕业论文成绩应在良好以上(含良好)。
关于毕业论文作弊情况的处理:毕业论文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无效,并给予记过处分。正在撰写者,终止论文写作;如为第一次写作者,半年内不允许申请二次写作;如为第二次写作者,取消写作资格;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已准予毕业者,宣布毕业证书作废;已授予学位者,宣布学位证书作废。
关于二次论文写作的规定:原则上,学院为本科层次学生提供两次毕业论文写作机会。学生在第一次毕业论文成绩公布后,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第二次申请毕业论文写作。如果第一次毕业论文写作被认定为“作弊”,则毕业论文成绩无效,并给予记过处分,半年之内不允许申请二次写作,由此毕业时间延误由学生本人负责。重新申请写作毕业论文将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应根据重新分配的论文题目进行写作。毕业申请和学位申请的时候选用最高成绩。提交毕业申请后,不得再申请毕业论文写作。
关于论文最终成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定的毕业论文成绩为论文初评成绩,最终成绩需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公布。
五、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既可以抽查进行,也可以组织部分优秀论文进行观摩答辩。答辩在教学服务中心或学院指定地点进行。被确定为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答辩,否则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六、其它
(一)学生在提交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时,帐户中必须预留有相应学分的学费,否则申请将不予批准。毕业论文写作申请提交成功后,相应学费即从帐户中扣除。申请第二次毕业论文需按学分重新交纳相应费用。
(二)毕业论文写作共分为四个环节,请同学们务必在每个写作环节的提交截止日前及时提交相关文件。提交截止后,系统将自动关闭。在论文写作各环节中,相关问题可随时发邮件至论文管理信箱咨询。
(三)学院将对取得“优秀”成绩的毕业论文,在CMR网站“优秀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文评析”栏目中全文公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毕业论文有抄袭行为者将按本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四)款处理。
七、毕业论文申请及写作流程
详见《学生网上操作流程》。
附:毕业论文评定成绩参考标准
优秀
(1)观点正确,证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紧密结合实际。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在某些方面确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回答与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良好
(1)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资料翔实,理论分析比较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好。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论证主题有一定价值。
及格
(1)基本观点正确,论据较有力,论证较充分,资料较充实,理论分析不够深入,理论结合实际较差。
(2)结构尚合理,层次尚清楚,文字尚通顺,无错别字。
一、煤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引入
(1)采用科学的煤炭战略成本对煤炭体系的战略成本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煤炭成本的内在环境,确认影响企业内在运作情况的主要因素,是人为还是其他原因;②分析煤炭成本的外在环境,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市场动向的变化等情况;③分析煤炭成本的竞争对手及竞争对手发生的变化。
(2)控制煤炭成本的体系,可以简单地将控制煤炭成本体系归纳为:①其控制成本目的是改变成本的发生条件,主要降低成本的根源是控制发生的基础条件;②其控制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日常的成本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控制方式。唯有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够确保煤炭成本在一个稳定的情况下运行,对煤炭成本体系进行良好的控制,实现成本管理的高效益目标。
(3)保障煤炭成本的措施,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确保相关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行。在如此大的竞争市场中,市场的竞争环境时刻都在变化,企业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及时地掌握企业的内部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构建起一个成本预警系统,同时紧密地观察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况进行预报,及时作出反应,并且能够快速地商讨出解决风险的方式,让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损失降到最低,将企业的成本降低。
二、加强煤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方式,用创新的手段来管理企业成本。企业一方面要摒弃落后的传统企业成本管理思想,所谓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也就是目标为追求最大利润化,不注重长期效益的思想。另一方面,企业还要主动地去接受新的环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最关键的问题。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相关条件没有改变,企业只是单纯地降低成本的支出,是会有可能让企业的受益出现增加。但是如果其他的因素都发生了变化,适应地增加成本的支出也是能够增加企业的收入的。因此,在对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理解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实现成本和效益的最小对比为最终目标。只有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成本效益。
(2)对企业成本管理范围的可能性进行扩展。站在战略性的角度看,成本范围在其真正的驱动功能与本质上完全不等同于短时间内的企业规划。需要重新审视的是,它不是仅仅按时间去划定期限,而是按照解决问题的对象所需要的花费时间来划定时限,并不是销售、生产和财务等相关联各管理部门工作简单相加的结果,要用环境的变化去指导成本管理部门的工作,不仅要去追求煤炭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更要追求企业竞争的安全性。
(3)在企业内部设立起一套完善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这是确保战略成本管理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行业的企业,想要在战略成本管理问题上取得成功,往往都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的战略成本管理制度。在此,应该抓住2个方面的内容:①约束;②激励机制。通过常见的形式:成本超支惩罚、成本节约奖励、激励机制和外在约束等等,也要相应地建立自我实现的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职工自我激励,使煤炭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充分的认识并且发挥职工自身潜在的创造性,使成本节约和成本控制成为每一位企业员工的自愿行为,从而确保煤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有效性。
(4)对企业的组织内部结构进行改革,同时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我们都知道,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都不是一个单独的成本管理机构,每一个内部管理系统都能够创造成本,因此企业在控制成本管理的时候,应该注重主要的管理者,例如决策团队、部门管理人员、工程人员,同时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培养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树立起全体意识。当然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既等同于现行的财务会计信息,需要加以区别,更不是现有的管理会计信息的简单覆盖。当前需要得到属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支持,就需要对现行的成本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与各项价值活动信息相应的匹配,并且要求全面、正确地反映各产品已耗或未耗或将耗的资源。最后,我们的企业本身也要尽量拓展信息来源的渠道。正事由于战略成本管理自身的特点,涉及面广、需要的信息量大,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互动式会计信息系统。
(5)重视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时代,而科技创新的主导者还是具有高素质的科学劳动力。管理学家梅亚说过:能够成功的企业必定是有效运用企业人力资源以创造最佳工作机会的企业不难看出,成本管理的目标实现的主要力量还是企业管理者。为了应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新的时代要求,要求管理人员的对知识的覆盖面、了解度,同时对其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技术与经济相互渗透,知识与经济的相互转化,我们的企业不仅要需要引进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更要培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能手。另一方面,对全体员工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学习培训也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必须的。
(6)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主要保障和后盾力量。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需要我们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有效的,并且要保障执行的效果良好,同时我们还应当确保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应被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及时的发现问题,达到及时反馈及时修改的目的,在必要时对其加以批判更正。当然企业应当重视企业内部自身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要建立起科学的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并派遣专门的机构或相关部门指定专人进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实行负责到底的责任体制。另外,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有效发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必须要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限,以更好的保证审计的科学性、客观性、严肃性。
战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集团企业战略成本控制路径
成本是影响集团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得集团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集团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强化企业的战略成本控制,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集团企业需要将成本控制上升到战略高度,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迎合市场需要、结合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成本控制措施和战略成本控制路径,促进集团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集团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集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战略成本控制概述
所谓战略成本控制就是以提高集团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主要目的,将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成本控制相结合,将成本控制上升到集团企业的战略目标层次。成本控制人员站在全局的角度对集团企业的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一)战略成本控制的特点
(1)长期性,集团战略成本控制需要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施和应用,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且战略成本控制需要在集团企业内长期的实施和应用,能够促使企业长期的处于成本最优状态,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全局性,在进行战略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人员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实现对整个企业的成本优化,结合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将战略成本控制延伸到集团企业的各个方面。
(3)竞争性,战略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使得企业能够时刻处于最有利的竞争地位。
(4)时效性,集团企业战略成本控制,会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会针对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促使集团企业的战略成本控制能够与集团企业的环境变化相符合,实现集团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战略成本控制的优势
(1)战略成本控制能够有效的避免成本控制目光短浅的缺陷。许多集团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一味追求成本控制影响整个集团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竞争力获取,不但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还会造成企业的成本增加。通过战略成本控制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对集团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有效的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2)增加了成本控制范围,战略成本控制站在企业的全局的角度,并针对集团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进行控制,实现对集团企业的多方面的成本控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转变传统的事后控制为事前预防和控制,通过战略成本控制能够将很好的对集团企业都是钱成本控制,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和能力。降低事后控制的经济损失。
(4)准确合理的成本计算,战略成本控制能够将成本动因进行扩展,实现材料和人力成本的合理控制,转变单一的分配模式,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多标准分配,合理的计算集团企业成本构成。
二、实施战略成本控制的路径
(一)战略成本控制的实施基础
战略成本控制的实施基础主要有:控制源头、符合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集团企业的经营业务相结合,企业员工全员参与。这些都是集团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基础。首先需要对成本的源头进行分析,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积极促进战略成本控制与集团企业的经营业务结合,并积极的促进企业的所有人员积极的参与到成本控制中,促使战略成本控制的相关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战略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
1.战略成本控制的框架战略成本控制的框架主要是由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动因分析,这三个组成了成本控制框架,影响着战略成本控制的有效执行,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紧密相连,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
2.战略成本控制的步骤战略成本控制的实施需要在已经制定好的框架下进行,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制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确保战略目标符合企业的竞争需求,促使制定的战略目标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接下来根据所制定的战略目标进行战略成本控制,针对集团企业日常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等成本进行控制。在战略成本控制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关的成本预算工作,并结合预算的进行集团企业的成本降低业绩考评,确保战略成本控制的顺利完成。
(三)战略成本控制的路径
1.强化成本节约意识,建设良好的成本控制企业文化首先,针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将全员成本控制理念灌输到企业中,促进集团企业的全部员工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成本控制中,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优化生产的过程,创新相关工艺,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其次,强化成本节约意识,使得员工都能具有良好成本节约意识。并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促使员工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成本节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建设良好的成本控制企业文化,给员工营造一个成本节约环境,使得员工能够自觉地进行成本控制。
2.强化价值链管理,促进企业的有效整合集团企业的竞争力受到价值链的管理的影响。在进行价值链管理时,需要将价值链管理与成本动因分析相结合,实现集团企业的竞争优势。寻求技术上的创新,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建立的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优秀的品牌效应的形成,促进消费者更加关注集团企业,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违法所得概念
由于《行政处罚法》没有对违法所得的内涵与外延作出直接界定,而目前我国其它法规、规章、执法解释等也没有解释,当前把它作为先见概念;虽然有的对这一概念有所界定,但是概念不够清晰,标准还不统一;有的虽予界定,但由于该法律规范本身的层级较低,不具有普适性。下面有几种解释:
一是从词义上看。违法所得由违法与所得构成,是违法与所得的合成概念,即为违反法律而取得。因此,违法所得不应当包括成本和投入。
二是从目的性上看。没收违法所得在于否定以违法的手段或方式取得财产,实现其剥夺违法行为人违法所得之利,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体现公平和正义。一般要求违法所得具有可没收、追缴和退赔特征,对于非财产性的违法所得目前立法上没有涉及,因其不具有可没收、追缴或退赔等特征而不符合立法的目的性。
三是从统一性上看。违法所得属于法律概念,不单是行政法的概念。在民法、刑法中关于违法所得一般称违法所得数额,也就是获利数额。基于法律的统一性,行政法应与民法、刑法等领域的违法所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保持一致。
基于上述特性,认为防雷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一般是指违法行为人(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和个人,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非法手段(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取得的扣除物化成本后的获利数额,以及其他应以违法所得论处的财物,是一种比罚款相对程度重的行政处罚,在数额上应当高于应处罚款。
二、没收违法所得认定存在的问题及认定标准
没收违法所得认定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什么原则认定违法所得、如何认定违法所得关系到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能否受到应有的处罚,关系到法律能否实现惩处违法行为,关系到行政处罚能否顺利进行并有效保护合法的作用。而现行行政处罚立法中,没有对违法所得作出直接的界定,客观上也给防雷行政执法留下太多的想象和理解空间,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界定不够准确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中将违法所得数额解释为销售收入,而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形式案件如何认定违法所得数额的批复中》解释为获利的数额。由于违法主体、违法行为种类太多,同时违法的动机也不尽相同,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所得难以界定,使防雷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界定也不够准确。
[中图分类号] C5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5-0137-03
一、引言
2007年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意见》(2007)1号文件,文件提出要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教育质量上,要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2007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教高(2007)2号文件,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包括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已经成为本科院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以本科教学为定位的教学型独立学院,从1999年成立以来,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招生人数剧增,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人数从2005年的90人上升到现在的209人,新增会计学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在倡导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大环境下,毕业论文质量是本科教育的重要衡量标准,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提高论文质量的措施。本文对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0和2011两届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建议。
二、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0届的90篇和2011届的112篇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类,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选题层面
1.选题相似度较高
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看,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财管专业学生的选题较为狭窄且重复率较高。如2010届90名学生中有12人选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且题目仅仅是一两字之差,这与教育部提出的“一人一题原则”相去甚远。此外,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诸如“家庭企业财务管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民间融资”等相关题目。选题相似度高是因为此种选题参考文献较多,资料容易搜集。
2.选题陈旧、缺乏新意
如前所述,高相似度的选题则已说明学生在选题时缺乏主观判断和创新意识。此外,有些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领域的发展现状缺乏了解,致使选题陈旧,甚至选题已失去研究价值。如“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该选题既不切合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又非常陈旧。
3.选题范围不当
一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从而造成毕业论文的选题较为盲目。有些学生选题过大,已经超过了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有些学生选题狭窄、缺少研究价值,致使写作过程中被迫换题。如2010届的一名学生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为题,题目过于宽泛,加上受字数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致使论文只能泛泛而谈。还有学生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题,选题过于狭窄且缺少研究意义。
(二)毕业论文质量标准层面
1.缺乏统一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2004年,为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育部下发了教高厅2004(14)号文件,指出各高校要把高等教育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缺乏统一的“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各系只能分别制定自己的论文写作规范。
2.没有明确的本科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目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尚未出台统一的毕业论文评分标准,使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评分时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尤其是在答辩环节,会出现某些答辩组分数普遍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学生在写作时也会比较盲目,不知如何提高论文质量及分数。因此,学院应从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各个环节着手,结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三)指导教师层面
1.指导教师精力不足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教师主要由两类构成,一是本院专职教师,二是外聘兼职教师。本院教师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在承担着繁重的校内教学任务同时,又需要兼顾科研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充实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学水平,还有些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从而缺乏足够的精力投入到论文指导工作中。外聘教师是来自其他院校的专职教师或其他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士,这一部分指导教师既要做好其本职工作又要兼顾指导论文,其时间和精力更是难以保证。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个别组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率超过50%的情况。
2.指导方式单一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得知,指导教师多数采用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指导,在2010届的毕业生中,有40%的学生反映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从未见面指导或电话指导,超过60%的学生反映写作过程中只与教师见过一次面。论文指导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且持续周期较长,从选题、提纲到初稿、定稿,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不足以充分沟通和解答,导致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意见难以充分理解,从而影响论文的写作质量。
3.对论文质量把关不严
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对国内外有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研究;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是对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进行理论分析;
第五部分是以“天津经典假期国际旅行社”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本论文研究进行了总结,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和今后的课题。
目 录
一、导言 1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1
(二)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和归纳 3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3
(二)本论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归纳 5
三、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5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独创性 5
(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6
四、文化对旅行社发展影响的理论研究 8
(一)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 8
(二)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探析 10
五、案例分析—以天津经典假期国际旅行社为例 12
(一)介绍天津经典假期国际旅行社的企业基本情况 12
(二)探讨天津经典假期国际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