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2 22:37: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电算化审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随着电算化系统和网络工具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要求我们加强和突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因此,开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国电算化审计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算化审计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电算化审计起步晚,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人才紧缺,技术落后,是当前我国电算化审计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实施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电算化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我国实施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
1.电算化审计是经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
我国加入WTO后,电子商务技术在经济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要求电子商务的监管和审计技术做出相应的调整,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审计的主要技术手段。审计工作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嵌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后,才能有效监管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减少和控制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电算化审计是我国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
2.审计环境的变革是电算化审计产生发展的推动力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对审计监督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一致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1)会计信息的存储由纸质介质改为磁性介质,会计记录的修改痕迹在磁性介质上不再保存,审计线索不再存在。由此直接导致审计技术的改变,审计人员应该利用计算机技术审核保存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逻辑平衡性;审计人员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审计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2)会计核算形式和处理方式表现为集中性和自动化,大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由计算机自动按照设定的程序完成,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程序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旦程序设计错误,必然导致会计数据处理错误。因此,审计工作不仅要审计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还得审查会计核算形式和处理程序是否符合国家《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
(3)内部会计控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企业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的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发展到有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业人员组成。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的范围逐渐扩展到管理工作中,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及生产制造系统的结合,所有这些都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与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控制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重点转变为对人、机的控制。控制的内容从原来的对环境的控制、对人员的管理、对文档的管理扩大到控制系统的收集、输入、处理、输出的全过程控制,不仅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的合理合法性,还需要控制系统符合软件设计的规律和系统处理的过程和结果符合会计法规、原则等。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必然要求审计工作修正其符合性测试的程序、内容和评价标准。
总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审计工作必须改变其工作方式方法、改变审计工作准则和审计标准,修正审计工作内容,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电子商务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监督。因此,电算化会计的广泛应用是电算化审计产生发展的推动力二、我国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与电算化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或建设滞后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飞快。计算机审计工作同样要依法进行,对业务活动是否合法合规的判断不单只是职业判断,而且还必须以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但是,目前的法规基本上是适应审计传统书面记录形式的,许多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新的审计问题尚无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
世界各国电子商务法律的制定相对落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在2000年6月16日才由美国国会通过《电子签名法》。联邦德国则在2001年5月16日公布了《德国电子签名框架条件法》。这些法律的颁布,为该国的审计机构取得合法的审计证据提供法律依据。
在我国,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制定中,但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法制建设相对滞后。2004年8月28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并于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为电子商务交易的确认提供了法律保证。另外,与会计信息化和审计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虽然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制度法规,如财政部和审计署组织制定的《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19581-2004)》等,但是,这些法规制度都只是在一些计算机的应用基础方面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规定,并没有提出一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些制度法规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地推广,还不能满足现在电子商务交易审计监管的要求,甚至有些业务缺乏法律的监管,使得审计监督失去了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
2.对发展电算化审计认识不足
我国最早在1979年把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随后借鉴国外的提法,出现了“电算化会计”、“电脑会计”等概念。后来,人们把审计电算化和电算化审计也看成意义相同的两个概念。严格地说上述两组概念是有差别的,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并不考虑会计和审计的原理、程序、方法的变革,其内容没有变化,仅仅是处理手段的替换,指一种电算化工作过程。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强调的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会计和审计相结合后诞生的一种新型会计和审计。它不仅包含了实现电算化的过程,而且特指一种新型交叉学科的产生。
现在,人们已认识到电算化会计对传统手工会计产生的多方面冲击,有人认为这种冲击是对传统会计的一次革命。人们也正在讨论电算化会计对传统手工会计的要素理论、基本假设及核算原则等会计理论所产生的冲击,为建立电算化会计的理论体系统准备。同样,电算化审计也造成了对传统手工审计的冲击和革新。电算化审计要面对新的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安全控制的变化研究新的审计方法、程序和途径,形成一套不同于传统审计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体系。
二、存在问题
1.电算化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目前,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功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其功能越来越强,结构越来越复杂。但是,软件对如何满足电算化审计要求的考虑还不够,如不少系统没有考虑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或者对数据结构不开放,这为电子数据的自动转换带来困难。会计软件设计的数据库结构也存在不规范之处才同时,对数据的查询不能满足双向查询的要求,更谈不上二维查询了。另外,电算化会计软件在保留审计痕迹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没有考虑为电算化审计预留测试通道,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法规和市场竞争来解决。
2.电算化审计法规建设滞后。财政部从1989年开始先后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等多项法规,使我国电算化会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这些法规中虽然提到了关于保留审计痕迹和不能有人工修改报表功能的规定与要求,但因上述法规主要是针对电算化会计工作而的,远远不能够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电算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进行规定,使人们在开展电算化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还要对电算化会计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两类法规相互配套。
3.电算化审计研究与应用落后于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电算化会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会计软件的研究正在朝两个方向发展,横向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研究开发面向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网络财务软件;纵向是研究为企业高层管理服务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由于电算化审计起步晚及配套措施滞后,使得电算化审计的研究落后。目前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购置了电脑,但是大多只用于打字和辅助计算,用于辅助审计的极少。电算化审计的应用还没有进人普及阶段。
三、特点比较
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型交叉学科,两个学科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特征。两者主要特点如下:
1.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分别与会计或审计交叉融合。不管是电算化会计还是电算化审计都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和审计的原理、方法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对手工会计和审计的原理,程序及方法进行变革,形成一套新的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核算系统。新系统的原理、程序、方法、功能和结构与手工信息系统是不同的。
二、审计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手工会计中,审计内容不仅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正确性的审查,还对会计的处理程序进行审核。而在电算化条件下:
(1)机器会按照既定的程序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
手工核算时容易出现的记账错误、算账差错等问题大大减少。但是,当会计信息系统的既定程序本身存在错误、被病毒感染、被黑客入侵、被人为恶意修改等,那么计算机就会按照程序对有关的会计信息按错误的方法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应将审查的重点放在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功能和处理功能上。
(2)审计对象由计算机操作人员所控制
操作人员完全可以只向审计人员提供其愿意被审查的部分,其他敏感或有嫌疑的内容则可以被人为隐藏。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就处在了非常不利的位置,无法获得有效的审计证据,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进行。
三、会计电算化对审计人员技能的影响
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会计与审计知识。审计人员依靠原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对审计对象作出专业判断进而开展审计工作。在实行电算化以后,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与传统手工会计的系统相比更加复杂,电算化带来了更加复杂、数量更加庞大的审计对象。先进的软件需要由人来操作,先进的技术需要由人来掌握。随着电算化的普及,审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仅依靠原有的财会知识与原来的审计经验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当代的高素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财会基础,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只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了解电算化的特点以及它所带来的对审计的内控、线索、内容的影响,符合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传统手工审计方式下,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者会依据从财务方面得到的会计信息资料,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核对,另外,依据相关的核对结果或者是在进行核对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等进行首查,但是在电算化的状况下,要使用计算机的软件进行审查,这样就会使得传统的手工方式都是由计算机进行完成,这样的状况下,其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对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加以了解和证实,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者要依据已经知道的条件来构建相关的交易。
(二)审计工作方法发生了改变
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要是使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审计就只能通过纸质的资料,继而采用传统的方式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及进行审阅,这样不通过计算机就能够完成的间接性的审计工作往往会对中间的数据没有做到足够的审查,继而就会很难或者几乎不会对电算化系统中的差错进行分析以及进行评价,在审计方面有比较大的风险,但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话,往往只会用到相关的财务部门所具有的数据进行先关的拷贝就能够对数据进行审阅,具有比传统的方式更加准确以及便捷的特征。
(三)对审计工作者的要求发生了改变
在传统的审计环境中,审计工作者要具有相应的财务知识才能够胜任,依据传统的方式进行审计,依据学校所提出的要求,大部分都能够完成相关的审计工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者所应当具有的素质和要求应当比以往要高,不仅要具有相应的财务知识,同时还应当对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有所掌握,对审计软件的使用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这一层面上说,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会计电算化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应对策略
(一)积极开发适合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软件
尽管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使用的会计核算的软件不一样,但是所使用的核算方式以及依据的原则是一样的,所以说,我国的高校应当进行对软件进行联手开发,开发出真正适合我国高校内部设计工作的软件,使得这样的软件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更加具有可行性。另外这样的软件还应当具有比较强的兼容性,对被审计部门的相关数据能够进行访问,同时还能够从中对需要的原始数据进行提取,在采集上应当对不同载体上的相关数据做到访问,另外在当前的审计软件的条件下,积极研发真正适合我国高校责任审计以及财务预算的相关软件工具,另外还应当在财务软件系统开发的时候要防止相关的环节中出现纰漏等,相关的工作人员最好参与到其中,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庄丽霞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62011对开发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监督,从而保障软件系统能够真正满足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求。
(二)建立并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程序
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对相关财务会计数据进行审计的时候,应当对相关的审计程序进行建立并作出逐步的完善,首先应当我国高校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数据经过的部门以及数据终点有所了解和掌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对内部控制中所出现的多种状况有所掌握,其次,不管是在传统的手工方式上,还是在当前电算化的环境下,应当要求保持审计原始凭证自身所具有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同时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审查。在此过程中,应当重视对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计,即审计人员通过对会计软件的学习以及实地观察﹑查阅系统的文档资料等办法,初步了解系统内控,对被审高校会计系统调查,全面了解会计信息软件名称﹑功能以及应用审批;同时,还要了解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流程﹑计算机内控机制的置,以此来替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的情况﹑系统内各个应用子系统的控制类型和主要经济业务。
(三)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工作者
当前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需要工作者在具有财务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有相应的计算机水平,在对相关的审计软件进行开发的时候,还应当依据自身的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出更多对其进行完善的措施,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对软件进行熟练地操作,要是没有计算机等辅助软件的状况下,可以使用一些数字表格或者是数据库中的相关程序帮助审计工作者对审计数据进行核算,提升工作的效率。尽管我国高校的审计责任会涉及到很多的部门,可是其财务分析以及单位的实际运作状况是要做到有章可循的,内部审计的工作者应当依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相关的审计程序进行设计,继而使得审计工作能够尽可能的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