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16:22: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学生缺乏“职业敏感性”
在会计课教学过程中,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理论教学与现实差异较大。很多学生对会计职业及会计岗位的职责认识不清,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就会混淆自己岗位的具体职责,不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诸如:制单、审核均有一人完成;如果做错了账,直接把那一页撕掉,或者涂修正液,不考虑是否越权,是否合法,是否会导致会计内部控制混乱等。这些都是学生缺乏“职业敏感性”的特征,因为无法身临会计环境中,这样的实践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作业,做错了修改即可,而不知这样的行为在现实工作中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学生缺乏“大规模练兵”的场所
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院校,教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而直接投入到实验教学的经费更加有限。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2013级会计学专业共有19个班,平均每班30人左右,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学生大规模进行模拟实习的场所也有限,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简单模仿,系统的操作几乎没有。同时由于人数与专业的限制使得学生获得社会实践机会明显不多,制约了学生操作技能的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长,在企业实践时间几乎没有,所以学生们几乎不清楚会计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而通过单一的会计专业课程,获得的操作技能水平也不能胜任基础工作的要求。
3、教学手段过于陈旧
由于专业人数和教学场所的限制,大部分教师普遍采用示范教学模式,就算是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这类要动手操作的课程,一般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模式,所以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教学中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直是会计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唯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增加学生实践、实习的机会。通过会计手工实验进行仿真模拟,改进陈旧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4、教师缺乏“行家能手”
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我校的会计学专业教师90%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但大多数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会计学专业教师能够下企业锻炼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长此以往,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的指导老师自然也是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要使学生拥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教师的实践培训也迫在眉睫。
二、独立学院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1、加大实验室投入经费,完善实验实训条件
独立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办学经费相对于公办院校较少,直接投入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更加有限,所以应该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2013级会计学专业共19个班,每2个班合成一个教学班,共10个教学班,会计手工模拟总学时为48学时,会计手工模拟总学时为10班*48学时=480学时;而学校的教学安排是: 5天*4学时/天=20学时/周,实验教学周数为10周,实验总学时为20学时/周*10周=200学时。综上所述,实验室利用率为480/200*100%=240%,所以至少需要建3个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这样通过测算建设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既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又使实验室产生较高的利用率不至于资源浪费。
2、制定手工模拟实验室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
会计仿真手工模拟实验室应按现实生活中的会计部门形式进行设置,提供实践所需要的仿真实训环境。实验室可满足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手工电算一体化实验、审计实验等要求,是高度集成的仿真实践场所。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实践课一般以两个班为一个教学班,可建设一个容纳70人的实验室,将学生分成3人一组进行实训,分工为:一人查阅凭证、一人负责上机操作、一人负责手工录入,并进行轮岗。实训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大量原始凭证的识别,判断具体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将记账凭证输入财务软件,同时进行手工记录。在实训结束,要求学生写出实训总结,交流经验,提出建议。
3、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实训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认知能力较差,传统的面授教学方法并不能使他们的知识记得十分牢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一些创新。例如情景式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企业的会计工作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按照企业实际的会计机构设置相应的会计岗位,让参加实验的学生分别以各个岗位的角色进行进行会计业务和事项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将国内外传统的经典名著包含的财务管理思想引入到教学。例如,在讲企业的内部控制时,有教师将《红楼梦》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桥段引入到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4、“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收稿日期:2006―09―13
项目来源: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整体构建的研究”(项目号DFS00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马慧颖,女,汉族,哈尔滨市人,黑龙江东方学院,管理学部,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成本会计教学及研究。
一、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主要方式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目前会计实践性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建设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二是建立校外会计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操作。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难度较大。其原因有三:会计信息具有保密性,企业一般不愿接受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财务科实习,学生即使进入企业也很难接触到实质性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具有连续性,学生的短期实习未必能接触到年终决算及编制报表的工作。会计工作具有整体性,学生进入财务科通常只能实践一个岗位,学习到的只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一小部分,因此缺乏对会计知识的整体性认识。这样来看,校外实训只能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补充。真正能使学生掌握会计操作技能的还是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因此我们要加大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力度,完善模拟实验教学体系。
会计模拟实验带有仿真性质,它将实验室模拟成一个财务科,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验的范围一般是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开始,然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样能使学生独立完成整个会计循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验的内容一般是工业企业12月份的全部业务,这便于学生了解年终对会计工作的总结。
二、会计模拟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不足
现今高校会计教学基本都配有较成型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会计模拟实践教学。
有些财经院校已将其列作与其他会计课程同等地位的课程,成为会计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大家对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还是很重视的。但经过我这几年会计模拟实践教学的研究,我认为会计模拟实践教学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 会计模拟实验资料内容较粗,涉及面较窄。从目前许多高校现有会计模拟实验教材来看,内容较粗糙不够精炼,业务量是不少可是缺少推敲及精加工,业务的类型不够丰富。另外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工业企业某一个月份的经济业务。工业企业是一种典型的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对工业企业经济业务的模拟实习,可使学生对销的核算、对成本的计算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但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再单一,特别是集团公司的组织形式,往往包括了工业、商业、外贸及房地产经营等。而这些形式模拟资料大都不能反映,以致实验不够完整。
(二) 指导教师业务水平有限,使得实验内容得不到升华。试验指导教师通常由会计专业的任课教师担任,而这些任课教师通常都没有会计实际工作的经验。俗话说,理论来源于实践,我们这些教师理论知识通常很过硬,但实践等于零。所以在上实验课时往往会感到很吃力,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只能具体解答,很难举一反三。
(三) 会计手工模拟还没有与计算机会计模拟相结合。近几年将手工模拟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呼声很高,但很少有人真正付诸实践。通常都是手工试验与计算机会计实验分开进行,使学生学习计算机会计时往往一头雾水,很难理解账表之间的关系。
(四) 过分强调真实性。有许多人认为会计实践教学应强调真实性,学生应分派角色,分配任务共同完成实验。我认为这一点是不可取的,我们进行实操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的、直观的、全面的了解会计核算的程序,强化动手能力以便今后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而给学生分派角色恰恰违背了这一实验目的,如让学生在各个角色中循环,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理论上可行但成本颇高,实行起来不现实。
三、完善会计模拟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 科学设计会计模拟实验教材。设计一套全面的、真实的、综合的、精炼的模拟实验教材是会计模拟实验达到其目的的根本要求,这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详细地分析推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忌照搬照用。另外实际资料要能反映我国最新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的变化,使学生在实际的过程中既更新了自己的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
(二) 指导教师应具有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经历,具有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处理不同会计业务的经验。校内会计理论教师可通过适量的社会兼职获取经验;也可聘任社会在职会计人员或退休老会计作为会计实验指导教师。这样指导教师就可利用自己在以往会计工作中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解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设置不同的会计环境提出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和职业判断,借此增强模拟实验现场的真实感,提高会计模拟实验的效果。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的会计人才,是会计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每个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一般以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为主要课程内容。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四结合”的教学模式
财务会计课程“四结合”教学模式具体是: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结合;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教、学、做”结合
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有机组合。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二)财务会计课程群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基于中小型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都是校内的模拟实训,要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有紧密型的实践基地的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可接纳教师兼职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独立全盘操作账务、税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财务会计的课程群通过循序渐进“四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21-001
会计技能训练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对接会计就业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由于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呢?笔者认为:
一、完备的实训教学体系与设施是开展立体实训的基础
财会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针对本专业与现时经济发展紧密性性强、难度大、操作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制定专业主干课程的单项实训课,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一整套实训教学制度。实训教学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在本校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完善教学大纲为切入点,明确本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问题,以科学、严密的教学大纲统驭教学内容。根据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的理论和我国现有会计制度的基础工作规范,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并丰富教学内容,以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等,使之整体更加优化;利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实施仿真性的实训教学。通过与金碟软件和用友软件公司建立相关的培训、考核、实训,引进“ERP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基地,构筑学生就业实训的平台。
二、夯实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融理论为实际操作
会计基础技能训练即会计单项实训是针对技能课程设置的专项训练,其目的是熟悉内容、流程,掌握会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
1.点钞与传票
学生掌握点钞的指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单纸、单张、多纸、多张的点法;会用点钞仪器辨别人民币的真伪;掌握键盘录入的指法。
2.会计基础实训
规范书写数字,熟悉各种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装订及账簿报表的使用。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启用、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各类明细账、总账,对账、结账等,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
3.初级会计实务实训
注重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使学生学会:货币资金结算、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日常核算;各种方式对外投资、借款与债券的取得、计息、偿还等业务的核算;所有者权益取得、各种结算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及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的核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能胜任中小企业出纳、会计工作岗位。
4.成本会计实训
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掌握直接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其他费用归集与分配程序及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熟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体计算程序,具备成本会计的能力。
5.财务管理实训
以案例贯穿整个环节,掌握资金筹措方式、投资的预测与决策、财务预算的各种方法,具备财务管理工作能力。
三、强化会计综合技能训练,融训练为项目实战
会计综合技能训练是在会计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将会计岗位群所有技能的集中训练,是多学科的综合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分岗位实训是一个学习型小组,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仿佛真正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实训步骤为(以制造业为例):熟悉制造业生产的特点及财务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建账;经济业务核算;编制报表;写出实训报告。在此期间,要同时注意会计的审核和监督。
会计分岗实训训练后,虚拟小型组织财务部门的会计设岗模式,若干会计岗位集中于一人的业务的实训。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会计综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2.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根据社会的需求,把从设计账套、设计科目和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至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做完后,在电脑上再进行一次实训,实验内容、步骤、结果均是相同的。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对比训练,领略到二者的异同与优劣,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操作技能。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现代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会计也从传统的手工记账时展到如今的会计电算化。但不论如何发展,会计这个专业所强调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始终如一的,最终目标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不变的。如何使高职院校走出来的学生集知识型、应用型、技能型为一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专业的要求,成为高职会计教育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研究的重点。
一、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的关系
(1)手工实训是电算化实训的基础。手工实训的目的: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会计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及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账务处理流程,提高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技能,从而锻炼学生手工会计实际动手能力。手工实训的最大优势在于使学生明确了会计线索的来龙去脉,也为下一步进行电算化实训奠定了基础。通过实训让学生知道传统的手工账务处理并没有过时,反而对实现电算化起着指导性的作用。(2)电算化实训实现了手工实训的升级创新。电算化模拟实训的目的:通过实现计算机与经济活动相结合,以特定的财务软件为依托,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过程,完成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电算化实训的强大优势在于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把财务人员从高强度的计算工作量中解脱出来,真正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发挥会计的分析、评价、预测、决策职能。与手工实训相比,让学生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然性。
二、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分开进行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材单一,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单位综合业务的发展。教材是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依据,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实训效果的好坏。目前大多数实训教材的特点是:经济业务内容简单,体现在业务量的数目上,还有内容的结构难易(如:还是以老一套的采购、销售、利润核算为主,较少涉及股权投资、债务重组、差错更正、或有事项等业务)、行业范围局限(如:大多以工业企业为设计对象,缺失商品流通企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设计的交易或事项前提都是合规、合理、理想化的,不需学生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就可完成。实训目的旨在如何正确核算,忽略了财务管理、税收、金融等相关课程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与分析评价。(2)教学方式单一,过分强调会计的核算职能。手工模拟实训一般是每名学生根据实训资料完成相当于企业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财务人员的各种角色,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既是记账凭证的制单又是复核等等,给学生感觉混乱,同时也分不清不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电算化实训也没能克服上述缺陷,同样是由每名学生完成建账记账凭证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的账务处理流程,所不同的是由计算机代替进行了。通过实训学生除了熟悉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形成外,关于财务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管理依然没有一个体系化的思路认识。(3)指导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水平受局限。实训指导教师在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影响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其业务水平和实际经验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和掌握,而许多学校的会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拿到的证书挺多,但自身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具体的业务环境未亲身经历,在实训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想象,纸上谈兵。教师在理论授课时,过多的向应试教育看齐,很少顾及经济业务的理论联系实践及具体运用,片面追求证书,导致学生到用人单位后业务操作水平跟不上的现象。(4)分开进行实训的认知偏见。有些学生在完成了手工实训的账务处理流程后,认为对电算化知识稍做了解,就能直接上岗,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在电算化环境下,只要会处理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其他的都是由计算机代替人来完成的,没有必要学习账簿的登记、结账、对账、财产清查、报表的逻辑计算等。
三、实现手工和电算化综合实训的途径
1.加强综合实训教材的建设。作为综合实训的教材,该教材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设计行业的广泛性,在编写过程中不应该紧盯着工业企业,核算对象涵盖面应该更广,比如时下商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业、建筑业等等;业务范围宽泛,作为一套综合实训的教材,业务量不仅仅局限在老一套的常规业务上,而应该集企业财务的经济管理、决策判断、分析评价为一体的系统全面化教材;校企联合,教材用到的业务最好是从企业中拿到的最为原始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资料更具有代表性,更贴近实际;适当加入需要学生发挥监督职能才能完成的业务,提高学生的审核观察力。
2.选择实用的软件。一是财务软件的通用性较强,既能满足工业企业的核算也能满足其他行业核算的需要。二是能够处理企业各方面的业务,不仅仅是总账模板的核算。三是软件的容错能力要强,有的软件在同时开启一百多台电脑时经常会出现问题,这就使综合实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四是最好能够兼有对综合实训的评测功能,这更有利于课程的开设。
3.综合模拟实训的有序展开。第一步是手工模拟实训。要求学生根据给定一整套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的方法,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编制,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登记,经过对账、结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第二步是实现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相配合、相结合。要求学生3~4人为一组,先练账模块下操作技能,也是最基本的电算化操作。即建立账套、操作员权限分配(每人担当不同的身份)、数据初始化、账户的科目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自动登记、会计报表的形成一整套电算化操作。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结合自己已完成的手工账务处理资料,如:已经编制好的记账凭证,进行快速的输入;各账户发生额及余额的核对等等。第三步,实训结果的对比总结。找出相同点,如:核算的对象是相同的,处理的经济业务内容也是一样的,账务处理流程都是围绕证账表进行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找出不同点,如:运算所采用的介质不同,手工账务处理下是以人为主体的计算器协助计算方式,而电算化环境真正发挥了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准确率高的优势;处理会计信息的起点不同,手工账务处理下是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而电算化条件下是以记账凭证为数据处理的起点;账务处理核算过程不同,手工账务处理下是由不同岗位的财务人员共同完成的,电算化环境下可以不用由专人进行总账、明细账的登记,对账、结账工作由计算机结合财务软件自动完成;会计信息的保存方式不同等等。通过两种实训结果的对比,让学生知道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相互验证的基础上使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提高。做到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技能都懂都会,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提高实训教师的队伍建设。会计实训教学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目标,教师仅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水平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密切程度、处理复杂经济业务的实践能力。第一,鼓励教师争当“双师”型的人才,即同时具有会计师和讲师资格。第二,组织教师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学习。第三,组织教师定期到公司企业一线的财务岗位挂职或培训,总结第一手的实践经验,以更好的应用于实训教学。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
在高校实训化的教学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虽不能像会计专业那样开设完善的财会理论课和全面的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也要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简易完整的手工业务流程操作融入到会计学课堂上,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财会常识,能真实感受到企业会计做账流程,并能体会经济信息在各行业各部门各角色之间的传递,为以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一)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理论内容优化
教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的理论讲授普遍较为浅显,原因有三:一是师生皆不够重视;二是教师想当然认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的理解力不如会计专业学生;三是该课程不属于专业课,不必过于认真。久而久之,师生都有所懈怠,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就连最初制定的基本目标也发生了偏离。其实,只要学校、学院、教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重视起来,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教师,不应该低估任何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只要教师做好引导,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能把会计学学精通,丝毫不逊色会计专业。非会计专业只开设一门初级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最基础最入门的课程。教学内容虽不像会计专业讲授细致深入,但应该层次分明,有难易,有取舍。教学理论框架可以分为三层次,基础层、支柱层、顶层。基础层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支柱层包括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复式记账,而制造业企业的筹资业务、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等主要经济业务是该层次中的重点内容;顶层是会计循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告。三个层次相互联系贯通,不可分割,如图1所示。在授课过程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包括基础层和支柱层的内容,这两层次偏重理论,重点在于给非会计专业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学生能够根据制造业企业产供销的经济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并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第二授课步骤是教学框架中的顶层内容,即会计循环,在讲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告的理论时加入手工演练,让学生在此环节能够独立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手工做账,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此环节的经济业务不必过于繁细,教师要筛选出典型的经济业务,既能体现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也符合非会计专业对会计学课程的难易要求。在时间分配上,笔者根据授课经验以及学生反馈,认为手工模拟环节占该课程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较为合适。
(二)实训教学模式下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设计
实训教学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真实案例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等,在特定环境或特定课程中,实训教学可以转化为实操教学。在高校开展实训化教学模式下,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可以顺应潮流,虽说不必开设专门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可以在会计学课堂上融入会计实操教学,作为该课程的增设环节,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求职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其他教师经验反馈,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应从以下两方面设计。1.经济业务种类简单而经典。企业经济业务种类繁杂,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制造业企业基本业务,覆盖资金筹集、采购材料、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等方面。业务总数量不宜过多,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学生都能够以不同的角色完成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账、直至生成财务报表。对于特殊的经济业务,如存货减值、签订销售合同、更正错账、期末转账等,不必要求学生完成,只留给有兴趣的学生去思考和总结。2.主要业务流程图设计。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应让学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应的单据流转过程,把握经济业务实质。在手工实验环节,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设计两大主要的业务流程,销售与收款流程和采购与付款流程。如图2、图3所示。通过图2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发货、装运货、向客户开具发票、记录销售、办理货币资金收入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订货单、销售单、装运单、销售发票、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客户对账单等。通过图3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主要业务包括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采购单、选择供应商、验收商品、商品入库、付款、确认负债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请购单、采购单、验收单、采购发票、转账凭证、付款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供应商对账单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可通过设计主要业务流程图,让学生把每一笔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记录下来,分角色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账项调整、到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帮助非会计专业学生更好理解企业典型的业务流、资金流、单据流的来龙去脉,能站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角度对经济业务做出基本的会计处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成绩评定设计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不仅有理论讲授而且加入了手工做账模拟实操环节,对该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也应该进行优化设计,并量化考核。科学的成绩评定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该课程分为理论和手工实操两个环节,根据笔者及其他教师教学效果反馈,两大环节成绩的比重以理论60%、手工40%比例分配较为合适。对于理论成绩,还应细化为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对于手工做账成绩,应细化为实验成果成绩、协同效率成绩、实验态度成绩。每项成绩所占权重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总成绩公平公正。对于学生手工成果优秀者,教师应鼓励,并展示给全班学生观摩;也可以让优秀者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的做账心得和流程,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75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会计综合实训》是我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实践课程,属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课程坚持走职业教育之路,以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实用、够用和管用的理念,以会计操作技能训练为特色,通过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结合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以及分岗模拟、混岗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一批能胜任出纳、税务、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收入与利润核算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涵盖《会计职业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会计信息化》等多门课程,在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8周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它即是对在校期间所应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总结与考查,也为学生面向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以素质为基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中心,社会需求为依据,确立了“一核心、两原则、三对接”的课程设计理念:一核心是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两原则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打造、学做一体”的设计原则;三对接是“与市场需求对接、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岗位对接”,化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具体表现为:
(1)课程实训项目以企业真实会计岗位为载体进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的要求。坚持“学校与企业合力开发”,“教学名师与注册会计师精心打造”的课程开发理念,将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各项元素及对会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入课程。
(2)课程实训资料以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为背景,充分体现实践性的要求。遵循“立足濮阳,服务河南”,这一专业定位,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行业以及学生熟知的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设计实训内容。
(3)课程与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一线专家共同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开放性要求。课程专职教师与会计工作一线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学资料,营造符合职业要求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掌握会计职业技能。
课程组通过对会计工作过程的分析及归纳,将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所需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分解转化为课程的实训项目。如表1即是按照“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所设计的会计职业基础实训项目的学习情境任务。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安排
《会计职业基础》实训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确定。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往届毕业生,与校内外专家一起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深入了解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与工作任务,将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岗位所应处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紧密结合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本课程结构为“项目化”结构。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的需要,对应不同的能力培养设计了两部分(单项实训、综合实训)5个大项目(会计职业基础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手工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26个子实训项目。本课程所有实训项目根据其实训内容与要求的不同,均配备了校本实训教材、PPT、实训项目讲义、核算流程图、仿真会计资料、用友ERP U8软件等教学内容辅助资料,使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可以通过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等手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强化训练,保证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针对性;同时,各单项实训目标均为会计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学生经过实训后,可掌握大中小型各类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部技能,基本可实现“零距离”就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领会、吸收与应用,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课件演示、课程网站以及往届学生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工作流程,培养其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是会计操作技能性知识,采取先做后学再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操作方法是,指导教师先根据每项任务的实训目的、实训设计,安排实训程序。由学生独立或是分小组(3-5人)完成任务,并汇报实训过程及结果,通过展示学生所完成作品,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详见表2。
手工实训实训要求:通过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际业务的处理,初步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方法及过程,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独立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与分析到对账与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过程。
电算化实训实训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用友ERP U8V10.1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学生完成对账套的创建和基础档案的设置;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与期末业务处理;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以及供应链业务处理;生成会计报表全过程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晓敏.课证赛融合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财经界,2015,(16).
2.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简陋、陈旧,实践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前已述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因此,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至关重。近些年来,大多数本科院校虽然都建立了自己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但由于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的实训设施比较简陋。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实训设备比较陈旧,计算机及网络配置等硬件设备达不到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尚不能满足会计实验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设施、设备的简陋、陈旧,导致学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难以使学生进入一个完全仿真的经济现实环境中去完成会计实验项目的操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同时也导致实践教学的手段相对落后,不能给学生在感觉上的清楚认识。综上可见,会计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是影响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因素。那么,本科院校会计实验室建设资金为何投入严重不足?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认识、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认为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会计模拟实验比较简单。因此,学校将有限的资金大部分用到工科类实验室的建设上,而忽视对会计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投入。
3.实践教学方法呆板、单一,缺乏灵活多样性。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是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完成会计实践教学任务的手段。现阶段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时,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地位,偏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实施“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操作时,教师在实验室讲台上通过模拟教材上的一套模拟企业会计资料,讲解每一笔经济业务如何编制记账凭证,怎样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如何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表等,接着让学生根据所给模拟实践资料和教师的讲解过程,照葫芦画瓢地完成从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到财务报表的整个操作过程,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再上交手工会计模拟实践的结果。同样,教师在上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课时,很少讲解财务软件的设计思想、账务处理系统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检查账务系统出现的差错等内容,只讲解所购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接下来就让学生走过场,上机输入手工模拟资料中的数据,让计算机自动生成证、账、表等财务信息资料就算了事。同时,在教学中以上两种实验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手工模拟实验的结果不能为电算化实验起到基石作用,不能通过电算化实验得到验证,割裂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侧重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进行机械被动式的实践操作,显得格外的呆板、单一,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能动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理论搞不清、实践路不通的机械教条型人才。
4.实践课教师指导学生从事会计模拟实践,缺乏真实性、权威性。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实践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然而,就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教师来看,其实践动手能力并不强,在指导学生从事会计模拟实践的过程中,缺乏真实性、权威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往往忽视他们是否具有企业单位的背景,注重的是高学历、学位和科研能力。在会计模拟实践教学中,因为教师大多是刚走出大学门就任教的,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进行实务操作,而理论的指导又往往与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脱节,这就使得他们在指导中的解释难以让学生信服。第二,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向企事业单位引进、聘请业务素质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家来校任教或当兼职教授的不多;另外,还没有真正把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管理的计划或形成制度,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会计专业教师脱离社会实践的现状。因此,会计教师队伍中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综上分析可知,实践课教师会计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动手能力的强与弱,是影响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
1.构建仿真性强、完整系统的会计模拟实践教材体系。模拟实践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弥补目前应型本科院校会计模拟实践教材编写方面的不足,应重新构建模拟实践教材体系。在编写过程中,应组织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会计教师进行实地调研,搜集资料,与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专家共同编写会计分级实践教材。模拟业务的内容应尽可能贴近企业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模拟对象来设计实验的内容,并随着会计理论、实务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提高实践教材的仿真性,同时应注意拓宽会计模拟实践的范围。实践教材的内容除工业企业外,还应涉及其他行业(如商业、施工业、金融业、行政事业等)的经济业务。还应注意加大模拟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会计模拟实践的层次。在保证会计核算模拟实践的基础上,应增加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审计等相关实践内容,使编出来的教材既独立成体系,又相互融合具有系统性。如中级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审计之间的部分业务资料就可以相互融合。编写这样的实践教材,可以使学生受到全面、综合、系统的操作训练。另外,为解决模拟实践教材中重会计核算、轻会计监督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在实践资料中加入一些虚假的经济业务,如假发票、假单据、假合同等,让学生在进行会计核算实务操作的同时,练习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理解。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校内模拟实验室的条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无论是校内模拟实验室,还是校外的实习基地,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是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物质保证。鉴于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基地明显不足的现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专门的会计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各项实验教学设施和设备,如会计手工操作台、篮子、柜子、装订机、复印机、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及时更新财务软件。同时要加强对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责任制。这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会计实验室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会计模拟实践教学,还可以利用所购买或自行开发的财务软件,共享会计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使会计电算化模拟与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有序地进行。学生还可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的结果与手工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核对,以便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条件良好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中进行的模拟操作训练,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使其动手能力明显得到加强。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拓宽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渠道,注重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选择那些符合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满足教学要求的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作为实习基地,签订正式的实习协议或合同,定期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学校还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企业等单位实习。这样学生通过现场实习,获得了亲身经历,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会计专业是我校开设较长的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成立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课题小组,我担任组长,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探索。改革试点工作中,根据教改运行情况,市场调查分析、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使本课程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项目有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改进,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有关措施和规划也得到阶段性的落实。现就进行教学改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课程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改方案的实施与落实情况
1.制订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了组织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改革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我们制订了会计电算化改革与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了教学改革的目标、组织领导、内容和步骤,为试点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制定了指导性框架。
2.修改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在校2014级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了较大的的调整和改革。课程的改革与调整是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以软件内容为主设置的有关项目,教师讲授时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即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将项目划分为若干模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选择相应的模块,学生主动操作,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项目中的所有模块。这种类型的项目比较简单,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方式完成任务。也就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会计职业教育,真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调整,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导课堂教学的改革,有了较大的进步。针对财经学生专门开设了财经专用机房,大部分教师都开发了适合自己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共享文件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有好的学习资源共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1.教学管理。学校和会计进行两级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模式,教务处与会计组都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检查。如课堂巡视、听课、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公开课的交流、定期组织学生谈心、每班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以及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如教师日志、学生课堂日志、学生反馈意见,以“一包三表”即学习资源包、行动导向表、学生学习导向表、学生学习评价表的形式汇总等。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工作职责、教学环节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较为完善的规范条例,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推动专业试点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2.师资建设。为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证书,同时,为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或进入企业实践会计电算化工作,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教学。
3.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结合各方面的实际和专业性质,将继续在课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即“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这样,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有所提高。上课时,学习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手段方面,全部课程已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讲解,使用“一包三表”让实务操作教学更直观。
4.建立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只需配备实训专用的桌椅即可;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即会计专业专用机房,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在实训室备有相关商品化财务软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然后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按不同项目,利用用友教学软件进行操作。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即课程网络课件)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指导、实验习题、练习题库、疑难解答、自测考试等模块),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
5.考核方式改变,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一,重视平时的训练过程,不能把期末最后一次随堂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课程成绩。因此,按课程单元训练的比重及重要性分布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平时成绩源于学生课堂表现,促使学生认真上好每堂课。
第二,考试内容理论加实践。期末考试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理论题约占30%~40%,主要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另一部分实践题占50%~70%,这部分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项目,按项目测试学生的上机实际动手能力,已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我们的课题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改革,我们会不断探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电算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教学思考
会计专业是我校开设较长的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成立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课题小组,我担任组长,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探索。改革试点工作中,根据教改运行情况,市场调查分析、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使本课程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项目有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改进,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有关措施和规划也得到阶段性的落实。现就进行教学改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课程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改方案的实施与落实情况
1.制订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组织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改革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我们制订了会计电算化改革与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了教学改革的目标、组织领导、内容和步骤,为试点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制定了指导性框架。
2.修改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
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在校2014级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了较大的的调整和改革。课程的改革与调整是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以软件内容为主设置的有关项目,教师讲授时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即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将项目划分为若干模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选择相应的模块,学生主动操作,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项目中的所有模块。这种类型的项目比较简单,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方式完成任务。也就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会计职业教育,真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调整,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导课堂教学的改革,有了较大的进步。针对财经学生专门开设了财经专用机房,大部分教师都开发了适合自己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共享文件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有好的学习资源共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1.教学管理。
学校和会计进行两级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模式,教务处与会计组都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检查。如课堂巡视、听课、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公开课的交流、定期组织学生谈心、每班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以及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如教师日志、学生课堂日志、学生反馈意见,以“一包三表”即学习资源包、行动导向表、学生学习导向表、学生学习评价表的形式汇总等。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工作职责、教学环节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较为完善的规范条例,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推动专业试点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2.师资建设。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证书,同时,为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或进入企业实践会计电算化工作,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教学。
3.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结合各方面的实际和专业性质,将继续在课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即“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这样,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有所提高。上课时,学习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手段方面,全部课程已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讲解,使用“一包三表”让实务操作教学更直观。
4.建立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只需配备实训专用的桌椅即可;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即会计专业专用机房,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在实训室备有相关商品化财务软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然后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按不同项目,利用用友教学软件进行操作。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即课程网络课件)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指导、实验习题、练习题库、疑难解答、自测考试等模块),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
5.考核方式改变,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一,重视平时的训练过程,不能把期末最后一次随堂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课程成绩。因此,按课程单元训练的比重及重要性分布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平时成绩源于学生课堂表现,促使学生认真上好每堂课。第二,考试内容理论加实践。期末考试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理论题约占30%~40%,主要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另一部分实践题占50%~70%,这部分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项目,按项目测试学生的上机实际动手能力,已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我们的课题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改革,我们会不断探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电算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吴春华 单位: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1.教材内容滞后,没有反映会计改革与实践全貌
2000年以来,我国对国库支付制度及预算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部门预算编制管理系统,预算编制和项目库管理实现网络化;国库授权支付改革正在逐步地推行,财政资金直接支付比重提高;“收支两条线”基础管理和收入集中管理基本完成。与预算管理和财政支付制度改革相适应,财政部每年都出台一些新的会计处理办法的修订。新修订的会计处理办法应作为《预算会计》教材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然而,目前所使用的《预算会计》教材,编制依据仍然是1997年财政部颁布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其内容滞后、理念落后,不能反映我国预算改革与实践的全貌。
由于《预算会计》教材内容陈旧,没有系统地融入新的会计处理办法相关内容,教师往往只能采取增减内容的变通方式,删除一些过时陈旧的内容,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因此,常常使教学内容显得支零破碎,不仅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小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重理论轻实践,实训课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预算会计的理论教学和实际处理方式差别很大,学生虽学会了书本知识,但遇到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时就不知如何下手。重理论轻实践是预算会计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预算会计教学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预算会计》教材所讲授的内容,二是由校内教师开发的与《预算会计》教材基本相配套的《预算会计实训教材》。预算会计教材安排30课时,基本技能实训教材安排30课时,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基本上1∶1,基本上做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可最终实施的结果并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做一手比较规范的好账。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预算会计实训教材跟不上改革步伐,不能真正做到仿真教学;另一方面是《预算会计》实践考核方法不完善。 实训成绩的判定是依据学生上交的证账表来评定,抄袭现象很难避免,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实训等于走过场,自然达不到实训的目的。
二、《预算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
要提高《预算会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好这门课程,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区别引导学生入门
《预算会计》课程一般应开在《会计学原理》、《国家预算》和《企业会计》之后。学生在初接触《预算会计》时都会有些不适应,在概念上会有些模糊,在会计处理上也容易混淆。这时,引导学生入好门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应首先对《预算会计》这门课程进行高度概括,结合当前改革趋势作总体介绍。因为预算会计核算内容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个部分,分析三个部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着重强调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通过概括介绍,可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对预算会计这门课程的总体印象,并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加深。
2.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手段
预算会计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只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预算会计教学中,应尝试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案例式教学。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或参考有关资料,收集整理预算会计的相关案例或例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增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讨论式教学。即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所学的章节,提出讨论的主题,并做出相应的要求。由学生通过查阅期刊杂志、上网或实际调查来寻找答案。然后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最后进行讲解总结。这种做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锻炼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动手写作的能力。
3.多做练习巩固理论知识
在预算会计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要多做练习,教师对每个章节的典型例题、习题要着重进行分析、讲解。练习题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习题的难易程度应适中,既要有与课本例题相似的题型,又要有比较复杂的、需要学生动脑筋、且答案不局限于一个的难题,以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所给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岗实训增强实践能力
《预算会计》象其他会计专业课程一样,也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学科,这种动手能力仅通过学生平常的作业练习是很难达到的,只有通过大量的手工模拟实习和社会实践才能达到。
目前,中小型企业对中职会计人才有较广泛的需求,然而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实践经验欠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造成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是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学以致用,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均无法与各个会计岗位相适应。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企业,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走教学结合、融理论于实践中的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开展一体化的教学必须得到校领导、职能部门及相关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才能从人、财、物等各方面全力支持一体化教学的构建,杜绝出工不出力、走过场的现象,真正把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
二、一体化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
首先要根据会计专业需掌握的知识结构通盘考虑,制定出切合实际、利于培养具有实践技能人才的教学大纲。
其次是根据不同课程知识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复杂性,统筹安排,整体规划课时,绝不能实行平均分配、主次不分。
三是按照任务驱动教学的原理,以任务完成为出发点来分配同一门课中各模块的课时,把专业理论知识整合到实操课时内。
四是编制统一的教学计划,保证不同教师、不同班级在同一门课的进度一致。
五是教案的编写要在符合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各专业教师相互交流配合,注意把握好相关课程因为衔接关系而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将其列为重点。如《财务会计》中手工做账的流程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面《会计电算化》中软件操作步骤的理解,那么手工做账的顺序与承接关系就是担任《财务会计》的老师要重点讲授的内容。
三、一体化师资的配备
一体化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根据不同模块采取不同老师教授的方式,也可以由一位老师担任整门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为保证课程各模块间的有机衔接和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采用后者方式更有优势。由于教授内容同时涉及到理论和实践,必须配备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一体化的课程,原则上以“老师+技师”的双师型(既有讲师职称又有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和能力的老师)作为骨干教学力量。尤其是电算化课程最好由同时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的老师来担任。
四、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
要将传统的教室、实验室、电脑室组合起来,根据会计特点分别组建手工账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其中手工账实验室集模拟实验专用账本、凭证、单据、算盘、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点钞机、模拟财务章等财务部门专用设施,结合多媒体视听设备,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会计岗位、不同业务流程从单项到整套综合实训的模拟实习及理论教学。电算化实验室包含老师服务器、学生端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相关实验资料与设备,可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及电算化实操,也可以使用模拟软件进行单项会计业务的处理。
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按任务分解模块,充分采用演示法、提问法、归纳总结法、巡回指导法,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指导、监控等手段,来完成整个教学实训过程。
2、单项练习、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先从开设账簿、科目设置、填写凭证、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制作报表到账册装订等逐项单独练习,再根据会计制度分岗设置按财务主管、制单、记账会计、出纳、仓管等岗位组成相应的实训小组,定期轮换,分岗实习,到最后完成完整的综合实训,保证学生在熟悉会计业务每个环节的基础上,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3、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电算化的操作要以手工模拟实践为基础,它是对手工做账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只有手工做账过关了,电算化才能顺利完成。电算化业务操作的流程、电算化岗位的设置和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包括总账与工资、报表、固定资产、成本核算、采购、销售、存货等模块,都可以按工作流程和数据传递这条主线联系起来,通过上机练习详细讲解手工与电算化的异同点,让学生在完成一整套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训相结合。企业最看重的也是中职生最欠缺的实践经验,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很难接收学生进行会计岗位的顶岗实习,我们可以利用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以校办或者合作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一体化的教学效果需要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来检验。其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