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2-05-14 21:16: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篇1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约1度每天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

固体

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

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地幔2900km、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风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

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平行

常见天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雨区域

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

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

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

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

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

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

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

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20到3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西北风

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35到55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分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

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水资源对经济影响:数量影响经济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效益。

现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数量,随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质量,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不断增多

面对措施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82-01

一、认真学习、深入研究《2015年初中毕业会考地理考试标准》

二、地理复习课应富有综合性、针对性、新颖性

各个阶段的复习课都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把复习课变成一种“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三、地理复习要注意“三法”

1、培养判读各种地图能力的方法。近几年江苏的地理学业水平考试题里面就多次出现与地图相关的题目。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同时,地理复习中用图来复习可以摆脱文字的限制,可以避免机械的死记硬背,有利于记忆。为此,在地理课堂复习的时间里,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地图装在大脑里。(1)填、写结合,读、划先行。在地理会考复习中必须要学生学会如何看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天气符号图、地图图例、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世界地图等。例如:复习到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画出中国三级阶梯的界限,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掌握这个知识点了;复习中国行政区划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填上中国的各大行政区域的名称;复习中国地形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填涂中国的各大山脉和地形区。充分利用空白地图能很好的让学生将地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用凭空去记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2)用图示法分析地理事物的演变。如分析地理事物结构演变用图示法即用复合图去表象抓实质,在分析褶皱与断层构造剖面图时,从地质构造上看属背斜还是向斜;从地形上看属外力作用而成的山岭还是山谷低地;进而分析出不同地质构造对钻煤井、找泉水、修建水库、铁路要注意的问题等。这样,就能避免被表象所迷惑,抓住了地理事物结构演变的实质。再如地壳结构与地下水示意图、海底扩张与六大板块构造图、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等均可用此法。将地理事物量变的文字陈述转换成图表,或将图表转换为文字,揭示地理事物演变的基本规律(趋势)。2、练、测并重――“对比强化记忆法”。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可利用地图和列表分析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 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许多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用归纳比较法区分它们的异同。如列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如冷锋与暖锋天气特点,归纳比较可抓出其异同点。 再如恒星和星云、气旋和反气旋、降水类型、两类地下水、煤炭和石油,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等地理事物特点都可用此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区分事物共性和差异特点的能力。3、形象记忆法。地理教师在复习课上可以运用自己多年的丰富教学经验,成为学生记忆的启发者,让学生轻松牢固记忆相关地理知识考点。例如,在讲解大洲大洋、各国轮廓和中国行政区域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南极洲比作一个蘑菇云,非洲像一个三角形,南美洲像鸡腿,北美洲像只奔跑的袋鼠,俄罗斯像只哈巴狗,加拿大像小鹿子,中国像公鸡,美国像松鼠,黑龙江省像天鹅,内蒙古像蝙蝠,青海省像一只奔跑的兔子,陕西像跪着的兵马俑,山西像个平行四边形,山东像跪着的骆驼,湖北像警察的大盖帽,广西像黑猫警察的猫脸,山东像一头大象,台湾像香蕉,海南像菠萝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形象比喻中牢固记住考试重点要求国家和省区的轮廓。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地图为中心线索,通过学生复习教材。相信更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四、精练,培养学生考试技能

篇3

高中地理会考是在高考停考地理,普通高中的课堂教学严重向“应试教育”倾斜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因 此,带有纠偏的历史使命。在“应试教育”进一步暴露出弊端的同时,社会各界普遍提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主 张。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广泛,但就考试而言,大体包含如下内容:考试是一种手段,具有对教学进行评价、 反馈、预测和激励功能。通过对这种手段的运用,测验师生教与学的状况,调整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方法的改 进,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目的。

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考试,我们以为应具有以下四点。

1.各种考试都必须从整体课程计划的角度来设计,尽可能在考试中渗透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 身体心理素质的评价因素。

2.要立足于反映全体学生学习的状况,尽可能地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使所有学生从考试中认识到自己的 学习成绩,并能激发再学习的欲望。

3.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

4.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对高中地理会考的性质、目的和内涵的认识

高中地理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成绩考试。它不同于升入高一级学校所进行的选拔考试,而 是属于以标准参照为主的终结性考试。也就是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的水平考试。其任务在于考核学生地理课 程的学业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因此,它必须严格区别于高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会考的内涵:我们认为主要应该考核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范围内,所应具备的地理素质。具体说 ,包括作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地理科学文化知识、地理思维方法、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意识、 全球意识、绘制简单地图和图表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了解的国情、国策和省情知识。要强调指 出的是,上述内容是普通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按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应属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还应 考虑高中地理课在高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我省民族众多、薄弱学校较多等因素,在制定考试目标时,需在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内,把合格的下限适当下调,合格以上分出若干层次,以激励不同学习状况的学 生产生再学习的欲望。

高中地理会考,要全面贯彻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这是地理会考 的总精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通过教研途径,对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强调以下几点:1.抓好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训练;2.重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全球观念和正确的人 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地理素质教育内涵丰富,而且随时间、空间而异,要充分体现它,就需要从许多方面作不懈努力。

三、拟订会考命题计划的指导思想及设想

高中会考是一项十分严肃而认真的工作,经过多年实践,深刻体会到,会考是否真正反映了贯彻地理教学 大纲的精神,是否真正反映了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命题的恰当与否是关键。然而,命题计划的编制 ,又从根本上控制着命题的质量。因此,在历年会考中,都把编制会考命题计划,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拟订命题计划所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试卷中试题的能力和层次要求,应在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范围之内。

2.代表性原则。试题的内容,能力要求,应对地理会考目标总体具有代表性。

3.结构性原则。试卷中各种题型的比例设计,要符合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要求。

4.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

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是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根据会考目的,把总体设计定位为 :重点考核学生对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的考查,既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会考合格要求,又要使及格以上学业水平有一定区分度。根据这 个总体设计,把有关问题作如下处理。

1.内容比例。根据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知识比例,历年会考中,把地球的宇宙环境、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分数比确定为1:4:5。在这个框架内,再根据教材知识点的密集程度,确定各单元所占分数的比例。

2.考试水平。设计考试水平的目的,在于用可操作的明确语言,对考核的要点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教学大 纲对教学要求的规定,参照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和教学实际,把地理考试水平由低到高分为识记 、理解、应用三级。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构想出发,我省从1990年实行中学地理会考以来,一直 强调理解和应用的考核。在进行试卷总体设计时,对此作专门研究。

3.学科能力要求。地理学科能力是学生参与完成地理学习活动的主要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技 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须以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为依据,同时,结合我省普通 高中实际情况加以实施,提出三项基本能力:地理认知能力,即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包括地理事物的名称、 数值、结构、演化过程等)的记忆或再认能力。运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即识读、填绘地图和编制地理图 表(包括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曲线图、景观图等)的能力。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对已有地理知识 和技能的迁移,解释、解决和评价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4.题型。根据会考的性质和规模,从试题属性看,以采用学生熟悉的题型为基本题型。把适于考核识记、 理解、应用的客观题和适于考核分析、判断、推理、论证、综合、评价以及语言运用等的主观题加以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试题结构看,多年来采用了学生熟悉的单项选择、双项选择和填绘地图三种题型。

5.难度比例。会考命题中,要使试卷符合考试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必须注意控制难度。根据会考的主 要任务和同时兼有的区分性能,地理会考试卷总体难度设计为0.75-0.90,试卷中容易题(难度值在0.80以上) ,中等题(难度值在0.50-0.80之间),较难题(难度值在0.50以下),三者之比为7:2:1。

6.命题力求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考试水平的层次性,并突出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和省情知识考查。

(三)命题计划表的编制

命题计划表是会考试卷总体结构设计的具体体现,是编制试题、试卷的蓝图。它将不同的考试内容在试卷 中所占的分量,各内容采用的题型,各类试题应占的比重,考试要求的比例等,分门别类地定出量化指标,并 以表格形式作出详细、明确的反映,具体编制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以知识内容、题型为横坐标,并按教材的各章内容展开。纵坐标为考试要求和难度值。

第二步 在表格相应栏内,填写出试卷总体设计内容。包括内容分布、考试水平分布、题型分布、难度分 布及合格标准分布。

第三步 确定各章不同考试水平、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分值,即期望值。

总括起来,可以看出,一套试题的产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贯彻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精神,体现素质教 育特征,又要照顾我省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四、会考试题体现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会考试题的特点

我省自1990年高中地理会考以来,共进行了八次。八次试题的特点是:会考的性质、目的、内涵和命题计 划的编制恒定不变;题型结构稳定;1990-1994年,考虑到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知识型试题比例较大。1 995年以后,经过分析,认为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的条件已经具备,于是试题结构向智能方向转化,其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点。 1.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的灵活度在层次和角度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尽管试题内 容都来自教材,解答方法也可以从教材中找到,但不是教材的机械重复,而需变换方式或重新组合。这样突出 了能力的考查。各大题渗透了逻辑推理、知识迁移、分析地图等能力考查。

2.进一步开发读图题的功能。读图题是地理学科考试特有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分布能力和分析能 力。在1997年试题中,地理图表共22幅,比1994年增加5幅,总计占51分。从考卷看,有寓图于文的试题,有以 文考图的试题,有由静态到动态的试题,也有由平面转化到立体的读图题。

3.国情、国策、环境等知识的考核内容比重增大。地理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载体。高中地理有着 丰富的国情、国策知识,涉及教材中的资源、能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与城市、环境等内容。这部分 是考核的重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运用会考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逐渐摆脱出来,使学生 在地理素质方面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一定提高。

(二)试题举例1.在下图中,a、b两带的风向应是

附图{图}

(1)在座标图上绘出我国粮食产量增长折线图。

(2)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____位。

(3)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最东的是____,最西的是____。

3.昆明筇竹寺山上的三叶虫化石反映的地质年代是: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这三个试题既包括了基础知识,又包括了基本技能;既有国情、又有省情。它不是直接用书上的现成叙述 作答,而是利用所讲基本原理化文字为作图。题目的深层内涵,既包含着思想教育又有学生能力的培养,比较 充分地体现了会考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面的作用。

八年来的高中地理会考命题从反馈的信息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稳定了高中地理教学秩序。对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师生均心中有数,因而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排除了猜题、突击应考等“应试教育”的弊端。

第二,促进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于长期坚持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的正确教学导向,所以,到1995年,虽然试题的灵活性提高了,但考试成绩仍保持稳定,说明素质教育的 贯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增强。

第三,从上述情况的出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卷面考试不是只能考查书本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考 查学生的基本素质。试题、试卷都只是一个载体,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它。

篇4

一、初中地理会考的处境

说起初中地理会考,大部分过来人的印象都不太深,隐约记得集中一段时间死记硬背,然后糊里糊涂参加考试,要不是高考选了地理,那次会考之后就没有更多的记忆了。

作为专业的地理教师,我们自身也觉得处境既尴尬又矛盾。从地理学科本身来说,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在中学时属于文科,在大学时属于理科,这是我国几大学科划分中唯一兼具文理性质的。像这样知识面广、文理兼修的课程在国外是相当受欢迎的,但在国内,由于考试制度的根源存在,存在“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急功近利的思想,地理地位好像总在底层。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忽略了地理会考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面对这样的处境,我们该怎么应对呢?不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入手。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的时候,我会和学生交流学习地理对我们的意义和影响。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学习地理能了解某个地名在哪里,某个地方有什么特产,能识别方向以免外出迷路……其实地理所涵盖的内容很广,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如:学习了“地震”、“火山”、“台风”、“海啸”等灾害,我们就可以解释日本3.11大地震,面对类似的情况可以及时防灾、自救。再如学习了“地理环境”,我们就会更加珍惜自然资源,爱护地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实,地理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学习的只是一小部分基础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更重要。

地理思维是依据解析地理特点、原理、时空分布、综合性规律等的方式、方法、技巧进行的全方位思维过程。比如说时空思维,重在分析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理思维来源于地理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地理实践,地理信息量大、逻辑性强、文理兼容,需要有完整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解析。如果培养好地理思维并能合理运用,将有利于我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使人格更加健全。

三、如何提高会考通过率

地理会考还是离不了一个“考”字,凡是考试就有竞争,就有通过率,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会考通过率呢?

1.安排合理,提高效率。

地理会考复习第一轮以课本为主,学生对书本知识必须熟悉,每两个或三个单元做一次反馈检测。第二轮复习以《初中地理学习能力自测》为主,根据考纲,认真把握重点知识。第三轮复习,进行模拟训练,有针对性地找出还未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2.态度端正,积极准备。

一方面,学校、班级、班主任的重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地理教师本身要认真领会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精神,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预测下次会考趋向,这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会考合格率。还要做个有心人,在细节上关心爱护学生,例如临近考试时,关心学生的表现,提醒学生准备考试用品,教授学生如何填涂答题卡,做题技巧等。

3.关注临界生。

地理会考是通过性考试,教师应多关心那些临近及格线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比如在课堂上多提问临界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另外,这些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较差,还需要老师多监督。

4.多读地图,学会填图。

地理不像其他文科会背书就行,有时更要学会记图。书上重要的图一定要多看,特别是地形图、行政图、推理图。还要充分利用好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练习填写空白图,增强学生的位置方向感。学生通过读图归纳出的结论往往印象更深,对记忆非常有益。比如学习台湾省相关内容,一张台湾地图涵盖了台湾的地理位置、周边海域、岛屿组成、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名胜等地理特征,囊括了台湾的大部分自然地理和一部分人文地理,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多的信息,概括程度相当高。

四、关于非专业地理教师的教学

每个学校都有相当大的一支“外援部队”正在“支援”地理教学,于是每次地理教研活动,总能看到很多新面孔,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那么如何让这些非专业的地理教师做好会考复习工作呢?

就我与非专业地理教师合作的经验来说,我认为他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

1.学纲,钻研教材。

对于大纲中的知识深度、能力要求、德育目标,要认真把握,理清层次,千万不能照本宣科,读教材。要想知道事物的结构和联系,就必须对其进行分解,深入研究,找出事物的联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有很好的把握和了解。所以必须认真学纲,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很好地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否则就可能对于知识处理上出现偏差,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2.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非专业地理教师要能够胜任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完成教学工作,就必须广泛阅读各种教育理论,虚心求教有经验的教师,撰写教学心得,及时总结经验。

篇5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板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因为八年级地理,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板图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认真研究教育教法。

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与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教学。

五、做到有教有练。

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把作业大多放在课堂练习时就做完。在课堂45分钟里,形成了10分钟预习,25分钟新课讲授,10分钟练习的教学模式,要求练习作业当堂完成,并做到及时批改。

六、坚持做课后总结与反思。

篇6

  时常飞逝,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忙中有乐,忙中有得。本学期我主要承担八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领导一学期来给我的帮助和关怀,感谢各位班主任老师和各位同仁给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鼓励。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这一学期我的工作情况。

  一、认认真真付出,踏踏实实工作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是本学期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我本学期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教学工作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

  我作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钻研新教材的体系、知识结构,针对学生的特点,备课时便想好每一个环节用什么方法去创设情境,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去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本学期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制作课件,我力求每一节课的课件都能用Flash制作成动态,这样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在进行课件的思路创作和具体制作时,花费了我大量的课后时间,有时很累,但是当我在课堂上看到因为我的课件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空前高涨时,我觉得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再苦再累都值得。我的课件不但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教研员和区内同行的认可。其实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才刚刚起步,今后我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钻研,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坚持教学策略,向课堂要质量。

  本学期我们组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达成率,在这方面,我们曾经在组里讨论过,听了同行的做法,有很大启示,可以说每一节课我都在注重这个问题的研究与落实。比如:课前提问,有时以大屏幕的方式出题让学生口答,有时让学生拿出小条来答。上课时注重分层次教学和多媒体的使用,激发学生兴趣,第一节新课下课前5分钟左右都要对本节课进行复习巩固和测查。尤其是尖子学生做到课前提问,巩固练习时还要提问。在上课过程中还注意兼顾中等学生和较差的学生,有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让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来

  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教的班级分为两种,普通班和实验班,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同样备课快班学生觉得吃不饱,而普班学生又觉得吃不了,因此我发现这个问题后从开学初第一周的第二课时开始便作调整,同样的课我要备两套教案,快班学生注重知识的扩展和加深,普班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在普班,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我就将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结成对子,尤其是在期中期末复习时,让学生好的学生对自己结对的伙伴实行监督、考核,然后我在上课时抽查。这种方法很适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我所教的班级课堂达成率有所提高。但还需要继续学习与研究,因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有时新课内容较多时,便没有时间检测课堂达成率。

  三、精心组织,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在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的教学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期末质量临测中成绩比较突出。

  我在下学期的工作中,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改变知识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精选单元练习题,进行阶段性同步练习。

  3、多听杨老师和其他地理教师的课,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还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提高的原则,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教学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共六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十七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

  考虑到五月份的地理结业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学生知识的构建、课程改革及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得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教学改革与结业会考方面的一些成果。以下把教学的成果及经验归结为:

  一、 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为应对结业会考,本学期的教学不得不快速度、少时多量的进行。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知识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 以课改理念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学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 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

  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三、 会考工作落实

  在完成教学教材之后,即进入了紧张的会考备考和应考工作。复习过程中,我把中国地理作为复习重点,指导学生以强化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结业会考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会考及格率为60%、补考及格率为100%。

  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著、会考成绩不尽人意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我任七八年级地理课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制定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篇7

初二下学期时间紧、头绪多,是最繁忙、最关键的时期。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讲,一般分为课堂授课时间和复习时间。学生课后复习地理学科时间很少,主要通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授课和复习时间的安排至关重要,如何在短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系统地复习?这是进入初二就普遍面临的问题。实践证明,如果复习时间太短,太仓促,不能进行系统的复习和一定的习题训练,成绩肯定不理想;反之,如果复习时间过长,新授课的时间就要缩短,会造成授课过于简单,学生基础不扎实,复习难度增大,得不偿失,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进入初二后,首先应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做好两个时间的合理安排。同时复习阶段的时间分配也很重要,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主要以教材为主,详细复习每章节的知识点;第二轮复习,主要以指南和考试说明为主,重点落实各章节的纲要知识点,并按章节进行训练,最好运用指南的“达标训练”作为练习,并编制适当的单元过关测试题。第三轮以专题复习为主,把相关的知识归纳起来,以对比、比较的方式进行综合性训练。处理好复习过程三阶段的时间分配,做到复习有计划、有思路,切实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二、内容上,依纲扣本,紧扣《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

泉州市每年都会制定相应的《考试说明》,这就是当年的考试范围。《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的内容都来源于《课程标准》和课本,依据《课程标准》对不同知识点提出不同的识记、理解、运用等要求,因此,在会考复习中,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考试说明、掌握考试说明中的每一个知识内容,学生应达到要求的水平,同时也要把考试说明的每条要求落实到课本内容,做到由点、线到面,线面结合,这样复习就有目的性,有重点,避免盲目复习、负担过重,事倍功半。《复习指南》是复习的良好参考资料,它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立足基本地理技能、注重能力、突出三维课程目标。可充分利用指南的导向性进行命卷,对指南的素材进行题目改造、改编,达到强化训练的效果,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提高实战能力。从近几年的考题看,综合题命制基本都参考、借鉴指南中的题目,不仅知识点从指南提取,而且大量采用指南的素材,尤其是地图尽可能从中选取,所以,复习阶段建议用好《复习指南》。总之,复习中必须注重将《考试说明》与课本相结合,立足基础,注重双基。抓住《地理课程标准》这根准绳,用好《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这两个材料。

三、方法上,采取讲练结合,做到精讲精练

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课堂传授并非越多越好。尤其在复习阶段的知识传授,应采用点拨式、启发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调动学生复习的能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材的重、难点讲清楚。在钻研教材和考纲的基础上,总结并讲透各章节知识结构、知识原理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辅以范例、练习,通过训练,使知识点得以牢固掌握。练习必须适量,而且应结合近年的考试题型、试题难度要求、《考试说明》等进行编制,当然,不是练习越多越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题海战术是不行的;对练习必须进行精心选择,对外来资料不能照搬照用,而要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通过各种习题的训练,让学生熟悉地理试题不同的弥补方法,帮助填补学生知识、技能的缺漏,解决审题、答题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除精选习题进行练习外,高效率的讲评同样重要。通过练习,寻找学生的知识缺漏、典型错误、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纠正,便于学生及时反思改正;通过范例讲评,指导学生的答题思路方法、答题技巧及答题规范,教会学生全面、准确、快速地审题、规范答题。当然讲练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讲不练,不选范例,不指导,学生就会缺乏实战经验,只有巧练、多练、活练才能在考中游刃有余。

四、行动上,抓落实,抓实效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97-02

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教师进行和引导教学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地理教材指的是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课本(教科书)。地理教学大纲一般指出了在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内容和基本技能,多以条目形式进行规定。而教科书是将基本内容具体细化,详细阐明,对于教学而言更具有操作性,对学生来说,教科书是他们进行学习的工具。

一、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结构性衔接

1.地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衔接

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而普通高中地理把“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重要原则,其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反映地理的实用价值;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

二者对比,我们可看出初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实用性、发展性、主动性,侧重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教师地理教学的开放性和技术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激励性评价,适应了学生12-15岁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能力变化,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兴趣,积极探究,培养自信。而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适应了高中生(15-18岁)正值从少年向青年过度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日趋成熟,自我探索能力增强,对地理问题理解更为深刻,并能尝试用课本上传达的理念,分析解决某些地理问题,形成观察、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2.地理教材的内在联系

一是知识脉络联系。按照地理学科的性质,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脉络基本相同,均是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再到区域地理,先总后分的知识脉络,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架构,并逐步认识地理环境的规律性和相互关系(见表1)。但初高中地理教材知识内容的差异也较大,对于同一地理内容,初中教材注重地理事实知识,即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位置、地理分布、地理特征、地理景观等;而高中地理教材,更侧重于对地理概念的分析、地理特征的总结、地理规律的掌握、地理成因和原理的探究、地理意义的运用等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各地理要素的逻辑关系,更全面地掌握地理系统知识。

二是知识类型联系。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以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使学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循序渐进,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按照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总论、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总论、中国区域地理的顺序,先外后中,略外详中,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地理教材则既要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又要引导他们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因此高一的自然地理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文地理则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高二的区域地理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深刻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教材结构系统联系。初高中地理教材每一册的结构编排几乎相同。地理课文内容,均根据每个学期学时的要求进行编写,每本教材均为4~5个单元(即章),每章题目,以粗体字配以彩色背景为标题,背景一般为照片,能反映该章主要内容,非常直观;“章”以下又分为若干节(一般3~4个),“节”以内设2~3个标题,有时下面还设小标题,每个标题下又有若干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从一个方面说明、解释标题内容。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又互相补充。

四是图像系统联系。地图是地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在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地理事物方面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教材,地图数量众多,约有150~200幅,种类多样,功用不同。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在地理能力的培养上,均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那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高中生还要求树立人地关系的理念,培养解决问题的地理视角,因此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照片数量比初中教材少,但示意图、统计图、流程图的比重增加。特别是高中自然地理中示意图增加,高中人文地理中统计图、流程图增加,说明对同一地理现象,初中注重静态的结果,高中注重结果产生的过程。

二、初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

1.统一思想,构建全局观、整体观

当前许多完全制中学被分割成初中和高中两校,初高中分离,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初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仅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简单讲述,强调识记知识和掌握结论,没有全面认识到高中教材对同一内容的深化、细化与过程化;而某些高中教师则认为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忽视了其基础性,因此造成双方对各自教学的误解,一旦把这种思想带入教学,易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结构性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应建立整个中学地理教学的全局观和整体观,认识到不同教学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要在教学中体现学习的连贯性和承接性,认真研读初、高中教材,同时也要认识到教材在编写中思想高度的一致性,初中为高中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将初中地理内容进一步升华,即内容的承前启后,结构的统一,语言的规范等。

2.精细备课,体现衔接联系

把对教材的认识、能力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中,首先就从备课开始。当前有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认为“不备课甚至连书都可以不要,也可以上好一堂课”。但事实上,备课环节恰恰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这样备课:(1)备教师。教师应对同一内容进行初高中对比,分析难度、广度、能力层次要求、教学内容的穿插,运用何种教学方式;(2)备学生。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了解学生的认知层次,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由基础到能力层层推进,环环相扣;(3)备教学方法。对初高中生而言,均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式、启发式教学。但初中更侧重于对“表象”的认识归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较为被动接受教师给出的结论或能根据分析得出较为浅显的结论;而高中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同时他们带有独立性、批判性的眼光使他们对事物本质认识更加深刻,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观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又要根据各自心理发展的差异,有侧重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关注细节,有针对性地教学

篇9

地理在初中阶段只是会考学科,对于这种性质的学科,学生们没有多余的课外时间去预习和巩固复习它。课堂上的45分钟是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的唯一的时间,所以课堂的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不能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课堂问题,教师是“主角”,在演“独角戏”,学生甚至不是“配角”而是群演。为了摆脱生硬、无趣、低效率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得到解放,要摒弃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反客为主,做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自主积极地展开地理的学习。

学校一直在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在“102510自学模式”的教学下,地理课堂的改革也如箭在弦。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模式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芽。下面笔者以《地球的自转》为例,探讨地理学习中的自学模式!

一、导入生活地理情境,培养学生地理兴趣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涉及学科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地球的自转》这一节课中,笔者设置了“太阳、星星还有月亮的东升西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一问题场景,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

二、展示言简意赅的学习目标

目标学习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倡导的。他认为,教学内容由点线构成知识网,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在知识网中的位置,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明确的目标可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学什么。在初中地理课堂,特别是初一地理课,目标不宜过多,文字要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笔者所设置的课堂目标一般为2~3个,都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合理设置的,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新课为什么而学,提前让学生了解教程上的核心思想。

三、自主阅读地理课本,独立完成预习作业

地理是初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一门新的学科,学生对它是非常陌生的,从心理和时间的安排上来说,学生不可能回家提前预习新课,所以预习的任务只能放在课堂上。预习时,学生通读课本可以全面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在通读的过程当中,有些简单的知识,学生是可以自己理解的,这从某种程度上节约了教学的时间。学生围绕教师给出的目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通过阅读和初步思考,弄清楚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是自己没有办法独立解决和认知的。通过目标,学生在心中可以初步形成本课的知识结构,自己初步评估本课重难点,以便于在课堂上更加专注于难点的突破。“导学案”的设立实际上是教师将自己的角色从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策划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主动去接受新鲜的知识。

四、讲解新课,设置疑问,层层深入

学生在经历目标的感知、自学的过程后,已经可以解决一部分题目,这时候教师对照“导学案”上的题目向学生提问,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初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自学反馈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对自学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在课堂上,教师将本课重点逐步分解成不同的小题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层层深入,并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合作讨论完成教师的提问。在《地球的自转》一课中,为了得出地球自转的意义,笔者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地球因为不透明而产生了昼夜现象,这时候教师提问:如果地球不会自转,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学生会联想到一半一直是白天,一半一直是黑夜,地球的自转让黑夜和白天不停地更替,从而自己得出第一个意义:昼夜更替。然后教师继续设置疑问:既然白天和黑夜在交换,那么地球上的时间会怎样变化呢?这时候学生联系时间也在变动。教师在解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教师讲解的内容实际上变得非常精简,所讲的内容既是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无法解决的难题,也是新课的难点,这样,学生会更有目的地去听教师对本课的知识的深入引导,反客为主,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

五、训练反馈,巩固新知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85-01

地理是一门揭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科。在地理的教学上,以往普遍出现的问题有: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态度上简单应付,对地理学习中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低,学生僵硬地死记硬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理学科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有了很大的突破。

福建省的地理会考对考纲虽然做了明确的知识点要求,初中的学习要求集中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范畴,但作为地理教学者,我们希望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地图,真正培养起地理的空间思维,掌握好学地理的精髓。正所谓“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其他任何工具都无法取代的。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初中地理教学实现地图化的具体做法。

一 直观读图教学法,教会学生学会读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所谓的直观教学,就是发挥教师的教授能力,直接利用地图开讲,教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因此,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就有必要明确要求学生备好地图,确保学生在地理课上有地图,会看地图,会用地图。

读图本身是记忆的过程,首先,学生要学会分辨在地理学科中会出现的各个种类的地图,如在读等值线图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方法,可根据等值线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状的变化等来判断;读区域地图时,学生要会辨识山川、河流、铁路、沙漠等地理标识;读世界地图时,学生要细化到记忆重要国家的地理位置、边界形状、首都等。总的来说,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明确地教会学生学会读图。

其次,直观读图教学需要有技巧地记忆。例如,中国的地图形状似啼鸣的公鸡,河北像一只耳朵,广东是鸡腿,湖南是人头等象形记忆方法,这样就便于学生记忆。再如,同样还是一幅中国地图,要分析长江和黄河的流程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在这幅图上分别找出长江、黄河流经的区域及流经的地势高低。长江和黄河都源自青海省,都是自西向东流经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黄河整个流程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几”字形,而长江则支流较多。如此对比就不难看出长江流经的区域广,而黄河流经的区域小一些。这就使用了“综合记忆法,巧妙分析法”,达到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不过,现实教学过程中仍然会接触到很多图,需要靠教师反复讲解来让学生熟记。总之,教师要勤用图,带动学生一起养成看图的好习惯。

二 自主填图教学法,教会学生学会辨识

填图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而且更能帮助学生掌握图图互换和图文互换的能力。因为在填图过程中,它必须基于是对地图的熟识,需要具备对不同图的辨识能力,需要严谨的思考过程,所以,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动手尝试的机会,学习在地图上标明出具体事物。

填图的对象有很多,各种图皆可尝试,与此同时,教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拼图”是其中较为有趣的一种,可以将中国各个省、自治区拆开,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拼好。也可以尝试在班级举办一次活动,比赛拼世界地图,如此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自然能激起一部分学生的斗志和兴趣,引起整体的好奇心和关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起了学生的热情,将更有利于师生互动,推动地理教学。训练填图有助于优化学生辨识的地理能力,增强“对图的敏感,对图的灵活运用,对空间的记忆能力”,可以多多采用。

三 多媒体动态教学法,教会学生学会探索

地图教具发展到今天,除了初中地理课本中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交通图之外,还有新型的电子地图、卫星遥感地图等,其用途广泛,功能齐全,这也都成为了地理学习的一种良好的辅助工具。笔者就曾用视频辅助教学“地形”,经常随手打开百度地图,和学生一起查找大家所不知道的“神秘地带”,也经常播放动态讲解视频,将遥感技术所展示的魅力运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也曾直接播放“海底世界”,用视频来代替笔者讲解的“海洋是广阔魅力的”,也曾用视频解说“地球多样的温度带,多变的气候”等。网络是强大的,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多媒体在地理课上的广泛运用,让学生可以通过它直观体验地球宇宙的浩瀚神奇,地理的奇妙迷人。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原始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身为教师,更不能在教学上闭门造车,与时俱进地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具备的精神。

篇11

这是目前农村中学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地理课在农村初中教育中尤其不受重视。重视的只是中考和与中考科目有关的科目。有的学校制定教学奖励制度,又因为地理不是中考科目,也被排除在外。中学地理和生物进行结业考试后,学生就不再学习地理和生物的知识。尽管会考成绩也会记入学生的学分累计中,但地理会考在执行过程中总是声严实松,甚至有的学校老师在考试的同时帮助学生集体作弊以提高通过率。在这种情下,大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就不太用心去学。再加上初三一年地理教学的空白时间,当升入高一后,地理知识几乎是重新从零开始学习。

其中这种情况在新课标改革之前就有了。每一届的高一地理教学中,不是按照课本去讲新课,而是首先领着学生们复习初中的地理课本。这相当于是又带领学生们重新学写了一遍初中地理课程。在新课标改革以前,教师们大多都是讲初中地理课本上的知识点系统地整理出来,然后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硬塞给学生去背诵,等学生们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高中地理的学习。但在新课标的教学模式下,这种方式就不适合了。新课标要求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主动学习,如果以这种“引导——自学”方式来复习初中课本的话,那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且效率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摸索出的方式是:不进行初中知识的集中复习,而是将知识融入到高中课本的学习中去。在地理教学中遇到大部分学生都忘记的重要知识点时,便临时进行一些知识的补充。另外一种补充初中地理知识的方式,就是设置一些特殊的活动课。这样学生在趣味竞赛的同时便充分熟悉了初中所遗忘的地理知识,以便于他们的高中地理学习。

二、教辅资料要求高,教学设施难配套

对于地理科目来说,读图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而地理知识大多是通过地图以及图形图像的形式来展现出来的,因为地理是一门边缘科学,涉及到知识领域很广,从自然到人文,从天文到经济。而高中地理课本以及配套地图册上的图根本就不够教学使用,还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网上搜索及各种教辅资料来配套使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张大篇幅的挂图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载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率,但这也恰恰是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硬伤——多媒体教学设施配套严重不足。

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基础教学设施落后,尤其是地理教学器材的配套更是短缺。大多学校有够化学实验室、物理试验室和生物试验室,而唯独没有地理实验室。即使有,也只是一些简单的立体挂图以及各种地球仪之类的,连一些最基本的各类岩石标本都没有。另外,地理教学涉及的天体运行、各地的风土地貌等直观知识,也是需要大量的实地图片需要给学生来展示,这都是需要多媒体教学设计来作为载体进行展示的,而农村地区的多媒体教学设施配套不足,许多学校即使有多媒体设备,也仅仅是在报告厅或某个多媒体教室安装,并不能在每个教师普及。在这样的公用多媒体教室的环境下,只有一些特殊的情况经学校批准才能使用的多媒体教室,不能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场所。这都对地理教学点直观性特点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以上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的解决,向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多媒体设备普及是不太现实的,毕竟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经过我们多年的摸索以及各地乡村教师的经验交流中,我们也尝试用其他的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多媒体教学设备无法在日常教学中长期使用,但可以用购置多种类型教学挂图的方式进行替代使用。其次,教师要多训练板图绘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看图题的讲解过程中,板图的绘制非常重要。第三,利用当地乡土地理资源,带学生实地进行考察。比如讲到关于褶皱和断层的知识的时候,如果是山区地区的话,教师完全可以带学生去实地参观有褶皱或断层露出地表的地点进行实地参观。

三、生源素质不同,难以将参观学习来的经验直接套用

篇12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六)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世纪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四、教学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二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2、3、4、5)五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新学期,新学生,新环境,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主管教学校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届蒙西阳光学校七年级共有五个班平行班级,平均每个班级30人。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学生的层次也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开学近一周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不强,一些小学生身上的特点还没有完全褪去,面对地理这门新的课程,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好动的习惯,多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体验,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七年级上册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框架,包括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共五章内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分三节,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介绍了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的组成要素,重点是经线、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第二节主要介绍了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即自转和公转,这里面主要学习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为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做铺垫。第三节地图,主要讲述地图的基本要素,要求学生学习读图、析图、绘图和选图用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分两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主要是介绍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概念和分布,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第二节海陆的变迁,重点讲述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理论。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共包括四节,第一节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入手,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第二、三节分别讲述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第四节主要介绍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分三节,第一节介绍世界人口与人种的构成和分布;第二节主要讲述世界上各地区的语言种类和分布以及宗教的分布;第三节讲述什么是聚落,以及聚落的类型,聚落的特点和影响聚落形成的一些基本因素。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讲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落实“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加强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地理学案,力求每节课学生各取所需,做到天天清、课课清、堂堂清。

2、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深入研究学案教学的特点,认真编写学案和教案,把握学案教学的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优势。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提高整体地理学习质量。

5、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教学在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教师作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再进行总结、要课文、图像作业有机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记忆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归纳、记忆等能力、并及时强化巩固、懂得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8、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教学研究

由于本人今年要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与实际教学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地理教学的相关理论书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三

20__-20__学年,我带高三文科班3个班的地理。这一年的主要目标是为高考,因此,我的教学任务更主要的是复习工作,在学校校情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高考奇迹,是我思考的内容,并为此不断地从想法走向实践。

一、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学校从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没有晚自习的,实行完全走读制。高三暑期也未补课,今次开学以来有可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周六开辅导课。学生目前是从7:20-18:05在校学习,其他时间段在路上、家中学习和休息。就学业水平测试而言,文理科重点班的地理平均分为41分(满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由于学测难度相对较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情。高二学期,花了近一个半月复习区域地理的地球、地图与世界气候,二个半月学测复习。暑期布置学生自己依据地图册和区域地理书复习世界地理部分,本学期开学即测试,及格2人。学生对已学的必修123基本遗忘殆尽。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二、可实现的目标

针对学生基础及其理解、接受能力,应以基础、主干知识教学为主。文化课考生,部分文化课考生高考分数目标为75%-85%,大部分考生为65%--75%;艺体生而言,地理得分锁定在65%--75%,艺体生中美术生和部分音乐生,基本上从9-12月都在专业课集训,真正文化课的复习应从2月开始,加之放假15天多,主要复习时间应在3、4、5月,时间特别紧,其他门课得分又难,文综锁定200分,地理分数应在70分左右。本学期在1月份才涉及艺体生回校开课的问题,当提前做好预案。

三、本学期复习的主要内容与检测

1.内容:本学期主要复习内容为20__.9.1-10.31完成区域地理的复习,重在读图、填图以及与高考有关知识点的复习,通过检测卷和月考来检测复习情况,强调看图、读图和填图能力提升,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读背;20__.11.1-20__.1.16复习必修1、2并迎接合肥市一模考试,以合肥市一模考试为风向标,调整复xxx度、方法和模式。一模考试结束转为必修1、2复习的补缺补差和必修3复习。(必修3大致2.15-3.12四个星期完成,进行二模考试)

2.检测:自己的试卷随堂考试、月考以及合肥的模拟考试。

四、自我再成长模式

1.基础教学与实践

(1)独立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世纪金榜一轮复习》以及《新题策》,结合课标和考试说明整理纸质备课笔记和PPT;

(2)制作PPT、微课视频,通过安徽基础教育云平台、qq群等进行网络推送,解决重难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艺体生学习;

(3)继续结合时政材料开展“拓展讲堂”7分钟微课堂及网络视频教学,将其打造为自己的品牌教学;

(4)通过互联网+的网络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并推出免费教学和付费教学模式,实现利于自己学生,又服务更大范围学生的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

2.学习与研究

(1)读书、学习:目前订阅有两种杂志,分别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学》,需要认真阅读学习。除此外,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也应花时间研读。大学课本、《地理学报》等书籍、杂志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径。

(2)实践研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相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值得探索,这种途径可让论文真正落实于实践,而非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此项也为职称做准备)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场修炼!教师的生命力在于课堂,学生因爱上你的课堂,爱上这门课,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必然学好本课。通过观看网络视频,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最终成为一流的教育者。

五、实现目标的措施

1.充分备课,合理掌控教学速度、难度、广度,使教学不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取得效果;

2.课堂40分钟,必须追求效率,同时开动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动手、动脑;

3.布置好作业和复习,并进行监督和指导,直至学生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复习;

4.全体学生通过考试进行成绩跟踪,部分同学要进行单独指导和严格要求,比如读背书;

5.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6.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做人始终是第一位,因注重对学生成长的指导。

六、可预见的成果

1.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对高考的理解和把握也比过去好;

2.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精彩,教学研究落地并富有成效;

3.学生学习积极、状态良好,朝自己的高考分数目标迈进;

4.培养出一批能够运用地理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四

这一学期来,我带高三两个文科班。跨头上课虽然累,头绪多,但我一直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高三地理的复习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多而广。而我们的学生在刚开始时孤立理解,没有搞清这些“零散”的地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也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就觉得地理很难,学起来也很吃力。了解了这一情况,我查了很多有关高二地理会考备考的相关资料,以新的教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并在完成这些要素的同时,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会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下面是这学期我个人教学的几点感受: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此为指引。新课标全面的分析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要达到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方向、考核的内容及标准等。这让我们老师心里有了一个大的方向,对教材的理解也就上了一个层次。

②备教科书。在新课标的指示作用下,仔细研读教材。对教材编写的过程、信息和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理清教学思路、重难点。对于学生模糊的知识,通过预设与现实结合或者查阅资料等手段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③备学生。可采用查——找寻资料,了解学生的过去及现状;谈——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学习和情感状况;聊——找个别学生聊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困惑;访——做家访,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其情况;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学生的学习状况。上述五个方法可相结合,根据学情实施教学。同时还可以以学生平时的错误作为研究对象,这样更能针对性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2)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争取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关注学生的反映,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力求学生掌握。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现在的高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因为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3、积极参与我们政史地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对高二文科的课程传授就有以下不足:按照学校安排我外出高考阅卷耽误了一星期的上课时间,回来后压缩了教学内容,再加上平时练习时间不足,学生对选修六的知识掌握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尤其是其他知识的传授中加入这部分相关内容,便于让学生巩固和掌握。

现代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地理教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五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20__年高考的成败,关系到本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学期教学工作绝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20__届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20__年高考说明地理科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