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6 07:40: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号:xx 姓名:王xx 专业:网络工程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广大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普及就能义务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就我省淮南市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7月18日,我们调查组一行顺利到达下乡调查的村,淮南市架河二中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该中学。一栋破烂不堪的教学楼和几间瓦房互相对峙。这就是架河二中给我们此行留下的第一印象。据了解,在架河地区比这更破旧更贫困的学校还有很多。
我们假期实践的第一站 —— 淮南市架河二中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以及在学校旁听当地小孩上课,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 学生的信息热情很高,但普遍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调查表的数据汇总,我们发现有90%的学生对在校学习感兴趣。并有94%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有必要,其中52%的人认为应该加大英语的学习力度。
农村学生普遍表现出了对学习的热情,但与之相对的,更多的人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农村教学质量差,不能因材施教,硬件设备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这样的教学条件导致老师上课仅仅只能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方面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据了解,农村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另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86%的学生对学校的师资条件不满意,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体罚学生等。
(三)农民负担的教育费用仍较重
政府出台的“一费制”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但是根据调查反映,农民仍然觉得教育费用是一个比较重的负担。“一费制”虽然使他们少缴了很多学费,但是现在的费用对年收入只有几千块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难以支付的。除了开始教学费外,在学校期间还要交校服费、建校费等非议哦那个,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指出仍比较重。。这对于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因而,我得调有60%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者比较重,有7.4%的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费。淮南泥河二中的政教主任向我们介绍到,每学期收取消费都很困难,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把学费收齐。有些学生家庭实在是过于困难的,她自己掏腰包也会垫付该生的学费。可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四)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
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由于经费短缺,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学校环境得不到改造。在调查中,有9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是拥有标准操场的,更不用说足球场了。虽然这就几年建起了很多栋楼解决了教师的居住问题,但是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得住在阴暗得瓦房。
(五)学生压力大
有76%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54%的学生认为课本难度大,只有2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的刺激,如考试的压力,作业的压力,家长期望压力等。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大。
(六)辍学现象在减少,但仍不容忽视
农村辍学率如此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少一部分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有厌学心理的主要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校读书学习非常吃力,无心念书,宁愿在家里做工。农村学生因为家里宁愿在家干农活。据了解,在辍学学生中,具有厌学心理的占20%左右。教育系统自身也存在问题,农村教育方向出现偏差,并严重脱离实际。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基本上没有跳出向高一级高校输送新生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书生型”毕业生。如果准备不上大学的话,很多学生就觉得没有必要上高中,如果不想上高中,那么也就不打算上初三,这样一来初二便成了一个辍学高峰,初中教学的内容只与升学有关系,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不会因为多上一年学而给自己的生计带来好处。
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 加大省、市一级政府对欠发达县(市、区)义务教育的责任
目前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但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上的"贫富分化悬殊"问题认识不足。而教育的不平等,最终将危害社会的安定、危害民族素质的提高、危害国家的发展。加大国家投入,保证国办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二是扩大对社会税费征收,反哺教育。而目前中小学校办学经费短缺基本在一半左右。制定统一的教师收入标准,为改变薄弱校提供基本条件。目前改变差校的办法大都从硬件上入手,但是,薄弱校的根本困难在于学校的创收能力弱,校长和教师的待遇与好校存在相当差距,只有制定和执行教师统一收入标准,才能保持薄弱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优秀校长和教师向薄弱校的流动,从而实现迅速改变薄弱校的既定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尽量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差距。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自觉地进行专业发展,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求学欲望。
(3)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应从压力情境、压力体验、压力反应入手。而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师生关系紧张、以考为本的僵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已经成为学生过重学习压力的更为深层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是减轻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而必须是在探明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类型、现状、差异程度的基础上,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以学为本, 改变陈旧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重建令人向往的学校生活。
(4)为农村学生的后续教育创造条件
要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它职业学校,农村各类职业学校要以教学为主,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认真教好,还要讲授农村经济政策和科学管理知识。要把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要重视对没有升学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毕业生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学校、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
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2
前言: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广大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 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就罗定市太平镇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参加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有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土城中学的学生及其当地村民,并在2012年3月到7月期间以“关爱孩子们的成长为主题”开展本次社会调查活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正文:
一、调查目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二、调查内容:
2012年3月开始,借助在“教育教学实习基地”遵义习水实习的机会,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对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部分学生及其当地村民进行了访谈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内容(学生的信息热情高低、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看法、当地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师待遇和教育质量、对孩子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学校经费及其硬、软件设施的看法、学生对学习的压力等问题) 流程如下:
1、先分析、思考此次活动有关的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关安全方面的防范
2、根据活动内容,调查本校学生和本镇的学校学生
3、下乡调查学生村民
4、先向实习学校的老师了解当地教育情况
5、调查结果分析
6、写调查报告
长时间的调查让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多方面的调查,联系本专业知识并总结得到以下的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
(一)学生的信息热情很高,但普遍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调查的数据汇总,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在校学习感兴趣。并有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有必要,其中半数的人认为应该加大英语的学习力度。
农村学生普遍表现出了对学习的热情,但与之相对的,更多的人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农村教学质量差,不能因材施教,硬件设备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这样的教学条件导致老师上课仅仅只能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方面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据了解现在中学中的教师大部分是中专毕业,小部分是全日制大专毕业,更有甚者是在70年代初中毕业的。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
另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在农村很多地方有写老师甚至算是半路出家,教音乐的老师可以去教历史,教计算机的该教物理。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
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校的师资条件不满意,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体罚学生等。
(三)农民负担的教育费用仍较重
政府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但是根据调查反映,农民仍然觉得教育费用是一个比较重的负担。虽然使他们少缴了很多书学费,但是现在的费用对部分农民来说,仍然是难以支付的。因为还要交校服费,甚至还会被强制交商业保险费,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比较重。这对于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因而,我的调查中有大部分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者比较重,有少于十分之一的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费。太平中心小学的校长向我们介绍到,每学期收取费用都很困难,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把费用收齐。
(四)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
由于经费短缺,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学校环境得不到改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太平镇黄豆坪小学教学楼及器材非常简陋。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大部分是没有标准操场的,更不用说足球场了。有的学校只有一个设备比较简陋的电脑室,有的甚至没有。
(五)学生压力大
有一多半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一半的学生认为课本难度大,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的刺激,如考试的压力,作业的压力,家长期望压力等。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大。
根据实地调查和走访,就当地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
(1)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尽量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差距。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自觉地进行专业发展,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求学欲望。
(2)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应从压力情境、压力体验、压力反应入手。而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师生关系紧张、以考为本的僵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已经成为学生过重学习压力的更为深层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是减轻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而必须是在探明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类型、现状、差异程度的基础上,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以学为本, 改变陈旧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重建令人向往的学校生活。
四、调查总结:
调查的结果让人颇感沉重。
农民直接负担的教育投入包括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及中小学杂费等。农村教育费附加由乡镇政府负责征收,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这三个县教育费附加在乡统筹费内所占比重都高达70%以上。农村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学校基建投入、发放教师工资。
农村教育集资也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重要来源。按政策规定,农村教育集资应用于农村新建、扩建校舍和学校危房改造。但从调查情况看,教育集资相当一部分也被用于发放教师工资。
农民直接负担的教育经费还有中小学学杂费。学杂费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一部分学杂费也要用来发放教师的工资。
从三个县来看,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及中小学杂费等主要由农民直接负担的教育投入占到了全县教育经费的40%左右,X县1990~2000年期间这一比重为47%。农民直接负担的教育投入和乡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加在一起占到了全县教育经费的80%~90%。
调查报告说,这三个县都是传统的农业县,乡级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很少,乡镇财政收入依然是以农为主,乡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大部分来自农民交纳的税费。可见,在现行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事实上主要是由农民负担的。
调查表明,在各级财政中,乡财政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主要责任。拿Y县来说,2000年教育经费总额为7026万元,其中各级财政预算拨款占58%,县财政占9.2%,乡级财政占到了48.3%,来自省级以上的财政专款几乎没有。
从三个县的情况看,乡镇财政已不堪教育经费的重负,多数乡镇赤字和负债严重。X县平均每个乡镇负债2411万元,Y县平均每个乡镇负债650多万元,T县每个乡镇平均为200多万元。
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低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需要我们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截止2002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6省市以外,全国其他地区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为4000万平方米。”[1]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危房面积在逐年减少,基本的教学设施也日趋完善。但现有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机房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仍很难普及和应用,再加上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据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首先,农村教师短缺以及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缺乏,不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教师结构老龄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一些教师已不再胜任教学工作,而由于受当地财政水平的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和正规本科毕业生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却聊聊无几。因此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次,对农村教师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致使农村教师代课现象普遍,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城市教师相比普遍较低,而随着居民消费指数的不断上涨,一些农村教师对目前的生活现状越来越为之不满。迫于生计,一些教师将自己的教学任务交给一些并无教学资格的人,而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别的事情,每月只需支付一些代课费用。从代课这一现象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待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在岗抽查和教学水平的定期评估,严查教师找人代课的现象,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近些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以及收入低等现象致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因此产生了学习无用或让子女提前就业学门手艺的想法,所以就导致了大量学生辍学和厌学现象的发生。在广大农村,读书无用论至今仍被一些家长认同并加以推崇。虽然也有许多农民希望子女成才,但因受到农村的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学生仍无缘和城市学生一起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四)外出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
对于留守子女的定义,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已有2295万的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与此同时,学生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外出民工总数的56.70%,是外出打工家庭总数的一半;而在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中,父亲外出打工数明显多于母亲。统计结果还显示外出民工家庭教育中进行隔代教育的占留守儿童总数为 41.24%,而长期处于这种隔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依赖、懒惰、自私、的习惯,同时也更容易忧郁和自卑。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日益成为教育界以及学术界广泛探讨的话题。
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较低仍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严格实施教师资格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帮扶工作等。
(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培养学生也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家长的职责。只有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在广大农村,因经济落后,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在农村的发展中,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力要推动农村的经济,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家长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
(三)开展关爱活动,关注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因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作为教师,要多关心他们,多进行师生交流。通过一些积极的交流,可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的加以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集体中感受温暖。
(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影响来塑造和培养学生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矛盾的自我疏解以及自我控制。广大家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五)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选择。
所谓寄宿制学校,是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的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统一管理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的生活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留守儿童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寄宿式学校是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中央和各地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2006年,全国小学寄宿生人数达704万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6.6%,西部地区小学寄宿生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全国初中阶段寄宿生总规模已达222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3%,中西部农村初中寄宿生分别达到44.9%和52.4%。”[3]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将会摆脱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寄宿学校学校中充分体验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健康茁壮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到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增强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发展与改革并举,努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父母的外出务工对留守初中生的学习成绩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很多孩子的成绩在父母外出后都出现了下降,主要原因是父母外出之后,很多孩子学习上得不到很好的辅导与监督,家务负担也占用了他们一定的学习时间。
(二)留守初中生缺少学习辅导
父母的外出务工,不仅使留守初中生少了一个生活上的照顾者,也使他们在学习上缺少了一个好帮手,尽管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对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留守初中生来说,父母的外出,确实使留守初中生失去了很好的辅导机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留守初中生的学习监督状况不佳
留守初中生父母外出后,部分留守初中生学习态度变差,学习兴趣减弱,家庭学习辅导与监督的不力,导致留守初中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效果欠佳,学业成绩下降。留守初中生学业上出现的这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必将影响留守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所以,留守初中生的学业问题已经上升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经费投入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点
政府保障与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是解决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基点,继续加大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应从“以县为主”转变“以国为主”,加强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宏观调控,使农村义务教育从“非均衡发展”到“统筹协调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现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阶段。从农村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正是补偿政策的最好体现。从2005 年开始,免除国家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到2007 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应该合理均衡配置课程资源,特别是优质课程资源。当教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时,接受教育成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生活方式存在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和课程资源也就成为政府最起码的义务和责任。
(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首先,应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让家长认识到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整个家庭发展的,是以孩子的美好前途为代价的。应鼓励一人外出,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尽量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和完整(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尚可,至少父母一方可以留在家中)。其次,要明确监护权中的教育职责,提高父母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感。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是监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以儿童利益优先,以儿童能健康成长优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应深入留守儿童家庭,掌握具体状况
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因为其父母不在身边,家庭的教育和亲情功能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实现自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学校首先要做的便是了解具体情况,掌握本校、本班学生的构成情况,留守儿童的多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等等。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和实地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详尽的个人档案,以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由于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隔辈教育的种种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身心的正常发育,造成许多儿童的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应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但却自私任性、蛮横霸道、难以承受挫折、心理稳定性较差的留守儿童,应积极引导,严加管束,与监护人配合,“全方位关心照顾孩子,要让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而对于经济状况较差,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的留守儿童,应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刻苦学习,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我、接纳他人,创造条件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变留守儿童封闭忧郁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当今时代社会变迁与城市化的背景下形成的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研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现状、及对其应采取的教育对策,以期引起农村青年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与社会有关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共同关注。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焦点聚集在广大的农村,聚集在农村基础教育上,以人文关怀之真心,以教育者的责任感,来研究和讨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有着广阔的研究背景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一、 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 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 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 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 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 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 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初三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 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 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 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 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
临沂市是农业大市,总人口1018万人,农村人口占75%以上,全市在外务工人员129.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6.05万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催生出来的特殊社会群体,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全面了解临沂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最近市妇联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苍山、平邑、临沭等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采取抽样的方式,对300名5--17岁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其中学龄前儿童5名,学龄儿童295名。他们当中男性留守儿童165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55%,女性留守儿童135人,占45%。
1、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务工以父亲单独外出务工和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居多,分别占32.7%和61.7%,母亲单独外出务工占5.7%。38.3%的留守儿童与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其中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比例占32.7%,与父亲一起生活的仅占5.6%。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51.7%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8.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1.3%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295名学龄留守儿童中,47人学习成绩优秀,占15.9%;106人学习良好,占35.9%;129人学习成绩一般,占43.7%;10人学习成绩较差、3人因学习成绩不好辍学,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在“你不开心时,会有下面哪些想法”问题中,38.5%的留守儿童选择“想早点长大独立”,36%的留守儿童“想让父母安慰自己”,22.5%的留守儿童“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29.5%的留守儿童存在“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的思想,4%的留守儿童“想离家出走”,且多为男孩。以上说明,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温暖,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监护人家庭教育知识了解情况。被调查的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179人,占总数的59.7%。49.5%的监护人认为教育孩子的知识是自己摸索出来的,33%的认为是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参加过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家长学校学习的.仅占3%。有29.5%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即使聊天涉及最多的是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关心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二、存在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农村留守儿童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期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父母关爱严重缺乏。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31.3%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父母探家情况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有的学校老师很少对孩子进行家访,没法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真实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发展。
4、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近年来,各级妇联、教育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如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已有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三、建议对策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贯彻落实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就近入学。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流入地就近入学,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基本措施。根据XX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公办学校要尽力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不断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农村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委托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点及联系方式等,并将班主任及授课老师的联系电话交给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学校和监护人共同努力,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关键词: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继续教育
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特岗计划”的有效实施。对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特岗计划”,真正实现“特岗计划”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目标。
一、“特岗计划”是实施“均衡普九”战略的可行方案
特岗教师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的简称,是从大学毕业生中经过选拔,为改善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服务期限为3年的教师。特岗教师主要在县以下的乡镇和村落学校任教,教育对象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少年儿童,故其身份可归入农村教师。
1.“特岗计划”是补充农村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
农村师资队伍素质偏低问题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制约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实施“均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该计划为期五年,主要内容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2009年,随着“均衡普九”的初见成效,该计划实施范围扩大,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始参与该计划的实施。2012,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的精神,教育部发出继续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的通知,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均衡基础教育资源,巩固“均衡普九”成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特岗计划”在建设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2年教育部关于深入实施“特岗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特岗计划”的实施年限延长,并同教育部部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以及各类“国培计划项目”一起,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2.特岗教师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
义务教育水映着社会发展的水平。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有了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城乡发展不均衡是普及义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的差距集中体现为教育质量的差距,故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目标,而在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数量不足、结构失衡、整体水平偏低是其中之一。我国实施“特岗计划”的初衷是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质量,改善农村师资结构,从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从其前期实施效果看,“特岗计划”有助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缩小教师资源的城乡差距,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
3.一些地区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特岗计划”的实施在补充农村教师队伍、改善农村师资结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该计划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许多关于特岗教师的调查研究表明,[1-2]特岗教师的生存状态堪忧,主要表现为一些地区的特岗教师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生活工作条件差、工作压力大、职业幸福感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给予特岗教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不够;“特岗计划”实施已时日不短,但社会对“特岗教师”的概念还很模糊。在“特岗计划”全面实施但特岗教师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的现实情况下,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又如何呢?他们的专业发展意识如何,专业发展需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相关部门提供的发展机会和条件能否满足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他们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活动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
二、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合迄今有关特岗教师和“特岗计划”的研究以及笔者对湖南省永兴县2010-2013年进岗的200名特岗教师的调查发现,[3]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1.专业发展机会较少,条件较差,方式单一
笔者的调查显示,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较高,但专业发展机会较少、条件较差。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从农村教育投入和学校对特岗教师的支持力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专业发展活动难以开展。机会与条件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这些外在因素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作支持。然而,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主体单一,加之近年来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有“城市中心”取向,经费投入往往是先城市后农村,从而导致农村教育投入的短缺[4],农村“普九”欠账较多,中小学教育经费明显偏低。经费短缺必然导致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经费不足,从而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开展。特岗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自然受到影响,获得的发展机会较少、条件较差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次,学校支持力度不够,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尚未形成。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环境及实践经历是否有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机构和基层组织,学校为教师提供的不应只是一个单纯的“职场”,更应是一个“教育性职场”[5],为教师学习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和特殊群体的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需要学校的重视与支持,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由于传统因素,在学校中资历往往积累为一种特权,年轻教师大多比有资历的教师承担着更多的工作,[6]特岗教师亦如此。笔者的调查显示,繁重的工作使特岗教师无暇参与各种专业发展活动,他们主要通过自发的思考和征询学生意见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很少通过学校组织的专业发展活动。在笔者的访谈中,当问及学校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帮扶计划时,多数特岗教师表示从未听说。此外,有些特岗教师反映,部分学校非常不重视对包括特岗教师在内的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费主要用于硬件配置。
2.身心疲惫、对未来感到茫然者比例较大
笔者的调查显示,许多特岗教师对学校资源的短缺感到无能为力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感到茫然。关于后一点,可从学校、特岗教师自身和群体差异三个方面分析原因。其一,学校工作安排不合理带来的较大压力。农村学校给特岗教师安排的工作量大,致使许多教师感到“不堪重负”。据调查显示,特岗教师中有64.7%担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每天有大量烦琐的事物缠身;由于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许多学科教师短缺,这些缺口便由特岗教师填补,一人担任几门学科的教学甚至包班的现象普遍。[7]繁忙的工作严重影响了特岗教师的继续学习和专业提升。笔者的调查显示,特岗教师认为影响其继续学习的主要因素一个是学校提供的条件有限,另一个则是工作任务繁重、无暇参与各种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活动。其二,“生存关注”阶段的诸多问题带来的困惑。作为青年教师或初任教师的特岗教师正处于“生存关注”阶段,面临着生活、工作两方面的压力,会遇到“现实的冲击”,即理想与实际的差异带来的困扰。笔者访谈的多名特岗教师都对所处生活环境和条件感到不满。就教学而言,现实的课堂生活一开始往往会使特岗教师无所适从,而农村学校落后的教育观念也让他们感到失望,加之对“去与留”“坚守与过渡”及国家政策持续性的考虑,凡此种种,均使特岗教师感到困惑,陷入茫然。这种困惑与茫然会进一步导致特岗教师从业动力的下降,甚至导致离职。据有关调查显示,这一时期离职率在30%-40%左右,任教两年内教师的离职率与任教10年内的离职率相比“不成比率”的高。[8]作为入职不久的教师,特岗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缺乏、教育教学能力较低、实践和学习机会较少、沟通交流机会不多,加之自主专业发展能力欠缺,因而很难摆脱所处的困境,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长时间面对这种困境,特岗教师难免产生焦虑,对前途感到悲观或茫然。其三,与在编教师需求和意识上的差距产生的孤独感。从身份看,特岗教师属于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活动方面,特岗教师与在编农村教师具有相同点,任教学校都在农村,专业发展活动都受整个农村学校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两个群体的专业发展活动亦有诸多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岗教师有较高的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而许多在编农村教师则缺乏专业发展意识,专业发展需求较低。特岗教师与在编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程度上的不同,加剧了特岗教师的孤独感。从而产生焦虑,感到迷茫。
3.男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主动性较女教师低
笔者的调查表明,男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显著低于女特岗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男特岗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主动性低于女特岗教师。这一结论与赵艳婷的相关研究《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甘肃省三县调查为例》显示的特点一致,即男特岗教师的职业预期显著低于女性,女特岗教师比男特岗教师更乐观。[9]然而,这一发现与大部分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性别差异的结论却相悖。大量研究表明,一般而言,男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高于女教师,如杨和稳《新课程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显示,男教师的物质投入和教研成果多于女教师;[10]李斌辉《女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也指出女教师的主体意识有待唤醒,女教师的专业发展整体低于男教师。[11]为什么在农村学校男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高于女教师的背景下,男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需求低于女特岗教师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农村教师”身份导致的自卑感。上述状况反映了特岗教师这一群体的特殊心理状态,即自卑感。一方面,特岗教师是未转正教师,在崇尚带编制的稳定工作的传统文化下,特岗教师有“低人一等”的特殊身份感;另一方面,在特岗教师看来,自己的待遇与在城市工作的同学相比差别很大,觉得是因自己学业无成或能力低下才选择了特岗教师工作。这种自卑感降低了他们对自己的成就抱负或预期,不对未来做长期打算或规划,并对教学教育工作漠然处之。《特岗教师角色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一些特岗教师没有形成维护教育公平、充当正义践行者的使命感,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负累,是对个人身份的降低。[12]就男女比较相对而言,男特岗教师的自卑感更为严重,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对男性的高要求、高期待与男性自认的重使命、大责任,使得“特岗教师”这一标签让男特岗教师更感到自卑。其二,对“留”与“走”及婚姻、家庭的思考产生的焦虑。特岗教师是来自大学毕业生的青年教师,他们除了要适应农村学校新的生活、工作环境外,大多还面临着择偶、婚恋等问题(少数人虽已结婚成家但亦属“新婚燕尔”)。国家对“特岗教师”虽有职业方面的鼓励性、支持性政策,但并未也不可能涉及特岗教师的个人或家庭问题。这种状况不可能不对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年轻的特岗教师的心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其择偶、婚恋的个人抉择产生影响。由于中国社会在择偶、婚恋标准上一般倾向于“男高女低”,即男性的学历、职业、收入等高于女性,男性由职业所决定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往往成为择偶、婚恋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筹码”,导致男性的奋斗目标、自我期望及社会期待比女性更高,故男特岗教师对与此关联的职业前景的思考更多,焦虑更甚。与择偶、婚恋直接关联的另一问题是对“坚守与过渡”“留任与考研”“继续任教与国考入仕”的思考。与上述情况相同,男特岗教师可能对此类问题考虑更多,困扰更甚,焦虑更强。过度的焦虑往往使人心绪迷乱、心神不宁甚至茫然无措,从而降低心理需求、职业预期或成就动机,更难以形成明晰的专业发展意识、明确的职业奋斗目标和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主动性了。
三、完善“特岗计划”,为进岗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
1.加强管理,建立特岗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制度
制度建设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度建设可以为特岗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保障。要建立符合特岗教师特点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县(市)、乡(镇)政府和学校在特岗教师管理方面的责任并设立监督机制。其次,县(市)、乡(镇)政府应结合各类“国培计划”项目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制度,规范培训机构和学校的培训行为。再次,学校应当为特岗教师制定继续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并配套相应的支持、激励和考核措施,为派送特岗教师参加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培训、进修及教学研究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但许多特岗教师由于时间、经费问题而不能参与。鉴于此种情况,应建立特岗教师培训的专项经费制度,确定中央、地方和学校三方的分摊比例并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应根据国家计划和当地特岗教师的具体情况做好专项经费的预算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被挪用,保证经费落到实处,为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切实的经费保障。
2.重视发挥校本教研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校本教研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立足于学校工作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教—研—学融合,以教学实践中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题解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进岗不久、缺乏教学实践能力的特岗教师而言,教学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而校本教研在这方面的作用已为学界所公认。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教育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效率高、打破时空限制、可交互和共享等特点,使之成为解决农村教育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其方式灵活系统开放、学习内容及时新颖、教学进程民主互动、学习效率高等优点,使之成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适应特岗教师需求的专业培训或继续教育方式。通过远程教育,特岗教师可根据自身特点、现有的条件及自己的发展计划开展学习和交流,建构适应学校教学教育工作要求旳知能素养。
3.调整培训内容,增强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要帮助特岗教师顺利度过“生存关注”阶段,就必须考虑其专业发展需求的特殊性,继续教育的内容应针对他们特殊的需求,以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特岗教师中有40%毕业于非师范专业,他们在学校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均应含有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技能方面的知识。同时,鉴于作为初任教师的特岗教师最需要补充的是教学实践知识,最需要提升的是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故继续教育内容应突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以案例教学、课堂观摩、师傅带徒及对话交流的形式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教学组织能力的培训可以为特岗教师很快适应学校教学工作打下基础,但要在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上有很大的提高,成为熟练的、不断自我提高的“专业化教师”,特岗教师还应具备教学研究能力。笔者的调查也显示,教学研究能力是特岗教师认为急需提升的能力之一,可见他们已意识到了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和自身在这方面的欠缺。因此,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还应包括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
4.重视主观能动性,培育特岗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交互影响,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内在因素,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众多研究也不断强调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李普曼就认为不应视教师发展为教师和学生一起改进实践的途径,教师发展应该具有更广阔的思想,即教师发展应是教师主动的发展,教师应该是一个成人学习者,即教师应不断对自己的价值和与他人的实践关系进行反思和再评价。[13]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体现的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主发展能力则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乃至终身的过程,因此,其专业发展不可能通过有限的几次培训就能完成。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外界提供的条件和机会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更为重要。教师拥有较高的自主发展能力意味着其在教育活动中能自觉地不断调整、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并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外界给予的支持,规划自身的发展方案,从而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以自我和教学活动本身为意识对象进行规划、控制、调节和改进的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反思指向(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和反思深度决定着专业发展活动能否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则应主要通过行动取向的学—研—做相结合的模式。
5.引导特岗教师掌握生涯管理策略,帮助其进行自我设计
生涯管理指从业者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目的,在一个开放的职场中、在内外双重机制的交互作用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评估和反馈的活动。生涯管理能使行动目标明确并能监控、调节职业活动过程,从而使活动更为有效。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生涯管理中时时进行的自我反馈和调节能促进教师反思,从而改进教学活动。特岗教师实践能力欠缺,对工作、生活充满困惑,对未来感到茫然,在外界支持不足的情况下,掌握生涯管理策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能帮助自己明确发展方向,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对自己各个职业发展阶段的目标、实现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的设想。特岗教师的生涯管理首先应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规划应在全面客观地估价个人专业发展状态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应考虑如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争取获得必要的专业发展机会,包括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和各种教学交流活动;应考虑如何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以便及时掌握发展状态,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釆取措施进行修正、解决。特岗教师工作量大,继续学习的时间较少,故还有必要学会“时间管理”,即通过对时间的合理分配提高时间利用率,以便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各种任务并有效完成任务。
6.鼓励教师合作,充分利用校内优秀教师资源
合作的教师文化是有效利用学校优秀教师资源的前提。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文化建设的过程。[14]有学者认为要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必须要做到从孤立、霸权和竞争向协作、民主和关怀的转变。《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其中一种就是学会共处,即与他人一道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生如此,教师亦然。农村学校如欲形成合作的教师文化,首先需加强教师合作精神的教育,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促进对合作的认识,通过宣传教师合作文化及相关事迹营造合作文化的氛围,加强包括特岗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的合作意识。其次,应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在互相交流、协作攻关、问题解决等实践活动中采取措施予以鼓励,以培养教师的合作能力。鼓励并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建立开放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强民主管理,给予教师更多的自。形成合作的教师文化意味着新教师与老教师、普通教师与骨干教师、特岗教师与在编教师之间心理隔阂的打破,也意味着教师各自特长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和群体共享,其中,充分利用校内优秀教师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头作用至关重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但相对而言,以学校为基地并面向校内教学实践的校本活动效果最佳。在这样的专业发展活动中,本校的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初任教师、特岗教师进行的符合本校实际、基于个人经验、有针对性的传、帮、带,对于特岗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和凝练、专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的积极作用,已为国内外教育学界所公认。
作者:刘要悟 张莹 何金花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晓伟.我国西部农村学校“特岗计划”的思考———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6):48-53.
[2]朱启臻,田牧野.从代课教师到“新代课”教师:对于农村教师问题的回顾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2):93-99.
[3]何金花.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状况研究———以湖南省永兴县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王华,魏凤.公平视角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76-179.
[5]王少非.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能为和应为[J].教师发展研究,2011(18):63-66.
[6]任学印.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10):52—54.
[7]廖朝华.我国特岗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D县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8]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92.
[9]赵燕婷.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以甘肃三县调查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10]杨和稳.新课程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J].教学研究,2009(6):79-82,86.
论文摘要:山西省自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推行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更好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发展。
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制度从1985开始,经历了以“乡镇为主”的投资体制到“以县级政府”为主的投资体制的转变,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为县级政府。2005年,山西省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同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除学杂费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舍维修资金等经费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按比例分担,逐步建立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分级分担投资体制。这一投资体制的建立对于本省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本省地理条件特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在基础教育投资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制度在推行中面临的问题
1.“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导致各县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存在较大的差距
2001年实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把农村基础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了县级政府。这样使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多少就只能取决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地方的财政收入状况。对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县区,地方的财政收入多,用于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相对多。以“山西省初中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的一项“生均公用经费”调查为例:Y市以资源经济为主,属于山西经济较发达地区,2004年GDP产值为401548万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650元;P县以农业经济为主,属于山西省欠发达地区,2004年GDP产值为185000万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121.9元;S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而且是贫困县,2004年GDP产值为92166万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88.7元。这一调查结果明显反映了不同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
2.农村税费改革使基础教育投资经济薄弱县教育公用经费紧张,办学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提升到县级财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即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和农村基础教育费附加,这两项教育经费来源的取消,使本已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短缺。对于经济薄弱县,教育公用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办学条件无法保障。
3.教师收入经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山西省各市县中小学不仅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而且实现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统一标准,并把教师工资全额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地区教师的基本工资与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市际、县际教师由于津补贴及福利不同而造成的收入差异较大,教师工资收入的巨大悬殊给全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总量不足
《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1993年通过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尽管多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增加义务教育经费,但与法律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仅如此,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平均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仅为2.79%,2000年这个数字为2.8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10万亿元,而用于教育的资源不足3%,大大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总量是不足的。
2.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比例不合理
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大部分都集中到了中央,而县乡财政所占的比重却非常小。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级财政,2000年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县乡两级共计20%多。县乡两级财政收入才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1/5,而相比之下,所承担的教育支出则占的比重较大。据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负担,9%左右由县级财政负担,省级财政负担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约2%。实行改革后,虽然投资主体由乡镇提升到县级政府,但也只是将原来由乡镇负担的经费上移给了县级财政,并未改变县乡两级财政总体的负担比重,以少于20%的财政收入去负担超过80%的义务教育支出,这显然不符合财权与事权相对等的原则。
由此可见,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将政府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责任过分集中在县,但县财政薄弱,这种事权与财权不统一是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资金紧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各县区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制约,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后,教育投入的多少除了受领导重视与否等人为因素影响外,还直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教育的经费投入。经济发展滞后、总量不足、资源短缺是山西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导致山西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山西全省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地区煤、铁、铝、盐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文化集中,是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也有一定的煤、畜牧和水资源,但因历史社会原因和较差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科技文化相对落后,其中的西山二十八县是山西最贫困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导致山西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
三、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对策
1.提高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用于教育的公用经费总量,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
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先进理念。要保证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发展,就要加大政府用于基础教育的公用经费总量。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无论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都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其相对量更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基础教育费用更是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应增加政府用于教育的公用经费比重,以保证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
2.合理确定各级政府教育费用分担比例
农村基础教育是关乎整个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的基础事业,各级政府都有责任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投入。应坚持“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的前提下,加大中央、省、市政府在基础教育投入中的职责,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分担体制。《义务教育法》中对于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做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强调义务教育投入要由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不再强调“以县为主”,而今后所谓“以县为主”,更多地指一种管理责任。这就要求今后在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上逐步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分担体制。
为了明确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职责,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法律形式确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资中的分担比例,并逐步加大中央、省、市(地)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山西省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上移到以中央、省、地市级财政为主,以县为辅,并在中央、省、地方和县之间规定一个具体的投资比例。2005年《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含县城所在地学生),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6:4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由省、市、县按5:2:3分担,其中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由省、市、县按7:2:1分担,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由中央承担。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资金由中央分担50%,地方分担50%,地方分担的部分由省、市、县按4:3:3比例分担。省级对“两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给予重点补助,两项资金统筹使用。通过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投资分担体制,确定农村教育的投资比例,来保证农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3.健全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法制化建设,完善依法筹措和分配教育资源的体制
要依法实现教育预算的单列,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在预算中适当强化义务教育财政的相对独立性。要依据义务教育法,尽快制定义务教育投资条例,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经费负担比例和具体的财政措施。
4.发展地方经济,为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只能取决于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投资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山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各县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和不平衡性,因此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地方经济,以保证教育的投入。
5.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除了要保障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持续投资以外,还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教育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教育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我们社会的职责。针对当前山西省农村办学的实际,政府应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教育,解决不同收入阶层的不同需求。要完善企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教育基金和信托基金,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和投资办学。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还要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崇爱.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2]侯怀银,焦佩婵.山西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3]李建萍.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思考[J].山西财税,2006,(8).
[4]何玉静,高国普.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2,(8).
[3] 徐玉斌.完善农村走教制度,构建教师共同体[J].河南教育,2008(11).
[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央政府网站,2014-3-16.
[5] 2009年华商报乡村教育调查报告:走向“空壳”的乡村学校[N].2009-11-14.
[6]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58).
[7]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4-9-9.
一、农名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1.就学过程不平等
(1)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资金不足,而且不少学校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以教育为目的。所以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师资力量不高、管理水平太低、教学设备奇缺以及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农民工子女虽然能够上学,但是享受的待遇并不是很好;当地主管教育部门有严重的以城市为主体的观念,不但没有落实国家的政策,不对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补贴,改善教学环境,完全不考虑流离失所的学生。
(2)与城市的子女同处于一个学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原因,要比城市子女多缴纳更多的费用,尽管他们的经济条件很低。能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第二种就是城郊结合的乡镇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通常都是“单独编班”或者是“插板”。因为户口不在本地,经济条件很低,经常被学校里的城市子女排挤;甚至有的时候无法参加学校或者当地举办的活动,和三好学生的评选。有的教师素质不够高,会歧视农民工子女,剥夺了和城市子女的平等教育权利。
2.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就学渠道上。农民工子女的主要就学渠道有:第一,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二,在公立的中小学借读。第三,在家乡接受教育。很多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六十五的适龄儿童都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几乎都不在身边。
3.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限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途径目前仍然是选择民工子弟学校,这就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非常狭窄。公办学校的容纳量是有限的。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短缺,公办学校大部分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的常住人口数目来确定班级人数,因此,大量的农民工子女的涌进,会给本地的公办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很多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里的公办学校借读,只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相关的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虽然各地都对城市农名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实际中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治理上还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农民工子弟学校正处于一种自发办学状态,比较混乱。
2.《义务教育法》不能够适用于人动趋势的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的规定了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治理的体制。这样,户籍就成为了享受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依据,然而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是分离的。这种地方负责的治理体制,使各地的教育行政部分在对待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处于一种无责任呢状态。
3.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低
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部分,但是农民工却常常遭遇到拖欠工资的不公平待遇,收入非常的微薄。许多农民工都生活在郊区,城市学校的费用非常昂贵,这就导致了很多农名工子女上学难。
4.目前一些地区政策落实不力
很多农民工子女无法入学,入公办学校的歧视性收费仍然存在,众多民工子弟学校处于未被承认的状态。原因是受城乡分割体制影响,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不负责的思想观念仍在起作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认识农民到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与本地劳动者和其他要素形成经济发展合力,给农民、企业、地区、国家都带来了利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不是按户籍人口数量划分,而是对地区财政总量按税种按比例分成,地区财政总量中有农民工直接间接做出的贡献,让其子女在教育上分享公共服务,是合理的。有的城市一年放在城市建设上三四十亿元,拿一些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事业是可能的。农民工流出地多是不发达地区农村,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少,这些地区财政困难,要把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经费转到城市来,不现实,也不合理。
三、解决城市农名工子女教育的对策
1.协调疏导农民工的流动。
农民工的流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任何城市的资源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社会发展水平来控制流动人口,通过实施区域政策,来解决农民工的流动,这也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务的根本途径。另外,可以与欠发达的地区建立用工信息机制,减少农民工流动的成本。
2.明确政府的责任。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首先要加强教育部分之间的沟通;其次,要明确政府各个职能的职责,并且要密切合作;最后,在教育经费中要专门设立活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的专项拨款,这些款项要用于资助农名工子弟学校,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设施。
3.拓展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拓展农名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给农名工子女良好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
(1)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倡本地教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其根本在于实现城市农民工和城市子女的同等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地区存在着很大差距,许多农民工把子女带到城市来,就是希望能够子女可以接受城市高质量的教学。所以国家应该把投资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和边缘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多增加一些教育机会,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2)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资源。城郊结合的一些学校被合并后的教育资源可以改造成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接收农名工子女。另外,在公办学校,还可以成立一个专门招收农名工子女的班级。
四、总结
农名工子女的文化素质关乎着社会的教育水平,也关乎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准。农民占据着我国人口的大部分,我们必须要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农民工子女可以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参考文献:
[1]胡建勇.陈海燕.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080-02
一、陶行知教学思想概述
(一)儿童观
陶行知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946年,他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指出:“教育方法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 [1] 。”
(二)由“教授法”改“教学法”
陶行知在南京高师任教时,看到学校普遍存在“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脱节的现象。他提出把全部课程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突出教与学的联系和教师的教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和出发点。他发表了《教学合一》,公开反对“教授法”主张教学合一,理由有三:第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第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第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2]
(三)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的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陶行知在《小先生与民众教育》中说“小先生为什么能把知识变成像空气一样容易普遍呢?因为小先生就是小学生,他早上学了两个字,晚上就可以拿着这两个字去教人,此刻学了一件知识或一种技能,彼时即可以把这一件知识或一种技能去教别人,他不像大先生一样要领薪水,所以我们可以不花经费把教育普及出去。” [3]
二、陶行知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解放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1.儿童被束缚的表现
立志教育救国的陶行知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之前,面对国弱民穷教育落后的现实,发出了解放儿童的呼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中国的教育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学生的解放仍面临着种种困难。
儿童被考试束缚。在当前的教育中,儿童被束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沉重的课业负担挤满了他们的时间,使他们失去了自主的时间和和空间;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拼命地啃着教材和考试大纲;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不容他们去自然和社会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儿童被“格式化”的教育束缚。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都有很明显的“格式化”特征。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格式化”教育,所有的教育就是瞄准一个目标: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在这期间,学生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获得的只是老师机械的知识灌输。在“格式化”教育的体制下,中小学就成了大学的“原料加工厂”,其“产品规格”也大体相同。[4]
2.采取相应措施解放儿童
要真正做到儿童的六大解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儿童。遵照儿童特有的身心发展规律,按阶段进行连续的教育。给孩子以自由,让他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教学法中要善于启发学生,不拘泥于教师的一种方法。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和民主的行为习惯。
其次,给孩子以发展空间。一要解放他们的思维空间,留给他们以大胆想象的自由,不拘泥于老师的讲授和书本知识的苑囿。二要解放孩子的可支配时间。允许他们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不能使他们老是按照老师家长设计好的程序模式来束缚自己。三要解放孩子的活动空间,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从社会、大自然直接感受体验生活,不仅是教学做理论的一个方面,也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有机结合。[5]
第三,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使考试由束缚学生的绳索变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毋庸置疑,造成当前学生被束缚的主要根源来自于课堂教学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如果我们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考试当作一种手段而不作为目的,把考试的结果不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依据。那么,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正确应用“教学法”,走出教学误区
1.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师生互动程度低。某高校公共管理学院通过对其02级和03级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论:老师直授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师生互动程度低。占98.52%的学生认为师生互动程度低于60%,41.48%的同学认为师生互动在0%~20%,有38.52%的学生认为师生互动在20%~40%之间。[6]
教学过程单一。我国课堂教学现在仍然沿袭着赫尔巴特教学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大部分教师仍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作业”这一固定的教授模式授课,授课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体落实不够到位,自主性显现不足。
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对同学们进行能力培养;教师一味地按大纲授课,忽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教师们不会利用生活资源、社会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不能根据时展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2.正确运用“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
第一,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教师不应该仅把教会学生知识作为唯一教学目标,而是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让学生掌握方法”,“探索发现中掌握知识”等内容。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了一个口号:“教学生学会学习!”,这实际上是陶行知“教授法”改“教学法”思想的现实应用。
第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的,二者相辅相承互为前提和条件。教师的教应该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忽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教师应该跟据学生以往的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不同理解,摆脱现成的模式,创造性地依据学生学的方法来选择教的方法。
第三,教师应该在教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现代社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究新事物,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理论,掌握新方法,积极为自己“充电”和补充“营养”。教师要努力整合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实、更新和完善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三)实施小先生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普及
1.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挑战
一是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合格教师短缺。除了城乡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存在较大差距外,大中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职工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村教师的收入高出1/3甚或1/2,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以致形成乡村教师少、城镇教师却人满为患、非教学人员比例高的畸形现象。[7]
二是农村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育质量低。农村教学内容脱离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教育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层面上,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而且农村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因素也造成农村教育质量低。
三是重男轻女,教育观落后。有些农民偏重眼前利益,重男轻女,轻视以至剥夺女童上学的权利。还有些农民认识不到让儿童受教育对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意义缺乏推动和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动力。
这些因素造成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大幅度提高,一般县在10%以上,有的县高达30%至50%,如任其发展,将使这些地区完成“两基”攻坚任务进一步艰难、繁重。[8]
2.实施小先生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步伐
第一,在农村实施小先生制的原因。今天我们还要来倡导小先生制,是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促进教育普及的伟大力量!儿童与学校关系最密切,是传播农村进步文化最有效的种子。而几乎每家都有上学的儿童,儿童通过即知即传,教学做合一,就是最好的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老师。
第二,小先生制的实施。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应用小先生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
第三实施小先生制的优点。小先生制在教学中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2)农村教师奇缺,小先生制的实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大孩教小孩的局面,可以有效的缓解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而造成的义务教育普及率低。(3)实施小先生制,学生在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过程中,改善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的弊病。
参考文献:
[1][2][3]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43、3、234
[4]中国青年报. 格式化教育与圈养动物有啥区,2005-6-30
[5]任源. 解放儿童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基础. 省略/UploadFiles/2007-1/11968754.doc,2007-1
[6]关于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met.fzu.省略/eduonline/zfjjx/, 2005-10-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师劳动力作为资源要素之一参与到市场配置,教师开始加入到人才流动的大军,从此打破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从客观上催化了中国教师队伍在更大范围、以更快速度进行流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外流,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着重就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原因进行探索,以期能找出相应措施,解决农村师资现状问题,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典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导致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别是贫困地区教师外流的首要原因一。
典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导致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别是贫困地区教师外流的首要原因,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大国,地区差异已成为社会差异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我国教育无法躲避的社会背景之一,而且随着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均衡,不同层次的地区差异愈来愈大。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之间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相差无几,但从全国整体状况来看,城乡差异仍是全方位的,城乡差异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师资水平的天壤之别。鉴于我国典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地区、城乡差异长期存在且日益加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差异。就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师工资及待遇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城市教师不必说医疗、卫生、住房、交通邮电、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的优越性,单就工资发放而言,城市教师无须担忧工资拖欠问题;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人们戏称之为“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亦即在教师特别是优质师资的流向上,主要是从农村到县镇,从县镇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中城市,从普通、薄弱学校到重点、示范学校,从西部流向东部,从西北流向东南。[1]
2.农村教师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
《教师法》、《教育法》等几十个法律相继出台,《教育法》已经实施近二十年了。可是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由《教育法》制定之初的近3%降到了20年后的2%,远远低于当初规定的4%的比重。在欧美日等国家,有相当多优秀人才选择去中小学教书,那是一份收入优厚而且受到社会尊重的职业。而在我国,教师对青年一代几乎毫无吸引力。据调查报告显示,在中西部的小城镇和乡村学校中,接近九成的中小学教师心中都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懊悔当年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不得不念师范当老师。
(二)教师个人的因素
1.需要失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之间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平衡已经被打破,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劳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一种经济活动,带有一定的商品性,受价值规律的制约。教师提供了复杂而繁重的劳动,所得的报酬却低于大多数其他专业工作者。即使是教师之间,待遇差别也相当明显。当同样的付出不能得到同样的收获时,他们的心态就难以平衡,并通过努力寻求平衡。
2.职业倦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国内外的诸多研究均显示,教师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2]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产生,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工作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3]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无论对教师自己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都会有极大的消极影响,从教师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到行为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教师平均工资5435元,在16个行列中居13位,显而易见,我国教师属于低收入阶层。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其他行业从业者的工资猛增,教师职业虽然依旧获得人们的赞誉,但是收入却严重偏离这种崇高的劳动价值。强烈的心理矛盾不断刺激教师,不平衡的情绪油然而生,从而产生了对本职工作的轻视心态。这种心态状况下,教师往往会有两种选择[4]:第一种选择就是离开原工作单位,流向其他学校;第二种情况是继续留在原单位,这种教师往往是因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不具有外出流动的可能性。
(三)管理方面的原因
许多农村学校缺少良好的环境氛围,在管理上没有充分体现教师参与的民主治校精神,对教师缺少人文关怀,教师主人翁精神得不到体现。教师缺少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升评优上教师名额比例过小。对许多骨干教师不能委以重任,教师感到无用武之地。[5]某些农村学校领导在对管理方面也不能尽如人意,领导是教师的领头羊,领导的作风与教师的积极性直接相关。许多领导脱离群众,不了解教职工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我行我素,不能用一身正气、秉公办事的作风感召人。领导的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不是挂在嘴上、写在报刊上的口号,而应落实到行动上,要舍得为这个“本”出大力、多投资;其次,要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我区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仍比较滞后,诸方面有待于逐步完善、提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认真研究,客观面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种种问题,群策群力把农村教师外流现象控制到最小范围,使农村义务教育尽快迈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汪丞.中小学教师流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2]刘小明,邵海燕.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J].中小学教育,2004,(1).
[3]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悉[J].教育评论,2003,(4).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03-02
义务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在提升国民素质、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既是我国教育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关系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可见,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合理化配置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近年来,政府和教育界比较关注义务教育实施中教师资源的配置,在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虽然情况比较前几年有所改观,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师资源在数量上出现“集聚”与“短缺”并存的状况
从教师资源数量方面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出现了“集聚”与“短缺”并存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在东部发达城市或地区出现教师超编现象,而在西部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出现师资不足的现象。笔者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则对贵阳市进行的义务教育执法检查报告。报告反映:贵阳市教师总量虽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实际上是“缺编”、“超编”共存,教师资源分布和教师学科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在资源分布上,城镇热点学校缺编,薄弱学校反而超编,农村学校因规模不足既缺编又超编;在学科结构上,农村学校普遍缺少英语、计算机、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而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富余。这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1]。
2教师资源在质量上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
近年来,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水平相比过去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教师资源在质量方面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农村教师素质整体上相比城市地区落后。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学历不高,职称偏低,缺少必要的进修机会,从而知识结构比较陈旧,有时候甚至难以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笔者所了解的对甘肃省6个县1 482所学校中的7 856名教师的学历调查报告显示,其教师队伍的学历主要以中师为主,其次是大专,甚至还存在一部分教师只有小学学历。即使在农村地区也存在优质师资分布不均的情况,学历高的教师基本上在镇中心学校教书,村级小学很少有正规的师范生。另外从教师职称看,农村学校初级职称比例相当高。相比而言,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甚至出现硕士、博士教学的现象,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已经占到45%左右[2]。
3优质师资流向不合理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流向不合理,并造成了恶性循环。具体表现在:从学历和职称层次而言,教师流出的层次比较高,而流入的层次比较低;从教师的年龄上来看,中青年教师流失比较严重;从地域来看,边远地区和农村教师的流失比较严重,大部分优秀教师都从农村流向城市,从郊区流向市区。优质教师资源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流向不合理,加剧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师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3]。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1地方教育供给差异造成了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这样的国情,直接导致地方教育供给的差异,进而导致教师资源出现不合理的配置。众所周知,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我国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教育经费,其中地方政府负担主要部分,因此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会导致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衡。于是,更多的教师愿意选择在经济相对比较好的区域任教,哪怕该区域已经出现饱和状态,进而造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在数量、质量和流向方面的不合理分布。
2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重点学校制度曾经在中国教育的历史舞台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如今却渐渐成为现代义务教育发展的桎梏。上世纪90年代,教育界围绕是否取消重点学校制度展开过激烈讨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直到现在重点学校制度仍然存在。笔者认为,重点学校制度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剧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首先,重点学校之间的师资竞争加剧了师资力量的非优化再分配,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优秀师资非正常流动。从某一方面讲,重点学校成为优秀师资的“抽血机”[4],从而造成教育的不平衡。其次,重点学校制度逐渐成为复制社会差距的制度,这对于教师的观念而言,无疑是一种不良的导向,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更加倾向于物质方面的利益。
3“城市中心”教育价值取向加深了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存在“城市中心”的倾向,出现了对城市义务教育的政策倾斜,直接表现是资金的投入和教师资源的投入。该倾向的危害便是误导了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广大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的义务教育与城市地区义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城市中小学校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有些学校连正常的教学都无法保证。
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合理化配置的政策建议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现状的形成多与教育政策相关,据此,笔者从政策引导层面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1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建立广大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缩小城乡、地区教师工资差距。农村教师待遇偏低,难留人才。农村中小学教师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工资差距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原因。因此,要逐步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待遇的“两个持平”和“一个鼓励”,即县(区)域内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待遇持平,城市教师待遇与乡村教师待遇持平,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帮教,还应对农村中学本科学历教师和农村小学大专学历教师以及老、少、边、岛和贫困地区教师每月增加一定的津贴[5],对患重病的困难教师进行定向医疗救助。
2打破教师资源的地区条块分割
在城郊结合部和县、区接壤处,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打破地区条块的束缚和发挥条管的协调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相比津贴制度而言,打破教师资源地区条块分割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并对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有着明显的改善。如制定相关政策打破城市与农村,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包括文化氛围创建、制度的创新等。目前已经实现的资源共享模式是东、西部共建的义务教育教师对流支援项目。另外,国家鼓励大学生支教活动也能够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帮助广大农村地区或西部地区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真正有效地实施义务教育。
3建立与完善优质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对优质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加以完善。教师聘任制是目前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该制度将会有效地缓解目前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对城市中小学校的教师,应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这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
4加大对薄弱学校扶持的力度
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尽量实现校际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主要措施为:一方面要加大在教育经费和教师资源配置上的投入,要有合理的薪酬机制;另一方面,要在师资培训等方面对薄弱学校有所倾斜,如定向培养、与重点学校结对、师资交流与交换等等措施,让优质师资共享;最后,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做好职工定岗、定员、分流工作。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教学点多、生源分散等特点,注重向农村和边远地区适当倾斜,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要求。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还要加大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张力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张岚论高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J]交通高教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