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2-05-08 20:32: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村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村工作思路

篇1

从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农村能人,大户牵头型。这类组织主要是由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民为了使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而由少数的大户或能人组织成立的,这类协会由于与农户联系紧密,在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组成比较紧密的链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为会员组织产品销售,指导标准化生产,提供并引进更新品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负责产品的贮存等。协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只向会员收取少部分费用作为必要的办公经费。

2.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类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协会为纽带,组织引导农民发展原料基地生产,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专业性生产经营体系。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集团绥滨农场分公司。

3.村干部带领型。这类组织是由村级领导把分散的种植户汇集在一起,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收益分配方式,最大程度地抗拒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绥滨县兴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主任何守祥带领下,把分散的村民集中在合作社下,统一经营管理。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几年开始的,有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专业合作组织不过是为生产经营而组织在一起的简单联合形式,加上非常成功的典型事例较少,干部和群众由于缺少直观的认识,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对此项工作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还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指导不到位,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没有示范引导,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然处在一种盲目和自发状态。

(二)扶持力度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发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技术、税收、人才、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现在鹤岗市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形成完整规划,对各阶段的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没有出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培训力度不够,人员素质不高。当前部分专业协会中的领头人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型人才不多,加之有些地方培训跟不上,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经营管理,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宜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摆上位置。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宜传先进典型,加强对农民和农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及合作意识的培养,普及合作社的基本知识,深化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

篇2

主要体现在“三稳、三提升、三改善”

三稳:

——粮食作物稳定增产。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确保了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县共落实水稻面积59.62万亩,较去年增加3.53亩,粮食总产量达4.77亿斤,较去年增加0.04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超历史。

——畜牧水产稳步发展。全县注册养猪企业共发展到23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5个,建立种猪场6个(其中一级资质2个,二级资质4个),建成万头以上规模猪场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96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8户)。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0.2万头,其中:供港7.3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20.2%、25.86%;生猪产值预计可达9.3亿元,较去年增长41.3%。肉类总产量51280吨,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1.28亿元。全县共完成水产养殖面积65600亩,同比增长1.7%。其中珍珠养殖面积达6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XX0吨,同比增长37.9%,水产品总产值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0.9%。

——农业效益稳键增长。全县农业生产总值预计达22.28亿元,同比增长39.25%,农民人均收入3720元,同比增长101元,增长2.8%。

三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万年珍珠集团顺利重组,贡米、生猪二大产业集团发展迅速,其中万年贡米集团年产20万吨大米生产线已开工建设,生猪产业集团4个万头猪场正在新建。万年贡米集团已成为省上市指导公司,珍珠集团成为市上市指导公司,万年生猪集团的上市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万年贡米集团可望实现产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19.4%;生猪产业集团预计出栏生猪58万头,实现产值10.8亿元(数字来于生猪集团,其计算的产值超过农业局上报的全县生猪产值);全县各类农业企业已发展到250家,新增6家,万年贡米集团、万年生猪产业集团、万年珍珠集团、凤珠实业公司、喜果绿化公司5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企业入围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名单;雷竹、油茶、吊瓜、食用菌、蔬菜五大新型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雷竹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油茶面积2万亩,吊瓜面积3000亩,食用菌面积5万平方米,大棚蔬菜基地近10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注册73家,新增8家;农村经纪人已达478人;14个专业村被列入省“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新获绿色食品标志2个,全县获得绿标的农产品已达11个;五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已完成计划投资额的77.6%,预计12月上旬可以全部进行项目验收。

——民生工程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早稻良种补贴等各种涉农补贴3384万元,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覆盖面100%。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新型农民3300人。扎实推进了1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扶贫工作,扶贫搬迁移民400人;保障城镇低保对象2885户、9460人,发放低保金1263万元,人均补差达140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529户、10835人,发放低保金675万元,人均补差达50元,发放城乡低保对象副食品补贴157.9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86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开展了五保对象普查活动,全县共核定五保对象2521人,下发五保金380万元。水库移民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拨付移民项目资金172.5万元。

——森林防火防控水平明显提升。面对灾后森林防火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全县各级投入前所未有的人力精力,采取前所未有的断然措施,打赢了一场科学防火的人民战争。(1)高位推动。将原森林防火指挥部升格为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县长为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为指挥的森林防火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了森林防火的领导。同时,县政府专门从财政安排了60万元经费,用于购置灭火装备,切实提高防火专业队伍防火灭火能力。(2)四级联防。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森林防火联防长效机制,县里成立了一支3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专业消防队,实行军事化管理,集中食宿,24小时在岗待命。每个乡镇、村委会、村小组按营、排、班的民兵建制形式,分别成立了一支40人以上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应急队,1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巡逻队,形成了四级联防、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3)全县动员。从各县直单位抽调了1409名干部在全县143个村(居)委会、1268个自然村和居民小组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防火期间,以县长令的形式印发了7万余份《万年县森林防火禁火令》、印刷了7万份《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小册》发放到全县每个农户手中,并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小孩教父母”活动,将森林防火知识、法规带进千家万户,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森林火灾高发态势,实现了清明期间“零”火灾目标。

  三改善:共4页,当前第1页1

——新农村试点村快速推进。2009年纳入全县试点工作范围的自然村共100个,其中省级试点自然村74个。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战役意识”“民本意识”“平台意识”三种意识,紧扣提升试点村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种生活品质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提升试点工作的操作层面和工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138.32万元,截止到11月底,全县7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100%完成村庄规划;建设村内主干道107.9公里,改水3917户,改厕3319户,改房1319户,使用清洁能源1971户,其中使用沼气户数939户,使用太阳能户数832户;各试点自然村电视和电话基本普及。全县已形成“一村一品”试点村75个,其中贡米、雷竹、吊瓜、泡桐、蚕桑、无籽西瓜、蔬菜等种植类的专业村46个,生猪、龙虾、渔业、珍珠、獭兔、麻羊等养殖类的专业村15个,加工、运输、商贸、劳务、农业旅游等各类的专业村14个;试点村农民人均“一村一品”纯收入2437万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1%。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全县上下坚持以“四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弘扬抗冰保电精神,决战‘一大四小’工程”及“全县总动员,会战一百天,决胜十万亩,绿化我万年”的要求,以山上绿化为依托、以通道绿化为重点、以城镇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林网建设为支撑,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县已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补植3万亩;完成育苗1780亩,雷竹施肥1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今冬明春10万亩造林任务,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外业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全县完成整地挖穴面积6万余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万年县用水安全规划》已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三个规划的编制,必将为我县今后争取水利项目奠定扎实基础。姚坊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我县滨湖乡镇的排涝问题,这是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6月份的防汛过程中,该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张家山及8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解决存在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人口2.2万人,改造中低产田1.2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启动大港桥渠系加固工程。争取到齐埠圩除险加固工程等21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相关项目笼子,项目资金将过亿元;创新水务管理机制,成立了万年县水务管理委员会,向水务一体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组建了大禹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将有效破解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总的来看,2009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措施扎实、成效显著,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从XX年年9月份开始,全县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复合肥较去年同期增长80%,尿素增长25%,钾肥增长100%,磷肥增长90%,农药增长10—20%,因农资价格上涨,每亩双季稻种植成本增加了130元左右,而国家补贴为每亩136元,比去年增加了57元,农资涨价幅度远远超出国家惠农补贴幅度,较大程度影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虽然从XX年开始实施的三年病除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梓埠联圩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顺利结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我县仍还有较多小型水库、万亩以下圩堤极需除险加固。同时,由于渠系配套工程严重不足,灌溉设施薄弱,导致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水库虽然修好了,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二、2009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的关键一年,根据当前农村发展改革形势,按照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2009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全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综合各种因素,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农业总产值达到24.06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936元,同比增长5.8%;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斤以上。

具体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创新一个机制,推进三大建设,实施五大工程。

(一)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劳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层次薄弱等矛盾,重点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关键性举措,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及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扭转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功能薄弱的格局。适应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重点通过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共4页,当前第2页2

(二)推进三大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推进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坚持用经营的策略建设新农村不动摇,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进一步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强力推进,快速启动,较好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省、全市格局的领先地位。在选点定点上,突出“三个优先”:优先选择国道、省道沿线和中心城镇、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列入明年试点范围,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优先选择一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文化的个性化村庄,并给予叠加点扶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工作特色。优先选择先期成立理事会、组织完成“三清”、签订农户分户项目协议书、筹集资金10万元以上的村庄列为试点。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四个结合”: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弘扬稻作文化相结合,把改水改厕同普及太阳能和沼气建设结合,把推进城镇化和实施民生工程相结合。在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强化结对共建机制、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规划执行机制、强化投入多元机制、强化奖优罚劣机制。

2、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紧紧围绕“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三年总体目标,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林权交易市场化、林业经济产业化。力争再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提前一年完成省里提出的预定目标。一是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在稳定所有权,完善承包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原则,积极鼓励林地合理流转;尽快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各类法人、经济实体和个人以承包、租赁、拍卖、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林业建设和综合开发。二是推进林权交易市场化。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和评估中心,成立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力争将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林业产权交易网,充分激活和规范全县林权交易市场。三是推进林业经济产业化。大力发展以杨树、泡桐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进一步壮大以雷竹、油茶、花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积极培育和扶持林业加工企业,加快林业产业一体化进程。力争新建雷竹基地3万亩,油茶基地4万亩,林业产值突破10亿元。

3、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抓好项目申报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战略机遇,认真研究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盯紧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做好项目的策划、规划、立项、编制及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计划笼子,确保并争取突破应有份额。另一方面,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尽快完成《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设审;抓紧实施大港桥、群英2座中型及11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切实做好大港桥(含余源)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加固工作,全面启动万亩圩堤齐埠圩除险加固和鄱阳湖二期治理第6个单项工程,大力实施以供水水源地、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和崩岗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项目,继续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农田4.5万亩;解决全县12乡(镇)2万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三)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弱化了我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必须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基地促动、标准驱动、内外联动”五大工程,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工附加值高、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特色基地发展速度快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1、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围绕贡米、生猪、珍珠三大产集团和省市龙头企业,做好项目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力争三大产业集团早日上市,其它龙头企业实力更强、带动作用更大。研究出台扶持本县骨干企业的具体措施和评选办法,重点扶持50个强势骨干企业,促使全县农业企业整体崛起。进一步发挥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吸引县外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到我到投资、开发农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团,借助外力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链条长的大型农业项目,用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尽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今年新增农业企业10家,其中加工型企业新增5家。

2、大力实施市场牵动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以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重点,放手发展、积极引导、逐步完善,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载体。加快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壮大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抓紧实现与乡镇站所、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的联网,开拓无形市场。

3、大力实施基地促动工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亿斤以上。围绕贡米、生猪、珍珠等特色农业,重点抓好裴梅的3000亩有机贡米基地、湖云的万亩省级水稻高产示范片、以梓埠为主的20个万头猪场、以石镇为主的千亩吊瓜基地和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以上坊为主的千亩大棚蔬菜基地等建设。力争2009年生猪出栏70万头,实现产值10亿元。共4页,当前第3页3

4、大力实施标准驱动工程。坚持把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加快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步伐,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种养比重。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组织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和抽检活动,公布监测结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消费安全。严格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切实从源头上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万年生猪、万年贡米、万年珍珠等知名品牌,支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力争2009年认定无公害产地3个、认证绿色或有机食品4个。

5、大力实施内外联动工程。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密切农产品经贸往来,强化信息、市场、管理、资源多方面交流、对接、联姻,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开展战略合作,有力提升我县农业开放度和外向度;坚持以“现代、科技、规模、高效”为标准,加强与对系,积极引进台资企业,加快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该试验区初具规模,发挥出示范效益;积极鼓励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突破传统地域界线,走出万年门户,开发利用外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外向扩张。

三、2009年第一季度工作安排

一是督促和带领农口各部门积极跑部进厅,加强项目申报工作,力争更多的项目落户万年,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百千”工程任务目标。

二是深入各乡镇,加强“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督查,确保10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三是抓好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在汛期前所有施工项目能按时按质完工。

篇3

(一)优化结构,继续抓好特色农业发展

我乡在巩固保障粮食生产面积的同时,继续抓好特色农业推广工作。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乡水稻制种面积达1520亩,亩均增收2800元,形成了以樟木、柳江、塘湾为中心的水稻制种基地;金银花种植面积新增300亩,形成了以七岭、八寨为中心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二是大力发展畜牧经济。目前,全乡共有各类养殖专业户300多户,全年共出产生猪15210头,牛1820头,羊2350只,家禽51000羽。三是全力抓好劳务经济。今年我乡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8.5%,完成劳务输出13350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增加群众收入最有效、最快捷的增收渠道。

(二)综合整治,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

我乡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在工作中实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方针。以今年被评为我县第一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的柳江村为榜样,其他各村也都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年全乡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建设垃圾填埋场二个,修建高标准垃圾房36个,设置垃圾池、垃圾箱102处,购买垃圾清运车2台,新安装路灯15盏,栽植绿化树569株。

(三)夯实基础,有序推进项目化建设

重点做好“路、水”两篇文章。一是通村通组公路建设迭起。今年全乡17个村16个村民小组相继修建成或正在修建通组公路18公里,总投资600余万元。全乡249个村民小组现已有224个组实现了通水泥路,比例达90%。到目前为止,我乡的公路建设成为全县的典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乡的交通状况。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全乡共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10公里的标准渠修建,投资45万余元完成了12座水库山塘的清淤和除险加固。

(四)创新管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一是坚持安全生产不放松,确保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按照“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实现了连续四年无一起重大或较大安全事故发生,今年仍然保持全县先进行列。二是狠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积极开展社会治安“大走访”活动,继续保持了连续四年全乡无一起民转刑案件的记录,成为全县公检法司出警处警最少的乡镇。三是矢志不移地抓好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和谐。乡党委、政府狠抓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强化制度约束。坚持并创新“四心”抓,在今年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矛盾化解工作,成功化解了2例积案,有效地维护了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五)提升形象,全面改善机关办公条件

在县委县政府亲切关怀和大力帮助下,共投入483.97万元完成了乡综合办公楼及院内设施的改造,彻底告别了乡机关办公楼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下雨的状况,干部职工们欢欣鼓舞,意气风发。有效改善了乡政府机关的办公住宿条件,对提升政府整体形象和优质服务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团结协作,迅速投入当前工作

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上任后,迅速投入到当前工作中,展现出了积极进取、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良好形象。乡党委对调整后的领导班子重新进行了分工,将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逐一分解、量化到每名班子成员,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的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机关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勤政廉洁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相对严密和完备的制度体系,既发挥了约束性、强制性和惩戒性作用,又体现了保护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的作用,为不断推进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新班子圆满完成了乡人大、政府和县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确保了选举的一次成功率和组织意图的实现,并实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全部满票当选。

二、2013年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县委艾书记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中心、三个突破”战略思路,确定了“突出抓好思想作风建设;突出抓好财源建设;突出抓好社会管理;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升级;突出抓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2013年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监督,完善作风建设机制。在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做到了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促进机关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二是抓招商,进一步膨胀民营经济规模。继续扩大招商引资的视野、力度。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力争实现民间招商引资见成效。通过招商引资扩大项目建设。争取雪峰农业集团对我乡蔡山江水库综合开发项目尽快落户。

三是抓监管,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开源节流,拄杖化缘,增收节支,强化财政监管,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收支平衡,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篇4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每月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篇5

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要继续推广高产优质高(多)抗品种,粮食亩产要再上新台阶;二是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大棚、喷滴灌等设施,推进高效蔬菜、应时鲜果、茶叶、花卉苗木等园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水平;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深化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和社区股份合作改革,积极发展各类富民合作,扩大合作组织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土地集中型、专业合作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类型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四是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权分配办法。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承包合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继续提高全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加强对多种经营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建立台帐。对多种经营承包项目,全面推行公开招标制度,增强多种经营发包项目的透明度。五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创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启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产前、产后环节合作延伸,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态,推行农超对接、场地挂钩、电子商务等营销模式。六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突出品牌优势,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七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拓宽秸秆利用途径;按照“因地制宜,依托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打造东、西两条农业旅游线路,争创一批省级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充分发挥农业旅游的拉动作用,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十思园、玉枝、玉莲、凌峰等龙头企业重点,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开发多功能、体验型、创意型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新格局。

2、突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支持服务、农户现场培训,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体系。实施信息农业技术创新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设施智能生产、精准监测控制、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等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智能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工程,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经营服务人才培养,发展壮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人才。加快培育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3、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实行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标准,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比重。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尽快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着重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畜禽规模养殖,配套建设喂料饮水、环境控制、产品采集、粪污处理、疫病防治和生产监控等机械化自动化设施设备,提升畜禽健康养殖水平。同时,做好今冬明春的塘坝水库建设工程,推广微滴灌节水灌溉,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4、大力开展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健全“五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兽医站及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建设,切实履行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职能;强化基层农经综合服务阵地建设,开展农村政策咨询、农民负担监管、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集体财务资产委托等农经综合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进村入户,在全镇行政村通光缆、自然村通宽带和数字电视实现全覆盖基础上,全面建成村级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5、切实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促进民主化建设

继续农村“双代管”和农村财务电算化,严格按照《农村财务制度》和镇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行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承包合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对多种经营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建立台帐。对多种经营承包项目,全面推行公开招标制度,增强多种经营发包项目的透明度;进一步深化“三资”“三化”工作,严格规范村务公开。

6、切实做好森林防火、防汛、防疫工作。

篇6

二、工作要点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学习新学期学校工作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抓好两支队伍建设,自强不息,创建区域特色名校),使之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进一步落实工作方法和奖惩办法,用好《班级、班主任量化细则》,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班主任培养体制。组织班主任听取优秀班主任的报告,到教育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学习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领会与应用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方法。各年级通过“班主任工作交流、班主任论坛、班主任集体备课”等形式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并且着力培养优秀班主任、学者型班主任、名班主任,抓好班主任“三个一工程”即一个班会设计、一个班会课件、一堂好的班会课。进一步落实《学生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及基础素养评定方案》,使其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操作方法和有效地绩效手段。

2、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与管理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抓常规管理,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抓卫生、着装、礼仪、两操、升旗、主题班会、课堂秩序、各种活动等外部形象,形成学生优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加强学生对“校训”、“校风”、“学生誓词”和我们推崇的“四中精神”的理解和深化,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做到“人人、时时、处处、事事”有德育,使丰厚的精神文化成为支持学生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动力。编制班级任务安排表,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人员编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的学期中以更加有声有色的工作,做好面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4、抓好对学生和班级的常规检查工作,协助教导处做好对教师、班级、班主任的考核工作,准确、及时的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汇报和公示,在抓好过程管理的同时为学校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5、协调团委、班主任,搞好学生自我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善于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班主任,工作起来总是会得心应手,工作效能总是出类拔萃,所以,在我们强调抓好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时,班主任们要重视班级管理队伍的建设。

7、通过班会、活动、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加强对学生的主题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中华传统教育、励志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成长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三、常规工作及要求

1、编制好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

2、主题班会,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的德育阵地,有计划、有设计、有课件、有记录的开好主题班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标志。事务性工作随时解决。

3、每天班主任到校后,检查班内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发型、着装情况、公物完好情况、卫生、内务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找责任人解决。课间操班主任跟操。

篇7

2、配合开展石泉水库建设前期工作。一是做好谋划。尽早尽力做好搬迁户的普查。二是做好安置工作。三是与公安系统做好搬迁前的户口协调工作。

3、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五包”责任制落实,抓好“七进”和“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活动和镇容村貌、城乡市场、公路沿线、重点部位的集中整治,“五乱”治理,推进全镇城乡环境整治面貌再上新台阶。今年工作的重点是治理农村环境,做到村容整洁,计划修建垃圾池350口,做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实施“村收集、镇转运”。我镇在2月初实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召开动员大会,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大会、书写宣传标语,召开广播大会,做到人人皆知,全社会共同参与;二是召开场镇个体户大会,签订门前“五包”责任制;三是召开学生大会,组织学生义务宣传和劝导队,动员学生和家长共同行动,保障农村环境卫生。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了督查和问责机制,对行动得好的村(居)在年度目标考核上专项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问责。

4、抓好稳定和安全工作。认真搞好农村“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搞好整体联动工程建设和第二轮平安创建工作,抓好农村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力度对道路交通、烟花爆竹、食品药品等安全管理,做到创建平安。

5、加强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任务落实,坚持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化以城镇社区、农村居民委员会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管理模式;抓好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管理;抓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加强和创新信息网络管理;加强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村(居)委村民自治;加强和创新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完善“大调解”机制;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创新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二、我镇的工作重点

1、加强“四个年”的提升工作。一是在项目攻坚年上,我们要结合到交通、水利等建设上再争取上级项目,改善的艰苦条件。二是在产业提升上,要将镇从农业大镇向旅游强镇进行转化;三是在开放突破上下功夫,在改革开放上打破以前陈旧的思路,突破闭关自守的想法;四是在干部作风上进行转变,加强机关和村社干部的管理,率先推行村四职干部坐班制度,严格考核。

2、加强对违规计生对象的清理工作。我镇将加强对违规计生对象的清理工作,坚决执行国策。目前,已收违规计生对象缴费10万余元。

3、加强殡葬管理对象的清理。一是加强宣传,要求死亡户尽量火化;二是加强对土葬的对象进行处罚,坚决加大力度进行处置。

篇8

二、工作要点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学习新学期学校工作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抓好两支队伍建设,自强不息,创建区域特色名校),使之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进一步落实工作方法和奖惩办法,用好《班级、班主任量化细则》,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班主任培养体制。组织班主任听取优秀班主任的报告,到教育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学习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领会与应用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方法。各年级通过“班主任工作交流、班主任论坛、班主任集体备课”等形式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并且着力培养优秀班主任、学者型班主任、名班主任,抓好班主任“三个一工程”即一个班会设计、一个班会课件、一堂好的班会课。进一步落实《学生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及基础素养评定方案》,使其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操作方法和有效地绩效手段。

2、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与管理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抓常规管理,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抓卫生、着装、礼仪、两操、升旗、主题班会、课堂秩序、各种活动等外部形象,形成学生优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加强学生对“校训”、“校风”、“学生誓词”和我们推崇的“四中精神”的理解和深化,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做到“人人、时时、处处、事事”有德育,使丰厚的精神文化成为支持学生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动力。编制班级任务安排表,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人员编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的学期中以更加有声有色的工作,做好面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4、抓好对学生和班级的常规检查工作,协助教导处做好对教师、班级、班主任的考核工作,准确、及时的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汇报和公示,在抓好过程管理的同时为学校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5、协调团委、班主任,搞好学生自我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善于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班主任,工作起来总是会得心应手,工作效能总是出类拔萃,所以,在我们强调抓好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时,班主任们要重视班级管理队伍的建设。

7、通过班会、活动、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加强对学生的主题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中华传统教育、励志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成长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三、常规工作及要求

1、编制好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

2、主题班会,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的德育阵地,有计划、有设计、有课件、有记录的开好主题班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标志。事务性工作随时解决。

3、每天班主任到校后,检查班内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发型、着装情况、公物完好情况、卫生、内务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找责任人解决。课间操班主任跟操。

篇9

1.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乏保障

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的关键问题。虽然国家对县乡公路养护每年给予一定的养路费切块补助,但县、区交通部门基本将其用于县道公路的养护,而且地方配套资金太少,一些欠发达县仅依靠省养路费补助地方配套资金几乎为零。另外,地方政府重建轻养现象也较为突出,以至于乡道、村遒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大部分乡村道因此处于失养、失管状态。

1.2农村公路养管运行机制不健全

农村公路养护政策不完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失养现象很普遍,路政管理也还未触及村道。由于失养,管理不到位。新建公路在一、两年内转眼又变成坑洼路,长此下去,大量投资将付诸东流,造成极大的财力浪费,农民的行路难也将会再现。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实施农村康庄工程建设,在农村公路大规模建成后,农村公路的长效养护机制研究迫在眉睫。

1.3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薄弱

当前,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执法人员配备不够,路政巡查的范围小、时效性差,无法及时发现路政案件,更谈不上处罚和纠正;二是执法难度大,各种侵占、损坏路面的行为难以制止。再加上治超以后,大量的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加剧了农村公路损坏的速度。

1.4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

作为“通达”、“通畅”工程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弱等缺陷。如兴隆县近几年完成的“通达”、“通畅”路都是标准很低的准四级公路,特别是山岭重丘区的农村公路,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墙等公路配套设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又如泉溪镇坝溪河村公路挡墙受投入资金的限制,未用砂浆浆砌,在去年夏季暴雨来临的时候,路基被冲毁,板块被架空,造成了重大损失。

1.5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难

根据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工程技术力量和养护管理力量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的管理需求,而无力兼顾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同时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进去后往往是条“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管理的里程和难度。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2、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对策思考

2.1科学计划

“十一五”期间,应科学合理地编制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每年实施的项目应在年底或该年3月份之前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每年的7月份以前完成实施工作。这样就能抓住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在下半年提前完成验收及制定来年计划,使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更加规范、科学。

2.2立足于农村公路的公益性特征。建立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农村公路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其公益属性决定了不能采取收取通行费的方式筹措管理养护资金。因此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应坚持实行“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资”的原则。只有保证农村公路的公益性,才能切实做到为广大农民服务。应该立足于农村公路的公益性特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合理协调农村公路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等各方利益,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只有责、权,利的协调统一,才能真正保证建立起的养护管理机制长期的良好效果。

2.3健全运行机制,落实养护人员为落实管养责任

篇10

中图分类号:[TU279.7+1]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在整个公路网中起着“毛细血管”的作用,它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它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管好、养好农村公路,对提高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农村公路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全市农村公路达10345.3公里,其中县道1562.9公里,乡道3320.5公里,村道5461.9公里,100%的县乡公路通了油路,85%的村道通了水泥路。农村公路的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重建设,轻管养”,是农村公路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水泥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有的人片面地认为农村公路水泥硬化路面建设好了,就一劳永逸了;或是认为水泥路短期内不会坏,以后坏了是下届政府的事,暂时不需要管理养护,缺乏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和长远性的认识。

1.2 主体不落实,尽责不到位。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对县、乡(镇)、村各级职责都作了明确具体规定。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市一些县区至今没有制定实施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从而造成部分乡镇对责任主体认识不到位,主体责任难落实的局面。

1.3 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为了加强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各县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监管工作,为了规范管理,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各乡镇按要求也都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站。自挂牌以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报酬、办公费偏低或难以落实,部分乡镇管理机构形同虚设,没有落实人员和职责,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了没人管,管不了,也不管好的尴尬局面。

1.4 资金不配套,投入不到位。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主要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省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费:县道每年每公里15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6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二是按照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规定:“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由县乡财政统筹安排,市级财政给予补助,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少于1000元”。但由于财政拮据,有的县目前投入的养护资金极其有限,计划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形成较大反差,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乡镇、村两级投入和采取群众“一事一议”等筹资筹劳方式也难以实施。

1.5 设施不齐全,配套不到位。我县的农村公路由于受山区地理条件和建设投资的限制,坡陡弯急,等级较低,安全警示标牌、防护栏杆、防护墙等安全防护设施配套不到位,加之每年的农村公路水毁工程因严重缺乏资金不能及时得到恢复,且越积越多。一些道路因水毁严重,通过采取临时性措施,勉强维持通行。

2 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对策

2.1 加大管理经费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监管机构是实现行政效能管理的关键,虽然各县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际需求,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了农村公路管理专职机构“县农村公路管理局”,但部分县目前人员工资无保障,办公经费无着落,正常工作举步维艰,难以开展。因此,按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建议各县政府应根据全县农村公路发展和管理养护工作实际需要,应将县农村公路管理局纳入县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加大监管机构管理经费的投入,确保管理机构日常工作能够正常运转,更好实施全方位监管,做到监管有力到位,从而避免人吃路的现象。

2.2 加大责任主体落实力度

陕西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管为主、各方支持”的原则,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制订相关措施,加大责任主体责任落实力度。

2.3 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力度

根据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及实施意见,建议加大“要建立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资机制”的落实力度,县财政应足额落实和安排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资金,并随着财政收入增加逐步加大投入。

省交通主管部门每年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费,应建立一种稳定的资金来源、拨付和使用管理办法,使工程计划、招标、实施、管理、验收、结算都有据可依。

2.4 加大检查考核兑现力度

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因资金限制,一时难以完全走向市场化,所以,要加强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推动力度。县政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机制,加大对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考核力度,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要建立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拨付渠道,严格资金计划和拨付兑现管理,县政府每年应组织交通、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进行集中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县农村公路管理局要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专户,严格管理,统一安排,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应按季拨付到县农村公路管理局专户,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根据各乡镇农村公路养护里程和管养质量,每季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检查考核,每季度兑现一次管养资金,年终进行评比,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2.5 加大公路路政管理力度

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沿线乱搭乱建、开山炸石取石、损坏公路及附属设施,非法侵占路产路权现象十分严重,且屡禁不止,县农村公路管理局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监管作用,执法人员应统一着交通路政制服,配备专用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执法装备和标志车辆,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做到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依法依规对损害路产、侵占路权的案件及时进行制止和查处。

2.6 加大水毁抢险恢复力度

农村公路建设等级低、基础差、抗灾能力弱、安保设施不配套,每年汛期公路水毁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县交通部门和乡镇、村委会竭尽全力进行抢修恢复,但由于缺乏资金,只能是对重点公路水毁进行抢通排险,勉强维持通行,无法从根本上全面恢复水毁工程,通而不畅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建议各县政府应建立“农村公路水毁抢险恢复应急基金”,用于农村公路水毁工程恢复。基金由财政预算,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设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公开使用情况,实行年度审核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当年未发生水毁自然灾害或未使用完的水毁应急基金,继续结转下年度使用。

设立“农村公路水毁抢险恢复应急基金”,能有效解决农村公路水毁工程恢复难题,确保畅通,发挥公路正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经济成本学角度来看,县政府每年投入一些财力,不仅可以使每年水毁的农村公路能得到及时恢复,而且能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周期内得到延长,能大大节约重建投资,这样的成本投入是值得的。否则,这些农村公路就会过早的报废,再想修复,就不是少量资金能解决了的事。

篇11

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农村公路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滞后、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以及资金缺乏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我国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已经成为了是实现我国农村公路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特点进行了思考

1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特点

虽然我国农村公路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管理养护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资金投入不到位、设施配套不到位、管理尽责不到位以及专业管理人员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管理养护有着明显的差别,属于我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特点,只有认清我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1.1 资金投入不到位

目前,在我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省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费,其中县级公路每年每公里15000元,乡级公路每年每公里6000元,村级公路每年每公里1000元;另一方面是按照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规定,由县乡财政统筹安排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最终由市级财政给予的补助,其中县级公路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级公路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级公路每年每公里不少于1000元。但是在我国很少有地区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投入的,由于政府财政拮据等方面的原因,管理养护资金补助往往不够甚至不给补助,导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投入计划与实际反差很大,从而导致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难以进行。

1.2 设施配套不到位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有时会受到山区地理条件或其他方面的限制,会出现坡陡弯急等危险的路段,并且我国农村公路,尤其是我国西部的农村公路的等级比较低,但是却需要更多的安全警示标牌、防护栏杆和防护墙等安全防护设施,在加上自然灾害给农村公路带来的破坏,所以很多地区为了节省资金,减少了农村公路的设施配套,从而导致了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给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1.3 管理尽责不到位

最近几年,我国加强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并且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并且很多地区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在县里还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负责整个县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监管工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例如报酬低、办公费低或是措施难以落实等,这些农村公路管理局形同虚设,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不负责任,不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落实,从而导致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不到位。

1.4 专业管理人员和设备不到位

我国的农村公路面积广、数量大,所以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和管理设备。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由公路当地的农民负责,这些农民没有经过专业的管理养护培训,更没有专业的管理养护知识,只是凭借往日的工作经验;另外,这些农民使用的设备也比较落后,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做不到位,同时也导致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效率比较低。虽然我国已经有一些地区实现了由农村公路养护站来承担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但是其专业性也不是很强,只能称的上是半专业化。专业管理人员和设备的缺乏是影响我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因素。

2 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整改思考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并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所以为了确保农村公路能够进一步满足当今发展迅速的农村,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以及促进农村公路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整改进行了如下思考。

2.1 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投入和管理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不足,是导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根本性的解决农村管理养护工作,就必须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投入。另外,还要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管理,因为有时上级下发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但是会遭到层层剥削,最终所剩无几。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它是实现行政效能管理的关键所在。虽然有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局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资金进行管理,但是管理局的管理人员经常因工资无保障、办公经费无着落等原因,不能顺利的进行工作。我个人认为各地区的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情况,把农村公路管理局直接纳入地区财政全额的预算事业单位当中,从而确保农村管理局的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同时也加大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管理。

2.2 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设施配套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公路建设具有等级较低、基础较差、抗灾能力差以及安保设施不配套等缺点,并且每年的水灾等灾害对公路的破坏也十分严重,虽然很多农村地区对农村公路进行不间断的维修,但是也只是对重点公路段进行维修,根本不会从根本上对农村公路进行全面的修复。所以必须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设施配套。例如可以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应急基金”,用于对公路的修复以及设施配套的添加。基金由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由农村公路管理局管理,不得用于其他项目的投资上,从而确保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农村公路设施配套。

2.3 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管理

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管理,就要求相关部分严格按照公路管理法规,坚持产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管理原则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进行管理。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管理,各地区可以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成立一个专门的公路政管大队,并在各县、乡设立农村公路政管小队,同时在各农村公路沿线设立路政协管员,与相关部门共同管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2.4 增加专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都是由合适的农民承担,虽然农村公路的等级较低,结构也比较简单,但其仍然需要对道路使用规律有基本认知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养护,我国大部分的农民缺乏这样的认知,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所以我们要增加专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使其对农村公路进行管理养护,从而有效的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例如可以对有经验的农民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的道路使用规律,从而更好地对农村公路进行管理养护;还可以编制完善、实用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规范制度,让有关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制度进行管理养护,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3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已经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发挥农村公路正常效益以及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有效保障。目前我国的农村公路公路养护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整改,从而确保农村公路正常的发挥其作用,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篇12

关键词:铁路建设 征地拆迁 博弈 利益

key word: Railroad construction land-levying relocation gambling benefit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和规划,我国铁路建设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到2020年将新增铁路建设3万km(卢春房,2011;罗琳,2011),而公路建设到2015年将新增51.6万km ,两者合在一起即新增54.6万km。尽管建设所需路段不全部是农用地或居住地,但所需征地拆迁土地亦不占少数。征地拆迁,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走的一步,然而面对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世界20.1%的人口,而只占其7%的土地 的事实;在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大面积进行征地拆迁工作难免会有所受阻。基于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征地拆迁的过程无疑是各方利益体相互博弈的过程和结果。

一、铁路建设中征地拆迁分类及各方利益主体简述

铁路建设用地的征地拆迁中,征地内容主要涉及永久性建设用地、安置用地、临时工程用地、取土场、弃土(渣)场、小型临时工程用地诸如便道等 ;拆迁内容主要涉及居民房屋、工厂以及电力、通信网络和管道等为主题的拆迁和线路迁改工作(王英俊、王媛,2010)。征地中的永久性用地基本无法复耕;其余的建设用地在一定程度上都将会被复耕,成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

铁路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关系到各方利益,而“利益是人类个别地或在集团社会中谋求得到满足的一种欲望或要求(庞德,1984)”,追求利益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征地拆迁过程中牵涉的被征地(拆迁)农民、当地政府、铁办和施工单位等四个行为主体,无一不是受利益的驱动。拆迁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无疑是上述四方进行博弈的结果,以下是对四方博弈主体的简述。

被征地(拆迁)的村民:农民作为征地拆迁的主题和对象,普遍情况下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在拆迁中处于不利地位。当地政府:征地拆迁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好比是烫手的山芋,使其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铁路建设毋庸置疑可以带动和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情于理都应该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不想激化与当地村民的矛盾,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以后的发展。铁办(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是临时组成的部门,有相关的国土资源、发改委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负责铁路征地拆迁工作的资金管理,及协调地方政府进行拆迁工作,隶属于某铁路项目建设总部。施工单位:即铁路建设单位,追求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征地拆迁中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地方政府和当地铁办尽快完成征地拆迁任务。

二、乡村征地拆迁四方利益的博弈过程分析

征地拆迁的过程,即是上述四者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博弈的过程。按常理而言,施工单位、铁办和当地政府三者会协同,共同面对被拆迁者,以使拆迁顺利进行。然而实际操作中,各方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在很多时候都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

在此博弈的过程中,博弈的主题无疑是不变的,即被征地拆迁的农民。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作为农民,无论是外出打工者还是世代以地为生者,土地永远是他们最后的保障(张学浪、戎向东,2010)。“农民”通常被作为弱势群体的代名词,然而并非所有的农民都是弱势群体。在城市化得大浪潮中,农民学会了市场经济中生存,学会了利益的争取。被拆迁者在与其它三者博弈过程中,虽呈现出掌握信息不对称、权力和地位不平衡等劣势,但他们仍有博弈的筹码,即阻工(阻碍施工单位正常工作)。因此,在政府和村民谈判时很有可能会出现“囚徒困境” (如图1),亦形成了我们常说的“钉子户”现象。尽管双方都明白同时选择“不合作”作为筹码的时候,对彼此均没有益处,但双方却都不想将自己合作作为双方达成共识的条件,即构成了一个暂时的“纳什均衡”(曼昆,2009)。

出让步。此外,被拆迁者某些时候还会采取一些参运参工 过激行为,为自己谋取利益。

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其在征地拆迁中扮演着两个无法分开的角色。其一,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应尽可能完成所交给的任务。如果因当地政府征地拆迁缓慢,影响了工程的如期完成,结果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当地直接负责拆迁的基层政府。其二,作为基层人民的父母官,应做到为当地百姓争取更大的利益。因此,在博弈过程中,政府存在多面性,既要帮助说服村民拆迁,又要保护当地村民的利益。

由于铁办主要是掌握征地拆迁的资金管理和土地的测量工作,所以在某些情况中容易出现部分官员的权力寻租现象(李钟书、翁里,2004)。诸如在测量土地的时候,可以借用权利进行增减征地拆迁面积以及可以把不在红线内的建筑物测量在红线内,以使被拆迁者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利益。如果铁办寻租现象过于明显或严重,就会很容易引发“蝴蝶效应”,造成的发生。

施工单位除督促当地政府和铁办按时完成拆迁任务外,还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亲自与被拆迁者进行直接交流,或者为了自身利益与村民联合在一起,共同与当地政府进行博弈。以上分析现按顺序归结为下图(2)中所示。

综上分析可知,被征地拆迁的农民无疑在博弈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征地拆迁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博弈的过程中,应平衡各方受益为目的开展工作,不要因为以己之利,而使得村民怨声载道,甚至引发,那样于国、于民、于己都亦非善举。

三、铁路建设中乡村征地拆迁工作反思

博弈,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并不是一定要分出个你输我赢,而是要达成共赢,即“囚徒困境”中的彼此双方合作的情景。博弈中输赢的标准是彼此心中的底线,如果双方在博弈中都达到彼此最低底线之上,也即形成了共赢。在处理征地拆迁的问题时,勿以己为中心,要做到去“中心化”并懂得“移情”,站在彼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以双方之利心态平等协商,最后达成共识。

为能有效解决博弈的“双赢”和博弈主题地位的平等性,提出以下两个建议:(1)高层负责制。在实际的拆迁工作中,应临时组成一个拆迁小组,此小组有各方派遣具有一定高级职务的人员组成。此组织的建立,可以减弱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并保证信息的时效性,避免了因时差而措施处理时机;同时,也营造一个高层对工作负责的态度,无形中赋予了拆迁工作的重要性意义。此外,该组织的建立使得主体间的博弈更加的权威化和便捷化。(2)村民自建维权组织。随着传统交往沟通叙事空间的萎缩、传统宗族现象的消失,使得村中很难形成传统乡村那样德高望重的代表,来组织村中的公道和正义。因此,当地政府应鼓励和提倡当地村民建立自己的社会组织,领导者有当地村民自己选举的精英组成。这样,在征地拆迁的协商中,村民自建维权组织作为谈判一方,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村民作为一方博弈主题的地位;此外,因其代表者本身具备村民所给予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所以能使问题解决的解决更加直线化。

此外,针对于征地拆迁中的作者认识到得某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工程规划和建设中应以少占用民用地作为其中一个设计参考标准。拆迁量大,就意味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增加。在以往的的铁路建设中,曾发生过因铁路拆迁工程过大,最后改变路线的案例。(雷松林、赵永来,2006)。(2)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寻租现象是无法规避的社会事实,在道德和自身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们只能依靠政策、法律和监督等外在的力量来约束。(3)赔偿标准细化。为了避免在处理中产生寻租事件和不公平现象,对于能细化和该细化的赔偿标准,我们应尽量的细化。(4)去除标签化。谈判各方只有站在统一的水平线上,才能公平博弈和协商,才更有利于拆迁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在谈判开始前就给被拆迁者带上“刁民”等不良标签。

铁路建设的农村征地拆迁工作,由于涉及到各方群体的基本利益,关乎农民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铁路的安全建设和如期完工。因此,征地拆迁应以公平、公正和公开为前提,以平等协商为手段,以和谐拆迁为目的,协调和考虑各方利益,争取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 卢春房,依法建设规范管理,推进“十二五”铁路建设再创新辉煌――在全路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铁路,2011,1

[2] 罗琳.“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将稳步推进,市场财经观察[J],2011,5

[3] 王英俊、王媛京.沪高速铁路征地拆迁工作探讨及思考[J].四川水力发电.2010,10.29

[4]〔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务馆.1984

[5] 张学浪、戎向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问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8~31

[6]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