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27 10:11: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妇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医妇科论文

篇1

本文作者:蒋美琴1 谭洁2 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2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

本组1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范围均符合开腹根治术要求,平均切除淋巴结术21枚,与开腹手术及文献[5]报道相似,尿潴留率6.3%,比王刚等[6]报道的开腹手术低。本组16例随访无复发,近期疗效显著,因随访时间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一直以来,腹腔镜下肿瘤根治及淋巴清扫术术中应避免发生膀胱、输尿管、血管、神经及肠管损伤、皮下气肿,术后防止继发感染,盆腔淋巴囊肿及尿潴留、栓塞的发生[7]。因腔镜作用,术中解剖结构清晰、可随时电凝止血,由于高科技器械的发展,把热损伤减小到最低点,而凝血效果达到最佳,总出血量明显减少,本组出血330mL,最少的出血100mL。本组有1例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与术中淋巴管凝扎的好坏、术后引流管的开放与管理、引流液的多少有关。腹腔镜下清除淋巴结时结扎淋巴管不像开腹手术用丝线结扎、而要在几个关键部位(如髂外、腹股沟深区和闭孔区)用超声刀凝切脂肪淋巴组织。术后每日要活动引流管并尽可能多的抽吸盆腔及腹膜后的积液,这样可减少淋巴囊肿的形成。本组1例淋巴囊肿为本院第1例腹腔镜下淋巴清扫,为经验不足所致;防止输尿管及膀胱的损伤关键是解剖要清晰,操作要轻柔,尽量锐性分离阴道膀胱间隙,先找到血管并闭合后再切断,避免出血混淆视野导致电凝伤,在打输尿管隧道前,尽量在输尿管远端断开子宫动脉,并分离动脉与尿管间隙,这样可以把输尿管、膀胱一起下推到相应位置。用超声刀及百克钳时尽量避免在尿管表面烧灼,本组无一例泌尿系统损伤。清除淋巴时应避免盆底静脉从及闭孔神经的损伤,不可盲目烧灼或拉扯。因手术范围大,基本用电凝,创面大,手术时间长,放置引流管很重要。本组无一例高热,体温1~4d恢复正常。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在术中要注意调整各项参数,降低腹腔内CO2的压力,头低臀高位的角度要<30°,减少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优点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是妇科最大的手术。开腹手术时刀口可达脐上4~5cm,若患者肥胖.则切口大、盆腔深,手术的彻底性常常受到影响,拉钩的手术助手也十分疲劳。腹腔镜视野广且清晰,血管的变异及微小的出血都可准确判断、快速止血;全部的术中出血均经吸引器吸入瓶中,测量准确,有利计算;切口小,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及全身体质恢复快,微创减少粘连发生[8],同时无开腹手术造成的瘢痕,患者乐于接受,利于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梁志清等[4]调查了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均有心理障碍,但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比开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好。在腹腔镜下实施重大、疑难手术,需要熟练扎实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及丰富的肿瘤根治开腹手术的经验及熟练处理术中各种并发症的经验。总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熟练和经验积累及内镜器械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推广,有望成为妇科肿瘤手术的常规方法。

篇2

护理工作时难以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相关规章制度比较混乱,无法真正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部分时候不能够及时执行医嘱内容或者在非抢救阶段却遵循口头医嘱,在一些情况下很可能会带来惨痛的后果。还有一些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操作或者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患者进行护理,忽视了护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护理人员疏忽大意不遵循章程办事导致的不良后果有很多,比如孕妇跌落床下、婴儿意外滑落坠地、孕妇滑倒流产等。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不仅给患者以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还使得医院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1.2护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对于许多基层医院妇产科护士来说,许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而直接进入的。这些护士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在护理技能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知识欠缺,没有丰富的孕妇护理经验,缺少和孕妇沟通的技巧。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及时解决,给患者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在日常临床护理中,对一些专业性问题不能够进行准确判断,不能够对患者病情以及身体状况进行恰当评估。从而无法为主治医生提供出有价值的信息,无法更好的做到医护配合,难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治疗目的。

1.3护理人员配置不均衡

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编排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许多医院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还有一点就是大部分的护士人员难以保证长期稳定,主要以合同制护士为主,流动性较大。这些护士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劳动而处于疲倦状态,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日常的护理工作,还会给自身的安全带来影响。护士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变得心力交瘁,工作中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而且还会对工作产生反感心理,对工作不负责任,应付了事,极大地影响了护理工作,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1.4科室安全护理工作不到位

基层医院妇产科与其他科室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存在着高风险性,不安全因素普遍要多。因此对于妇产科室孕妇的护理时更是要高度重视,注重细节,每一步都要按照规程操作。但是现阶段科室安全护理工作不到位,给患者护理带来了很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科室护士长无法预见潜在的隐患,对患者不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缺乏对日常护理工作的评价和总结,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做到自我剖析和改正。管理层人员监督力度不够,疏于管理。不能够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在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1.5患者及家属方面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患者由于心理情绪而对护理人员的安排不加理会。还有一些患者对护理人员不信任,对于护理人员的提醒不放在心上。患者的不配合,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很难开展。由于患者不配合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屡屡发生,应该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部分患者以及家属缺乏必要常识,把生育当作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缺乏必要的重视。往往这些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对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不加重视,风险意识比较低,缺乏必要的紧迫感和压力感。而且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比较高,一旦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一点问题都会去追究医护人员的责任,怀疑用药以及护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妇产科患者一般比较多且护理复杂,有限的护理人员无法对所有患者做到全方位的护理。而患者又缺乏必要的自我护理能力,这样在临床中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2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安全护理制度

在整个护理工作中,科学准确的操作流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相当重要的。这两方面将是安全护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将确保护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时刻做到把患者健康作为工作重点,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安全护理制度。对于护理科的各个岗位都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策略。对护理过程中交接班制度、护理应急程序以及风险防范体系进行明确的规定,对各种抢救护理用品的安放和使用进行制度上的明确。定期核查每个仪器的运行状况,及时排查经常使用的仪器设备,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以相应的制度明确每一个护理人员的职责,强化每一个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每一个细节都能够被认真仔细的完成。对于刚刚进入科室的人员定期进行相应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他们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尽可能的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在护理过程中失误情况的发生。

2.2增强护士法律观念及安全意识

不断地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和安全意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按照科学法制的思维习惯进行护理指导行为。医院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为护士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及安全知识,使其能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对于日常护理文书的书写,也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加以规范。通过培训使得护士不仅能够在护理工作中保证患者安全,也能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程序办事,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2.3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

护士是整个护理过程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护士人员应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把患者的健康当作自己的护理方向。在日常的工作中将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要求护士对待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充满热情耐心细致,对患者心存的疑虑能够进行恰当准确的解答。在工作中刻刻都保持者高度的责任心,尽可能地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安心。加强学习不断地补充经验,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给患者提高优质的服务而努力。

2.4增强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

护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不断更新的过程,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因此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每一个护士都应该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才能够有条不紊从容不乱的进行。尤其是妇产科的护士,更需要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通过学习护士需要掌握护理的要点,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新的护理内容和新的技术手段。

2.5强化重点环节的管理,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

规章制度的完善,是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因此首先要加大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章可循。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落实和修正相关规章制度,使其更加完善。总结回顾以往临床出现的不良案例以及优秀案例,从中寻找教训和经验。以此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使得今后的护理工作能够以良性状态持续发展。采用责任到人的制度,使得每一名护理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

篇3

1 护理服务中CS理论的概念

顾客是指所有接受服务的人或机构〔1〕。现代医院顾客服务包括10层〔2〕,每一层代表一类顾客,最内层为核心服务层,依次为亲属层,保险公司层,员工层,同行层,邻里层,领导层,新闻媒体层,供应商层,社会各阶层。而在护理服务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核心层,亲属层,其次是保险公司和病人单位,而对护理对象实施护理服务的是员工层的护理人员。

CS是顾客对其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3〕。CS理论是当代国际社会在质量管理界、服务界、市场营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成为现代医院一个非常高的理念〔3〕。

顾客满意度(CSD)是组织或个人对服务对象调查的满意度〔3〕。医疗服务的CSD包括3个方面:①病人满意(PS);②职员满意(ES);③社会满意(SS),三者互相影响〔4,5〕。

顾客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CSI)是组织或个人对于自己工作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用质量指标或质量体系中重要的质量评价指标〔3〕。

2 转变观念、明确宗旨,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首先要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护理部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服务文化系列教育培训,讲解护理文化发展状况,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将CS理论渗入到护理人员思想中,完成护理人员对CS理论从认识理解领悟实践的全过程。使护理人员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开展生动的教育活动内容,由各护理单元之间组织进行讨论,将新方法、新思路总结记录,选择新颖、可行的项目应用到护理单元中,在实施中不断总结、分析、评价,使实施更加具体、完善。明确开展学习CS理论的活动就是提升服务质量,给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让病人满意。

3 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转变,在护理服务文化的主动战中,护理部要求各护理单元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的服务流程,处处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这种护理服务理念的引导下护理人员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态度,强化了服务意识、能够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想到为患者做些什么,患者需要什么,这种启发方式使护理人员真正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付之于行动,主动在患者过生日时为他献上一束鲜花、一张贺卡。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与熏陶使本院护理人员将人性化服务扎根于脑海中,使本院的服务理念有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主动服务到感动服务的升华。使患者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为鼓励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理部号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温馨护士评比活动,创建温馨病房,做到护士让患者满意的同时护理管理者让护士满意。

4 注重护理服务文化,深化护理服务内涵

4.1 护理部将医院服务文化建设放在重中之重,把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氛围、服务艺术作为护理建设的重点,同时倡导全院护士从仪表形象、技术形象、环境形象及服务形象做起,树立良好的延医护士新形象,从而带动整个服务质量的提高。

4.2 在形象建设方面将护理服务理念以物化的形式展现给患者和社会,定做不同季节的护士服装,由护理部制定严格的春、夏、冬季换装时间及着装规范;制定通用文明用语,对护理人员进行礼仪教育培训。

4.3 护理技术是服务于患者的,护理服务的技术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满意度,为此,护理部与医教处、医学系共同对全院护士分层次进行理论、操作的培训与考核,以促进护士服务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5 护理服务中导入CS理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顾客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医院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中的一部分,CSD反映了护理服务质量。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处于竞争中的医院面对的是风起云涌的民营医院抗衡;药品市场的全面开放,导致医院盈利空间不断缩小;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健康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个性化情感消费越来越重视,对服务过程的参与与评价更积极、主动;国内大医院的扩张与提升,患者就医流向出现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对入世后合资医疗机构的不断登陆,以绝对的竞争夹击医疗市场。而医院护理服务中导入CS战略,可以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并使之有其别于其他竞争对手,增强医院护理管理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凝聚力,使医院护理管理运转有序、协调统一,推动其进步与发展,也是在发展中创护理服务文化品牌的最佳管理办法,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扩大医院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敏怡,黄淇敏.医疗服务中顾客满意度的概念与评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46.

2 任真年.现代医院顾客满意球体结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40.

篇4

1. 当前一轮复习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本质上讲,复习课要求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内容取舍、到学习行为评价每个步骤的设计都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不将学习速度作为衡量复习效果的唯一指标。而在实际课堂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复习的全面性,忽视复习的主要任务;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忽视语言输出时学生的反馈效果;强调升学考试中的必考要点,忽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根据学生认知程序,尽可能创设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位学生都参与有意义的学习,发展自我十分有必要。

2. 案例诠释

在初三复习课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但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显得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在我校提倡的结构――情景――交际教学模式中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并各有所得呢?笔者选择《牛津英语》(译林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节公开课为例,展现教学的探索和改进过程:

2.1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关于火星生活的词汇和短语,区别两个行星生活的优劣并运用恰当的情态动词和宾语从句来谈论自己理想的火星生活场景。此外,学生应该重视环保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最初的设计中,我分别以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训练为导向,将复习课分为四个环节。一开始从学生的一份关于假期旅游环境调查的报告引出一段听力材料。该材料内容是关于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其中还涉及了学生已学习的关于火星生活的字词。我从中挖空让学生听写并快速识记,结合学生听到的信息和课本已学到的内容,之后再辅助设计一个小小智力测试竞赛以确保学生能活学活用。在第二环节阅读训练中,向学生提供两篇关于火星的小短文,让学生采用浏览和查读的方式回答问题,从而巩固其快速阅读技巧。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带领学生在情境中操练含有情态动词和宾语从句的句型结构。第三环节以说为主,学生需要使用在前两个环节中复习到的语言知识来辩论:火星和地球生活哪个更好。最后一个环节强调学生的动笔能力。学生以邀请朋友去另一个星球居住为主题,先补充完善一封信的首尾段,再在信的主体部分写出在第三环节讨论到的火星生活的优缺点,最后在小组修改并展示。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容量大、节奏快。

2.2 问题诊断

(1)任务型教学特点不鲜明。教学整体活动设计成听、说、读、写四块,看似存在严密的逻辑性,而实则缺乏明确的贯穿始终的任务指导。本节课中的宾语从句的综合运用既是重点也是个难点,在设计时没有充分突出。

(2)师生、生生互动有效性偏低,学习成果巩固效果不明显。课堂提问基本采用一问一答,连续提问的形式,提问所生成的有意义的内容少有出现,能融会贯通初中阶段所有该项语法难点的有意义的互动则更少,看似讨论热烈的课堂并不能让绝大多数成员享有平等的互动机会。教学过程中能适时跟进、监测、反馈学生的学习,但没有采用适当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整节课的当堂反馈评价只在听力部分执行了一遍,对于其它环节的复习内容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并没有当堂反馈练习进行巩固,所以复习效果并不明显。

2.3 对教学设计的改进

(1)将原先的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改为开篇点题,学生自主完成复习任务。课一开始便让学生了解当天的复习的任务:看哪一个合作小组能用最多的恰当的情态动词和宾语从句从火星交通、购物、休闲等方面正确描述火星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当天复习的各环节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他们也更加有意愿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来。

(2)使用复习课情况记录表,可以改进课堂互动,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提高。记录表中含有细化的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各小组学生课前自选修订学习目标后,配合下发的分层学案一起使用。学案分A、B、C三个层次,如听力部分的A层材料需填写关于火星生活的句子、短语和重点词汇,而C层只需填写重点词汇本身,从而 C层学习难度降低,课堂参与度得以提升、课堂互动效率提高。为了巩固复习成果,我们更强调学生在输出展示部分的组内合作表现和他们对其它小组各成员的正面影响。所以原先设计中的单一辩论环节被改为自我调节下的强化训练。我为之设计的活动是:请学生注意组际交往学习,将本组内归纳总结的火星和地球生活的优劣说给相邻一组学生听,并请他们就表述的积极性、合作性、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时间运用和成果展示五个方面在复习课情况记录表中给出相应评价,帮助每位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复习课中的欠缺,并进行改进。

2.4 点评

(1)改进前后的对比。从时间上来看:本课的设计容量大、密度高,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保证了每个学生在课内能够充分进行师生、生生互动。改进前的课中,教学设计能够基本完成,教师课堂话语用时较多,而改进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多,提高了课堂互动性和有限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改进前,80%以上的学生对该课的基础语言知识语言技掌握较好,但10%左右的学生略有欠缺,10%的后进学生复习前后对本课重难点的掌握没有推进。经过改进后,部分较为落后的学生虽不能有明显的进步,但他们已经明确自己在复习课中欠缺的内容,并有目标将适时再次查漏补缺,另外一部分后进生已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场景进行确切表述。

(2)本课比较成功的设计。笔者将测试学的理念运用到教学设计中,有效分层设计了听力教学的复习内容,关注到了各层次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提供了适当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如: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复习情况记录表,并根据表中内容有效监控自己的学习。复习课中此方法的运用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并有意识地按自身的学习需要自主学习。

3. 反思

篇5

元素化合物知识如此重要,而我们在刚进入高三进行课堂教学时,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好,且明显没有旧教材的学生好,甚至可以说差很多。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平时单元测验,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思考之后,我发现原因主要有:首先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质多变、难记忆,而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又不得法,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层次上,缺乏对知识深层次的思考,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方法,从而造成“学起来容易,记起来困难”的局面。如:在学习Fe元素时,学生清楚Fe与S、与Cl2反应,可是学生没有认真去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反应产物中Fe的价态会不同呢?其根本原因在哪里?Cu与S反应产物又是什么呢?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学生未养成对不同种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有效地整理、归纳与小结,如:中学化学中呈淡黄色的物质有哪些?既能与H+反应又能与OH-反应的物质有哪些?再加上在平时的测试中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得分率不高,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恐惧心理。客观原因:旧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分散在两册书中,要学习两年的时间,而新教材元素化合物知识集中于必修1、2两本教材,只用高一一年的时间,而且新教材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性比旧教材差,课本对知识要求似乎浅了,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要求却深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的对策:

1.在一轮复习之前,更具体地来说在升高三前的暑假里,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性,行动上选择一本完全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的练习册作为假期作业,知识点一定要全,难度要适中,立足点就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的热身,开学可加一次小测试作为督促。

2.在一轮复习中章节顺序的安排上,一定要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章节安排在最前面,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实验和选修的顺序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章节安排顺序可以用旧教材的元素化合物复习顺序,一定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3.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中注意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进行归纳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在SO2性质的学习中注意与熟悉的CO2作比较,渗透同类别的物质在性质上也相似的思想,进行正面的迁移,掌握共性的同时注意它们的区别。它们的共性均为酸性氧化物,具有下列的通性:①能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②能与某些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③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盐和另一种酸(或酸性氧化物)等。它们的区别是SO2中的硫元素为+4价,是硫的中间价态,利用价态规律,其化合价可升高为+6价,表现出还原性,也可以降到0价,表现出氧化性,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元素化合价升高?在什么条件下元素化合价降低?然后通过强化训练:将SO2通入①氯水;②溴水;③碘水;④Na2O2固体;⑤Ca(ClO)2溶液;⑥稀硝酸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小结怎样鉴别CO2和SO2这两种气体。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物质应具有的性质,然后去完成其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经过这样的学习与强化训练后,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篇6

2.中医本科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3.提高中医毕业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尝试及思考 

4.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中医传统技术培训的效果

5.中医临床型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电子病历与中医毕业实习生病案书写问题刍议

7.中医院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改革在毕业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8."导悟式教学"在西医院校毕业新护士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9.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毕业顶岗实习生及其实习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10.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论文质量

11.中医妇科毕业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12.中医本科生毕业临床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效果实践分析

13.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及建议

14.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构建

15.OSCE考核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中的实施 

16.中医儿科毕业实习带教探讨

17.世界针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在京毕业

18.对中医函授生毕业临床实习之管见

19.关于中医儿科本科学生毕业实习的几点建议

20.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临床技能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21.“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学员毕业

22.中医儿科毕业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讨

23.我们是怎样带教中医护士毕业实习的 

24.振兴中医事业 广开人才之路——天津市首批高教中医自学考生毕业

25.辽宁中医学院函授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八七届毕业典礼在沈阳举行

26.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核实践探索 

27.中医研究院83名毕业研究生首批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28.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2014年博士毕业盲审学位论文查新项目统计分析

29.《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30.中医专业学生的毕业考核指标和方法

31.85级中医班中医诊断学毕业考试试题质量和成绩分析 

32.586例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33.从辩证的视角看中医科学性问题争论  

34.关于改革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综合考试”的构想 

35.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 

36.本院中医专业78级学生开始毕业实习 

37.中医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38.中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39.中医住院医师毕业后教育初探

40.名老中医经验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 

41.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举行毕业论文答辩 

42.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43.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斗到底

44.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45.我院召开首次中医系专科定向毕业实习工作会议

46.新疆首届盲人中医函授大专学员毕业 

47.我院运动医学系中医骨伤科专业举行医学士毕业论文答辩会

48.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修科毕业 

49.省中医学校举行教学研究班、医科进修班毕业典礼

50.中医系中医专业七七年级学生毕业  

51.辽宁中医学院八六届中医函大毕业

52.中医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

53.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 

54.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55.深化毕业考试改革 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  

56.中医儿科本科毕业实习阶段的现状及对策  

57.从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看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考试

58.中医儿科毕业实习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59.中医类学生毕业综合考试改革的初步探索

60.中医专业护生毕业实习现况调查与分析

61.加强毕业后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促进中医人才培养

62.中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63.中医妇科学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64.中医院校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67名毕业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报告

65.五年制中医本科生毕业考核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66.中医七年制妇科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67.试论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要求 

68.浅谈中医医学生临床毕业答辩 

69.“高等中医教育毕业实习评估体系”研究

70.试论中医专业毕业实习提前的教学配套改革

71.大肠癌中医辨证及治疗概况 

72.中医护理大专生毕业实习质量调查分析

73.设立答辩考核环节 确保自考教育质量——中医自考本科毕业答辩考核规范化研究

74.基于临床病历数据化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 

75.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的判别分析 

76.加强大专毕业护士再培养 造就高级中医护理人才  

77.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78.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初探

79.转变观念抓改革 适应需要求质量──试谈中医高校毕业实习的改进与提高

80.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吴克清在光明中医函大骨伤科学院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81.为培育中医新苗贡献力量——介绍我院指导毕业实习的一些做法

82.继续发展中医药成人教育事业 

83.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班79级毕业综合考试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84.天津市93名考生获得中医大专毕业文凭

85.福建中医学院第四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

86.杰出校友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7.上海中医学院首届中医专业生毕业

88.中医护理培训小组的设置与管理

89.中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90.东北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91.多项措施并举 提高中医妇科临床实习质量

92.中医临床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93.补泻兼施 以气为先——朱南孙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 

94.中医内科实习中加强急症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95.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研究 

96.中医胃肠病病机与防治研究的新思路——访中医内科学专家白兆芝教授

97.我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现状调查与培训对策 

98.浙江中医学院恢复中医函授教育  

99.浅谈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的培养 

100.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西苑班)招生通知  

101.中医养生保健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102.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规律与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103.关于构建中医恶性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问题  

104.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的应用:思路与体会 

105.肥胖、超重与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比较研究

10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候特点研究

107.中医辩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网状Meta分析

108.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体质学

109.近30年大肠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110.新疆冠心病患者(汉、维)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111.基于文本挖掘探讨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在糖尿病中应用规律

112.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 

113.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114.《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修改建议及分析

115.8448例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关系的分层分析

116.中医养生探幽

117.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118.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

篇7

自从医以来,和先辈们一样,王金权本着治病救人、精益求精的理念。他的医学功底早在“初出茅庐”时便现端倪。中医世家的熏陶,数十年的临床实践,成就了他在妇科经、带、胎、产、杂病治疗方面的精湛医技,特别是对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并对不孕不育、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乳腺增生、崩漏、痛经等妇科疾病皆有非常好的治疗。近年来,港、澳、台乃至全国范围内登门拜访求诊者越来越多,医术深得百姓赞誉。

1986年2月,山西省太谷县任村的一名21岁的卵巢囊肿患者。西医医院全部嘱其手术,但患者一是家境贫困无力支付手术费用,加之年龄较小畏惧手术,随请王大夫医治,他按中医的痰饮瘀滞辨证施治,给患者施以中药灌肠,囊肿完全消失,患者奇迹般地康复了,随诊5年未复发。从此他将中药灌肠治疗卵巢囊肿作为自己临床工作研究的重点课题,在家传验方的基础上精研组方、合理配伍,从而积累了一整套中医治疗卵巢囊肿的新方法,为多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疾苦,并主持研究了“消囊灌肠灵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项目,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实践,首创了中药灌肠剂,成功研制出治疗卵巢囊肿的新药――“消囊灌肠灵”。另有一患者婚后10年未孕,多处求医无效,现代西医检查属无排卵型不孕症,伴发双侧输卵管不通。采用王氏补肾促孕方和王氏通管汤方交替治疗3个月,患者竟然喜得贵子。患者高兴地给他送来锦旗,上书“送子观音,妙手神医”。祁县一患者习惯性流产4次,多方求医保胎无效,经人介绍求医王金权门下,他采用脾肾双补之法,通过4个月的中医药治疗,患者平安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金权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不胫而走。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患者来自省内外各地。几十年来,从一名青年医生成长为主任医师,无论职位如何变迁、社会事务如何冗杂,他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认真接诊,一丝不苟。对生活困顿的患者,甚至为其支付医药费用。

潜心科研 硕果累累

随着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王金权的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升华,他以光大王氏妇科为使命,在中医妇科领域,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孜孜以求,刻苦攻关。 王金权教授在做王氏化Y灌肠液实验操作

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晋中市中医院中医妇科的学科带头人,他潜心研究总结王氏妇科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实践,成功地研制出治疗卵巢囊肿的新药“王氏化Y灌肠液”,在数百例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率达99.3%,治愈率达76.3%,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山西省科技厅对本项目组织专家进行了鉴定,大家一致认为本项研究在国内填补了中药固定剂型保留灌肠治疗卵巢囊肿的空白,符合简单、有效、价廉、安全的优点,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他常常把中医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的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运用现代医学进一步解释疾病的外在表现和用药后的病理变化,把临床悟性上升到规律性的理论中,撰写了近百万字的临床经验总结,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参与的科研项目“乳牛蹄病的临床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研究的“‘王氏化Y灌肠液’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晋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了治疗卵巢囊肿的新药――王氏化Y灌肠液,发明了中药灌肠剂,解决了非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这一关键性难题。本课题荣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与研究的“参芪芡实地黄口服液对糖尿病IV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晋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研制的中药洗发香波、浴液获国家两项发明专利。

在做好临床工作、搞好科研的同时,他还善于总结临床经验,主编了《女病外治良方妙法》《男病外治良方妙法》两本书,共计60万字,被著名外治专家宗年夫教授评价为“开女病外治、男病外治之先河”。他主编的《中医临证必读大系列――妇产科》分册,由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陈敏章为其题词。同时还参加编写了《中华效方汇编》《现代休克的抢救与治疗》《实用中医妇科学》《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妇科名家治疗多囊卵巢经验》,总计编写数字达150万字。还发表国家级、省级以上学术论文40多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30多篇。

字字玑珠,篇篇叫好。这些成果,饱含着王氏妇科的精粹,凝结着王金权教授数十年的科研心血,为推动我国中医妇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业绩先后收载于《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当代名中医词典》等50余部典籍当中。

作为三晋王氏妇科流派学术团队的领头人,王金权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培养更多的人才就需要建立平台、启动学术交流。2007年,在他的倡导下,创建了晋中市道虎壁王氏妇科研究院,将王氏妇科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目前国家非遗项目中妇科唯一受保护的单位。

弘扬国粹 无私育人

作为中医学人,王金权深感中医传承责任重大,力求传承王氏妇科,光大中医国粹。为此,积极创办了晋中市道虎壁王氏妇科研究院,大力挖掘整理研究王氏妇科的文化精髓。在全面整理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传统诊疗技术的基础上,着手组织编写《王氏妇科志》,编写《三晋王氏中医妇科流派研究》《三晋王氏妇科流派传承经验集萃》《三晋王氏中医妇科流派图典》,建立三晋王氏中医妇科流派网站,并努力做好王氏中医妇科的传、帮、带工作。

此外,王金权还将王氏中医融入到医学教学中,30多年来先后在晋中卫校、晋中第二人民医院、晋中中医院山西中医学院授课教学。获聘山西省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后,又坚持以导师制带徒,无私培养新人,先后培育出杏林新秀数百人,多数已经成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骨干。

从医30余年来,王金权和先辈们一样,始终恪守悬壶济世的高尚医德,一丝不苟,服务于医学科研与临床。 王氏药品制剂

多管齐下 光大祖业

在近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王氏妇科在一代代传承人呕心沥血的继承和发扬中,为中医事业、妇科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如何让这一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弘扬,造福社会,作为第二十八代传承人的他深感重任在肩。为此,他积极申办了全国首批三晋王氏妇科流派工作室,大力发掘整理研究王氏妇科的医学精髓,并创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王氏妇科展示给社会。他还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制定了王氏妇科10年具体保护计划,王氏妇科自此进入了抢救性保护行列。这是王氏数代人经验的积累,更是王金权数十年血汗交集的成果。

篇8

关于流派,《辞源》认为:流,派别也。流派,“今谓学术歧异”。一般认为”流派”是指一种学术中的特殊见解或技能。流派可以没有系统的学说,只要主张、见解、倾向基本一致,即可称之为流派。

近代广西,医家荟萃,流派纷呈。限于篇幅,只能选择其中流派形成较长、社会影响较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流派。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必须是著名医家,在中医临床方面有特色专长,并得到业界及公众认可;

在广西定居,并开展医疗活动;

有传承的轨迹。

国医大师班秀文在中医妇科上可谓独树一帜,以下就班氏妇科的流派沿革,主要学术观点,临床经验与用药特色等几方面述之。

一、 流派沿革

班秀文,字壮,壮族,1920年出生于广西隆安县,6岁随家迁至平果,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广西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妇科专家。1940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班秀文教授1940年毕业于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本科),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家学术思想颇有研究。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辩证审慎,用药精专。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崇肝肾之说,喜用花类之品。治疗月经病,重点在肾,兼顾肝脾,注重活血通络以恢复肾之藏泻功能,治疗带下分五色,重点调脾,兼治肝肾,治湿为主,兼以治血,血水两治,效果卓越;治疗不孕症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调治肝肾,使开合藏泻有度,卵子如期相遇,故能精足而子嗣。

60余年,班秀文重视培养人才,培养出陈慧侬、黄瑾明,李莉等诸多中医名家,为中医尤中医妇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 主要学术观点

女子疾患多隐微深奥,变化难测。班秀文重视调补肝肾在妇科病中的临床应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班老认为妇女疾患多属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属于内伤的范畴,而肝肾功能正常与否尤为主要。在治病时除了正确的辩证外,还要搞清楚脏腑的特性,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木曰敷和……水曰静顺”之说。例如肝与肾,除了精血同源的关系外,由于肝主疏泄,肾主封藏,就存在开与合的关系。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之升要赖肝的生发,胃之降从乎胆的下泄,但反之脾胃虚弱,中焦湿盛,也可导致肝木不升,胆气不降的局面。具体来说,调补肝肾主要体现在经、带、胎、产四个方面。

月经病

经者血也,血者阴也,冲任二脉主之,冲任二脉起于胞中,具通于肾,肾主蛰,有藏精系胞的作用。故妇女月经病变,凡属虚证者,都和肾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景岳全书?妇人规》:“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同时由于肝藏血而主疏泄,喜条达为冲任之所系,可见月经病变的过程多与肝肾脾有关,故班老治疗以疏肝调气为主,兼以养肾扶脾。

带下病

带下是妇科常见病。关于带下的原因,《傅青主女科?带下》认为“夫带下俱是湿证”。故历来治带多从湿论治。脾为土脏,位居中州,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四旁,主升而运化水湿,故治湿先治脾,脾气健运则湿化而带自止,健脾升阳确是治带的大法之一。但从探本求源来说,班老认为治肝肾与治带关系尤为密切,因带下的异常,决定于肾气的蒸化。同时肝郁可化生火热,肝木乘脾土,也可使脾失健运,引起湿热下注而为带下,所以治带以温肾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清热之法故临床上分脾虚带下,肝郁化火,阳虚带下,阴虚带下四证论治。

妊娠病

妇女从怀孕到分娩的一段时间称为胎前。此时期由于生理上的特殊变化,往往容易产生与妊娠相关的疾病,称为妊娠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在病因上虽然也有内伤,外感的不同,但与肝肾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胎之生赖于肝肾,胎之长赖于脾土,故妊娠的病变班老主张补肾安胎为主,兼以健脾益气,柔肝养血之法,如此则胎气牢固。

产后病

产后的疾病,其发病原因虽多,但总的来说是亡血伤津,既虚又瘀,虚实夹杂的病变,因而其治疗原则,既要补养气血扶正以固本,又要活血通络化瘀以去其标,而补虚与化瘀又与肝肾有密切的关系,因肾为水脏主津液,肝藏血,肝肾同源,津血耗伤实是肝肾亏损;胞宫与肾同居下焦,“胞络者系于肾”,瘀血停积胞宫,不仅小腹刺痛,恶露淋漓不断,且腰为肾之外府,故腰痛,产后病的论治,调补肝肾仍是班老的重要法则之一。

总言之,妇人疾主要是经、带、胎、产之疾,治经先治血,治血先治气,气生于肾而主于肺;带下以湿为主,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孕育的生长,胎产的顺易,均与肝肾有直接的关系,故调补肝肾是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法则。这是班秀文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其内涵充分体现在妇科病诊疗各个环节中。

三、 临床经验与用药特色

班氏擅于古方的运用,认为今之人片面理解张元素“古今异轨,古今新病,不相能也”之说即随着社会与环境的变迁,疾病的发生与古代有异,因而古代的经方已不适用于今天。班老深入研究经方的组合及其配伍严谨的原理,并将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疗效卓著。如班老对当归芍药散之临床运用尤有体会。当归芍药散是《金匮要略》妇科篇的重要方剂,其适应症有“妇人怀娠,腹中痛”和“妇人腹中诸疾痛”,本方所治之痛,出在妇人妊娠和妇人杂病篇中,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妇女所以腹痛,自然和气血失调有关。从方剂药物组成看来,方中重用芍药和营养阴,敛肝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肝舒筋,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和中,泽泻甘且微寒,渗湿不伤阴。综合全方,既能养血柔肝,健脾益气,又有渗湿升阳,调理气血之功,故班老认为,本方不仅能治肝虚气滞,脾虚湿困所致肝脾失调而引起的妊娠腹痛,而且对月经,带下,胎孕,产后等病变,加减得宜,则其效可期,古方可为今用。

此外,班氏乃喜用花类之品,治疗妇疾。肝脏与性情关系最大,若有怫郁,由气机不舒直接影响脾之运化与冲任之功能,故每见带下及种种妇疾。刘河间及王肯堂均有“天癸既行,病候当究厥阴”之说。花者华也,集天地精灵之气而生,质轻气香能升发阳气,醒脾悦肝之力最优,用之得当,可成逆流挽舟之势,使湿化散,带脉得束。如善用岭南之常见味甘性平无毒的素馨花作为妇人肝郁诸疾要药。此外,擅长用的还有味酸性寒入肝经的凌霄花,味甘性温和的玫瑰花,体轻气香善于理气化瘀痰的佛手花等。

四、 独特经验方剂

班老在长期的妇科临床上的经验方剂不胜枚举,限于篇幅,只能举其一二:

1.养血调经汤

方由《医学心悟》之益母胜金丹化裁而来。益母胜金丹为肝脾肾并治之方,但偏于补益肝脾。基于肾藏精,经源于肾,肝藏血,精血互化,肝肾同源的理论,并受唐宗海血证之补法思想的启迪,用鸡血藤补血活血,“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活血化瘀之力较为平稳,为虚且瘀者之良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补益肝肾,养血调经;续断补益肝肾,行血脉;益母草化瘀止血;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和用,有补益肝肾,益阴血,调月经之功效。

2.安胎防漏汤(班秀文方)

此方为班秀文独创,方由菟丝子,覆盆子,川杜仲,杭白芍,熟地黄,党参,

炒白术,棉花根,炙甘草组成,有温养气血,补肾固胎之功效,主治习惯性流

产,在未孕之前,预先水煎服此方3~6个月;已孕之后,可随证加减。

五、 主要传人

陈慧侬(1941—)班秀文学生,在学术上克绍箕裘,继承班老衣钵,学兼内妇科,以妇科见长。全国,广西名老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现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在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治疗内异症、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习惯性流产、盆腔炎等。曾出版著作一册,参与编写专业教材(出版的)多册,撰写专业论文三十余篇,分别在国内、区内期刊上发表或全国专业会议上交流。

李莉(1965—)班秀文第一批拜师的学术继承人之一,现在已是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广西名中医。李莉师从班秀文后,经过20余年临床实践,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著《班秀文》、《班秀文临床经验辑要》等专著,较好地传承了班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篇9

针对于妇科疾病的预防与妇女保健,中医妇科学作为一门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临床学科,以整体中医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1.中医对妇科病的预防

中医妇科保健旨在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由于妇女有经、孕、产、乳等特点,更需重视卫生保健的特点功达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减科疾病发生,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

现在,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 妇科疾病谱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的中医,已成为预防、治疗诸多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2.中医对妇科病的保健措施

2.1经期卫生

中医认为,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胞宫经血下行,血室开放,抵抗力减弱,又容易发生情绪波动,若不注意摄养可导致妇科疾病,可以从中医方面对经期进行调节。

中医认为,经期失血可导致气血损耗,机体易感疲劳,故不宜作超越本身体力的劳动或作剧烈运动,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充沛的精力;同时,中医认为,经期胞宫气血空虚,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冒雨涉水或冷水淋洗、游泳等,以防止月经失调、痛经、带下及妇科杂病;在饮食上,中医建议经期不宜过食辛辣香燥伤津食物,以免耗伤阴血或热迫血妄行;心情舒畅经期因经血下注,阴血不足,肝气易郁,情绪容易失控,或忧思烦怒,以致气血逆乱,导致月经失调等症,故应保持心情舒畅,维持气血正常运行,避免疾病发生;同时,中医严禁经期血室开放,故应严禁及盆浴、坐浴,防止病邪入侵,保持外阴和阴道清洁,勤换内衣内裤。

2.2孕期保健

怀孕后,中医认为生理上起各种变化,以生殖系统变化最显著,应定期作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中医学认为,怀孕早期出现纳少泛恶、乏力等现象,是正常的妊娠反应,一般不需治疗。同时,孕期饮食宜清淡,富于维生素、蛋白质,又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有刺激食物;怀孕后应避免剧烈体力劳动或运动,更不宜提拿重物或攀高涉险,保证足够的睡眠和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在妊娠早期,孕期卫气较虚弱,易感冒,故衣着要暖,服装及鞋要宽畅,舒适柔软,勿紧胸束腰,阻碍气血运行,以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中医认为,过频可损伤肾气,发生流产。特别是在妊娠头3个月不慎,易致流产。妊娠后3月不避,可引起早产或诱发产褥感染,故严慎十分重要;产前检查妊娠3个月时应测基础血压和作盆腔检查,了解子宫大小与孕月的关系以及盆腔情况。妊娠5个月后应定期作产前检查,孕期如发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治疗。在近预产期时发现阴道少量流血、流水、腹部阵痛等先兆临产现象,应立即赴医院检查。[2]

2.3产褥期保健

中医上认为,身体由于分娩会耗血伤气,故产妇在产褥期气血虚弱,体力疲乏,产后的中医调养护理尤为重要。

新产之后,营弱表虚,易见褥汗,稍受风寒即易感冒,故应对身体进行保暖;产妇新产不久体力未复,脾运不健,不宜进食油腻之品,饮食应清淡可口,易于消化,营养丰富,可适当进食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产褥期应保持皮肤及外阴清洁,清洗会阴,勤换内裤及卫生巾,严禁,保持清洁,防止破裂和乳腺炎,还要破除“月子里”不梳头、不刷牙的陋习;产后锻炼一般顺产的产妇,在产后2~3天就可起床适当活动,产后2周即可逐渐开始产后保健运动,以增强体质和保持体型,但不宜过早进行下蹲或增高腹压的活动,以防子宫脱垂;产后访视 产后45天产妇应抱婴儿去医院作产后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

2.4哺乳期保健

中医上认为,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优于人工喂养,应提倡母乳哺养。

一定要养成定时喂奶的习惯,根据月龄增长逐月增加食量,或添加辅助饮料,进食量要适中,防止消化不良;注意卫生,常用温水洗,哺乳前后都要清洁,不能让婴儿含入睡。喂奶时双侧轮换吸空,发现破裂应立即治疗,防止乳腺炎发生;有些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如青霉素、镇静剂等,直接影响婴儿,甚至使婴儿致敏,发生过敏反应,故应慎重用药。

中医对妇科病的预防与保健是从内、外两个不同侧面提出的防止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措施,预防是避免外在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伤害,保健是增强内在的体质因素抵御外邪侵袭。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与保健,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种预防与保健的思想,对妇女也是很重要的。[3]

随着社会生的发展与竞争,作为新一代的女性已经开始不断加入到竞争奋斗的行列。但是,我们百忙之中必须要花些时间来维护自身的健康,只有为健康加点油,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挑战,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10

杨峰医师的特点是:

一、具有人体透视、遥感透视、内气外放、隔墙发功等特异功能。他培训了多名学生,其中有100多人通过修炼杨峰医师创立的“新医学气功”后出现了特异功能,如开天目、透视人体、预测天气、入地眼等等。他在培训气功师方面,更是独树一帜。经他培训与发功,被培训的气功师均打通了劳宫穴,打通了小周天和大周天。不仅使本人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更是掌握了为患者诊病、治病的本领。

二、杨峰医师运用中医、西医、气功三结合的方法,对各种癌症治疗有新的突破;可以根治二型糖尿病(A、O血型、60岁以下);对肝胆胃肠病、顽固性头疼、顽固性失眠、顽固性便秘等病症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有着深入的研究与高超的治疗手段。

三、杨峰医师擅长风水学,对宇宙空间、阴阳五行、先天和后天条件、元神和灵魂灰结节、气场和传感信息、特异功能的开发等等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与论述。通过杨峰医师的点拨和预测,能够调和气场、改变磁场,使求教者达到改变命运、人居两旺、事业有成、财运亨通、家庭和谐、健康长寿的目的。

四、杨峰医师创立的《新医学气功》,易学、易练,动作简单、内容丰富。它是以医学、易经,道家、儒家、佛家的理论学说为根基,人体解剖知识为主导、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性命双修为内容、意气形神相配合、动静相兼为形式的。具有出功快、治病效果好的显著特点。学练三到五次就可找到明显的感觉,根据个人体质,练习两周至三个月后病气全无。

五、杨峰医师撰写过几十篇论文。其中发表的《“631”乙肝冲剂结合医学气功治疗乙型肝炎270例分析》、《以中医、西医和医学气功三结合疗法治疗艾滋病的实例和探讨》和《用中医、西医与医学气功三结合之法治疗9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效用分析》等数篇学术论文获奖,并且著书多部。包括《传统医学疗法》、《养生益寿及自然疗法荟萃》、《医学养生保健》、《人体生命奥秘》、《新医学气功》等。

六、杨峰医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开发方法独特、效果显著。采用的方式是:1、透视人体、找出病因。2、排除病气、培补正气。3、经典背诵、德性教育。4、内功点穴,开发潜能。经他点拨和培训的儿童与青少年,智力可达到超常水平,并且能够培养出“神童”。

七、一代名医杨峰医师除知识渊博、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外,他本人还精心研制有五个经“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是颁发证书的“发明专利”。

这五个专利是:

1.“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的药物”的发明专利。具有健脾、护肾、化瘀、利湿、排毒的功能,治疗各种肾症疾病,疗效好、治愈率高。

2.“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的发明专利。具有扶正、抗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治疗艾滋病见效快,疗效好。

篇11

医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四大学科之一。它紧密联系于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又有其独特的专业理论内涵及临床特点,尤其是在临床治疗方面更有一定的优势。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展示它特有的优势,发展好中医妇科这门学科呢?这就需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专业人才。目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历经了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从一个单一的培养模式过渡到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科学研究两种培养方向。[1]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在多年培养临床研究生的过程中,通过对几十名学生的分析和总结,发现了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纠正,将不利于中医妇科专业的发展。现就一些问题进行探析:

一、经典理论学习不深,难以透彻领悟中医理论全貌

从古代著名医家和近代名医的经历来看,学好经典著作,熟记重点条文,深刻领悟文意内涵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基础的前提,笃诚实践,医精于勤,是成为栋梁之才的必经之路。 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临床研究生,首先应该重点掌握 “四大经典”等古典医籍的条文。因为,它们是中医的起源、是中医的灵魂。如果能够深解其意,并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在理论和临床水平上有很大的提高。而现在的很多研究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医籍越来越淡然,知之甚少,只知其几条肤浅的原文,或者是为应付考试而背诵一些,隔一些时间便全然忘掉。更谈不上熟记理解和应用了,又从何谈起继承和发扬中医事业呢?所以临床研究生,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都不要单纯追求学历和学位,而出现“博而不博”“临而不临”的现象。研究生除了注重专业培养之外,同时也要加强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因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只有博览群书,由博反约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盲目追求中医西化

中医学是在几千年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既有医学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异质体系,中医学的“系统思维”和西医学的“分析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2]不要拿西医的东西往中医里生搬硬套。邓铁涛教授指出“中医要走自己的路”。培养中医人才,既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教育精华。[3]中医如果违背了中医学术特点及发展水平,背离中医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直接借用或照搬西医院校的教育模式,所有的中医理论和临证都要用什么客观化、标准化来规范,这将对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专业的发展有害无益。当然我们绝不排斥西医,并且提倡要掌握一些西医的知识。主张运用现代科学的检查方法诊治病人。例如在诊治崩漏、胎动不安、带下病、不孕症等疾病时,我们也不反对涉及一些西医的认识,采用必要的检查手段。但一定要拿出中医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发挥中医的特长和优势,因为作为一名中医院校的研究生,今后要承担的是中医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对于两种医学我们应当兼收并蓄,取其精华。比如,对于胎死不下一症,古人已告示医者,“当速下其胎,以救其母,方用脱花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古人能有此认识实属难能可贵。但在今天,面临着这种病症,我们是否仍然要墨守成规,而不去发挥西医学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呢,这当然是没有必要的。所以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发展中医的有效途径。

三、科研能力不强,重复模仿现象普遍

发展中医妇科事业,需要普遍提高妇科人才的素质和高尖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如何搞好中医的科研工作,在许多的研究生中存在着误区。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中医科研研究。在目前的大多数科研工作中,普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忽略理论、忽略继承、忽略极为宝贵的临床特色经验的总结;出现科学研究的虚假和重复现象,其中最为普遍和严重的是科学研究的重复模仿。重复进行同一课题的研究,只不过是重复他人的工作,得到他人已经得到的结果,充其量只是证明了该实验的可重复性,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浪费了财力,毫无意义。中医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医的发展,我们不应当只是为了应付而机械的去进行毫无新意的研究。真正的中医科研工作应该着眼于中医的提高和发展。我们应当深入的理解中医妇科的专业理论,认真地进行思考、确定科研方法,才能够得到有意义的科研结果。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的定性、定量标准化,要热爱中医事业,坚定不移的按照中医的思维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不要用西医的研究方法替代中医的研究方法,不要以现代科学为尺度去度量中医而定其取舍。[4]我们应当重视临床实践,具有扎实的中医根底,以实践这一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去论证、研究中医学从而促进其发展。

四、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

理论源于实践,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的疗效是中医生存、发展及长盛不衰的生命力。[3]现今的临床研究生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他们接受了五年的高等教育,已习惯于以课堂、老师、教材为中心,只要你认真听讲,啃书本,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绩。当全部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结束以后,才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这样就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割成两个独立的体系。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能很好的去发挥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是茫然抄记老师的方子,结果呢?在老师的手里,方子是活在树上的树叶,很有效,可是在学生的手里,叶子逐渐萎缩,后来就变成碎末了。[4]这说明学生们缺乏动手动脑能力,不能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表现出临床遇到实际病人不能处理,甚则连一个合格的病例记录都难以完成。形成了高学历、低能力的局面,使用人单位也面临着选人、用人的危机。导致研究生毕业以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必须积极改变现行医学教育滞后于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的情况。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转变出来。让他们学会善于动脑、善于动手、善于实践、善于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勇敢地向新世纪迈进[5]。

五、临床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在入学的时候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而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多样化、综合化的需求,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的多元化趋向不一致的矛盾日益突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中医学术水平及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中医人才,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医独特的培养和成才规律,通过对学生东方传统文化的培养和熏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辩证思维,稳定学生的中医专业思想:另一方面,把中医学放在现代整个知识体系的大背景中,采用开放性研究,及兼容并取的态度走向世界、面对世界,敢于吸收外来的(或现代)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与时俱进,不断促进中医学术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培养出一批基本功扎实,有较高道德操守,具有较高理论和临床水准,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中医人才,[6]是我们的愿望和人民的需要。

目前我国十分重视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站在与世界先进国家同等教育的水平线上要求研究生。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方案,各职能部门和本专业专家到各大专院校听取研究生论文报告,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指点迷津,这便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康金凤、陈志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西北医学教育.2004,8(12);4

2、耿建国、韩奕.中医高等教育的弊端及改革的思考.北京中医,2003,12(24);6

3、郝光明.对中医教育而言,师傅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太重要了.中医药学刊.2004,8(22);8

篇12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目前任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现任世界中联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常务委员。

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基金,参与国家高新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博士点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项目;国内核心期刊发表53篇论文;获科研奖励12项。

长期从事内科的临床工作,擅长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特别是运用膏方对肿瘤(贫血,再障、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呼吸系统(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气管炎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以及亚健康状态调整的治疗得到内科同行的认可及广大患者的赞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