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12:41: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公共管理学院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根据论文的主题内容对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选取(到本校图书馆网站上可查)。
论文编号:为“我校单位代码(10006)+ 学号”(以《北航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显示的学号为准),如:“10006MP0411106”.
密 级:保密论文须直接注明密级及相应的保密期限,如系公开论文此项不注。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论文题目中所用到的词应考虑到为检索提供特定实用的信息(如关键词),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
指导教师: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如有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副指导教师或联合指导教师,可增1名指导教师。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调研,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可以总结为六点:一是要求掌握扎实的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要求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三是要求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四是要求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五是要求毕业生具有施工、测量、材料等方向的初步实践能力;六是要求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由此,本文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首先,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从岗位需求、精化岗位知识和技能出发,设定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应该包括建筑施工、工程概预算、工程测量、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监理、物业管理等。2.其次,根据专业主干课程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工程管理专业应设置四大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是工程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建筑设备、工程力学等;二是经济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统计学等;三是管理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财务管理等;四是法律类平台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由于该部分课程较多,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轻重点抉择,以便突出自身特色。3.最后,结合公共基础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共同构建系统、务实,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从而才能构建出系统,合理、务实和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的质量控制教学的质量控制即认真实施培养计划,对教学过程各环节实施管理与控制。自2000年起在全校教学管理中实行质量管理体系,对教学质量实行监控。其他控制措施还包括开学前、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及日常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学评优等。
(三)教学的质量保证引入ISO9000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校内各学院、职能部门及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活动进行全程控制,使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实行新学分制和导师制。采取弹性学习年限,即学生可以选择在3~6年之内完成学业;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限定选修课占总学分的10%,任意选修课占总学分的10~15%。导师制即每个自然班配备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和课程等。
(四)教学的质量改进
1.以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为依据,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依照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及时纠正在内外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达到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目的。
2.实行学分制改革。学校从2001年开始实行新的学分制,主要表现在:扩大学生的选课范围;对在各专业中学习成绩排名前5%的学生,允许其转专业;实行导师制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质量策划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讲,在教学过程质量策划中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遵循了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但是,在实际制订与修订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这些要求很少能得到彻底的贯彻,培养计划的制定与修订已经成为系主任的个人行为。
(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方面虽然在形式上,学校吸收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但这些措施是否真正有效地发挥了作用,目前难以准确衡量。
(三)教学过程质量保证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师资不足,还有教师招聘中片面强调高学历,使得有些教师不够合格。另一方面,扩招导致生源素质多样化,也给保证教学过程质量带来困难。
(四)教学过程质量改进方面虽然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教学质量改进的重要性,但缺乏对质量改进的整体思考,只采取了一些表面措施,如改善教学设施,举办各种选拔和评比等。
三、公共关系渗透普通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优化教学质量策划的角度来看通过公关活动能够帮助学校充分、准确地把握市场用人需求,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设计更科学、准确的教学质量策划。
(二)从提升教学质量控制效果的角度来看从管理措施上看,所研究的大学已经采取了督导员制、信息员制、生评教制以及学生座谈会等。而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这些措施的效果。
(三)从保证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如果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渗透良好的公共关系,就能够拉近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自主学习,还能激励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从促进教学质量改进的角度来看将公关活动渗透至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中,有助于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加强高等学校与以学生为辐射中心的社会公众及相关院校之间的传播沟通,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相应的对策
(一)培养学校全员的公关意识培养学校全员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渗透高校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应该帮助学校师生走出对公关认识的误区,明确公关意识的科学性;学习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公关思想。
(二)宣传公共关系及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举行关于学校公关的研讨会,学校内部的杂志、公报、书籍等,学校的公告牌展示等途径,将公共关系及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知识传授给他们,使他们了解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三)强化高校公共关系协调机构的职能
1.强化公共关系协调机构的建设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高校中的公关职能主要由校办、宣传及招生等职能部门共同承担。但在规模较大及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为高校运用公共关系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效果提供组织保障。
2.培训高校公关人员要使高校的公关活动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必须大力培训公关专业人才,使之不但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良好的道德修养,还要具备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公关技能,以及摄影、录像等操作技能。
[5] Artisancam[EB/OL].[2016-08-28].http://.uk/.
[6] Film Street[EB/OL].[2016-08-31].http://filmstreet.co.uk/.
[7] My Art Space[EB/OL].[2016-08-03].http://myartspace.or.uk/.
[8] 魏大威,谢强.我国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6):1-4.
[9] 胡海燕,经渊,楼向英.我国数字文化服务网创新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8):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