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19:32: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作者简介:张琴(1971-),女,湖南岳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管理、职业教育;马立红(1979-),女,辽宁锦州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周华丽(1973-),女,山东烟台人,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职业教育专项课题“海峡两岸高等技职教育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编号:GIA104012),主持人:周华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5-0093-04
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1975年开始,台湾地区“教育部”相继推行了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系列评鉴,将评鉴作为了解台湾高等技职校院的办学品质,进行辅导、奖励与核发学校各类申请项目的重要参考[1]。30多年来,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日趋成熟,已成为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重要质量保障体系,有效促进了高等技职校院教育教学工作的自我完善与改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标准中将其作为关键指标列入,强调学校教育与产业界需求结合,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等技职校院评鉴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在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效用。
一、推进产教融合是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等第制”标准的重要内容
台湾地区《大专校院产学合作实施办法》(台湾所称“大专校院”指大学和专科学校)第十条规定:“教育部应将产学合作办理绩效列为学校评鉴项目之一;评鉴结果绩优者,得奖励学校及相关人员”。自2003年开始,台湾“教育部”将产学合作执行绩效纳入校务综合评鉴,旨在引起高等技职校院重视并推动落实。以实务教育为特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技专校院评鉴中,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侧重。以《新颁9年度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指标》(台湾地区所称的9年即2010学年)为例[2],在其开展的行政类综合校务、专业类学院和专业类系所三类评鉴中,产学研合作教育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关键指标,具体表现为:
行政类综合校务评鉴中,设“研究及产学合作策略及成效”指标,权重30%,侧重三方面系统评鉴技职校院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是应“具有研究重点特色与应用发展成果”,倡导学校通过产学研取得应用性研究成果;二是应“具有研究与产学合作应用在教学上的成果”,“考察学校与产业界合作办理专班之执行情形”等,旨在强调产学研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用;三是强调学校应“能制订针对产官学研间资源整合所执行之规划与策略”,考查其“校内跨院、所、系整合研究、产学合作之组织、策略及成效”,“产官学研间的专业服务、技术开发、移转及育成之鼓励机制与运作绩效”等[3],从学校发展规划和组织运行机制角度,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长效保障机制。
专业类学院“等第制”评鉴中,设“产学合作与研究计划之整合”指标,权重20%,聚焦学院跨领域开展整合型产学研合作的措施及成效,倡导“院内师生能整合跨领域专业,推动各项合作与交流,提升专业层次及扩大服务品质”,“能积极寻求相关资源,以推动整合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评鉴中着重三个层面:一是从跨学科组织建构层面,检查“学院内整合型研究中心及各系所学术交流之规划与执行成效”;二是从整合型产学合作研究计划层面,检查“学院规划整合型产学合作与研究计划之执行成效”;三是从特色学术成果研讨活动层面,评鉴学院“发挥学院特色之研发成果研讨会之规划与执行效益”[4]等,系统促进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特色凝练与优势突显。
专业类系所“等第制”评鉴中,设“产学合作与技术发展与研究计划”指标,权重15%,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学院层面,“能否因应社会发展与产业需求,规划有效的研究发展制度与运作机制,以落实产业所需基础与实用科技的研究发展;能否寻求及善用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性或整合性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技术开发”;二是教师层面,“研究与技术研发有无具体成效,并能结合教学、学生实习或社会需求,发挥实质效益”。此类评鉴中着重考查教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表现,包括:“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及培育人才情形;教师取得专利、技转、授权、创新表现之情形;教师取得专业实务经验及参加国内外研究或研讨(习)会之情形;教师专业期刊论文、研讨会论文、专书及展演发表之情形;教师产学合作及研究计划承接之情形;教师获奖与荣誉之情形;教师研究成果与来自政府部门或法人机构之经费资助之间的相称度;以及针对前次评鉴(访视)建议事项处理情形”[5],对教师除提出研究计划承接、成果发表、学术交流和成果获奖等要求外,明确要求将产学研和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引导教师将产学研合作教育落到实处。
“等第制”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对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引导促进作用,针对学校办学明确规定众多评鉴指标,学校必须遵循。评鉴定位偏重督促学校维持质量的行政管理,结果采用等第制,且与“教育部”相关行政处理高度结合,难免校际评比,对校际差异尊重不足,学校特色难以突显。
二、台湾地区新推“认可制”技职校院评鉴中,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居重要地位
台湾地区“教育部”自103年(即2014年)全面采用技专校院评鉴“认可制”[6],着重技职校院的“机制评鉴”,以促进学校自我改善为前提,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取消等第与统一标准概念,重在检查学校定位与目标确定、努力程度、现状自我改善能力等。评鉴结果不排名也不分等第,只是给予“通过”、“待观察”或“未通过”等程度判定,未来评鉴成绩将降低与“教育部”相关行政审批事宜的联动,变成基本门坎,淡化评鉴的“赏罚”功能,促使学校通过自我评鉴实现自我改进、管理和发展特色[7]。“认可制”评鉴标准中,仍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高度统整:
“认可制”的行政类评鉴,将产学融合纳入“校务治理与发展”项目,评鉴不再罗列诸多指标,而是从学校发展规划和整体策略角度,提出更综合、更系统的要求,重视学校依据校务发展目标与特色,促进产学合作与国际化的整体规划策略及成效,具体评鉴关注“学校推动产学合作及智慧财产经营管理之整体规划策与运作情形”[8],在产学合作规划中,包含产学融合鼓励措施及行政支持等,不再详细规定专项指标,为技职校院提供更多自主规划和发展空间。
“认可制”的专业类学院评鉴,则关注“学院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倡导“学院及各系所间之产学合作、技术开发及专业研究表现,能展现学院特色,切合院务发展计划及产业发展需求,具明确整合机制与运作模式,并结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与实习机会,发挥实质效”。明确将学院特色发展需求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主线。具体评鉴过程中重点关注:“学院整合院内外相关资源,展现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与研究成果之做法与执行成效;学院将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与研究成果融入教学、提供学生实习及人才培育之作法与执行成效;其他特色规划及成效”[9],更强调产学合作切实融入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做法,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质成效。学院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和育人特色目标更为彰显。
“认可制”的专业类系所评鉴,同样关注“系所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强调“系所能因应其发展目标及特色、社会与产业需求,建有效的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之作法,寻求及善用相关资源,进系统性或整合性的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与专业服务;系所的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表现与学术研究能有具体成效,并能结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与实习机会,发挥实质效”。具体评鉴过程中,重点关注“系所因应教育目标及特色、产业需求,规划及推动系所专业发展与产学合作的作法;系所产学合作、技术开发、专业服务表现与研究成果;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发成果融入教学、提供学生实习及人才培育之作法”[10]。专业类系所评鉴的多数产学研指标与专业类学院相似,同时也突出了产学研在技术开发和科研方面的特色要求。
“认可制”与“等第制”评鉴相比,更尊重技职校院的自主办学和个性特色,强调学院、系所和教师产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执行成效,强调学院要提升专业层次,整合资源;强调系所根据发展目标推动实用科技,“研发成果”除包含论文外,还包括“技术报告、专利、技术转让、商标、著作权、作品展演、企业诊断与辅导、商品化产品及其他智慧财产权益之运用成果等”[11],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产业服务导向。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学院还是系所评鉴标准,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都更注重校院特色发展和学生发展,不仅强调教师要有产学合作和技术开发成效,更重视学院、系所教师是否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提供学生有效学习与实习机会,获得人才培育实际效益。
三、对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制度的启示
“新建本科院校”是大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承担了大批量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任务。2010年3月,大陆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2011年12月,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正式启动新一轮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两个文件都鼓励新建本科院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紧密结合区域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某种程度上说,大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和承担任务,与台湾技职教育体系中的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很类似。因此,台湾地区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办法具有很好借鉴意义,可从如下方面重视产学融合,完善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价制度:
(一)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院校发展战略规划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制度的优点在于,真正把产学研合作教育当作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是仅规定专项观测点或指标,而是切实做好系统规划和分层分类指导。无论是“等第制”还是“认可制”评鉴,都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出明确引导性要求,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规划策略、长效机制和组织保障建设,倡导在产学研合作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绩效,整合资源开展跨领域合作,发挥学科专业集群优势,避免学科专业细分带来的应对产业需求不足的问题。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已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观测点之一,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强调学校和学院系统规划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更好体现评估的质量保障和方向引导作用,可借鉴台湾评鉴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地位,引导学校和学院拓展整合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好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注意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院校办学中的系统设计与分层要求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系统性,每类评鉴都贯穿有该主线,但又针对不同类别评鉴进行系统规划和分类要求[13]。评鉴指标对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层面,都提出了明确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要求学校将产学研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整体策略,注意产官学研资源整合;引导学院和专业系所在跨领域、整合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建构、研究计划、活动开展等方面,设计长效运行机制;引导教师开展系统性、整合型的应用性学术研究,将应用性学术研究成果与教学紧密融合。这种系统设计、分层实施的做法,对台湾地区技职校院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起到良好保障作用。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方案从整体上强调产学研结合,但在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不同层面的要求尚需进一步明确,以便真正发挥产学合作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强调产学研合作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台湾地区在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评鉴指标中,无论是学校、学院和系所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明确强调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应用在教学上的情形,强调学校、学院、系所和教师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有效做法,强调研究与产学合作应用在教学上的实际成果,强调教师将产学合作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及培育人才中。这些都说明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中紧密聚焦和服务于应用性人才培养。大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中将产学研合作作为观测点之一,重视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但更多停留在产学研合作的大框架层面,对落实在教育教学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有效作法及其实际成效关注不足,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改进完善。
(四)引导校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机制
台湾地区“教育部”通过评鉴和专项计划推动技职校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校本促进机制。2005年开始实施“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奖励一般大学校院提升教学质量;2009出台第二期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关注大学教育是否教导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12],要求高等技职校院在创业教育中强调实践教学,设立创业教育机构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建立学校和企业间新合作机制。各校院纷纷采取措施推进产教学融合。龙华科技大学设立创新创意创业发展中心,提供创意实践、创新转化和创业辅导三大功能,实现校内创意发明成果与商品化间有效衔接;建国科技大学成立“创新育成研发中心”,协助中小企业研发创新产品,鼓励和支持师生参与校企合作。这种校本促进机制一旦建立,对技职校院的人才培养和院校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五)评估过程中邀请产业企业评鉴专家深度参与
在评鉴委员选择上,台湾制订了《评鉴委员遴聘原则》来保证评鉴质量,负责评鉴单位遴选各专业领域资深学者及主管,以(产+官):学:研=1:1:1的比例为原则聘任,尤其注重业界人士的深度参与和指导,确保学校人才培育与社会产业人才需求相结合[14]。评鉴机构严格规定评鉴人员产业界、学术界及行政三部分的人员组成。这种多元主体组成的评鉴人员,均衡了各方评鉴利益团体的利益。大陆应用本科院校评估委员选择上,应制定相关的遴选原则,评估委员的组成要包括产业界、学术界及相关行政管理人员,有产业企业背景的专家的参与,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对人才需求相吻合。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标准将产学研合作作为重要的评鉴指标,强调学校教育与产业界需求相结合,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在评鉴中的地位,不断促进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在推动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陆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可积极借鉴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办法,强调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融合性,在评估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制定出适合应用性本科教育发展特色的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1][4]巫铭昌,林以凯,林恩赐.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评鉴制度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0(12):407-423.
[2][3][5]沈志清.台湾地区技专校院评鉴中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借鉴[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5):14-15.
[6][8][9][10][11]台湾103年度科技校院评鉴实施计划[EB/OL].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http://edu.tw/downLoad/detail.aspx?Node=1123&Page=22002&Index=1&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
[7]应金萍,陈建明.台湾高等技职类大学的学生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启示――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和龙华科技大学的考察报告[J].职教论坛,2011(27):66-69.
我国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确实有了长足发展,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促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校企合作的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合作教育与培养、技术咨询与服务、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生产经营等一体化经济实体、共建研究开发机构等方式相继出现。加强产学研校企合作,除了学校的积极拓展渠道,企业的社会责任认同与承担,同时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指导。在“创新、共赢、发展”的主题下,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上一致通过《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宣言》,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发展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任务。这也标志着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背景
自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创建合作教育后的50年间,各国的合作教育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集中在工程技术专业领域,规模较小。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普遍推广采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使大学和企业之间相互结合,发挥双方的优势作用,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早已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与大型企业、公共机构共建科研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同时,世界各国政府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也非常重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给予鼓励和支持,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各国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做法有所不同,但是实施之后,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等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相当紧密,因为那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直接为计划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很明确,即直接服务于计划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企业、行业与教育合作反而越来越疏远。目前国内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严重存在与现实社会经济相脱离的问题,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相对较低的简单模式层次,合作大多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出现,存在短期化、临时性的特点,校企人员的流动性不强,更少有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攸关的共同体。
2.困境
校企之间的产学研有效合作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国际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校企合作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有待加强,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更是如此,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校企合作模式尚存在许多问题, 面临许多困境和阻力。当前, 努力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探寻合作转型的原则,实现重点突破,摸索出成功的校企合作之路,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长时间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产学研合作教育在经济社会和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存在着观念上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在:社会对校企产学研合作认识不足。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高校本身,对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必然性都没有充分足够的给予重视;国家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学校很难形成统一的合作理念和足够的投入;企业的本性决定利益最大化,缺失社会责任。
2.2 实施受阻
当前, 在推动校企合作方面, 由于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原因,合作问题较多,如:运行机制缺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障;资金人员的投入不足等。均制约了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合作与创新。
2.3 模式单一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现象, 学校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 同时也处于极大地被动地位。学生的实践、实习只是单纯的“推荐与接收”模式,很难与人才培养完整的结合,很难把“学以致用”落实到实践中去。
2.4 政策滞后
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 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合作, 也是生产、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合作, 社会公益性意义很大, 需要有效的政策保障, 以起到调节、规范和推动的作用。
3.创建一体化教育合作模式
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承担着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因此,学校必须强化广泛和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加富于实践创新精神,以至于毕业时被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并接纳。从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说,实践教学在各类专业中已占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的30-60%不等,而这些环节大部分需要在企事业单位和一些职能部门来实现和完成;例如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和题目的类型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甚至影响就业;也就是说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占到了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地位。
3.1 新理念
高校董事会制度始于美国殖民地时期建立的哈佛学院、耶鲁学院以及威廉・玛丽学院。1642年,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所建的第一所高等学院――哈佛学院成立后的第六年,经州议会批准,美国第一个高校董事会在该校成立,从此开始了有校外人士参与的采用由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组成的双重董事会的管理模式。
在我国高校建立董事会管理制度的基本都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很少,具体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更是凤毛麟角。创建以董事会管理形式下的产学研培养合作模式,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也是人才培养观的创新。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也迫切需要寻求理论及技术方面的支持,用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与企事业单位广泛、深度建立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是冲破当前教育改革瓶颈的“加速度”。为此,我们可以学校牵头,创立以学校为主导的,各校外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参与的董事会管理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创建董事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形式是教育观念的改变,他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先导;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开放办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人才培养的关键,创建以理事会管理形式下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实施产学研学校和社会一体化教学的根本途径。学校与校外理事单位共建、互惠、平等是实践教学基地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
3.2 新机制
建立以董事会管理下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合作运行机制。成立联合董事委员会,由董事委员会整体规划推进运作机制,建立双方甚至多方协调机制,实现各方权益、利益最大化。设立机制的组成包括:名誉董事(专业、行业、政企商届知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董事长(院长)、副董事长(学院领导、企业领导等)、董事(学院、企业参与合作中层以上领导)等;运行组织结构如图:
校企双方做到点对点、点对面的直接沟通运行;也就说项目直接落实到个人;各专业设置校外实践教学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内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校企指导教师负责制,负责实践环节过程中的相互沟通及学生管理;建立长效的校外实践环节学生奖励机制及教师鼓励机制。凡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难以解决的问题,直接反映给双方合作领导机构。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效益及教育的规律性,校企合作必须建立长期深入储备机制。储备充实的合作企业,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源动力,学院建立“董事单位”制度。即,凡是与我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的企事业单位,经董事会讨论通过,即成为我院“董事单位”。董事单位要按照相关约定履行义务及享受权利。
3.3 新层次
充分调动企业行业的合作积极性,加强双向互动;明确合作目标,双方尊重平等、互利互惠合作,从实践中出发,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其优势体现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互利互惠;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更能促进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形式和转化,也就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大学在社会中的核心价值。建立稳固的、可延续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更会得到领导主管部门的重视,无论从政策上、资金上都会有所支持,更会被社会所认同,也就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大学在社会中的核心价值。在这种环境及氛围下更有利于系统性的、社会影响力大的、社会效益明显的成果的形成和转化。
3.4 新制度
以项目为驱动,实现点对点互动,形成集成分解模式。为保证校企双方合作顺畅、高效,根据需要双方各有一名主管领导负责此项校企合作工作,并责成本方一至两名同志共同组成合作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合作事项的实施落实;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双方领导每年定期进行一次以上的建设情况交流;双方工作小组的同志,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制定工作计划,保持经常性工作联系,组织深入开展各项合作活动。
4.启示
4.1 明确培养目标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里,以专业培养为核心,以理论培养为基础,以实践培养为导向;社会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设计制定培养方案及目标,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2 优化培养方案
在专业中建立人才需求信息的调研机制。地方性本科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一方面需要调查、了解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深入企业与生产、管理、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座谈,掌握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知识能力等信息,为专业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依据;一方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教育教学等方面,与社会、学校、企业直接相关。
4.3 规范合作机制
更新办学理念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先导,实现双赢互利是合作的支点和动力。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扎实合作,不断从管理入手,大胆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将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得更加规范、有序、高效、持久,保障合作在良好的环境中长效运行。
4.4 实现合作意义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规范良好的合作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发展的保障。创建以董事会管理下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合作模式,有利高校个性化发展,办学特色的凸显,人才培养的高效。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同时,良好成熟的校企合作会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工学环境,有益于减轻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生活能力。
总之,创建以董事会管理下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合作模式是教育观念的改变,他是推动我国现行教育改革的新尝试。产学研合作创新、开放式办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人才培养的关键,创建以理事会管理形式下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实施产学研校企一体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毓麟,易剑英,李彦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09,02.
[2]郭毓麟.订单式工学交替办学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3]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4]夏成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05,01.
[5]邓吉元.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4,06.
[6]林毓铭.关注就业:高等教育深化过程的核心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03.
一、
园区承载强基础。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要紧紧抓住当前的大好时机,积极融入城市“一体化”发展,在整合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规划和建设红金四期。把四期建设成以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壮大钨、稀土、铜、铝、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选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率先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让优惠政策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倾斜,在用地指标、资金、水电、交通运输、招工等方面,优先满足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加快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二、
项目建设促发展。要紧紧盯住国家投资政策,立足资源优势,依托现有企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确定了三十大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三、
龙头引领强带动。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引擎”。一是帮助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优化结构,升级开发产品,使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实施联合并购,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鼓励支持县内企业与国企、央企对接和引入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引资、引智、引制,扩大市场占有率,抢占行业制高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规模企业中年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至少有1家,年产值达20亿元的至少有3家,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至少有5家。
四、
链式突破增效益。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必然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链条的完善又会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今后,要以现有的五大产业集群为支点,培育新型建材、和机电产品等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扩充产业规模,巩固和延伸产业链条。
五、
集群发展扩规模。产业链的发展会形成产业集群,而集群发展有利于产业配套,降低生产成本,产生集聚效应,有利于在区位、资金、政策、管理服务等方面形成优势,放大“乘数效应”。要通过技术改造、招商引资、规模扩张等手段,壮大提升现有的五大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和机电产品等潜力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
六、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29-02
南宁学院坚持科技应用大学的理念,以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为己任,采用灵活、透明的办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就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行为责任心,为学生提供各种高水平的专业教育。这种灵活、务实的办学方针对科技应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打造“应用”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南宁学院为例,从课堂教学内容、模式、师资等方面分析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如何通过协同创新走应用技术之路,提出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师资培训及校企合作着手,逐步形成公共英语“应用”特色。
一、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公共英语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将其作为交流工具综合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课程学时数多、影响面广、学科特点明显,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南宁学院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也存在着学用结合不紧密的状态。
(一)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
应用科技大学明显的特征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除了理论学习以外,教学形式有讲座课(lecture)、研习课(Seminar)、实习课(Practice)及学业交流(Academic exchange)等。目前南宁学院英语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学生参与为主,多沿用传统以来的教学方法,采取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不断以专业为背景扩充教学内容。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一贯地以听、记为主,虽然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主,但由于实景、实地操练机会少,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欠佳。
(二)教学团队年龄结构年轻化
目前南宁学院公共英语教学团队多由年轻教师组成,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化,以校内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合作承担全校本专科公共英语课程。南宁学院本专科兼招,走科技应用大学之路,教师队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一,南宁学院英语教师与学生的人数比例严重失调;其二,校内教师虽然75%为中级和副高职称,但多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科研能力欠缺,缺少“双师型”教师;其三,外聘教师所占比例,管理不够规范。其四,任课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内部运作和产出方式不了解。
(三)课程大纲实践比重小
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其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中,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因此,公共英语教研室对课程设置、课程数量以及考试形式等都作了具体规定。目前公共英语课程大纲以课堂听说读写训练为重,约占课时80%。另20%的实践内容多为课堂上英语技能模拟训练、等级考试实际操作和各类技能比赛,且参与面较小。
(四)考核方式依然单一
目前公共英语考核由平时表现和期末测试组成,经过一系列探索改革,逐步将考核重点从期末测试转移到学生的平时参与和实践活动。由于改革还在摸索,尚未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仍然以平时表现、期末测试、等级考试等指标作为考核方式。
二、打造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课堂“应用”特色的途径
(一)选择具有“应用”特色的教学内容
应用技术大学的核心比较优势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其办学模式强调面向社会办学,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所以其办学模式是开放的办学模式道路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与传统的大学教育不同,应用技术大学遵循“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能教什么、技术发展到哪里、我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环境的设计上,严格按照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开展教学。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整个教学场所的设计和布置可参照办公现场、口译现场、导游现场、笔译现场甚至是各类技能大赛现场等实景布置,采取理论教学和操作训练“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强化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形式可有讲座、研习、练习课、实习课及学术交流等,学生可以对本专业相关的专题进行透彻的探讨,形成外语技能服务专业技能的协同机制,达到“有多个入口和出口,没有死胡同”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教学考核环节,多种考核方式可通过传统考试、企业教师现场考核、工作效果考核、贸易成交量、考取相关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实践中获得优秀表彰等,如此各种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进行考评。
(二)全面提升公共英语教师综合素质
应用科技大学教师不同于综合大学,他们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强调学术与实践的统一,研究工作侧重于科技开发和应用,这样的教师既有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除了教学任务以外还应承担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为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改革。公共英语教研室目前师资可从以下方面加强教师技能和素质:
1.到企业一线去。公共英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搭桥牵线,争取到企业实地学习和应用,这样才能有“满桶水”的能力去指导学生在应用技术大学边学边实践。
2.培养“双师型”教师。应用技术大学的公共英语教师,既在本专业领域内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将技能应用到社会服务中;又能掌握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
3.聘请企业能手任教。应用科技大学还从社会和企业聘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受过良好职业训练并有丰富经验的实训教师在生产一线指导学生,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提升了企业和应用技术大学参与的积极性。对企业而言,可以根据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培训后备技术工人,节约了以往企业新招用人员的培训成本,产生的工作效益也大于企业为其支付的补贴。对学生而言,不仅可以了解企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获得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还可得到一定的生活补贴,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低的失业风险。
(三)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应用课堂
德国最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双元制”对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所谓“双元制”是以学生接受实践技能训练为主,一元是企业,一元是学校,主要特点是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机敏结合起来,并体现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的“适应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质量成本。
公共英语学习“双元制”模式,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配备指导老师或企业能手,将课堂搬到户外,商务会议、旅游景点、学校课堂、会计核算、进出口贸易等等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场所。通过校企合作能有效解决英语课长期以来实践教学薄弱的短板,学生可以真正地“上岗”工作,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甚至可以作为毕业设计内容。同时,大学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赢,大学不仅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我国浙江、广东以及江苏等地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比较匮乏,但是经济却得以快速发展,这是因为实行了产业集群,但是我国产业集群还处于初期阶段,研究也比较少。本文为更好的说明法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珠三角技术创新的启示,先从法国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历程说起。
1 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产业集群又可以称作企业的集群,是指多家企业在特定空间上形成的一种群集现象。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它的产生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与企业以及机构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其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通常定义为产业区,它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性、专业化、网络化以及根源化,由于所属地区以及历史条件不同,可以分为纵向集群、横向集群以及区位集群。产业集群其实就是产业空间布局和专业化的有机结合,能带给当地经济动力和能量,平衡经济以及产业的发展,我国从国外经济借鉴发展比较好的如江苏纺织业集群。
2 法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概况
本文所讲的法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指位于法国东南部地区的索菲亚科技园,园区包括1400多个研究机构,计算机、通讯领域占园区的71%,生物学和健康领域占10%,新能源占4%,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由于世界知名度高、自然环境优美等社区配套完备,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园区也能以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和留住园区的高科技及人才。探究其发展模式是从依靠外部资源转变为自身创新驱动,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科技园技术积累主要集中在科学电信等电子产品、生命健康科学产业以及地球科学方面,科技园中的一个关键性的角色便是设备制造商,一方面与电信运行商关系紧密,另一方面与本地商家也是相互联系。
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的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80年代,这个阶段是高科技资源集聚的阶段,从当地资源角度来看,所在地区没有工业基础,也不存在大学和科研资源,并没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因此科技园在成立初期最大的特点便是经过多种渠道引进外部科技资源,首先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不断吸引扩过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园地处风景旅游区,有尼斯国际机场,气候宜人,适合人类居住,有着良好的文化传统,对跨国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在1960年开始有公司在附近建立实验室,希望能借此打开欧洲市场。
其次对于一些科技型企业来说,科技园的创始者法国Ecole国家矿业大学的校长Pierre Latte教授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把科学和智慧落实到了实验项目之中,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来吸引最初的高科技产业。政府的参与使得科技园迅速汇聚了大量科技资源,政府逐渐参与创新活动,并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营销活动,使得科技园快速的成为了有目的地筛选产业活动的国际园区,并筛选出创新性强、无污染、附加值高的企业来进驻科技园,建立高质量的电信基础设施。从此开始科技园在科技资源累积方面走向了良性发展。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个阶段是科技园本土化创新性资源的过程,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始,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就逐渐变成了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创新的过程,在这一时期,科技园也陷入了大的发展危机之中,很多大型企业大幅度缩减,科技园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变得日益衰退,科技园的发展还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Nice大学积极参与到科技园的建设中,使得当地劳动力市场得以快速发展,满足了科技园对高科技人员的需求,科技园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在这一阶段科研人员数量明显增加,逐渐有许多小型企业进驻科技园,很大程度避免了外来资源的流失,使得技术被很大程度上的扩散。
3 法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珠三角技术创新的启示
3.1 珠三角专业镇概况
广东现有专业镇的数量达到两百多个,如南海西樵的纺织、石湾张槎的针织、东莞厚街的鞋业、澄海澄城的玩具、潮安枫溪的陶瓷、顺德乐从的家具、中山古镇的灯饰等。最早专业镇是自然形成的,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大中型企业所需要的零配件通过外包给周边地区加工生产,让邻近的珠三角许多小镇获得机会,发展成“一镇一品”专业镇。20多年珠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土地、人力等资源的日益紧缺,环境承载度已近饱和,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产业升级与扩张,走科技创新道路已成为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法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珠三角技术创新的启示
目前广东全省产业集群试点单位达到50多个,已逐渐建立了技术创新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中心,为专业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但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体制建立的还不够完善,主要是小型企业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也无法及时得到信息,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总的方向很明确,实践性也比较强,借鉴法国产业群发展模式特点,结合我省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政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上文所讲在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的初期发展中,正是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科技园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同样在我国也很适用,我国经济正处于追赶型的经济形态中,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扶持力度。
第二是全面推进珠三角地区专业镇技术创新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借鉴法国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来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协调能力以及实用性比较强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二是使得各级技术创新机构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给予中小型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市场创新方面更多的支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还要组织中小型企业家把眼光放到国外,加强与国外同行企业之间的交流,以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帮助中小企业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战略,加强产学研结合,以推进大学与科技园的交流;三是我国驻外使馆、领事馆及行业协会也要发挥最大的作用来促进国际化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小企业及时的提供国际市场上的信息咨询服务等。
最后要做好产业延伸工作,为专业镇营造新的增长点。珠三角地理环境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可以大力开展旅游专线,利用地理优势来宣传专业产品取得企业以及产品,旅游路线也能促进专业镇区域及企业的品牌宣传,对专业镇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法国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法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对三角技术创新带来的启示,随着产业集群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期待越来越大的作用,更多的内容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荣.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以安徽、浙江为例[D].安徽大学,2008,06.
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是我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突出贡献之一,然而这一优势正逐渐被打破,据统计,在如今的国际中药市场上,日本、韩国产品占据的份额高达90%;国内市场上,“洋中药”进口已超过 6亿美元。国际市场上每年中药的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中药所占比率不足5%。中药生产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由于中药生产原料供应的链条比较长,因此原料供应的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目前由于人们对于中药越来越重视,一方面,中药治疗对病人的副作用比较小,另一方面,中药是天然药物,对当今追求“天然产品”的人们讲,中药治疗肯定是最佳的途径。随着中药产业规模的扩大,中药的原料供应越来越成问题,一方面,天然原料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种植的中药在环保标准上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中药材的供应成为影响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药生产的特点及对物料供应的要求
中药生产的特点及原料的利用情况
产业链条长,环节众多,每个环节的生产要求都非常高,因此,质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中药的生产如果从原料供应至产成品到消费者手中,纵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如果按照国际GMP规范生产,可以想象其难度是相当大的。
中药产业其产品对患者的作用机理目前并不是非常清楚,其理论依据多是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而国际市场上对药品的要求必须有产品的成分、作用机理的说明,否则是不能够作为治病的药物出现的,而只能作为普通的保健品,因此中国的中药生产面临相当大的药理知识的障碍,使得中药产品多以保健品的形式出现在国外的超市中。
中药产业其产品多是复合制剂,其原料为许多种中药材,因此其生产过程中多种原料之间的数量的协调和质量的控制都显得非常困难,再加上医药生产本身就特别严格,因此,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中药材生产的特点
中药材的栽培,既有和农作物、果树、蔬菜栽培一致的方面,也存在有别于这些植物栽培的一面。由于种类繁多,生长地区的不同,各种中药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中药材栽培方式的多样性。总的来说,中药材生产应注意以下特点:
中药材生产讲究产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栽培的中药材,最终是用来防病治病。如果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低或者完全没有,就降低或失去了药用价值。而产量过低,又影响了药农的收入。药材的质量主要由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疗效决定的。此外,药材的形态、大小、色泽,即商品性状(俗称“卖相”)也是质量的一个方面。
中药材栽培有忌连作的特点。很多中药材,特别是一些根茎类药材如白术、、地黄、丹参等都不宜连作。一方面是由于土壤肥力、土壤结构改变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病虫害严重。此外,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一些有毒物质在土壤中,也使得连作的效果不好。这就使得原料的总供应量受到限制。
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多样性。由于不同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以及栽培年限的不同,形成了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多样性。
中药生产企业物料供应商的选择
根据中药生产的现状和中药材的生产特点,结合供应商的选择理论,提出如下的选择方法:
根据ABC法粗选供应商。根据表1所列数据对中药材供应商进行分类,在保证供应方面,对这三类供应商的要求是一致的。但A类供应商,为生产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供应且数量少,对其加强管理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潜力所在,所以要投入主要精力,进行重点管理。而对于BC类供应商,因其所提供的物资比重小、数量多,他们不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点,可以作一般管理。我们通过这种分类方法,将A类供应商作为主要的供应商。
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供应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对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构造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对同一层次内诸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次各目标的权重。计算组合权重,即得到各方案的相对权重。根据相对权重,选出最优供应商。
集团对物料供应商的管理
建立供应商的竞争机制。根据中药材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制定响应指标的阈值,供应商们在这个阈值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只有进入ABC法粗选出的供应商才有资格进行有关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交货期等方面的竞争。这样,一方面使管理工作得到简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主要的供应商感到有压力,督促他们做好物料供应方面的工作。
做好物料供应的质量审验工作。中药的质量与中药材收购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GMP明确规定:“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得,企业应确立定点采购并依规程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验的基本原则。
审验的内容。企业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验,包括对新选择供应商的质量审验和对已确定供应商的定期、不定期质量审验。对新选择供应商的质量审验内容有:供应商基本材料审核,样品检测、验证,实地考察,结论与信息反馈等;对已确定供应商的定期、不定期质量审验内容有:物料质量状况回顾,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调查,供应商业绩综合考评等。
审验的程序和方法。对新选择供应商的审验。
成立审验小组。企业以规程形式,明确规定对新选择供应商进行质量审验时,审验小组由供应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物料使用部门、科研技术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其中,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协同质量审验工作。审验小组成立后,依规程确定一名组长并由其对小组成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部署。
材料审核。对供应商基本倩况的掌握和了解是进行供应商质量审验的第一步,一般通过对其提供的文字材料的审核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供应商材料审核包括两部分,即:对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材料的审核和法定材料的审核。
样品检测、验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的确定:审验小组应明确所采购物料的质量标准,此标准可为法定标准或高于法定标准的药厂内控标准,需注意,有内控标准的必须执行内控标准。
实地考察。审验小组在对供应商所提供物料表示满意后,应安排对供应商的实地考察。有时实地考察可不进行或推后进行,在何种前提下可不进行或推后进行,需提供哪些补替材料等,企业在规程中予以明确规定。
信息反馈及跟踪审验。对供应商所提供样品的检测、验证情况及实地考察情况,审验小组应做好向供应商的反馈工作,对于某些检测指标和结果可能还需同供应商进行进一步的商讨和确定,供应商也可通过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改进,使其产品达到要求或提高质量水平。对质量审验存在问题需做整改的,审验小组应进行跟踪审验并随时记录。
起草审验报告,批准审验结论。审验小组在进行以上工作后,应由组长根据审验情况起草审验报告。药厂应规定审验报告的书写内容和格式。审验报告应对所进行的审验活动进行总结性说明并做出质量审验结论,由审验小组成员讨论通过并签名,提交总工批准。
对已确定供应商的定期、不定期审验。
供应商确定后,在其少量供货及长期供货过程中,应对该供应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验。审验的周期和内容应依据供应商的不同和所供物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定期或不定期审验可围绕如下方面进行:物料质量回顾,包括合格率、退货率、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供货的及时性;质量保证体系或生产设备、设施。发生重要变化时,定期、不定期审验可成立审验小组,或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验应有报告。
质量审验档案。从事质量审验活动的所有材料归入质量审验档案,作为供应商档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审验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或调查表);供应商法定材料复印件;供方质量标准及出具的样品检验报告单;本药厂物料采购标准检验操作规程及本厂出具的样品检验报告单;物料正式采购后三批进厂检验报告单复印件;物料均一性验证“评价及结论”复印件;现场考察报告;质量审验报告;定期、不定期审验材料及报告。供应商质量审验档案应由企业规定部门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和管理。
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联盟关系。正如在前面看到的那样,中药行业的物料供应商与其他行业有明显的不同,其所提供的中药原料质量及价格差别也非常大,究其原因在于:其产业链条太长,供应商就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来看,是非常难以做好的,为此作为生产厂家,中药生产企业采用中药产业化生产的模式,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确保物料供应的畅通和安全。
中药产业化发展就是根据中药生产GMP规定,从中药的种植一直到加工、销售,采取规范化操作,在中药种植领域实行GAP规范种植,并在每个生产环节尽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中药价值增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集团公司+供应商+农户”这样的发展模式。
生产企业主要在市场信息的搜集、资金支持、技术咨询等方面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使供应商有实力能够带动中药基地的建设,通过规范化的基地建设,才能够保证企业有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
对于加强供应商管理的政策建议
由于行业特点,目前中药生产企业的物料供应商大都规模较小、技术水平比较低,大都停留在中药材的收购、批发等业务领域,真正具有规模化供应能力的供应商还比较少,而且,供应的原料质量和数量极不稳定,对生产企业的稳产优产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供应商的选择时,应当立足于实际,不能要求太高,应当着眼于未来。
正因为目前供应商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生产企业应当立足于加强供应商的能力建设,供应商的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供应商的原料基地建设。目前虽然大多数地区都在进行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但是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这些项目往往都中途流产。按照现代医药GMP管理的相关规定,建设一个GAP中药材基地,无论在技术、资金还是管理等方面都要求非常高,实力弱小的供应商想完成这样的项目几乎不可能,因此中药生产企业必须与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精心培育一两个大型的供应商,按照国家GAP中药材规范化建设的标准,生产合乎产业发展的原料。
供应商的市场反应体系建设。由于传统中医药大都是以野生动植物为原料的,但是现在随着野生动植物的减少,中药产业的原料供应越来越成问题,通过原料供应的影响,市场的波动加大了,因此供应商对市场的反应体系建设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加强供应商同产学研的结合。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中药产业在新世纪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要想使这些好的机遇变成经济优势,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来武装传统的中药产业。在中药的种植行业里,着力用现代的育种技术开发新的医药品种,用现代的栽培技术,人工培育产业化生产所需的大量药材。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人工中药材代替野生药材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的广泛参与,最终实现原料的安全供应。
参考资料:
1.刘大可,产业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的权利关系研究,经济学研究,1994.10-12
中图分类号:TU241
1.保障性住房的新型工业化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GDP递增10%的高速增长,再加上婴儿潮、 投资投机需求剧增等因素,使得中国的房价暴涨,导致大部分工薪阶层买不起房。为了抑制过热的房地产需求和增加住房供给,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涉及收缩信贷、改变税收状况、公共住房体系等多项内容。特别是2 0 0 7年末,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多层次住房市场化体系,尤其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在“十二五”期间,建成1000套保障性住房。但是,由于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如果以传统的建造方式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目标很难达到。通过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政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提高住房质量,改善住居环境。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由政府主持,建设标准比较固定,建造规模很大,它正好是实施工业化保障房的绝好对象。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主导型产业,在推行其建造体系时要考虑环保因素,工业化保障房可以节约社会资源、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当前工业化建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分析。
2.1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紧迫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约0.95%,随着新一届城镇化大幕已经开启,预计未来1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仍将达到1个百分点左右,每年会有1000多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低收入者、棚户区居住者、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自农村的城市务工人员都梦想在城市里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然而,鉴于目前中国大部分人收入低下,城市房价高企,许多人即使不吃不喝几十年也买不起房。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大规模地建造保障性住房已经迫在眉睫。
2.2 当前工业化建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行性
2.2.1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空间
保障房建设需求巨大。保障房建设规模越大,标准化程度就越高,用户个性化需求较低,为其工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保障房建设以政府为主导,易于形成标准化的特点恰好符合工业化的要求。从今后发展保障房情况看,发展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的保障房是政府的战略目标,保障房建设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要实现保障房建设目标,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
2.2.2.个别地方已经出台了推进保障房工业化的政策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河北、江苏、宁夏等个别省市通过了推进保障房工业化的一些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例如,北京在2012年8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五个部门联合《关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保障房产业化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全面推进保障房工业化和产业化,到2015年产业化建造方式的保障房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30%以上,累计示范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
2.2.3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已经积累了良好的经验,为进一步全面推广保障房工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经过多年来试点示范工程的实践探索,各个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工业化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积累了良好的经验。比如.深圳万科龙华保障房项目,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项目设计总户数4002套,分为35平方米、50平方米、70平方米三种户型。该项目采用了工业化建造技术,为今后全面开展保障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4 保障房工业化目前已经具备较好的技术支撑
我国目前通过“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保障房性能认定制度”的实施,建设了很多“节能节材节地型”保障房,这使得房地产开发商以提高保障房品质为出发点,有力的促进了保障房质量和性能的的提升。通过已经批准的27个“国家保障房工业化和产业化基地”,逐步形成了支撑保障房工业化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规模化实施能力。这些现有的技术体系包括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房屋工业化结构体系、木结构房屋工业化结构体系、CSI保障房建筑体系。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保障房工业化集成技术和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它们都为保障性住房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奠定了实践基础。
2.2.5 建材等相关产业的保障,为保障房工业化推进提供了动力
在保障房工业化建造中,选择性价比合适的预制构件材料非常关键。2011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关于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的通知》。通过信息平台,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便宜的建材产品。
3.当前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行工业化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保障房建设中,推进工业化的建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保障房工业现代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扶持和激励政策不够、标准制定落后于实际施工等。
3.1 对保障房产业工业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从各地方进行保障房建设实际情况看,很多保障房建设管理部门对保障房产业工业化发展重视不够,缺乏推动其发展的良好机制。因为保障房建设是否节能环保、是否技术先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不是保障房建设管理部门的考核重点,绝大多数保障房相关机构总是忙于为应付各种检查准备报告,忙于在短时间内以较短工期完成建设任务量,忙于保障房建设资金筹措,很少有地方政府意识到保障房建设工业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缺乏推动保障房产业工业化发展的激励政策
由于我国目前保障房产业工业化发展还没有做到规模化,保障房建设工业化建造方式的造价高于传统建造方式,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利润很低,大部分大资金不愿意承担采用工业化建造所增加的成本。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等)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但是全国范围缺乏全局性激励政策。这些激励政策包括财政3.3 保障房工业化标准、规范滞后于标准、规范的制定严重滞后于3.4缺乏与保障房工业化匹配的技术人员
当前,参与保障房建设利益主体,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保障房工业化不了解和不熟悉,导致在实际工程上出现一些问题。同时,保障房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技术人员在保障房工业化相关技术储备上不足也严重不利于建设保障房,代建企业及其建设人员不熟悉预制结构体系,设计及建造过程中难以应对新出现的问题。
3.3 保障房工业化科技攻关工作资金支持不足
保障房工业化建造方式目前还是个新生事物,在发展的初期缺乏政府科技攻关投入,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会导致前期阶段的工作举步维艰,比如无法请专家制定标准、规范,很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参与保障房工业化建设。
3.4 推进保障房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与我们现有的评价体系是矛盾的。
目前在保障房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是最低价招标,建筑施工模式已经实现了对成本的最优控制,而保障房工业化则需要大量前期的建设投入,在竞价中并不存在优势。
4.新型工业化建造保障性住房的建议和措施
4.1 积极引进、推广适合我国保障房工业化建造的国外先进技术。特别是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技术、构建产品工厂化生产技术、构建安装和管理技术。在对这些技术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按照中国不同地域的特点,开发适合各个地区的工业化建筑体系和成套技术。
4.2建立与模数相协调的标准化体系,不断推进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的设计标准和相关规范的建设,特别是预制装配式结构节点设计规范及其相配套的设计标准图集和计算软件,不断完善工业化建造保障房建筑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
4.3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以优秀的工业化建造保障房工程项目作为示范基地建设。根据目前中国工业化建造保障房的现状,优先选择一批量大面广的保障房建设项目作为推动其工业化的示范工程,特别是
成片建设的廉租房项目和经济适用房项目,引导工业化建造保障房按计划有序的发展。鼓励构建产品生产企业、预制装配式结构设计单位、构建安装企业在建设示范基地过程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广自己的成果,引领行业发展。
4.4大力发展钢结构的保障房工业化建筑。
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安全、低碳环保符合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建筑用钢量只占全国钢产量的3.5 %~4%,其中钢结构用钢量只占总用钢量的1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钢结构用钢量占建筑用钢量的30 %~40%,占钢产量的 1 5 %~ 2 5 %。当前我国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可以利用工业化建造保障房的发展契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
4.5 推行结构装修一体化的节能保障房。新建保障房必须达到建筑节能标准,并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能、节材、节水的新型材料和部品,鼓励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杜绝建筑毛坯房的销售,推动精装修保障房建设,在形成保障房工业化的同时提高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
4.6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保障房工业化研究中心,组织科研院校、高等院校、企业单位进行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加强保障房工业化技术标准、管理模式、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另外,将保障房工业化建造的内容纳入到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考核、教育培训中,建立保障房工业化建造的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认证和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纪颍波.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7.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成套技术集成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54~56.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58-02
0引言
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定居是前提和基础。1987年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实施了“2871”项目,率先安排379户牧民实施定居,开始了新疆牧区定居工作的篇章。2008年阿勒泰市全面启动定居兴牧工程建设,计划到2018年全面实现牧民定居工作。牧民定居工程与安居富民工程让牧民“定的下,稳得住,能致富”,是一直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本文对阿勒泰市牧民定居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阿勒泰市游牧民定居工程概况
阿勒泰市地处阿勒泰山脉南边,境内地形东高西低,呈典型的山地地貌特征,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山间冲击平原区,是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天然草场分布广泛,畜牧业产值在当地农林牧渔业产值里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新疆畜牧业生产主要基地之一。
200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阿勒泰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同时紧抓新疆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游牧民定居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经过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按照“定得下、稳得住和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和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总体要求,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天然草场生态恢复及可持续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等三方面综合规划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配套”和“四个不落后”建设,确保质量第一、功能齐全,保证10年、20年不落后,并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对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的选址、住房布局等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阿勒泰市1986年实施的“2817”定居项目开启新疆牧民定居的先河,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探索出三种不同定居模式即:集中定居、插花式定居、分散式定居,而目前主要采取向城镇集中和连片集中定居。
2009年之前阿勒泰市各乡镇主要采取插花式定居模式,共计定居牧民1605户。除2009年建设阿苇滩镇640台地160户、阿拉哈克乡阿克齐100户、阿苇滩镇哈拉布宫60户、阿拉哈克乡窝依玛克64户、喀拉希力克乡窝依玛克村55户、红墩镇布铁吾尔格40户等6个定居点较大外,其他采取插花式定居。从2010年开始实施集中定居,2010年在克孜加尔(640台地)新建克孜勒别勒村、克孜勒喀巴克村和阿克别勒村3个牧民定居村,每村200户,并扩建阿苇滩镇毕依克哈巴克村,新增60户,共计实施牧民定居660户。2011年,实施牧民定居512户,其中640台地阿勒玛勒村200户、北屯镇300户、拉斯特乡斯德克村12户。多数牧民定居点户均配套50亩的饲草料地,少量的定居点配套100亩、80亩牧饲草料地。截止2011年底,全市统计在册牧民6859户,30067人,已完成定居2777户,11108人,定居率为40.49%。
阿勒泰市按照“定的下,稳得住,能致富”的思想指导工程建设,各年投入巨资严格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建设牧民定居工程,基本上按照要求完成了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一些地方由于规划落后、自然条件恶劣,设施配套不齐全等原因,导致定居工程出现了一些不利定居和发展现象。
牧民定居工程资金数额巨大,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筹集而来,政府资金压力大,而牧民自筹资金数量相对较少,但相对于经济实力薄弱的牧民来说,筹资压力大,牧户主要选择如60、80、90、100平米的户型,价格一般都在3万、5万、8万、10万左右,许多牧民因缺乏资金而大量变卖牲畜,导致后续生产生活开展困难。
牧民定居后生产由传统畜牧业转向种植业、兼业、经商等行业,改变了单一的收入来源渠道,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大大改善了牧民的生活水平。在牧民定居建设现行成果下,对牧民在纯收入方面的差异将牧民定居点相对分为好、中、差,按照1:1:1的原则筛选定居点,在阿勒泰市牧民定居办公室专家的分析下,选取了巴里巴盖乡鲁旺塔斯村、切尔克齐乡坎格村、阿苇滩镇卡拉干德村。通过调研上述三个牧民定居点,发现牧民定居工程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总结出阿勒泰市当前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2阿勒泰市牧民定居中存在的问题
2.1牧民自筹资金压力较大
2012年牧民定居政策补助力度加大,国家补助3万元,自治区补助1万元,吉林援疆补助1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万元,共补助7万元。而筹建80平米标准的居舍需要8万元左右,60平米的居舍需要6万左右。近年来,建材物资价格普遍上涨,房屋建设成本随之增加,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补助,但是牧民每年缴纳的资金逐年上升,极大的加大了牧民负担,挫伤了牧民定居积极性。目前阿勒泰市仍有许多牧户为无房户、危房户、重疾户和重灾户等,大部分牧户自筹资金较为困难。现已定居的年轻牧民是从父辈中分家而来,没有自己独立的生产资料、独立的经济收入或者拥有较少的经济收入;重疾户家庭由于家庭成员发生重大疾病,巨额的费用迫使牧民大量变卖牲畜,导致收入减少,通过银行借贷、亲朋好友资助等维持生计,筹集定居资金非常困难。
2.2人工饲草料地严重不足
当前牧民定居的基本思路是“定人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人工饲草料地是全面实现牧民定居的关键。各定居点定居时间不同,人工饲草料地数量也不同,定居较早的牧民家庭饲草料地为100亩,后定居的牧户多为50亩饲草料地,还有部分定居牧民家庭20-30亩。专家估算定居牧民走上致富道路至少需要100亩土地,而大多数牧户人工饲草料地为50亩;政府提供的土地较为粗糙和贫瘠,表现为地力不足、实行轮作,需要牧民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才会有较好的收益。饲草料地是制约大规模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的主要“瓶颈”,也是制约牧民定居后发家致富的重要因素。
2.3缺水问题严重
阿勒泰市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5摄氏度,降水年均191.3毫米,年均却达蒸发量1682.6毫米,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牧民定居点人工饲草料地开发规模和人畜饮水都取决于水利工程,大量水利枢纽、开发草原、打机井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定居点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牧民生产和生活。一方面是生活用水,定居点居民用水网建设不足;另一方面生产用水分为饲草料地灌溉水和牲畜用水。灌溉渠网在有些定居点建设中大量不足,渠道、干渠、支渠等引水工程渠道不防渗,硬化程度不够。此外,定居点饲养的牛羊也得不到饮水保障,这严重制约了阿勒泰市牧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2.4定居牧民补助发放问题
在对一些牧民定居点调研时,定居点的牧民普遍反映政府在定居前宣传的一些补助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比如大棚补助、退牧还草补助等补助款近2年都没有发放,引起很多牧民的不满,渐渐对地区实施的民生工程——牧民定居工程不满。牧民由于在定居时缴纳了大量资金,本身可支配的资金所剩无几,缺乏足够的资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补助款项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是继续开展畜牧业生产、种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牧民致富之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不少牧户,由于缺乏补助款,生活非常艰难,勉强度日,生产经营更是无力发展。
2.5定居点环保问题开始显现
建设定居点时政府都有考虑周边环境,向定居牧民提供拥有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但因有个别定居点离市区近,出现环保问题。如有一个定居点,离定居点大约四百米有一个砂厂,砂厂工作时砂尘遮天蔽日,砂粒直接飞到定居点各户家里,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并且砂厂工作时机器轰鸣,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使居民无法正常休息,影响大人与孩子的工作和学习,间接引起当地牧民对政府的不满,直接影响到牧民定居后续工作的开展。
2.6牧民定居经济增长缓慢,缺乏较强的经济增长点
牧民定居后,经济收入增多,但生产生活支出也增多,家庭纯收入变化不大,增长缓慢,没有获得定居工程预期带来的经济效益,引起一些牧民定居后又回到山里继续游牧。由于各种因素牧民定居点大部分都不太适合于农耕,也完全不适合于游牧,这从大体上造成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相当大的难度,加上政府和牧民改造生存条件有限,种植业和畜牧业是牧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都走传统农业发展道路,尚未走上集约化、产业化农业,人均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不高,导致整体牧民收入增长缓慢,除了个别地域有主要经济作物,比如巴里巴盖乡的哈密瓜产品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整个地区牧民缺乏强劲的可持续的经济支柱,带动牧民致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牧民定居后收入下降的状况。经济增长缓慢,严重挫伤了牧民定居积极性,也引起了已定居的牧民继续游牧,或者出现半定居状态,加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难度,也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不适应,政府要考虑在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扶持一些优势产业,作为当地牧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大幅度带动经济收入增长。
3对策建议
3.1各级政府加大牧民定居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是加大补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税收收入的提高,政府在财政上有实力加大补贴力度,减少牧民对定居工程的投入资金,使牧民在定居后留有较多的资金从事的各项生产、生活活动,尽量避免牧民因定居而大量变卖牲畜,导致定居后无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政府应该特别重视重灾户、年轻户等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专项措施研究具体对策,重点向中央多争取财政或者项目支持,设置专项资金解决问题。
3.2大力加强饲草料地建设
目前大多数定居点缺乏足够的标准质量、数量的土地,每户能够浇水灌溉的土地都不足50亩,土质差、产量低,直接影响到饲养牲畜的数量,关乎牧民的经济收入,影响到牧民的发展。市政府重点开发五个灌溉区,大力开发高产、平整化、条田化、林网化土地,满足对土地的基本需求;大力发展高效人工饲草地建设,扩大人工高产种草面积,推行圈窝地种草和半人工草地建设,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建立饲草料基地,为舍饲圈养提供充足的饲草料,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保障,又能减轻天然草地压力,还能提高牧民收入。
3.3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根据牧民定居点人工饲草料地开发规模和人畜饮水需要,做好水利规划新修中、小型水库等蓄水工程和渠道、干渠、支渠等引水工程,搞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对原有水利设施进行渠道改造,防渗、硬化,为饲草料地提供稳定灌溉水源;在人工饲草料地生产利用中推广高标准节水技术,实行以节水为主的方针,节约用水、高效利用,确保人工饲草料地高效灌溉;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须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为前提,不得过度开发,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并注意各水利工程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3.4政府提升管理水平
政府必须按照牧民定居政策规定的要求,将补贴直接发放到牧民的手中,严禁各级政府截留、晚发或者挪作他用,对尚未发放的补贴尽快发放,并采取补偿措施消除牧民不满情绪;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定居点周边建设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工厂等,损害了定居牧民的身体健康,与牧民定居政策的宗旨背道而驰,须采取实际行到来清除严重危害环境的污染源,保护牧民来之不易的生产生活环境。
3.5大力加强后续产业的开发
(1)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政府必须大力开发相关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持续开发后续产业,调整畜群结构、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等措施,建立养殖小区,对牛羊牲畜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大力开展牛羊育肥业,重点做大做强阿勒泰羊、阿勒泰牛,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与号召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2)实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都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建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实行“公司+合作社+牧户”战略,产业链上相关利益方结成利益联盟,共同维护产业链的发展壮大。种植业以巴里巴盖哈密瓜为代表,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农业协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畜牧业以阿勒泰羊为代表,选取优良品种,开展育肥,建立畜牧业协会,扩大市场竞争力,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3)以旅游业为代表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开发利用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哈萨克民族风情、草原风光等,将阿勒泰市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结合起来,综合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区域商贸服务、信息物流、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
(4)实施科技推广与专业人员培训工程,加快人才流动与转移,重点抓好畜禽改良、快速育肥、暖圈饲养、疫病综合防治、草地改良、长草短喂、短草槽喂、“三贮一化”等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在定居点的推广普及,不断提高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坚持“牧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在牧区利用冬闲时节深入定居点开展诸如“科技之冬”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畜牧业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科学养畜技术、有市场经济意识的新型牧民,成为农牧业生产中的骨干力量。目前牧民经培训产业转移的人数较少,工作途径小,加大牧民培训与转移,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未来30%的牧民转业从事非农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志清,朱美玲.新疆木垒牧民定居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J].价值工程,2012,(8):1-3.
[2]郭文慧,宗卫征.当前新疆游牧民定居及新牧区建设调查研究——以塔城地区额敏县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32-36.
[3]宋哲.加快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调研[J].中国经贸导刊,2010,(23):54.
Abstract: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which is the core component part in the global economy, brings the new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nd also brings a couple of new problems like national decline and m alignant growth. Whe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cannot rely on a single large multinational force to obtain strong economic rent, It is a possible strategy to break through that SMEs clust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lobal urban value chain theory and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w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of SMEs, in which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realize an industry to upgrade and then cast off the excessive restriction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for example, Taiwan Hsinchu Science Park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on that basis, the paper put forward new humanitie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higher levels of city agglomeration tendency.
Key words: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SMEs);Industrial Cluster;the Global Urban Value Chain;Global Economy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4-33(6)
1 全球城市化中跨国公司发展带来的全球困扰
对全球经济中观层次的分析包括制度和组织两种视角,分别和全球经济的关键参与者――国家和公司紧密相连,这是当代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即以全球城市价值链为链条的全球化发展模式[1]。某种程度上而言,以公司及公司间网络为主要分析单位的组织视角在分析全球经济的问题上是更具有洞察力和解释力的。制度视角囿于研究导向上的相对性和集中性,以资本主义“相对优势”的制度基础为前提和出发点,在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和意识形态偏好上都受到限制,多是关于国家个案的探讨或在同一种社会制度类型下的比较分析――而这显然和本身就强调超越地域并且强调多样化、差异化的全球经济研究有所冲突。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主要的推进者和激励者,这是因为它们有力量协调和控制多国供给链的运行,即使在它们没有这一供给链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跨国公司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产生;同时,它又是划分全球经济表层一体化和深层一体化的重要标志,是有资格判断全球经济到底够不够“新”的“官方发言人”――或许,已经没有另外一个名词和“全球经济”联系得更为紧密。然而,就像学者阿尔贝托・梅卢奇所指出的超国家――“全球性的”――组织快速增长的影响“已不仅加快了对弱小地区的排斥,而且为资源的分配开辟了新的渠道,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各民族国家的控制。”[3]正是这个看着似乎所向披靡的全球经济的核心构件,在给世界带来新的生产关系网络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扰。
很多跨国公司比国家还要大[4],这是西方某些学者的一种疑惑和认知。通过零部件的行业间贸易、划分价值链和全球经济中的生产网络三条主要途径,跨国公司对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国家的经济兴衰,进而影响国家的沉浮。“在全球化这场卡巴莱歌舞表演中,国家要跳脱衣舞。到节目结束时,它光溜溜地只剩下了遮羞布:镇压权。民族国家的物质及储备摧毁了,和独立被剥削了,政治阶级被消除了,它也就成了那些大公司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保安部门……世界的新统治者不必直接执政。[5]”
恶性增长:是“被全球化”的意外结果?如果说发达国家面对的跨国公司的“剥削”是显性的①,那么,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它们沉浸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美好机遇中,在“被全球化”的过程中甚至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危险。这涉及到关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矛盾,称之为“恶性增长”。“生产能力的极大扩张没有在发展水平上得到必要的增长或者使出口国家的贫困得到减少,而在跨产业的大范围全球外部采购中得到反映。就像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获得生产复杂而标准化产品的能力,他们进入行业的门坎已经降低,价值链中生产阶段的竞争却已经增加了。[6]”换言之,跨国公司通过全球价值链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连结在一起:欣喜的是,这给予发展中国家振兴的机遇,于是我们看到了“新工业化国家”的崛起;遗憾的是,这依然未能解决全球化的显著矛盾,“恶性增长”不是全球它们经济的海市蜃楼,而是全球经济的梦魇。
仔细审视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带来的新的困扰,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不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占据了全球化过程中的先机,而是自始至终处于全球化过程中的边缘位置。某种意义上而言,全球化的中心是科学、信息和技术――就像部分学者提出的解决“恶性增长”的惟一办法,是“寻找强大的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s)的新来源,这些新来源在价值链的无形产业部门中不断被找到。这些无形产业部门包括革新、设计和市场推广这样的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的活动[7]”――不跻身这些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的领域、这些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就无所谓进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中心位置。
全球经济和全球城市化的发生,的确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是它们始终徘徊在全球城市价值链的中低端,没有主动权――它们,是“被全球化”的“操作工”。这些国家和地区,受制于庞大的跨国公司,受制于跨国公司背后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抓住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机遇――这个目标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实现。进一步的,它们应当思考,如何借势跨国公司发展本土的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产业,如何能够不依附于跨国公司,甚至和跨国公司展开竞争,而不仅仅是合作?
一个可能的路径是依靠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聚集的概念,它是根据分工、专业化进行有效阻止,同时与社会取向与融合的特殊经济功能区。[8]著名国家竞争力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通过特定的产业优势而形成的持续竞争力,因此产业集群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孵化器。对于产业而言,地理集中性就好像一个磁场,会把高级人才和其他关键要素吸引进来。[9]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无法依靠单一的庞大的跨国公司的力量来获得强大的经济租金,合众的谋略――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未尝不是一个可能的突围策略。
2 全球城市价值链中的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突围的理论支撑
城市价值链中的产业集群即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10]在这里,区域和企业是产业的平台和载体,但区域并不是边界清晰的地理和行政单元,企业也不是一般的毫无关联的企业,而是通过分工协作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其数量也不是区区少数几个,而是成百、上千以至更多。1890年,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将相关部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形成的集群称为“产业区”[11],并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概念。②马歇尔认为,企业是为了尽可能获得外部经济而聚集在一起的。有学者称赞,马歇尔集聚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发明了一种产生集聚的“空气”,即协同创新的环境。[12]可惜的是,马歇尔并未能够延续这一“软环境”思路深入挖掘集群产生的非物质因素。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称为“区位因子”,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子主要是运输成本(运费)与劳动力成本(工资),而实际上对区位起作用的位置因子则包括集聚因子和分散因子。[13]韦伯把产业集聚归纳为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化和经常性开支成本的减少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市场化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佩鲁(Francois Perroux)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14]佩鲁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增长极理论十分推崇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非自发性的“凯恩斯式”的政治干预性质的产业集聚。认为有了政府对主导产业或专业化企业的投资建设,就会产生围绕这些关键性产业或企业的聚集,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与此相关的新产业区位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意大利东北部中小型企业经济增长的考察。新产业区,是指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中小型企业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集聚而成的、以结网和植根性为特征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中小型企业的综合体。[15]其发展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区域企业网络和劳动力市场网络两个方面。与增长极依靠政府的行政规划来发展壮大的途径不同,新产业区理论的核心就是依靠区内大量企业的“联合行动”的自下而上的力量来发展区域经济。另外,还有克鲁格曼:“中心-”模型理论。在考察规模报酬递增对制造业区域空间聚集的作用机理时,克鲁格曼提出制造业支出份额、产品替代弹性和运输成本三个因素是决定制造业地域空间聚集的关键影响因素。[16]对产业集群的地点选择,克鲁格曼提出了“路径依赖”的解释。某个历史偶然性可能使最初的区域和城市模式在某区位获得一定先发优势,此后,这种最初的模式将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上,通过累积因果关系不断自我强化,从而导致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结果。[17]“中心-”的理论模型解释了制造业相对于农业而言的集中现象,但是对于制造业内部不同产业的地方化分布现象却没有很好地做出探讨。在这些理论中,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钻石体系为我们认识和选择产业类型创造一种思考方式。在波特所构建的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包括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需求条件――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和两个附加要素(机会和政府)。[18]地理集中使得上述六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传递、相互增强,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企业投资和创新的竞争环境,由此构成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力来源。这些理论虽然都有某些局限,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寻找到人类社会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学者的某些总结,这些总结在不同层次上提出在全球城市价值链中的产业发展规律和特有现象。
3 台湾新竹中小企业集群之路的新思考:人文区位的再造与全球城市价值链
新竹工业园区位于新竹市东南部,主园区范围为新竹市东区与新竹县宝山乡。[19]成立于1980年12月15日的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被公认为是亚洲三个主要科学园区(另两个为日本筑波、韩国大德)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作为台湾地区首个科学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重点研发集成电路、电脑及设备、通讯、光电、精密仪器机械、生物工程六大高技术产业。以美国斯坦福科学工业园区即硅谷为模拟样板的新竹科学工业园,有“台湾硅谷”的美誉。
按照园区内主流产业活动的差异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整个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大体上分四个阶段。一是大规模基础建设实施阶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1976年5月,台湾当局决定在新竹创立科技园区。1979年7月27日颁布《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1980年成立园区管理局。[20]遵循“高科技化、学院化、社区化、国际化”的建设方针,园区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之余,积极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设立“单一窗口”行政服务体系,以吸引园高科技公司来投资设厂。截止到1985年,新竹科学园区共完成3.77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建造了一大批标准厂房、员工住宅、实验中学、大型公园、绿地等设施。二是OEM代工生产主导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园区的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但企业活动主要以高科技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为主。园区与美国硅谷建立了多元互动关系,在从美国大量引进人才、技术的同时,也依靠OEM的代工规模优势成为美国IC产业的生产或销售据点,英特尔、AMD等公司跨国公司在园区内占有重要地位。三是定位调整阶段(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园区进入扩张调整时期,台湾当地民间资本的大举进入使政府不再是惟一先进技术资源的拥有者与主要资本的引导者,独立研发的起步使得跨国公司的地位同时受到削弱。1986年,外资占园区实收资本的比例从1986年的30%左右下降到1996年的10%左右。跨国公司在台策略从以寻求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关优惠政策为主转变到在寻求当地技术合作资源、加强本地化进程等方面。[21]园区进入具有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自有品牌的新时期,相对成熟的技术和资金开始向岛外输出,通过技术转移和策略联盟逐步具备与国外企业角逐市场的能力。四是研发为主阶段(21世纪以来)。2000年,新竹科学工业园的营业额为300亿美元,平均每平方公里50亿美元。[22]6.05平方公里的园区已经无法满足区内企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开始向外部扩张。同时,台湾地方政府开始反思过去过分强调“制造”导向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转而倡导研发设计类产业的发展。截至2007年10月底,新竹科学工园区共有438家厂商,123558名从业人员。这些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新竹科学工业园的从业人员中,67.57%的从业人员拥有专科以上学历者,研发及创新人力约占14%,技术制造人力约占47%,行政及管理人力约占百分之22.2%。[23]2004年,园区产品销售收入总量2004年突破1万亿新台币,2008年达到1.25万亿元新台币。[24]
目前新竹科学工业园区IC产业的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72%,新竹科学工业园的438家厂商中,有一半是IC产业相关厂商,包括晶圆制造、IC设计、封装测试、材料、设备制造等。一般的“IC产业链”,多指芯片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直到多种元器件组装的上下游垂直整合方式的整个运作流程,最终服务于电脑整机、移动通信以及数码电子等尖端科技产品。按产品产值计算,台湾是仅次于美国、日本、韩国的全球第四大集成电路生产地。在IC产业链中,台湾的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居世界第一位,设计居第二位。[25]新竹工业科学园区以中上游的制造业为核心,间接促成了区外的封装大厂,如日月光、硅品和华泰的业务接单量巨幅增长。
新竹科学工业园IC产业的创造了独有的文化创新环境。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史,既是一段由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的创新历史,也是一段由本土厂商取代外国投资者的创业历史,更是促使台湾从低成本的制造中心成功转变为全球创新经济的高附加值制造中心的全球价值链高端介入史。草创时期的园区IC产业主体为外商企业,主要从事后道封装、成品外销,80%的出口由外商企业完成,排名出口前10位的厂商几乎全部为外商。而到2000年左右,其信息产业完全由宏基等本土企业所主导,外商除飞利浦等少数几家零组件制造商外,均退出了台湾。
新竹工业园80年代初创时,外商投资占40%,而现在已不足10%。从材料、光刻、封装、测试到设备开发,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就制度和政策而言,当局既积极引进外部的资本和技术,又切实培育引导内生力量的成长和集聚;既着眼于产业扩张,又着力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既扶持单个企业(集团)做大规模,又强化协作配套优化产业组织。其中颇多可借鉴之处。首先是强化转型升级,每次台湾的经济面临转型的问题,新竹科学工业园都能直指高科技。其次是创造专业化的垂直分工。新竹科学工业园半导体产业通过垂直分工,将企业发展成产业,逐渐取代了垂直整合。像华晶集团公司这样从硅材料开始到产成品结束的小而全企业在台湾已经被一一细分成独立的企业,如设计、硅片制造、掩模制造、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模具、引线框制造等都能独立成为一个公司。[26]其三是双向度的人力资源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的IC公司多以来自美国硅谷的人才为技术来源。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允许科技人员以高于一般比例的专利权或专利技术作为股份投资,其作价最高达总投资额的25%。[27]这些海外人才凭借国际上广泛的关系网,帮助新竹科学工业园内的IC厂商之间、台湾岛内的IC厂商之间以及与外国厂商之间,产生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同时,新竹园区十分注重对本土科技人员的培养:入区企业必须雇佣台湾本地科技人员的总数占科技人员的50%以上,否则不能享受当年免征营利事业税;鼓励园区厂商与当地学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联系,奖励园区的科技人员在职进修。[28]其四是研究型的技术支撑体系。新竹科学工业园内有工业技术研究院、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国家”实验室六个,分别是:精密仪器发展中心、行政院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国家”毫微米组件实验室、“国家”高速计算机中心、“国家”太空计划室、“国家”芯片系统设计中心等。这些研究主体与园区企业合作,不仅提供了大量创新的成果,还提供设备和人力资源从事研究与发展工作。其五是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资金方面,主要依靠政府设立的多项科技资金帮助企业进行创新活动,风险资金的作用并不明显。[29]园区对高科技企业大量无偿的投资是新竹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企业融资还可以通过创业投资公司、银行贷款、上市或上柜吸引大众资金等方式筹措所需资金。其六是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作为园区创新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中介组织中的代表性组织是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同业公会,下设有四个委员会,涉及规划管理、进出口作业、金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分享等多项事关园区企业良性发展的方面。[30]其七是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别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依靠大财团或政府支持的发展模式,新竹科学工业园最早是由一批专业性的、敢于承担风险的开拓者发展起来的。这些开拓者组成的公司秉承开拓者们创业、创新传统,不断释放人才,产生新的创业家。区内的企业大多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各企业家善于以工作意义来勉励、激励员工。
4 未尽的思考:新人文区位的产业集聚与全球城市价值链
产业集群成为当今时代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现象。这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传统区位理论中,降低距离成本是产业集群的一个基本原因。而在信息时代下,新技术使得各种距离成本大幅下降,空间被速度平面化。那么,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何必要?这个抽象而宏观的问题其实以下面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为前设:传统企业理论将企业的本质视为减少交易成本而通过契约来替代市场。而产业集群则建立在企业间分工或产品间分工和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不是通过同类型和相关联的企业在区域内的聚集而形成的,就是通过一个企业内的相关部门独立和裂解成独立的企业而出现的,在理论上表现为市场的回归和扩展,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演化的秩序和自发自生的产物。如何解释悖于一体化企业之“合”和产业集群之“分”?
4.1 产业集群的新人文区位价值
结合本文第二部分对经典产业集群理论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多数理论都会强调距离、交通对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在当时代的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科技的限制使得他们难以想象也无法做到逾越时空的界限。然而,现代社会信息化的普遍和科技的发达,使得交通、地理这种物质性的区位限制因素的作用愈发微小,非物质性的新人文区位正逐步开始超越传统的物质性的区位要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社会的“新人文区位”的价值包括政策、社会风尚、政府清廉、精英群体的社会意识、社会文明程度、人际关系、旅游文化、文化时尚、消费方式、生活质量、生活习惯、空间价值、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等。[31]正如本文第三部分对台湾新竹产业园区IC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所陈述的,现代产业集群在提供创新氛围,享受融资支持、中介服务、人力资源、技术支撑等人文要素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批判性的讨论认为,对于后进地区来说,那些成功集群所体现的种种效益不一定能够实现。集群提高生产率和促进技术创新的能力是有限的,从地理集聚所得到的收益只能在特殊条件下,在某些地方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某些产业中实现。[32]因此,集群发展战略并不是惟一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但它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值得的尝试。
4.2 城市集聚:规模经济的更高层次
西方区域经济学中分析规模经济的时候,通常会分为要素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聚-城市集聚四个层次来讨论。其中,城市集聚所形成的都市圈,可以被视为分析区域聚集的最高级形式,前三个层次依次对应的形式为要素集聚、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行为主体根据特定的空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进行区位选择,不同的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上的聚集。[33]作为高层次的经济功能区③,“伴随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和城市新型服务业的成长,城市群在衍化中会出现某种规律性的发展过程,即聚集中心化扩散结构性繁衍空间重集聚首位空间极化再扩散首位度提升再扩散形成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全面依赖关系结构。由此而演化成‘城市区域社会依赖型合理差序化格局’的都市圈,使城市社会结构处于不停地发展运动与区域“重新集聚和组合”的过程中。[34]
在都市圈、城市群、区域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单位开始从企业、城市到城市群的过渡,迫使中国的产业以城市为依托,通过全球城市价值链的建构,介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高端阶段,这是中国在全球范围竞争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关注新工业化国家在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中不断扩张的份额对正在没落的西方工业经济造成的威胁。世界体系理论家主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核心国家和边陲国家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直到1980年半边陲国家不仅追赶着核心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而且达到了核心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见Arrighi, Giovanni, and Jessica Drangel.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Economy:An Exploration of the Semiperipheral Zone. Review,1986(10)。
② “我们可把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种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种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见阿尔弗尔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64版.
③ 经济功能区是由同类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连片分布形成的空间区域。见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全球城市价值链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化理论重构战略[J].社会科学,2011(10).
[2] Dicken Peter. Global Shift: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th Century [J].London:Sage, 2003(4).
[3] Alberto Melucci. Challenging Codes: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6.
[4] 盖瑞・杰勒夫.全球经济:组织、治理和发展[M]//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手册(第2版).罗教讲,张永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5]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郭保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 Bhagwati,Jaqdish.Immiserizing Growth:A Geometrical Not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58(25).
[7] Kaplinsky,Raphael.Globalisation and Unequalis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ain Analysis?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2):37.
[8][33]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10][18]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1] 阿尔弗尔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陈良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2] 张文忠等.产业发展规划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3]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 佛朗索瓦・佩鲁.增长极概念[J].经济学译丛,1988(9).
[15] 安虎森.新产业区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J].北方论丛,1998(2).
[16] 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 林竞君.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9][28][30] 王仲成,靳志勇,央希.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发展评述[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8(2).
[20][22][24] 沈奎,张景铭.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考察报告[DB/OL].广州开发区、萝岗区政策研究室网站,2003.
[27] 胡云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学习型创新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特区经济,2009(5).
一、上海、山东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沪鲁两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一)发展速度快。2003年,上海市、山东省实现gdp分别达到6251亿元和12436亿元,位于全国第7位和第3位,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3.7%,分别实现连续12年和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833亿元和4701亿元,位于全国第5位和第2位,分别增长22%和22.7%。
今年1-9月,上海市、山东省实现gdp分别达到5305亿元和10575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513亿元和4596亿元,分别增长23.2%和26.6%。原创:(注:2003年数据中绝对数为年报数,增幅为初步统计数,下同)
(二)经济效益好。2003年,上海市、山东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886.2亿元和713.8亿元,位于全国第2位和第4位,上海市增幅为32.5%,居全国第一。90年代以来年均增长13.7%。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05.7亿元,税金523.5亿元,分别增长46.1%和20.7%;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20.3亿元,税金685.5亿元,分别增长49.6%和28.4%。
今年1-10月,上海市、山东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959亿元和678亿元,分别增长25.2%和16.6%。
(三)开放步伐大。2003年,上海市、山东省进出口额分别实现1123.5亿元和446.4亿元,位于全国第3位和第5位,分别增长54.7%和31.6%。上海口岸外贸进出口额达2012亿美元,增长41.2%;上海集装箱吞吐量达1128万标准箱,成为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目前上海累计批准外资项目3.5万个,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超过5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上海达28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79家。山东省累计批准外资项目4.3万个,外商直接投资474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山东达110多家。
今年1-10月,上海市、山东省进出口额分别实现1306.5亿美元和488.6亿美元,分别增长43.6%和37.1%;山东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88亿美元,增长56.8%。
(四)内在活力强。到2003年末,上海市大中型国有企业完成改制面达72.4%,国有经济比重由90年代初的71.9%下降到48.4%;非公有制比重由90年代初的3.9%上升为35.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7%;在沪外商投资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400亿元,增长56%。山东省有86.7%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9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95%国有中小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改制;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3%;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全年完成增加值594.7亿元,增长44.5%。
(五)发展后劲足。2003年,上海市、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2452.1亿元和5326.7亿元,分别增长12.1%和51.7%,山东省亿元以上大项目1868个。今年1-9月,山东省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04.5亿元,增长48.7%。
2003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2980.6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山东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实现增加值809.4亿元,增长23.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9.6%。
(六)居民收入高。2003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867元和6654元,均位于全国第1位;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400元和3150元,均位于全国第8位。到2003年末,上海市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城镇从业人员582.3万人,职工年平均工资27304元;山东省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05.0万人,在岗职工人数757.8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567元。
今年1-10月,上海市、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965元和7822元,分别增长12.9%和12.5%;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6337元和2888元,分别增长9.2%和18.1%。
二、上海、山东发展的主要经验
这次在上海、山东学习考察,总体的感受是两地的干劲足、气魄大、作风实。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推进,百折不挠,伴随着发展的步伐,热情与干劲不断高涨;始终把满腔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真抓实干,不断创新。
一是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上。近几年,山东提出从发展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等8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过去上海人认为,中央让干的就干,不让干的就不干。通过与深圳的对比发现,这种观念落后了。目前上海人的观念是,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中央没说不让干的就大胆放手去干,中央允许干的就千方百计干得更好。上海在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的起点和高度,提出新一轮改革要把重心从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环节,转向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以国资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搞活国民经济的新思路,使国企改革稳妥有序的进行。二是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抢抓机遇上。上海深得机遇之惠,抢抓机遇的意识日益增强。去年,他们准确分析了上海所面临的国内外机遇,提出要“看势做事”,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牢牢抓住当前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机遇,以制造业战略升级为支撑,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山东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全国土地紧缩的情况下,提前运作,争取主动,做活土地文章。比如,潍坊高新区主动出击,提前划出8000亩土地,拓宽了发展空间,争得了发展机遇。三是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上。山东创新工作机制,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实行制定目标、分解任务、监督考核“三项体系”。各市县不仅领导干部有指标,而且细化到每个干部身上。同时奖惩分明,领导干部完不成指标,离职去招商,完成后再复职。最近省委书记、省长带队,成立联合检查组,在6天时间里行程2600多公里,检查了6个市地,并召开现场会。主要是看落地项目,看经济发展。从基层解决光说不干的问题,使解放思想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干部任用上,不拘一格选人才。只要业绩突出,就大胆使用。这次联合检查组检查之后,一次就从县委书记岗位上提拔了10名副厅级干部,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多种形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与山东虽然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不同,国企改革所面临的形势有别,但其推进改革攻关中有着共同特色,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灵活多样。上海提出了“八个有机统一”,山东实施“六项主要措施”。其核心内容,一是以改革的思路筹措改制成本。国企改革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钱从哪里来”。山东省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转让存量资产、吸收外资和民资等,将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山水集团是以水泥为主导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其前身是山东水泥厂,为国有企业。原来是一个连年亏损、即将倒闭的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兼并了济南水泥厂和东方红水泥厂,并以“腾笼换业”的方式(即厂址搬迁,土地变现),获得2亿元建设发展资金,又不失时机地对位于市区的所有中小企业进行改制搬迁,实现了集约化经营。企业顺势改制为民营企业。他们用“腾笼换业”筹集来的资金建起了新的生产线,妥善安置和分流了4000名职工。山水集团目前已成为具有20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明年可达3000万吨,16个子公司遍布全省,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的龙头企业。二是凭改革的力量巩固国企的主导地位。上海辩证地看待国有资产进退、国企改革的“破”与“立”问题。不把国企改革简单理解为“国退民进”,在有些领域“以进为退”,有些领域“以退为进”。山东面对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的实际,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片面强调国有资本的全部退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国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和啤酒行业骨干企业的青岛啤酒曾陷于体制陈规不能自拔。自1996年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通过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以多种方式收购兼并了全国40家啤酒生产企业,使企业越做越大。借助改革的强大动力,从1996年至今,青岛啤酒的销售总量从33万吨增长到300多万吨,销售收入从15亿元增长到70多亿元,利税总额从3.5亿元增长到近20亿元,品牌价值67.1亿元,位居全国啤酒行业之首。通过改革强化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三是用改革的措施解决好企业的后顾之忧。国企改革的最大包袱是“人往哪里去”。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强调抓住国企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带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联动配套。坚持“无情调整,有情操作”,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山东省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规范改制企业的劳动关系。青岛市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就业促进机制,通过实施弱势群体“阳光救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为城乡3.6万户、7.5万人实施了低保,年发保障金5000万元,保障率100%。
(三)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海、山东的强势发展,离不开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高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而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两地在这方面有共同之处,一是提供优惠政策。上海、山东两省市都赋予省级以上高科技园区必要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以扶助其做大做强。济南高新区是1991年全国首批建立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原规划面积15.9平方公里。为促进高新区的发展,2001年市委、市政府为高新区增划面积22平方公里,2002年增加11.3平方公里,2003年又增加10平方公里,拓宽了发展空间。二是引导优势聚集。为了做大做强张江高科技园区,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集全市之力“聚集张江”的战略决策,把全市大部分高科技项目集中到张江,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制高点。如今,“聚集张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里已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基地”、“信息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科技创业基地”以及国内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国内首创的银行卡产业基地。三是强化优质服务。山东省潍坊高新区把高新技术发展与农民利益通盘考虑,通过给农民发放生活补助、建立养老保险、搞好不动产经营,以及把农民的补偿费等置换成标准厂房和商业房、把农村的旧村址置换成现代生活小区、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置换成企业职工或个体私营业主等方法,破解了农民“三忧”。“三个置换”,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助推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合力。由于政府的强力扶持,各高新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在科技部组织的2003年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及创新创业环境评价中,上海均名列前茅。山东5个园区在53个国家级园区排名中在发展能力方面有3个排在前10位,有1个列为第19位。今年1-10月山东省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985.5亿元,财政收入82.97亿元,出口47.9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569亿元。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两地得到了充分显现。
(四)坚持搞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原创:不断扩大经济外向度。一是高品位、大格局谋划,加强政策引导。上海强调以完善投资环境,改善政府服务为突破口,突出集聚发展,增强城区整体竞争力。确定了加强沪港全面合作的原则和机制,明确了近期加强合作的8个重点领域。同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机构落户上海,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山东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的工作要求,把外经外贸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亮点”和压倒一切的三大中心任务之一。首先选准主攻方向,抓住日本、韩国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地缘优势,建立面向日韩的产业协作区。同时从优势产业中选择一批竞争力强的项目,面向国际大企业招商。在政策上,建立了“税外无费区”,降低了项目进入“门槛”。二是多层次、全方位招商,突出载体优势。各类园区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上海、山东集中精力、集中优势,努力建好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园区,把园区做大、做高、做强,以“筑巢引凤”。潍坊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开放度最高、政策最优、机制最活的经济区域,海关实行封闭监管,具有“境内关外”功能。园区对于出口创汇具有重要作用,去年青岛市重点园区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占全市50.6%。三是定目标、阶段性落实,注重招商成果。上海、山东不是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会上,而是要亲眼看见项目落在地上,见到实效。上海招商严格挑选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注重项目落地后对国内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带动。山东为了抓出实效,各市地专门成立了招商机构。潍坊市有三个招商局,下辖市寿光有五个招商局。各局由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牵头,组成招商小分队,分期分批走出进行招商。严格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公布,一季一兑现,到年底按照四个季度计划进度比率,依据硬性要求实行奖惩。正是由于这些刚性措施,使山东招商引资大见成效,从2001年到2003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从42.5亿美元上升到112.6亿美元。
(五)坚持经济发展多元化,坚定不移地促进民营经济的发育成长。上海、山东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一是积极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上海从1999年开始,将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当作大战略来抓,制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政策,市政府出台了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市民从事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外地企业到上海创办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上海市国企的资产重组和公有制经济结构的调整。全市已有1.2万户国有企业被私企、个体工商户收购、兼并或租赁。目前上海的在职职工中,每3人就有1人就职于私营企业。山东对发展民营经济实行“四个放开”、“六个一样”原则,即放开胆量、放开政策、放开领域、放开发展;对民营企业同国企一样关心、一样重视、一样支持、一样帮助、一样享受政治经济待遇、一样作为各级领导的政绩对待。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山东民营企业迅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名优品牌。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753.5亿元,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158.6万户和22.9万户。二是热情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上海、山东都制定了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以年均40%的速度发展,目前,上海民营科技企业数量已达2万个左右。同时还通过建立信贷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大力扶持民营企业集团化发展。山东省通过扶持科技含量高、加工型民营企业,助推民营企业调整结构,培植特色产业,把150多家骨干民营企业培育成企业集团。涌现出一批象山水集团、晨鸣纸业等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民营企业。目前全省年收入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1086户,年收入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62户,年收入2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到18户。
上海、山东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2003年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税收约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0%,比1997年增长3倍。山东省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52.8%;民营企业提供的工资性农民人均收入达1395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2%。
(六)坚持大项目牵动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新的产业集群。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升级抓大项目。上海突出发展具有强大牵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重点扶持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成套设备、造船等重点行业发展。山东大力实施“三个一批”战略,发展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取得显著效果,全省工业实现利税、大型企业数量都居全国第一。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30家,过百亿元的21家,过200亿元的10家,涌现出“海尔”、“鲁抗”、“如意”、“潍柴”、“晨鸣”、“山水”等一大批大企业和大项目,其中“海尔”成为入选世界100个知名名牌的唯一中国企业。二是围绕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上大项目。上海、山东两地在新一轮竞争中瞄准产业定位,加快培育自己新兴的支柱产业。上海以浦东为龙头,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其中的张江园区以生物医药、信息产业为两大支柱,近三年已引进项目369个,相继引进和投资组建了集成电路企业70家、软件企业近200家、生物医药项目130个。到2015年张江园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基地之一。三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上大项目。上海先后兴建了“三港两网”工程、国际航运中心工程、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港区、东海大桥工程、临港新城一期工程、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建设工程等,为工业高新地提供多方位支撑。山东全力打造半岛制造业新基地,大搞项目开发,带动总量扩张和传统产业升级。山东的潍柴动力坚持技术创新,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已占领国内外市场,今年销售收入100亿元,预计明年销售收入实现200亿元,是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四是围绕国际产业转移上大项目。上海、山东抓住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以大企业、知名品牌和雄厚的实力承接大项目。山东抓住日韩产业转移多以汽车、造船、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为主的特点,以本省优势产业相对接,项目落地后,使生产环节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完整产业链的良好态势。青岛高新区引进了朗讯、帝科化工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中心。威海高新区以三星电子为纽带,吸引26家配套企业进区,同时还引进国内25所重点高校、21所科研院所进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使山东对外招商和利用外资工作三年迈出三大步。
(七)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按照“市区体现繁荣、郊区体现实力”的总体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郊区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把郊区建设成了促进发展的新空间。山东确立了以青岛、济南、荷泽三个中心城市为牵导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圈,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作用非常明显。目前,以青岛为中心的胶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迅速掘起,gdp占全省66.5%,进出口占90%,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山东省大力支持和鼓励各地方发挥独特优势,唱好自己的“拿手戏”。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寿光市积极发挥蔬菜种植产业的传统优势,做大做强花城菜乡这个品牌。目前已发展无公害蔬菜60万亩,50多种农产品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0多家世界知名种业公司在寿光建立研发基地,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蔬菜基地。特色产业的壮大有力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三年,寿光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和20%以上。连续七届进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可分别完成150亿元和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4500元。其中仅蔬菜一项就达3000元。三是坚持促强扶弱,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山东实施“抓两头”战略,一手抓强县带动,一手抓弱县扶持,以强带弱、协调发展。30个强县和30个弱县互派县级领导,强县派到弱县的担任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有职有权,签订责任状,一帮几年,视帮扶效果兑现奖惩。对经济强县扩大经济自,下放审批管理权限,可自主设置县级行政机构。30个弱县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收入比上年增长部分,由省市财政全额返还。
(八)坚持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打造优良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强透明政府建设。上海推出以政务公开为核心,包括政府信息、政府公报、政府采购等系列板块的政府“阳光行动”。浦东新区自2000年建政以来,严格按“阳光行动”推行政务公开,政府设立信息网站和多媒体触摸屏政务公开系统,公开1700多项政务目录,特别是与招商引资相关的内容,如监督投诉、投资咨询、服务导航、用户中心等统一联网公开,他们认为这是勤政的“催化剂”,廉政的“反腐剂”。二是精心打造和维护政府品牌。山东提出“诚信山东”、“法制山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济宁市打造出“平安济宁”品牌,大力加强法制环境建设,近几年,85%以上的乡村和基层单位做到常年不发生刑事案件,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优良的法制环境成为吸引投资者的一大亮点。今年以来,共吸引内资项目3037个,资金到位300亿元;吸引外资到位3.5亿美元,增长2.6倍,世界500强项目已达14个,这个昔日落后地区正努力向“山东第一方阵”迈进。三是强化政府人性化服务。上海对外来投资者在购房、购车、子女入学等多方面提供政策优惠。烟台市为解决外来投资者子女入学难问题,专门提高了27所涉外小学的设施和配套水平,选择了一批县以上医院作为外商就医定点医院。在韩日商人云集的威海市,当地规划建设了两个配备国际学校、医院和娱乐健身场所的外国人生活小区。
三、学习借鉴上海、山东经验,加快我省经济发展的意见
耳闻目睹上海、山东巨变,在深感震撼和压力的同时,也深受启迪。尤其是他们把解放思想做为一切工作的先导并贯穿始终,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进步,是其成功的真谛。与他们相比,我们落后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我们要正视这些差距,认真学习新经验,树立新观念,推出新举措,谋求新发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制为中心,不拘一格推进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上海、山东国企改革的主要经验是,以发展为核心,以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突出战略重点,大气魄、大手笔、大力度做活做好资产这篇大文章。国企改革是我省经济工作的重头戏,难度大,压力大。但同时还要看到,国有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基础好,资产大,员工素质高。尤其是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项目投放还主要向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倾斜的情况下,发挥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尽快做大做强并进一步解放其潜能,仍是我省经济提速的重要途径。一是在思想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国强民上”,推动优势资产向龙头企业集中,优化国民经济布局,鼓励支持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改要后劲,向存量要增长,向国家要政策,向有序改制要社会和谐。二是方式上要坚持多样性和灵活性。学习借鉴山东“腾笼换业”的经验,以企业整体搬迁为契机,加快企业重组、改造、合资、改制,骨干企业集团化,优势企业股份化,中小企业民营化。三是在难点上形成重点攻坚。要加大力度盘活土地资产,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推进地处城市中心企业搬迁改造,实现土地增值变现,支持国企改革。加强政府与银行、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争取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帮助企业提高信用等级,争取更多信贷支持。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构建起支撑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脊梁。上海、山东发展主导产业的突出经验是,主导产业要精,如上海确立的“两个优先”,即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原创:山东确立的农产品加工、电子、装备制造和石化“四大优势战略产业”;主导产业要准,要体现国际化、市场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还要有大项目、大企业支撑,有产业链延伸、产业聚集要求和功能。我省也必须举全省之力发展主导产业。一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和牵动力强的产业。依据国际产业分工和我省产业及资源优势,我省应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其从六大基地,六大产业群中突出出来,集中力量推进,形成跨跃式发展势态。尤其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总体上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但在部分领域和项目上我们有优势,有产业基础,尤其是振兴老工业基地需要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有很大的内需市场,只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全能够抓上去。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聚集。要重点抓好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园区建设,立足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招大商,引大资,成为我省发展六大产业的中坚载体,发挥好示范和引导作用。要加快特色园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建立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以骨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为牵动,实现中小企业由分散向集中连线,由单体规模向群体规模转变,向专业化、协作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三是高度重视大项目建设。上海张江科技园引进中芯公司一个集成电站项目,跟进上下游企业80多家,投资近百亿美元。项目是产业的载体,是核心,是龙头,引进一个好项目,就可迅速催生和膨胀一个大产业。我省要认真规划、培育、推介、争取大项目,特别是围绕六大基地和主导产业引进和争取一批大项目,重点项目要实行领导负责制,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扩大对外开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加强对俄科技经贸合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升级。两省市经验表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在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情况下,更多的投资要靠大规模招商引资。为此,我省必须把对外开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更大的胆略,更灵活的方式,举全省之力形成总体攻坚之势,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升级。目前要抓住“三大机遇”,叫响“一大品牌”。“三大机遇”:一是抓住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温和回升,世界经济结构新一轮调整和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争取在3至5年机遇期内,加大力度推进以亚太地区为重点的对外开放。二是抓住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升温,俄罗斯以发展消费品工业和农业为主要目标的5至10年经济结构调整期的机遇,全面推进对俄科技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三是抓住国家宏观调控,东南沿海发达省市受能源、土地、材料等生产要素制约,“南资北上”和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香港活动周的机遇,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叫响“一大品牌”就是打出“双赢互动,南联北开”的对俄合作的品牌。我省有对俄的地缘优势、人文优势、通道优势、地方政府及企业间良好合作基础等,面对日、韩、美、欧盟及国内发达省市纷纷登陆俄罗斯的巨大挑战,我们必须发挥优势,抢占先机,以对俄科技合作的巨大品牌效应,提高对外开放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聚集能力,构筑吸引国内资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资金的“洼地”,推动全省对外开放战略升级。支撑品牌运作要突出抓好对俄投资能源原材料加工、出口加工、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科技合作“四大基地”建设,积极整合黑河、绥芬河、东宁对俄资源,向国家争取建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激增经济发展活力。近几年,我省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上海、山东相比,差距很大,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还不到1/3。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上海、山东两地抓民营经济的经验。一是更新观念,坚决破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观念上的差异,无疑是我省民营经济落后半拍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一些领导同志对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思想上重视不够,民营经济规模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不高、管理水平落后,品牌优势不大;我省的一些私营企业经营者,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干大事业的雄心,怕政策变、怕露富,“走出去”的很少。对此,我们一定要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全省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来实施。左己同志在今年11月份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把明年作为我省“民营经济年”,我非常赞同,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一课题,认真研究谋划,切实抓出成效。二是要加大对私营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要放手、放胆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民营企业,坚决废除一切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歧视性政策,革除一切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行为,在扶持政策、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都要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视同仁。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建立私营企业创新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协调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提高私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素质。三是要拓宽融资渠道。要通过建立信贷担保体系,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要加大力气整治社会信用环境不良状况,商业银行要摈弃对私营企业的歧视做法,在贷款期限、贷款额度及贷款利率方面给其同等的待遇。要指导私营企业拓展融资方式,通过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风险投资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