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方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01 02:44: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商管理方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商管理方向论文

篇1

(一)企业自身对企业的定位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不少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多数依赖外贸订单,企业处于一个代加工、贴牌加工的层次。这是产业链中最底层,价值取向最少的一个层次,很难得到快速发展。有些企业基于这样的定位会严重影响企业工商管理的水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让一些企业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发展,一些企业就认为自身是先进企业、自身的管理很先进,这样的企业定位,会忽略很多问题,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包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杜绝浪费、重视环境保护,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影响。关于社会责任在转型期的我国企业做的并不好。

(二)企业自身和内部权责划分不清晰

在企业自身权责的划分上存在问题,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界定不清晰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中小规模的民企中。企业自身权责清晰的划分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企业主体活力的要求。界定不规范的情况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界定也存在问题。部分企业沿用老的部门架构,部门权责确认上出现空白或者漏洞。部分企业套用了西方组织架构,部门职责上不是出现空白就是出现重叠。这样以来就造成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不畅通,协调性很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这也导致企业不能快速规模化发展和很难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三)企业市场意识不强

经济形式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让企业开始认识到重视市场、照顾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市场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可是在企业工商管理层面如顾客第一的质量要求和市场意识、照顾顾客为主来开发产品的理念、创建顾客至上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些内容做的都不理想,和真正的市场要求还相差甚远。企业内部的不协调也削弱了市场意识在企业内的推行。

(四)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企业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的推广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完成。实际情况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缺乏。这种有知识、有能力和有技术的专业人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我国的企业发展历史和企业工商管理历程决定我国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我国企业不能过多的依靠资源和人口红利来高速发展,企业需要从最基本的管理方面改革。上述问题的存在是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带有很大的危害性。需要找出根本原因,提出相对对策,指明发展方向

二、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市场情况下,有效改革发展、做好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改革的趋势。做好企业工商管理需要从几个方向推进:

(一)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要大力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工商管理需要专业人才来推广。建立和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推进企业工商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一些具体的工作也是推进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工作。

(二)企业管理需要改革落后管理方式的缺点和不足,根据现代管理理念,结合当前管理思路建立一套适合时代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管理体系。这也是企业工商管理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企业要夯实上述两个工作的基即做到权责清晰,不管是企业的还是企业内部。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进而准确的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发展方案。这是企业工商管理的目的。

三、推进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的做法

篇2

(一)缺乏实用性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熟练地运用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从事管理、营销、财务以及人事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无论是市场营销、广告策划、战略管理方向,还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方向的毕业论文写作,均应强调微观价值,强调现实可操作性。然而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参与社会调查和科研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对现实中的某些管理问题往往缺乏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在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等方面也基本上属于一片空白,加上面临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就业等压力,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表现得非常盲目和仓促,最后导致了选题缺乏实用性。

(二)缺乏创新性

好的选题能够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的才能,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只有对理论有了本质的认识,对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把握,才会有自己新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毕业论文才会有个性。然而,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往往是探讨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论证过程也只是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没有进行提炼和挖掘,也不能基于新的角度或者利用新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论证,进而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完全缺乏创新性。

(三)范围和难易程度不当

部分学生在选题时由于没有对所选研究方向的历史沿革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梳理,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对所选题目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经常会出现选题不恰当的情况。例如,有些题目学术价值较高、角度较新、内容较奇,但是难度较大,超出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研究能力范围,一旦盲目动笔,可能会陷入中途写不下去的困境,不仅造成时间、精力上的浪费,而且容易使学生自己丧失信心。反之,如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条件,却将论文题目选得过于简单,那么就不能反映学生自己的真实水平,而且达不到通过撰写论文来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题目变动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大部分高校的基本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一般是在第七个学期,而此时很多学生仍不能确定下学期的毕业实习单位和实习的具体内容。如果实习的内容和所研究的方向不一致的话,那么将很难收集到论文撰写中所必须的资料和数据。有些实习单位可能会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必须与本单位的业务相关,那么学生就只能放弃原来所选的研究方向,改写工作单位要求写的题目,这些均增加了选题的不确定性。

二、提高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建议

(一)加强对毕业论文选题意义的认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需要在数量分析或实验上的一些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也是科学进步的标志。选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提出问题的过程,它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选题的好坏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在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前,学生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学习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搜集和阅读。作为指导老师,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作用和责任,根据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跟踪研究热点,敏锐洞察研究前沿,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引导学生顺利进入研究角色。

(二)改革毕业论文的选题制度

工商管理专业属于“综合性”专业,必须在掌握经济学、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再融会贯通、综合提升,培养具有经济素养、战略眼光、竞争意识、组织才能等多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当你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或者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进行诊断时,就会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非完全相同,有些是市场战略定位失误,有些是内部管理制度落后,有些是供应链出现问题。这样,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将会因为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

篇3

偏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下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毕业论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工商管理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论文写作等个性化教学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理应受到重视并被高质量地完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等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一度引起工商管理本科生是否有必要撰写毕业论文的争议。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对于提升论文质量乃至学生专业素质将有所裨益。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及毕业论文定位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

工商管理教育源远流长,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承担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营销、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以说其性质是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的应用型专业[1]。当然,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不同特点:(1)不同专业面对的管理对象或环节有所差异,但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存在共性;(2)不同类型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各有自身特点,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如侧重信息管理、交通管理或工程管理;(3)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所差异,分精英型、大众型和技能型。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科学定位和特色办学,主动适应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必需条件。工商管理作为文科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环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模拟、企业生产实践、会计全真模拟、创新创业实践、假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参与的学生范围和时间、投入的精力、分析的系统性等方面相对有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使学生对工商领域内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并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强化对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鉴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除传统学位论文外,毕业论文还可采用案例研究报告、企业(项目)策划方案和社会调查报告等应用型研究报告形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某高校2011—2015年工商管理专业的750篇本科毕业论文,并通过访谈调查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突出问题。

(一)应用性研究报告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分为传统型学位论文和应用型研究报告两种类型。2011—2015年该校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分别为73.7%、67.5%、69.2%、62.8%和63.2%,应用型研究报告分别为26.3%、32.5%、30.8%、37.2%和36.8%。虽传统型学位论文的占比略有下降,应用型研究报告占比略有上升,但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远高于应用型研究报告,这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的性质相悖,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类型的应用性问题未引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实证研究较少

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主要有规范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在被调查的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达406篇(占54.1%),其次是调查研究方法(占27.5%)(见表1)。学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值得鼓励的,但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调研工作较为肤浅,缺乏科学性。比如,大多学生只是粗略调查案例公司的总体概况,对公司内部具体的运营模式、管理结构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剖析。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倾向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倡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然而在学生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却很少有人(约占1.5%)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内容缺少创新

访谈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否认自己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复制他人文献的行为。其中,近半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论文大部分是抄袭的,其余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整合。抄袭必然缺乏创新,缺乏自己的分析思考,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运用,而这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是相悖的。就所调查的论文来看,学生大多从管理学中比较宏观的方面,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角度写作,很少就其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创新之处。

(四)格式不够规范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虽然各高校对此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旨在规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框架、格式等,遵循这一规范与否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高校对本科论文管理的严格程度。然而在被调查的论文中,论文的格式规范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本科毕业论文要有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很大一部分论文中,存在有背景无综述,有综述无方法,甚至不分二级标题,把这几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写的情况。此外,被调查的论文在字体、排版格式等方面不统一,使得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格式上缺乏规范性。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不少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调查发现,学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动员时,到会的人数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2/3。按照相关安排去做的学生的比例较低,许多学生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程序和进度,采取应付或敷衍的态度。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研究工商管理问题的文章随处可见,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找工作也挤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2],有些学生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毕业论文。

(二)教师指导不足

大多数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都采取导师制,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年扩招,很多学校一个导师需要指导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如果对每位学生都很细致地指导,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发现,在指导时间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时间不足,约有10%的学生认为指导时间严重不足,个别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教师对论文指导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充足且有耐心的。虽然毕业论文的写作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这并不能够否认教师指导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投入有待加强。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有必要学会利用数据库资源高效地进行文献检索,并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以便较为系统地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有效地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课程。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有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助于企业(项目)策划方案等应用型报告的设计。然而,部分学校要么没有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和创新创业课程等相关课程,要么课程的开设由于缺乏应有设施和师资条件而流于形式,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查阅文献以及阅读外文文献时遇到障碍,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论文质量监控不到位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建立论文质量监控制度,包括课题申请、开题、中期考核、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论文全过程控制程序,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相互牵制制度,学生教育系统评教制度甚至教学督导制度,但制度形成后面临的是实施问题,没有执行机制的制度是不完整的,而制度执行效率也取决于制度执行的成本效益构成,过于复杂的制度因其执行成本过高而导致执行效率受损,对论文内容、答辩程序等方面的监控不严[3]。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科论文涉及的表格过多,指导教师忙于应付,实际指导论文的时间被压缩,为减少麻烦而放任学生答辩全部一次通过;过半数学生认为答辩等程序只是流于形式,最后都会通过,甚至在答辩前都已经知道答辩的问题,论文质量的监控不到位。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本科论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处理能力以及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重点在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和质量监控的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突破原有知识传授体系的隔阂,遵循课程间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构建“能力主导型”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新体系。毕业论文教育相关课程应包括专业导论、文献检索、社会统计、专业英语、商务沟通、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和专项训练等有关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导论课中,针对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情况,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力图对学生论文写作产生正确的导向;二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报素质,包括搜索、获取、整理、吸收、引用、应用有关的科研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加常规统计软件和数据库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系统学习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从根本上纠正印象型、感觉型、单维性思维模式,提高专业英语素质,有能力阅读外文文献;五是开设商务沟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实用性课程,并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六是开设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注重提高该类课程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七是加强专项训练,面向学生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能力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变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引领者。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因循守旧的传统式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传统的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包括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5]。为此,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基于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的,优势资源要素协调互补[6],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工作底稿加强论文指导

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重视论文指导,在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过程中,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为了便于记录教师指导和加强考核,可设计并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汇集一定期间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取得一定数据而进行调整、试算和分析的一种表式。它用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咨询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也是有关论文创作和指导的一种考核工具。

(四)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督控制

答辩环节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答辩中,每个组按答辩成绩排名次,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被淘汰,需要参加第二次答辩;在二次答辩中,成绩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的论文,需经集体讨论是否能最终通过答辩,如若集体讨论确实认为不合格的则不予通过,学生需要重新撰写论文并在1年后参加答辩。这将加大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一些学校现采用论文评阅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打分,公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方便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抽评,使得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促使教师加强指导和学生认真撰写。

参考文献:

[1]刘林.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关问题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孙玉华,彭文钊.俄语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指导:问题与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2014,(2).

[4]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20).

篇4

    1 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企业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结合了管理学思想、工程技术及企业的综合性分析研究的管理学学科,是企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企业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可以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学到一些企业管理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可以较为全面地提高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工作技能,也有利于其开拓精神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其次,企业管理包含企业的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品牌管理等。同时,也包含一些企业的软性资源建设,比如企业文化,企业的一些公益活动等。而企业工商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日常数据的分析,还调控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工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策略,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2 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工商管理概念随之引入,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也不断地发生巨大的转变。综合来看,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且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就本质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间实力的较量,更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比拼。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出现战略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机制僵化、生产活动闭塞、生产部门与市场部门协调不及时、日常管理混乱、组织结构缺乏柔性、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1]。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作,进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难以满足经济规模化的发展要求。

    2.2 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目前很多企业盲目地采用“零库存”策略,忽略企业的经营模式中最为关键的是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模式的有机结合。如果生产部门只顾自己的生产工作,而市场部门也不能有效及时地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这样极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因为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企业的原有产品无法满足这变化了的需求。最后,积压的产品不仅占用了企业的生产资料,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管理费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企业对于物流环节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意思到物流的重要性。

    2.3 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

    很多管理者以追求高额利润为企业的首要目的。财务报表中的数字的增长,已经不能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开始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2]。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2.4 企业工商管理国际化意识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地域问题对企业管理者的约束力不断变弱。企业管理者对于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要求管理者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管理方式等。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国际化意识严重欠缺。

    2.5 企业类型的转变难度大

    改革开发初期很多企业都是按照生产型的企业进行建设,企业依靠的是外来的订单。正因为这种类型的企业不断增多,而且没有及时转型,才使得我国很多企业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3]。现在企业管理者开始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逐渐转变企业的类型,向着学习型企业转变。但是很多企业仍然通过减少工资、不断裁员的方式实现企业升级,而忽略了提高企业自身实力的重要性。

    3 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方向分析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实践研究还是理论研究来看,企业工商管理都呈现出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论文结合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现状,从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价值、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做了详细的探讨。概括而言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工商管理的管理核心,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迅速地发展,企业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将更深更广,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学习型企业大量出现并发展等,具体内容如下。

    3.1 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内容

    最新工商管理的研究成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发达国家工商企业管理变革,这种变革使新的企业工商管理理念随之产生。最显着的就是知识资本代替金融资本等其他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的动态能力,知识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的工商管理的核心。这种管理理念的转变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员参与、以及共享知识的机制。企业管理的核心不再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是构建一个能够学习知识、共享知识、运用知识的平台[4]。同时,企业的经营从控制经营发展为自由经营,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化与再生,还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知识管理不仅加强知识资本管理、知识资本共享,同时也会加强企业间的协作,这样使企业间的交互变得更为广泛、频繁,为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企业间的依存关系更为密切,企业的竞争方式也将由市场竞争发展为竞争与合作方式。

    3.2 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随着电脑技术应用于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中,开发商、制造商迅速进入终端市场,直接面对用户。这样使得商品的开发商、生产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之间界限变得模糊,模糊经营模式因此产生。模糊经营模式产生发展后,以物流为手段进行营销的物流管理商应运而生,工商企业也开始了“即时生产”,“零库存”的理念与实践模式。这种经营模式降低了企业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速度。同时能有效的化解和消除结构性经济危机,避免社会劳动和社会财富的损失与浪费。使工商企业处于均衡发展、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因而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年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得到迅速发展。

    3.3 企业价值多样化趋势出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商企业界逐渐认识到“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财务目标或近期目标,而不应该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或长远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才应该是企业追求的长远目标。企业开始主动积极地承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在政策、法规的范围内,利用资源创造企业利润的同时,还注重承担改造社会、优化社会环境、发展教育事业、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培训和吸收失业人员、积极参与和促进公共福利、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等社会责任和义务。可以预测,这种将企业利润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统一的理念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3.4 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化趋势呈现

    在现代社会工商企业管理理念已经呈现开放性的国际化趋势。现代交通技术手段、通信网络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和企业管理的国界变得模糊,这种管理的国际化意味着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关系转变成一种“竞合”关系。这种“竞合”关系,加强了国家、区域、种族、民族之间经济组织的关系和经济资源共享。同时,企业工商管理国际化要求企业以更开放的理念,更深邃广阔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以及国际观来认识企业管理和实践。

    3.5 学习型企业将大量出现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76-03

所谓“双面向”就是既面向“行业”又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它是S大学既服务水电行业,又服务三峡地区经济“双服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双面向”的专业改造、“双面向”的课程体系、“双面向”的队伍建设、“双面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双面向”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等5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实施“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以来,S大学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行业特色鲜明,就业率逐年提升。

一、依照“双面向”实施专业改造

从2004年S大学经济与管理各专业按大类招生开始,通过设置专业模块方向课等方式,满足学生按市场需求选择专业方向;随后过渡到按照“专业建设成熟度+市场需求度+人才培养定位满足度”来改造传统专业,增设专业方向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实施按专业方向招生和培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水电行业大中型企业每年均会主动到S大学招揽管理类人才,人才质量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专业模块方向设置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电力行业对电力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S大学在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尤其是涉水电类企业的好评,师资上通过引进、原有专业教师到水电企业挂职实务训练、外聘兼职教授(教师)也已满足要求,并符合人才培养的定位,2009年改造成功,2010年顺利实现按电力市场营销方向进行招生、培养。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计划每年定向培养100名左右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旅游职业经理人才,为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尤其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区域提供高素质的旅游专门人才。利用专业改造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增设港口物流、医药物流等专业方向,工商管理专业面向工程类培养项目管理经理人方向进行改造等,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定位的目标。经过改造与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已于2010年度被S大学认定为“品牌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从2010年开始电力市场营销的招生工作,旅游管理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开始招生,物流管理的港口物流、财务管理的水电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向等均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构建“双面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水电行业和三峡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为导向,辅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发展,实施“学科平台+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了“双面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强化厚基础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就业、兴趣等,在专业拓展上实行新跨越。平台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基础,分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平台,通过平台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以后专业拓展、个性发展提供保障;按专业特性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专业模块选修课程的设置增加各专业的自由度,学科类下的各专业结合自身专业服务水电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实际,通过专业模块引导学生结合个人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或通过在原有课程中增加章节、案例教学来突出水电企业运营与管理相关知识,培养和引导学生职业取向和职业素养。旅游管理专业适应旅游国际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发展的需要,增设国际旅游与导游模块、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模块。旅游管理专业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财务管理专业通过开设工程管理原理、工程财务与成本管理、施工单位会计和投资项目评价等模块课程,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工程项目的财务决策与管理能力训练。物流管理专业针对宜昌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成为长江上、下游物流联系的国家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增设港口物流、国际货运、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等课程。市场营销专业为了适应电力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增设电力市场营销方向,通过开设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供应与销售管理、电力产业政策与市场监管和电力客户服务管理等核心课程及实践,培养既懂电又懂营销的复合应用型成才,深受电网企业的欢迎,2010年第一次招生第一志愿率就达到了1∶10。

三、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按照“双面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专业改造与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工商管理类已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青年教师到水电企业挂职等实务训练,高级职称教师积极参与水电企业科研合作等机制,培养教师的实务工作经验。如市场营销专业全体专业教师利用暑期到宜昌供电公司顶岗挂职轮训,物流专业教师到宜昌市港务局、交通物流发展局进行实务训练,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教师深入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中国葛洲坝集团等大型水电企业进行培训和项目咨询等。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或曾经供职于企业,或在企业挂职过,或与水电企业合作开展过课题研究等,教师队伍“双师型”比例达到95%。

四、探索了“双向互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

“双面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虽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执行中想要落到实处,其保障机制就异常重要。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革,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优化,从战略合作层面突出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职责,满足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的需要。走出去方式: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宜港集团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水电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30余个,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请进来方式:聘请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三峡财务公司总经理、中国葛洲坝集团副总经理、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国家电网公司宜昌超高压局党委书记、湖北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云南云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多人为工商管理类兼职教授(教师),不定期为本科生开办学术讲座、授课、毕业论文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等。

五、建立了“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及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设置均以“行业+区域”为主导,依托S大学服务水电、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加深水电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沟通、广泛了解,缩短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与创业。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面向水电行业和区域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拥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以后的职业拓展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必须拥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到企业后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以及教学执行中一贯坚持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齐头并进,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机结合:校内实验室注重模拟企业运营环境进行企业招聘、财务预算核算、物流配送、酒店管理、景区导游实务等技能训练;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岗位技能的训练、职业素养的熏陶。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校外基地与学校实验室明确分工,能够在校外基地解决的问题,就不带到校内实验室,同理,能在校内实验室解决的问题也不带到校外实践基地。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授(教师)有机结合:实行校内教师不定期到水电行业和区域内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实务训练,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校外兼职教授(教师)不定期到校内主讲或合讲部分课程或开展学术讲座,对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实践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等;校内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企业进行企业内训,提供管理咨询等,校外兼职教授(教师)到校内对专任教师开展专业技能指导,相互合作,实现双赢。

六、“双面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稳步提升。近几年,工商管理类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稳步提高:2009年、2010年2011年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85%、86%、88%,在S大学名列前茅。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均能结合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和实习或工作单位选题,实证分析课题比例逐年上升,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系统梳理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产生一批高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如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权配置研究――以中国葛洲坝集团为例、湖北电力公司营销策略研究、福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分析、建设三峡航运物流中心的策略研究等近30余篇荣获省学士学位优秀论文。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工商管理类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5人次,省大学生挑战杯赛金奖4人次等,银奖10人次。工商管理类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获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三等奖3人次,发表科研论文14篇。

2.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尤其面向水电行业和三峡区域大中型企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2014年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将全部面向省内按一本招生。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意见的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的满意度很高。

3.建设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双面向”人才培养凝练的成果获得各类奖励,如《省属综合性大学跨门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S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荣获S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面向水电行业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荣获S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分制下大类培养模式研究与教学管理实践》荣获S大学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一系列建设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对“双面向”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认可;另一方面,在教育界、用人单位涉及的行业中影响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巧慧,邢培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50.

篇6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工商管理专业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经过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理性推理判断、思考传承创新等,能够较深入地对管理实践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3]。目前,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在毕业论文选题不合理、撰写格式不对、没有达到要求,论文价值不高等。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管理制度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还有指导教师方面的等等。

1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问题分析

1.1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态度不端正

目前,一些高校对毕业论文的审核和答辩走过场,要求过松,强调通过率,却特别强调就业率,因此,学生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投在了考研、考公务员、考各种职业资格,花费很多时间找工作,签订就业协议书,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上没有压力,敷衍了事,应付过关,基本上没有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1.2毕业论文选题不合理

选题是毕业设计成功的关键,具有方向性的作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选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选题大而空,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管理经验,对实践中的一些管理问题没有亲身接触经历过,没有感性认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思维,基本上都不懂,在选题上主要还是借助网络,东凑西拼;第二,选题难易度掌握不准确。学生对所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不了解,选题时没有结合自身的专业学习情况,没有对题目进入认真分析和研究,造成选题不合适,容易出现难易程度不均的情况;第三,题目不确定,易变。主要表现在,学生选题一般是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而毕业实习在大四的第二学期。如果学生实习的单位实习内容与毕业设计选择题目不符,就难以搜集资料,另外,有些已签约的学生,就业实习单位要求学生毕业论文与企业相关,学生就得放弃原来的毕业论文选题。

1.3毕业论文写作不符合规范要求

毕业论文作为学生科研辅助部分,对于论文题目、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绪论部分和研究内容、参考文献、答谢以及字体、符号、行距、图表的标注、公式的编写都有严格的要求。很多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思路不清楚,没有从发现存在问题到分析问题的原因到解决问题的脉络来写,语言表述不流畅,文字组织不规范,表现出较差的文字和工具使用操作能力。

1.4毕业论文缺乏创新性

只有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存在问题的本质所在,才能有自己的观点,写出的论文才有个性。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论文基本上都是重复往届的题目,所研究的也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分析方法简单,论文属于拼凑结构,没有从新的角度、新的观点对问题进行挖掘和论证,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思路和新的观点。

1.5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投入不够

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一般每个教师每学期都承担至少3门以上课程教学任务,教师还面临着申报各类教改、科研课题、发表专业论文等科研任务要求。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承担的毕业论文指导学生最多为6人,实际上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早都超过了这个,有些教师还要指导承担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从当年的9月份开始,到学生答辩,跨度达9个月,需要指导学生完成选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毕业论文撰写等工作,任务巨大,学校在这方面恰恰缺乏激励机制,指导学生的工作量为6-8学时/生,既是评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评优评先等方面,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提不起教师的积极性。

1.6毕业论文监管不严

为了做好毕业论文工作,一般高校都会出台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对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都有明确要求,但毕业论文的撰写在大四的第二学期,这个时候正是学生在外进行毕业实习的时候,由于毕业实习属于分散实习,学校和学生的联系基本上是靠QQ联系,有些同学甚至还联系不上,指导教师很难有效地指导毕业论文。在相似度检测方面,虽然学校规定毕业论文的相似度不得高于30%,优秀毕业论文的相似度不得高于10%,但有些学生在提交检测论文时采用删除抄袭的内容,或者对已有内容增加标点符号、增加词语来应付了事,而作为指导教师和二级学院管理方,不易察觉。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方法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毕业论文作为学生大学期间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关系着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关系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师生只有正确对待毕业论文,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2.1建立导师制论文管理方法

建立导师制论文管理方法,学生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必须掌握那些专业理论知识,怎样通过文献检索和培养文献阅读理解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在这点上曾尝试,它们的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导师,在大二第二学期写学年论文,大三写文献综述,大四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导师针对学生许多薄弱环节,给学生增加一些讲座或课程,“文献检索”、“文献综述的写法”、“统计方法应用”等。在学习中,学生还可以申报校级和省级学生科研课题,提高学生的学术训练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好基础。教师指导过多的学生,精力不够,很难达到对每一个学生精心指导,每个教师最多指导学生为6人。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团队性的作用,要定期召开论文工作进度会议,对于共性的问题,通过面向团队授课的形式来解决,同时,也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单独辅导,解决针对性的问题,把团队指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

2.2把握好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重视选题报告

毕业论文的选题有以下原则:第一,专业性。学生选题要紧密结合专业,要把所学专业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通过毕业论文写作,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第二,实践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企业实践管理活动,要学会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认识与经验。以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选题,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第三,学术性,毕业论文不等于调研报告,不能停留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上,不应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要从某种现象的出现,分析这种问题出现的机理,怎样解决。第四,创新性,创新不等于原创,本科生只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存在的问题,得出比较新的观点,或者通过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改进现有的分析方法,也能实现论文的突破,体现创新性。第五,可行性。要量力而行,考虑自身的知识功底,所选题目不能太难。选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对于论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时间阶段都应有要求,不能把选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的一个程序环节,走过场。学生在做选题报告前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将自己的研究问题内容、研究方案与他人进行比较,在选题报告汇报时要详细解释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支持条件等细节问题,必要时,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参与学生开题[4]。

2.3做好论文的答辩工作

制定规范的答辩程序,严肃答辩纪律。答辩前,由学校有关部门出具学生毕业论文相似检测度报告,符合要求的才有资格答辩。首先,由指导教师和论文评审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审查,检查论文的格式和撰写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可要求学生重新修改,并给予学生相应的修改意见。答辩时要有评分标准,答辩秘书要做好记录,对答辩小组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一一记录,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应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论文的创新之处,能够使答辩小组成员准确判断出论文是否体现创新性和实践性,对于工作量较小、应用价值缺乏的论文原则上不准通过,限期整改。这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论文的创新性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参加答辩的学生应该衣着整洁、大方,答辩区内禁止喧哗吵闹,答辩学生对于自己认为不合理的问题可以向答辩小组申诉,但不能在现场无理取闹,更不能语言不逊,出口伤人。

2.4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越强,对毕业论文越负责任,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就越高。学校要定期邀请指导经验丰富,指导水平强的教师或企业专家对其他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创造条件,激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实践管理活动,丰富教师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还应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要求教师特别是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要积极投入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培养当中,对于成绩好的给予必要的物质精神奖励,对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认真的老师实行指导导师淘汰制。

3结论

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关系着学生将来的就业,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虽然,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社会重视、学校重视、师生重视,通过对学生的正确指导,加强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论文的规范写作培训,一定能够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目标。

作者:王利 陆毅华 李养良 单位:九江学院 西安市韩森寨小学

参考文献:

[1]方刚.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探讨[J].时代教育,2011,3:110-111.

篇7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97-0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探讨如何构建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现状

从1978年我国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以来,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振兴、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的自身建设。然而,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科结构与学科管理方法问题、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等。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对研究生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这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科技的大踏步前进。在美国,研究生教育逐渐地在高等教育中起着支配地位的作用,它们强调研究生课程的先进性,及时反映当代科技的新成果,强调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鼓励学生大量参加创新工作,以适应当代跨学科、多学科科研的新形势。这样做既培养了研究生从事创造性工作的素质,又可以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增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课题,作为提升研究生综合培养质量的一种方式。

在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组织的前一期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由西凤茹教授主持的项目研究了提高管理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机制,其中的一个工作思路就是研究生授课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撰写与的能力。项目通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效果,并且进一步申报成功了辽宁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项目。

2 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保障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体现是在四个方面: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术交流和著作教材。这四个方面中,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占了一个很大的比重。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常答辩的2010级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率为100%。尽管辽宁科技大学管理类的学术型研究生在数量上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论文质量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研究生实际参与科研项目以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需要加强培养。

在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点的支撑下实施这一课题,具有较强的学科基础。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硕士点,包括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现共有硕士生指导教师31名,师资力量厚实,导师研究领域广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成果,对硕士研究生的责任心强,这些都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现有的科研管理制度促进下,仅今年,管理类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已经发表SCI、EI检索的高水平论文十余篇;此外,工商管理学院与MBA教育中心培养资源共享,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硕士生导师组在硕士生培养方面心得颇多,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成员之间协作性强。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可以获取有益的成果,并以此促进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并且在过去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可行途径。

3 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途径

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研究生撰写高质量论文的能力,包括在高级别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以及撰写高质量硕士论文的能力,以提升研究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创新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3.1 授课创新

在研究生授课过程中,相关的授课教师及时把最前沿的理论知识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讲授,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使教学促进科研,并且注重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根据不同的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比如计量经济学课程中计量模型的讲授,通过在授课过程中结合高档次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讲解计量模型的应用,不仅拓宽了研究生视野,同时也使其掌握了实证分析类论文的撰写技巧。对于前沿的会议信息也要在课堂或者课后及时提供给研究生,将最新会议知识和议题糅合进课程的讲授中。

3.2 指导方式创新

导师或导师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级、分层指导研究生。工商管理学院的有9个学科方向,同一个方向的导师或者副导师协同指导研究生,有效避免单一导师指导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学院除了本专业硕士生导师以外,还要大量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和理论背景的资深人士担任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同时聘请了校内其他专业的导师作为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导师,便于在交叉学科方向上产生高质量的成果。为了便于导师指导与管理研究生,学院为学术型研究生建立了统一的研究室,同时可以分享MBA的案例成果,与MBA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合。

3.3 创新激励

创新激励包括对研究生的创新激励和导师的创新激励。鼓励研究生参加较高层次的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开拓学术视野;鼓励研究生向高层次学术会议以及高质量的国内外期刊进行投稿,对于本学科有较高支撑的高质量的研究生科研成果建立专门的激励基金,并按层次进行奖励。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项目中去,通过纵向科研项目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通过横向科研项目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4 结语

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除了在培养制度方面加大力度,更要注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研究生授课教师的课程创新的培养。学校,学院,指导教师以及研究生个人四方共同努力,相信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获得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谭德荣,高松.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

篇8

工商管理类课程最基本的一个特点就是活动性。工商管理类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工自然科学类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对成千上万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概括、总结、提炼和抽象,都是最具实际活动性的课程。正是因为来源于企业和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实际,使得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知识虽然是理论,但又不是一般的纯理论或纯学术问题,而是与实际情况存在极其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理论。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就不仅仅只是知识点、基本原理等的识记理解,也不是如计算机、测绘、画图等一样的某一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应该注重其实际活动性,主要是注重与课程的理论应用性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素质的养成,诸如专业阅读能力、专业信息收集能力、专业分析提炼归纳能力、专业写作能力、专业表达沟通说服能力、专业策划能力、专业组织能力、专业人际能力等等。一般学生和不少青年教师,尤其是缺乏工商企业实际锻炼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研究生或青年教师,不少认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比较务虚和空泛,虽然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很多,但大多变成了讲故事,忽视或没有认识到该类课程教学需要达成的正是培养切合工商企业实际需要的能力素质,也没有把对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认识,上升到系统性的扩展学生上述诸多方面专业能力素养的层面。

2.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与形成性考核的契合性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工商企业实际所需的诸多种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而这些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采用实时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训练。另一方面,形成性考核的特点正是注重过程、注重参与,注重过程参与中知识、技巧、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习得和养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工商管理类课程具备的特点、同这一特点相适应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形成性考核的特点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这一天然契合性为我们探索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示了有益的方向。

二、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从注重过程参与中综合素质的习得和养成出发,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基于形成性考核的非传统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

1.注重阅读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计划、总结、会议纪要、公司方针政策、调研分析报告、市场信息文献等各种材料。因此,在该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能力尤其是专业阅读能力的训练是极其必要的。要运用广泛的阅读训练的教学方法,通过快速阅读、慢嚼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自主阅读、任务阅读、专业阅读、业余阅读、精深阅读、泛览阅读、专门专题阅读、博闻广看阅读、教材阅读、专著阅读、学术论文阅读、财经评论阅读等等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阅读训练,培养锻炼学生广泛的信息搜集、分析、提炼、综合、归纳、演绎、抽象等能力。

2.注重表达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大量面对的是开放式、非结构化、动态性、人际谈判型的企业工作环境与沟通模式,具备较强的表达说服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提倡多问“为什么”。要通过采用提问回答、案例讨论、观点发表、三分钟演讲、五分钟辩论、谈判情景模拟、招聘面试实训等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演绎、归纳总结、概念抽象等能力,锻炼经管类学生提出观点、收集论据、进行说服论证的专业表达能力。

3.注重写作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想提升或上升到一定的管理层次,是需要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必然要面对不少专业写作活动。因此,仅只训练会阅读、会表达还不够,还要具备一定的形成文字、形成理论的专业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外经典阅读等方式,要求学生写专业小论文、专业调研报告、专业心得体会、专业财经短评等,锻炼学生的专业语言写作能力。

4.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工作环境中,工商企业的大多数实际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各部门、各项目团队、各科室小组的团队分工合作,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但现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强调个性和自我,对团队合作的观念比较模糊。通过团队论文写作、团队调研报告、团队情景表演、团队困难解决等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工商管理类学生形成团队观念意识、明白如何在一个团队中提升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互利共赢等都是很有作用的。

5.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表现出优良的职业素养,是需要经过大量和长期训练的。比如办事严谨,原则性与灵活性恰当平衡,工作与说话有条不紊,事情安排轻重缓急,职业形象明朗干练,精神风貌灵敏有主张等,都是工商企业商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而当代大学生实际上有不少养成的日常行为习惯是比较自由散漫,或者粗心大意,或者“差不多就好”,有时候甚至是玩世不恭的,精益求精的职业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篇9

【关键词】

工商管理;国内;国外;发展建议;现状对比

在体制方面,由于深入改革我国经济与日益复杂的企业结构,使得我国工商管理业实现了全面发展。很多国内科研人员均较为注重国内外工商管理在新国际形势下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同时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该现状对研究我国工商管理的能力与国际沟通与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对科研工作者对国际工商管理发展与进步信息的掌握与我国工商管理书籍的完善均具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使工商管理学领域的影响得以提升。

1 国内外工商管理发展现状比较

近年来,我国工商管理研究正一步步与国际接轨,只要国外发达国家工商管理所科研的领域,必会在我国国内有所涉及。但是在热点问题方面,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依旧存在较大差距。

1.1 市场营销属于国内与国外差别最大的现象之一

现代社会属于全面性买方社会,成熟、机智的消费者是企业始终面对的消费群体,而且此领域正面临一场极为深刻的市场性变革,对近年来我国关于工商管理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在传统品牌营销、渠道策略及广告促销等方面,发达国家的研究基本上趋于稳定,尤其在近些年,一对一营销、客户资产、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生命周期以及体验营销等以顾客为主导的现代工商管理模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的研究热点。但是,通过分析我国工商管理情况来看,很多文章均在销售渠道、品牌建设及广告等领域集中。而且在理论领域也推出很多新兴营销理念。像关系营销、绿色营销以及网络营销等方式。然而相关摘要与文章题目充分表明,大量新兴工商管理营销理念都属于综述性与介绍性的,很少能够联系实际。

1.2 项目管理是我国起步较晚的关键科研内容

分析国际工商管理方面的文章题目和摘要发现,国际上很多工商管理研究均在复杂项目集群管理、世界项目管理机项目模式管理等方面集中,而且对整体性运作工商管理项目较为侧重。然而,国内检索结果显示,项目融资、项目安全施工、项目进度安排等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多,通过查阅一些文本摘要和内容发现,我国比较注重实施工商管理的过程。

1.3 信息管理与技术管理在国内外差距中比较小

通过对部分文献与检索结果进行阅读与有效结合,认为在国际上,我国在信息管理与技术管理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存在一定影响力。而且有效、紧密结合于我国实际情况表面,我国很多热点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像国内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以及国企改革等。

2 国内工商管理水平提升的措施与建议

在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工商管理在近些年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对国内工商管理水平实施深入性研究,并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提出要想加快与发展工商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近年来管理学分支互相渗透是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显著特征

在检索论文时存在很多这种例子,像新技术影响商务模式与组织结构、电子商务状态中的供应链管理、基于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的机制性创新设计;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有效结合于营销的服务管理研究对策等等。

2.2 在研究形式、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工商管理存在着一定差别

在研究工商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国外极为注重理论应用和实际管理实践。但是我国的研究则仅仅是在介绍与引进国外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层面中停留,并不能深入性研究新工商管理理论。此外,我国管理研究的实践性也比较强。所以,国内研究应该多关注管理实践予,实践中,对工商管理理论进行不断检验与完善。在研究措施领域,国外较为注重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但是,我国一般都是思辨研究,更多的是定性分析,试验性成果与定量研究都非常少。

2.2 相比于国外,我国很多工商管理学科缺乏具有独特性的核心刊物

像非营利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领域研究成果,仅仅是简单的发表在具有综合性质的期刊中,此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工商管理研究与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国内必须对期刊建设予以加强,创建相应数据平台与案例库,为工商管理学术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个人认为,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存在一定滞后性。像核心竞争力、绿色营销以及跨国并购等方面的研究,最初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形成热点,紧接着我国引入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研究非常有特色,但是很多管理理论都是在对西方文化与管理实践进行引进与消化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现代化管理机制。通常是国外热点形成后,再引入我国。为此,我国相关管理学者一定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研究相关热点,这对研究我国管理学科使其上升至世界水平极为有利。此外,近几年,分支渗透工商管理学是世界各国科研的重点,在检索论文的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新技术对组织结构和商务模式的影响、商务环境中所形成的供应链管理、与营销相结合的现代化服务运作管理研究、信息技术下的企业创新机制设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作用机制等。

此外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形式、内容以及方法上也有很大差别。在研究工商管理理论中,注重理论运用实践。且国内工商管理研究往往仅停留于对国外理论研究相介绍与引进的层面中,无法深入研究理论。由于管理研究通常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因此国内研究一定要注重管理实践,进一步完善与检验理论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是国外强调重点,而国内则更多的是进行工商管理思辨研究,更多的进行定性分析,却很少关注试验性成果与定量研究。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从整体而言,我国工商管理研究要远远落后于国外,此现象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密切联系,然而,也要求工商管理学者可以对此领域最新研究方向予以及时性把握,加强研究我国工商管理学,以此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然而,工商管理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管理时,一定要多进行一些实际性工作,以此使我国工商理论研究得以充实。

【参考文献】

篇10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我国的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大背景应运而生。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由于独立学院都是依附于一所公立大学举办的,母体高校的专业优势往往就成了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基础。因此,除各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雷同外,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专业同质化现象也很严重。专业设置同质化的不良后果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办学特色无法凸显、办学优势不明显。现行的专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就业和后续发展图4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调查图5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工作能力要求调查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为例,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表述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及其他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企业经营管理或生产管理岗位胜任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特色是以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为主线,重点训练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但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大众化和普通化,如除去专业公共基础课不谈,专业技术基础课有9门: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企业战略管理,资本营运,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管理;专业课有12门:工业生产技术学(金属工艺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金融学,多媒体制作,管理心理学,项目管理学,财务管理,中国税制,货币银行学,专业英语;任选课有6门,部分课程的开出不尽合理,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的就业能力。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实际存在脱节比较突出的是所选用的教材与实际联系不够,理论性太强,应用性不足。课程设置有重复和低效情况存在,如专业技术基础课中,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管理;专业课中,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就属于此种情况。轻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未来还会转向“普及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培养能在各种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我们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留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我校工商管理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只设置了入学教育与军训,公益劳动,认识实习(结合工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进行企业考察),企业系统决策ERP课程设计,专业论文,ERP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这些内容,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差甚远。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对策

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二是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三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部门;四是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到国外学校深造学习。但不论是何种就业渠道,用人单位都会给毕业生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很多毕业生经过职场的碰撞后,觉得原来我们院校的工商管理培养广而不精,使其感到在工作岗位上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也不会做,很是尴尬。那么用工方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呢?图1-5显示的调查数据就能说明问题。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没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想直接进入各级单位的管理部门是不太现实的,专业博而不精是主要原因,缺乏实践的历练是其最大的“短板”,如何才能克服“短板”,使毕业生在就业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呢?对于我们独立学院来说,就要修正培养方案使之更为贴近市场才是关键。目前,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非常多,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院校中均有开设。从近几年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专业招生,二是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入学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流到具体的专业。如:北京大学按照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分为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三个专业方向。新生入学后,统一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英语和数学强化训练,二年级第一学期末根据学生志愿和学习状况再分专业。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应做重大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模块,四年本科的前一年为基础模块,后三年为专业模块。这样可起到前一年是厚基础,后三年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由其自我选择以后作为职业方向的专业。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其经管学部目前有8大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的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课根据意愿选择在其他专业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前一年的基础模块设置如表2。通过这样的修改,就能较好地改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困境,也可使我们独立学院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更加具有实用性而受市场欢迎。

本文作者:廖宇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篇11

一、问题提出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实战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战性。但传统工商管理教育教学重课堂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轻学生实践实战能力培养;重真空环境下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的使用,轻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实践实战。

工商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市场需求分析。作为全世界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角斗场,北京市几十万家企业每天都在上演不见硝烟但却异常惨烈的商业战争。这就产生了对高质量咨询的需求,催生了商业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商业咨询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咨询师。作者所在单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每年有大量学生进入咨询行业,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管理咨询师就成为摆在工商管理专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以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实验班为依托,立足学院学科基础较好、教师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较多的实际,提出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为载体,在工商管理实验班中培养“厚基博实、明理善用”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

二、“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本质是利用教学促进科研,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目前,高校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体系,突出表现在在学校层面缺乏对科研反哺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和配套的激励措施,甚至教师在科研反哺教学工作中所付出的劳动还没能得到充分的认可与肯定等(刘咸卫,2008)。这种现状导致教师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科研反哺教学的相关保障制度,为科研反哺教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高校深入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2010)。

“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需要集聚一批优秀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这些研究人才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研究专长方面都具有特殊优势,同时这些人才往往组成团队,承担着多种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并且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例如,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于2010年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团队中的主系列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每个教师均负责至少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些人才资源优势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李昌祖,冯雯,2009)。

三、“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理念、思路与逻辑框架

本项目以作者所在单位的工商管理实验班为依托,立足学院学科基础较好、教师承担纵向与横向课题较多的实际,提出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为载体,在工商管理实验班中培养“厚基博实、明理善用”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一)教育理念

课题进课堂,课堂促课题。立足工商管理学院良好的学科基础,教师承担众多纵向与横向课题,提出“教师研究课题进课堂”、“研究课题反哺教学”要求。同时,通过课题形式,吸引学生学习管理理论,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管理案例创作”、“咨询报告写作”以及“学术论文研究”的能力,协助教师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

(二)培养目标

基于研究基础的卓越管理咨询师。培养具有“厚基重实、明理善用”素质,具有较强文字表述能力、实践实战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工商管理拔尖创新人才。

(三)教学平台

搭建“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课堂理论讲授与课题调研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二者的协同创新。通过“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管理理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管理案例创作”、“咨询报告写作”以及“学术论文研究”的能力;同时,又为教师完成课题提供了保障。

四、“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过程

利用作者所在单位教师承担众多横向项目的有利条件与丰富资源,学院精心打造了一项“以教师实战项目带学生实战能力”的“管理咨询师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编写管理案例”、“撰写咨询报告”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致力于成为优秀管理咨询师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以教师承接的横向项目和案例编写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先后有253名学生深入同仁堂、蓝景丽家、中国木偶艺术剧场、燕京啤酒、兰格集团等36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际及管理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案例编写。学生先后参与编写了13个企业管理案例,使学生对企业的运作有了全景式、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实战能力。

五、“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效果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课堂+课题”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就业竞争力普遍增强,其职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单位满意度较高。近几年作者所在单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一直保持较高就业率达到97%以上,就业单位包括国资委等国家机关,IBM、埃森哲等外资企业,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五矿集团等央企,平安证券、用友等多知名企业。同时,就业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评价较高,普遍认为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实战能力强、英语水平高。12家用用人单位发来感谢信充分肯定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同时,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普遍较为良好。学生就业后职业发展良好,能够较快走上领导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浅谈科研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4,101.

[2]李昌祖,冯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74.

[3]张宪立.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浅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辽宁高职学报,2007(9):46-47.

[4]刘咸卫.回归大学育人本真: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

29-31.

篇12

根据我国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商管理是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其下二级学科设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十个专业。如果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的话,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范围过宽,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容易使学生每个方向的知识都懂一点,但就是不精通。尤其是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工人不可能从事多种工种,使得许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很难准确定位,感觉自己好像是一块万金油,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不能干,错失了求职机会,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困难。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应该紧密与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我院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任存在很多的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由于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开办时间较晚,2010年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但从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与国内高校存在很多的趋同,缺乏针对性。办学比较倡促,前期没有对专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导致专业定位不清晰,比较笼统。同时在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界限也不明确。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专业定位究竟是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定位,还是就按工商管理二级学科来定位。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一是课程安排顺序不合理。应本着先打基础,然后拓展专业知识宽度的原则安排学习和考试的先后顺序。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公共必修课和“组织行为学”、安排比较靠后;而“项目管理”安排在第四学期,比较靠前;许多的专业基础课没有学或正在学,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二是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多。比如“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法”、“宪法”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金融与贸易”与“金融学”,“经济应用文写作”与“毕业论文写作”等。三是该设的课程没有开。比如支撑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如:“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四是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课堂理论教学课时较多,缺乏实践环节,这与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严重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不知如何用、也不会用,学习没有方向和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就业难。五是课时安排过于离散。特别是课时比较少的考查课程,一共16个课时,一学期16个教学周,两周才一次课,学生早已把上次所学的内容忘记,缺乏连续性,特别是“毕业论文写作”、“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等考查课,因为周课时太少,导致时间拉得太长,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六是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和能力的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其特殊性,综合能力要求高,需要学生掌握人际交往能力,还有组织、领导、观察、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上缺乏这方面专业能力的构建。3.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往往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完全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缺乏师生互动,缺乏启发式教学,加之教师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所教的内容无法与实际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学生学完课程后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学与用分离,学生所学的知识不知用往何处,即使有实践环节,但往往流于走马观花、理论知识应用不深入,致使学生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概念的界定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性人才,更不同于技校培养出的人才,它侧重的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由于我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是属于建立得较晚的高校,无论从学术型还是研究型人才培养与其他知名高校相比存在明显的劣势,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比较合理和符合现实发展要求,或许能为工商管理专业找到一条出路。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重新构建,才能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预期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