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21:45: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原电池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为教材依据,巩固已学原电池的基础知识,并进一步拓展相关概念和原理,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认识和理解原电池。本课教学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选修教学的重要目标便是深化认识和优化思维品质,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基于学生在必修中建立的已有认识。要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并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必修2以铜锌单液电池模型为载体初步介绍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并简单介绍实用电池。选修4以双液电池模型为载体深化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第二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实用电池,因此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从单液电池模型上升到双液电池模型,需要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进行一次较大的跨越。如何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跨越是在本节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电池效率的探究,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从本质上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必修2基础上的深化。
(三)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围绕“原电池的设计”展开思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必修2中相关知识的介绍,以实验探究模式设计四个学生活动,最后教师总结提升以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深入认识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双液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并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难点:盐桥的引入及作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双液原电池。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
(投影:知识回顾:(1)判断下列装置能否能构成原电池?(2)能否以反应Zn+CuSO2=ZnSO2+Cu为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在学案上画出装置简图?)
1.实验1体验简单电池
(1)为节约资源,我们提供了更简易的设备。看大家能否尝试完成实验。圆形餐盘和已固定的两电极,将小纸片紧密覆盖在电极上,并用溶液充分润湿,连接电流表,注意连接方式。要求动作要快,但观察要仔细,尤其这两个现象,并填入学案。
(2)请学生记下电流表的初始读数,保持电路连通,现在请一位学生回答该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子流通线路为外电路,离子定向移动为内电路)
(3)观察到什么现象?发现问题?(电流不稳定,短期内衰减。)
锌所失电子是否完全转化为电能?(工作效率低。)
即使断开电路时?(开路损耗。)
分析原因:Zn与Cu2直接接触导致。
简单电池的优化:如何解决上诉问题?Zn与Cu2分开(分居两室)
2.实验2体验盐桥原电池
是否有电流,观察极板现象?实验1中的问题是否解决?
重点知识总结:双液原电池相对于单液原电池仅是结构改变但原理不变,结合学案师生共同总结:由两个半电池和一个盐桥构成,锌和硫酸锌溶液组成了锌半电池,铜和铜离子溶液组成了铜半电池。
外电路电子流向:锌失去电子沿导线流到了铜片上。
内电路盐桥中氯离子流向锌极区,钾离子流向铜极区。
盐桥的作用:构成通路(离子通道),维持溶液电中性(离子库)。
知识迁移:双液电池结构和生活中的实用电池更接近,只是用了具有类似功能但内阻更小膜替代盐桥例如干电池中的牛皮纸,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结构的改变不只是电池性能的提高而是旧的思维模式的质的突破,让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近乎完全隔离的条件下仍发生反应。同学们能否根据你所拥有的实验用品,打破思维定式组装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原电池,比一比哪组动作快。
3.创新探究
分组实验:查看你拥有的实验用品,更换电解质溶液,组装一个原理有别于之前的原电池,越特别越好,看看哪一小组能首先用自己组装的原电池让音乐贺卡工作起来。
事实证明,学案第一题C选项。若再给你个电极铝穿越一下说不定你的创作就和我国首创不谋而合的应用于海上航标灯的铝空气海水电池原理类似,这期的奥秘在第四节中会寻找到答案。
(四)总结提升
通过带盐桥原电池的学习突破思维障碍,即使氧化剂还原剂不直接接触,也可实现电子的转移。通过动手创新实验要打破思维定式氧化剂不一定是电解质溶液,还可以是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4.1原电池
取点之“微”
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电化学部分的核心内容。该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微观抽象,是知识谱系中的重点、难点、焦点,所以有必要将其制作成微课程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微视频满足了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需求。
精练之“美”
要将平时近一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放在本节仅长6分51秒的微视频中,这需要教师在微视频脚本上对知识点的精确把握,对教学方法的精准使用,对技术手段的多维运用。本节微课涵盖了图片、PPT、实验视频的放大处理、铜锌原电池原理的微观过程的Flas……不同文件处理对码流、分辨率、帧速、时长、大小等技术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整体画面设计美观大方,配色合理,图像和内容契合度高,动画运用合理流畅,切换自然。配音清晰,语速适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精简的语言表述、精良的剪裁制作、精美的画面声音都体现了本节微课的精练之“美”。
设计之“巧”
微课限于容量则更需要设计。本节课从课堂流程、教案与PPT课件、主题的导入、主题的讲授、活动的开展、互动的环节、课尾小结等一切要件都经过精心设计,体现了微课的设计之“巧”。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都要求教师: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在设计微课时教师往往过分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忽略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解题方法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需要不太重视。于是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乏感情共鸣。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新课标教材苏教版化学《必修2》的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第三单元,共三个课题分别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入门性知识,因此决定了本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和知识的实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并能正确书写有关电极反应的方程式。学会利用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体验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亲身感受电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价值。欣赏电能改变的丰富的物质世界,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重点难点】了解原电池原理;理解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习效果最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改变重知识传授,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想:我的教学策略和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行为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成为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让学生有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从这个基础出发,我确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电池的图片和实物。(学生有兴趣时,学习效果最好!)
2.制作不同果蔬电池,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教学内容多种形式呈现时,学习效果最好!)
3.课堂演示实验,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合作完成。(学生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学习效果最好!)
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设计问题的难度和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途径应当有所不同。普通班的学生有别于重点班,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生有别于实验班,探究案例不能照搬照抄,否则将会事倍功半。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已经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充分研究并熟悉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努力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引导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设疑导学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你们一起努力收集的各类电池!我想大家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电能”。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影视片。
(评注:以史为鉴,以史启思。既渗透了化学史教育,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课题创设了饶有兴味的意境,以媒体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
二、信息传递,过渡承接(录像展示)
三、互动交流,实践活动
制作水果(番茄)电池:两个学生一组制作一个果蔬电池。
器材:耳机一只,带鲤鱼夹的导线两根,铜片,锌片,番茄灵敏电流计一只。
操作:分别将不同的金属插入番茄中,接上耳机,仔细听是否有声音;接上灵敏电流计,仔细观察是否产生了电流。
苹果原电池原理:实验1:把一个铁钉和铜丝同时插入番茄的不同部位。实验2:用导线将铁钉和铜丝连起来。实验3: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
(评注:建构主义提倡学生要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还提倡协作学习,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问题的解决及规律的发现都得通过实验来完成。因此把学生推向更高一层次的探索阶段是本节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但是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手能力及设计探究主题的能力有限,所以必须依靠教师的课堂设计来带动学生。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依据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四、问题探究,实例分析
燃烧的本质?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方式是怎样的?一个番茄能否与电能联系起来呢?针对火力发电的缺点,能否通过某些方式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火力发电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
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实验A: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B: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起来。
实验C: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
六、学生交流、讨论
1.实验A和实验B中的现象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如何证明?
3.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该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是什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
(评注:在激起学生的联想和好奇心之后,教师适时地明确指出原理的研究,澄清某些背离科学精神的错觉,这是运用实验法进行教学的精髓。)
教师讲解:原电池的概念;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介绍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同时做好示范,书写规范。
设计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分析思考,符合什么条件的装置才能构成原电池呢?
归纳总结: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2.电解质溶液。3.构成闭合回路。4.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思与评价:在刚才的分组实验中,同伴或其他组的同学的哪些做法对你有启发?你又提出了哪些好的思路?根据提供的仪器、药品,你现在还能设计出其他的原电池装置吗?
七、实践活动
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水果,合作制作新的水果电池。
八、实践总结
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于通过实验来进行化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同学们也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出了许许多多形状各异、用途不同的实用电池,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谈谈自己接触到的电池吗?
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评注:在做好典型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这是充分发挥实验的多种功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好办法。)
【问题研讨】
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多种方式的探究活动,特别是贴近生活的实验研究,引导学生认识完成实验过程和结果纪录,对实验现象进行思索归纳,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能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的学习方法。当然,还有一些值得思考提高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根据接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主动地提出问题,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的只是知识的技能,而一个问题的提出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学生设计的实验思维程度不是很高,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出更有创造性的实验,也是值得课后反思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自觉的学习态度,决不能靠强制的手段来完成。无论每个学生处于何种学习的起点,教师都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和反思,真正感觉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祖浩.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情境设计.1版,2006-12:67.
一、要充分备课
众所周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而高质量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备课前,首先要仔细阅读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等,做到有的放矢,还要找一些近年来对这节内容是如何考察的,考哪些知识点的习题,教师亲自做做,把握一下重、难点,体会一下怎么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并筛选习题,作为课堂练习便于精讲精练,其次,在制订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基本知识结构状况、思想动态发展与学习志向的选择,教师对教材和知识的难度呈现要有阶梯性,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时常处于最近发展区,这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常常处于自信、愉悦状态,这样,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再次,备课组长创设良好的氛围,组织学生和教师交流讨论,可以重点探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师个体备课的困惑,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等方面,最后,由备课组长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电子版教案,教案应力求精致和完美,集体备课结束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形成书面形式的个人教案,集体备课后,可以安排一至两名教师先上课,大家一起听课评课,总结优点和缺点并加以改进,听课是为了等到自己上课的时候能够对所授知识有更准确的把握,也是为了弥补自己由于经验缺乏而可能抓不住重点的情况,听课后要针对本班教学实际修改自己最初的教案,这样做有利于取长补短,优化教育资源并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理使用预学案
采用“预学案”教学模式是组织学生在课前认真研读课本并完成预学案,这样不仅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预学案一定要及时收交批改,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根据学生完成的预学案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性的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学生通过批改如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带着问题听课,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强,由于学生充分预习了课本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更加突出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所有的学生都是有备而来,在预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个能够展现他们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登上发展的舞台。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
用语言描述为主的传统知识传授,对于现在的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并缺乏吸引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直观形象、完整地表现出来相关内容,从而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致,鉴于直观的影像、图像和文字资料对学生极大吸引力,伴随着现代化媒体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越来越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不仅大量节省了教师在课堂板书的时间,也使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从而扩充了课堂容量,明确突出了教学重难点,及时补充课本知识不足及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也就逐步的提高,学习的目标得以创造性的实现,更容易实现教学信息双向化沟通。
四、课堂实验
学生从演示实验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和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理论解释,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概念、原理,教师除了教材中所举的实验要做外,还应该发动学生自己设计创新实验并进行一些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亲自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和原因,那么,就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对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比如在讲述原电池原理时,让学生动动脑子设计几个原电池进行实验,那么效果肯定不一样了。
三维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化学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对课程标准中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化学教师如此,作为教学研究者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认为,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实践现状的调查不应限于课题研究的初期,最好跟随着教学实践历经探索和发展,通过调查展示出同伴对三维教学目标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我们的研究系立足于校本,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侧重于同伴,样本量较小,于是,我们未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改为以观察、访谈、校本研讨等形式,确定以定性描述为主的分析方法。
两年来,课题组关注着我校教师对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认识发展,本文所描述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实践现状是立足于本校化学教学团队的,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日常业务交流、个别访谈、教案检查与交流、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来进行整理和分析所获得的结论。
与一般调查不同的是,我们不仅仅作为调查员、研究者,还是三维教学目标的学习者、实践者,积极介入、组织、观察、研讨、记录和分析。在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研究,同伴教师的观点或引起我们的思考,或引起我们的争议和解释;我们的观点或引起同伴的共鸣,或引起同伴的质疑。同伴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或偏颇或正确,都在积极地影响着我们的研究。
怎样理解三维教学目标,怎样准确把握整个课程体系、每个教学单元及每一节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等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没有目标的教学以及目标偏失的教学都是不合理的。
我们虽然在使用过渡教材的几年教学实践中曾对三维教学目标积累了一些认识,但认识的深度和实践的经验还不能满足新课程与新教材试教的需要。
1 三维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沿袭旧大纲来指导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初期,我们普遍有不适应感,“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存在什么区别”、“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何区别”等问题成为我们最大的疑问。这些问题如得不到澄清,就意味着不得不沿着教学大纲指导下的传统教学走下去,用过去的教学思路来组织实施新课程。
比如,在拟定教案时,不少老师忽视了教学目标,自觉撰写教学目标的老师不到一半,或不知如何撰写,或把教学目标撰写成教学目的,或干脆不写明教学目标。在有教学目标的教案里,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目标仍是只有知识、能力方面的表述,而忽视过程性和情感性目标,描述目标所用的语言仍是以教师为主,围绕着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如何“学”,更缺少对某“目标”的达成程度作出明确的预期。
[例1]“元素周期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其变化规律,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该教学目标撰写得比较模糊、笼统,只有学生的知识要求而没有能力要求,情感要求只是空架子,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上例中的“教学目标”可能更贴近于教学目的,用于指导课堂教学是不恰当的。
针对同样的内容,有的老师进行改进并撰写出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对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影响。
能力方法目标:在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事实和数据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该教学目标撰写相对比较详细,分别提出知识技能目标、能力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提出的教学目标比较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然而,它仍带着浓厚的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目的的余味。比如,3个目标的分类依据是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的分类,提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沿用教学大纲下的“ABCD”4个层次的认知水平,该“目标”使用的语言中“使学生……,培养学生……”,动作支配者是教师,出发点是教师的“教”,反映了教师在拟定教案时并没有关注学生如何“学”,只是关注“教”的效果。
而新课程标准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把如何学,学得如何作为课堂教学目标。
事实上,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撰写出上述“教学目标”的老师并不多,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清,沿袭旧大纲来指导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老师们不清楚教学目标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也不清楚教学目标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教学目标撰写时显得无所适从。
经过研讨、实践和反思,当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基本认识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是国家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意志体现,它规定了为什么而教,要教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的总体纲领。所不同的是,教学大纲是“一纲一本(教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针对高中化学课程而制定的,是“一标多本”,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载体。我们所使用的新教材只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化学课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面对新教材,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课程开发意识,利用教材组织教学而不是教教材。教学目标有别于教学目的,教师关注点应从关注教师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上,教学目标规定得更具体更富有操作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和定位。在撰写时要从学生的学习要求出发用多个行为动词进行描述,如用识别、辨认、判断、检验等动词对认识性学习目标进行描述,用模仿、完成、迁移等动词对技能性学习目标进行描述,
用感受、认同、建立等动词对体验性学习目标进行描述。2 三维教学目标意识淡薄,存在着教学目标游离于教学实际的问题
新课程强调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其他目标的误区,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3方面的有机整合,以新课程三维目标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内涵,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然而,受教学大纲的影响,仍有相当多的教师未能熟练运用教学目标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的教师受教案集和教学参考用书的影响,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目标或把在教学大纲背景下形成的教学目的当作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则把撰写教学目标当作是撰写教案的摆设,教学目标设计随意性大,教学目标的撰写游离于教案设计之外,游离于课堂教学,所撰写的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两层皮。这些现象反映了许多教师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学目标观念,存在着教学目标意识淡薄的现象。
[例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能力方法目标: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互评提问回答,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能源现有状况的回答,帮助学生了解能源问题,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我们认为,只要对某些用词稍加修改,如改变“使学生”为“指导学生”,增加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用词如“学生能说出”等,情感目标更具体一些,明确一些,如“学生能参与讨论”、“认同能源危机”、“关注能源问题”等,针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设计出上述教学目标基本上是妥当的。然而,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却存在比较大的出入。听课发现,执教过程中“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变成了教师的备课行为,在教学中展示了相关资料替代了学生自主查找,“小组互评提问回答”并没有开展起来,学生表达的机会并不多,谈不上“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后交流发现,执教老师在备课时只是随意地“借用”了教参上的目标,而没有把“目标”转化为指导自己教学行为的思想。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变成两层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前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教学目标是指导自己上课的思想纲领和检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的指南针,撰写教学目标需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即使不成熟,也要比照抄来的要“合身”,更能反映自己的教学风格。两层皮式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没有意义,不如舍去,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并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教学的需要,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直接引用。
3 对三维教学目标在处理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教学预设与生成存在困境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并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新课改的标志行为之一。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涉及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诸多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
有些教师在组织探究式教学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容易回到传统讲授式教学的老路上。例如,在组织“钠”的教学时,不少老师都想到了探究式教学,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将“探究”明确提出,形成了如下的教学案例。
[例3]“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实验探究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探究钠的结构与性质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和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探究钠的性质的方法,认识到钠的性质与结构的相互关系,并能用结构来解释钠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化学实验探究的乐趣,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上述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实际是比较客观的,描述的目标实施有途径、有方法,是一则比较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探究式教学时仍存在着不少困难,一是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存在困惑,虽然在撰写的教学目标中多处提到了“探究”,但停留在“时尚”层面上,对探究教学的内涵和组织方式不熟悉。
导致原本可以让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被教师“不放心”而夭折了。比如,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实验,通过观察钠的状态、保存方式,对钠进行切割观察等操作来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却被老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描述变成了记忆,失去了一次比较容易而有实效的探究机会。有的老师把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当作是探究,当然,观察演示实验也可以成为学生探究的途径,关键是有没有明确的探究问题,问题有没有思考的容量和价值,如果只是停留在让学生观察说出现象的层面上,就不是真正的探究。
经过集体研讨,这节课后来被设计成在实验室开展边做实验边学习的模式,在提示实验安全和操作程序后,要求学生根据任务单以问题为引导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比如,探究钠的物理性质需要进行哪些操作?得出什么结论?钠在空气中的变化及其现象怎样解释?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有哪些实验现象?能得出怎样的结论?……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运用结构示意图对你所探究出的钠的性质进行解释。小组完成后,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些老师存在着对探究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价值含义认识不清,容易导致极端化,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只讲探究式而否定接受式,把探究式理解为组织学生实验探究、课堂讨论。于是,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要安排讨论或实验,不分化学知识的特点一律设计为探究式,把探究式贯穿于教学目标的全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变成了为探究而“探究”。
[例4]“物质的量”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讨论探究学生自主构建起物质的量的概念,我们经讨论认为不妥,不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难以达到。并非所有的化学知识学习都要通过探究式学习进行,接受式仍有其教学价值。特别在学生并未形成概念而这一概念又没有前概念作为基础的情况就让学生探究是有困难的。因此,“物质的量”教学还应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物理量、宏观与微观间的联系和教师所举的事例进行思考,逐步形成概念。在概念形成之后,可以让学生去发展概念,探究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探究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量关系等问题,从而建构起概念网络。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除了探究式教学外还有很多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教师业已形成的教学理念,并转化成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困惑。比如,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新课改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在系统预设的基础上体现出灵活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然而,有的老师受此影响,抓住教学中的一些学生问题无原则地随意生成,从而偏离了本节课的主旨,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
[例5]“原电池(第1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铜锌原电池的实验探究,初步分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能说出原电池中电子转移情况,正确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在教学中,教师开始时比较好地启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然而,在实验中,有些学生发现构成原电池时,锌表面仍有气泡产生,按教材上的说法应该在铜表面产生气泡才对。显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却不是一个能在本节课教学中加以生成利用的“亮点”。有的老师抓住学生这一发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进行了课堂生成。然而,效果很差,学生既没有弄清为何在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的原因,又对原电池应有的主要现象在认识上产生混乱,从而影响到原电池正确认识的构建,课堂教学因为课堂生成而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自然无法落实。
课后,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课堂生成应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而不能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生成需要在课堂预设的框架下并服从于课堂预设。在本节课中,出现学生观察到异样现象,确实是课堂的一个亮点,对学生的仔细发现给予肯定是必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构建原电池概念与工作原理,在尚未形成稳定的正确的原电池概念的情况下贸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是得不偿失的,如果把这一实验异常留给学生课后讨论,在学生巩固原电池知识后再进行探究,到那时,学生已有一定的思考和知识基础,就不会影响到知识构建反而更能促进他们对原电池的深入理解,此时的课堂生成将非常精彩。4 三维教学目标定位偏颇,重知识目标而忽视另二维目标,存在拓展和拔高教学要求的问题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融合一体的,而不是主次有别,不应偏颇任何一维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的现象,尤其表现在重知识目标而轻其他目标。课堂教学变成了单纯的化学知识传授与习得,偏重了知识目标,把落实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突出目标甚至唯一目标。导致这一倾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目的和教学评价的影响,认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服务;二是对化学内涵理解不够透彻,难以把握化学知识内容体系中所蕴含着的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价值,难以把握渗透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是教师对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教学组织比较熟悉,教学技术相对成熟,而在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组织与策略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我们还存在着不能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问题,表现在:虽能列出三维教学目标,但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出来,或把三维目标隔离开来,或只注重了知识目标而没有落实另二维目标。但是值得欣喜的是,我们正经历着从单一的目标观到三维目标观,再到逐步注意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与融合,努力践行三维目标的嬗变。
在新课程教学中,还存在随意拓展和拔高教学要求的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额外的负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新课程中对知识的要求层次和水平与传统的课程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高中化学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构成,大部分课程内容分为螺旋上升的两个阶段。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在新课程的选修和必修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不少老师在处理教材实施教学时感到迷惘,总想“全面点、深刻点”,而造成课时数普遍不足的现象。
比如,传统教材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被编在高二,且一步到位地形成知识体系。但在新教材中,这块内容在必修、选修中均出现。必修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并非所有化学反应都进行完全,不少反应存在着有一定限度的现象,学生能认识到可逆反应,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体系将会建立化学平衡,如果条件改变化学平衡将发生移动,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来改变化学反应限度,使之应用于化工生产。不必学习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化学反应的碰撞理论。而在选修课中,学生还将学习怎样衡量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限度,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组分浓度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判断反应平衡是否形成以及怎样移动等内容。
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未能全面领会课程标准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所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未能全面认识教材的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编写特点,以及受教辅习题的影响等。在教学中,想追求全面、深刻从而随意扩展内容,搞“一步到位”。在必修教学时,补充了老教材中关于化学平衡理论、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等内容以“适应”习题和教学评价的需要……
导致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时紧张,学生厌学等不良现象。
我们认为,正确把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处理好必修与选修教学的分工与合理衔接,关键在于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加深对新课程特点的认识,努力克服以往教学惯性的影响,改变一步到位,一竿子插到底的倾向。必选修课程都期望通过化学核心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核心观念,但两者的深广度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必修课面宽而浅,学习要求刚性大,选修课教学内容系统性强,学习要求弹性大,必修到位但不越位,用尽量少的内容形成概念,建立观念。
经过近两年来对化学教学目标的学习与实践,我们觉得对化学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三维教学目标逐渐得到贯彻落实,在指导我们教学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每单元、各模块教学目标如何协调,课程目标如何分解,局部目标与课程目标如何实现衔接与统一等诸多问题仍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25--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优质教学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人们通常也把“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评价要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设计却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误区
目前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上的误区――忽视或误读教学目标
首先是,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少数教师错误地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味强调“学生自主”,讲什么学什么一切由学生来定。教师完全跟着学生走。这种做法导致教学的随意性。
其次是,照搬教学参考用书或其他教学设计案例。调查显示有l,3的教师的目标设计几乎照抄教学参考书。
再次是,把课程目标误读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实存在着相似性和联系,但二者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见表1)。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顾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把原本属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教条地直接挪作课时教学目标;把课程目标中“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当作课时教学目标等,这些都是混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
案例1: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3节第二课时“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2,掌握硫酸的主要性质。
[过程和方法]
3,学会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5,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评析]上述案例中采用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分项目设计模式”,从形式上看体现了新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但实际上是把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照搬到课堂教学目标中,这种人为将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割裂的做法,是对课时教学目标错误、片面的理解。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种目标,三个目标维度只是目标维度的要素,不一定是显性的目标维度,也不等同于每节课的目标维度。又如目标5“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显然,这样的描述缺少了与知识载体的融合,也不适宜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独立目标。
1.2设计上的误区――片面理解教学目标
首先是,过分关注知识体系,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还存在着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现象,甚至直接把《考试大纲》中的认知水平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这样的设计势必会导致目标f通常主要是知识1设计过高,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失去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
其次是。过分关注预设性目标,忽视生成性目标。预设性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教学的主要方向,构成教学活动的“下限”;而生成性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交流而激发出来的,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反映了教师高水平的教学素养,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学目标不是静止的蓝图、僵死的教条。只关注预设性目标的做法是缺乏教学机智的反映,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片面理解。
其三是,过分关注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待,学生的发展变化既包括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些显性成分;也包涵与学生行为变化相统一的心理变化,即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隐性成分。
案例2: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4.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在5以内)。
[评析]上述案例中的四个子目标虽然很具体,几乎涵盖了该节所有的知识内容,但显然只是对教材中显现出来的,能用语言、文字和符号表达的目标进行了设计,而对过程、方法、情感等隐性目标未予以关注,没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也就未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不妨在“甲烷”教学目标中加入“在学习甲烷结构与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在“烷烃”的教学目标中加入“通过烷烃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感受有机物的多样性和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样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预设性目标,还渗透了生成性目标:不仅指向明确而直接的教学结果(包括考试成绩),还指向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包括主动学习的兴趣、习惯、愿望、态度、方法、经历、体验等能长远影响学生发展的基础。
1.3表述上――错误陈述教学目标
首先是行为主体混乱。很多老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仍未能摆脱旧教学目标的束缚,教学目标中出现“培养学生……”、“使学生掌握……”、“帮助学生……”等以教师为教学目标行为主体的现象还较普遍。
案例3:鲁科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第二课时“乙酸”
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捕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质疑和亲历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评析]上述案例,虽然较全面地表达了对学生通过乙酸学习所期望达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等方面的目标,甚至为生成性目标留有一定的空间(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但从目标表述的方式看行为主体较混乱,有的目标主体是学生,有的是教师。如其中目标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目标2和4的行为主体是学生,陈述的是学生行为(会不会,如何经历、体验)而目标1中“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和目标3的主体又变成教师,陈述的是教师行为(做没做,怎么做)。显然用教师的行为表述教学目标是不合理的。
其次是该描述过于笼统。一些教师仍采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表述方式,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不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心中无数。
案例4:人教版化学第二册(理科)“化学平衡”
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常识性介绍化学平衡常数。
4.通过平衡的建立及平衡特征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评析]该案例不仅在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上使用错误(只表明了教师的教学意图),而且阐述目标时所使用的语言也较笼统,如“理解化学平衡的特性”是指“能说明化学平衡的特点”、还是“能根据平衡特点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又如,对“常识性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是定位在“知道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还是定位在“能举例说明平衡常数”,或者“认识平衡常数的意义”等?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还有象“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这些表述都模糊不清、难以测量。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几个策略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首先应了解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建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再对目标进行分类整合,并按一定的标准(先后左右顺序或重要程度等)进行排列;最后根据学生和实际教学环境确定目标存在的价值并进行调整。其中,建立目标和再次提炼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环节,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2.1依据课标和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
优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首先确定哪些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学科的核心知识,依据课程标准重新界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把握好课程所处位置及其与前后内容的关系,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起点能力、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状态。
首先是,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化学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挖掘课程和教材各种能体现三维目标的因素。并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如在必修2的“乙醇”一节教学目标中出现“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理解乙醇与钠的反应、取代、催化氧化、消去等方面的化学性质”,这样的设计就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因为课程标准在必修部分对乙醇的学习只要求“知道其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上述设计若放在《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有关“醇”的教学目标中就较为合理了。
其次是,进行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水平,控制难易程度。只有难易适度的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有人把“学情”全面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现有水平、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原有认知的缺陷,并结合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形成科学的目标体系的重要条件。
案例5:选修3《物质结构模块》“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教学目标设计
[学情调查]经过必修模块化学2的学习,对于“怎样认识氢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大多数学生认为:氢原子核外有一条明确的轨道,电子在轨道上高速运动:也有少数学生能用电子云来描述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对于“有多个电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如何运动?若以碳原子为例,怎样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碳原子核外的电子在明确的轨道上分层运动,第一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四个电子高速运动。可见,学生对原子轨道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卢瑟福模型和玻尔轨道模型之间。少部分学生能用电子云来描述氢原子的运动特点,但不能解释多个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这与学生以往的经验是建立在氢原子的电子云上有关,处于仅是记忆而非理解的水平。由以上对学情的了解可设计以下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
2.从氢原子光谱出发。认识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学习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要点,了解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
3.从更为复杂的光谱事实出发,认识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不足,从能级的视角较为本质地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轨道。
4.通过以上学习。认识到核外电子的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不能同时准确测定它的位置和速度,知道“电子云”是对电子在空间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形象描述。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建立的历史,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创造中的丰功伟绩。
2.2以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明确规定的学习内容是以化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实验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且知识类结果性目标更具体、易于测量,而过程和情意类体验性学习目标绝大多数是体验性、过程性的,只有借助于知识的载体才有实践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能仅仅是对三维目标简单的分类罗列,而应首先确立知识的主线,充分挖掘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方法目标和可能引起的情感体验,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领域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案例6: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教学目标]
1.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认识盐桥的作用。
2.能借助对Cu-Zn原电池原理的认识,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激发学习动机。
3.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应用中感悟知识的价值。
4.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探究和推理归纳原电池形成的一般条件,并根据课堂实验条件进行简单原电池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感受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
[设计思路]首先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在必修2学习过有关原电池的已有认知水平,确立各知识点及目标要求,再挖掘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以生成的目标,并确定适宜的要求层次。如“原电池电极反应”知识点的目标设计,可要求在教材提供的Cu-Zn原电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原理的理解,能书写陌生情境中简单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如已知电池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达到应用层次的较高要求:同时,在分析和书写过程中形成一般的方法(如根据总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确定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微粒、产物微粒和电子转移关系),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也能解决陌生情境的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实现方法目标和情意方面的目标。
2.3规范叙写方式,准确表述目标内容
实际教学中,因受教师主观认识的影响,教学目标的叙写不规范、表述不准确现象常见于教学设计中,甚至在一些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中也不乏行为主体不明确或行为动词不具体等问题。如何使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准确体现在教案中?一是应注意目标结构,即采用“整合模式”,而不是“分项模式”,融合式陈述方式更能表达三维目标的整体特性。因为三维目标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整体。三者是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实现的,正所谓知识、认知和态度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知识是认知的目的,认知是知识学习的手段,态度是认知的动力。二是对于结果性目标应关注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具体)、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即通常所说的ABCD模式,特别是行为动词的选择,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也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而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如说出……,判断……,设计……等)。而对于体验性目标(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数时候是以隐性状态出现,难以直接观察、无形的、不易测量,一般用一些“过程性”动词来表述结果(如体验……,学会欣赏……等),不提出可测量的学习结果,且主要用于陈述长期才能实现的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或无须结果化的目标。
案例7:“脱酸素剂成分的检验”的教学目标设计
1.所有学生能应用铁的还原性、原电池原理等知识解释“脱酸素剂”的作用原理;掌握铁等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并能设计方案解决“脱酸素剂”的成分检验问题。
2.正确完成“脱酸素剂”中各成分检验的操作并得出结论,总结检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认识食品保鲜的意义;通过对“脱氧素剂”名称的认知形成科学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索桂芳,冯秀军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天津教,2007,(7)
[2]陈永良提高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化学教学,2009(8):50
[3]邱细荣,刘家访,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辩,教育导刊,2008(7):30-32
[4]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商报,2007,4-20(6)
[5]吴刚平全面关注教学目标的意义,教育科学论坛,2009(2):1
[6]苏仁标,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化学教育,2008(9):23
[7]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76
[8]汤国平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施,上海教育科研,2008(9):71
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教学
进行整合,不仅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有益于提升与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
一、利用网络资源,更新教学观念,扩充知识储备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地被广大教师接受,并正转化为教师
日常的教学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正扮演着搭建新旧观念转化
的桥梁,通过新课程教育网站、论坛、博客,我们能够及时地了解大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得到的收获成果,浏览优秀的课堂案例,倾听独到的思想见解……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我们以新的思考和启迪。无疑,这些融入实践的教育理念逐渐通过网络传递给广大教师,并使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逐渐改变自身,改变课堂,改变学生。
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成为一线教师备课的资源库。我们第一线的教师必须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要好好地利用,比如在某些学科网站,有着大量的教学教案、课件、试卷,我们可以下载以后进行筛选、修改加工,最后内化成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料,这样汲取他人长处,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另外,在苏教版化学新教材中,融入了一些前沿科技和最新理论,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有时难免会捉襟见肘,在备课时,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自身先进行“充电”,这样对学生授课时,就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恰当运用,课堂教学的“点睛笔”
新课标提出化学教育应充分体现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在化学必修1《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将硫酸的工业生产“搬”进教室课堂,让学生亲眼看到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等设备的基本构造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详细流程,甚至利用网络多媒
体交互技术,学生可以用鼠标亲手操作模拟硫酸工业生产,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参与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加强。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图像缩放、资源下载、重组等功能,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学生普遍容易混淆的错误实验操作,形象、直观地“做”给学生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说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一直是强调“酸入水”的,为什么不做做“水入酸”呢?如果这样做了就会出现液滴飞溅的现象。由于比较危险,课堂上教师一般是不会演示这种错误的做法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自己去完成一下这个“冒险”的举动了。相信学生在看到了飞溅的液滴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水入酸”的操作是错误的了吧!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就解决了在实验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验的遗憾了。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还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学习中,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普通的演示实验,用导线、电解槽、电极、电流表等向学生讲述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原理。学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电子是如何进行定向转移并形成电流的,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电极不纯,现象并不十分的明显。也就是说,受实验材料的局限,教师的演示只能从宏观角度入手,让学生从实验表面现象去感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而无法了解原电池工作的微观世界。而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效果,就可以让微观世界宏观化,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观看到电子是如何由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的,真正准确地掌握
了知识要点。同样在苏教版《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的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s、p、d等轨道的形状呈现出来,特别在轨道重叠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头碰头”形成σ键、而“肩并肩”形成π键,两者的区别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还可以通过动画效果,探究这两种共价键的对称性以及稳定程度。这样将枯燥深奥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启迪了学生思维。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将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需求有机整合,让课程和教学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享受化学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学习乐趣。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1702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沟通与合作,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新课程强调互动教学的理念指引下,化学课堂教学总体上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新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精心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恰当使用互动教学的现象,使得教学互动被异化并走进误区,背离了新课程教学互动的本义和真义。要扭转这种现象,需在认识各类互动异化现象的基础上,采用恰当有效的应对策略。
1 形式与内容并重――避免虚假互动
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片面强调互动的形式,忽视互动的内容和实质,为互动而互动,导致互动的形式化、不真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互动的形式化体现在教师的提问不当上,封闭性问题明显多于开放性问题。例如,在进行铜锌原电池教学时,教师习惯于提出如下一系列问题:(1)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2)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3)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连接上端又有什么现象?气泡在哪里逸出?怎样逸出?(4)在导线中接入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向什么方向偏转?(5)电极名称的确定完全由电极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吗?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虽然使得课堂更为热闹,但并不能真正启迪学生思维,实质上是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尽管封闭性问题的使用能够检查学生原理应用和概念的掌握情况,但它不像开放性问题那样能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互动的形式化还出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在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背后,出现了诸多问题:第一,合作主题的形式化。要么是主题比较简单(如第1、2问),无需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课堂讨论只是浪费教学时间的过场而己;要么是主题比较复杂(如第5问),确实需要学生共同解决,但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思考空间和时间,难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效果。如此的互动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进行思考,也就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二,学生合作的形式化。合作学习的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第三,教师指导的形式化。一旦学生进入了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教师就在不同的合作小组之间来回走动巡视,看似很忙、很关注,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此的合作学习在实质上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互动起来,更无法使学生从中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教学互动当然包括师生问答、小组合作讨论等看得见的形式上的互动,但互动的真谛在于师生精神敞开、心灵对话,从而达成师生视界融合。互动不仅要形动,更需要心动。教师恰当的精彩讲授会激起学生内心思想的波澜,静悄悄的课堂也会洋溢互动,而太热闹频繁的形式互动有时反而会阻碍学生的独立思考。
2 重视师生交流――共建平等互动
新课程强调的教与学之间不再是“给水”与“接水”的关系,而是共同“找水”的关系。师生是携手前行,实现学生学业进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统一。目前课堂教学互动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教师想与谁互动就与谁互动,想怎么互动就怎么互动。教师把握着互动的方向和速度,学生则相对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这种处理方式导致了“师动生不动”现象的产生,无意间剥夺了学生的质疑精神与自主学习权利,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水果电池已经得到普遍采用。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在介绍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工作原理后,接着演示水果电池的实验。学生看到电流计指针偏转后,都会欢呼起来,惊叹于电流的产生。此时,教师往往会介绍水果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严格说来,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能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互动。若采取三方面的措施,则不仅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即课前安排学生自主准备相关材料,课上由学生自行设计并进行实验,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第二,将水果电池实验前移至课的开始,以该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认知热情。第三,充分考虑学生已有基础,让学生在课堂结束时自主分析电池产生的原因,明确水果电池的构造。
实施师生互动的关键是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上的体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学生来说是“眼动加口动,思维启动;手动加脑动,整体行动”,对学生和老师而言是“师动带生动,师生互动;生动扣生动,生生互动”的良性互动状态。
3 关注教学生成――实现精彩互动
钟启泉教授说过:“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有效互动就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深层思维,体现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
然而,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兼之部分教师自信心不足,在现实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多课前预设的互动、少课堂生成的互动;重视课前预设的互动,轻视课堂生成的互动。不少的公开课和常态课就是顺着教师课前预设的互动逐步展开,提问按照事先的设计思路进行,提什么问,甚至连提谁的问,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一呼,学生百应,整个互动过程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进行。这些假问题与课堂场面的“虚假繁荣”突显了教师本位,必然会导致学生本位的缺失。其实,教学中随时随处都会发生课堂“意外”,出现生成性的问题,生成许多新的潜在资源和师生互动,如运用得好,会对课堂教学增添几分精彩。
例如,在《化学1》金属钠教学中做完钠与水(将钠投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的反应实验后,我提问学生:“将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有何现象?”学生从常理推断出可以置换出铜。此时我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验证。绝大多数同学的实验现象,与课前预设基本一致:该反应有无色气体和蓝色沉淀产生。为此,我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这时突然有一个学生说他做的实验试管壁有红色的固体析出,出乎意料的现象打乱了我的思路,面对这个意外,我并未死守教案思路和预设互动,对其视而不见、不予理睬,而是试图冲击学生的思维,以期碰撞出新思维的火花。于是,我请这位同学回忆他的操作过程。他说他是将硫酸铜溶液滴入盛有金属钠的试管中。我又按照他的做法进行了演示实验,发现现象确实如此。在这种悱愤的状态下,我安排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让他们碰撞智慧的火花。经长时间讨论,最终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论:溶液少时,剧烈反应产生的热使产生的氢氧化铜分解为氧化铜,氧化铜在充满热氢气的氛围中,部分被还原成单质铜,因而在试管壁上又有红色的物质析出。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课堂出现了未曾预料的精彩,学生的思考深度、情感体验甚至超过了我的预期。
为了确保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与文本内容,对教学过程与互动情景等进行精心预设。同时,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教师也不可忽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潜在教学资源与师生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人格互动。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互动比教师备课时预设的互动更有意义和价值。为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师生需求将预设的互动进行及时调整优化与适当拓展,以实现课前预设的互动与课堂生成的互动的有机统一、共存共赢。当然,若能在课前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设想出对应的处理方案,无疑会更有利于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解决。
论文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美国学者鲍里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至关重要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习成功率。我国学者叶澜教授认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是好课了。
有效课堂之所以有效可以分为班有效、课有效、时有效。班有效,就是指教师能有效地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课有效,就是指教师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让课与课彼此连续并完整;时有效,就是指教师将这些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在每一课所规定的统一的单位时间内进行。有效课堂最主要的是高效性,使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学段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有效教学就是追求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认为想要进行有效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有效备课入手
1 把握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前提。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新课改后,我们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了解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2 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明确一节课知识与能力的获得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计划在学习的前、中、后选取何种具体做法,使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最优化。备课还要考虑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评价等问题。考虑到课堂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以便运用教育机智随机应变。
3 备课时还应注意备课的形式、内容应和实际相结合。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一人或查阅资料或借鉴现成教案。新的备课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上课特点而不同。尤其是关注备课中的信息采集,要求有比较大的教学信息量,信息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把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知识教给学生,把教学引入学科领域的前沿”。
总之,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多一些时效性,进行有效备课。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构建一种有效教学的框架,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效果,构筑高中教育优质工程。
三、合理安排课堂的时间。做到游刃有余
明确课堂每个环节要完成的目标,是在有效的时间里达到高效是关键。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精心设计、妥善处理每个环节,合理分配时间。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情况及时调整预案,不提无效问题,避免重复讲解。 转贴于
四、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获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材料的不同,可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相同。如对实验现象进行现场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原电池》一节时,我们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每组都有导线、电流表。分步探究使电流表发生偏转的条件。(1)菠萝、西红柿、桔子、铜—锌电极;(2)菠萝、西红柿、桔子、铜—铜电极;(3)稀硫酸、铜—锌电极;(4)稀硫酸、锌—锌电极;(5)稀硫酸、铁—铜电极;(6)氯化钠溶液、铁—铜电极;(7)氯化钠溶液、铁—石墨电极;(8)稀硫酸、镁—铝电极;(9)氢氧化钠溶液、镁—铝电极。在分步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清晰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闭合,再加氧化和还原”。
五、有效合理的提问
问题的设计及课堂提问的技巧很重要,有效合理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问题的难度要适宜,具有思维价值;(2)问题要具体,表述要清晰、准确;(3)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回答,不要急于评判;(4)提问要兼顾各类学生;(5)对学生的回答必须作出评价。
另外,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巧妙设疑:(1)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设计问题;(2)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处设计问题;(3)在学生的思维受阻处设计问题;(4)在学生所遇疑难之处设计问题。
六、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重视多媒体的运用
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及实物投影等,精心设计制作课件学具等,有效缩短学生理解的时间,给学生更直观的表象,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讲环境保护,我们用多媒体展示了许多环境被破坏的图片,令人震撼,印象深刻。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39-01
作为教师都应该不断进行反思,无论是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反思还是课后反思,都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反思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当中,而不是某一个阶段的特殊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的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反思,反思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找出差距,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一、做好课前反思,力求心中有数。
高中的全部化学内容,如果教师不认真理会新课标要求,往往就会出现任意拔高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人为制造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紧张关系。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新课标。一,要做到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化学新课程力求更全面地展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化学科学素养,以更具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二,应把新课程与原大纲进行详细比较。与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具有如下特点,实施时应注意把握三个课程目标维度的要求,注重重要的化学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积极态度的学习与养成,配合内容标准,通过“查阅资料” 、“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 、“调查访问”等活动内容,体现学习主题内容时所提倡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三,应把新课程理念与新教材进行对照并感悟。正确把握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思想。在模块教学设计时,注意教学内容以模块为一个整体对应36课时,把握每一个模块的功能和内容特点,做好四个层面的教学设计:①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②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③基于模块的节课题教学设计;④基于模块的课时教学设计。在上述四个层面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加强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学习心理尚未最后定型,可塑性很大。具有接受生动、形象化教育的年龄特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实验中获得启示,理解知识,展开思维。这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帮助他们从经验型的抽象思维向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发展。例如:讲“钠与水反应”时,先给学生演示了课本上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放出气体的成分,进而讨论验证该气体的方法。验证之前,先要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这就要求学生预先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在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时,要求学生先掌握基本操作程序、仪器的使用方法,然后再让他们自行实验,学会实验的误差分析。从容量瓶到滴定管,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可以分析出十几种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让学生在做实验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习。学生应该是一个思想者,而不是一个机械的接受者。
2、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十一世纪的化学将是最实用的科学,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也将是最讲究实用的学生。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化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和形象的应用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氨的合成”时,给学生讲德国化学家哈博在合成氨工业化及合成氨应用上的功与过。另外,还要把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结合起来,所选择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如“法医是如何提取指纹的?交警如何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医院里吃钡餐是怎么回事?怎样检查人是否患有糖尿病?人为什么会煤气中毒?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什么优越性?”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需要动一番脑筋才能回答的问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化学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各类方法点拨。设计“探究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对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大有裨益。如:讲原电池时,让学生选取各种各样的水果,根据已过学的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进行自制水果电池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巩固课堂教学,增强提高动手能力。又如:在讲化学电源时,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目前社会使用广泛的电池并了解不同电池的反应原理,这就比以往的传统讲授显得生动而且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
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很多,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1.1 学生学习被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造成学生发展的两极分化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制。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1.2 师生互动性不强。目前,师生互动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单向的。它的一个弊端是忽视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1.3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现实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中,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教师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2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2.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深掘教材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笔者是这样导课的:木匠在木桩上钉钉子时,常往钉子上吐唾沫,你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用真实的生活素材举例,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抓住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原电池工作原理时,我是开设了随堂实验,让学生自带一个橙子来,同桌配合组装成一原电池装置,观察二极管是否发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大被激发出来。
2.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前提下,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构建一种有效教学的框架,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效果,构筑高中教育优质工程。
2.3 备课要充分。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多一些时效性,进行有效备课。笔者认为备课得从下面几点出发:
①把握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教师进行有效备课。新课改后,我们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了解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目标要实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明确一节课知识与能力的获得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备课还要考虑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评价等问题。考虑到课堂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以便运用教育机智随机应变。
③形式灵活多样。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一人或查阅资料或借鉴现成教案。新的备课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上课特点而不同。尤其是关注备课中的信息采集,要求有比较大的教学信息量,信息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
2.4 课堂上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做到有效讲授与提问。 明确课堂每个环节要完成的目标,是在有效的时间里达到高效是关键。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精心设计、妥善处理每个环节,合理分配时间。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情况及时调整预案,不提无效问题,避免重复讲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089-02
一堂好的化学课,犹如一池春水,虚者波澜不惊,实则蕴涵着无穷的智慧与能量。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把握45分钟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幕后准备
化学课前、课后准备可以从实验准备的可塑性、习题演练的高效性、作业批改的及时性这三方面入手。
1.做好课前的实验准备工作。每次课堂实验,都必须认真准备,并学会改进实验,做好一次及以上的模拟工作,确保课堂实验的成功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要多做习题演练,多看杂志,多发现问题。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未建立溶解平衡概念,为此,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家庭小实验:往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观察实验现象。在课堂中通过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由学生得出结论:存在“溶解结晶平衡”。这一措施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衡移动的印象,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3.及时进行作业批改,甚至做到面批,解决部分学生的个别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讲解错得比较多的题目,同时选好题做变式练习。
二、课题引入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认为,入题可以从以下几个类型着手:
1.实验引入。例如,原电池引入。课后的家庭小实验,可以改为课堂引入的基础,可以设计一个“柠檬电池”,创设情境:为何水果也可以产生电流?通过一节课的探究、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惑。
2.旧知识引入。例如,盐类水解引入。在这一课题的引入中,往往采用实验引入的方法,但实际上也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出发,提问盐溶液中存在哪些平衡,这些微粒相互之间又有什么影响?从而提出盐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是碱性。
3.熟知引入。例如,在太阳光的作用下,绿色植物将CO2和H2O转化为糖类物质,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物质,糖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糖类物质都甜吗?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也可以改写成C6(H2O)6,历史上把糖类叫做“碳水化合物”,你认为这种说法能作为糖类物质的定义吗?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承上启下,让学生注重已学知识的应用。教师要重视用生动、鲜活的生命元素作用于课堂教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故事引入。例如,在《钠的性质和应用》教学中,笔者引用了网络上《广州日报》2001年7月8日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的素材。
三、教学探究要注重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精髓。
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型:
1.整堂课的探究式教学。例如,SO2教案。整堂课可以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探究问题出发:
探究一:SO2的溶解性情况,如何用实验来验证?
探究二:从物质组成角度分析,SO2是不是酸性氧化物,如何用实验来验证?
探究三:从化合价角度分析,SO2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如何用实验来验证?
探究四:SO2的漂白性。
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推测、设计实验、结果验证三步曲,实现整堂课的教学目的及重难点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部分教学环节的探究式教学。氯气的教学(氯气与水的反应)。
探究一: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吗?
探究二:如果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什么?
探究三:氯水中可能有哪些微粒存在?
对于氯气这一节内容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是重难点,氯气与碱的反应仅仅是这一反应的衍生,所以必须把这一内容讲透,用抽丝拨茧、层层深入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思维。
四、实验应用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课堂演示实验的合理利用,是建立有效的教学行为的保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改进实验。学会用生活用品来代替实验药品、仪器;认真评价课本实验的各种方案,学会创新、改进实验。例如,铜与稀硝酸实验的改进。笔者改用针筒实验,不仅解决了尾气排放的问题,还实现了NO与NO2的转换。
2.认真对待科学探究。例如,氢气、氯气的爆鸣实验。这一实验的演示,无论对于笔者还是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甚至表示:氢氯爆鸣实验,终身难忘。
3.演示规范。例如,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对比。这一实验尽管操作非常简单,但学生在观察及描述实验现象时,往往丢三落四,不够全面,教师可以趁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媒体、实物投影的应用要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无法用宏观物质描述的微观模型演示。例如: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的原理,可以采用Flash播放。另外,有机分子式等可以用Gaussview、ACD Labs FreeWare等软件的绘制。
2.无法清楚观察实验。例如,试管操作;铜-锌原电池的铜片、锌片表面观察。演示实验最强调实验的可观性,而以往受条件限制,后排学生一般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有了实物投影,效果非常好,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有纪念意义的大事件录像回放。例如,《环境保护》中,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造成的严重危害,可以采用播放录像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评价体系的渗入要从各方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要从各方面评价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从课堂表现情况评价(举手发言、小组讨论、课堂实验参与情况等)。评价体系的介入,有利于刺激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上课的效率。
师生之间的交流毕竟是有限的,对于教师来说,把握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值得共同研究、共同帮助、共同提高的永恒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