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1 23:51: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就业实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三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尝试将三个环节合并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三个环节同时开展,延长至整个大四学年,实现一体化的新模式,既保证各环节的教学质量,又促进了学生就业。
关键词 实习;就业;一体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特别重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教学环节[1-2]。这两个环节可以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还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和应用。
但是在很多高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这两个环节是同时进行的,一般安排在大四学年。由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学生为了找工作往往无心参与这些毕业实践环节。造成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下降,这又反过来影响学生就业率[3-5]。因此,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想办法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1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实习单位出于经济效益和产品成品率的考虑,一般不会安排具体的工作给实习生。大多只是停留在参观,了解生产流程上。由于实习学生可能会干扰到正常生产,学生在生产现场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无法实现锻炼动手能力。师资方面,一般是很多学生只有几个老师带队,指导力量不足。实习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实习的时间和质量都难以保证。久而久之,毕业实习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达不到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
1.2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大多由校内老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开题。由于跟企业接触少,选题往往脱离工程实际,跟现有技术相比太过陈旧,基本上就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简单运用。
老师方面,指导工作量过大,平均每位教师所带学生数过多,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就不可能对每位学生进行详细指导。
学生方面,很多学生忙着考证、找工作、考研复试等等,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少,很多学生靠答辩前突击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1.3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于应用型的专业,如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毕业设计所用知识又与企业脱轨。导致学生能力不能满足工作单位要求,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就大大减弱,大大加大了就业难度。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体化教学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就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三个环节的开展时间由一年延长至整个大学四年,这就有效解决了各环节时间不足的问题。从入学就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生结合以后的就业意向可以寻找实习单位,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的积累,同时加强所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加大实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较早的熟悉工作环境,毕业后就可以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就业时争取在实习单位就业就相对容易多了,即使去相关单位就业,也有了比较好的工作经验。
对于没有联系校外实习的学生,可以聘请企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在校内实习时给予相关指导。
新模式教学中,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比较宽松,时间安排也完全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安排。然而,为了保证学生能切实提高各种使用技能,新模式下,必须采取统一的、严格的、高标准的考核要求。从根本上来控制教学质量。
3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条件
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管理和实践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这里对教学实践条件的建设方案加以分析。总体可以有三种方案。
3.1学校内部建立接近企业的实验基地、实习工厂
在实习工厂为学生提供各种实验环境。此方案要求资金投入比较高,实施起来建设的时间比较长。但是使用权限和管理自由度最大。学生在实验基地开展毕业设计和实习时,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
3.2开展校企联合办学
这种方式要求在学习初期就有很明确的培养方向和培养计划。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在企业实习,最后实习的积累可以完成毕业设计。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企业需求最接近,很好就业。这样实习时间很长,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理论知识的应用得到应用,毕业设计题目贴近企业的技术需求,毕业设计准备充分。通过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学生因为实习和毕业设计锻炼的技能最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也能够很快的完成职业转换。但是这种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
3.3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通过工厂实习的方式
学生自己在企业中找到指导老师,在企业里面实习,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方式需要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老师的合作。
4总结
一体化的新模式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三者有机融合, 使三项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提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给出了几种可能的实现条件。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毕业后,学生能更快的适应企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葛祥友,莫徽忠,黄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J].大众科技,2013,4.
[2]苏聪聪.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
[3]周庆元,包文殊.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二、实习生角度的思考
(一)实习生计划给大学生带来的利益
1、了解企业,了解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通过实习,实习生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实习企业的信息,接触、熟悉岗位、单位业务,真正认识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与自身能力的差距。同时,实习生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职业倾向如何,亲身体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明确的自我认知,明白学什么,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需要自己付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思考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对今后的择业方向做出更客观理智的规划。
2、进入知名企业的敲门砖
目前,跨国公司及国内知名企业几乎都具备了完善的实习生制度,通过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及薪酬制度等一系列方式来全面考察员工,并直接从实习生中招聘优秀的人才留在企业工作。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实习生是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最理想、最便捷的方式,只有进入了实习生的行列才会有机会进入向往的企业工作。
3、接受职业化培训,转变角色
企业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助于帮助他们尽早实现角色的转变,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实习生的角色转变不会一步到位,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接受职业化培训。培训过程中,企业为实习生量身定做培训课程,除对公司概况、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等进行介绍外,还要针对实习生初涉职场这一特殊情况,增加压力缓解、时间管理、职业道德、工作心态等培训内容,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认同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氛围,实现从思想到行为全方位的快速的角色转变。
4、获得可观的薪酬待遇
大学生利用暑假或者寒假业余时间到企业实习,不仅可以接触社会、熟悉行业、认清自己,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规划,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二)实习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
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实习生,无论实习期间从事什么工作、实习的目的是什么,都要抱着虚心学习、展现能力的态度,而不能认为实习就是一个形式,对实习工作不重视等不正确的想法。同时,实习单位的选择,首先要和自己的兴趣和人生规划尤其是职业规划相结合,还要考虑到所修专业等因素,最好能将兴趣、人生规划和专业三者相结合来进行理性选择。
2、实习生与企业应签订实习协议
实习生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没有正式确立,实习生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又相当匮乏,在实践中实习生的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因此,签订一份实习协议显得非常重要,在实习协议中,双方就实习期内实习时间的约定、实习期间实习报酬的约定、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发生伤亡的处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知识产权归属的约定等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份完善的实习协议可作为实习过程中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
三、企业角度的思考
(一)实习生计划给企业带来的利益
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实习生制度是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只要在企业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会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帮助社会来培养人才,让实习生真正地了解社会、了解公司运作,有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平台。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企业更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企业能力范围内,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支付给在本企业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从财政上予以支持;现在,许多行业主管部门又陆续推出了各种实习补贴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对一些创业初期的企业,或者中小型企业而言,尤其具有吸引力,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另外,从企业自身来说,一些短期内空缺的人员岗位,或者是一些不需要招固定员工的岗位,也可以交由实习生来承担,节约企业的开支。
3、提高招聘的准确性,丰富企业形象
实习生计划是招聘和甄选的延伸,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经过有效观察、评测,企业对实习生的知识水平、岗位适应情况、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等都会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在全方位准确了解实习生基础上选拔人才,提高了招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企业推行实习生计划,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利用大学生的口碑营销来树立起企业的品牌,丰富企业的形象,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1、防止成为“黄埔军校”
企业应该精心打造实习基地,更加有计划地招收实习生。有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一定想真正加入该企业,而在于将实习经历作为进入其他知名企业的跳板。因此,企业在招聘实习生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人岗匹配,需要利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了解实习生的兴趣爱好、未来职业发展预期,综合各种信息推断学生寻找实习的动机,避免成为为其他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实习期满,要收集实习生对公司和工作的反馈,特别是注重收集选择离开的那部分实习生的意见,为改进下一年实习生计划做准备。
2、新《劳动合同法》过分保护劳动者权利,劳动关系没确立
在劳动关系方面,一方面,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否建立劳动关系还没有统一说法,但是目前司法实践中主流意见基本上倾向于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另一方面,教育部、财政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实习生的权利义务也做了一些规定,如“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这样,造成了很多时候实习生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难以处理。因此,从中小企业作为实习单位的角度出发,与实习生签订一份实习协议很有必要的,可在协议中明确实习报酬的标准、实习纪律、实习生过错造成单位经济损失的处理、实习生人身意外保险、学校在实习过程中的职责要求及学校的法律责任等。
然而,面对持续旺盛的人才需求市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确遭遇了“滑铁卢”,曾经的热门专业变得“门前冷落”。一时间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系为了生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被迫”改名、停招、撤销。如此现象令人费解同时,也不得不让人对IT职业教育者不自信乃至不能坚守的深思。其实,稍加分析、稍加调研,便知问题根本不在于专业本身,而在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人才的“产销不对路”。贴近所需,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技能需求同步,则是专业新生的解决之道。本文结合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构建“三化人才培养模式”。
2、 “三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中国的IT产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以“专注行业应用,提供行业定制服务”为特征的细分市场时代。教育服务无差别化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企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个性化、职业化的培养模式呼之欲出。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在保证学生较为扎实的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专业基础上,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产业和教学相结合、认证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按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专业建设模式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岗位化、方向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三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如下:
岗位化:也称职业培养岗位化。人才培养以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为要求,实施职业化人才培养,同时将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认证)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方向化:也称专业培养方向化。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依赖职业岗位群理念,结合专业人才需要,选取“数据库运维与应用开发、网站建设与WEB应用开发、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支持”三个职业岗位群,作为专业的学习方向,实施小班授课。
个性化:也称人才培养个性化。依赖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知识积累,有区别加以方向定置选择,达到因材施教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专业方向选择放在第四学期。
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对威海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产业细分市场区及人才需求反复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办学思路、各发展目标以及专业服务面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就业面向等方面进行了准确的定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威海,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辐射山东,以服务海洋产业信息化为主,服务于海洋业、商业、工业、农业、金融、政府、通信、教育、医疗和卫生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与应用,助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培养目标定位:立足威海、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IT产业链中的数据库运维与应用、网站建设与WEB应用开发、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支持等岗位(群)需求的技术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目标定位准确。
职业岗位定位:主要任职于以海洋业、商业、工业、农业、政府、通信、教育、医疗和卫生等领域,从事数据库管理员(DBA)、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和二次开发程序员、信息管理系统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员等岗位的工作。
3.2 面向工作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
3.2.1 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我们淡化专业意识,面向相应的职业岗位群,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组,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课程整合和重组的原则,组建模块化、专业方向化的课程结构,创造性地构建高职教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结构。
针对该专业三类岗位群涉及的核心技术岗位二十几种能力及课程的整体性原则,设计对应能力的课程模块。
3.2.2 教学环节的重构
通过“学训学训”分段递进式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逐步提高,形成职业技能的螺旋进阶。纵坐标方向上课程体系表现为从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到职业素质培养的逐步成长。
3.2.3 专业方向的课程组织
关键词: 陕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类型与模式
Key words: shaanxi provincial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ctivization;type and model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57-02
0引言
2008年以来,陕西省相继组建了多个职业教育集团。但是集团化办学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供参考。适时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对指导我省集团化办学实践,丰富我国职业教育理论具有深刻的意义。
1职教集团类型及组织模式
目前,国内外职教集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以教育主导性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校企结合型、股东主导型;以职教层次可分为中职职教集团、高职职教集团和中高衔接职教集团;以成员的性质可分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多元合作型;以地域范围可分为区域型、全国型、国际型;以联结方式可分为契约联结型、资产联结型、资产―契约混合联结型职教集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模式,一个职教集团可能不会限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同时属于多种类型。
近年来,我国的职教集团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模式,如“河南模式”、“天津模式”、“海南模式”、“江苏模式”、“山东模式”等等。有的通过“城乡联合、以城带乡”方式组成省级行业型和县市级区域型职教集团;有的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组建区域性(社区型)职教集团;有的依靠学校特色和行业背景组建成学校主导型职教集团;有的组成中高层次衔接的区域型和行业型职教集团;有的组成政府主导型职教集团;也有在组建原则上比较宽松的混合式的集团。我国职教集团组织模式呈现了一种丰富多彩的局面,对我省职教集团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
2陕西省职教集团发展现状
为了解决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突出问题,陕西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在全省实施了“一网两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2008年,省政府把职业教育列入“民生工程”重点项目之首,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则是其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2007年下半年,陕西省教育厅成立了集团化办学调研组,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目标一致、自愿参加、权责对等、优势互补”的职教集团组建原则,积极稳妥地组建职业教育集团。2008年4月,陕西省以重点职业院校为龙头,以骨干专业为纽带,通过校际、校企间在教学、管理、资源等方面的联合,组建了陕西机电、陕西电子、陕西化工、陕西经贸、陕西现代服务五大职教集团。2009年2月,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西安轨道交通、西安软件服务外包、西安动漫、西安旅游四个职教集团成立。此后,在政府引导下,陕西装备制造业、陕西交通物流、陕西航空、陕西建筑建材、杨凌现代农业等六个职业教育集团相继成立。目前,全省专业性或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已达14个。另外,陕西现代工业、汉中职教集团两个集团已经通过主管部门批准,将于近期组建成立。
这些集团以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办学规模大、实力强、质量高的一批知名职业院校为龙头,联合相关院校、行业及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升了陕西省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和水平,增强了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充分调动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近日得知,陕西省从2010年开始启动职业教育3年攻坚计划,将通过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建10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和5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可以预见,陕西省的职教集团数量在三年内将超过30个。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将在我省得到较快地发展,并将在职业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得角色。
3陕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分析
3.1 陕西省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特色
3.1.1 广泛合作,辐射示范效应好陕西省职教集团化办学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已经组建成立了14个职教集团。这些职教集团包含了584个成员单位,其中加盟院校230所,成员企业及行业协会或研究所354家,集团在校生人数将近90万,有效带动了陕西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本地区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办学质量和就业率的提高。
3.1.2 政府引导组建,院校主导运行陕西省的职教集团均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组建,其中省教育厅批准6个,西安市、渭南市政府批准5个,省信息产业厅等厅局批准3个。牵头单位都是高、中职院校,其中高职院校6所,中职学校7所,本科院校1所。各集团均通过了集团章程,集团内采取理事会的形式协调成员关系,牵头院校为理事长单位,主导并协调集团的运作和发展。
3.1.3 行业性特征明显我省的职教集团均有鲜明行业性特征。加盟14个职教集团的行业协会、企业以及研究所多达354家。这些行业企业与集团成员学校可以在职教集团框架内建立深层次合作的人才培养的机制。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进一步贴近企业用人要求,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毕业生的就业率。
3.1.4 区域性特色突出我省的职教集团有10个位于省会城市西安,其余4个分布于西安周边的咸阳市、渭南市、阎良开发区和杨凌开发区,都处于陕西省大力推动的“西咸一体化”和国家批准开发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域范围内。这些集团依托于陕西省或西安市重点发展的多个支柱产业,是具有明显的西安地域特色的职教集团。
3.2 陕西省职教集团发展的困境陕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社会各界继续研究并解决。
3.2.1 政策上的认同与保障不足陕西省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缺乏从政策上的支持,至今没有出台指导和规范集团化办学的政策文件,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套措施以及多部门的联动机制还未形成。14个职教集团的主管部门就达6个,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职教集团内部互相沟通的平台。
3.2.2 集团组建和运行模式单一我省的14个职教集团在类型上都属于契约联结、学校主导型,并具有明显的行业性特征以及西安区域性特征,类型和模式上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就不能彰显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活力以及辐射示范效应,更谈不上多元类型主体的共生发展。
3.2.3 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省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利益是企业社会行为的根本驱动力,在现有体制下企业参与集团只能获取很容易得到的人力资源,很难从集团的运作中直接获取收益,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热情。另外,安全问题也是企业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障碍。
3.2.4 未能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陕西省14个职教集团都是按照契约形式联结组建的,此模式中成员之间关系较为松散,集团对成员的约束性不强。一方面,成员学校之间很难进行实质性整合来形成集团办学优势;另一方面,还没有设计出调动企业积极性的运作机制,企业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
4陕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思路
4.1 统筹规划,配套政策政府应该担负起统筹规划的职责,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合理引导和宏观调控,以推动职教集团协调、稳妥地发展。同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制定本省职教集团的发展政策,研究其发展规模和运作方式;制定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建立保证集团运行的长效动力机制。
4.2 模式多样,机制创新为了提高职教集团的生命力和活力,必须改变我省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单一的局面,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型合作职教集团等等。必须通过组织结构及运作机制的创新,妥善解决好成员之间资产、体制、利益等问题,做到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补,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才能使集团化办学之路走得更远。
4.3 完善制度,大力宣传保证我省职教集团有效运作的深层次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很多集团内部的合作只停留在协议层面,或者是初级阶段,集团制度建设将是职教集团内涵发展的长期任务。必须加强宣传力度,扩大职教集团的影响力,提高社会的认知度。要营造出政府大力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教集团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加深各成员单位参与共建的意识。
4.4 规范发展,打造品牌我省的职教集团既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依照职教集团理论,在政府规划和指导下有序规范的建设和发展。又要坚持陕西地区办学的个性化,根据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办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形成具有较高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职教集团品牌,辐射和带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
5结束语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在陕西省的实践,推动了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同时,职教集团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等主体共同协作、改革创新、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卢力群.努力把陕西建设成为全国职教强省.职教特刊(华商报),2010,5,30.
[2]涂三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09,(1)(上):8-11.
下面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课程比重过多,专业课程比重偏少。公共课门数少、课时比重大。而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方向课程课时量偏少,课程门数偏多,“大而全、小而全”导致许多课程只能泛而不精,学生只能了解皮毛。
(二)实践课比重偏少,理论讲授比重偏多。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实践课程环节必不可少。按合理的课时量分配应该是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四部分课程数和学时数依次应构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菱形结构。
(三)课程设置过细。我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门数偏多,面面俱到,这导致了学习起来大而不精,缺乏专业职能方向性和技能提升的连续性。
(四)课程设置未体现地方特色。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同时还应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凸显自身的地方特色。
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优化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查、走访,行业专家座谈了解分析,总结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语言沟通表达、信息获取、服务交流礼仪、就业、实际操作、社会适应、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掌握一门以上外语,懂得各国、各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因此我们主要确定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主要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五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开设了微积分、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线性代数、统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开设专业核心课:旅游学概论、现代服务业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学、旅游商务英语、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心理学。为了拓展学生职业能力、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开设了专业选修模块以二选一的模式让学生门自主选择。增加专业课程课内实践课时的比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选修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展职业发展能力。同时我们根据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建立和拓展了多地专业实习基地,通过旅游企业认知实见、专业讲座、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来提到学生的专业认识、零就业期、职业发展设计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健全管理体系。对于管理体系的建立采用了校院系企四级分工负责管理方式。校级教务处进行监控职能管理,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进行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管理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行业发展变化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
实践教学层次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实践、―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实践”:第一、二学期为“认知实践”,完成校内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到企业实地参观和听取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进行行业认知实践;认知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实践”:第三、四、五学期为“课内教学与实训”,在学校进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并在校内进行餐饮、客房、前厅等部门轮岗实训。主要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实践”:第六、七学期为“顶岗见习”,学生到旅游、酒店企业集中顶岗见习。到旅行社见习,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到酒店企业见习,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到旅游景区见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实习期为半年左右。
(4)第四个“实践”:第八学期为“就业创业实习”学生到酒店企业就业实习,同时为就业创业打基础。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零就业提供了施展机遇和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实践” :第八学期为“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学生到酒店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也可选用教师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杨尚英,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与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9.6:200-201.
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外,更必须具有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一是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还应该具有本专业在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具有指导本专业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能力。
具体地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具有这样几方面的素质川:(1)应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验、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2)应具备“三动手”—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技能提升之路。(3)能够教育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如操作人员的“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维修人员的“不怕苦、不怕脏”的品质等。(4)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
二、“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三个方面(1)知识结构。高职教育的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熟悉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术、技能,并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2)素质结构。作为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必须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必须具有敬业精神。(3)能力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教学能力、操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了“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重任。
三、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目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原来主要从事开放本、专科和普通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研究生占83%,都具备讲师以上职称,还有教授和副教授,具有较强的理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学院成立之初,已意识到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的要求,及时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学习,或到国内示范性高职院校学习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部分教师基本具备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但还有不少教师未达到要求,他们所缺乏的主要是实践经验与动手操作能力,这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也将影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建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尽快地帮助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提高相关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师,除了要具有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设计与制造、信息技术与控制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学术水平外,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机电设备、机电产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动手操作能力。
针对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现状,笔者提出建设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议。
(1)鼓励更多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
虽然“双师型”教师要注重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教师的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这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尤为重要。学院应在政策上更加宽松,鼓励并支持更多的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促进教师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全面提高,使教师学历结构更加合理,提升“双师型”的含金量。
(2)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同类学校进修学习
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方向,选派骨干教师去发达国家或国内示范性同类学校对口专业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学习如何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
(3)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理论素质是必备的条件之一,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作为高校教师必修的四门课程的岗前培训,以便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建议新招聘来的应届毕业生,必须到有一定规模的机床厂、自动化生产企业等对口基层实习锻炼一年以上,以积累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并在两年内取得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 (4)直接到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对未经过基层实践锻炼的在职青年教师,也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安排他们到有一定规模的机床厂、自动化生产企业等对口基层单位进行锻炼。要求他们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道,直接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研制和老产品的技术改造,在生产一线进行锻炼与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
(5)利用实习、实训机会,进行传、帮、带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实践性环节较多,教研室可以安排已达“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帮助未达“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利用实习、实训等操作机会进行传、帮、带。
(6)加强校企合作,聘请工程技术、管理等一线兼职教师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合作已成为共识。通过校企合作,使教师在合作中获取企业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直接聘请企业中的工程技术、管理等一线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为用人单位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正在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商谈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事宜,这为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了积极的准备。
(7)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政策倾斜
对于具备“双师型”要求的教师,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政策倾斜,如增加校内津贴等。
(8)尽快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
目前,学院还没有较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系列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职称仍用“普通本科标准”。其实,这仅仅适合于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价,对高职教师怎样才算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却没有一个令大家满意的标准。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可以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做出的许多相关指示和规定,从经济发展趋势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组织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可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标准。
(9)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理念
作者简介:黄崇林(1975-),男,广东廉江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广东 茂名 52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YCJ201147317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06-02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这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发生了积极变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显得很不适应,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这种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我国只有不到10%的工科毕业生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不少现代企业对国内培养的毕业生评价是:学生独立性强、思路开阔、时尚、知识面广,但知识广而不深,专业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差;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综合素质低下;交流与表达能力严重不足,缺乏成为一流工程师的潜质;学生熟悉工作须在企业工作3~4年左右。所有这些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敲响了警钟,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
实践教学是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目前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形成结合自身实际的工程教育理念。2008年,我校进行了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初步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工程素养结合,专业与地方制造业结合”的工程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结合:工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以理论教学带动工程实践教学,以工程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技术与工程素养结合:强调以工程素养为基础,以工程实践深化理论知识,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与技术实践能力。专业与地方制造业结合:强调结合地方制造业的产品实现全过程运作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根据自身形成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点,合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强化学生基础性实践环节的训练
实验教学作为对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要求每一门有实验课的课程都要开出一个以上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形成系列课程,并互相衔接、互相配合、互相支撑,强化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能力;实验指导教师要结合实验内容编写相对应的实验教材,最好能与工程实践相联系,同时鼓励教师申报与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相关的教研项目,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专业学生能够在夯实基础实验的同时,使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2.开放专业实验室,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在学校实现课程资源和实验资源共享的同时,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资源进行实践活动,探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校部分进行课外科技创新的同学已能很好地利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研究。
3.合并、重组实验室,建立一体化的创新综合训练平台
改变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专为某一课程或专业服务的状况,根据功能和专业特点进行整合,建设多个具有专业特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验、实训平台,如先进制造技术综合训练平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综合训练平台等。通过这些平台的建立,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自主开发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拓宽工程训练渠道,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1.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学校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时,要求企业与专业设置吻合,并具有先进的设备和营销理念,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实习,逐渐了解机械工业生产的各种类型和特点,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文化,熟悉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大工程观方面的作用。目前,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在茂名、柳州、桂林等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进行产学研项目合作还有待加强。
2.建设功能强大、水平先进的现代机械工程训练中心
现代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是我校在2008年整合学校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并结合周边地区的石油化工产业、打造石油化工特色高校所建立的工程训练中心,2010年获得国家财政部支持建设。中心面向全校开展工程认知教育,并对全校30个理工科专业开设实验、实习和工程实训项目以及科研创新活动。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石油化工行业,面向区域经济,面向基层一线,构建面向石化过程的工业系统和石油化工过程装备制造实践的工程认知、工程基础技能实训、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工程实训、创新实训的“四层次阶梯式”具有石油化工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开展“实物实训与虚拟实训、固定实训与开放实训、传统实训与创新实训、工程实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实训,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该中心的建设突出石化特色,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教学体系、丰富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及合理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与专业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工程训练场所。
四、加强设计类环节,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模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训练过程。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等,在课程设计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课程设计的题目偏少,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容易滋生抄袭的不良风气。教师在选题上应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尽可能做到每人设计的内容不同,增加课程设计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及基本技能的练习。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体做到:一是优化选题,把好毕业设计入口关;二是强化监控,严格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三是量化考核,客观评定毕业设计成绩。
五、建立多样化的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课外课堂也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应以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和工程应用能力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积极参加课外课堂活动的条件。如:
(1)选拔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让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项目。
(2)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实验创新基金项目,由指导教师把关,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设定方案、配备仪器进行实验,加强学用结合,实行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3)组织学生参加具有学科特色的技能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
(4)鼓励院系每学年面向学生举行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等。
目前,学校已经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划,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包括学术科技和专业技能、文化艺术和体育竞技、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三部分。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立多样化的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全面发展。
六、建设一支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是不容质疑的,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偏少,不能满足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学校采取了“引进、培养与企业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具体措施有:
(1)不受学历和职称的限制,重点引进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丰富、来自生产一线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以充实学校的专职教师队伍。
(2)通过制定制度,明确要求中青年教师下实验室,并且要有不少于1年的企业挂职锻炼,要求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中老年教师,每年至少完成一项企业实际工程项目。
(3)建立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双导师”制,学校教师和现场工程师一起指导学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企业指导学生的时间每周不少于一天,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学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建立企业兼职教师选拔和管理制度,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综合素质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企业导师队伍和企业专业课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赵汉清,等.以培养工程能力为导向的机电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136-137.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62-03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高校专家围绕着如何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然而提出的方法普遍缺乏适应性。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卓越农林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4]13号)。吉首大学园林专业被列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专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和总结其他高等院校专业办学经验,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高效地完成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迫切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备创新能力的关键的教学环节。本研究以吉首大学园林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人才类型的要求,提出构建科学的全面的实验教学体系措施。
1 现有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吉首大学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同类实验课程间知识点划分不够明晰,缺乏联系和衔接,导致植物学与花卉学、树木学,植物造景与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等同类课程中部分实验项目重复和交叉;(2)实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各门课程中实验项目设置互相独立,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所获得的知识零碎,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实验项目中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比例较小,验证性实验比例较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实践能力也受到抑制;(4)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动性表现不足,实验教学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5)考核形式单一,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往往以实验报告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这种只注重实践结果而忽视实践过程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6)实验资源不足,与企事业生产和园林学科的前沿研究脱节,不利于企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学习[1-2]。
2 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实验教学体系[3-6]
2.1 构建实验教学目标体系 本专业以服务武陵山区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城乡环境保护、风景区、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城乡景观、园林建筑、园林绿化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卓越园林人才。为达到以上目标,根据新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实验教学新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内容体系为基础、保障体系为支撑,以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分4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2.2 设置实验课程体系 旧的实验课程体系是以课程为主导安排实验课,在新的实验教学培养目标体系下,应以能力培养为主导,将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为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职业综合技能模块和科研创新能力模块3大课程模块,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前沿、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科研、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其中,基本技能的模块包括园林植物应用能力、园林技法表现能力、园林方案设计能力和园林工程设计能力等;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园林施工管理能力、园林养护管理能力、园林场地设计能力以及园林效果表现能力等;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园林植物与应用、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工程与技术、园林建筑设计等研究领域。然后对每一模块中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基本技能模块中园林植物应用的能力包括园林植物识别能力与园林植物运用能力。
2.3 建立阶段式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分为入门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技能培养阶段、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阶段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阶段4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开展。第一阶段为入门教育阶段。教学对象主要为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故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特色、课程设置、专业现状、就业和发展前景等,并带领学生到公园、风景区、施工现场等进行专业认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第二阶段为专业基础技能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一大二学生。该阶段实验教学以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为主体,以基础理论课程为补充,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园林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园林基本构成要素、园林空间和环境的关系、园林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方法、常用的园林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第三阶段为职业综合技能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二大三学生。该阶段以综合实验课程为主体,市场项目为补充,学校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联合,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就业实践相结合,借助企业平台,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创作的设计能力,完成职业综合技能教学任务;第四阶段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教学对象为大三大四学生。该阶段根据现有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开展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形成以创新类实训课程为主体、各类市场实际项目和专业竞赛活动等为补充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系统掌握园林专业知识和园林技术,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2.4 完善实验教学条件体系
2.4.1 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围绕“3个层面”“4个阶段”的实验教学,建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以学院教学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或行业企业的知名技术专家作为带头人,以学院教师及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作为骨干教师的核心队伍。不断优化教学团队,重点构建实验教学团队、教学拓展团队、科研创新团队3种类型的实验教学团队,建成一支职称、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和专兼比例合理,创新意识强,实验教学水平高,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2.4.2 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验教学平台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有利于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原则,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实验教学平台:整合分散校内的实验资源、积极拓展校际合作,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提供平台;加强校企深度联合、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创建平台;学校实验教学与科研院所实验紧密结合,创建大学生创新就业实践基地,为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渠道。
2.4.3 建立导师制 为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建立导师制。导师包括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大一学生完成入门教育,对本专业的学习有足够的了解后,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选择一名校内指导老师,完成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参与校内导师的科研课题、工程项目或是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或挑战杯项目;大二学生则可在具备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一名校外企事业指导老师,通过参与企事业的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完成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
2.5 制定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和园林专业的学科特点,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细节考核,制定“三模块、四过程、多形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三模块”考核分为基础技能模块、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模块,其中基础技能模块考核的主要以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质量和平时表现为考评内容,综合技能主要以文献考评和方案考评为考试内容,创新能力模块主要以实物考评和项目考评为主;“四过程”包含实验态度评价、操作过程评价、实验结果评价和实验考试评价;多形式则是指考核形式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实验课程模块,从平时表现、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报告质量、操作考试、文献考评、方案考评、实物考评、过程考评和项目考核等方面建立多元考核标准。新的实验考核体系的最终成绩包括自评成绩、小组长评定成绩、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并分别乘以权重形成总分。
2.6 创新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实验教学管理是指对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与监督,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学校和学科特点,实验教学的管理应采取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和院系成立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教学基地,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实验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如统筹安排、调配和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研室具体负责各实验教学模块的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并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3 结语
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卓越园林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在新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吉首大学园林专业只有把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构建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坚持卓越园林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制定卓越园林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和实验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系统专业建设,以此解决卓越园林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卓越园林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素华,蒋亚华,刘宇,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宿迁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 2016,(22):127-129.
[2]王浩,苏同向,张青萍.风景园林“五化法”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园林,2009(2):40-42.
[3]冯潇,李雄,刘燕等.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思路[J].中国园林,2013(6):19-22.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石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石油企业根据预先建立的一段时期的企业管理目标与成本要求,应包括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环节。如何将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使每一分支出发挥效应,从而将石油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这是企业管理者、中层干部,甚至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在企业现代化管理新时期共同承担的任务,需要引起全方位的思索和研究分析。
二、会计管理观念的更新。传统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以石油企业是否实现节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强调降低成本和节约支出,从极力避免发生生产各环节的费用入手,只是强调节约和节省。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单纯以节约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石油企业,只是地主式、守财奴的企业,除了压缩工人收入和在原材料上做文章外,并没有技术含量,只是单纯地压缩。我们要注重引入国际上现代化石油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从长远入手,这才是企业实现百年大计的根本,就是说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来实施成本的有效控制。即,不是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单位成本的产出效力,在缩短施工周期、增加单位产量的同时,确保建筑产品质量的稳定甚至提高,这才是长远和根本的大计。
三、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会计精细化管理源于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的每个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个环节、每个项目、每项运作上。因此,要把各项成本目标细化量化地分解到企业的每个部门,各基层部门和员工都要明确岗位的成本任务指标,在确定年度工作项目的同时,要对项目进行成本的全面分解。确定后要对项目时间、成本出支、运行效率每个环节通过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方位分析,对比每项成本的收益和运行效果,要对每个石油和企业管理每个分项目所需要的各项费用进行全方位的细化预算,测算和对比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和最低可能控制水平,然后通过纵向和横向分别落实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每个班组与个人,并与奖惩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做到项目前有合理的预算,项目中有有效的控制,完成后有客观的分析,最终在整个石油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目标精细化管理科学体系和合理流程。
四、加强精细预算管理。要通过数字清单、明细的形式,把成本控制计划进行公开而明确的呈现在企业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要明确哪些是可控的费用(如:材料费、设备维修费、周转材料、外雇人工费)和不可控费用(如:环保检测费、土地税费等)。石油企业应建立适合企业的《流程与成本控制规程》。内容要从石油必备的建筑原材料、水、电、劳保用品、工具、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制定控制成本的方法。
激发全员敬业责任的意识,通过“以企为家”的文化推动精细化管理
一、让员工能够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技术创新、岗位创新,自觉创建“资源节约型石油企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管理层的用心良苦,从纷繁的设备运行状态中了解节约的潜力,找到节能降耗的措施。
二、对石油企业来说,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效果。
强化现场管理,不断提高精细管理程度
一、要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施工现场管理要注重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石油企业要在创造精品工程、降低施工成本、拓展市场领域、打造行业品牌等方面下功夫、作表率。
中图分类号:T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29-01
0 引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所使用的手工作业、人工实施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计量管理工作的需要了。现代计量管理之中,由于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的复杂性,信息传递环节的增多以及信息的纸质传递极度容易造成各个管理层的信息流通不畅,从而出现信息的利用率降低、共享率降低以及工作效率的低下,从而增加差错出现的概率,极大的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对企业计量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迫切性。
1 计量概念阐释
1.1 计量概念
计量是保障单位统一以及量值准确可靠的行为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建设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发展的一项重要性的基础性技术。[1]
计量分为三类,分别是科学计量、工程计量以及法制计量。
科学计量,指的是基础性、先进性以及探索性的计量科学研究。科学计量是国家相关计量科学研究单位的重要工作任务。比如说对于计量基准、标准、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以及物理常数等
工程计量,也叫工业计量,是各种工程以及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比如说,关于能源、工艺流程的监控、原材料的消耗以及产品品质与性能的测试等。工程计量的涉及氛围比较广,是目前国内各行各业均广泛开展的一种计量。
法制计量,为了促进公众安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根据行政管理、法制以及技术的需要,由政府部门或者是官方授权制定相关强制管理的计量,包括对计量器具(特别是计量基准、标准)、计量单位、计量人员的专业技能、计量方法以及计量准确度(或不确定度)等制定相关规定与具体要求。[2]
其中,本文主要针对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的工程计量进行相关的探讨与研究。
2 企业计量管理的作用
计量是企业生存以及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在企业的物料检测、能源管理、环境检测、质量检验、工艺监控、经营核算以及安全防护等各个生产流程中均有涉及和作用。故而,计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计量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实现奠定技术基础,计量为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计量为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计量为企业进行经济核算提供重要的参考,计量为企业进行科研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手段。[3]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释:
2.1 提高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的保障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测量手段,而计量就是企业生产产品质量的基本技术保证。企业在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以及产品管理等相关环节,如果出现计量检测技能与生产组织管理不协调,计量检测的相关设备精准度不够以及工艺和设计之间关联度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将导致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不稳定以及产品质量事故频发。而科学合理的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控制测量过程并为数据的精准获得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在生产流通环节中所起的作用
计量管理在生产流通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生产各工艺工序的质量监测控制、原材料进厂的计量检测分析以及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等方面。在生产流通环节中的计量管理主要表现为计量的监视控制方法、计量的测试手段以及计量数据结果的统计等等。
2.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及时而又充分的认识到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将计量管理工作作为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作进行,有助于计量检测手段及其过程的完善,从而促使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对原材料的消耗,成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
3 企业计量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计量的有效运行,建立在全面而又科学的现代计量管理的基础之上。“管理体系立体化,管理网络层次化,管理过程程序化以及管理体制法制化。”是企业现代计量管理的四大基本特征。[4]计量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信息的高效式收集,信息的快捷式传递,信息的有效式利用。计量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计量管理自身与信息技术之间能够相互充分的适应,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最佳效益的发挥。计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计量管理的必由之路。
3.1 对计量管理体系进行立体化建设
计量管理体系的立体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依托信息化的技术可以实现体系全面有效的覆盖。
为推进国内企业计量的信息化建设,国家在原有对企业计量管理进行推行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计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 10012:2003的引进,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从产品质量、能源结算、环境监测、物料流通、经营管理、安全防护、以及效率提高等方面大大提高计量管理的基础作用。[5]与此同时,企业积极开展内部的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3.2 对计量管理网络进行层次化建设
计量管理网络进行层次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依托信息化的技术有助于实现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传递。一个完善且健全的企业计量制度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计量的良好实施和执行,需要在各个相关制度之间建立起清晰明了的结构分层,信息化在企业计量之后进行运用,有助于企业内部计量信息的流通以及统计工作。
3.3 对计量管理过程进行程序化建设
对计量管理过程进行程序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依托信息化的技术有助于实现严谨且高效的工作流程。按照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领导作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过程方法,以及持续改进这八项原则进行计量管理程序信息化程序的设定,切实促进计量效率的提升。
3.4 对计量管理体制进行法制化建设
对计量管理体制进行法制化建设主要表现为托信息化的技术有助于令行禁止的高效实现。企业积极完善计量管理相关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将其具体的落实情况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时给予公开和反馈,让违反计量管理的行为以及人员得到曝光或者是一定惩罚,从而提高计量管理的执行与落实工作。[5]
4 结束语
本位在对计量概念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进行计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对企业计量的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促进企业计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促使企业发展的进步。同时,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对于企业计量的信息化建设认识尚不够全面,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之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及研究,切实促使国内企业计量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以不断创新的理念,持续推进计量信息化建设――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计量样品监管系统介绍[J].江苏现代计量,2015,06:12-15.
[2] 樟文.江苏省第二届计量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观摩研讨会在苏州召开[J].中国计量,2015,07:7.
[3] 郝芳.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及能源计量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02:119.
Abstract
As the market gradually develop external pip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shered in the golden age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and security, and improving market performance capabilities for the past traditional "extensive" management tools, we need a new cultur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concepts, so that it is more specific and clear quantitative criteria mode to regulate corporate behavior. In this paper, the spe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specialization as a precondition, as assurance system, modular as the standard information as the mean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finement of management studies to enhance technical management level to achieve the purpose.
Keywords: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finement
中图分类号:TE8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Yintl(长松咨询)提出,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一种文化,其基本原则是“精、准、细、严”,通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协作管理来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精益求精文化,已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均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对企业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施工企业涉及领域较广,而技术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去充分的发掘技术资源,实现技术沟通互补,提高技术坚实保障,发挥技术创造性已成为技术细化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通过了解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我们开发了技术有形化模块及技术辅助工具,实现了企业技术的细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技术知识的整合与储备,保证了技术人员对知识的传承。
一、技术方案模块化
施工技术方案储备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几乎涵盖了施工企业所有先进的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经验。
由于技术方案涵盖范围较广,为便于技术人员了解、学习现场施工经验,编制有针对的性的施工措施,需将方案中纯粹的施工技术部分提取出来单独编制成模块,整合后下发给每个技术管理人员。
经过探讨,最终将施工企业施工范围确定为十一大系列,即:长输管道施工系列、储罐施工系列、场站工艺安装系列、穿跨越系列、防腐保温系列、滩海施工系列、炼化施工系列、建筑安装系列、电器仪表系列、压力容器系列、钢结构系列,最后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整理和编制后,模块几乎涵括了所有施工企业施工项目。
二、技术制图模块化
作为一个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要在投标、编制方案、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中绘制大量的图形文件,制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绘图质量也良莠不齐。为保证技术人员劳动时间分配合理化以及制图的规范化,公司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施工用图进行了搜集、整理、绘制及软件集成,最终形成了“技术现场签证三维图绘制软件。
通过公司技术人员的集中整理和绘制,软件中不仅归纳总结了正规的施工通用图系列,而且还针对施工中的一些简易的工具制作、施工流程、现场作业示意、施工设备模型以及一些制图单元分别进行了绘制,适用范围广,有很强的实用意义。目前此软件已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小面积推广。
三、技术签证模块化
技术签证工作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盈亏。及时做好技术签证工作,是对每一个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部分技术人员从事的工程局限性较强,比较单一,不能根据合同及现场实际情况较好的完成技术签证工作,直接导致不同的项目因为人为的原因出现盈亏。为此,在经过项目调研和讨论后,公司在技术管理方面提出了“技术签证精细化”的理念,并着手实施进行模块编制。模块根据合同的规定及现场可能存在的施工成本控制风险进行了分析,详细总结了技术签证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签证编写思路,最终形成了“初设外变更常见问题、合同外常见不确定因素、一般索赔事项及一般反索赔事项”四项思路,并根据四项思路为指导全面的对签证模块进行了汇编形成初稿。初稿经过公司技术人员交流会进行交流后形成最终的模块,下发到每一个技术人员手中进行学习和指导,极大的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丰富了公司的技术知识储备。
四、影像资料图库化
施工影像资料是反映工程现场施工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它真实的记录着现场施工流程,有着强烈的直观性。施工影像资料库的建立,对技术人员学习、总结现场施工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按以往的经验,新增技术人员理论培训后需到施工现场进行实习,由于理论培训不具有直观性以及工程施工本身性质的局限性,技术人员想系统的掌握施工技术知识,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甚至要工作三年以上才能掌握相关知识。
为了缩短技术人员培训周期,系统性提高其业务能力,公司组织技术骨干对原有的影像资料按施工性质进行了筛选及整理工作,同时将缺失的部分资料重新进行采集,最终建立一个全面的,精细化的影像资料库。资料库建立完成后,直接应用于在新增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中,收到的显著的效果。
五、动漫教学模块化
虽然施工影像资料可直观的再现施工现场的作业流程,但是由于其水平视角局限及不可穿透性等原因,涉及到一些特殊工序(如三穿工程、山区工程及隐蔽工程)的大型的施工时,技术人员无法全面理解施工的工作原理,对于技术人员来说,由于其从事的工作均为指导性工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果对企业来讲是非常可怕且不可承受的。所以,建立一个系统的动漫培训模块对施工原理进行剖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动漫教学模块的制作完全依托于技术方案九大系列进行。对于一些特殊工序,如:定向钻、顶管穿越、隧道施工、河流开挖及大型储罐倒装施工等工程内容,采用的是3D动漫制作方式。3D动漫的优势在于表达效果明显,施工设备及操作流程均按实物比例进行建模,演示效果逼真,表达内容更加直观。对于一些常规施工,如:平原地区流水作业流程、山区作业流程、沼泽预制发送流程等工程内容,由于其工序相对简单,采用的是FLASH动漫制作方式。FLASH动漫表达效果要逊于3D动漫制作效果,但是由于常规施工作业形式简单,且工艺设备更新速度较快,其制作成本低廉的优势比较突出。
六、推广应用情况
五大技术模块建立完成后,首先在公司员工培训中心对公司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组织培训,其次由公司技术质量中心牵头,分公司技术组配合,对公司部分从事公司外部市场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之后广泛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广深支干线1标段管道工程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广深支干线求雨岭-大铲岛段管道工程项目、西气东输三线西段第5B标段管道工程项目、中缅天然气管道(国内段)线路工程、锦-郑成品油管道工程第2标段等国家重点管道工程项目中,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结束语
目前,我院发展正处于一个从增加数量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转变期。学院党委明确办学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了“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对传统课程体系设置的重大改革,走出了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新路子。
2010年,在“3+3”模块化课程体系(如下图1,图2)的设计前提下,学院对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按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的架构,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全院通用,相近专业共用职业技术基础能力模块,提炼各专业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模块。
二、我院现阶段计算机应用技术类专业研究背景
在“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避免了以往课程开设的随意性,不再按照学科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而是按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岗位、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拓展要求进行设置。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新情况: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二年级在人手一机环境下进行教学,职业核心课程实行分段式教学等;新问题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哪些课程适合在人手一机条件下教学,哪些课程适合分段式教学,学时数应为多少,另外,有些课程中知识滞后,有些课程与当前IT行业不适应等;还有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知识点重复讲解问题等。因此,修订、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建设的思路和内容
1.重视知识结构的研究
根据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要求,应理清培养这样人才所应有的知识结构,较好地设计出科学的课程体系,避免随机设课。
首先,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得出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弄清楚它应该包含哪几部分:公共基础是什么?职业技术基础是什么?职业岗位核心是什么?它们各自包含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构成什么样的模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哪些是基础的?哪些是拓宽的?哪些是必修的?哪些是可选择的?然后,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找出强化我院特色应该加强的内容。如加强网络技术、网站开发等方面课程的开设。
其次,要根据不同阶段和教学条件的不同,培养目标应分解到各阶段实施。
最后,考虑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使这样配置的课程体系更优,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个恰当的顺序完成这些课程的教学。
2.强调整体优化的思想
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时我们从一个角度看,某些知识点是非常有用的,从另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来看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论。在设置课程时,很容易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很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极力地强调某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它可能是仅仅适应于某一方向,而对整个专业岗位能力来讲显得就过窄了。
实际上,关于整体优化,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考虑。在建立课程体系时,需要结合我院、本专业自身具有的特色给与足够的重视,这样制定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更好地代表自己水平和特色。
另一个问题是,在研究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坚持依据职业岗位群和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设课,绝不能是教师能讲什么课就开什么课,为了培养高技能型的学生,要努力地创造条件,设置那些必须开出的课来,以突出自己专业特色。
强调整体优化,还应该注意根据专业的需要,适当拓宽知识面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总的教育指导思想,适当地增设基础理论课程。
3.安排各门课程课时的比重,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确定各门课课时的比重,可以在宏观上对课程体系起到控制作用,以保证各门课程有一个适当的比例。
纵观国内各个示范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在称谓、分类上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大体上都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多数是公共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和职业岗位核心课,它们的内容比较丰富、稳定、重要,它们往往有着较高的授课学时,并且多数被确定为考试课。
选修课更多是追求前沿新技术或就业能力提高。其内容比较新和使用,并不一定追求内容体系的完善,其目的主要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选修课一般被定为考查课,每门选修课的学时也不宜过多。
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以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为例,在上述理论指导下,修订、完善并执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如下表:
说明:表中形如20/3表示分阶段教学,前面数字表示周学时,后面数字表示连续上课总周数;标注“#”的数字表示本学期该课程的总学时。
五、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
通过两年的努力,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较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达到整体优化,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结构比例合理、层次梯级明晰的人才培养格局,并在201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班实施,收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3+3”模块化课程具有明显的优点:(1)灵活性、机动性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2)有利于各类各层次职教之间同其他教育的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
2.制定了整体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中“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理论、实践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指南,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们解决“教什么”“如何教”“教出水平”“学什么”“如何学”“学有所得”“考什么”“如何考”和“考出真知”等教学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一些知识点在以往教学中不同课程的重复讲解等问题。
3.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
将相似或相近的课程内容优化、组合成一门课程,既节省学时,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4.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
六、结束语
本次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历时已2年,在实践教学中实施该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当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动态的,有些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还不那么十全十美,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