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14:02: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体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就业现状促使改革势在必行体育中专学生的就业现状不是很理想,社会体育学专业的学生也面临着较为困难的就业环境。其实,2008年以来,我国的体育专业岗位需求明显提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育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体育人才需求会逐渐加大,这都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天地。但是,受教学现状的影响,社会体育学专业学生由于自身素质能力不强,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较低,因此就业情况不是很好。虽然能够在医疗康复部门、体育科研机构、各级运动队、体育健身俱乐部以及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健身技能指导与科学健身咨询、体质测评及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但是职业能力较低,缺乏实习机会,学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率明显降低,比其他行业的就业率要低3%~5%。这样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体育学必须要尽快实现教学改革,转变现状。
二、社会体育教学改革困境
1.教学环境恶劣社会体育教学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推广。缺乏实习环境,很多体育能力训练没有实践场地。这主要是因为资金短缺影响的。缺乏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社会体育学习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例如,《社会体育学基础》中的《老年人体育》章节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读一读书本就完成学习任务了,应该根据社区的老人体育运动开展状况进行社会调查,并总结出实验报告,提出老年人体育指导的关键对策。可是,由于学校缺乏与社区沟通的能力,家长也不喜欢学生参与这种“走街头”的社会活动。总之,教学环境的恶劣使得教学拓展缺乏校方、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教学改革推行起来更为困难。
2.教学目标偏差中专学校的教学目标要以“工学结合”为发展目标,工作与学习结合就是课堂学习与顶岗实习交替,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但是由于社会体育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就业发展方向,因此教学目标就会出现偏差。教育者认为体育运动需要锻炼,社会体育学习需要掌握基本知识,而实习就业的目标就自然被忽视了,与企业的双向发展就更不需要了。教学目标的偏差直接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后,就业形式不够理想。
3.教学方法老化长期以来,中专学校的社会体育学教学方法老化,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时候,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今后的工作有较好的影响。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体育学校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仍然以教材为主,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缺乏使用先进教学理论的能力。社会体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专家、学者观点对峙、争论不休。体育教师被边缘化,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高素质健康人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然而目前体育教师边缘化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忧。对于社会体育学教师而言,学校给予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少,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就更少了,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教学效果无法提升。社会体育教学改革困境与途径文/岳静摘要:社会体育教学改革要实现多方面沟通,转变教学环境,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分析
三、社会体育教学的改革途径
1.实现多方面沟通,转变教学环境为了转变教学环境,必须建立实训基地,这方面可以与校方联系,或者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尽可能与企业联合发展,让学生用实习体育知识的场所。要与家长做好联系,更好地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①要坚持平等和谐的对话,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克服把孩子当成自己私有财产的心理,认识到孩子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按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去做。②要向家长及时传递社会体育的教学理论,让学生明白在优势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能力才能够有所提升。③教师要通过网络沟通、电话沟通和开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明白,体育社会实践活动是必须的,在实际生活中,要让孩子吃一点苦,消除他们身上的娇气,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日后的工作,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上就会更为顺畅。教师可以与社区组织进行沟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并给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其实,体育教师如果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与校方和家长、社区进行多方面的沟通,教学环境自然会变得更为理想,许多不能开展的活动就可以在多方面的支持下顺利开展了。
2.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产学结合教师要明确社会体育学的教学目标,尽可能走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面向社会需要,依托区域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体育人才。坚持把教师平凡的工作与实现人才培养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开创出体育教育教学的新形势。尽可能实现实践教学。在校内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课外活动,开展多方面、多能力的素质培养,保证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例如,运动处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到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让学生探索运动处方的实际效果,增强心理感受。在校外要让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实践、顶岗实习和培训,考取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证、健美操国家一级指导员证以及与体育相关的各种等级证书。也就是说,教师要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可以依托企业主体,建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习基地,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既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又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对现行的理论教学。总之,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3.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的转变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在课堂教学效果方面不断转变。
在现代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工作压力也有所增大,由此也给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已有数据中显示,大量人群正处于亚健康状态当中,如何改变这一状态,提高大众的生活水平,已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消费以及生活观念,积极参与到健身运动当中,并带动着社会大众对体育活动设施需求量的增加。但当前的社会现状却在于:社会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能够为大众所使用的运动休闲场所非常有限,其与大众参与锻炼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1.2、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
目前我国各类综合院校的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已经日臻完善,完全具备了举办大型体育休闲活动及开展群众日常健身的能力,同时高校所独有的体育人才优势也是其他社会体育资源不能比拟的。但是这些硬件和软件资源仅仅满足了在校学生的体育教学及锻炼需求,没有得到合理的统筹安排及开发利用,使得场馆设施闲置,体育资源白白浪费。
2、社会体育指导在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利用中的价值
2.1、提供优质社会体育服务
高校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场所与平台支持,无论是在体育设施的规模、数量、配备水平、还是种类上,都具有其他平台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当中还能够凸显的独有的学术性人文资源特色,因此在发展群众体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使高校体育资源的特色与优势在社会体育指导中发挥价值,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开放的程度:即需要通过扩大开放程度的方式,缓解社会体育工作中群众体育设施不足的现实问题;(2)开放的形式:即需要在社会指导中通过体现高校体育资源特色以及优势定位的方式,促进社会体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3)经营管理的模式:即体育场馆需要自原来的公益性或事业性定位向着经营性转变,在这一过程当中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面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体育服务项目,促进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力求参与社会体育锻炼的群众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指导,促进服务的优质化发展,从而将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利用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
2.2、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合理利用
在逐步实现高效体育资源社会化利用的过程当中,必须充分发挥高效体育资源的平台优势,从社会体育指导的角度入手,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一定时期内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利用发展做出规划,积极面向以高校为中心的,周边一定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大众提供体育指导与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依托于丰富的体育资源,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运动保健、以及运动处方等多种类型的讲座,在展开健康宣教的基础之上,为大众提供健身计划方面的指导与服务。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社会体育指导教学更加的细化,从对大众体质监测的角度入手,根据大众不同的体质状态,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指导与服务方案,并将与大众体质相关的监测数据录入专门数据库中,形成一个健全的健康服务体系,以达到提高高校辐射范围内群众体育活动开展质量与水平的目的。
2.3、加速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
高校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体育健身指导队伍,依托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能够使健康、科学的运动项目指导策略以及锻炼方法在社会体育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落实。同时,高校所拥有的高素质的体育工作者还能够积极创新,结合实践,研发并形成具有简单可行以及形式创新特点的大众健身方法,以针对性的健身策略来满足社会范围内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诉求、以及不同身体状况人群的健身需求。除此以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在体育科研资源方面的优势,积极展开体育健身相关课题的研究,并配合群众体质监测工作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把握社会体育锻炼与大众体质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一方面有助于营造一个适合群众锻炼的体育环境,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体育素养水平,促进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
3、对改进高校社会体育指导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完善社会体育指导教学师资队伍
为了促进社会体育指导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升,高校必须从师资队伍的角度入手,提高参与社会体育指导教学工作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与技能水平。除了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外,还需要高校创造各种机会,集中组织教师参加业务方面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在参与社会体育指导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达到提高高校学生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的目的。
3.2、突出社会体育指导的实用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相关教学内容的讲授不能够脱离实际单独存在,而应当在教学中找准时机,将理论知识点与当前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结合起来,从教学内容的完善以及课程综合化的实施角度入手,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进行全面教学改革。除此以外,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项目课程必须与社会指导以及医疗保健等课程相互呼应,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面能够多角度、宽视野的拓展开来。
3.3、理论与实践并重发展
为了能够将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社会的根本诉求相契合,就需要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重点关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对当前社会中体育视野的发展动态以及社会热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当前“全民健身”的发展理念,高校需要多面向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机会,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从事社会体育指导教学的专职人员的请进学校,为学生讲授社会体育指导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掌握社会体育指导的相关技能与方法。
2社会体育组织的参与对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价值
2.1社会体育组织是公共服务的主体之一
我国不仅仅是体育大国,而是更要做到变成真正的体育强国,而转变的首要关键点就是强化体育公共服务。目前,市民们对体育和健身的要求提高越来越明显,多层次、多元化的快速增长与政府能够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逐渐显现出不同和矛盾。但是,不仅仅是体育公共服务的问题,还有社会体育组织的参与不够引起重视,往往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对其中一方面的重视就会引起另一方面的忽略,无法做到两样重点一起抓。在社会组织的参与重视不够的时候,关键主要是要加强社会公共服务。服务系统的构建是一件十分复杂并且麻烦的工作,不仅专业要求较高,工作内容也较为复杂,因此,由体育政府部门单独实施往往是无法做到的。为了实现这一工作,必须将以往的“单独中心服务组织”的模式转变成“多中心服务的模式”。因此,作为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化、承接政府职能的理想对象,必须将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培养成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
2.2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基础
目前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全能的政府”是行政主要的特点之一。而体育部门往往承担着从细节到重点的所有体育事务,因此提供给城市体育组织得以发挥的空间并不大,所有对于组织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伴随着政府对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体育部门也开始将社会体育公共的服务事业当做主要工作来做,从而积极建立起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体系,为市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保障,保证每一个市民的健康水平和运动强度达到一定的界限。这样的体系具有专业性强、量大等显著的特点。
3社会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3.1社会体育教育现状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社会体育教育仍然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这其中既有人们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的问题,也有社会体育教育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样的现状,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和新的飞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体育,随着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有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3.2社会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我们的社会体育教育想要开展起来并且得到长足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涌入社会,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这样的人才大都由专业的院校输出。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的今天,如果政府没有正式的文件或者改革措施来推动社会体育教育的发展都将无功而返,大致有以下几点理由。
(1)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问题。从社会体育教育的角度来看,既要有体育系统的群众体育管理干部,又要有健身管理者和经营者,这就给学校在培养体育教育人才时提出了难题,究竟该偏向哪一面,需要作出考证和选择。
(2)立足全面发展还是突出专业技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特点是什么,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给出过明确的定义。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一方面要强调全面发展和大包大揽;另一方面又要尊重“术业有专攻”的历史传统,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是个无法完全避免的矛盾点。
(3)就业去向是专业岗位还是自谋职业。“一切向钱看”似乎早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技能和选择职业的首要标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选择经济,主要依赖的是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进行合理的筛选与分配,在社会体育教育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很多专业的社会体育教育人才就很可能流向其他行业或者选择更加容易赚钱的行业,因为从目前来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市场就业面十分狭窄,可供他们选择的范围着实有限。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以及概念和构成必须发展的条件。另外随着中国体育对制度不断改革的深入,将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部门两者之间构建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一套完善的可以不断发展的模式,确立分工管理的合作性。其中主要包括了:分类承接、分层进行实施、优先发展的部门以及网络部门为主要发展趋向。让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以及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成为了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支持的一个具体表现。政府必须将制定政策职能和提供政策职能两者区分开,而提供服务的职能可以由民因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来进行承担。
3.3解决对策
必须明确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以及概念和构成必须发展的条件。另外随着中国体育对制度不断改革的深入,将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部门两者之间构建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一套完善的可以不断发展的模式,确立分工管理的合作性。其中主要包括分类承接、分层进行实施、优先发展的部门以及网络部门为主要发展趋向。让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以及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成为了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支持的一个具体表现。政府必须将制定政策职能和提供政策职能两者区分开,而提供服务的职能可以由民因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来进行承担。
4社会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几年,我国社会体育的社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体育人口总量的增加,各分层体育人口中成年人体育人炸式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将走向社会化,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涨。
(1)体育人口增加:未来十几年,我国社会体育人口的增加具体表现为体育人口总量的增加和分层人口的增加。从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看,仍呈年龄金字塔的特点。在分层人口的增加中,成年人体育人口呈现爆炸式和跳跃型的特点。社会体育的年参与率增加,并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格局。根据人口预测,2010年少年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成年人口比重有相当大的提高。
(2)体育指导社会化:随着人们对科学健身意识的提高,越要求提供更多的体育技术服务,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促进体质增强。随着社会体育市场体系的成熟,体育娱乐消费、体质健康投资、有偿体育服务将逐步被人们接受,被指导的群体又将自发地形成社会体育指导群体。由此,我国体育指导社会化将大大提高,社会体育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最早于1993年在天津体育学院创办。作为开办时间较久的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培养了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比如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就业岗位不对口等。2012年教育部在原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力求使该专业更贴近市场实际需求。各高校随后纷纷开办新设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1.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该文在重点调查研究了我国40多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等综合信息基础上,在查阅收集和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基础上,着重从培养目标、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等专业建设总体状况,进行归纳与综合比较。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2.1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
绝大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按照传统的项目进行培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雷同,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
1.2.2人才培养“低端化”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传统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没有面向较高层次的项目,导致学生就业一般在低端就业市场。
1.2.3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人才培养“低端化”等问题的困扰,导致该专业无法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使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在2014年的我国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名列其中。
2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产业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健康管理的定义有很多,较为普遍的定义为:“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系统的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健康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建立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学院,并开始招收第一届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2.2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存在的问题
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康管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极度短缺。特别是与健康管理产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健康管理人才缺口更显巨大。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推算,这么巨大的健康服务业市场需要的健康管理相关人才在百万人左右,而目前我国拥有的健康管理相关人才不足十万人,这说明我国健康管理人才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3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
首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以前社会体育专业出现的问题,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找不到对口就业的岗位,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又没有进行培养。因此,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可以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避免出现社会体育专业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其次,各个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与文化区域特征,以及学校的师资条件等,将那些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专业方向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健康管理作为新兴的事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不能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等原因,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将为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逐步形成一个产业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最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有助于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因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康管理方向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必要的健康管理与运动干预、促进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就可以改变医疗机构的体检中心或专业体检机构那种只能满足疾病的筛查,而对于身体机能状态的测试评估以及后续的运动干预指导等跟踪服务极为缺乏的传统体检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
4结论
(1)健康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健康管理人才需求量巨大。通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是成为合格健康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终身体育思想进入到教学日程中,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但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理论上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教学宗旨,而实际上仍以运动技术的教学为主线,未能真正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升学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教育从小学开始,始终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升学,而素质教育的发展未能全面推动起来,这造成了“重智育,轻体育”的局面,使得体育课程处于尴尬的副科境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要转变思想和观念,从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出发,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指引,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将“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结合起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扎实开展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锻炼习惯。
体育课程虽然一直贯穿着一个人的整个学校生活,陪伴着所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但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迫于工作的紧张节奏和沉重压力,鲜有人坚持体育锻炼,从而没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都是按照同一个模式进行,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与提高”的模式,传统的注入式的体育教学使得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在每周仅有的90分钟内进行简单的体育项目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过于机械化,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积极性的培养,从而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体育教材不实用,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综观高校体育教材,较大的篇幅多以技术动作描述为主,对学生学习进度,学习要求,运动处方、运动损伤处理及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较少介绍,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多以篮球、排球、足球为主的三大球类项目,而健身性、时尚性较强的健美操、瑜伽、武术、游泳、网球、跆拳道等项目,虽然不少高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设施和师资匮乏,学生选课往往会出现部分项目人满为患,而部分项目无人选择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学生积极性增加了难度。
(四)单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都是以成绩作为评价教学水平的几乎唯一的评价方法,考试成绩说明一切。而体育课程的考试,主要以运动能力的高低、运动技术的优劣作为考评依据,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一心以通过考试为学习目标,部分学生甚至对体育学习形成心理负担,体验不到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更无法对自身的其它非考核项目的体育优势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亦谈不上个性发展,体育教学也就偏离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方向,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实意义。
(五)高校体育设施和场馆条件不足。
体育设施和场馆是保障体育教学能顺利开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不少高校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体育运动的需要,有的高校体育设施设备老化严重,更新不及时,甚至还存在着安全隐患;随着高校多年来的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各高校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馆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剧增的步伐,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及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
(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够。
体育锻炼,不应该仅局限在每周一次(90分钟)的体育课上,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但正是由于这是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原因,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缺少教师的指导,活动中容易形成惰性以至最终放弃;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更愿意把课余时间花在提高个人就业技能上,从而忽视了课外体育锻炼。
三、对策分析
(一)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终身化。
体育教学的目标,绝不是为了通过某一项技能的考试,更不是为了在某一个体育项目上得冠军拿金牌,而是以培养锻炼习惯为方向,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为最终目标。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新要求,新时代的人才除了具有聪颖的智慧,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以终身体育锻炼取代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并终身坚持这一习惯,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实现体育教学方法人性化。
高校的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突破单一的“讲解—示范—练习—考核”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为首要考虑方面,用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有效的宣传手段,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在课堂内、外,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传授、指导,使学生把“要我锻炼”转变成“我要锻炼”的思想意识,从而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除了基础课,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而定,应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难度较低的体育项目,把课程内容安排得更丰富多样,把娱乐性和健身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健身性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难度小,易掌握,课堂气氛较活跃,健身、乐心的效果好,同时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而大受欢迎。这一类课程应该坚持长期开展,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技能,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才能胜任各项体育项目的教学工作。
(四)实现体育教学评价多元化。
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不能仅仅以体育基础项目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性为依据,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一些不可量化的内容,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健康行为、进步幅度等,也应纳入评价的范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的具体表现而给出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学生的负担心理,不再害怕体育考试,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体育课程中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体验体育课带来的乐趣。
(五)实现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有效化。
为适应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增开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高校的体育设施和场馆的建设必须要跟上步伐。有条件的要充分利用,不让体育设施成为荒废的摆设;条件不充分的要尽快加以改进;没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学校领导和体育部门领导要大力支持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带头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六)实现体育课外活动组织化
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应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由学生在活动和竞赛中担任组织、服务、裁判等不同的角色,不仅能使课外活动有效地开展,也增加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服务精神。每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无论成败,都应有一定的收获。汲取成功的经验,期许朝着更高的标准发展;改进活动中出现的不足,避免在以后的活动中再次出现失误。这样才能促使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越办越精彩,学生才会越来越热爱体育运动。
2.构建社会体育组织与体育公共服务功能连接模式
构建该模式可以起到双方面作用;首先可以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创新模式,保证社会体育建设更好的参与到体育公共服务当中,将公共体育应当发挥的只能全面承接下来,使其变为政府的助手,将供给主体转向多元化,打造造福全民的服务体系。其次可以帮助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更好的发展,让社会体育组织能够集中在体育公共服务相关服务的构建上,凸显专业化服务应具备的优势。其次可以让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到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对接中,必须要保证双方组织类型以及相关服务功能是相互匹配的,可以从组织服务、活动服务、指导服务、信息服务、设施服务、体质监测服务等方面进行建设。构建全面服务居民的体育服务,完善三级服务网络,将网络化服务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其中服务类的核心组织必须发挥主要组织职能,将指导功能和聚集功能集中到一体,完善纵向体系建设,保证组织体系服务功能能够更好更快的发挥。各个组织之间都需要通过特定方式保持组织间的联系,同层组织之间必须不断协调工作,将网络整体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在公共服务日常供给中,政府可以通过购买体育方面公共服务的方式,将任务转交给专业的社会服务组织来完成,提升项目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按照合约,对不同服务组织进行划分,按照其种类与职能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3.政府提供保障
各城市的体育行政部门都需要秉从公共服务政府建设的基本需求来对职能进行定位,将工作重点从传统工作模式转移到国家整体的体育方针发展中,对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保证体育政策更好的落实,提升管理质量。可以向社会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将类似体育公共管理等职能转交到社会体育组织的手上,打破传统混淆不堪的格局。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工作的社会化发展基调,将社会体育组织归纳到体系建设的高度中,促进核心组织不断发展,最终保证核心组织可以承接体育公共服务,提升其实用性。需要从政策、制度等多方面来为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助力,促进组织发展和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相互衔接,保证服务功能的正常供给效果。政府需要从服务内容入手,将城市社会组织通过分类的方式进行整合,突出体育核心的作用,将其的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在体育服务领域当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不断的发育,直至成为主要的供给主体以满足市民多变的需求。逐步的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之上的财政转移体系,国家体育总局应该从传统的负责支出的环境中走出来,转移到全国性体育公共服务以及体育相关规划中,对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构建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以及相关支付机制,最终达到无条件转移支付的状态,保证城市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能力,至少在经费上不需要有后顾之忧。工作人员必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监督体系,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招标,招标的全过程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定的流程来操作,保证项目正常执行。作为体育行政部门,必须要对项目的承接单位进行全面考察,考察内容包含资质、绩效等,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评估标准以及项目评估方法,通过该方式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保证组织服务监督形式与公众监督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升体育公共服务工作质量,保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满足政府与社会对其绩效的基本要求。
4.社会体育组织承接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构建
在日常体育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社会认同度低、专业机构少等问题,所以建设体育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倾斜政策,在所有社会体育组织当中选择主要的体育组织类型,使其作为先行兵,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的方式推动社会体育组织结构建设往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技术,通过奖惩结合以及定期考核等方式,促使工作人员不断的掌握先进工作技术,进而保证工作专业化。社会体育组织人员专业化培训工作是提升体育服务体系质量的基本需求,同时也需要通过该方式来满足体育组织日常发展需求。
2、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路径
2.1改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明确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路灯,必须在明确专业目标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目标的特色,同时也要在在人才培养规范上显示其明显特色,还要制定出与特色相吻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根据区域社会体育发展特征和特殊需求特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多模块、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明确市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加强和培养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与管理、冰雪健身指导与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坚持提高学历层次和充实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原则,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促进教师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专业教学梯队;通过选派教师外出考察、参加培训和到企业实践等方式,促进专业教学团队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参加业务进修和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传帮带”活动,鼓励中青年教师申报科研课题,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到企业调查研究,到企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和内部培养等形式不断完善引才、留才、用才的良好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符合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需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相关文凭。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学校对在校学生的教育侧重在了能否取得文凭的专业考试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应试教育完整无缺的体现到了社会体育专业当中。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体育专业在高校中大多数都是新的专业,这样的新兴专业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师资不完备等一系列的问题。在部分的高等院校教学中,社会体育专业只上普修课,很少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在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的普修课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教学人员不重视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近10年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状况来看,有250多所院校已经开办社会体育专业,并且办学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体育娱乐有越来越多需求的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市场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他们在市场中的就业情况仍然令人堪忧,他们中的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其它与社会体育行业不相关的职业,部分学生选择了到与社会体育专业有关的培训机构中去实习然后再就业。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我国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理论研究上,对社会体育实践教学应如何开展则很少涉猎,即使有些学者谈到了要重视教学实践,也都没有对实践教学具体应如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3以市场为导向探索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应如何发展引起了大众的广泛深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健身房、体育场馆等各类体育设施在市场中蓬勃兴起,随之出现了各类与健身相关的消费行业,这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好机会。
3.1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教学实践计划顺利完成的基础。高校给予学生固定的实习场所,能够达到让学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高校与实践基地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就使得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有力的市场环境基础。在另一层次上,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场所选择应该比较广泛,既可以是健身房,也可以是体育公司等能够让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得以充分发挥的地方。此外,各高校在对资源的利用方面,应该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高等院校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标准,在进行过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培训后,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服务工作者,从事体育方面的教学或指导。
3.2完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以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在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个学校自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在不同的区域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体能素质也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律选择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进行授课和考试,则明显不符合实际,各高校应该根据现行的市场经济原则,合理的选取教材进行讲授。这样合理的安排课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的兴趣,也对学生毕业后从事指导体育活动有很大的帮助。高校在进行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时,应该在以市场为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到设置的实践课程要具有针对性,主要面向将来致力于从事体育事业的专门人才。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摸清市场对社会体育的需求与供应,明晰社会对专职体育人才的需求和实际就职过程中存在的差距,防止偏离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课程设置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但是无论今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如何发展,都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以市场为依据和准绳,培养出适应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4建立适合市场规律的实践教学基地
经济是市场的推动力,同样市场又是经济的拉动力,经济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有良好的实践环境,我们就要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规范,首先就是高校一定要有固定的实践基地并要长期的与之建立合作关系,高校在选择基地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有所局限,例如:不要仅仅局限于健身房。高校要做的是要面向全社会的体育公司,特别是应该选择那些可以发挥体育专业的地方进行实践。这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更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前提,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同时各大高校在基地选择上还要注意资源的利用,要做到以学校为中心向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式来建设实践基地。
4.1建设社会体育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可以说是学生最基本的实践基地之一,学生在学校基地可以边学习理论边从事应用实践。高校的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在实践中遇到困难还可以重新学习理论,这个场所是学生步入社会实践的起点,学生通过在校内实习,可以同时提高基本技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4.1.1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之一,学校主要通过多媒体以及实验室教学来完成教学实验、专业实践、理论受教、了解实习任务等工作。对于社会体育专业而言最重要的实验室当属生理实验室,因为这是每个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经之地,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解剖知识及人体的特征,学生还可以在此实验室对人体的体征指数进行测评等。对于一个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基本的解剖知识及生理测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4.1.2建立课余健身俱乐部。
对于综合性院校及师范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而言其更具有市场性,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促进了高校健身俱乐部的诞生。学生在高校健身俱乐部实践更能够减轻自身的心理负担,而且也更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4.1.3校办企业。
高校能否培育出市场需要的人才及创造出市场的经济价值是评价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准。只要高校有能力创办企业,那么这所高校也就成熟了,高校只有创办自己的企业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
4.2建立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践基地
随着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封闭式办学已经逐步变为开放式办学,高校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相应的建立一些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同时对学校的专业建设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4.2.1社区群众体育
现在的人们都注意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以老年人为主,很多的老年人都愿意参加社区群体育,那么这就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发展,高校可以与社区联合,开办社区群体育,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以此来实践,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也为社区服务带来了便捷。
4.2.2企业体育
高校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寻找社会实践基地,社会上有很多的体育公司,急需体育专业的人才,但是一时半会找不到人才,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与其协商,打开高校学生市场,这样可以充分的促进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与高校带来一定的效益。
5改变体育实践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的提高社会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我们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往的体育实践教学方法已经很不合时宜了,我们要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5.1要采用“导师制”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要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实行“导师制”,采用技术与理论课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监测指导他们的学习、训练等,要适当的给予示范,这样才能够培养其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及创新能力。高校要建立完整的导师管理制度,对教师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实行相应的管理奖惩制度。
5.2教师要及时的接收学生实践反馈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学到很多知识,但与此同时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教师要及时的了解这些信息,并要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的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不要让学生积压问题,如果问题不及时有效的解决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
5.3要严格的对教学进度加以控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严格控制进度,不要一味的追求进度而忽略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实践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强化学生实习的独立操作能力。
1998年国家教育正式批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学院(系)开设社会体育专业,2002年,河南科技学院率先在河南省普通高校中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在此之后,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8所学院相继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了解到,这些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实际需求,完善学院(系)学科建设,拓宽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和途径。
(二)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其课程设置
河南省9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都是培养从事体育健身指导、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与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学生熟悉体育健身锻炼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学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进行体育健身指导和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掌握从事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与经营开发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方面,每个学校不尽相同。其中河南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社会体育学、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经济学、社会体育管理学等;安阳师范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导论、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等。从9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基本都开设了社会体育相关的理论课程,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适应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新需求。
(三)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状况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包括质和量两方面的内涵。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专业的方向、特色和办学水平,一支素质高、数量足的教师队伍,是一个专业成功的关键”。笔者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容乐观,一方面是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是教师专业不对口。由于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时间较晚,各大高校没能及时储备相关专业人才,导致教师数量不足,很多社会体育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转行”过来的,缺乏社会体育专业相关的知识与理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四)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场馆设施状况
体育场馆是发展好体育专业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发展社会体育专业不可或缺的硬件设施。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有别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体育场馆设施的建造也要与传统的体育场馆区分开来,新型的健身房、台球馆、攀岩墙、轮滑场等场馆设施不可或缺。但是,据调查了解,河南省9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学校基本上都不具备这样的教学场馆设施。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资金匮乏,由于缺乏足够的教学场馆建设经费,高校无法建设社会体育专业必备的教学场馆。
二、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场地设施匮乏
师资力量是发展专业的重要保障,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专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发展需要。教学场地设施多为传统的教学场馆,新型的教学场馆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
(二)课程设置陈旧,缺乏新型课程
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多为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一些新型的课程未能引入课堂教学,如体育产业、体育健身与服务等。
(三)缺乏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项目多为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一些新兴且符合当前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体育运动项目未能引入到社会体育专业当中,如健身健美、轮滑、瑜伽、攀岩等体育运动项目。
三、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发展措施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支持各地打造一大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运动项目”。笔者在分析当前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基于国发46号文件的视角,提出一些革新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建议,以期有助于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良好发展。
(一)积极引进师资,建设新型体育场馆
以往“转行”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缺乏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因此,要想促进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必须引进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体育院校和重点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均有培养社会体育专业的研究生,优秀人才层出不穷,河南省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引入优秀社会体育师资力量,积极促进本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大发展。在办学条件和教学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建设新型体育场馆,或者选择校企合作,租借社会上的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不断提升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开设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增加新型体育课程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是当前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应该结合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现代人的健身意识增强,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兴趣浓厚,健身健美、攀岩、瑜伽、轮滑等新兴体育运动都应该纳入社会体育专业的日常教学当中,培养新世纪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增加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等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对体育产业和体育服务业的认知,不断拓宽视野,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利用高校体育资源开展社会服务的可行性
高校的社会性质及社会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作为现在社会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服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的培养人才,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急迫的社会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体质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2010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1%和39.8%,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以通知的形式要求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高校体育资源的有效保障。高校体育资源相对丰富,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其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虽然比例不高,但高校体育场馆配套完善、质量较高,又有假期时间保障、有众多的体育从事者,为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三、影响高校体育在社会服务价值方面提升的制约因素
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高校体育资源主要是为了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训练和比赛等常规学校活动,如果这些资源同时满足社会服务职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与体育相关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也是高校体育资源进行社会服务必须面临的主要的问题。给学校带来安全隐患。我国高校规划建设标准不一,校园功能分区和周边环境不尽相同,加之现在高校扩招之后,在校人数动辄就上万较为常见,这些都给学校的管理、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学校体育资源对社会进行开放式的服务,势必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缺乏规范统一的场地管理模式。当前,各高校对体育场地、场馆设施主要是采取学校自己管理、对外承包、学校和对外合作管理这几种模式,没有一个统一执行的规范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运营模式,在利用高校体育资源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现实难题。高校对社会服务的职能认识不足。很多高校的相关领导对高校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认识不到位,加之国家对高校进行社会服务的要求缺乏必要的硬性规定,所以高校对利用本校资源开展社会服务的义务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高校缺乏进行社会服务的推动力。经费没有保障,尚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现在高校的经费主要投向对提升学校知名度有利的主干学科,而对于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等资源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仅限满足于国家相关评估的要求。本来高校的体育经费就不多,再因对社会进行服务性开放后,体育场馆的费用会更大,加大了开展社会服务的难度。
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体育社会学自70年代在我国发端以来,一直有部分专家专注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就体育社会学理论基础问题长期、深入的探讨对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成熟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与推动作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早期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尔后部分社会学领域和体育学领域学者认为它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近年来,有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它既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属性,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有学者提出了体育社会学只有一个学科属性,即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争辩。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就什么是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体育社会现象的前提条件、什么样的体育社会现象才有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农民与农村体育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北京奥运会研究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引起国人的振奋,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体育界更是如此。此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绝于耳,同时,学界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奥运理念,奥运会场馆、设备,运动队的备战,奥运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时间上看,奥运会前的研究成功主要涉及技术、条件等的准备性研究,奥运会后主要注重对奥运会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等问题。其中不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如“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一研究热点逐渐淡出多数学者们的视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90年代初讨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到“体教结合”,再到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培养的讨论不曾停止过。由于退役运动员不再安排就业,没有退役后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公众的金牌意识逐渐淡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困境,体育界不得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对策分析、模式探讨上,也有关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其中也有部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者视角来分析问题,如“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不难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研究极少,比如通过个案研究,深层次追踪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对从事运动训练的看法,随着社会变迁与政策变化,家长对子女从事运动训练的态度变化,从微观层面探寻因果关系。
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介绍与比较研究除了上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外,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成果介绍与比较研究颇多,这可能与早期的学者们呼吁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社会学译著与成果介绍相关。在著作方面,国内有关学者翻译了部分国外著作,如卢元镇主持了《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译介、清华大学组织翻译了美国学者JayJ•Coakley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金季春主持翻译了《体育科学指南》等等;[9]在论文方面,有的探讨了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等理论问题,[10][11][12][13][14][15][16]有的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或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17][18][19]有的对中西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与热点进行了比较研究,[20][21]还有的专门探讨了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对外联系。[22]这些成果使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了解了国外同行们的研究现状、研究取向、研究方式、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在借鉴与参考的过程中应考虑本土化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通过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阅览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往往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不管是课题、毕业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热衷于选择大而难的课题,也倾向于选择思辨性的课题而非实证性课题,似乎有功利性之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体制改革需要更多宏观视野的研究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体育学各级课题规划和评审导向中,微观研究课题得不到重视,难于立项。此外,体育学各级课题资助金额小,难以完成以长期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为手段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论证的微观研究也是原因之一。
2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1体育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2.1.1体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只有社会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社会才能够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和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又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这就说明解决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成为了协调发展各种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或力量,它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力的水平就会相应地提高。开展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劳动者的身心素质,提高劳动者对现代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劳动能力的稳定性,有效缓解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有效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的矛盾,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构筑社会的和谐。由此可见体育不仅仅是个体的需要,而且是整个社会的需要,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需要,而且是促进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现代体育与社会其它方面关系越来越密切,体育越来越强调与环境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物环境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如我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就立即高举起“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大旗,正是这种和谐理念的反映。体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观与政府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相统一的,体育的这种和谐发展观必然促进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2.1.2体育能促进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共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阶层的突起使得工人和农民等社会主体阶层的地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我国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在逐步加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及地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和不和谐现象。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整合力量,可以将不同民族、阶层、职业以及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共同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促进各区域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体育转移了社会焦点,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对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2.1.3体育可以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缓解社会矛盾
体育具有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作用。我国近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但地域经济失衡日益严重,人们的贫富差距也日益加大。改革开放受益者和落后者之间的数字鸿沟日渐拉大的现象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参与社会的物质交换活动,对物质财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再分配具有显著作用。以体育彩票为例,我国将每年公益金的60%用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40%用于奥运争光计划,并且体育彩票还可以减轻人们的社会心理压力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进程。体育参与模式与经济地位紧密相连,高收入、高地位的职业群体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比赛甚至观看电视体育比赛的比例是最高的。参与健身运动的人也主要局限于收入和教育超过平均水平、从事专业工作或者管理工作的群体,低收入人群和那些贫困人士很少经常性地参加某种体育运动。由于体育场馆设施大多为国家所有,有更多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为低下的人为体育事业提供服务,因此这种参与模式会使较多物质财富向国家公益事业流动,向经济地位较低的社会群体流动,这是体育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一种财富的软调节分配方式。体育这种向下分配财富的作用对于缓解我国财富分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因此政府应把体育作为调节社会分配矛盾的一条积极有效的措施。
2.2体育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2.2.1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体育促进个人的心理品质完善,培养个人的公平竞争意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讲,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个“和谐”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与人的和谐。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魄,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调节人的心理,增强人的自信心,完善人格开放性的一面,从而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奠定基础。此外体育还可以培养人的公平竞争意识。社会的和谐需要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公正为基石,而体育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能体现平等、公正竞争原则的领域,公平竞争是赛场永恒的主题,体育运动的不分尊卑为参赛者营造了一个真正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游戏规则,通过体育活动的公平竞争来培养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积极进取的公平意识和竞争意识,是现代体育的重要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它是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每种运动项目,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及比赛规则,这些规范对运动员的行为起着“戒律”的作用,表现为一种秩序、节制、约束,体现出体育的科学性及公平性。体育对现代人竞争意识培养将激发人们创造愿望,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积极投入到创造活动中,而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则使人们的创造成果易于受到肯定,这必将激发社会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奠定了基础。(2)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善,全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因。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人际关系现状却令人十分堪忧:2005年初,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曾在全国做过一次人际关系调查,结论是:我国社会人际关系正在走向整体“滑坡”。2004年末的一项调查也表明,身为天之骄子、相互间并无多大利害冲突的大学生,其人际关系的状况也并不乐观,其中有60%的大学生反映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解决这些问题,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制度供给、道德规范、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引导和要求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着它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刚刚公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被确定为公民个人价值准则。体育活动,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对公民诚信、友善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其竞赛规则的制度、规范化、详细化、统一化、科学化,对于我们制定诚信制度条款,具有具体地指导作用。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提供一个公正、平等的互动平台,它能使不同地位、职业、年龄和性别的人,打破狭隘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上下关系、业缘关系相聚在运动场,相聚在体育的圈子频繁地交往与接触。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认识、情感等诸多心理成分上产生共鸣,缩短他们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彼此之间容易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2.2.2体育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1)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有效缓解人与社会的矛盾。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体育基于人文精神,关怀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是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我国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体现了人文思想与体育的完美融合,对于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人的自由发展不仅在于对自然的超越和驾驭,而且在于从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的权利和价值。人要全面地发展自己,就必须从社会关系中获得广泛而真实的自由权,这是现代人类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颁布的《体育运动国际》指出:“确信有效地行使人权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和保持他或她的身体、心智与道德的力量;因而任何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均应得到保证和保障。”体育的“公开、公平、公正”就是自由最现实的体现。人文体育也构建了这么一个平台,给予人类最大的空间和自由,有效缓解和消除了人与社会的矛盾,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2)体育从精神、物质实体和法制等不同的层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完善的社会规则、法制和丰厚的物质资本。首先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又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人们享受着不同的快乐。在竞技比赛中,人们在成功中赢得荣誉,失败中赢得尊重,竞争中挑战极限,尽情享受着体育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意志的磨练。国际赛事每每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社会整体无论从意识上还是行为上都处于一种和谐一致的状态。其次体育是规则的殿堂,无论何种体育项目,都有其完整而独特的比赛规则。在学校,体育使学生和教师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因病缺勤率大大降低,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缓解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相互之间的矛盾;在企业,体育锻炼有效缓解了社会节奏加快的压力,减轻了工人的紧张情绪,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和工人收入的增加,劳资双方矛盾的缓和和企业内部的和谐。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但却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的现状,由此体育对人和社会的和谐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2.2.3体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还是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的基础,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在自然界中进行的。人与自然是否和谐,有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即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但是受到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的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决定性的力量。体育也正是通过对人的作用,唤起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珍惜和保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投资主体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一些环境优美的城市被确定为赛事举办城市就是很好的例子。例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有好环境的城市,大型的体育赛事才让该城市承办,只有绿色体育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实现体育运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