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4 13:56: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交心谈心活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严格标准、确保实效。交心谈心主要采取“一对一”、“一对多”,“面对面”三种形式,强调“四要四有”标准,做好“四个明确”。活动强调谈心交心要事前预约,有准备地谈;要平等交流,有诚意地谈;要抓住问题,有针对性地谈;要把握实质,有深度地谈。谈心活动前,党委主要负责人认真做好谈话准备,选择适当的谈心内容,讲究谈心方式,引导干部职工说出真话、实话,提出过去不愿提、不便提的意见,以“和风细雨”方式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
一提起创新,人们往往把它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联系起来,事实上这是一种误会,我们说的创新,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在充分开发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去掌握对他而言是全新的,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正如布鲁诺所说,学生的这种发现与发明创造相比,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程度。因此学生经常的、系统地受到这样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不断增强,为将来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打下基础。体育教学的创新,应着眼于融音、体、美于一体,加强学生的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着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汇多种灵活的、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于课堂,如:“体育游戏”教学法、“快乐体育”教学法、“自主体育”教学法等等,与活动能完美的结合。
一、创新应立足于日常的教与学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提供创新的机会,选择创新的激励方法,鼓励学生去创新,从而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如若不然,则人云亦云,循规蹈矩,毫无突破。如: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素质和学生的反应能力,可编制一个“攻占敌营”的竞赛活动,学生在竞赛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完成判断、快速奔跑、躲闪、攻占等动作,在此竞赛活动中,为了取胜,有的组在派“兵”上本身自己就做了调整,而个别上陈的“兵”在进攻动作上又进行了创新加上了“转身”和“跨步”动作,为取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此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对此做法进行讲评和表扬,激励学生主动创新,增强创新意识。
二、创新应立足于知识的转化和运用
在教学中应注意考虑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定向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思维空间,不断的改变思维方法,即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使原有的知识得到升华。如:在体育教学中“前滚翻的学习”,以往教学是教师示范——讲解——强调注意问题(双腿用力蹬、抱腿及时、团身要紧等)——学生练习等。为培养学生的灵活的思维能力,首先提问:同学们你有什么办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动作?这时,一个篮球从教师手中抛出在地面向前滚动,学生有说:双脚用力蹬地向前滚得快些就能完成;有的说:团身紧一些像球一样就能完成动作;此时,老师又用叠起的垫子放到另一个垫子下面,使一头高一头低,同学们见了有的说再垫高些动作就更好完成了,又有同学说不如用手推他一把帮他完成等等,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都说出了他们很好的意见,最后老师进行了总结,并采用同学们提出的好的建议,使得本教学内容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圆满完成。
三、创新教育应立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灵活的学习方法是知识巧妙运用的结果,对扎实可靠的基础知识的运用,是营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可靠保证。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新知识,新的教学内容都能以活动的形式来传授,特别是基本的要领和技术动作,就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体会才能掌握,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今后所学的新知识,提高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如:对推铅球的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是基础,只有牢固地掌握了它,才能把后面的侧向滑步推铅球以及背向滑步推铅球逐步掌握。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老师就必须做到教学上有创新,只有老师不断的创新,不断地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学生才能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当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过程中,为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基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越来越重视教育科研的作用,将其视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源。呼应着这样的课程改革形势,校本教研活动在各基层学校盛行起来了。
校本教研对于基层学校来说,是一种既恰当有效,又易于操作的教育科研方式,具有其他科研方式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纵观当前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基本停留在赛课准备、集体备课、专家讲座以及领导和骨干教师的现身说法上,缺少借鉴和开发创新的能力,教学研究的力度很弱。教师们都对学校的活动设计与安排总觉得单一、浅薄,缺乏多形式的综合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此导致教师参与不广,积极性不高,把教研活动形式化,教研活动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
为此,我校对校本教研活动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以新课程精神为指导,立足实际,立足学校,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为落脚点,建立了具有系统研究的四构校本教研模式。
一、同题同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同题同构校本教研就是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案、同一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设备,由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风格、语言素养和调控课堂的能力进行上课。由此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能激发教师们进行积极思考,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反思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之外的其他因素,从而发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内涵。进而激发教师在业务上自觉继续调适自己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二、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是指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同台亮相,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内容讲授别样精彩,使授课老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充分展现了课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信息共振,激起与同伴的思维共振。
三、异题同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异题同构校本教研就是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同样一种教学模式,甚至同一种教学结构、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在品析“异题”的同时,比较“同构”,让老师们更关注教学的设计结构与教学理念,让我们的教学同归有效。
四、异题异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异题异构校本教研就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同一研究专题下,不同的教师,立足各自教学经验,遵循学科规律,借助同伴帮助,筛选多种教学资源,合理构想、设计,并将构想、设计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异题异构校本教研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为了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又把在四构校本教研模式进行了分层建组,形成一个系列活动。学校根据教师的年龄特征和每位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小组,确定不同的校本教研,以满足教师个体的自身需要。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将教师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新教师,因其上岗不久,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可对其进行同题同构校本教研。我们实行师徒结对和新教师之间互动活动,这样的同题同构校本教研,能让新教师在有经验的教师带动下不断学习,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不断长善救失。还有新教师之间同题同构互动可以让他们竞争找差距,取长补短,从而迅速提升自己。而师傅也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实现新老教师先进理念与成型经验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
第二个层面是中青年教师,因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多组织同题异构和异题同构的校本教研活动。如同题异构校本教研,可以使教师们在异构中相互学习,反思献策,经验分享。还可以引入竞赛制,让老师在比赛互动中,可以既欣赏又质疑,形成思维碰撞,产生新的教学思想,从而形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有异题同构校本教研让老师们用相同的框架去构建课堂,熟练掌握某种教法,形成较为熟练的教学技能。可以先在一个学科里推广,可行性得到认可后再在其他学科里推广,这样也就探索出自己学校的一个教学特色,创出一个品牌。
第三个层面是有抱负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他们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可多方面参与各种校本教研。如可以聘其当新教师的师傅,师徒进行同题同构校本教研。又可以参与同题异构校本教研,聘其做组长帮助分析、评课、反思、总结。还可以参与异题同构的校本教研,进行示范展示推广教学经验。针对这一层面的教师最重点的是开展异题异构校本教研,在新的课程改革下,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审视、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去分析、去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去建立、去养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的习惯;去张扬、去提升各自的教育教学专长和智慧。学校多方面组织、建设让这些教师相互切磋研究的教育教学交流平台。如对外展示课或到兄弟学校交流互动等等,把课堂变成课程改革的研究室,把学校变成课程改革的研究所,使这些教师不但能够成为教育教学第一线娴熟的操作者,而且要加速成为课程改革最前沿的思想者、研究者和改革家,成为学者型、专家型、创新型的优秀教师。
课程改革需要校本教研活动的有力支持,校本教研活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服务。四构教研活动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校规范教研活动过程,提高教研活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也希望学校在实施这个模式时,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取得更好的成效……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新更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一)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仍采用陈旧的“我说你听”的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有效的开启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自然无法提升。还有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没有给学生思维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课堂上,无法获得有效途径去开启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课堂气氛较沉闷,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调查,在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学生的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数学题所占据,没有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也基本上没有玩耍的时间,课堂的教学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经常性的开小差,数学活动方式单一,创新性不够,教学效率一直无法有效提升。
二、提升活动教学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策略
(一)⒖翁媒换寡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教育课堂都是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会让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思维,或是思维被局限于教师所呈现的框里,无法有效的让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数学中的奥秘。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章节时,在碰到数学题目的时候,教师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解这道题要怎么算,一下子就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道题面积的算法,等待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然后教师再对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做这道题时哪些点没有考虑清楚,教师在对学生做的题目进行点评后,再系统的给学生讲解一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开发学生大脑
心理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为主要内容,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选择相应的主题和活动形式。
人际关系历来是心理活动课的一个重要主题,而亲子关系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往不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亲子关系都是心理活动课的热门主题之一,但是目前各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几乎没有区别,在主题的选定上,小学是感恩,初中是感恩,高中还是感恩;在活动形式上,都是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或《天亮了》,讲述地震中母爱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等。这样的课程设计,第一次能够引起学生心灵上的触动,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就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尤其在小学上过之后,再给初高中学生上,学生会觉得这些活动很幼稚。
为了摘掉心理活动课“花架子”的帽子,使它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亲子关系中的发展性问题,就必须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一、小学阶段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权威表现出绝对服从,对父母非常依赖,认为必须听父母的话,该阶段的亲子关系承接着幼儿时期的依恋。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应该着重加强亲子之间的依恋,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并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如“我爱爸爸妈妈”。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追求自主,有时会表现出一些逆反行为来表明自己“长大了”,同时,他们的观点采择能力有所发展,逐渐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反应。所以小学中高年级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正确看待和积极应对父母的唠叨,如“啰嗦——爱的心结”。
在操作上,小学心理活动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施原则,即强调活动性和情境性,让学生尽量动起来,而游戏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最好方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难以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而游戏恰恰在具体经验和抽象思考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在实践中这种操作形式也是小学生最喜欢和最易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上使用的游戏,应防止照搬成人团体心理辅导中的现成模式,教师应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和开发一些符合小学生特点、充满童趣的活动,例如歌曲接龙、“动物全家福”、“让爱天天住我家”、“千千结”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游戏,邀请家长一同参与。
二、初中阶段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自我意识高涨,生理上的变化和成熟,使他们在心理上也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希望父母给予他们完全的尊重和信任。强烈的独立意识使他们不愿听取父母的意见,把父母的关爱当成是约束和禁锢,常常处于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同时,他们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愿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使亲子之间的矛盾更加难以化解。因此,青春期是亲子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如何解决亲子冲突是该阶段的发展性课题。此阶段的心理活动课应注重引导初中生走出“自我”,让他们尝试从父母的角度来重新看待父母的行为,并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主动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设置有针对性的主题,如“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三、高中阶段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这种独立性要求与初中时期有所区别,它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反抗性成份逐渐减少。另外,高中生的观点采择能力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他们开始能够理解一个人的看法和观点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该阶段的心理活动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和接纳父母,掌握必要的亲子沟通技巧,认识到自己在建立和谐家庭中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去承担责任,如“我爱我家”。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该阶段的心理活动课要注重体验、讨论与分享,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讨论与分享,使学生在分享体验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观点采择能力,学会换位思考。
人以语言进行交流,而语言则或多或少地显示人的某些意愿。在动画剧本中,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处理离不开台词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改写剧本的训练课,让学生明白剧本创作中应该根据角色的身份、经历、性格等方面进行台词语言处理,在描述角色心理活动时充分利用语调、气息、表情等要素,并且还要按照剧本的风格、体裁等方面确定台词内容。唯有如此,剧本角色在声音、造型、语言等要素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个性化。在动画剧本台词处理中,“潜台词”和“画外音”相当重要。它们都可以表现角色的潜在内心情况,能够反映剧本角色在思想情感及精神上的立体性。说话技巧是潜台词最重要的特性,深刻反映了角色的真正意图。学生创作动画剧本不能想当然,要深入生活,对日常对话中潜在语言的运用进行准确掌握,要精准、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隐秘情感活动。必须贴近角色的真实内心,根据语言环境创作出贴切的思想情感,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作品的价值。而所谓“画外音”则道出了如何对影片中声音进行画外处理,“画外音”并非来自于角色或者物体发出的声音,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画面之外的解说、独白、旁白等。“画外音”对角色心理活动的表现有着重要作用。在影视动画中,“画外音”的出现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内心。所以,在动画剧本教学训练中,教师应该增加画外音设计训练,让学生注意角色内心的各种变化,并以此促进动画剧本的故事情节合理发展。
二、精准把握角色动态
作为影视艺术中的重要门类,动画艺术的虚构性极强,不管什么角色作者都能够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来,并给予其生命特征以及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因此,学生对角色动态的把握不能只局限在动作方面,角色自身的面部、体态表情以及精神面貌等,都可以充分展示出人物的动态变化。形体动态以心理任务为基础,而心理动作通常也需要依靠形体动态来完成。所以,角色的行为会因为心理动作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形体动态受心理动作约束。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写作剧本故事时,要让他们知道角色在故事中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最终的结果,从而全面表现角色在故事环境中的心理动作。角色的动态效果支撑着其心理动作的完成,而且这些动态效果之间需要有协调性,必须看起来自然流畅。例如,可以让某个学生去表演自身或者其他学生的剧本作品,将角色心理活动外化作为检验重点,对学生的剧本创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判断,集中关注角色的神情、动作、精神面貌等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特征,然后相互总结、交流创作得失。动画创作需要极其自由、大胆的幻想,创造者可以运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处理角色动态。因为动画剧本中角色动态具有多元化的可塑性,角色的特点表现具有很好的张力,视觉冲击效果也较容易产生,能够细致、透彻地表现动画角色的心理情况。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告诫学生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应该大胆幻想、创新,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动画剧本中的角色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其外化效果。
三、认真设计剧情环境
人所处在的客观环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因此导演通常会在角色心理细节的电影化处理中,运用客观环境反映角色的心理活动,并配以合理的视听语言,让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更加明显。剧本故事的发生背景,包括社会、历史、自然等因素,对剧本环境描写影响重大。角色服饰、剧情道具、故事音乐、人物冲突、镜头特效等都能够对剧本环境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动画教学中要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熟悉动画设计基础理论、制作流程、基本软硬件创作技法之后,再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剧本创作中,通过大胆想象,让创作思路在视听效果中呈现出来,并体现在剧本文字表达中。例如,情与景是剧本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对角色的类型、心理等有重要的映衬作用,可以极好地反映剧本主题,让角色性格、心理活动变得更加鲜明,给人以无尽的想象。教师还可以分析经典的动画作品,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影视动画中那些有着强烈象征意味的场景反映出角色怎样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在经典影视动画作品的学习中,对角色心理活动通过环境外化描写有更好的认识。
一、“互动体验式教学”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互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上,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使师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互动,让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活动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实践活动中体悟和理解、内化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性知识,最后将理性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生成情感、健全人格、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互动体验式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的互动过程。
“互动体验式”教学有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所揭示的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是互动体验式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心理学依据。大卫·库伯认为体验学习过程要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到行动应用四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经历从感知者、观察者、思考者到实践者之间的角色转变。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是互动体验式教学设计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杜威认为,知识就是经验,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立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传统教学以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主导为中心,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拓展知识。
二、“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操作方法
根据中学心理活动课的特点,“互动体验式”的课堂结构,可以架构为:“引入话题—创设情境—观察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迁移应用”这样六个环节。现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分述如下。
1.“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前提:引入话题
“互动体验式”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设计者是教师。因此,教师有一个启动互动体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话题来引发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话题可以是我们咨询时了解到的学生们关心的话题,例如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习、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扰。
2.“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载体:创设情境
作为“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情境活动。所创设的情境要围绕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习者的个体需要,产生动机。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所提供的情境材料,要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能从中获取新的认识。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学生亲历的事件,也可以是案例,还可以是名人典故或者小故事。大课堂的空间下设计情境,既要围绕主题,又要把握好时间。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兴趣原则,即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主题原则,情境要围绕教学内容和主题,要和教学内容相契合;具体原则,情境要有目的、有计划,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要和教学单元的内容一致;时间原则,每节课的情境设计不超过15分钟。情境设置可以利用小表演、投影或者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
3.“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基础:观察反思
这个阶段是学生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自主体验阶段。这个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他们探寻感悟或体验的方式和方法。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的反应,引导学生关注所听到、看到和感觉到的,将学生的体验由感官的表层感受引入内心深层的思考。
4.“互动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阶段就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辩论,互相启发,运用团体的互动,让学生个体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贡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和收获启发。团体内彼此的分享,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可以促使作为体验主体的学生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使内化进一步深入,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在交流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正面来指引学生的行为方向。为了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这个环节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尊重对方的观点,专注倾听,发言要围绕主题,随时聚焦和掌控好时间。
5.“互动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总结提升
这个环节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的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的总结要简短、概括力强,可以通过名言警句将本次课程的学习理论要点进行连接、提升;也可以采用与学生分享的方式,用学生分享总结的最精彩的原话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感到被尊重,同时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使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
6.“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迁移应用
迁移应用是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落脚点。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强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当然,以上六个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备课情况有所侧重,作灵活的调整,一切以实效为依据,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为目的。
三、“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操作策略
“互动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心理学学科特点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挖掘互动体验式教学的切入点和操作模式。
高中心理活动课互动体验式教学如果离开心理学知识去实施,是无实效的。另外,体验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教师应根据心理活动课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把学习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人际适应教育、青春期心理教育、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等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融入到恰当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这样,既保证了体验学习的时效性,又保持了体验学习的多样性,使每一次体验学习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具体而言,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互动体验教学的方式。
1.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课堂上使用心理情景剧教学时要注意选题应能反映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剧情集中,反映教学主题,典型性强。整个情景剧的时长控制在八分钟内为宜。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讨论、分享体验环节,并从中归纳心理学理论知识或解决方法。
2.游戏活动。将游戏作为情境,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心理成长。教学中开展游戏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有兴趣,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后的分享讨论是重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讨论,点出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使学生在玩中、做中、乐中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3.电影(视频)赏析。所选材料要密切配合教学主题,所截取片断要集中突出所讲的心理健康内容,典型性强。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观看前提示学生注重心理感受,不要过分注重故事情节和艺术表演。视频素材放映后,教师要组织讨论或辩论,深入分享并要学生联系自我形成心理学认识。
4.冥想。冥想是使人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方式。冥想可以使人们放下理性认识的控制,全然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使生命的存在摆脱“我应该”的状态,全然地进入“我是”的自然状态,与真实的我在一起,去感受,去觉察,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去改变,去成长。课堂上如何使用冥想呢?先让身体放松,然后根据课程目标使用指导语,语速缓慢、轻柔。如果有条件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最终通过分享、讨论和总结、解说,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思考与认识。
5.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对测试题的回答,了解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状况,同时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在使用心理测试时,要注意测试题的科学性。指导语应提示学生按照他们的真实感觉而非理性的“应该”去完成测试。分数只是参考,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分享讨论时尊重个人隐私和个人选择,不要强求每个人都表达或全部表达。
6.案例教学。围绕教学目的,把学生的心理个案加以典型化和保密处理,形成供学生讨论研究的案例。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个案分析中了解某种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思考如何解决这类心理问题,从而增加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们体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观察所形成的意义通过行动应用来验证和理解,透过“看”与“做”的交替,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
四、“互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动体验式教学作为高中心理活动课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它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其特征和适用范围以及操作策略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认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以下问题:
1.防止互动体验式教学的“片面化”倾向
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体验,仅把体验学习理解为一种新的“寓教于乐”活动,只停留在“体验”具体活动阶段,忽略了学习者个人经验的处理及转化,并没有将体验后促进其内化的“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或“迁移应用”等循环走完,结果是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强调“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催化、引导学习者进行反思,并建构学习经验,然后将形成与类化的概念运用到新情境中去检验,防止出现只有“做”却没有“学”的片面化倾向。
2.防止互动体验式教学的“趋同化”倾向
一些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的“统一性”,即用传统课堂讲解等方式代替学生的亲历,或者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互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独特的自我”特性,因为体验者的经验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个体体验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体验的个体差异正是学生个性在“体验教育”中的必然反应,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任何问题面前的真实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现的不同的体验感受,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互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观察、认真引导,并善于捕捉最佳契机,引导学生来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源。
3.正确认识并定位互动体验式学习的作用
体验学习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高中心理活动课的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师要善于将体验与其他多种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依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总之,在体验学习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当今,互动体验式教学将成为普遍采用的心理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它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实施美育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审美的前提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音乐之美,这样才能够起到音乐教育对审美的作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审美特点,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觉,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只有当学生心灵节拍与音乐节奏一起律动共鸣时,才能真正地体验到音乐里所蕴涵的情感语言,才能更好地诠释艺术之美。
二、艺术实践音乐活动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音乐教学中,强调通过实践参与音乐活动,要主动积极,不能形成被动局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所在。其次,把握时机选择教学切入点,以最佳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你所设计的音乐活动。注重多种形式并用,用声情并茂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音乐素养。
三、拓展视野音乐活动设计
以上两种音乐活动的设计主要针对的是音乐课程内容标准设计的,下面谈谈以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更能够体现出当前新课改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定位。它强调在审美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尝试用声音编写故事情节内容。假如时机成熟,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自制乐器、编写伴奏乐谱,改编歌曲,甚至设计舞蹈。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其中,乐在其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层层深入,学生的好动、好奇心理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的心理。这种心理需求,可以变成他们学习音乐的永恒动力。要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努力永远不会错。
四、音乐活动中细节问题点滴
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外,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互动环节、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中小学艺术课并非以培养艺术家为前提,有没有天分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而激发和培养兴趣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可以做到的。我认为,在设计和开展音乐活动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用音乐形式,体会情感教育。音乐活动也是一种流动的音乐活动形式。如果缺少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便是一种呆板乏味的教学步骤罢了,是机械式的教育。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体态语都是课堂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创设情景的催化剂,它能使抽象的音乐转化为生动的画面。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心理健康课的主题应是专一、有针对性的,灵动但不盲目,尽量不在一节课中出现多重主题,否则教师在备课时会目标不明确,实践中也会出现课堂脱节的现象。我曾经上过一堂《心中的小秘密》的心理辅导课,我对这一活动主题深有感触。我做过多年班主任,经历了孩子们在小学各个阶段的变化,也发现了不同阶段孩子们所存在的问题。“问题多了,有的问题也就不算问题了”,很多班主任们会这样说,特别是一二年级孩子们间会闹些小矛盾,这是必然的。然而到了五六年级,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的积累,年龄的增长,使他们看起来便有了很多的对大人而言不是秘密的“秘密”,但他们却看得很重,作为老师的我们就不得不对他们的“秘密”加以重视。于是在教学时,我首先设计了热身暖心活动——课前调查统计班上学生对小秘密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尽情表达。在“神奇的树洞”这个环节,我在讲故事的同时呈现PPT,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然后分组讨论:你愿意说出你的秘密吗?为什么?在“分享秘密”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选择:①分享给老师;②分享给同学;③分享给家长。在秘密分享时,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享秘密的轻松、愉悦之感。活动至此,学生心灵的情弦已被拨动,情感的洪流已达到。
二、主题范围小而内容实
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避免主题范围过大。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确定主题时,没有认真考虑主题的范围和课堂容量。主题范围大了,教师可选择的内容、形式也就多了,这样看似内容丰富,但在实际教学时,容易导致教学的各个环节蜻蜓点水,难以在一节课上完成心理辅导任务。我曾听过一位新教师的课《情绪万花筒——喜怒哀惧》,一堂课四十分钟,常见的“喜、怒、哀、惧”四种情绪都要渗透,教师带着孩子们一一分辨,还未深入探究这种情绪及如何化解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急着去了解另一种情绪,结果在下课铃声响起时辅导任务还未完成。这位新教师本意是想面面俱到,結果适得其反。如果这位教师能缩小主题的范围,如:“愤怒来敲门”“将快乐进行到底”……一节课了解一种情绪,从“认识情绪”到“合理调控”,再到“巩固强化、拥有健康快乐的情绪”,一课一得,那么,学生在每次心理辅导活动过后都能豁然开朗,真正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
三、主题贴近生活而有深度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其行为表现也会不同。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求,明晰他们的认知水平、困惑及其共性与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密切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做课前调查,或根据学生来信选题,都是了解学生心理的好方法。例如:通过课前调查,我得知我们班的几个学生最近情绪很低落,于是设计了“我的情绪卡片”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出现不良情绪,我会……”教师耐心地挖掘、引导,让学生把负面情绪装入“情绪垃圾桶”;又如“朋友,别让误会使我们分开”是针对“悄悄话”信箱中朋友之间因为误会导致友谊破裂的问题。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对同伴交往的技巧进行辅导,使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我反省和与人沟通,以恰当的方式来处理误会。
参考文献:
(一)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定义
何谓实践?各学科因研究领域不同,视界有别,对“实践”的解读也有所不同。从哲学层面看,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一切实际活动”。基于教学论的视点,可把“实践”理解为:由学生亲历的旨在作用、影响于人或物的包括实验、展示、表演、调查、访谈、角色扮演等在内的种种操作活动以及学生改善、优化自身(含道德行为践履)的种种外显形体活动。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是指课堂实践活动之外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访问社区和各种社会人士等活动。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将课程、教材中设置的活动教学主题,转变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实施。
(二) 小学德育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依据
1.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的内在要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亦是对其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关键阶段。儿童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拓展德育课程教学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儿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2.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对德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德育课程必须深化素质教育,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3.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的需要。新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指出: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无疑是彰显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的应有之义。
二、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如何实施?一般可采用“四环式”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针对学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归纳后聚焦成中心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制订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与要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步,在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奥秘与意义。
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究、体验和反思,明确问题的本质,达成既定的目标。
第四步,总结与交流。一般在学生回校后进行。主要是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总结、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获,相互分享彼此的体验与感受。
【案例】“爱惜每一滴水”教学写真
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的问题是:自来水管里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来”的吗?自来水来得容易还是不容易?师生针对这个主题,制订了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
第二步: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自来水厂。学生察看自来水的源头,原来水是用动力机从江河提取,再通过管道输入厂中。在厂内的沉淀池,学生留意观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经过沉淀后已经沉到池底。依次到了过滤池,学生摸一摸水体,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装置时,学生请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说:“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让水变得更纯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了丰富的影像资料。
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学生亲历水厂,通过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和反思,认识到自来水来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第四步:总结与交流。
参观完后,教师和学生集中到工厂的休息室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人说:“过去以为自来水就是自来的,我好无知。”“妈妈教我用完水要拧紧水龙头,我总是听不进去,还反驳说,‘不就是一滴水嘛?’现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真是来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厂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每时每刻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与他们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的还激动地说:“水龙头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费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节约用水。”有同学趁机补充说:“是呀,节约用水,也是节约能源,是尊重工人们的劳动。”同学们既言说,又倾听,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获。
教学的辩证法证明,德育教学讲求深度,有赖于德育教学宽度的拓展。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有利于孕育儿童丰富的、真切的、深刻的体验。
三、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可采用三条路径实施。
(一)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实施
所谓“走出去”,就是带着既定的学习主题,走出学校大门,直接进入事先所选定的社会情境中,包括社区、农村、工厂、企业、军营和各种专设场馆去进行教学。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处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丰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题的教学品质。如教学“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教材中“从农村到大都市”、“西部大开发”等教学内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注重自身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景象,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有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还能帮助农民致富。”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终身铭记在心。
(二) 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实施
德育基地包括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青少年教育野外训练基地以及由学校自行与有关乡镇、社区、街道、企业、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等等。
小学德育课程依托实践基地教学,大致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学了某课后,立马到相应的实践基地去亲察、亲历、亲为。如学了《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就带领学生到清江彩印公司的印刷车间,先听公司负责人介绍印刷历史及现代印刷技术变革的最新信息,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当一当彩印工人。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看到新书一页页从机器中印刷出来,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到中华印刷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印刷行业的变革和创新,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第二种,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品德教育主题寓于其中。实施策略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学校统一安排,主题教育渗透,学生经受磨砺,催升生命体验。”
1. 学校统一安排。如湖北宜都市各级小学主要是依托宋山青少年野外训练基地实施的。那里除了有较好的营地、比较多的活动设施和完善的安保措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该基地已经开发出了诸如“让红旗高高升起”、“徒步登山不畏难”、“走访宋山脚下农户”、“野炊进行时”、“篝火晚会展才艺”、“徜徉在花木虫鸟的世界”等颇有特色的野外训练“18课”。学校在一个学期内安排一两次赴校外“基地”活动,时间两天。主要是让学生离开父母,主动去接受生活的挑战,以此锻炼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拼争的精神,磨砺其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2. 主题教育渗透。小学德育学科主要是让学生把学习《别把花草弄疼了》、《我和春天一起玩》、《夏天的小虫》、《秋游回味》、《我不胆小》、《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让危险从我身边走开》、《我们的合作》、《我要攀登》、《我是独生女(子)》 (以上均为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课题)等课的所知所得,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加以确证,并实现进一步地提升。
3. 学生自我磨砺。这种在大自然中上的“18”课,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很多教育主题彼此呼应、相互沟通。依托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野外训练,有利于学生自我磨砺,促进他们知与行的统一。
4. 催升生命体验。课外实践基地的训练科目是开放的、鲜活的、多彩的,富有“野味”。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其中,会不知不觉地顿生心灵的感悟,迸发出富有个性的生命感言。
【案例】
宋山笑面岩下,我们架起了炉灶,野炊活动开始了!对于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来说,这是最具挑战性,又是最富情趣性、最有吸引力的一课,被同学们戏称为“自己动手,丰富餐桌”。
这次野炊活动,暴露了我这个独生女的弱点,在家能说会道,而离开父母,自己切菜做菜时,却成了一个“弱智”。在生活适应和提高生存能力方面我真得加紧学呀!我的心头重又浮现出《我是独生女(子)》这课中“我们的宣言”――“独生子女将会越来越多,创造中国未来的重任就落在我们的肩膀上,我们决不能成为一代‘中国小皇帝’,我们一定是最有希望的一代。”通过这次在基地锻炼,深感这不应是纸上的东西,它应成为我生命的宣言。
由于“基地”营造的是与都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多种生活情境完全不同的“田野”风格,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亲为,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情思,引发其生命的感悟,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在“基地”孕育的生命性体验,即使通过千百节品德课堂教学都是难于获取的。学生在课堂上孕育的精神种子,可以借助在“基地”的实践锻炼,绽放出耀眼的花朵。
(三) 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加以实施
伴随着国家编制、审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学校一般都编制、开发了德育学科校本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大多以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如配合《我的家乡》的教学,湖北宜都陆城一小开发了《家乡探宝》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走进中国谜语第一村》、《到蜜桔之乡走走看看》、《参访守敬故居》 (杨守敬,湖北宜都陆城人,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书法家、金石学家、古籍收藏家)、《遨游奇特的潘湾石林》等。这本校本教材,以家乡探宝为主线,以引领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到美丽的大自然和社会课堂中去亲历、亲为、亲验为特征。学生以品德学科校本课程为载体,到“故居”,与家乡名人“对话”;到桔乡,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饶以及“金果果”给农民带来的“小康”家境和幸福;到民俗村,体验流传上千年的谜语、谜诗、谜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和精彩;到石林,品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家乡江山的壮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接触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走进了农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感,真可谓收获多多。总之,品德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无疑为实践活动扩宽了渠道,增添了新的魅力。
四、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 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包括分析学情,熟悉社会实践活动的环境,收集相关资料,联系调查访谈的单位(人),以及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等。
2. 制订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方案。要针对社会实践活动场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中相关主题教育的要求,制定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目标、实践内容和活动步骤。
3. 教师要动态地把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况和变化,对活动随时进行指导。在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录音、摄像、照相等不同方式作好活动过程的记录。
4.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师生应围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交流与分享。
音乐实践活动是以音乐为主线、结合多种方式(舞蹈、伴奏、声势、律动等)综合而成。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这样的“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化发展。它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姿态跻身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行列,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欣赏教学中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几点有效尝试。
一、哼唱主题,实现听唱融合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交融”一词有交互、融合的含义,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的感受和效果也可以移植到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就是在聆听的基础上再引入哼唱主题旋律,通过听唱融合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往往对熟悉的音乐作品更感兴趣,当他在音乐作品中聆听到熟悉的旋律时,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在聆听作品前,我们可以根据作品需要,设计一些哼唱的练习。比如,在聆听《伏尔加船夫曲》之前,先将作品的主题旋律设计成一条简单的发声练习,并要求学生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加入速度力度的变化,让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熟悉并初步感受音乐的主题。在进行聆听音乐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为引导学生深入欣赏音乐、走进音乐做好铺垫。
二、加入律动、舞蹈、伴奏等形式,实现听动融合
少年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行为上好奇、好动、好模仿。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创设音乐与律动、舞蹈、伴奏等相结合综合的实践活动,用听动融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体验与理解。
每个儿童的性格、生活环境都不相同,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他们模仿、创造和表达音乐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令学生兴奋不已,也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作品”充满好奇。如,让学生欣赏一段低沉、缓慢的乐曲,让学生自由想象,他们听后,会认为是笨重的大象、顽皮的狗熊、懒洋洋的肥猪及慢吞吞的乌龟等。他们的想象是合理的,因为这些动物都是笨重而缓慢的。孩子们在音乐伴奏下手舞足蹈,还发出低沉的声响表现各自想象的动物,在快乐的氛围中度过了一节音乐课。在欣赏踢踏舞《大河之舞》时,老师让儿童运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随处可拿到的道具(安全的道具,比如本子、笔、红领巾等),在教师的引导下,随着音乐打节奏,让儿童创造出不同的节奏音响和动作,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很直观地把作品的节奏表现出来,也充分发挥了儿童的想象力。在教学《花儿与少年》时,初次聆听时教师设计了四四拍的律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在第二次聆听时又引导学生在强拍处加入了大鼓,在次强拍处加入小鼓,学生表现的积极性非常高,用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体验音乐中节拍的韵律感、强弱感,丰富学生对音乐节拍的体验。
通过律动、舞蹈、伴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听动融合,让音乐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三、开展综合性艺术表演,实现情理融合
本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就初中历史学生活动开展的形式的问题谈谈对下面几种课内外活动:(课内外活动不只下面几种)
一、以讲述为主的活动。
要教《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为了加深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霸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组织了一次活动课,让学生动手查找有关这一时期的成语历史故事有多少?且给学生提供有关材料,如《中华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大词典》等等。在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讲一个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小故事。这样既能让学生动手,又能锻炼学生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活动课中让学生“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了解历史的基本经验,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更为重要的还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将学生引进探究的境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钻研、探索、发现和创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的,以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为保证,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辅之以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和点拨。使我们认识到,让学生真正为“学习的主体”,真正“自主”体验中去感悟和发现,从中获得知识,获得进步。`
二、小型辨论会。
在辨论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交流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如在讲“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课前让学生自愿组合的方式分成正反方两组,围绕“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便没有‘贞观之治’”,还是“没有他‘贞观之治’照样出现”的辩论题。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双方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互不相让。通过辩论,学生深刻认识到“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隋朝的灭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震撼,不得不施德于民;主观上,唐太宗从谏如流,励精图治。因此,唐太宗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通过辩论,学生兴趣更浓,意犹未尽,会急于在书中找答案。从而在课堂中真正落实了自主学习。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活动课中,通过激烈的辩论来设疑、释疑、解疑,极大引起学生兴趣,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兴趣浓厚,既培养了一分为二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我们认识到,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学生运用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有效方法,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心态将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最大动力。
三、学生动手为主的活动
让学生描摹书中的插图。利用插图既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和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又能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观察力、辨别力。比如“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中的漫画《时局图》,通过描给,学生对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了解各种动物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形象地记到头脑中,并对帝国主义导致中国四分五裂,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局图》有了深刻的理解。
另一种方式让学生动手小制作,体验历史。如讲到“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节时,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如果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于理解记忆。因此,让学生动手用橡皮和泥巴之类的捏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头像,再比较异同,学生兴趣更浓,且用心模仿着雕塑,记忆深刻,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在活动课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可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优化和简化了整个教学过程。这既巩固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践,又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自主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使我们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活动中往往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和解析愿望,就容易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历史剧表演
为再现历史事件中典型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当然得让学生事先准备,教师先拟好主题,学生表演各个角色,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但不能偏离主题,必须体现书本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
五、参与社会实践
让学生走出课堂,摆脱封闭的教学场所,深入社区,感受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吸收乡土气息,了解本土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概况,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启迪思维。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徐特立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