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后作业辅导总结范文

时间:2022-12-23 03:23: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教师课后作业辅导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课后作业辅导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77-01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农村教学一直以来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重,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乎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根基。在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上,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让他们深入数学内容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

农村地区的小学课堂上,很少会具备电教化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内容拓展时,要考虑现实环境,不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形象化的展示。

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可以拿出剪刀和彩纸,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设计一个剪纸内容,然后教师再将大家的作品集中到一起进行点评。有的学生剪出像正方形、长方形等的规范图形,有的学生剪出一些不规则图形。这时,教师拿出其中一张剪纸作品――正方形,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这个图形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继续引导:“现在我就利用剪刀和彩纸,教你们如何剪出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折叠的方法裁剪出一个标准的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将相关的概念直接抛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根据实践的过程进行自主总结。比如说裁剪出的正方形纸上的折痕就可以看作是图形的对称轴,进而总结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弥补了农村教学中教学手段不足的缺陷,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

二、 鼓励学生对课程进行拓展式总结

在农村小学中,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程总结时多采用“代劳”的总结方法,即教师在课尾将讲课要点总结一遍。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待这样的总结过程缺乏正确的认知,一个原因是教师没有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总结观念,另一个原因则是没有激发起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

例如,学习“平行和相交”后,教师不妨让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感悟为基础,主动提出对W习过程的看法。先让学生列举出一些关键点,如“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学会平行线的画法”等。然后,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对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巩固。有的学生会将“铁轨”“桥墩”等生活实例,结合“平行线”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对于这种总结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既能丰富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关课程内容的记录,由于农村小学中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不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总结本”,指导学生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定期和教师进行沟通,循序渐进地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

三、布置与实践相关的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关键内容。对于数学作业,学生大多抱有消极、负面的情绪,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在课后得不到良好的辅导,导致未能及时完成作业。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细致的辅导。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不妨加入一些有趣的实践内容,既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善窘境,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2

1.课前作业设计

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初步解决课题,提出深入研究的问题,交流。这一作业往往在上课的前5分钟

检查落实。先是由个别学生把预习的本节知识展示给全班同学,这一部分基础知识,学生会自主学习完成

,不需要教师再作讲解。同时,展示的同学提出预习中的疑惑,先由其他同学解答,同学之间交流,不能

完成的,再由教师解答。这样,学生养成自学自练的习惯,每节课课前坚持预习,明确重点、难点、疑点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课本上的小练习或教师编写的“学案”、看懂课本上的例题,同时把自己

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记录下来,在班或小组内和同学交流研讨,带着问题再在课堂进行学习,学

习效益会大大提高。

2.课中作业设计

这部分作业为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自行小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本节简单知识点的

情况下,对重点知识加以强调,对难点知识进一步解析,特别是对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进行点

拨;组织学生随堂练习,由学生反思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思想碰撞产生火花,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加以

强调提炼。

3.课后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练习的主体内容发挥着巩固知识、提炼方法、训练技巧的关键作用。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应

精选课本或辅导书上的配套习题2~3个,在课后做。同时,这几个题要有层次性,甚至最后一个题有些综

合性,有点难度,是选做题,主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教师应注意与下一节的课前作

业设计的衔接,形成良性循环的闭合回路。教师应注意设计形式的多样性:如在作业本上完成的、动手操

作完成的、在网络等媒体查找信息了解与本课有关知识的、设计调查问卷的等。

从课前到课后,学生从预习到复习,逐渐掌握知识、方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

训练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巩固知识,深化知识,进而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思维和能力。

二、有效作业布置时机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始终在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学习。课中作业是一种载体,学生通过这一载体

进行独立思考、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紧张而有序。在课外,每天的作业安排20~30分钟为宜,其中

10~15分钟的课前预习作业时间,10~15分钟的课后作业时间,学生如果对数学有特别兴趣和爱好,还可

以自主进行拓展。由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多样而有趣,学生做作业将不再感觉枯燥,从而提高完成作业的

效率。

三、有效作业目标

1.课前作业——“预习”

课前作业内容以预习为主,是下一节课堂内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提前自学,并能在

作业本上作出简单的体现,同时,学习中的疑问和困惑也记录下来,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一般地,

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主学会。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

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中作业——互动

课中作业内容主要是课本上的例习题,有的由教师引导规范完成;有的由教师点拨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

互动交流;有的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习课堂新知识后,学生在作业本中自主进行反思小结,谈收获、疑

惑等,归纳提高。另外,配以当堂小检测,师生都能看到本节课掌握的收获和差距。教师的作用在于“导

”——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提供信息、得出结论、提炼方法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和家长还可以通过课中作业本的内容,看到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及时对学生的数学

学习加以调整和纠正。

3.课后作业 ——巩固拓展

由于初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还不高,也缺乏自觉的意志锻炼,课后的巩固拓展还是非常必要的,要充分

发挥教材配置习题的作用,并与部分教辅材料整合。通过课后作业练习达到巩固提高、反馈学习情况、检

测学习成绩、教师了解学生的目的。

课后作业的内容呈多样化,有课本习题原题及变式,有其他辅助材料的综合性题,有针对以往作业中的错

例而设计的改错题等。特别是在复习课中,设计一部分改错题从而进一步厘清思路,巩固知识。

四、有效作业评价

教师应认真批改和评价学生作业,纠批错漏,划定等第:优、良、中、差,并附有鼓励性的评语。

研究发现,情绪、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教师及时的、中肯的评价,鼓励性的语言,能给

篇3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王修汉校长、谢镇祥主任的领导下,在张群怀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 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 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实行新教材后,高考的要求和高考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 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 优化练习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

篇4

课后作业是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从而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和辅导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课后作业也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校八年级、九年级各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作业量和难度不符合学生实际、层次性不明显,趣味性不浓等问题,我们物理课题研究小组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分析、探索和实践,总结出物理课后作业设计必须遵循下列几个原则。现介绍如下,以供探讨。

一、分层性原则

分层性原则就是在设计物理课后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学习品质设计布置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习惯、操作能力,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钻研物理教材、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物理教材的精髓,吃透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A、B、C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优中差三类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都能完成,能及时巩固、检测所学习的知识,使他们在知识和技能上都有所提高。

二、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所设计的物理课后作业数量适宜,难度适中,各类学生经过努力均能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课前多研究教材、教参,准确把握每一节课重点和难点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科基础,所设计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口味,使他们乐于完成。设计作业量以二至三题为宜,让学生在20分钟到25分钟内能完成。若作业量过大过难,学生当天不能独立完成,必然导致中差生抄袭他人作业,就不能真实反馈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若作业量过少过容易,则不能全面检测、巩固当堂所学习的重点知识,也不利于优生的发展与提高。作业设计的难度对于优等生以中等偏上为宜,中等生以中等难度的习题为宜,差生以巩固基础知识的简单题为宜,确保各类学生经过努力或小组讨论能够完成。

三、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物理课后作业设计的题型要全面。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情,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观察题、课外调查题、课外实践题都要巧妙设计,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学习各类题型的解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通过分小组完成观察题、课外实践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协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随处可见,大有作为。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快慢”时,可让学生两人一组利用秒表和操场跑道测量自己行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写出测量原理、方法步骤和测量结果。在学习《凸透镜的应用》时,让学生二至三人一组观察并学习照相机、幻灯机的构造及成像原理,练习使用照相机照像,用幻灯机放图片。在学习“电功率”时,可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一种用电器的铭牌,记下它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计算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及电阻。在学习“能源”后,可让学生三人一组调查自己家乡所使用的能源名称及类别。

四、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指在设计物理课后作业时,尽量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取材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或学生能够亲自完成的小实验等,使各类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不但能够复习、巩固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勇于探索的能力。下面的习题趣味性较强,可供参考。1.同一个人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何关系,试分析说明。2.用嘴对着手心吹气和用嘴对着手心哈气感觉有什么不同?试解释说明。3.举例说明金属和木材谁的导热性好?4.台风为什么能把房顶掀翻?5.在一个白酒瓶内装满水后,用拇指堵住瓶口,迅速倒插在水盆中,去掉拇指,在上提酒瓶的过程中(瓶口未出水面),瓶中水柱的高度有何变化?试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此现象。6.用鱼叉对准你看到的鱼叉去,能叉到鱼吗?为什么?7.怎样判断你家的电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8.为什么冬天可以看到人呼出的白气?9.试说明电风扇、电饭锅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10.霜、露、雾各是怎样形成的?11.观察自己家中的电能表,通过课本、询问教师或网络资源学习相关信息的含义,练习用电能表测量某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五、巩固性与反馈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物理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全面、准确地巩固当堂所学习的重点和考点知识,以提高课后作业的实效性、针对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反馈性是指教师设计的物理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完成和自己的批改后,能准确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映学生思维上的偏差和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和辅导中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精选习题,分类布置,确保各类学生通过完成作业都能巩固、检测学过的知识,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们设计的“运动的快慢”一节的课后作业,仅供交流探讨。

A类(优生完成)

1.两人一组试用秒表和操场跑道测量自己步行和跑步的平均速度。写出测量原理、方法步骤及测量结果。

2.一辆列车16时20分从西安出发,21时20分到达丹凤,已知西安到丹凤的铁路线长150千米,求这辆火车从西安到丹凤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一列长120米的火车以5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48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B类(中等生完成)

1.人步行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是5米/秒,试问谁的速度快?

2.一辆汽车司机发现一个标志牌上标有“西大桥8千米,40公里/小时”的字样,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条件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C类(学困生完成)

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大小是用运动物体在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的。

2.速度的公式为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读作_______,符号为_______。1米/秒=______千米/小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