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入党申请书范文

时间:2023-01-10 14:41: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村里入党申请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村里入党申请书

篇1

学校奖学金申请书万能1尊敬的学院领导:

我是x学院x级x专业x班的x同学,现提出申请优秀学生二等奖,理由如下:

一、成绩优秀,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

⒈20x-20x学年度里,课程考试无补考科目。

⒉在这一学年里,必修课成绩平均分为88.53分,班上总排名名列前茅。

二、工作出色,参与多个学生组织活动。

⒈我曾参与多个学生组织的工作,成绩可见。

⒉曾在担任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期间,先后积极配合部长带领全体学习部成员组织多项学术活动,包括英语讲座,辩论赛,演讲比赛等。

⒊我在去年学院举行的“一二、九”演讲比赛中,代表班集体参赛,并荣获三等奖。

三、严守纪律,关心他人。

⒈自学遵守学习纪律,按时上课,学习勤奋。遵守寝室内制度,爱护公物,严格作息。

⒉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人。

为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再接再厉,希望学校领导认真审查批准我的申请。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haoword

__年__月__日

学校奖学金申请书万能2尊敬的老师:

我是x学院x系x班的学生x。在此,我希望首先能向您和各位为我们这些贫困生所努力的人们说声——谢谢!因为有国家的关照,以及那你们在工作中的帮助,这才有了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的机会!无论能不能得到这次机会,我都同样感谢你们。

现在,我在此对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简述。和大部分的贫困学子一样,我也是一个来此农村的孩子。我出生在x市x镇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在这个群山起伏的x市里,我们村孤零零的坐落在群山之间。尽管不至于说与世隔绝,但无论是出行还是回来,都是非常的不便的。这些年来,村子里为了打工出去了很多的年轻人,但至今都没有几个人愿意回来。在村里的,多是些老人和孩子,就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但我是幸运的!在村子这样的情况下,村中的人大部分都指望着孩子长大了能帮着做农活,或者早些出去打工。但是,我的父母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到了外边,吃了足足的苦头,还染上了不少的伤痛!这样的他们非常的明白,在这个外面的世界,如果没有知识,是寸步难行的!不顾亲人的反对,他们坚持着要送我上学,送我走出好几里的山路,送我走到学校,送我走出大山!

但是,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师的同时,他们却必须忍受着比以往更加艰辛的痛苦,多接上好几份工作,省吃俭用的供我读书!供我学习!有时候,我看着眼前的书本,就想起父母的辛苦。心中忍不住酸楚,但又不舍得让自己沉浸到情绪中去,耽误了学习的时间。

如今,经历了十二年的努力,我终于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我考上了x大学,来到了x学院x系x班!但是,比起过往的学习阶段,大学的花费实在是高的令人感到绝望。尽管我也开始通过勤工俭学和假期的兼职来为家中减轻负担。但逐渐年迈的父母已经很难再支撑起这样的支出,近年来随着小时候照顾我的爷爷的病倒,家中更是债台高筑。

但及时是这样,父亲他也没想过放弃,他是一个坚强的人,也正是从他的身上,我才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如今,自从加入了大学,我在学习上就更加的拼搏努力,如今,我真的很期望能得到这份奖学金的帮助。我的期望自己能有机会帮助父母更好的支撑起这个家庭。

如果,我有机会能得到这次的奖学金的机会,我定会加倍努力的学习!加倍的锻炼自己!让自己能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今后,当我也有能力的时候,我定会回报社会,回报校园,成为下一位奖学金的支持者!望你能考虑,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haoword

__年__月__日

学校奖学金申请书万能3尊敬的领导老师:

我是x,是大二x专业的学生,我来自农村,20x年考上我们学校,今年是我们来到学校的第二年了,现在我想向学校申请爱心奖学金,我想为家里减轻负担。愿各位领导和老师能够给予这样的批准。

我是农村的孩子,家里为供我上大学,几乎是把家里所有的资金都用上了,我家里除我之外还有五口人,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务农的父母,还有一个弟弟,现在弟弟也在读书,所以我家的经济条件很差,原本就没有多少钱的家庭,因为要供我上大学,所以把家里的钱都凑上给我了,以及还向亲戚借了钱,所以现在家里真的是特别的贫困。我大一已经申请过这个奖学金了,现在大二,我依旧希望能够申请到奖学金,以此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在校一年,我十分用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直都是努力的在学习,大一学年我的成绩一直都是全系排名前三,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只为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也不辜负学校对我的帮助及支持。同时,我明白不能只靠家人的帮助和学校的帮助,所以我平时有足够的时间的时候是有去做兼职赚取生活费的,就不向家里人要了,尽量的去减轻整个家庭的负担。我知道自己能够进入大学读书,是整个家庭支撑着的,所以才会特别的努力,不敢浪费大学的时光,所以在大学我参加活动帮助自己成长,锻炼能力,获得“三好学生”的证书,成功的考去专业初级证书,也代表学校参加省比赛,不仅是为了让自己见识到更多东西,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而战。

当前我已进入大二,我感觉生活依旧艰难,我很需要这笔奖学金,这样这学期我的父母就不需要在我身上花费钱了,可以顾好家庭,我就用这笔奖学金和自己打工兼职赚取钱养活自己。在这里,也向大家保证我不会胡乱花费奖学金,我会把钱用在正途上,会更加的把学习学好,让大学不负父母、不负自己努力,也不负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我一定会把专业给学习好的,待毕业工作回报家人和学校,愿你们给我这样申请成功的机会,帮助我减轻我的家庭的负担,让我顺利的从大学毕业。在此学生感谢学校,感谢领导及各位老师的帮助。

此致

敬礼!

申请人:haoword

__年__月__日

学校奖学金申请书万能4尊敬的领导:

本人是一名大二学生,现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奖学金,以下是我的个人情况简介:

一、思想情况

本人于入校时就积极申请入党,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在等待批准。在校参加入党学习以来,我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永远保持与时俱进,认真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

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在不断鼓励、帮助身边想申请入党的同学。积极组织﹑参加有关活动,态度积极向上,成为支部和班级入党的楷模。

二、工作情况

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我系组织的“卡拉OK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得到了系领导的一致好评与同学们的充分肯定,为我班赢得了很大的声誉。在班级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兵乓球比赛”中也有不错的表现。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坚信一定会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继续精彩的表现,为院系赢得更高的声誉。

三、学习情况

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没有使我满足,我知道自己距优秀学生的距离还很远,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以学习为主,所以,为了不影响学习,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向同学﹑师兄请教﹑讨论﹑学习,集思广益﹑广开思路,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没有达到拔尖的水平,但有些科目已达到了优秀。

四、生活情况

平时很善于和同学沟通,也乐于帮助同学,所以很多同学不管生活上还是思想方面有了困难也愿意来寻求我的帮助。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进入大学,是我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一年中,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将申请奖学金,我要特别感谢系领导的大力培养,老师在专业方面的深入指导以及同学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给我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要特别表示感谢!今后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我自己,以求有更好的表现。

此致

敬礼!

申请人:haoword

__年__月__日

学校奖学金申请书万能5尊敬的院系领导老师:

您好!我是x级电子商务班的一名学生,我叫某某。很荣幸的成为我校的一名新生,在激动与兴奋的心情中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大学生活。

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我取得的优异的成绩,并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市区校级“三好学生”,x年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我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

在过去的大学一年生活中,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我认为我在各方面均符合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故提出该份申请书。现将本人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老师的评审参考。

取得的成绩: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智育成绩列全班第四,荣获“三等奖学金”,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智育成绩列全班第一,荣获“一等奖学金”。

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热爱祖国,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并且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永远保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党的工作路线,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在今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在学习上奋发向上,有远大的理想和报负,我始终以“团结互助”为宗旨,真正做到与同学共同进步。虚心向别人学习,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有错就改。

在课余生活中,虽然家庭经济较贫困,但我自强不息,不向困难低头。生活俭朴,衣着朴素,没有铺张浪费、追求奢侈的行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帮助同学,集体观念较强,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品行端正,举止文明,积极支持和参与学院、班级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思想品德优秀,综合素质较高,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诚信待人,大学一年级的这一年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一年中,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申请奖学金,我要特别感谢系领导老师的大力培养,班主任老师老师的关心,任课老师在专业方面的深入指导以及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我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要特别表示感谢!今后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我自己,力求有更好的表现。

以上即为我个人的基本情况,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加以评判审核!

此致

敬礼!

篇2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处处都是绿树、青草和田地。可是50年前,这里还是个“沙上墙,羊上房”,饱受风沙肆虐的风沙村。为了在这片贫瘠的沙地上播下一片绿洲,宋和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石述柱带领村民们奋斗了整整50年。

宋和村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处,东、西、南三面环沙。解放初期,村西近10公里的风沙线上,只有8棵沙枣树。一遇大风,沙尘铺天盖地,每年有近150天处在沙尘天气中。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有时甚至颗粒无收。那时候宋和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全村200户人家,有30多户举家外迁。

1955年,年仅19岁的石述柱组建了全县第一支“青年治沙突击队”,决心抗击风沙,保护家乡。然而8年的时间里,他们年年栽树,树苗却年年被风沙吞噬。1963年的腊月,石述柱每天顶着狂风沙暴,在沙窝里奔走,寻找新的治沙方向。十几天过去了,石述柱累得发起了高烧,但他的心里亮堂了:要彻底治住风沙,要从西面的风口着手!第二年一开春,石述柱带领他的青年突击队转战村西建起了林场,肆虐的风沙终于开始低头了。

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石述柱创造出了一套科学的治沙模式,将粘土压沙与林木封育相结合,在草方格围成的沙窝边上种上树木,中间种上庄稼,这种模式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抱娃娃”,也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为“宋和样板”。正是这套科学的治沙模式,让宋和村从沙地里刨出来2400亩良田。

49年来,从村团支书到村党支书,石述柱以全部的精力带领群众压沙治沙、种草植树,硬是在沙海里建成了1万多亩的富饶林场。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沙地变成了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的小康村,宋和村更是成为民勤县的第一个“吨粮田村”。

治沙离不开水。在治沙过程中,石述柱清楚地看到了水的关键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他们靠的是井水,挖的是土井,三四米深的地方就能见到水。后来,随着水位的下降,宋和村人挖起了厢井、锅锥井,此时的地下水位已经在10米以下。到了现在,连20米深的地方都见不到水的影子,无奈之下,宋和村人只好打起了百米冲井。地下水逐年减少,土地越来越干涸。

1995年,甘肃省在张掖市、武威市开始搞以渠道衬砌为主的节水样板工程,民勤县水利局想在全县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消息传出,老百姓都嫌这项工程费时费力,还不见得有效,没有一个村愿意接受。石述柱觉得这是个节水的好方法。他先后9次上水利局争取项目,最终将试点安在了宋和村。村里人一听他费劲拉来的项目竟是其他村都不要的渠道衬砌,立即炸了锅:“治沙就已经把人累半死了,咋还要修渠道?”

篇3

通过这扇“窗”,几乎每个秀山人都能将农产品输送到大山之外的世界。

“土鸡能飞,看这个样子,土鸡蛋也飞得起来。”秀山县官庄镇新庄村60多岁的村民洪天军没想到,自家的土鸡蛋,竟能通过一个叫做“武陵生活馆”的电商平台,“飞”到大山之外。

“鸡蛋供不应求,我还得感谢一个人。”洪天军说。

“一村一人”

洪天军养了十来只鸡,在去年夏天以前,他还常常为卖蛋发愁。

为了卖蛋,洪天军得走上半个小时,把鸡蛋背到集市。

由于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腿脚不便,洪天军觉得背上的鸡蛋异常沉重。

“走不动了,家里的蛋越堆越多,愁人。”洪天军说。

2015年7月,“武陵生活馆”在新庄村开业。

一些懂电商的村民赶紧把农产品拿到“武陵生活馆”出售,但年过六旬的洪天军对这个新鲜玩意儿并不了解。

“洪大爷,把你的土鸡蛋拿到武陵生活馆去卖吧。”村里的党员电商带头人杨文主动找到洪天军。

“怎么卖?”

“我来帮你。”

在杨文的推荐和引导下,洪天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家里的土鸡蛋拿到了“武陵生活馆”。

“1.68元/个的收购价,比原价涨了一半多。”洪天军没想到,不用辛苦进城,不用赶集,就能高价把家里的土鸡蛋卖出去。

“现在农产品都不愁销路,这还多亏了党员先锋队。”洪天军感慨道。

在秀山县,像杨文这样的党员电商带头人基本实现了267个村(居)“一村一人”。

其时,秀山全县大力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统筹推进便民超市、电子商务、金融网点“三进村”工作。

但在农村电商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仍有一些偏远地区对这个新鲜事物不甚了解,广大农村尤其缺乏电商人才。

为了迈过这道坎,秀山县委组织部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村后备干部培养和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培养相结合,打通了党员先锋队培养链条,着力破解电商队伍人才荒,让电商真正深入农村最基层。

点面培养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心里总算是有底了。”手捧着农村电商第九期培训结业证书,梅江镇八幅村村民吴俊喜上眉梢。

2013年,吴俊退伍回乡,为了谋生,他干过养殖、做过餐饮,但都失败了。

“真不知道自己干什么能行!”吴俊对未来忧心忡忡。

2015年9月,他报名参加了村里的电商培训班。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对电商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会、从会到精,并成功通过结业考试。

2016年初,吴俊加盟“武陵生活馆”,开起了自己的电商店,日均营业额达600多元。

“这下总算是找对路子了。”吴俊说。

在秀山县的广大农村,通过“点面”结合的电商培训,培养了一批像吴俊一样的电商人才。

“点”即将电商培训纳入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必学课程,根据党员所处区域、产业结构等情况实施片区培训、分类教学,并充分运用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田间课堂等平台,送电商知识进村入户,使基层党员群众接受互联网思维、知晓电商知识、了解电商运营方式。

“面”即依托电商孵化园实施“1+N+X”的专题培训――

“1”就是形成一套以本土农村电商平台“武陵生活馆”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店为核心的农村电商发展理论体系;“N”就是组织参加电商培训的学员现场参观入驻电商孵化园的企业,由电商业主进行现场讲课;“X”就是每期培训班邀请3―5家种养殖农户,学员通过电商帮助他们销售农产品。

目前,秀山采取这种“培训+孵化+培育”的模式,培养了“电商精英”500余人、“淘宝客”371人,形成了武陵山网商联盟的“种子团队”。

“后备”激励

在秀山县石耶镇青龙村,村民大都靠种植大蒜为生,该村的大蒜种植历史悠久。

大专生陈佳宇毕业后回到家乡谋生,凭借熟悉电脑和了解电商的优势,他开了一家淘宝店,把青龙村的大蒜销至全国。

2015年6月,在青龙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帮助下,陈佳宇在村里开起了“武陵生活馆”,开展农特优产品“免费代销”,实现了大蒜村里种、村里收、网上卖。

2015年11月,经组织考试考察,陈佳宇成为在村挂职本土人才,一边经营“武陵生活馆”,一边参与村级事务,深受群众好评。

目前,青龙村已经将他作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后备人选。

为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秀山先后将59名思想素质过硬、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明显的优秀党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同时,秀山还按照“把党员培养成电商骨干,把电商骨干培养成党员”的思路,在全县成立物流园区电商孵化园党支部,优先抓好电商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坚持把群众口碑好、文化素质高、有电商经验的青年人才和先进分子优先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培养对象。

目前,已有38名电商优秀人才递交入党申请书,有10名被确定为今年的入党积极分子。

这支具备电商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成了带动秀山农村发展电商的力量。

示范带动

秀山县石堤镇高桥村的脐橙产量大、聚集性强,销路却不好。

“市场好的时候,中间商会来村里统一收购。市场不好的时候,根本没中间商来村里,村民只能一车一车把脐橙拉出去卖。”脐橙都堆在家里烂掉了,村党支部书记马代远心急如焚。

后来,马代远参加了电商“村长”的培训。

“我们村里的脐橙也可以通过电商卖啊!”马代远说。

2015年底,他带领该村脐橙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主动对接“武陵生活馆”和“农村淘宝”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条脐橙远销远卖的“绿色通道”,帮助全村脐橙种植户销售脐橙15万多公斤。

“这下不用担心脐橙烂在家里卖不出去了。”建卡贫困户马代湘通过农村电商销售脐橙6000公斤,直接收益1.44万元,一家四口一举越过贫困线。

篇4

让亲人心安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攻克具有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攻坚战。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就驻扎在济南东边15公里处的神武村。当时,几间简陋的民房成了后方医院。

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刘修芝,也就是刘延宝的爷爷,当然不会知道这切。他只知道,来到了自己的村庄,济南就要解放了。很自然地,他和儿子刘振顺加入到支援前线的民兵队伍中来了,并且不断地从战场上往回抬伤员。

“听老辈的说,那时候俺村的妇女给伤员洗血衣,村东头水湾里的水都被染红了,人看了很受触动。”刘延宝的妻子赵本芬说。

9月28号这天,刘修芝带领几个村民在村南头掩埋了6名烈士。他当时是个石匠,又知道烈士们的一些情况,就上山找了几块像样的青石,自己一钉一锤凿刻了6个墓碑出来,立在烈士坟前。6位中有4位都不知姓名,他就在那4块墓碑上只是刻上“革命烈士之墓”。

到现在,碑文虽已几乎被风化干净,但碑仍然十分直挺。村里人说,那时候很多烈士的坟现在都已经被平得找不到了。

第二年清明,

位烈士的家人竟主动找上门来把自己亲人的遗体移走了。烈士亲人的急切,刘修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也在那时许下诺言,要把烈士墓守下去,让烈士的亲人们心安。

就是因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刘修芝带着儿孙们渐渐养成了

个习惯,每逢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这4个大节都去烈士墓培土、祭奠――这也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家规。他还在家中供上了烈士们的牌位,上面写着“南庄烈士之神位”。

1976年6月,刘修芝老人与世长辞,守墓28年。他把大儿子刘振顺叫到跟前,说无论如何要保住烈士墓。这个刚刚经历过的老汉嘱咐这句话的时候,好像格外明白,对烈士墓是要誓死守卫的。

2008年4月,仅有的那位知道名字和籍贯的烈士张忠孝,迎来了远在浙江仙居县的堂弟张方明。刘延宝也接到面沉甸甸的锦旗“精心守护六十载,英雄事迹代代传。”

这样红为闪的锦旗,挂满了刘延宝家的墙,给那间不算富足的门厅添了不少光彩。但跟那鲜红的、歌颂刘老精神的几面锦旗相比,紧靠着厅门的那面显得有些特别

旗面的红已经有些黯淡了,还被密密麻麻的签满了字――它上面赫然写着5个大字“济南第一团。

儿媳元秀燕说,这是去年公公获道德模范提名奖去北京的时候,当初驻扎在这儿的部队官兵的后裔送的。

有了刘家几代人对烈士墓的守护,这些后裔军人对先烈的缅怀终于有了寄托的余地。他们,心安了。

守墓就是生活

生于1949年的刘延宝,似乎一出生就注定了跟这片烈士墓扯不断的情缘。

他在神武村高级小学上到六年级,后来在本村的王陵山果园当过技术员、存拖垃机房当过驾驶员,还养过300多只鸡,最后当上了生产组组长:其间获得过港沟镇“科技模范户”称号,选上过港沟镇第12届人民代表,他有过两段婚姻,前后双儿女,赵本芬则是他在拖拉机房认识的女拖拉机手,1981年才结为连理。

但刘延宝的生活里却似乎有样东西直未变――守墓。

十七八岁的年纪,他就跟着父亲刘振顺在烈士墓里种上松柏、白杨、火炬树,在烈士墓周遭竖起不高的花棂子。到1982年,村里推行,刘家的那块墓地被分到了别的农户家,他又跟着父亲跑东跑西,硬是用自己的良田把那块薄地给换回来了。

1995年,刘延宝从自己当组长拿的每月70元的工资里挤出200多元钱,要派个用场。他想为烈士们修修墓地了。他借了辆小汽车,跑到二十里以外主营石刻的孙村镇,运回一块米半高的大石碑,请人刻上“革命烈士之墓”六个大字,立在五位烈士墓中央。

4年之后,村里修公路时在路旁的地里又发现了两名烈士的遗骨,被证实也是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刘延宝就主动提出请求,把他们转移到了自家那块墓地。自此,7位烈士长眠于此。

2000年,刘延宝的父亲患病去世,守墓的担子落到长子刘延宝一个人肩上。他本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却不料,同年他就患上脑血栓,不光拴住了右肢,还拴住了口齿一一说不出话了。

不过,这栓倒让刘延宝有了大把大把空闲时间,他于是只要天气不算恶劣,就拿着马扎每天下午准时去看烈士墓。烈士墓离刘延宝家不远,一般人也就走三五分钟,刘延宝却要走上十几分钟。

“要是有人来,他就在那拔拔草。平时哪有那么多草好拔,他就坐个马扎在那玩儿。”赵本芬半开玩笑地说。可烈士墓里的规整却让人不能不钦佩这个下台阶都要人扶的老汉,有理由相信,他安静地坐在那儿的时候,定在跟自己抑或烈士们做无声的交谈。

能说会道的帅小伙

即使说不出活,但看得出,刘延宝是个性格耿直的山东大汉,就连嘴里发出的“嗯嗯啊啊”,都不能不说是抑扬顿挫,像在发表一阵激昂的演讲,只是少有人能听懂罢了。

对旁辛辛苦苦做“翻译”的妻子,刘延宝丝毫不留情面。从2000年他得病不能言语,妻子就直是他的“代言人”。到北京,去浙江,妻子一直与他同往,根据手势翻译着他的语言。但刘延宝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妻子翻译一有差错,他就面红耳赤地比划个不停,开始段或长或短的“演讲”,有时还会拿出精心保存的相册、材料、奖牌以及各种自己记事的小本本出来佐证。等到众人猜对了,他才马上笑逐颜开,拼命点着头。格外合心之处,他还会煞有介事地伸出大拇指表示赞同。

就“当初怎么把墓碑运回来”一事,他就“描述”了半天。他“嗯嗯啊啊”地好像一直重复着一个词,左手一会儿拼命指指屋后,一会儿使劲搓搓耳朵,好像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这只还能自由活动的手上了。大家推车、拉车、拖拉机都猜遍了,还是没明白老人的意思,最后还是妻子猜出了“别人”,儿媳猜出了是借用的“汽车”。

在谈到张忠孝烈士当时是什么职务时,面对大家各种离谱的猜测,老人只能摇摇头往沙发上一仰,无奈地看着天花板,成为至今的一个谜。

赵本芬说,刘延宝以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村里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还拿出老伴以前在别人家婚礼上当司仪时候的照片。提到跟老伴的婚事,赵本芬装作不情愿地说:“那时候他家里穷啊,结婚就给了我30块钱。倒是新加了几间房,可钱哪够盖啊,到现在还欠俺娘家兄弟的钱呢。”刘延宝在旁笑了,比划着意思欠了一千。

港沟镇宣传科鞠副科长也说,刘延

宝没得病时是个口才相当好的帅小伙,之前宣传父亲刘振顺的时候,也是他负责向外人宣传爷爷和父亲的事迹。现在有话说不出,心里肯定是格外难受的。

听到这,刘延宝立刻颤颤巍巍地走到里屋,拿出一份他当年写的三页材料,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赵本芬说,这是当年刘延宝用一中午的时间写出来的。

材料标题用格外大号的字写着“神武村庄南烈士墓纪实”。细读全文,老人字迹浑厚、文风干练,跟六年级的文化程度有些不相匹配,倒是跟眼前这位眼神坚定的老汉相称得很。文章最后

段写道:“从济南解放到现在50多年来,安息在地下的五名烈士直由刘振顺一家几代人看护着。他的家人说,直到永远,永远……”――“远”字是繁体的。

一个小心愿

刘延宝现在有几个人生之最。

比如,最高兴的事就是评上了全国道德模范。虽然自打患了病就把酒戒了,但去领奖那天,他还是在北京京西宾馆喝了整整一瓶啤酒。赵本芬说:“那天确实是高兴啊,俺老两口哪吃过那样的饭菜,住过那样的宾馆,见过那样大的人物。”

刘延宝谈到自己的最大愿望时,他伸出了两个手指,意思是说有两个:一个是希望找到另外6位烈士的亲人,另一个是,他拿笔用左手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出了个大大的“党”字。妻子说,他是想入党啊。

1989年写的入党申请书一直保留到现在,上面工工整整地记着刘延宝的个人经历、思想觉悟。他比划着自己已经写了至少有5份这样的申请了,可就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入了党。现在他又交上了申请书。他用略微上翘的嘴唇,诠释了“信仰”在他身上的含义。

谈到最大的遗憾,刘延宝只是无奈地拍拍自己的嘴巴

他是想回到以前那种可以侃侃而谈的生活了。

“那时候是有点被耽误了,”赵本芬说,“手术费一上来就一万多,每年还有四五千的医药费。他本身工资二百块钱。我出去干个短工一天才十来块,儿子在外头打工也赚不了几个钱。就是把家里的脱粒机、大杨树都卖了也没能凑够。那阵子,真是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篇5

在白武家村,周宏霞一家生活并不富裕。父亲因车祸致腿残,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就全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家里的一切开销,就只靠4000平方米(6亩)地和1334平方米(2亩)苹果园的耕作经营收入来维持。当时,她和弟弟上学的费用是家里最大的支出,家里的困难,周宏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4年6月,周宏霞高中毕业。那年她18岁,她为自己做了个决定,也为自己的人生换了个方向。周宏霞还记得,当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自己手上的时候,她默默地收起了通知书,收拾好行李,离开了村子。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到点能赚钱的本事,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经过熟人介绍,周宏霞来到甘肃省兰州市海石湾镇一处蔬菜种植基地打工,她总想着能学点技术。“那会儿就想,要是能把种菜的技术学会也不错,那些技术员赚的比我们打临时工的可要多得多。”周宏霞告诉记者,“等我把技术学会了,我就要回家创业。”这个想法,她一直埋在心底。

周宏霞的淳朴与善良和她能吃苦的那股子劲儿,引起了种植基地里一位叫郭新志的蘑菇种植技术员的注意。在了解了周宏霞的情况后,他决定亲自教授周宏霞种蘑菇的技术。经过一年多勤学苦练,周宏霞熟练地掌握了种植蘑菇技术要点和实际操作技能。

2005年9月,郭新志推荐周宏霞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农科所做食用菌类蔬菜种植技术辅导员。周宏霞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很充实,我把学到的技术全部用到了实践中。”

2006年,周宏霞带着技术、带着充足的信心,带着创业的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敢作敢为,跟县委书记谈想法

回到民和县后,周宏霞发现,要创业仅有身上的技术还不行,没有资金更不行,她思前想后,向自己的师傅郭志新提出了合伙种植蘑菇的想法。郭志新也欣然同意。

3年多的合作,周宏霞每年也能赚个3万多元。为了给父母改善居住条件,周宏霞又拿出5万元,给家里盖起了7间新房子。周宏霞心里最清楚,家庭的重担应该自己来挑。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宏霞有了自己当老板的想法,资金又成了她头疼的问题。她算了一笔账,种蘑菇需要的温棚租金、原料、菌袋、消毒锅炉等基本设施,基本上需近10万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经过一番周折和一次又一次地碰壁,周宏霞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找县委书记,把自己创业的想法讲给县委书记听,请县委书记支持。

见到了县委书记。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她听出来,书记对农民自主创业非常支持,也非常敬佩。并爽快地答应了她,安排县农业局在农业科技示范园解决一栋日光节能温室和一个拱棚,支持1万元创业资金。

周宏霞心里乐开了花。2010年8月,周宏霞凑足了启动资金,迈向了自己的梦想之路。一年后,周宏霞纯收入达到10万多元,顺利地收回了成本。

学无止境,一心谋划更大发展

在民和县,从事蘑菇种植的农户、合作社有10多家,算上周边县和西宁的就更多。“干这行,竞争压力也是挺大的。”周宏霞说,“不过,现在大家种植主要以平菇为主。要想赢得竞争,就得种植新品种。”

周宏霞掌握的技术,除了种植平菇外,还有杏鲍菇、金针菇、银耳等。她告诉记者,这些她都在青海试种过,技术上不存在问题。而且,收益很好。问题就在于,这些品种对温室的要求比较高,投入成本比较大。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大棚管理问题,缺乏懂技术的人。周宏霞一心想带动村里人一起种植蘑菇,教给他们种植技术,但是由于太辛苦,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困难再多也要干,难道还会比当初创业的时候还难?”周宏霞暗下决心一定要成功。

如今,周宏霞种植蘑菇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种植蘑菇专业合作社,承包了当地一个种植基地的7个温室大棚,每棚年租金5000元,全部用来种植蘑菇。在民和县,她是最大的蘑菇种植专业户,而且全部实现订单销售。

篇6

一双鞋跟底部已经被抹平了,一件黑色的T恤已经泛黄,左手一个小包,右手一个大包,完全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其实这两个包里装的全是他的“宝贝”,小包里装着他的荣誉证书,大包里装着他的工作记录,两个包的内容拼凑起来,就是他一生的生活写照。

他就是维西县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主席熊茂勋,今年65岁,一个普米族老人,熟悉他的人都叫他熊大爹。他同时还兼任拖枝村党支部书记。

荣誉不能用金钱衡量

干了十多年的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主席,熊大爹从没拿过一分报酬。

在维西县人大副主任、工会主席李秋梅看来,熊大爹这么多年来,就是义务在做联合会的工作。早在2000年的时候,维西县10个乡镇就成立了非公经济企业联合会,由于没有相关经费,熊大爹的联合会主席全是义务劳动。

实际上,非公经济联合会刚成立的时候也热闹了一阵子,由于没有相关的经费做支撑,很多乡镇的联合会也就慢慢失去了成立的初衷,只有永春乡一直保留下来,并且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熊大爹成就了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李秋梅对于熊大爹的工作给出这样的评述。

提及熊大爹的工作时,他打开左手提着的包,里面装满了一叠省、州、县等颁发的荣誉证书。2003年工会积极分子,2005年迪庆州总工会发的劳模证书,2008年工会积极分子,每翻开一本证书,熊大爹的眉头便上扬一下,脸上的皱纹也随之抖动,很有点眉飞色舞的味道。

右手提着的包里,装着2000年挂牌成立非公经济联合会的公章,以及各种各样的照片,甚至是他上门动员会员捐款的收据都还保存着。

在这些照片中,有的是演出活动时的照片,也有各级单位授予他奖状的照片。很多照片虽然保留了十多年,但在他的精心保管下,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虽然熊大爹在身份上属于联合会,但县总工会、乡镇工会联合会早就把熊大爹当作自己的人。每一次工会有什么活动一定要叫上熊大爹。

去年,在全省劳模的疗休养活动中,县总工会就指定让熊大爹参加。

也许有人会问,十多年没有一分钱的报酬,熊大爹究竟图个什么?其实,在熊大爹打开他的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答案。在物质和荣誉之间,他选择了荣誉。

当然,熊大爹也有过困难的时候,刚成立联合会的时候,发展会员比较困难,他发展的第一个会员就是他的老伴。

总得有一股力量把他们团结起来

每次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开会的时候,有的会员来得较远,要赶几个小时的车,开会结束后,由于没有相关工作经费,吃饭的问题总是自己解决,他总是把路途比较远的会员招呼到家里,杀鸡买酒,总是要热热闹闹张罗一番。

他的老伴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只要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就一定支持,在和旁人聊天的时候,他也会称赞他的老伴,“她懂的知识比我多,境界也比我高。”

就在他这种坚持下,永春乡非公经济联合会的工作一直干得有声有色,在他的带动下,非公经济联合会成立了一支合唱队,一支演出队,每年的五一、五四、七一、春节等节日,只要县里和乡里有活动,他这两支队伍一定是保留节目。

在一堆资料中,我们发现了一张来自四川中江小学的一个小学生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满了感谢的话语,其中一句这样写到:“尊敬的叔叔,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负你们的爱心救助。”

事情还得追溯到2008年,这一年汶川大地震,熊大爹从电视上看到报道后,他把卖废纸的钱都凑了出来,为灾区人民捐出1000元人民币。不但自己捐款,熊大爹还一家家商铺去跑,倡导大家为灾区献一份爱心。多年以来,在他的倡导下,永春乡共捐出20余万元的爱心资金。

李秀琼也是其中的受助者,李秀琼的父亲常年患病在床,母亲没有工作,同样是在他的倡导下,大家纷纷伸出援助的手。同时,熊大爹把李秀琼的情况报送到工会,也得到工会的大力援助。如今,李秀琼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在迪庆州民族中学教书。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熊大爹并不富裕,一块戴了30多年的手表,如今还戴在手上,表轴换了很多次,指针走走停停,但熊大爹一直舍不得换一块。

就在这样的坚持下,永春乡的非公经济联合会不仅没有因经费问题而停滞不前,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好帮手,有了这支队伍后,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好开展得多。面对各种荣誉,熊大爹总是平淡地说,一个组织成立后,不能让他变成散沙,总得有一股力量把他们团结起来。

让年轻一代还原自己的心愿

爱学习,但没条件上学,熊大爹只念过三个月的书,他说:“他的老师就是一本字典,不懂的字就去查字典。”

在这样的学习干劲下,熊大爹不仅能无障碍地读书看报,在空闲的时候,他也即兴发挥写写诗歌。而且,在写他的名字和工作单位的时候,一手钢笔字写的龙飞凤舞,苍劲有力。

每当春节的时候,他就帮助村民写写春联。

因为爱学习,早在生产队的时候他就成为村上的记分员、会计,1996年入党,2000年12月乡镇非公经济联合会成立的时候担任主席。

爱读书却没条件读书也就成了他的遗憾,在很大程度上,他多次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其目的也就是让年轻一代还原自己未能读书的心愿。

熊大爹不是名人,但熊大爹是一个热心人,从他身上总能散发出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和力量。

附近的学校里经常请他去给学生讲课,讲爱心、讲美德。而他讲的最多的就是丽江地震的例子。早在1997年,丽江发生地震,一个小学生把她妈妈给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来,这件事在丽江当时引起轰动效应,学校也倡议大家向她学习,这名小女孩高中毕业的时候就直接保送大学。在讲这个小女孩的故事时,他把当时报道这个小女孩事迹的报纸翻出来给我们看。

每一次从报纸上看到能令人鼓舞的消息,他就细心地剪下来,贴在他的本子上,这些年过来,他贴剪报的本子就有一大摞。

因为看的东西多,所以讲起道理来也是头头是道。而且嗓音特别大,从做人的道理到理想信念,只要一开口就停不下来,在采访中,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他的健谈。

在他们村里,一共有200多户人家,80名党员。

虽然身在农村,可要在他手下成为一名党员并不容易,用他的话来说,三关过不了,就别想当党员。

第一关是学习关。每当发展党员积极分子的时候,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结束后就是长期的观察,这个人在村里的人品如何,思想如何,平时的思想状况如何。在通过长期的观察后,接下来他要亲自考察,这是一个面对面的谈话活动,每当这时候,你入党的目的是什么成了他第一个考察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平时都习惯叫他熊大爹,偶尔也和他开开玩笑,但这个时候,熊大爹绝对是严肃的,在他心里,入党这么庄严的问题,不能嬉皮笑脸。当然,也有些党员文化水平不高,这个时候,熊大爹就帮他们写入党申请书。

篇7

在国企当过工人、做过高校教师的赵拴,1992年底调入贵州日报社。比进入新闻队伍的同龄人入行晚很多年的赵拴,至今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刚进报社时的那份激动:“高兴得好几天难以入眠,觉得自己能做一名党报记者真是人生的大幸。”也许,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珍惜,驱使他在新闻从业路上更加投入,更为用心。

有责任感的记者一定是痛苦而幸福的

在喀斯特地貌十分典型的贵州,上世纪90年代还有许多乡村因耕地贫瘠,脱贫无门。面对落后贫困的家乡,赵拴主动请缨,提出在贵州日报一版开设“走进贫困山乡”系列报道专栏,并独自承担了全部采访任务。他用了8个月时间,只身走遍全省48个国定贫困县的近200个外界罕知、外人罕至的极贫村寨采访。他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大山深处一些尚处于半原始生活状态的苗、瑶等少数民族同胞聚居村寨,与那里的村民和干部同吃同住,行程18000里,写出64篇在省内外引起极大震动和反响的专栏报道,并在当年获“贵州新闻奖”一等奖,被誉为贵州“新闻扶贫”的成功范例。

除夕夜,正是万家团聚之时,赵拴却走进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租住房里,体验他们的年夜饭;元旦凌晨1点,他还在国有企业的冶炼炉旁记录着工人们挥汗劳动的场面;父亲患癌症临终前的一段日子,很想让唯一的儿子守护身边,可赵拴却因到基层采访,没能满足父亲的愿望,留下了对父亲永久的歉疚;他刚从记者站调回报社时,没有住房,妻子也还在基层工作,他就和上初中的儿子住招待所,常常,他让年少的儿子自理学习和生活,把牵挂和担忧深藏内心,依旧独自行进在遥远的采访路上……赵拴刚进报社时,贵州交通条件还非常落后,他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跑遍了全省80多个县(市、区),这在全省新闻界是不多见的。迄今,他到过全省1000多个乡(镇)、村和寨子,省内总行程约6万公里;十多年采访用过的采访本,有130多个,摞起来有近2米高。

天道酬勤,艰苦的付出必定会有回报。在他近15年的新闻生涯中,5次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仅获中国新闻奖、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贵州新闻奖就有30余次。

赵拴说:“有责任感的记者一定是痛苦而幸福的。”

几年前,赵拴担任贵州日报记者部主任。从记者站调到省城的赵拴,心中那份对新闻事业的执著和专注一点没变,他更加把思考和关注的重点放在“三农”和扶贫开发上。

2003年,他提出并主持策划了《扶贫开发百乡行》大型系列报道,历时9个月,组织和带领6名年轻记者对全省100个一类重点扶贫乡(镇)进行深入采访报道,这组系列报道得到省内外普遍赞扬,并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聚居在都市角落的进城务工农民的生存状况让赵拴深感忧虑,2002年夏,他带领两名记者走进这些“都市村落”进行隐性采访,与“背篼”(贵州人叫身背背篼进城谋生的农民)兄弟一起围着火炉吃烤洋芋、喝“包谷烧”酒;深夜与进城农民心贴心地交谈……通过长时间深入调查采访,他们采写的整版长篇通讯《都市里的“村落”》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篇深度报道获贵州新闻奖一等奖,被专家称为“难得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佳作”。

2006年,他再次关注农民工,一手策划并参与采写的《聚焦“黔军”――务工农民两地书》系列报道在贵州日报一版刊出。为了完成好报道,赵拴带领记者辗转数千公里,深入到沿海地区城镇乡村寻访贵州农民工,零距离体验他们的苦乐忧喜……这组别具创意的报道以真挚的情感、新颖的形式、鲜活的切入受到广大读者一致好评,不少网站纷纷转载。

既然上路,就必须一往无前

记者部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这里走出去的不少年轻记者都以赵老师为楷模,学习他大胆创新、精益求精的钻研业务精神。

贵州山多,县乡公路险峻。每次回忆起采访路上的屡次车祸、多次险情,赵拴坦然无惧。

江口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遵义等地采访途中,3次遭遇碰车事故,最严重的一次,他受伤两个多月后才康复;一次去思南县,他坐的乡村班车,下坡时,刹车失灵,情急之下,司机将车一头开进了路旁的排水沟,侧靠到山体上,路的另一侧就是万仞悬崖;去松桃苗族自治县时,乘坐的吉普车刹车失灵,幸亏正巧行驶在一段平路上,车滑行近1公里才停下来;去雷山县望丰乡甘益苗寨途中,山洪引发的山体滑坡几乎阻断了原本就狭窄的山路,吉普车贴着悬崖小心翼翼地冒险通过,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次是在余庆县,他们亲眼看见前面的一辆货车翻入了水库……

尽管每次都是有惊无险,但事后不免让人为他担心。可他在日记里却是这样写的:“任何困难和危险,都不能使我半点动摇。既然上路,就必须一往无前。”

责任源自那些平凡而崇高的微笑

细心的读者都能从他的新闻作品里读得出来“责任与良知”。到报社上班的第一天,赵拴就在采访本上端端正正写下了6个字――“敬业、责任、良知”。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如初地默默践行着这句话。

采访过的那么多人里,给赵拴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生活在最底层,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苦难和辛酸,却仍微笑面对人生、默默奉献的普通百姓。赵拴说:“他们是我的采访对象,又是我灵魂的洗礼者,更是我内心深处不竭的力量源泉。”

纳雍县姑开乡发都寨有一位叫罗学文的苗族青年,他是村里的第一个读书人。因为偏远贫困的姑开乡许多村民信奉基督教,他被送到省外一所神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城里从事宗教工作。但仅仅呆了一个月他就主动放弃了。他说贫困家乡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是他心中无法割舍的牵挂。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自己创办学校。他把自家宝贵的几分水田用来垒了两间“干打垒”教室,开始他艰苦的教师生涯。因为没了田,家里只能常年吃洋芋,日子过得很苦、很难。赵拴在那所简陋的学校采访时正是初冬,雨雾笼罩,天气奇冷,只穿了两件单衣的罗学文,却始终面带真诚的微笑,讲述他的故事。

一位年近60岁刚刚入党的布依族老农,微笑着对赵拴谈起了他对党的追求。他19岁时写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之后,仅识几个字的他几乎每年都会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尽管每次他都只能歪歪扭扭地写几行字,但他却从不放弃,整整坚持了40年。

望谟县麻山乡是贵州省最贫困的乡之一。采访结束离开时,一位黄姓干部竟要给赵拴跪下,他说自己是第一次看到省报记者,感谢赵拴到麻山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样质朴的基层干部形象,赵拴时常能够在边远的贫困山乡采访时遇见。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地处偏远,付出和所得明显不成正比,但听不到他们半句怨言,就这样在山区默默奉献一生。赵拴说:“每当我稍有懈怠时,这些生存在时尚与繁华背后,让我流泪、让我奋进的人们就会鲜活地浮现在眼前,一种深深的自责和内疚就会撞击于心。”

是什么力量让赵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他说,平凡的崇高更能震撼人心。那些烙印在赵拴灵魂深处的微笑,是他心中一种永远的激励。“那些普通人骨子里保留着的真诚、正直和善良让我永远敬重。”他说,“这些让心灵颤抖的音容笑貌,时时刻刻给予我鞭策,我没有理由不为他们舞动我手中的笔。”

与年轻记者交流时,赵拴经常感叹的一句话是:做一个“在写的记者”容易,但做一个“在思想的记者”难;创新应是记者永不停歇的追求。他说,新的时代要求我们,不仅要有用脚“跑”新闻的精神,更要有用脑“写”新闻的追求。

篇8

     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解决农村的突出问题,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加快农民的脱贫步伐,按照省委的统一要求和省驻村办安排,省安监局从2005年7月27日开始,对信阳市淮滨县张庄乡周空村进行为期3年的重点帮扶。帮扶工作组从7月27日入村那天起,队员们就按照要求,坚持自带行李、自起炉灶、集体住宿、吃住在村,坚持工作在一线,扎根基层,不分星期天、节假日,坚持在村居住10个月以上。工作队员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深入田间地头,搞调查,搞研究,访贫问苦,多方联系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村干部和农民兄弟的好评,现将一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如下:一 、 帮扶工作基本作法      主要从“三个文明”入手,理清思路 ,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获得各方面的支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 调查摸底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村中调查         村中调查                             五保户周大爷      工作队入住后,扎根基层,心系农民兄弟,以帮扶为已任,走遍周空村的山山水水,各家各户,详细调研周空村的实际,全面了解周空的现状。走访了全村9个村民组,380户人家,了解到周空村紧临淮河,属平原缓冲地带,1/3的土地属淮河滩地,主产小麦、水稻粮食作物。基本是靠天收,且多雨、易涝,十年九灾,农民收入无保障,本村又无矿产资源,土地贫瘠,水利设施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全村特困户74户236人,占总户数18%,扶贫对象277户930人占总数54%。从中可以看出贫困人口在全村所占的比例较大。该村另有残疾人21户25人,五保户5户7人,也是要给予重点照顾的对象。在走访村干部及村民时,所看到的房屋很多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村里的集体经济为零,个体经济、个体企业也寥寥无几,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全省重点扶贫攻坚村之一。工作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村组干部及群众多次商量沟通,并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在局领导的支持下,工作组制定出了年度工作规划和三年帮扶规划,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资帮扶相结合。2、 获得支持增强帮扶力量李尚宽副局长在县乡领导陪同下到工作队驻地视察      从工作队驻村一开始,始终加强和局里的联系 ,和机关各处室协调。从而获得全局的大力支持,变个人的力量为集体的智慧,使全局在资金上项目上支援驻村工作队,从人、财、物上对驻村帮扶规划优先安排。不但如此,主管局长带领有关处室领导多次到驻地实地考察,出主意想办法,对帮扶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和要求。在各级领导的帮助支持下,工作队没有了后顾之优,工作上也有了主心骨,有了坚强的后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想到有全局的支持,队员就会信心倍增。3、 加强班组建设选好带头人      班子成员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成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带领群众脱贫的办法不多,思路不清,从而造成脱贫的步伐不快,干部也着急,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和干部座谈,并且个别谈心,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摆脱贫困的决心,克服了等、靠、要的心里,统一了认识,两委班子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我局又针对性的组织村干部前往辉县回龙村、林县红旗渠参观学习,从先进人物张荣锁身上吸取营养,从对比中找出差距,回龙村和周空村相比,自然条件更为恶劣,人均年收入更少,贫困人口更多,但张荣锁无畏无私,带领群众最终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同时红旗渠精神也给村干部以很大的启示,参观后村干部受到很大的触动,他们表示,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今年是三年一次的全国农村村委换届选举时间,在换届选举期间,工作组提前作动员,搞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保证了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无发生一起闹事、上访事件。在抓好村委班子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周空村现有党员18名,年龄偏大,年龄最小的也46岁以上,多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工作组积极同村支书及支部成员交流思想,强调了发展新党员及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已有2名积极分子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新选举出的村委班子4、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树良好村风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一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农村治安不好,不仅破坏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造成社会治安混乱的原因较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但主要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办法陈旧。工作队驻村后针对社会治安给予很大关注,并采取一定的办法,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户,吸引农民广泛参与,发放了文明证书、金牌,通过活动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显著改善;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改善村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民文明守则》,通过自律和他律,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组织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靠人民群众,打击和预防犯罪,保障了社会稳定。从而使周空村没有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群体上访等大的事件。5、 发挥部门优势为县村办实事      淮滨县和周空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种粮靠天收,集体经济薄弱,贫困人员多,仅靠自身能力脱贫有难度,因此帮助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技术,疏通渠道,开拓市场也是工作队义不容辞的责任。省安监局肩负着全省安全生产特殊工种(如电焊工、电工等)培训的监督管理工作,淮滨及周边县有大量农民出外打工,大多没有一技之长,干的是繁重的活,挣钱却很少,主要是缺少技术。农民迫切希望掌握一门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因此我局发挥部门优势,准备在淮滨建立安全特殊工种培训基地。通过培训,不但能提高当地企业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技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能为淮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当地农民脱贫找出一条门路。6、访贫问苦送温暖李尚宽副局长看望贫困户           工作队员给贫困户送慰问金      结合春节,走访五保户,残疾人,军列属等贫困人群,共28户100多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给他们,体现党的优良作风,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二 、帮扶工作成效      虽然时间短暂,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工作队高兴的看到周空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有所提高,贫困人口数也有所下降。这都是帮扶工作取得的成效 。 1、 解决了村小学饮水       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也是工作队重点关注的事情,教育是关系到周空末来的大事,因此村小学学生的冷暖牵到了我们的心,今年重点解决了村小学饮水问题,村小学200多名学生长期无饮用水和清洁用水,用水需到农户家中提水,不安全也不方便,因此工作队决定投资打井建水箱,将水引入校园解决村小学用水的问题。此项工程已完工,学生已用上自来水,今后我们还会关注村小学的建设,做到治贫先治愚,使帮扶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2、 帮助女童及资助失学儿童       工作队联系省安监局工会女工委员会,开展了关爱女童和救助失学儿童活动,省安监局全体女同志省出了“三八节”的活动经费,购卖了书包文具等价值几千元的慰问品,来到周空村小学给女童及失学儿童带来了关怀,此次共救助答学儿童5名,慰问女童38名。 3、 建立特殊工种培训基地       省安监局肩负着全省安全生产特殊工种(如电焊工、电工等)培训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我局发挥部门优势,准备在淮滨建立安全特殊工种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建好后就组织周空村希望掌握技术的农民进入培训基地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增加收入。此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4、 打机井及机井配套       全村九个村民组有五个小组缺机井或缺配套的水泵,该村水稻种植面积大,在干旱季节用水量大,常常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因此,为村里打机井或配套机井,也是工作队应做的工作,目前已购入两套水泵、电机,正在组织安装。 购入的水泵、电机5、 修建爱民路 施工现场      周空村远离乡政府出行不便,一条小路坑坑凹凹,一下雨整个成了泥潭,村民出行非常不便,生产的粮食、养殖的牲畜运输到外面销售比较困难。村民热切盼望能改善出行条件。工作队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跑郑州到信阳,走东串西多方协调 一条2.5公里投资40万的柏油路将要动工修建,很快就会完工。村民们看在眼里,高兴的把这条路称为“ 爱民路”。 6、 争取省科教文卫服务团前往周空村服务         根据省住村工作统一安排,工作队积极配合省科教文卫专家服务团下乡活动,当周空村得到消息以后,村民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专家到达村里时,村民扶老携幼来到会场,把专家团团围住,倾听专家的讲解,询问他们在种植养殖中遇到的困难,向专家寻求良方。有病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省城专家诊治,是他们想都想不到的事情。不觉已到专家服务团走的时间,村民门依依不舍,一直把专家团送到了村口,村民们盼望专家服务团能经常下基层到农村给他们提供技术服务。通过这次活动,共培训人员150人,义诊60人。三、工作体会 1、抓住限制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矛盾。      工作队进驻的周空村,是省里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中的特困村。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一定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众多的矛盾中,紧紧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重点突破。如果是班子不行,那就要按照省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注意在村里发现和培养带头人,配好村级班子,加强引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村级班子的战斗力,为群众留下一支有战斗力、凝聚力的“不走的工作队”;如果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 、脱贫致富的思路不很清楚,那就得帮助他们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根据村里的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等,找准发展路子。 2、 相信依靠群众       工作队帮助都是非常有限的,都是外因。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内因不发挥作用,扶贫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因此,工作队一定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充分发动群众,切不可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无论是实施村级扶贫开发规划还是筹办公益事业,凡是和群众利益有关的事情,都要发动群众参与,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群众投身扶贫开发、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积极性。3、实际出发。      周空村最大的实际就是穷,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差,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知识贫乏,思想观念陈旧,开拓精神不强,视野不宽,素质不高。所有这些,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方面的问题,解决起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婺远,对此我们有深刻的体会。更不能“跟风”,一定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扎扎实实,不做表面文章,更不能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好事要一件一件地办,项目要一个一个地上,要力争办一个成一个,发挥作用一个,使群众真正受益。4、 转变干部作风,补上接受群众教育这一课      这次省委省政府抽调干部到农村工作,对于转变干部作风,接受群众教育是有好处的,意义是重大的.农民的热情朴实厚道,乡村干部不计报酬的忘我精神教育了我们,农民的贫苦以及对小康社会的向往,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与农民之间的距离近了,感情深了,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眼界开阔了,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起了变化.5、“炼”在驻村       驻村工作给我们年轻干部提供了获取知识、砥砺意志、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的机会与舞台。面对一吃、住、行和工作上的诸多难题,怎么办?一个字“练”。“练”住,工作队的住房年入久失修,潮湿、阴暗,白天苍蝇多,晚上老鼠蚊子多,经常 休息不好,需要我们“练”住;农村卫生条件较差,各种生活用品缺少,吃饭需自己动手,往往是对付了事,需要我们“练”吃;农村交通不便,出行不易,有时调查情况需步行很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需要我们“练”行;好多事都 需要我们来“练” 。         四、下一步的打算       帮扶工作还虽然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任务还很艰巨,项目的数量、资金的投入还不尽人意,还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切实履行职责,竟竟业业,扎实推进联县驻村工作的开展,有以下几点打算: 1、进一步促进全局的共同努力。变个人力量为集体力量。 2、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帮扶周空村三年规划》确实的工作目标,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完成,确保规划的完成。 3、继续发挥部门优势,为联系县村多做实事。 4、联系劳务输出,为农民增收做贡献 。 5、改变种植方式,多种优良品种,扶持家庭养殖。 6、改变村干部观念,克服等、靠 、要的意识, 加大培训力度,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                        二00五年七月快讯:      淮滨县周空村自6月份以来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农田受灾面积300多亩,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目前工作队员正在协助当地政府抗洪救灾。     

      受灾的良田和道路工作队员察看灾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