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05:46: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资源网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分类号〕G253
From Resource Networks to Knowledge Networks
――Fundamental Architectur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s under Web2.0 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
Yang FanXiao Xim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1
〔Abstract〕That the basic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s from resources network to knowledge network signifies a tendency under web2.0 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 With the foundation of cyberinfrastructure and web2.0, knowledge network puts emphasis on open, sharing and freedom of knowledge which consists of experiencing network, materializing network, systematizing network and learning network. The crucial elements of knowledge network are participants, knowledge body, copyright and evaluation.
〔Keywords〕information servicesknowledge networksresources architectureweb2.0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
数字信息服务的基础建构是指开展服务所必须的基本资源条件。长期以来,数字化的资源建设一直被认为是基础建构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的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下,基础建构从资源网络的构建向知识网络的构建演化是一个必然的方向,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数字信息服务环境的发展
1.1ACP的网络基础结构
2003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了具有里程碑意义、名为《通过Cyberinfrastructure实现科学和工程革命》的报告[1],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开始了更新换代的质变发展。在这份由美国数字图书馆的先驱人物之一、美国数字图书馆先导计划一期工程(DLI1)密歇根大学数字图书馆项目负责人丹尼尔•阿金斯所领头的“蓝带委员会”完成的报告中,提出了“Advanced Cyberinfrastructure Program”(ACP)。NSF的Cyberinfrastructure工作组主席德伯劳•克瑞福德在阐述ACP的总体设计思想时把Cyberinfrastructure解释为一个整合了通讯、信息、团体、计算、协同与文化等要素的,由数据向知识演化的基础设施[2]。曾民族先生认为,Cyberinfrastructure一词结合ACP上下文的表述,有“整合知识的网络平台”之意,而且为了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提法衔接和对应,他提议将其翻译为“知识网络基础设施”[3],因为这个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明示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NII为代表的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质变性发展,展现了科技发达国家在构建国家知识基础上的新方向。可以说NII致力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为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供基础保障;而ACP则致力于构建以协同平台、共享资源、虚拟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环境,为知识的创造、共享与应用提供基础保障。很明显,从国家层面建设的基础设施看,数字信息服务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结构环境,正面临着新一轮革命性的发展,美国从NII向ACP的演化昭示了这一发展路径。
1.2Web2.0的信息环境
从数字信息服务的实际运行环境看,正经历着从Web1.0向Web2.0的演化发展。众所周知,Web2.0这个概念由Oeilly媒体公司总裁兼CEO提姆•奥莱理在2004年提出,用以描述人们以新的方式分享网络信息的第二代互联网络环境。但是这个缺乏准确定义的Web2.0概念,却可以被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们从不同角度予以理解和诠释。我们从数字信息服务的角度来看,Web2.0不仅仅是网络技术性的发展,而更加蕴含着网络环境中基于技术发展带来的观念上的变革。这些变革已经或者将要影响到人们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并由此对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现实的和虚拟的)的未来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Web2.0的互联网不再是一堆网页的简单集合,而正在转变成一种全球化的汇集大众智慧的信息系统交流、共享平台,这样一个平台所营造的是一种“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泛在知识环境”这个概念是NSF在2003年6月召开的“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中提出的[4]。它从技术上看就是实现以人为本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这个能力的基础是个性化、客户化、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从效果上看就是实现个人知识无所不在的存取、信息能够自然交流的知识社会化模式。我们看到,Web2.0技术上的发展为泛在知识环境的产生提供了保障,Web2.0“大众智慧”的精髓则为泛在知识环境的生态发展提供了动力。那么在这样一种人们参与的观念变得更加积极、参与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大众智慧”显示出越来越重要力量的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中,数字信息服务需要怎样的调整才能适应呢?笔者认为从数字信息服务基础建构的转变入手是一个现实的路径。
2从资源网络到知识网络的演变
2.1演变路径的分析
从前述NII向ACP发展、Web1.0向Web2.0演进的环境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体察到数字信息服务的基础建构从资源网络向知识网络转变的迫切要求,这是适应环境发展的一个现实路径(见图1)。
信息资源网络的建设一直是开展信息服务的部门所特别关注的,只不过在网络时代相应地演化为强调数字信息资源网络的建设。例如,图书馆界就是从建设以馆际互借为主要手段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演化为建设以电子文献传递为主要手段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从以NII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开始,在Web1.0环境下国内外数字信息服务资源网络构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CALIS二期数字图书馆系统项目所构建的以数字化图书期刊为主、覆盖所有重点学科的学术文献资源体系,就是在于借助网络协同合作平台开展数字信息服务的资源网络[5]。然而,这种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立足于Web1.0环境的资源网络构建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藏”、“用”观念上,强调服务提供者必须要有所“藏”才能有所“用”,才能提供服务。在这种观念顺应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高速路上需要有车在跑,也能够适应Web1.0的网络环境中用户被动接受信息的单向服务模式。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资源导向构建资源网络的模式在信息服务中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力不从心的态势。首先,数字化资源的建设项目必然要以巨大的资金与管理成本为代价,对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存环境来说,如果巨大的成本投入却不能带来相应收益,这种项目的发展前景堪忧就是必然的。其次,在这种资源导向的构建行为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人的因素。由于我们所构建与管理的都是些非人性的数字化物质对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们的数字服务基础建构中忽略了智慧的来源、知识的创造者这个构成要素。面对以大众智慧为精髓的Web2.0泛在知识环境,它将愈加显得不能适应。笔者认为,随着以ACP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以及Web2.0信息服务环境的日益成熟,数字信息服务基础建构由以数字化物质对象资源为核心的资源网络转向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网络是必然的趋势。
2.2知识网络的浮现
所谓知识网络,按照安德瑞斯•休弗特等人的观点,是指为了价值实现的目的,利用知识创造和传递过程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构建起来的网络,其主要要素是人、资源及其相互的关系。[6]正因为知识网络所强调的是借助于网络所形成的关联关系,强调的是以人为导向的知识流动,目的是实现网络中的参与者之间知识的传递、共享、创造和应用,所以在本质意义上它可以说是ACP基础设施和Web2.0环境下顺势而为的产物。在前述阿金斯的报告中提到:“ACP将建立一个从人员、数据、信息、工具、仪器各个方面,以空前强大的计算、存储和数据传输的技术水平,为研究团体提供一个更加广泛、综合的数字环境”[1],而在奥莱理的那篇经典的“什么是Web2.0?”文章中直接提出“Web 2.0的一个本质就是利用集体智慧,来将互联网调试为一种所谓的全球大脑”[7]。很明显,正是在ACP的项目中,对研究团体的关爱以及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中对人的参与所显现集体智慧的重视,为人及其所创造的知识成为一个知识网络创造了条件,而这个网络的形成也是数字信息服务在泛在知识环境中可持续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数字信息服务而言,知识网络就是为实现服务价值,对服务活动所涉及到的人、资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分析与架构,从而有助于实现知识的创造和传递的网络。这样的知识网络顺应了ACP和Web2.0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有助于数字信息服务工作重心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演变。
3知识网络建构模型设计
3.1知识网络类型
知识可以区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因此,根据知识在隐性和显性之间流动过程的不同,知识网络可以区分为4种类型[6]:
体验网络(Experiencing Network),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从某个知识主体的隐性知识向另外一个知识主体的隐性知识的流动。本质上,这就是一个促进知识创造者之间交流和沟通的网络。
具化网络(Materializing Network),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流动。这是一个知识内容的生产网络。
系统网络(Systematizing Network),主要目的在于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流动。这是一个知识内容的存储利用网络。
学习网络(Learning Network),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由于人们学习的过程千差万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习惯,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手段,因此这是一个最具动态特色的网络。
3.2知识网络建构
3.2.1建构模型在数字信息服务中,知识网络建构的核心原则就是促进知识的开放、共享和自由流动,本着这个原则,笔者在上述4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的数字信息服务知识网络建构模型(见图2)。
3.2.2模型阐述首先,这个模型包含了知识产品和知识流动过程参与者两大部分,其中知识产品基本上是过去数字信息服务中所重点建设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网络,从知识角度看是由显性知识构成的网络;知识流动过程参与者作为笔者构建的知识网络中关键的人的要素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知识角度看是隐性知识构成的网络,这些参与者既包括过去服务中强调的用户群落,也包括服务提供者,因为在笔者的知识网络建构中,服务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知识流动从生产、传递到利用的所有环节,而涉及这些环节的所有人从知识流动的层面看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都是这一流动过程的参与者,而且在其中他们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根据不同的知识流向他们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参与作用。
其次,这个模型的基础是以ACP为代表的知识网络基础设施和Web2.0技术与理念形成的实际网络环境。所有的知识流动均借助于这个基础所提供的技术与理念。诸如开放存取、Blog、Wiki、Rss、Tags、Mashup等理念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知识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这个模型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知识的流动。图中几条箭头曲线表现了不同类型的知识流动,在显性知识部分,有系统网络内的知识流动,这体现在数字信息服务传统的数字信息资源搜集、整理上,体现在不同服务系统之间的电子文献传递上,体现在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文本、音频、视频、多媒体等等)的自由流动上,体现在不同服务系统功能的Mashup(融合)增值上。在隐性知识部分,有体验网络内的知识流动,这体现在数字信息服务中服务提供者与用户的交流上,体现在工作人员间的沟通上,体现在服务参与者间的电子邮件、即时信息联络上,体现在Wiki技术带来的众人合作编辑创造上,体现在虚拟社区参与者的交往上。在显性和隐性知识之间,有具化网络和学习网络内的知识流动,这体现在开放存取带来的知识生产和利用新模式上,体现在Blog工具在个人知识的运用上,体现在Rss信息推送技术对个人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上,体现在网络远程教育方式的实施上。当然,这里的体现还远没有穷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数字信息服务中将会有更多的知识流动体现方式。这里的众多体现也并不是孤立的,因为该模型中的体验网络、具化网络、系统网络和学习网络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交织形成的是一个更大的多向知识流动网络。
4知识网络建构要素分析
在我们的Web2.0泛在知识环境知识网络建构中涉及到多种要素,这些要素从各个方面确保了这个知识网络在数字信息服务中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下面就4个要素做简要分析。
4.1参与者
所谓参与者就是指数字信息服务所涉及到的每个个体或团队。笔者没有使用传统的服务提供者、管理者以及用户的概念,因为在Web2.0泛在知识环境的知识流动层面上,所有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固定的知识权威、没有知识的管理者,有的只是知识的创造者、知识流动的促进者。这种新型角色赋予传统数字信息服务从业人员的使命是在显性与隐性知识间、在体验、具化、系统和学习网络之间提供一个平台促进知识的流动。他们不再是占有资源的所谓专家,没有了传统的“教育用户”任务,他们应该致力于促进“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把恰当的信息传递给恰当的人”这个过程的效率。这种新型角色对传统以用户自居的参与者而言则意味着更广泛、更投入的参与。技术的进步已经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拓展了信息扩散的路径,每个人都既是信源也是信宿,只要你是参与者,你在这个知识网络中就既是贡献者也是消费者。
4.2知识内容
由于参与者角色的变化,在这个知识网络中,知识内容的内涵也要发生一些改变,毕竟知识内容的生产是与参与者的行为活动直接相关的。这里的知识内容涵盖外化于人的显性客观知识和内在于人的隐性主观知识,前者既包括基于传统同行评审机制产生的内容,也包括基于开放存取实现方式产生的内容[8],特别是现在被当作Web2.0代表性技术的Blog、Wiki等方式所生产出来的大量数字化内容,因为Web2.0“用户创造内容”的理念,使得Internet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路或者渠道,愈来愈成为用户内容创造的平台;后者既包括在知识网络中通过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表达出来的内容,也包括知识创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行为所蕴含的内容。巴特利在《搜》一书中曾说过:“一个链接又一个链接,一次点击又一次点击,搜索就这样建立起人类历史上最持久、最庞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物――人类意图数据库”[9],这个意图数据库就是一种人的隐性知识的表现。例如亚马逊也是通过个人兴趣匹配引擎不停地搜集客户的购买信息,从而将客户上网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兴趣信息收集了起来,通过这些真实的数据达到了对所服务对象的了解。数字信息服务知识网络只有 全面涵盖上述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才能真正适应Web2.0的泛在知识环境。
4.3产权安排
数字信息服务中对知识产品的产权安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鉴于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中对知识开放、自由的强调,除了遵循传统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外,还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正如斯坦福大学法律系教授劳伦斯•莱斯格所言,版权保护的“目的不是授予作者对其作品的完全控制权,而是依照宪法要求(‘推动进步’)给予作者一种经过平衡后的权利”[10],因此莱斯格等人倡导发起了针对网络环境的“创造共用(Creative Commons)”权利保护机制(劳伦斯•莱斯格本人担任了CC的主席),这是一种网络上的数字作品(文学、美术、音乐等)许可授权机制。它致力于让任何创造性作品都有机会被更多人分享和再创造,共同促进人类知识作品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最大价值。因为在现有的版权体制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并非需要保留所有权利,相反他们更愿意选择“保留部分权利”或“不保留权利”,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原创信息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共用”协议机制提供了由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派生作品、保持一致这4个最常见的授权选择形成的组合方式,构成了对知识产品从“松”到“紧”的授权限制。我们相信,创造共用在给创造者带来更加灵活便利的选择的同时,也确保了数字信息服务知识网络中更加有效的知识流动。
4.4评价机制
不可否认,开放网络环境的自由特色给知识产品带来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是由于缺少了传统的“看门人”把关导致的知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也是开放存取这种新型知识生产交流模式最招人诟病的地方。数字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服务本身的质量,因此在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下,采用何种质量评价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我们的知识网络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参与,无论何种类型的知识产品都是人所参与的产物,因此,在质量评价方面除了合理借鉴传统同行评审的严格学术评价机制外,更应该充分利用知识网络中人的力量,即大众智慧的测评能力。其实在当下的众多Web2.0网络服务中,借助众人的力量取得成功者不乏其例,搜索引擎Google成功的基石Pagerank算法,本质上就是借用了众人评价的力量,按照网页链接数进行质量排名。著名的维基百科全书达到今日的规模并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首选参考信息源,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海量的参与编撰者,因为基于绝对信任的人人参与编辑模式有一个隐含的假设条件,就是参与人数无穷大才可能发现无意的错误或者恶意的修改。2005年美国《自然》杂志曾比较了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的科学类条目,结果在随机测试的 42个条目中,维基百科有4条不够精确,而《大英百科全书》 有3条,就整体而言,大英百科的平均出错率是每篇文章2.92个错误,略低于维基百科的3.86个错误[11],可见依靠众人力量把关的维基百科在质量上并不比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差太多。正如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在源自开放源码软件背景之下的格言所说:“有足够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肤浅的”[12],我们相信,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信息服务知识网络要确保其中的知识信息质量,其评价机制中充分强化众人力量体现出的集体智慧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知识网络作为Web2.0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信息服务的基础建构,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而且在飞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下,重点与方向的把握也很关键,这一切都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25-01
随着世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多媒体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信息技术的交流已经成为了必然性发展趋势[1]。因此建立起医学信息资源共享和共建主要是将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部门按照用户需求将雪藏的医学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实现对医学的共同开发和使用活动。下面本文就构建起医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基本趋势、共享的因素和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1医学信息资源网共建前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采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对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势在必行[2]。同时加之公众对于医学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且还急需要对医学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完整、广泛的整合。医学信息资源是一种公众性的知识,而其发展却是永无止境,那么针对医学信息资源则要进行共享,以求解决当前存在的医学科学研究局限性,不断为医学的发展提供条件。目前很多的医学信息资源被雪藏,而雪藏信息资源自会限制其发展,不能够发挥其作用,那么则显得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损失,因此加强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异常重要。这也是近年来,解决将医学的文献资源逐渐进行共享,解决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矛盾,从而发挥出更多医学信息资源的作用。
2 构建医学信息资源网络共享机制影响因素
2.1 网络环境
由于当前internet网络的发展以及国内信息网站的公开,为医学信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为构建起共享医学信息资源网络提供有利的条件[3]。Internet网络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交换,这就解决了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信息的交流。PC机器通过计算机网络协议建立起相应的通信通道,然后通过这个通道进行数据交换,形成了大规模的互联网络交换,那么就可以将医学信息资源进行网络共享,从而解决以前的网络共享难题。
2.2 管理机制
医学信息资源的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对整个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等,因为管理将决定着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其管理的效果直接会影响到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活力,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医学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制度、特色等。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开拓出一套非常崭新的管理观念,并且还具有与之配套的管理机制,可以彻底的解决目前医学信息资源管理现状,所以需要构建起医学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同时需要对其管理机制进行革新。
2.3 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影响医学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建设,而且它直接会制约着整个系统的发展,因此为网络环境下管理医学信息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素质。不仅需要对医院信息资源网络中的知识进行分辨,而且还要对收藏的资源进行开发,尤其是要做到去伪留真。而从事医学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大多是非医学的人员,其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有限,因此这是对整个医学信息网络资源共建和共享建设的重大考验。
3 网络环境下共建和共享医学信息资源措施
3.1 构建完善法律体系
构建起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以为医学信息共建和共享建设提供法律保护,同时还能够对其建设过程中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由于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个协作的过程,在不同行业之间有着不同的职责和利益,需要构建起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整个行为进行规范,从而起到对双方的利益规范,解决权益受侵害的问题[4]。
3.2 健全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保障措施
建立起规范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资源管理职能,将医学信息、医学布局、医学信息建设以及共享进行整体规划,开展全国统一管理,地区各个医学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完成对医学信息资源网络统一协调,同时构建起的制度可以实现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3.3 推进网络建设促使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
加强医学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则需要对各级医院的信息进行统一建设,建设过程中要对软件和硬件环境进行统一;然后构建起医学信息资源数据库;接着将建立起公共查询系统,方便各个医院对于医学信息资源的查询;最后则是要建立起规范的电子交换目录,将注册、登陆、查询、催缺、预定等置入系统之中,从而实现对整个医学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统一协调管理。
3.4 普及新技术
为了实现对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在整个网络体系中构建起实体信息和虚拟信息配套处理,可以实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时段进行数据查询和咨询。因此在构建医学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新型技术,实现数据存储、交流等功能,并且还要对其不断进行优化。
4 小结
医学信息资源是一种公众的资源,但是其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地传输,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不断的交流和研究,根据目前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构建起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是近年来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共享网络将医学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不仅可以实现技术交流,还能实现对技术知识的总结和收藏,切实落实医学信息资源构建的的措施,不断完善构建网络制度和法律体系,为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还能够对信息资源共享提供统一管理和规范。本文就主要的影响医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共建和共享因素进行研究,同时还对其前景发展进行展望,并且为医学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敬云. 共建共享公共卫生医学信息资源的思路和方法[J]. 新疆医学,2012,07:175-177.
信息和网络化的发展给经济、企业运作以及人才流动的全球化发展建立了基础也带来了挑战。对于我国而言,网络化的发展对于传统人事管理带来的冲击将显得尤为突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在这一背景下的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建立一个由全球各地区组织的网络,这个网络应该使全球范围内的产品、人员、信息等可以依赖网络迅速传达到各个连接点,从而满足各地的需求。这种网络化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它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以一种新的全球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尤其是在是在网络化的背景下,企业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方面面临的变革。
1招聘的网络化
过去的每一次招聘都会将人力资源部淹没在无休止的简历、表格、文件当中,而据网络调查,在人才招聘的渠道中网络招聘的方式以28%排名第一,而亲友介绍、招聘会等方式都退居其后。公司可以利用互联网快速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在短期内找到最合适的人才。一般的网络招聘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吸引人才的网络化发展。要实施网络招聘,首先就必须具有一个不断更新的、数据畅通的交流平台。对于IT行业、金融业以及一些实力可采用高级网络招聘。即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专门的招聘网页,用于公布所需招聘职位、相关政策、福利待遇等等,借此吸引求职者。并在网页中提供各种表格、文件和资料的电子文本,供求职者自由下载。同时鼓励自己的员工通过这个平台用E-mail、MSN等方式将招聘信息传递给自己的好友。在网页上提供电子简历录入、电子应聘表等,可以使求职者直接在网上应聘。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来说,多采用初级网络招聘,即与人才网站合作,将部分招聘工作外包,如中华英才网、无忧工作站等都提供相关服务。
人才筛选的网络化。对于采用高级网络招聘的公司而言,网上招聘信息后,公司可能会收到大量的求职信、简历和各种应聘材料。这时,公司可通过管理软件先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并对个应聘者进行即时计分评估。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求职者,使求职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是否达到要求,从而避免了不合要求的人进入下一轮特别是面试而造成的人力资本浪费。对于那些与招聘网站合作的企业而言,租用他们的简历库进行筛选是一项性价比很高的投资。一般来说,一场招聘会的会费平均3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员工的加班费,材料费等,而租用如中华英才网的简历库一年只需5000元,且快捷方便。
达成协议的网络化。进行网上的初选结束后,一旦确立了合适的应聘者,一般就会安排相关人员与其联系,并进行面试,而现在对于招聘非重要岗位的一些职务也可先进行网络的视频面试,询问比较简单的工作习惯、工作经历等问题,以期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然而,网络初选后,也必须重视网络下的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争取尽快达成协议。
2培训的网络化
网络化的培训又称为E-Learning,恰当的培训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知识技能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CRM的另一个基本的职能是在公司花费很大的精力放到招聘到的人才上的投资。不管是经理人还是普通员工培训都是很必要的。
但是由于企业文化的缺失、较高的离职率、行业间互挖墙角等原因,使得相当部分的企业担心他们在培训上的投资反而会变成员工寻找更好工作的资本,因而不愿在培训上进行过多的投资。然而网络化的培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种劣势,具有独特的优势:
有利于弹性化管理。网络化的培训更具有快捷性,能够及时地满足受训者的培训需求。受训者也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每天24小时只有安排学习时间,在时间和地点上体现了弹性制度。同时这样的方式也避免了传统培训中受训者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产生,提高了培训效率,是个性化学习与大众化学习的统一,充分尊重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使企业培训成为一种快速与一致的统一。通过优良的课件和平台技术,使知识迅速传递,在传递过程中不发生扭曲。
有利于降低成本。传统的培训方式通常是选定一定的时间,把员工集中到市内或者室外进行,或者是派培训师道各地指导,这样会产生巨额的培训费用,比如:培训讲师的差旅费、交通费、招待费,也包括场地费用、受训者的时间花费等。这样既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另外,培训师一次可以指导的受训者数量有限,同样的课程需要重复讲解,这样也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网络化的员工培训减轻了企业和员工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的负担,避免了脱产或半脱产的培训方式的弊端。
有利于培养员工的主动性。网络化的培训使各地的员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本地接受异地培训,把信息送到员工面前,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互联网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自主地学习,以拓展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深度和广度。员工之间也可以进行在线的交流,企业也可以随时提供在线服务,为员工解答疑难问题。
可以说,网络化的培训方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从强加式向主动式转化,实现了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员工勤奋的学习态度,形成敬业和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
有利于留住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那些善于吸引、培训和留住人才的企业将是取得成功的企业。企业一方面要帮助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另一方面,要设法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使得其在企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目标;同时也要提高员工的流动风险和流动成本,制约培训后的跳槽行为造成的泡沫化的人才流失。
培训为员工提供了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加了知识资本,这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是一笔财富。企业应当以培训为契机,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避免人才流失。网络化的培训实现了培训的广泛性,同时也实现了留住优秀人才的广泛性。
3员工关系的网络化
传统的员工关系是指单一的企业和古远的老子关系,那时的劳资关系对企业是一种被动的应付。只有当员工出现不满情绪的时候,企业才着手考虑对策,于是诞生。如今,员工关系已成为企业主动倡导的关系。员工和企业利益的双赢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传统的被动应付式的劳资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主动倡导的新的员工关系。
员工沟通是处理员工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员工沟通主要通过面谈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反馈,双方可以通过语气、表情、情绪等方式了解彼此真实的心理状态。但是这种方式却缺乏高效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规避面谈的尴尬,双方不能敞开心扉,彼此交流。
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沟通更加直接和广泛,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关系管理系统企业的方针政策、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发展动态、经营战略;也可以向员工提供岗位说明书和工作分析,明确职责和岗位要求,员工通过聊天室、BBS、经理人信箱等自由的方式,向企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绩效管理的网络化
效率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绩效管理是企业高效管理的一个关键。随着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绩效管理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也开始走向网络化。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考核的方便快捷性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增强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同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而中小型企业也可以根据网络化绩效考核的软件,提高考核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科技文献;网络共事;知识产权保护
1 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程度不断提高
科技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和视频等方式记录人类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是人类社会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技成果。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进入信息服务领域,传统的检索方式也逐渐由过去的先组式索引检索、穿孔卡片检索、缩微胶卷检索、脱机批处理检索等方式过渡到了网络联机检索阶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大量科技文献资源得以被共享,一方面检索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能充分发挥科技文献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困扰科技文献资源服务业的资金瓶颈也由于资源的共享而大大得到缓解。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科技文献资源的网络共享都十分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6月提出了名为全球信息结构计划(Global lnforstructure Programme)的新计划,其内容即包括支持图书馆、档案馆和信息中心对物理收藏的信息等进行管理、保存和数字化,促进建设和支持一些虚拟机构和社会网络,给人们提供学习和获取知识资源的机会等。曾一度对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有所忽视的中国也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2000年6月,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成立,中心的主要任务中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推进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此后,各地网络环境下的科技文献资源建设蓬勃发展,科技文献资源的共享程度也不断得到提高。
2 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关系
随着科技文献资源的网络共享程度不断提高,应用面日益普及,利用方式日趋多样,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现。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科技文献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得既能促进科技文献资源的共享,又不侵犯知识产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提出解决思路之前,有必要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剖析。
2.1 二者共同目的相同,有相互促进之处
首先要明确的是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生产力。考察人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的历史,人们可以发现:知识产权制度本来就是随着技术创新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一种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保护机制、引导机制和加速机制,又促进了技术创新的蓬勃发展。换言之,人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其根本目的即在于促进技术创新。而人类之所以要对科技文献资源实行网络共享,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用户或网络成员对科技文献资源的利用,其根本目的同样在于促进科技进步。因此,可以说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正因为二者有共同的目的,因此二者就有了相互促进之处。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刺激了人类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科技文献资源的数量不断扩大,为科技文献资源的网络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科技文献资源的共享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共享成为现实,对科技文献资源的利用更为便捷;而且专利文献资源的共享本身即已成为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组成部份。另一方面,科技文献资源的网络共享为研发新技术提供了条件,从而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范围;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也成为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客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科技文献资源数量的不断扩大,共享程度不断提高,一来文献资源检索的方法可以成为专利制度保护的客体,二来为了利用共享的网络文献资源而派生的数据库等汇编作品早已成为著作权制度保护的客体。同时,由于科技文献资源的网络共享,文献检索、查询的速度大大提高,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更容易被发现和查实,假冒、剽窃、抄袭行为失去立足之地,“垃圾”专利也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这也进一步净化和提高了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客体的质量,实质上促进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
2.2 二者存在矛盾,又有相互冲突之处
但是,科技文献资源的网络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又有相冲突之处。这突出表现在知识产权强调的“排他性”与文献资源共享追求的“共享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知识产权是由法律所规定的人们对自己制造的精神产品所享有的权利,归权利人所有,一般情况下他人不得任意使用,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属于对世权;另一方面,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则在于提高科技文献资源利用程度,因此追求“共享性”,以使网络内成员都能有权使用。因此,在对科技文献资源实行网络共享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如信息采集、数字化、网络数据库的检索利用等等,都会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著作权制度的限制,这主要表现在为防止侵权而在建设、利用共享的文献资源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影响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数字图书馆收录的图书中有相当部分是仍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作品,而2001年10月27日修改的《著作权法)增设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规定将数字化作品上载在网络向公众发送属于著作权人的一项专有权利,依照《著作权法》和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将这些作品上传到互联网,首先需要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而这种授权显然是海量的,如不能妥善处理将极大地限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在将作品数字化并上传后,对这些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复制、下载、打印等,仍将受到著作权制度的限制。
2.2.2 对文献下载、复制服务的影响
在对网络共享的科技文献资源进行使用时,下载、复制文献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尽管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允许为了科学研究、学校教学而对作品进行下载、复制以供本单位使用,但不允许为营利复制、发行他人作品,而在目前科技文献资源服务业中,有偿下载并复制文献供他人或他单位使用是比较普遍现象,而这种服务是为著作权法所禁止的。此外,网络上某些资源进行了加密处理,如擅自对其进行解密后进入进行下载、复制更是严重的侵权行为。
2.2.3 对文献检索服务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文献检索服务主要为客户提供特定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分析评价报告和查新报告等。在检索时往往要利用网上的某些专业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库本身一般都是受著作权制度保护,因此在检索利用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如果这些服务是有偿服务,在未征得原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则更容易产生侵犯著作权情况,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先在联机状态下套录他人数据库,然后用于有偿检索服务,是著作权法严格禁止的行为。
3 协调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冲突的思路
尽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所起的正负效应并存,但从长远看,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其为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文献资源共享的组织化、规范化和整体发展,其促进作用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在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时,首先应当正确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的作用,消除抵触情绪,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内实现科技资源网络共享,做到“双赢”。其次要树立依法行事的观念,严格依照法律进行操作。
3.1 加强对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学习
通过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的学习,科技文献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能够成为具有较高知识产权素养的工作者,在开展文献检索、复制等服务时能够敏锐地感知分析和处理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自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工作,防止侵权。
在学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时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条款。我国著作权法“权利的限制”条款规定了12种“合理使用”的方式,包括: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合理使用为一定范围的适当引用,这也是世界各国著作权制度中普遍采取的对著作权加以限制的一种制度。在合理使用情况下,可事先不征求著作权人的同意,也无须支付费用。判断对作品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利用的目的和特性,关键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享有著作权作品的特征;利用的数量与内容等。因此,在对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可以部分解决资源采集和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如墓于服务而非以营利为目的,将文献资源数字化尽管属于复制行为,但却属于合理使用范畴。实践中,许多作者也愿意将自己的作品无偿被收录到共享资源体系中以数字化方式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此外,还应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动态,适时提出立法建议。由于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中所涉的诸多问题在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中尚未加以规定,立法空间很大,因此,关注我国及世界各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动态,收集相关资料,为将来立法提供必要依据也相当重要。如能通过立法授予科技文献资源服务业以法定许可,则将大大加快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建设速度。
3.2 完善组织管理,强化合作机制
为了保障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的顺利实现,组织管理必不可少。因此,网络共享成员单位首先有必要加强合作,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并在该机构中设立专门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部门,一方面由该部门组织开展对文献资源共享过程中所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并以此指导实际工作,另一方面由该部门集中与作者进行协商谈判、联系沟通,既可保障作者的著作权不受侵犯,又免去了成员单位逐一寻找作者进行谈判的困难和麻烦。
除了网络共享成员单位之间内部的合作外,加强与出版界、传播媒体、网站等外部的合作也必不可少。通过与出版界、传播媒体、网站等进行合作并签订有关著作权的合作协议,可优先获得一些作品的使用权,或以缓交、少交费用的方式规避著作权。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就值得借鉴,一方面超星数字图书馆通过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的优化选题、作品以及经济性的授权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资源,促进了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北京大学出版社通过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宣传效应,进一步提高了出版社和作者、作品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3.3 注童学习和借鉴相关、相近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建立多年,许多相关领域在处理自身知识产权事务时都有成功之处值得借鉴。如在以集体协商方式解决科技文献资源著作权问题时,即可借鉴中国文学作品著作权协会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形式和方法,也可参照超星图书馆在几年内和近20万著作权人进行协商取得授权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协调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同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促进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的顺利实现同样不能被忽视。具体而言,在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共享过程中成员个体和总体的知识产权都应当加以保护,以实现群体和个体的利益。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采用诸如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信息确认技术、职能技术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也可通过将特定方法、技术申请专利方式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 吴贺新,武夷山,王艳,等.知识经济发展与科技文献资源
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4).
[2] 陈美章,刘江彬.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知
识产权出版社。2000.
[3] 徐力文.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探析
[J].图书情报知识,2003(5).
[4] 刘华英.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涉知识产权问
题浅析[J].情报杂志,2003(12).
[5]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6] 张平.网络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透析[M].广州:广
州出版社,2000.
1 引言
网络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该课程组主要讲授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多线程、GUI、文件操作等内容,在Java EE平台架构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讲得多、练得少,注重语法知识、轻视编程思想;注重课堂学习、轻视课外自学;教材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等。为此,如何改进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到广大任课教师的关注。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基于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Web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是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是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构建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利用Internet环境中具有针对性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的设计
2.1 课程资源的四维模型构建
根据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需求,以课程平台为载体,构成以信息、人员、过程、技术为核心要素的循环往复的有机整体.建立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四维模型,彼此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四维模型如图1所示。
(1)信息资源
以课程知识框架为基础,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与知识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导航信息、内容信息、参考信息等,如课程标准、学习指南、教学录像、电子教案、课件、试题库、参考文献、推荐站点等。
(2)人力资源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源泉,主要包括教师、同学、专家等,这三种角色在学习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答疑、交流、互动、合作。
(3)过程资源
学习者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或机器进行交互时产生的一切再生资源,也是监控、记录、评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样的重要依据。
(4)技术资源
既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资源,主要包括技术设备、教学系统等资源,同时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以及蕴涵在其中的教学思想、理论等,如编码规范、常见问题、常用工具、安装演示视频等。
2.2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的架构设计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可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助教学中的作用.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良好的反馈机制和高校的互动功能,包括资源库、教材、互动交流以及后台管理四大模块,网站架构如图2所示。
①资源库
在多年的理论、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通过在教学第一线对学生的指导,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常见的典型问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资源库建设,其中包括根据教学标准制定的各种文件、针对初级阶段和实践教学的试题库、进行项目开发实践的工具库、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案例库、进行课后练习及自评自测的习题库等。所有资源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供学生阅读、理解和掌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案例库建设时,我们将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学有所用,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教材
课程组教师在积累了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材纸质教材以及电子教材的开发。其中,自编教材已于2008年出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同时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等历经多次修改也已日臻完善,还精心制作了视频演示文件以及教学录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③互动交流
主要分为两个模块:辅导答疑和心得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时限制,不可能用过多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网上的互动交流区可以成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的重要园地。教师和学生可以经常就一些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④后台管理
通过本网站教师能够有效利用平台提供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教师可以统计学生登录的次数、上交作业情况、提问次数以及在线考试的成绩,全方位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从而有根据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调节。
3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的实现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由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料和为学生自学提供教学资源的教学服务与管理支撑体系构成。针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的相关需求,我们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采用MVC三层架构,以SQL Server2005为数据库服务器,以Tomcat为web服务器,以Rational Rose为建模工具,进行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3.1 界面设计
进行界面设计时,在主功能窗口和首要导航位置突出了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习导航,一级导航主要包括:课程介绍、课程资源、课内练习、实战演练、教学视频、互动交流以及相关资源.具体如图3所示。
3.2 数据库设计
结合数据库概念模型、数据结构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形成本课程资源网站的数据库结构.具体包括以下6张表:
(1)用户信息表.表名users=(用户ID、密码、权限)
(2)上传文件信息表.表名uptask=(文件编号、文件名、存储路径、上传时间)
(3)帖子信息表,表名talk=(帖子编号、标题、内容、发帖时间、发帖人、所属模块)
(4)学生成绩信息表,表名score=(用户ID、考试名称、考试成绩)
(5)留言信息表,表名message=(留言编号、标题、内容、发表时间、发表人、回答)
3.3 关键技术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采用了Ajax、MVC等关键技术,具体如下:
(1)Ajax技术
Ajax技术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可用于创建更好更快以及交互性更强的Web应用程序。本网站的设计大量的采用了Ajax技术,以此提高系统的性能,实现页面无刷新,增添了系统的智能化。
(2)基于MVC的三层架构
MVC包括Model、View、Controller三部分,其中,Model层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辑,通常用JavaBean实现;View层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通常用JSP来实现;Controller层是Model与View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以用于显示,同时它也可以解释用户的输入并将它们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网站基于MVC三层架构进行设计,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灵活,伸缩性强,便于日后升级和修改。
4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应用实践
通过2年的教学实践,利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资源网站辅助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许多同学通过了Sun公司的SCJP认证以及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在各级ACM大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一次性就业率明显提高,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较强,上手快、后劲足。
利用Internet环境中具有针对性的数字化资源和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开展学习,不仅提高了课程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该网站有望在其他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对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n College's Utilization on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Resource Network Platform
YANG Jiqiong, HU Xianwen, XU Xiubin, SHEN Yizheng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since 2003,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Resource Network as a platform to showcase quality courses, bringing together a wealth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the best cho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resource network awareness and use case, the author conducted a survey questionnaire form, and made some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findings.
Key words college;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Resource Network; utilization
2003年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至今,十年的时间里已建设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万余门,①集中了全国高等教育的精华,可以说是全国高等教育界10年建设取得的重大教学成果。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导推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集中展示平台,②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访问一定程度地代表了对国家精品课程这一重大教学成果的利用。而国家建设精品课程资源网的目的是:“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③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学习人群,高校和在校学生也一定程度地代表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使用机构和使用人群。那么,他们对该网络平台的认知度有多高?使用情况如何?他们对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使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持什么样的看法?如何使承载精品课程这一重大教学成果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能更多、更好地被普通高校和学生利用,以达到建设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初衷和目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海南某高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校在校学生、专职教师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调研。问卷分别按专职教师、学生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三个类别分别设计和发放。其中,学生卷采用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以向学生QQ群链接网址,随机邀请学生访问相关网址,再由学生随机上网作答的方式调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收到276份有效答卷。教师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向学校各学院专职教师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其中,教师卷共发放150份,收回124份,管理人员卷共发放50份,回收49份。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随机性,因此,其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客观反映了该校教师、学生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对相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
1 问卷反映的基本情况
1.1 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求知欲望
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学生中,当被问道:“除了学校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外,您还做过或参加过其它的教学、科研活动吗?”时,有24人回答参加过老师的科研课题,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69%;有106人对自己感兴趣或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外系统地查过资料并向老师请教或自己进行过研究,占调查总人数的38.41%;甚至有61人自费参加过其它的课外培训,高达调查总人数的22.1%;也就是说,除了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外,有高达71.74%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过学习或研究。说明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和求知欲望。
1.2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媒介
在被问道:“你上过教学类网站或浏览过网上教学视频吗?”有157人回答上过,占调查总人数的56.88%,超过一半。说明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媒介。学生已经有利用网络学习的经验和基础。
1.3 大多数学生有其熟知的学习网站
当学生被问道:“您知道哪些网站或者途径可以提供教学视频和知识讲座吗?”时,有63人明确回答知道,占调查人数的22.83%;有96人回答有所了解,占调查人数的34.78%。回答知道或了解的学生共有15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7.61%,超过一半。可见,大多数学生平时有自己所熟知的学习网站。
1.4 学生对以网络作为媒介的教学方式期望颇高
当学生被问道:“如果学校承认网络课程的学分,您会选择上网络课程还是本校教师讲授的课程?”时,有150名学生选择上网络课程,占调查总人数的54.35%,只有126名学生选择上本校教师讲授的课程,点调查总人数的45.65%。
1.5 大学生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知之甚少
当学生被问道“您知道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吗?”的问题时,只有26名学生回答知道,占调查总人数的9.42%,还不到十分之一;回答“听说过,但不了解”的有9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3.33%;而回答不知道的人数有158人之多,占调查总人数的57.25%,超过一半。在填写问卷的276名学生中,回答不知道或不了解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学生共有250人之多,占调查总人数的90.58%。说明认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学生廖廖无几。
而在被问道是否上过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时,只有51名学生回答上过,占调查总人数的18.48%;有225名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上过,占调查总人数的81.52%。
可见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在大学生中知名度相当低,更谈不上普及或广泛运用,离建设者希望以此优质资源惠及更多人的初衷相去甚远。
1.6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是从学校的途径知道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当学生被问道:“您是从什么途径知道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时,只有37名学生回答听老师说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3.41%;有41名回答是听同学说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4.86%;而有198人,占调查总人数71.73%的学生表示没听说过或者是从学校以外的途径听说这个网站的。
1.7 教师对国家精品共享课程的参与度不高
当教师被问道:“您是否申请了国家精品共享课程?”时,只有4人回答申请并获批,占调查总人数的3.2%;有18人回答申报但未获批,占调查人数的14.5%;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的教师中,表示参与了这项活动的共有22人,占调查人数的17.7%。回答:“没申报,因条件不达要求”的有68人,占调查人数的54.8%;回答:“没申报,不知道这事”的有27人,占调查人数的21.8%;有7人放弃该题的回答,占调查人数的5.6%。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未参与该项活动的共有102人之多,占调查人数的82.3%。其中固然因为申报国家精品共享课程的要求较高而使大多数教师无缘于它,但教师对这项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必然会使其对它的关心和了解大打折扣,最终影响对它的推广和使用热情。
1.8 教师和一线管理人员对网络开放课程的教学效果心存疑虑
当被问及“您认为学生通过网络而非课程堂的方式学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时,有69名教师回答:“不能预测”,占回答该题总人数的58%;27人回答:“教学质量下降”,占回答该题总人数的22.7%;有9人回答没有影响,占该题回答总人数的7.6%;只有14人认为会提高教学质量,占回答总人数的11.8%。
相同的问题,一线教学管理人员中,有5人同时选择了教学质量下降,没影响和不能预测3个选项,占调查人数的10.2%;有10人认为教学质量会下降,占回答该题总人数的20.4%;有25人觉得不能预测,占回答总人数的51%;只有9人认为会提高教学质量,占回答总人数的18.4%。
不管是教师还是一线教学管理人员,超过一半的人对使用网络而非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都心存疑虑,甚至有5名管理人员认为3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出现,可见其心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课程是学校进行知识传播的基本单位,国家精品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界历时十年建设的成果,是全国高等教育的精华之所在,是全国优质教学资源的的集大成者,也是高校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最好、最现成和使用成本最低的资源。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学习人群,高校和在校学生无疑成为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资源在高校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大多数学生并未从学校的途径被告知有这个网站的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开放课程在国内普通高校中尚属新生事物,为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对此态度谨慎。时间具有不可逆性,高校学生在校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和学习模式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使用都至少影响一届学生,而这种影响随着学生的毕业是不可逆的。
虽然网络开放课程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方法和师生互动的机制。但在国内,对普通高校而言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绝大多数高校对它还处于尝试阶段,哪些课程适宜使用网络开放课程,如何使用?与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和师生互动机制等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国外的经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不同,无法直接使用。因此,为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对大范围推广尚持谨慎态度。
(2)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体制,使其推广乏力。①缺乏质量监控机制,高校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想说爱你不容易。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只是提供了上好的材料供人使用,但对使用的情况缺乏控制。比如,上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看教学视频,打开视频后可以一看到底,也可浅尝辄止,学校和网站都无法知道学生打开视频后是否进行了学习?学习进度如何?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这些学校密切关心的与教学质量相关问题不解决,学校难予推广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进校园。②未充分调动课程提供方的参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后续乏力,众口难调。全国数千高校,各校办学理念、特色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所谓众口难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虽然与课程提供方有着一定的的义务约定,但缺乏具休的、细化的合约,使课程后续的互动、答疑等环节难以及时、到位,不能满足各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而缺少课程提供方的广泛合作,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仅只作一个单纯的资源提供平台,就不能不出现众口难调和后续乏力的现象。这也就出现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和高校与及学生之间一方面是优良丰富的资源闲置浪费,一方面是巨大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3) 提供课程的学校和教师之间权利和义务不明确。随着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不断的推广使用,课程使用方和提供方之间的互动和答疑工作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虽然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也有要求课程提供方有提供互动和答疑的义务,但这个义务如何完成?完成的标准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同时,提供课程的学校和教师之间也没有一个相应工作量计算的方法和认定措施,这使提供课程的教师和学校都对课程后续的更新和互动等环节缺少积极性,而问题得不到及时回答和互动乏力,也打击使用者的积极性。
(4)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使用对教师现有利益有一定冲突。使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对教师有利有弊。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的相关资料作为自己上课的参考和辅助资料,但另一方面,当以网络作为媒介的教学方式走进大学校园后,必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冲击,这对教师的利益也将带来冲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这一重大成果,使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这一优质平台,起到从整体上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首先要明确网络平台和课程提供方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责任和义务不但要有明确的对象和指标,还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甚至是退出机制,让精品课程这个荣誉不光是一个称号,更不是终身制,要保住它还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
其次,学校和教师之间也应明确责权,精品课程这一荣誉是学校的,也是教师的,二者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但也有分工的侧重点。学校应充分肯定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和维护中所做的工作,对其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的资料更新、互动和答疑等工作量应予以承认并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人员配备和奖励制度。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2)强化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既然是国家精品课程的集大成者,就不应把自己仅仅定位为一个优质资源的展示平台,而应该作为一个集优质资源的展示、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学习质量监控于一身的平台。让使用者把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真正作为一个学习知识和拓展眼界的地方,除了能享受到方便和免费的学习外,还可以随时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同时平台对使用者也应有一定的限制要求,要求使用者要有一个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必须达到一定的学习要求才能继续访问的限制,以此来保障使用者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而不是象路边的石头,任何人都可以随手拿来,随手抛弃,不予珍惜,或者随手放置一边,占用着资源但并没有真正使用,从而使真正想利用资源的人用不上,而没有使用的人却在占用着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
(3)高校应改变观念,积极主动探索适合本校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利用模式。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媒介。而随着中国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人们终生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将使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媒介。比如国外的慕课等开放课程。利用互联网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已是高校不可回避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应改变观念,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方式方法和管理制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而在国内,做得最大最好,也是最现成的优质网络资源平台莫过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如何在适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好这个平台,将对各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做好教师的思想引导和充分考虑教师的合理利益。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也是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学校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也必先从教师自身的改革开始。但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会给教师带来一些冲击并触动教师的一些利益。比如,使用网络作为媒介的教学模式必然对教师们一向所熟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冲击,它逼着教师们去学习、思考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对教师的思维和工作方式都将带来极大的改变。同时,新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师工作的认定和课时的计算等,也将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这些都是高校在改革时不可不考虑的问题。
(5)高校应大胆改革,小心探索。万事开头难,改革总是有风险的。虽然有国外的经验可供借鉴,但毕竟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要制定一套适合各自高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规定,并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凭空想象能制定出来的。各高校虽然应大胆改革,但在实行过程中也应小心探索,一步步尝试。各校可先在小范围内,动员部分教师,利用部分课程,使用各校认为适合自己的方式试点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然后再逐步推开。通过不断的总结、对比,探索出适合自身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使用的方式方法,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可控制、可预期的状态下更好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这一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本文受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hdjy1011)和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Hjsk2011-20)资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成都数字图书馆来检索所需要的图书资源,查找书目,查询藏书,查询好书推荐,查询到自己喜欢的书并在线阅读。
(2)通过体验,扩大学生视野,能正确看待数字图书阅读和纸质图书阅读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合理、有效地选择数字图书馆资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国家图书馆、成都图书馆两个网站的检索。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当我们想要找一本书,学校图书馆又没有,这时最快捷的办法是什么?
学生:到网上去搜,百度……
教师:网络上?很好,可是网址实在太多,东西杂,良莠不齐,查询一半免费后面收费,有没有值得我们信赖的、健康的、全面的、免费的网站呢?在这些网站上我们怎么来检索想要的书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字图书馆,体验一下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图书馆资源”检索的方法。
出示PPT:网络检索,即通过计算机上网来检索所需相关知识。
2.讲解
认识“数字图书馆”。
教师:最近我在我们学校初一年级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同学涉猎过“数字图书馆”。其实在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上不仅仅有小说网站、作文网站,各国、各地区、各高校都把它们的图书馆搬到了网络上。我展示一些网址(如图1所示),可以帮助大家在健康、全面的网站上找到精华。
出示PPT:
图1
教师:所谓 “数字图书馆”,是指提供电子图书的管理和服务系统平台,“数字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在采用中图法的同时会兼顾其他分类法。今天着重给同学们推荐的网站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如图2所示)。
出示PPT:
图2
3.练习
活动一:(开放式)请同学们先自行熟悉两个数字图书馆,看看能在这两个网站上检索到什么?
提示:(1)把桌面上“练习题”打开(小化不关),找到两个图书馆的网址复制到浏览器网址栏中可以迅速打开。(2)将两个网页打开后,马上放入收藏夹中便于使用。(3)在“成都图书馆”页面的最底部都有它的网址,可以直接点击回到主页面。
【详细讲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检索。
(1)首页简介(出示PPT,如图3所示)。
图3
(2)“国家图书馆”首页我的数字图书馆为我找书(出示PPT,如图4所示)。着重讲解图书的检索,从①题名、②作者、③出版社、④出版时间四个途径来检索。
(3)“国家图书馆”首页我的数字图书馆排行榜(出示PPT,如图5所示)。
图4
图5
活动二:请大家完成桌面上“体验数字图书馆练习题”中第一题,时间3分钟。请小组长进行组内巡视,组织互帮互学。先完成的进入第二题,检索你喜欢的书在线阅读。评讲时请一位同学在学生机上演示,我们会投影在黑板大屏幕上为大家示范并写出一句读书评语与大家共享(出示PPT)。
第一题: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填写表1。(可以在这里把网址复制入地址栏)
表1
第二题:(分小组完成)在下面所列书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检索,试试在线阅读,我们请一位同学示范并给出一句读书评语。(这些书都是从该班的学生调查中选取的)
所列图书:《心灵的力量》《青铜葵花》《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小公主》《货币战争》《笑猫日记》《幸福有七种颜色》《昆虫记》《趣品人生》《文化苦旅》
活动三:(出示PPT)(1)请同学们用类似方法自己进行检索,看哪位同学最先完成表2。(2)看看你还能检索到什么,请记下你的点击顺序,愿意和大家分享的请举手示意,可以把你的演示播放出来。时间7分钟。
作业:利用“成都图书馆”http://完成表2(根据要求任选一本书)。
表2
选做题(专为时间有余的学生准备):
(1)利用“成都图书馆”查询“龙应台”的书,记下其中三本书名:《 》《 》《 》,查一下《 》(前面所填的选一本)还有 本可借。
(2)检索到你最喜欢的书《 》 (填“有”或“没有”)
你通过什么途径来查找的? (填“题名”“作者”“主题词”)
(3)你还检索到了什么?怎样检索出来的?(可示范)
【详细讲解】利用“成都图书馆”进行检索。
(1)“成都图书馆” 首页读者园地新书推荐(出示PPT,如图6所示)。
图6
(2)“成都图书馆” 首页书目检索(出示PPT)。“书目检索”从①题名、②责任者、③主题词、④分类号、⑤国际标准书/刊号、⑥索取号(分类号+著者号)等途径进行。
(注:着重从学生刚才练习中未用到的地方讲解示范。)
4.小结
教师:我们以两大数字图书馆为例学习并练习了检索,那你认为数字图书馆阅读和纸本图书馆阅读各有什么优缺点?
数字图书馆阅读的好处:省钱,不占地方,快捷(出示PPT)。
缺点:受上网局限,眼睛易受损,有辐射。
纸本图书馆阅读的好处:使用方便,不受网络限制,眼睛损伤小(出示PPT)。
缺点:书沉,占地方,书本价格贵,易受损。
教师讲解:
(1)关于读书方式的建议(出示PPT):
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书或者经常看的工具书、参考书等以及比较经典的作品,可以考虑购买书本收藏;一般的畅销小说等看网络版即可。
任何一样东西都有弊有利,如何正确地拿来为我所用,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因为阅读的能力首先就是获取信息、甄别信息的能力。
(2)希望大家(出示PPT):
在生活中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
在方式上有效地选择阅读方法,
在网络中健康地获取阅读资源,
在阅读中找到你的快乐。
(3)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出示PPT):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9-02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已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国内外一些大学甚至一些信息技术公司纷纷设计网络课程来进行教学或培训,开发出各种网络课程数据库来管理教学,开发出各种工具来组织教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网络课程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师生之间可以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以多种形式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师生之间展开热烈的讨论;团队或者个人可以自主学习、探究型学习等[1];但是实际应用中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本地10所主要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的调研,从现有网络课程的实施准备情况、课程日常管理与维护、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作一调查与分析,同时借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和国内外优秀网络课程经验及相关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展开调研,一是采用访问网络课程主页的方法对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的成果进行深入了解;二是通过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前期,研究者通过收集汇总大量国内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调查网络课程主页的数据及调查问卷的内容。通过对网络平台访问数据及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分析,对本地高校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调查统计与分析
1.网络课程实施的准备情况
(1)可提供的学习资源。通过逐一访问课程主页的方式,对被调查的网络课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网络课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配套的课件、习题和自测题库,其中属于国家级精品课或天津市精品课的课程相关资料较普通课程齐备,这与精品课程的论证验收工作有着密切关系。但也有部分课程在个别模块设置上仍存在不足,部分网络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提供给学习者的资源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文字材料(Word文档、参考书)及PPT幻灯片为主,其他形式的资料,尤其是教学录像、专题资源网站较少。而学生问卷调查显示,有88.1%的学生认为文字性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有75.3%的学生则认网络课程应加大对于其他媒体的组合应用,90%以上的学生认为提供教学录像、参考录像和学科专题资源网站是丰富网络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能够吸引更多的学习者。
(2)师资配备。各网络课程都设有课程负责人,负责网络课程教学的实施,同时大部分课程都组建有相应的教师团队,在调查的22门公共基础课程中,100%的教师为承担该门课程的一线教师;在其他类课程中63%的教师为该门课程的一线教师,29%的教师为相近专业的教师,8%的教师为实验人员或其他教辅人员。但也存在一定缺点,所有网络课程的教师团队中接受过远程教育或网络教学相关培训的不足40%,这对网络课程的完善和推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教师仍然用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开展网络教学,直接影响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要加大对教师网路教学的相关培训。
2.网络课程的管理和维护情况
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正常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和维护。在校园网中建立统一的网络课程服务器是实现网络课程管理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都有统一的网络课程平台或课程中心,精品课通常以专题网站的形式出现在学校主页中比较醒目的位置上,普通课程则主要放置在所属学院的二级网站或学校的课程中心。网络课程的日常管理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维护,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维护。学校组织熟悉信息技术的专职人员负责网站的技术维护;课程负责人则组织课程团队负责网络课程内容的更新与维护。建立统一的网络课程管理平台既方便网络课程的统一管理,也是推进网络课程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网络课程的更新频率是网络课程建设及使用的一个重要指标[3]。在调查中,通过对5个月内所调查的网络课程的月平均更新频率的统计,发现就整体而言精品课程的更新次数明显多于一般课程,从侧面说明随着网络课程建设的成熟,网络课程的使用会更加频繁;具体到各门课程则仅有21.3%课程更新次数大于5次/月,说明网络课程的使用率比较低,还需要时间被更多的师生所接受。还有26.6%的课程月平均更新频率为0,包括一部分的精品课程,说明网络课程建设缺乏连续性,也说明对网络课程的宣传普及不到位,致使一部分课程没有真正地被学生使用。
3.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网络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本次调查主要从网路课程建设目的及应用范围、应用效果及师生交流情况这几方面来了解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1)网络课程的建设目的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调查结果显示, 本地各高校开发网络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教学。其中77%的网络课程主要是作为正常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用于学生自学;18.7%的网络课程用于课堂教学,主要以实验课、体育课为主,能够比较直观地向学生进行现场演示。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有87.3%的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曾经使用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其中54%的学生表示曾使用公共基础课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学习。
(2)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在对学生有关网络课程应用效果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网络课程这种教学形式持欢迎态度,被调查者中89.5%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45.9%的学生认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3.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这说明网络课程的优势已经在教学中逐渐显示出来了,但还有10.5%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没有促进作用,这需要引起网络课程建设者及教师的注意,深入思考如何提高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
(3)师生交流情况。教师在网络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计划、时间安排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导航和方向[4]。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回答“教师是否对网络课程的学习重点、学习时间安排,作业等有明确的要求”这一问题时, 32.1%的学生选择有;58.8%的学生表示教师对部分内容有要求;9.1%的学生选择没有明确要求。在对网络课程师生交流方式的调查中,有81.3%的课程设有课程论坛,接受并回答学生的留言或提问,但仅有40%左右能做到及时回复(3天),其余回复周期较长,有的甚至长达一月以上;48.7%的课程留有教师的联系方式或邮箱。学生问卷中72.3%的学生选择通过电子信箱、QQ、微博或微信跟教师交流,41.4%的学生通过BBS、课程论坛等方式跟老师进行交流;15.4%的学生只是偶尔或基本不跟教师交流。
四、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网络课程资源少,覆盖面不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天津市高校网络课程资源以各级精品课程为主,普通课程的网络资源较少。网络课程建设初期目标多为申报各级精品课程,选择建设的课程虽具有代表性,也属于各高校的优秀课程,但课程门数、门类过少,覆盖面不广,与本地高校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2.课程内容形式单一滞后,教师缺乏网络教学相关知识
从对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料与教师配备中我们发现,网上学习资料形式单一,网上教学平台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大量文字材料,教师往往是把课堂上讲课的课件、电子教材、题库全盘地往网络平台上充实,没有做到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组合,课外知识内容严重匮乏,且缺少精细加工,不成体系。各门课程配备的教师缺乏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网络教学的相关培训,导致教师不能提供形式多样的网上资源与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师的能力还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没有认识到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及其他渠道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身份发生了改变,已经从知识传授者变成教学组织者、指导者以及教育服务的提供者,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组织管理网络教学的技能,才能满足网络课程实施的要求与服务。
3.网络课程日常管理与维护不到位
资源丰富、学生访问便捷是网络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两大主要特点,但本地各网络课程的资料更新频率与学生访问率均较低,在被调查的课程中甚至有近三分之一课程月更新频率为零。相关调查数据能够很明确地反映出网络课程日常管理与维护不到位,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与维护措施,普遍处于无序、无组织状态。
4.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还不理想,仅有不到50%的学生认为对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多数人认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一般。在运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仅是让学生自行观看学习。学生在使用网络课程时也仅侧重具体内容,没有系统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5.网络课程提供的师生交流沟通平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缺少监督检测环节,无法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网络课程教学中师生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学生普遍感到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自动答疑系统和协作学习平台的支持,从而限制了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学生迫切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却得不到满足也降低了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多数课程没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在线监控及检测措施,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教师也无法及时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验收,这严重影响了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对策研究
1.加快网络教学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网络教学基础设施是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加大对高校网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先进的网络硬件环境。
2.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新资源。对我市现有各级各类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普查,为了提高效率和提高资源共享率,同一课程建立课程组,共享资源,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可以互相探讨,促进交流,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也包括共享精品课程的优秀经验,在共享中创新,积极尝试适合本课程的网络课程模式。在做好现有精品课、优秀课网上课程资源日常管理与建设,将其发展为精品视频公开课,扩大受益学生面,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课程。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特点制定网络课程建设的鼓励措施,扩大网络课程的建设范围,将网络课程建设作为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建设力度。
3.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网上课程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各高校可在教师中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知识的运用能力,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学习环境时要特别注意情景的设计,加强人文关怀,如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要生动活泼、色彩要和谐、页面布局要美观、视听内容要安排合理、重点内容要用多媒体表现等;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运用E?鄄mail 答疑、电子论坛、计算机视频会议系统等多种形式,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5]。
4.用制度规范网络课程日常管理及维护。各高校可根据本校特点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实施细则”,将网络课程建设中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日常管理与维护的责任,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与考评机制,以保证网络课程顺利有效的运行。
5.引进专业的技术团队,对网络课程进行升级开发。目前一些由专业企业制作完成的网络课程资源普遍比由学校组织建设的网络课程的访问率高,主要因为其制作水平更专业,课程资源更丰富,授课视频、模拟动画、参考资料图片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角,同时在线学习、测试、成绩评定等功能也比较完善,更符合学生学习习惯。所以校企合作是提高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六、结束语
网络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的广,网络课程的建设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依赖于远程教育环境而形成的独特网络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教学设计对整个教学系统、各类教育资源和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总体的设计和开发,才能开发出达到最佳的预期教学目标的网络课程[6]。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引发人们对我市高校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高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从而加快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任为民.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要求与开发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4):39-42.
[2]教育部高教司.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10)[Z].北京,2010.
[3]张菲菲.高校网络课程应用调查分析和对策――以宁波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2):94-56.
[4]赵颜,蒋珍莲.广西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8 ) :55-58.
[5]刘伟.论网络课程的传播策略[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19-20.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00-03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文献信息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因特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尽快实现中国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已成为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对外贸易、经济开放和进行技术交流、招商引资的重要开放地区。为满足生产和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将这些机构中分散的图书馆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积极作用,是我省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从河南科技、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看,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包括公共信息资源在内的科技资源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省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发展急需一个区域性权威性的公共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来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科技文献信息保障,从而提高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保障能力。
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目标
按照“统一协调、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并成立共建共享领导协调机构,各成员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网络的公共平台上实现信息系统互联,开展馆藏文献的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全省图书馆联合编目;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网上馆际互借和预约外借;网上数据库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建立良好创新服务机制。建设目标分二步实施:第一步建立全省科研院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以综合集成,创新创业为指导,合力建设河南区域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第二步建立全省公共、高校、科研三大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共建共享网上信息优势,为建设河南经济强省、科技强省和文化大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二、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障碍
1.思想、观念障碍。首先是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满足现状。维持现状,不愿耗费财力、人力、物力的思想,对网络共建共享必要性认识不足是影响本省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最大障碍之一。其二,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表现在人们注重局部和当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如果都采取固守不前的态度,根本无法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格局。其三,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缺乏全局观念,还表现在人们的本位主义意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只考虑本单位的情况,在购买设备时,缺乏网络标准化意识,各自为政,为了节省开支自编、合编或请人编制管理软件。虽然暂时满足了本馆内部业务管理自动化和局域网内服务自动化,但造成各馆管理软件使用情况混乱,给将来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设置障碍,增加了不必要的损失。
2.知识、技术障碍。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与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其发展进程包含:首先应完成以图书馆内部业务处理为核心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其二,应完成对外面向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其三,才可能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而我省只有少数成员馆程度不同地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和局域网内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还有相当一部分成员馆现代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均很落后,致使各成员馆之间基础管理自动化方面参差不齐,发展极不平衡。由于使用自动化系统的成员馆软件不规范、不标准,出现劣质、低速甚至数据丢失无法正常运转等现象,最终无法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网上服务功能,更别谈网络共享。
3.资金、利益障碍。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同样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从我市到我省乃至全国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情况看,资金短缺十分严重。无论是建设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还是建设文献信息系统技术网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共享网络建设更需大量资金投入。河南省各成员馆的经济来源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和本单位内部调拨分配,其调拨图书馆有限的资金来源还不能满足购书的情况下,根本无力购置大型设备,使得有意参与网络建设的成员馆由于资金不予支持其业务管理自动化建设工作难以实施。提到资源共建共享就会引出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利益分配不明确,必然对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形成障碍。河南省县市图书馆已经使用自动化系统的单位,由于认为目前系统尚可运行,在是否必须更换标准软件的问题上认识不统一,对联网后对本单位在利益方面究竟有多大价值,经费上的再投入能否收回超出成本的回报等,都使他们还不能下决心更换原有系统。
4.管理、组织障碍。宏观的组织调控和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文献资源网络化建设的保证。而目前河南省各成员馆中多种集成管理系统并存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文献资源网络化的发展进程。中国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统筹规划,各图书情报机构盲目上马,独立或联合开发管理软件,造成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应用情况十分混乱。河南省各馆也不例外,自研开发的软件,其中多数技术含量较低已停用,在运行的系统因格式不统一,标准化程度差只能在本单位局域网运行,无法参与、利用、共享公共信息网络资源。因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阻碍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实现和发展。
5.体制、法规障碍。由于管理体制力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图书馆文献资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致使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相互缺乏有机的联系,这种分散管理,各成体系的运行机制,同样阻碍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实现和发展。就本省已有的图书情报协作网各成员馆情况看,它包含公共、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图书馆,其文献资源、技术设备、专业人员各具特色,而且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但在建设文献资源网络共享实体时,仍受到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由于没有建立政策法律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政策和法规制度,无法以法律手段对各成员馆实现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发挥导向和制约作用,最终只靠公共馆的协作组织也无力协调共享网络建设局面。
三、构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针对本省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障碍,可以采取以下适合本省发展的策略。
1.建没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以河南省科技信息网和网上技术市场为依托,综合应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资源共享综合应用平台,开展馆藏文献的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全省图书馆联合编目;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网上馆际互借和预约外借;网上数据库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工作。通过文献资源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和图书情报服务成果。
2.形成全省联网的书目信息系统。网络成员单位应遵循统一的协议,以集中平台和分布建设的方式建立全省的联合编目中心和公共书目查询系统,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和网络化的书目信息系统,使各图书情报机构能利用联机查询中心的书目数据,共享原始编目成果。目前河南省图书情报机构书目数据建设存在着重复、分散、学科覆盖狭窄和外部利用困难等现状。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由资源共享网络中心建设一个集中型的河南地区图书情报机构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用户只要进入查询系统就可以一次性地批量检索;其次,根据河南区域经济特点与发展的需要,以集中平台和分布建设的方式,自建一些重要的专业特色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3.建立联合采购信息系统。联合馆藏建设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任务。尽管河南省在国外期刊的采集方面已有了较好的人工协调机制,虽有较明确的收藏重点,但在其他文献、特别是高价的电子文献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协调机制。必须通过资源共享网络进行采购协调并组织集团购买,对于高价格、高利用率的检索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可以由中心购买后设立镜像站点,提供所有成员馆使用。各成员馆必须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馆藏基础、经费多少、人员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从文献类型、载体、学科等各方面统一协调。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建立覆盖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较完整的并各具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对一些边缘性的、高价的、利用率不高的学科文献则完全可以依托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与长三角相关单位的文献信息资源馆际互借共享来满足这部分文献的需要,使全省信息资源建设向生产规模化、分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4.构建多层次文献资源传递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传递网络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物流系统。目前中国高校系统等已开展了网络文献传递服务,省内大多数高校参与其中,但由于各系统条块分割,省内各馆很少跨系统参加文献传递网。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平台上,运用馆际互借软件系统,建立全省大型网络文献传递服务中心,很有必要。传递服务中心可由各省内高校图书馆,各地、市、省级图书馆,信息所及专业图书馆组成,各馆指派专人负责。通过该中心的传递服务,来弥补全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对省内无法满足的文献信息资源再通过各系统原有的文献传递网络的渠道与优势,充分利用国家信息资源,从而使河南省信息资源品种齐全、内容充实,将有限的经费获得最合理的使用,取得更大的服务效益。
5.开展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河南省的图书情报机构要做好多功能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馆藏和网上信息优势,创建以读者为中心,集网上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信息传递于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新模式,为读者提供网上文献查询与传递,参考咨询,学科信息导航。同时,整合全省的信息资源,并联合科技文献服务机构及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构建为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服务的信息资源支撑保障体系及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支持和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6.建设数字科技图书馆。数字科技图书馆建设将是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我省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领域,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分别建设河南省的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科技分馆。针对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对信息的需求建立数字科技图书馆咨询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导航,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7.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纳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国家基础建设核心任务,应该纳入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体系。根据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由政府统一制定信息资源发展规划,重点扶植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和较强开发实力的政府公益性图书信息服务机构。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发展动态和我省科技创新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状况,合理利用文献经费,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加强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研究和利用,对网上的收费信息资源,要和传统信息资源进行技术经济的对比分析研究,寻找最合理、最经济的文献信息采集和利用途径,提高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保障能力。
总之,在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系统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在保证区域内计算机联网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与国际网络连接,最终实现全球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筱玲.中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2006,(2).
[2] 李家清.中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
[3] 赵美娣.关于建设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62-01
随着计算机和存储介质技术的日益成熟,独立发行的光盘和随书光盘越来越多,已成为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重要馆藏资源。附盘图书的日益增加,使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成为各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探讨了随书光盘管理的对策,以期为图书馆的光盘管理提供参考。
1、我馆随书光盘管理现状
1.1 我馆随书光盘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图书馆对随书光盘采用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1)书盘一体,随图书流通。将光盘和图书视为一个整体,书盘可拆分,但光盘不单独编目,仅在图书编目数据中把光盘当做图书附件著录,流通时也是作为附件进行流通。有的馆书盘不分开,光盘直接随书上架;有的馆则书盘分离,对光盘贴书标后,分类集中存放在流通前台。光盘实行开架或闭架借阅;(2)图书与光盘异地分散管理。书盘分离,对书盘分别编目加工后,分别放置不同的借阅室。图书入书库按常规书流通借阅,光盘则放入电子阅览室或其他借阅室。当读者借到图书后,如果需要配套光盘,须到电子阅览室或其他借阅室借阅。(3)光盘网络化管理。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就是将光盘的数字化资源放置于存储设备上,建立随书光盘信息数据库,供读者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或局域网内使用。光盘的信息数据库与图书馆的OPAC链接,读者借出图书后,在知识产权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局域网在网上直接查询、阅读光盘或在自己的终端上直接下载使用随书光盘。
我馆目前采用的是图书与光盘异地分散管理的模式。保留一本附盘图书和该书所有随书光盘一起放置在光盘室进行加工收藏,其他附盘图书则和其他图书一样由流通部管理。读者在流通部借到书后,如果需要配套光盘,可以到光盘室办理外借手续。
1.2 我馆随书光盘的编目现状
我馆将一本附盘图书和该书所有随书光盘同时放在光盘室进行加工,编目之前,先对每张光盘粘贴条形码,进行分类登记,对每本图书及其随书光盘按流水号编一个序号,然后进行编目。随书光盘是对文献更为形象的讲解和补充,与文献密不可分,在对其进行著录时,将它与文献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与文献著录于同一个MARC格式,录入书目数据库,即在保留书目数据中相关字段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随书光盘数据。随书光盘的MARC数据基本是原书目MARC数据的复制,管理员只对个别字段进行修改,主要在215字段加上“@附光盘N片”以及增加999字段“中图分类号+光盘序号”,形成光盘的馆藏号,读者利用光盘馆藏号便可查找随书光盘。
另外,新建登录号将所有光盘所贴条形码进行保存,每一张光盘数据都存入光盘数据库。读者可以通过书目查询系统查询附盘图书的光盘馆藏数量、外借情况及所有的条码信息。外借时,读者输入图书的ISBN号、书名、索书号、条形码等都可以查到所需光盘的数据。
2、我馆随书光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光盘借阅占用读者的借阅权限。随书光盘视同一般图书供读者外借使用,记入读者借阅权限总量之内。读者一般借了图书后,再到光盘室借阅对应光盘,一旦读者借阅图书数量达到借阅权限极限,就无法再借阅光盘。这种“一书两借”的方法很不合理,实际上是对读者借阅权限的再次变相限制。
(2)容易造成光盘的污损和丢失。随书光盘闭架管理虽然能使光盘管理有序,但在光盘流通的过程中,外借光盘很容易被污损或丢失,不利于光盘的长期保存。有些比较昂贵的图书,可能只购买了一本图书,只有一张随书光盘,一旦光盘污损或丢失,读者就无法借阅了。我馆没有特制的光盘架,使用的是木质书架,光盘容易吸附灰尘,部分光盘包装纸氧化后粘在光盘上,导致光盘无法读取。
(3)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随书光盘与新书一起典藏入库,附盘图书与随书光盘的增多,光盘管理员编目加工任务也随之加重。读者在借阅光盘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查找、核对、登记光盘资料。在借阅光盘的高峰期,读者要排队等候借阅光盘,浪费了读者的时间。
(4)光盘网络化程度不够。目前,光盘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光盘的网络化管理,通过专门的光盘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光盘资源下载服务。我馆网络设施还不完善,硬件设备也还有很多不足,无法将光盘传输到网络上供读者下载。
3、我馆光盘资源网络化管理和服务的探索之路
我馆对光盘资源的利用分两个阶段:
(1)早期基于ILASII的管理和服务
2008年之前,我馆光盘资源在书盘分离后只作简单的保存,并未对外流通借阅。随着光盘资源的数量逐渐增加,我馆开始借助ILASII系统来管理和利用光盘资源。其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在ILASSII系统中开辟“随书光盘库”,建立起光盘数据库。将光盘资源进入编目、加工、录入和上架。光盘采用了G开头的条形码以区分纸质图书,加工好的光盘置于总台服务处对读者进行流通。早期我馆对光盘资源管理方法只限于简单的保存和流通,对读者也未能提供光盘刻录服务,严重影响光盘资源的利用率,且光盘在流通的过程中易损坏和遗失,不利于光盘资源收藏的完整性。
(2)采用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
2011年,为完善对电子资源的管理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我馆购置了北京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读者可以通过非书资源管理平台对光盘资源进行分类浏览、资源总览、资源检索、或在线运行、下载、请求资源等。由于实行对非书资源管理系统与图书馆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无缝链接,读者在图书馆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检索图书时,可以直接检索到图书配套光盘的信息,并可以通过图书查询系统直接链接到非书资源管理系统的界面,对光盘镜像文件进行浏览、下载和资源请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工作者对光盘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不断探索,光盘的资源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将不断完善和成熟。虽然光盘资源网络化管理作为目前最具优势的管理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亦有不完善之处。各图书馆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多媒体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视频资源的获取和特点。
互联网中存在着许多的视频,这些视频的获取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原创的,有的是再加工形成的,在具体情况下,网络视频资源的获取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在视频资源的开发中,可以利用Flash或者一些专用的影视制作软件,制作出视频动画。Flash的源文件格式为.fla,在输出时输出.swf格式,即可使其形成一个完成的影片档,在网页中打开。②通过利用视频捕捉卡和一些相关的视频制作软件,从摄像机中捕捉画面,对其进行整理加工,使其结构化也能获取视频资源。③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数字动画,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可以很方便地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中,且利用数码相机拍摄获得的视频还有着文件体积较小的优点。④有些视频资源还可以通过到其他资源较为丰富的网站上下载获得,或是直接购买DVD。作为视频资源的一种,网络远程教育中的视频资源除了具有视频资源的一般特征之外,因其还是一种教育资源,故而还具有其固有的特性。①数字化。远程教育网络中的视频资源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其是以数字方式存储,数字存储常用的格式有AVI、QuickTime、MPEG和流式媒体格式,在网络远程教学的实时传输中,通常是以流式媒体格式为主。另外,由于未经压缩的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且会给播放的流畅度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数字视频上传前,应先对其进行压缩,这样文件的体积更小,上传起来更为方便,且使用先进、高效的压缩技术对数字视频进行压缩之后,并不会影响到视频的视觉播放效果。②单一性。在远程奇教育中,视频资源是教学资源的基本材料单元,它不需要有完整的教学流程或者前因后果,可以只是记录某个实验的过程或是一段历史资料,也可以只是与某一知识点相关的背景材料,在教学中,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将其穿插到教学过程中。③独立性。由于教学视频素材不依赖于文字教材版本,也没有学段、学科的界限,其内容相对独立,因此,即使是教材的课程体系或是版本发生了变化,教学视频素材依旧可以被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中。④重组性。由于教学视频素材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意味着它没有太多使用的界限,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基本资料与其他资料进行随意的接合和重组,且即使同一段素材,在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中也都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2.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开发和应用。
流媒体是指以流的方式在Internet中传输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的方式,其文件格式采用的是流式传输和播放的媒体格式。采用流式媒体传输的方式,用户只需要等待几秒或者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就可以点击观看视频,且剩余的部分还会自动缓冲下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观看视频。①流式传输方法。流式传输的方法主要有顺序流式传输和实时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播是一种顺序下载,在用户观看视频的时候,只能观看已缓冲好的部分,而不能跳到未缓冲的部分,它是由标准的HTTP服务器发送的,因此又称作HTTP流式传输,这种方法的缓冲下载是无损的,能保证最终的播放质量,但在播放时会有相对较长时间的延迟,适合用在一些高质量的较短的短片中。实时流式传输是实时传送的,它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以通过快进或后退观看视频前面或后面的内容。它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和传输协议,但在传输时,由于需要与宽带连接配配匹,在网络拥挤或者是以调制解调器速度连接时,视频图像的质量就会比较差,且其还需要一些如Re-alServer、WindowsMediaServer之类的服务器,以及RTSP、MMS的网络协议,在有防火墙时,网络协议可能出现问题,影响用户的观看。②流媒体播放方式。流媒体的播放方式有单播、组播、点播与广播三种。单播需要在客户端与媒体的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一台服务器发出的数据包只能送到一个PC机。组播是利用IP组播的技术构建起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允许路由器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进行传播,这种方式能使一台服务器对多台PC机进行连续数据的无延时发送,能够提高网络的利用率。点播为用户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能使客户端与服务器间进行主动的连接,但会迅速用完网络带宽;广播是指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流而不能控制流,这种方式在发送数据包的时候,是对所有的用户发送,而不考虑用户是需要,会浪费网络的带宽。③网络远程教育流媒体基本构建。远程教学流媒体平台构建,在远程教育系统中,流媒体平台由采集端和端组成;远程教学流媒体后台管理,教育系统中流媒体的服务平台一般支持NP、SP/CP、超级管理员和终端用户几种角色,不同角色的用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流媒体硬件,流媒体硬件主要有点播服务器、服务器、采集工作站和Web服务器,不同的服务器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三、Flash流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开发和应用
Flash流技术是一种基于Flash的流媒体技术,其构建的系统有FlashMediaServer(FMS)、FlashPlayer和包括FlashMediaEncoder、Flash5.5以及Flash5.5VideoEncoder在内的流媒体文件制作工具三个部分。
1.Flash流技术系统。
FMS是由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开发流媒体的服务器软件,其对应的客户端网络视频交互软件是FlashPlayer,它将传统的流媒体功能与开发环境结合了起来,能为更多的用处创建和提供交互式的媒体应用;FlashMediaEncoder提供自行录制影像和文件格式转换的功能,能够生成较高质量的FLV(FlashVideo)流媒体格式的文件,且使用较为容易,功能强大;FlashPlayer是用来播放Flash影片的播放器,也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流媒体播放器;SWF是由Flash5.5软件制作出来的一种流式文件格式,这种文件的体积小、功能强,且有很好的交互性;FLV则是在Sorenson公司的压缩算法开发出来的一种流式媒体格式,这种文件格式能够使大体积的视频文件以流的方式播放,且同时能保持流媒体的质量;RTMP(theReal-timeMessagingProtocol)协议,也即是实时消息传送协议,是一种TCP/IP协议,是专门为高效传输多媒体文件和数据而设计的,使用它所传输的数据未加密,但使用支持SSL(SecureSocketsLayer,安全套接层)的服务器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55-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也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进而衍生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网络教育。其目的的是为了实现在线学习,通过Internet的介入,网络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完善与成熟,网络教育也逐渐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慕课的提出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的主要目标是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得到想要的学习资源,受到最好的教育。慕课的理念就是开发、共享。从2012年开始,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提出在线教育理念,以其免费,高质量的原因受到社会各界的学习者的支持。慕课成功地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同分享,是教育学习的一个极大的创新。
“慕课”(MOOC),顾名思义,第一个字母“ M”就是大规模(Massive),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是,传统的教育一个课堂只能容纳几十个多至百人最为不同的一点,一门MOOCs课程可以达到上万听众,这就是其大规模的原因。第二个字母“O”代表开放(Open),是以兴趣为主要原因。因为在课余时间学习的,大多少因为兴趣为主导,不分国籍,不论年龄,不分性别,只需要注册账户,就可成功参与学习。第三个字母“O”代表在线 (Online),课程可以在网上远程完成,无需奔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课程(Course),就是与传统教育相似,可以达到一样的学习效果。
开放式慕课是最新出现的一种互联网课程开发模式,它发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将过去的学习管理系统与信息化技术融合起来,搜集开放的网络资源,综合起来打造的一种新的开发模式 。简单来说,慕课就是一种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在互联网的开放课程。是个人主动的资源分享,极具奉献精神。
MOOC 这个专业术语是2008年由UniversityofPrinceEdward Island的Dave Cormier和BryanAlexander根据网络课程的创新实践所提出的。在AthabascaUniversity的技术增强知识研究所副主任StephenDoWnes设计了这门在线课程。慕课这一大规模的在线课程在2011年的秋季,彻底掀起教育革命改革的风暴,被称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为传统授课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与此同时,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企业纷纷成立,大有百家争鸣的趋势。Coursera、edX和Udacity是作为当时最为出色的 “三巨头”,其Coursera、edX已进入中国开辟市场。
上述分析了慕课的定义,由其定义可知,慕课是具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开放式资源。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可以获取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的学习。第二,规模性,课程是为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所指定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规模,即具有明显的大规模性。它不仅仅是指参与课程学习的数量规模较大,而且表示课程的涉及面较为广泛。由调查分析,每门公开课平均有三万五千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注册,相当于传统教学的百倍之多。慕课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与创新,在当代科技的支持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完整的课程结构。慕课除了提供视频、文本资源、在线解答问题外还提供了一个学习的互动平台。它与传统的教育类似,一样遵循渐进的原则,从初级一步步成长到高级。课程涵盖范围之广,例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等等各方面的课程。慕课课程不提供学分,也没有毕业证书,所以通常状态下参与者都是免费进行学习。当然,如果必要得到某种证书或者认证,则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学费。第二,重视学习思路。在开课前,授课教师则会给相应的学习者发送一个邮件,其内容主要为课程的开始时间和学习者应提前温习的大纲,并且会在平台上公告,以免学习者忘记。课程不是搜集出来的,而是将分布在全球的授课者与学习者通过某种路径联系到一起。尽管,慕课的课程对学习者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会以周为单位,进行话题讨论,学习资源与材料也会进行,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方便,授课者将会把课程动态以多种途径发送给学习者。第三,及时的反馈。授课者也会在一定时间对学习者进行一个测验。就是分为小测试,与期末考试。无论是小测试还是期末考试大多数是以客观题为主,利用机器测评的办法及时反馈测试成绩,使得学习者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授课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资源推荐。一些学习者也主动成立网上学习小组,或者跟附近的同学一起学习。第四,授课者的无私奉献。首先慕课上的资源很多都是免费的,所以授课者是拿不到报酬的,这并不代表授课者不用心工作。根据调查分析,授课者在每门课堂之前需要花费100个小时进行备课,在开课过程中,每天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为学习者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门精心制作的慕课可以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前来学习,自然也会满足很多个性化的学习者,所以在前期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授课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充足的课堂时间内,学习者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授课者需要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慕课如今已经从大学走向中小学,随即产生出一种新的授课方式,叫做翻转课堂。就是教学者将主要内容录制成一段视频,班级学生先进行视频学习,并完成练习作业,把遇到的问题整理一下,等到课堂上在进行互动讨论,将主要问题聚集起来,针对性的组织学习。慕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授课的转型。慕课的根本变化不再与课堂形式的变化,更不是为了高考。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之前的在线课程,只是将课程录制完毕放到网上就完事,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慕课的最大改变就在于,将学习思路简单的录制完毕,等视频结束之后,就会出现检测,测试各自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地做出提问,老师与其他学习同伴都可以帮忙解答。学习不仅仅是存在与校园中,因为慕课是在线授课,所以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此外,慕课的主要优势还在于,不用家教。学生只需要坐在家里,只要有网络环境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慕课的资源都是由最优秀的老师提供的,学生可以打破地区的限制,可以学习任何喜欢的课程。虽然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由于慕课的资源都是免费的,很多名校不愿意共享自己的资源也是主要问题。虽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不影响慕课的发展,更多的是授课者的责任与心态。当然慕课最大的优势,还是其自身的魅力,使得学生乐意学习,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喜欢学习,自然就能做到减负的作用。
慕课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改变与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慕课的无界限性。使得那些无法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群也可以深入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第二,很多高端学校也加入到慕课中,使得教育走向一定的公平与均衡。第三,促使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使得课程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种课程发展模式极为快速,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进行极大的冲击力,如何将慕课融入到现代课堂已成为当代教育的发展前景。这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在适应新的教育模式的同时,也要理智地去看待这种发展变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