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营销岗位工作范文

时间:2023-01-19 04:20: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互联网营销岗位工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互联网营销岗位工作

篇1

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保持旺盛的势头。从2015年全国各大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多年来一枝独秀,几乎是所有企业大量需求的岗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长期发展壮大的需要,同时也因这类岗位流动性较高、年终奖比例较高,造成了大量营销人员在节后选择新的发展,企业也需要不断招收新的人员来填补空缺。但人才市场大量招聘的营销人才,普遍存在招聘门槛都相对不高、专业、学历等并不是最主要条件的现象,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求职者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方面。这类人才在营销岗位中属于销售岗位的居多,在市场营销岗位群中属于基层的岗位。在高校培养的营销人才中,基础销售岗位是学生毕业后必须经过的基层锻炼,却不是最主要的发展目标,因此高校培养的营销人才应区别于人才市场的基层人才,培养具有高素质、能力全面的营销人才。

我们本次调研的时间是2016年1月-3月,研究对象来源于各大企业在招聘服务机构公布的招聘信息。对市场营销类招聘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总结后,按照营销岗位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将企业提供的市场营销岗位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市场调查类。这类岗位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销售数据的分析和整理,顾客销售行为分析,商品数据分析以及未来市场预测等。工作岗位包括:市场调查专员、数据运营、战略运营、消费分析等。

第二类:销售岗位类。这一类岗位直接和顾客进行交流,为顾客提供直接服务,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产品的销售和销售各环节的服务为主,同时为公司内部提供销售数据的归纳和分析。这一类的工作岗位包括:销售代表、销售主管、销售经理、销售总监;销售助理;客户代表(售前、售后)、客户主管、客户经理;渠道销售;商务代表等。

第三类:市场岗位类。这类工作岗位主要从事公司产品宣传和品牌推广,间接影响顾客。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制定企业市场宣传策略和计划,为品牌建设制定推广和宣传策略,宣传策划文案的写作,各类市场促销活动方案制定和执行,间接销售产品和营销顾客。工作岗位包括:市场推广、品牌专员-品牌运营主管-品牌经理、产品专员-产品运营主管-产品经理、市场文案、活动策划与执行、企划专员-企业经理、促销-促销管理等。

第四类:媒体岗位类。主要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进行媒体合作以及媒体选择。工作内容包括媒体的分析和选择,广告制作和,广告后宣传效果分析和调整,制定公关计划和活动执行,为销售产品提供更好的影响力。工作岗位包括:广告制作、广告创意、公关、媒体代表等。

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在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对能够开展互联网运营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营销成为企业必须具备的竞争力。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根据ITU《ICT核心指标》,互联网营销是指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营销推广活动,包括企业自己或者通过/广告公司投放的广告或制作的推广,包括付费推广和免费推广)活动的企业比例为33.8%。与其他渠道相比,互联网仍然是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渠道。在开展过互联网营销的企业中,35.5%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营销推广,其中有21.9%的企业使用过付费推广。随着用户行为全面向移动终端转移,移动营销将成为企业推广的重要渠道。因此,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受到了企业的热捧。

在对传统的岗位分析后,我们也对该类岗位进行了分析:

这类工作岗位主要是以互联网和各类移动终端作为营销工具和平台,为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开展宣传和推广,并和顾客进行直接沟通。工作岗位包括:互联网产品专员(助理)-互联网产品经理,电子商务经理/主管、电子商务专员/助理、网络运营管理、网络运营专员/助理、网站编辑、APP产品和运营等。

传统的四类工作岗位和最新的互联网营销岗位,在不同的企业当中部门设置不同,岗位名称也大相径庭,但是大多数企业设置岗位的思路都是市场营销理论的核心思想。在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时也大多参考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应用本科的职业院校,在制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和方案执行时,更多应该参考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企业对每个岗位的任职资格的要求,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方向。我们经过对企业的招聘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上述5类岗位基本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具体内容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企业营销类岗位中市场类和销售类、媒体类更加偏向营销专业毕业学生;市场调查类中的数据分析和运营岗位偏向数学专业;互联网运营岗位更偏向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高校在学生培养时,培养方案应关注企业偏好,注重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任职资格。以互联网运营岗位为例,企业需要的运营人才应该具备:敏锐的市场应变能力,熟悉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运营特点,丰富的互联网知识。这些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营销课程中难以实现。目前传统的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体现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课程,因此企业在寻找适合人才时不得不从其他专业中进行人才选拔。

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存在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定期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营销人才就业岗位,了解企业需求,对学生而言,可以更好的进行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高校培养方案也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北京市对各个院校实施项目资金支持,本次研究得到2015年北京市民办促进项目(北京吉利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大学生科研实践项目)的支持。该项目为学校教师研究企业提供了便利,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支持,在本次项目中北京吉利学院2014级本科班的学生们也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工作,在研究中也获益匪浅。

篇2

二、网络营销人才需求分析

网络销售在推广方式、购物流程、支付环节、配送方式、客户服务、交易信用体系等方面与传统零售不同,这些差别都导致网络营销从岗位设置到岗位技能都有别于传统营销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网络技术进步和居民消费升级,网络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众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在开展网络营销工作。目前,网络零售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扩张、经营逐步规范化、品牌化,人才需求数量日益增大。根据调研,在企业对网络销售各类人才的需求中,岗位按热度依次为:客服;策划与运作;美工;网页设计;产品拍摄与处理;文案编辑;网络推广;分销管理和培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岗位大多都是与网络营销相关的。通过对网络销售企业的招聘信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企业招聘网络营销人才的途径主要有:校园招聘;网络招聘;人才交流会;相关人士介绍等。大多数网络零售企业对各类营销人才的需求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所有受访企业都表示乐意获悉由学校提供的毕业生推荐信息,希望学校帮助培养网络营销人才。因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企业优势互补势在必行。针对各企业内岗位名称不同,我们调查发现,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网络营销胜任力培养,满足大多数网络营销类岗位的一般技能和要求。

三、网络营销人才胜任力培养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从事互联网销售的企业多需要复合型掌握网络营销技能的人才和具备系统网络营销知识的人才。现在各类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要求已不只是注重专业知识,更需要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网络营销人才需求的特点,在网络营销人才胜任力培养上应该注重以下方面。

1.能力方面,根据对互联网销售企业的调查,企业对互联网营销人才中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要求有:语言沟通能力(91%)、营销能力(90%)、沟通服务能力(81%)、平台使用能力(65%)、信息采编能力(61%)、网络销售能力(56%)。由此可见,企业对语言沟通能力要求普遍比较强烈。这些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日常工作中团队内部合作沟通上,二是与客户服务、商务谈判沟通上。经过对从事网络营销人员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大多数毕业生都表示“商务谈判能力”也是网络营销类岗位需求的核心能力。目前对网络营销沟通能力的培养大都分散在《管理学》、《商务谈判》和《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中展开。这种培养方法导致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今后我们需要注重加强整合,提高学生沟通技能的胜任力培养。

2.知识结构方面,在对相关互联网销售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类企业岗位要求员工掌握的核心能力涵盖的知识结构内容包括网络营销策划与运作(68%)、网络销售(63%)、客户关系管理(53%)、产品拍摄与图片处理(44%)、网络分销管理(42%)、网页设计与制作(42%)。由此可见,企业要求员工具备较为全面的网络营销理论知识,在人才胜任力培养方面既要精通技能,又要具有较为完备的专业知识。

3.职业素养方面,经过调查,互联网销售企业普遍重视的职业素养包括:责任感(76%)、合作性(72%)、诚信(70%)、主动性(65%)和忠诚(53%)。绝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都具有较高的期望值。一般地,学校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则更看中则责任感和应变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训课程、顶岗实习、创业活动等各类校内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工作习惯,提升职业素养。

篇3

一天的招聘会,张凯投递了十几份简历,都和互联网行业相关。他说,互联网相关岗位多,待遇也比想象的好很多。

太原一家电子商务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的互联网营销、手机应用开发等新兴职位非常受欢迎,收到了上百份简历。

太原人才大市场统计称,此次招聘会IT、互联网人才需求较往年明显增长,占到总需求的15%左右。

春节过后,中国各地迎来了招聘高峰。记者发现,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有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相关企业招聘数量有所减少,岗位竞争激烈;但新兴行业招聘势头较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和重点行业招聘需求加大。

高教管理数据与咨询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连续5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排名中,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已名列第四,增加了2.1%。

一家互联网众筹公司负责人说,互联网金融持续升温,很多金融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直接选择了互联网金融企业。

多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互联网和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公司在校园招聘方面的号召力越来越强。在招聘会上,互联网企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其校园招聘的人数也呈倍数增加。

互联网相关专业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不久前,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麦可思联合编撰的《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5年度)》出炉。

篇4

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进行营销创新是当前汽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互联网模式的产生对各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模式下汽车营销创新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在互联网模式下汽车营销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较低、与互联网企业缺乏深入的合作、缺乏专业化的互联网营销人才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必须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实现互联网模式下汽车营销的创新,全面服务于汽车行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1.互联网模式下汽车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较低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其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汽车营销的影响更是十分深远。当前,在互联网模式下,汽车营销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较低。一方面,汽车行业的营销管理人员缺乏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难以全面贯彻互联网的相关理念和思维,使其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对互联网的应用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所应用互联网基本都是来宣传其产品和服务的,还没有完全达到营销的层次,因此使其对互联网营销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差,使其营销工作在互联网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显得十分明显。

1.2 与互联网企业缺乏深入合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大批专业化的互联网企业,其专门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相关工作,其专门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互联网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各行业的发展步伐。当前,汽车行业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与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一方面,其将营销工作视为自身发展的一种单方面工作,认为能够通过自身的营销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进而没有动力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这使其在互联网模式下的营销工作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与互联网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难以对其具体的营销工作进行有效的协商,使其在营销工作难以实现全面的突破,因此其现由于的营销模式和方法难以全面服务于汽车行业自身的发展。

1.3 缺乏专业化的互联网营销人才

人才是汽车行业在互联网模式下实施市场营销的关键。当前,汽车行业在营销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互联网营销人才。一方面,其不注重对现有营销人才的培养,现有的营销人员一般都是汽车4S店中的销售人员,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还缺乏互联网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营销的过程中难以深入贯彻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一般不会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其现有的激励机制和薪酬机制还不完善,难以吸引外部营销人才的流入,使其在互联网模式下的营销工作一直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由于缺乏专业化的互联网营销人才,使得汽车行业的营销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互联网模式下汽车营销的创新对策

2.1 提升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

提升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是汽车行业在互联网模式下实施营销工作的首要措施。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营销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在当前的形势下,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充分融入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和思维。另一方面,要转变汽车营销的传统理念和思维,使其通过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互联网营销经验,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营销方面的改革,充分服务于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2.2 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强化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是当前汽车行业实施营销工作的关键。一方面,企业行业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专门的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使其能够为其营销工作制定完善的计划,通过互联网自身的优势,对其进行广泛的宣传,进而不断提升其营销的成效。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的合作机制和营销机制,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能够满足汽车行业自身的发展需求,还能够实现互联网企业和汽车行业的双赢,进而不断服务于汽车行业自身的发展。

2.3 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互联网人才

一方面,汽车行业应该对其现有的营销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而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断借助于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应的营销工作,全面提升其营销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汽车行业还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薪酬机制,不断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互联网营销人才,使其为汽车行业当前的营销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使其逐步走向营销管理岗位,为互联网模式下汽车行业的营销工作建言献策,进而不断提升汽车行业在互联网模式下营销的有效性。

总结

互联网模式下为汽车营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其能够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实现营销创新,进而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从当前互联网模式下汽车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必须要从提升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互联网人才等方面实现汽车营销的创新,使其进一步服务于汽车行业的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37

我国互联网的进入大众视野起源于2013年年底,余额宝横空出世,自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拉开了大幕。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有传统的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产品创新、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2014年腾讯推出理财通、2015年的蚂蚁聚宝、京东金融、卡拉卡理财、小米金融、2016年的微理财,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丰富了我国金融产品体系,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对高职金融类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各高职金融类专业应结合自身现状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 高职金融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落后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教学的指南,决定了一个高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前许多高职金融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滞后,已经不能落后于时代和信息化对金融的要求。以我校为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思想道德修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保险、证券行业基本操作业务技能和营销能力,能够胜任保险或证券营销、客户服务、基层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并能从事银行、担保公司、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等金融相关行业营销及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以看出我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是比较务实且具有时效性,但是主要培养人才的方向还是集中于传统金融企业的一线服务人员,而忽略了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大量的就业机会。

1.2 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金融发展的现状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脚本,只有教学内容选取得当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目前很多高职金融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的选取也没有及时根据日新月异的金融发展进行调整。以我校为例金融管理专业目前开设的主要专业相关课程主要有金融学基础、银行综合柜台操作、银行基本技能、保险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操作实务、金融产品营销实务、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个人理财等,明显可以看出缺乏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课程。

1.3 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松散

课程体系是整个学校教学过程的体现,也是培养一个一个学生基本依据。目前大多数高职金融类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大的方面主要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展开时又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个性化发展模块。总体来看在高职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不可分,而过多的笔墨放在了基本素质模块中开设的课程,而压缩了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并且个性化发展模块之间油柚很大的重合,整个课程体系相对较为松散。

1.4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单一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除了以PPT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外,其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不多。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而且对于经济金融生活中的最新的发展情况,缺乏必要深入的分析。有的老师上课时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看起来教学手段多样化,实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2 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金融类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1 从单一的金融人才需求到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

传统的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单一。高职类院校的学生由于学历的特点大多数金融企业主要从事的是一线服务岗位,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自我表达和客户的沟通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高职类院校学生优势在于上手快。现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门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区别于传统的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单一话,互联网金融企业更强调的是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化,即懂得金融相关的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同时掌握相应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并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较高的风险管控能力。

2.2 从传统的金融就业岗位到多元化的金融就业岗位的需求

高职类院校传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证券公司柜台服务人员、证券公司后勤人员、证券投资顾问;保险公司电销人T、保险人与经纪人、保险公司后勤人员;银行柜面人员、银行大堂经理;小贷、担保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营销人员、内勤人员;各类中小企业的出纳、会计核算等。而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非金融企业涉足金融行业,催生了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有别于传统的金融机构的就业岗位,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营销和沟通能力。

2.3 整合互联网金融思维融入到课堂知识点的需求

老师是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知识的载体,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当今,需要我们教师也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我们在课堂中介绍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不能空讲,必须是建立在对该产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由于教师的天性,很多老师个人理财形式相对较为保守,甚至是根本没有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这样在教学时肯定是比较教条的。所以在教学时整合互联网金融思维融入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高职金融类专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分析

3.1 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第三方支付、P2P贷款模式、阿里小贷模式、众筹融资、互联网整合销售金融产品以及互联网货币。高职金融类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不能再把眼光放在传统的金融就业岗位和传统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而是要抓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金融就业积极影响,顺应时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没目标。

3.2 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以往的传统的金融知识点介绍,一定要按照金融行业最新发展的现状介绍和整合教学内容。使得高职类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真正的能反映目前金融市场的变化,而不是与现实脱节,让学生受益。

3.3 重构教学课程体系

结合互联网企业对金融类专业人才规格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构建了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金融类职业资格标准、满足安徽经济特定需求、融合创新创业意识的“岗位课程+认证课程+订单课程+创业课程”的“一核心三支撑”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4 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采用翻转课堂、MOOC、微课堂等教学方。通过模拟实训、多专业综合实训、校外中期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等“体验式”教学手段,强化金融仿(全)真性实习,通过动手动脑的实战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职业氛围,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全真或仿真教学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非常直观地感受实际现场的氛围,可以缩短课堂与实际的距离,提高学生对实训的兴趣,提高实训效果,也能使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尽快适应环境。

3.5 注重教师实践能力、互联网思维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可以通过培养与引进,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结构日趋合理、素质稳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就需要大量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的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同时也需要聘请校外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共同构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我们实行教师顶岗实践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互联网金融行业实践锻炼,下互联网金融企业顶岗实习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培养教师的互联网思维。

3.6 继续引入和深化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校企合作

引入互联网金融企业市场具体指导学校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我邀请互联网金融行业专家共同制定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行业骨干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拟定教学计划,聘请企业的实践专家和行业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实训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知识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为了突出高职金融类专业的教学特点,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应用实例,实行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将最新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教材。充分发挥了校内教师理论强,校外一线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体现“知识新、内容实”的高职教材特点。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积极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深度合作,加快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毛金芬.“互联W金融”下高职金融课程整合的效率评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9396.

[2]陈意新.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4):156158.

篇6

1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力营销系统平台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各行业领域积极寻找专业的切入点。2017年是推进互联网+发展的时段,本着“电力企业是国家龙头企业”“科技发展电力行业”的思想理念,国网公司积极进行研究与部署,大力开展线上业务,着力实施大面积覆盖,并提高整体业务服务质量。几年来的社会表现证明国网公司的电力营销工作能够与互联网共同发展,互联网+技术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效益。在此基础上,电力企业应站稳脚跟,持续发展,扩大优势,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向高效的互联网+电力营销新模式转型。

2基于互联网+的营销策略

2.1加强信息化服务人才培养

电力企业的服务人员直接或间接地面对客户、与客户打交道,服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例如:招聘员工时注重对高学历、高素质及信息化数字化人才的引进,以带动企业的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思想;通过岗位轮换、讲座培训、讨论会等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加强对信息化服务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规范化考核,同时配以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电力营销工作优质服务理念和氛围的形成。

2.2强化用户体验和用户互动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消费行为和习惯发生变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特征显著,用户对电力客户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必须在提高用户体验和互动性上多做文章,才能得到所期待的用户回馈。一是要提供超出用户预期的电力服务体验。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是电力产品除性能之外的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营销服务除了要给电力用户提供能效管理方案、节能服务、用电设备健康检查、灵活用能指导等差异化增值延伸服务,还要能给电力客户带来便捷、超值、愉悦的用户体验。二是要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用户互动需求。电网企业要从单一电力产品供应商转变为多元能源服务提供商,在电力流层面满足用户能效、电能质量、电动汽车充电、分布式电源接入等电力互动需求,在业务流层面满足用户电费信息、停电信息、多渠道缴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申办、能耗监测与能效诊断等业务互动需求,在信息流层面满足电量信息、实时电价、安全用电信息、用电状况、能效分析等信息互动需求。

2.3建立多方位全面服务体系

对企业平台进行管理与控制,可以实现对服务资源的全面整合;同时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面对各个专业领域的高效协同服务体系。整个体系流程通顺、流转迅速、服务优质。例如: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公司正在努力建设全面完整的营销工作服务流程体系,通过完善互联网+各项服务功能,实现渠道接入、业务受理、工单转派、业务处理、互动反馈、在线评价等各环节的流程化处理与业务纵向贯通;此外,山东电力还依托用电采集系统大数据平台,即时监控停电情况,点对点推送信息,主动抢修,减少客户报修。

2.45G+互联网带给电力营销的机遇

篇7

一、课程背景

如今已经到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使得我们国家搭上了互联网这班高峰车,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个人生活环境,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天下。在这样的一个大时代下,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完全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互联网营销的角色在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这两年企业对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可以直接看出,互联网营销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并随着互联网份额的增长,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营销》这门课对电商专业学生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施课程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学校电商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更加有竞争力。

二、我院在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进行技能型课程的教学。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技能型很强的课程,他和管理学院其它课程相比,有着很明显的差别。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一定在课堂上能尽可能多的教授学生网络营销实践技能。通过调研发现,网络营销的教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偏营销理论的教学方式,一种是偏营销技能的实践技能方式,而且不同学校的教学因为在本土环境,学生特点等方面的差别也不适合使用别的学校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需要自己设计一套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体系,保证我们学院电商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实施。2.大多数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体系设置有问题。网络营销是随着网络发展而兴起的营销方式,而网络营销这门课所学的知识不仅包含了市场营销知识、网络营销知识,还包含了计算机知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知识,在没有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是很了解这些知识,有的可能对这些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把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基础知识给他们进行全面的普及,让他们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各大高校并没有专门开展对这门学科基础知识的专业学习,他们往往都是利用专业的前序课程来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3.大多数高职院校考试方式有问题。网络营销是一门以实践能力为主,基础知识为辅的课程,它不仅仅重视学生们课堂上的表现及试卷的笔试成绩,更注重学生是否能掌握网络营销实践技能,而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只能了解到学生对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能了解到学生对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现阶段很多院校所选择的考试方法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法,这种考核方式不但无法反映出学生们真实的学习情况,还容易打击到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传统的试卷考核法并不适用于这门课程。4.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内容选取问题。网络营销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营销的技能以及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营销人才,而不是教学生如何扩展市场营销。现在很多学校在选择教学内容上都存在问题,大多人人认为网络营销就是教学生如何在网络上营销,却忘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学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技能。

三、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网络营销的课程教学,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让学生学到应去学的内容。因此我们要重建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体系,打破传统模式,让行业专家、企业老总、一线的员工等内界人士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去,让学生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改革。2.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将会以本地企业网络营销岗位任务为基础来制定新的教学内容替代以前的以网络营销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这样讲更能让同学们学到实践技能。将企业对网络营销岗位的要求为标准来制定授课内容,将授课的内容制定交给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设计。我们会把网络营销的课程项目化分解分为多个模块:包括对网络营销的认知、网络营销的环境分析、网络营销的策划、网络营销的推广、网络营销的效果分析等。3.课程教学情境的设计。网络营销即是互联网的一种快速消费模式。现已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随着网络营销在现在商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我们将原来一周两次的网络营销课调整为一周三次的网络营销课。以此来体现出我们对网络营销,对未来商业发展的重视。在此同时我们对整个的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授课计划都按照项目化课程设计作了调整。课程的教学目的也从之前的基本掌握网络营销为知识的目的改变为对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掌握为目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教育改革有了全新的发展。4.课程实践教材的编写。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它的实践课程的设计要比理论课程的设计更加重要,在总课时中占比也更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实践技能,一定要设计一本合适本院学生的网络营销实践教材,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实践教学。在设计实践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的关键技能、工作流程一致。

四、结语

网络营销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一定要建立在本地电商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基础上,制作课程大纲之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专业调查,再按照岗位工作内容来进行教学情境及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一定要以项目教学为主。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在学生特点上是差别很大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体系设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438.

[2]邵运川.浅析网络营销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170-171.

篇8

录音:当时我大学毕业找工作并不如意,朋友推荐就在那家淘宝店工作,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很喜欢做网络销售,也喜欢研究网络营销的技巧和门道吧,发展挺快,其实九月份开始,就有很多猎头给我打电话了,提供的岗位大多是公司的网络营销主管,企业所在行业很多,有化妆品的、电器的、品牌服饰的、食品的等等吧,选择很多。

金秋十月,人才抢夺大战已经拉开序幕,而像小李这样的营销类人才格外抢手,打开各大招聘网站的职位搜索器,输入“网络营销”这个职位,本周提供的招聘需求3000多份,和上周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成为本周本市招聘市场的亮点,前程无忧市场部分析员张益潼介绍说:

录音:据我们的统计资料显示,很多企业的网络营销需求在快速放量,比如,随着业务的快速拓展,百度公司每年需要近1000名网络营销类人才,而其商和客户企业每年对网络营销类人才的需求更是高达近20000人。另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国内有430多万家企业在最近2-3年内,都需要至少1名网络营销类人才。而且由于这个职位在企业中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因此行业平均薪资约为4000元,优秀者甚至月薪过万。

篇9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经营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背景下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企业是市场化环境下的产物,必须适应市场、迎合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电脑与手机上网,可以实时知道全世界发生的事情,能够跨时间空间地获得海量的数据信息,能够便捷地通过网络跟别人沟通联系。人们可以不用去办公室工作,只要有网随时随地都可以移动办公,可以跟客户进行沟通联系,可以跟上级汇报工作,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开视频会议,互联网给办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和便捷。同时互联网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b,A.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进行点外卖,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物,可以通过互联网来预定酒店机票门票,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等等。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客户的生活与工作理念及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这些都是“互联网+”背景下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管理带来挑战。市场环境的变化意味着企业管理也要相应地发生变革。

(二)“互联网+”背景下营销模式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人们购物只能去商场实地购买,人们所能接触的信息也比较有限。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可以实时获取海量的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口口相传、电话、报纸之外,手机电脑电视等媒介,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通讯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与获取。人们购买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去商场,还可以通过淘宝、微商、微博等购买。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企I也要转变营销模式,利用互联网来宣传自己的公司品牌、宣传自己的公司理念与产品,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来建立营销平台,既为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做更多的宣传,同时开发更多的客户,占领更广大的市场,建立更广大的客户群。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人才管理模式变化带来的挑战

现在初入职场的大部分是90后,90后已逐渐从校园走入社会,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力军。90后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他们有更新的想法与理念,他们敢于冒险与挑战,喜欢接触新事物,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与兴趣,他们有更跳跃的思维与创新的想法,爱表现自己。而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都是70后、80后甚至是60后,他们与90后成长的环境不同,经历的事物不同,有可能会有思想上的差异。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便捷,年轻人也更加追求便捷与效率,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工作的汇报沟通与交流,这对传统的管理也带来了挑战,需要管理者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自己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同时,互联网背景下,员工跳槽更方便、成本也低,年轻人的职业观也在变化,他们追求更加宽松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追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与更好的工资福利待遇,这就使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更低。“互联网+”背景下,公司还需要具有不同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管理模式的变化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挑战。

(四)“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管理理念变化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市场发生着变化,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发生着变化,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改变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者要改变自己的管理思维、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要有统筹能力与决策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事物变化迅速,这就要求管理者有审时度势的魄力,有科学决策的能力,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战略作出科学决策或调整相应的战略,让企业能够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是“互联网+”背景下,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管理者可能不能完全吸收接纳新鲜事物、新的理念,不能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这些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多问题与困难。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经营应如何变革

(一)创新企业管理人才方式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创新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要想发展地更大更长远,必须注重人才管理,要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要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鼓励员工创新,让员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通过头脑风暴或分享交流会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使员工的思想能够摩擦碰撞出新的火花。允许员工创新新的工作方法、工作模式,研发新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管理以人为本。在“互联网+”背景下,年轻一代的员工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他们更关注工作的发展前景及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因此,企业对人才的管理要更加人性化,要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和人文关怀机制,让员工有一个自我提升的通道与平台,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企业管理要注重员工之间的分工合作、协同共赢,合理配置相应的岗位人才,合理分配相应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要注重员工的系统化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人才管理方面上华为公司就做的很好,华为公司招聘最优秀的员工,给员工最好的工资福利及发展前景,激发员工的原动力。既使员工能够更好地为公司创造价值,同时让员工认可自己的公司,对公司有依附感、更高的忠诚度。只有打造优秀的人才队伍、实现员工的长久发展,这样才能使企业做得更大更强。

(二)创新企业营销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营销方式主要有发放传单、电视广播宣传、广告牌营销等等。但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要创新新的营销方式,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和公司品牌形象的宣传,同时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平台创立自身的公众号,向广大受众宣传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让企业形象更加渗入到人心。

同时企业营销不能单方面地营销,要更加注重客户体验,通过互联网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及互动,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信息并反馈给相关部门,了解客户对产品服务的态度及建议,并及时根据客户的反馈完善升级产品服务。只有与客户为导向,才能使公司能够在市场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当今,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已经成为现代营销理论创新与企业实践的基本方向。随着顾客需求的日益嬗变,市场营销也正在悄然发生变革。当今快速发展的市场实践证明,企业单纯以产品为中心,或者单纯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同样受到挑战。现如今单纯的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在很多领域,产品越来越成为顾客感知价值的载体,其理性价值与实用功能正在被感性价值与情感利益所取代。于是,人们又悟出了这样的营销逻辑:卖产品不如卖服务、卖服务不如卖品牌、卖品牌不如卖文化。实际上,无论对于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还是高科技公司,u服务就是卖解决方案,卖品牌就是卖情感价值,卖文化就是卖生活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金蝶公司也创新了自己的营销模式,由提品服务向解决方案转型,为客户解决问题,帮助客户成功。这使得金蝶能够越做越大,成为中国软件市场的领跑者。

(三)创新企业管理理念

“互联网+”背景下,在创新管理理念方面,TCL集团就做得很出色。在20年的发展中,TCL集团以超前的观念和行动,主动去认识和培育市场,创造了“有计划地市场推广”、“服务营销”等市场拓展新理念,系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TCL集团不断吸收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更好地组织管理公司,使企业能够更加高效有序地运营秉承“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企业宗旨,三万TCL人一直发扬“敬业、诚信、团队、创新”的企业精神,以“研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最好的品牌”三个最.好作为竞争策略,不断进行经营变革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整体素质。TCL集团运用互联网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方向,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能够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使得TCL能够成为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

篇10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高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Y201636161)和2015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广’课程为例”(项目编号:kg20157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金融主要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并提供中介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专业人才的大量短缺。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课题组2016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来5~10年内,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缺口将达百万人以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金融人才已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一、互联网金融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互联网金融具备金融和互联网两种属性,这就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既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对业务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常见风险有较强的防控能力;又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技术知识。因此,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创新。

二、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规范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按照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来设置课程,促使课程结构与岗位能力相匹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1.夯实基础,强调能力。高职院校应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基本原理、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并在加强信息技术与金融产品交叉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实践,突出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三、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行业,教育部2015年才将互联网金融专业新增在高职高专目录中,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只有及时关注行业需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高职院校应将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第一,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现代金融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高等数学、商务礼仪、互联网金融概论、金融市场调研、经济、金融法规与案例等课程。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其互联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第二,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金融数据分析、网贷与众筹、互联网金融支付、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征信知识与实务、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法规等课程。这类课程设置的学分相对较高,通过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专业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营销、金融数据分析、系统运营、移动开发、征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第三,专业实践课程分为实验课和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应独立设置,如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IT综合技能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可采取“工作室”或“小组制”进行,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实地调研与业务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课程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由理性认知转向感性认知,教师将实践活动引入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第四,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也叫专业方向课程。职业院校应设计模块化的能力拓展方向,如移动应用开发、互联网金融营销、互联网金融系统运营等方向。互联网金融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行业迫切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能力拓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互联网金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培养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合理分析、科学规划,高度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实践等模块之间既相对对立,又相互补充。只有学科之间、行业之间互相渗透融合,才能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第二,体现技术性和信息化特色,突出金融科技的应用性。在互联网时代,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金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降低了金融创新的成本和难度,扩展了金融创新的想象空间和覆盖领域。互联网金融主要提供新渠道,将传统的各类金融互联网化,没有从根本上变革金融业的生产方式;金融科技则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打造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技术性、信息化的课程,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应用性,促进科技与金融从分立走向协同共赢。第三,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在互联网金融专业中独立设置实践课程,如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和IT技能综合实践课程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体验应安排在学生进入订单班之前,由订单企业进行对接,为期1~2周。学生在行业师傅的带领下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提前体验未来的工作,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指导未来的工作选择。IT技能综合实践主要以“工作室”和导师制的形式进行,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参与技能考核,从而有效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路径。第一,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组成,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入名师(高校名师)补充师资力量,引入名家(企业骨干)充实专业实践力量,引入名生(知名高校高材生)完善师资专业方向。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由学校和行业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工作由行业专家和教师共同完成,其中,50%以上的订单班课程教学由订单企业一线专家承担。第二,夯实基于“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和混合所有制形式下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第一,加强校企合作,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机制;第二,每月常态化走访行业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第三,持续吸引更多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并大量引入企业最新技术和案例充实课程教学内容;第四,深入探索“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二阶段按照专业方向推行“校内导师+行业导师”的学生专业、职业发展指导机制;第五,在优化订单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与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保障学生的优质就业、对口就业。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第一,教师应根据课程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如合作式学习、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角度扮演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教师应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授课,如课程网站、案例、项目实例、视频教程、微课、阅读材料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可通过“工作室”或“小组制”等多种途径,采取生产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形式,指导学生完成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应用开发、金融产品营销方案设计、推广方案设计、客服流程设计、网站开发等任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四、结语

在构建科学的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高职院校对接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人才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明确了学校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目标和定位,也促进了校企间的合作与交流。高职院校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这不仅可以培养企业满意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对口就业的机会,从而促使互联网金融专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熊建宇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篇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优质服务成为吸引顾客、提升产品价值、增加顾客忠诚的竞争武器,企业日益重视服务营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服务营销的思维和营销手段等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与此相适应的是企业服务营销的生产体系、供应体系、销售体系、支付体系等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同时,互联网与教育教学也不断融合,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数字化教育席卷全球。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需要顺应时代趋势,《服务营销》也应该不断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优化与整合。服务营销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服务设计、服务质量管理、服务传递、服务有形展示和内部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的普及和各种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的开发使得服务营销内容和手段面临新的变化,具体变化见表1。

1“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互联网+”改写了《服务营销》的教学内容。

1.2“互联网+”为《服务营销》教学方式提供新的机遇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并且教学时间、教学场所相对固定。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出现,传统教育焕发新的活力。就《服务营销》课程教学而言,“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师生的互动:一是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足不出户共享世界范围内的名校、名师的课程教育资源。目前通过互联网搜索共有东北财大、复旦大学在内的21个院校和平台推出的《服务营销》精品课程、包括浙江大学、世界大学城和广东培训学员提供的8个《服务营销》课程视频和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服务营销》的互联网课程;二是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互联网上有海量的《服务营销》相关视频、案例,这些网络素材多是专业团队精心制作的,不仅生动有趣,还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好;三是教学更加人性化,避免了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与决定权,允许他们在各种环境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四是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将《服务营销》相关的资料、学习心得通过QQ、微信进行分享,师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等进行实时沟通。

1.3“互联网+”对服务营销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多的新型服务营销岗位,对服务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更加强调在线的方式服务顾客,并借助网络强化与顾客的互动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因此服务营销人员就需要具有“互联网+”的思维,即体验思维、电商服务思维、关联思维和定量思维。其次,互联网新型理论突破传统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需要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与顾客建立关联、改善顾客感体验、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建立顾客关系来获取回报,因此需要具有互联网操作技能,如会用大型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会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与客户沟通、会用CRM进行客户管理,深谙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还能巧妙运用数字营销进行宣传。最后,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服务营销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服务营销》教材内容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与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企业服务营销的理念、营销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目前《服务营销》教材中却没有与时俱进,教材的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如《服务营销》教材仍以十年前的老版本居多,其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新出版的《服务营销》对新的服务营销模式和服务营销手段变化也少有涉及,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数字媒体、网络支付、水军等几乎在《服务营销》教材中找不到。如果教师不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授课内容过分依赖教材,学生只能学到传统的服务营销知识,而对新时代下的服务营销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新工具闻所未闻,到社会上工作时就会捉襟见肘。

2.2《服务营销》教学中对互联网等技术利用不足,对教学效果帮助不大

目前《服务营销》教学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为多媒体教学、部分老师会利用网络答疑来实现师生互动。总体而言,《服务营销》教学中对互联网技术运用不足,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首先,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上海量、立体和有趣的精品课程、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来丰富《服务营销》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兴趣。其次,是不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知识也难以内化。最后,《服务营销》教学方式仍采用教师为中心,较少运用互联网教学的场景化、碎片化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没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也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2.3《服务营销》课程培养目标适应不了社会需求互联网的时代,企业呼唤对具有互联网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业能力的服务营销人才,而目前高校《服务营销》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少基本职业规范素养,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也满足不了互联网时代下对服务营销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不外乎:缺少与互联网融合的教材,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师对互联网+服务营销理解上不准确和不完整,对学生在服务营销思维、营销模式与手段认识上引导不够;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方案,学生的互联网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教学中互联网技术应用不足、枯燥的课堂教学对综合质量和效率的帮助不大,培养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3“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的教学改革策略

3.1调整课程培养目标,满足互联网时代对服务营销人才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重点是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因此应该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对服务营销人才要求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企业对服务营销岗位的要求来设定《服务营销》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地传授服务营销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的服务营销理论知识引入到学生课堂,如客户生态价值链、数据分析、服务流程设计、网络调查、网络策划、微博微信营销等知识,不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知识。在实践上,加强互联网化的服务技能培训,如运用微博、微信、QQ等与客户沟通、网上进行宣传推广、学会网上开店等。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互联网思维、电商思维。

3.2适应互联网时代,加强《服务营销》的课程内容建设

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教材陈旧的问题,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在教材方式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利用更多的现代化信息互联网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媒介、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如纸质教材、网络课程、网上的PPT、试题库、案例库、网络视频、网络教学游戏;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服务营销的理论前沿,准确理解后并将服务营销的变化加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如服务营销思维的新变化、运营手段新变化、营销手段新变化等。对天猫、京东、聚美优品和共享单车等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为案例。

3.3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机遇,进行《服务营销》混合式教学

3.3.1传统课堂、微课和慕课相结合,丰富《服务营销》的教学资源开放性是互联网数字化教育的最大优势,《服务营销》教学除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也可以利用慕课和翻转课堂等线上来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如学生在兴趣、就业和能力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服务营销》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国内外的《服务营销》、《电信服务营销》、《酒店服务营销》、《银行服务营销》等互联网课程、微课程的学习,只要学生能够完成相关课程考核都可以获得课程分,或者在学习《服务营销》外还选择相关网络课程学习,可获得一定的课程加分。此外,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集国内外服务营销的相关案例、有趣视频、试题库、小游戏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搜集相关知识点,消化理解不了解的知识。3.3.2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利用开放的互联网技术资源构建实战性的实训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调研、网上策划、网上设计、网上促销,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能力,加深对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营销新变化的理解;扮作顾客深入到企业服务营销中,比较实体与网络服务营销的差别与联系;作为服务人员参与到互联网服务营销中去,我校与京东合作,学生深入到京东的后台服务,具体深入的服务营销实践对学生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微商、电商等方面的创业,培养其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能力。3.3.3利用互联网化的教学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更要突破书本、教室、时间的局限,增加互联网化的教学平台,让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如将所授课程《服务营销》教学内容做成PPT,学生需要阅读的相关资料、案例录像放在互联网平台上,学生自主选择互联网终端学习;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教师与同学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如教学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知识、师生利用微博、微信和QQ群进行网络讨论、学生在线求助;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间的分享,学生可以将自己接触到的知识信息、所参与的实践、自身的心得体会通过微信和QQ群链接进行共享等。

3.4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

为了适应主动化、个性化和互动化的教学,呼唤更加多元化和有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既要考核结果也要考核过程,考核学生参与微课、微作业、微答疑、课堂研讨与分享中的频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考核可以灵活点,通过在线课程考试就可以免修该课程、到电商企业参加实习或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可获得加分奖励;网上开设淘宝店或做微商的同学,如果营销业绩达到要求可以获得创业学分;考核还可以更加有趣,如参照游戏的通关模式将每个章节的分为若干个模块,然后为每个模块设立绩效值(达到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学生只有通关成功上一模块才可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如果没有达到需要重新学习、如果重新学习还没有通过考核,只能选择下一学期重新学习。

参考文献

[1]2017-01-22新京报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EB/OL]

[2]廖波,黄政武.基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4,(1):118-120.

[3]吴泉利.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探讨[J].教法展台,2014,(26):67-70.

[4]杨兴华,李刚.“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228-229.

篇12

利用好各种管理工具和营销工具。市场营销服务工作也需要合理利用各种工具,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自己的技术含量,获得客户的支持与认可。

结合互联网趋势,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更好更快地为客户解决问题。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在网上活动,而市场营销工作也需要关注线上人群,做好服务。

提升团队成员的沟通技巧,完善沟通方式。市场营销服务工作要做好,沟通技巧不可少。在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合理利用技巧,会让沟通的效率提高,还可以让客户在沟通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重视,感受到被尊重,自然更喜欢和你打交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