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02:05: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留守儿童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应用1.亲子沟通的需求与实务调查评估结果发现①,留守儿童亲子沟通频率集中于半月到两月一次,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产生矛盾时,选择与父母沟通的人数仅占24.2%,从中说明,留守儿童存在亲子沟通的需求。亲子沟通的需求应该是以各种方式促进亲子之间互动与交流,但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在于亲子在空间上的分离,因此促进其交流的方式可以采用电话或网络的方式。DS小学已有的措施是建立专门的电脑聊天室,为每一位留守儿童申请QQ号,并根据课程安排,使学生能与父母视频聊天。但实际的弊端在于,留守儿童上机时间只能在白天,而其父母往往是很晚才能下班,这也就导致网络视频的方式不能行之有效。基于这种情况,工作者选择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在几乎所有小学生都没有自己独立电话的事实下,就必须通过加强监护人的亲子沟通观念,使监护人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在本次“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项目中,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工作者主要通过《我想有个家》、绘本感恩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知自身及父母的生活,促进学生思考自身现状;传授学生沟通技巧,鼓励他们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促进亲子沟通和理解。通过“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塑造特殊环境,使留守儿童敞开心扉,相互支持,促进其对父母亲人的理解和感恩。2.学习辅导的需求与实务笔者通过与留守儿童和教师的访谈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往往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忽视其教育问题;部分监护人年龄偏大,学历较低,难以照顾到留守儿童的学习;调查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最大的担忧”时,学习辅导居首占32.7%,其次为长辈生病(27.6%),受人欺负(16.6%)等。从中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学习辅导的需求。针对留守儿童学习辅导的需求,城市社区采用青少年课后学习辅导的社会工作方式,通常是成立课后学习辅导组织,如“四点半课堂”。DS小学的特殊情况在于,其学生分为走读生和住读生,对于住读的学生,学校在放学后会安排专门的教师供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有值班老师为学生辅导作业;但对于走读的留守儿童,学校并没有较好的方式去服务。鉴于这种情况,工作者主要通过小组工作和组建学习辅导志愿者服务队的方式展开服务。小组工作方式促进组员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互助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志愿服务,构建学习帮办团体,满足学习辅导的需求。3.心理支持的需求与实务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监护人往往只关心留守儿童生理上的需求;父母长期在外也会导致亲子关系疏离,使学生缺乏归属与爱;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怯弱、自卑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以下与教师的访谈印证了笔者的观点。工作者:您觉得学校的留守儿童或者说全校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老师:我觉得他们最需要的还是心理上的辅导,不光是留守儿童,初中的孩子都这样,老师照顾的学生太多,对儿童的心理照顾得不会那么细致细微,有时候容易出问题,所以关心留守儿童也好,关心非留守儿童也好,在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方面应该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通常是由外因导致的,当其在亲子关系、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形成程度不一的心理困惑。社会工作相信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在于帮助留守儿童适应环境,而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困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与父母、监护人或者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工作者开设了心理成长工作坊,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心理困惑较深的学生实施个案服务。“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不仅是对留守儿童关于朋友、老师以及家庭的爱与感恩的体验,也是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并获得支持的过程。个案服务是对小组、工作坊等服务更深入的跟进,在本项目开展中,共服务过两个典型个案和12个咨询性个案。从个案的评估结果来看,基于时间和现实情况,工作者在案主的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从陪伴的角度来看,案主的心理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4.素质型活动的需求与实务在关于“你希望得到社会、学校及家庭为你提供怎样的帮助”的调查中,选择“社会关爱•手拉手”“兴趣小组”“电脑培训”“亲子活动”等素质型活动的占73.5%,其次为学习辅导(10.0%)、经济支持(5.5%)等。可见,留守儿童存在素质型活动的需求。项目中关于留守儿童素质型活动多样化的内容,除了上述的亲子沟通、知识教育、绘本感恩教育、“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彩虹桥”人际交往小组、志愿者服务队等以外,还开展了其他各种活动,如“手拉手•改变”成长小组、健康知识讲座、体育竞技活动、兴趣小组等其他团建活动。
(二)反思从服务反馈的情况来看,“陪伴式”实务模式在服务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陪伴留守儿童,做他们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也暴露出以下几点局限。1.需求的局限性“陪伴式”实务模式在需求预估方面过于狭窄,不适合群体。“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受外界环境压力的影响,也受内在心理冲突的影响,这两种影响以复杂的方式交互作用,而外界环境又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媒等。因此,针对案主问题的评估,不能仅仅评估其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应在评估案主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从而评估案主的需求。“陪伴式”实务模式是基于风险视角,针对青少年在家庭环境方面亲子陪伴需求不足,以社工教育或替代性的方式弥补青少年的陪伴性需求。它只是分析了青少年家庭环境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忽略了社区、学校等其它可能与其心理变化产生作用的环境。事实上,在本次项目中发现,尽管留守儿童的现状比较符合“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需求假设,但使用这种单一模式,很难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以下面个案为例:个案1:M,男,在DS小学五(1)班就读。案主是家中独子,父亲干建筑,母亲做厨师,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对案主管教较严格,一旦案主做错事情,父亲经常打骂案主,母亲也不阻拦,家庭教育方式为典型的棍棒教育。据老师介绍,案主平时在学校爱打架,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老师对此也没有办法。案主自认为自己打架行为没有错,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动手打人,案主并为自己这种行为洋洋得意,认为是“很厉害”的表现。根据以上信息内容,对案主的进行评估可知案主显性的问题有三:一是父母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问题;二是案主在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偏差;三是案主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该个案中,案主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可以运用“陪伴式”实务模式方法,通过与案主父母进行沟通,实现其正确的教育方式来解决;但案主人际交往的认知和障碍可能与学校风气、社区环境等案主所生活的各领域的背景有关,这就不是简单的家庭陪伴可以解决的。2.资源的局限性“陪伴式”实务模式服务场域相对单一,不利于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陪伴式”实务模式最初的研究源于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研究,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工作手法介入家庭教育问题的一种工作模式。本次项目由于是学校留守儿童服务站项目,因此实行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陪伴方式。但不管是学校社会工作还是家庭社会工作,只要实践“陪伴”形式,就必然会在案主可能面临的所有社会环境系统中展开行动,而这种行动在实践中却很有局限性,比如以下案例:个案2:P,女,12岁,DS小学六(二)班。服务对象为留守儿童,父亲经商常不在家,与服务对象情感交流较少;母亲无业在家,经常打麻将,有时不为孩子准备早餐,一天两顿,和服务对象也缺乏情感交流。服务对象有一个哥哥,在镇中学读初一,服务对象和哥哥关系不好,经常吵架,现在处于僵持阶段。服务对象平时在校性格活泼,但是敏感易冲动,情绪不稳定,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但仍有少数好友。另外外界传言服务对象不是现在父母亲生的,而是舅妈亲生但寄养于此,服务对象对此很痛心。案主呈现的显性问题包括亲子问题、与兄长的沟通问题、与同辈交往的问题以及情绪管理的问题,可能也包括“传言”的问题。从案主“性格活泼”、“仍有少数好友”可知,案主没有严重的交往障碍,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可能与“传言”有关,同理与兄长的关系处理可能与家庭教育、家庭氛围或者也和“传言”有关。因此,案主所面临的问题根本上是家庭问题,这就很符合青少年“陪伴式”实务模式在家庭领域的应用,但案主的环境表明,介入案主的家庭领域,就必须介入案主家庭的环境领域,可能包括案主兄长的学校、案主的学校及社区、案主母亲的生活领域,也可能会包括“舅妈”的生活环境。这样庞大复杂的目标系统及其环境,通过“陪伴式”是无法解决案主问题的。3.伦理的局限性“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占用过多的服务资源,不符合社会工作者平等服务的伦理守则。每个人都有从社会获益的平等权利,也有背负社会负担的平等义务。这一原则是基于占第一位的社会价值观平等。依据这一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引申出专业上的信条,约束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的当事人分配可以得到的资源,即平等服务的价值伦理。社会工作服务是群体性的福利服务,相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其服务资源总是有限的。尽管目前没有统一要求每名社工服务的群体数量,但根据《北京晚报》中《关于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的内容,要求每500户居民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北京家庭平均人口为2.45人即每名社工服务人数约为1200人。另外,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上海、深圳等地区已经采取“一校一社工”的服务模式。这就表明,社会工作服务不仅仅是“一对一”的服务,也是群体。但是,“陪伴式”实务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这种“陪伴”理念是对社会工作者助人价值理念很好的一种诠释,在服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其“陪伴”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在个案2中,社会工作者既要践行案主在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各领域的“陪伴”,又要介入到与案主相关人物的环境系统,这就势必造成社会工作者对该案主投入过多的服务资源,而减少了其他服务对象的资源。因此,尽管“陪伴式”实务模式对缺乏家庭陪伴的留守儿童甚至其他青少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其“陪伴”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其他服务群体享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福利,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违反了对服务对象公平服务的伦理守则。
二、“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项目实践与反思表明,“陪伴式”实务模式在实务开展及项目推广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不可否定的是,其“陪伴”行为是践行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高度体现。在这种理念下,笔者认为,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将“陪伴”的单一性需求扩大至案主的整个系统性需求?是否可以将案主生活场域分化处理?是否可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准则,将社会工作的服务资源重新分配?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一)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源于生物学概念,后结合“人在情境中”视角成为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生活的场域视为“栖息地”,“栖息地”有无数的资源,包括物理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当个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出现困难时,个体将面临困境。因此,社会工作主张既考察服务对象的内部因素,也考察其“栖息地”的环境资源,理解个人在家庭、社区、团体组织等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发挥,由此切入案主的服务。生态系统理论将案主的社会资源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其关系如图1。
(二)概念与应用框架根据以上“陪伴式”实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笔者对应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三个基本问题、网格系统与陪伴转移。1.能力、心理和社会支持——三个基本问题与服务策略案主面临的基本问题与其抗逆力的三个因素息息相关,即效能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出的主要是能力缺乏的问题;内在优势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的主要是心理问题;外在支持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的是社会支持问题。因此,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就要从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这三个维度出发(童敏,2008)。(1)能力建设——服务的宽度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宽度,能力建设涉及到如何评估案主的需求及能力,决定着社会工作者服务的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在“问题”评估方面,社会工作者要评估有“问题”的部分和没有“问题”的部分;在“能力”评估方面,工作者要评估案主拥有哪些能力,没有哪些能力,哪些能力是个体适应环境必需的,哪些不是必需的;在综合评估方面,社会工作者要评估“问题”与“能力”的相关性,不仅要重视导致案主问题的“没有的能力”,更应重视可以解决问题的“已有的能力”,同时,对于其它不确定是否与问题有关的能力,也应该从优势视角出发,积极带动案主问题的改变。所以,案主的能力建设实际上就是规定了工作者专业服务的范围,应该对案主的哪些方面进行服务,即为服务的宽度。(2)心理调适——服务的深度作为服务的深度,心理调适涉及的是怎样介入案主心理层面的问题,决定的是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层面介入的焦点,如图3所示。根据案主所呈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介入处于意识表层的其它行为层面,或深入介入案主的意识层面乃至更深入的无意识层面。这样的介入会使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比较常见的介入方式,但这样介入的缺点在于介入心理层面单一,会忽略案主心理层面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分层介入的基础之上,评估案主行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整体上介入案主的心理层面。所以,案主的心理调适实质上就是选择案主心理的介入层面,调适各心理层面的关系,即确定服务的深度。(3)社会支持——服务的广度作为服务的广度,社会支持涉及的是除案主本身之外与其相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帮助与维持案主改变的主要因素,决定的是工作者可以整合的资源范围。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工作者可以如图1整合资源。根据评估案主的能力问题和心理调适的程度,可以判断工作者需要整合哪种程度的系统资源:当案主问题较轻时,工作者可以整合其个体的微观系统的资源;当案主问题较重时可以整合案主的中观系统资源;当案主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时,就需要整合包括社会文化、组织以及制度等宏观性的资源。通过整合各系统资源,建立案主与系统资源之间的联系和支持,从而满足案主的需求。但要注意的是,整合各系统资源并不是直接将各系统的资源应用于案主本身,社会工作伦理要求资源必须公平的、合理的为服务对象服务,因此资源的运用或者通过公平的分配,或者通过相互的资源交换来实现。所以,仅仅运用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的资源满足案主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这些系统的利益,就应该建立案主与各系统之间相互交换、相互支持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任何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都可以归类为其能力问题、心理调适问题和社会支持问题,而这三类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伴随而生:案主部分能力缺乏可能造成案主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行为,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案主产生心理困惑时,可能造成学习障碍,影响能力的提升;案主的社会支持不够时,容易产生心理孤僻,或者能力的丧失。因此,在服务案主时,要从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案主的能力问题,评估案主的需求;通过分析案主的心理调适问题,判断如何影响服务对象;通过分析案主的社会支持问题,判断怎样去推动案主的改变。2.网格系统——个案管理与服务信息化(1)个案管理个案管理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某一群体或某一案主整合、协调所有助人活动的一个过程(林胜义,2001),它强调的是两个及以上的专业工作者在给案主服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与协调,强化案主的资源网络,增进案主使用资源的知识、技巧和态度,并重视案主个人获得及运用资源的能力(JuliusR.Ballew&GeorgeMink,1998)。由以上个案管理的概念可知,个案管理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多个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团队合作,二是强调案主资源的整合。个案管理的工作方式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多个社会工作者合作的方式可以将同一个案主的生活场域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生活网络,每个社会工作者只负责该案主在自身服务范围内的生活网络,极大弥补了“陪伴式”实务模式中场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各社会工作者只负责案主在各领域的生活网络,可以使一名社会工作者对多名案主集中实施陪伴行为,节省了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力资源,也可以更好地整合该生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从个案管理的概念可以看出,个案管理需要将案主的生活场域或生态系统划分为各个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这就需要将案主的环境系统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实施个案的信息化共享管理。(2)网格化管理与网格系统网格化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原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陈平,2005)。其核心概念包括: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思想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以万米为单位的网格区域,在每个区域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形式实现分层管理;信息采集器——以手机等无线网络方式对网格区域内的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两个轴心管理——整合政府职能,成立网格管理中心和监督中心,二者相互分工、相互制约。社会工作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资源管理的服务,它帮助案主整合自身资源。但随着资源形式的复杂,工作者必须依赖一定的方式使资源层次化以便于整合,而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正是在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创新型城市资源管理的方法。借鉴于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减小“陪伴式”实务模式中的局限性。因此,笔者依据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及其核心概念,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化系统:第一,网格系统,以社区为单位,将案主面临的困境根据工作者的工作领域划分为各个网格区,每一个网格区有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负责相关问题,该社工服务点称为网格点。第二,网格点的个案管理,根据接案的网格点,由该网格点社工负责协调其它网格区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的困境共同制定服务计划;第三,服务信息化,个案管理涉及到多个社工为案主服务,建立个案的信息化,共享各社工之间对案主的服务进程,能促进服务过程的良性运行,也能避免社会工作者服务资源的浪费。以上内容形成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系统概念,通过网格系统的建立,工作者通过专业领域的不同将案主所面临的困难网格化,由各网格点社会工作者通过相互沟通和协调,有序地解决自身领域内案主的困境,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3.陪伴转移“:单一性”陪伴理念——“网格化陪伴”实践(1)“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实践“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实践源于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青少年的优势和才能,而不是他们的问题,它相信青少年无限的发展潜能,认为每一个青少年都能顺利度过青春期进入成年期,并能贡献社会。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陪伴在青少年身边的方式,承担青少年的教育和指导责任,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通过各种青少年的陪伴性实践,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2)“单一性”陪伴理念“单一性”陪伴理念是指仅由社会工作者陪伴案主面临困境的陪伴理念。“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从理论上极大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但项目经验表明,这种“单一性”陪伴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并不符合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即这种陪伴实践不具备操作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取“陪伴式”实务的陪伴理念,在该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另一种方式,将“单一性”陪伴转化为“多样性”陪伴以践行陪伴行为。(3)陪伴转移:系统视角下的“网格化”陪伴实践“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过多利用的资源不是社会工作者所整合的环境资源,而是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力资源。这种陪伴行为需要工作者减少甚至放弃其他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将自身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该案主的陪伴,而实践证明,这种陪伴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无法操作。因此,在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案主能力提高、心理调适的基础上,通过将社会工作者陪伴转化为案主所处各层级系统的陪伴,这样就将社会工作者本身投入的人力资源分散至案主及其周边的系统,建立起案主与其环境之间相互的陪伴关系,这种陪伴关系在案主获得社会支持的同时,也能使案主成为其环境系统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三)实务过程与原则1.实务过程“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工作流程遵循社会工作实务的一般性通用过程,只是在通用过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网格化陪伴”的过程,其流程如图5。从图5中可知,“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过程有三条主线。(1)通用过程社会工作的通用实务过程,即预估,评估能否接案;接案,建立专业关系;需求评估,对案主现状与需求进行评估,将需求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与案主一起制定服务计划;计划执行,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整合资源,使案主改变;评估,反复对案主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更新服务计划;结案,处理离情关系,巩固案主资源系统,维持案主的改变。(2)策略过程在通用过程的主线下,策略过程是从案主的三个基本问题出发,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过程。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需求进行评估后,不断提高引发案主问题的能力,引导案主调适心理状态,促进行为的改变,并使案主获得社会支持,巩固案主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个过程既是社工服务案主的策略过程,也是案主网格化的系统资源陪伴案主改变的过程。(3)网格化与个案管理过程在通用过程主线下,接案社会工作者组织案主相关问题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协调各网格点,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共享服务内容,促进各网格区服务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各网格社会工作者共同实行个案管理,陪伴案主在各网格的改变。策略过程和网格化个案管理过程,是对社会工作通用实务过程的补充和进一步明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社会工作者个人陪伴案主一起面对问题,制定服务计划,帮助案主改变行为,实施社会工作者的陪伴实践。同时,工作者不断整合案主的系统资源,帮助案主获得社会支持,将社会工作者的陪伴转化为案主系统资源的陪伴,如亲子陪伴、同辈群体的陪伴,社区志愿者陪伴等,从而实现“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陪伴理念。2.实务原则“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实务原则必需遵循社会工作的通用原则,此外还需遵循以下原则:(1)资源优势原则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并能成为优势。人是社会人,任何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都包含知识、勇气、才能或物资(何雪松,2007)。“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中重要的一点是整合案主的环境资源,使案主获得社会支持,促进案主与环境的相互陪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只有认识到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才能合理地整合这些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并加以利用。(2)陪伴原则案主都需要陪伴。陪伴是“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重要理念,案主面临困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无法获得社会支持,社会工作作为案主个人之外资源的一部分,率先陪伴案主,给予案主支持,是案主获得社会支持的开始。在实务开展阶段,社会工作者陪伴案主制定服务计划,面临困境,一起获得资源,成为案主实施改变的重要动力。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陪伴能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3)合作原则各网格点的社会工作者相互合作能更好处理案主困境。个体面临的困境是其能力、心理和社会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案主各个系统的环境,也涉及到不同的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各网格点的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自身领域内案主困境的同时,与其他社会工作者合作,能更全面地挖掘案主环境系统的资源,获得环境的支持,建立环境之间的陪伴关系,从而走出困境。
(一)经济支持本研究从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与支出两方面
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经济上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父母的供养。在支出结构图上显示,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方面的支出占据了总支出的87%。根据调查显示,当农村留守儿童在经济上有困难,需要得到帮助时,98%的农村留守儿童会选择向父母求助。然而,有些父母的经济支持功能却严重不足,一旦父母在某一时期未能按时获得经济收益,农村留守儿童的经济支持便会出现危机。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消费水平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他们的生活支出大多是商品性消费,即包括购买食物、衣物等基本用品,但是部分儿童会进行娱乐性消费,例如去网吧上网、添置娱乐设备、外出游玩等。
(二)生活照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家庭一直是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照料支持的主体,而农村留守儿童在需要照料时期,由于父母的外出导致家庭作为照料主体的缺位现象。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由祖辈照料甚至同辈照料的比重相当大,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患病时,只要不是大问题,他们都选择自己照顾自己或让照料者(如祖辈)照顾,而父母支持是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最想获得的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父母支持严重缺位。作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在儿童需要时父母有责任给予其最全面的照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支持的严重缺位,造成了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起居上只能自我照顾。其二是与同辈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照料支持严重不足。农村留守儿童中有部分是与同辈居住的。他们生活遇到的困难更多,身边既没有父母的支持也没有祖辈的照顾。他们自身尚未能照顾好自己,便要开始承担起照顾另一半的责任,生活照料严重不足,身心压力大。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的主要支持和主观希望谁提供支持
(三)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也称为精神赡养指的是关心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并通过一些途径去满足其需求。本研究根据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方式调查问卷》与《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从日常闲暇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两个维度对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慰藉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休闲活动单一与精神慰藉支持严重缺位。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十分有限,其休闲娱乐基本采取在家看电视、上网玩电脑等方式。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该地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设施、设备和娱乐场所比较缺少,仅有一所小型图书室(在建,暂未开放)与一个文化广场(带篮球架,但属于村民公共设施,许多成年人也在此运动)。其次,农村留守儿童主观意识上十分期待亲情交流与家庭温暖。特别是处于幼龄期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更凸显,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也更强。
二、建议与对策
(一)以社会温情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可以把握撤乡并镇、教育资源整合等有利时机,利用闲置资源,根据当地的留守儿童的情况,成立大小适中的“留守儿童成长大本营”、“留守儿童监护人指导站”等公益机构,全面、细致地对本区域范围内的农村留守儿童展开摸底登记。“留守儿童监护人指导站”要定期给家长传授关于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或利用留守儿童父母返乡之际面授,或利用写信、网络等多种形式。政府组织牵头整合本地高素质离退休人员,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家成长顾问”智囊团,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开展针对性地帮助与指导。
(二)“家长学校”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意识
接受义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与权利,以此为契机,各级农村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电话、信件等各种形式,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随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其传授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儿童心理,关心儿童身心健康。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一对一”责任机制,明确各位家长的责任,实施“奖惩并举”的管理措施,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责任意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留守儿童权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均应提供相应的福利补贴与救助。目前在我国沿海等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其他保障方式为辅助的相对完整的社保体系。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力度十分薄弱。农村留守儿童的贫困现象十分普遍,然而能享受到社保体系提供的经济支持的却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规定。少数能够获取社会保障自愿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因为他们不只是农村留守儿童,更是残疾、贫困等符合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人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生成性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就社会层面而言,目前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因相互协作的失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关爱机制。在开展相应的关爱活动时,基本上都是些“表面文章”,无法有机协调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也就不能深入留守儿童的情感内心,为他们切实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关爱活动,并将这种关爱形成长效机制。
(二)家庭因素
从调查结果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隔代亲人,这部分监护人中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也相对陈旧,无法与其有效的进行情感沟通。有的根本就意识不到这种交流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即使有着简单的交流,那也只是一些对于学业或健康方面的表象询问,根本不能触及孩子的内心情感。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只要孩子身体是健康的,他们也就自认为尽责了。而远在外地的父母,他们的关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感觉亏欠孩子,于是尽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成了他们唯一的补偿方法。
(三)个体因素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在其成长历程中,普遍存在心理发展异常的症状。常常伴有孤僻、内向、自卑、不合群、感情脆弱、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加重了学校在对其进行教育过程中的难度,这也成了学校教育中最值得研究的难题。
三、对策与措施
(一)扩大学校监护职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引发他们对学校教育的特殊需要,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进行教育补位。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当学生寄宿到学校,就意味着家庭把固有的照管儿童的职能移交到了学校,学校不仅要承担固有的教育职能,还要代替家庭承担附加监护和看管未成年人的职能。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反馈。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定期培训,敦促他们重视对孩子的情感关注。学校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亲情聊天室,并定时开放。通过可视网络、电话等方式加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促进亲情感染力。设立心理咨询室。选派亲和力强的教师参与咨询,并作出及时疏导,最大限度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性帮助。强化生活老师职责。在寄宿期间,生活老师要充分发挥生活指导职能,注重生活细节,将宿舍管理家庭化,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家”的温馨氛围。
(二)拓展教师教化职能
教师的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方式手段,而“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应当重视育人。谈话、走访常态化。针对班级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由班主任根据师生亲疏原则,将其分配给任科教师,开展“一对多”帮扶活动。教学中加强学科渗透,促进其学业发展。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应刻意地在教学环节里,适时并恰当地渗入相应的亲情内容,以激起留守儿童的感情共鸣,感恩父母,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力。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帮助他们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及时进行目标达成性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能动性,让他们逐渐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发挥课程辅导功能,积极开展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空间,无疑是让他们排解忧虑,展示自我,忘记孤独最好的方法。充分利用图书室、科技室、美术室、劳技室、音乐室以及生化、物理实验室等学校现有功能室,大力开展与之相应的实践和竞赛活动,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将知识技能化,技能知识化,与学科教学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定期开展校级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活动内容包括体育运动、音乐、美术等,力求形式多样,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大肆表彰,增强其荣誉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使他们积极、阳光、乐于助人,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到付出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在家庭中,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方式特点各异,作用有别。母性属于“地文化”、“坤文化”,相对阴柔,具有慈祥温柔、亲切文静、注重感性的特点,因此难免对孩子过度保护,也难免爱絮叨,限制过多。孩子的许多非常有益的活动被禁止,小小的“恶作剧”也总被呵斥,这对男孩子的身体发育、动作协调、性情培养和想像力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而父性属于“天文化”、“乾文化”,相对阳刚,具有刚毅果断、强健有力、不拘小节、注重理性的特点。他们鼓励、宽容孩子冒险,玩一些动作幅度大、看起来不那么安全的游戏。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们在玩的时候,父亲会经常参与孩子的游戏。同时由于父亲粗犷、豪放的天性,与父亲生活时间长、受父亲影响多的孩子,容易继承父性的基因品质,诸如大度、开朗、喜动、自尊心强、喜欢交往、更社会化,甚至更幽默诙谐,等等。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感性与理性美的统一。若缺失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是不完整的。如今的孩子刚性不够、骨气不足、意志薄弱、没有主心骨,许多男孩子有“女性化”的倾向,女孩子更有“软弱化”的倾向,这都源于父性教育的缺失或偏颇。
二、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已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相当数量的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诸如恶劣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交通安全无保障,等等。于是他们或者单方留下抚养孩子,或者将孩子单独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从而最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3]。据建设部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流动人口”课题组对上海、广州、成都、郑州等11市的调查统计,在这11座大城市31.7万流动人口中,农村男性占71.90%,农村女性占28.10%,男性是女性的两倍半[4]。而今年最新公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则通过细微的资料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类型进行了概括性描述,从而更加清晰地反映出留守儿童与父母一方生活的状况。(见下表)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类型构成(%)
(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如上表所示,有22.48%的男童和22.86%的女童是与留守的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有21.46%的儿童是与母亲及祖父母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有51.11%的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与父亲单独留守的儿童只占18.89%。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与母亲一方单独留守的比例逐渐增高。可见,相当多的留守儿童是长期和女性长辈(其中主要是母亲)生活在一起的,而父亲由于长年累月在外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从而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失去母爱的孩子是不幸的,但缺少父爱的孩子同样不幸。失去父爱同样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5]。这些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父爱,其所受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
该报告结论还显示,0-17周岁的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而且这个比例还会持续增长,相应地父亲常年外出的留守儿童人数也会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父性教育。
三、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后果
对孩子来说,母亲角色的缺失是残忍的,而父亲的缺席将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而深远的影响。
1.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身体的良好发育。不少临床医生观察到与父亲接触很少的孩子,无论是在身高、体重、还是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父子正常接触的儿童,而且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更高。早在婴儿期,父亲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及肢体运动游戏等给孩子以强烈的大肌肉活动刺激,从而能够促进孩子身体发育。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与孩子的户外活动也增加,这些活动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那些父亲长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由于很少有机会和父亲在一起,相关的活动或锻炼就少了很多。尤其是那些父母双方都在外务工的孩子,因为长期由爷爷奶奶带养,看管比较严,大部分时间呆在屋子里。长此以往,孩子的身体发挥肯定会受到影响。
2.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父亲是引导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父子的交往和游戏容易引起孩子兴奋,诱发孩子的兴趣,游戏的多样化导致孩子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冒险,锻炼体能,并强化对外界的刺激感觉,从而培养了活泼、勇敢、自信、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而那些缺少父亲教养的孩子,个性中可能会有害羞、孤僻、多愁善感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若是男孩,则难以学会自制,并将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与别人的交往;如若是缺乏父爱的女孩子,对男性的认识则可能会有疑虑,这将影响到他们日后与男性的正常交往。
3.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对北京、山东、江苏、广西与新疆五省(市)区2100多名在校中学生性格行为特征问卷调查分析后认为,父亲的文化素质对于自制力、思维灵活性产生影响。正是由于父亲性格、智力的这些特点,常与父亲交往的孩子可以从父亲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经验、想像力和创造意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与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而对于许多的农村孩子来讲,他们的父亲自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忙于挣钱养家,无暇顾及他们。一般而言,在农村,母亲的知识、经验都不如父亲,眼界也不如父亲。因此,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父亲对其想像力、创造意向、认知技能、成就意识等的培养而最终影响到智力的发展。
4.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发展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并表现出了性别定向的趋势。学者们同时强调,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男孩来讲,父亲的影响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父亲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气质风度来表现阳刚之美。对于女孩来讲,父亲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孩子成人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也更多地受到早期与父亲关系的影响。但是对于那些留守儿童而言,长年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感受不到父亲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塑造方面就会出现问题。如男孩子表现为性格脆弱、胆怯、懦弱、做事犹豫,交往能力差,没有阳刚之气,有“女性化”的趋向。又如,女孩子因为缺少父爱,没有安全感,容易陷于早恋,不仅影响学业,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四、父性教育缺失的解决对策
1.政府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要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具体包括在城市创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或接纳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让留守儿童能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问题的前提。
2.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父亲的家庭教育责任感。在现行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应当从“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事应该女人管”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孩子的供养者,更是孩子的教育者。还要认识到早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儿童时期,而且还体现在人的整个一生之中。因此,作为父亲即使再忙,也要多找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状况。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陈健翔.应该重视的父性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4]田家盛.教育人口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家庭教育方面
就目前形势而言,我校留守儿童的比例仍呈增长趋势,缺乏父母关爱的现象日益严重,这是一个事实。而作为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定期召开讲座、会议等,更新家长们家庭教育的观念,构建开放的活动模式,提高家长素质。向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第二,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氛围,让孩子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父母外出务工的真正原因,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用意和辛苦,并将此作为自己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动力。第三,多给孩子“情感补偿”,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询问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表现等情况,每逢时间较长的节假日,父母应尽量回家,或者接孩子在务工地与孩子团聚,使孩子明白,父母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
(二)学校教育方面
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卡,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跟踪记录成长情况,并组织老师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其次,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亲情室,配备电脑、电话等通讯设备,制定工作制度,安排专人管理,保证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联系。最后,学校建立了网络平台,开通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专栏,定期专人解答。班级教育主要从留守儿童的生活行为规范、学习行为规范、劳动行为规范、交往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这五个方面入手:1.生活行为规范培养。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良好的行为和习惯。(1)召开中队主题队会;(2)召开家长(代管人)座谈会;(3)组织家访(电话、信件访);(4)动员学生在校就餐;(5)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勤俭节约小标兵。2.学习行为规范培养。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1)教师制定提优补差计划及措施;(2)组织开展校内实践活动;(3)召开中队主题队会(演讲、征文活动);(4)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学习小标兵。3.劳动行为规范培养。要求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1)组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2)召开中队主题队会;(3)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4)组织劳动技能知识讲座(5)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劳动小标兵。4.交往行为规范培养,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1)开展“大手牵小手”服务活动;(2)召开中队主题队会;(3)每学期评选十五名文明礼仪小标兵。5.社会行为规范培养,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从对人对事、对国家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向学生提出要求。(1)召开中队主题队会;(2)组织社会问卷调查;(3)走进敬老院、五保户等;(4)每学期评选十五名文明小公民。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命运,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状态,使他们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在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上缺乏必要的正确指导,再加上祖父母一代教育固有的弊端,诸如溺爱儿童、轻道德重物质等,尤其是对处于农村环境下儿童,其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极易往不良的方向发展,所以,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无论是对于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幸福感,还是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格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造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引导,强化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正确认识无疑是较适宜的时机。只有处理好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才能为其父母更好的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并以此促使国家继续健康发展的稳步进行。
2.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关乎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得不到家庭教育在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上的正确引导,极易使他们在道德品质上发生偏离,有的儿童不服学校管教、肆意违反学校纪律、沉溺于网络,甚至与社会不良青年纠缠在一起,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促使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放任自流、生活堕落使他们的心情感到压抑,对他们性格的健全发展形成障碍。通过对当前留守儿童在思想层面上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他们存在对生活热情不高、没有人生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提高其素质的要求,是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的要求,也是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措施
1.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影响生命教育质量的因素来自多方面,要想实现高效率的生命教育效果,还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产生的合力,只有使这些因素密切配合才能发挥生命教育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功能,具体可以体现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奠基工程,在此要重视不断加强家长的素质、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优化家长的教育思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祖父母或其他亲戚,因此,父母在对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选择时,要以高素质、良好的品行、较高的文化水平为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就尽量对监护人的监护作出一定的要求;学校教育是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水平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不断明确教育目标、教学思想,发挥其在儿童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作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大环境,应该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角度入手为儿童提供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
2.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2)独立性差,怕吃苦。隔代监护更容易滋生溺爱,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文化层次比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往往是一味地迁就和溺爱,时时精心照顾,事事盲目替代,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在这种监护模式下,留守儿童养成了慵懒的坏习惯,生活不能独立,不会自理,怕吃苦,逐渐形成了惰性和懒散作风。
(3)自私心重,难合群。现如今,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贯彻,大多数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占有欲强,不喜欢与他人分享,喜欢我行我素,不善于与人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养成自我、自私、自闭的习惯,当父母亲人远离自己的时候,留守儿童的这一人格特征就被进一步激化,变得唯我独尊,霸道骄横,远离群体,社会意识差。
(4)内心敏感,怕挫折。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内心比较敏感,内心的消极情绪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不能客观地评价他人与自己,行为容易走向极端。
二、健全人格留守儿童行为矫正的策略分析
(1)主动关心留守儿童,加强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与一般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更加渴望呵护与关爱,内心也更为敏感。教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被爱的温暖。教师应想办法打开学生的心门,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使留守儿童愿意将内心的苦闷与委屈向自己倾诉。只有建立起了友谊,彼此有了互信,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深入地进行。这能够很好地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当留守儿童感觉到被理解和被信任之后,他们也能够学会对人、对事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多一分信任和友爱,其行为也将更加规范化。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温室里的花朵禁不住风吹雨打,只有让留守儿童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让其克服无助带来的困扰,继而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教师要注重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一方面让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帮助年迈的祖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技能大赛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起劳动观念,做一个勤奋、爱劳动、爱生活的少年。
(3)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现代社会要求人具备集体意识和团队概念。针对留守儿童自我封闭、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特点,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形成团队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如感恩教育、协作活动、集体观念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关心和尊重他人,如何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
黄平县二中、黄平县湖里中学、黄平县旧州中学、一碗水中学、平溪中学、谷陇中学12~16岁的在校的留守儿童.
1.2研究方法
(1)发放300份调查问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回收279份,其中男生136份,女生143份,有效率为93%.
(2)对黄平县少数家长和留守儿童就问卷无法设计的问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与意见,以便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资料.
(3)将所得数据和信息归类和整理后做统计处理,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家长外出务工情况的现状及分析
大多数家庭外出务工状况为父亲外出.然而,近年来,多数家庭为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夫妻双双进城务工或经商,统计数据显示父母双双外出占到44.5%,与父亲外出的比例仅差1.0%.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从原来的可以随母亲生活变为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
2.2监护状况及分析
该县留守儿童与母亲生活的比例为45.5%,然而,虽然母亲照看孩子心思细腻,但是,一般农村妇女知识文化比较低,加之农活繁重,所以,没有多余的心思顾及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她们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留守儿童与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生活的比例其次,这种属于隔代监护,隔代监护往往给孩子带来交流不便等的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往往文化程度较低,溺爱孩子,加之年纪大精力有限,尤其在体育教育上更是无能为力了[5].另外,有6.0%的留守儿童是由叔伯阿姨监护的,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无病、就是对孩子的关怀,这对其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3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
黄平县所有留守儿童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依次是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交友、提高学习效率及其他.可见,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丰富课余生活、愉悦身心,缓解压力放在2~4位,说明其对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调节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和消除烦恼已达成共识,这对于缓解目前留守儿童心理疾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调查还显示,留守儿童将体育锻炼作为交友目的的比例大于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因为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渴望交友、渴望倾诉、渴望关爱.因此,通过体育锻炼交友的手段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疏导,得到倾诉,得到监护人以外的其他关爱,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2.4喜欢参与的锻炼项目调查
黄平县留守儿童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区别较大,喜欢的锻炼项目依次排序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跳绳、健美操和其他.调查显示,喜爱球类运动项目的差别不大,喜欢篮球项目的男生占多数,而羽毛球、跑步、跳绳和健美操则更受女生欢迎.由于女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殊生理及心理,她们从主观上有避开运动较激烈,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的倾向,喜欢轻松愉快、活泼自由的体育活动项目;另外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女生都想有一个良好的体型,而健美操能满足她们的这种欲望,达到既健美、又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这些项目深受女生的欢迎.而男生恰恰相反,喜欢较激烈的、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
2.5锻炼地点的选择
黄平县45.8%的留守儿童所选择的锻炼地点主要是学校,但是由于大多数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体育器材陈旧、设施不全,体育教学场地十分简陋,个别学校甚至没有一条完整的100m跑道,这些场地、器材难于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更别说开展其他体育活动.2.6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64%的儿童每周都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说明该县留守儿童对体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对于课外体育的开展有其积极的作用.当然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每周锻炼次数不到一次,尤其是女生占多数.部分女生表示,课外体育活动比较枯燥单调,除了跳绳跑步这些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就找不到其他锻炼方式(如一些广受女生门喜欢的羽毛球、排球、健美操、舞蹈等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都无法正常开展);另外,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多留守儿童不但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回家还要帮助家里做农活,一周的时间基本都被这些事占用,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黄平县大多数家庭外出务工状况为父亲外出或是父母双双外出,留守儿童多为母亲或隔代监护,这对其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黄平县留守儿童大多数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为主要活动动机,少部分对课外体育活动认识比较浅显.
(3)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经常受到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的限制,致使体育锻炼内容贫乏、单一.
3.2建议
(1)学校、社会及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学校、社会及相关部门应针对性的建立一些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由学校组织一些课外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自信.
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所涉及到的相关主体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等,这些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方面都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1政府部门方面。
政府部门对如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活动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有效的举措。
1.2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没能认真落实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感恩教育的各项政策。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各个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所进行的指导及监管不足,这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1.3学校方面。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决定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在感恩教育方面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重“教书”轻“育人”;二是学校对感恩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校的感恩教育工作缺乏合理的长期规划,导致学校的感恩教育变成了“一阵风”工程,最终导致学校的感恩教育流于形式。以上原因导致了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1.4家长方面。
家长作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不足是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长期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时间往往非常有限,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也比较少,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时往往也只是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少,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力度也不够;二是家长本身感恩意识淡薄,没能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三是家长无原则的宠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忽视对孩子的感恩意识进行培养。以上这几个方面原因导致了孩子的感恩意识淡薄。
2.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存在不足。
研究表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感恩活动的形式单一。
根据调查,笔者发现,不少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形式大多为文艺表演及演讲比赛,单一的形式导致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低,效果不明显。
2.2活动参与者单一。
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本人。2.3感恩对象单一。就农村留守学生而言,感恩活动的感恩对象应该包括党和国家、社会、父母及其他家人、老师、朋友、同学、邻居等。但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感恩活动的感恩对象基本上只涉及老师和父母。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对策
1.构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模式。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对感恩教育的成功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这四个主体都参与到感恩教育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感恩教育才能取得成功。具体做法如下:
1.1政府方面。
政府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时要把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其中;二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来对感恩教育进行引导和监管;三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1.2教育主管部门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各个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及监管,以确保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
1.3学校方面。
学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二是把感恩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三是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及内容,扩大感恩教育的感恩对象;四是积极创设校园感恩环境和感恩文化。
1.4家庭方面。
家庭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感恩行为进行肯定和鼓励,主动配合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2.实现感恩教育活动常态化。
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活动,这是目前许多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惯常做法。这种做法有利也有弊。这种做法的有利之处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会导致儿童对感恩教育的理解表面化,更严重的,会导致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学校应引导儿童把感恩寓于日常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受恩与报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化为感恩的行动,最终使感恩变成一种习惯。
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熟悉温馨的环境会让人有亲切的感觉。我将小班幼儿集体活动长廊的门头做成城堡的样式,在长廊顶上挂满许多漂亮的红纱,将每个活动室的门头都装饰成各种各样的城堡,如开心城堡、温馨城堡等,然后请留守儿童从家里带来一张全家福张贴在活动室一角;或者让他们带来喜欢的玩具、图书等。这样,孩子一进活动室,就如置身在神秘的王国里,可以无拘无束,心情放松,他们自然会自由自在地交往。
3.采用恰当的方法,给留守儿童充分的自由。我力求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让留守儿童自由结伴、自由玩耍、自由合作。如,本学期我尝试让留守儿童自由选组别、选座位,即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组别和同桌,如让他们自主选择加入苹果组、草莓组等。还有,就是根据家长的建议以及留守儿童的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和熟悉的邻居坐在一起,渐渐地他们会选择有共同爱好的同伴、朋友多的同伴、会帮助自己的同伴坐在一起。这些活动无形中可让留守儿童体验到交往能力的乐趣,从而想交往、敢交往、学会了与别人交往。
二、开展各种有特色、有意义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交往
1.组织分享活动,教给留守儿童交往能力的基本方法。分享合作是学习交往能力的重要步骤。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的变化,请他们带上心爱的玩具或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还要仔细观察留守儿童的表现,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在活动后,还可请留守儿童讲述自己的交往能力过程,如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东西给谁吃了、为什么,等等,让留守儿童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体验交往能力的乐趣。
2.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让留守儿童自信起来。如,我班就开展了“宝宝交友会”的活动,通过每个班幼儿、教师的热情表演,让留守儿童和其他班的小朋友认识并交往。还有,我们还让留守儿童经常和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联谊,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通过多种活动,不断地给留守儿童提供能够和同伴、成人主动交往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三、家园同步,不断强化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
教育薄弱是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家庭教育现状,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其临时监护人大多年龄偏大或文化程度比较低,疏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或监管不力,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现状,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成绩好坏来评定教学标准,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视对儿童身体健康的教育指导,对于留守儿童也缺少更多的关照呵护。
1.2道德品质教育现状
农民工弱势的社会地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重智轻德”的倾向,使得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在“知”、“行”、“情”、“意”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知,多表现在自我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容易不良行为的影响;行,表现在行为随便消极,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情,情感缺乏,或情绪稳定性表现较差等;意,自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
1.3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其中包括了要重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众多的研究表明,目前留守儿童存在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有:孤僻任性、情绪消极、冷漠自私、自暴自弃、自由散漫等,甚至会产生叛逆、厌世、自杀等极端行为。根据基层妇联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遇到挫折时,认为生活没意思占4.7%,而产生过自杀念头的占0.5%。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往往没有引起学校、家庭的重视与关怀,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2.1家庭教育可采取改变务工方式
尽可能避免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最好留一方在家尤其是母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除了祖父母等年长长辈,最好也有较为年轻一些的,能够积极主动、可靠地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父母要与留守儿童、学校老师、委托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等,且保障留守儿童正常的物质需求。
2.2学校教育可采取以下措施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老师除了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的教育外,不可忽视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辅导;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感情沟通,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跟踪调查档案。
2.3社会援助引导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企业及国际组织参与支持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鼓励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宣传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工作,以及各种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的活动;农村村委会、地方政府机构等,落实好农村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做好监督,保障留守儿童获得义务教育的权利,繁荣农村文化,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由妇联、共青团等单位组成专门的机构,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
2.4政府扶持
2015年新出台的《规划》指出:国家在人口管理上要出台相应措施。户籍改革是关键,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待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确保农村务工人员与城市人享有同等的社会政治地位,确保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明确地方义务教育目标,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综合考虑物价上涨、教育质量、信息化教育及学生体检等需要,增加中央财政的经费补贴,提高在校生的经费标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明确部门的职责分工,开展监测评估,切实提高支持政策和项目的执行效率,做好留守儿童发展的各项工作。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预防教育的开展情况评价
采用χ2检验比较952名留守儿童与952名非留守儿童对预防教育开展情况评价,在禁毒知识的了解渠道及相关知识来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获取禁毒相关知识学校教育所占比例较高(59.7%),家庭教育所占比例较低(20.9%);相关知识的来源,老师所占比例较高(65.5%),父母及长辈所占比例较低(31.3%)。2.6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学校预防教育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952名留守儿童与952名非留守儿童对学校预防教育满意度,留守儿童在预防教育内容、形式、现状等方面满意度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