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17 04:21: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专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专业论文

篇1

1.2由于个人情感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关调查统计,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扰。从现实生活角度来看,由于恋爱问题产生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悲观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处于青春期的护生而言,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和爱护,渴望在大学拥有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生理早熟和心理滞后的矛盾,导致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好需要爱和理解爱之间的偏差。由于护生一般以女生居多,个人情感所导致的一些负面影响容易给女生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产生一些偏执的心理问题。

1.3由于自适应能力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护生而言,生活、学习在陌生的新环境,容易产生孤独感。除此以外,部分护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对比于以往高中阶段的应试学习,多数护生不适应大学的自我管理与自主学习模式,失去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产生一种迷茫感,表现为整天的无所事事,以感情生活来填补精神生活的空白。当面对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变化,如挂科、评先评优、各种社团岗位竞争乃至大学后期的实习岗位的竞聘,因适应能力差带来的若干次挫败,容易造成护生的信心缺失,部分护生也会在心理上产生不自信、压抑感。

1.4由于人际关系导致的心理问题由于护理专业女生占95%以上,日常与男生交流的机会很少,加上女生敏感、细腻的心理,容易产生焦虑、积郁的心理问题。有研究发现,性别和年龄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人际信任的程度和性格的内外向是交往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大学生之间出现因信任危机导致的感情疏远等问题时,部分学生难免会产生抑郁心理。在女生居多的护生中,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多以宿舍为单位的形式进行着,宿舍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极可能引发女性护生严重的心理问题。除此以外,在现如今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里,多数的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宣泄自己的情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用的电子设备总是随着品牌的换代而更换,始终追求着“更快、更好、更多”的功能,整天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逐渐产生因逃避群体而产生的自我封闭、孤独感等心理问题。

1.5由于实习就业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后期所面临的实习和就业压力是护生心理压力最大的体现。如实习期间的人际关系的改变,从在校期间的师生接触到临床的众多陌生医护人员,病人以及陪护人员。人际关系的骤变造成护生的心里矛盾,使其处于一种精神紧张的状态。同时,护生实习期间因缺乏实践经验,在操作技能上和护士有很大的差距,往往不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易出现害怕实习,甚至逃避操作的胆怯心理,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就业方面而言,日益增加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和逐渐减少的护理岗位需求,无形之间给护士毕业生增加了就业的压力。此外,作为奔波于临床第一线的护理人员而言,良好的外貌形象气质显得至关重要。这也就涉及到各大医院每年面试时身材姣好、外貌出众的学生会更受医院人员青睐。这些应聘条件给予了这方面不尽人意的学生压力,使得她们面临就业时会产生挫败之感。因此,实习期间护生面临的人际关系和就业相关的压力是当前护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之一。

1.6由于当今护患关系产生的心理问题目前由于病人对于医疗服务的种种不满,医闹事件也频频出现在新闻上。通过快速的网络媒介,社会大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各项新闻。护理专业学生看到辛苦熬夜值班却被家属打成重伤的护士,因未抢救成功病人就指责的医生等。护生多会深思,当初填报这个专业的动机,是否要为了生命的安全而选择换另一份工作,是否真如网络上大家所说:“如今流的泪是当初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否还会怀揣当初的那份对于护理职业满分的热情和憧憬,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至此,如今的护患关系无疑又成为当代护生内心的一大心理压力。

2影响护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2.1学习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众多学生比较看轻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教育。大学中的各项奖项评选多以学科成绩为基础,淡化了参加社会活动的重要性。这些因素均使得大学生极少的参加集体活动,逐渐变得自我封闭。甚至有部分护生依靠考试前的突击换取考试成绩的合格,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期以往,他们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学习以及生活。

2.2家庭方面的影响父母是子女的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健康人格、健康心理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过分的溺爱,会导致子女依赖性强,应激能力会相应的减弱,遇到困难时极易产生挫败感。同时,家庭的组成成员对个人的发展也有相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个性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且在面临应激时较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与消极的应对方式。护理专业大学生多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农村出生、经济与就业压力对其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2.3社会舆论的影响长久以来,护理人员多以专科毕业生为主,社会对于本科护理毕业生不是很理解,认为没有必要选择本科护理的学习。另外,护理职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很多人认为护理人员是“不赚钱的保姆”“跑腿的”,护生一旦进入临床就会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心理上产生了失落不平衡感,严重影响了护生的心理健康。

2.4自身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于多为独身子女的护生而言,家庭的百般呵护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能独自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独立思考,没有基本的集体荣誉感,而且她们也容易受到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产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

3促进护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3.1学校方面的对策大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和心理健康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将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健康讲座和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试;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教育和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对于临毕业、实习的护生,学院应多开展职场模拟的课程,以便护生进行更好的角色转型;加强学院心理咨询的力度,针对个别有需要的同学,可开展网上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总之,在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业成绩的同时,应注重学校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

3.2自我方面的对策护生可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批评工作,可根据自身的心理需求主动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室老师的帮助,多与同学以及辅导员交流心里的烦恼与困惑,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同时,可借鉴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这是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教育,可作为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寻求帮助的一种形式。针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当代护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平时注意文明礼貌用语,为将来文明的护患沟通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2

创新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21世纪健康需求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护理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特别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念和意识。它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并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有五个明显的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指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动摇,决不因困难和挫折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有相对较强的独立性品格。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心理创新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行为创新能力。

二、培养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措施

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护理学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护理专业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护理教育过程中,必须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在传授和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在适度衡量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度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从创新能力和提高素质上衡量教育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学科的本质、掌握学习方法;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为适应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⑴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新为主;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⑶教师自身要强化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实现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本专业的学科知识、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教学中面临突发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解决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这三面不断地开拓自己。要广泛地涉取,如: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艺术等多领域的知识,真正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教学专家。其次,要提高专业课程的讲授水平,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得到创新意识启迪,最为关键的是授课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教学能力。在讲课过程中,能够从新的视角,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使问题得以解决,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调动他们进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教师的创新能力还体现为具有较强的研究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可以更充分地接受学术前沿知识,在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科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最新知识。[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如:“填鸭式”“、灌注式”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灌输,学生疲于记笔记,缺少独立思考和消化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运用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以问题为中心、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应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看成是与学生一起共同来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自由争辩。使“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索”,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的行为指南,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地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思维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营造勇于创新、勇于发现问题,探索未知的氛围,使学生将学习中所引发的思考提出来与教师共同探讨,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

5.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课时较多,护理操作技能是学科的特色。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重要手段。以往的操作技能教学,注重强调操作程序的准确性、操作动作的规范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革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实践反思讨论法、角色转换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强化护理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创新尝试和行为予以认同并鼓励。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将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认识到只是完整流畅、机械性的完成操作是不会取得最佳成绩的,也不是学习最终的目的。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篇3

关于我国外语专业学位论文写作现状的文献非常有限,侧重点不同,但有两个基本共识:一是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正确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强调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表达独立见解,大胆尝试,过程重于结果。(孙文抗,2004)

穆凤英(2001)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五所高等院校部分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几项主要结果表明:(1)调查对象中选文学方向的占半数以上,影响选题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占有资料和所学课程;(2)大多数人对做论文的认识不足,只是为了学做论文或完成任务;(3)半数以上得益于开过的课程及教师的指导;(4)多数人缺乏主动查找资料的意识。这份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学生的选题倾向、做论文的认识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已经做出的关于学位论文的研究多是针对老牌的本科院校的学生,其他学校(如新升本的院校)毕业生的论文写作的研究较少。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专升本的院校之一,笔者结合自己辅导的论文写作实际,以及从其他老师处了解到的信息,对学士论文写作与大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选题范围是论文写作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院两届学生中,选文学题材的半数以上,影响他们选题的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占有资料和所学课程。其他学生选了语言学、教学法和翻译方向,极少数人选的是商贸方向。由此可见,多数英语专业的高年级课程中,文学类课程的影响力占较大优势,这与开设时间较长(至少两个学期)、相关资料也较丰富和容易获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语言学、翻译和教学法则处于相对弱势。即使教师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学的积极性,绝大多数学生仍普遍觉得语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艰深,对所学的知识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学过即忘,或是根本放弃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所以这类选题难以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另外,语言学和教学类的参考资料多数专业性太强,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甚至需要教学实际来验证,这些都使学生忘而却步,只有去选稍显容易的方向。

对论文长度的要求也会对写作质量产生相当的影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2000)要求论文长度为3-5千个单词。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个要求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不管规定的字数多少,在实际的论文写作中,仍然有学生为了凑够字数大量变相抄袭的现象。所以,大纲建议的论文长度,不仅是个量的问题,也体现了对质的要求。就目前本科毕业生的一般水平而言,能用3-5千个英文词写出大纲要求的“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的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孙文抗,2004)

学生做论文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种种困难,诸如找不到参考资料,不清楚论文的具体要求,论文的格式,英语表达能力有限,甚至文字的排版问题等。

学生不清楚论文的具体要求,与学术论文课的开设与否有直接关系。根据03级学生论文写作的实际,我院为04级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开设了20个学时的学术论文写作课,讲授如何选题、查资料,如何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和论证步骤,如何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如何正确合理的引用文献等各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即便如此,不少学生仍反映不清楚论文写作各个环节的步骤和要求。这固然与该课程开设时间有限有关,与理论的讲解和学生的写作的实践和体验脱节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才出现了写作中的种种问题。

在查找资料方面感到困难的学生也比较多。近年来开设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数和入学人数的急剧增加,英语专业所需的图书资料的严重不足是可想而知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部分资源,但这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学生查找资料的意识、能力和技巧急需提高。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怎么查资料,需要查什么资料,如何利用查到的资料。另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获取信息提高了极大的便捷性,但其负面效应在所难免,部分学生有抄袭现象。所以,教师一定要坚持诚信教育,还要加强从选题、资料收集到终稿、答辩的全程指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英语表达能力不足是论文写作中又一突出的问题。学术论文要用正式的书面文体,从布局谋篇到段落、句子之间的衔接,从提炼主题句到每个句子的结构、用词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范,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教师指导不可能替代学生遣词造句,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低下是写好毕业论文的一大障碍,也是产生抄袭动机的一大根源。尽管我院一再强调不能一字一句地批改论文,但面对如此多的语言方面的错误,教师很多时候不得不忙于纠正论文中的语言问题。所以,如何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决不是通过批改毕业论文就能做到的。

二、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做学士论文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科学态度,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的分析有助于反思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由于“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续润华,李建强,2000)尽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还是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高等学校的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这是保证课程讲授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大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前提。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对于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将其设计成讨论课,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为上好讨论课做好充分准备。为此,学生不得不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课堂讨论既能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又能在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和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言语能力。

3.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从平时写2-3百词的比较随意的短文到3-5千词的学术论文,跨度较大,单靠一门学术论文写作课显然不够,英文写作功夫更是需要长期积累。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无论基础技能课还是高年级的专业知识课,每学期教师都指导学生做一些小型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写出报告,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水到渠成了。为了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学生一进入高等学校,可以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一些科研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篇4

(一)政治热情不高,理想信念淡薄调查结果显示有36.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60.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完全是浪费时间”。通过调查也发现,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调查显示,“对十报告的学习”,“非常愿意参加”的学生仅占10.35%,“因为对组织和老师的尊重参加”的学生有6.28%,这种相对消极的政治参与态度,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集体观念不强,道德标准个人化调查显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为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但是道德的评判标准不一,不能用一些人的道德标准来束缚另一群人。在问及“你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32.37%的学生回答“清闲舒适”,63.43%的学生认为“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能开除90后的学生在追求发挥个人才能的同时也在注重工作工程的享受。但是他们在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上,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另一方面又不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当问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有何选择”,48.67%的学生回答“尽量两种利益趋同”、10.67%学生回答“视情形而定”。这也表明,他们虽然认为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标准,但一旦发生了违背公德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又是暧昧的。(三)组织纪律性不够,行为方式情绪化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对上课迟到你怎么看”时,58.8%的学生认为“迟到总比旷课好”,仅有9.75%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是缺乏组织纪律性的表现”;在回答“对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你怎么看”时,有65.26%的学生认为“这是个人自由”,30.8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3.26%的人认为“应该注意大学生的形象”。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大都以快乐自己为原则,推崇时尚,思想前卫,喜张扬、好独立、爱自由,追求感性满足,行为方式情绪化。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造成艺术类学生职业道德现状的原因无外乎三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先天的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性和他们的专业特点,使他们极易受到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侵蚀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的今天,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简单,信息获取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获取时间越来越短暂,社会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接受形成了即时性和面对面的局面,缺乏辨别力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容易形成人云亦云的状况,并且受到深深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在高职类专科学校中,由于很多学校因为社会需求,艺术设计类学院的成立时间短,加上艺术设计大环境长期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学科,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重技术教育,轻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一般比较优越,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教育偏向于开放化,学生获得大量的书本知识,兴趣爱好广泛,学生特长比较突出,但是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可能比较淡薄,造成很多学生养成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追求享受,消费观念大胆并且习惯于以眼前利益的实现,代替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价值取向实用化、功利化。

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途径探析

(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同时还要求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引导,实践育人,将新媒体的运用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建构的虚拟空间不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割裂的独立空间,而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社会的拓展与延伸,展示了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与整合。要避免学生沉溺新媒体娱乐不可自拔,就需要将新媒体的运用与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利用新媒体、投身现实的实践教育活动的能力。特别要重视学生在新环境中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其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媒介的奴隶。通过引导与教育,让学生通过新媒体实践提升自我素养,让学生在实践教育中体悟自己的价值。

(三)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内容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内容体系,不仅包括内容上的丰富,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建立职业指导、咨询、服务机构,根据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综合测评,系统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开展心理、求职、政策、创业等个性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增强自信心和耐挫心。为学生收集整理和提供就业实习岗位信息,组织企业宣讲招聘会,提供就业或创业服务等。同时还应包括授课方式上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分阶段的引导式教学手段的设计,团体辅导、个性化辅导、素质拓展、专家讲座、现场实践等等。

四、软件与艺术设计学院加强职业道德引导教育的一些做法

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以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为切入点,开展了多项同学们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分项目活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建立了不同类别的分项目活动,也在致力于把每个分项目都打造成精品活动。用“团队文化节”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用励志视频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用访谈类活动表达同学们的心声,用“世界日”为同学们普及节日知识,用“学习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感染学生。

(一)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制作了多块宣传画,在学校学生公寓,进行德育引导。

(二)选出学院内获得重大比赛奖项或者有特殊表现的同学,制作访谈节目。把有代表意义的现场采访片段和访谈节目制作成视频到微博、人人等学院公共网络平台上,大范围传播,让同学们相互转帖、跟帖,以便我们扩大了解,深入探究。

(三)主要以真实的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为切入点,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手法拍摄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励志微视频,拍摄各种大学生优秀行为习惯及不良行为习惯制作成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宣传短片,上传到学院人人网公共主页、学院微博平台、学校贴吧等,让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目前已经拍摄六个短片。

篇5

今日两市股指双双下跌,成交缩量,沪指再次失守年线。昨夜外围市场大跌虽有一定的心理影响,但更主要的是股指本身就存在调整的要求,昨日沪指反弹明显受阻于20日均线后缩量回落,市场主要热点题材如雄安、次新、高送等板块已露出疲态、板块整体偏软,这三个板块今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空方利用的主要工具,板块个股多纷纷大幅下杀、领跌大盘。

股指目前看调整还未完成,还需做最后的震荡探底,目标是3050--3300这个大箱体的箱底区域3050点一带,完结的时点有望落在下周三前后。雄安板块虽然这两天杀跌厉害,但依然是后市关注的主方向,大题材的炒作是不会轻易完结的,只是标的需好好重新筛选,大资金没有放弃的品种将会有更大的涨升潜力,对于此前的概念股中应做好汰弱留强的工作、同时也要关注陆续新加入板块中的概念品种。保持信心和耐心,好好迎接就快出现的股指新升势!

范文2:

掌握大盘节奏,做好低吸高抛。

昨天已经提示高点减仓,今天继续提示高点减仓,这个大盘的节奏我是把握很到位的。

反复提示波段操作空,想解套,死扛是不行的,死扛解套只能靠运气,做好低吸高抛才是合适的。

我反复提示高抛,你听咋办?炒股挣钱,除了低吸高抛,还有其他办法么?

我以为散户挣钱的唯一办法就是低吸高抛。

篇6

二、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1、会计专业大学生缺乏诚信教育的文化环境

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实践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与研究,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职业道德、诚信程度的教育与培养。由于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长期培养的是专业性人才,只注重掌握具体岗位技能的工作人员。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会计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的缺乏息息相关。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大学课程的设置基本都是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没有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任务中来。

2、会计专业大学生教育缺乏科学的体系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会计专业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等为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实践中,大多数老师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方式难以使学生重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如何充分利用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应措施

1、优化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的文化环境

高校是人才输出的摇篮,同时是职业道德教育、诚实教育的主要课堂。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优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度至关重要。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优秀、高雅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侧面反映,对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科学体系,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的指导,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快速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通过高校文化建设来促进会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诚实守信的优秀道德品质。增强高校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校风学分建设、治学、创造精神的培养,可以反映出高校的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促进学风与校风建设的同时,要发展先进文化的思想的建设,坚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建设和谐、正确的高校校园舆论氛围。其次,加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方向与信念的体现,培养蓬勃向上、勇攀高峰、勇于创新的精神就要加强制度建设,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形成压力,增加动力。只有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营造一种开拓创新的氛围,保持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在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培育会计专业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优化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典型实践环境

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实际中逐渐培育大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优化典型实践环境是优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走出课堂接触实际操作,亲自体验,不断感悟与提高技能。典型实践环境包括通过对典型场景的参观、典型人物的访问调查和教育过程、内容融合所酿成显示的特殊氛围。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才能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真正的技能,将感性认识深华到理性认识。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到相关单位实习、聘请专家到课堂讲座形式的专门课堂,提高会计专业大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对诚信的重要性。

篇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无处不在,人们正经历者前所未有的广泛的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而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无疑成为最急需的人才之一。外语学习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掌握一个阅读交际的工具,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科技、经济、社会、政治、习俗等各个方面,并与该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商务,外交文化交流。(张红玲,2003)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研究者、外语教师都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涉及文化教学,并且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

一、首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1999)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使得交际目的得以成功实现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判标准通常为“有效”(“effectiveness”)和“恰当”(“appropriateness”)。“有效”指的是经过一定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得到应有回报。“恰当”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认为重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期望没有受到严重侵犯(Spitzberg,1991)。Wiseman(2002)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与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有效交流所需要的知识,动机和技能。知识方面既包括文化知识(本民族和外国的),也包括交际过程本身涉及的知识,还包括语言运用的相关知识。动机也可指代态度情感,指对待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采取的态度。偏见、成见以及民族中心论都是其表现。技能或行为层面往往指在交际语境中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实际行为。陈国明(2007)认为交际技能力指的是能够使我们有效的与别人交流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一位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强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调适能力,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运用各种不同的行为策略,己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那么如何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应该从知识,动机和技能三个层面全方位的着手。

1、了解掌握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知识层面包括很多内容具体来讲,首先,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积累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胡文仲,1999)要想进行跨文化交流看,无论是本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文化知识,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信念,价值观念都是文化所涉及的范畴。而其中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胡文仲,1999),是解读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文化行为的一把钥匙。Nostrand(1985)认为文化的中心密码在于人类主要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以及对人性,社会的普遍的看法其次,掌握相应的外语和语言学知识。在英语学习中,对英语语言相关知识要有所了解。词汇、句法都是成功的跨问化交流的前提。毕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以外语运用能力为前提。除此之外,学生对交际的语境知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

然而,仅仅向学生介绍文化事实不可能达到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理解的目的(Kramsch,1993)。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描述个人对待具有不同文化人们文化上和观点上的差异的反映(Bhawuk&BriSlin,l992)。M.J.Bennett(1999)提出跨文化名感性发展模式(A Deve1opmental Mode1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这一模式将跨文化敏感性发展过程分为2个阶段:民族中心主义阶段(The EthnoCen—tric Stage),和民族相对主义阶段(The Ethnore1ative Stage)。学习者从最初的否认文化差异的存在渐渐发展到接受文化差异,调整适应文化差异,到最后的完全融入各种文化,即从民族中心主义阶段到民族相对主义阶段。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很大,是造成不能达到成功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

篇8

一帆风顺的生活和学习使他们迈入大学后全力享受生活,缺少进取心和创新意识,自高自大,崇拜虚无缥缈的东西,对未来没有目标感,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家庭背景,找工作时再努力也没有用,干脆放弃了努力。这样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么因对自我能力的过高估计而盲目的自大,不从基层做起;要么在就业时缺乏竞争意识,使大好的就业机会白白流失掉。还有的人因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在选择岗位时,没有远见,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长期奋斗的勇气。

(二)感恩意识和团队精神缺失,自私自利

这表现在一些人自私任性,完全不顾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没有意识到社会对他们的帮助而应设法回报社会。他们满腹牢骚,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就业时往往忽视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开口就向企业要求高薪酬,而不考虑自己能给企业创造多大的效益。团队精神的缺失,导致他们对同事和领导缺乏必要的尊重,未掌握与别人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只要求他人考虑他们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却对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置若罔闻,故难以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三)自我承受力差,缺乏独立自主和艰苦奋斗意识

部分大学生,追求高消费,花钱如流水、盲目攀比新潮,追求名牌,只懂得没钱伸手向家长索要,却不懂得生活的不易和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奋斗的道理,从而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导致相当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归属感,不能将自己的前途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在工作中缺少进取的动力。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只会找借口推卸责任,缺乏自我担当意识。

二、提高日语专业大学生责任感,促进其就业的对策

(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

引导大学生理性规划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具体说来,职业生涯规划课关于职业定位与选择的内容,可以引导大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态度,从而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树立合理的目标;关于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职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关于实践环节的设计,能够锻炼大学生的人际协调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力以及创造力等等。总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能培养大学生的目标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找到自己奋斗的方向。对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来说,它可以帮助大学生避免盲目就业的现象,有针对性的选择工作岗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初次择业的成功率。

(二)充分吸收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

增加人文课程课时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应注意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积淀,去教育和感化当代的大学生。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他们都是增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责任意识的正面材料。他们所具有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和责任意识,可以用以治疗当代大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自利、眼光狭隘、人情淡薄、奋斗目标缺失等弊端。这样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就不会单独考虑自己的利益,在遇到挫折时,也不会只懂得逃避而不知去勇敢的面对,相反他们会主动调整自己的需求,将自己的发展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责任心

学者们普遍认为:一个人责任感的形成,并不是存在于某人头脑中的一种理念,相反,它的形成需要个体通过自身的行动将该种理念内化,才能最终形成。因而,要想使大学生具有责任感,就必须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其责任意识、坚定其责任意志、提高其自觉性。地方院校可以开展以下几类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其一是利用寒暑假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给学生创造切实接触社会的机会,以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其二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通过这类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帮助他们克服自私自利的倾向;三是组织学生去企业参加实习和实训活动,让学生直接感受企业文化,接触到生产一线,加深对企业的了解,这样可减少他们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

(四)开展角色体验活动,培养其工作岗位责任意识

责任感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认识、行为和情感统一的过程,而一个人的实践经历则是这三者得以统一的基础。因而,通过开展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责任,克服自私自利的倾向,从而增强其岗位意识和责任感。就在校大学生来说,可采取以下方式:

1)体验师友等角色。即以宿舍为单位,让学生模拟父母、老师、领导、朋友等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不同身份的人。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他们就更容易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

篇9

目前高职高专学校的就业培训学习没有成立专门的组织,通常是跟随着招生就业,内部的结构没有相应的健全,教育工作不能如期的开展,只是就业的信息是远远不能让学生有正确的方向去就业。学校在指导方面,要设立不同的班级,分开指导,让学生更好的去就业。

(二)师资力量缺乏,整体素质不高

师资力量的缺乏来自于学校给予的奖励以及薪水的多少,很多专业的老师本身是不远加入就业指导的工作,这就让老师的资源无法渗透都学生中去,同时学校缺少专门的机构,在知识上也存在着缺陷。

(三)学校不够重视,理论研究薄弱

活动开展的顺利和学校的投入成正比,一些学校由于每年都面对着就业指导的问题,在教育上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传统的观念是注重学科不注重就业,这让很多学生不能在就业方面有全方位的认识,在就业中没有方向。

(四)教育对象片面,教育内容狭窄

目前高职高专开设的课程仅仅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范围相对比较狭隘,不能促进教育的事业发展。

(五)教育没有特色,因材施教不够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要面向各方面,目前高职高专的教育知识按照陈旧的方式进行,没有本质的创新,不能体现其教育的特殊,对学生都是一样的规划,毫无特色。

2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新模式的基本内容

为了及时的解决教育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就要积极的开创新的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学校虚心的学习其他学校优良的教育系统,通过实际情况,在教育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进步,更加的贴近社会的需求,其教育的基本模式如下:

(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知识在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时,首先要选对材料,对课本的材料要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具有对就业有的放矢,其次要对已有的教材进行填补,涉及各个方面,让学生全面学习,最后要让课堂生动活跃,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有利于课程的开展,也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讲解,同时了解并分析毕业生的家庭情况,听取家长、学生的意见。

(二)开展实践锻炼活动

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看重课堂的教学,只局限在课堂的讲解是不够的,还要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参加不同的活动进行锻炼,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素质。

(三)把就业教育融入学生教学见习

实习过程之中在引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结合就业教育,更好的融入社会。带领下是去不同的单位进行考察,了解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给学生相应的安排创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其良好的素质和工作的积极性。

3构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教育新模式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教育的核心

教材要根据课程的需要,联系生活和实际,覆盖丰富的信息,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的填充,不断的完善教材的内容,让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壮大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要扩大师资队伍,就要对老师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筛选,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时还要不断的引进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扩大教师的人数,还有不断的提高老师的素质。

(三)加强校内外合作

在开展教育的工作,不断要提高本校的教育模式,还要借鉴和学校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达到合作共赢,通过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来达到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教育,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更加乐观,开展心理教育咨询,培养学生的素质,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五)加强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

不断要加强教育,还要合理的利用学校的资源,穿件就业的实习地点,让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就业,更好的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不断的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篇10

Good morni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nk you for attending the oral defense. (或Welcome to attend the oral defense.)

I am XXX. First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XXX, for his intellectual guidance, invaluable instructions and comments on my thesis. It is with his valuable assistance that I have finally accomplished this thesis.

My topic is XXXXXXXXX.

The whole thesis consists of ---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

And the second part is going to analyze ----------.

In the third part,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and the fourth part is to talk about --------. Then the author will dig into the root causes of ------- in the fifth part, and sum up the whole paper to reveal --------of ---------in the last part.

Thank you!

二、英语专业学生论文答辩答辩程序:

英语专业的论文答辩主要分为两部分:自我陈述和回答答辩老师问题,下面对这两部分进行详细讲解。

(一)、自述(用英语完成):

1、先问好,再开始自述,自述时间为5-8分钟,要简明扼要,必须时可将自述内容提纲制作成Powerpoint文件。

2、主要陈述内容():

(1)自己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

(2)设计和实施的简单过程(如,商务方向:采用什么方法来搜集信息、资料等);

(3)自己论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念论文,最好用4、5句话简单介绍论文内容,如,商务方向:做了哪些调查,得出什么结论,计划如何实施项目);

(4)仍然存在的问题(如,商务:在实施项目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及如何解决);

3、最好准备相关文字并熟记(答辩时要脱稿陈述,但是可以看PPT文件)。

4、语言最好简单清楚,不要直接用论文中内容,应该用解释性的句式,如:When I was designing the lessons, I found that….

(二)、回答老师问题(老师用英语提问,学生用英语回答):

1、大约有4-6个问题,时间将持续10-15分钟。

2、首先要听清楚问题,如果没有听清,可以要求老师重复问题(可以说pardon之类的话)。

3、回答时首先要态度好,要切题,而且不要保持沉默,不会时可以表示抱歉。

4、常见问题:

(1)Will you please give us a self-introduction? 有些学生可能由于紧张没听清问题便开始背诵论文的内容,结果造成答非所问。

(2)Give us a presentation of your thesis. 有些学生一听到thesis便详细而又不理解地背诵其论文内容, 在被打断之后便不知该说什么。其实, 考官只是想知道你对论文的总体了解, 让你简单阐明自己论文的内容与观点。

(3)Why do you choose such a theme?/ What do you want the reader get from your thesis?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谈谈你的喜好,你想要读者从中得到什么。

(4)What is the uniqueness of your point of view? 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谈谈你的观点与他人不同之处及原因。这就要求你有相关知识。

之后便是针对你的论文的问题了。

(5)关于选题:如Why did you choose this topic for your paper?或Why were you interested in this project?

(6)关于具体部分:

商务方向:SWOT,COSTING,FLOWCHART,RISK,STAKEHOLDER,如Do you think is this a necessary activity for the project?

(7)关于背景知识及理论知识:如What does SWOT stand for?(商务)

(8)关于论文存在的问题:如In the last sentence on page … there are some grammatical errors.

(9)关于项目或论文将来的发展:如:商务方向:If possible, will you carry out the project, and if so, do you think it will make profit?

5、带一份定稿(要与老师们持有的论文页码一致)。

6、最后要向老师们表示感谢。

总之,要通过论文答辩,应注意:

篇11

二、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土地流转不畅的原因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没有明确针对农村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在具体解读与执行现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于回原籍农村大学生能否享有承包经营权,不同的部门与人员有不同的观点。对于农村在给予回原籍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上打折扣甚至不执行的问题,大学生很难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在流转规模与流转机制的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均处于待完善阶段。1.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缺失总体看来,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普遍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具体来说,收入较高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高于收入较低农户。而中国农村地区经济普遍落后,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大学生,实现自愿入市流转土地,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2.土地流转主体尚未明晰不可否认,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低收益、高成本、高风险等特征,土地流转主体缺位,从而导致市场供需呈隐性状态,无法单凭市场信号直接反应出来。

(三)农村籍大学生对土地流转态度谨慎1.农村籍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市场意识强,对流转土地持谨慎态度就全国就业形势而言,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就业的劣势较城市学生更为凸显;即便就业,仍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社会保障及相关举措成为其发展障碍,致使一部分农村毕业生返乡意愿强烈。同时,农村大学生对其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升值预期。由此一来,在土地流转利润低、就业不稳定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保留土地,待流转收益达到预期时再抛出。2.农村籍大学生因土地流转收益较低,缺乏流转意愿土地流转所遵循的原则是依法、自愿、有偿,不改变农业用途,不改变集体所有制,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流出方而言,土地流转收益应该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具体化。根据土地内部流转不得改变农业用途的要求,在扣除持续增长的农业生产成本的前提下,粮食价格受政府宏观调控,无法直接反映市场供需状况,该部分流转收益普遍较低,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相对来说收益会比较高。由于土地流转收益低及流转程序的复杂性,导致农村大学生不愿意转出土地,而选择其他方式经营管理。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土地流转问题的必要性

(一)农村籍大学生对土地流转的需求由于资源的稀缺,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经济水平更低,当农村籍大学生在面对城市的高强度就业压力而选择返乡时,公平公正地保障其利益就显得极为重要。农业经济理论试图说明,任何制度的设计都受经济的制约,农业经济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发展受到生物特性的制约以及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且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正是这样一些特点,决定了土地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撑,能否顺利高效公平流转便显得尤为重要。自实行以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的转换,导致村民的生活方式有所转变,如土地功能弱化,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更多农民实现了农转非,已经脱离了纯粹的农户身份;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且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家庭养老负担沉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性增强,出现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这一群体;部分农民实现了城镇化,养老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农村籍大学生对土地流转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

(二)农村籍大学生数量猛增,土地流转问题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自1999年以来,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每年通过选拔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求学和发展,这些学生往往自立自强,求知欲望强烈,很快便在竞争中崭露头角,凭借出色的个人才华及学历优势,一部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顺利留在城市工作,即使回到农村继续从事相关农业生产活动,也可成为相关领域的产业带头人,入学前享有的譬如承包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被征收进行非农建设,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一度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由于农业安置受到土地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致使部分失地农民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沦为社会发展中新的困难群体,部分返乡农村籍大学生便成为其中一员。中国面临的现状是耕地资源总体较少,且后备资源不足。当前土地资源没有通过规范化的市场流程而流转给最需要的群体。因此,在详细分析当前市场规律,剖析农村籍大学生土地流转实力的前提下,构建公平公正的农村大学生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自愿依法的有偿流转,在宏观上能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实现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更为重要的是,保障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为这一群体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关于农村大学毕业生土地流转问题的建议

(一)切实保障农村籍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实现农村大学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法律赋予的一项权利,针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城市社会,农村大学生的生存处境相对困难。对于返乡人群而言,不动产及可支配收入均有限。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一项保障性权利,更是一项个人财产权利。针对部分农村因户籍原因取消或剥夺学生应有权益这一现象,建议逐步完善我国农村户籍制度。第一,取消大学生入学时强制迁移户口这一手续,根据学生需要自愿办理。一方面,高校及相关派出所需要付出人力、物力对学生户籍档案进行管理归类;另一方面,部分外省农村生源学生可根据需要自愿决定户口迁出与否,保障其继续享有农村当地所提供的福利待遇。[3]第二,由高校对所迁入的农村原籍学生进行标注,建立相关户籍绿色通道,便于该类学生日后顺利重新获得农村户口。面对现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限定,结合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特殊身份,进一步完善、优化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权益:一方面,农村大学生在校期间,以法律形式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团体应当充分保障其权益,不得与普通村民区别对待。另一方面,在农村大学生毕业若不能在城市顺利就业,或即便就业但未能在城市落户的条件下,一旦户口迁回原籍,可由其自由选择户口性质,村组织不得干预或者剥夺其权利。从简化程序角度来讲,需进一步健全申请程序及流程。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制式申请表,将农村大学毕业生返乡落户的相关流程、手续逐步健全并推广,由制定机构直接审批落户事宜,减少村集体的干预。因此,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文,并以此为准绳,明确保障大学生土地权益及相关福利、补偿等权益,不得以户籍暂时迁出为由,侵犯其相关权益。

篇12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教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机会。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则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生大学学习的最后一站。

通过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不仅可巩固学生所学课堂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际工作能力,而且还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作为指导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过程,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待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把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放在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2.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出发,根据学科发展趋势,选好毕业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在接到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任务后,应立即着手指导准备工作。首先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自己科研工作、实验室条件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动向,选好毕业论文课题。由于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时间有限,所以为顺利完成所选课题,减少失误,少走弯路,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应做好所选课题的预实验工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选题。选题时既要注意学生所学课堂知识的深入和强化,也要注意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同时考虑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和可操作性,力求使课题设计合理,确保毕业论文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基本完成;同时所选题目应具有研究意义。例如,对当地蔬菜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会增加学生对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的了解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3.强化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老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文献资料,而且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文献综述,并根据课题的基本要求及自身对课题的理解写出实验设计方案,经过讨论、修改,最后确定出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在实验工作中,指导教师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对出现的问题注意分析,并想办法积极解决。对于实验中所涉及的新知识和新仪器,更需要指导教师的耐心帮助。在指导过程中,导师应注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4.精心指导,耐心修改,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能力

学生提高科研能力,需要教师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有一定难度,一般毕业论文均要求上万字,然而学生平时的习作不过三五千字,毕业论文的写作对于他们来说需要理论和实贱系统性地提高,因此必须有教师指导。指导步骤一般是:选题、定题,拟写提纲,定提纲,与初稿,改初稿,与二稿,改二稿,与三稿,改三稿,最后定稿。这些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有些学生虽然在实习阶段已经把论文写出,但质量根本达不到毕业论文的要求,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切实把好关,严格按照步骤来指导论文。反复的修改不是刁难学生,恰恰是指导教师的责任所在。

论文答辩是检验学生对课题了解程度的全面考核,也是训练学生组织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次难得机会,因此,在论文答辩前,应与学生一起反复推敲答辩内容,传授答辩技巧,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通过论文撰写和答辩,不仅使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均得到提高,还可提高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和宣读论文的表达能力。

5.树立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和相互协作的良好品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真正把自己融入实验室,首先认识到实验室就是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尊敬师长,搞好同学之间团结和协作,要互相帮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