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08 23:08: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矿山测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矿山测量论文

篇1

煤炭是我国能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企业随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行业之一。由于我国的能源发展结构不平衡,开发煤矿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等较为落后,致使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成为我国煤矿行业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矿山测量技术是一项基于精准的地质数据采集、结合丰富的地质基础理论等综合知识所得出的结论性数据。在煤矿的开发过程中,矿山测量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对煤矿的从勘探到煤矿结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以此来制定相关的科学预防措施。煤矿开采的是首要任务不是将煤矿开采出来,而是保证生产过程中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安全。煤矿的安全生产、开采和回收都离不开矿山测量技术的数据支持。

1.2矿山测量为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生命保驾护航

大部分的煤矿往往深埋在地底下面,这样就为煤矿开采工作人员增添了较大的难度。在煤矿的下面,常常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以及地势运动的毫无规律而致使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从而,只有对地质、地形进行全面、科学的勘探和测量,深度掌握矿山的地理形势,为开采工作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矿山测量技术,可以构建安全、合理有效的煤矿开采辅助建筑,爆破强度的精准计算以及煤矿井道的安全有效。此外,运用矿山测量技术,还可以矿山开采的计划地图,遇到突况作出的及时而精准的应对措施,是煤矿开采员工的强有力安全保障。

2矿山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矿山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让我们来进行探讨。

2.1在煤矿的挖掘和和运输轨道提供有效路径

在煤矿的开采中,需要制定出一条安全有效的开采路径,确保煤矿开能够安全有序的开采出来。通过对矿山的测量,根据地质动力学原理并结合地质、地势情况,设计开采路径。在不断的深入煤矿地底的过程中,开采人员前进的方向和路径的建构需要对开采情况地质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计算,确保开采和运输井道能够有良好的氧气供给。设计一条安全的开采路径,是煤矿开采工作人员踏上生命安全保障线的第一步,少了矿山测量技术的支持,煤矿工作人员就寸步难行。

2.2利用矿山测量技术设计安全保护煤柱

在煤矿的生产开采中,随着煤矿一点点的被开采运输出来,整个矿山的情况再不断的变化着。矿山中设计加入的开采运输通道,使得整个煤矿所承受的力情况有所改变,而这些井道也会受到旁边地质运动的影响。在煤矿山中,不同的煤矿开采区域中需要留有一个安全有效的煤柱,以有效控制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变化,对开采通道和煤矿周围岩体具有稳定的支持作用。在不断的开采过程中,煤矿所存在的结构层遭到破坏,矿山测量技术通过对煤矿所处区域的地质运动情况以及煤矿结构变化层度和趋势,计算出煤矿开采中井道边煤柱的有效参数。

2.3利用矿山测量预防开采事故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常常会伴有地质水体的灾害、运输通道上层被挤压下降以及开采通道之间的影响。利用矿山测量技术可以将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质水体产生的破坏做出预防措施,在开采过程中地底中储存的水会随着开采过程不断的流动,从而聚集在一起,严重的威胁着煤矿运输通道的稳定性。而通过矿山测量技术,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出水的堆积地点与煤矿运输通道间的位置关系,根据地质承受的水体挤压力量,通过一个孔洞对堆积水进行合理的引流,释放压力,排解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煤矿的开采中,煤矿运输通道及其周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地势下沉带来的通道上层所存在下降情况。一旦发生了通道上层建筑坍塌的情况,其直接结果可能就是导致采矿工作人员的伤亡。而上层建筑板是可以根据矿山测量结果所得到的,利用离层仪器在通道上层进行实时的监控。以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上层的建筑板有异常情况,从而做出及时的处理。而在地下的煤矿通道网的建设中,构建一个立体的通道网络需要准确的作用力分析,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通道网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在地下煤矿的开采区,利用测量数据来严格划分出开采的安全界线,同时还可以设计出一条有效的自救路线。

篇2

井下矿山测量是工程测量领域专业性较强的项目,也是矿产资源开发中不可替代的环节。鉴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井下矿山测量拥有自身的特征。在测量工作中,测量控制网中的陀螺定向边数的计算就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数据。这项测绘理论在国内外也拥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我国的井下矿山测量从早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就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现阶段,高新技术的普级和运用为井下矿山测量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操作方式。然而,在井下测量中,基础的测绘工作组成环节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 井下矿山测量的基本阐述

井下矿山测量的工作环境多处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矿区,我国的矿藏资源地理分部极为广阔,且极不均衡,部分矿藏开发区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给矿山测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综合种种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矿山测量的作业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工艺方法。在井下矿山测量中,通常会遇见无法通视的情形,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下,照相也较难有效开展。同时,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上,也会出现电磁波传导困难的状况,而陀螺经纬仪在井下定位中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现阶段,电子激光经纬仪的运用,在斜井施工测量管理和绘图上,不仅有效的提高了速率,还大幅的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当前,地面遥感技术及现代新测绘设备的运用,让井下矿山测量逐步的摆脱了原始的操作方式,不仅更为节省人力和时间,还大大的提高了测绘的精确性。然而,由于某些测量技术,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难以大面积推广,在使用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井下矿山测绘工作,务必全部遵循我国《测绘法》的规定,即测绘工作人员必须拥有专业的证书,相关的督导和行业主管部门也务必拥有规定以上的资质。当前,根据各个矿山属性的不同,矿山测绘的成果大都是处于“自享”的状态。

2.井下矿山测量控制网的设计

井下矿山测量控制网的主要设计任务,就是保持导线的最远点精度,能使导线的陀螺定向边数计算误差在控制范围内。计算陀螺定向边数,是在可靠性为0.997的条件下进行的,也可理解为是在置信概率或者置信水平为0.997的条件下进行计算的。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矿山测量技术规程就对精度做出了规定,要确保将巷道平面的精度。在我国的矿山测量控制网的设计中,针对陀螺定向边数的计算并没有考虑到系统本身的极端误差。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会用控制网本身的定向误差,导致点位误差。据实践总结,有时候这个误差 值较大,并可能对导线网的总的点位误差带来较大的影响。

井下矿山测量控制网中,任意的陀螺定向边,其方位角的误差计算方式将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陀螺经纬仪改正数的起始边坐标方位角会存在误差,这个误差值会影响最后的总体结果;另外,地面陀螺方位角也会存在误差;最后是井下定边陀螺方位角的误差。这三个方位角的误差值的平方和,进行开方计算,就得到了整体的系统误差。在测量计算的过程中,前两个因素是陀螺经纬仪改正数的误差,因起始边坐标方位角的误差可能很小,大约在正负2″到正负5″之间,所以可以忽略。测绘期间,陀螺经纬仪的改正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要最终确定这一误差便需要长期的观测。

3.井下矿山测量控制网中陀螺定向边数的计算

3.1 消除陀螺定向边数计算误差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已知的起始边上进行长期的重复观测,确定改正数,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分别观测五次左右,取其平均值;第二种方法是在测绘开始之前观测两次,并在井下确定3、4条定边,再观测两次,一共进行4次观测,取其平均值;第三种方式是在开始之前,进行10天以上的观测,确定改正数,然后在每天的井下定向观测之后再确定一次改正数,将观测期间的所有陀螺定向边数的观测值求其平均数。第三种方式是一种非常复杂且工作量繁重的方法,且对时间的敏感度较差,使用的范围较小。

三种消除误差的方式各有其使用的范围,并各有特点。第一种方式获得的误差值较大,第二种方法获得的误差值最大,第三种方法的误差值最低。在计算陀螺定向边数的时候,第一种方式是最可取的。它不仅能够消除定向误差对测量控制网各部分相互位置的影响,还能解决巷道贯通的问题,其运用范围较为广泛,是一种可以推广使用的方法。

3.2 陀螺定向边数的计算

我们在第一种方式下,分析陀螺定向边数的计算。

首先,控制网的点位误差通过定向误差计算而来,它与待定点的导线长度成正比。

在陀螺经纬仪定向边分段的过程中,导线点位的总误差通过长期的实践观测可以获得。

其中,定向误差所引起的导线点的点位误差( )、边长丈量时偶然误差的影响系数(μ)及系统误差系数(λ)、水平角测角误差( )、导线边数(n)和杯陀螺经纬仪分成的段数(k),都将影响经纬仪导线点位的总误差( )。

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计算陀螺定向边数的时候,可利用反映分段长度变化与到点长度和点位误差关系的曲线图,来简单迅速的确定定向边数。陀螺经纬仪定向边的边数就是如此确定的。在定向误差为正负10″和正负15″之间,绘制出分段长度与导线长度和最远点误差的关系图。我们通过图可以观测到,根据确定的导线距离和最远点的误差,只要误差能控制在曲线2、3之间或者3、4之间,便可以获得导线分段的必要长度,并进一步求得陀螺定向边的边数。

一般情况下,矿山井下控制网的设计过程中,井底的车场起点到导线终点的总长度,关系着未来较长时间的矿藏采挖工作,陀螺定向边数的计算根据第一种控制网的设计方式完成,即可保证测绘工作的可靠性。若是控制网有多个部分,陀螺定向边数将取各个单独部分的数值总和。井下矿山的陀螺定向边数的计算误差应在正负10″和正负15″之间,这也是工程测量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而来的。

长期的实践和分析也表明,在井下矿山测量控制网的设计工作中,可靠性在大于等于0.997的范围内,井田的两翼可以长达7公里,若是希望两翼更长,则需要采用控制网的辅助归心,且不宜设计分段长度小于500米的控制网。根据井下矿山的测量控制网的最远点误差和控制网的可靠性,每个导线的长度和绘制的曲线图均可以确定陀螺定向边数。

参考文献:

篇3

0 前言

空间信息技术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其核心和主体是“3S”技术,即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已构成当代高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对地观测手段相比,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全球或大区域精确定位的高频度宏观影像 ,扩大了人类的视野,加深了对地球及其变化的了解。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已在全球与区域通信、导航定位、资源调查、灾害和环境的动态监测、区域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近年来,中国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其中,遥感信息技术方面,已建立资源卫星数据服务体系,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相应遥感数据生产加工市场潜力巨大,相关企业也正在迅速发展与壮大。此外,卫星定位技术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群体[2]。矿山测量应用于矿区生产与管理的各个环节,矿山测量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理论和技术上基本能够满足矿山开采生产的要求,但信息时代的矿山测量面临的是新的任务和要求,近十几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测量界取得了较大进展,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先进技术已经在一些矿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 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以“3S”集成为主导的空间信息技术体系已逐渐成为测绘学或地球信息学(Geoinformatics或Geomatics)新的技术体系和工作模式,其先进性、时效性明显。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现代测绘仪器、技术正处于快速的发展之中。空间信息技术是矿山测量实现其现代任务的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证,以“3S”技术和其他测量仪器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矿区资料环境信息系统就是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测量中应用的综合性成果[1]。

1.1 遥感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遥感依据不同的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发射,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遥感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航空遥感作为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手段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卫星遥感用于测图也正在矿究之中并已取得一些意义重大的成果,基于遥感资料建立数字地面模型(DTM)进而应用于测绘工作已获得了较多的应用。

遥感科技正在走向定量化 、自动化与实用化。遥感观测技术向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和三高(高分辨率、高光谱、高时相)的方向发展;1m及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已商品化;具有几十、上百个光谱段的高光谱遥感正在从航空向航天平台迈进,它能够鉴定矿物岩石的成分及土壤的物化性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与应用发展喜人;无地面控制遥感影像定位技术,国际上已达到15m甚至更高的精度[3]。

遥感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已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遥感资料,可获取矿区实时、动态、综合的信息源,对矿区环境进行监测,为矿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在进行找矿、矿区地质条件研究、煤层顶底板研究等方面也已得到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微波遥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InSAR 利用雷达信号的相位信息提取地球表面的高精度三维信息,可以测量地面点的高程变化,是目前空间遥感技术中获取高程信息精度最高的一项技术,由于它可以获得全球高精度的(毫米级)、高可靠性的(全天时、全天候)地表变化信息,因此能够有效地监测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表形变。

1.2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批准,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全球定位系统共三部分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装置部分等。GPS的主要特点是全天候、全球覆盖、三位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效率及应用广泛。未来几年中,GPS和俄国研制的GLONASS两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技术水平、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有中国参与的欧洲Galileo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5年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将于 2010年前后建成,其精度和性能将大大优于目前的 GPS系统,从而打破美国GPS在全球的垄断局面[2]。

GPS作为一项引起传统测绘观念重大变革的技术,已经成为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最具潜力的全能型技术,在矿山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导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GPS不仅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高度灵活性的优点,而且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无严格的控制测量等级之分,不必考虑测点间通视,不需造标,不存在误差积累,可同时进行三维定位等优点,在外业测量模式、误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面是对传统测绘观念的革命性转变。

目前,在矿山测量中,主要应用GPS技术建立区域性或局域性的大地测量GPS控制网,进行矿区地表移动监测等等。其中,定位精度比 DGPS高100倍的GPS-RTK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以其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等优势,在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传统的定位和施工放样,不仅仪器种类繁多,需要人员多,而且精度容易受施工作业现场影响。GPS-RTK 综合了其他测量仪器的功能,提高了作业效率,对于图形的数字化管理和使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利用 GPS-RTK 测量手段可以得到每一个测点的三维坐标,并采用数据、图形和位置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到不同的应用环境中,解决了图形不能统一到国家坐标系中这一问题。GPS-RTK 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使得代表着当今尖端科学水平的3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成功实现突破[3]。

1.3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GIS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应用系统,它能把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有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并把地理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种应用对象、Internet、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融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来采集、存储、编辑、显示、转换、分析与输出地理图形及其属性数据。这样,就可根据用户需要将这些信息图文并茂地输送给用户,便于使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对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发展和应用对测绘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是现代测绘技术的重大技术支撑。GIS正在向地理信息科学或空间信息科学的方向发展,并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互借鉴、渗透,将成为一门独特的影响广泛的空间信息科学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领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向:GIS技术建立多源数据找矿模型、矿山地理信息系统(Mine GIS,MGIS)和三维矿山[4]。目前虽然在我国矿山资源勘查、开发和生产管理中已经有多种GIS软件系统发挥了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如地下矿产资源数据获取不易性、不完整性及矿山地下采掘空间动态性等等,使得这些软件在矿山不完全实用,因此致力于研发适宜矿山特点的矿山地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十几年来国内外的科技人员特别是矿业界的科技人员在MGIS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方法及实用软件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三维矿山是矿山客观实体的一个模型描述, 通过三维矿山的建设,地质、矿业界人士能够更直观、更精确地圈定矿体边界,了解不同矿体分布的三维形态,准确地解译和圈定地下地质体,借以指导矿业开发和深部找矿预测,现在三维矿山已成为地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技术前沿和热点。

2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平面模型在向空间模型转化,数值记录在向数字模型转化 ,测绘科学也正逐步发展为内涵更为丰富的地球空间信息学,以“3S”集成技术为主导的空间信息技术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其对于矿山测量的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空间信息技术技术的推动下,矿山测量学正在演绎着深刻的变革,朝着“矿山空间信息学”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3snews中国地理空间产业门户网站[OL].http:///.

篇4

 

0.引言

由于测角和量边误差的积累,必然会使导线点的位置产生误差。毕业论文,公式推导。。测角和量边误差是使导线点产生误差的根本因素。本文引用科学实验法中的“控制变量法”来推导支导线终点位置误差。“控制变量法”是指在分析每一个影响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的时候,假设其它的影响因素对结果是没有影响或暂且不考虑其影响,这样得出的结果即为某一影响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大小。

1.经典的理论方法推导支导线终点误差

《矿山测量》教科书用了大量的篇幅,依据误差传播的基本规律对支导线点位误差公式进行了推导,其思路清晰、理论易懂,推导测角误差所引起的终点点位误差。

图1-1支导线终点误差示意图

导线终点k的坐标是所有角度及边长的函数。根据偶然误差传播律,可得利用钢尺量距时终点k的坐标误差公式:

(1-1)

式中为导线各到导线终点K的连线长度

a为偶然误差系数,b为系统误差系数

为导线各边长

L为导线始点与终点的连线的长度。

2.相邻点法推导支导线终点误差

科教书中的推导方法经典,但是推导过程复杂繁琐,不易记忆。所以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推导方法来简化该推导过程,这样跟容易理解。以下为该方法的主要介绍。

2.1 经纬仪支导线任意相邻两点间误差传递公式

由经纬仪支导线测量知,导线点的位置误差主要是由于测角误差和量边误差的积累而产生的,而支导线测量的特点是依此传递的,每测站的测角和量边都是独立完成,对于任意相邻两导线点,假定其中一点为起算点,则另一点的坐标可表示为:

(2-2)

其中: 为相邻两导线点间的水平距离;n为两导线点之间的方位角。由误差传播规律知,任意相邻两导线点之间测角误差和量边误差对纵坐标的点位误差的影响为:

(2-3)

同理可求出对横坐标的点位误差

2.2 方位角传递误差引起的相邻导线点点位误差

导线任意边的方位角是测角的函数,其公式可表示为:

(2-4)

式中 —— 起算导线边的方位角;

­——所测导线各左角。毕业论文,公式推导。。

由式(2-1)式不难看出 ,式中的第二项是方位角传递误差引起的相邻导线点点位误差

假定起算方位角无误差,当测角精度相同,,根据误差传播规律有:

将上式代入方位角传递误差的公式推得:

(2-5)

2.3 终点点位误差的公式推导

将(2-4)式代入到(2-5)式得

同理

以上各式相加从而推出横坐标的点位误差

(2-6)

上式中第一项为起算点中误差,第二项为量边中误差。假定起算点无误差,量边误差采用教科书中推导值,则推出公式如公式(1-1)所示。

3.直接分析图形的方法,推导出公式

以上方法虽然比经典的方法简单一些,但仍少不了复杂的公式推导。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分析,从图形着手总结出新的方法,更加直观简便,以供大家参考研究。

3.1测角误差引起的支导线终点的位置误差

假设所测量的所有转角中,只有第一个转角有误差,其他的转角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在图形上表现为,所测量的导线绕着已知点1,以为半径整体发生了旋转,如图3-1所示。

图3-1

由图1可知,支导线终点K偏离真实位置的线量大小为=。其中为导线各到导线终点K的连线长度。

假设所测量的所有转角中,只有第二个转角有误差,其他的转角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在图形上表现为,所测量的导线绕着导线点2,以为半径整体发生了旋转.,如图3-2所示。

图3-2

由图2可知,支导线终点K偏离真实位置的线量大小为 =。

同理,我们可以求出第i个转角的误差使导线终点偏离真实位置的线量大小为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在没有明显错误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每个转角的测量都有误差,且测量中误差大小相等,都会对导线的终点产生,使其偏离真实的位置。所以综合考虑测角误差使终点偏离真实位置的大小为。

3.2量边误差引起的支导线终点的位置误差

对于光电测距导线来说,测距误差为式中A为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为个导线边长。对于钢尺量距而言,测距误差为式中a为偶然误差系数,b为系统误差系数。由于钢尺量边常有系统误差存在,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量边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对于终点K的坐标影响。这里我们只讨论钢尺量距

(1)量边偶然误差的影响

当无明显的系统误差时,即b=0,则。这是第i条边的误差对最终点位置的影响大小。综合考虑,当b=0时,量边对最终点的影响大小为

(2)量边系统误差的影响

当量边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时,由于它对边长的影响是单方面的,其大小与边长成正比。如图3-3所示,ABCDE为正确导线,假设在这条导线中没有其他误差的影响,只考虑量边系统误差的影响,而且假设所有边长均按相同比例伸,从而使导线变成A′B′C′D′E′,不难看出,它与正确导线的形状相似,因而导线各点的位置都从原来的正确位置,沿着该点与起始点A的连线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其大小为相应连线的长度乘以系统误差影响系数b。

BB′=b×ABCC′=b×AC

DD′=b×ADEE′=b×AE

由此可见,由量边系统误差所引起的支导线终点的位置误差为

EE′=b×AE=bL

式中L为导线始点与终点的连线(叫做闭合线)的长度。

所以量边误差所引起的导线终点误差为

图3-3量边系统误差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测角量边误差对导线终点的影响大小与公式(1-1)一样。无论用那种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肯定是统一的。

4 总结

在井下测量作业过程中,无论是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的误差精度估计还是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经纬仪支导线都应用相当广泛。工作人员和学者对其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许多宝贵的理论和经验。这些经验给我们以后的实践带来了诸多的方便,我们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作和研究中,这也有利用我们以后学习和工作。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导线的精度与测角量边的精度、测站数目和导线的形状有关,而测角误差的影响对导线的精度起决定性作用。毕业论文,公式推导。。

(2)为了提高导线精度,减小导线点点位误差,首先应注意提高测角精度,同时应适当增大边长,已减小测站个数。

(3)有条件时,要尽量将导线布设成闭合图形,闭合导线可以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

(4) R越大,误差越大,故有直伸型导线误差最大,曲折型导线较小。

参考文献:

[1]张国良,朱家钰,顾和和.矿山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215-219

[2]周立吴,张国良,林家聪编.生产矿井测量[M]//矿山测量学(第一分册).北京: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1987.

[3]付金峰,高洁等.相邻点法推导支导线终点误差[J].矿山测量.2004,1:49-50

篇5

一、引言

矿山测量工作是指导和监督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采矿一线服务及平衡生产方面提供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项目增加,内容日趋复杂,对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技术,增强井下测量技术的免疫性显得格外重要。矿山包括矿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井巷施工测量、井巷贯通测量、矿块施工和采场验收测量、矿区路线测量、采剥工程测量及矿山移动的观测等。其中矿山的井下测量是矿山测量的重要部分,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矿山井下测量的特点

煤矿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煤矿生产建设、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规划等技术工作的基础。煤矿井下测量工作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地面和井下测量的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为各种不同的井下测量工作提供相关的可靠数据,对于地面系统:要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对地面设施的建设进行相关测量;对于井下系统,在煤矿生产的每一个井下环节,对井下的环节根据国家的规定进行监督;利用测绘资料,解决在煤矿生产中的相关问题,并为煤矿灾害的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建立有关地表、岩层和建筑物变形方面的观测平台,方便分析矿井表面的地形情况,从而完成矿井表面的地籍测量工作。井下的测量工作,是对井下巷道进行测设、标定,收集信息资料就是要测绘各种煤矿井下相关测量图,满足煤矿企业在井下的生产需要;根据矿区的地表状况,设计和修改各类煤柱,完成井下的各种测目标,分析并解决井下工作的相关问题,并且要参与煤矿企业的长久生产发展的工作制定。

三、矿山井下测量的基本工作

井下测量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巷道施工的据进工程、开拓工程和贯通工程等等。在井巷开拓和采矿工程设计时,在对井下巷道的开挖设计中对巷道的掘进方向、坡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巷道施工时的测量工作,就是根据设计要求,将其标定在实地上,其中主要的测量工作就是给出巷道的中线和腰线。中线是巷道在水平面内的方向线,通常标设在巷道顶板上,用于指示巷道的掘进方向。巷道腰线是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方向线,标设在巷道两帮上,用于控制巷道掘进时的坡度。同一矿井的腰线高于轨面设计高程应为一个定值,例如我公司井下三采区轨道、胶带、回风巷腰线距底板(轨面) 1.4 m。巷道施工测量是生产矿井的日常测量工作,它是在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直接与生产(建设)联系。所以在施工测量之前,应该认真、仔细审阅设计图纸,了解巷道的性质和用途,弄清新老巷道的几何关系,以及设计巷道周围的地质条件,水、采空区等情况。必要时,应该用解析法或图解法检查设计要素;然后才能到现场进行标定。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应及时给出中、腰线,随时检查并填绘矿图。巷道施工测量直接关系着采矿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施工人员及矿井的安全,矿山测量人员必须认真、及时、细心地配合施工部门进行工作。

四、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矿山井下测量的环境差,必须做好下井前的准备

矿山井下作业环境差,难度大,必须做好全面的准备:1在风流较大的巷道提前考虑采取挡风措施。我们一般在进行工作时是先关下抽风机。2在测量路线与繁忙的运输线路重合是要申请时间,以免在测量过程中造成临时中断甚至返工或因急躁而出现错误。3、有些巷道由于季节原因都会有很大雾气,对于瞄准目标有很大影响,更影响全站仪测距,经常出现能瞄准目标却无法测出距离的情况。在这样的巷道施测时导线应适当缩短导线边长。如果s短边长后造成测量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则要考虑改变测量路线或选择合适的时间段,一般夏季井下巷道空气湿度大,较易形成雾气,秋冬季节巷道较干燥。

4.2 下井前的工具资料要齐全,以避免在作业的过程中影响进度和质量

4.2.1、工具准备

仪器选定后还要对工具包进行检查,记录本、笔、钢尺、垂球、垂子是否齐全。例如平时经过使用经纬仪放线在全站仪时要检查电池电量。在日常仪器过程中发现2C超限、指标差超限、气泡不居中等问题应及时检校。此外还应定期检查仪器的螺丝、旋钮是否牢固、可靠,否则一旦下井后在发现脚架不稳又无合手工具,将会相当麻烦。

4.2.2、资料准备

拨门点与测点距离、挂线方向、起算点方位等。要是需要坐标定向挂线的还要检查起算坐标挂线坐标超全没有,有无遗漏及错误。以上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小问题,但是一旦出问题就得上井去取既费工费时又影响施工进度。所以在井下测量工作前由测量小组的每个人根据测量分工清点各自应带的东西,同一个测量地点尽量使用同一个测量原始记录本,这样万一少带数据,也可能从记录本中找出来可用数据,保证测量工作能进行。

4.2.3、井下测点的使用

1、无论前视、后视还是仪器站一定要保证测线可自由下垂,防止出现对点错误。2、防止用错测点:实例在鱼儿山坑口实习期间,在深部负125中段测导线点时。由于巷道喷浆把测点覆盖后,由工人错误的写上。虽然此事未造成后果,但吸取的教训是一定要严格执行规程,在复测检查角的同时也要认真检查距离。以便检核所用导线点得正确与否。同时,每次测量时前视人员应把所用导线点亲自指给给仪器观测者。同样仪器观测者把测点指给后视人员。这样可能避免用错测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观测、记录、资料检校 。由于井下观测条件较差,观测线路上人员、矿车多。在观测时一定不能急躁,读数要清晰,记录要规范像一些数字0、6、9及7、1要写清楚。有些记录人员习惯在第一镜位读完后就提前把第二镜位的大数提前写好,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殊不知这样容易产生固定思维,在第一镜位读错后无法发现,从而使这一校核手段失去作用。另外在校对记录本时也要细心,独立计算,避免因记录人员已计算数据的影响。后检校人员受前检校人员计算结果的影响产生固定思维也没有检查出来。因此在记录、检查、计算的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始终保持高度责任心和严、细、实的工作作风。

五、总结

矿山井下测量是矿山地下矿产开采的的重要安全保障,在进行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规范,矿山井下测量时执行地下开采的重要基础保障。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井下测量能够指导施工队根据开挖开采图进行施工,是保证安全开挖和节省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立吾,张国立,林家聪. 生产矿井测量.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2] 李正中. 测绘工程管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3] 李正中. 贯通导线中加测陀螺边的几个问题. 矿山测量,2007

[4] 刘长发.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

[5] 赵萍.悬挂罗盘使用方法及其应用现状[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

篇6

一、概述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在最近的几年得到了迅速推广,这主要依赖于GPS系统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我们先了解一下GPS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矿上测量领域的应用特点。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测量用户当然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GPS地面控制系统主要设立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和美国本土。 GPS的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器等组成,其作用是接收GPS卫星发出的信号,利用信

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在测量领域,随着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GPS定位装置和高精度的技术指标为矿山工程测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GPS系统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一)准备工作

收集测区的相关资料,包括测区地形图,现有控制点等级、资料,充分了解测区的交通、通讯、气象等情况。

结合矿区需要和实地情况,以及GPS网布设规范,埋石点位满足一下要求:

①点位周围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要符合相关规定;

②远离大功率发射源,远离高压线,避免干扰卫星接受效果;

③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④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的展开和联测;

(二)矿山测量GPS网的建立

建立矿山GPS网的目的,主要是建立高精度施工控制网,以便利用这些网点的坐标直接得到并能达到施工所需要的精度要求。在处理GPS网各种数据过程中,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保证了GPS差分的相对定位高精度。而且,在各种坐标转换中,没有涉及到由WGS-84坐标转换为我国参心坐标系的问题,因此不会受到转换参数求定误差的影响。另外该网也没有与国家平面控制网联测,所以,也不会受到地面控制网测量误差的影响,仍然保持原来的GPS差分相对定位的高精度。因此。用这种方法所建立的独立坐标系工程平面控制网,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坐标转换,是能达到贯通测量和各种施工测量精度要求的。

(三)外业测量

依据国家测绘局1992年颁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作业。根据矿山GPS网精度要求高、点距短和交通便利等特点,我们将网的各时段采用边联式进行连结,并按照卫星可见情况预报表制定每天最佳观测时间,每个三角形按2个时段进行观测,时段内队每颗卫星连续跟踪时间不得小于5min,观测值采样间隔为15秒,观测时段长确保60min,每站组成的几何图形(PDOP)值为3-5左右,远小于10的规定。

1、外业观测按照设计图逐点逐边循序推进。

2、GPS网主要技术指标

R(平均重复设站率)=3.0,大于规范所规定的2的指标。

平均可靠性指数:K=0.5.

(四)数据处理

外业观测结束后将GPS 中的数据传入计算机中,采用南方公司的软件(包括采集器与计算机通讯软件、基线向量处理软件、网平差及坐标转换软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分析。过程可分为基线解算与检核、GPS 控制网平差计算两个步骤。

(五)高程问题

为了验证GPS测定的高程精度,在测区布设由国家Ⅱ等水准点为起算点的环形水准路线,采用Ⅲ等水准精度进行观测,其中两个水准点与GPS点近井点相重合。其目的是将GPS测得的大地高转换至施工所需要的正常高。转换公式:N=h=H0。

如果知道某点的大地高h和高程异常值N,则可求出正常高H0,因此,们采用了曲面拟合的方法。根据已知点的异常值N和平面坐标(X,Y),用计算的方法拟合出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再用内插求出GPS个点的异常值,以求出各点的正常高。

(六)贯通精度

贯通误差主要是横向误差,而这种误差主要来自近井点横向误差和峒内施工定向边的误差。因此,近井点、定向点和迎头方向,应尽量在一条直线上。近井点与定向点的距离应根据现场情况尽量远一些,可避免横向误差的产生。尤其是峒内曲线部分,由于后视距离短,产生横向误差的可能更大。因此,仪器对中应特别谨慎。

三、总结

GPS测量使我们解决了使用传统测量方法在各个控制点互不通视的条件下无法解决的问题, RTK测量可以用于工程的控制测量是非常有效的新技术。

GPS作业有着极高的精度. 它的作业不受距离限制,非常适合国家大地点破坏严重区、地形条件困难地区、局部重点工程地区等.

GPS测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及成果质量. 它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整个作业过程由徽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自动记录、自动数据预处理、自动平差计算.

RTK技术将彻底改变矿山测量模式。 RTK能实时地得出所在位置的空间三维坐标,它可以直接进行实地实时放样、中桩测量、点位测量等。

GPS测量可以极大地降低劳动作业强度,减少野外砍伐工作量,提高作业效率. 一般GPS测量作业效率为常规测量方法的3倍以上.

GPS高精度测量同高精度的平面测量一样,是GPS测量应用的重要领域. 特别是在当前高等级公路逐渐向山岭重丘区发展的形势下,往往由于这些地区地形条件的限制,实施常规的几何水准测量有困难, GPS高程测量无凝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编著 测绘出版社 1994.8

2、李天河.矿山测量,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12

篇7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of mine is a balanced production and guidance of safe working. Shoulder calibration task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ining enterprises, underground mine, measuring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often appear in the actual work in the paper were analyzed to identify problems and make good downhole measurement, we should note issues.

Keywords: Mine Surveying;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D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矿山井下测量常见的问题

矿山企业从事生产要求矿山井下测量工作认真细致,提供的数据准确图纸及时。它对于矿井的开拓、准备、回采巷道的测设,标定任务,其与设计、施工紧密相联,起着非常重要的的作用测量工作中不能疏忽大意,不然的话就会给矿山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测量工作人员都应当十分的认真和严谨,尽可能的减少由于疏忽而造成的问题。矿山测量工作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 1由于下井的时候所带工具给线数据不全测量人员常常到了工作地点才发现没有带齐工具或者给线所需的数据没有抄全。这些虽然是一些很小的问题,但是它都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1. 2就是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用错导线点,由于前视人员、后视人员、或仪器操作人员不专注用错了导线点,引起的测量数据错误。通风巷施测导线时,后视者把后视点挂错,上井之后计算导时线,才发现迎头点的方位比施工标定的方位大了2°50′还,以为是施工的时候给错了方向,第二天重新观测了这段导线,发现原来此站的观测角错了,现场仔细找了原因,原来距此后视点前0. 7 m的一架棚子上还有一个以前用的测点,所挂线绳已旧,后视人员到此后不问清楚就把那个以前用的测点挂上,导致导线测量错误。

1. 3井下生产紧张造成观测者测量时读错数观测者是测量工作的关键,一定要细心。但有时由于紧张或身体不适也出现读数的错误。读数经常出现在整数上。如在山东烟台鑫泰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沙旺矿区运输巷给拐弯线时,仪器观测者把测量角度多读了1°,导致施工的巷道大了1°,直到复测导线时才发现这个角大了1°,虽然施工距离还不远,及时发现了这一错误,但是也为现场施工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1. 4不良习惯和人员缺少导致导线复测不及时规程规定基本控制导线每300~500 m,采区控制导线每30~100 m必须进行复测,但有时认为距离远点没有问题或者人员不够应付生产以后再测,等复测时,导线误差增大,迎头方位发生很大偏差。

1. 5由于施工现场不给测量时间或者记录者不认真,记录本记录不全在井下作业,由于施工单位不给测量时间,有时测量人员容易急躁,未将测量数据记录完全,如仪器高、战标高、测点的左右帮数、巷道测点处的全高、以及点前数、变断面数据等。特别在施工现场测量最后一站的前视点的高程时,由于急着标定,往往忘记记录新测点的各项数据,上井后,整理资料时,无法推算出最后一个测点的高程。在区队施工过程中,盲目赶进尺,在中腰线标定通知下发的情况下不按照通知执行,这些情况通常表现在高程控制方面,如区队没有严格按照腰线施工,提早或者晚起坡,从而导致了现场与标定通知不符,从而达不到或者超出起坡后的应有高度。施工区队在执行的过程中用坡度规直接在腰线位置开始变坡,导致到位后高程比实际预测高程高了,出现高程控制的错误。

1. 6记录者的素质和习惯导致方位角推算错误由于是井下作业,必须在现场标定施工的中平线。所以记录者要及时进行水平角、倾角的推算和坐标的计算和测量反算。还要推算出本站的方位角、标定水平角、贯通巷道的倾角,现场的中腰线的标定也一定出错。上井后,若不及时检查原始记录本和计算各项标定数据,就不能及时发现测量错误和标定数据的错误,这样会对施工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会出现贯通事故,误透老巷,造成塌方、水的涌出等重大事故。如在某有限责任公司土堆矿区掘进的+125 m上风补巷通风正眼时,由于记录者不够认真,在现场计算标定中腰线时算错了上山的倾角,造成透点的坐标及贯通的坡度算错,最后致使现场中腰线标定错误。上井后,计算者和对算者又没有对原始记录本认真检查,按照错误的倾角计算出井下的错误坐标。没能及时发现错误,造成井下贯通点比原设计低了2. 4 m,为井下生产带来困难,为企业造成损失。

2针对井下测量常见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为了杜绝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的各种失误对井下工程造成的影响及严重的后果,确保井下生产顺利进行,必须加强测量人员的专业业务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测量人员在井下测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数据做到两人检查、两人计算。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井下进行测量工作前,由测量小组的每个人根据测量分工清点各自应带的东西。检查所带工具的完好,是否缺损。同一个测量地点必须用同一个测量记录本,这样可保证今后使用时能够找到测量的原始记录。

(2) 每次测量时,都要把测点周围的无用的线绳标记毁掉,并把没用的点号及时擦掉,把使用的点号写清楚,以防用错测点。同时,每次测量时前视人员应把所用导线点亲自指给仪器观测者。同样,仪器观测者把测点指给后视人员。这样,可以避免用错测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加强井下测量人员的日常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技术业务水平。要让测量人员在实践中尽量多练习井下测量仪器的整平、对中、读数、瞄准目标、以及给线方法。井下的记录、计算、反算、能及中腰线标定数据的计算等,以及给完线后如何校对所给线的正确与否。上井后及时计算井下的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及时下井更正。

(4) 严格按规程作业,及时复测井下各类导线。现在井下采用的测量方法一般都是重叠测量。即在本次测量中,要对上次测量的结果进行复测。同时,下一次的测量对本次的测量进行复测。若检查角不符合规程要求,应退回上一站进行重测,直到符合规程要求为止。按规程每30~100米测量一次导线。这样,即使出现错误,也可及时发现,减少损失。

(5) 测量人员一定要要积极与区队保持联系,经常深入现场检查腰线的使用情况,以此来确保区队能够严格按照标注的中腰线施工。同时,为了避免使用方法不同造成的错误,区队与测量组一定要同一腰线标定方法。特别是在开门口挂线及腰线通知单下发之后的几天中,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让问题出现。

(6) 仪器观测者和记录者要相互提醒,在离开现场前,应检查各种记录是否齐全,不要急着离开工作现场,以免导致记录不全,给内业计算工作造成麻烦。

(7) 在进行最后的标定时,仪器观测者和记录者要互换工作。仪器观测者应重新严格地对测量资料进行检查,确保无误可进行标定。若发现标定方位与实际巷道方位不一致时,应再次检查记录、方位,确定无误后方可继续标定。同时,上井后应及时检查原始记录本、计算坐标,最好上井后立即完成以上计算,如发现有误,要立即下井进行改正,以防造成不必要地损失。

3结论

多年来的矿山测量实践经验证明,要搞好井下测量工作,杜绝各类测量事故,减少因测量工作给生产造成的损失,要求测量人员既要技术过硬、全面,又要仔细认真,想到每天、每一项测量工作的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数据,需要提供的资料等。一定要做到准确周全,不能有半点疏忽。

参考文献:

[1]梁斌等.矿山测量常见问题浅析及预防措施[J].煤矿

现代化, 2009(2): 98-99.

[2]解希臣等.严细深全抓管理做好矿山测量工作[J].山

东煤炭科技, 2005(4).

作者简介:姜维(1976-),男,1998年7月毕业于湖北黄石高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了工程技术职业全球化和工程专业人才跨国流动,相应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工程教育的体制和办学条件不同,如何界定和评价其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各国工程教育专业可比性和等效性的专业认证,是工程专业教育界和工程技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出的工程科技人才总量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扩展为大众教育,与精英阶段培养出的“杰出工程师”相比,目前教育质量落差较大,越来越引起公众的不满;二是我国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相当欠缺,迫切需要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评估体系。本文结合专业认证,探讨如何设置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测绘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对采矿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专业国际互认,提升专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工程教育的学位互认协议有《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和《首尔协议》等4个,其中《华盛顿协议》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1989年签约之初,这个协议覆盖了3大洲的6个国家,即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目前《华盛顿协议》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吸引了覆盖27国的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前来谈判入盟问题。我国在2005年、2007年、2009年作为华盛顿协议体系的观察员参加,2013年11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二十一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取得高速发展,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学科于2013年5月接受并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笔者有幸参与组织、实施了本次专业认证工作。以下是笔者作为专业认证全程准备工作主要参与者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以供其他院校参考。

1 专业认证标准

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

1.1 通用标准

通用标准共包含7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包括专业吸引优秀生源、学生指导、学生表现跟踪与评估、转专业、转学等制度;(2)培养目标,包括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修订;(3)毕业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创新和团队精神、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等;(4)持续改进,包括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5)课程体系,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等课程;(6)师资队伍,包括教师人数、教师结构、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工程背景、教师教学时间等;(7)支持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实习基地、计算机和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教学经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等。在上述通用标准中,课程体系方面的内容很模糊,只给出了工程教育专业应在哪些方面开设课程,并没具体的课程名称。

1.2 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补充标准。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测绘专业补充标准包括3个方面:

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理论课程包括:(1)数学、物理类课程,其中数学类课程应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等基本知识。物理类课程应包括力学、振动、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光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电磁学等基础知识;(2)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工程制图及电工与电子技术等;(3)专业基础类课,教学内容为: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等;(4)专业类课程,作为煤炭行业特色高校,除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基础、GPS现代定位技术等核心知识需要掌握外,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还应该包括矿山开采及沉陷控制工程、矿山测量学及土地复垦工程等。实践环节包括:(1)课程设计: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课程设计等;(2)现场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密切产学研合作,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3)科技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毕业设计(论文)一项,要求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且以工程设计为主,需有明确的应用背景。

师资队伍。有两点要求,一是从事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必须有毕业于采矿工程专业,部分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学习经历,二是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工程背景,即从事本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以上的教师至少要有6个月以上的厂矿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

支持条件,包括专业资料、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一是专业资料,要求配备各种高质量的(含最新的)、充足的教材、参考书和相关的中外文图书、期刊、工具手册、电子资源等各类资料,其中包括国内外典型测绘工程案例;二是实验条件,一是要求实验设备完备、充足、性能优良,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且实验室布置合理、安全,二是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实验;三是实践基地,需拥有校内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和以校外矿山企业为主的实践基地。

从上述通用标准和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可看出,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细化的基础,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可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支撑条件是课程教学的配套体系,对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因此,要使学生毕业时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最基础的是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2 课程体系建设

2.1 以培养目标为细化标准,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测绘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空间信息采集、表达、处理与利用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能通过运用全站仪、陀螺经纬仪、计算机、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仪器手段或常规测绘方法,在城建、土地、房地产、矿山、交通、水利等部门从事各种工程的测量制图、勘测设计、资源环境信息分析处理及相关的设计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如城市与厂矿工程测量、测量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制图。地理与土地信息系统开发、地籍测量与房地产管理、变形与沉陷观测及其控制、国土资源评价与管理等。

衡量培养目标实现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空间信息采集、表达与处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知识,即学生应掌握:(1)测绘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测绘工程的设计及实施方法;(3)基础测绘、矿山测量、土地复垦等技术;(4)先进的测绘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测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5)国家有关采测绘生产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测绘学科的发展动态;(7)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前述7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毕业。为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可从毕业生具有上述7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如开设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基础、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现代测绘新技术、测绘法律法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以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符合专业认证中测绘专业补充标准“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要求。

2.2 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认证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学生的实践,针对这要求,需要加强“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可设置各类课程设计和实习,训练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因此,除理论课程体系外,还要设置实践课,如测量学基础实习、矿山认识实习、摄影测量基础实习、基础地形图测绘生产实习、测绘毕业实习、大地测量课程设计、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另外在有条件的厂矿企业,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为实践课顺利进行提供实景场所。专业认证一个显著的特色是要求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教学,来自现场的教师把行业发展形势和需求反馈到教学,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真正解决现场需要,因此,可设置一些反映行业形势的课程,如数字化测绘、现代测绘新技术、矿山测量新技术等课程作为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另外,测绘专业属于工科,除开设一些诸如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外,还需按照工程认证“通用标准”并结合“测绘专业补充标准”设置数学、力学和信息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

2.3 以毕业生服务行业为特色,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篇9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391-0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也变得日益庞大,再加上工程测绘大多需要在艰苦的野外环境下进行,传统的测绘由于需要操作人员长驻守在测绘地点以保证测绘的准确性,已经无法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而现代测绘技术的出现对于解决传统工程测量的难题有重要的意义,开始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工程测量

所谓在工程测量,是指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施工等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在规划设计阶段,要提供可靠完整的地形资料;在施工阶段,要按规定精度进行定线放样;在经营管理阶段,要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以判断它们的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使用,同时也验证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的正确性。

二、现代测绘技术概况

所谓的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在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中有重要的作用。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开始研制,在1994年全面建成,它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是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可以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定位与三维导航。伴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软硬件的日益完善,GPS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的拓展,目前,各种类型的GPS接收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也越来越轻,更便于野外观测,具有使用简单、测量时间短等优点,引起了传统测绘观念重大变革,目前已成为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最具潜力全能型技术。

(二)遥感(RS)

遥感技术包括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航空遥感主要用于地形图测绘,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卫星遥感则主要用在测图上,并且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但也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果,特别是基于遥感资料建立数字地面模型方面获得了较多的应用。1972年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从那以后,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家都相继发射了对地观测卫星。当前遥感获取技术已从低分辨率发展到高分辨率甚至超高分辨率;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了时空维。遥感技术在测量中主要是通过波谱产生的响应不同的来识别不同的物体,是利用集合形态的物体的位置指标和物力性质等来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物体形态的测绘。

(三)地理信息技术(GIS)

作为多个学科、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地理信息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在土地和交通方面的地理信息研究,从诞生至今仅仅只有4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对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应用和发展对测绘科学有重要的发展作用和意义,已成为现代测绘技术的重大技术支撑。GSI技术在工程测量上的作用主要提使供空间形态的数据检测,对于目标工程地地形状态等方面的测量有着显著的效果。

(四)数字摄影技术

数字摄影是将通过高精度摄像机与测量仪对观测目标进行摄影,并能够将影像实时发送至操作终端的技术。数字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贝尔实验室为了研究存储计算机数据,却意外使“电荷对联设备”(CCD)的微电子元件诞生了。但是,真正用CCD来记录静态影像的数码相机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索尼公司的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静态照相机――MAWEICA,它采用电子磁性记录的方式记录影像,一般被认为是今天数码相机的雏形;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是由柯达公司于1991年研制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摄影技术能够在不与测量目标相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检测,并得出其三维数据。三维数据通过软件能够转化为目标物体的形象,进而生成物体表面模型。从而促使数字摄影技术进入到飞速发展的阶段。

三、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主要是用于研究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大比例尺地图和测量数据,保证工程选址的合理性,同时也在工程运营阶段对工程进行沉降监测和形变观测以保证工程运行正常。

(一)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在矿山测量中,遥感技术已经有较长的使用时间,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应用遥感资料,能获取矿区实时、动态、综合的信息源,实现对矿区环境的监测,从而为矿区的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其次,遥感资料可以用于找矿、进行矿区地质条件和煤层顶底板研究,以上这些表明遥感技术对于矿山测量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在GPS技术方面,主要利用其对矿区进行矿区控制网建立或复测、改造、地表移动监测、水文观测孔高程监测等,在矿山测量工作的地面部分GPS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支撑技术。

(二)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遥在水利工程测量上,遥感技术能够实时地对湖泊后和大江大河的水位进行监测,从而确定洪水灾害面积。RS和GIS结合在一起使用能够多洪水淹没范围和干旱灾情范围进行及早的预报,从而为防灾、抗灾提供准确的信息,减轻水旱灾害的危害。而在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需要对水库大坝、大型桥梁等进行连持续细致精密的监测,这时现代测绘技术就可以应用其中,成为实时的安全运行监控手段。此外,将数字测图技术或全数字摄影测量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和GIS的分析决策功能相结合,可以更加便捷、迅速地进行水库大坝选址、库容计算、引水渠修建、受益范围等作,为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当前,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城镇地籍测量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而小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各地对地籍图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加,测量地籍的主要是为了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对城镇土地的面积、属性、经济价值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更好的开展城市建设工作。同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体现在技术含量更高、测绘产品更多样化、应用范围更广泛、维护更方便、使用更便捷等,因此随着高新测绘技术的较快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而随着现代测绘技术朝着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的发展,其在工程测量中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测绘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方法、新理论、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和能以,使得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洪平,麦俊义. 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2.

[2]李明. 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改进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O.

篇10

论文摘要:文中作者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将地测科定位于技术型井下生产辅助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如何加强地测管理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管理、经营管理及树立开放意识,提倡创新精神等进行了简述。

1地测科性质及定位:技术型井下生产辅助单位

地测科从工作性质及在矿山中的作用来说技术含量较高,而且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我科16 名干部中,14名干部毕业于各级各类院校,其中10名本科生,一名大专生,三名中专生。工人文化素质相对其它基层单位也较高。井下生产辅助单位就是除绘图组外,其它各专业人员均从事井下作业,而且服务重点是采、掘,开一线单位,为总工程师室、调度室及相关领导当好参谋。位置找准了,余下的就是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发挥好作用。

2突出专业特色,发挥积极作用

2.1地测专业特色

测量专业是尖兵,地质专业是眼睛,储量专业是管家,水文专业是矿井保护神,绘图专业是一面镜子,钻探是手段。测量从理论到实践都讲究精密,现有的矿山测量仪器已完全能满足矿山建设工程的各种需要;而地质专业则是实践的科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贴近实际。几年来,地质专业中的探测技术:地质雷达、瑞利波、三维地震、二维地震、巷道坑透仪等发展非常迅速,但仍须臾离不开地质基础工作。同时,地质工作又是水文工作、储量工作的基础,正象各专业都离不开测量基础数据一样。从含水赋存状态到出水通道都要依赖地质工作发展水平;地质损失、“三下”压煤、防水煤柱及三量管理应是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而绘图则是把几个专业的精华部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完美的表达出来:钻探工作则是地质工作的一种手段,又是水文工作、储量工作的一枚探针。

2.2发挥专业作用,要突出树立三种意识开放意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发展的。只有眼睛向外,走出去学习,手心向下,深入实践,才会丰富发展本专业,并且实现专业作用的扩展,跟上时展的步伐,专业才会有生命力。

创新意识:不拘囿于先人。勇于打破封闭;勇于打破条条框框;勇于将新技术、新仪器、设备、新理论应用于实践。

全局意识:过份强调某专业如何重要和过份强调地测专业都是有害的。重要与否要靠工作实绩说话,一项工作离不开你,而你也发挥了超凡作用才会重要。

3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

3.1人员管理

人员素质培养及人员合理使用。要对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专业规程,规章措施的全面培训。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比武使职工队伍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同时对队、组长岗位进行后备力量配置,以便于队伍管理及建设。建立起与减人提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相配套的措施,使地测队伍向精干高效迈进。

人员利益分配一定要与绩效大小相结合。工资、奖金分配按相关原则,突出效益,兼顾公平;要坚持走公开、民主的道路,接受群众监督;关心职工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力争帮助解决。培养优秀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要倍加珍惜,创造机会让锻炼,增强其本领。通过召开技术例会、研讨会,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其能力,使其尽快成才。

营造宽松环境,地测专业知识分子比较集中,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思想上关心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工作上帮助他们,做到人尽其才,而不是压抑他们,更不能打击冒尖户。要摒除专业间相互轻视的陋习,铲除一切帮派苗头,使专业人员全身心地愉快地投身到各项工作当中去。

3.2平衡上下左右关系

既然地测专业是全矿一盘棋中的一枚棋子,那么就应发挥其作用。首先要摆正位置,对采、掘、开生产单位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生产单位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想生产之所想,急生产之所急,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实践中。同时要给总工程师室、调度室及有关领导当好参谋。特别要注意在提出问题时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供给领导参考,不可给领导出难题。对本单位工作性质、成绩、问题进行有理有利有节而又有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使单位生存于一个有利的空间之中。

3.3安全生产及质量标准化工作

地测工作中的安全生产重点应放在测量贯通、防治水、采、掘、开工程过构造带及钻探运输、进尺期间的人身安全上。测量贯通,过构造带,人身保安通过细心工作是完全可以杜绝安全事故的。防治水工作由于未知的因素多,手段落后,仍需努力。有水患报不出来,常常成灾,造成十分可怕的后果;无水报成有水患,又后严重妨碍工程进展,损害地测工作形象,为此要将工作提前并且做深做细。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和现代化矿井建设、企业升级一起从八十年代末起步的,但只有这项工作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它确实有助于安全生产及日常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其工作标准,以利地测工作健康发展。

3.4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除日常生产外,还应把科技立项做为重头戏来抓,以利矿山健康发展,着眼于资源管理等有效利用、重点工程贯通质量、重大地质构造探测及防治水工程的建设。几年来我单位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西安分院、重庆分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等院校均进行了有效合作,产生了很好效果,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把服务煤质、服务销售摆在了工作重点上,每个工作面圈出后,通过做大量调研工作,绘制出所有有关煤质要素的地质综合图,开拓了专业服务新领域,任何事物发展都如逆水行舟,地测专业发展也不例外,停止不前就要被淘汰。

篇11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030-01

GPS RTK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由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和内嵌软件构成,是一种全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其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流动站上,通过差分处理求解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坐标。GPS RTK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模式,能够实时地完成厘米级定位精度和不通视情况下远距离测量坐标,且没有累积误差,测量精度较高。优点为工作模式简单,需要不多的测量人员,定位速度快,操作简便,综合效益高等。地质矿产勘查测量是进行地质矿产建设的前提,其测量精度的高低、工作效率的快慢均对后续的矿产勘查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传统的测绘技术,外业工作量极大,效率较低,且精度有时不能得到满足。鉴于GPS RTK技术在各方面的优越性,其在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矿区控制点加密、地形测量、地质剖面测量、钻孔、探槽等测量。

1 GPS-RTK简介

1.1 GPS-RTK原理

GPS-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可在野外获取点位厘米级的水平精度。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1.2 GPS-RTK优点

(1)测量过程直观透明,可实时动态显示测量成果。能够及时查看坐标定位,并使三维实时动态放样、快速成图等问题得以解决。

(2)观测时间短。在观测条件良好时,可在2s~5s内求得高精度的测点三维坐标

(3)全天候作业。只要在测点能够接收到4颗GPS卫星信号,则在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作业。

(4)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大幅度减少劳动工作量。GPS-RTK测量已基本实现了智能化,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

(5)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适应各种地形。各站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观测值,误差不会积累传播。

1.3 GPS-RTK数据处理

根据精度要求和实际情况、软件的功能和精度,分析下载的数据,查看是否各测回值满足要求,收敛误差满足要求等,点属性是否齐全。当一个点或一组点成果经检查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进行重测或补测。重、补测应按原设计方法、精度要求进行。对多测回数据求平均值后,编辑成一定格式,或制作表格直接输出,或制成GIS数据源产品,提供GIS数据库使用。

2 GPS-RTK测量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由于GPS RTK测量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的优点,其在地质勘探工程可以完成多项工作。

2.1 控制测量

目前,GPS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立各种级别、不同用途的GPS控制网。在这些方面,GPS定位技术已基本上取代了常规的控制测量方法,成为了主要手段。与常规的方法相比,GPS在布设控制网方面具有测量精度高、选点灵活、不需要造标、费用低、全天候作业、观测时间短、观测和数据处理全自动化等特点。

2.2 野外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地质勘探工程所用图大多是1∶2000或1∶1000地形图。用传统方法测图,工作量大,速度慢,花费时间多;用RTK测绘,具有采集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大大降低了测图的难度,省时又省力。

2.3 野外剖面测量

地质人员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标出地质勘探剖面后,测量员利用RTK测量就能很方便地实测并绘制出本条剖面图,且精度较高。

2.4 勘探工程放样测量

采用RTK测量技术进行放样,只需将所要放样的坐标输入RTK手簿中,系统就会定出放样的点位。

3 GPS-RTK的不足及解决办法

(1)在山区和树林较密地方使用RTK作业,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收不到基站信号或者时有时无、数据初始化慢且易丢失、测量用时较长。对于这种情况,主要解决的办法:①要选好基站,要开阔,功率开到最大,电台天线尽可能架高。②把移动站天线尽可能架高③架双基站工作④联合全站仪作业。

(2)天空环境影响。白天中午,受电离层干扰大,共用卫星数少,常接收不到5颗卫星,因而初始化时间长甚至不能初始化,也就无法进行测量,可见选择作业时段的重要性。

(3)数据链传输受干扰和限制、作业半径比标称距离小的问题。RTK数据链传输易受到高大山体和各种高频信号源的干扰,在传输过程中衰减严重,严重影响外业精度和作业半径。另外,当RTK作业半径超过一定距离(一般为几公里,每种机型在不同的环境又各不相同)时,测量结果误差超限,所以RTK的实际作业有效半径比其标称半径要小很多,工程实践和专门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把基准站布设在测区中央的最高点上。

(4)初始化能力和所需时间问题。在山区、林区等地作业时,RTK卫星信号容易被阻挡、容易造成失锁,采用RTK作业时有时经常需要重新初始化。这样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都受影响。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主要是选用初始化能力强、所需时间短的RTK机型。

(5)高程异常问题。RTK作业模式要求高程的转换必须精确,但我国现有的高程异常图在有些地区,尤其是山区,存在较大误差,在有些地区还是空白,这就使得将GPS大地高程转换至海拔高程的工作变得相当困难,精度也不均匀。

(6)电池电量的影响。RTK耗电量比较大,电池容量小,作业时间不长久。有些条件困难地区,用电紧张,作业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没电可用。而且电池电量不足,还会影响到RTK的发射、接收信号,导致作业效率低,成果精度不高。解决这类问题就是选择可以外接电源的仪器,用电瓶代替普通的电池。

4 结语

篇12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杜达铅锌矿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南部拉斯贝拉(Lasbela)地区的坎拉杰(Kanraj)山谷中,地理位置:东径66°50′,北纬26°05′。杜达铅锌矿为新建矿区,平均海拔约550m,向南逐渐降低与印度河平原相连。矿山采用“混合竖井+箕斗斜井”联合开拓方式,分为上部和下部两个相对独立的采区,上部采区以箕斗斜井为主提升斜井,下部采区以混合竖井为主提升井。

杜达铅锌矿混合竖井井筒在623m标高开始施工下掘,井筒施工到-40m段时,发生大量涌水造成竖井井筒无法下掘。为不影响施工进度,公司决定在混合竖井100M中段施工一条联巷与提升斜井100M中段运输道贯通,贯通后竖井井筒中的涌水通过管路经联巷、提升斜井临时水仓排至地表,以此解决井下涌水问题。

二、杜达矿区混合竖井与提升斜井概况

混合竖井与提升斜井联巷距离485m,混合竖井与提升斜井地表水平距离1260m,整个导线点闭合环全长2988m。

混合竖井:井筒净直径5.5m,支护厚400mm,设计深度1022米,井筒中心设计坐标:X:10392.264Y:4711.223Z:623.5m。

提升斜井:井口标高552.7m,井筒断面2.8m×2.8m,斜井坡度为-30°,井筒斜长度920m。

三、方案选择

1、斜井投影改正:

提升斜井+100M中段马头门导线延伸测量控制点D111 坐标X:10343.531Y:4987.899Z:105.652m ;后视点D109坐标 X:10172.603 Y:4976.941 Z:204.094m。测量导线点进行投影边长改正D公式:

D= D1+D1×

R为地球曲率半径3671×103m;D为倾斜投影改正后的水平距离;D1为倾斜后的水平距离;H为高程平均值。

测量导线点经投影改正后精度能满足要求,进行三次测量导线点复测,测量结果达到《规范》要求。以指导提升斜井+100M中段运输道施工与混合竖井+100M中段联巷贯通

2、竖井定向精度:

定向测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定向精度,增大精度储备,因而提高钢丝投点精度是关键。方案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合理布设垂线,保证联系三角形最有利;

(二)井筒中风、水对投点精度影响;

(三)定向边满足规定要求;

(四)作业时间不应过长。

采用增加连接点异侧布点联系测量方法,可解决诸多因素对定向精度影响。

增加连接点,一井定向采用独立定向两次,在保证有利三角形情况下,增加连接点个数,改变延伸三角形,达到独立定向两次,并且要求两次观测者不同。异侧布点,为有效提高定向精度,各中段定向边边长要求20 m以上,但竖井在施工拉分段时,不具备定向条件,同时所采用设备精度有限,一般掌子头距离井筒较近,此时,在井筒同侧布设连接点和定向点,起始边精度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个矛盾,在布点时,连接点与定向点分别布设到井筒两侧,即异侧布点有效增大起始边边长。

四、竖井测量方案

1、选择一井定向对混合竖井100M中段马头门和车场联系测量,施测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2、混合井竖井定向联系测量起算依据及方法

混合井井口标高为623.5m,井底标高为100.045m,井筒中心设计坐标:X:10392.264Y:4711.223Z:623.5m ;井筒设计净直径为Φ=5.5m,井筒深度523.455m。依据矿区控制点05、07、09点对混合井设好的近井点c二次测量。实测精度满足规范后,对其进行平差计算。计算07—09的方位角为起始数据依据。是混合竖井定向联系测量的主要起始数据依据。按照规程竖井定向联系测量采用三角形连接法井上井下连接三角形图形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a.b两垂线间距尽量大(井筒直径5.5米)。

(二)CD, C′D′边一般要大于20米,最低不应小于15米。

(三)三角形连接角γ和γ′的角度不应大于2°这是最有利的三角形(如图二)。

(四)点C与C′应适当地靠近最近的垂线,使a/c及b′/c的值一般不应超过1.5,c与c′边的误差不应超过4mm。

五、混合井竖井定向联系测量的精度评定

一井定向测量的工作环节多,测量精度要求高。同时又要尽量短时间占用井筒时间。根据冶金矿山规程要求,一井定向的方位角允许误差不应超过±2′。一次定向允许误差是,允许误差采用误差的两倍,则一井定向的中误差为:

此次定向的井筒深度523.455m,超过冶金矿山规程的竖井定向规定,因此此次定向的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另外还要克服高温度、大水流的影响。此次定向的三角形连接角γ和γ′的角度是0°31′32″和0°53′04″都小于2°。井上井下连接三角形的三角形闭合差0.4″都大大满足冶金矿山《规程》要求。a、b两钢丝线间距,井下与地面差值为:5007mm-5003mm=4mm≤4毫米。井上连接误差m投点误差,H为井深524.16m,马头门高度h为5m,钢丝直径为d=2毫米,重锤的质量为80kg。

1、投线误差与投向误差

2、计算角误差与对中误差

3、连接角中误差与定向总误差

此次混合井竖井联系测量一井定向总误差在37.3″符合与规程规定的精度要求。混合井竖井定向联系测量完全达到《规程》要求。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六、定向测量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1、测角要求

采用苏光DJ2经纬仪和徕卡TC402全站仪,全圆方向观测法。仪器设站对中3次,每次对中应将照准部位置变换120°,测角中误差限差6″,半测回归零差限差12″,每次对中两测回,各测回互差限差12″,独立对中测回间互差60″。

2、量边要求

用经过比长检定的钢尺进行,施以比长检定时的标准拉力,记录测量时的温度,应用钢尺的不同起点丈量6次,每次读数读至0.5mm,同一边各次观测值丈量所得的边长互差不得大于2mm。

3、导高要求

各中段高程要求一次测定,避免二次定向时重新导高,竖井导高每尺段独立进行5次,互差应小于3mm。

4、中段高差测量要求

仪器高和觇标高应量取2次,其中仪器高应在测量前和测量后各量一次,量高互差应小于3mm。经纬仪导线三角高程要求进行往返测量,往返高差不符值要求小于±6+0.03Lmm,L为测边长度,单位为m。

5、现场记录与计算

现场记录者必须具备基本的记录和计算知识,并熟记以上要求的测量限差,及时指出测量值是否超限,以便及时检测。测量结束,不可即刻收仪器和收测线,必须由其他人进行核查,没有问题后才能收仪器撤离工作面。

6、通讯

由于通讯系统未形成,在定向测量过程中,定向水平之间的联系采用对讲机通话。对讲机使用前和使用后应及时充足电,以免影响使用。在使用时,对讲机必须用塑料布包裹等方法进行防水处理。

7、个人防护

在测量时必须观察工作范围内的安全情况,处理完不安全的因素后才能进行。在竖井中进行测线照明、量边等工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由于是立体交叉同时作业,上下中段定向人员必须保持紧密联系,特别是上中段的作业人员,更要提高安全警惕性,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同时,严防周围物体和随身物品坠落,以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七、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实例分析,从杜达铅锌矿混合竖井与提升斜井联络巷贯通测量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混合竖井的测量应该具有合理科学的作业程序,同时,配以正确的作业规范,严格控制作业的每一个步骤,在能够提升测量的水平,保证测量安全,使测量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