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01: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目的
实践整体教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服务地区经济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2.2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构建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新观念,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应占主导位置。坚持产学全程合作,整合区域经济资源。
2.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侧重点———课程整合、课程分层
课程整合,就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选择性地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成一门新的课程,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整合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拼凑,而是有机、有序、合理的融合。课程分层,是对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横向分割,以满足不同专业对同一课程的不同需求,也能满足不同个体对同一课程的需求。经过课程整合后的课程分层,可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以满足社会的用工需要。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果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
3.1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成为教育成果的纽带。以就业为导向而设计的中职课程目标,既有中等职业教育共性目标要求,又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有明确的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这种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教育过程中把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以及审美、体质、心理等素质教育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岗位技术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贯穿其中。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结构应由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综合活动课程“三大板块”组成。新的课程体系应重视专业技术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
3.2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中职课程内容,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其具体做法是:首先,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其次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再次,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不仅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综合化与建立技能训练体系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要不断创新教材,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多渠道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3.3课程实施过程的多元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师资、教材、教学模式是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要素。目前绝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做法是:在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结构方面优化教师队伍;精选、精编、精改现有教材;在教学模式上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因材施教,“尊重并承认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的个别差异。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可创造出使学生感到友好的学习环境”。
3.4课程评价的开放性
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课程评价新标准遵循三个原则:a)课程效果以学生为主体。b)突出“能力目标”。c)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训练。在学生评价方面,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职业教育既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又受义务教育影响,人们的传统意识认为学生只有上了大学才算成才。在这种狭隘人才观的支配下,学校教育会无视个体的差异性和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置绝大部分学生于不顾。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学生动手能力。重视训练而忽视学生生动活泼的专业发展,重视学校教育,使学生被困于狭小的校园内,频繁的接受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等职业教育是青少年长知识、长身体、形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形成了一切为了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品德的养成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做人的立本教育。传统教育思想既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实人才是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的各部门既需要专门人才,更需要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因此,职业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实施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彻底转轨。树立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的正确思想,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充分的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2.要将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2.1确定试点专业。课程改革一开始不可能全面铺开,可以先确定一至两个专业作为试点。在确定试点专业时,一要选择拥有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精湛、操作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的专业;二要选择实验实习设备比较完善的专业;三要选择就业方向明确,就业形势良好的专业;四要该专业有相当规模、技术力量雄厚的校企合作单位。因为以上的四个条件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很多必备资源。
2.2成立研发小组。成立以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组长,专业骨干教师为副组长,行业技术骨干为专家,企业领导为顾问,相关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为主要参与者的研发小组,并明确职责。作为职能部门领导,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专业骨干教师负责具体的策划和指挥工作;行业技术骨干则为研究工作提供该专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企业领导为研究工作提供该专业发展的方向;相关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则承担具体的研究操作工作。同时要倡导小组的成员尤其是学校的成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而且成员之间必须要建立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伙伴关系,保证在研发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是为了突出自己。
3.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教育有其规律性可言,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进行。因此,要改革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各种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立各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设施和基地,组织、安排好各种文体活动,认真抓好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职业教育的概况
基于台湾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直到2005年,台湾有29所技术大学,55所技术学院,14所初级学院,162所职业学校和162所普通高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初级学院和职业学校的数量下降了;相反的,技术大学和技术学院的数量在这几年有明显的上升。
当前,台湾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式是每周39课时,每学期18到20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如下:
1.公共课程像是国文、英语和社会科学占用所有课程时间的20%~40%。
2.技术课程包括课程基本原理、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例如物理和对计算机的介绍,占所有课时时间的6%~19%。
3.选修科目占所有课时时间的4%~16%。
4.活动课占所有课时时间的5%~6%。
二、课程改革的基础
合作与民主已成为台湾职业教育课程制定的一个重要特征。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应该包括以下七个条件:多样性、灵活性、前瞻性、全球性、信息性、价值性和理论结构性。Kang指出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未来趋势应遵循以下几点:
1.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2.选择低层次的学科改革。
3.阐明学科目标和学科结构。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扩宽评价者、实施者和设计者的参与范围。
6.加强后续研究。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自20世纪80年代被运用于台湾的职业教育,至今仍在沿用。
三、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设置
在20世纪80年代,Yang(1985)提出了关于职业教育新课程的主要观念:以课程为核心的课程制定。其意味着结相似的或是将相同的职业要求融入到相同的职业类别中去。为了巩固新课程,台湾将先前的8种分类由70个单元变为17个部分。这种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各个学校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它符合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的精神。
Yang(1985)指出了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法有三个符合台湾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特征:扩大每个学校的自治权、加强各学校的区域特色和强调学生的基础课程。换句话说,在台湾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其第一步是在核心课程上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二,随着学生职业技能学习兴趣点的改变,他们能在自己所感兴趣的科目之间自由的转变。
四、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设置
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的主要观点是鼓励教师直接参与到课程的发展和指导中去,这反应了区域工业化要求的同时也促进了各个学校自身优势的发展。然而,在其开始时由于一些阻碍,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的实施并不全面和成功。其一,由于对学校功能的传统性认识和牢固而严格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职业学校很难去接受课程上的变革。其二,在台湾,很长一段时间职业教育缺乏校内和校外的价值评估体系。其结果是,老师们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地解决和改变这些一直存在的问题。因此,一些学者对于教师在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责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此后,灵活性的方法框架和行政上的支持将是修补阻碍台湾职业教育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设置这个长期危机的下一个策略。
五、未来发展道路
在高速发展的全球化市场中,一个国家或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因此,以下是对未来课程改革道路的一些建议。
1.课程与指导的专业人员应该采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与训练的指导方针,去评价修订课程的教学效率。以能力为标准的教育与培训的实践条件应包含正规的参考标准。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与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特定领域的知识的理解能力,以符合教学大纲中所列的教学目标。
2.在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设置进程中,其最重要的是确保教师和学生的权益。换句话说,以后对于课程的评估应考虑两方利益来做最后决定。
3.依据职业教育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结构安排,它需两个框架结构以确保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模块和主要分支。主要分支结构的框架运用于核心课程中,而模块模式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未来理想职业目标而规划的。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创新教育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 content;innova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233-02
0 引言
某学校在编写某专业的教材时,仅仅是对课程的内容做了适当地调整,对实践部分知识的应用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经过几年的实际教学实践却遗憾地发现:学科体系下的此教材最终取得的效果有悖于编者的初衷。虽然这学校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体系编写教材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其实学生对将来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怎么处理,为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充满了无限的兴趣,可已有的教材并没有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职院”)在专业设置的原则上形成了这样一种思路,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由于深职院注意到社会正发生的变化,并及时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因此针对社会需求相应地开设一些专业,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取得很好的成绩。
结合这两则案例,我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进行了一些思考。
1 调整课程结构
1.1 课程结构的内涵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基本展现了各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等。它的研究是职业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内容相当丰富的部分。
1.2 调整课程结构
1.2.1 公共基础课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结合本院铁道工程专业,提出一些建议:即铁道工程专业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礼仪、计算机应用。根据“教什么”、 “怎么教”、 “怎么考”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说明他们在文化基础课结构调整上面所做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举行的语文课程标准讨论会上,有的学校根本不重视语文课程的教育,只用一年时间,150课时都不到。而且学校老师认为应该进一步减少课时,只教给学生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就行了,其他学生就可以不用学了。这和我们现在课程改革的精神是相违背的。这次的课程标准就重新设定了文化基础课的课程内容,调整了课程结构。遵守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重新调整了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课时的比例、学习年限、总学时等。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个性化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公共基础课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各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在这基础上,学校可以结合开设的专业,适当地调整文化课的内容,做到和专业相结合,体现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1.2.2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对学生服务与技能的培养,更多地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接受再教育预留发展的空间。
1.2.3 专业课 深职院在近几年课程结构调整中,就采用了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方法。采用了三种方法:将不同的学科专业复合起来;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复合起来;“先合后分”,即把一些技术成分较复杂的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待时机成熟时,再将某些专业方向设置为独立的专业。通过这样的内容调整,为学校增添了许多特色,学校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可以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包括最新的发展动态,内容不要求深。专业课强调专业课程门类的再组合,对于专业课程可以采取项目教学,围绕某一个项目,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实践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便于学生对项目的整个流程有一个了解和掌握。职业类的学生基本上是在第一线工作,而这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所以高职教育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复合型专业。
2 改革课程内容
2.1 课程改革的原因
2.1.1 课程内容本身的局限性 以往的课程内容受到“学科型”影响,更多地侧重知识的系统性,以课堂教学为主,再辅助一些实验课,学生的实践性不是很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不到加强。虽然现在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还是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的阐述,缺乏实践、应用性,过多地关注客观的需要,忽视了人的发展,使得培养目标的预期与实际结果还有很大的差距。
2.1.2 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受到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影响,基本上也是采用“学科型”教学模式,在学科内部过分强调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而对于职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缺失。现在社会更多地需要职业技能型人才,是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这也迫使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作适应地调整。
2.2 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的逐步深入,在高职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三种高职课程指导思想。知识本位也就是传统的学科型体系,是以知识本身的相关性所组成的知识体系,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能力本位强调的是应用知识体系,既可以是一个专门领域的知识,也可以是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成一个新的应用知识系统。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人格本位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索质为目的,强调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它们各有其优点与不足,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替代。高职课程指导思想要吸收各自的优点,更好地协调知识、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高职课程实践。
2.3 课程改革的措施 某学校有一个关于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项目工作的例子,共9项任务,从手工设计、计算机设计减速箱,到发送信函,再到提供用户手册和安全报告再到设计宣传材料等等,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训练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
此案例就是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通过项目教学,来锻炼学生分析和综合、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交往与合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诚实、敬业,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关键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此外还可以按社会需求原则、针对性适应性相结合原则设置专业。如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广泛地社会调查,适时推出针灸推拿专业,为社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在上语文课时,对于文言文可以淡化文言知识点的讲解,结合各专业讲讲文言语体、现代文语体、专业语体的不同。如可以和医学语体相比较,医学报告等是怎样运用语言的,和文言文、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3 保障课程实施
3.1 课程实施的内涵 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课程实施问题不只是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要研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程度的因素。
3.2 课程实施的保障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如果没有课程实施,课程改革永远是“纸上谈兵”,空喊口号而已,不会有切实的成果。保障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地确保与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缩小理想课程与实施现状之间的落差,确保课程改革走向成功。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教材、实训基地等硬件实施,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3.2.1 教师的主观方面 教师的观念要进行转变。教师既是课程的改革者、操作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师必须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四中心”格局,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技能、能力为中心,由课堂为中心转变为课堂和车间(实习车间或实习场所)一体化,由教材为中心转变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方面: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导向,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不再仅仅是具有教师资格,还应该具有一项职业技能资格。真正成为既是讲台上讲课的好教师,也是本专业、本行业实践操作的行家里手。
3.2.2 客体方面 教材的客观方面:教材参差不齐,内容陈旧;校本教材有待开发。学校特色、区域特色的内容都有赖于校本教材的开发。
实训基地建设:由于客观存在的原因,实训基地建设有很大的困难,高职院校可以主动走出校门,依托行业、企业办学,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开发,可以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构建项目教学和相应模块,以满足教师的不同教学要求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追求知识、技能和能力、情感兴趣和价值观的统一和完美和谐”。但已有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必须进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也正因此而具有生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正贤.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2]李琳.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对我院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的需要,可是职业教育的课程现状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近年来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反响不是很好,其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还是较传统的职业教育,没有向现代的职业教育转化。职业教育大部分面临着以下问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脱离社会需要,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陈旧的内容和过强的理论性;职业院校学生将来的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养成,忽视本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人才培养标准不能及时服务企业,因此,改变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模式、教育目标、教育理念、体制管理、运行机制及教育的发展策略,实现传统的职业教育向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转变,这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从职业教育课程现状来看,还属于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课程模式明显表现出许多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学校与社会脱离,教室与生产脱离,不利于培养能力;
2.课程模式的单一化,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职教课程体系之间缺少横向的联系,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职教课程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历史重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现代的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完成从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转化,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等。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当代劳动者应当兼道德、技术技能、文化于一身,集经营、科技、生产于一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基于这些因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定位于,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上。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科学文化、专业技术与技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也包括人际交往、应变与创造能力。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
把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全方位性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稳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应从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1. 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已久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生产相脱离的状况;
2. 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3. 突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职业定向性,特别是在普通文化课程方面不受普教模式的影响,体现职教的特色;
4.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学习原理及其心理学规律;
5.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并最终形成个性化、弹性化、综合化的课程教材体系;
6. 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次序化的形成,在做好就业准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职业发展作准备。
上述六点虽从不同的角度对实施职教课程改革创新的研究,但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理念即能力本位,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有利于克服先前知识本位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一种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在国外很流行。无论是教材的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还是其教学方法、实施手段等,都有许多可取的优点,它讲求实用实效性。我们所提倡的以能力为本位,并不是照搬国外的以能力为本位教育,而是“拿来”为我所用,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现状相结合,建立一种“多元整合型”课程体系。这里的“能力”不单指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甚至还包括态度等一些个性品质在内。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已为我国职业教育界追求探索的目标。集群式模块课程就是这种追求探索较为成功的典范,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主要特点是“活模块、宽基础”,即课程结构分为两个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宽基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是“活模块”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技能为主,其中的“活”字给学校和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由于课程本身是一种动态教育现象,各种课程模式均为一定的社会条件产物,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追求一种尽善尽美的、永恒不变的职教课程模式是不现实的。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具备以下特点:
(1)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活动课,具体分为政治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活动课四类。为适应劳动就业核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有专业都应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程,集群式模块课程,将这两门课程同归于工具类板块,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要培养面向新市场人才的要求。
(2)在培养目标上,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对于有条件的学生还应尽可能给予多种形式的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一、前言
分析当前形势,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仍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不能反映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组织方面强调其完整性,过分强调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停留在概念层次,以专业发展为课程标准的课程体系和形式仍未落实;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几乎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这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不能与时俱进,程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内容陈旧,学生在学校所学在职场上派不上用场,缺乏可持续发展,学生不受企业欢迎。这也与高职课程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关,高职教育应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必须与时俱进。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课程概念进行认定,对课程综合规划,课程目标等因素进行设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思想,首先要对课程主体思路清晰,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却缺乏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的弊端,要解决这种思想就必须转变观念,逐渐弱化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也包括对素质教育系统的能力和素质,知识的培养。只有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才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课程改革要建构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应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岗位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改革所有相关的方面,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作业和考试,甚至包括管理。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选择课程内容,职业活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的工作过程,在教学中体现从学习到实践工作过程。
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应是面向职业,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立足于社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制定高职课程目标时就必须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的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通过研究确定课程目标及目标系统,而不能简单照搬本科模式,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制定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的课程目标,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必须注重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须重视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和综合规划的目标。除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构,还应注意改善内部和外部培训的实践条件,开展先进的课程目标培训,建立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三、课程改革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工作职责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根据职业的需要,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课程应将内容知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教育都包含在内。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战场的作用。目前,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是适应行业,职位需求,主要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对各种专业的深入研究,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按照标准的指导方针,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的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符合该行业需求的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技术要求,而且具备一般职业能力,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也有相应的职业岗位转换能力,对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2、课程内容的改革
改革不仅要重视传统课程内容,而且重视新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最大空间,高职课程开发要不断根据情况和专业发展调整。新课程的设计、开发,一定要根据产业需要来定,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各个过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情境,和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所需的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在实践教学环节,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实际生产,生产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方式,实现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实践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老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系统等各种单元都要转变观念。课程改革要有整体观,全局观,根据各专业不同的职业特点,规划课程改革。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实践者,是课程改革主体,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专业基础扎实将会使高职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
[2]李晓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前进的,职业教育课程也不例外。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变迁等;内因是指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采用,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职业学校设施,师资水平等。由于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的因素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也要进行不断地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逐步转变到更依赖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从而对劳动者基本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学校从发展的角度培养传统的产业技术人员,更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培养出能够符合时代特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一代职业人。课程专家钟启泉指出:“近代课程在不断寻求自身的变革,以期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社会、学科发展的实际。改造以往的课程组织、设计成新型的课程组织的作业,谓之课程改革或课程改造。”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课程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随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更加综合,更加均衡,更加可选的课程体系也将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具体来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德育
(1)强调整合。职业教育体系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统一于课程之中,整合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社交礼仪教育、艾滋病防治教育等内容。
(2)强调渗透。把社会实践教育渗透到文化课、基础课、德育课程的传授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包括:劳动意识、安全意识、职业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及民族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中注重寓教于乐,在课内外各项活动中发挥德育的激励导向作用,做到环境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 文化基础课
(1)注重实用。按照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功能定位制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按照浅显性、广泛性、生活性的原则选择和开发教材,注重使用性、实用性、适用性。
(2)因材施教。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采用分层教学、校本课程、改进教法等措施促使学生想学、会学、爱学。
(3)专业课。职业教育课程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讲究教育教学的整体性。职业学校注重开发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课程项目,注重开发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课程项目,注重开发专业大类通用课程项目,注重开发网络课程项目,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新课程体系的优点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新型职业人才。遵循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通过素质教育所关注的内容,在课程的“基础性”“专业性”与学生“潜力”开发之间建立起适当的纽带,帮助学生建立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新课程体系结构更为合理,有机结合各类型课程的长处和优势。加强活动课、综合课程的地位,充分展现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兼顾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在课程体系中,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充分展示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课程整体性和功能性,保证专业各个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新课程体系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兼顾社会需要、专业需要、个人需要。课程内容将融入大量的新兴学科知识和信息,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缩小与社会需要的差距。各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坚持工具与价值相统一,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统一。
在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机械系焊接专业三年级学生王亚夺得焊工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焊接状元”,在刚刚落幕的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取得6枚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的好成绩,并分获高职组、中职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在获得巨大荣誉的同时,笔者掩卷思考: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究竟带来了什么·
“大赛要更有活力、更贴近社会、更加规范。”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用三个“更”字归纳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办赛要求。葛道凯首先指出,技能大赛要办得更有活力,大赛本身不是目的,推动职教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更健康发展才是本质目的。其次,葛道凯认为,技能大赛要更贴近社会:一是要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的需求,二是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最后,葛道凯强调技能大赛要更加规范。副司长刘建同表示,大赛在展现职教发展成绩,改善社会舆论环境;引导地方职教投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展现职教改革成果,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领专业改革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是当前阻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各类技能大赛的导向非常明确。以“工具钳工”技能竞赛为例,其竞赛方式是手工制作一个组合件,要求:一是会识读图纸、编制工艺;二是能够控制尺寸和形位公差;三是能合理选用相关设备和工、量、刃具;四是制作多元组合几何图形的配合零件,并达到较高的配合精度。显而易见,它所昭示的是典型的项目化、工程化教学要求,这正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方向。
现行职业学校的教学课程目标与普通学校区别不大,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在“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竞赛项目的比赛中,技能大赛提出了以下要求,以新技术应用、高技能熟练为主,强调技能综合,既要掌握先进的设计技能,又要具备熟练的先进设备操作技能,要将模具设计与制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工作的模具CAD设计与先进设备操作技能同样重要。选手必须具备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冷静的职业素质。
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毕业生的就业的主要砝码。由此,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它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教授“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许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内容的学科逻辑性较强,理论性较浓,知识点重复较多,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
技能大赛在暴露职业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像一个“方向标”,引领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但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以首届“联合杯”职业技能大赛机械类为例,其竞赛内容包含了理论知识(30%)和操作技能(70%)两部分,而操作技能的成绩又由现场操作规范和试件加工质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分值比例就是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的“晴雨表”。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把握
在实施课程改革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是应当遵循、依凭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是对理论把持、操作的定位。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准确把握目标,课程改革才有成效。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第一,就业情况是评价验收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同时通过就业就业情况可以考核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这是职业学校办学成效最显著性的标识,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评价。第二,就业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中心开展,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进行改革。第三,就业形势对课程改革具有调控、优化作用。第四,就业可以引领课程改革。其次以能力为本位。从心理学上讲,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个体凭借这种心理特征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中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的、技术的、特定职业的”能力目标设置课程,帮助学生培养生存发展所需的技能。从就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一种岗前技能培训,对于学生来说,职业本领和能力是其进入社会的资本,同时也是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再次是把握理论适度原则。把握理论教学的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过于偏向理论教学就会削弱职业教育的职业、实践特性,培养出的学生很可能就会能力、技能不足;而理论功底贫乏则会降低毕业人才的职业扩展性,不利于继续深造。最后坚持实训主导原则。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共同构成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中,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分别是基础、核心和根本。实训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理论知识升华、转化成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如果缺少实训环节,那么所学的理论知识就会难以实现其价值;并且实习实训是学生获得技能的关键,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训,学生才能掌握、运用这些职业技能;同时,通过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向社会的平稳过度,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要点
1.实用性。
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需要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学有所用是必然的要求。如果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实用性不强,那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中。
2.先进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往往滞后于这种发展和创新,讲授和训练的素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时,由于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都是旧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运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保持先进性,及时更删课程内容和项目,力求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趣味性。
现在职业学校老师们往往会抱怨:学生的整体素质太低,“课不好上”、“学生不学”等等。因此,如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成为一线教师的头等大事。一般看来,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趣味化改造。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糅合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成效,但也是现代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直接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概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从以就业为导向,对某一专业或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改革等不同角度进行的。纵览已有的研究成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大多是对高职课程体系的某一点或某一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缺乏从历史视角的系统分析。只有充分把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轨迹,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理念和原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早、水平高、层次多,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成熟且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等均是课程体系理念和实践的表现。任何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实现的,课程体系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合理的高职课程体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早,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一直处于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优化的状态。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尝试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整合建立适合时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考察的起点也定位于此。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的视角考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政治时局、宏观经济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总体上,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之初时的课程体系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社会对从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强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始引进和借鉴国外以能力本位、职业分析导向式课程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但由于制度、文化等差异,国外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课程体系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体系———“宽基础、活模块”、项目化课程体系、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到21世纪,国际流行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该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和实践由德国教育者最先提出,目前已被我国引进并在一些示范性院校践行。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现实与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可以做如下简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校间差异
受教育管理者、教师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校间差异明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及相继的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工作对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多高职院校均在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寻求改进和变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类高职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逐渐成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已经由制造类专业扩散到了服务类、管理类、农业类等其他专业类别,多所职业院校(包括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国家精品课程、示范(骨干)院校建设、职业院校名师评选等活动中明确地提出并践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
在培养人才的社会教育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其他类别教育实践比较,有着许多不同的表征,这些表征是由高职教育本身的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教育特点性决定的。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际存在着两种课程价值取向:一种是学科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另一种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相互缠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学问化与职业化的竞争史”。我国高职教育对这种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课程体系实际上仍旧是学科体系的变形,没有真正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选择内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历了实践本位对学科本位的改良,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模式改革仍旧不够彻底,课程建设也没能深入进行。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受到我国教育管理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较为统一,只有少数院校在公开的文档、网页、文件等资料中没有及时更改人才培养的相关说明。在人才培养内容表述上与时俱进的多数院校,课程体系的认识和实践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理论的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旧未能领会其真意,受课时、师资、师生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改革出现了口号化、形式化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最终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授课教师的专业、行业经验直接相关,课程体系改革既需要宏观管理的介入,又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以课程为单位具体落实。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
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试图以工作任务为参照,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融合,建立适合时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其开发路线经历了“学科系统化———职业分析导向———学习理论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发展模式过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受到职业教育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运用教育系统论、教育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从职业教育发展性上考察,才能准确判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才能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与讲解,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与相关工作的联系,使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该兼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对培养目标指向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分析,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将对传统的职业教育观进行新的学习、认识及提升,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实需要的能力及迁移性的发展能力、职业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为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应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完成工作任务,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方法,形成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应该契合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该并列开设,专业核心课与综合实践课可以交替开设,专业课中先开设综合实践课,再切入到理论、原则性的课程内容。总之,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仍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近中期发展方向,目前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态,这为职业精神发展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徐平利.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与哲学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改革文化课的课程与教学。由于文化课的差距导致自信心低下,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他们的主要出路就是就业,因此文化课必须开设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高深的文化课内容与繁杂的学习对提高就业能力没有多大帮助,反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应主动降低教学要求;删减繁难内容,自行制定教学要求和考试标准,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
2.在压缩文化课的同时增设一些通用技能课程,如5S管理、计算机,心理健康,职业道德等。
二、专业课的改革
技校办的好坏、能否适应市场和社会、是否对考生有吸引力,关键看专业的设置以及设置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能否对就业有帮助,所以陈旧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方案如下:
1.专业设置调整,根据市场需求选开设专业。
2.专业课程调整,历来的课程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以技能发展为主的本质。有的陈旧落后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有的太高深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学历,而且大多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重理论轻技能,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课程综合化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所谓的综合化是“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核心”同时培养技能人才也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呼唤。就此课程改革以课程综合化和加强技能培养为两个大主题。如:机电一体化;电子专业〔主要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发挥迁移功能就是把某一高科领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也就是把紧密关联的章节重新整合到一块,结合实际便于学生迅速掌握。如电磁原理整合在发电机和电动机。
三、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能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能否受市场的欢迎,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技能。首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突出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其次采取校企合作,便于学生实习。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界定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概括地说,就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所设计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教学模式,它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即只要是对学生就业有利的教学模式都可以纳入其中。工作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是一个综合过程,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有多种类型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不同的课程做支持,因而就业导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体系。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法
1.在教育思想方面
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首次明确地把以“能力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与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育区别开来。这是职业教育教育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2.在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方面
教育部明确将中职院校培养目标统一定位为:“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个定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具有前瞻性。
3.在专业设置方面
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作指导,根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专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要求、职业资格、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调研分析,科学划分专业,从而把学校的专业与社会的职业直接联系起来,为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 并重)等提供了重要基础。
4.在课程改革方面
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顺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把工作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展开的起点。在课程教学模式上,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经验,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创新课程模式;在课程结构上,要结合行业现状和社会需求,适时改变学科课程结构,推广课程的模块化和综合化,使教学内容紧凑精练,剔除与职业能力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随时补充新知识。
改革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必然要对课程大纲进行重新编写。大纲中可以单独列出课程教学目标,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再明确提出对知识结构、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要求。专业课程大纲除了论述课程的地位、课程的模块化内容、课程的重难点等知识结构外,更应突出课程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提出实践环节、实作内容、实作方法,与国家专业技能证书的考核结合起来,并融入职业态度的内容。这就意味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突破单纯的通过增加实践课时来加强实践这一较为狭隘的思维范式,而是借助于实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在教学管理方面
在教学管理上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打破刚性的学年制,实行学分制、选修制、“学分银行”等柔性教学管理制度。
6.在教材建设方面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教材,应该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大力推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每个项目的学习都要求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的编写人员应包括中职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大学教授。特别是中职教师是教材编写的主要力量,他们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的行业联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实现以“重案例,轻理论;重能力,轻知识;重操作,轻系统;重实作,轻讲解”为特点的中职教材,并开发出富有职业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工程,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专业课程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