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2-10-11 14:59: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焊接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焊接实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65—02

焊接专业综合实训是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在学完本专业全部课程和经过基本技能训练后,根据实际焊接生产项目开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综合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初步技能去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综合分析、技术应用、生产质量管理等技术人员业务运作能力。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熟悉焊接结构图的特点,技术条件;学会审查图纸,分析工艺性,提出修改方案;熟悉焊接工艺文件编制的原则及要求;了解实习基地设备的生产状况;分析、编制零件加工工艺,填写备料、零件加工工艺卡;分析、编制装配工艺,填写装配过程工艺卡;分析、绘制焊接工艺,填写焊接工艺卡。

1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专业综合实训者在实训过程中完成具体项目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近年来,“用项目做事”的教学理论在我国工科教学中引起极大反响,并成为工科教学改革的走向。该理论创导通过在项目中使用理论知识来掌握理论知识,而不是通过机械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可操作的项目,要求学生在互动中完成项目,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目的。项目教学关注的是如何“学”,而不是如何“教”;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实现了从注重习得结果到注重习得过程的转变。与传统教学不同,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将课程设计为项目,项目中又包括几个小项目,使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生生或师生互动交流,培养焊接专业综合技能,学生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学会如何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提高使用专业知识的灵活性和熟练性。

2 项目教学法在焊接专业综合实训中的优势

在焊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不再是教师把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进行实施,最终得到这个结果,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在学习的过程而不在学习的结果,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焊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2.1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来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是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焊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通过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实现项目的目标,并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主的发展。

2.2 项目教学法把教学目标落实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项目教学中,项目是包含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活动,教师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体验、掌握焊接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唯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够不被社会淘汰,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项目教学的焊接专业综合实训正是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焊接专业知识的能力为目标,关注焊接专业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项目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有利于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了完成项目,学生必须先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习焊接专业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交际能力、认知策略,同时还锻炼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把现实生产引入教学,充分体现“做”中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动态使用焊接专业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另外,通过引进真实的焊接生产实例来进行项目教学体现了焊接功能性的认同,学生通过交流互动体验焊接专业知识的社会功能,理解焊接的重要社会意义,使学生掌握动态的焊接专业知识。

3 焊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因此要确立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现有职业院校焊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能力与知识等关系上。间接经验通常是以书本知识为载体的。如果强调课程应该以间接经验为主,那么学习的项目就是去接受人们积累的文化成果,教师成为教学的核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接受与记忆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场所。目前,高职的课程结构实际上是本科的压缩,以学科为本位,课程设置方式过于注重间接经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忽视直接经验的获得。而缺乏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也是很难巩固、很难理解的。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也是改革的焦点,知识是概念和理论系统,而能力主要是心理机能。课程强调的以知识为中心指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课程目标直接指向知识本身。而以能力为中心则强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知识是实现能力发展的手段。

4 项目教学法在焊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路径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规范着学生素养的基本范畴,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而且是每年都得学习的,不得缺失;科目是学习领域的实体,规定着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而不得缺失的,但不一定每年都得全学。进入模块以后,学生就有了选择的自,就是说,学生可以按要求自主选择模块,但不能选择科目和学习领域。

4.1 项目的设置

焊接专业综合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除了综合应用本专业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外,学生还应调整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1)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善于捕捉焊接结构中的每一个实际问题,从中学习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2)注意总结焊接结构生产的共同特点和规律,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3)特别强化动手能力训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实训要求参与多种焊接结构的生产实践。

教学过程中:(1)针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教学,或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焊接结构生产的全过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在教学过程中,配合每一种能力目标要求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突出焊接结构生产职业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除此以外,还应结合专业知识的教学,加强焊接结构有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介绍,积极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开发学生的专业创新思维。

根据焊接专业综合实训的任务和目标,结合本地区焊接生产实际,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实训项目:桥式起重机桥架的焊接生产、压力容器的焊接生产、船舶结构的焊接生产、桁架的焊接生产。

4.2 项目的实施过程

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1)审查实际焊接结构图,根据技术条件找出相应的技术标准。指出图纸设计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有提出修改方案。(2)分析产品的工艺性、编写产品的全套生产工艺规程。(3)针对实际产品生产进行先进工艺的可行性研究。(4)总结对实际生产条件的调查认识,并写出调查报告。(5)学生自评。(6)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师)讲评、教师总评。

4.3 实例分析

实训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抽签选择一个实训项目。抽中某个实训项目,就到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布置任务时,要明确时间分配,以便控制实训进度。同时要公布实训考核办法和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考核办法以过程考核+综合评定为主,综合评定以学生自评、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师)讲评、教师评价,以及学生的实训报告质量为主。

以桥式起重机桥架的焊接生产项目为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南昌普华铁路机械有限公司、江西起重机械总厂、南昌铁路局机械厂。

4.3.1 项目活动的开始

学生上网、到图书馆收集桥式起重机桥架焊接生产的有关资料,了解校外实训基地的产品、设备、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情况。拟定项目实施计划,并与校外实训基地取得联系,确保实训顺利开展。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制定计划、沟通协调等能力。

4.3.2 项目活动的开展

这一阶段的要求是:(1)在校外实训基地按规定程序借阅桥式起重机桥架焊接结构图,对图纸进行审查,并根据技术条件找出相应的技术标准,指出图纸设计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有则提出修改方案。(2)分析桥式起重机桥架的焊接工艺性、编写桥式起重机桥架的全套焊接生产工艺规程。(3)针对桥式起重机桥架焊接生产进行先进工艺的可行性研究。(4)将自己编制的工艺与桥式起重机桥架的实际焊接生产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要求整个活动过程有笔记可查。

这一阶段是实训的主体阶段。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参与整个项目的每个工作过程。期间,学生会遇到未曾学习的知识点和一些技术问题,老师或者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可集中进行讲授,并指导他们去查阅学习资料,引导学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熔焊原理、金属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生产、焊接检验等专业知识,进行焊接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3.3 项目活动的结束

这一阶段,每个学生首先对项目活动进行总结,写出实训报告,然后在小组内部进行自评,每个小组推举一位代表在总结会上进行项目总结性发言,总结会由老师组织召开,全班学生出席,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对每组的发言进行讲评,最后由教师总评。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相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得以升华。

5 结论

总之,在职业院校焊接专业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才是内因,决定着专业知识学习的成败,教师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的促进帮助学生学习,设置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而项目教学法正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模式,根据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现状,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为使焊接专业综合实训发展的更好,还需要职业院校广大教师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

(课题项目:2011年江西省教改立项课题“项目教学法在焊接专业综合实训中的应用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JG—11—50—4),课题主持人:邹新斌)

参考文献:

[1] 陈雅萍.电子技能与实训:项目式教学(基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2

在防汛期间局一班人员坚守岗位,24小时轮留带班,由局长肖胜安同志任指挥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李星万任副指挥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防汛抗灾的组织、安排、指挥工作,各成员24小时手机必须开机,保持信息畅通,以便及时掌握汛情,做到心中有数。

二、挤出资金,添置必备物资根据往年“7•8”、“9•3”洪灾的特点,特别是我局部分企业处于地势较低且下水道有堵塞排涝不畅的情况,我局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购买了编织袋、河沙、铁铲等物资。集中保管、统一调配、定点、定人,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各点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做到有备无患。

三、应急反应行动

1、全力抢救被困人员,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若有伤者就近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抢运和保护重要设施、设备、物资、贵重物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尽力采取措施,堵住灾害发生的源头和缺口。

4、严密监视灾情变化情况。

5、做好稳定工作,振奋精神,鼓足勇气,战胜灾害。

6、对受灾区域作好值班安排,防止坏人乘机破坏。

7、及时评估,上报灾情损失。

四、局机关所在地的灾情处置

局机关所在地的灾情发生后,由办公室黄廉同志向县政府和县防汛指挥部报告,同时做好以下物资和人员的撤离工作:

1、小轿车川S26106、川S01468往南外火烽山或雷音铺山方向撤离;

2、川S13759往*城凤凰山或雷音铺山方向撤离;

3、机关内的重要物资立即由机关防汛抢险应急分队队员(名单附后)搬运到办公楼楼顶;

4、机关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到机关办公楼楼顶或撤离到火烽山或雷音铺山;

5、机关办公区域内的住户撤离到该住户楼的楼顶或火烽山;

6、大西街原粮食局家属院住户撤离到该住户楼楼顶或到凤凰山。

以上撤离方案组织指挥人员如下:

1、办公区域的人员撤离(含住户),由梁经才指挥,董谦、刘芳等协助;

篇3

1、防汛抗旱:一是汛前检查。在x月份,组织开展了对x公里xx河堤防、x公里xx河堤防、沿河险工险段、x座大中小型水闸、x座泵站等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安排处理,确保堤防坚实、闸站启闭灵活、险工险段安全。二是成立组织。汛前,及时调整充分了太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明确了县领导防汛责任分工,以确保灵活,责任明确。三是储备物资。结合我县防汛工作面临的形成和实际需要,及时补充必要的防汛物资,以备应急抢险之需。四是完善预案。为确保及时科学有效防御水时灾害,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制定了险工险段防守抢护方案。五是组建队伍。为确保xx河防汛安全,与县人武部密切联系,组建了以沿xx河六个乡镇的民兵预备役为主要防汛抢险应急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拉得出抢得住。六是明确责任。为使每一段堤防、每一处险段、每一座工程都有责任人,汛前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了明确。

2、应急水源工程建设:20xx年度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包括xx镇的3座水闸、xx镇的1座水闸、xx镇的1座泵站,为确保工程按照保质保量完成,我办严格按照有关规程,经常性地督促检查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了20xx年度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并按程序进行了工程验收。

3、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方案编制:为进一步提高防汛信息化水平,迅速、及时、科学、有效地预报预警气象、水文、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以便迅速组织防汛、抗旱、抢险、救灾、人员转移、物资撤退等,国家、省安排了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工作。为早日完成该工作,我办在接到任务后,立即按程序开展了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按要求圆满完成了方案编制任务。

4、日常工作:完成了防汛值班、工程调度、信息收集报送、防汛抗旱统计、日常巡查等工作。

二、20xx年主要工作计划

1、防汛抗旱:一如既往地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应对各类雨情、水情,科学调度各类水工程,全力防御抢护各类险情、灾情,认真负责地当好领导的参谋。

篇4

二、现实意义

为了解决我国农业用水存在的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的突出矛盾以及节水灌溉管理体系有待加强完善的问题,应该更新观念,以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为中心,不断向节水灌溉、高效用水模型和绿色环保的研究领域扩展、加强作物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的研究、加强农田水利应用基础研究等措施,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保证农业、水利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目的

实现水稻用水灌溉的最优控制,为农田灌溉排水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带动的作用。

四、系统功能

把田间多余灌溉用水排进蓄水池进行保存,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由于循环水中含有化肥、农药、养料,使之循环利用,做到不污染环境,节约农药、化肥、节约生产成本,绿色环保。水稻田间铺设灌水、排水管道,田间装设电动进水阀门和电动排水阀门、电磁流量计、水位计、水质检测等仪表,按照寒地水稻的全生育期的灌溉需水规程要求,做到灌溉水的自动循环利用,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

五、系统理论基础

智能化循环节水灌溉项目以水稻叶龄诊断技术为理论基础,根据水稻不同叶龄时期的需水规律,分别制定出水稻各叶龄生育时期的灌溉控制策略。秧苗三叶一心开始插秧,田间保持花达水状态;4叶返青期,上护苗水3-5cm;分蘖期保持3-5cm水层,分蘖盛期即7叶期晾田控蘖5天左右;拔节期和孕穗期实行间歇灌溉,水层自然落干后,再灌水3-5cm;孕穗末期至始穗期可根据水稻长势适当晾田;抽穗、开花至蜡熟期继续实行间歇灌溉;水稻成熟前30天停止灌溉,等待收获。

六、系统工作过程

安装在灌水渠和排水渠上的智能灌溉控制装置接到系统决策指令后,通过控制灌水和排水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将蓄水池中的水流入格田或将格田内多余的灌溉水回收到蓄水池进行储存,供下次灌溉使用,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循环灌溉。

由于天气高温、蒸发量大或其他原因造成格田内的水层深度低于水稻该叶龄期的水位临界值时,系统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后,自动发出灌水指令,蓄水池中的水泵接到指令后立即启动,蓄水池中储存的灌溉水流向灌水渠,同时灌水渠的电磁阀自动打开,灌溉水进入到格田内。当格田内的水层深度达到系统预设值时,系统发出停止指令,蓄水池的水泵停止工作,灌水渠电磁阀自动关闭,停止灌溉。

由于栽培技术要求需要排水,或者是遇到较强的降雨造成格田内的水层深度高于水稻该叶龄期的水位临界值时,系统诊断后立即发出排水指令,排水渠电磁阀自动打开,田间多余的水通过排水渠流向蓄水池并储存起来。当格田内的水层深度降到系统预设值时,系统发出停止排水指令,排水渠电磁阀关闭,停止排水。

七、应用效果分析

1、 用水量监测

对系统灌溉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智能化循环节水灌溉用水量107m3/亩,其中排水量45m3/亩,需地下水62m3/亩,常规灌溉需地下水128m3/亩,全年省水66m3/亩。节约了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节约肥料成本分析

分别在水稻插秧排水、分蘖、晒田排水和齐穗4个时期,采集水样。养分化验结果见下表1。

蓄水池全氮含量1.2mg/L,晒水池全氮含量0.34mg/L,差值为0.86mg/L,循环水二次利用水量45m3/亩,增加全氮养分含量38.7g/亩,可节约尿素0.09kg/亩;磷肥比较稳定,养分流失量很小,可忽略不计,速效钾流失量最高,按上述方法计算,可节约50%硫酸钾0.6kg/亩,通过智能化循环节水灌溉技术亩节约尿素0.09kg,50%硫酸钾0.6kg,节约肥料成本3.1元/亩。

2、 节约人工成本分析

应用该项技术实现灌溉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节约水稻生产灌溉田间管理人工费15元/亩。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81-02

一、引言

焊接检验教学一体化,是理论与实际的融合,教师教、学生学、动手做三环节的融合,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很好的融合。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了教学设计思想,将一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实训内容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使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这种一体化教学使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强。一体化教学也充分贯彻我校学习方针“适应市场、以人为本、技能至上、质量第一”的特色教育模式。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理念设计

本课程设计紧紧围绕焊接检验方法为目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目标,以实用性为主要特征。在课程设计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体现以实现内容为中心、以课程设计为依据、以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加强实训后总结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先理论后实践、先教后学、先学后做的模式。

(二)课程的建立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目的,我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知识到实训结束、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渐提高知识难度。焊接检验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基础知识目标、阶段实训目标和实训总结目标,内容如下。基础知识目标:基础知识紧跟现代焊接检测技术发展的步伐,强调应用性,及掌握各检测方法为主要教学目的。阶段实训目标:通过完成单个焊件或多个焊件的检验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开展检测活动,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在检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检测中如出现问题项目小组先讨论,如不能解决,再由全体同学讨论,最后教师作总结,使学生对实训过程产生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实训总结目标:通过实训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检测设备,并能准确地判断出工件的缺陷位置以及缺陷的种类。对不同的工件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一体化内容

根据焊接检验课程需求,我们将焊接检验课程重新组合。重新规划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始终定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焊接检验课程细化后的教学内容、对应课时和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四)教学一体化

我们使用学生熟悉焊接检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每堂课都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来组织教学。在讲解中,教师以实训内容为主提出问题,在解决每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配合教师一同操作,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检验过程。然后再对该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课上实训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了“做中学”的指导思想,使教、学、做能够紧密结合,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

1.课程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考核方式等过程相互结合起来,相互贯穿。每次课堂教学均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给同学们,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师讲解完成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检测,遇到不懂的和不会的知识向教师提问,教师再进行讲解,围绕该任务目标组织各种教学环节,进行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解,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可以回忆课堂中的知识点,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2.综合实训。学生提前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做好资料搜集和检测方法的设计等一些操作前的准备。在实训课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实训,使学生有团队精神共同完成项目,学生现场实际操作,教师指导,遇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点教师先进行提问,提问过后进行讲解,技能中需要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在哪里遇到问题就在哪里讲解,每次教学都要培养学生一个具体的应用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应用能力。

3.考核方式一体化。课程考试评价是检查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总成绩统计充分体现以实训成绩为考核中心,具体考核方法如表2所示。

三、结语

本课程将改革思路充分体现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体现了“教、学、做”的指导思想。教学焊接检验的课堂实训与课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中融入实训内容,在实训中融入课堂的内容,学生能很好地巩固知识,拓展知识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连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9,(5):28-29.

篇6

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焊接;实训效果;

一、引言

作为一种重要的联接方法,焊接技术具有多重优点。它不但能够节省工程项目使用的金属材料、保证接头的致密性,而且其具有的高强度、高刚度使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天以及化工等行业。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以此为重点,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增加对学生们的实践教学,提高实训效果,增强焊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焊接实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提高焊接实训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症结所在,然后再采取措施进行完善提高。

二、中职院校焊接实训中的不足

目前,由于条件的制约,中职院校焊接实训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一)焊接实训的高资本投入

由于各中职院校的条件有限,致使学生无法在实训车间充分运用学习的课本上的重要知识,这使学生们的知识框架停留在理论上,限制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除此之外,在实训过程中,由于焊接实训材料数量有限,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拿到焊机材料,这就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实训操作,使学生实训应用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

(二)学生实训主动性差、有限的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的实训成果不能得到相应的肯定,使得很多同学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实训积极性较低。并且在焊接自行设计这部分,有相当多的同学思路非常局限,设计的焊接结构或者说使用的焊接方法没有创意,所以设计的课题也缺乏创新。

(三)学生实训效果不足

由于中职院校没有足够的焊接教师,因此,很难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教学,这就使得一些学生不能认真的参与到焊接实训中,尤其是那些缺乏主观能动性并且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流畅的交流、沟通,这样学生也不能够及时解决掉在焊接实训操作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对学生的焊接实训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利的影响。

(四)实训进度不能达到计划要求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实训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临时停电、焊接更换保护气体等意外情况,这些都会对焊接实训进展造成影响。最终使焊接实训的进度达不到计划的预期要求,从而也不能够保证焊接实训进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三、提高实训效果措施

(一)加强校内外资源的紧密联系

由于中职院校的资源条件有限,如果将学生局限在校内,将会严重影响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为此,中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外的企业资源,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内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在企业车间操作实训项目,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焊接的实际操作。比如,学生们可以在锅炉生产车间,亲身体会教材中讲解的埋弧焊在焊接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在企业车间进行射线探伤、水压测试等实训项目等,这些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清晰的理解专业知识。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企业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专业的实训环境。

(二)突出重点的加强实训

要想提高实训效果,就应该在实训中突出重点,针对重点加强练习。第一,实训开始就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规范,包括焊接的姿势、引弧以及收弧方法等,确保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焊接习惯。第二,要引起学生对关键技术与技巧足够的重视,并对其重点练习,因为这是提高焊接技能的关键。比如在实际操作各种焊接方法时,要对焊缝之间的连接进行多次练习,因为,如果在焊缝连接中出现不当就会使焊接过程出现缺陷,最终使焊接质量达不到标准。同时,为了防止实训中目的性不强的学生不能较好的完成实训任务,指导教师要应用适当的措施提醒每一位学生当天的实训项目,比如将焊接实训操作规范贴在实训车间明显的地方,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看到。

(三)加强仿真模拟,提高实训水平

中职院校可以运用设备模型进行仿真操作,模拟真实的车间焊接操作,以此来加强对学生焊接实训能力的培养。仿真模拟的形象性、安全性及高效性,使实训中的再现性不足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仿真模拟还可以对一些不具备条件的虚拟实训项目进行模拟,使教师和学生可以直观的指导评价焊接过程,并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焊接技术的专业知识。由于仿真模拟只是运用机器设备进行模拟操作,因此降低了实训的成本。同时这种模拟操作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思考模拟操作中的问题,并寻找方法解决,这极大地丰富了实训内容,并提高了学生的焊接实训效果。

(四)与实际结合,突出实训特色

中职院校的焊接实理论课老师可以结合本校的实训教学情况,同实训指导教师一起编写符合其学校特点的指导书。同时在实训指导书编写过程中要结合目前社会对焊接人才的要求以及现有的实训条件,加强对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焊接应用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总结

目前中职院校已经对焊接专业的实训教学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在改进实训方法后,焊接专业学生已经对焊接实训有了全面的认识,并且也有足够的热情主动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这对于焊接实训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学生也对学校给予厚望,希望学校可以通过对焊接市场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在学校设置一些符合实际的实训项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焊接实践应用技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刘东辉,孙晓云.虚拟仪器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数字化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中国工业网,2006

篇7

专业学生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把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内用比较短的时间掌握好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1实训过程中基本功的训练

在焊接实训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观察熔池的形状,熔孔的大小及铁液与熔渣。培养较好的观察能力,从焊缝第一个熔池形成开始到焊完整根焊条收弧,整个过程的焊接电流的大小,熔池边沿的润湿和过度,焊缝先后温度的变化,尺寸和形状的控制,缺陷的发现和处理,都是通过细微的观察和灵活的运条达到一条美观合格的焊缝。因此学生在实训中要加强引弧、运条、收弧的基本功训练,从而掌握基本施焊要领。

2焊接实训的两个重点

两个重点是指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条能力培训两个方面,这是我们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得出的结论。

(1)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在施焊的过程中看出熔池的形状是否正确,所用电流是否合适,稍微作一下运条即能辨别出焊条质量,在训练中首先把要观察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在演示平板堆焊时让学生注意观察熔池、熔渣和铁水;在单面焊双面成形施焊中,打底焊、填充焊、盖面焊等三种焊道的熔池形状各不相同。都必须认真观察,留有一个清楚的印象。比如,打底焊道需重点观察熔池前边和两侧钝边的熔化情况;盖面焊横向运条摆动时,则要重点观察熔池边沿与坡口两边的搭接尺寸和过渡情况,即不同的训练内容都有不同的重点观察内容和部位。

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训练,通常情况下一个不到1cm2 的熔池里,颜色、亮度、尺寸和形状瞬间发生变化,即可能造成焊后缺陷。看不清焊道无法保证焊缝的直线度;看不清熔池,不能够控制其形状和尺寸,而最终焊缝成形不好。因此,焊接中观察熔池是重要一环。

(2)运条的训练

在认真观察之后,应确立一个标准的模式,在进行运条训练时,也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样板,通过摸索、模仿逐步达到动作的准确和熟练。运条的作用和目的,在于保证良好的焊缝形状;调节熔池的温度;排除熔池中的气孔和夹渣,运条的过程,是一个微妙的电弧操作和角度控制的过程。运条训练中如何选用焊接电流、如何使用电弧和如何控制焊条角度,是运条中关键的三要素。

第一,焊接电流是影响焊缝成形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运条能力所及的条件下,提倡尽量用较大的焊接电流。

第二,电弧指引弧、运弧、收弧和接头等对电弧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位置的焊缝和电弧长度的控制。要充分地了解和利用电弧准确施焊,避免缺陷。

第三,焊条角度是控制熔池形状的关键问题。由于焊条角度的不合理常会造成各种焊接缺陷。学生在电弧的运用和焊条角度的控制能力的培训,主要是由学生的细致观察和老师及时给以的提醒和纠正,使学生在焊缝施焊的过程中把熔池的形状尺寸始终如一的控制在一个规范的尺寸内。

(3)专业实训中教师的职责

在专业实训中,要求实训教师具有较好师德的同时,还要具有规范的演示能力,较好的理论表达能力,以便准确解答学生在焊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实训也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合理的焊接实习安排,以培养能力为主,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在焊接实习中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焊接工艺提高焊接技巧。

篇8

焊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失的工业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轮船制造业以及管道建设等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而且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随着焊接专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焊接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对焊接专业的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视。但是当前我国焊接专业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方式落后,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不达标,教学设备落后,特别是焊接专业中的实训教学与岗位的需求、学生发展不相配套,严重阻碍了焊接专业的发展。

一、焊接专业实训教学的含义

实训教学就是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针对焊接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训是学校组织焊接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学习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实训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是“实践训练”的简称,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是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实训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就业中具备一定的优势,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合格的焊接人才。

二、焊接专业实践训练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焊接专业的教育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上主要是通过实训课来完成的。焊接专业实训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实训教学的预期效果。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我认为以下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1.教学方式落后,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的训练

2.教学操作车间环境太差,部分学生不适应

3.由于实训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成本,但是学校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所以存在教学设备太过落后、缺乏先进设备的引进等问题

4.实训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分离,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种种问题,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焊接专业教学的效果,下面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革的措施。

三、关于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实施,高等院校不再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焊接这种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中,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实训教学的改革更好地适应了高校教育的需求。

1.在焊接实训教学中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的课题

在实训中为了培养学生对焊接技能操作的兴趣,在进行基本功及基本技能训练时,要根据学生掌握技能的具体情况布置一些具体任务,使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对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在操作中的缺失,而且可以充分运用自己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任务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

例如,学习“板平对接”的课题时,先进行板状试件的基本练习,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后,教师应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工作任务,例如给学生布置摆放支架和机床接油盘等实际生产任务。

2.在焊接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建立“工学结合,练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焊接专业在实训中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存在一视同仁的情况,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工学结合,练做一体”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得到有效巩固,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改善焊接实训的教学环境,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

当前焊接车间的环境条件太差,学生一开始很难适应车间中的环境,更不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当前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不利于学生将学到的先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训中,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实训中引进先进的设备,可以更好地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的需求来培养焊接人才,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岗位就业中不存在障碍,也具备了更好的就业能力,达到了实训的预期效果。

4.实训中要以就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焊接专业中对人才的培养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就业岗位对焊接人才的需要,所以焊接专业的实训应以就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为我国建设行业培养一批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焊接技能的人才,从而使焊接行业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焊接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技术部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政府对技术人才的扶植政策和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也为焊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篇9

0、 引言

国内外专家认为:“到2020年,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可靠、低成本的连接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焊接。因此,培养大批量能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开设实训教学投入大,焊接设备也非常有限,跟企业的实际生产仍有一定的距离;焊接实训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模块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焊接实训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也是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实训课程往往只是形式,是理论课的附属,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和要求。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焊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焊接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焊接专业基础知识、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焊接工艺知识),按照焊接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焊接理论教学和焊接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接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 焊接实训教学模块的建立

焊接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体系,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断积累,需要在实训教学中不断反馈更新,不断探索、创新。

2.1 确定模块。将不同的焊接实训课题分成一个大的模块,在大模块的基础上设立小模块,以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选择。

2.2 设置模块教学内容。根据模块内容,把每个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模块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2.3 每个模块能力目标的设立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设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可适当设置高目标模块,以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4 注意模块的更新,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淘汰旧的不实用的模块,创建新的模块,实训模块使学生掌握实用可行的技能。

3、 焊接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

3.1 校内交流式培训。即通过制定阅读书目并开展交流讲座、辅导讲座、观摩听课的方式,大力开展培训,主要是转变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方法。

3.2 脱产上岗式培训。即暂停校内教学任务,将教师送往相应的工作岗位见习,主要是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能真正和实践结合起来。

3.3 带队实习式培训。学生进工厂上岗实习时,安排带队教师同往,既负责实习生管理,又随实习生接触实际工作,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并将之应用到本院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

4 、模块化教学与校企合作

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今天,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师调研、“老生”反馈、企业需求告诉我们: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焊接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转为了更好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应该加强与“订单式培养”企业接触、沟通,在新生入学初,请企业派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订单式”新生的面试与考核,与基本符合用人要求的学生签订订单,组建焊接专业“订单”班。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对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认真研究,熟悉具体工作岗位对于知识的要求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置,将实训模块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模块内容。在模块化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便学生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增加就业竞争力。

5、 总结

焊接专业实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模块反映企业需求,使学生获得从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焊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0 引言

国内外专家认为:“到2020年,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可靠、低成本的连接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焊接。因此,培养大批量能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开设实训教学投入大,焊接设备也非常有限,跟企业的实际生产仍有一定的距离;焊接实训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船业是南通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焊工需求量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我院是南通地区唯一一所开设焊接专业的职业院校。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模块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 焊接实训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也是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实训课程往往只是形式,是理论课的附属,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和要求。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焊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焊接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焊接专业基础知识、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焊接工艺知识),按照焊接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焊接理论教学和焊接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接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 焊接实训教学模块的建立

焊接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体系,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断积累,需要在实训教学中不断反馈更新,不断探索、创新。

2.1 确定模块。将不同的焊接实训课题分成一个大的模块,在大模块的基础上设立小模块,以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选择。

2.2 设置模块教学内容。根据模块内容,把每个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模块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2.3 每个模块能力目标的设立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设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可适当设置高目标模块,以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4 注意模块的更新,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淘汰旧的不实用的模块,创建新的模块,实训模块使学生掌握实用可行的技能。

3 焊接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

3.1 校内交流式培训。即通过制定阅读书目并开展交流讲座、辅导讲座、观摩听课的方式,大力开展培训,主要是转变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方法。

3.2 脱产上岗式培训。即暂停校内教学任务,将教师送往相应的工作岗位见习,主要是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能真正和实践结合起来。

3.3 带队实习式培训。学生进工厂上岗实习时,安排带队教师同往,既负责实习生管理,又随实习生接触实际工作,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并将之应用到本院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

4 模块化教学与校企合作

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今天,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师调研、“老生”反馈、企业需求告诉我们: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我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与南通市多家大中型企业都有“订单式培养”合作,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焊接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应该加强与“订单式培养”企业接触、沟通,在新生入学初,请企业派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订单式”新生的面试与考核,与基本符合用人要求的学生签订订单,组建焊接专业“订单”班。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对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认真研究,熟悉具体工作岗位对于知识的要求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置,将实训模块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模块内容。在模块化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便学生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增加就业竞争力。

5 总结

焊接专业实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模块反映企业需求,使学生获得从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焊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南通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篇11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接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焊接实训教学模块的建立

焊接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体系,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断积累,需要在实训教学中不断反馈更新,不断探索、创新。

2.1确定模块。将不同的焊接实训课题分成一个大的模块,在大模块的基础上设立小模块,以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选择。

2.2设置模块教学内容。根据模块内容,把每个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模块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2.3每个模块能力目标的设立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设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可适当设置高目标模块,以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4注意模块的更新,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淘汰旧的不实用的模块,创建新的模块,实训模块使学生掌握实用可行的技能。

3焊接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

3.1校内交流式培训。即通过制定阅读书目并开展交流讲座、辅导讲座、观摩听课的方式,大力开展培训,主要是转变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方法。

3.2脱产上岗式培训。即暂停校内教学任务,将教师送往相应的工作岗位见习,主要是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能真正和实践结合起来。

3.3带队实习式培训。学生进工厂上岗实习时,安排带队教师同往,既负责实习生管理,又随实习生接触实际工作,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并将之应用到本院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

4模块化教学与校企合作

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今天,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师调研、“老生”反馈、企业需求告诉我们: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我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与南通市多家大中型企业都有“订单式培养”合作,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焊接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应该加强与“订单式培养”企业接触、沟通,在新生入学初,请企业派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订单式”新生的面试与考核,与基本符合用人要求的学生签订订单,组建焊接专业“订单”班。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对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认真研究,熟悉具体工作岗位对于知识的要求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置,将实训模块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模块内容。在模块化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便学生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增加就业竞争力。

5总结

焊接专业实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模块反映企业需求,使学生获得从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焊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南通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杏芳.职业技术教育中“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2]许志安主编:《焊接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篇12

指针式万用表的组装实训能培养学员仪器仪表的使用、读图识图、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四种核心能力。其组织与实施步骤是元器件的清点与检测、电路的焊接、整机的组装、电路的调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了学员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在此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教员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训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下面浅谈指针式万用表组装实训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一、忽视对原理图的分析与理解

学员普遍反映初看原理图就觉得复杂,存在畏难情绪,思想上单一地认为把万用表组装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行动上表现在不听教员原理分析,提前进行电路制作。

解决的办法首先是强调实训必须有理论作指导,不能盲目行事。须不知,原理图不清楚将会影响电路的调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因此必须将复杂的电路图划分成几个部分。以MF47万用表为例,引导学员思考:在原理图中找出那些元件是共用的,哪些部分是电阻档位专用元件、哪些是直流电流档位的专用元件、哪些是直流电压档位专用的元件、哪些是交流电压档位专用的元件?

通过教员引导,学员分组讨论,可以将复杂的电路图分为公用电路、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以及电阻五个部分。其中图的上部是公用电路,中间区域分别是其余四个模块,图的最下方有四个表笔插孔。弄清楚每个部分由哪些元器件构成后,对组装完成后的万用表进行调试时,如果哪个模块出现了问题,可以查找对应电路故障的原因。

问题二、元器件的清点与检测不细心

在实训过程中,教员严格要求学员清点元器件的数目、用色环法辨电阻、用万用表对每一个元器件进行质量的检测。但有的学员粗心大意,色环辨错了也没有用万用表核查,有的干脆不检测电位器等器件,直接焊接电路,因此在没有保障元器件性能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电路出现故障的几率较大,排除故障的难度会增加。解决的办法是培养学员正确使用万用表,严格按要求对元器件进行检测,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主观地认为一般元器件都可能性能良好。

问题三、元器件的插装不规范

一是元件引脚成型不好。表现在太靠近元件本体弯折引脚,元件容易损坏,而且对卧装元件引脚与本体不是垂直角度。二是元件插装时标称值没向外,色环标示的元件不便于读识。如色环电阻在插装面上的摆放不是横排时误差环在右边,竖排时误差环在上边。三是元器件插装的位置不正确。四是把二极管或者电解电容极性插反。

解决的办法是使学员知道元件引脚成型及插装时的要求,分清极性插装,明确哪些元件在插装面,哪些元件在焊接面。本实训任务中,电阻、二极管、电容等元件要安放在插装面,但四个输入插管、晶体管插座等元器件要安放在焊接面。

问题四、焊接工艺不讲究

一是存在虚焊、漏焊、连焊现象。二是焊点不呈锥形,不饱满不光滑。三是有的焊接时间过长,把铜箔或焊盘烫翘。四是有的滑道中间堆有焊锡,影响电刷运转。五是四个输入插管不垂直,导致无法与万用表的前面板装配吻合。

解决的办法是细心,按照焊接的原则和步骤进行,一个一个元件进行焊接,并且焊接时保证引脚垂直于焊接面。特别要强调电位器、晶体管插座、输入插管不是安放到位就行,一定要焊接连上电路。

问题五、表头不校准

在没有对表头进行校准的前提下,直接焊接表头的两根导线,这样导致万用表调试效果不理想。

解决的办法是对原理图较为清楚,知道所调电位器是与表头串联的WH2。实作时焊好表头引线正端,数字万用表拨至20K档,红表笔接线路板上的A点,黑表笔接表头负端,用一字起转动可调电阻WH2,使显示值为2.5K,调好后焊接表头负端。

问题六、电刷安装错误

V型电刷小缺口方向安装错误。

解决的办法是使万用表前面板功能选择开关打到交流的250V即正中间的位置,然后在它的背面安装V形电刷,并且使缺口向着左下方,然后轻轻按压V形电刷,确保三只触脚能正常接触到电路板。

问题七、调试时不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

不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表现在:一是使用万用表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二是测电压和电流不会读数。三是测电阻时不进行欧姆调零。四是使用完毕后不归档。

解决的办法是要求学员做笔记,加深印象。首先,强调使用万用表前要观察表笔的位置是否正确;其次看万用表是否需要进行机械调零;最后对万用表进行检测。检测的方法可以将功能选择开关置于蜂鸣档或者电阻档,短接红黑表笔,都可以观察到指针有偏转,蜂鸣档时还会伴随声音,此时表明万用表可以使用。若指针不偏转,则首先考虑更换保险管。测电压和电流时,要选择正确的档位和合适的量程,读数时观察的是第二条黑色刻线,但其下方有三排数据,到底读哪排数据,由所选量程决定。测电阻时,换档必调零,读数时观察的是第一条刻线,并且从右向左读数,电阻值是读数与倍率的乘积。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转换开关旋到交流电压的最高档,以免下次使用不慎而损坏电表。

问题八、安全意识淡薄

一是人身安全。二是仪器设备的安全。

解决的办法是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注意用电安全外,还要防止电烙铁烫伤。其次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如使用万用表时注意量程和极性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作风。

总之,在指针式万用表的组装实训中,学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结合原理图,基本上能进行故障的排除,达到实训的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