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范文

时间:2022-09-18 14:30: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数学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数学论

篇1

二、学习数学史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或者教材上适当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有趣的游戏或者丰富的故事,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过程和数学课本的趣味性,而数学史中有趣的游戏和故事都有着不一样的历史背景,小学生对其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并且还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如,数学课堂或者数学课本上有趣的问题:哥德巴赫猜想、四色问题;有趣的故事:十进制(一个手指的故事)、高斯的故事;有趣的游戏:七巧板拼图、摆火柴等,这些故事、游戏、问题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活跃数学课堂上的气氛,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小学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上提供的故事、游戏、问题,还要通过其他方式收集一些有趣的、对于学生学习有利的数学资料,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融入这些有益的教学材料,充分调动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篇2

【Key words】Reading; culture; strategy【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48-02

1数学阅读的价值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充分说明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价值。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1.1教学现状及其分析: 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目前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训练很不对称。主要表现在:

1.1.1学生阅读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薄弱的。在阅读过程中,读不出要点,那些干扰的因素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如原售价与现售价干扰了学生对涨幅这一概念的理解,导致多数学生不能理解正确。

1.1.2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差。学生习惯了从框架的题型中运用公式去解决,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提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实质的问题。当我们把“哪种商品的涨幅高?”这个问题直接变成“现价比原价涨价百分之几”时,竟然有多数学生不能解决。

1.2数学阅读的必要性: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重,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生活立足于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则数学阅读充当两者的媒介非常特出。

案例1:某商店有一种饮料,大瓶每瓶1200毫升,单价10元;小瓶易拉罐每瓶200毫升,单价2元。优惠条件是满30元一律八折。 “六一”儿童节到了,班级准备开联欢会需购买饮料。如果要给每人(共50人)准备约200毫升的饮料,让你去购买,你准备怎么买?甲生:因为10000÷1200=8(瓶)……400(毫升),所以准备到商店买8大瓶和2小瓶的饮料,共需价钱:(10×8+2×2)×80%=67.2(元)。每人刚好有200毫升饮料,一点也不浪费,最省钱。乙生:可以直接买9大瓶,需要价钱:10×9×80%=72(元),虽然多花了4元钱,但是多了800毫升,哪位同学还想喝,可以添着喝。丙生:买50瓶易拉罐装的。共需80元,卫生、方便。甲乙两同学的方案都要用杯子,不仅不够卫生,而且要借那么多杯子多麻烦啊!这时,一位同学情不自禁喊了起来:“对、对、对,易拉罐还可以拿去卖,每个1角钱,共卖5元,饮料只需75元就够了。”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阅读与理解,设计了各种方案,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价值。

2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原则

2.1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开展阅读: 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只有切合学生的能力,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有持续的动力与毅力。否则,就会由于失去信心而产生厌恶感,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2.2教师指导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质是阅读策略的指导及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内容、与类别的阅读策略,以达到优化阅读过程,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目前,学生的自觉阅读能力不强,所以必须在教师的启发、指导和点拨下,将教师的“指导”内化为个人的知识能力,进行长期的、广泛的、认真的实践,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

2.3以学生的主动式阅读为主: 数学阅读按阅读心理机制可分为:主动式阅读和被动式阅读。所谓被动式阅读,就是通过阅读文本信息获得基本结论,也称语文式阅读。而所谓主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与体系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猜测、估计、证明,从而获得知识的阅读。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归纳、综合、猜想、预测、直觉能力和发现、探索精神。

例如:计算9+4=?,一般的方法的是“凑十法”,但如果学生能主动阅读,便能研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如:减补法(用一个加数减去另一个加数的补数,再加上10)、推导法、比较法、逐一添加法、口诀法等。这样既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又发散了数学思维。所以,在数学阅读训练中应逐步引导学生采用主动式阅读,以建构适合自我的最优化的阅读方法。

3数学阅读的指导策略

3.1将阅读带进课堂: 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解决方案,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3.2多样性地表达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自然语言的补充,是世界的一种通用语言,它的符号、图像、图表、句法和术语,能够帮助人们简洁明快而又深入地交流关系和信息。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学语言已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应学会多种方式来表达数学语言。

3.3强调生活中的数学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安排阅读内容。

参考文献

[1] 汤建英. 学生走出数学“零阅读”的尴尬——关于小学生数学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J]宜兴市实验小学网.2004.

篇3

1 造成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的原因

1.1 教学情境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多使用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多种多样的方法造成鱼龙混杂,学生难以取舍,反而影响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最终导致数学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多教师甚至为求新,一味地设置教学情境,却没有注意其逻辑性,这样反而会对教学质量起到反面作用。例如,在学习“平均分”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将生活中的东西用到课堂上:桌子上有5杯水,喝掉2杯,余下的就是所有水的3/5。这个例子听起来没问题,但仔细想设置的并不合理,因为没有强调杯子是否大小一致。像是这样设置教学情境,就会对学生造成误导[1]。

1.2 将教学完全寄托于生活经验

新课改讲究让教学趋向生活化,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毕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让他们从生活中找寻参照可以帮助其快速融入课堂,以此达到理解、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但如果完全依赖生活经验,反而容易使得学生意识趋于僵化,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应用题的解答方式时,老师让学生尝试拿着钱到超市买东西,直到他们拿回要买的东西和零钱。利用这种方式教学,很多孩子能够完成任务,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学会了应用题的解法,这是将教学与生活混淆的做法。

1.3 教师缺乏创新,沿用传统教学模式

新课改虽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能力提升有所帮助。但目前仍然有不少教师还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甚至认为让学生正确解决生活问题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问答式,学生口头回答教师的提问,这种方式缺乏新意和兴趣,长此以往学生都会厌倦,进而其各方面能力也会降低,不能准确、及时地抓住重点。

2 应对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的措施

2.1 结合教材和实际设置教学情境

课堂中都需要设置情景,来为知识讲解和接受服务,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非常关键,因此,要尽量追求情景设置的科学与合理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情景的设置中,既要结合生活实际,又要将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让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再现于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把握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将一些生动的视频、音频等应用于课堂,尽量创新教学样式,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由此使得小学数学实现数学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2]。

2.2 注重生活经验和教学方式的结合

小学数学是孩子们接触学习数学的入门科目,应该尽量结合生活实际,方便学生对数学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引导他们调节和积累生活经验,这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一个生活化空间内接受知识。但是教师也应该把教学和生活区分开来,数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完全的生活化容易泯灭他们的想象思维,促进头脑形象化,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

一、仔细研读教材,熟练驾驭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通用的、共性的。由于篇幅限制,教材中有的内容没有提供详尽的材料,也没有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应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念驾驭教材,多问几个为什么。如:这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经过这样一系列思考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正所谓“涉深水者观蚊龙,涉浅水者得鱼虾”,如果教师只在“浅水湾”打转转,看见“鱼虾”便止步,抑或误把“鱼虾”当蛟龙,那么他对教材的理解一定是肤浅的,也就谈不上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了。

二、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

高尔基说:“人最凶恶的敌人是意志力薄弱。”意志是为达到预期目的,自觉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的心理状态。学生学习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要想办法克服诸多障碍,顽强勇敢坚持到底,从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体验,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和锤炼良好的意志品质。有了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无论对在校打基础的学习,还是今后工作和终身学习都有极大的作用。为此,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意志力培养,可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小学生爱听有趣生动的故事,可讲著名数学家、科学家刻苦学习攻克难关登上顶峰的故事,如华罗庚因家境贫困上不起学,在父亲的杂货铺照顾生意时,他能每天不少于10个小时自学数学,1928年染上伤寒病也不停息,锤炼了强人的个性和超人的意志,经过不懈努力,成为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等著名数学家之所以能登上数学的高峰,就是因为他们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学习必须顽强刻苦,要有毅力。意志力培养要因人而异,对意志薄弱而易受暗示的学生,应加强自信性的培养,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题目,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平时应多赞扬,不要冷落辱骂,自信心是赞出来的,始终对他们充满热情、信任,深信自己能独立完成作业。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如上课静不下心来,自习课坐不住,做了几道计算题就串来串去的,既影响自己,也影响别人。首先,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在业务上达到精深博学,授课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乐于听,静心听。平时多跟学生沟通交流,多鼓励,千万不要采用强制体罚的办法,做错一题罚做十题或令站到讲台前示众等体罚或变相体罚法,这会适得其反,伤了学生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当然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耐挫“磨练”教育也是提高学生自制力的好方法。这要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够真正获得自制力。在计算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每天一练,及时督促、及时检查;如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通过“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看谁估得准”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自制力,克服粗心大意,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现在学校都在推广阳光体育,建议每天早上让学生慢跑1至3公里。不论严寒酷暑,都要坚持。只要坚持,随着心血管机能的改善,跑步能力的提高,让人讨厌的跑步运动也会喜欢上,一些困难和不适也可以克服。芝加哥有一所学校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前让学生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心跳达到最大摄取量的百分之七十,才开始上课。其结果表明,学生思维敏捷,上课气氛好,记忆力、专注力增强了。这样通过每天跑步的“磨练”,能有效地促进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的提高,对发展自制力、自信力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有特效。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享受学习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被加工的对象,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与能动性,只是将学生作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我们要变单一为多样,变灌输式为启发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愉悦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一节课中并不局限于运用一种教学手段,而是要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优化与整合,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如运用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契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交流思想,碰撞思维,发挥集体优势,解决个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图文声像效果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精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等都有诸多益处,而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也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认真落实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总结经验教学,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一切为了学生出发,不断探索研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篇5

数学文化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不仅缘于它的独特性,而且与其它的文化特性密切相关,更缘于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数学学科在自然与社会邻(领)域的广泛应用。分析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探寻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教育,是本文探究的主题。

一、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数学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充满力量及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是促进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金钥匙。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来探讨数学文化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渗透在中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极力打造教育文化品牌,开展各种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简单的数字、公式、符号、各种规则,也要探究数学学习方法、思想及精神意义等,这也是对数学知识本身的一个超越。实施数学文化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认识自然界,尽快的适应社会及日常交际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勇于进取,谦虚谨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及审美观,提高自身素质等。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1.认识数学之美。数学精神是理性的,是崇高的,但同样存在一种独特的美,让学生通过提高自身数学文化素质与修养来领悟数学文化的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带领学生去认识它,去挖掘它,去体味数学之美。具体而言,数学的美是“实实在在”,而并非“空穴来风”,如它体现在内容结构上,还体现在数学方法上,从简单的数学概念,到统一整齐的公式结构,再到典型奇特的数学模型等都酝(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之美。如: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的对称之美、变幻与和谐之美。

2.培养数学意识与数学观念。数学意识与观念体现在对数字、符号、空间、意识、推理能力等的认识,如下对符号感的认知,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规律变化、程序方法的解决等都需要用符号来解决和转换。对于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的符号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和认识,是数学符号学习的重点,从起初学生对一个特定的数的认识到用字母来表示一定的数,是学生思想和认识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基于数学文化的教育视角,结合实际让学生来理解并予以升华到数学文化的高度,让他们感受到用字母来表示数的趣味和意义,并建立数学符号的认知。例如:对加法结合律a+(b+c)=(a+c)+b,乘法分配律a(b+c)=ab+ac等的符号表示,与符号变换的表达演绎,让学生完全知晓这里a、b、c可以代表任意实数,令其认识数学符号的本质与意义。

3.数学课堂活动中的文化渗透。数学课堂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各种各样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对科学文化的探索精神。

例如可举行以下课堂活动以渗透文化教学:①举行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讲述数学家成长的艰辛历程及数学思想形成的曲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能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且它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人类学习进步的榜样。②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数学建模比赛。比如比赛内容:某种规格的铁棒原材料每根长10m,现需要这种铁棒长为4m的28根,长为1.8m的33根,问至少需要几根原材料?怎样切割?让学生通过建立铁棒的模型进行研究、证明,也学习一下科学家们的探讨精神。③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对一些数学知识,原理与规律等,亲自动手画一画,做一做,摆一摆,量一量,不仅动手,而且动脑,更使得数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文化素养。

三、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思考

篇6

二、课中生活情境应用

篇7

1.充分利用数学教材进行法制教育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在时间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以在任何的数学学习中都可以进行。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有效地让法制教育切入到数学教学之中,是关键所在。在实际中,如何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需要教师认真探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地对数学教材给予认真地钻研,做到对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充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在组织小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小学生有效地结合公路上的指示牌的认识,让小学生对指示牌含义的理解以及及时地渗透《交通法》一些相关的知识的教学。在进行纳税知识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再比如在教学“进一法”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用以下应用题进行教学活动“某个班级有学生50人,在植树节的时候,要去某地区植树,他们租2辆限制载19人的车,他们怎么办?”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题目的时候,可以积极地对学生渗透一些车辆超载危害的教育,让学生受到教育。在组织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时候,还可以让在统计知识的时候,渗透环保、动物保护有关方面的教育。[1]

2.充分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的渗透

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得积极认真,作为教师首先有必要在对知识的呈现中应该积极地采用一些让学生产生共鸣的东西,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体验活动的进行。比如在进行储蓄的意义、以及利息的计算和纳税等方面的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对学生进行统计的知识的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统计本校的学生情况,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

3.充分抓住时机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的渗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地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的渗透,这个时机就是切入点,具体就是数学的题目和思想品德。教师在出题的时,同时出一道与法制、环保有关的一些内容。在给学生布置作业中,同样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比较紧密的一些题目。比如,在学生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后,要求学生到以后看看自己家里的垃圾袋,而垃圾袋是塑料制成的,是我们目前环保中最大的污染源之一。通过对自己的塑料袋的统计,然后推论出一个地区的垃圾袋一旦造成污染后出现的情况,然后在家庭里讨论垃圾袋的对环境的污染,进而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意识的强化。

4.积极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的渗透

我们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的渗透,有必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法制的教育。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可以进行一些游戏,借助于游戏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游戏中,让学生受到法制教育。

5.积极地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进行有效地法制教育的渗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一个教师的要求,小学生一进小学的大门后,就跟教师朝夕相处了,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行为。加之小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会依照教师的言行来行事。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的他们的行为。所以教师一定要树立起教师的榜样示范,在品德方面、法制方面为学生竖起一个良好的形象[3]。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渗透法制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充分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充分抓住时机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积极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地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通过这些途径进而达到对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篇8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喜爱数学学科

1.无限爱心唤醒学生。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崇高而神圣。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用爱心承担起这份崇高与神圣,要将全部爱心倾注学生,满腔热情对待学生,爱护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较差、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爱心。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找机会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活动,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喜爱小学数学教师,进而喜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

2.满腔热情感染学生。教师的热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满腔热情,从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目以传情,情以感人”。通过目光这一无声语言来传递爱的信息,表达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比如对于课堂上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可以用温柔的目光表示激励,对于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用善意的目光表示提醒,对于回答问题犹豫不决的学生,可以用自信的目光认可鼓励,对于回答问题正确、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扬称赞等等。此外,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尊重、爱护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要让学生获得上进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高尚人格吸引学生。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重大,小学生心里教师就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因此教师的人格势必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教师的品格修养、仪表风度、知识才华都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信息的普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仪容整齐、端庄大方,更要拥有健康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等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魅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思想,吸引学生学好知识。

二、打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习

1.微笑态度融入课堂。教师这一职业要求其必须学会微笑。教师一旦步入教室走上讲台,就如同演员走向摄影棚一样,需要立即进入角色。绝不能把个人不良的思想情绪带给学生,因其个人情绪而影响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始终面带微笑,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如此才能营造课堂愉快详和的氛围,才能给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2.轻松愉悦活跃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开展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展示真实的自我。针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可以私下讨论,也可以高声辩论,然后踊跃发言,对于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表达赞许之情,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表达思想,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表扬鼓励充满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常表扬鼓励学生,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练习时,学困生如果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奖励一面“小红旗”,给予鼓励表扬。学生获得表扬鼓励,自然就会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三、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1.新课导入引发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新课导入时,应该创造各种条件,使每名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我,从而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由此也可发现学生学习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课程讲授保持兴趣。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认真动脑思考,这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更要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要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还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使学生感受成功,保持学习兴趣。

3.巩固练习提高兴趣。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通过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有心理学实验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30分钟以内最佳,过了最佳时间学生就会降低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练习兴趣,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开展小小运动会、数学扑克、夺红旗、数学医院、接力赛等一些游戏活动等。

4.灵活教学培养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很多,且各具特色,各有适用范围。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有效的数学创新学习活动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动中学,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探索中学到知识,并由此展开,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最终主动学习数学,取得好的成绩,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操作启迪思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动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直观、具体性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特点,采用直观性教学。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让学生自制底面半径和高各不相同的一个圆柱体,准备直尺和剪刀,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把自制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还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有时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受到了启发。一会儿,有一个学生又提出了不同的剪法。他说:“我没有用直尺,是随便剪的,所以剪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但是我试了试,这个图形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做示范),也会得到如同前面其他同学所说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及时给予表扬:“你的设想真精彩,这是一种创新!”并且鼓励他不但要在数学上多角度思考,对其他方面也要多加考虑。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此变得爱动脑筋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创设出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猜想、发现真理。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学习材料,思维能力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且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师先让学生指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把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调换。如123、132、213、312、32l,让学生检验数字换位后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怎么还是3的倍数”?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急切探索其中的奥妙,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就被激发了出来。

又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导入:用课件出示教室门前的长方形绿化带,假设为了美观或学生课间活动方便等问题需要改变成同底(边)平行四边形时,它的面积是否发生了变化?然后,抓住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

三、倡导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创新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为学生设悬念、提问题、揭矛盾、破疑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设疑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重新发现问题或再现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探究一题多解的方法。在解题计算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可以采用“割”法或“补”法,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结论,进而找到科学的计算方法。

四、创新是学习数学的新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小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常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他们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我们经常看到当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兴趣时,他们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那是孩子们探索的“天性”,是一种求知的“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更需要自主探索,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创造研究探索的氛围,开展各种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发现数学,创造数学。“不会创新,就没有进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创新教学方法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相互倾听、解释、思考、交流,让学生在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老师只需要适时点拨、评价就可以了。

篇10

二、问题引导,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适当地留出一定的时间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探究学习的情境当中,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小学生又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比较强烈的年龄,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去进行探究学习,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告诉学生“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然后提出问题,“对于这样肯定的一个命题,同学们认为正确吗?”,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有些学生甚至迫不及待地开始想要知道答案,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生可以对几个典型的三角形进行内角和的测量,分别对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测量,观察是否和教师给出的结论一致。通过学生仔细的测量和观察能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真的都是180度,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对这一知识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命题式的判定题目,自然地就会想到进行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也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常会觉得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实际的生活中,那些数学知识离自己很远,生活中并不需要数学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抱着应付考试的态度去学习,根本就没有理解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其实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并且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拉近学生对数学认知的距离,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篇11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促使各个学科教学模式都有了较大的革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的模式,可以丰富发展原有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对话教学的认识深度还不够,在课堂上也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影响了教学的结果。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研究很有必要。

1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本质所在

1.1对话教学的由来

国内外都有对话教学,在西方对话教学源于苏格拉底。在中国,对话教学源于孔子,孔子的教学方法尊重个体的差异,相信人本身内心的道德自觉能力。通过多向性的交往来让学生彼此之间有更好的交流,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性,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对话教学模式的雏形,但是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在公平和民主上有一些的欠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话教W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内涵也逐渐发展完善,成了一种教学艺术。

1.2小学对话教学的具体内涵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一项技能,使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方式。对话的双方在低位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对话从语言的层面引起思想层面的共鸣和碰撞,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交流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有更好的交流,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对话中可以不受师生关系的束缚,而是更轻松更随意的表达自己的合理观点,在对话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给他们引导,而学生也可以在对话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倡导了一种平等、民主、尊重学生的理念和思想。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好的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下,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更容易达到一种和谐和共识。

1.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要想更好地实现对话教学,首先应当营造良好的情境,情境可以影响心理环境。再次,应当有合适的话题,好的话题可以带来更尽人意的教学效果。然后老师们还应当给学生们引导合适恰当的思维。通过上述的因素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在营造合适的氛围时,老师们可以通过外界环境,即课堂的空间布置布局,课堂的桌子可以采用圆形、马蹄形或是对阵型。圆形课桌的课堂布局有利于轮流发言和自由发言。而马蹄形的课桌课堂布局有利于学生们的小组内谈论。对阵型的课堂布局适用于辩论,有益于阵营的形成。话题的形式,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话题的引入应当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而且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好的话题可以让学生们有学习的热情,在遇到好的话题时,学生们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这样,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充分的发挥出来。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应当与传统课堂上的问题有一定的区别,传统课堂上的问题,大多没有新意,学生们探索兴趣被扼杀。思维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的东西,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应当通过对话教学的模式来引导学生们进入正确的思维模式。思维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要靠语言的引导,对话教学就是很好地一个途径。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思维是语言的内部存在形式。对话的目的就是通过语言上的聆听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思维活动伴随人的各个阶段,并通过语言具体表达。提高注意力是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老师们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2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开展策略

2.1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革新,同情景教学和探索教学、开放教学一样都使得小学教学模式有了较大的革新。小学数学教学使得师生关系有课很大的转变,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们的地位平等,倡导民主。师生关系关系到教学效果,也是人际关系当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传统的教学当中,老师和学生们实际上是一种“遵从权威”的关系,而新的教学模式下,对话使得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更为平等和民主。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开展策略

篇12

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了许多数学知识点的初始建立过程,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这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全面而合理的素养结构。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确实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一提到教师培训、业务研讨,大家都想到数学教育的专业技能、专业方法和专业理念等方面的内容,而数学学科知识、个人数学实践知识受到冷落。“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位教师某方面素质的缺失,就会影响他全部能力的发挥。

1 要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就是小学数学老师的施教能力以及育人能力。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就成为当务之急。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讲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的比较多,而讲教师的成就动机和教师理想的比较少。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当一名小学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工作的激情,有一种教学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就动机。宋代著名学者张载说过:“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教师的志向越大,越是有梦想,就越有可能实现理想。我觉得,所有优秀的教师都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教学学风格。教材课本是一样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教师也是不一样的,所有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同一模式去教,那是不可想象的。

2 要有服务意识

我们口口声声称,我们是为了孩子,实际上,我们没有做到。在我们课堂上,在校园里,有多少老师想着我们是为了孩子?课堂里的学生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配合老师的表演而存在。像我们很多的公开课,学生不是在配合老师表演吗?配合老师事先写好的剧本,配合老师运转的模式,很少是真正为了孩子自身的发展。我们缺的是服务意识,缺的是从服务走向爱。

现代的教师工作复杂多样化,任务紧张化,对教学的要求高、压力大。小学数学教师想要胜任这份工作,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想法以及学习状态。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节奏,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教师要按照自己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为学生讲解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调配授课计划。从本质上而言,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完成一种服务,服务于社会、家长与学生,或者更直接地说,是国家和家长出钱,教师为其服务的一种性质,人们只是在我们教师的工作过程中看到了其情感上的付出与贡献,才觉出教师这个团体的高尚。倘若我们倚仗着这个光荣高尚的头衔,却没有意识到这个工作的本质,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轻则是名誉上的代价,重则影响的是一个孩子,一个人的一生。有时一个人才的造就,就在于一个教师的一念之间。

我们有了服务意识,就不会把学生家长当作臣仆一样呼来喝去,因为我们的衣食是他们提供的;有了服务意识,我们就不会看重优生歧视差生,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有了服务意识,就不会只要分数而不顾其他,因为我们的服务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有了服务意识,我们就会更自觉自愿地研究更好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更顺畅地完成教学任务。总之,有了服务意识,我们才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我们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我们的工作。

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教师,就是称职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就能得到学生的拥戴家长的满意。我认为,有没有服务意识,是区别一个教师能否完成好本职工作的显著标志之一。

3 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