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廉政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2-06-01 23:27: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院廉政学习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院廉政学习材料

篇1

一、“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五年,全市环保工作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组织实施了“一控双达标”、“蓝天绿地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淘汰落后生产力、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清理整顿、“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专项行动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一)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十五”期间共审批建设项目826项,否决了135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或选址不当的项目,总投资达23亿元。对全市*年以来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132个工业项目进行了“补课”。完成了三个工业园区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新上的焦化、硅铁、电石、炼铁等工业项目提高准入门槛,2003年以来新建项目的环评执行率达到了100%。依法划定了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区,将控制区内的37家小企业搬迁进入指定的工业园区。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十五”期间,对500多家浪费资源、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实施了关停取缔。其中,小白灰88家,泡花碱51家,耐火砖29家、腐植酸钠48家、小石膏粉18家、二水钙7家,地条钢企业2家,小铸造11家,对位于居民区的30家晾台式生产工艺全部予以取缔。

——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深入开展焦炭电石铁合金等重点行业清理整顿,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100立方米以下炼铁炉18台、3200KVA及5000KVA以下硅铁电石炉10台,对37台没有环境治理设施或经治理无法正常运行的矿热炉予以关停;对治理设施还不能达标排放或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80台矿热炉进行停产整改;对全市境内109户1178孔改良型焦炉、32家2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全部进行了关停。积极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共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01项。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在全市组织实施了“蓝天绿地工程”。采取了居民改变煤种,取消行政、事业单位锅炉、茶浴炉;餐饮业、食堂大灶改油、改气、用电;实行了热电联供、集中供热、煤气入户工程,海勃湾热网一期全面完工,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开工建设了海勃湾热网二期、生活垃圾处理和乌达热网、污水处理工程,取缔城区供热锅炉115台;加强建筑施工尘、道路扬尘管理,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等治理措施。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共创建烟尘控制区47平方公里,全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84.2%。

通过以上措施,共削减烟粉尘1.89万吨,二氧化硫3.48万吨。监测结果显示:“九五”期末全市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为8.65,属极重度污染;“十五”期末为4.441,属中度污染。海勃湾城区2005年空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为343天,比2004年增加了151天。在我市“十五”期间GDP实现2.1倍增长和财政收入实现3.6倍增长的基础上,全市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明显下降,海勃湾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二)循环经济的理念开始兴起,清洁生产开始起步

《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由国家环科院编制完成,并通过了自治区环保局组织的评审论证,被列入全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循环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已全面展开,有20多户企业基本实现了企业内部的物质能量小循环框架。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10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循环经济理念已由过去简单的废物循环利用,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成为我市“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生态健康论坛》第二届年会在我市的召开,为我市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市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生态保护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加强

——以创建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为目标,实施了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大生态工程。开展了全市生态遥感调查,编制了《市生态功能区划》、《市生态保护纲要》,完成了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开展了市级生态示范乡创建工作。成立了生态监察大队,查处生态破坏事件10余起。完成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珍稀植物繁育区和特殊生态功能区围栏封育和辖区立标工作;建立了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厅;对保护区内7家煤矿、9家焦化企业进行了清理。

——切实加强对沿黄企业污染治理,10家沿黄企业,有9家得到有效治理,黄河段综合污染指数有所下降。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依据批复的《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在饮用水源地严禁新上有污染的项目。完成了连得化工有限公司吡啶废水等企业工业废水和10家重点医院医疗废水的治理,确保人民生活用水安全。

(四)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自身能力建设显著提高

——环境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并得到完善。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建立了并联审批制度;成立了建设项目评审委员会,建立了广泛长效的专家联系机制;与监察、工商等部门建立了联合查处机制、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在环保部门内部建立了巡查机制、环境违法案件督办机制、执法稽查制度,为环境管理和各项执法专项行动提供了保障。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了生态环境科研监测中心、黄河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覆盖全市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配套了100多台(套)大型监测仪器,具备了9大类196个项目的监测能力,实现了全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地下水质月报和黄河水质周报。环境科研成果显著,完成了《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市环境容量测定》等9个课题研究。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36件;“12369”环保举报热线共接举及接待来访2733件,查办率100%,结案率96%,有力的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成立了宣教中心,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宣教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了环境保护宣传“进企业、进园区、进学校、进宾馆、进饭店、进万家”宣传活动,五年来共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发环保稿件1500余篇,对3000余人次的厂长经理进行了环保培训,创建了《环境保护》月刊,编写了《环境警示教育学习材料》,创建市级绿色学校(幼儿园)23所,并利用“6.5”世界环境日等契机,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能力进一步加强。开展了危险废物、废弃化学品及存在污染隐患企业调查建档工作,完成了医疗、焦化等行业37家单位287个放射源的登记、备案工作。制定了《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印发了重点源环境监督管理责任制,对全市67个存在污染事故隐患的重点源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购置了全区第一辆环境应急监测车,环保部门应急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五年来,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历史欠账多、结构性污染非常严重,而且随着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张,我市已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道进入了环境污染的高发期,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环境容量小,污染负荷高。我市区域面积小,环境承载能力弱,而我市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却逐年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以我市为例,“九五”期末全市冒烟的工业烟囱共有703根,五年间共关停取缔了573根,目前全市冒烟的工业烟囱1238根,五年实际新增加工业烟囱1113根。并且已经形成了从石嘴山至碱柜南北近100公里的区域性大面积极重污染带,与纳入国家考核范围的113个重点城市相比,我市环境质量仅略好于末位的石嘴山市;与西部的50个地级市相比,我市环境质量处于中等偏下位次。随着“小三角”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电力等工业项目即将陆续建成投产,环境污染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

二是排放强度大。我市的主体产业相对来讲均属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的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虽然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但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多数企业尚未实现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环境污染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发展质量,不仅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问题也将更加突出。

三是新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噪声、餐饮服务业油烟、废旧电器、医疗垃圾、建筑垃圾、建筑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核、电子、电磁、光辐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近年来我市危险污染源不断增多,化工企业排入大气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造成对社会环境、公众环境污染的隐患越来越多。环境风险不断加大,我市环境安全受到挑战。已经发生的沱江、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我市泰达制钠氯气污染事件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四是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污染投诉逐年上升,噪声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工业烟粉尘污染等成为上访、投诉的突出问题,在热电发生事故排放时,12369环保举报热线一天就接收重复举报电话300多个。能不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环保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今后环境保护工作安排

“十一五”时期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加强自身建设、严格环境执法为手段,以解决大气污染和区域性污染为突破口,加强联合执法,鼓励公众参与,坚决淘汰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新上项目的准入门槛,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工作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5%,乌达区、海南区大气环境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达到320天,海勃湾城区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20天,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三级标准;饮用水和黄河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黄河段出水断面水质好于来水断面;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由达到80%以上,危险废物全部实现安全处置;最大限度减轻环境污染,缓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环境状况根本好转的目标。

按照上述要求,2006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步伐,对全市目前的小洗煤、小白灰、小泡花碱、小耐火砖、小治炼、小球团、小二水钙、小腐植酸钠、小烧结、小水泥等行业,立即着手研究限期淘汰的规模和时限,并重新制定准入条件,尽快为上大项目提供环境容量。对其它行业也尽快制定行业标准,严格控制。

——对我市的电力、煤焦化、电石、硅铁、建材、炼铁等高污染行业,配合有关部门,立即着手按照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区域功能、国家产业政策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明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行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的有机结合。

——争取国家环保总局在近期完成对我市循环经济规划的评审论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撑体系。积极努力争取国家环保总局对规划中所提出的产业链中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并指导我市生态工业区建设,逐步建成有行业特点、有自己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的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园区产品多样化、行业布局合理化、经济效益集约化。今年力争创建10户环境友好企业、10户循环型企业。同时要做好《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报批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计划项目落到实处。

(二)以强化环评制度为手段,切实抓好污染源头控制

——严把建设项目源头审批关,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所有新建项目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无环境容量又不减少现有排污总量的区域和企业严禁新上污染项目;对不能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或未按期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申核的企业停止其所有新建、扩建项目的审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延伸产业链条项目和“补链”项目,具有区域和行业带动作用以及行业规划中鼓励发展的大项目,可以在各区、项目建设单位已核定排污总量的基础上,超总量配置建设。开展对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工作,依法停止和处罚未批先建的项目,确实需要建设的,按分级管理程序和有关审批规定严格履行环评手续;已建成投产但未进行环保验收的,一律限期组织验收。积极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评估程序,提高环评质量。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推行公示和听证制度。

(三)以大气污染整治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1、继续组织实施“蓝天绿地”工程,努力改善城区环境质量

——禁止城区居民烟煤散烧,实现餐饮服务业改油改气用电。按照新划定的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区,各区组织乡镇、街道办事处实施分片管理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坚决杜绝居民烟煤散烧现象。工商部门要在年内组织完成控制区范围内所有餐饮服务业、食堂大灶的燃油、燃气、用电工作。对未实现燃油、燃气、用电的餐饮服务业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对已发放营业执照的予以撤消。环保部门负责在2006的9月底前完成对居民集中居住区、居住餐饮混杂区、主要街道两侧的餐饮服务业的油烟和噪声治理工作。

——依法加强对海勃湾城区所有在用燃煤锅炉的环境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取缔控制区范围内的所有燃煤茶炉。在煤气、天然气管网覆盖区内的浴炉必须实现燃气;在覆盖区外的,必须使用指定煤种。所有采暖锅炉、工业锅(窑)炉要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无除尘设施采暖锅炉和超标排放锅炉禁烧烟煤,改用指定煤种,鼓励改造为燃油、燃气、用电装置。凡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区域,不准新上燃煤锅炉;对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新上较大型采暖锅炉,实行区域性联片供热。鼓励有供热余力的大型工业锅炉和采暖锅炉向周围居民进行有偿供热。

——继续实行烟煤进城准运制度。市、区环保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核发烟煤准运证。市公安、城管部门对入城运煤车辆严加检查,没有准运证的拉运烟煤车辆严禁进入城区。

——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公安、城市综合执法、城建部门要加强建筑施工场地、道路施工、运输车辆及煤场的防尘管理。露天堆放煤炭、煤渣等易产生粉尘的物品,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污染措施。施工单位从事道路施工、建筑施工作业时,必须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实行封闭堆放,采取防尘措施。运输车辆在拉运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过程中,必须密闭运输或采取蓬布遮盖保护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交通、公安部门要禁止尾气污染严重的机动车上路行驶。对监测合格的车辆发放《汽车尾气排放合格证》,对监测不合格的车辆现场或限期治理,未获得《汽车尾气排放合格证》的车辆,交通、公安部门不予年审、挂牌及过户。

2、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治理力度,有效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占全市污染负荷65%以上的重点企业和所有废水排放企业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企业在治理期间要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已投入运行电力企业烟粉尘在年底前要实现达标排放,2007年底前必须上脱硫治理设施和二氧化硫在线监测装置,实现二氧化硫达标排放;新、改、扩建的发电机组,必须同步配套建设脱硫和除尘设施及二氧化硫、烟尘在线监测装置,实现达标排放。凡正在生产的高载能矿热炉除尘设施必须全面运行,限期在2005年6月底前进行达标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矿热炉按国家产业政策予以关闭,电力部门要对高载能企业进行生产用电与治理设施用电分表改造。炼铁炉必须安装反吹风箱体,严禁利用放散孔进行无组织排放。其它污染企业的工业窑炉或产生粉尘污染的工段必须安装水浴式除尘或布袋收尘装置,实现达标排放。所有沿黄企业、废水排放企业企业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对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或闲置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要停产整改。依法加大对焦化企业的排污费征收力度,按照自治区规定,要对20万吨以上、60万吨以下机焦企业征收排污费。

——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按照全市的环境容量和自治区分配的目标总量以及功能区划要求,依法核定各区的区域排污总量和重点企业的排污总量。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排污或超总量排污。无环保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的排污企业,工商部门不予年检营业执照;超出许可量排污的要限期整改并加倍征收排污费。今年重点对沿黄企业和高载能、电力、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100多家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工业园区内企业、列入重点监控的污染企业以及新建排污量大的企业,要强制安装在线监控和在线监测装置。依法对超标和超总量排污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今年要重点开展沿黄企业和电力、建材、焦化等重点行业的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环保、经委将定期公布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制定规范排污口的具体实施考核办法,制定年度规划,今年要完成沿黄企业、电力企业、重点化工企业和工业园区内企业的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四)从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环境安全入手,切实加强辐射、危险源的环境监管

深入开展清查放射源和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抓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和危险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能力,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全面落实重点源环境监督管理责任制,加强污染事故隐患排查的日常监管工作,坚决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要把预防黄河流域的污染事故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排除对黄河的污染隐患。同时要注重抓好重点污染源周边居民区污染事故、黄河上游污染事故、流动源污染事故、饮用水源地周边企业污染事故、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工作。完善《市环境保护局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年内组织2次模拟化工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加强应急监测设备配置,以便更有效地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扩大环境管理领域

按照我市生态功能区划,加大生态涵养区、城市水源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争使资源开发重点工程、基本建设工程不再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使全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一个市级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工业废弃物和固体废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加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年内完成保护区管理用房的建设。

(六)从机制创新入手,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环境管理的氛围

进一步完善考核地方的政绩考核体系;健全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项目审批委员会和与公安、城市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建立的联合执法机制;与监察等部门建立的联合查处机制、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完善环保部门内部建立的巡查机制、环境违法案件督办机制、执法稽查制度。建立由新闻媒体广泛参与的媒体监督机制,对我市环境质量状况、重大污染事件处理、排污费收缴、环境违法事件查处等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妇联、党校、社区、学校等部门加入到环境保护队伍中来,营造出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新局面。深入开展环保进机关、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学校、进宾馆、进万家活动。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普法教育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做好环境网页,提高网站点击率;年内评出我市十大环境新闻、十大群众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十大环境违法案件;在做好环境形势宣讲团等宣传载体的基础上,完成我市环境警示教育片的拍摄工作。加大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宣传力度,以形成构建和谐的氛围。

(七)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环保队伍

——完成环境信息监控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继续加快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强乌达、海南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应急监测和室内环境监测能力,开展电磁辐射、放射性、振动、食品基地、有机污染物、土壤、公共场合、社区、第三产业污染的环境监测工作。加快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市环境监察支队要争取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进一步完善环境宣教硬件设施配置,提高我市环境宣传教育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