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2-08-31 21:31: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篇1

2.能看懂图的意思,抓住景物的特点。

3.理解本文的内容,了解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都是什么样子的。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秀美风光的热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

教学难点:根据教师所给的图,都能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 朗读感悟法 巡回指导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整体感知

我们从上节课的学习,已经认识了安徽省南部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它有什么出名的景点呢?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课文中写了哪些奇石,你们还记得吗?接着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激发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激发兴趣

二、利用图画,感悟语言文字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来看有趣的“仙桃石” 吧!

(1)看图想象。

(2)出示图画:

你们看这块岩石像什么?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它会从哪里来呢?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以画引入, 直观形象,启发想象,训练说话,渲染课堂气氛。

(3)感知内容。听老师朗读课文,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石桃的来历。

(4)体会词语。提问:这段话描写仙桃石从天上下来用了哪两个动词? (板书: 飞、落) “飞、落” 这两个词在描写生活中的哪个动物时常用上?你能用这两个词说句话吗?

设计意图:在体会文字的同时体验石头的神奇。

(5)感悟语言。那么大一块石头偏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感情朗读,体会石头的神奇。(让学生白南练习,读出自己的语言语气)指名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景中进入阅读,感受“奇” 、感悟“奇” ,训练学生的语感。

(6)渗透写法。这段话先告诉我们奇石的名称,后写奇石的样子。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仿写打下基础。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质疑激趣。看到奇石名字叫“猴子观海” 你会想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而不思则罔” ,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精神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2)感知内容。自由读文,边读边想“猴子观海” 的情景。

(3)体会词语。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话把“猴子观海”的情景说给同学听。

出示图画:

(老师、同学适时补充、评议, 示词语:抱、蹲、望。)

设计意图:在体会文字的同时学会把书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机理解“陡峭” :让学生分辨哪幅图中的山陡峭。

出示图画:

设计意图:化抽象为具体,避免生硬的“解词”。

相机理解: “云海” : 让学生说说印象中大海的样子,然后再引导想象云海。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语言文字形象感悟。

(4)感悟语言。黄山的这番奇景把猴子迷住了。

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感悟神奇。

(5)渗透写法。这小节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至此,学生对这两段文字已有所感悟,为下面画画、说说、写写打下伏笔, 采用从“扶” 到“放” 的教学步骤,运用迁移规律,符合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特点。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感知内容。自由读文,说说“仙人指路”的样子。学生说话时,老师画出图画:

(2)体会词语。让学生说说老师画“仙人”时抓住了哪些动作? (相机出示:站、伸、指。)

(3)感悟语言。指导感情朗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感知内容。读文章,想象“金鸡叫天都”的情景。

(2)绘画表达。把想象的画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绘画中无形地进行了对语言的感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3)体验文字。展示学生的作品。(老师、同学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文字美,石头奇。

(4)感悟神奇。指导感情朗读。

三、启发想象,训练说话

黄山的奇石还远不止这些。出示图画:天狗望月。仿照前几个自然段的写法,说说“天狗望月”的情景。

(小组内练习,然后指名说。)

设计意图: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丰富想象,规范语言,积累语言,为三年级习作打下基础。

四、迁移运用。积累语言

请学生当小小导游员为来黄山旅游的游客们介绍黄山奇石,还可以结合收集的有关黄山的资料介绍。(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把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积累语言,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在乐曲中、文字中升华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六、作业

把书中只有名称,而没有描写的“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这些奇石想象并仿写出来。

设计意图:把课上说的训练转为写的训练,及时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课堂导入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篇2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使学生获得对黄山风景最直接和最生动的感知。

二、整体感知课文,揭示课题

黄山的风景在影像中是如此秀丽,那么,在文字中,它又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呢?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感受黄山是怎样用文字来讲述自己的美丽的。

这样改动之后,好的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能乐学、好学。兴趣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可以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发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复杂、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有趣,因此,现在的语文课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成为每位老师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为了使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些教师在上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贯穿整个课堂,老师个人的魅力没有了,时间长了,学生自然也很厌烦,还增加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我觉得要想让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学生难理解或是教学重、难点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比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可农村孩子很难外出旅游,所以让他们只靠书上的两幅图来感受黄山石的奇特不是一件易事。为此,我在网上收集了关于黄山风景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深入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时通过班班通设备播放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知道了黄山奇石的特点,还对黄山风景区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我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会利用信息技术独立学习

网络的普及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通过网络他们一方面可以获得与课文相关的更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后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自行解疑答难。我深深地认识到网络资源的优势,课文学习完了,并不代表这一课的任务完成了,可以适当根据课文内容布置一些延伸的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来补充知识。比如,在教学《渔童》一课时,当课堂教学任务结束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要求他们课后观看《渔童》的动画片,并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这样一来,使文本变成了生动的动画,特别是对语文理解能力差的学生,通过观看影片,他们把课堂上不理解的内容也消化掉了。

三、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由于农村小学教师都是身兼数科,每天把所教学科系统地备完,需要教??在课后花费较长的时间。如何能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呢?我觉得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教学资源。我的很多语文课都是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教学设计,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修改,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网络资源使我的教学有了抓手,不再是只凭自己的冥思苦想,而是百家争鸣,让我的思维变得活跃。

篇4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网络课件以庞大的信息量和快速的传输技术,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设备于一体,能使自然事物及发展过程等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搭建交互式的教学平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产生主动探究的动力。

如在教学《黄崎山》一课时,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播放黄山风景区的精美画面,内容包括黄山四绝、黄山四季、黄山晨夕、动物植物、黄山冷暖等。师导入:“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那么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这时教师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黄山奇石的美与奇,并结合电脑课件形象感知“黄山石”的奇,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个性参与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

二、引导自我发现,提出活动目标

自我发现的过程,就是主动探究的过程。在发现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容易产生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学生自己从网络上探究,有的学生发现全球气候变冷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所以选择了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有的认为行星撞击地球更容易导致恐龙灭绝,因此选择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有的则不满足于课文中提到的内容,从因特网中再搜索进行探究——之后,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回答用表单提交到公告板,同时学生也可浏览其他同学提交的观点,起到网上交流的目的。

这段时间的学习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进度进行,实现了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的探究内容,让内在兴趣成为整个活动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有给予学习者以清晰明确的认知导航,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中,师生双方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已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信息的组织者,导航者。

三、利于网络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篇5

角色模拟,在这里定义为在语文教学中,摒弃主体之我,把自己虚拟于某客观人物而从事该人物相应的活动。角色模拟,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法,不但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能使文章内化为自己的话言。如,扮演全程服务导游员。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介绍优美环境的美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呢?这时,就可以采用导游介绍的方法。即让学生角色模拟导游,把同学们模拟为游客。例如,学了《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后,学生已经对黄山产生了美好的遐想,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加喜欢黄山呢?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不失为一种良策。这就要求学生把课文内容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于黄山的爱,把黄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通过角色模拟,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加深了课本中对黄山描述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样,如《五彩池》、《桂林山水》、《庐山云雾》等文章,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二、仿写课文,内化语言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样本,具有典型性,示范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文这一资源,更加深入地内化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呢?例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石狮子嬉戏,我让学生读了自己喜爱的狮子形态:他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在学生感悟了这段文字后,老师可设计这么一个问题:“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帮助作者继续想下去,用‘有的狮子(

),好像(

)’进行想象说话。”

当然,教师的指导不止于此,还要让学生了解“七七”历史事件,观看枪林弹雨中的狮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当时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因此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你联系当时的情景来改写或补写课文。

成功的教学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以满腔的热情融入文本之中。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能不充满生命的活力吗?

三、剧情表演,故事演绎

表演节目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个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引入剧情,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课本剧表演。例如,学习《钓鱼竿里的秘密》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对人物进行分析,并且演一演。通过表演,无须教师多说,学生对李勇的机智勇敢,及日本侵略者的贪婪、凶恶都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还要着重地说一下是哑剧表演。因为哑剧表演形式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声的小品表演学生看得较多,而无声的哑剧表演秀少见。由于没有了语言这一传递信息的来源,可以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质疑问难,挑战权威

学贵有疑,学生思维的火花会被问题点燃。不唯书,不唯上,给予学生鼓励,教师就会感到学生的智慧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宝库。例如,学了《不合群的小蝌蚪》后,学生提出:《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有些不妥,因为青蛙蝌蚪爱独游,而一群小蝌蚪一同去找他们的妈妈,显然违背了他们的习性;学了《找骆驼》后,学生对于骆驼留下了脚印又有看法,图上画着沙漠,但是沙漠里哪来那么多的树木,老人又是从何而来呢?如果不是沙漠,天不晴,骆驼又走在小石路上,哪来的脚印?学了《群鸟学艺》,学生对于凤凰是男还是女产生了疑问:从第一句话“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可以看出,“他”是男的。但从猫头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见得有什么本领……”又可以看出,凤凰又好像是女的……充分地质疑,让学生有了极大的成就感,课堂气氛自然是充满活力。

篇6

将原资料原封不动地在课堂上播放。如果在讲读之前播放,可起到总览全文,整体感知的作用,容易唤起学生兴趣;如果在讲读后播放,可起到总结全文、加深印象、升华知识的作用,使学生感到回味无穷;如果在讲读中播入,可起到设疑解惑,突破重点、辅助和弥补教师讲解之不足的作用,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资料库》中多数课题都可用此方法,至于播放环节和时机,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恰当安排。

二、分段播放法

将原资料分成几段逐段播放。这种方法灵活多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示教师驾驭课堂、运用电教媒体的能力。播放目的更明确,具有针对性,可起到巩固知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节奏清晰明快,气氛轻松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如《钱塘江潮》一课,在讲解大潮到来前的内容时,播出观潮的人们熙熙攘攘、翘首以待,以及江面平静如常的电视画面,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到大潮到来前的情形。在讲大潮来时的内容时,播放水天相接处出现一道白线,横贯江面,闷雷滚动之声,由远及近,白线越来越粗,声音越来越大,直至大潮来到近前,白浪滔天,惊天动地的壮观场景,使学生非常自然地理解了课文这部分内容和描写潮来时的关键词语。再如《黄山奇石》一课,根据课文内容和顺序,逐段播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电视录像,使学生得以逐个观赏、引发联想,之后再播映仙女弹琴等奇石录像时,学生竟然为这些奇石起出各种形象的名字而拍手叫绝了。

三、重点重播法

对于课文中最关键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彻底理解消化知识,可采取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重播的方法。如钱塘江大潮来到近前的场景,虽已播放过了,但专门对大潮如何冲击江岸,激起冲天巨浪,发出惊天动地之声的壮观景像再播一次,学生不但不厌烦,而且更加全神贯注地去观赏倾听,对这一天下奇观惊叹不已。再如《赵州桥》一课,关于赵州桥的建筑特点,虽然学生已经观看了一次,但由于原带节奏较快,有的没有看清,有的记忆不全,有的印象不深。再重播一次,甚至多次,学生也愿带着问题去观看。重点内容重播是非常必要的,《资料库》中多数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四、静音静像播放法

《资料库》中的电视画面和原声信息,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料,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听得清楚,观察得更精确,使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料更具感染力,可采取重点画面静像播放法,但要求所使用的放像机必须有此功能。如豹突泉的泉眼、赵州桥全景、长城的垛口、黄山的各种奇石;挺拔高大的白杨,大榕树的支持根,爬山虎的须蔓、树枝上的雾凇、蒲公英的种子等。对于重要的声音信息,可采取静音播放法,即遮住电视屏幕,让学生专门注意听声音,在无视觉干扰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去倾听钱塘江大潮声、庐山瀑布声,虫鸣鸟叫声,风声、雨声、雷声等,我们认为更能引人入境,领略大自然的美,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五、配音配像播放法

篇7

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以强烈的声觉、视觉等各种感官上的刺激,最大限度地展现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一、激趣――创设动感美丽画面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一个好的课堂开始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四季的脚步》这一课,上课伊始,请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美丽的四季风景画,并随着《秋日的私语》这动人的旋律,把学生的心绪拉向了神奇美丽的大自然。因为有了美的感受,上课后――师生谈话就变得愉悦,老师问:“同学们知道是哪四个吗,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学生大喊:“春、夏、秋、冬!”老师随即板书,然后说,“春夏秋冬是大地妈妈四个美丽的女儿,她们性格各不相同,但是都非常可爱。大地妈妈会因为女儿的到来,换上不同的衣裳。你们想了解可爱的四季姑娘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跟着四季的脚步去看一看吧!”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多媒体的巧用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持续“保鲜”。

如,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我们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水池,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然后再出示春、夏、秋、冬时五彩池不同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去欣赏、观察,并模仿课文说话。

二、质疑――营造求异求新情境

现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迅速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瞬间将学生的情绪激起,激励他们主动地质疑。

如,在小学语文《黄山奇石》一文中,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介绍“仙桃石”时,有学生提问:“巨大的仙桃从天上飞下来,”是什么意思啊?这一句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于是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把“飞”字换成“掉”字,好不好,为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说:如果换成“掉”字,那这块奇石就会连滚带摔到山下,摔得粉碎,所以还是用“飞”字好,可以落到想要落的地方。我采用动态效果,出示奇石落山顶的一段动画: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上飞落下来,落在石盘上,石头渐渐羽化成一个大桃子,再渐渐变回一块石头。多媒体的使用形象有力地说明了“飞”字比“掉”字好。

三、演示――突破文章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多媒体,吃透阅读理解的重点,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第3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段,我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1)观赏海底物产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海底物产。(2)出示珊瑚图,让学生直观体会“绽开”一词的含义。(3)出示不同形状的珊瑚,领略其多姿多彩。(4)播放海参和大龙虾活动的课件,理解“蠕动”“威武”等词语的含义。

四、体验――迸发无限遐想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就要让它丰富的表现力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

如,有一位老师在教《秋天到了》时,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秋天里还会有哪些景象吗?”学生似乎有些茫然,这时候教者演示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动画软件:“高高的蓝天上飘浮着几朵淡淡的云朵,一群大雁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向南方飞去,几只色彩艳丽的风筝在秋风中欢快地舞蹈。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洋槐树摆动着枝条,一片片黄叶从高处盘旋着落下,像翩翩落地的彩蝶。池塘里还残留着几片凋零的荷叶,岸边毛茸茸的小草也纷纷换上了嫩黄的衣裳……”在优美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中,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情思泉涌妙笔生花

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回归”,巧用多媒体,促使学生在获得这份情感体验后瞬间迸发。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真切体会情感后,教者]有结束课堂教学,而是播放了一段《火柴天堂》的Flash音乐录像,学生听着悲凉的音乐,看着感人的画面,个个眼含泪水,情感得到了升华。随后抓住这一课堂契机,顺势而导:“同学们,相信你们此刻的感受一定更深了吧?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又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拿起笔记下你一时的感动吧!”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一句句精妙的语言在同学们的笔尖流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引领学生融入大语文的殿堂,才能培育出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自主探索学习的智慧之花,从而在语文课堂上生成更多的精彩。

篇8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我估计到“为什么‘人字形’线路能使火车爬上陡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设计了这样一段课件:八达岭的‘人字形’线路和蜿蜒的盘山公路。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火车沿‘人字形’铁路上坡的情形,说一说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接着设问:“为什么必须沿‘人字形’才能爬上坡?”在学生感到困惑时,演播这段课件,并启发他们联系自然课中关于“斜面”的知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懂得:修建‘人字形’线路与盘山公路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斜面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因此能爬上陡坡。最后,再让学生读课文中有关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笔画一画——‘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的?用模型做一做——“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这个过程,学生在一段直观、简单的课件的启示下,把自然知识联系了起来,体会了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科学性;同时又应用“简笔画”技能,在“画画、做做”中领悟到了“火车爬上陡坡”的情形,体会了当时线路设计的合理性。

在此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在课件的“帮助”、教师主导作用“启发”下,融合了自然、美术等学科知识、技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通过看、想、做、讨论等形式,对学习资源进行了分析、归纳、评价,激发了学生自己去揭开科学的奥秘。

2重“真实”,提供场景,促进相关学科和语文科整合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各相关学科的重要保障。“具有工具性”,这使语文课能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语文科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又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经常与其它学科的老师交流,来熟悉各学科教材体系,把相关学科与语文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教学《看月食》时,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月食,就必须突破时空限制,要把浩渺的太空呈现给学生。因此,我组织学生上因特网的自主学习,借助搜索引擎,查询月食有关图片及说明,引导学生探索“月食成因”,再教学“日食成因”:

(1)联系课文,说一说“月食”时作者看到月亮有什么变化?

(2)观察课件,讨论交流,从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中,你认为月食是怎样发生的?

(3)借助有关“月食成因”的教学仪器,配合学生自己动手试验,让学生了解“月食成因”。

(4)演示动画课件,并联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5)用迁移学习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日食成因”。

这个教学设计,主要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联想、推理的思想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实验,主动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同时,课件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虚拟化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科新旧知识的联系起了“链接”与“接入”的桥梁作用,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实践,模拟情景,促进活动课程和语文课程的整合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媒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模拟情景”,利于学生启发联想,融合学生“所学”、“所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促进新旧知识技能的不断磨合。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活动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

在教学《黄山奇石》的课前,我做了两方面的准备:

(1)把能够上因特网的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去网上浏览有关黄山的资料。

(2)动手制作课件,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一段有关介绍黄山的视频文件,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分组讨论与课件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先通过课件把学生带入了那美妙的画面意境当中;然后,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说黄山都有什么名胜,什么最有特点;再回顾课件,使学生通过观察、联想,较快的抓紧住画面内容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联系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和环保教育。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82-01

加强小学生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尤其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关注生命存在的同时学会认知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一、在文本感悟中滋养生命

浸润着丰富人文情怀的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尊重生命伦理的教育契机,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他们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种子的力》一文中,让人知晓生命力是强大的,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动力,但生命是脆弱的,哪怕只是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生命就会不堪一击,然而,生命又是坚韧的,动植物尚且如此,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因此而尊重、热爱、呵护和善待生命呢?

在《掌声》一文中,讲述了由于身体残疾而感到抑郁不自信的小英子不想让其他人注意到自己走路时的模样,然而在某次课堂上,她必须要面对所有同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她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同学们却纷纷热烈鼓掌,在这次掌声的鼓舞下,她获得了生活的动力,且变得自信与开朗了。该篇课文让我们懂得:生命的不够完美使小英子感觉到自己低人一等,但由于同学们对其生命的尊重又使她重新抬头、与人平等了。

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可以借此赏读,体悟人生。当学生们读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那样奇美,《黄山奇石》的黄山是那样动人心魄,老舍的《猫》是那样令人怜爱,《种子的力》是那样让人敬畏……他们会拥有多么美丽的心灵体验啊!让学生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里,自觉地去感触生命的律动,感知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升华,此乃生命教育之目的。

二、在习作训练中记载生命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可见写作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抒写生命的话题,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的质态。

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增强生命意识,而且反过来也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们要关注课堂生成,相机进行教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现时思想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设计上做到粗而不疏,留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课堂的不断生成中,随机、适时、润物无声地进行教育。学习《海伦・凯勒》一课后,我推荐给学生的课外读物是海伦・凯勒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布置的小练笔是“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我将这样度过……”这是一次从读到写的体验,让我们的孩子对拥有健康的器官和生命多一些珍惜的感觉吧!

篇10

基础教育课堂学习主体应该是谁?是教师还是学生?相信这样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很容易就可以答出。特别在小学语文学习问题上,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深入地学国文化,培养民族情感,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显得尤其重要。关于课堂学习主体性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把课堂学习时间真正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语文世界里探究实践,获取真知,增强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活”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他们支配着课堂学习时间,决定着课堂学习深入程度。而且新课程理念贯彻得越彻底,教法越先进,教学模式越纯熟,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越强。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加强的过程中,教师其实是逐渐淡化出课堂的。因此,可能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不是一种‘多余的存在’?”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绝不会是一种“多余的存在”。相反,教师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导,提出巧妙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一、引导学生多读多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活动量要有相应增加。那么,怎样才算是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量呢?要给学生增加什么样的活动量呢?现如今语文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书不读熟不开讲”。传统课堂甫一上课,教师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分析课文,学生只能当“收音机”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整体把握文本,一些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一大堆的自主练习,并且要求学生在自主练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的现象也不少见。那么,这样的教学过程真的高效吗?我想这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行为是不可能高效的。

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想要一步登天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学生熟读课文,对课文有很好的整体把握是语文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作用,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让同学们先从整体上感受黄山奇石的景色奇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悟,读中去得。然后,引导学生有了自己深入的体会、感受之后,尝试把自己体会到的东西朗读出来。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诵读,同学们很好地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为接下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既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又引领课堂学习深入。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一堂课是否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效果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堂课的质量的高低。小学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注意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或突破的东西忽略掉,把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没办法解决或无法弄清楚的东西当成合作探究的主要内容。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堂生成,注意引领学生合作探究方向和走向。

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的时候,我就抓住这是一首清新的小诗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多从读中感悟,利用合作探究形式解决怎样更好地把诗味读出来的问题。这样,学生在个别读、自由读、男女生对读、比赛读等形式多种多样的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怎样更好地把诗味读出来。结果,同学们探究出了第一小节要读得轻轻的,读出轻柔、深情的感觉;第二至四节要读出感激、体贴、关心,语调要舒缓的感觉;读最后一节时,语速要适当加快,读出体贴老师、希望老师早早休息的感觉。二年级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不得不说是很令人惊讶的。

三、提供学生展示机会

儿童的表现欲望总是很强烈的。当他们在学习上有所得的时候,组织、引导他们运用适宜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而且能使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进一步检验,使他们的学习得到深化。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顺从学生的意愿,经常在学生完合作探究之后提供给学生展示机会,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展示。有时候,学生选择交流展示的方式不够恰当或交流展示的效果不是特别好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交流展示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及时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委婉指出他们的不足,明确他们的努力方向。只有这样,学生在“做中学”的良好习惯才能养成,学习效果才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篇11

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以电脑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一、明确载体与实体的关系,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是教学的实体,信息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所运用的有效载体。因此,应当把课程放在整合的重要位置,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但是,并不是所有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宜与信息技术结合,恰当地选择课程整合的教学内容十分关键。通过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选用以下几类课文:具有丰富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的课文,如《朱飞回来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圆明园的毁灭》、《革命烈士诗二首》、《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较广涉及其他学科知识以及课外知识的课文,如《看月食》、《赵州桥》、《蝙蝠与雷达》、《爬山虎的脚》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隔较远,缺少感性经验的文章,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日月潭》、《黄山奇石》、《美丽的小兴安岭》、《海底世界》等;习作指导和习作修改、讲评课;需要创设情境的一些口语交际课。

二、钻研新课程理念,吃透教材,准确设计教学目标

在确定了整合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应当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了解语文课标中教学的根本目标,深入研究教材,进行精心备课,做到备深,备广,备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准确地对本节课进行目标定位。在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不能过高、过全,否则难以达到,应当考虑:知识技能领域培养目标,发展性领域培养目标。例如,语文科应重视语言的积累,品悟和实践,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信息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

三、恰当运用教法,利用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确立后,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应当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考虑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媒体、网络可以运用于课堂的几个环节:新课导入阶段,通过录像、动画、游戏、故事、拼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主动探究,积极地搜集、筛选、获取、加工信息,解决学习中难点问题;运用于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环节,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超越教材,达到课内外延伸,知识螺旋上升;运用于评价,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进行网上人机、师生、生生互评。总之,网络、媒体应当运用在恰当之处,达到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所不能取代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质疑任务驱动学习、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情境创设学习等策略。

例如,《赵州桥》一课的设计我采用了观看赵州桥录像导入,创设招聘赵州桥解说员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接着学生按照学习的兴趣分为四个导游小组,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然后学生针对全文质疑,通过联系课文、网上浏览、合作交流解决疑问,突破难点;接下来请学生做解说员介绍赵州桥,说练结合,积累语言;最后网上浏览我国及世界上的现代化的桥梁,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课后完成说写结合的推荐选择性作业。

四、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巧妙整合

在设计思路基本形成后,主要的工作就是上网搜集有关信息,通过筛选、处理、加工,下载有关信息、设置相关栏目、组建模拟网站,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大量有关视频、课件、时代背景资料。针对本课教学目标以及四年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们将大量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加工,重组,选出了课文录像,的简介,有关时代背景简介,的其他事迹等方面的内容,分别合成链接在“文本视界”、“时代背景”、“视频重现”、“总理事迹”、“讨论区”等网页栏目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在“文本视界”我们又插入了哀乐,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既定目标下组建的模拟网站和网页内容,从其教育功效来看,是信息网络平台上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资源,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

篇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把传授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师探讨的热点。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一进课堂,就必须进入角色,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巧妙导入。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觉,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并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的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情境。在实践中,我对语文课堂导入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设置一个悬念。教师围绕教学的主要目标,事先设置一个悬而待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教学《骄傲的孔雀》这一课,在出示课题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的同学认为这个题目不是特别好,孔雀生来就与美丽联系在一起,它比《美丽的公鸡》好看多了,课题应改为‘漂亮的孔雀’。那么到底用哪个题目好呢?让我们认真读课文,好好地讨论一下,看谁的意见最能说服人。”老师一开讲,惹得学生心里发痒,都想提出看法。此时,每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经过反复学习讨论,顺利地解决了文章的重难点,大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课题还是《骄傲的孔雀》好,因为这只孔雀虽然很美丽,但它“骄傲的连自己都不认识了”,的确是一只“骄傲的孔雀”。

2.讲一则故事。提到讲故事,相信每位孩子都饶有兴趣。课前,花几分钟,讲个小故事,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口语交际《节约用水》,我采用的就是故事导入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水的珍贵,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大大的“水”字之后,讲述了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有一记者到农村采访,当晚寄宿在一户农家,早晨醒来,他照例用口杯脸盆盛水刷牙洗脸倒脏水,这时他发觉有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他感到困惑,赶忙去请教当地的村长,才知道自己犯了个严重的错误。原来,这是个十分缺水的地方,他借宿的房东一家每天除了吃的水外只能共用一盆水……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忧患意识:原来我们的国家水资源这么紧缺,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这样的课堂导入,既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难点,还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较为成功的例子。

3.唱一首歌。哲学家黑格尔说:“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因此,我们在有些课的开头设法把学生熟悉的歌曲与课文的主题或情节联系起来,让学生唱歌,然后引入新课。例如学习《快乐的节日》,正是“六一”前夕,迎接节日的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我抓住学生这个兴奋点,板书课题后,轻声地哼起《快乐的节日》这首歌,熟悉的旋律唤起了同学们的共鸣,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倍增,都想再仔细读读课文是怎样描写自己“快乐的节日”。

新课的导入还有许多方法,“温故法”、“猜谜法”、“设问法”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关键在于一个“激”字,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理,营造课堂氛围,打开学生思维之窗,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构建“二法”,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能力。

“二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以往我们备课重视教法,其实教法要服从于学法,要将教法和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学法指导于教学的始终。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扩大课堂参与面,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按自己的水平去读读、写写、划划、说说以外,我认为有些传统的属于教师的活动要让学生来尝试参与。

1.参与讲解。有的课文中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师可先具体导读一个自然段,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当小老师,试着讲解后面几个段。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具体讲了兴安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在教学时,教师重点讲读“春”的段落,其余的让学生自学后分组进行讨论。

2.参与板书或板画。教师根据课文思路,有意漏掉一些主要板书或板画,让学生来补充完整。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师生合作,又可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如《蜜蜂引路》、《看月食》、《威尼斯小艇》等课,我改变以往老师边讲边画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各自动手画,让学生上台画,画完把他理解的图意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行补充和完善。

3.参与实验。有些课文常做实验,如《刻舟求剑》、《秤象》、《乌鸦喝水》、《回声》等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文内容,代替教师做实验演示,学生兴趣更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