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15:51: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旧村改造”。“村容整洁”只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的一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中众多个“新”中的一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在党的二十字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而不能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而断章取义、急功近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仅仅抓住一个“新”字,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才能体现“新农村”的真正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才能真正成为造福广大农民,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在“新观念”的指导下进行,这不仅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的观念要新,同时也要求我们努力去改变农民的观念,使其从小农经济观念逐渐向规模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改变。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才能有逐步开展的基础。
2.政策、制度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方面的响应政策、制度,在切实把握新农村建设总体方向基础上做到有章可循。
3.生产方式新
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力的提高是促进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由单一的种植模式向种、养、加、科、工、贸相结合的综合经营模式转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4.产业结构新
通过生产方式的更新,彻底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农、副产品的再加工增值部分最大限度地留在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5.经济形式新
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村经济形式进行革新,如合作制、股份制的引进等,使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与其它资本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6.乡风乡俗新
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建立互帮互助、邻里和睦的和谐生活环境,以文明和科学取代愚昧和落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7.管理体制新
建立科学、民主的村民自治和监督的基本管理体制,引导和带领农民逐步走上富余、文明的发展道路,是农村管理体制革新的关键。
8.生活方式新
在较高的人均收入及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在吃好、穿好、住好的前提下,拥有更加丰富、文明的生活内容。
第3期
xx县xx镇党政办公室200*年4月15日
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段时间以来我镇采取以点促面带动整体的方法精心打造xx村陶家示范点,全面宣传介绍xx村狠抓新农村建设的做法、经验,从而为整体推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一剂催化剂。现xx村已成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学习示范样板,宣传窗口。
立足“三高”树典范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is to solve how to speed up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mprove now rural landscape,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armers inevitable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total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well-off society.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the country strong and the Chinese dream.
Keywords: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中图分类号: 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农村建设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对现代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法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科学规划。
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一 . 整体性原则:
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进行科学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保障及福利等几个方面。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以及我们国家农村的现状形势,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现状面貌是头号任务,是重中之重。因而,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加强经济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采取符和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富裕 ,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其素质和道德水平,营造民风淳朴,家庭和睦,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社会风气,调动农民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广大农民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让农民得到安居乐业 , 使乡风文明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另外通过科学规划,更要充分显示出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加强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科学规划,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二.优化性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的控制性,区域性,协调性,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系统性规划。
科学利用规划,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系统性规划,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的变化,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离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还相差很大,广大农民的经济生活,法制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有待遇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都有还待遇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只能是一纸空文,“经济落后,社会秩序仅靠乡规民约,环境脏,乱,差”反而是其表现。现在,亟待要解决的是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因为在我国的农村集中了巨大的劳动力,同时也蕴藏着一个潜力很大的消费群体,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我国经济增涨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通过科学的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科学规划,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把握其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科学规划的前瞻性,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量得到最大释放 ,实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持续增长。既可以消化多余的劳动力,又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基础,又促进了经济繁荣,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社会的进程。通过加强科学系统性的规划,适度超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卫生体系建设,尽早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养。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严格遵循科学规划,坚持长远的战略眼光,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高起点(适度的)规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为国家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在我国,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中,不管是自然资源,物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 ,可以说是资源辽阔。但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民风习俗积极发展都存在差异,就发展而言也不平衡,有个别地区仍然比较落后。因此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好科学规划中的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充分利用科学规划中的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把
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种资源利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还相差很远。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实现其总目标和总任务,就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划的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按照规划,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分布落实,科学实施。充分利用农村中的多余劳动力,努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科学管理和使用好农村独有的自然资源特色,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和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下大力挖掘各地民风习俗中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并对其进行发扬光大和提升,丰富广大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改善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让广大农民确实感到生活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充分利用科学规划中的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把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进行产业运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鼓励广大农民解放思想,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去:学习先进的东西;请进来,积极引进高科技,充分利用利资源,积极利用项目进行建设,或农民参与投资经营,带动其他农业经济项目建设,以推动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广大农民经济生活的提高,在改善广大农民名居环境的同时,严格按科学规划,尽量保留原来的风格,原来的环境和绿化以及原来的房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此同时对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等进行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积极发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既增加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又开阔视野,学习了外来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思想转变,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
结束语:科学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只有坚持科学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性,才能发挥科学规划的最大效能。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就必须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地理情况,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等,通过全面,系统,可持续性的科学规划,严格准确把握规划的功能定位,分步推进,科学实施。最终把农村建设改变成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设施完善,生活宽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提出不是对以往的简单重复。我国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阶段,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相互融合,有机联系,所代表的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科学内涵,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在新农村建设的指引下,贵州省经济、社会等发展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一、经济发展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由于目前缺乏农村GDP统计,本文使用贵州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代表国民产出水平,该指标由乡镇企业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估算。
通过比较得出(表1,图1),近十年来贵州省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农村社会总产值从1999年2786800万元到2008年的4648000万元,增长66.79%,但对于全省GDP的占比仍然占很小的一部分,2008年贵州省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省GDP的13.94%。
贵州省在1999-2008年这10年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见表2),其中,乡镇企业较之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较快,而且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09年)《1978-2008年贵州改革开放30年》《中同乡镇企业年鉴》(2000-2009年)整理得来
通过图1可以看出,农村社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05年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图中上升趋势很明显,表明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以及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使贵州省的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为贵州省的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居民收入水平
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体现因素是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也是新农村建设“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衡量指标。从表3,可以看到贵州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为突出,存在着城市现代经济部门与乡村传统经济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了贵州城乡突出的不平衡性。
据统计,近十年来贵州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不断上升,但05年以后该比例上升有所减慢,特别是在06年以后,收入水平比甚至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生活,降低贫富差距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三、就业水平
就业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对完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搞好就业培训、支持自主创业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表3反映了1999-2008年贵州省农村就业情况。从表3可以看到,1999年以来,贵州省的就业人数和农村就业人数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但农村就业人口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
农村就业人口呈现下降趋势,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所导致。一方面,目前贵州农村地区虽然劳动力数量过剩,但劳动力质量却较低,人力资本缺口很大。在全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农村的劳动力资本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较高素质人才的日益增多的需求,新农村建设在扩大生产发展的同时,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呈现出农村就业人口占全省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贵州农村的教育水平不高,农村教育的落后使得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相当小,更为糟糕的是,自己所培养出来的一部分人才也流向了东中部等发达地区,进而贵州省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更少,劳动力与就业的缺口也就越大,导致了农村就业人口占比的降低。
四、生态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活宽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村经济的确有了很大发展,但出现的重要问题就是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许多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同时也给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危害。
例如,在农业发展中,农药、化肥、地膜和增长剂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了大量的面源污染,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诸多问题。在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很多农村虽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大量的土地资源,但农村工业大多难以规模化,另一方面,外部不经济现象非常明显,高投入、低产出,高耗费、低效益,高排放、低利用的现象比较严重。
大量的乡镇企业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甚至是资源破坏,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许多地区乡镇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于它的正面贡献。
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地势高峻,高山、高原密布,生态及其脆弱(贵州生态脆弱性为0.7153)。鉴于贵州农村环境的现状,投资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最强烈,加速了西部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程度,使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今后阻碍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关注资源与环境容量有限性问题,在各层面强调和重视西部自身资源与环境要素的稀缺性是必要的。
总的来说,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贵州的经济发展,人口、就业和环境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由于当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下还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为贵州特别是贵州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做出了指引,在我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赵江丽,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策略,甘肃农业,2006,12
2 李炳坤,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2
当前的农村宅基地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农村土地大量浪费,许多耕地也被侵犯与毁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阻碍。因此,探究土地置换对新农村建设的阻碍症结,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土地置换不到位对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影响
土地置换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普及范围。如今的农民小聚居状态是农村显著的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小聚居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在部分相对落后地区,农民依旧沿袭原始的小聚居居住方式。另外,我国的“空心村”现象严重,许多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另选新址建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村庄建设向扩展。因此,土地使用分散使新农村建设的人口和空间范围大打折扣。
土地置换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当前,在土地置换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建设不能有效建立。村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住宅用地超标以及布局零乱致使村庄建设用地利用率过低。在很多农村里,农民居住环境良莠不齐,公共服务设施非常匮乏,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土地置换才能打开一个出口
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农村的宅基地存在着许多尖锐问题。过多地建造宅基地,不仅是对土地的极大浪费,同时,过多地侵占地皮,也是对耕地的一种毁灭性打击。不仅如此,在许多农村,有的农民甚至有多块宅基地。这些地皮荒废在那里,不种粮食,也不住人,本身就是对农村土地资源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把宅基地整合管理、把村庄聚集在一起、添加购置基础设备以及公共服务设备建设,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土地的集约化使用。
1.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有效地恢复和保护耕地。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最为宝贵,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置换使农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目的。
2.推进中心村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地供需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中心村建设是我国势在必行的农村改革之路。积极发展和建设中心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帮助乡镇摆脱困境。土地置换使得土地可以规模化经营,一方面,乡镇可以将土地承包给农业大户来发展本土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可以将土地用于城镇化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来发展当地的商品经济,从而使乡镇踏上致富的道路。
4.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使农村家庭的物质生活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而且使农民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巨大冲击。农村家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不断调整,正逐步从封闭稳定型向开放变动性转变。
5.对于当前的农村,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促进它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是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益探索。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能否创新、乡村组织结构能否优化,直接关系到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等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稳固。只有努力改变千百年来农村人民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才能变得有迹可循。只有改变了农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生产方式才会得到极大程度地变革。
三、对土地置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及措施建议
土地置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目前,土地置换方式在我国乡村建设规划中还没有被普遍采用,应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乡村建设规划中的土地置换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农村建设精神和村庄规划
要制定规划,明确镇、村的区位、规模,确定撤并及保留的村庄,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科学配置规划区内各类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整体特色风貌设计,促进村庄规划与产业、土地、农业、水利及电力等规划衔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其次,要向农民大力宣传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精神,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信息与目标,七成的村民“有一点点了解”和“并不了解”。有将近六成的村民则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政府的事情,只有政府才能做成那件事情。所以,他们都普遍地存在“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事实上,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高瞻远瞩,同时,也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与帮助。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利益调整多、任务艰巨的工程,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额要求,统筹规划,精心部署,积极推进。各级要成立相应组织,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资源投入多、涉及面广、造势大,并且颇具国家战略性系统的惠民工程。它主要针对的是交通偏僻、信息封闭的农村地区。针对对象是那些文化程度低、社会资源持有较少、参加政治能力较差、在社会中比较弱势的农民群体。由于针对的目标不同,所以,对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显然有别与其他系列工作。为此,无论是在制度上、领导上,还是纪律监督等方面,都需要有着更多的强化与改良。对于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的思想与领导就像是标杆一样,引导人们倡行并且遵循与它。想要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在队伍中精益求精,寻找出政治觉悟较高、作风正派,热爱农民事业的优秀骨干。同时,在工作行为上,也需要严格遵守纪律,不浮于事,一丝不苟地面对村民的监督,并且积极地做好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如火如荼地开展下去。
(三)资金的富足,也是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一大前提
对于农民的利益,应该给予最大程度的保障。积极地加大涉农资金的整治,以“渠道不变,统筹安排”为指导原则。井然有序地开展危房的修葺与改变。对于农村的环境方面,也努力做好连片的整治与管理。积极地推行农村面貌的整治以及周边环境的清理工程等。在新农村建设开展的过程中,也要充足地引导并且使用村民的力量。鼓励民间资产投入建设,鼓励他们进行自行筹备,同时,也鼓励他们投身与危房改革,还有村庄周边环境的整治。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快速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只有把各个方面的财力都集聚到位,促成强有力的力量,那么,必然就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源走向农村,同时,也会把许多公共设施引入农村建设,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也将随之走入农村。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文明发展也必然会更多地影响到农村。
将财政支出构架进行积极地调解,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进行不断地加大、集聚更多的项目与资金,把它们投入到人畜安全用水、水坝优化、铺建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卫生、农村网络,农村生态能源建造以及农村通信等相关设备的建立。因为它们,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丰富,引导农村从纵深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加丰富的能量,来引导它的更好发展。
(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手段,跳出就农业发展农、就农村致富农民的思维定势,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以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农村产业的有序快速转移。要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要着眼于壮大办事处和村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
1.1 建设用地规模总量大,利用粗放,挖掘潜力较大
以徐州市的邳州市为例,据《邳州市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3平方米,与15年前相比,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53.5%。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 60%。有的居民宅基地面积占地高达0.5亩,远远超过江苏省规定的标准。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建房追求宽大、舒适、便利,而选择庄体或公路两侧进行建设,在造成村内大量建设用地闲置浪费的同时,使村庄庄体得到了恶性膨胀。有的村庄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无人村”。宅基地利用较为粗放,可挖掘潜力较大。
1.2 未批先建、越权批建和宅基地隐形交易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执行和《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的实施,农村干群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仍然有的居民未经批准擅自占地建房,个别村组干部法律意识淡薄,私自收取费用违法批建宅基地。同时,随着社会人口流动量的增大,进城买房、异地建房等原因,私下的宅基地买卖较为普遍。
以上这些情况不但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压力,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每年因宅基地分配不均和纠纷而引起的上访占农村上访案件的80%以上。
1.3 居民点分布零散,用地结构、布局不合理,缺少规划,阻碍农村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农村居民建房没有统一长远规划,户与户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意识,只追求当前利益,盲目建设,有的村民将住宅建在远离村庄以外的地方,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自然村。而村内原有的旧宅基既不居住也不让出,任由闲置,不仅造成一户多宅,也使村庄的整体布局和发展受到制约,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2 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的走向建设性意见
2.1 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体系建设,规范宅基地管理
目前关于宅基地管理方面权威性、规范性立法体系还没有形成,应尽快加强这方面的立法体系建设,尽早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流转、登记发证等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加强立法建设,强化约束机制,使宅基地的使用、管理和合理利用从经济、行政、法律三方面得到保证。
2.2 严格宅基地审批制度
按照严格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对新增宅基地的行政审批制度,坚决贯彻“一户一宅”和使用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计划、规划,一次性申请办理农村宅基地的农用地转用,对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实行单独下达用地指标。严格新增宅基地申请人条件的审查,坚持建房申请公示制,努力做好批前、批中、批后跟踪管理。
2.3 建立县级农村宅基地用地后备资源储备库
各县(区)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对辖区内各行政村(自然村)闲置、空闲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进行现场调查、摸排,县级汇总,建立专业县级农村宅基地用地后备资源储备库。在村庄周围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立红线禁建区,经审查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一侓考虑使用储备库内的建设用地,禁建区内一律不予批建。
2.4 努力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和村庄整理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居民点集居化建设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着统筹安排、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多方面筹集资金,通过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安排村庄存量建设用地,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努力搞好村庄规划整理的试点,逐步改善农村生活和村容村貌。在村庄规划治理中,按照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村的生活生产水平,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坚持从实际出发及集约用地的原则鼓励建设中心村。要制定建设标准,切实保证“一户一宅”制度的落实,严格控制超标准、超豪华建设,稳扎稳打推进村庄治理。同时在建设中要体现综合效能,提高整体功能,保障农村政治经济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2.5 探索建立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
近年来,我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市始终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并且围绕我市的“六条龙型经济”和“五大新兴产业”开展项目建设。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开工建设项目76个,竣工项目17个,完成投资14.37亿元,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73家。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全市拥有“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村1815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2%。较为规范并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28个,经济人队伍发展到2万多人,全市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127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9%。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32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
2、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工程。总数达到303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3%。截至到9月底,全市确定的创建村已完成道路硬化1818.8公里,栽植各类林木762.43万株,建设“村民中心”1273个,累计达到2078个。实行公路客运村村通工程。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发展了农村有线电视和互联网进乡(镇)入村,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了43%,互联网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目前全市已完成了106个村、6.25万人饮水安全任务,全市安装自来水的村达到3448个,受益人口为314.52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9.5%。实施“一建三改”工程。推广了农村沼气池和改厕、改圈、改厨,截至到9月底,全市新建沼气池34032户,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28.8万户,占适宜建沼气池总户数的21.1%。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城乡一体的流通网络建设,全市发展“农家店”1970家。
3、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是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到目前,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已向学校累计拨付资金3724万元,其中拨付免杂费资金3166万元,全市免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全部到位。二是健全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市农业人口参合率达到了93%。得到医疗补偿的96.2万人次1.13亿元,住院补偿的13.4万人次,9945万元,补偿在1万元以上的346人次。并且完成193所乡镇卫生院整合和规范化改造任务,全市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标准。与此同时,市级财政又投入6000多万元,为所有乡镇卫生院和5278个村卫生室完善设备配置,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国家和省颁标准。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全市共有21374名五保供养对象被纳入保障范围,其中集中供养6173人,分散供养15201人,集中供养标准平均达到2984元/年,分散供养标准平均达到2687元/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由800元提高到了1000元。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有4.87万户、9.71万人,已发放低保资金4657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四是逐步实施养老保险政策。全市共有63.65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人数共计9.59万人。
二、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我市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村落社区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智力结构民主化的大趋势,因地制宜的探索了一些新农村建设模式。
1、小城镇建设带动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坚持镇村互动、协调发展,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我市丰南区的黄各庄镇对本乡镇的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现代化小城镇,形成了行政文化中心区、商贸服务区、居民住宅区和惠达工业园区等四个功能区,并初具规模。该镇以城镇化为带动,着力推进“两个集中、一个转移”(即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有序向城镇集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全面促进了镇村融合、共同繁荣。占地3平方公里的惠达工业园区,吸引发展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入区发展,初步形成了卫生陶瓷、塑料制品、机械制造、煤化工等产业集群,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达11500个,职工年均工资收入15500元。同时,伴随农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规模型、企业型的转变,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民进入企业、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几年来,全镇累计投入1.25亿元实施沿街改造,建设商居楼12.6万平方米、市场5个,全镇各类三产服务网点累计达到2750家。并通过做好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发展各类经济大户136户,形成了文化用品、家具用品、蔬菜生产和交通运输等17个专业村,占全镇总村数的32%。目前,全镇从事非农产业人员达到2.1万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72%,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
2、循环农业示范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理念指导农业发展,改变农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变废为宝,实现农村的清洁生产,改变农村的面貌,提高农业的投入产出率。
位于我市乐亭县县城南部的赵庄村,自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示范村和市级文明生态村以来,以循环农业和清洁生产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大力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全村共新建10立方米沼气池115口,占全村总户数的90%。沼气池的建设使农户庭院卫生明显改善,提高了空气质量。厕所用沼液冲洗,无蚊蝇乱飞现象,特别是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后,通过沉淀除卵、厌氧杀卵灭菌、氨态氮杀卵灭菌、温度杀卵灭菌等环节,大大减少了疾病传播,达到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发展循环农业和清洁生产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家庭妇女从繁重的家庭劳动解放出来,促进了家庭和睦。使农民有时间从事文化娱乐活动,讲卫生,爱整洁,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沼”综合利用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成为农民学用科技的新时尚,并且改变了农村街道柴草乱堆乱放、粪水横流的卫生状况,使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根本变化。全村每个建池户年可产气350立方米,完全满足了一家四口的做饭、照明的需求,可节约燃料费600余元,电费150余元。沼气池年产的50立方米沼渣、沼液,通过作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方式用于棚菜生产,年节省化肥、农药投入1200元。
3、农业产业化促进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带动周边农村成为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
我市玉田县玉田镇、陈家铺、唐自头和林南仓四个乡镇,依托北京同仁堂河北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益民制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强化示范引导,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并且全县有板蓝根、荆芥、地丁3个品种通过了GAP认证。通过作为大企业的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样,遵化市团瓢庄乡的西下院寺村作为广野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东旧寨镇的大寨村作为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西下营乡作为栗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板栗原料基地,也都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重点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
各县(市)、区都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突破口。立足传统农业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选定产业,调优结构,培育基地,突出龙头,发展能人,注重科技,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突出培植奶牛、海珍品、蔬菜、食用菌、板栗、甘薯、瘦肉型猪、肉蛋鸡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和品牌,全市“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村达到了1815个,占全市农村总数的32%。滦南县柏各庄镇交六村的蛋鸡产业、奔城镇张官寨村的畜牧养殖、迁安市寺后村的百亩粉丝加工园区、汉沽管理区四队的芦笋种植、遵化市平安城镇平一村的食用菌、娘娘庄乡相古庄村的香白杏、上、下马峪村的秋蜜桃等都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典型。
5、区位优势受益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本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商机和机遇,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服务化水平。
唐海县位于我市的南部沿海,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曹妃甸工业区的腹地,兼具行政建制县和国营农场双重体制,港口的建设发展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唐海发展临港经济带来大好机遇。该县在着眼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后方服务基地和冀东油田生活基地目标下,下大力量推进城市开发建设,累计启动财政资金近3亿多元、吸引社会资金20多亿元、完成城建工程150多项。在加快城市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的同时,以文明生态村镇创建为抓手,加快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共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31个,八农场进入“全国文明村镇”行列。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开发建设了“落潮湾”、“恒行蟹园”等一批集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港城游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景区。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星级宾馆、大型商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城市服务业,同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目前从事服务业的农村务工人员达到8000人,年人均收入达到超万元。
6、县域经济辐射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以点带面促进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形成多点开花、共同发展的新气象。
迁安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其发展主题和方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一是利用县域内较好的农业自然资源基础,发展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传统农业产业,尤其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延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服务业随之出现。*市鑫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迁安市禽类制品生产龙头企业,该公司集种蛋生产、雏鸡孵化、饲料加工、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为一体,可以向当地肉鸡养殖户(场)提供种鸡、饲料、养殖技术指导、防疫服务,并与养殖户(场)签定肉鸡保护价收购合同。二是利用该市拥有较多的旅游景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大五里乡重点发展塔寺峪、老爷山、挂云山、云山峡谷森林公园等自然景点和高家大院、贯头山酒等文化景点,大崔庄镇重点发展了白杨峪等旅游景点,并都开发了乡村民俗游、采摘游。三是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大力发展钢铁产业,并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联营,使得该市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马兰庄镇李家庄与首钢的联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县域经济发展,使该市走上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道路。
7、第三产业主导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靠农村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大力发展旅游、餐饮、商场、娱乐等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建设。
迁西县从建设全县的生态家园入手,坚持保护与绿化并举,深入实施“三环两沿”工程。在此基础上,该县提出了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搞好景区生态建设,做好与京津唐承秦景点的衔接,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积极推动青山口、太阳峪、石梯子、小黑汀等村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目前,以“青山、绿水、古长城”为主题的乡村游已初具规模,带动了当地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800万元,农民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创社会效益1亿元以上。
迁安市大五里乡拥有众多的自然旅游景点,塔寺峪、老爷山、挂云山等自然景区风光旖旎;高家大院、贯头山酒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原始森林”之称的云山峡谷森林公园里有高达200米的绝壁、桃花洞、春山洞等景点,山鸡、野兔、貉子、狐狸等时常出没,并有八百余种中药材。拥有得天独厚资源的大五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游,重点开发了云山峡谷景区、山叶口景区、水峪农牧园和佑龙湾水上乐园等,形成了集自然生态景观游、乡村风情民俗游、采摘山果等于一体的旅游新亮点,带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8、经营体制创新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通过土地置换、与大企业联合经营等方式改变农民的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迁安市马兰庄镇李家沟村三面环山,“大姑娘不嫁李家沟、要饭的不到李家沟”的顺口溜流传久远。上世纪90年代,村里开办的铁矿以及与首钢的联营,使李家沟村开始走向富裕。改造居住环境,像市民一样拥有整洁舒适的住房、洁净方便的自来水、硬化平坦的道路成为富裕的李家沟村人的新追求。李家沟村按照科学规划、集约建设、规范管理的思路,从2003年起着手建设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基础设施相对聚集的高标准新农村。对全村整体拆迁,建设统一的别墅85座,无偿提供给85户村民使用;建设村民公园和植物园,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硬化村路,安装路灯,修筑河防工程;全村电力、通讯、有线电视“三线”入户,实现网络统一和集中给排水、集中供热……2005年,李家沟村被命名为河北省卫生村。在整治环境的同时,李家沟村实现了“人人有保障”的目标,村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为失地村民办理养老保险,每个村民年终有分红,上了年纪的村民按月领取生活费。
9、政策法规推进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按照河北省提出的“四个一批”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重点抓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切实做到“转变一批”、“提升一批”、“改善一批”、“迁建一批”。
我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积极按照省政府提出“四个一批”建设要求,重点抓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如玉田县结合蓟运河滞洪区村庄搬迁,确定了宋庄、小辛庄、船窝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滦县响?镇结合采矿区压矿搬迁,确定了前常峪、后常峪等7个村进行连片规划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唐海县四农场抓了村队撤并迁建,促进人口向场部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农村示范典型;开平区抓了贾庵子村以村企共建方式实施并村搬迁,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示范典型等等。
10、协会组织帮扶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迁安市围绕农产品产、加、销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速崛起,市优质农产品产销协会、市甘薯产业协会、苗木协会、花卉协会、养猪公司、养鸡公司、养牛公司等行业专业协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扣庄乡寺后村甘薯加工协会、大崔庄镇长城绿宝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上庄乡银田棚桃协会、凉水河村果菜协会等围绕本地区域特色产业的各类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2个,拥有固定资产总额29276万元,社(会)员总数14560人,带动了全市91155农户的生产,占全市总农户数的56.8%,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产资料服务、农副产品购销贮运等多个领域。仅甘薯加工业,就有规模型甘薯粉丝加工企业43家、加工专业村29个,参与农户达1400户,从业人员1万人,年产粉丝19.2万吨,年加工产值6.42亿元,年可实现纯效益9636万元,仅此一项,全市每户农民增收580元。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稳定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要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应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点面统筹”的步骤推进其发展。各县(市)、区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聘请高层专家为本县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科学的规划。唐海县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制定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把文明生态村创建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布局全力予以推进;遵化市全面启动了镇村规划编制工作;丰南区的黄各庄镇投资45万元,统一编制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科学规划的实施,使得各县(市)、区的新农村建设能够稳步、扎实地推进。
2、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需要扶持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坚持以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内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切实改善了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解决了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市共完成道路硬化1818.8公里,解决6.25万人饮水安全任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59.5%,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运。也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发展生产的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3、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支撑
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是根本、是关键。各县(市)、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产品增值增效和农民增收,形成了“县县有特色、乡乡有产业、村村有精品”的产业格局,使得传统的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现在我市500万元以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22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额达到了245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7%。农业龙头企业的周边乡村利用为企业提供原料基地和输送务工人员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增加农民土地收入,又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
4、政府扶持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取向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我市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县两级在财政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得到了资金支持,使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娱设施等有了资金投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制定了以城乡统筹为基本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思路、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5、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经营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我市各级政府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并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迁安市与河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出省级名优产品8个,获得农业部认定的绿色产品标识11个;玉田县与双汇集团共同兴建了*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基地;唐海县与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了千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与日本山星株式会社合作了河豚鱼加工项目等等。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大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进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与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农民收入问题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问题。虽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市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的收入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全市来看,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1,绝对额相差5906元。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1,绝对额相差7221元。农民增收不快、生活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尽管我们一直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农业基础不牢、农业装备和农业技术生产手段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现代农业、外向型农业发展还不快。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水、电、路、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服务方面差距很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还不高。
3、农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总体来说,我市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长期坚持工业化战略,资源配置总体偏向城市,使得劳动力的素质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民的素质不高,使得一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推广,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无法得到应用,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智力阻碍,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
4、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其小生产、小资本、小流通的通性难以面对大市场的冲击,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但我市农村面临的建设资金难以筹措、社会保障难以兑现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五、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坚持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要继续打牢农业基础,这不仅是保证粮食安全,支持城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客观要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切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重点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园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改造农村,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全市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关键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农村较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在道路硬化、院街净化、村庄绿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村容村貌,并且要推进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娱乐设施的建设,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4、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十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起步的五年,是农业农村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增强
“十五”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生产经历了连续下滑和恢复性增长的变化。为发展粮食生产,中央出台了“两补贴、三减免、四保障”等扶持政策,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粮食增产,增产总量超过1000亿斤,粮食亩产连续两年超过600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五”期间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05年与2000年比, 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粮食增加4公斤,蔬菜增加96公斤,肉类增加9.4公斤,奶类增加14.5公斤,水产品增加5.1公斤。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更加丰盛了。
2. 农业生产布局在结构调整中进一步优化
战略性结构调整是“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我国农业已表现出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的明显趋向。农业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高。从2002年开始,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对13个优势农产品进行了区域布局,启动了4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目前,水稻优势产区产量占到全国的75%,小麦优势产区产量占全国的63%,棉花优势产区产量占全国的67%。农产品品种结构得到优化。2005年优质稻占稻谷面积的64%,优质专用小麦占48%,优质专用玉米占37%。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国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4万个,带动农户8458万户,户均增收1202元。
3.农村改革在突破二元结构束缚中取得重大进展
“十五”是农村改革的攻坚阶段。农村改革主要是围绕建立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来展开,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税费改革步伐不断加快,2600年来农民种地交纳农业税的历史已经宣告终结。随着主产区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我国形成了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农村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占据主导的基本格局。
4. 农民收入在爬坡中实现较快增长
农民增收困难,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十五”时期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3%,比“九五”提高了0.6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十五”时期农民收入还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增收格局,突出的有三大亮点:一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加快。2004年13个粮食主产省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二是农民务工收入稳定增加。200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175元,首次突破千元,增长17.6%,对增收的贡献率为55.5%。三是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已达35%,2005年农民从畜牧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比2001年增长了34%。
5.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在统筹城乡中得到发展
“十五”期间,国家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投资修建农村公路,全面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支持力度,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国家投资35亿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1700万户,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生活条件。
6. 农业对外开放在挑战与竞争中取得新成绩
农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增长。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58.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07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日本的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向外输出了杂交水稻栽培、沼气、水产养殖、农机具等实用农业技术和装备。一些企业赴境外投资或合作办厂,迈出了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和市场的重要一步。
“十五”农村改革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只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十一五”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对全局关系重大,对农村影响深远。
第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如果农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显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有城市的和谐,更要有农村的和谐。我国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出路也在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一方面有利于刺激和扩大中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农村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创造需求,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从农业和农村发展看,建设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与农村要素外流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如何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中加强国内产业的保护也值得关注。
第三,从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规划》明确的重要任务,又是《规划》实现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降低。目前,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已降到12.4%,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农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没有减弱。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生态和社会功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只有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才能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各项任务打好基础。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未来五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的各项任务。要使农业和农村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新农村建设14项重点工程。
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加大农业改造和农村建设的力度,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和普遍的趋向。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上,既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难。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需要经过几十年、有些地方甚至需要上百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
三、做好“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十一五”时期,要围绕发展农村生产力,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10000亿斤的目标,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努力构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效机制。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力争到2007年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亿公斤;2008―2010年再新建设标准粮田1亿亩,粮食生产能力再增加100亿公斤左右。要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搞好储备粮的吞吐调节和粮食进出口调节,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2. 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十一五”期间,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为带动,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全程监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监控检测。要充分利用现代流通手段,建设大市场,联结大网络,搞活大流通。重点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全国农产品流通网络。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积聚,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3. 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大能力。要积极培育主导品种。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启动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争取到2010年对10亿亩农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以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推广一批应用节约型技术。
4.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十一五”期间,重点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建设。目前,农业部依据《农业法》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规定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展、规范运行将起到引导作用。农业行业协会是架设在农民与市场之间的重要桥梁。今后要一方面抓发展,一方面抓改革,通过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健全功能,使协会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
5.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十一五”期间,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力争五年内对一亿农民进行各种类型的系统培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对农村青年开展示范性培训。以绿色证书工程为载体,对生产骨干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系统培训。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职业院校,争取用十年的时间为农村培养100万具有中专学历的种养能手和经营能人。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健全培训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XX,来自组织科。首先感谢镇党委、政府,感谢团委,给了我们大家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武器武装新农民,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近年来,我镇利用区位优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大规划"的总体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已经形成了东部观光旅游农业、中部工业加工区、西部物流园区的产业格局,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全镇经济发展迅猛。
但是在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花岗石的开采加工,但是开采完之后这部分农民应该何去何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应当如何谋生?随着各地区公路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区位优势也已经不再那么明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发展中继续保持优势?怎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
在《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篇章中,重点谈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家知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有句广告说得好:科技以人为本。其实不只是科技,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以人为本,包括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未来,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络覆盖面广,每个村都有。里面的讲座知识丰富、全面,涵盖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实用技术、乡村剧场等多个方面,并且更新速度快。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两年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网络系统,精心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是他们学习培训的一件新式武器。
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通过远程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更深入地掌握了党的农村政策,了解党的知识,党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的要求,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党员"双学双带"能力。远程教育还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强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监督,最终达到管理民主。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通过优秀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片,通过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正确的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民"。远程教育在大力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提倡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上,为树立农村新风尚做出了努力;通过教育片、文艺片的播放,积极配合各村开展的创建文明户、文明生态村等活动,最终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1、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趋向”理论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形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种剪刀差的存在,是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不得不由农业承担起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所致。农业部门每年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和农民生活的消费基金;一部分作为社会扣除由国家集中使用。也可以这样说,我们以往改革的成本大多是由广大农民来承担的。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的负担也就逐渐加重,农民感受强烈和敏感,“三农”问题也就自然成了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具有深刻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坚持贯彻总书记的“两个趋向”理论。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一贯方针
“多予”简单地给钱给物是不够的,着眼点是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出发,建立最严格的耕地、资源、环境保护制度,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农民获得最大的受益。另外还要注意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建立农业生产保险制度、大宗农产品的直补制度以及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使农民的收益有一个较大提高。“少取”仅仅是减税免费是不够的,必须从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人手,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放活”就是要切实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对于顺昌县而言,“放活”就要做实林改,做活林业这篇文章。立足于让农民得到山地生产资料,在不拍卖青山,不允许林地向少数人集中,不允许非农主体与农民争夺山地的前提下,把山地和林子的产权分到户、到人。真正还山、还林、还利于民,实现“均山到户、预期到组”的目标。这样农村的生产力就能得到解放,经济就能持续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要有真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干出来的,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广大基层干部要带领群众从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1、农民增收工程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顺昌县是海峡西岸农业特色显著的绿色腹地。要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国竹子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进低产竹林改造,实施科学养竹育竹,培育速生丰产高效毛竹林,做大毛竹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中国杉木产区核心区的技术优势,打响“中国杉木之乡”品牌。大力发展非林地造林,培育乡土珍贵阔叶树种源基地,做大林业产业。要加快推进果业结构调整。突出柑桔特色品种,发展以芦柑为主,优质甜橙、早熟温州蜜柑为辅的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大果业产业。要立足发展竹荪、姬松茸、珍稀菇等特色优势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要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烟叶五万担目标,抓好“万担乡(镇)、千担村和十亩户种植”建设,做强做优烟叶产业。二是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当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要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体制政策障碍。要健全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择业能力。要加快发展农业企业,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确保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
2、农村环境建设工程
农村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重点要把农村的“三通一治”做好。“三通”:一是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要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出台的农村公路硬化政策,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实施路面硬化工程。同时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要让各行政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三是安全饮用水村村通工程。要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让每个行政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都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一治”就是城乡卫生整治工程。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氛围。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整治城乡面源污染。重点突出村(镇)“一河一街、一池一场、一厕一舍”的整治。即乡(镇)、村严禁向河里倾倒垃圾,彻底改变“垃圾河”的状况;镇(村)主街道保持干净整洁;每个行政村必须建立一个垃圾池和公厕;乡镇所在地的村及规模较大的村,还要设立简易的垃圾处理场;要集中整治农村猪栏、牛栏、羊舍违章搭建,该拆除搬迁的应尽快拆除搬迁;要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池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切实落实三项制度。一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和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合理推进农村撤点并校和中小学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村办学、就学条件。三是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培养。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推行“广参与、可持续、良运行、严监管、低水平、有保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即建立“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定点就医与医院优惠相挂钩、基金专户与管用分离相配套”的模式。这里的核心是“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和“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这是当前农民最迫切的三大医疗需求决定的。一是头疼脑热的小额基本门诊医疗;二是家庭难以承受的大病医疗;三是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的设计就是要根据农民的这一需求来定位。“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政府财政每人每年补助40元(中央财政20元,省、县市两级财政各10元),这是一笔非常大块的资金,不能单纯地把这笔资金
用于“大病统筹”,而忽略了它最关键的吸引功能。在让农民真正得到这些补助的前提下,发挥“吸引”功能,把政府的财政补助一部分用于“大病统筹”,一部分打入农民的合作医疗家庭账户。让农民知道只有参与合作医疗才能得到补助,而且他得到的钱要比自己缴纳的费用多,还将记在他的家庭账户上。这样政府补助的“吸引”功能就发挥了,也促进了农民缴费的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对庞大的农民群体,政府单一的补助只能是杯水车薪,只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才能可持续。
4、农民教育培训工程
农村之困在于大量的农民滞留农村,围着不多而且逐年减少的土地,英雄无用武之地。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才是解开此结的关键。农民之苦在于城乡的二元结构不能和城里人享有同等的教育。根子在于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素质,帮助农民掌握一定的技能,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当前“用工荒”这个词在报刊媒体出现的频率很高。“用工荒”不是劳动力总量不足,也不是农村劳动力吃不了苦,而是农民工没有享有正当的国民待遇,没能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教育。“用工荒”不是工钱少,也不是企业待工人薄,而是许多农民工没有技术,文化较低,适应不了技术工种岗位。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教育,有了新教育才会有新农民,有了新农民才会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就是立足于建设县乡村三级文化教育网络。具体就是“两馆、两校、一网”。即农村文化馆、图书馆,农村夜校、农村技校,远程教育网络。达到教育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1 当前村庄建设规划面临的问题及症结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的过程中,尽管规划编制者和组织实施者都是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但实际的实施效果却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就广东省来说,笔者特别注意到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规划建设方式和方法出现一些照搬城市模式的偏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建设资金缺乏。
其实对于沿海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乡村来讲,采用一些迁村并点或者是重点整治市政设施村容村貌的规划建设方式,无疑是有益于该村发展的,而这些村拥有的共同特点是基本已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发展阶段或是早已具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内在条件,如在迁村并点之后村集体土地可马上流人市场用于出租或直接转化为货币资本;但对于那些现状经济水平已较为落后的偏远乡村来讲,将村容整洁作为村庄规划的重点无疑是舍本逐末、无源之水。
然而在实际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尚有许多规划不能很好的切合当地现状,却将规划的重点放在贯彻相关规划指导意见上,主要围绕村庄的“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铺开。这些规划从技术的层面上来讲,能勾画出一幅未来村庄的美好蓝图,但这些蓝图的构建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实施起来就有很大困难。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更多的政府拨款来直接补贴给村民呢?显然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地方政府既拿不出那么多的财政资金来补贴所有村庄,而且这种补贴也只能短期内改善村容村貌和提高村民生活,在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赶不上城市的情况下始终不能长久改变农村落后的现状。那么,村庄建设规划的出路在哪?怎样才能使村庄彻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笔者认为,只有实现对村庄从“输血”到”造血”模式的转变,才能使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真正进入持续发展的正循环轨迹。
2 历史发展对村庄“造血”功能重要性的佐证
珠三角许多地区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也证明了“造血”功能对村庄发展的重大作用。以东莞的寮步镇为例,历史回退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该镇的许多村跟现今中国大多数落后村庄的状况无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各村可通过出租集体土地获得货币资本,这些资金可用于村民收入和发展村公共事业,后来,许多村如横坑村、岭厦村、新旧围村等又用村集体资金自建了厂房,进一步扩大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的来源,原先的村民则通过加入集体经济管理、进厂务工或是经营副业来提高家庭收入。这些村在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之前,其村的住房、道路、市政设施及村内绿化环境等就已得到了极大改善,随着村庄建成区的连片发展,各村内几乎再看不到传统的农村景观,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与城市无异,自动而自然的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在这些村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依赖上级政府的拨款,而是通过村自身资源的转化能力,通过其土地和厂房的出租不断获得村建设发展的资金,即通过其自身的“造血”能力,虽说这些村的发展有一定的时代机遇性,但同时其也证明了“造血”功能的重要。
3 今后村庄建设规划的出路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着手:
(1)基于城乡差别化思想观念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这里所说的农村教育体系不仅仅指小学、中学等国家职能体系教育,而是指针对所有村民的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只有具备进步的思想和良好的劳动技能,村民才会主动去谋求发展,才有足够的能力去致富、去建设好村庄。而该项建设也无需投入大笔资金,可以利用村委会或村办公楼增设一处阅览室或劳动知识普及点,请专人长年或定期为村民提供知识培训,以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能力。
(2)基于城乡市场需求的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农村传统的单一经济结构。基本做法是以城乡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围绕城镇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城乡经济有机联系的整体;另一方面,依托农村特色资源发展服务城镇生产、生活的产业类型,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村经济。具体来讲,可以发展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城镇相关产业的下游产业,如为城镇食品加工提供原材料而进行的种植,为城镇家a产业提供木材和动物毛皮初级加工;还有可以利用本村的特色资源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或开山取石生产初级建材。
(3)基于城乡信息共享的新农村信息网络配置
在市场焦息不对称和被动的话语权面前,农村经常性地出现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投入无产出的局面,这是当代中国农村的发展困境之一。就笔者所在的梅州市来说,很多乡村都具备种植柚类经济作物的先天优势,不对称的市场信息不能将这份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在各村规划建设中增设一处对外的市场营销点(作为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一项),负责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村庄产品的对外销售。
(4)基于城乡空间联系的新农村对外交通建设,
城乡空间共融的本质在于城乡之间的联系,要建立通畅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连接,以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预期目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除对村庄内部联系道路进行整治、拓宽外,还需结合上层次规划对城乡联系通道建设提出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通常说来.政治总是折射出人类对良好公共生活的理想追求。总是蕴涵着诸多价值理念,政治正义便是其中之一。社会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实现的两大任务就是: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这样。我们就得以从政治正义的视阈来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
一、政治正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性质诠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充满了政治正义色彩的伟大事业。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体现着政治正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这样的宗旨,充分体现出政治正义的精神实质。
政治正义要求,“每一个人对于一种平等的基本自由之完全适当之体制都拥有相同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而这种体制与适用于所有人的同样自由体制是相容的”。【】这就是说,人应当被平等地对待。而政治正义是以社会基本制度作为其主题的。政治正义首要关注的是“基本制度的框架和应用于该框架的各种原则、标准和戒律”[2]。因此,政治正义必然要求社会基本制度无条件地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自由与权利。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是一种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式制度安排。“农民这一群体在不平等的制度安排中陷入被歧视的境地”。[3】这种二元式制度安排在理论上不符合政治正义的要求,在实践上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造成了域乡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出发点就是要改革过去那种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让公共财政惠及广大农村地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既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有利于农民这个受惠最少的群体,体现出分配性的政治正义;又是对计划经济时期农民为国家建设的资金积累所作贡献的偿还和回报.体现出补偿性的政治正义。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体现着政治正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任务,是政治正义的具体体现。建国后.我国推行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了土地上,导致了农业中的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者普遍处于半失业或季节性失业的状态之中、劳动力价格异常低廉,这些因素的影响
交织在一起,又造成了农民和农村的贫困化。目前这种制度安排仍未被彻底改变。其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择业自由、劳动报酬、职业地位、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这种不平等集中体现为农民工的工资长期滞留于低水平状态,甚至还时有拖欠。农民这一群体在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受惠最少者”的弱势地位,正是长期以来农民就业不充分、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政治正义要求“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l‘‘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II而农民处于弱势地位的事实,恰好与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必须改变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尽可能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和农村走向富裕之路。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农民的就业不充分乃至贫困化,很大程度上是城乡二元制度造成的,这一现象是对农民极大的不公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任务,使利益分配朝着农民倾斜,这既是对城乡二元制度的一种校正,又是对政治正义的生动体现。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现着政治正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促使农民在社会角色、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能力素质等方面向市民转变,在农村地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带有强烈的政治正义色彩。建国以来。我国在迁徙、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采取区别对待的做法。在这种制度安排的背景下,农民的利益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都无从谈起。而政治正义的平等自由原则强调,公民之间权利的平等性是绝对的、不可补偿的,必须无条件地得到社会制度的保障。显然,农民在城乡二元制度下的境遇不符合平等自由原则,有悖于政治正义的有关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的能力素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生命质量,提高农民的生命价值。这样,就能够不断缩小农民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问的地位差距、权利差距、收入差距和能力差距,减少城乡二元制度的负面效应进而彻底改革这一制度。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是政治正义的体现。
二、政治正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要求
为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政府必须按照政治正义的要求来推进这一伟大事业,至少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公共财政在支援“三农”时其自身的运作也应满足政治正义的要求。例如,国家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大体制性、制度性的补助,削减中央各部门配置资源的权力。同时,应建立规范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事权财权一起下放,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使财政体制具有平衡地区问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从而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人均享受基本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的差距。
(二)重视涉及“三农”的制度改革与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改革一切涉及“三农”的不合理制度,并适时创立科学合理的新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政治正义的精神实质并满足政治正义的价值诉求。
涉及“三农”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涵盖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地征用制度改革以及针对户籍、土地、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项制度的改革。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与创新,其作用在于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制度安排体系,为农民创造一个平等进入、公平竞争、合法取胜的制度环境。这样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正是对政治正义的践行。"
例如。以政治正义的标准来衡量即可发现,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极为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只拥有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流转权。基于这种制度安排,在征用农村土地时,开发商可以直接与村委会或者村民小组谈判,作为土地使用者的农民可能会在村民大会上失语或者失势,更有甚者在农民缺乏知情权的情况下自己的土地就会易主,而自己得到的只是部分的补偿,这种补偿又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结果,土地被征用后农民不但丧失了作为生存和保障来源的土地资源,而且还分享不到土地增值的级差收益,从而很容易陷入失地又失业、失利又失所的生活困境。从政治正义的视角看来.这绝对是一种不正义的现象。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维护、增进农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保护农民享有的平等权利,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民的合法利益。这样方能奠定和巩固这一事业的合法性基础.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