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2 16:2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教学英语语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第二、利用现实中的真实情境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
为了尽量避免传统的语法教学的弊端,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自如地进行语法学习,教师还可以在高中语法教学过程中利用现实中的真实情景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从而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相关的语法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掌握语法。比如,在讲解高中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点虚拟语气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虚拟语气的含义和用法,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设计语境:“Boysandgirls,now,let’simaginethatifyouwere80yearsold,whatwouldyouthinkanddo?”通过设置这一情景之后,学生便可以想象当自己80岁时的情景。由于这是一个虚拟的情景,因此,学生便可以利用虚拟语气来进行会话。在会话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解虚拟语气的使用场景,还可以重点把握虚拟语气的有关法则,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三、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广泛运用,教师在平时的高中语法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这是因为,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文字、声音、图像的一体化,从而能够打破语法规则的枯燥性,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动态的环境中,不仅能够关注这些语法知识,还能掌握有关语法的用法。比如,在讲解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和must时,由于这几个情态动词都有表示可能性的意思,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设置几组简单的动画,并且每一个动画要展现不同的场景。在讲解must表示可能性的用法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动画场景:学生A准备去找学生B,正好发现学生B的家里的灯是亮着的,这时,学生A用情态动词must进行了表达:“Hemustbeathome.”通过这个场景的设置,学生便可以掌握在什么的情景下可以使用情态动词must,并且能明白must和其他几个情态动词在表示对某事的猜测时的区别。
词汇是思考,表达,交流的基本工具。在任何语言教学中,词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述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述任何事物。”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生活交流中,我们也能发现词汇量直接影响交际,有了词汇,即使没有语法,人们也能完成有缺陷的但是有效的交际。而没有词汇,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以及实际交际能力。根据江苏省高考考纲要求,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要求学生掌握3500个词汇。所以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词汇量不足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瓶颈。如果能在词汇学习中取得有利优势,那么对于学生在高考英语中取得好成绩以及以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传统高中词汇教学的现状
从2005年9月开始,江苏省开始使用《牛津高中英语》,与老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中词汇可总体归纳为新,长,杂,多。平均每个单元平均有七十到上百个单词,这中间还不包括wordpower中的生词和task以及project中的指示词。一般两个多星期就要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而词汇的学习只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常常是死记硬背,完了就忘了。除却本身词汇的变动之外,词汇教学课时的安排也存在着问题。在中国,尤其是高中阶段,由于面对巨大的高考压力,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的。语法翻译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单词课上,主要体现在老师长篇累牍的讲,学生被动的记,笔记可能记了满满好几页,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二、交际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交际法简介
在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当被问到采用的教学方法时,很多老师都会把“交际法”列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种。但是如果让他们给出一个具体的解释时,答案往往多种多样。有的人认为交际法就是完全摈除语法,在课堂中只教授对话;也有人认为运用交际法,就是要把开放式的讨论作为课堂的重点。那么交际法到底是指什么呢?交际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或CommunicativeApproach)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Approach)。英国语言学威尔金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和英国的现代语言学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观点构成了交际法语言学习理论的基础。交际法是一种教授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法,此教学法强调互动的重要性,是语言学习的工具,也是其终极目标。交际法的目的就是教授“交际能力”。何为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对应语法能力而言的。语法能力指的是时态,语态,句子结构等,是如何运用一系列的语法规则来创造句子。虽然语法能力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在掌握了句子的规则后有时候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这个时候就需要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则指的是语言的一下几个方面:1.知道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和功能;2.知道如何根据语境和参与者的不同而改变语言;3.知道如何创造和理解不同的体裁(叙述,报道,采访等);4.知道如何在语言能力有不足的情况下仍能继续交流。
(二)交际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交际法的诞生,它正慢慢的在以语法为主的传统课堂中流行起来,英语课堂的重点也慢慢从对话,文章的背诵开始往双人作业,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发展。但是这种转移并不是完全转移,交际法的应用还是应该以背诵,重复等作为基础的。美国匹兹堡大学的Paulston提出的MMC体系就是指三种操练的有机结合,一种是机械操练(MechanicalDrills),一种是有意义操练(MeaningfulDrills),一种是交际性操练(CommunicativeDrills)。这三种操练从结构到意义到交际依次过度,能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机械操练是反应受到完全控制而且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操练,此种操练学生不理解也能进行。有意义操练则是反应受到一定控制,学生需对操练的语义和语法有所理解才能进行的。而交际操练是从所学语言材料到能自由运用的升华和转化,反应一般不受控制。这三种操练的重点在于交际操练,机械操练和有意义操练不过是过渡。下面就详细阐述交际法在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活动:
1.角色扮演(RolePlay)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被赋予了各种虚拟的角色。不管复杂程度如何,Paulston都认为老师在角色扮演时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情景,老师应该详细的描述情境和情节,并且告知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效果。二是角色,分配角色时一定要注意角色不能太复杂,要确保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三是有用的表达,这些表达能够帮助学生表演出这些角色。比如说,在学习模块六Unit4Helpingpeoplearoundtheworld这个单元的单词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促进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应用。在讲解了一些重点词汇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首先是想学生描述场景,我把场景设置为一个记者采访一个亿万富翁,问他如何能为中国作出一点贡献。两个角色也是中国课堂中最好操作和控制的,相邻的同学就可以一个扮演记者,一个扮演亿万富翁。分配好角色之后,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一些重点词汇,要求学生在采访中把这些词汇用上去。比如说:voluntary,awareness,takeon,remote,accessible等。经过8分钟的时间准备之后,可以通过volunteer来进行表演,其他的学生都是听众,是学习者也是纠错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管学生范什么样的错误都不可以打断,因为角色扮演的关键是交流,只要对方能听懂,那么这个交际就是有效的交际。但是在角色扮演结束之后,可以指出学生犯错的,或者不能熟练的掌握的词,包括用法和读音,再次进行强化。经过课堂实验,这比单纯的翻译句子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效果也更加显著。
2.解决问题型活动(Problem-SolvingActivities)在这项活动中,老师给出一个问题已经几个回答,问题和回答中都包含本单元所涉及的单词和短语,要求学生思考选择自己认为最恰当的回答,也可以自己给出认为恰当的回答。
近年来,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外语界对第二语言及学习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语言是交际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但是不能因此而简单地说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能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素材进行交际活动。高中阶段外语教学的最重要目的,应该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外语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含义,除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外,最主要的是使学生积累一些对今后的学习最有用的语言素材。
目前在笔者所在学校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两种片面做法:一种是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只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及对语言的实际接触和运用;另一种是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进行大量的交际性语言实践,但不重视语言习得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性学习。上述这两种做法从表面上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可实际上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未能重视学生对所学语言素材的有意识积累。
怎样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稳固地积累语言素材呢?让我们先对外语教学的过程做一番分析。
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方式亦无外乎听、说、读、写这四种方式,通过这四种方式接触语言并试着运用语言。其中听和读是以向学习者输入信息为形式,达到输入语言材料的目的,说和写是以让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输出信息为形式,达到训练和强化语言材料的目的。因此,课堂上针对一定语言材料的教学过程包含着语言材料(教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
那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即语言材料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陈贤纯同志指出,在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中,流行的看法认为“说”是首要的,可是这种看法不对,作为外语教学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理解,尤其是阅读理解。这是陈贤纯同志所指出的“现行外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之中的一个。她所指出的“三大问题”中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在这里提出来,那就是现行的外语教学中常常是要求学生语言输出的量大于输入的量,然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恰恰相反,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的量一定要大大多于输出的量。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用的。教学法家马塞勒(ClaudeV.A.Marcel)指出,外语教学应该把感受放在表达之前。胡春洞教授说:在人类学习或习得语言的实践中,吸收总是领先于表达,也可以说输入总是领先于输出。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本族语和外语的学习都是如此。在通常所说的“四会”中,听和读属于吸收性的、输入性的;说和写属于表达性的、输出性的。因此,高中英语教学路子应该体现“听读领先,说写跟上”的规律,在处理“四会”关系上吸取自然教学途径的合理内核。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足量的理解性输入。在教学过程中狠抓语言材料的输入和巩固,其意义是巨大的。首先,语言材料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载体,因此对语言材料的认识、记忆和复习,是认识和记忆上述所有知识、技能的前提和保证;同时,对语言材料的认识、记忆、复习过程,也是对上述所有知识、技能的认识、记忆和复习的过程。其次,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强化听和读的训练,有利于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语感的强弱”。有的同志可能提出,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如果教学过程中不强调对所学语言材料进行交际性、创造性的运用,怎样体现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呢?这个问题应当从这样几方面来看:(1)运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或者说是语言学习的结果,而更重要的是从教学过程中挖掘交际因素。(2)不光说和写是交际,听和读也是交际。(3)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最重用的交际因素是语境,只有课文或语篇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单位,上下文是最根本的交际情景之一。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语言习得的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国外语言学界对语言材料假设已接受。克拉申认为,英语学习者通过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即i+1(i为现有水平,1为略高于i的水平),而习得语言。现以笔者所承担的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语言材料输入的方法。
词汇的掌握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单词时,应避免因为怕学生记不住单词而急于将单词的音、形、意一齐教给学生这一做法。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样做学生会先把单词记住,实际上,因为是脱离课文和语境学习单词,这样做的成效是很低的。实验证明,人们在感知和记忆语句时,不是把孤立的词作为感知和记忆的基本单位,而是常常倾向于把若干个单词组成的一个短语结构或者片语作为基本单位。多数学生都有一个不好的阅读习惯,即要把遇到的每一个生词都查清,才肯往下读。结果阅读速度慢得惊人,常常是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已忘记。“整体阅读”法要求阅读者集中注意力于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关键性词语时,头脑立刻开始了对篇章内容的预测;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修正、扩展开始时的预测,或者对它否定而产生新的预测,最后达到对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通过“整体阅读”训练,多数学生都能放弃原来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逐词逐句阅读法,采用新的方法。掌握“整体阅读”法后,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很快,在对篇章内容的把握方面进步尤为明显。
英语阅读教学切忌把分析性学习放在了语言教学的首要位置,忘记了语言输入“整体领先、综合先行”的原则。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指出,语言心理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因此,引入意识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随的刺激,应当尽可能具有感觉的成分。而教师在英语讲授中要让学生感知语言材料,首先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感知整体的语言材料,然后才注意到其中的某一局部重点。
参考文献: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来,随着问题式教学法的提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问题式教学法被认为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方法,是一种将解决问题作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要求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掌握知识。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完成学习任务。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然而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训练的重复单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单词,在学生尚不能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记忆,再通过课文教给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和背景知识,让学生半懂不懂地理解文章和生词。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是非常枯燥而单一的,容易导致学生丧失语文学习兴趣,整个教学模式容易失去弹性和趣味性。
2.忽视学生主体的作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让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掌控课堂,而让学生作为接收者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整个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教师单方面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也没有办法向老师提出疑惑。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没有作为主体,发挥不了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性。
3.阅读范围较为狭窄。
在绝大部分高中学校中,学生每天阅读的资料仅仅局限于课本和练习册,教师认为学好了教材就抓住了高考的核心。这种想法并无大错,但若想学好语文,学生的语文阅读范围就必须扩大,包括传统名著、现代小说和其他语文方面的书刊。老师要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使得学生通过喜欢的书籍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而不是因为自身狭窄的语文知识面而难以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二、问题式教学法的重要性及意义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迅速提高,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已经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是整个教育面临的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拉开帷幕。应运而生的问题式教学法经过实践证明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创设特定而符合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主动应用和学会新知识、新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法是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流程实现的,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让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单向的传递过程,更是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能力,把整个教学过程问题化,让整个教学通过互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合作,教师仅仅作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设置技巧
1.启发学生质疑,以疑问贯通问题式学习方法的全过程。
高中生一般活泼好动,在心理上更倾向于追求具体的形象事物,因此,要想调动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在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些情境创设的技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学生才更愿意积极参与。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作为课程切入点。比如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如果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学生,而是某公司的CEO,甚至是美国总统,自己应当有什么梦想?实际上,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2.开展合作学习,以兴趣贯通问题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与人交流和分享。教师在创设相应情境时,可以适当加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环节,从而增强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教师要注重所设置问题的新奇度与难易程度,只有给学生设置一些难易程度适中并且让学生觉得新奇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愿意自主思考,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把握一定的设计技巧,同时结合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愿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能以严谨与认真态度,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06
高职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是“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是,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若课堂发问的难度过大,学生难以理解,则无法有效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打击学生说英语的信心;反之,如果课堂提问的难度较小,学生无法学到新的知识,能力水平难以提升,就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问问题的难易度、提问时机的把握、提问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做简要探究。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提问。传统的教学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听、在书上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已不像古诗文那样只作为研究对象了,其作用和价值更加趋向于一种文字工具。简言之,学英语就是为了方便交流与沟通。这就要求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也随之改变,把能听懂、会表达放在首位,课堂的互动交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提问则是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次,弄清楚教师应该问学生什么问题。一方面,要把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度。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全面权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基础上,力争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循循善诱。一般说来,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问法,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其难度也就不同。在提问时,应该“因人施问”和“因材施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和不同难度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学生来回答。同样,把握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另外,要让所提问题紧密围绕学生所学专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多下功夫,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前收集、整理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和用法。 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结合相关专业特点进行提问。例如,在外研社出版的职业院校规划教材英语中,“ Unit 5 At the Hotel”主要谈的是下榻酒店的交际用语,那么在旅游专业学生的课堂上,可以学生用英语和酒店接待员(由班里同学扮演)进行英语对话;又如汽车商务英语中有涉及客户购车等方面用语,因此,在汽车营销专业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向顾客推销一辆性价比高的车等。这些问题的设计从学生的专业出发,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真实化,有利于激发学生讲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要知道该如何提问。一要把握提问的时机。良好的开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之初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迅速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不失为很好的提问策略。此外,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不失时机地安排发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很快掌握所学内容。在讲解结束后及时抛出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促使学生为下一节课做好预习准备。二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应多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应耐心解答,同时,对那些在课堂上能够大胆提问的学生也要多加以表扬和肯定。当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应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比如“You are pretty smart”“You do a good job”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三要注意提问的态度。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非常重要,态度和蔼亲切会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拥有自信心。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有自信,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提问的艺术关键在于对所教教材的用心研究,为所教学生耐心解惑。只有采用丰富灵活、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的英语训练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师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课程,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论任课教师所关心的首选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在传统的教师的教育理念中,专业素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专业知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需要靠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汲取和积累来获取的。所以说,我们不能只顾追求教师的专业素质,而忽视了教师的实践经历,在丰富的阅历中获得的实践智慧,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实践智慧是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是要经过亲身实践而获得,并非通过别人的教授就能轻易获取的。案例教学法正好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实践智慧。
在小学语文教学论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地运用案例教学的模式。利用这一模式有两大好处:第一,通过丰富多彩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体会其中,真正地站在案例的主人公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情境,让学生独自去摸索、去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经历过这种体验,学生就能够自己探索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并且提高实际应对能力,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二,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提高了案例分析的技巧和技能。
(2)有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案例教学法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因为这种方法就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对案例的剖析中,学生在不断地阅读、反思中深入到案例深处,能体会到教学内容的真谛。当然了,在这一系列的学习中,学生都是通过自学来完成的,不过必要时教师也要进行相关的指导。正是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案例教学法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之间共同对同一案例探讨,在探讨中不断地发现教学问题,同时又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永远是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讨论、去解决问题。学生不再是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主动地探究学习。
(3)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案例教学不是独立的,它是需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协作完成的。这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截然不同,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师生之间是教与学的合作,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作为朋友,共同探讨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则需要相互尊重,共同合作,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合作中,学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也要争取自己的观点,共同促进学习。在合作中要互相沟通,并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发展教学理念。在课程开始之前,要明确该堂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制订课程计划,然后学生再根据制订的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实施,最终达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点,学生在以小组为形式展开讨论时,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对话和评论,对于那些积极的评论、有利于学习的对话,我们要给予充分肯定,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去实践和思考,让他们畅所欲言;一旦发现有偏离教学目标的讨论和对话,我们应该及时制止这种评论。
(2)精心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一定要更加慎重。虽然说可提供给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的案例非常之多,但是要找到一个适合的案例并非易事,我们所选择的案例不仅要能够反映课程内容,还要让学生接受和掌握。所以,在案例的选择时一定要注意符合知识性、典型性、针对性、完整性、时代性和可塑性,只要我们做到了这几点,就能够选出合适的案例了。
(3)研读评析案例。研读评析案例是案例教学法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案例情境,明确案例中教师角色的地位,揭示出案例的内涵;同时注意寻找案例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弄清前因后果,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多种能力。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这样一来,在教学中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就成为我们知识处理和转换的强有力依据。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来处理转换新知识呢?我想“问题”是最好的帮手。
二、“问题式”教学法的特征
民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是“问题式”教学的几个基本特征。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惯例,要求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发展。“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它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望,是问题式教学的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图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又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成为教师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求解问题,衡量我们学习数学的成效也主要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来评价。因此,在数学活动中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学习的数学是由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公理、定理等组成的知识系统,数学知识体系展开的基本形式是不断地提出数学问题,并在相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和精心组织起来的。教师可以逆向地超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说明在以往条件下事件发生的状况和特点,揭示认识主体的意图、目的、思想与抉择等进程的信息,同时与学生共同探求数学对象的特性、关系结构和规律。学生是在主动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数学的。
数学对象来源于实践,但又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而是对它们从量的侧面某些本质特征进行抽象化、形式化、模式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它们进行研究。这一过程本身促使个体的思维水平经由直观动作思维阶段、直观表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阶段向辩证思维阶段发展。数学问题应适当增加来自现实生活的实例,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价值的认识,进而认识到数学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激励学习的内部动力。
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学习高等数学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记忆力差、水平参差不齐,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与普通高校学生相距甚远,这无疑为高等数学这样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谨的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大多有一定的生活、工作经验,善于观察,重视学以致用。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扬长避短,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自终贯彻这样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数学源于生活,其认识过程是沿着“从简单到复杂,由有限到无限,从宏观到微观,由感知到感悟。”逐步形成其理论体系,并最终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四、高等数学课程“问题式”教学法案例
下面以“导数”知识为例来说明“问题式”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的总体设计
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组织形式、和学习结果用坐标
其中,实施步骤包括:1.提出问题2.探求问题3.解决问题4.拓展问题5.深化问题;相应的组织形式为:1.创设情景2.自主学习3.合作探究4.巩固应用5.反思小结。
导数知识学习过程可表示为:实例=>导数知识=>导数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导数知识是中心。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总体构思如下:首先,举出两个实例,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需要的已知知识和解决的思路;其次,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出导数的概念、基本公式、运算性质以及运算方法;第三,总结出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组织实施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实例1.对一个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来讲,有一个实验表明:吃一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35,吃两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60,吃三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75,吃四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80,吃五颗巧克力的总效用为75。由简单的观察和计算可知,从吃第一颗巧克力到吃第五颗巧克力,每多吃一颗巧克力它产生的效用增加量分别是25,15,5,-5,呈递减的趋势,换句话说,如果吃了四颗巧克力后,再吃第五颗、第六颗的话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也就是说不再会得到更多的满足了。那么请问,换了你你会吃几颗巧克力?
实例2.瞬时速率问题。已知物体的运动规律既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S=S(t),求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第二步,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1.解决问题所用的已有知识:平均速度、平均变化率、极限;2.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解决分母不能为0的问题;3.思路与方法是什么:先从一点扩充到一个区间,再让区间趋于一点。
第三步,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函数在一点导数的定义:略;2.导数的数量意义、几何意义、经济意义、物理意义:略;3.基本公式、运算法则:略。
第四步,反思小节深化问题:
1.利用导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2.导数计算的题型及方法;3.可以利用导数解决问题的常见案例及解决方法。
五、“问题式”教学法结果分析
通过问题式教学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问题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教师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法也能提高同学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法比较适用于数学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开放教育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数学的首要问题,只要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了,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参加课程的多种学习形式,一定可以达到学习目的,掌握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桂华.问题式教学方法及实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素质教育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而类比迁移是近年来教育学中研究的比较透彻的方法,在多个教学领域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促进教学的发展,笔者对大学语文教学中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类比迁移教学法的理论意义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合理的链接,并且各种知识点之间有效的分类的过程。因此,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衍生出一种类比迁移的教学方法。此种方法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之上,进行知识的类比,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在类比和迁移的过程中,以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设置,能够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学习兴趣被有效的激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问题的思考能力,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类比迁移教学的现实价值
首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类迁迁移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点,而且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够从某种事物联系到另外的事物上,学到了一种思考的方法。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面对问题能够从容不迫,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类比迁移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对于一些生涩的文章,隐含的情感,通过此种方法的讲解,学生内心形成更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最后,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类比迁移法的展开,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在类比迁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可以实现横向、纵向的延伸和比较,学生还可以将所学知识的一些特性转移到其他知识上,有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并且使旧的知识得到升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系统化,教学效率得到质的提高。
三、大学语文中进行类比迁移教学的建议
为了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教师应该对类比迁移教学法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从理论上进行分类,分别分析常用的横向比较、纵向联想等类比迁移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横向比较与拓展
教育专家曾经明确的指出,比较学习是进行阅读学习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新的知识,学生往往觉得生涩没有意思,提不起来学习兴趣,最多也就是读读课文,很少进行独立的思考。而教师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愿意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在阅读中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存在类似的表达、主题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在同一类型的文章中寻找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描绘方法。在同中见异,并在异中求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许多的文章,有古文古诗到小说诗歌,涉及的题材十分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把握学习的重点。而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教材的分析,寻找教材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横向的比较,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横向比较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旧的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而且可以通过联想生动的进行新的知识的解释,开拓学生的新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2.纵向联想与沟通
相关的理论指出,在任何学科知识中,各个知识点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形成特有的知识结构的。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各种文体、语言、表达写作方面的知识,纵横交错十分复杂。作为教师,应该将所有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归纳,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更加的清晰明了。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和延伸形成的,合理的借助类比迁移的方法,梳理新旧知识发生的关系,提出知识的不同,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并且巩固旧的知识。
因此,纵向的进行知识的类比,就是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重新组合和延伸,以形成的知识。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得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并且,在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进行合理的联想,进行掌握学习的方法,拓展知识视野和提高文学欣赏品味。
3.纵横交织,整合学习
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思维更好的训练,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类比方法的整合。相关教育专家指出,为了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应该寻找相同的例子,加深学习的迁移效果。而孤立的知识点容易被遗忘,为了深化记忆,应该将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知识进行纵横组合。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横向的联想和纵向的沟通,更好地将知识链接成网,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进行语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类比迁移的方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的教学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的锻炼。
参考文献:
“非谓语动词”可分为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它在句子中的作用很多:除了不作谓语外,它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与复合宾语(主语补语或宾语补语)。有些及物动词后面接不带to的不定式作复合宾语。这些动词归纳如下:一感(feel).二听(hear,listen to),三让(have,1et, make),四看(see,watCh,notice,observe)。再加上help somebody(to)do something和美国英语look at somebody do somthing。还有“二让”属特殊:ge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与keep somebody doing。而有些及物动词后面接动名词(the -ing form)作宾语。这些动词归纳为一句话:Papa C makes friends。这是由如下动词的开头字母组成:permit,advise, practise,avoid,consider,mind, allow,keep,enjoy,suggest, finish,risk,imagine,escape,need,delay,stand(忍受)。 为了容易记住,也可以编成顺口溜:“允许完成练习,建议避免冒险,考虑延期逃跑,喜欢保持想象,需要反对忍受”。其相对应的动词依次是:permit/allow,finish,practise;
advise/suggest, avoid,risk: consider, delay, escape/miss; enjoy/appreciate, keep, imagine; need/want/require,mind. can’t help/can’t stand。
二、复合句
1、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是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的区别。
例如:A、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s won the match is true. (同位语从句)
B、The news that he told us surprised everybody here. (定语从句)
关键的区别在于连接或关系代词that:有意义的是定语, 无意义的是同位。因为引导定语从句的that在从句中作主语或 宾语,而引导同位语从句的that只起到连接词的作用。
2、接着容易混淆的是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that与 which:that之前是不定(代词)、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which之前是介词短语与逗号(非限制性)。
例如:A、All that we have to do is to practise every day.
B、The first lesson that I learned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C、I have lost my pen,which I like very much.
D、The house in front of which there is a garden is my home.
三、It的用法
1、It除了代替人和物以外,还可以作形式主语。而真正的主语(不定式、动名词或从句)则放于谓语或表语之后。
例如:It is nor easy to finish the work in two days.
然而有少数表语之后接动名词作真正的主语。这些表语是:无助(no help)、无用(no use)、没好处(no good);工作(hard work)、费时(a waste of time)、又危险(a danger)。
例如:A、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B、It is a waste of time waiting for him.
2011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报名工作在全国展开
桂诗春教授访谈录(二)
多媒体外语课堂教学预设外信息丢失刍议
语言的形式与理据:语法化研究与外语教学
教师态度、性别差异及外语焦虑与中学生英语学习
农村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观念与策略调查分析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NSEFC为例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利用语言材料,体现语境功能——以“if的虚拟条件句”讲授为例
浅谈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结合英语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学习
高中英语名篇名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预测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训练研究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英语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调查与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构成与发展研究
全国优秀外语实验学校风采一瞥——烟台一中
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宝忱老师访谈录
2010年全国中考英语改革及复习教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中考英语总复习教学优秀课例展评会在桂林顺利召开
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
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
美国NCATE外语候选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论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师行动研究的可行性
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问题与对策
外语教育采用融合学习之商榷(一)
Testingspeaking:narrowviewsandwidehorizons
浅谈语音意识训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学情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策略
走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误区
高三书面表达审题训练应遵循能力发展规律
英语教学当中提问策略的介评与例析
2010年全国中考英语改革及复习教学研讨会掠影
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
黄志红老师访谈录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第二十二批出国教师将赴英留学
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沈阳顺利召开
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教师奖学金项目2009年度全国统一选拔考试顺利结束
200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夏令营暨2008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总决赛将在呼和浩特举行
终身学习视阈下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硕果》——中心研究员优秀论文征集、评选
走近教育学与课程理论的西方ELT(上):反思与探索——20世纪60—70年代相关发展寻绎
论外语思维与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
对当前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分析与点评
TranslationandEnglishintwentieth-centuryChina
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新教材使用中的语法教学初探——高中新教材英语语法“五步”培训策略实验研究
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效率的策略
第十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暨学习策略研讨会将在南昌召开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英语互动课堂教学
关于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NEAT)2009年春季测试一级试题
第七届全国外语实验学校校长论坛暨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年会将在新疆召开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2009年度全国统一选拔考试顺得进行
近几年来,随着对英语应用性要求的加强,在实际教学中对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逐步加强,而对语法的教学日趋削弱。对语法及其教学的理论研究也渐渐减少。如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一书,近700页,收编论文77篇,无一谈及如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
很多老师与学生都认为没有语法也可以说出流利的英语,受此观点影响,语法教学举步维艰。然而,实践表明在作文、英汉翻译方面,学生因语法知识的薄弱而犯错误的现象很普遍。实际上在任何一种语言中,听说读写都与语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作者认为加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是必要的。
一、重视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词,词组等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没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即使拥有再多的单词,再标准的发音也无法表达出完整的句子,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沟通,所以英语教学中语法是必不可少。Widdowson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记忆中的词块; 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在语言中起的虽然是调节性的作用,但是这一功能必不可少。第一,从语法的本质来说,学习英语语法也就是掌握与运用英语的理性思维方式。目前,学习英语的人非常多,但是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却千差万别,其根源就在于他们对于英语语法系统的掌握程度。第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有着语言的共性即语言是一门及其复杂的符号体系,而语法就是这一庞杂体系的规律。学习英语语法是为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作充足的准备,因为语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组织更为复杂的句子表达更丰富的思想。第三,英语的学习不单单依靠习得,更多的是取决于有目的,有意识的系统学习。因为受语言学习靠习得理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语法学习没有其必要性,这是不正确的。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的习得能力存在固有的缺陷,针对他们的英语教学也是偏重于基础知识的重拾与巩固。同时高职高专学生还有着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任务,学习英语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又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如果只靠习得是不能提升其英语能力的,而语法的介入就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系统学习从而不断进步。第四,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是有明确测评标准的即二三级英语等级考试。在这两个等级考试中对于语法有着明确的要求,在二级试题上仅单选部分就有十五个小题专门测试学生的基础语法能力。所以学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学习语法知识就是非常必要的;而教师如果想要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采取有效的方式教授语法也是非常必要的。由此,不学语法是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的。因此重视英语语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语法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英语学习;让学生懂得语法规则,掌握语法规则,进而理解语法规则应用语法规则,那么学生将会对英语理解得越深,运用语言越自觉越准确;所以重视语法教学是有其实用价值的。
二、高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性
1. 实践性分析
英语在我国是最受推崇的第二语言,从小学开始都已开设英语课程。各种英语培训班更是不胜枚举,学习英语与教授英语的人也是非常之多,其采用与创造的教学方法也是异常繁多,但英语教学不同于我们的母语教学,两者的学习环境大不相同。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习得母语;而对于英语的学习,离开课堂,学生就离开了英语的应用环境,难以通过像母语的习得方式来来掌握英语的规律。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英语与母语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如何系统的学习与掌握英语就显得更加迫切。因此,语法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英语语法本身就有严密的规律适合系统学习,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虽然随着英语教学日益注重应用,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但这并不代表语法的学习就不在重要了。长期的实践教学表明:如果英语教学不能将学生从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教会学生英语的内在联系,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及提升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次,因为高考对于英语语法的要求降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也有所削弱,故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语法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实践原则分析
重视英语语法教学不是要求因循传统,而是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提高运用语法知识的整体能力。在交际中强调语法,在英语应用中学习语法,把语言系统教学转向语言交际教学, 以语篇教法为重点,不再单一强调独立的语法点。为了实践这一原则,便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法规则并逐步掌握它们。在实践中要注意处理好形式、意义和用法三者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精讲多练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精选教学材料,在有意义的教学情景中将语法教学与交际任务结合起来,避免单一语法学习的枯燥,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法;使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同时,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抓基础促提高;将学生熟悉的语法现象稍微复杂化,进行系统总结;对学生学过,但不常见的语法结构应该多举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熟悉这类语法。例如,He went to work sick.其中,sick是形容词,它在句子中做状语。又如:He went to bed hungry last night (他昨夜饿着肚子上床睡觉。)The tomatoes should be picked green. (这些西红柿应该青的时候摘。)大学英语语法内容的讲解,既可以在精读课上,也可以通过开设语法选修课进行。相对于听说学习而言,大学英语语法学习显得枯燥乏味,且多数知识点已在中学时期学过,学生免不了会出现积极性不高,不够重视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贯穿语法教学,激发其主动性,使他们对英语语法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对语法现象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最终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这需要广大的教师重视语法教学确定语法学习的必要性。但要主要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语法教学与现在流行的交际教学法的相结合,从整体上提搞学生的英语能力,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Andrew. D.Cohen.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W iddowson.Aspects ofLanguageTeaching[M].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2
一、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从提出到逐步实现已经进行了很久,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的错误理解,传统教学模式和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部分地区受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新课改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我国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特点大致可以总结为“四重”和“四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书面练习,轻口头练习;重语法分析,轻语法使用;重掌握规则,轻实例运用。“四重”和“四轻”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上语法翻译占统治地位,二是对语法教学的片面理解,三是各级英语考试在语法方面抠得太细、太死。
英语教师对语法知识了如指掌,课堂讲解驾轻就熟。但是,仍有许多教师抱怨虽然语法知识讲解透彻详尽,但是学生依然不能熟练运用语法知识,在考试中“望题却步”。分析主要原因是语法内容枯燥、呆板、乏味、单调,语法课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
二、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思考
1 语法教学的几个特性
(1)多样性。语法教学的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同的语法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教学,二是不同的语法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层次性。一个语法分类有很多内容、很多条规定,语法教学要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教学;
(3)交际性。语法规则是语言的一部分,是需要用来交际的;
(4)思维性。思维性指语法教学和思维训练的结合。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特别是语序,实际上体现了使用该语言的人的思维逻辑;
(5)目的性。有了目的,才有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英语教师在语法的教学过程中,要读懂、熟知语法的这五个特性,以五个特性为标准,结合语法的实际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法教学效果。
2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说过:“如果没有语言情景,那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语言也只有在实景语言中产生。”所以,学生学习的知识需要在知识的使用中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处于与学习内容相近或者相关的情境中。丰富的教学情境也会使语法教学处于一种灵活自由、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之中,促使学生在语法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尽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讲到一般将来时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讲语法,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教学效果肯定会不好。于是我创设这样一个课堂情境: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让学生联想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中学生爱好幻想,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就会积极投入到对将来的想象之中,加入到对一般将来时的理解过程中。
3 集体纠错,防止错误固化
一般情况下,由于我们的思维习惯的原因,发现别人的错误很容易,但是发现自己的错误却很难。所以,我会把学生的作文分发给不同的学生相互批改,让他们在相互批改的过程中发现错误,共同纠正。这样,学生在修改别人文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习巩固了语法知识,体会和领悟到了语法的运用技巧。除此之外,我们老师还可以自己先通览所有作文,找出具有代表性问题的几篇文章,通过多媒体将原文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再带领学生逐句阅读文章,共同找出文章中存在的语法错误,与学生共同改正。学生参与到纠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有效地防止错误固化现象。
4 让教学回归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的经历是语法教学的源头活水。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will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理解了。)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大多数来自书本上的材料,这些材料因为范围小、更新慢很难表现出真实的生活化场景,使语法和生活的纽带被切断,造成学生在语法运用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新课改下,语法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设计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语法教学不再成为孤立的语法知识讲授,而是注重学生利用语法知识来解决问题,最终回归学生的生活。如我在复习定语从句时,就将这个语法现象依托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交际中引导学生用定语从句输出语言,语言鲜活生动,调动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而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教学过程。所以,中学英语的语法教学要以新课标为根据,结合新教材的优势,吸收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势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实验、探索,总结出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新课改语法教学的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