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3 03:23: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职学院行政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学生管理理念陈旧
民办高校管理学生主要是以教育者为主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传统教育行政管理中缺少双边互动沟通,教育行政管理员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对学生进行强制管理,这对完全学分制下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管理存在极大的问题,传统的“一刀切”无法对学生进行个体化、多元化方向的管理,不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
2.教育管理模式落后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对学生的管理是按照入学年份、专业进行班级和团支部的划分的管理,这和学年制相适应,但不适应完全学分制下淡化了班级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的管理,需要由传统的“教育、管理”转变为“指导、服务”的管理。
3.选课制增加教学秩序控制难度
由于学校的选课时间集中,会出现很多退选、改选的情况,导致教务工作量的增加,同时,跨专业选课中出现“碰课”,导致教学秩序更加混乱。在完全学分制下的教务工作的管理难度增加,而教师则放松对学生的学习组织管理,课堂纪律、出勤等得不到保证,这需要学生自身提升自主自觉的学习能力。
4.教学管理队伍滞后
完全学分制下完全由学生自主选课,这增加了教务管理的难度,而当前的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又跟不上需求,加大了学生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二、管理理论与启示
1.柔牲管理理论与启示
和刚性管理中的规制约束相对的柔性管理,突出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人进行人格化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中心,尊重、肯定、激励和鞭策成员,从而有效激发组织成员的内在激情,使其发挥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创造出最佳的业绩就。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针对的是相对高素质的人员,而柔性管理属于一种较为深沉和更高级的管理,体现出管理工作的理性。
柔性管理是重情感、富有创新的柔性管理,对大学生教育管理者来讲,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大学生对自我进行教育管理与服务。柔性管理启示有如下几点:
1.1树立柔性管理观念,建立和学生保持畅通交流的渠道,注重倾听学生、尊重学生。当前的网络交流渠道是较好的沟通方式。
1.2建立多元化的柔性管理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多以后会的合理评价,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1.3建立和刚性制度相结合的柔性制度文化,增加自我评价、自我校正、自我约束规范的内容。
1.4民主平等地践行全员管理模式,健全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让学生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2.细化管理理论
根据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及爱德华兹?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丰田企业中逐渐形成了精细化企业管理模式,其管理的原则是精、准、细、严,让管理能够达到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以及具有操作性,将所有的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化的简化、量化、信息化处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对其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引入精细化的管理方法,能够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管理。启示如下:
2.1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应该进行细化分工、细分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
2.2进行制度标准化的管理。通过制度规程来约束克服工作的随意、无序。
2.3通过考评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使得管理工作严格化。
三、完全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精细化的策略
1.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创新教学行政管理模式
在完全学分制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必要引入计算机系统对完全学分制下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以便处理繁杂的数据信息。
创新教学行政管理模式,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以单位学生个体作为基本的管理单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开放的管理思维,灵活对待教学行政管理工作,重在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保证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必修课程的学时应当合理压缩,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计划,采用激励机制鼓励特长教师开设选修课,科学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开课前应充分论证开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建立受益人反馈机制。
第三,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由于个性化选课会导致很多复杂的课堂状况,需要做好学生的选课名单,便于教师课堂点名、考勤和组织教学。
第四,根据柔性管理理论,健全?W生参与管理的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柔性管理评价标准,高校行政管理需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考试考核机制。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该有任课教师的自评、学生网上评价、教学督导组的评价三部分组成。而考试考核机制中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平时成绩的考核,加大其比重,定期更新试题库的内容,一改考定终评模式。
第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求高校行政管理者进行个性化的管理,而人工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管理步伐,由此,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保障完全学分制下行政管理者开展精细化的管理。
2.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在细化管理理论中,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做好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服务,这就需要专职辅导员进行推动落实。由此,高校要实现精细化的行政管理必须要依靠建设高效、专业的辅导员主力军,明确辅导员职责定位,提升其专业化程度,这是面对学生个体开展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体现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3.制度保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econdary institute office;integrated platform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mprove;work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69-02
0 引言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长足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先后进行校内管理体制的改革――院系调整,实行二级管理。随着二级管理的进一步推进,管理重心的下移,二级学院办公室作为学院行政综合部门,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学院各项工作服务是当代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中认真研究分析的重大课题。笔者从阐述二级学院办公室职能入手,分析高职院校二级管理现状及问题,以构建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为途径,对如何提升当前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内容
1.1 日常行政工作
作为二级学院办公室,主要是协助院领导完成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民主化调查,数据采集,科学分析,最后制定学院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等;管理和使用学院印章,负责各类会务安排,对外接待企业和兄弟院校来访;做好办公用品的领用、保管和发放。
1.2 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负责二级学院教师排课、调停课、补课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检查各类教学资料,完成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做好学生评教工作;组织完成教务下达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监考安排、数据采集等工作;做好二级学院各类技能竞赛的通知、安排工作,并做好相关材料归档工作。
科研信息的、科研奖项的申报以及各类科研成果的汇总;项目过程中后期管理。
1.3 人事工作
做好二级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各类信息资料汇总工作;协助学院领导做好教职工的考勤、年度考核以及职称晋升工作;统计核查教师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的完成情况;组织教职工各类培训工作;二级学院人才引进、招聘面试及工作安排。
1.4 财务(绩效)管理工作
办公室协助教职工做好各类财务报销工作;教师超课时、外聘教师和跨部门上课教师的课时费结算;各类相应津贴发放;绩效考核奖发放工作。
2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现状及问题
2.1 工作任务“细”、“繁”、“杂”、“忙”
办公室除了要完成学院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还要完成学校其他部门要求完成的各项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目前办公室管理人员较少,往往疲于应付这些繁杂的实务, 工作压力大。
2.2 工作任务时效性强、重复工作多
学校各职能部门下达给二级学院任务时明确规定了完成时间,但经常会有多个部门的任务纷至沓来,且部门下达任务之前并没有相互通气,往往在相近的时间都要完成同时亦存在数据相近的重复劳动,而办公室管理人员往往一岗多责,超负荷和重复劳动的厌烦情绪使管理人员压力骤增。
2.3 缺乏制度化
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头绪众多,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制度加以规范,全院师生员工便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将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失去应有的凝聚力。
2.4 办公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学院办公室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虽然基本能适应当前工作需求,但在系统化、模块化、集成化、便捷化方面仍有所欠缺,不能更好地适应管理体制改革、二级学院建立所带来的新变化。单一化、简单式的办公系统不能满足办公室工作的正常运行,一定程度降低了办公效率。
3 构建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
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能满足信息时代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方式变革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构建二级学院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管理系统:行政办公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3.1 二级学院行政办公管理系统
二级学院行政办公管理系统是以行政管理为核心,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规章管理、动态信息管理、部门事务处理、领导日程管理、个人办公管理以及用车用餐管理、档案资料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办公行政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①涵盖二级学院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②具有灵活的开放性。③管理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④搜集、处理、使用、共享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⑤完善的安全和权限体系。⑥体现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通过行政办公管理系统,二级学院领导、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二级学院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保障二级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安全运行,为行政管理本身的重整和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并且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
3.2 二级学院人事管理系统
二级学院人事管理系统存有二级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各类情况电子信息,不同的部门可以查阅和调用相关信息。比如人事处可以导出相关教师的职称信息;科研处可以导出相关人员具体时间段的科研工作量;教务处导出教师具体的学期教学工作量;同时在人事管理系统中,可以查阅相关教师的学生评教、督导听课反馈情况等。需要的信息只需要后台管理员开放相关的权限。
二级学院人事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①专、兼职教师职称、学历、年龄、教学年限、社会效益、企业锻炼情况。②教师授课时数,行政兼职工作情况,教学评估表现。③教师产学研情况,研究报告与篇数。④教师岗位流动情况。⑤教师研习及培训状况。⑥教师参与各类项目工作信息。
3.3 二级学院学生管理系统
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为招生提供信息;学生社会服务与就业,作为教学规划改进的依据,促进教学卓越化。系统项目包括:学生人数、来源分布、家庭背景、学习历程、学生能力与素质等。
二级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相关应用:以新生入学报到率、学生来源以及社会背景、来检视学生来源于素质变化趋势,以及改进招生策略;以毕业率及在校成绩、学习历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来评鉴学生学习表现趋势;以就业与升学状况来探究毕业生流向与表现,市场竞争力与学以致用的程度;以奖助学金、学生勤工俭学等情况来了解学生经济状况与补助需求。
4 如何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提高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来实现管理事务的业务流程化,使二级学院管理者及教师摆脱繁杂的日常教学管理,而真正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来,全面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4.1 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通过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能克服传统行政办公的时空限制,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同时平台各项真实数据依据有利于二级学院制定学院的发展规划与工作计划;有利于各项制度的规范与形成。
4.2 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
人事管理信息化,是完善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二级学院在人事管理工作上,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减少基础性材料的反复统计工作,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一方面有利于二级学院全体人员摆脱冗余重复性工作,更过投入到教学与科研中,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真实数据,可以挖掘二级学院师资自身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方案提供数据依据。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将常规事务实现流程化、数据化,有利于各项绩效考核有章可循,学院发展真正达到适应市场需求,便于二级学院及时调整管理机制,向社会输送优秀的高职毕业生。
4.3 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建立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即可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传递、共享、汇总和保存等,能高效便捷地统计学生工作的各项数据,并保证其准确性。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要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的校级各类信息管理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在管理软件开发上考虑积极研发手机APP,将使用者及受众者从电脑走向手机登移动设备,突破办公的时空限制。二级学院办公室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提升管理层次,发挥管理枢纽和桥梁作用。
5 结语
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综合平台,可以让二级学院办公室人员避免进行重复而简单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要使办公室职能更好体现,办公室综合管理能力增强,更需要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班子重视,明确学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等各职能部门要多从自身工作入手,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简单地发通知、收材料。
参考文献:
高校系部行政秘书,主要是负责协助系部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的系办公室工作人员,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行政秘书在协调系部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系部与系部之间,系部与师生之间的关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秘书工作任务杂乱繁琐且看似微不足道,却关系着系部的发展;行政秘书是否具有正确的工作意识则直接影响到系部日常工作的完成效率与质量。
1 系部行政秘书主要工作及工作特点
高校系部行政秘书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领导做好系部日常事务,主要包括:①文书工作,公文的上传下达:负责系部对内对外的文书的起草、打印及工作,其中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申请报告、通知文件、部门通讯文稿及宣传工作、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整理;②档案管理:负责系部及学院上传下达的重要公文的收集整理,系部教工档案资料、科研文件、荣誉证书、人事档案的登记,整理及保管;③人力资源工作:负责人事考勤、年度评审、职称评定,人才招聘、福利事务等;④日常行政工作:管理办公设备、组织会议会务,综合工作、对外接待对内服务、协调关系,协助领导处理系部突发事件,辅助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由此可见,系部行政秘书工作具有繁杂性、服务性、协调性、辅及管理性的特点。
2 系部行政秘书应具有的工作意识
良好的工作意识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由于高职系部行政秘书工作繁杂,事务众多工作特性,具备良好的工作意识,是做好行政秘书工作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工作能力的重要前提。
2.1 行政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行政秘书是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这一岗位的性质决定了它本身的就是服务性、条件性很强的工作。服务性,不仅仅体现在服务上级领导,更体现在努力维持系部的日常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师资事务等日常的工作事务上。通过服务间接对象、辅助各项工作的方式服务整个部门。勤奋工作,积极进取,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是做好行政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
2.2 行政秘书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协调意识:行政管理工作并非是单独个人或单独某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工作,它必须通过与各部门,各领导乃至与师生们的沟通协调才能够顺利出色地完成。所以行政秘书人员务必认识到,良好的协调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必备条件。行政秘书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与学院各个职能部门保持沟通,保证信息的畅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并学会运用各种沟通协调技巧,协调系部与学院、各系部及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互助互信互爱的融洽关系;同时,也要学会通过沟通协调,借助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及能力,保持系部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行政秘书的沟通协调能力,除了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之外,还体现在协助系部领导处理好部门内部教师与上级,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三重关系,行政秘书必须充当好部门“剂”的角色,避免各种人际关系事件的发生,努力确保系部工作能够顺利出色地完成。
2.3 行政秘书必须具备掌控自我情绪,保持平和心态的意识:行政秘书的岗位由于工作任务在教学部门的特殊性而决定了这个岗位是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岗位,但从事行政秘书工作的工作人员,确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情绪的自然人。行政秘书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会引发消极情绪的生活及工作问题,面对情绪的波动起伏,行政秘书人员平和的心态及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不良的消极情绪,不仅给秘书人员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地影响秘书人员的日常工作的积极性,服务性,进而可能影响部门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行政秘书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应当强烈地意识到提升自我的品德修养,工作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心理抗压能力的重要意义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提升与自我培养。
2.4 行政秘书必须有细心、谨慎、周到的工作思维能力的意识:行政秘书在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领导的助手及参谋,所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是行政秘书人员工作的首要条件。领导在日常工作中,既要了解及配合学院高层行政管理事务,又要把握系部整体发展的全局;既要了解系部的教学情况,又要密切关注系部科研工作;既要洞察师资的发展,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工作事务大到学院高层,小到部门细枝末节,事务众多,任务繁重。在这种千头万绪的情况下,行政秘书必须保持清晰的头脑,时刻提醒领导工作安排及完成情况,例如会议会务情况,材料上交情况,对上传下达文件进行仔细的把关、提醒等,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关注日常工作的进展情况,细心、谨慎、周到地为领导考虑,才能更好地发挥助手作用。
3 如何提高系部行政秘书人员工作意识
3.1 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心理、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是人综合素质的核心。行政秘书工作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高校的规章制度,了解国家的政治活动,掌握高校最新的工作动态,为人正值,忠于职守。
3.2 提高文化素质: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及行政秘书岗位工作的多样性及多变性,行政秘书人员应该做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果,提高文化水平及文化素养。①增强管理知识:行政秘书是行政管理的基础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了解行政管理的规律,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管理能力,为规范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促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②提高信息科技知识运用能力: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电脑及网络知识的普及,高校工作进入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时期,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基础人员,应该具备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网络运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③提升写作表达能力:行政秘书人员在系部工作中负责相关的文书及上传下达的工作,写作表达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所以行政秘书应该增强文书知识,扩大见闻,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及表达能力。④加强档案学知识:保存档案是行政秘书人员的日常工作,所以档案学知识必不可少。科学地分类保存档案,合理地整理档案,做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档案查找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⑤学习沟通协调技巧:行政秘书是系部与领导、与学院职能部门、与其他系部的沟通协调的桥梁,掌握学习相关的沟通协调技巧与行政礼仪知识,有利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协调沟通,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3.3 提高心理品德素质:自信乐观、热情坦率、坚强勇敢,高度的自制力,良好地人际关系,都是有助于顺利出色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任务的良好心理品质。行政秘书人员应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为系部行政秘书人员,明确工作任务,是先决条件;了解工作特点,是基本要求;提高工作意识则是必备的工作素养。行政秘书人员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的工作意识,提升工作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基层管理任务,才能达到协助部门领导的目的,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工作及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盖燕芳.浅谈如何做好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7(14).
[2]杨树森.“服务”是秘书工作的宗旨――对秘书工作“三服务”的再思考[J].秘书之友,2006(7):4-7.
[3]余丽莎,等.浅谈高校秘书的基本素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91-92.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指的是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依靠相应的机构和制度体系,采用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虽然不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本质体现,但却是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使用手段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好坏有时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的完成。所以厘清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的作用、职责、功能和地位,优化管理效能,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本来应该围绕着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发挥引导和梳理的作用,使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更加顺畅和高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办学目标。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权力较为集中,学校决策也是自上而下的,此种行政化的管理导致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不少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渗透着传统的政府部门科层制思想,侵染着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官本位现象非常严重,一所学校俨然像一所小衙门,等级森严,官味浓郁,校长、院长、处长、科长行政职位包含很浓的官僚意味。很多学校的最高领导校长、书记,俨然就是一个“小诸侯”,决策一言九鼎,开会一言堂,一个系主任往往在系里也俨然就是一方霸主,教授副教授都只是系主任这个行政领导的棋子,资源大都被这些行政领导所控制,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资源往往都是向这些领导讨、要、等,没有一些自。并且很多高职院校的行政机构众多,官员林立,比如一个三四千学生的高职学校,要配七八个院级领导,加上校办、教务、人事、科研、学工等等行政处室领导,各类行政级别的官员就有好几十人,甚至近百人,设立正处长、副处长、正科长、副科长、正主任、副主任、党总支正书记、副书记等等各种官职头衔,学校里充满着某某长、某某书记的称谓。更有甚者,有些小的机构往往就几个人,甚至就两三个人,却有正副处长或正副书记,真正办事的只有一两个人。而这些部门这些人一旦有了这些官衔,往往就会有高高在上的官员思想,不会亲自动手去做具体事情,总是想着挥挥手指挥别人去干,哪怕职员只有一两个,因为受着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觉得当领导就应该有所谓领导的作派。最为重要一点就是,学校这些行政领导,有时候严重侵占了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本来可以用来改善教学和科研的资金,他们可能会巧立名目用于行政开支或其他开销。网上有报道说一个高校的后勤处长占有的学校资源远远高于很多教授所拥有的用于科研和教学的资源,由于行政的干涉和侵占,使得很多高校的资源偏离了教学和科研的原始目的,造成高校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阻滞着学校的教科研的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行政组织结构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的行政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科学,高职院校一些主要的行政管理部门各学校基本都差不多,但有一些组织部门的设置随意性就比较大,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会相应地设置一些管理机构,有时候为了应付学校的一个应激性事务,学校党委会一开,就产生一个新的职能部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校为了分流引进人员,巧立部门,任设岗位,所以造成很多高校除去教务、学工、人事等主要的职能部门之外,各高校又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行政机构单位,很多机构,功能性并不是很强,有时可能对其它职能部门形成职能障碍。有些院校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设置过于细化,导致的结果就是行政机构非常臃肿,行政人员的队伍和整个师生队伍的配比不够合理,这些职能部门中有些部门工作职责轻,工作内容少,工作方向不明确,于是工作的时效性和紧迫性明显不够,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2.2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高校的行政管理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通常都是按照政府部门的行政模式设置行政级别,有着很强的科层制特点,领导与老师之间如传统的官民之间关系,工作中以行政命令和指令为主,与高等学校教育有点不太相符,偏离了高校以学术自由为主体的管理轨道。这种行政化的管理容易使行政权力占据着主导地位,学校的普通教师和工作人员没有参与管理的决策权,学校的很多事务基本上由行政领导决定,其他人员都只能被动顺从,从而失去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此外,由于学校中行政权力的地位非常高,学校的所有事务都或多或少受到行政机构的干预,行政部门的定位也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些部门将自己放在管理者与领导者的位置上,忽略了行政管理工作服务性特点,导致行政管理人员与普通教职员工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开展。
2.3部门职能定位不准确
由于管理部门林立,管理职能相互之间就有交叉和重叠,有的部门职能定位模糊,职能定位不准确,师生员工有时为一件小事跑几个部门,互相推诿,难以界定。有时又出现同一件事,又有不同的部门在管着,而要求又不同,出现不知是谁做主的情况。
2.4管理专业化水平有限
其实,管理是一门学问,行政管理,尤其是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它要求要有专门化的管理队伍,要有合乎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规程,也就是要有专门化的管理水平。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进入门槛比较低,专业化水平有限。很多时候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岗位成了解决就业的平台,各种专业,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有些学校还解决了很多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甚至有些退伍转业的军人还担任一些部门的领导职务。真正有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寥寥无几,这样的行政管理的队伍很难说有专业化的行政管理水平。
2.5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考核基本停留在传统的考核水平上,考核标准过于泛化,考核方式也是敷衍了事,考核等级就是合格、优秀几类,激励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些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考核成了行政人员人际关系的考量,基本没有实质性的考核意义,调动不了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因为考核的失公正性,严重阻滞了行政管理队伍的成长。
3创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措施
3.1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一个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系统。第一,建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扁平化”管理结构,压缩科层制结构体系,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精简上下对口的事务性部门,合并职能交叉重叠的管理部门,向院(系)一级放权,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建立教授治校的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学术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改变以行政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局面。第三,以资产为纽带,深化高职院校后勤和科技产业改革,推行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四,遵循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选拔和聘任行政管理专业人员,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第五,发挥学校职代会、教代会、工会的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机制和行政人员考核机制。
3.2改变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应当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管理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目标诉求来进行,树立起服务意识,为教学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主动服务师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科研服务,为教师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服务于社会搭建桥梁和渠道,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于社会创造条件。此外,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形成学术权力决策、行政权力服务的学术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高校行政部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为学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各种服务。通过完善办学制度,改变目前高职院校评价制度过于功利、用人制度价值错位的现状,净化校园学术环境,保证学术质量,促进学术活动为科研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生产服务。现实的做法就是通过切实推行专家或教授治校等措施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3建立高水平管理队伍和合理的考核体系。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是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关键,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管理队伍应结合本学校特色,借鉴国外一些著名院校的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招收适合本校管理体系的行政管理人员,建立起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高职院校还可聘请企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行政管理人员,利用他们在一些工作岗位上的丰富管理经验,和他们在这些单位练就的指导能力,很好地带动其他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效率。合理的行政管理考核体系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保证,也是改革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重要保障,要想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水平,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行政考核体系,设置精细的考核标准,运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设置有区别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考虑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既有考核标准的严肃性,也应有合理的应急机动性,保证考核的效果和意义的实现,充分调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应当将现代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引入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系,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行政管理的质量效益,在质量管理的推进过程中逐渐提炼并形成有特色的管理价值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强化与改进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就应当学习科学的管理方式,树立起服务意识,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以此实践服务育人的目标。另外,想要更好的保证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还应当不断总结管理经验,从实际出发,按照教育的规律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行政管理工作计划,改变管理工作的被动从属性,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
3.5科学的决策机制。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进行民主化决策,现代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试行理事会制的办学体制,学校的重大决策都由理事会的常务理事会来进行决策,理事会成员的构成比较丰富,不仅是学校的成员,还包括行业、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使得决策更加合理可行。同时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还应该采用决策问责制度,通过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强制性的措施来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决策者对相应的决策要负责到底,决策的过程中不得任意增加决策主体,可以采取高层次的专家咨询和听证制度,这样就能有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切实帮助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开展,更加优质地为高职院校的师生员工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突飞猛进,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的宗旨也更加明晰,逐渐成了占了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行政管理固然不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益好与坏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完善结构体系,精简行政机构,配备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结合各院校的自身特点,建立起合理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制度,提高行政管理工作工作效益,改善行政管理的官僚作风,保持领导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同时要做到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