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范文

时间:2022-08-31 04:08: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生公寓管理系统

篇1

1系统需求分析

一般的公寓管理系统应该有三级用户管理权限,其中包含公寓管理员,学生及系统管理员。因为公寓学生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管理住在公寓中学生,就应该包含学生及公寓两方面的信息;学生的信息不仅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入住信息,迁出信息,还应该包含公寓访客的信息等。公寓的信息应包含公寓的寝室信息,报修信息,寝室的水电费等。并且公寓管理系统应该有一般系统应该有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等功能。

2公寓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2.1总体设计

学生公寓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后勤部门对学校宿舍的管理功能。管理系统分为用户管理模块、公寓信息管理和学生信息模块三个部分。

2.2公寓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

1)公寓入住学生管理模块及报修管理模块。公寓入住学生管理模块,公寓管理员可以根据入住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等信息进行对入住学生进行信息查询。报修管理模块可以添加对需要保修的楼号、寝室号、报修项目、电话号码、报修时间及处理结果,和保修当前的状态进行查询和信息的维护。2)寝室信息管理模块。寝室信息管理查询功能可以根据楼号、寝室编号进行查询;同时可以对其信息进行修改。3)访客信息管理模块。访客登记信息包含学生学号、拜访人、关系、来访电话号码和来访时间信息;根据学生学号来查询访客记录;可以查看正在访客的信息,并可以对其进行访客结束。4)学生入住迁出信息模块。学生入住添加功能的添加信息包含学号、寝室编号、床位编号、入住时间信息;根据学生学号、寝室编号来查询入住信息;可以对查询出来的学生信息进行批量迁出管理;学生迁出信息,可以对查询出来的学生信息进行批量删除管理。5)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可以对操作人员本身的个人信息包括登陆密码,登陆状态等进行编辑和查询。

2.3公寓管理系统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的功能

1)对系统应用的学生信息及公寓信息的功能进行维护和修改。对学生信息管理模块的维护修改:添加功能:比如添加学生信息(包含学号,姓名,所在年级,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密码,所在楼号,寝室号、备注等);修改功能:修改入住学生的信息。查询功能:根据入住学生的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查询学生的寝室,入住状态,水电费等信息。删除功能:根据学号对学生信息进行删除。公寓报修模块:添加功能:根据公寓报修的时间,可以添加报修的楼号,寝室号,报修项目,报修人联系电话等信息,并且。跟踪功能:根据报修系统报修的内容,进行跟踪,并且提供更新报修状态的功能。查询功能:可以根据姓名、楼号、寝室号进行查询。2)公寓信息管理模块。公寓信息的维护,包括公寓的公寓楼号,可以居住的人数,当前入住的人数,和公寓的类型(男/女)以及相关的备注。3)公寓管理员模块。公寓管理员的信息管理功能的可以对包含管理员姓名,电话,负责区域,值班信息等进行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4)访客信息管理模块,与学生管理类似,需要对访客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访问原因、被访问人员姓名,进入和离开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

3数据库的设计

1)学生基本信息表:该表中的数据Stnum(学生学号)、有Stname(姓名)、Sex(性别)、Age(年龄)、Dorid(寝室号)、Classid(班级)、Phone(电话)、Addr(地址)、Pwd(密码)。2)报修表:该表中的数据apart_id(楼号)、Dorid(寝室号)、Things(损害部位)、Why(原因)、Bxname(报修人姓名)、date(报修时间)和Repair-date(维修时间)。3)系统管理用户表:该表中的数据有Userid(用户编号)、Password(用户密码)、Manage(用户权限)。4)公寓楼信息表:该表中的数据apart_number(楼号)、Number(学生人数)、apart_sex(寝室楼为男/女寝)、People(管理该寝室的人)。5)宿舍信息表:该表中的数据apart_number(楼号)、有Dorid(寝室号)、leader_name(寝室长名字)、leader_phone(寝室长电话)、DorSex(男/女寝)、PeoNum(人数)、Bednum(床号)。6)公寓管理员信息表:该表中的数据apart_id(楼号)、Managename(管理员姓名)、Managephone(电话号码)、Anpai(安排)、Pwd(密码)。具体信息表略。7)访客登记表:该表中的数据Sid(学生学号)、Guanxi(关系)、Vistor_name(来访人的名字)、Vistor_phone(来访人的电话号码)、Visit-time(拜访时间)和endtime(拜访结束时间)。8)寝室水电费信息表:该表中的数据Dorid(寝室号)、Waterfei(已使用水(吨))、Dianfei(已使用电(度))。9)学生入住迁出信息表:该表中的数据Stnum(学号)、有Dorid(寝室号)、leader_phone(寝室长电话)、bednum(床位编号)、Intime(入住时间)、Outtime(迁出时间)。

4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及管理系统和数据库设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为公寓管理提供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模式,使学生公寓管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其不仅能为学校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公寓管理进入一个新层次。

作者:狄晓娇 单位: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编著《JSP应用开发祥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7.

[2]杨钰,卢银娟,赵昊彤,等编著.《JSP网络开发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

篇2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高校大学生住宿人数急剧增加,日常复杂繁琐的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学生公寓管理系统,从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以公寓房间、入住学生为基础信息源,对个人信息,房间调换,房间设施、日常检查、公寓工作等进行规范管理,使学生处、保卫处、物业管理中心、财务处等学校职能部门及学校领导随时获得全方位的公寓管理信息,实时掌握学生入住与学生在生活区的表现等状况,动态监控公寓管理情况,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为今后高校扩招、建设、后勤制度改革提供支持。

1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实现了学生管理,公寓管理,使用人员管理三大功能,学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的相关操作,包括增、删、改、查有关信息等操作。公寓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学生公寓的设备、卫生状况监管,更换寝室等操作。使用人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进入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判断登录人员是否合法,添加与删除使用人员等操作。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 系统实现

本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使用WindowsForm框架,开发环境为WindowsXP SP3,开发工具为Visual C# 2008 Express。

3.1 使用人员管理

所谓的使用人员管理,则是用户登录的权限设置,首先,用户要登录就要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需要很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对用户名不允许使用恶意的代码作为用户名。另外,作为高校公寓管理的一个重要系统,用户的真实姓名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在数据库中还需要用户的性别、部门、电话号码等。

3.2 公寓管理

公寓管理则是该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此模块可以实现公寓设备的监察,设备的报修,学生公寓卫生状况的督查,以及寝室的更换等功能,下面以寝室更换和学生报修阐述此模块的功能实现。

3.2.1 公寓寝室更换

该系统的寝室更换功能实现了个人申请寝室更换和学院集中更换两种功能:

1)新型的个人申请寝室更换取代了传统的逐级申请,逐级审批的繁琐过程,学生申请更换寝室时可以登录该系统进行留言,管理人员看到留言后,查看信息,做出相应调整,审批成功后,将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更改,学生可以通过查看个人信息,查询更换的寝室,判断是否满意,满意则搬入,不满意则提出建议,重新更换。

2)传统的学院更换是靠抽签等方式分配寝室,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的学生寝室不集中,难以管理,并且很难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将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寝室分配,而该系统可以根据学院领导的要求,对该学院的学生寝室进行集中分配,确保寝室的集中化,方便管理。而操作上管理人员只需按照学院学生的名单,根据集中制的原则,随机分配该学院学生的寝室,学生登录个人信息后,就可以查询到个人新更换的寝室。

3.2.2 设备报修管理

该系统实现了学生可以在公寓内进行设备报修,更改了以前到值班室报修的传统模式,学生只需要登记报修记录则可进行报修,公寓管理员统计报修项目后统一上报维修部门,维修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满意程度判断来进行相应的工作。

3.3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主要是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处理,系统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学号,寝室号,联系方式等重要的信息,此外,如果公寓内学生有变动时,则需及时增加或删除学生的个人信息,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全方位的掌握学生的各种状况。

本系统设计针对公寓管理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并且大多数学生干部也并非计算机专业,因此,界面简单,操作容易,实用性强,成本低。实际应用减缓高校每年为新生分配寝室的压力,并做到集中化,责任化,便于管理,得到广泛应用。而且采用更便捷的存储过程、视图、事务等手段对数据库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莫华,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商情,2011年第7期,2011.03.

[2]刘睿博,优化学生公寓管理系统 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北方经贸,2010年第8期,2010.02.

[3]刘斌、张军主,+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7.

[4]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4.

篇3

2系统硬件、软件设计方案

2.1系统硬件部分

如系统结构框图所示,除传感器模块中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用电功率监控传感器和客户端处理器模块中的GS1010SoC外,其余均为安防系统中的常用模块。如语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及结构图右侧的数据返冲、处理部分。传感器模块中,添加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和用电功率监控传感器,主要考虑了对作息时间的考勤和安全用电的监测等因素。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由光学系统、热释电传感器等部分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光学系统将来自多个方向的红外辐射能量经反射或特殊的透镜透射后全部集中在热释电传感器上,而热释电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活动人体与背景物体之间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经适当处理后送到输出端,触发报警。该系统中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与市场中常见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略有不同,可将市场上现有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进行适当改装,修改其原有硬件开关,同时去掉其本身带有的报警功能,将开关控制信号和报警触发电平处理后,分别送入客户端处理器模块GS1010。GS1010是一个高度集成、超低功耗的无线片上系统,处理器性能高和I/O丰富。由于不同传感器的工作电压不同,信号输出特性等有所差异,因此,除器件选型需要斟酌外,传感器与GS1010间的接口电路设计也极为重要,此处不详细讨论。结构图右侧的数据返冲、处理部分在选取时要考虑所处理的数据规模等因素。

2.2系统软件部分

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实现2大功能:一为环境节点信息的实时监控,包括配合硬件设备处理远程提取采集来的数据,设置预警阈值,控制输出预警信息;另一功能为环境节点的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相应传感器的开关和修改传感器的灵敏度。其中,传感器的开关控制,主要是考虑到某些特定时段,需要停用相应传感器,以及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等原因,需要重新修改传感器的预警阈值等。软件流程如图2所示。

3系统性能分析

学生公寓综合管理系统以WiFi技术为核心,通过将功能齐备的各型传感器组合应用,并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设备,最终使得管理更智能化、全面化。与传统的安全防护类系统相比,基于WiFi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有以下优势:

(1)运用传感器网络监测并通过软件判断触发报警信号,减少了管理过程中人的参与度,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减小了人为因素对管理效果的影响;

(2)可将公寓管理深入到各个寝室单元并利用WiFi网络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使得管理更加细致化,时效性更强;

(3)由于反馈信息可同时发给多个部门,方便实现层层监管,减少管理中的疏忽、漏洞,提高管理效能;

(4)可实现安防与作息考勤等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多样化,同时,由于考虑了传感器的开关控制,灵敏度调整和预警阈值修正等问题,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篇4

前言

为了优化高校后勤管理,杜绝学生违规用电,改变学生公寓用电混乱、收取电费难等问题,绝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公寓使用用电管理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然而雷电对用电管理系统极易构成破坏威胁,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且影响正常的业务运转。鉴于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公寓用电管理控制系统屡遭雷电破坏,本文以海大为例,对学生用电管理系统的雷电防护进行论述。

1雷电概述

雷电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交并伴随巨大的声音。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物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等没有很大的影响,但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人、畜尤其是电子电气设备危害很大。

通常我们用年平均雷暴日数来衡量一个地区的雷电活动的强弱,根据年平均雷暴日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少雷区(≤20天)、中雷区(>20天,≤40天)、多雷区(>40天,≤60天)和强雷区(>60天)。此外,也使用年雷闪频数来评价雷电活动,它是指1000km2范围内一年共发生雷闪击的次数。通常,建筑行业的防雷,更多的注重雷暴日的多少;航空、航海、气象、通信等行业越来越关心年雷闪频数的多少。

2雷电的破坏形式

当云层之间或者云层与大地之间以及云层与空气间的电场强度达到足够高(25―30kV/cm)时,就会发生放电,这就是所谓的雷电现象。雷电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直击雷破坏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筑物或动植物上,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直击雷虽然不能直接击坏室内的电子电气设备,但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式和途径损坏电气电子设备。

2.2感应雷破坏

感应雷也称为二次雷击,是指当雷击发生时,在其附近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使电源线路、信号线路、金属管道等带上过电压,从而导致设备损坏的现象。它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弱电设备极易受到感应雷的破坏。

3雷电灾害防护

3.1 现代防雷原则

“三防线”原则:(1)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中泄散;(2)阻塞侵入波沿引入线进入设备的过电压;(3)限制被保护物上雷电过电压的幅值。三防线,互相配合,各行其责,缺一不可。

3.2 现代防雷技术

建筑物综合防雷装置分为两大部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现代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必须将两部分装置作为整体统一考虑。

3.2.1外部防雷:外部防雷装置主要是防直击雷装置,即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届面采取的防雷措施,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3.2.2 内部防雷:内部防雷装置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即在直击雷防护区(LPZOB)届面内采取的防雷措施。

4现场勘查

湛江市年平均雷暴日数95.6天,属于强雷区。广东海洋大学位处湛江麻章区,周边有林区及湖塘之类,雷击频繁。

4.1设备简介

学生公寓用电管理系统由用电控制子系统、售电子系统及计算机管理子系统组成(每个房间由一个智能模块控制)。实现公寓内每个房间电量的采集、计算、显示,电费的预付费及控制房间的停、送电等功能。计算机管理子系统与公寓智能控电子系统、公寓智能售电子系统与公寓智能控电子系统之间通信采用RS-485标准接口。

每两幢学生公寓组成一个单元,由一个机房控制用电,若干单元组成一个小区网,并与总机房实现信息共享。机房内电源由校区主电源供电(380V),由两个总开关各控制两幢公寓的用电。

4.2防护现状

建筑外部防雷措施做的已经很完善,接地系统为共地且达到规范要求,电源、信息线缆都采用埋地敷设。

5雷电防护对策

根据现场勘察情况,用电系统防雷措施尚存一些不足,且湛江地区是雷电活动高发区,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完善,实现用电管理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5.1 等电位连接

防雷等电位连接,是将分开的导电装置各部分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SPD)做等电位连接,其目的是减小建筑物金属构件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设备之间由雷电流产生的电位差。应将机房内电源PE线、各电柜(箱)、设备等就近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

5.2屏蔽保护与合理布线

5.2.1空间屏蔽

由于机房内的各子系统及功能模块均为弱电系统, 对电磁环境的要求较高,且机房空间小,所以机房采用金属材料组成50*50cm的屏蔽网格,以优化机房的空间电磁环境。

5.2.2线路屏蔽

进出机房的电源、通信线埋地并套金属管进行屏蔽,金属管及电源、通信线自带的屏蔽层两端就近接地。

5.2.3合理布线

合理布线是指如何布线才能获得最好的综合效果。为了保证在防雷装置接闪时这些管线不受影响,首先,将强、弱电线路严格分开敷设,且避免靠近用作引下线的柱筋,以尽量缩小被感应的范围;其次,将这些电线穿于金属管内,以实现可靠的屏蔽。

5.3电涌保护器(SPD)防护

电涌保护器的防护分为电源电涌防护和信号电涌防护。由于用电系统是弱电精细设备,且有的工作电压极低,所以线路安装多级SPD对雷击过电压进行削减,以保护终端设备。

5.3.1电源SPD

电源线路安装四级SPD,最终将限制电压限制在1.5KV以下。

5.3.1.1第一、二级电源线路防护

由于机房的空间有限,一、二、三电源防雷分开单独安装,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因此在电源进线总开关处安装复合型SPD解决由于机房空间问题,实现一、二级的防护。该防雷产品应采用LTR能量控制技术,实现Ⅰ和Ⅱ级零距离安装,无需退耦电感,标称通流量为60KA(8/20us)。

5.3.1.2第三级电源线路防护

在单幢智能控制箱内的总接线处安装第三级SPD,该防雷产品的标称通流量为20KA(8/20us)。

5.3.1.3第四级电源线路防护

在控制系统的转换开关电源处安装一个低残压的防雷器,该防雷产品的标称通流量为10KA(8/20us)。

5.3.2信号SPD

控制信号从主机房到各分控制机房,由于主机房到各分控制机房的之间的距离远,容易遭受雷击的风险,在主机房信号线路的输出端串联安装防雷器,分机房的输入端安装相应的防雷器,减少遭受雷击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篇5

伴随着全世界教育高速发展的脚步,高等院校开办规模也在逐日扩张。由于现今高等院校的学生水平层次也在日渐提高,高校历史遗留下的寝室信息手工记录管理工作就变得越来越低效率越来越不方便。所以,为了提高公寓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做到妥善保存学生的各种信息,公寓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渐被各高校的公寓管理部门落实应用。这样就可以为秉着为学生住宿提供方便舒适环境为己任的高等院校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提供高效快捷的便利。

一、国内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概况

将当前国内现有的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与国外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方式相比较,国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具有成熟规范的体系模式,并且具有较为强烈的系统构建、模式上更加具有社会性质强烈的物业性、管理层次方面更加体现出鲜明的法制化以及社会民主化。

就拿发达国家美国来说,美国一般的高校公寓,形式相对较正式而且规范。美国高校学生入学前需要住宿的,一般都必须提前向学校主要相关管理公寓的部门提出住宿申请,之后还要和高等院校的公寓管理部门签订公寓住宿合同,最后在批准过后在履行按时交租的同时还要严格履行之前签订的住宿合同的条约。这样非常系统,很规范!

然而到了法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则施行了管理与服务的高度的社会化结合。普遍法国的高校只对在校学生的教学、科研等学识性教育方面的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其他公寓等后勤性质类工作完全交给一个以提供专门服务为己任的行政性国家公立机构即大学事务中心来负责管理,这个专门的大学事务中心也有自己强大的宿舍管理系统,保证了宿舍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1.1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化需求管理分析

通过相关资料调查调研展示:高等院校的学生公寓信息化管理在现实和理论方面具有强烈的重要性以及迫切需求性。这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随着全国高校办学结构的多样化和学生层次的多样化,为了能够为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活环境提供便利安全与舒适合理,使用高新信息管理技术对学生公寓实现高效管理,迫在眉睫。

(2)在进行高等院校公寓管理过程中,实施公寓管理的部门主要承担着信息管理、矛盾调解、安全卫生检查以及日常生活安全环境保障的监督等各项具体管理职责。这样为了及时有效的将公寓信息收集整合,高校公寓管理对采取信息化技术管理需求强烈。

(3)对于具有校园内网的高校,更好地将校园网推广和完善,就可以大大提高公寓管理的进度与效率,所以宿舍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二、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宿舍MIS的主要模式

宿舍MIS主要是以网络作为地基建立一个平台来实现对学生公寓的信息系统正规化管理,这个信息的管理从新生报到,宿舍分派入住,失物招领,卫生安全管理等具体工作管理操作。

2.2宿舍MIS所具有的功能

公寓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将公寓学生信息实行更新整合、适时维护、调用查询,数据统计等工作。从而实现快速有效地对住宿学生日常生活状况信息的查询工作。

2.3现在国内宿舍MIS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已经进行信息化学生公寓管理的高等院校,得到的管理好处虽然已经有很多了,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还是会遇到诸多问题,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小点:

(1)管理方法不统一,评断标准杂乱。由于在进行信息化公寓管理的系统操作中没有规范的管理标准,使得信息化管理得到的信息由于管理方式不统一标准不固定,相互信息交换时没法利用。

(2)信息化管理各自成一体相互不相连。当学校有换专业甚至学生间相互调换宿舍这种情况发生后,由于现有公寓管理信息化系统各自为营就没能及时将信息提供给相关学生的学校管理人员,使得各级信息化管理的学生信息相互出处大,信息的更新做不到具体全面。

(3)需求自定义化管理设定。由于各自管理面权限不同,使得得到的学生信息化管理的整合信息不能进行充分共享和实际利用。这样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能起到实际性决策指导作用。

(5)现有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比较单一,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不能很好的节约管理人员的时间,也不方便学习了解相关信息,研究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案,就是为了提出一套可行的全面的解决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前高校公寓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更多高校服务。

三、宿舍MIS解决方案

(1)明确宿舍MIS核心是BS;

(2)根据宿舍MIS特性合理达到信息需求:信息采集再加工,信息更新,信息传递四方面的固定模版标准;

(3)将宿舍管理组织落实到具体决策,加工,更新,传递进行职能划分;

(4)在追求宿舍化高新技术同时不忘坚持MIS原则,即实现宿舍管理的实际创新,整体,经济实用性等原则;

(5)对宿舍管理人员技能素养进行相应培训;

(6)在宿舍管理研究中做好系统分析,结合实际做好系统设计,把控好实际系统应用实施;并做好相互之间的结合与联系;

四、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研、信息系统构建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案进行有效研究,在总结前人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案研究的同时提出几点具有建设性意见的措施,希望能对读者一点启发借鉴,希望我们共同的研究能够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Wu Jinfei,Liu Hai.The access control research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EEE,2010

篇6

〔中图分类号〕 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1)06-0096-03

〔作者简介〕王 舟,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四川 成都 610059;

任振宇,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四川 成都 610074。

学校是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有教学系统、科研系统、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管理系统中又分为教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干部管理系统等。高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育人,而学生工作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应用系统论的思想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系统性进行了探讨,进而指导学生工作,使学生工作科学化、系统化,从而提高管理学生工作的成效。

一、系统理论与高校管理的系统特性

(一)系统理论及其特征

“系统”表示“群”或“集合”之意,也表示各种事物有条理、有顺序的在一起。英文中的系统(system)意为部分组成整体,相反就是混乱和无序。通常意义上的“系统”是指由若干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部分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并且在满足了一定条件后能够发挥具体的作用和功能。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了整合性、动态性、适应性、开放性等。(1)

系统功能产生的源泉既来自于组成部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总和,系统功能的形成具有条件性和创造性。首先,只有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齐备,并有效发挥各自职能,系统功能才能产生;其次,系统功能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它是子系统所不具备的,也是其他类型系统所不具备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为特定的目标而组成的复合体,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系统之间具有综合性。同时系统也是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可能会在符合了一定的条件之后达到某一个相对静止的稳态,但是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系统势必持续演化。

(二)系统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系统理论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科学管理的目标是将适当的资源配置到有需要的地方,而管理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识别适当资源和合理需求,以及如何更高效地配置资源,系统理论为管理难点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任何类型的组织都需要运用系统原理来管理运作,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来统筹具体的工作流程,可见系统理论对于不同的管理类别都具有适用性。

将系统原理运用到学生工作管理中是提高教书育人工作绩效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以系统理论作为指导,就是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这些系统原理,将学生工作的管理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育人为宗旨的系统构建,保证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系统特性

学生工作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受到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是最主要的要素,人包括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以及学生等子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外部环境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其管理活动也是以系统形式出现的。根据学生工作管理的对象及其特点,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有如下特点。

1.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集合性与整体性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的。管理的集合性形成连接各个子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从学校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把握整体优化,使整体目标寓于日常的子系统管理工作之中。整体性是将系统中的诸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高校学生工作子系统的工作侧重点虽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各子系统就以一个综合整体性而存在。学生工作系统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第一,系统对外来作用能作为一个整体做出反应,而不管外来作用的是其中哪个部分。第二,系统不是子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他们的有机组合。第三,子系统与整体系统关系处理的基本规律应该是,整体系统指导子系统,而子系统以整体系统的有形指令和无形行为为协调原则,促进整体系统持续实现优化。由此可见,围绕学校管理的总目标,在每个学年、学期都应制定出相应的子目标,在子目标下,又制定出相应的子系统目标。不论是子目标还是子系统、子目标,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总目标,特别是当子目标与总目标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要把子目标、子系统的实现当成是实现总目标重要的一步,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层次性与相关性

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宏观系统,之下还有各学院的学生工作管理子系统、各系的子系统。党建系统有学校党委系统、学院(分党委)总支系统、支部系统,学生团建系统也是如此。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这是由管理系统的基本属性决定的,管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部分是形成系统的必需要素,而管理系统的存在以部分的支持为基础,同时各部分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具体表现为上一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指导下一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而下一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应该服从上一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由于平级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之间会互相影响,因此,需要协调不同类型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间的关系,强化沟通,将资源在党建、就业、招生、心理等各子系统间实现优化配置。

二、管理系统性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工作管理亟需整体优化

系统原理要求学生工作管理必须从整体着眼,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解决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第一,人为地拉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关注学工系统中的某些主体。学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很多老师没有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想学生所想,及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的真实反映,因此才会出现对学生思想状况把握不准确的情况(2);第二,没有从整体上统筹学生工作,导致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许多高校学生活动几乎天天有,但重复的多、创新的少,应急的多、持续坚持的少,重形式的多、有实质内容的少;第三,没有明确以整体优化为宗旨的学生工作管理目标,目标的制定仍然局限于“上传下达”的僵化模式,老师对学校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因此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

(二)学生工作原则尚未实现科学组合

管理系统视域下的学生工作原则包括了层次性、聚合性、适应性等。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尽管已经划分成为若干个层次成熟的子系统,但是子系统之间却难以做到无缝对接,这跟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复杂性(3),以及不同层次的管理幅度、管理权限、管理责任是否有效匹配相关;除了子系统之间的聚合,由于人的需求差异性和成员组合的不恰当,子系统内部主体之间常常也会出现冲突和矛盾;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直接影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成本久居不下的重要原因。

(三)学生工作视角的属性定位不清晰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要具备哪些属性,这些属性要求哪些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实现,对这个关键问题无法做到清晰解答是许多学生工作教育者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工作的视角,以及这些视角的属性特征,那么就等同于失去了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判断标准。许多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正是由于对这一点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信息更新不及时、沟通不畅快,疲于应付繁琐的事务,孤立运作、发现问题滞后等问题。

三、管理系统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的三重解析

(一)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优化

整体性是学生工作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要求我们在学生工作管理中,要从整体出发,强调管理的整体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人的方面把握整体优化。一方面,要改变学生管理就是学生工作干部管理学生,学生被老师管的陈旧观念。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中处于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都是系统中的一个要素,都是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主人,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割裂;另一方面,要把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全体成员。在这个系统中,有时只是个别子系统或个别人的问题,但是他们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管理的共同目标的实现。把握好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就是要面向全体成员,只有全体成员共同发展了,学生工作管理才可能有好的绩效。

从内容上把握整体优化。学生工作管理内容繁多,涉及面较广,如果我们不从整体上把握,就会对学生工作管理在思想上认识不清,工作中就会杂乱无章,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没有想起就无所不为;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不感兴趣就不做;什么时候想起就什么时候才做等等,这样的学生工作管理必然是一锅粥。因此,要把握好内容的整体性,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上级部门及学校对学生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掌握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明确学生工作管理应该作的工作。

从目标上把握整体优化。学生工作管理必须要有管理的目标,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力量。学生工作管理目标的确定总是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原则要根据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以及如何培养来决定。

(二)学生工作原则的科学组合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也是一种组合,要使这种组合合理,从而产生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合的层次性。前后衔接有连续性,各系统(包括子目标、子系统)的管理幅度适当,一个辅导员管理的学生太多就会影响管理效果;二是组合的聚合性。(4)组成的成员要有吸引力、凝聚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三是组合的适应性。组合要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环境变了,组合也要随之而变,这对学生工作管理系统设计的柔性提出了要求,有效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各种资源交换的功能,只有保证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开放性,适应性才能产生。

(三)学生工作视角的属性定位

1.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性

要保持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性,一是要分清工作的主次、轻重、缓急、先后。做到有条有理、有礼有节,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丢了西瓜捡芝麻”。学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相应的学生工作管理就要围绕这个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二是要分清日常工作和临时工作。日常工作是那些经常要做的工作,还有建立良好学风也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临时性工作是指那些非固定要做的工作,具有阶段性,比如每年的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对于日常工作,学生工作干部要用心抓,对于阶段性工作要抓重点。用日常性工作来推动临时性工作的开展,用临时性工作来促进日常工作。三是建立管理网络,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以及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要保证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就要保证信息能够快捷、及时、完整准确的交流,这样不论是对日常工作、临时性工作还是紧急任务,才能稳而不乱,确保系统工作的有效性。

2.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开放性

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强调系统的开放性是基本要求之一。学生的工作管理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打交道,而是教师如何整合可以利用的校内和校外资源来充分满足学生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个出发点直接决定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不可能是封闭的,系统构成的基本对象不只是学生和教师,而是包括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所有和学生工作管理有关的利益主体,其中教师作为学生工作的直接参与者,起到了中间桥梁的沟通作用。

3.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综合性

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强化系统综合性一是要加强学生工作管理和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教师管理、干部管理等不同系统间的联系,协调统筹系统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果学生工作出现了意外情况,其他学校系统能够做出及时的应急反应;二是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对学生工作的影响,只看到某一方面的因素往往导致对学生工作的判断不够到位,从而作出错误的处理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产生心态上的困扰。因此,不论是教育活动,还是组织文化体育活动;不论是评奖评优,还是处理违纪学生;不论是平时的管理活动,还是处置突发性事件,都有不同的目标,同时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要使结果满意,就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评估应用采取各种方案,这样才能使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

篇7

1.培养目标雷同僵化,没有做到有的放矢。许多高校制订的现行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大致表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其没有跟随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而转变,没有有效的结合生源素质、就业去向及各个学校的环境和资源条件,进行合理的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很难符合当今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层次化、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

2.教学方法与内容单一滞后,没有做到现实与需要的有效结合。目前,我国高校虽已借鉴国外先进的实践经验,教学方法与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提升,但并没有根本上解决现行与需要的协调统一问题。一方面,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应用的方法仍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授为主,整个教学过程刚性化、程式化,基本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需要,以至于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主动参与和创新的意识;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案例大部分来自于早期的国外企业,难以有效的解释和解决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3.教学管理中过于重理论、轻实践,没有使教与需密切联系起来。在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和考核过程中,过多的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并以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业的标准,而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面对现实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较差,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力,在工作中很难顺利上手。

二、构建和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1.增强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要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相适应。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类人才;其次,要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再次,要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打破课程体系障碍,拓宽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中的专业优势;第四,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2.学习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先进经验。美国诸多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以“拥有基础广泛管理知识和社会知识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为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于一体,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日本商科专业教育以“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原理性知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目标,为商社、制造业及服务部门、海外贸易会社等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3.提倡因地制宜使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多元化。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各高校因所处地区不同、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去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高校应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重点大学的生源和师资条件最好,应突出人才培养中的外向型、研究型特色;综合性大学可通过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工商管理类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则可培养本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的管理应用型人才。从而使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总体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构建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

1.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是确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及时代要求,该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定为:以系统地掌握管理、经济等知识为基础,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交际能力、领导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促使其成为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营管理型人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素质的高低。为此,应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课堂。如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定期开展研讨会、总结报告会。

篇8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既具体又复杂的工作,是当前高校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但就目前的管理现状而言,对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并不到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有些措施未能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学生工作队伍的结构建设不够合理,各职能信息管理部门各自为用,无法做到信息共享,使得整体的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水平低下。

一、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就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现状来看,高校辅导人员数量还未达到教育部门所规定的比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管理也开始走上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很多高校不断采取扩招政策,而管理人员并没有因此增加,这就造成了学生数量增多而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直接面向学生的管理工作者往往经验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管理的需要,加上人员数量有限,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学生管理人员通常忙于对日常事务的应付,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工作很难做实做细,严重影响到了管理和教育的有效结合,对工作的创新也产生了阻碍影响。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实现校园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重要内容,而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优化学生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使各项学生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运行,体现学生管理所坚持的“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顺应时展潮流,促进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学生、院系以及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在这一平台上及时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并具有开放性,有关的数据资料也可以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快速实现共享,与其他部门建立起友好的协调沟通机制,逐步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学习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优越的条件。在我国,教务工作和学生事务一般都是分开运行的,这种工作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发展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学生事务主要是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日常管理、思想道德教育等,而教学工作主要是负责学生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加强学生学术事务和学生事务的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高等教育逐渐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的教育,由专业教育转向了综合素质的教育,由终结性的教育转向了终身教育,这些趋势的转变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实行科学化的管理,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不断增强工作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二、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描述与分析

1.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

学生基本信息指的就是学生自己的联系电话、宿舍、职务、班级、姓名、学号等基本个人情况,加强对学生基本信息模块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修改以及添加,实现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表传到EXCEL进行编辑及备份,这一模块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学生基本信息表的打印、导出到EXCEL、查看基本信息、删除学生记录、修改学生信息以及创建学生信息等,可以对近十年的学生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对当前在读学生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对已经毕业的学生档案进行存档归类,其管理的过程主要针对的是在读学生,因为在读学生的基本信息时常会发生变化,管理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日常的更新维护工作。

2.学生的教育经历管理

从学生进入高校之后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日期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基本情况记录等都是其个人档案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教育经历的管理主要具备的功能包括对学生的教育经历进行添加、修改、删除以及查看,教育经历可以根据学生以前的教育档案进行登记注册,作为后台信息的管理内容,也可以只面向学生档案或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留底内容,方便以后的信息查询。

3.学生奖惩经历的管理

传统的奖惩记录主要采用的是人工记录的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记录方式,实现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奖惩工作体系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上来,真正实现对学生工作进行动态管理,这一管理模块所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对学生奖惩信息的创建、修改、删除和查看,后台学生的管理操作负责对学生的平日在校表现,特别是奖惩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4.学籍变动的管理

学籍变动主要包括学生调班、转学、休学、退学等工作开始由原先的人工操作逐渐转向计算机操作,进入科学管理轨道,该模块所具有的特点主要包括学籍变动记录的创建、修改、删除和查看,这些信息面对的主要是后台学生信息的相关管理人员,后台的相关工作人员对管理者所反馈的相关信息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维护,使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的动态信息,并形成系统化的信息明细。

5.课程设置的管理

这一模块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课程表的查询、删除、修改和输入,并对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记录,学生在查询课程表时可以在网络中输入自己的学号对课程信息进行精确查询,也可以在网络中加入课程的名称来实现对课程信息的查询,也可以对某一时间段的课程信息进行查询,为了实现互动设置,必须对学生的选课信息进行自动的记录,对学生的选课数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精确计算,以供管理工作者进行调整和统计,课程表的自动生成以及安排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在本模块上进行公布,以方便学生进行查询和下载。

6.对学生成绩的查询

对学生的成绩信息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学生课程的设置,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补考成绩录入该模块当中,实现对学生成绩的查询、删除、修改及添加等操作,学生自己可以通过该模块对学期中的成绩信息进行相关查询,其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对该模块进行及时的信息更新和维护。

7.系统维护工作

系统维护工作的开展首先就需要具备能够修改密码的功能,任何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都可以对密码进行再次设置,其中的用户管理功能只有管理员才能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员可以查询用户的状态,也可以删除和添加用户,并且具有修改用户的密码和权限的功能,系统维护还具有数据的还原备份功能,如果系统出现了安全问题,就会使数据信息受到一些相应危险,因此,在该系统的设计当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通过定期的数据恢复和备份来保障数据的安全系和安全系。

三、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保障

1.重视对资源的合理规划整合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系统建设当中,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促进其快速走向科学道理的重要保证,高校领导对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意见和指导能够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系统建设的质量,对该系统的资源整合和合理规划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2.各部门善于配合,建立学生管理体系的标准化规范

在高校的信息管理当中,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实行全方位管理,各部门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交流,积极构建实现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使学生的信息管理工作能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实现学生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实时调用和共享。

3.积极创建技术化的专业团队

要想促进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创建一支既懂学生管理又懂信息管理的专业技术团队,很多高校中都存在这样的人才,他们在长期的管理中积累了自身丰富的经验,为搞好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建设出一支有实力的信息化技术团队,才能促进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运行,在运行的过程中才能够不断完善和更新需求,进一步维护自己的系统,避免高额的系统维护费用。

四、结语

随着当前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各种学生信息也正在成倍增长,只有建立起高效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做到信息的快速查询、删除、增加和修改,实现科学统计和规范管理,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有助于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因为使用的是统一的数据信息,因此相关资料能够对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以及其他信息进行快速查询,使信息能够更加高速运行。

参考文献

[1]顾岩峰,孙慧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德育方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探析[J].大家,2011(08).

[2]孙长明,余立建.基于Hibernate+Spring+Struts的Web应用开发框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7(03).

[3]王白娟,林超,杨丽.基于NET技术的高校基层团学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

[4]孔晓晓,李存岭.基于NET环境下B/S架构的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企业教育,2010(07).

篇9

一、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管理范围与作用

(1)传统意义上在分析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时都是围绕学生生活及学习活动而展开,这种设计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实现与学生相关事务活动的信息化处理,但是同时也呈现出无法与原有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导致更多的“信息孤岛”、无法提供统一的学工管理信息统计结果等缺陷,因此,设计一种以学生就业目标为主线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学工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2)以学生就业目标为主线,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为目标定位,围绕达成该目标的所有主动事务和外协事务实现对学生校内外活动的管理,形成对学生学业及职业成长过程中的事务性和流程性业务的统一管理和分析。

(3)具体而言,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职业成长、学生绩效(奖勤助贷)、思想教育、学生事务工作流等功能。学工管理系统本着实用、先进、开放、可靠、可扩展的设计原则协助学校规范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实现在线业务处理,为学工处(及其他与学生事务有关的业务部门)、学生、各院系老师和辅导员等提供统一的网上办公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间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实现对学生基本信息的在线采集、修改、审核与统计。学生可以在线自主填写包括出生日期,证件号码、籍贯、生源地、户口所在地、血型、健康状况、个人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各级管理老师(学工处相关管理老师、院系学工负责人、辅导员等)可以对个人基本信息进行确认和变更,管理员可设置审核流程、各流程中可维护的字段信息,审核后系统自动更新基本信息。学校管理人员通过查看审核统计数据,进行批量审核。

(2)学生职业成长管理:实现学生从入学期初的专业教育与职业体验教育、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到高年级的毕业教育等完整环节的内容管理,能够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信息化基础。通过学生职业成长管理功能,除了能够记录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专业和就业岗位的匹配性和契合度,也能够帮助他们及时有效地达成预期学习目标或在偏离目标时进行适时调整,同时也能够为学工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指导提供数据决策依据。

(3)学生绩效(奖勤助贷)管理:该功能与传统学工管理中奖勤助贷的主要功能类似,但有一点不同的是,系统会根据学工管理人员预先设计好的规则和约束条件进行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包括自动进行奖助学金的初步评比、勤工助学岗位的自动筛选和推送、与教务系统连接的学业预警等。

(4)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管理主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为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或导学提供统一管理平台,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及时引导和纾解;另一方面,实现对思想教育队伍的管理,即可以对辅导员或思政教师的日常活动、能力提升等提供统一交流和互动平台;

(5)学生事务工作流管理:事务工作流管理主要解决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类需要通过“申请-审批”处理的事务,这类事务可以通过在线工作流流转实现环节条件自动判断、多重审批与审核、以及反馈流转等功能,能够大大降低审批事务流转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提升为学生服务的满意度。

三、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模块与功能设计

根据前述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划分为以下模块:学生基本信息管理(信息登记采集、信息变更审核),学生职业成长管理(职业成长过程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学生绩效管理(奖勤助贷、各类预警、勤工助学),思想教育管理(思想动态管理、思想活动管理)、学生事务工作流管理(学工人员成长管理、学生事务申请与审批、学工事务流程监控),报表系统(学工事务预定制报表、自定义报表)。

(1)在上述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中,通过“角色+权限”的方式实现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班级导师)、辅导员及学工管理人员的差异化访问,即不同角色不同权限的用户只可以使用系统授予的功能,从而确保系统数据质量和运行效率;

(2)系统为学工管理人员和学院管理层提供各类报表的查询与分析功能,通过业务模块采集和加工的数据通过预先定义好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从而为管理层实时了解学生管理工作的动态提供决策支持;系统也支持自定义报表的实现,即可以通过可视化报表工具定制实际工作中需要分析和统计的数据;

(3)在学生事务工作流模块中,由学生或辅导员等角色提出事务申请,学工管理人员或学校管理层进行电子化审批或审核,实现在线办结与反馈等功能,同时将事务工作流的各个办理环节与

移动终端或社交工具绑定,实现事务办理过程的透明和高效,大大提升流程参与者的满意度。 (4)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建设分两个阶段:首先利用ASP、NET+SQL Server完成基于B/S架构的系统功能实现,后期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

1、基于B/S架构的系统能够实现学工管理系统各类功能的PC网页端访问,B/S架构具备跨平台、兼容性好等特点,用户不需要安装客户端程序就可以访问系统所有功能;

2、移动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将尝试两种思路:一种是基于微信平台的企业公众号开发相关功能,这种思路的最大优势是能够适应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对系统功能的接受度较高,实现平滑过渡、快速推进的目的;同时,借助微信自身平台,能够消除安卓和iOS系统生态差异,大大降低前期的应用开发量;

篇10

摘 要: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大学生共同的学习需要,探求其学习动机,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从而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 :学习动机;理工科大学生;需要;能力;差异

中图分类号:B844;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99-03

1 引言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力,它对学习具有启动、维持及定向作用,学习动机的性质和强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及效果.大学生学习动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求知进取、集体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及他人取向等六个因素影响较大.如果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和成就理论看,学习动机则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包括个体特征(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个体差异(情感、兴趣、理念及信念差异)、志向水平几个方面,这些都与个体寻求挑战、乐趣、满足好奇心而参与活动倾向的高低有关;外部动机则包括社会舆论(成就动机)、家庭及学校教育环境、报酬奖励荣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则关系到个体为了活动本身以外的因素动机如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依赖他人评价的动机水平高低.

如何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共同学习需求,探究其学习动机的基本规律,找到激发大学生动机和需要的切入点,以最大程度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内在需求,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探求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内在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学习动机差异,针对这些差异,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水平、学习策略的现状与发展特点等进行分析,提出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高校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科学化的参考数据与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田澜、潘伟刚2006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该问卷基于奥苏泊尔的成就动机三成分理论模型编制而成,包含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和利他取向4个维度,共34个条目,采用李克特五点评分方法(“符合”=5分,“有的不确定”=4分,“有的不符合”=3分,“比较不符合”=2分,“非常不符合”=1分).

求知兴趣分量表反映大学生为了发展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兴趣水平,努力学习的动机;

能力追求分量表反映大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以期待将来能够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学习动机;

声誉获取分量表反映大学生为了追求外部环境如同学、老师或家长对自己的赞誉而产生的动机水平;

利他取向分量表则反映大学生为了报答学校和家庭的培养或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而产生的动机驱动[3].

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共选取140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问卷1005份,有效问卷为819份,有效率为81.49%.其中:男生67.8%,女生32.2%;工科73%,文科14.4%,理科12.6%;大一学生50.3%,大二学生28.6%,大三学生14.9%,大四学生6.2%.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能力追求动机高于利他取向、求知兴趣以及声誉获取三种动机

从表1中可以看到,能力追求量表层面单题平均得分高于其他三个依变量单题平均分,其次是利他取向、求知兴趣以及声誉获取,各题之间分数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0.01).说明大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求将来干出一番事业、增加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学习动机是其最主要的学习动机.内部动机中求知兴趣及能力追求的单题平均得分远高于外部动机包括的声誉获取及利他取向两个维度的单题平均得分.

3.2 男女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四个方面差异显著性比较

3.2.1 T检验分析

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取向四种动机的差异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四个依变量t检验中,只有能力追求达到显著水平(P<0.05),大学女生在能力提升方面(M=34.25)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男生(M=33.41).总体而言,四个依变量与检验变量之间效果值Eta平方小于0.06,表明其相关强度较低,即学生学习动机的四个方面,性别之间差异不大(见表2).

3.2.2 方差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年级学生在求职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取向的四个方面学习动机的倾向性(表3),若方差分析正题检验的F值达到显著,则进一步以雪费法(Scheffe’s method)进行事后比较,但由于此法是各种事后比较方法中最严格的方法,其事后比较较为保守,有时会发生整体检验的F值达到显著,但事后比较均不显著的情形.为此,研究改用实在显著差异法(honest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HSD法)作为事后比较方法,以便和整体检验F值的显著性相呼应(见表4):

(1)就“求职兴趣”依变量而言:“大一”组群体显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组群体,“大四”组群体显著高于“大三”组群体.

(2)就“能力追求”依变量而言:各年级群组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就“声誉获取”依变量而言:“大一”组群体显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组群体.

(4)就“利他取向”依变量而言:“大一”组群体显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组群体.

根据方差分析,文科、理科、工科专业之间与学习动机的四个依变量之间的差异均未到达显著性.可见,各个专业之间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没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差异

本研究将动机区分为内部动机及外部动机与原量编制者的做法一致:内部动机包含两个维度,分为求知兴趣及能力追求.求知兴趣即学生为了发展自己的专业兴趣,获得愉悦体验的动机水平,能力追求则为学生学习为了提高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并期望提升自我能力以求增加求职竞争力的动机水平.外部动机包括声誉获取及利他取向两个维度,声誉获取为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在班上的地位扩大自己在校内外的声誉影响的动机,利他取向则为学生为了取悦老师、父母所在学习上动机驱动水平.本研究表明,学生的内部动机远高于外部动机,说明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更多来自内部驱动力,内部动机中能力追求则是大学生学习最大驱动力.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以期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3.2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女生的学习动机在能力追求方面显著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更加的在意,更倾向于挑战一些较难的问题,以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这与我校学生就业的总体情况有关,我校为理工科优势学校,长期以来工科男生就业率远高于女生,迫使我校女生在提升个人能力方面的压力比男生更大,其学习的目的性也更强.但学生性别与动机量表四个方面的相关性较小,说明大学生的性别与其学习动机关联性不大,这与池丽萍、辛自强等人的研究有所不同[4].

3.3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表明,在学习动机上,除了能力追求各年级没有明显差别,其余的求职兴趣、声誉获取及利他取向三个维度,大一学生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次之.这表明,学生初入校时,学习动机较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动机逐渐减弱,尤其是大三为最弱,到了大四的时候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就业压力的来临,学习动机有所提升.

4 结论

4.1 多数大学生学习动机从多年前的报效祖国和人民已经转变成如何提升个人能力、为自己谋得更好的前途和未来;大学生对于自我的专业认同和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及他人看法等等都不足以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本科教育阶段还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各类实践教学和学科知识竞赛实际上对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还存在实践教育覆盖面小、学科相对集中等问题.

4.2 对于理工科学校而言,女生因为就业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她们学习的动力远大于男生,学习目的性也较男生更明确.因此理工类高校历年来退学的学生中男性的比例偏大,理工类高校应该从更多方面引导和刺激男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4.3 大学生初入校时,因为高中的学习习惯和大学学习压力使得大一新生的学习动力较强,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其学习动机逐渐减弱,到了大学最后一年因为就业的压力其学习动力有所回升.因此大学四年中,大学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的学习动机最低.高校应将就业的压力逐渐前移到大二、大三年级,让学生从大二开始感受到就业及毕业的压力,平缓过度到大四.因此在大二尤其是三年级应该更多开展实践活动以提升其学习动力达到促进其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89.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54-02

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长期以来侧重于科研和教学[1-4], 尤其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科研、教学和学生学习三个要素的互动性和统一性。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学研教协同的教学组织方式应用于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改革中,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学研教协同的理念

所谓学研教协同,即Learn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llaboration, 是指高校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协调统一,相互促进[5]。

这里的“学”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指教师的教学活动,“研”指教师的科学研究。就“研”与“教”而言,就是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将研究融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具有研究问题的素养和能力,以“研”促“教”。就“研”与“学”而言,基于学研教协同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要成为一名有独立思考能力并具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人,“研”要融入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

学研教协同的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科学研究为载体的三者之间的协同统一的作用机制。基于学研教协同的能力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形成新问题,不断地提高在问题探寻中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学研教协同理念应用于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在阐述学研教协同理念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即促进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和加强教学性科学研究,使教学、科研、学习互动协调,以形成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2.1促进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

促进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研教协同的有效教学组织方式。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范围广,涵 盖了管理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物流管理及运筹学等多种学科,这种综合性知识抽象难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课本上的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独立的个性特征,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因此,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活动必须有效促进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借助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课堂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才能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案例教学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性、生动具体的案例,要求教师根据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和社会关注焦点的变迁更新内容,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案例。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模拟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协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辨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应扮演一种角色,真正做到还原现场。通过对案例的演示,学生小组的讨论,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使学生真正领悟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检验和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是一种参与式的管理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的说明。游戏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事先对学生进行分工,明确学生各自承担的任务。游戏结束,教师还要对游戏进行总结和点评,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3)实践教学法

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和抽象的,用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接触到企业常用的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与未来工作接轨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需要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校内实践主要是借助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实现,模拟企业的运作业务流程、供应链绩效评估等核心内容。校外实践需要企业和学校合作,以校企联合的形式,安排学生到真正的企业中去,参观实习,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

2.2加强教学性科学研究

在教学中引入学研教协同思想,提出以“研”来落实教师主导思想,以此来整体提升学生能力,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供应链管理等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

由于教科书的时滞性及供应链理念在我国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我国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更新较快等原因,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及时地反映供应链管理的最新动态及前沿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补充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使学生吸收最新理念与知识,能够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应做到持续学习,时时把握新的理论动态,在课堂中给学生以新知识的补充;另外,主讲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相关前沿知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使其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要求。

(2)系统研究教材

在主讲教师自主研究基础上,通过课程组集中研讨,将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教材根据内容模块化,每学期集中研讨确定某一模块下理论的最新发展方向、主要学术思想观点及突出性问题。 同时,研讨归纳出该模块下营销实践中涌现出了哪些最新范例,提炼概括出该模块供课堂内外教学研讨的诸多核心要点。

(3)研究课后教学延伸内容、方式方法

一方面是沿着每个教学模块对应的理论代表性文献来延伸,课程组经过综合判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献供学生课后延伸阅读;另一方面沿模块对应的营销实战代表性范例来延伸,筛选出对应该模块最具代表性的实战范例,引导学生课后做延伸性个案研究。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延伸,有效地实现模块理论与模块实践问题的对接,从理论回归到实践,从实践升华到理论,在这一反复中既奠定了学生的理论学术素养,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意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我们着力推进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有效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4)尝试双语教学

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西方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技术,而且该课程涉及大量的供应链管理的专业词汇及专业英语知识,能够使学生获得语言优势,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按照渐进式教学模式,随课程进度和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适应而逐步提高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在保证专业知识教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促进学生提高专业英语运用能力。

3.结论

在学研教协同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加强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和教学性科学研究活动,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对于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的理解与掌握。努力探索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研究中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以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为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33(9): 107-108.

[2]汪锋. 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科研互动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61-62.

篇12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作用或特点:

(1)是人一机相结合的系统。

(2)整个系统是整个的组织和信息交换的中心。主要的工作包括数据的输入、存储、加工、查询、生成等。

(3)信息模型是处理过程的一种确定。数据为系统的驱动力。

(4)系统的设计需要符合高校的实际的应用例如人数的承载能力,使用的更能的现代化。

1 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使得系统的独立性很强。数据的独立性、物理数据独立性、逻辑数据独立性等方卖弄的内容。

物理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的内模式的修改是存储的设备和方法的变化。在模式/内模式的映射之间需要进行修改。这样就能达到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的修改是增加相关的记录和数据项。对映射之间的相应的关系进行修改。这样的实现的我们诚挚为逻辑的数据独立性。

2 系统的概况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模块如下:

系统维护:主要的包括密码的修改、权限的维护的等工作。

奖金评定:主要有将近申请与审核、荣誉称号申请与审核。

违纪处分:主要有处分申请、处分审核。

学生资助:自助申请、自助审核。

勤工助学:服务申请、服务审核。

学生保险:学生保险申请、院系申请。

登录界面

系统维护主界面

用户维护查询页面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层次划分为几个方面:用户界面,数据缓冲,数据库。

用户界面层次:

用户界面层是用户接触最多的一个层次,图形化的界面方便我们进行操作。在这里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选定配置的标准、设定各种的条件。对系统中的上层进行操作。

数据缓冲层次:

数据缓冲层是未提交的数据储存的地方。各种的数据保存在一个缓冲区中。在系统的操作的本身。增加信息、删改信息。对选配的信息进行合法性的验证。在数据的输入之前需要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标准型。尽量的减少数据的操作错误。

数据库层:

在数据库中我们将数据存入,以后的一系列的查询的语句。检测各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对数据的输入进行判断 设计原则如下:

(1)进行规范化设计,尽可能地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

(2)合理的数据库表的设计应该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使数据的重复量最小,就尽量按照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方法去设计一个数据库,减少数据的冗余。

(3)结构设计与操作设计相结合

用户信息表User:

用户注册信息表

字段名称类型长度必填字段

用户 CHAR 20 YES

密码 CHAR 12 YES

权限 SMALLINT 10 YES

3 系统的详细设计

人机交互子系统是用户直接可以看到的,并给予用户人的第一映像,并判断一个软件重要的标准之一!而在设在人机交互子系统的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原则。从而设计出一个,完美、简单、明了的完美界面,使用户轻松的的完成操作,而不需要有较高的相关技能。

主要特点:

易用性。

在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用户额进行调查。各种的需求的满足是我们的系统应该做到的。普通的用户而后超级用户之间的界限来清晰可靠。

(1)低出错率

界面的功能性一定要体现出来,各种按钮和使用的连接要清晰和活动。随时的给予使用者一定的提示方便他们进行系统的使用和认识。降低了他们的使用的出错的概率。也给系统带来了广大的人气。

(2)合理性

父窗体应该在屏幕的中心位置,子窗体应该在父窗体的左上角或中,对界面的推出和关闭的按钮设置相应的位置。最好的不要放在中心的位置。在操作的时候数据可能会丢失的应该有相应的提示和警告。对错误的信息需要给予告示。

高适应性

实用性强调的是用户的人群的种类和特征。针对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权限。在不同的使用者的眼中系统的可靠性和特点使不一样的。界面、功能、制作、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都是人们评价的标准。

美观性

系统的主色调一般的以白色、灰色为主。少量的鲜艳的颜色的应用也会增加清晰度。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系统的使用最好的不要给使用者产生审美疲劳。在各种的色彩的搭配、结构的使用等方卖弄需要下功夫。引导客户按照视线的顺序进行浏览。

4 管理系统的测试

4.1 基本数据的测试:

数据的测试需要一些的临界值来进行相应的限制。在各种的数据类型中我们确定了数据的范围、内容、长度等不同的方卖弄。在测试的时候重点的考虑的是数据的危险程度和边沿性。

4.2 系统的测试:

针对主要的系统流程我们可以进行用户之间的模拟操作和使用。对各个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对比流程图分析操作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的情况的原因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其他测试:

系统的可移植性决定了可以将编译的程序在不同的软件和硬件的环境下进行各种的测试,以满足对未来的功能的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我们的测试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进行测试满足不同的方面的性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清宏计算机工作室 JSP编程起步,2002.

[2]彭奇志,何丽梅. 基于JSP的WEB信息检索系统开发 [J].情报检索,2003(12doi:10.3969/j.issn.1002-1965).2003(12).3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