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19:23: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社会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3.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
4.迪恩·麦肯奈尔旅游社会学思想解读——兼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
5.STS视角下的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的多维分析
6.旅游社会学研究初探
7.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管窥
8.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9.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流派
10.关于旅游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思考
11.发展与启示: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社会学研究综述
12.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
13.建构论旅游社会学研究述评
14.旅游社会学的建构思考
15.社会学视野下的东西方跨文化旅游交互习性研究
16.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新迪尔凯姆学说的分析与思考
17.教改:当前“工匠”职业化教育形态下,旅游社会学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
18.对城市旅游景点无障碍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19.网络:旅游系统研究的新经济社会学转向
20.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社会学》课程设置及其体系构建
21.旅游文化的社会学探讨
22.旅游社会学:方法、问题和研究成果
23.皮影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四种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视角
24.基于社会学视野的黄山市汤口镇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研究
25.旅游社会学简论
26.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一种社会学视角的探讨
27.论宗教旅游的社会学研究
28.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29.古镇旅游群体的社会学研究——以朱家角为例
30.国内体育旅游兴起动因的社会学探析
31.近地遁世旅游社会学诠释及文化小城镇供给
32.旅游社会学视角下对草原人文景观开发与保护关系的探讨——以元上都遗址为例
33.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
34.中国体育旅游迅速发展的社会学思考
35.旅游社会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6.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化价值——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案例研究
37.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看旅游研究范式的确立
38.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39.西南民族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40.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现象
41.解释社会学范式:旅游研究的一种理论范式基础
42.社会区隔: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一种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
43.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44.城市发展事件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45.微观社会学视角下民族旅游研究方法的再审视
46.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47.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48.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
49.从社会学角度谈旅游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50.现代旅游与社会学的关系邹议
51.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浅析
52.现代性:社会学切入旅游研究的重要视角——兼论现代性条件下人们对旅游的情感纠葛
53.民族旅游消费不可持续性问题成因的社会学探析——来自贵州民族旅游开发地区的调查与思考
54.论建构旅游社会学的纲领性要素
55.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浅析
56.社会区隔: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一种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解读
57.体育旅游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58.旅游景观的文本化与神圣化——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野
59.科研:社会学视角下旅游行业的新挑战
60.民族旅游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61.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
62.论旅游标准化的本质——基于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
63.南京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旅游社会学的考察
64.旅游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5.消费社会学下我国高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
66.通过发展旅游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学探析——以浙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67.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导游冲突问题研究
68.从社会学和旅游管理体制双角度解析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69.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新视角
70.乐山入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
71.发展黑龙江省对俄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72.旅游的社会效用及其机制:回归正常生活的视角
73.我国旅游消费异化的社会学分析
74.虚拟旅游产生的社会学原因分析与思考
75.生活方式型旅游小企业的特征及社会影响——以旅游消费社会学的理论为研究视角
76.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77.明确旅游学的社会学学科定位
78.论个体化社会与体育旅游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79.阳朔旅游文化中的英语世界
80.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新视角
81.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宗教旅游开发研究——现实表现、社会成因与基本思路
82.近年来国内游客凝视理论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83.基于社会学的旅游消费异化探究
84.社会学视觉下看民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以贞丰县布依族为例
85.旅游本真性概念的发展
86.四川乡村旅游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城乡统筹融合理论的视角
87.发展与启示: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社会学研究综述
88.基于个体视角下的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89.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学思考——以贞丰县纳孔村为例
90.经验与发展: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二十年
91.社会学视域下我国旅游城市体育人口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为调查个案
92.我国高端体育旅游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93.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旅游开发与共赢理路——以中国佛教旅游开发为例
94.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
95.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96.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
97.俄罗斯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98.旅游发展研究院
99.中国女性旅游快速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100.大众旅游的社会学批判
101.关于旅游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思考
102.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一种社会学视角的探讨
10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社会学》课程设置及其体系构建
104.从旅游社会学看汉阳
105.STS视角下的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的多维分析
106.近地遁世旅游社会学诠释及文化小城镇供给
107.论宗教旅游的社会学研究
108.国内体育旅游兴起动因的社会学探析
109.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
110.从社会学角度谈旅游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111.体育旅游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112.旅游文化的社会学探讨
113.发展黑龙江省对俄旅游的社会学思考
114.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115.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及解决方案
116.乐山入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
117.古镇旅游群体的社会学研究——以朱家角为例
旅游发展态度与满意度是用来测量旅游行为主体对旅游发展支持与否、满意与否的问题所持有的某种持久倾向性。旅游发展态度与满意度可以反映出旅游行为主体与农村社区旅游发展的和谐状态,从而也可以反映出旅游行为主体与农村社区旅游发展的矛盾所在。旅游发展态度与满意度主要是测量农业旅游社区居民与农业旅游发展的一种和谐程度,本文以长沙县黄兴镇的四个村为例,通过对农业旅游区农村居民的旅游发展态度与满意度的调查,对农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旅游发展态度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能够及时地发现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村居民与旅游发展的矛盾,更好地为开发农业旅游和构建和谐旅游社区服务,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一、 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本文把黄兴镇的蓝田新村、黄兴新村、荣河新村和鹿芝岭村共四个村作为研究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每村各200份问卷,共800份问卷。问卷中设计3个变量(题项),分别是:①没有从中受益,经营旅游企业(个人)受益多;②对本村旅游开发总体感到满意;③总的来说,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对我们是有利的。每个变量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来度量,1分到5分依次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非常同意”。
2.数据分析
为了使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本研究主要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地居民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皮尔逊(Pearson)积差双变量相关分析法来测量和考察农业旅游社区农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旅游发展态度和满意度的关系。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四村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发现:蓝田新村、黄兴新村、荣河新村、鹿芝岭村对题项1的感知均值分别为3.07、3.05、2.45、3.43,对题项2的感知均值分别为4.48、4.26、3.77、3.56,对题项3的感知均值分别为4.20、4.10、3.55、3.19。从题项1的感知均值比较来看,蓝田新村和黄兴新村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受益少的感知不强烈,基本持中立的态度;荣河新村的居民对此项的感知比蓝田新村和黄兴新村的居民稍强烈,说明三个村的居民基本都能从旅游开发中获益;而鹿芝岭村居民对此项的感知较强烈,倾向于同意,说明鹿芝岭村的居民还未能从旅游开发中获益。这些都与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从题项2的感知均值比较来看,四村居民对旅游发展都表示支持,并且基本上呈现出旅游发展水平越高,对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也越高。从题项3的感知均值比较来看,除了鹿芝岭村居民对旅游发展满意度感知不强外,其他三个已经进行旅游开发的村的居民对旅游发展满意度的感知强度根据旅游发展水平逐渐增强。
总的说来,旅游发展水平越高,居民对旅游发展越支持,居民的旅游满意度就越高。这一研究结果只适合于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中探索阶段的旅游社区。根据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可以知道,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会随着旅游地的发展而逐渐变得消极。阿克斯和瑞安等人研究发现:处于初级阶段的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比旅游成熟地居民的态度更为积极。本文的结论和以上学者的结论基本相似:处于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旅游社区,旅游发展水平越高,居民对旅游发展越支持,居民的旅游满意度越高。
三、居民对旅游影响及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的关系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统计方法。在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当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变量取一定的值时,与之相应的另一变量的值虽然不确定,但它仍然按某种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本文采用皮尔逊(Pearson)积差双变量相关分析探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下表是“旅游经济正面影响”、“旅游经济负面影响”、“旅游社会文化正面影响”、“旅游社会文化负面影响”、“旅游生态正面影响”、“旅游生态负面影响”与旅游发展态度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表中的相关系数来看,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正面影响与旅游发展支持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0.474、0.479,与旅游发展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5、0.301、0.528,这表明:旅游经济正面影响、旅游社会文化正面影响、旅游生态正面影响感知与旅游发展的支持态度和旅游发展满意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程度越高,居民对旅游发展越支持,旅游发展的满意度就越高。相比较而言,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正面影响感知与居民的旅游发展支持态度的关系程度三者之间相差不大,但是,旅游生态正面影响的感知比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正面影响的感知与居民旅游发展满意度的关系更强。
旅游经济负面影响感知与旅游发展的支持态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旅游发展满意度成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与旅游发展的不支持态度无显著相关关系。这也意味着对旅游经济负面影响感知程度越高,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越支持,旅游发展的满意度越高。说明社区居民为了支持本社区旅游发展,往往故意忽略或回避旅游经济负面影响。这个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皮杜1995年的研究结论:居民对经济的正负面影响感知与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都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和国内研究者卢小丽的研究结果类似;而且还发现,旅游经济负面影响感知和居民旅游发展满意度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旅游经济负面影响并不是影响居民旅游发展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旅游社会文化负面影响、旅游生态负面影响感知与旅游发展的不支持态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旅游发展的支持态度和旅游发展满意度无显著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对旅游社会文化负面影响和旅游生态负面影响感知程度越高,居民对旅游发展越不支持;旅游社会文化负面影响和旅游生态负面影响与居民的旅游发展满意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这和一般的逻辑不相符,但是能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处于不同旅游生命周期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其对旅游发展关注的方面、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对旅游感知是动态变化的。现阶段,黄兴镇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尚处于探索期,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持有较高的支持意愿,对旅游开发中的负面影响的心理容量还很大,所以,往往只关注旅游的正面影响而有意忽略旅游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和旅游生态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1-104.
一.引言
在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今世界,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王德刚,1999)。近年来,旅游者行为的研究触角从旅游经济学过渡到旅游社会学再深入到旅游人类学,实现了逐步从经济现象到旅游本质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旅游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谈及对旅游者行为管理的机制研究仍付阙如。由于旅游者行为对景区造成的影响愈来愈大,而旅游者行为管理开展被动致使景区保护成了单向又得不到呼应的工作,无形中也增加了景区的保护成本。因此,深入探讨旅游者行为管理机制既必要又迫切。
二.旅游者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一)一般消费行为
通过行为的具体表征可以把一般消费行为分为从众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其一,从社会从众效应出发,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消费活动属于去个性化的旅游消费,并表现为缺乏主见的从众性消费,旅游者很难做出能够代表个人真实意愿的消费决策。其二,格登和理查兹(1920)在符号三角理论里阐述了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代表着告知、面子或炫耀中的一种或几种,价格不能真实的反映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除了满足期望,符号性消费还具有建立社会关系的作用,在旅游地、旅游团遇见的陌生旅游者之间可能会因为购买了相同的商品而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谈;在居住地,旅游者同样可以以商品为媒介与同事、朋友交谈,从而维系其社会关系(Cohen,2007)。
(二)越轨行为
顾名思义,打破规章制度,特立独行甚至造成混乱及破坏的行为即为越轨行为。按照其出位程度的深浅可以把它分为对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的环境排斥效应;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不爱护环境、插队、满口脏话、不配合景区管理工作和其他旅游者发生冲突等的逆反行为;对景区、旅游者造成安全隐患的旅游犯罪。对环境的排斥效应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外来文化在景区开发、社区管理、自然资源保护上态度和行为的强势。逆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个体人格差异和群体效应的叠加,从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出发,人们在异地进行旅游活动时常常会放纵人格中的“本我”,隐匿“自我”,忘却“超我”,加之旅游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逆反行为常大面积爆发。关于旅游犯罪的早期研究可追溯到Jud收集墨西哥32个州的数据研究犯罪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他发现财产犯罪对旅游业的影响较之暴力犯罪大得多,而后者仅仅起到微弱的影响作用。
(三)生态行为
生态行为是旅游者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与其相关的各种旅游形式,如:慈善旅游、志愿者旅游、绿色旅游等概念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将旅游者生态行为分为环保理念、天人合一的感受、原真性追求三种表征。其中,影响环保理念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者的内生因素,凭借不同个人背景产生的生态旅游行为理念,进一步支配并指导着旅游者行为,最终发展成为负责任的旅游者或生态旅游者。而天人合一的感受是以目的地选择为推动力,是一种契合东方哲学观的处事精神。原真性的追求则体现在旅游者内心对接触事物的原本面貌的渴望,亦可表述为旅游者对旅游社区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自发地期望能够获得最原真的旅游体验。
三.旅游者行为管理的本质探索
旅游者行为管理系统的基础源于旅游主客体间相互营造的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力来自旅游者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可变的意识观念;目标是实现旅游者满意的旅游体验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由于旅游者行为以内在心理需要为驱动力,并且不断的受到外部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致使旅游者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角色转换时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一些消极的群体行为就会随之暴露出来。针对由复杂个体组成的旅游群体活动,旅游者行为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1)以游客为导向的自主型管理;(2)以律法为导向的强制型管理;(3)以景区为导向的契约型管理;(4)以其他游客和景区为导向的协同型管理。不同类型的旅游者行为管理模式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应用到现实旅游活动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旅游目的地类型或具体的游客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也可以是多管齐下。
参考文献:
[1] Michael Hughes,Carolyn J.Kroehler.Sociology:the core[M].2008.
[2] Swarbrook.J.,Horner.S..Consumer Behaviour in Tourism[M].2006
[3]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2004
[4] 徐红罡.旅游系统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背景: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重。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旅游活动要顺利进行,交通是影响旅游活动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没有交通的发展,旅游就无从谈起。便捷迅速的交通署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充要条件。旅游过程一般以景点为节点,以交通路线为连接而形成闭合系统,其中包含了食、宿、行、游、够、娱等各种活动。从旅游业的发展里程来看,交通始终起着支配作用,是旅游业发展和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不管旅游活动是以什么为目的,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若要完成这样的闭合系统运转,骄傲同是充分必要条件;换言之,就是既要有交通路线通达、交通工具运输,又要有交通路线,交通活动将素有旅游内容串联起来,设计出一个较优化的旅游计划。可以说,没有交通就没有旅游。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发明、应用、和普及,可以看成是交通发展的标志,所以研究交通、交通工具与旅游业的关系的非常必要的。各种不同交通方式的出现,也带来了旅游方式的转变。
研究意义:旅游行业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但是在这一课题的研究,国内国外都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例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社会学、旅游中心地理论、旅游心理学等等众多理论成果和学科。虽然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我认为,对这一课题的继续研究还是非常必要的。旅游行业毕竟是一个兴起不久的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也必定会快速的发展变化。各种各样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都需要我们去继续研究,继续应对,所以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课题仍旧没有过时,仍旧有其研究意义。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影响关系。从理论上讲,旅游业并不直接增加和创造社会财富,它只是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使社会财富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再分配。如何让财富进行高效,合理的分配,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高效的交通是合理高效分配的基础。旅游业是人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旅游消费不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它是社会经济实力、人们收入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的标志。同样一个地区的交通发展状况,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据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达到8%;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如何处理发展机遇与其带来的交通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旅游交通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的概念(保继刚、楚义芳,1999;关宏志等,2001;卞显红、王苏洁,2003;吴刚等,2003),普遍认为旅游交通是指游客所使用的交通基础设施、设备以及运输服务。孙有望、李云清(1999),指出交通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深刻地揭示交通在旅游中的作用和地位。另外,在旅游交通规划、旅游交通需求研究、旅游交通管理和政策效力分析研究等方面国内学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外旅游交通的研究状况主要集中在交通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关系研究、旅游佳通安全性研究、旅游交通的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
参考文献
Byung-WookWie,DexterJ.L.Choy,Trafficimpactanalysisoftourismdevelopment.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3.
I.B.F.Kormoss.FuturedevelopmentinNorth-WestEuropeantourism:Impactoftransporttrends.TourismManagement,1989.
PaulPeeters,EckhardSzimba,MarcoDuijnisveld,MajorenvironmentalimpactsofEuropeantouristtransport.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2007.
崔利。旅游交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杜学。旅游交通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来逢波。区域交通与旅游的关联性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7(11)。
李伟。旅游学通论。科学出版社,2006.
孙有望,李云清,论旅游交通与交通旅游。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20)。
谭颖青。从罗定市旅游交通规划看区域旅游交通网络的规划原则。社会科学家,2007.
汪正元。论我国旅游交通的几个特性及其发展方向。旅游学刊,1989(03)。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本论文深入探讨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交通工具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的反作用。通过对比、类比、以及数据分析,交通与旅游业的发展展开研究。根据以上思路,我的研究方法如下:
1)仔细研读相关着作、作品,使自己对课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个人心得记录下来。
2)大量查阅国内外关于交通与旅游业发展的专业文献,总结他人的观点,并与自己的观点相比较,从而得到新的看法,并改进自己的观点。
3)借助互联网了解中外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对于对于交通与旅游业的观点和看法,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
4)和论文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寻求指导,为文章润色,力争出色。
3.预期成果形式。
4.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重点:交通的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应对消极影响应采取的策略难点:具体分析交通对旅游业都产生了那些影响,如何产生的。以开展工作:查阅相关资料,草列提纲。
5.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第七学期第7周:确定选题,与指导老师见面。
第七学期第8-9周:完成开题报告。
第七学期第10周-第八学期第9周:撰写毕业论文。
第七学期第14周:完成中期报告,参加中期检查;
一引言
目前,全球旅游有明显的趋海性,热带、亚热带海域的海岛是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由于海岛远离大陆、规模有限,生态、经济、文化较为脆弱,旅游对海岛的影响较早就引起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并且已有较多的成果。①加拿大学者RichardW.Butler根据产品周期理论,在旅游型海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地演化的6个阶段,这实际上是人地关系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JeannieHarvey等根据性别差异对旅游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性别差异对旅游影响乃至旅游行业中的收入差距感知差异并不明显。ElizabethFrediline等通过聚类分析,对旅游发展持不同态度的居民分为有矛盾的支持者、憎恨者、现实主义者、热爱者、顾虑者5类。国内对海岛旅游的研究多集中于资源评价、市场分析、环境保护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对旅游的区域影响研究较迟,研究成果少,但是发展趋势较快。①宣国富等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滨海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对旅游业的态度,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态度的差异。陈金华等采用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福建省东山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总体上对旅游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感知比社会文化、环境感知强烈;居民个人属性、文化、经济差异对旅游影响感知总体差异不大,但是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5]90-94杨奇美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旅游金三角”中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三岛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岛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比较了处于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海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
总之,国内外对海岛旅游影响分析过程中较多采用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研究结果仅反映海岛旅游的一个侧面,难以指导海岛区域旅游实践。而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研究方法,并结合地理学空间思维,系统研究海岛旅游影响是一个新的尝试。基于此,本文以福建省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三方面影响以及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总体态度,探讨湄洲岛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感知的空间差异,为制定湄洲岛旅游区域发展战略及建立和完善旅游地社区参与机制,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研究区域概况
湄洲岛是闻名海内外的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东方麦加”。位于福建“黄金海岸”中部、莆田市区东南40公里的海面上(图1)。全岛陆域面积14135平方公里,人口318万。1988年6月,被辟为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4月,被国台办批准为台胞落地签证点;同年10月,被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根据湄洲岛管委会提供数据表明,截止2008年底,湄洲岛年接待游客达1193895人次,2004至2008年5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7148%,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热点。
2.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设计
由于不同的旅游区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很难找到一份通用的模版问卷。本研究在参考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②,并结合湄洲岛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该问卷①②宣国富,陆林,章锦河,杨效忠.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2,(6):741-746;陈金华,周灵飞.海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90-94;杨奇美.海岛旅游地居民的影响感知研究———浙江“普陀旅游金三角”实证研究[J].旅游经济,2008,(5):163-165;杜江.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文库[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38-40.杜江.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文库[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38-40;黄洁.旅游目的地居民与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冲突和解决[D].复旦大学,2004:44-45;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湄洲岛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45由被访者个体属性和被访者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调查两个部分构成。其中,被访者的个体属性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人均收入、收入来源、是否为本岛出生的居民、在本地居住的时间、是否从事旅游业等社会人口学特征;被访者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涉及对社会文化影响(10项)、对经济发展影响(7项)、对生活环境影响(9项)、对收入与就业的影响(5项)、政府政策导向(4项)、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满意度(9项),共44个量测项。受访者的态度采取了5分赋值法,
即:5=非常同意;4=同意;3=不知道;2=不太同意;1=完全不同意。
(2)问卷调查的实施
2008年12月13日-14日,调查小组(共13人)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及现场访谈法,在湄洲岛的西亭村、宫下村、湄洲镇中心、下山村、北埭村、后巷村、高朱村、港楼村、汕尾村、东蔡村等10个村落发放调查问卷600份,调查小组对当地居民、村委会干部及景区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由被调查者填写后交回,最后收回问卷6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1份,占回收问卷9512%。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本文中赞同率等于“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加上“同意”的百分比,反对率等于“不太同意”的百分比加上“完全不同意”的百分比。
(3)受访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占51131%,女性占48169%,年龄层的分布较为均匀,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高中以下,职业以渔民、学生、个体商业户为主,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人均月收入主要在500到2000元之间。样本居民覆盖面较广,符合当地的社会人口及经济特征,调查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
1.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根椐调查结果表明,87104%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提高了湄洲岛的知名度和塑造了良好的形象;88127%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发展加深了居民对妈祖文化的认识和了解;76101%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与游客接触交流、学习外来文化的机会;6816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明显进步了;69188%的被调查者认为游客的到来为旅游社区带来了活力;63158%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的发展挽救了古朴的民风民俗、传统手工艺。这6项社会文化积极影响的调查项目,赞同率均在60%以上,有2项都快达到90%的赞同率。同时在调查中,也有居民认为旅游的发展给当地的社会文化带来不利影响,40128%的被调查者认为“宰客现象”事件时有发生;69158%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使得妈祖文化呈现“商品化”趋势;18121%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发展导致本地居民道德水平下降;17111%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下降。在这4项社会文化消极影响的调查项目中,其中有2项赞同率在40%以上,而另外2项均低于20%。
综上所述,可见社区居民对湄洲岛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积极影响还是相当认可;虽然,旅游业发展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但是有些影响只是少数居民的认知,如居民道德水平下降问题和人们之间信任程度下降问题,不过妈祖文化的“商品化”问题和“宰客现象”等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从整体上说,湄洲岛旅游社区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正面感知较为强烈。
2.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感知
根椐调查结果表明,79133%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发展促进本地经济发展;64197%的被调查者认为发展旅游吸引了更多外来投资,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62187%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64145%的被调者认为旅游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64162%的被调6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查者认为旅游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5项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调查项目中,赞同率均在60%以上,不过整体来说赞同率特别高的没有。与此同时,受访居民认为旅游的发展也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63122%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造成当地物价上涨;48186%的被调查者认为发展旅游使得本地区房价和房租上涨;50144%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的发展只是使少数人受益;45153%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使居民收入两极分化。在这4项经济发展消极影响的调查项目中,其中2项调查项目赞同率已经超过50%,另外2项也是接近50%。
综上所述,与对社会文化影响的调查结果相比,湄洲岛旅游社区居民对经济发展影响正面认知就没有那么强烈,而对消极影响的赞同率却相对较高。2004年湄洲岛接待游客达到132万人次,实现全社会旅游收入1146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岛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旅游业已成为湄洲岛的支柱产业,[7]5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湄洲岛旅游业发展中利益的分配不均,旅游发展引起的物价、房价、房租上涨等原因,造成居民收入的两极两化。
3.对环境影响的感知
根椐调查结果表明,85164%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改善了湄洲岛的公共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79150%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提高了湄洲岛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70168%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关系良好;68130%的被调查者认为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和谐;77176%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岛内的历史建筑和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在这5项环境积极影响的调查项目中,有4项赞同率均在70%以上,另1外项也接近70%,赞同率相当高。但是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15158%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者的参观打乱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给生活带来不便;35120%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发展使社区环境质量下降(噪音、污染、垃圾);50179%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高峰期往往存在人群拥挤、交通拥堵现象;33110%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造成沙滩、海水污染严重;在4项环境消极影响的调查项目中,其中1项赞同率在20%以下,2项也接近40%以下,1项超过50%。
综上所述,湄洲岛旅游业发展一定程度改善了岛内的公共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社区环境质量下降,沙滩、海水受到污染,由于岛内外是通过轮船往来,旅游高峰期(黄金周、妈祖诞辰日、妈祖升天日等)往往存在人群拥挤、交通拥堵现象。
4.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感知
根椐调查结果表明,69136%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应该让更多本地居民投资旅游业;79186%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居民的福利待遇;43126%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考虑更多的是旅游者的利益而不是当地居民的利益。从调查项目的赞同率看,社区居民对政府政策导向的相关问题反映较激烈,尤其是有关“政府应该增加居民的福利待遇”此项调查项目应引起注意,这也从另一方面强化了人们原有的“旅游的发展只是使少数人受益”观点,所以社区居民要求政府增加一些居民的福利待遇。
5.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总体态度
与居民对湄洲岛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和生活环境影响的认知大致相同,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分别有65168%、68165%和63104%的居民表示“我对本地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感到满意”、“总的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利大于弊”及“旅游活动开展现状感到满意”。这说明,居民对湄洲岛旅游业发展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对发展现状感到满意,但是赞同率都在60%~70%之间,并没有特别高。湄洲岛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体制、人才开发、产品设计等各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研究结论和讨论
1.湄洲岛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不足,影响其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度
在湄洲岛居民对发展旅游业态度调查中,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认为旅游发展只是使少数人受益,自己并未从中获得利益,而且43126%被调查者还认为政府考虑更多的是旅游者的利益而不是当地居民的利益。这主要是湄洲岛度假区管委会对居民参与旅游重视不足,大量的旅游企业由外地人经营管理,当地居民参与较少,旅游的大部分收益输出岛外,出现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漏损”。尽管,中央与地方政府重视海岛交通、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但当地传统产业并未改变,居民的生计仍然如故,因此,当地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力度不很高。因此,莆田市旅游局、湄洲岛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要求,实现社区居民有效参与湄洲岛的旅游发展决策,公平分享旅游经济利益,建立健全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更好的实现湄洲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湄洲岛居民旅游感知中社会文化、环境感知强于经济感知
从湄洲岛调查可以得出:湄洲岛居民旅游感知中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感知强于经济影响感知,这个结论与陈金华等人对福建东山岛的研究结论[5]90-94正好相反。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东山岛的旅游是随着滨海旅游、休闲而兴旺起来的,岛外的游客一般在东山岛停留时间在2天以上,旅游带动了购物、餐饮、宾馆、景观地产等发展,居民的经济感知很强,而湄洲岛自从1987年开放台湾游客参观以来,其功能主要是政治、文化功能,旅游服务功能主由岛外的莆田市区和文甲等镇区承担,游客在岛内停留时间只有几小时,岛内有鲜明特色的(南部)滨海沙滩风光、渔家乐与农家乐并未随着海岛浓郁的宗教观光而兴旺起来,所以,当地居民对社会文化的感知强于经济的感知。另一方面,湄洲岛东临台湾海峡,面积小(不足东山岛的1/10),基础设施较差,容易受台风等风暴的袭击,而东山岛尽管也会受风暴影响,但是海岛腹地较大,滨海绿化较好,又有三座大桥与大陆相通,抗御灾害能力较强,湄洲岛居民的环境感知更强。
3.居民的旅游感知还受景区辐射范围的影响,形成明显的空间递减规律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关键词:
体验;视角;旅游;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完善和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成效的取得、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等。当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之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需要,在研究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笔者在本文从体验视角入手,深入分析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添一片“砖瓦”。
1旅游体验理论
谢彥君在《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一文中指出: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与旅游景区的设施、服务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果。所以说旅游体验的产生和旅游需求的产生、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的确定、旅游景区的经历以及旅游结束后的交流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旅游体验的本质内涵。在大众化旅游时代,现代旅游并不能仅仅关注旅游者去过哪些地方,其实质应该关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分享旅游过程的心情以及体验旅游的方式。正如有些学者所言:旅游者在旅游过程所得到的并不是旅游景区的资源和设备,而是在旅游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以及体验和感受。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现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其目的就是要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使之专业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较高,能够在不同级别的旅游部门“大显身手”,设计独具一格的旅游产品。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应用理论模块、行业常识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在这五大模块中,会和其它专业交叉地进行课程设计,虽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核心课程的设计不统一,各高校“各自为政”,没有从市场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本校发展的角度出来,设计核心课程;②教材比较混乱,在相同专业模块中,各高校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来的学科基础上,选择本专业的教材。
3体验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因
传统旅游学科理论中,主要是从旅游活动的各个因素角度进行考虑,所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也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但是随着旅游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出现,高等院校中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已不出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寻求物质享受的结果,而主要是寻求旅游中的经历和感受,以此来缓解工作或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压力。
4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高等院校从体验视角下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一定要本着为我国旅游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旅游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能够灵活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高级旅游管理人员。所以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明确以下两点:①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要清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不管是哪个模块,都必须理清其思路,明确不同课程模块的功能,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需要设置的核心课程等,否则就无法为旅游企业输送合格和优秀的人才。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要明确该模块打造高校学生牢固理论功底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足,则无法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应该定位其核心课程有基础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以及旅游效应研究学等多个基础课程。②要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的结构。高校教务处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具体课时安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室的使用情况等,来合理安排这两个方面的课时量。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中,基础旅游学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旅游体验运行管理模块中,服务礼仪课程开设后,其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两节。在辅助模块中,旅游服务学原理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学生实习阶段的时间应该安排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在不同的旅游部门实习,把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岗位中,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的时间安排在第八个学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之后,对于旅游管理实践有所认识,能够广泛理解在书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毕业论文中,对自己在实践中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从而为走上旅游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5结语
当大众化旅游时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学校,务必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应该从体验视角下重新考虑学校的教学过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以适应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小蕾.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5):14.
[2]方磊.岗位群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5-27.
一、基本情况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该校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为创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专业,1999年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截至2010年,为国家培养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600名、硕士40余名,并对全国各地高校和景区的进修教师、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围绕人才培养建议重组旅游师资团队,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机构设置框架的束缚,整合院内或校内乃至校外各种旅游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面向旅游景区的“六项全能”(满足食、宿、行、游、购、娱需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档次。在培养人才的环节上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 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旅游景区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区的运营,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铺路架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练的标准;在办学方式上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内外横向联系,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向国内高水平看齐、与国际接轨。依托所在的园林学院,面向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建设,培植专业特色。应特别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农村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二、团队建设任务
1、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组合模式,重点在学科创新与发展方面下功夫,在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学科的学术统一性,加速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平衡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
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林学、外国语等方面,这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还有一定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广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和林学等多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力量,打造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学科特色。
3、构建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目前学科没有教学科研载体,学科团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鲜有机会参加专业相关课题以及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影响力与学科知名度与国内同学科相较差距逐渐扩大,使得学科在专业前沿探求等方面机会少、后劲不足,从以往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学科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影响、统计方法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较少涉及学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术与方法、旅游规划技术、生态旅游核心技术等的相关应用性的研究,这与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应用研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没有教学科研载体作为学科团队交流的平台,学科师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出现研究方向与课题的重叠,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互初具优势,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课题方向较为集中,也无法体现目前学科所具有的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三、团队建设途径
1、研究与建设
(1)团队特色
①旅游管理学科团队由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此外,多为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的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团队教育背景多元,由园林、林学、地理、管理等组成,学术结构交叉性好、互补性强,学科发展比较平衡。
③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思想活跃、乐于进取,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
④注重与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团队教师在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⑤团队重视学科交流与对外拓展,与学界与业界均建立了广泛的交流机制,这些交流与合作为学科发展了拓展视野、加速了学科总体水平提升。
(2)专业特色
北京林业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在园林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吸收了我校园林教育的经验、融合了旅游学科的特点,形成了以园林学为背景,融生态旅游、旅游规划设计、景区管理、旅行社、会展企业等方向于一体的特点鲜明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3)课程特色
①课程门数多,课程体系完备。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三种类型,专业基础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解说、旅游调查方法、节事及活动策划、旅游英语、旅游综合实习等,专业核心模块包括旅游规划、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会展旅游策划与管理等,专业选修模块包括生态旅游导论、旅游地学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目的地管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英语口语、世界遗产概论、旅游社会学等,形成了“金字塔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培养目标。
②内容更新快,实践应用性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管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多,与产业活动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紧密与行业特点相适应。
2、配套建设
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教学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包括对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配套教学管理措施落实和制度建设等,简要论述所在单位为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1)创新性教学改革措施
①在对目前旅游行业发展和旅游教育对策研究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布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②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鼓励双语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
③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形式,推行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实习课程数量较多,主干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给工作实习或指导教师的科研和设计实题进行,科研与实践选题比例大于80%,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均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学科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多家旅行社、饭店、会展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为学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性课程奠定了基础。
(4)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建设主要是积极参加学校的网络教学建设体系,部分课程已进入教学平台,具有全套教学文件和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照项目任务书中关于在项目执行期间的改革活动规划,深入总结自项目生效以来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各项研究与改革,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各类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果等。重点论述项目研究的整体思想、调研结果、推进情况和初步实施效果。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Www.133229.cOm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引言
不同于一般经济管理学科惯常发展路径的产业活动发展在先,然后是经验积累到研究积淀,最后开展高等教育,我国的旅游产业、旅游研究和旅游教育都是随着改革开放、现代旅游活动的兴起,在1978年同时诞生的。在产业经验匮乏、理论准备缺失、专门人才极少的情况下,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创立,首先展开了我国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1981年,南开大学等8所院校开始招收旅游专业本科,展开了我国的旅游专业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很快(见下页表)。2001年,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点的招生,标志着中国旅游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学位层次结构的升级。2005年,我国的旅游高等院校的数量首次超过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公报,到2008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810所,在校生4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65所,在校学生40.46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1 775所,在校学生为84.46万人 [1]。我国已建成从中等职业教育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是我国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二级学科之一。
然而,在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层级提升的同时,却面临着尴尬局面——本科生和硕士生很难在行业中找到理想职位,博士生只能到高校任教的严峻就业形势。业界普遍认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眼高手低,容易流失,难以管理 [2]。而与此相反,高职生和专科生却受到旅游企业普遍青睐,就业形式良好。一方面,伴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从业人员;另一方面,由于旅游高等教育的同步发展,一般性人才已相对过剩,但创新型复合人才却供不应求。就业形势倒挂与学科建设的失效,引发了旅游高等教育界的持续反思。实践问题是其中对症结认识较为统一的看法。现行旅游高等教育包括实验教学体系在内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很好地适应旅游业行业特征和快速发展的需要,一直沿用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模式,一定程度制约了旅游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中明确提出,旅游高等教育“要以实践为起点”或“要更加符合实践的要求”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应着力提高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同时,哲学的实践观,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默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等均强调实践对个体发展、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研究内涵与研究进展
1.实践教学体系内涵。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是指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如生产劳动、专业劳动、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科研活动、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组成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教学体系。具体研究内涵内容包括:(1)培养目标要素,将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分解,并形成有机整体;(2)体系内涵要素: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性学习与研究氛围、教学条件的优化与组合、深化实践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开发等;(3)管理机制建设要素,包括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与质量评估体系与组织保证体系等。三个基本要素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应当围绕培养目标、建设内涵、机制保证三要素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设计与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症结分析。国外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基本状况是:(1)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方面,始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他们所提供的大多数实习、实训、实验能使学生很快熟悉新的领域;(2)实践教学目标:发达国家多重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比较典型的有以北美为主的cbe(competency ba
sed education)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cbe模式是一种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相当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突出特点,一是将学习同生产紧密结合;二是有企业的广泛参与;三是各类教育形式互通;四是培训与考核相分离,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3)实践教学方案:主要依据政府或行业制定的标准来制定教学方案,同时邀请企业参与制订教学计划。美国学者还提出,实践教学方法应当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转变。因为“技术性实践”难以解决综合性和复杂性的问题,而“反思性实践”则能通过对活动过程的省察,达到对素材、情景的探究和升华;(4)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聘请教师时,国外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如德国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发达国家的旅游管理专业多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5)实训基地建设:国外旅游院校通常拥有多形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同时,不少研究成果也佐证了增强实践教学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关联。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旅游管理权威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上就有学者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等作了论述 [5~7]。近年来,旅游研究人员也有不少相关成果,如,marnburg (2006)通过让学生模拟饭店管理层解决可能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对学生所做出的各种反应进行分析,以此引导课程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8];kelner与sanders(2009)针对旅游社会学课程提出如何将旅游融入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参与和实践教学分析如何使学生理解课程中涵盖的符号学、人际关系、文化三个旅游社会学重要维度 [9];holmes与papageorgiou (2009)运用澳大利亚全国统一的学生满意度调查(national student satisfaction survey,nsss)分析如何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旅游管理教学质量,其中包含对实践教学的反馈信息研究,强调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创新性培养 [10];busby 与gibson (2010)介绍英国旅游教育界的做法,众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竞争力,将学生派往海外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实习 [11]。
国内学者也对实践教学作了不少研究。如,王永生等(2006)指出应当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12];赵运林(2008)认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突破口 [13];曹国新(2009)对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进行研究述评,指出开展交叉研究、实证研究、中外对比以及改善旅游实践教学的制度环境,是提升我国旅游实践教学研究的基本办法 [2];冯滨鲁等(2010)认为,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更新观念,突出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拓宽育人途径 [14]。唐跃工(2009)提出构建高等旅游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15]。但是发表在国内高等教育核心期刊上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不多见。国内旅游研究人员对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国际经验介绍等研究较多,这与旅游管理学科“前范式”发展阶段相吻合。但是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学科研究的深入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以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协调中出现各种问题。其中突出矛盾即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这与专业发展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研究及有效性评估缺乏不无关系。
比较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体系状况,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实践教学设计形式单一、课程内实习实践教学比例偏少且流于形式、科学研究性质的实践教学内容匮乏、与行业对接性不足、实习实践基地数量不足且类型单一、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估、不能与时俱进,未能与产业发展相契合等等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在旅游管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中,国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战略眼光与决策能力培养,而我国偏重于对理论的掌握。总之,持续优化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极为重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培养目标要素——建立以培养良好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它既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同时,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也是先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实践教学目标的改革无疑是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重要内容。
职业意识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按照cbe模式,职业能力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本职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
领域)、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这四个方面都能达到方构成一种专项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其中职业意识的养成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灵魂。只有使知识和技能紧紧依附于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才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具有专业灵魂,才能够得以有效应用。实践证明,学生在学校或岗前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特别是良好的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就容易产生思想障碍,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研究发现,大部分旅游院校在大一和大二期间,普遍接触的还是大量基础课程教育,一般到大三才陆续接受专业课学习。学生的专业实习也一般安排的毕业前夕。这种教育体制对旅游这一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言极不协调。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安排,从学生进校即开始导入职业意识,增加学习初期阶段认识实习时间与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更早的接触专业知识,夯实学生的专业素养。
因此,在实践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分阶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
2.体系内涵要素—— 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创新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核心目标指导下构建教学体系内涵要素,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性学习与研究氛围、教学条件的优化与组合等(见上图)。本实践教学体系融入创新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良好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为核心,分为三个层次、四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安排上采用“四年不断线”模式:
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次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背景,通过认知实习、课程内实训等注重让学生建立起旅游产业的系统概念,让学生掌握与专业技能紧密相关的外语、计算机、法律等通识,并通过实践训练,增强科学素养。第二层次的重点是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与基本职业技能。通过课程的实验训练,了解科学基础创新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技术理论的学习,并在实践过程中构建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素养。第三层次通过专业方向课程拓展课程段的实践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等综合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进而向学以致用过渡。
三层次教学经由四大实践教学环节完成:(1)课程内模拟实训: 即课程实践教学。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积极推进改革,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教学手段,推行模拟情景教学,将理论知识通过模拟实训的方式加以演练,掌握基本的操作规程。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校内仿真实训:为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先进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设施和教学仪器为依托,加强校内仿真实训。主要包括实验性仿真与实践性仿真。前者以课程内实习实践为主,随课程教学一并进行,后者以专题模块为主,依托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基础技能训练,如旅游业口语交际实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训,以及职业技能实训,如导游模拟、形体训练、酒店管理及技能训练、旅行社业务训练等。(3)校外实习实践:1)企业见习实训:主要是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和调查研究,使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操作规程及实际工作情况,加深学生对行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了解行业的动向,从而掌握行业需求。2)实习顶岗实训:实习顶岗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的过程,能够实现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下进行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加深职业认识,同时也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帮助学生为将来的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旅游行业这种实践经验需求强的行业提供充分的前期准备,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管理机制建设要素——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评价、建立“双师型”队伍。结合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实践教学改革与多种形式的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文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实践教学网站,实践教学适时信息并跟踪动态发展,交流实践教学经验和成果,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在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全方位评价机制,包括学生自评与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同行与顾客评价、实习单位上级评价等。通过实习报告评价、事后实践能力考核、全程式跟踪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在实习时的实践效果、工作态度、钻研精神、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尤其是注重与国家职业资格评价标准对接的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通过激励、导向和诊断来确保培养出真正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旅
游管理专业还必须以产教结合为桥梁,通过引进、培训、深造、实践等途径来打造“双师型”教师。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双师型”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种特殊要求,它与普通本科高校无关。但事实上,本科教育也需要“双师型”教师,这种需求来自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的调整和改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对应用型学科专业以及技能的求知欲。“学者型”与“实践型”兼备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必然需要。因此,应当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参加挂职锻炼;从旅游企业引进优秀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一线;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2009-09-28).cnta.gov.cn/html/2009-9/2009
-9-28-9-30-78465_3.html.
[2]曹国新.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1):67-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35.
[4]新华社.2010-02-28.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
-02/28/content_13069032.htm.
[5]jafari,jafar and j.r.brent ritchie.toward a framework for tourism education: problems and prospe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1,(1):13-34.
[6]pollock,ann and j.r.brent ritchie.integrated strategy for tourism education/trai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4):568-585.
[7]koh,yong k.tourism education for the 90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4,(4):853-855.
[8]marnburg,e..“i hope it won't happen to m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students’ fear of difficult moral situations as managers [j].tourism management.2006,(4): 561-575.
[9]kelner,s.and g.sanders.beyond the field trip: teaching tourism through tours [j].teaching sociology,2009,(2): 136-150.
[10]holmes,k.and g.papageorgiou.good,bad and insufficient: students' expectations,perceptions and uses of feedback [j].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 tourism education,2009,(1):85-96.
[11]busby,g.d.and p.gibson.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ternship experiences overseas: a british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 tourism education,2010,(1):4-12.
[12]王永生,刘拓,章梓茂.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48-50.
[13]赵运林.实践教学: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51-52.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