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00:26: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礼仪礼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
2、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社交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
3、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
(来源:文章屋网 )
我是个懂礼貌、讲文明的人,谁见了我都会说:“哎呀,这孩子好懂礼貌啊!”可是谁又知道,我原本也是一个不是很注重礼仪、礼节的人,却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我。
以前,我很懒,不爱收拾房间,房间里这儿是书,那儿是衣服,简直乱了套。我也不是很注重衣着讲究,只要能穿就行,随便找一件衣服套上就出门。言行方面,我也不太注重,遇见老师同学,我也不怎么和他们打招呼。我还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一点都不循规蹈矩,在公共场合,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一点也没有女孩子应有的矜持。一天下来,我脸上到处是污点,衣服脏乱不堪,还掉了一颗扣子,妈妈说我是只“小花猫”。老师和家长都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不但学习好,也要注重礼仪礼节。”我却耸耸肩,总是把劝告当成耳边风。可是……
有一次,老师在班上宣布选拔礼仪之星,班上很多同学都被提名了,我满以为我成绩好能选上,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落选了。下课后,同学们对我指指点点“瞧瞧她,成绩好又怎么样?不注意礼仪,竟然连礼仪之星都评不上!”“就是就是,一天到晚邋遢极了!她要能评上礼仪之星?我看太阳从北边升起来了!”……我心里不服气,可却有口难辩。我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改变自己!一定要评上礼仪之星!
回家后,我先把房间收拾了,先整理书架,将书按一定顺序和规律排好,“咳咳,好多灰!”我这才发现:书架很久没收拾,上面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先将书架擦干净,再将书摆放上去。接着,我将那些脏衣服塞进洗衣机,将整个房间扫了一遍,嫌不够干净,再拖了一遍,总算把房间收拾干净了,我望望整洁的房间,再看看满身灰尘的我,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连忙去洗澡。洗过澡后,看着干干净净的自己和房间,心里暗暗嘀咕道:“其实整洁很好嘛!”第二天去上学,遇到老师,停下脚步,行了个队礼,僵硬地说出:“老师好。”老师向我点点头。我又向前走去,遇到了佳,我微笑着对她说:“嗨,今天怎么样?”佳看着衣着整洁、礼仪规范的我,一脸的不可置信,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难道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笑了笑,凑到她耳旁,轻轻对她说:“从今天起,我要改变自己,忘掉原来那个我吧!现在才是真正的我!”说完,我便走向教室,留下佳在那里定住,一脸惊愕。很快,同学们发现我变了,因为那次评选,我彻彻底底变了:仪表整洁了,行为规范了,言行得体了。再也见不到原来那个邋遢的我了。
1.办公室日常迎宾。秘书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的客人,既有预先约定的,也有临时无约的“不速之客”。不管是有约的还是无约的,秘书都应热情地以礼相待。
当来宾若是熟悉且依约前来的,秘书可亲切地与其握手并礼貌地将其引到事先安排好的会谈地点。对首次到访的来宾,不管有约无约,秘书都应诚恳地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或确认或恭敬而礼貌地询问来宾身份,并与其握手致意,必要时可与来宾礼貌地交换名片。对有约的、重要的,或是远道而来的来宾,为了表示郑重、尊敬和热情、友好,主人(多数是秘书)应提前到达预先约定的地点或本单位的大门口、办公楼下恭候来宾。当来宾乘坐的车辆驶近时,应面带微笑,挥手招呼致意,以示“我们在此已经恭候多时了,欢迎您的光临”之意。
2.办公室之外迎宾。有时,秘书必须陪同或代表领导到机场、码头、车站等交通场所迎接来宾,或在接待活动地迎接来宾,这相对于办公室日常迎接来说,程序更为复杂些,礼仪礼节要求也更为讲究。迎宾时,主人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来宾到达后,主人应上前热情地招呼、问候,然后或自我介绍,或互相介绍,或交换名片。如果与来宾是初次见面,秘书可事先准备好写有如“欢迎XX公司XX先生一行”之类醒目文字的接站牌。
对重要的来宾,可在交通场所或特定的地方举行一定的欢迎仪式。必要时,要安排迎宾线,即在迎宾时,为了表示隆重,同时也便于主客双方相互致意,主方人员列队迎接来宾。迎宾线可安排在门内,也可安排在门外,但一定要面向来宾方向。迎宾线的迎接人员要按职务的高低排列,排列方式可是“一字式”或“雁字式”。(如图)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
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俗话说“是真精神自风流”,在世人看来,大学校园、大学生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自古以来他们一直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薪火的职责。作为社会文明道德宣传的前沿阵地,高等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容忽视,但同时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校的体育教育环境,却恰巧可以和应该成为强化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1“礼仪”和“体育”的自古渊源
(1)西方礼仪的来源:爱琴海地区和希腊一直被认为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千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指出,德行就是公正。他说:“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西方体育的来源:体育竞争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身体竞争的思想观念是当时最主要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之一。人们对优美身体与强健体魄的追求渗透了身体竞争的思想观念,并暗藏着体育竞争精神的思想萌芽。虽然古希腊对人的认识基本上是建立在“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但它所蕴含的“人的身心既善且美”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人与体育关系的本质认识的积极观念。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念都强烈反应了古希腊社会对于身体崇高性的认识,身体的健与美会在体育竞争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和升华。希腊人认为:对抗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这成为西方文化有的一种气质。
因此,可以说西方“礼仪”和西方“体育”都是从古希腊发源并衍生的,对后来的西方乃至东方世界的人文文化和竞技运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可以说“礼仪”和“体育”自古就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2学校礼仪的内涵
“礼仪”的定义很广泛,总的说来就是能够与周围的社会成员随时保持一种友善的关系。中国人所谓的“德”就是如何对待别人,如何成全别人,所以礼仪中所讲究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多替别人着想。大学生这个有着较高素质的特殊群体,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度和时代,这个称号都是一种文化层次的体现,是一种责任的象征,都是一个将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带进社会的领军群体。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语言、举止、习惯、礼节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在几百年前,由于人们互不往来,所以不成什么问题,但是随着现代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的开通,使得世界越变越小,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东西方距离也越变越短。而现代文明礼仪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规则,而是因历史渊源建立起来的,被全世界公认的长时间形成的原则。也许这些规则与我们原有的有所不同,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早已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民间与国际上的交往也日益广泛,所以作为高校学生,不仅要学会把握这些礼节、礼仪,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同时带领其他社会成员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当中。
3体育教学环境与礼仪教育的关系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实存在一种自然的渗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在基本动作训练、形体训练、健美操训练等多种训练中都对细节动作有着很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这无形当中就与我们常常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中所要求的个人仪表礼仪、形体礼仪、举止礼仪等等自然而然地互相吻合。再则,礼仪教育中我们常常指导学生要做到“举止优雅、大方、庄重、精神饱满”,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等,这些又正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同时,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没有办法相比的特殊优势,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和礼仪教育的相互渗透作用,就可以在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风度有魅力的现代人。
可见礼仪教育存在并渗透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体育教学又至始至终蕴含着礼仪教育,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一种关系。
4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贯穿礼仪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4.1在日常体育教学课程中贯穿日常礼仪教育
高校体育日常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基础教学阶段,除了可以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便于学生下一步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可以就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精神面貌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训练作用。比如:
(1)通过最基本的上课集合、点名,下课集合、解散来规范学生“在不同场合应遵循不同规则”的基本礼节;
有学者研究发现,殷商时代的祭祀十分频繁,需要安排很精致的礼器,盛放丰盛的祭品,奏乐唱歌,顶礼膜拜。祭祀之后,必得将祭品分给大家吃掉,这便是宴饮的雏形。到了周代,周公加以变革,把一部分宴饮从祭祀中剥离出来,设宴饮之法,成为人们在一起宴饮所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2]。随着历史的绵延,筵席得到长足发展,食礼也几经变化而趋于丰富完善,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蕴却基本未变,体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内容与细节令人惊叹。通过阅读古籍文献可以发现,作为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便有如下纷繁复杂的程序:首先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孟子曰“迎之致敬,以有礼”;宾至,互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循就座次;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座次方位同样大有讲究,一般以座北面南为尊,是餐桌的上首;座东面西次之;座西面东再次;面北为下首。北为“乾”,为天,是历代君王面南登基的大位,是至高无上的乾位。东边是古人崇拜的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北之左,“吉事尚左”(《老子》),仅比上首次。西在北之右,再次之。下首通常为主人座位,最次。至于席间之斟酒上菜的规程,《礼记·曲礼》中记载:“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意思是说,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边,调味品放在面前的位置,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酒置右边。“取食皆以右手,其数取者置在右,为便也。而醯酱每食必用,故置在内,俾尤近,以便沾濡”[3]。再如《管子·弟子职》中载:“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中列,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这里也是讲上菜次序及位置摆放要求。饮食之礼,《周礼》《仪礼》《礼记》以及尤同人的《真率会约》、沈存西的《殇政》等古籍文献中均有很多记载,其博大精深可见一斑。通过上面谈到的中国宴饮古礼的大致内容,可以看出它如下的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有序原则。宴饮礼仪讲流程、分等级,程序、座次、上菜规程等莫不如此,充分体现时空纬度上的有序性。其二,人文道德原则。宴饮礼仪反映行动者的内心修养和价值观念,如主人设宴,对宾客要正式邀请,宾客赴宴也要有礼节;席间的上菜次序及位置摆放,宾客间的敬让,无不体现出宴饮礼仪的人文道德原则。对食色之欲的看法及处理方式,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可能是主要的部分。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才形成了各地不同之民族与文化[4]。其实,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正是由于对饮食问题所达成的一致性理解才形成了共同的宴饮文化。它为其持有者提供行动的预设性与合法性,从而产生一种较为稳定的特征与模式,宴饮礼仪才能逐步形成并存续下来。在下面的论述中,笔者将宴饮礼仪视为一套社会秩序,分析这套秩序规范何以形成,如何在人们实践中发挥作用。
二、宴饮礼仪的社会文化意蕴解读
1.秩序的形成机理。
(1)共同文化基础。任何行为的发起者必然是具有相应活动能力的当事人。当这些人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资料库时,就有可能对某一事物达成一致性理解,进而形成新的共同文化。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便存在这样的分享共同文化人格的群体,他们深谙中国传统的哲理观、价值观、宗法制与伦理观念,依托设定行动者处境的源泉——共同的“生活世界”,在历史的绵延进程中,逐步建构起对饮食问题的一致性认识,孕育高度专门化行为的本土理论,引导群体社会行为的类化与标准化,从而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模式化宴饮礼仪。从词源学入手,通过解析“礼”与“仪”,便可由字的内涵管窥中国人的“共同文化”。“礼”古为“禮”。“豊”本为饮食和行礼之器皿,在字中也兼表字音。于是,此字的本义便涉及通过举行和饮食有关的活动来展示仪礼,以祭神求福。《说文解字·示部》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禮”古又作“豊”,《六书正伪》解释说:“豊即古禮字。禮重于祭,故加示以别之。”另外,礼仪之“儀”(仪)在《说文解字》中被注解为:“己之威仪也。从我羊。”礼仪包含着“仪式”,仪式中包含古代祭祀等场合时所进行的活动规范。古语中“儀”又通“羲”,从羊从我,其本义也多被解释为与饮食和祭祀有关;“羲”也通“宜”和“谊”,故而引伸为合宜的道德和行为,以及情谊和友谊等。这里昭显了中国古人的文化心理,是这个群体的共同文化和宴饮礼仪形成的基础。
(2)分类与建序。上文说,宴饮礼仪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有序性,而有序的建立是依赖于分类的。这是区别对待人与食物的前提,人们往往通过分类在环境中创建秩序与身份,使之化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认为:“人们都把他们自己的社会环境看作是由其他参与者与被必须遵守的界限划分开的人们组成的。”[5]在宴饮礼仪中,座北面南为尊,座南最下;上菜要先菜后羹;置菜要脍炙处外;醯酱处内等等,这些无不涉及诸如尊卑、先后、内外、正误等的分类。当群体对这些分类方法与内容达成共识,也便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与信条,进而建构为一套秩序规范,经过标准化、社会化,具有了权威性后,便能够在实践者经验间发挥仲裁和调协作用。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布鲁默曾将诸如家庭宴会、结婚典礼等集体行式视作“共同行动”。他指出,共同行动是由参与者共同定义的,这些共同定义用于说明在群体生活的广大的领域内联合行动的规律性、稳定性和反复性。它们是在文化概念中设想的、既定的、规定的社会行动的来源[6]。因此,我们可以说,宴饮礼仪的形成,就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群体对筵席秩序所达成的共同定义,约定俗成。秩序规范一旦形成,势必会反过来作用于群体,设若群体能够积极遵从于规范,与秩序保持平衡关系,那么这种现象也便有了演化为一种习俗传统的可能。
2.遵从秩序的动因。
(1)礼仪的符号意义。行为主体参与具有某些秩序要求的活动,首先应该源于他们对活动意义的认同。布鲁默认为,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在无数行动中的任何行动,个人对自身指定了各种不同的对象,赋予它们以意义,通过一个“自我暗示”或者自我交流的过程,判断它们对自身行为的适应性并根据此种判断做出决定,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以符号为基础的解释或行动所赋予的意义[7]。宴饮礼仪便是具有丰富意蕴的符号体系。符号作为重要的概念,与人类学中的交流、意义等理论密切相关,涉及信息的媒介和信息的组合、传递与表达形式。另外,符号还涉及翻译与阐释,即转换与理解不同领域和层次之间的那些不同背景和氛围下的信息,也涉及在阐释过程中信息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同一性”的问题。在人类学中,符号被视作一种交流策略,以及和社会环境一起进行交换的话语方式,正如礼仪的符号表达和意义的传递[8]。某种动作或安排,特定的语调与眼神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对外在的象征符号的探测和解释,也便成为理解一种文化的渠径。可以说,人们遵循礼仪的规范而采取行动,前提便是对秩序之所以存在的意义的预设,行动者懂得依照此规范行事便可以获得其意义。具体到宴饮礼仪上便是,在饮食过程中,应依个人的身份地位行事,敬重尊者与他人,对食品的选择、食用的量度均应体现出个人的高贵品德,做一个有涵养的人,所谓“于饮食中见人品”。谙知其意义,人们就会自觉而又谨慎地依据他所属的等级的习尚和“礼”的要求,处理自己的行为,遵从规范,做到彬彬有礼,风度翩翩,彰显文雅与庄严,故而有“礼显示为美”的说法。餐桌上的种种特别安排也可以视作符号式行为,是有意图的创造和表演活动。我们可以通过领会行动对于当事人,对于生活世界中的时空坐标所具有的意义,理解行动者的主观性意图。举行宴饮,人们不仅可以交流情感,或表现他们的作用,追求他们的利益,还可以在这种特定社会结构中彰显各自的修养、地位与权力,也就是说,意义的背后就是昭示深层的自我。
(2)规训社会的要求。法国理论家福柯将存在有一系列秩序的社会视作一个规训的社会。他说,秩序“被用来对个体进行分配、分类,在空间上固定他们,提取他们最大的时间和精力,训练他们的身体,对他们的连续行为进行编码,把他们保持在理想的能见度中,用监视机制包围他们,将他们登记注册,在他们之中建构一套累积、集中化的知识”[9]。“规训”包括了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监控的监督措施,为奖励顺从、惩罚抗逆而设立的各种考核制度。行为心理学的创设人华生认为,事物的存在只有在能够观察和考核的时候才可以被预设,强调考核制度的重要性。可以说,在宴饮活动这种“全景敞视”的场合中,餐桌上的礼仪就是一套对活动参与者进行规训的秩序,礼仪的内容就是那一套被建构的“累积、集中化的知识”。宴饮礼仪进行规训的最终目标和结果就是将活动规范化,使其可以被观察和考核。当然,这套秩序并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实施的强制性,它是有着集体基础的一套道德价值判断的体系。作为人们奖励顺从、惩罚抗逆的考核制度,它保证并监督着礼仪的实施过程。如果有人做出了与规则不一致的行为,他便有可能被群体成员当作离异分子,从而受到议论和诽谤。用玛丽·道格拉斯“错置的事物”的理论来看,这些不按既定规则行动的人还可能是“不洁”的,甚至是“危险”的。适如宴饮时的座次,各个位置所属虽未言明,但实际都是文化制度、社会规范先前预设好了的,它通过定位来区别对待各个肉体,是身份符号的直接体现。它表现出了很强的等级性与分层结构,可将之视作“互动仪式”中的人际关系实践。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认为,反映不平等关系的重要方面,就是遵从和举止。遵从,是指对他人表示尊重的一种仪式,而举止就是表示尊重姿势的实际过程。宴饮礼仪便具有明显的此类特征。如果有当事者的举止没有遵从这种规则,发生了偏离行为,他将至少被视为无知或不礼貌、无教养,所谓“时所忌,犯则不恭”。这是群体对犯禁所做出的威慑,礼仪在这里作为等级制度的外化形式,维护着社会科层结构的存在。人们在这个牢笼里不自由,可是依然需要向礼仪要求的规则靠近,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通过一定的自我约束来净化自身行为,实现自身的相对自由。在中国传统社会,宴饮礼仪作为礼制的一种,发挥着着礼治的作用,即通过维护和协调人伦、等级关系,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局面。因此,一定程度上讲,遵守规范就成了一个社会集体对其成员的要求和社会成员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集体应尽的义务。社会成员只能按照礼仪所规定的规范结构行事,才可以避免“失范”及由此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 大学生;文明礼仪;体育
文明礼仪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也一向以“知书达理”作为传统美德。灿烂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它虽然更多地表现为种种外在形式,但却反映着精神文明的深刻内涵。同时礼仪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越来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民族的礼仪修养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和精神风貌,在大力提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继承与发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礼仪教育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但近些年来我们也看到许许多多道德沦丧、野蛮粗俗、低级文化等社会现象在高校的大量涌现,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甚至被众多媒体和用人单位指责缺乏起码的礼节礼貌,并提出大学生应当在就业前好好补补相关的仪礼课程。
俗话说“是真精神自风流”,在世人看来,大学校园、大学生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自古以来他们一直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薪火的职责。作为社会文明道德宣传的前沿阵地,高等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容忽视,但同时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校的体育教育环境,却恰巧可以和应该成为强化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1 “礼仪”和“体育”的自古渊源
(1)西方礼仪的来源:爱琴海地区和希腊一直被认为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千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指出,德行就是公正。他说:“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西方体育的来源:体育竞争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身体竞争的思想观念是当时最主要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之一。人们对优美身体与强健体魄的追求渗透了身体竞争的思想观念,并暗藏着体育竞争精神的思想萌芽。虽然古希腊对人的认识基本上是建立在“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但它所蕴含的“人的身心既善且美”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人与体育关系的本质认识的积极观念。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念都强烈反应了古希腊社会对于身体崇高性的认识,身体的健与美会在体育竞争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和升华。希腊人认为:对抗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这成为西方文化有的一种气质。
因此,可以说西方“礼仪”和西方“体育”都是从古希腊发源并衍生的,对后来的西方乃至东方世界的人文文化和竞技运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可以说“礼仪”和“体育”自古就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2 学校礼仪的内涵
“礼仪”的定义很广泛,总的说来就是能够与周围的社会成员随时保持一种友善的关系。中国人所谓的“德”就是如何对待别人,如何成全别人,所以礼仪中所讲究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多替别人着想。大学生这个有着较高素质的特殊群体,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度和时代,这个称号都是一种文化层次的体现,是一种责任的象征,都是一个将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带进社会的领军群体。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语言、举止、习惯、礼节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在几百年前,由于人们互不往来,所以不成什么问题,但是随着现代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的开通,使得世界越变越小,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东西方距离也越变越短。而现代文明礼仪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规则,而是因历史渊源建立起来的,被全世界公认的长时间形成的原则。也许这些规则与我们原有的有所不同,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早已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民间与国际上的交往也日益广泛,所以作为高校学生,不仅要学会把握这些礼节、礼仪,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同时带领其他社会成员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当中。
3 体育教学环境与礼仪教育的关系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实存在一种自然的渗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在基本动作训练、形体训练、健美操训练等多种训练中都对细节动作有着很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这无形当中就与我们常常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中所要求的个人仪表礼仪、形体礼仪、举止礼仪等等自然而然地互相吻合。再则,礼仪教育中我们常常指导学生要做到“举止优雅、大方、庄重、精神饱满”,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等,这些又正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同时,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没有办法相比的特殊优势,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和礼仪教育的相互渗透作用,就可以在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风度有魅力的现代人。
可见礼仪教育存在并渗透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体育教学又至始至终蕴含着礼仪教育,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一种关系。
4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贯穿礼仪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4.1 在日常体育教学课程中贯穿日常礼仪教育
高校体育日常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基础教学阶段,除了可以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便于学生下一步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可以就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精神面貌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训练作用。 比如:
(1)通过最基本的上课集合、点名,下课集合、解散来规范学生“在不同场合应遵循不同规则”的基本礼节;
(2)通过对上体育课应该穿着的服装、鞋袜的要求来规范学生“视场合而定自身穿着服饰”的服饰礼仪原则;
(3)通过上体育课时要求学生在指定地点准时集合,按时出勤,生病或者有事要及时请假的考勤制度来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学会懂得尊重老师、尊重他人即“尊重交往对象,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首要社交礼仪道德规范,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在体育课的队列练习中,目的是通过简单的练习来规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并能构筑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同时这又符合人际交往礼仪中必须遵守的两大白金法则——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其中良性互动的重要规则就是善待别人,学会换位思考;而有效沟通中真正的沟通高手就是一个“听的高手”——听全、听清、听懂,在体育环境中的队列练习正好就这两方面都加强了训练。
4.2 在日常体育竞赛中贯穿礼仪教育
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认为体育对身体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虽然刚开始的古代体育思想本身就具有很重的军事烙印,但这种军事体育思想所隐射的竞技精神却很早就出现在当时希腊人的体育场上、辩论席上、角斗场上,以及各类大小战场上,甚至出现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世界上举办的各种体育竞赛也正是秉承了这样一种竞技精神的结果,同时在形式、方法和内容上更加显得多种多样。
众所周知,体育竞赛的过程与结果常常对参与者和观众的影响都是极大的。比如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双方有时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相互指责对方,用一些污言秽语互相谩骂攻击,甚至动手伤人;有时候竞赛队伍内部为了偶尔的失利而互相埋怨,百般指责,不惜伤害自己队友的感情;又或者有时候竞赛双方借口裁判不公,侮辱甚至动手殴打裁判;有时候却是铁杆粉丝们将所谓的怒气任意地撒在队员和裁判身上等等体育竞赛暴力的出现,让我们在感叹的同时又必须大力提高体育竞赛的相关礼仪教育,在高校的体育环境中正是这种教育得以加强的最有利场所。在学校体育课上,老师们正好可以利用社交礼仪中的“特殊场合的礼貌和行为举止”相关礼仪规则来灌输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事原则,比如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懂得人际交往中要“以礼相待,以礼为荣,以礼为乐”,而“礼者,敬人也”;懂得“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教养”的基本礼仪理念。这对培养新时代有道德有修养的大学生是很重要的。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懂不懂得规范,就涉及教养和修养的问题;其次讲不讲规范,则是一种个人素质问题。
4.3 在余暇体育活动中贯穿礼仪教育
其实,除了我们大家都经常谈论的“智商”、“情商”、“财商”等等字眼,越来越多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开始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的“体商”,即提高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热衷程度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水平。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的家长们认为体育教育对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坚信一个热衷于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除了能够确保将来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够在未来事业发展、家庭生活中为自己增添成功的砝码。这些体育活动更多的不是来源于课堂体育,而是在日常的余暇时间所进行的体育活动。
一般来说,无论体育运动还是余暇体育活动往往都是一些群体参与的活动,因而培养青少年的“合群”性格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人都希望自己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亚里斯多德曾经说:“一个人若不和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只兽。”马克思也告诫过:“人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时候老师就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大学生们多多结交一些爱运动、体能好的伙伴,多参加一些积极健康的、趣味性强的余暇体育活动,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好处:
第一,通常,热爱运动的人大都是具有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适应能力,较高责任感、能吃苦及较强合作精神的人,通过与他们接触可以带动并提高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刻意培养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和一种与人合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生态度;
第二,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掌握与各种人交往的技巧。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如果不注重对象,不注重细节,有时就会出现无效沟通,甚至交往失败。而礼仪就是一种沟通技巧,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5 结语
综上所述,青年学生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是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通过运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团结、机智等品质。而加强礼仪教育是每一个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环境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和提高文明礼仪的规范教育和实际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使他们随时保持一种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成为一个心理和身体都健康的人。因为意志品质的培养将会影响青少年的一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更是大学生们一生的福气。
参考文献
[1]靳羽西. 魅力何来——做一个有风度、有品位、有修养的现代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社交礼仪,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社交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交往不断增多,讲究社交礼仪越来越凸现出它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机关干部,主要是与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在工作交往中更应当注意礼貌礼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谦逊和蔼,文明礼貌,保持一种有素质,有修养的良好形象。
实践证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明,讲究社交礼仪,也是做好人的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接待来访者,百姓来向你反映问题,而你举止不得体,讲话粗鲁,心不在焉,就会缺乏信任度,引起来访人的反感,甚至可能反目为仇,不欢而散。而要是来访者反映情况,你彬彬有礼,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就会给人一种有信任度的感觉,让人家满腹牢骚而来,满意高兴而去。同样是接待来访者,讲不讲究社交礼仪,注不注意礼貌礼节,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增多,社会礼仪也显得更加重要。为适应这个新形势,机关工作场所十分需要有礼仪礼节的氛围。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机关工作的“主体”,要有效地做好日常工作,亟待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更新观念,适应形势。懂得机关礼仪是社交礼仪的重要方面,明确讲社交礼仪与做好机关干部的关系,正确认识在机关日常工作中讲礼仪礼节与做好机关日常工作关系的哲理,从而提高讲究礼仪礼节的自觉性。
[中国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4-0136-07
一、人生仪式与诞生仪式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从仪式的性质角度看,仪式包括过渡仪式、历法仪式、交换和共享仪式、磨难仪式、宴会仪式、禁食仪式与节日仪式和政治仪式等。在人类学研究中,过渡仪式又称之为“人生仪式”、“人生礼仪”或“人生仪礼”。人生仪式指的是人在其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如诞生、成年、婚礼和葬礼所经历的仪式过程,诞生仪式、成年仪式、婚礼仪式和葬礼仪式成为人生仪式的主要表现形态。
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仪式不仅是其年龄增长和生理变化的阶段性标志,更重要的是在其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家庭、宗族(家族)以及社会等组织形式对其地位的规定和角色的认可。在人生旅程中各种仪式伴随着人的成长的各个阶段,人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都需要借助于特定的仪式来显现其在人生不同阶段所应占有的社会地位和所应担当的社会角色。每一次的人生仪式过程即是一定社会的文化和道德规范对个体进行理想人格塑造的过程,是个体成长中不断适应共同体文化和规范的过程。因此,人生仪式是个体生命社会化必经的程序和阶段性的标志,它以文化展演的方式与社会价值、、生计经验等联系起来,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共同体以及个人所认同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仪式体现着一个族群或共同体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整合、团结和激励的功能。人生仪式是“构建与维护建立人类社区的社会纽带(social bonds)”。从族群或共同体伦理的角度看,人生仪式能够凸显族群或共同体的价值规范,为家族、族群或共同体成员提供相互的感情慰藉,从而强化群体内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群体注入勇气和毅力,统一群体成员的步调,促进家族、族群或共同体的团结。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看,人生仪式的主要参与者大多是具有血亲伦理关系的人,这就使得人生仪式弥漫着浓重的伦理意味,长幼尊卑的伦理秩序、家庭(家族)的团结友爱等道德内容得以充分展现,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情境化特征的道德教化“场域”,族群或共同体以及家庭(家族)的伦理价值观通过人生仪式而渗透于仪式参与者的心灵世界,能够有效地实现道德教化的功能。因此,参与仪式的过程即是仪式参与者确认个体道德权利、明确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过程。
诞生仪式是人生仪式的起点,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哈尼族历来重视生命的延续,婴儿的诞生是哈尼族生活中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婴儿诞生不仅是新生命从无到有的关键性转折点,而且还意味着一个家庭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村落和民族力量的壮大。因此,婴儿一出生就需要举行一系列诞生仪式以得到神灵的庇护,得到祖先和家庭、邻里和社会的承认。在哈尼族的诞生仪式中蕴含着诸多的伦理文化内容。
二、哈尼族诞生仪式的展演过程
哈尼族的诞生仪式主要包括:降生仪式、保魂和处理衣胞仪式、命名仪式、见天仪式、认舅舅仪式、贺生仪式。
(一)降生仪式
在传统上哈尼族产妇都是在家里生产,通常由村里手脚麻利的女性长者接生。临产前,婆婆要在产妇的头顶上轻轻按一下,祝愿儿媳生产顺利。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产,就要取产妇丈夫的一条长裤,让产妇枕于头下。哈尼老人们常说,新生儿降生的时候,脸面朝上、响亮啼哭三声是最吉利的。云南省绿春县大兴镇一带的哈尼人认为,婴儿出生时最先哭出来的三声有着特殊的含义;第一声是向天神奥玛报告,第二声是向自己的父母报告,第三声是向寨子里的左邻右舍报告。云南省红河县乐育乡和洛恩乡的哈尼人认为,婴儿啼哭的第一声是向天地宣告婴儿已经降临人世,第二声意味着婴儿一生中要拥有数以万计的粮畜,第三声表达了婴儿要健康长寿的心愿。
(二)保魂和处理衣胞仪式
新生儿出生后通常由奶奶或邻居女性长者用温热的井水为新生儿清洗全身,包裹好以后抱给爷爷奶奶看,老人抱过婴儿便口念祝福的吉辞,然后用手指将锅底黑灰在婴儿的脑门上轻轻一点,并给婴儿取下乳名。若爷爷奶奶已经去世,则这个仪式可以由婴儿的父母或者接生者完成。之后,产妇才可以给孩子哺乳。
新生儿有了乳名后,家里要用一只鸡(男婴用公鸡、女婴用母鸡)献祭祖先,向祖先报告家中新添了人口以及具体诞生的时间、性别、名字,请祖先神灵一如既往地保佑子孙平安、幸福。然后再由婴儿的母亲或爷爷奶奶一边念着婴儿的名字和祝福的话语,一边在新生儿的手腕上拴上保命魂的黑色棉线。如果是“撞名”的婴儿,则请撞人的取名人为其拴线。拴线人边拴线边唤其乳名,并送上祝福的话语。
在哈尼人看来,新生儿的魂魄还不稳定,阳气不够,比较微弱,容易招来阴邪。因此,人们往往把婴儿的夭折归咎于婴儿的灵魂逃回到“阴界”去了。为此,除了给新生的婴儿叫魂保命之外,还要认真仔细地处理婴儿的衣胞。哈尼族处理衣胞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将衣胞埋在自家门柱两旁的泥土地里,男孩的衣胞埋在门柱左侧,女孩的则埋在门柱右侧;二是将衣胞焚烧后装入一节竹筒中,掘坑埋入自家堂屋中;三是在火塘边掘开一个小洞直接将衣胞埋入。虽然衣胞处理的方式不同,但是所表达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把婴儿的灵魂长久地留在人间,让婴儿长命百岁。
婴儿出生后,婴儿的父亲要抱着一只鸡到婴儿的外婆家报喜。哈尼族习俗规定,生男孩就抱一只公鸡,生女孩则抱一只母鸡。因此,外婆家不用问就可以知道嫁出去的女儿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抱去的鸡并不杀吃,而是留着再找一只鸡来与之配成对,然后让婴儿的父亲带回家去。这是外婆家送上美好祝福的物化表达,祝福婴儿长大以后能找到自己的如意伴侣,如同这对鸡一样成双成对。
(三)命名仪式
哈尼族给婴儿命名遵循父子连名制的命名原则,主要有四种方式。
1.由婴儿的父亲或长辈命名。在绿春县窝拖布玛寨子,通常是在婴儿出生的第三天,杀鸡祭祖,宴请宾客,请来村寨里德高望重且知识渊博的人给孩子命名,一般情况下可以是“贝玛”,可以是舅舅,也可以是自己信赖的知心朋友。但是无论谁来取名,牺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女婴,牺牲为一只母鸡,男婴的话,则牺牲是一只公鸡。
2.用模拟劳动的仪式取名。这是红河县一带哈尼人给孩子取名的主要方式。通常是在婴儿出生三至九天内,选择吉祥好日子,邀请隔壁邻居、亲戚朋友来参加,尤其欢迎十岁以下的孩子光临。取名的当天,主人家要杀鸡、蒸糯米饭。在给孩子取名之前,必须请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主人家的门前模拟某种劳动,根据婴儿的性别决定劳动的内容。如果婴儿是男孩,就请一个男孩来,让他扛着锄头,背着一筒糯米饭,带上挖田时穿的劳动服,从屋里走出来到天井里,用木炭或其他东西在地上画一个长方形的框框表示水田。然后换上劳动服,走进“田”里,做模拟挖水田的劳动。一会儿他就坐在“田”边休息,拿出带去的糯米饭吃。尔后又继续下“田”劳动。水“田”挖完之后,换好衣服,扛着锄头走回屋里。如果取名的是女婴,就要请一个女孩来,让她拿着撮鱼用的笆箩,背着装鱼用的竹筒,走到天井里,在地面圈一块“田”,然后模拟做拿鱼的劳动;或者请小姑娘披上蓑衣带上背绳,到天井里做模拟打柴的劳动。模拟仪式结束后,把煮熟的鸡肉等拿出来献祭祖先,就可以由婴儿的父亲或者自家的长辈给孩子取名字了。给孩子取的名字不能与家里的人名字相同,更不能与自家长辈和历代祖先同名。取名时,先把婴儿从屋里抱出来,交给要为孩子取名的长辈抱着。长辈首先拿点鸡蛋黄给婴儿舔舔,再用鸡蛋黄给婴儿搓手心和脚底板。哈尼老人们说,经鸡蛋黄搓过的手脚,将来长大干活计不易开裂。婴儿的父亲或自家的长辈经过慎重考虑后,给孩子起一个满意的名字。这时,主人家抬出热腾腾的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分发给前来参加贺喜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抬着糯米饭团,边吃边叫着新生婴儿的名字。
3.撞名字:在家里等名字。哈尼族给孩子取名有“撞名”的习俗。所谓“撞名”,就是婴儿出生后,请第一个撞进家里的成年人给婴儿取个名字。客人进家后,主人要先和客人说明情况,留客人吃一顿饭。来人认为这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一般都很乐意接受这一邀请,说一些祝福新生儿的话,然后思考给孩子取一个怎样的名字,想好后就告诉新生儿的父母。新生儿的父母得到名字后,就乐滋滋地去准备鸡和酒菜,先将饭菜敬献到祖先的神台上,新生儿的父母抱着孩子向祖先跪下,报上婴儿的生辰八字、姓名,祈求祖先保佑。客人一边叫着婴儿的名字,一边在婴儿的手腕上拴上一道黑线或白线(左右手都可以)。一边拴线一边告诉婴儿,“孩子,你就叫某某,要好好听长辈的话,安安心心地生长在这个家里,这里的火塘最温暖,这里的饭菜最可口,这里的人最爱你。你乖乖地吃、乖乖地睡,长得又白又胖。将来长大会绣花、会养儿。将来长大会犁田地会生子。你的到来给我们大家带来无比的欢乐。我们今天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将来你的子孙也会站满一屋子……”表示对新生命的欢迎和尊重。婴儿的父母要替婴儿感谢客人,客人还要往婴儿的襁褓里放上一点值钱的东西,通常是钱、银饰,多少不等。有些父母则请要好的朋友故意“撞名”,取了名字之后便给婴儿送银饰,这件银饰一般终身佩戴,临终时才取下转给自己的儿女。
4.撞干亲:给孩子撞干爹干妈。还有一种取名的方式是抬着饭桌去半路撞干亲,给孩子撞干爹干妈。假如婴儿在家中取名之后尚哭闹不安,父母或家中女性长辈就要为其撞干亲。通常选择一吉日,婴儿的父母亲或一位女性长辈在天亮前准备好一桌饭菜,有鸡、糯米饭、一杯酒,还要在桌子上摆一副碗筷到路边静静等候第一个路过的成人(不论男女、不论身份、不论民族),请求与其结为干亲,即成为婴儿的干爹或干妈。还要请他(她)回家吃一顿饭,并请其为婴儿取名、拴线和祝福。婴儿认了干爹干妈之后,两家就是亲戚了,逢年过节都要来往。
(四)见天地仪式
见天地仪式因婴儿的性别不同而在时间和方式上有所不同。
1.女婴的见天地仪式。按照哈尼族的风俗,女孩出生的第三天就抱出自家的门外,带上一些小女孩长大后劳动所需的东西,祈求一生吉利、能干。哈尼族古歌唱道:“姑娘满了三天阿妈要抱出门,抱着长翅膀的鸡鸭出门,拿着好看的针线出门,右手拿着蚕茧般的棉团出门,左手拿着锣心样外凸的好看纱锭出门。苍天是众人的篾帽,所到之处都盖着;大地是众人的脚踏处,走到哪里都平安。”鸡鸭是献祭天地的牺牲,针线、棉团、纱锭象征着纺织的过程和技艺。哈尼族先民有着悠久的棉纺历史,哈尼人生活在“诺玛阿美”时白棉就已经成为与外族交易的主要物质了。在哈尼族的传统文化观念中一个出色的哈尼姑娘是纺线织布的能手。
2.男婴见天地仪式。按照哈尼族的风俗,男孩来到这世界上满九天就要抱着出门,带上男孩长大后生活劳动所需的东西,祈求一生吉利、精明能干。哈尼古歌里唱道:“儿子满了九天要抱出门,抱着长翅的鸡鸭就出门,腰后要插戥子出门,肩后挂着秤杆出门,肩上扛着弓弩出门,腋下挎着箭筒出门,箭翅挟着尖刀草叶出门,弩扳机和箭槽安上老牛角出门,拿着坚韧的罗簿树干做的弩身出门,拿着倮恒红藤做的弓弦出门,拿着好看黄竹片做的弓板出门,拿着涂上黑毒蛇液的箭苗出门。”鸡鸭是祭献天地的牺牲,戥子、秤杆、弓弩、箭筒等具有男性特征的工具性饰物象征着经商、狩猎的行为和能力。哈尼族一直保持着“撵山”的传统,在哈尼族的传统观念里一个优秀的哈尼男子应当是善于经商和狩猎的。
(五)认舅舅仪式
哈尼族以舅舅为最大,认为“舅舅不大,外甥不长”,“天上算太阳最高,地上数舅舅最大”。认舅舅是每个新生儿必须履行的礼俗。
认舅舅的那天,一早起来母亲就把婴儿的脸洗干净,穿戴一新,在孩子的脑门上点一指锅烟子,帽子上拴一个大蒜、一枝红泡刺儿以避邪。如果舅舅家不在本村,母亲还必须在孩子的脚踝、手腕处戴上野姜皮,在孩子的额头上抹上黑烟。在哈尼人看来,在村寨之外是没有寨神、神灵庇佑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佑新生儿离开哈尼村寨后灵魂不会受到邪魔的侵害。然后,母亲背着婴儿,肩上挎着装有炒黄豆、熟鸡蛋和糯米饭的布包,手持一把伞、一把锯镰,前往舅舅家。路上遇见迎面而来的人,不分民族和男女,母亲都要满面笑容地抓一把香喷喷的炒黄豆递上来。遇到这样的情形,人们都不拒绝,接过炒黄豆,说几句祝福的话语。经过小溪或小河时,要找一块扁平圆滑的小石头先扔过去,看清石头落下的地方,到了对岸,把原先扔过去的那个小石头找到后,存放在一个稳妥的地方,然后坐下来休息,吃糯米饭和鸡蛋,并将鸡蛋壳放在桥头边上。此时若有过往路人,也一定要邀请他一同享受。
到了舅舅家,按照哈尼族的传统习俗,舅舅要特意给外甥送一只麻母鸡和一个小巧精致的扑水罐作为特殊的纪念礼品。在舅舅家三五天后返回,到了来时休息过的地方,找出原先放置的那块小石头又扔回去,然后再过溪河。
在哈尼人看来,孩子是由母亲所生,而母亲来自舅舅家,没有舅舅家的血缘就没有亲生的母亲,没有母亲就没有孩子。通过认舅舅的仪式来确认和铭记生身母亲的血缘祖根。
(六)贺生仪式
哈尼族传统观念认为,在娘家生产和坐月子会夺走娘家的福分,因此,孕妇忌在娘家生产和坐月子。孕妇在婆家生产之后便要安心休养,不参加重体力劳动,不着冷水,夫妻不同房。婴儿满月前,产妇娘家母亲一辈的女性要选择一吉日集体前往贺生。在此之前,娘家人不可以单独前往探视。日子的选择主要根据新生儿的生辰八字而定。
前去贺生的人是产妇母亲或者父亲的同辈姐妹,包括母亲的姐妹、嫂子、弟媳妇,父亲的姐妹、堂姐妹、嫂子、堂嫂、堂弟媳等。贺生是哈尼族的古规,婴儿的外婆一般要换上传统长衫,裹好包头,戴上耳环、戒指等银饰品,以示郑重。其他随行的妇女,除了与产妇关系比较亲近的女性要穿黑蕊长衫外,一般只用穿民族服装就可以了。哈尼族古规规定,在前往贺生的人群中还必须至少有一名幼童参加,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香火不断。每个前往探视的人须带一只活母鸡和至少一件婴儿服饰用品。婴儿的外婆则需要准备一套婴儿贴身穿的衣服以及多块包布。探视人群将带来的母鸡交给产妇夫家,休息片刻之后,去尽身上的热气方可进入产妇的房间。产妇娘家的“势力”从贺生人群所送母鸡的数量上可以体现出来。贺生带来的母鸡都要由婴儿的外婆用井水浇于鸡尾、鸡翅、鸡头,表示除邪,然后交给产妇夫家宰杀。
前来贺生的妇女们进入产妇的居室,轮流抱抱婴儿,分别说一些祝福赞美的话。初为人母的产妇和娘家人一起交流养育婴儿的心得体会。外婆拿m准备好的婴儿包布和新衣裳,并且取来针线象征性地在包布和新衣裳上缝几针,以表示将外婆的心意附着在衣物上了,从而保佑孩子。
产妇娘家亲戚探视寒暄的时候,其夫家已经备下丰盛的晚餐。外婆以及主要的亲戚被邀请坐到堂屋里和新生儿的奶奶等父系主要女性亲戚坐在一桌,由年龄最长的女性念诵祝词并率先动筷。双方女性长辈互相寒暄,交流对新生儿的评价和赞美。席问,婴儿母亲把孩子抱出来交给外婆,由外婆一边念诵祝福之辞一边当众给孩子换上自己带来的一身衣裳和包布,最后用襁褓仔细包裹好,再交还给孩子的母亲抱回。晚餐结束后,贺生的妇女告辞。主人家给每人备了一只鸡腿、糯米粑粑、鸡蛋带回去。自此,婴儿便算是兼得父系和母系双方族人和神灵的共同护佑。
贺生仪式结束后,母亲娘家人便可以随意前来探视。满月后,外婆还要再次前来看望外孙,并将绣饰精美的背衫送给孩子的母亲,专门用于将新生儿背负在身后。一般来说,婴儿出生两三个月后,母亲就可以用背衫把孩子背在背上,以方便自己在照顾婴儿的同时可以腾空双手做事情。
三、哈尼族诞生仪式的伦理内涵
哈尼人通过诞生仪式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祝福和期待,展现了哈尼族把人生过程与幸福长寿、劳动价值、血缘根基、家庭(家族)关系联结起来的民族伦理文化,进而表达了哈尼族对自身理想人格的追求。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最初的意思为面具,在后来的历史文化发展中,人格的词义不断引申,在不同学科形成了多维的文化内涵:如在心理学中,人格被视为“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在法学中,人格被看作是“权利、义务主体”;在社会学中,人格被定义为“特定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统一结构”等。理想人格是人格的完美形式,是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体现。一个民族的理想人格与这个民族的伦理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理想人格的发展过程即是个体基于一定的社会伦理关系培育道德品质的过程,贯穿于一个人的生命始终。
虽然哈尼族没有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表述,但是在哈尼族的神话传说中已经注入了哈尼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将自身视为神之子民的观念是众多民族共有的文化特点,哈尼族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神与人的联系具体化为神人之间血缘上的派生渊源关系,这从他们世代延续的始于天神的连名谱系传统中可见一斑。哈尼人自认为是天神的血缘嫡裔,天神赋予人以物质躯体和精神,因此人与神相同,人性中赋有神性,体察神意便能够把握人性的真谛,而顺应真正的人性也就是遵从了神的旨意。哈尼族的理想人格就形成于实现人性与神意圆融相通这一最高道德的过程中。人性与神意圆融相通伴随人的生命始终,因此新生儿诞生之日即是培育理想人格之时。在哈尼族新生儿诞生仪式的展演中,内含着哈尼人塑造民族理想人格的期待。
(一)诞生仪式与幸福长寿
哈尼人通过婴儿的诞生仪式将追求幸福与生命价值、家族发达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们对健康、长寿、多子的期待,对人生幸福的理解。
《尚书·洪范》第九畴说:“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寿终正寝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幸福的要素。“五福”之说把长寿排在第一位,其核心内容也是寿,可见长寿是中国人极端关心的永恒主题,显示了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事实上,人生的幸福都必须建筑在生命的基础上,没有了生命,幸福便无从谈起。对于哈尼人来说,婴儿的诞生仪式表达着他们对新生命的祝福和期待,并将延续和繁衍哈尼族伦理文化的希望寄托在代表未来的婴儿身上。在哈尼人看来,伴随着新生命的诞生生命个体就具有了12个魂,但是这些魂随时都有可能离开生命个体,而魂一旦离开躯体,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所以哈尼族十分重视新生命诞生后对其灵魂的安抚和保护,不仅要虔诚地祈求祖先的保佑,而且还要用“抹黑灰”的方式作为新生儿来到人间的标记,为新生儿拴上护魂的黑色棉线,慎重地处理新生儿衣胞,以保证12个灵魂都完整地附着在新生儿的身体上,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哈尼族社会是一个以父系血亲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哈尼人将个人的一切都与家庭、家族联系起来。哈尼族十分强调婚姻的传宗接代、香火永继,只有不断地延续家族“香火”,家族才能后继有人,整个民族才能不断地繁衍生息下去,因之,人丁兴旺便成为了哈尼人个人幸福的体现。哈尼族在新生命诞生的时候,父亲抱着一只鸡去外婆家报喜、外婆家抱一只与之相配对的鸡让新生儿的父亲带回家这一诞生仪式的环节,生动地展现了哈尼族对新生儿追求美好姻缘的期待、对新生儿承载“继香火”的期待。
(二)诞生仪式与劳动价值
哈尼族认为神赋予人生价值于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统一,生活在此岸世界的人在履行对家庭、家族、村落、祖先和神灵的义务中获得价值,彼岸的祖先灵魂则在守护此岸子孙的幸福中达到永恒。这两个世界彼此观照、相互依存的环节共同构成了人生意义的全部,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能遵从神意,完成这些人生义务。死亡是没有归者的旅途,祖先在彼岸世界对义务的履行虽然无法直接展现,但是哈尼子孙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在生的此岸世界,他们努力践行自己的本分。哈尼人将家庭、家族的目标视为个体的目标,将村落的理想作为个体的理想,将人的价值融入到每天的饮食起居之中。哈尼族在诞生仪式中十分强调劳动的价值,取名仪式在模拟劳动的过程中进行,见天地仪式让新生儿带上长大成人后劳作所需的工具,祈求新生儿一生平安、能干。可见,在人生的起始哈尼人就对劳动的价值予以了特别的强调,在他们的观念中,从事劳动是人生的义务,人活着就要吃苦耐劳、操持家务和含辛茹苦地生儿育女,以实现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在劳动中使个人的生命获得意义。哈尼人的劳动伦理观由此而得以展现。
(三)诞生仪式与血缘根基
诞生仪式中去外婆家报喜的仪式、认舅舅的仪式、贺生仪式是哈尼族尊敬母亲和重视舅权血缘伦理的集中体现。舅权通常被认为与家庭、家族的祖先、神灵有着直接的联系,尊重舅权就是尊重祖先、尊重神灵。舅家对外甥的认定是舅家对自家血脉的认定和期待,是舅家权利的展示。通过这些仪式婴儿便得到了母系一方族人和神灵的护佑。以仪式来确认和铭记生身母亲的血缘祖根成为哈尼族伦理文化中的一种传统方式。从哈尼族婴儿诞生仪式的实践来看,每一个仪式参与者按照各自的责任参与到婴儿的诞生仪式之中,仪式将血缘关系、姻亲关系、血缘之外的拟构关系等都联系在一起,使这些关系在诞生仪式中得到重新确认并加强,展现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伦理关系网络,为哈尼族社会的有序运行奠定了血缘伦理的根基。与西方社会的契约伦理不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姻亲关系、血缘之外的拟构关系基础之上的,从而形成了有异于西方文化的社会伦理秩序。这样的血缘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伦理基础。哈尼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承接并延续了血缘伦理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虽然契约伦理被视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伦理形式,但是对于包括哈尼人在内的中国人而言,血缘伦理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不得不说,忽视家庭礼仪礼节的人仍不在少数。广大的农村不说了,即便在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中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在城市里一些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庭中,夫妻间省略称呼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用语气感叹词代替称呼,有的就干脆互称“我说”;长辈对晚辈没有爱称,经常按排行称呼老大老二老三;晚辈对长辈也常常话不投机便出言不逊;受亲人恩惠不致谢意;有损于亲人不肯道歉,理由是:“一个锅里搅勺子犯不上客套.”;“礼节多了,显得生分”……不错,在中国是有一句老话叫做“家礼不可常施”的,我的理解是,对于那些繁琐的礼貌表达方式应当有所扬弃遴选,而这绝不意味着家庭礼貌礼节的根本革除。礼貌的表达方式可以删繁就简,而能否讲究讲求家庭礼节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家礼常施益处多。这里所说的家礼绝不局限于某一种两种表达方式。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一个关切的问候;一句委婉的致歉;一声诚心诚意的感谢的话都能起到融洽家庭气氛的作用,使得“家”这个停泊人生的港湾更显得温馨而宁静。
洞房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从人类学视角看,仪式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和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早期文明标志的图腾崇拜、祖先祭祀、制礼作乐等,都与仪式密不可分,或者说,都是以仪式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仪式文化,具体表现为礼乐文明和礼教文化。《仪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五经”之一,这部以十七种仪式之礼构成的经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影响和陶冶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气质。人的一生要经历诸多仪式,从出生礼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生日仪式,从成人礼到婚礼,从家人和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的各种礼节仪式到家族和民族国家的各种节气、假日、纪念日的仪式活动,可以说,仪式连接起我们人生的一个个片段,构成了人生的重要内涵,赋予了人生斑斓的色彩。我们在仪式中启蒙、成长、成熟,我们在仪式中诞生,也伴随着仪式离开这个世界。同时,无数个仪式将个体与群体关联起来,让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将蒙昧人提升为文明人;而对仪式的认同与遵循,又使人们形成了一个个共同体,并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因此,倘若没有仪式,人生将缺乏内涵和色彩,国家民族将失去连接和凝聚的纽带,文化和文明将丧失支撑的骨架。因此,借助于各种仪式开展做人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通过借鉴我国古代礼仪的体验式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的礼仪教育找到抓手和突破点。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精神气质”或“德礼文化”。[1]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一些人将礼仅仅等同于繁文缛节的礼节仪式,将其作用降低到类似于礼仪礼貌的层面。事实上,在古代,礼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是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礼节仪式而将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内化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种融道德教育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育。[2]
(一)《仪礼》是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基本内容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该书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十七种礼仪,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这些礼仪、制度不仅是约束世道人心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更是统治阶级教化民众、治国理政的工具。在《仪礼》中,从各种仪式开始到仪式结束,从每个人站立的位置到每件器物陈放的位置,都巨细无遗地记载着。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繁文缛节,实质上,制礼者正是通过这些繁琐的礼节,让行礼者在进退、揖让、升降、酬酢之中,“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以陶冶品性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实践模式
据《周礼》记载,以礼教化民众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手段,古代“施十有二教”的制度向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实践样态及重要作用:“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教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有归正之心、敬畏之心和规矩意识,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之目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仪式教育实践模式当属祭祀礼仪和孝道礼仪。借助祭祀礼仪引导民众尊卑有序。古人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礼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即“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在祭祀活动中,祭祖尤为重要,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通过祭祀可以理顺十种人伦关系:“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借助孝道礼仪教化民众长幼有序。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孝道礼仪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为教化民众、化德成俗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古礼要求子女要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不仅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而且要能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三、对当代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礼仪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误解,当下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着方法不当和效果欠佳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在儒家看来,礼义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为了使人成其为人,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礼节仪式活动和规范来约束和克制人性中野蛮、卑劣的成分,通过教化使人具有文明、高尚的品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敬人也”,礼的实质是对他人的尊重。“仪”乃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和敬意的具体形式。“礼”与“仪”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中小学生而言,礼仪教育应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礼仪知识学习为辅,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仪式活动或课堂课外的礼仪实践,熟悉合乎礼仪的行为规范,培育丰富的人类情感,并逐渐明晰自己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例如,通过参加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培育其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习惯和品性;通过上课时的师生问候礼,以及参加拜师礼、教师节等活动,学会尊重教师、尊重知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仪式活动,培养其感恩、慎终追远、敬畏生命、热爱祖国、重视亲情等情感。仪式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孩子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言行举止就受到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久之,就会养成做人做事的规矩。同时,仪式是肃穆的,在经历仪式的程序中,他们就学会了敬畏规则、尊重他人;在践履礼仪的过程中,他们就培养了仁爱之心、规矩意识。
(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礼”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与相处的桥梁。中国古人早就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来强调“礼”的重要性。据《论语》记载,当子路问孔子何谓君子时,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来回答,而“修己”的手段则被孔子概括为“礼”,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我们也可用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来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个性不加约束、任自己的欲望膨胀泛滥,就会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因此,要想交往活动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就应遵循孔子的忠告,遵守以“礼”的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儒家认为,人的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行是从一言一行的规范开始,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形成的,即荀子所说的“积礼义而为君子”,通过用礼仪规范自己的仪表、仪态、举止行为,就可以成为仁礼兼备、能立能行的君子。当然,“礼”之要义是“敬”,中小学礼仪教育中,无论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还是礼节仪式的体验参与,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敬畏万物。“礼”和“仪”都是表达尊敬的手段。如今不少青少年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家里不尊敬父母,到学校不尊敬老师,步入社会不尊重同事和领导,他们不愿意尊重任何人,但是却要求所有人尊重自己。岂不知,只有“尊人者”,才能“人尊之”。而要学会尊重他人,自己必须谦虚低调。《礼记》云:“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躬屈膝”,是“谦卑”。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谦卑的位置,把对方放在一个受尊重的位置。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有做到“我敬人人”,才能收获“人人敬我”的结果。
(三)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礼”的解释是“履也”,可见,践履礼仪、知行合一是“礼”字本有之意。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涵养德性,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礼仪礼貌是结合生活实际、细化道德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之说。孔子曾告诉颜回,只有在“视听言动”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能抵达“仁”的境界。荀子在谈到学习的始点和终点时指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之所以学习的终点是“读礼”,是因为“读礼”与“行礼”密不可分。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一个人只有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法国学者孔特•斯蓬维尔说:“礼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因此,中小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做起,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合礼”的范围,做到知行统一。没有对“礼”的践行,礼仪教育就是空中楼阁。总之,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软实力”,而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昔日礼仪之邦辉煌的再造,都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从礼仪教育开始。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中国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仪式活动日用而不知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