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27 04:48: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外国哲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外国哲学论文

篇1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技术哲学”研究起源于德国。1877年,德国哲学家卡普(E.Kapp)发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这是德国系统地进行技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在这之后,基默扼(E.Zschimmer!和德韶尔(F.Dessauer)分别在1913年和1927出版了各自的《技术哲学》专著。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1)、舍勒(M.Scheler)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从现象学和存在论角度对技术作了大量研究。近30年,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经历了持续的、系统的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德国工程师协会人文与技术委员会的研究。该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会员中有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技术哲学家胡宁(A.Huning)、伦克(H.Lenk)、莫瑟(S.Moser)、拉普(F.Rapp)、罗波尔(G.Ropoh1)、萨克塞(H.Sachsse)、塔克尔(K.Tuche1)、兹默理(w.C.Zimmerli)。迄今,该委员会的技术哲学家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伦克的《技术时代的哲学》(1971)、《论技术的社会哲学》(1982);罗波尔_的《系统技术:基础和应用》(1975)、《有缺点的技术》(1985)、《技术启蒙》(1991);拉普的《分析的技术哲学》(1978)、《现代世界的动力学》(1994);胡宁的《工程师的创造力》(1974);萨克塞的《技术人类学》(1978)等等。

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技术哲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其一,该领域的智力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和标准化的。大致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人类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二,与技术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和技术政治学等相关的研究联系密切,彼此的界限不甚分明。其三,技术的伦理、生态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有突出的现实主义转向。技术哲学研究由过去的玄思转向现在的实践导向。

就世界范围看,德国技术哲学首先在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日本有所呼应。20世纪60—70年代始在美国兴起。1975—1977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f,r)成立。1978年开始出版技术哲学年鉴,1981年开始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SPT国际研讨会,1995年创办学会期刊(Techne)。近30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如:米切姆(c.Mitcham)的《技术的思考:工程和哲学之间的道路》(1994);伊德(D.Ihde)的《技术与生活世界》(1990);费雷(F.Ferre)的《存在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1996)和《认识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认识论》(1998);勃格曼(A.Borgmann)的《技术与当代生活特征》(1984)、《坚持实在》(1999);温纳(L.Winner)的《自治的技术》(1977);费恩伯格(A.Feen—berg)的《追问技术》(1999)和《改造技术》(2002);杜尔宾(P.Durbin)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中的社会责任》(1992)等。

从整体上看,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是:其一,美国技术哲学研究有了迅速的乃至可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近30年中,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与相关的科学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相比,毫不逊色。l2J这一点主要表现为高水平文献的增长,而研究队伍并没有扩大。SPT的规模始终保持在成立之初的水平,成员不足300人。其二,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式是多元的。在SPT内部有杜威主义者、埃吕尔主义者、者和海德格尔主义者。其三,美国技术哲学研究中技术批判研究占有突出的比重。在哲学领域中,技术哲学仍处于边缘。由于许多SPT成员对技术持批判态度,SPT前会长皮特(J.Pit)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负荷着意识形态框架,其核心是敌视技术。由于不能全面、公正的对待技术的所有方面,皮特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特别是SPT的研究,存在着“智力诚信危机”的问题。

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学科建制上已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已有几个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从研究成果上看,1999年陈昌曙先生出版《技术哲学引论》,这是我国第一部标有“技术哲学”书名的学术著作。从总的看,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还少有人系统地进行,在哲学大家族中也处于边缘地位。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研究虽然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但仍处于无统一范式、无哲学地位的困境中。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更急剧地步入技术社会,而技术,特别是当代高技术,更尖锐地激起一系列亟待研究的哲学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认识和进行技术哲学研究,便成为当代技术哲学家们思考的主题,从而产生了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的性质。技术哲学是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研究者们曾进行过争论。拉普认为,技术哲学既不是工程科学的元理论;也不是社会学或历史学等独立学科的一部分;更不能归结为某一个哲学分支。它与认识论、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和形而上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从属于它们。鉴于技术的认识论、伦理学、文化、社会和形而上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拉普认为有必要发展一个新的哲学分支——技术哲学统一地加以研究。拉普的这个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学界的认同:技术哲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分支,米切姆指出,技术哲学就是关于人工制品的制作和使用的哲学反思。陈昌曙认为,技术哲学大致上可视为自然改造论,主要是对改变自然的穷根究底的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通常认为,技术哲学要研究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社会批判论等等问题。而其中哪一类问题是当今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张华夏和张志林等先生认为,技术的认识论和逻辑结构问题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他们呼吁“技术哲学要转向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的研究”。陈昌曙和远德玉先生则认为,技术与科学相比,具有更直接、更鲜明、更强烈的价值性,鉴于此,应当把技术的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美国,许多学者主张技术哲学主要是对技术进行伦理的、政治的分析;而皮特坚持认为,“技术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认识论”。他说只有从认识论问题着手研究,技术哲学才可能容身于主流哲学讨论之中。应该强调,在讨论技术认识论和技术价值论研究孰重孰轻时,不要忽视了两者的密切关系,特别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哲学所不可或缺的。或许,洞察在特定情景下技术哲学应研究的特定问题更有实际意义。拉普认为,今日技术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关键是要明确在“技术决定论”中人们可能的作为。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方法。由于没有特定的强大的历史传统,技术哲学研究缺少公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手段。从实际来看,米切姆辨别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或传统,一种是由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自己创立的工程技术哲学,这种哲学着重研究技术的内在结构;另一种是人文学者创立的人文技术哲学,这种哲学着重研究和阐释技术的意义,对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后果进行反思。工程技术哲学倾向于分析的和赞成技术的,而人文技术哲学则更倾向于解释的和批判技术的。从理论上说,技术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仅局限于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或仅局限于从思辨的、“纯形而上学的”角度研究技术都是不够的,而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如伦克和罗波尔所说:“跨越陈旧的系科和学术边界,尤其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界,进行富有成效的和现实主义的合作,在今天技术哲学研究中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处理好理论思辨和经验研究的关系极为重要,“唯理论”或“经验论”的方法都不可取。针对“唯理论”,拉普指出:“不能无视具体的经验证据,只根据对技术的逻辑的、不变的本质的思考,演绎出技术的现实特点。为了防止任意的和不可信的思辨,哲学分析和思考必须以有条件的事实为依据。从这一点出发,才能进行概括。”而针对“经验论”,拉普则指出:“技术哲学解释必须利用并努力整合于哲学传统之中。形象地说,哲学传统是任何哲学解释得以生长的土壤,不利用这个基础,为技术哲学研究重新发明‘轮子’是愚蠢的。”应该说,拉普的这个意见是非常中肯的。

关于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费雷基于几十年的教学、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四个信条:其一,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其二,应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等学科的范畴,能够阐明技术现象;其三,技术哲学在理解何为合法的哲学方法时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其四,一种全面的、批判的、多元的技术哲学研究方法对认识技术和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是有益的。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技术的文化环境看,随着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过去人们蜷缩在防空洞中,那么现在人们畅游在网络中。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应对这种文化环境的变化,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而不能仅是继续研究与埃吕尔、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相同的主题。从技术自身看,随着全球电子媒介基础设施及其文化的发展,米切姆认为,现代技术(与背景分离化)正在被一种新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取代。元技术正以虚拟的形式重新使分离的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米切姆指出,“过去二十年,技术哲学努力思考我们做的技术,下一个二十年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杜尔宾说,虽然需要理论的进步,但更需要的是在解决技术社会的现实问题上取得进步;虽然理解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围绕它们的有关的社会问题做些什么。为此,他呼吁学院的技术哲学家们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韵行列中来。从根本精神看,无论技术哲学研究将怎样发展,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他讲,技术哲学研究“没有特色(学科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基础(基础研究)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

三、技术哲学研究之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技术启蒙

基于上述的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的考察,本文以为,技术哲学研究在走向繁荣之途中至少有两项的关键任务: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理由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轴心,才能向社会“敞开”,与社会现实相切近。在古代,这个社会轴心是隐含着的,这可以从史前各种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可以说,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技术哲学的发展和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

其二,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与技术现实相切近。通常认为,技术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而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实践活动,因而,技术哲学研究若要反思技术就必然要首先研究技术创新。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一社会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这个技术产生的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所以,技术哲学也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如何产生、产生什么。超级秘书网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如德绍尔等以技术发明为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如埃吕尔等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

篇2

被入学考试逼的?

尽管高校扩招,名校的门槛和学费却越来越高,现在进外国名牌大学读书,好像比进中国名牌大学还容易一些。我身边不少朋友,在国内考不上名牌大学,“只能”去外国读名牌大学。我的一位远方亲戚,没考上清华大学,于是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我两次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均铩羽而归。现在英国华威大学读硕士,华威大学在英国排名前5,在全球怎么也是100名之内吧,据说要进前50。而清华大学的全球的排名,可能是200左右。中国进大学要考好几门课程,外国大学一般就要个外语考试,然后是写申请材料,整体感觉外国大学更容易进。中国的学生,从中学考试就考政治,本科考,硕士和博士也考。中国的入学考试制度,尤其是文科和社会科学,容易把真正有研究能力或者思维活跃的学生挡在门外。另外英语考试也很奇怪。听说留洋回国的学生,参加北京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英语通常不及格,实在是匪夷所思。我认识北京大学一位研究中国哲学的研究生,在博士英语考试上折了好几次。他的研究素材,基本上都是繁体中文,当然,学术论文偶尔有洋文,那也是讨论中国哲学的。中国哲学大师中,精通多门语言的很多,比如冯友兰,汤用彤等。但是以英文水平为强制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科的学生,毕竟太生硬了一些。况且英语试题组的出题老师还曾私下说,入学考试的英文题,就是让别人不会做。别的专家出的题,我只能得70分,那么我出的题,别的专家也只能得70分,否则怎么显示出我的水平高?相反,外国的语言考试,非常规范,以实用为第一要务,强调最重要的语言使用能力,听读写说一起来,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中真正用上英语。如果要在美国读研究生,一律要考GRE,少数学科要考GMAT或者LAST,这些考试不是语言考试,而是智商考试、逻辑、数学、类比、反义,统统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而非单纯的语言能力。我参加GRE考试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一些逻辑思维能力。在将来的学术研究中,大家都遵循一个思维习惯,学术交流就方便多了。

就业给逼的?

现在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只能去接着读硕士,读博士。国人也容易崇洋,把留学回国的人叫“海归”,谐音为“海龟”,相对就把国内的毕业生叫“土鳖”。想在中国进外企,没个海外学位还真不容易。想在名牌大学当老师,一定需要外国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评职称就是考英语。崇洋也有道理,谁让你把中国学生的素质弄这么低?英语考试这么难,也没见几个能熟练使用英语的,让用人单位对国内的毕业生没信心。

篇3

0 引言

转述是学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运用转述可以体现作者对转述命题或被引作者所持的态度,为作者的评论开启评价空间[1]。转述动词是转述的重要信号之一,作者可以通过转述动词实现言语功能,导入被引用者的声音,实现作者、被引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恰当使用转述动词是作者寻求其交际目的与学科规范之间平衡的一种重要手段[2]。因此,对转述动词进行研究是理解作者意图与学科规范之间关系的起点,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正确使用转述动词有助于提高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写作目的。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语言转述现象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从传统语法、文体学、功能语言学等角度对语言转述现象进行了研究。传统语法重点从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转换关系上关注对他人话语的转述策略[3]。在文体学领域,Leech和Short把对言语和思想的表征区分成五类: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和人物话语的叙事性报道,这种分类方法扩大了语言转述研究的范围[4]。功能语法学家Thompson则关注转述动词的人际意义,指出转述者对转述内容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转述动词上[5]。对批评话语分析学家而言,转述动词体现了语篇互文性和语篇中的多声特征[6]。专门用途学者也注重对转述动词的研究,他们对转述动词进行分类,关注转述动词在学术论文中的功能,同时通过引用分析(Citation analysis)关注转述动词的使用[7]-[10]。其中,Thompson和Ye将转述动词分为三类:研究转述动词(Research verb)、语篇转述动词(Textual verb)和心理转述动词(Mental verb),并分析了各类转述动词的人际意义。此后,Thomas和Hawes[8]以及Hyland[10]等人在其基础上做了类似分类。

国内部分学者从认知语用角度研究引用现象中与认知有关的方面[11],或者研究引语在语篇中所完成的修辞功能[12]。有的学者对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中使用的转述动词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13]-[17]。也有学者分析了引用的结构形式及其与时态、语态的关系,探讨了转述动词的类别及功能[18]。

以Hyland为代表的国外学者的研究以英语本族语研究者的学术论文为语料,未涉及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而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对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的定性及定量研究所选择的语料大多来自应用语言学;以期刊论文为语料的种类及数量有限,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探讨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的研究更不多。本研究将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Springer电子期刊中选取近十年(2004-

2013)文学类论文共20篇,其中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论文各10篇。选择语料时,研究者还考虑到论文期刊的多样性及代表性。然后,研究者根据学术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运用人工识别的方法记录论文全文中所有标注了引用信息(作者,时间,页码)的地方,对所得语料进行分类统计。首先统计了两类作者零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其次,分别对转述动词总次数、使用频率较高的转述动词做了统计。最后,重点统计了两类作者表示评价倾向的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并对以上各类型语料进行对比分析。

3 研究框架

Hyland基于Thompson和Ye以及Thomas和Hawes对转述动词的分类,运用过程法和评价法对转述动词加以分类[10]。按照过程法,转述动词可以分为三大行为类型,即研究行为(指研究者在研究结论或研究过程中对真实世界行为的陈述)、认知行为(指心理过程)、话语行为(指语言表述方式)。而按照评价法,转述动词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表明现作者对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做法持肯定态度;第二类表明现作者不同意或不接受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其做法;第三类转述动词不直接表明现作者的观点,而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传递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具体又可以分为四个小类,包括①被引作者以肯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观点;②被引作者以中立的姿态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客观上做了什么事;③被引作者以谨慎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④被引作者以批判的态度评价别人的研究或研究结果。

Hyland没有说明过程法和评价法各自的优缺点,也没有说明两者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认为,过程法基于研究行为的本质特征,从行为、心理和话语三个方面对转述动词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转述动词本质的认知,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评价法立足于现作者、被引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对话性,旨在区分现作者、被引作者的立场和态度,从而帮助读者明确现作者的观点。同时,评价法也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对转述动词的运用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在对比分析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转述动词时基于Hyland的评价法,首先将转述动词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进入语篇,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论断;第二类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表达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从而间接帮助读者了解现作者自己的观点。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因为转述是作者借助语言表述心理的过程,也是意向性自我构建的过程,反映了现作者对转述内容的认知评判,并通过转述动词进入语篇,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科学论断。

[2]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

382.

[3]Yule,G.et a1.“On reporting what was said”,ELT Journal,1992,46(3):245-251.

[4]Leech,G.& M.Short.Style in Fiction.London:Longman, 1981.

[5]Thompson,G.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1996.

[6]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7]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

382.

[8]Thomas,S.& T.Hawes.“Reporting verbs in medical journal articles.”ESP Journal,1994(13):129-48.

[9]Swales,J.Genre Analysis:English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Cambridge:CUP,1990.

[10]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Haflow:Peaon Education,2000.

[11]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9-366.

[12]辛斌.引语研究的语用修辞视角[J].外语学刊,2010(4):67-

73.

[13]胡志清,蒋岳春.冲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J].语言研究,2004(3):123-126.

[14]袁邦株,徐润英.社会科学论文中转述动词的学术考察[J].求索,2008(12):79-81.

[15]孙迎晖.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J].外语教学,2009(1):53-57,69.

[16]娄宝翠.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64-68.

[17]张军民.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转述动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46-249.

篇4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何颖.《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0,31(5):56-57.

[2]熊鹏辉.阴阳与中医养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4):28.

[3]董一帆,张光霁.论“生生”在《内经》养生思想中的体现及其对现代养生学启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4):389-391.

[4]张玉辉,陈延滨,王欣彬,等.《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6):53-54.

[5]熊鹏辉.五志与中医养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7.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唐东霞.论老年旅游活动的危机防范与干预[J].旅游经济研究,2011(08).

[2]易银飞,麦舜妍.广州银发旅游市场需求与开发研究[J].科技创业,2011(03).

[3]张冲.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研究[J].旅游经济研究,2011(01).

[4]孙樱,等.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初探[J].地理研究,2001(05).

[5]马惠娣,邓蕊,成素梅.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的休闲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05).

[6]杨国良.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02).

[7]林勇强,史逸.城市老年人室外休闲行为初探—以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2(07).

[8]岳俊芳.浅谈我国老年休闲市场的开发[J].成人高教学刊,2005(01).

[9]陈金华,李洪波.史文化名城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07(02).

[10]严冬琴,黄震方.城市老年人养老休闲需求与选择行为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老年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2009(05).

[11]李天元.成都市旅行社开发完善退休老年人旅游产品的思考[J].城市旅游研究,2011(01).

[12]黄婧,曾克峰.湖北省恩施市银发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化,2011(05).

[13]邓军华.河南老年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服务经济,2011(06).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葛桂录,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9.

[2]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3]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

[4]王治国,道德经译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5]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篇5

[1]周善文,林哲夫国际会计界定及模式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FinanceandTradeResearch,1996(1):67.

[2]窦仁政,陈巧风国际会计准则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Z].2006-04-05.

[3]宋志国黄丽新,金融危机下对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及会计信息披露的两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0(4).

[4]宋光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会计准则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5]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6]黄烨菁.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J].世界经济研究,2008,(6)

[7]奥古斯托·洛佩兹-克拉罗斯,迈克尔·E·波特,克劳斯·施瓦布.2005~2006全球竞争力报告:为充满希望的繁荣而制定的各种基础性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8]张杰,刘志彪,郑江淮.出口战略、代工行为与本土企业创新——来自江苏地区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1]邵佳,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2)。

[2]周伟,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比较研究-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与越南危机为例,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1)。

[3]肖才林,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启示《商场现代化》2008.11。

[4][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蔡来兴、朱正昕、晏小宝主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宏观经济管理》,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6页。

[6]此为作者2016年6月随团访问欧盟总部机构时对方所谈。

[7][德]塞巴斯蒂安·杜里恩、汉斯约里·赫尔、克里斯蒂安·凯勒曼著,郭建南译:《危机后的反思——西方经济的改革之路》,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张正堂,刘宁.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9]阎庆民,蔡洪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评价研究[J].金融研究,2013,(6).

[10]张鑫.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14,(22).

[11]曾康霖,虞群娥.论银行家人力资本及其价值创造[J].上海金融,2014,(1O).

关于金融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1]孙立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与中国宏观政策反应效果研究——基于开放经济DSGE-VAR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02):35-45.

[2]纪明,曾伟平.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结构与贡献——基于金融危机冲击角度的考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9(04):41-46+52.

[3]陈志刚,夏苏荣,陈德荣.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渠道的实证估计[J].世界经济研究,2014,05(08):8-14+87.

[4]朱怡然.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以农业贸易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4,11(23):7-8.

[5]孙一平,王翠竹,张小军.金融危机、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中国HS-6位数出口产品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02(05):18-26.

篇6

外国文学不仅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成人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有着纷纭复杂的思想内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现代教育视野下,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为了深化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鉴赏水平,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改革和探索。

第一,文学与文化的结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习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解、鉴赏、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讲授方式大多从文学和政治、经济等社会层面探讨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而忽略了深层的文化底蕴。因为文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接近精神文化的子系统,是人类文化的特殊形态,所以我们应从哲学、宗教、民族文化心态、审美心理等角度探讨深层的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外国文学基本知识,把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时应树立文化观念和全球意识。因为在全球的文学大合唱中,每个民族的文学都在其中演奏自己的声部,唱出自己的声音。如欧洲文学,作为一个文化圈,其深层的文化底蕴是古希腊精神、古罗马精神以及后来的日耳曼精神。一部欧洲文学史就是这三种深层文化结构的互相融合和嬗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强化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观念形态、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价值体系、认知结构和集体潜意识等深层文化结构。站在这样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传授外国文学史,不仅把握了外国文学发展的外部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了解和掌握文学的丰富性、独特性和本质属性。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把文学和文化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形成开放的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阐释文学。

第二“,文本”与“人本”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人学。“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是西方文学发展的“两位一体”的灵魂。他们有时是互相依存,融为一体,有时又各具特色,互相辉映,共同演绎西方文学的壮丽诗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点,使学生自觉地追求人性美,关注艺术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健康与健全的人格。

“文学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观念的变迁史”。人,这个宇宙间最辉煌、最瑰丽、最神奇的生命现象,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逐渐的趋向复杂和深邃。致使欧洲文学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强烈而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文学传统中的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张扬。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把“人本”与“文本”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了解欧洲文学的深层的文化哲学意蕴,而且还可以与世界级的大作家进行灵魂的对话与交流,从中可以认识到人不只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活着,人还有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一种形而上精神世界的追求。使学生崇尚真善美,认识到自身价值并看重自身的价值,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负起责任。

第三,知识与智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倡人文教育,决不意味着忽视能力的培养;重在培育“素质”,也不意味着拒绝培养“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基本的研究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使他们拥有来自文学的智慧,立足于蓄志养心,陶冶心灵,怡情悦性的整体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塑造其主体人格。 转贴于

教师不仅要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宏观的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整体观照,而且对某一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微观阐释。特别是在新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要求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及时地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介绍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新心理。所以教师必须“起着提供新理想、新思维、新观念、新的资源、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视野,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启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例如在评价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戏剧时,如果恰当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会使分析既有深度又切合作品的实际,可以发掘隐藏在其中而延续至今的西方文学的感情—心理原型,可以透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蕴的神话人物看到西方民族性格的深层构架。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作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难者”的形象,成为人类精神追求之原型。奥德赛的故事体现“赶路——追求”的人生模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又如用结构主义分析《巴黎圣母院》人物的圆心结构和多层次对照,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分析哈姆莱特的复仇动机和忧郁延宕的复杂性格,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于连的形象,揭示出其性格中单一性元素和二重性元素的组合关系,披露出这一复杂人物的丰富的心理内容和情感演变的轨迹。英国文学批评家大卫·洛奇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分析经典作品《简爱》时,他别具慧眼的从一个纵贯全篇的原始意象“火”入手,把它作为把握整体作品的一把钥匙。洛奇指出,火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光和热之源。在英国的气候下,它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象征。火有时常被用来暗指,即欲火,它能带来欢乐,也能毁灭一切。火还可以代表基督教的精华和永恒惩罚。《简爱》中有一百多处提到火,上述各种意义都可以找到,只是随着不同的语境而起不同的作用。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激情关系表现为燃烧的火,而这种断裂关系表现为石、冰、雨、雪等,简爱和弗里斯之间格格不入的情况甚至暗喻在弗里斯司的名字里,勃朗特不仅常把说冷的激流的含意用在他身上,而且弗里斯的名字Revers一词本身就是指河水,简爱的内心独白曾用“火山”意象,有效的传达出他对罗切斯特那种敬畏和相交织的矛盾心理。罗切斯特也正是爱上了简爱那如火的叛逆性格,屡次表明它是能够欣赏这种火的人:“我已经看见了,你生气的时候,可真像个火神。”“你冷,因为你孤独,没有和什么人接触把你内心的火激发出来。”两颗孤独和冰冷的心碰到一起,立刻燃烧起爱情的火焰。当两颗心心相印的以真诚、坦率、平等为基础的爱情就要缔结良缘时,罗切斯特的疯妻却成了一大障碍,使简爱遭到了基督的惩罚,在荒原上流了三天三夜。罗切斯特的庄园也被大火化为平地,自己也成了独臂眼瞎的残废。但两颗心心相印的欲火始终没有熄灭,最后完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沐浴在基督爱的光环中。通过以上的粗略的分析,使学生看到了以前未曾看到的深层内涵,看到了夏绿蒂·勃朗特是怎样把写实主义的具体性、日常性与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幻想及诗意彼此统一在“火”的原始意象及其语义变奏中,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判断的新境界和文学思考的新层次,使其领悟外国文学所蕴含的人类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力潜能,进而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开辟新的学术视野。

第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开放视野。

面向未来的教育美学属于一种新型的视赏美学,必然要求教师不断地革新课堂教学的界面。为此,本课程从2002年开始开展全员全程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电影文学名著的视觉资源、西方美术名作的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图片的视觉资源,以及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于一体的CAI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视觉资源,将课堂教学打造成了一部彩色的史诗。新世纪的时代最强音无疑是对创造精神的呼唤,这种巨大的创造期待是本课程建设的强大动力。本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强调教学内容的原创性、当代性与开放性,追求教学方法的现代性与灵动性,规范学科活动的常态性与实践性,无一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创造精神自由地飞翔,既是本课程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本课程建设的最大特色。 转贴于

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评价方法,教师的教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而且还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者、评价者,教师的主体性要体现为主动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成才和塑造良好人格。这样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高度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一改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试模式,而是采用多元评价标准,构建出由平时的作业、小论文、闭卷考试、课堂表现、创新实践等内容组成的综合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施展才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的评价上要强调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而“学”的评价上则强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业务素质为目标;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体系,建立了评价主体与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动态化师生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1 引言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专业目录(1998版)和(2003版),“英语语言学”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下英专本科高年级主要课程之一。但自1980年高校英专陆续开设该课程至今已有30余年,却仍存在教与学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如潘之欣(2002)选取部分南开大学和上海交大在读英专硕士研究生,采用问卷形式,对该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表明:该课程依然停留在以英语语言为主的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普遍体会不到学习该课程所带来的乐趣,主要原因有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不当等。吴格奇(2005)反思该课程时也提到,“教师不满意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目的很茫然”是主要问题。本文则从英专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角度出发,试图探讨该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缓解“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状况。

2 调查研究

266位2010届英专本科毕业论文是从湖北某高校外院教学科的电子数据库中拷贝的。该调查属于二手资料研究。笔者根据论文题目、摘要、提纲、主要内容按语言学方向、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进行归类,其中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如“The Feminist Power of Discourse in The Scarlet Letter”,分析文学文体语言特色,如“Textual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An Analysis of Vagueness in EnglishAdvertisement”等都被归纳为语言学方向。结论是:58%的论文属于英语文学方向,25%为语言学方向,17%为翻译方向。

究其因,首先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语言学”未能引起学生太多的关注和兴趣;其次,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未能引起师生足够地注意;再次,教师在课程内容处理和安排中未能很好地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总之这个数据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描述。这与教学、引导不无关系。

3 对策分析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试图在前人创造的知识的基础上有自己新的认识与发现,并将这种认识与发现以一种可易时易地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因而撰写论文是学用结合的大好时机,从英专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看课程教学具有一定说服力。

3.1课程定位

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其研究分类越来越细、分工越来越明确,正如王宗炎(1988:151形象地比喻:过去的语言学只是一家小商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百货公司。对于林林总总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流派,结合教学大纲和英专学生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形成,对该课程定位是必要的。

白郁(2007)认为语言学目标是宽泛的而非具体的,即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对语言的热爱。而本文则认为既应有宽泛目标,也应有具体目标。“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的人文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理论的和应用的,微观的和宏观的3个对立方面,其任务是描述语言事实,寻找并解释语言发展的规律,发掘语言学理论,总结语言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杨自俭,2002)。”因此宽泛目标是培养理性思维,即对理论的理解、背景、历史贡献与发展不足及实践运用。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并能提升语言技能。杨教授定义也明确了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学习理论知识时,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尤其是微观方面的理论成果,对英专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检验作用;在跨学科或横向方面,将语言学相关理论用到英美文学和英汉翻译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英汉对译技巧,形成论文即为具体目标。诚然,理论与实践结合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撰写论文乃一种尝试。故在介绍理论时,必要补充对理论的应用与研究,适当抛砖引玉,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故,具体目标使学生看到学习成效,宽泛目标锻炼了学生理性思维,既调动心灵又提高素质,教学效果也就不同了。

3.2教学内容

传统课本基本上以微观语言学为主,按结构语言学思路编排内容,从语音学、音系学、形式学、句法、语义学,一直到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如白郁(2007)认为应以语言哲学意义、语言与大脑及认知关系、语言学发展简史、宏观把握语言学真正意义等四方面为重。还有学者认为增加课外阅读材料以改进教学内容,如王扬(2004)和吴格奇(2005)主张选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的材料、辅之以拓宽视野的补充材料。还有以宏观还是微观语言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的争论:“微观”派认为语言内部分支是语言学的基础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要大;“宏观”派认为基础部分简单,学生可自学,重点应是宏观介绍;“中间”派是既注重基础又考虑涉猎面。

但笔者认为,各高校层次不一,地理位置不同,统一规定教学内容不足取。近5年教学实践告知以微观语言学为主,即语言学内部分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如在处理词形学时,适当介绍词的研究现状,对象我校这种以师范专业为主的二本院校的英专学生而言,无论是提高职业技能还是英语水平都相当重要。我校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当添加西部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研究,如方言特点、语言迁移现象、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也应在绪论部分增加语言学史和语言哲学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语言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此外适当介绍结构、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这三大学派的相关内容也有必要。总之,就像百货商场的陈列员,教师将所有商品分门别类、有条有理地展示,学生自然会依据具体情况取舍。教师侍机提供论文命题,使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而深化。著名学者赵鑫珊(2004)在其新作《我是北大留级生》就曾列出了20个作为语言哲学研究对象的话题,且认为是“震撼灵魂”,不可能不为之心动的命题。

3.3教学方法

该课程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有关研究一致认为必须改进该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建构语言及语言学知识。如潘之欣(2002)用大量生动典型例子,结合归纳法和演绎法讲解理论要点和难点;王扬(2004)主张采用传授型和讨论型相结合的方法;鞠玉梅(2007)主张研究型教学模式,“设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总之,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努力激发学习动力。启发式和发现式方法讲解基础知识和理论要难点;研究型或探究型方法,布置任务(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大课堂讲解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步骤;小课堂任务分配型方法,使教学达到“鱼”、“渔”兼授效果。如语言学绪论之后,成立“Study&Research Group”,提供6个topics:11LanguageChanges;2)Social Dialects;3)Communication Competence;4)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5)Error Analysis;6)PragmaticFailure,2周时间准备15分钟ppt陈述,5分钟小组同学共同回答相关问题,并建立QQ群,随时联系。教师仅为任务的布置者、监督者、帮助者和评定者,并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推荐给学术期刊,或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如一组学生在讲“语用失误”时,列举了电影、小说、校园、网络等许多有趣的例子,如分析不够透彻,教师可适时适当加以补充、提示和参加讨论,既融洽了气氛和师生关系,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

让学生随时记录和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事情,并联系到语言学理论,如,“山寨”、“x客”、“剩女”、“宅男”等新词新语收集,以讨论词的构词理据。虽在探索中有难度,可介绍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也可大胆与相关领域的教授或专家电邮寻找答案。为形成质量较高的论文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语言学课程的终极目的不是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能意识到语言现象的存在,能对之产生兴趣,并发表自己一定的见解,使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也能融入到语言研究的大环境中去。

4 结束语

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三方面,适当有效地联系到学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能改善单一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又能真正做到研究型或探究型学习,也达到了教学大纲能力培养的要求。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是提供一次培养创新意识、实践“做学问”的机会。将课程教学与论文写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找到了毕业论文的素材,这也是学习思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实践,相对于借助他人的文章获得二手资料而完成的毕业论文来讲,学生的获益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也更能体现学生真正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另外,这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更会为学生走向社会,诚信做人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郁,英语本科语言学教学的重新定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70—73

2 鞠玉梅,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7,(8):36

3 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47—55

4 王宗炎,语言学:它的历史、现状和研究领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4):14-24

5 王扬,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04,(5):57—60

篇8

阅读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体验、感悟,是对作品理解的渐进过程,是把文学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道,也是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再思考、再创造的重要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教学的层面而言,阅读是参与教学的前提。在文学课的教学中,学生只有在认真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进入学习者的角色,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产生互动与交流,也才能在理解作家作品上与教师达成一种默契。没有这样一个基础,没有这样一种准备,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精彩纷呈,学生也会感觉处在雾里云中,感到空洞抽象,枯燥乏味。学生的兴奋点未被激活,难以与教师形成共鸣,更谈不上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因此,抓好课前阅读这一环节,是文学课教学之必需。就外国文学课来讲,更是如此。因为这门文学课较之其它文学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宽广,可谓横贯东西,地连五洲,作家作品浩如烟海,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如此壮观,如此浩瀚的文学,学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当中进行有效的阅读,实在是一项深奥的课题。这就需要课程教师予以正确的指导。笔者认为,外国文学虽然阅读难度很大,但只要启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同样能够变难为易,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就阅读的方法而言,首先,要把纸质文本的阅读与网上阅读相结合。过去,学生在阅读上的一个很大困难,就是学校图书馆的纸质文本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借阅,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网上阅读的宽广平台,学生阅读时可以充分利用。其次,是要把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而重在课外阅读。教师的课外作业安排也应重点放在阅读上。加之“双休日”的实施,大量的寒暑假时间,也为学生阅读文本和观看视频录像创造了条件,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增强阅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为了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精心拟订出必读书目,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把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把选读与交读相结合。即对各个时期文学概述中作为一般介绍的作品,可以大致浏览;对各个时期的重点作家的作品(或经典),必须精读、细读。如《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莫里哀的《伪君子》、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拜伦的《唐璜》、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及20世纪以后的现代派的重点作品,东方文学中各时期的重点作品等。对有难度的作品,如《神曲》、《浮士德》等,必须反复阅读,直到读懂为止。

此外,为适应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能更深入地、全面地理解作家作品,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还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即要延伸到与作家作品相关的读物。如作家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哲学思潮、文学流派,文艺论著以及已有的相关评论等,从而为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如此,就把一般的阅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阅读层次,从而彰显出更大的阅读功能,收到更为显著的阅读效果。

二、说:指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口,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说,是口头表达的训练,说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说”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在“说”的训练中,学生不仅能理清思路,使语言表达更清晰、更通畅、更准确、更有逻辑性。而且,往往能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出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见。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以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学为载体,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即“说”的能力,实为重要之举。

“说”的训练方式很多。首先,是课堂上教师的随机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常见形式。它既是组织教学的需要,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这种随机性的提问,虽然学生没有足够的思索时间,回答问题显得仓促,但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应急反应,进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提问虽然有时会让学生处于难于开口的尴尬局面,但能促使学生勤动脑筋,思考问题,“被迫”动口,长期训练,必有好处。

其次,是在学生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外国文学中带争论性的问题或“热点”回顾,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争辩”。如外国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人性”问题、宗教问题、爱情问题、“个人奋斗”问题、“异化”问题以及涉及到具体作品中的哈姆莱特的“疯癫”问题、高老头的“父爱”问题、娜拉的“出走”问题,还有《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红与黑》中的于连、《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沙恭达罗》中的豆扇陀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多面性”问题等,都是在外国文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见仁见智的学术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读者对这些问题也许有新的理解,学生对此一般都很感兴趣,教师因势利导,组织他们开展一些争辩性的讨论是很有好处的。在对问题的争辩中,学生之间既有思想上的博弈,更有言辞上的交锋。尽管有些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失公允或显得片面,但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使他们从更多的层面思考问题,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了他们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使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是采用“学生讲”、“学生评”的方式进行“说”的训练,即教师有意识地营造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列出一些课程内容,先让全体学生做讲课准备,然后,抽出少量学生登台讲课,其他学生听后展开评论,肯定成功之处,提出改进意见。这种“评讲”,学生都有深切体会,人人都有话可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说”的好方法。

四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专题讨论”。这种讨论,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准备,拟定出发言提纲或写出发言稿,在课堂讨论中发言。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将其发言情况计入平时考查成绩之中。这种讨论发言,因是经过较为充分的准备,则更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和逻辑性,是“说”的更高要求的训练。

五是开展“沙龙式”的即兴讨论。这种讨论,是由教师引导,在学生中组成多个自由团体,利用休闲时间,在寝室或其它场所,定时性开展以外国文学为话题的文学沙龙式的自由漫谈。这种形式,没有任何框框套套,学生没有任何压力,也不讲究固定的模式,显得十分自由,像平时聊天一样,可以对外国文学中的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方式能够使一些碍于在正规场合发言的学生得到开口说话的机会,使他们得到一定的锻炼。当然,这种方式的实施必须要有好的学生组织者,并能持之以恒,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写:指学生把通过广泛阅读和参与各种形式讨论所得到的心得体会及真知灼见,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或作为资料储备,或形成具有创新性的学科论文

写是一种系统、综合性的训练。它除了要求在语言运用上做到文句通畅、表达准确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概括力、演绎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训练,虽然并非单靠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完成,但就外国文学课而言,的确有着巨大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其训练“写”的功能。

一是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撰写是读者通过阅读留下“记忆”的最常见形式。由于外国文学课有大量的阅读内容,如果只读不记,则无异于猴子掰包谷――掰一点丢一点,最后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因此,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写读书笔记,既是对阅读内容的“记忆”的需要,也是一种“写”的训练。

读书笔记的写法有多种形式:一是对作品精粹内容的原本摘录,作为资料储备,以备研究之用;二是对作品具体内容的精缩与概括,可视为读者对作品的概貌认识和一般性了解;三是有感而写,受启发而作,此为撰写读书笔记之上乘,即读者把自己在阅读中的真切体会或感悟记录下来,为对作品作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这类读书笔记,既呈现了读者的思想观点,也体现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是读书笔记中最有价值之处,应在学生中大力提倡。要使学生认真写好读书笔记,课程教师还必须提出具体要求,而且要定时批阅,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之一。如此才能把此项训练落到实处。

二是撰写专题讨论的发言提纲或发言稿。这项训练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该门课程中一些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并在认真阅读作品、观看影视片、查阅资料之后,写出自己的书面发言提纲或发言稿。这项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专题讨论的质量,也为之后的学科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是撰写学科论文。学科论文的撰写有两种:一种是在平时作业中,教师布置一些论述题,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另一种是在该门课程结业时,在任课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完成的规范的学科论文。学科论文的撰写,要把握好选题、拟定论文提纲、论文修改几个主要环节。选题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熟悉或甚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或是在学前阅读、专题讨论过程中深入思考过的一些问题,选题要切忌重复,力求新颖。选题确定后,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搜集、阅读资料,形成论文提纲,并征得教师同意后写出初稿交教师批阅,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形成定稿。在该项训练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综上所述,对中文专业学生进行“读、说、写”的训练,是该专业各门课程教学的共同任务,也是课程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外国文学的教学,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在其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此论,旨在为教师和学生在该门课程的教与学中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以期有所裨益,有不当之处,恳望读者批评指正。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背景下的外国文学全方位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3JZ07]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9

在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中,浙江大学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人文学科实力较强的特点与优势,整合学科资源,创新国际化的载体与方式,在人文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有益的实践,设立了中国学(China Studies)专业。

中国学专业是全国第一个由浙江大学自主设置的、以外国留学生为招生对象、进行研究和教学的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浙江大学中国学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目前该专业有在校外国留学生85位,已毕业25位。

一、设立中国学专业的背景与现实需求

中国学主要是为适应人文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海外学生的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而拟新设立的一门综合学科。

1.人文学科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教育已明显呈现国际化趋势,招收外国学生从事中国学研究与学习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回顾一百余年来,无数英才跨出国门,远涉重洋,求取新知识、吸纳新观念、掌握新技术,他们回国后为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吸收引进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在国际交流层面提供精神与思想资源,在世界学术文化发展的前沿和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不应缺乏来自中国的声音。通过招收外国学生攻读中国学学位,可以扩大学科影响力、提升学术声望和提高办学水平,有利于促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利于推动人文学科国际化办学进程,有利于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而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这也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2.海外学生的需求

中国数千年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对海外人士历来有强烈的吸引力。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大量的外国人渴望走进中国、理解中国,想到中国来深造。他们既希望较好地掌握中国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又希望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目前,在华学习的外国学生总数已近23万人。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国际学生流动最重要的目的地国之一。而我国目前的专业方向和学位体制主要是针对国内学生设置的,不完全符合海外求学者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不能满足海外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需要;学科分类复杂,海外学生无所适从,难以选择;有些领域太偏太深,大多数海外学生学习有难度等等。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某些大学都根据求学者的需要相继建立了“美国学”、“德国学”、“韩国学”等研究本国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了解研究中国,最好的选择无疑是到中国来学习,而国内高校恰恰都没有设置中国学这一学科,因此海外求学者都期待我国大学的学科体系能作出适当调整,开设出适应其特点、满足其需要的中国学专业。

3.学科发展的要求

当代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趋势就是在继续进行各种学科专精研究的同时,努力创造各种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通过学科汇聚和各种知识的碰撞实现创新。中国学学科的设立符合当代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这一趋势。它继承和借鉴了已有的传统“国学”、海外“汉学”以及海外“中国研究”等学科的学术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又根据现代学术演进的趋势和中国本土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特定条件而有一定的发展与创新。传统“国学”与海外“汉学”的研究主要是以人文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化,而近来兴起的海外“中国研究”则多以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现实的经济、政治问题。浙江大学所设立的中国学是研究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中国的一门综合学科,既包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也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既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也涉及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问题。它将有利于沟通历史与现实,打通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艺术、经济、管理、教育等不同学科,运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手段和多维视角,实行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使研究者(包括教授和研究生)在更宽广的视野下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定能形成新的学术理念和视角,取得新的成果。

二、浙江大学建立中国学专业的探索

1.招生培养

(1)招生模式。浙江大学中国学专业的招收对象是具有本科学历,有较好的汉语基础,有志于学习、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学术的海内外人士,以外籍学生为主要对象。中国学硕士专业的招生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个人申请、招考入学的方式,主要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泰国、韩国等亚欧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二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主要招收来自柏林工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都灵大学、基尔大学等学校留学生。

(2)培养目标。通过专业的课程学习和研究训练,使国际学生熟悉中国国情、理解中国问题,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好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成为能够适应在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领域合作与交流、知华友华的复合型、职业型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接受过系统的中国学专业知识训练,兼具传统底蕴和现代意识,既可以在海外从事中国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参与中外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工作。

(3)学制与学分。学制2年,要求修满24个学分;其中中外合作培养的留学生在浙江大学学习时间至少一年,至少修满16学分,其余学分可由学生个人提出学分转换申请,认可后予以免修。

(4)研究方向。根据中国学专业不同的培养模式,学校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中国现当代问题研究两大研究方向,并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各模块之间的课程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

中国学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设置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学研究、中国思想资源与和谐文化、中华文明发展源流、中国艺术与东方审美意识4个专业方向;在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方面,设置中国社会与政策、经济与管理、历史与文化、特色课程四个模块。

(5)奖学金。中外合作办学的留学生可根据对等原则收费或者减免学费。其他国际高水平大学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孔子学院奖学金、国家政府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和浙江大学奖学金。奖学金涵盖国际学生在华期间的住宿、学费、医疗保险和基本生活费。

(6)学位授予。学生在修满学分后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选题要求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论文完成后,经导师认可后进入答辩程序(论文可以用所在国文字撰写,但须提供中文文本)。论文完成后,经导师认可进入答辩程序,通过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同意即可被授予浙江大学中国学专业硕士学位。

2.课程教学

中国学专业构建了综合性、交叉性、灵活性的课程体系,其中既有按宽口径设置的平台课,又有按方向设置的专业课程模块。

(1)双语教学和英语授课并存。为适应国际留学生不同的语言基础,除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以外,还提供了系列的英文课程,部分课程还可以使用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等进行教学。总体上,根据不同的培养模式,中国学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以汉语教学为主,在PPT、课件和课后交流时可以采用英语的双语教学。二是以英语教学为主,辅以一年汉语课程的学习。

(2)探索数字化教学。针对外国留学生思想活跃而语言能力一般的特点,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准备PPT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国留学生听力相对一般与课程内容较深之间的矛盾;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准备制作教学录像,通过互联网,供学生自我学习之用。

(3)不同课程分别要求。对新增的学位课程,要求初步形成专业教材大纲,为任课教师配备助手,协助一些录像、搜集同学意见、组织讨论等具体工作。对原有的学位课程,针对授课对象的改变,要求课程教材以文本为主、以原著为主,减少通论式内容,增加可以具体感知的篇章内容。

(4)加强教学实习。针对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缺乏直观深入的体察与了解的情况,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就显得非常必要。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学校组织他们参观新昌大佛寺等寺庙,体验寺院的一日生活,参加早课、过堂、坐禅等活动;再如在讲授中国音乐时,组织他们参加中国传统音乐赏读会,从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5)强化师资队伍。目前中国学专业教师均为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外学习(访学)一年以上经历、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其中教授的比例占60%以上。同时,还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调研和讨论活动,每学期举行“中国学教师沙龙”,开展研讨。

3.学生管理

为使留学生尽快认识中国、认识中国学,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除加强与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联系与沟通外,在完善学生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专门为中国学硕士点留学生配备班主任老师。班主任由留学日本且有丰富留学经验的专业任课教师担任,并不定期与留学生谈心;组建班委,设立班长和副班长,不定期召开班会。二是通过开学典礼、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中国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留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听取留学生对课程教学、管理、学位论文等的意见与建议。三是给每个留学生结对中国学生,在生活、学习、语言交流上进行指导与帮助等。四是通过组织大量的活动,尽量营造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及了解中国社会的机会。

篇10

一、现象学本科教学的国内外现状概述

关于现象学本科教学的国外主要现状:目前,德国Humboldt-University (洪堡大学)哲学系在讲授现象学时,明显侧重于从格式塔心理W的角度去讲,注重对感知的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际上是侧重于胡塞尔早期的“描述现象学”。这种侧重与近年来在德国本土以及英美流行的关于认知科学的前沿话题有关。这种讲授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强调描述,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现象学分析的精致性。德国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y München(慕尼黑大学)大学的Guillemo E rosadohaddock主讲“The old Husserl and the Young Carnap”,侧重从胡塞尔现象学与卡尔纳普语言哲学对比的角度讲授现象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heaton college(威顿学院)的 ArthurF.Holmes,长期主讲“Husserl and Heidegger”(“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其讲授侧重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对比中阐释现象学的经典方法。

英国University of Glasgow(格拉斯哥大学)的Gianni vattimo,主讲“The end of reality”(“实在的终结”),侧重对胡塞尔后期先验现象学以及发生现象学的讲授。

丹麦Kbenhavns Universitet(哥本哈根大学)的D.zahavi长期主讲有关胡塞尔现象学的课程,其讲授一方面侧重于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文本解读,一方面又同时侧重于与当代语言哲学、认知科学的结合。

概而言之,国外近几年来在现象学教学方面逐渐转向与语言哲学、认知科学密切相关的路向,即在讲授现象学时,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从认识论维度去讲,而从本体论、伦理学等维度出发去讲授现象学,则相对少一些国内主要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各高校哲学院系逐渐开始开设有关现象学的课程。

北京大学哲学系靳希平教授长期主讲胡塞尔代表作《逻辑研究》。靳希平老师在讲授以及课堂讨论时,使用的是德文原著,学生使用的也是德文原著,其讲授侧重于对重点的概念进行解析,讨论时则更自由一些。概括而言,靳希平老师讲授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使用德文原著,“原汁原味”;二是侧重概念解析。这种讲授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十分扎实、准确地掌握现象学基本概念,值得学习。

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也长期主讲有关现象学的课程,并于2003年出版了《面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一书。该书是张祥龙老师关于现象学课程讲课内容的集结,并包括课堂讨论部分。该书主要讲解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念》《逻辑研究》(选讲)、《经验与判断》(选讲)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选讲)、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选讲)以及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选讲)。其讲授侧重于把现象学同多个哲学流派进行对比,以突显现象学理论、方法的某些优势,同时也强调了现象学同其他哲学流派融合的可能及其原因,另外也对一些重点概念进行了着重讲解。

概括而言,张祥龙老师讲授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对重点概念进行了深入而生动的讲解,做到了深入浅出;二是善于把现象学与其他哲学流派进行对比,在“对话”中使现象学理论、方法的优势显现得更加清晰。这都是值得认真吸取的宝贵的教学经验。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孙利天教授长期主讲《现象学的观念》《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吉林大学哲学专业有一个传统,就是注重哲学史,提倡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孙利天老师的讲授就侧重从整个哲学史出发来把握现象学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强调使用胡塞尔现象学意义上的直观来打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哲学。概括而言,孙利天老师的讲授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哲学史背景;二是强调对现象学方法的哲学实践,即用现象学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这是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的。 另外,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年轻教师龙晶也长期主讲有关现象学的课程。其所讲授的主要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作为一位具有德国留学经历并与海德格尔有着学术血缘关系的年轻教师,其讲授侧重于原汁原味,对思想的梳理非常清晰。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张廷国教授长期主讲《现象学的观念》。张廷国老师德语非常出色,翻译过多本现象学著作。其讲授往往一语中的,简洁明快。张廷国老师善于从词源学的角度对现象学的重要概念进行解析,这一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效果明显,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另外,已故的高秉江教授善于从作为西方哲学源头的古希腊哲学出发阐发现象学精神,这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综上所述,目前各高校哲学院系已陆续开设关于现象学的课程,并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优长。这都是值得借鉴和吸取的。

二、对现象学本科教学的实践哲学反思的必要性与应用前景

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肇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现象学出现之后,不仅在欧陆哲学中占据了主流甚至是支配性的地位,而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渗透到英美哲学,成了一门“显学”,以至于当今的哲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现象学的理论、方法,以此为基础来表达自己。

现象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学界的关注范围,并迅速成为关注热点。这一方面体现在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教学领域。在研究领域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象学原著的翻译工作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关于现象学的著作、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每年大量涌现,根据《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的统计,关于现象学的译著、专著每年不少于十数种,论文不少于几百篇。

在教学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哲学院系开始开设有关现象学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面向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而且也面向本科生。另外,@些课程也不仅限于外国哲学专业,很多哲学院系的哲学教研室也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专门开设了有关现象学的课程。例如吉林大学的哲学教研室就为其博士研究生专门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由孙利天老师长期担任主讲教师,主讲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念》以及《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由此可见,有关现象学的教学工作,已逐渐成为高校哲学院系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象学的教学工作当中,对本科生的现象学教学工作,是最值得反思的一个环节。本科阶段是奠基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效果。

对现象学本科教学工作的反思,相应地也成了哲学院系教师、特别是外国哲学教研室教师的一项必要的任务。黑龙江大学的哲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长以“实践哲学”见长。

因此,当我们对现象学本科教学工作做出反思时,有必要结合实践哲学的视角,以此为出发点,提高现象学本科教学实践的质量。

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哲学院系开始开设有关现象学的课程、有关现象学的课程已逐渐成为高校哲学院系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反思现象学本科教学工作、提高现象学本科教学实践的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在未来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能够进入当代哲学话语体系打下必要的基础。前一方面表现为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能够掌握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使用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前沿问题,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日后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能够独立探索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乃至思想奠定了基础。后一方面则表现为由于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和掌握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甚至一定程度上学会使用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前沿问题,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将来考入其他高校的哲学院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乃至博士研究生学位时,能够适应其他高校哲学院系的课程讲授、与其他高校哲学院系的话语体系相融合奠定了基础。

篇11

⒈合理安排课时,分清轻重

“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史和外国新闻史一直是作为两门课程开设的。正如文学专业有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哲学专业有中国哲学史、外国(东方、西方)哲学史一样。两门课程的要求不同,详略悬殊;而且由于发展历程的重大差异,也很难构建在一个体例框架之中。所以把两门课程合而为一是不现实的。如果名为一门课,这个学期讲中国、下个学期讲外国,这样的“合并”岂不等于不合?至于有的院系,放弃历史的系统性,东拉西扯地讲一点中外新闻史的片断知识,名之为“中外新闻事业史”,这样的做法完全不能实现新闻史教学的目的、要求,我认为是不足取的。”①笔者也赞同这一观点。

一个学期讲中国新闻史,一个学期讲外国新闻史,课时应进行合理安排,分清轻重。

⒉讲授内容要做到点线结合,史实与史论相结合

新闻史课程内容多,而学时有限。我们对于具体的讲授内容要精心梳理,做到点线结合;史实与史论相结合。

历史课程都有史实和史论两个方面。所谓史实是指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所谓史论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评述,对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揭示、概括。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把史实比喻成新闻史课程的躯体,那么史论就是新闻史课程的灵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讲清史实、又要阐明史论,既要让学生因了解史实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又要让学生因领会史论而获得启迪、增长智慧。所以,新闻史课程不仅是对众多国家新闻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的记录,而且更应是对这些国家新闻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和评述,是对新闻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揭示与概括。

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的新闻史看成是一条无限向前延伸的直线,那么我们在描画这条线的同时,还应重描这上面的一些点,这些点可是新闻事件、重要媒介、新闻人物、新闻制度……然而,在进行新闻史的教学时,不应只是讲述新闻史的具体发展过程――史实,还应对这一过程进行评析,揭示其发展规律,借鉴其经验教训――史论,做到史实与史论的有机结合,史论应贯穿在整个史实的讲述中。比如我们在讲述巴黎公社时期的无产阶级报刊时,要重点介绍巴黎公社的重要的四家报纸,还要指出巴黎公社的新闻政策,更要带领学生深挖掘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公社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公社无论是对敌对的报刊还是自己的报刊都缺乏必要的管理,结果导致即使是公社自己的报纸在宣传上也出现了重大的错误。这不仅让学生深入思考,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还要意识到:新闻舆论的威力是巨大的;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对新闻事业的管理是必要的,甚至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厘清史实、又要阐明史论,既让学生因了解史实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又要让学生因领会史论而获得启迪、增长智慧,②”才能真正体现新闻史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

此外,新闻史教师授课时态度要客观,不应加入个人主观因素。比如在讲授中国新闻史时涉及的的新闻事业,外国新闻史时涉及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新闻事业时,我们要持客观态度带领学生弄清它们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因为它在滤去人们主观上认为消极的因素之外,往往还会滤去一些客观上积极的因素,而这些往往又是我们需要的。对待历史也是这样。”③

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上与课下紧密结合

若想新闻史课程教学效果最大化,仅靠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应课上与课下紧密结合。一个国家的新闻史是这个国家的历史的一部分,二者血肉相连。我们学习研究这个国家的新闻史绝离不开它的整个发展史,而这部分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是不能在课上完成的,应靠学生自学,准确地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有意识、有目的地学习。在课上,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安排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并给提供书目,同时安排好验收的时间,可通过课上讨论、笔头回答问题、做小论文的形式来验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把这些作为这门课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比如,在讲到美国新闻史时,会在讲到这一章节前就美国当前的五大报纸提前布置出思考题,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并深挖掘,从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增大学生的收获。再如,讲到日本小报的时候,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一个小论文(论日本小报和欧美廉价报纸的异同,1000字),并利用课上时间对此进行点评。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课下应自主学习的内容还不仅仅是这些,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开出课后阅读书目,还应引导学生阅读跟新闻史相关的学术论文(包括优秀的硕、博士论文);知名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的博客(有的会把学术著作也放到自己的博客中);定期阅读专业期刊,重点、长期关注一些网站(比如中华新闻传媒网、紫金网、新华网、华尔街日报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和学生开展互动

鉴于新闻史这门课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也不应超过70%,应通过多种形式在课上和学生开展互动。

⒈课前发言

教师可利用课前的3-5分钟组织学生发言,发言应结合教学进度提前布置给学生,发言选题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选。小班上课可组织个人发言,大班上课可组织小组发言。学生发言时要求必须使用多媒体设备 。笔者在组织学生课上发言时,会在开学初就把这一任务布置下去,并把本门课的教学进度安排和每个学生的具体发言时间通告学生,要求学生自己选题并在指定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完成发言,发言结束还要上交一份发言内容的文字稿。教师会从发言的选题、内容的安排、PPT的制作和发言时的表现等几方面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考量,并把其作为期末该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其中一项。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⒉课上讨论

教师可在课上对重要问题或重点章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可由教师布置议题,也可由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由教师做小结。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还可活跃课堂气氛。

⒊作业点评

教师可就个别重要的知识点或布置的课下自主学习的个别问题以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完成2-3次笔头作业。每次按学生比例挑选一些完成较好的作业在课上组织学生互相进行点评,教师做小结。

此外,教师在某一重要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可适当选择一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新闻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三、历史结合现实,教书勿忘育人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这并非只是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课上才能充分体现。新闻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历史结合现实,理论和实践并重,教书勿忘育人。

比如,教师在讲授英国弥尔顿提出的论出版自由理论时,还应教育学生:自由是相对的,新闻自由也是相对的。笔者在讲述这一知识点时会强调这一问题,理论结合实践,结合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曾经有一大一学生,周末到校外进行新闻摄影的拍摄练习,拍摄中把视角选中正在进行监外劳动的犯人(特殊群体)身上,遭到监狱管教人员的制止,并要求把底片曝光,学生不从一再强调自己有新闻自由。双方争执不下,对方无奈要求学校教师到场共同把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在校生,在新闻工作中的一线新闻工作者不也存在吗?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古今中外,新闻造假,新闻失实却层出不穷,在新闻史的授课过程中,应在这一问题上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讲到美国新闻史时,会讲到美国廉价报纸的先驱――本杰明・戴的《太阳报》,其精心策划的“月亮骗局”是美国新闻史上一个典型的虚假报道。教师应就此问题结合现实新闻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如“訾北佳炮制的‘纸箱馅包子’假新闻(2007年6月)④”,“童其志炮制的‘护航’假新闻(2009年1月)⑤”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间允许还可就新闻失实问题展开讨论,让这些准新闻工作者引以为戒。

教书勿忘育人,当然也不是要把新闻史上成德育课,我们只是在进行教学时针对一些重要的问题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哪怕仅仅是多说上几句,久而久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总之,若使新闻史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拓宽视野,人也变得更加聪明,从事新闻史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应不断优化自己的的知识结构,不断补充教材与新闻事业发展断层的新内容,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 张允若,《关于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答中华新闻报记者问》,2005-07-03

② 张允若,《关于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答中华新闻报记者问》,2005-07-03

③ 张淑芳,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2009-06-16 .cn

篇12

培养目标

美国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伊始就是为了适应愿意从事实践性职业,而不愿从事研究和教学的那部分人的要求。它以培养实践高层次应用人才为目标而区别于以培养学术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性博士。所以对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大体上总结为: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平,使之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并要求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培养目标与PHD有显著差别,所以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招生、课程设置、培养经费、实践要求、导师、论文要求等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招生

博士生招生是博士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的状况直接影响培养质量,所以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博士的招生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与分化的速度急剧增长,社会对不同层次与规格的人才的渴求,导致了博士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美国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首先就体现在招生方面。总的说来,“美国式”招生制度的特点在于: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重视学习能力;招生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基于以上两点,其专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招生对象的实践能力就成为考察重点。例如,工程博士的招生对象虽然有一些来自学士或硕士,但是更多的来自工业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中下层管理岗位。这些人从事过工程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全方位的工程能力。

另外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置也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在相对“饱和”的专业领域,招生较平稳,发展较缓慢;而那些“兴旺”的学科,如工商管理、工程、教育、医疗卫生领域专业博士的生源则较多,发展也较快。这与美国高校一向所奉行的“服务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

课程设置

博士生入学后首先进行课程学习,这是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特点。对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博士生的培养,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它注重专业知识及相应的实务教学。选修课要求侧重职业或专业的需要,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专业博士的培养方式主要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和企业、科研部门联合培养,在实施课程培养计划过程中,大学和企业各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讲授课程,强调在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科研。

在外国语的要求上也比哲学博士PHD要低。专业博士学位一般要求精通一门外语或者以其他学科如数学或统计学代替而PHD则通常要求精通两门外语。对于这方面的差别,作者认为可能起源于二战后的认识问题。那时美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学术中心,美国学术界那时也忙着“国际化”,外语学习对掌握国际学术新动向,发展新知识,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培养面向实践的专业人员来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且外语学习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对于培养实践人才的专业博士降低外语学习要求,而把有限的学习时间用于专业学习,则被认为是最恰当的。所以二战后许多专业博士学位并无外语要求或不十分苛求,只是随着发展一些专业博士学位才提高了对外语学习的要求,但仍低于PHD的要求。这只是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一致性的结果。专业博士学位既然树立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面向实践,注重应用性,它就应该建立适应目标的课程体系和要求。

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要求

美国的专业博士生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往往要求专业博士生有若干时间(一般为1~2年)的相关专业的实际经验。例如,医学博士研究生有“住院见习期”。工程博士研究生则要求至少一年的“工业见习期”。在此期间,学生往往需要常常往返于大学和资助博士论文的公司企业,接受大学导师和专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从事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创造性工作。

经费来源

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政府拨款在整个经费中占的比例下降,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比例上升。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国家拨款经费的紧张,而学校与企业横向合作的经费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企业确实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加入,所以许多企业愿意对专业博士选定的有实践背景的论文和实际应用性的科研项目给予资助,这部分资金成为专业博士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之一。例如,学生进入见习和论文写作阶段后,可以作为公司、企业的“见习生”,由见习单位支持博士生的选题,并为他们提供薪水和设备仪器及研究经费等。对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来说,由于接近实践容易为企业带来现实效益,因此就更易于吸引企业投资,这种筹资方式所得资金占的比例较之于PHD大一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