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30 05:34: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对话式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话式教学论文

篇1

通过调查,成人学员学习英语的动机各异,有的学生是为了修满学分获取文凭以谋取职业,有的学生是为了在单位凭取职称,也有想进一步学习出国深造的,所以大部分学员的学习动机都不是为了个人兴趣而学习英语,这就使得他们缺乏学好英语的强烈动机。另外,成教学员往往来自不同的年龄段、社会阶层和家庭环境,学习时间不稳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相对薄弱,缺少整体的英语学习气氛,久而久之,会导致学员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低效性

当前成教英语课堂的授课模式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学生只能被动的去听取,很难做到双向的交流和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脱离实际,不仅给学员带来认知能力上的困难,也使得他们在缺乏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低落,进而出现上课打瞌睡、厌学、逃课等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成教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成教学员多元化的学习要求,所以,成教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对话式”教学模式在成教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对话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把对话和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人物是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他认为:“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从简单意义上讲,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在这种真正的对话教学情景中,师生双方都以整体、独特的形式而存在,基于相互尊重,信仰和平等的立场,共同探究问题,在各自做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的默契。进一步讲,对话式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2.1.1对话式教学重在强调一种沟通交流的互动性

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形式上重在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状态,只有相互间有了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这种对话行为,才能更好的进一步开展教学,以生动、具有创造性的方式传递教学内容,往往是超越一般的教学目的,构建出一种全新的交流功能。

2.1.2对话式教学重在强调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在对语言的创造性。教师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从师生间简单的语言沟通到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形成师生间的对话平等,精神平等,彼此信任接纳对方的一种状态。

2.1.3对话式教学重在形成一种双赢的学习状态

在英语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互相发现对方或自己的思想、问题和错误,达到师生共同受益的效果。对话过程中,没有完全的对与错,也没有谁说服谁,没有强求,自由发表观点,重在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效果。

2.2成教英语中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2.1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话热情

基于大部分成人学员的社会性这一特点,如何让他们在教室里尽可能的多吸取有用的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紧紧结合社会实际,专研教材,为学员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和学员的真实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学员积极的参与到对话中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选用源自生活的材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情景,像面试、广告、购物、旅游等,越是接近生活,学生对话的热情就会越高涨。师生间的对话方式可以采用模拟对话,课堂提问等方式,要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整对话方式。

2.2.2授课形式多变,启发学员大胆对话

大部分的成教学员英语基础薄弱,根本不肯开口说英语,如何让他们敢于大声用英语交流呢,这就需要教师们善于变换使用多种教学形式,联系实际,捕捉话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事先给学员设计任务,分工明确,让学员有充分的准备。也可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常用的有两人小组,多人小组,讨论等,平等的互动可以使学员间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

2.2.3变换角色,快速反馈

在整个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时刻在变化的。首先,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和调动整个教学过程,在适当时候给予帮助,使得对话活动顺利进行。再者,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监督者,根据学员对话情况,对出现错误进行记录。最后,教师是对话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可不时参与学员间的讨论,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学员展示成果时,可以采用对话、讨论、汇报和竞赛等方式,教师应快速给予反馈,适当归纳总结,纠正典型错误,适当鼓励,不要具体点名,以免打击学生自信心。

篇2

二、对话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①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

对话式教学的本质为平等、民主式教学,如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无法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并积极践行平等观念,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个性,不能操控对话,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念、想法和意见。

②创设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境

教学是否有效,与教学情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教学情境中是否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造富有启发性、有趣的课堂情境,确保学生全身心投入对话式教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模拟历史场景等多种方式,设置真实性的对话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中的对话形式

①师生间的对话

师生间的对话是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对话形式,也是对话式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在人格尊严上完全平等,但在认知能力和经验阅历上有差异。学生的历史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所以师生间的对话具有特殊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

②学生间对话

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历史学习应为自主、合作与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间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部分,也是教学有效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话,学生可认识到自身不足,学习他人长处。有效开展学生间的对话,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自。

篇3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人们不断接受大量丰富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不断开拓创新,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对于教育则提出了更高更科学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打破那种死板、僵化、机械的单一知识灌输教育模式,倡导平等、民主、自由的教育模式。新课堂要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声对话论”。强调平等、相互独立的、主体间性的对话活动。

一、对话的本质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对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对话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即苏格拉底的对话,被他的学生柏拉图记载下来,至今对人有深厚的影响。对它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

1.生活的本质就是对话。即对话从宏观上讲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你是“聊”“辩”还是“商”都是处于“谈”的状态,这些是一种最基本,最平常和最简单意义的对话。巴赫金就曾说“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人是整个地以其全部生活参与到这一对话之中的。他以整个身心,投入话语之中,这个话语则进到人类生活的对话网络里,参与到国际的研讨中”[1]这是最基本的人的生存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只要活着,在生活中,就在对话中。正如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讲“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2]这又何尝仅是两个人呢?只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都有独立的价值,有了这个前提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2.思维的本质是对话。这就是强调对话的旨归在于理解与融合,意义的生成与建构。巴赫金也认为思想不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的产物,不是生活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之中的,思想的真正生存领域是在同别的思想对话关系之中,人的想法要想成为真正的思想必须是在同他人另一种思想的积极交往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极为相似。彼此尊重和平等,形成充分的友谊感和信任,彻底表达彼此间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让观点碰撞,激荡,交融,从而新的思想意义就脱颖而出,所以,人与人之间在对话中,就启发了思维,达到思想的交融,意义的建构。

3.对话是主体间性活动。即对话发生在平等的,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间,是主体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单向独白。这个关系不是传统的认识即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主体之外有多个主体,他们发生着关系,发生关系的双方或多方都是主体,且相互作用,都是作用者,同时又是被作用者。这种在主体间不断的相互作用生发出来的东西,只存在主体间的对话中,主体的潜质才能激活,主体才能成长和发展。人也可以与自己对话,对自己进行理智的思考与情感的调节,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主体间性的活动。

4.阅读活动和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对话活动。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与文本的作者交流沟通,从而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心声。教学对话则更是明显的对话过程,在课堂上师生间的问答交流,生生间的讨论,以及如从大语文教育观看,还包括与生活与环境的对话。两者在交往过程中合作,在合作中沟通。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

二、对对话教学的理解

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社会生活在彼此理解与交流中达到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是一种与他人,与文本,与自己,与生活的对话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种对话能力。

1.对话教学是主体间性教学。对话教学摒弃过去教师以自己为权威以自己为中心的知识灌输模式。突破“主体-客体”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语文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师生、生生、文本、生活的多向的积极的生命交互过程。教师开始发挥作为对话参与者、启发者、引导者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内涵,使学生体现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

2.对话教学的关键是理解,即对话意味着动态的意义生成。理解是受教育者形成关于自身知识和生活智慧的基础,也是教育者不断审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条件。首先承认各自的主体性,其次包容主体的差异性,最后达到交融,形成共识,既激活了人的聪明智慧,又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理解的主要方式是阅读和感悟,途径就是通过“会面”和交流。

3.对话教学是合作、实践、多元开放性的教学。对话讲究平等主体间的共同理解和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教师有较高的发展水平,知识水平,能力经验,而学生有自己的特有性,在教师给学生的指导与交流中相互鉴赏,相互启发。生生合作,学生间有着年龄、生理、心理特征的相似性,更容易形成默契而相互探索,达到视界的交融。

转贴于 三、对话教学的现实意义

1.对话教学促使教育观念的更新。对话教学是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敞开的基础上双向互动交流,是双方视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创造的精神和意识。这表现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存在的完整性”和“生成的完整性”的一个整体的人。对话教学使教学方式开始转移到不仅加强学生发展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对过程和方法的关注。也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2.对话教学促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不再限于传授早已定下的结论,只关注教案的机械化实施,而在与学生、文本的对话交流中,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以及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也由封闭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开放的、自由的、探究性学习。注重个性化的体验与理解,形成自我观点和自我意识。

3.对话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首先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演员”,学生也不是“唯一观众”。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主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专业的研究者,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对话教学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由压抑、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从而引发审美经验,进行审美教育。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总之,我们对“对话”的本质和对话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理解后,在具体应用到语文学科,乃至教学方式。在深刻的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认真实践,则一定会取得“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的效果。

【注释】

[1]钱中文:《巴赫金全集》卷5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页。

参考文献

[3] 曹明海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篇4

阅读中的对话教学,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合理谋划布局,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观念。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之间互动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多鼓励、启发、鞭策他们,让他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敞开心扉,迸射出智慧的火花,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注重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多肯定、赞许学生的见解。只有真的相信学生,不低估他们的能力,自己不再是课题的主宰,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强化了民主参与的主动学习习惯。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实现了真正的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顾问和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受教育者。

二、注重过程,确立正确的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阅读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分数的结论,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样的阅读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是与对话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的。现代教学要求我们在对话中实现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在对话中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过程中感悟、提炼、凝结知识,在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思想得到提高,思维得到训练,知识得到整合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学会学习的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养成习惯。这是对话过程中才能实现的。至于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面对各种不同的感悟、理解,我们也不要强行统一,最好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