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30 05:34: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话式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话式教学论文

篇1

通过调查,成人学员学习英语的动机各异,有的学生是为了修满学分获取文凭以谋取职业,有的学生是为了在单位凭取职称,也有想进一步学习出国深造的,所以大部分学员的学习动机都不是为了个人兴趣而学习英语,这就使得他们缺乏学好英语的强烈动机。另外,成教学员往往来自不同的年龄段、社会阶层和家庭环境,学习时间不稳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相对薄弱,缺少整体的英语学习气氛,久而久之,会导致学员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低效性

当前成教英语课堂的授课模式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学生只能被动的去听取,很难做到双向的交流和因材施教。教学内容的脱离实际,不仅给学员带来认知能力上的困难,也使得他们在缺乏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低落,进而出现上课打瞌睡、厌学、逃课等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成教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成教学员多元化的学习要求,所以,成教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对话式”教学模式在成教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对话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把对话和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人物是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他认为:“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从简单意义上讲,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在这种真正的对话教学情景中,师生双方都以整体、独特的形式而存在,基于相互尊重,信仰和平等的立场,共同探究问题,在各自做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的默契。进一步讲,对话式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2.1.1对话式教学重在强调一种沟通交流的互动性

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形式上重在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状态,只有相互间有了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这种对话行为,才能更好的进一步开展教学,以生动、具有创造性的方式传递教学内容,往往是超越一般的教学目的,构建出一种全新的交流功能。

2.1.2对话式教学重在强调教学过程的创造性

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在对语言的创造性。教师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从师生间简单的语言沟通到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形成师生间的对话平等,精神平等,彼此信任接纳对方的一种状态。

2.1.3对话式教学重在形成一种双赢的学习状态

在英语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互相发现对方或自己的思想、问题和错误,达到师生共同受益的效果。对话过程中,没有完全的对与错,也没有谁说服谁,没有强求,自由发表观点,重在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效果。

2.2成教英语中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2.1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话热情

基于大部分成人学员的社会性这一特点,如何让他们在教室里尽可能的多吸取有用的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紧紧结合社会实际,专研教材,为学员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和学员的真实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学员积极的参与到对话中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选用源自生活的材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情景,像面试、广告、购物、旅游等,越是接近生活,学生对话的热情就会越高涨。师生间的对话方式可以采用模拟对话,课堂提问等方式,要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整对话方式。

2.2.2授课形式多变,启发学员大胆对话

大部分的成教学员英语基础薄弱,根本不肯开口说英语,如何让他们敢于大声用英语交流呢,这就需要教师们善于变换使用多种教学形式,联系实际,捕捉话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事先给学员设计任务,分工明确,让学员有充分的准备。也可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常用的有两人小组,多人小组,讨论等,平等的互动可以使学员间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

2.2.3变换角色,快速反馈

在整个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时刻在变化的。首先,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和调动整个教学过程,在适当时候给予帮助,使得对话活动顺利进行。再者,教师是对话活动的监督者,根据学员对话情况,对出现错误进行记录。最后,教师是对话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可不时参与学员间的讨论,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学员展示成果时,可以采用对话、讨论、汇报和竞赛等方式,教师应快速给予反馈,适当归纳总结,纠正典型错误,适当鼓励,不要具体点名,以免打击学生自信心。

篇2

二、对话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①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

对话式教学的本质为平等、民主式教学,如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无法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并积极践行平等观念,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个性,不能操控对话,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念、想法和意见。

②创设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境

教学是否有效,与教学情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教学情境中是否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造富有启发性、有趣的课堂情境,确保学生全身心投入对话式教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模拟历史场景等多种方式,设置真实性的对话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中的对话形式

①师生间的对话

师生间的对话是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对话形式,也是对话式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在人格尊严上完全平等,但在认知能力和经验阅历上有差异。学生的历史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所以师生间的对话具有特殊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

②学生间对话

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历史学习应为自主、合作与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间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部分,也是教学有效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话,学生可认识到自身不足,学习他人长处。有效开展学生间的对话,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自。

篇3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人们不断接受大量丰富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不断开拓创新,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对于教育则提出了更高更科学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打破那种死板、僵化、机械的单一知识灌输教育模式,倡导平等、民主、自由的教育模式。新课堂要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声对话论”。强调平等、相互独立的、主体间性的对话活动。

一、对话的本质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对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对话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即苏格拉底的对话,被他的学生柏拉图记载下来,至今对人有深厚的影响。对它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

1.生活的本质就是对话。即对话从宏观上讲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论你是“聊”“辩”还是“商”都是处于“谈”的状态,这些是一种最基本,最平常和最简单意义的对话。巴赫金就曾说“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人是整个地以其全部生活参与到这一对话之中的。他以整个身心,投入话语之中,这个话语则进到人类生活的对话网络里,参与到国际的研讨中”[1]这是最基本的人的生存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只要活着,在生活中,就在对话中。正如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讲“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2]这又何尝仅是两个人呢?只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都有独立的价值,有了这个前提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2.思维的本质是对话。这就是强调对话的旨归在于理解与融合,意义的生成与建构。巴赫金也认为思想不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的产物,不是生活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之中的,思想的真正生存领域是在同别的思想对话关系之中,人的想法要想成为真正的思想必须是在同他人另一种思想的积极交往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极为相似。彼此尊重和平等,形成充分的友谊感和信任,彻底表达彼此间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让观点碰撞,激荡,交融,从而新的思想意义就脱颖而出,所以,人与人之间在对话中,就启发了思维,达到思想的交融,意义的建构。

3.对话是主体间性活动。即对话发生在平等的,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间,是主体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单向独白。这个关系不是传统的认识即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主体之外有多个主体,他们发生着关系,发生关系的双方或多方都是主体,且相互作用,都是作用者,同时又是被作用者。这种在主体间不断的相互作用生发出来的东西,只存在主体间的对话中,主体的潜质才能激活,主体才能成长和发展。人也可以与自己对话,对自己进行理智的思考与情感的调节,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主体间性的活动。

4.阅读活动和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对话活动。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与文本的作者交流沟通,从而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心声。教学对话则更是明显的对话过程,在课堂上师生间的问答交流,生生间的讨论,以及如从大语文教育观看,还包括与生活与环境的对话。两者在交往过程中合作,在合作中沟通。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

二、对对话教学的理解

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社会生活在彼此理解与交流中达到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是一种与他人,与文本,与自己,与生活的对话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种对话能力。

1.对话教学是主体间性教学。对话教学摒弃过去教师以自己为权威以自己为中心的知识灌输模式。突破“主体-客体”模式,走向“教师主体-文本主体-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语文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师生、生生、文本、生活的多向的积极的生命交互过程。教师开始发挥作为对话参与者、启发者、引导者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内涵,使学生体现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

2.对话教学的关键是理解,即对话意味着动态的意义生成。理解是受教育者形成关于自身知识和生活智慧的基础,也是教育者不断审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条件。首先承认各自的主体性,其次包容主体的差异性,最后达到交融,形成共识,既激活了人的聪明智慧,又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理解的主要方式是阅读和感悟,途径就是通过“会面”和交流。

3.对话教学是合作、实践、多元开放性的教学。对话讲究平等主体间的共同理解和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教师有较高的发展水平,知识水平,能力经验,而学生有自己的特有性,在教师给学生的指导与交流中相互鉴赏,相互启发。生生合作,学生间有着年龄、生理、心理特征的相似性,更容易形成默契而相互探索,达到视界的交融。

转贴于 三、对话教学的现实意义

1.对话教学促使教育观念的更新。对话教学是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敞开的基础上双向互动交流,是双方视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创造的精神和意识。这表现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存在的完整性”和“生成的完整性”的一个整体的人。对话教学使教学方式开始转移到不仅加强学生发展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对过程和方法的关注。也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2.对话教学促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不再限于传授早已定下的结论,只关注教案的机械化实施,而在与学生、文本的对话交流中,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以及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也由封闭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开放的、自由的、探究性学习。注重个性化的体验与理解,形成自我观点和自我意识。

3.对话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首先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演员”,学生也不是“唯一观众”。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主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专业的研究者,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对话教学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由压抑、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从而引发审美经验,进行审美教育。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总之,我们对“对话”的本质和对话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理解后,在具体应用到语文学科,乃至教学方式。在深刻的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认真实践,则一定会取得“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的效果。

【注释】

[1]钱中文:《巴赫金全集》卷5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页。

参考文献

[3] 曹明海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篇4

阅读中的对话教学,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合理谋划布局,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观念。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之间互动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多鼓励、启发、鞭策他们,让他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敞开心扉,迸射出智慧的火花,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注重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多肯定、赞许学生的见解。只有真的相信学生,不低估他们的能力,自己不再是课题的主宰,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强化了民主参与的主动学习习惯。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实现了真正的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顾问和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受教育者。

二、注重过程,确立正确的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阅读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分数的结论,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样的阅读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是与对话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的。现代教学要求我们在对话中实现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在对话中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过程中感悟、提炼、凝结知识,在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思想得到提高,思维得到训练,知识得到整合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学会学习的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养成习惯。这是对话过程中才能实现的。至于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面对各种不同的感悟、理解,我们也不要强行统一,最好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探究。

篇5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指出:“课堂教学应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她所阐述的有意义的生命经历不仅仅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而言,有意义的教学对处于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任何人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语文课成了最没意思的学科代名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师上课从学期始至学期末基本上是同一模式、同一套路:老师上课缺乏激情,课堂缺乏生气与活力;教学内容单一,重复已知知识的学习,忽视思维与理性的训练……总结一下不难发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忽视学生的需要,忽视语文课上沉闷、压抑的氛围,不积极创造自己有意义的生命经历。课堂教学的改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施力。其中教师的改变是基础,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受教育观念才能转变。语文课堂只有有意思、有意义,具有生命活力,学生才能乐于听课,教师才能更加精心打磨自己的教学。这是良性循环,而教师的有意义的教学始终是这一链条中的起点与终点。正如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的“课堂改变,学校才能改变”,往前一步讨论,课堂怎样才能改变呢?答案就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教师的观念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施,同时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直接参与者与体验者,因此我们可以推论教师改变了,学生才能转变,课堂才能改变,最后学校才能改变。

二、建构生命整体性范畴的意识

那么,教师改变有多难?应该怎么改变?我们结合生命的高度来看看语文教学该如何改变。生命是一个整体性范畴,正如姜赞东在《尼采生命观论析》中分析尼采的生命观:“精神与肉体、意识与本能、理性与感性等二元要素,在生命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命是丰富的,甚至是复杂的。因此,教师不能用静态的、停滞的观点看待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个体,学生本就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他们的生理、心理都经历着发展与变化,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灵动的个体,教师要抓住其中生理性要素与精神性要素的“体用不二”的关系,不H要了解学生的本能需要,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有吸引力的语文教学,符合学生需要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研究学情,如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情况,针对具体文章收集学生的困难之处等,这种对症下药的课堂学生更乐于接受。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性需要,精神性需要是以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现阶段,我们更加弘扬人的个性,强调全面发展,而不再是像机器一样生产出无数的复制品。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渗透精神价值教育,适当设计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引导,为其精神世界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6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过去国家统一课程模式,变成了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课程的重点。就其内容而言,校本课程就要强调以学校为主,适合本校学生实际,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要使学生在国家和地方课程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满足。

而学校的历史文化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从内容上讲,学校历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总和,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融汇而成,它包含了学校历史、文化形态、生活习惯、学校风气、学校制度、学校传统等诸多内容,虽然有些并不十分科学,但其先进部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了解自己学校的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先进制度和理念,激发学生内心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从而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基础。

由此可见,校史文化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强化校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了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就和水涨船高的道理一样,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当人们把这种关系放到一所学校的时候,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就会越深厚,氛围越浓烈,学生置身其中就会越有自豪感、成就感和使命感,就越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就越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扩大了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反过来,就会使学校不断进行自我提高和完善,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强化校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将校史文化的教育经常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生活中,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唱校歌,分析校训的含义,参观校史陈列馆,学习学校杰出校友的学习生活经历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感受、同化、追求,从被动到自发,再到自觉,完成质的转变,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三、校史文化能有力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完善

记得有位先贤说过,法律是规范公民的行为,而风俗规范的是人的行为。在学校,校风和学生的生活习惯就是一种特定区域的“风俗习惯”,是一股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的无形力量,同时也是一股让人无法逃避的力量,一个学生可以逃避学习,可以逃避错误的惩罚,但是他逃不过“风俗”的惩罚,而且是一种来自良心的谴责。这种“风俗习惯”就是一股无形的文化力量和道德感召。

四、校史文化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学校的历史文化对学校师生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一旦形成就会世代延续不断,只要置身其中,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亲近,就会有一种趋同的渴望,只有自觉融入其中,才会有一种归属感,才能安安心心地学习、生活。

同样,学校历史文化对家长和学校周边居民(环境)也是一种强大的辐射力量,家长因为学生,周边居民(环境)因为有这所学校,在长期的交往中,受到学校历史文化的影响,对学校了解越深刻就越有亲近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情感联系,就会对这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产生一种认同,而且是来自心底的认同,从而自觉维护学校的权利、形象和声誉,关心学校的发展,最终走上与学校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篇7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之间以知识为媒介,以平等的关系对某一个或者一系列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已经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主动建构知识的愿望越来越高,对知识的理解越来越多元化。对话教学的实施恰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愿望,能在教学中激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聋校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

很多普通教育工作者对“对话教学”概念的理解不深刻,在实施对话教学模式时总是心存顾虑,认为实施对话教学不利于加快授课的速度,课堂对话难以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种想法在聋校的教育工作者中更明显。人们认为,聋校实施对话教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由于聋校学生的特殊性,对话教学无法在聋校语文课堂展开。由于种种偏见,导致聋校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很多教师认为,对话是需要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沟通的。在聋校学生的世界里,声音基本上难以感受,外界的声音刺激对聋生的刺激基本不存在,聋生对声音的感知能力非常低。基于种种原因,聋生难以像普通人那样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对话教学存在很多困难。很多聋校语文教师无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将知识和能力统一起来。很多教师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对话教学模式单一。

聋校语文对话教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话教学实施的模式过于单一。在聋校课堂中,语文对话教学难以用有声语言的方式进行,更多的是通过手语进行交流,对话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基础上。聋生因为不能和别人进行有声语言交流,所以在综合理解能力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导致聋校的教师对学情的评估出现偏差。对话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交流和互动对课堂知识进行重组和建构,将新的内容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中。但是在聋校语文课堂上,教师认为聋校学生听力上存在缺陷,交流上会有很大的障碍,因此不愿意运用对话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一些教师虽然尝试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但是因为心存疑虑,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始终认为聋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不能达到对话教学的要求,不愿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愿提高教学综合感知力,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只能运用单一的僵化的教学模式。

二、聋校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策略

聋校语文教学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很多教师尝试探索新的对话教学方法。对话教学的真谛不仅仅是组织对话活动,不仅仅是对课堂知识的重新感知,更多的是对新知识的建构及培养更高效的思维模式。因此,要探索科学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策略。

(一)对话教学要与生活体验结合。

对话教学的实施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聋生在听觉上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其他感官更具有灵敏性,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生活教学内容的兴趣。学习语文文本知识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教师在实施对话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想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注重对话的平等性。

语文文本在聋校语文课堂上是教学的媒介,聋生进行真正的对话教学离不开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为和谐平等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语言建构的新型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的模式非常丰富,引发对话的途径非常多。师生主体要进行对话教学必须有对话过程的契合点。在实施对话教学时,教师要认识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话教学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教师要将课堂知识作为对话的出发点,认识到学生面对新事物的情况下能够应付自如。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对话教学。

(三)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创新要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用问题作为对话教学的引发点。在课堂设计上,要善于提出问题,设计有用的问题。从教学发展的角度分析,教学的根本性不在于知识的灌输,兴趣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力。聋生虽然在听力上存在缺陷,但是对事物的兴趣并没有减弱,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聋校语文课堂上,要善于寻找话题,善于寻找有价值、有意义、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教师在实施对话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对话话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聋校学生在学习中已经不是仅仅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还需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锻炼思维创造能力。因此,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聋校语文实施对话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对于小学语文识字课程而言,小班化教学有其天然的适应和优越性。现今的识字教学课堂,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譬如猜字谜、讲故事、做游戏等课堂互动;也更多利用识字板、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小班化降低了教学互动和教学工具利用的紧张程度,使教师的目光波及范围更广、受惠学生更多、制订教学计划更全面。由此看来,小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方法准备是重中之重

语文课的教学传统衍生了诸如“分散识字”“注音识字”“集中识字”“韵语识字”和“字族文识字”等许多教学方法,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结晶,教师需要在教学上实现传统精华的继承与发展,并由此完善自己的教学备课。小学三年级前的识字量近两千个,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消化是个难题也是负担。

对每个年级的学生的备课应有针对性,年级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年龄差,更可以进一步理解为理解力差异。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笔者认为,对于阶段不同的学生就要加强对每种学生接受能力的分析,得出正确的教学梯度。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需要打开突破口,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班教学给这个阶段学生提供的教学条件就是高效地提升他们对识字的积极性,完成从幼教到小学阶段的良好衔接。不得不说,这时候生硬的大面积教学是种教学战略的失败,而课堂互动可以给识字教学打下好的基础。在苏教识字教材中,部分教师用拆字的方法入门,笔者更建议情景带入。例如,讲到“树”的时候会衍生很多诸如“梨树”“桃树”“杨树”等很多词语。教材在注音和偏旁部首上都有注解,单纯地让学生理解“树”自然不是什么难题,但重在教师要利用这种简易让学生们产生兴趣,可以提出“请问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树’?”的问题上将字词所在部首延展开来(小班的教学环境也方便教师倾听同学想法制订下一阶段教学计划,将问答精细化)。诸如此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是识字学习积极性的保证,对一年级后的教学都是如此。

当然,有一年级的基础保障之后,二年级的侧重点应从引起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到识字方式方法的强化。毫无疑问,课堂互动带来的效果是“授之以渔”的。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明确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减少错误率、巩固字音字形字义。

三、运用情感教学,尊重个体差异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情感教学的授课方我得到推广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种高效教学方式,尤其是运用于小班教学时。学生们的积极性保证在对学生情感重视的前提下。

篇9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对话。

(2)以少数学生为中心,多数学生当听众的对话。

(3)没有中心,没有主题的对话。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有效对话的意义

(1)践行新课程理念,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样,“对话式阅读教学”便成为语文课程改革及其实践研究的重头戏。

(2)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递式学习,实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需要。

“对话教学”的理念是先进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对话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追求,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教学中“主体与文本的对话”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

(3)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基本模式和各种有效策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的需要。

一方面,教育研究者的理论研究在吸纳各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得到了不断的修订和发展;另一方面,教学实践的研究却显得成效不足,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从教师研究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课堂,以教学的实践、观摩和评论为主要手段,开展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有效对话的途径

(1)师本对话。所谓的师本对话,就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探询“作者的笔法特点、写作思路及表达的情怀”。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参的提示作用。虽然语文教师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培训,有相当的文学积累,也有相当的教学经验,对各种文体的特点已有相当的认识,教师在初读课文后已能掌握文章大意、了解课文篇章结构及作者大体的思想感情等粗线条的内容。

(2)生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学生单凭自身的理解能力难以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就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主要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

首先,作为教师,必须翻来覆去地读,先学生之前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其次,作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情和见解。同时,朗读对语言的积累也为长效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教授《听听,秋的声音》时,利用多媒体朗读,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学生自己去尝试着读出那种秋天的美的感情。《陶罐和铁管》的对话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对话表演,体会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说话时的语气。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能让人感受,朗读也富于了作品生命。学生通过朗读,内化语言文字,消化、吸收最后可以增加到自己的阅读储备中去。

篇10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阅读学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对其中体会较深的内容做了笔记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实践,体会如下:

首先,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情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中有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一位美国历史教师在教授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成功的创设了必要的背景.他先进行一次考试,看到成绩后,很多学生垂头丧气.这时,教师提出,可以加分,但只能给白人学生加分,而且十美元加一分.这样激起班里大部分学生的不满.学生们向教师投掷书本,食物,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盾牌掩护自己并用水枪扫射学生.事后,教师才向学生点明刚才那混乱的一幕正是南北战争前,林肯所面临的历史背景.

无疑,这次教学的情景设计是成功的.类推到目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无论是讨论经济现象还是学习法律常识,只有创设好情境,使学生能尽快进入角色,才能更多,更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下面问题的打开水到渠成.尤其是在许多教师报怨死气沉沉的班级,这一点尤其重要.

下面试举一例,进行分析说明.在上海市八年级思想政治课本《依法保护自己合法经济权益》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导入新课用的就是一段录像,录像中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学生们所熟悉的社会上打的付假钞或赖车费等现象.其目的就是要在引起同学们对本课兴趣的基础上使同学们能摆脱目前课堂环境的束缚,更快更全身心地投入经济权益的特定概念范围.

而紧跟其后的问题设计中,笔者也是作了精心的安排.没有习惯地按照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这一惯常思路来提出问题,而是相反,从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也需要保护这一较冷僻思路来引出问题.令学生觉得经济权益这个看似熟悉的概念还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好的问题必须给学生的思维创造留下充分的空间.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关于这个方面有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很苦恼的来问苏格拉底,说自己怎麽也学习不进.苏格拉底端给他一盆水,让他把头浸在水中,然后自己用手摁住他的头,不让他出来.当那个学生终于挣扎着抬起头,苏格拉底问他:刚才他在水中最渴望什麽那位学生说:空气.于是苏格拉底让他回去自己思考刚才他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二天,那个学生兴高采烈地来找苏格拉底,他已经能够回答自己的问题:只要自己象渴望新鲜空气一样渴望学习,肯定是能够学进去的.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试举一例,以进一步探讨在对话式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新思路.上海市九年级政治教材第六课《明确社会责任》第二框中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贡献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一致性这个问题,面临的困难是,教材所上升的理论高度: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要与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才能为社会做贡献.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这些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有难度的.如果把相应的哲学概念,理论解释一遍,恐怕既占用了太多时间,学生又不得要领.

笔者原本在教学设计时,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很详细的思路,只是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只要有了社会责任意识就一定能为社会做贡献吗请举例说明.可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一句话却令笔者茅塞顿开.一个女同学举例:上海市劳动模范徐虎是一名优秀的水暖工,是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可是他也不见得每一次都修得好.

受到启发的笔者马上把问题展开:话说有一次徐虎接到报修,一户居民水管爆裂,请他去修,可这次徐虎却没有修好这根水管.请你设想一下,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同学们觉得很有趣,不假思索就回答出了几个原因:①徐虎真的遇到了技术难题,不能解决;②这户居民家用的水管是进口产品,国内没有生产,徐虎手头没有备用零件来替换,所以没法修;③水暖工各有各的管辖范围,这户居民恰好不在徐虎的管片上,而负责这个范围的水暖工不高兴让徐虎帮忙;④徐虎住在上海的东部,报修的居民住在上海的西部,这家人想想太不划算,索性在附近找人修了了事.越回答到后来难度越大,因为容易想到的都被说过了.但同学们的兴趣却越来越浓,课堂里一片沸腾,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启发,学生又说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⑤这户居民的水管已经彻底地烂透了,徐虎觉得修了是浪费,干脆建议他们换一根新的;⑥徐虎在路上遇到了塞车,错过了与客户约定的时间;⑦这户居民的水管是私接的违章用水,徐虎不能为他们修……

最后同学们说出了大约十条原因.如果不是时间原因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解释.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对已经分析出来的原因进行区分,这里有的是属于来自徐虎自身的原因,有的是属于来自外部社会的原因,而这里面又可区分来自不同方面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这时候笔者进行了总结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有利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付诸于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多作贡献.这是二者区别的一方面

接着笔者又乘胜追击,问:徐虎作为我们上海乃至全国的著名劳动模范,在困难面前会不会就此罢手轻易就放弃努力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分析:徐虎有极强的责任意识,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技术难题他会想办法攻克,没有零件他会通过技术革新来代替……

这样教学中的下一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社会责任意识和为社会作贡献还有一致性的一面.有没有社会责任意识大不一样.

这样,本来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身边的日常生活,枯躁的灌输变成了自主,愉快的获取.通过这一次教学实践,其实笔者的收获和学生一样多,甚至更多.因为它向笔者显示了教学改革的无穷魅力和永无止境.告诉笔者:什么叫作教学相长.教师并不应该用俯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而应该认为学生比老师想得更多,做得更好是正常的.苏格拉底曾说过,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他的帮助使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本已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他还形象地将其比喻成催生婆,想来意即在此.

篇11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49-02

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汉语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学习汉语。优秀的汉语学习者不仅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汉语文化知识的导入,并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懂汉语,成为汉文化的传播者。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际能力的强弱便成了衡量语言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中国学生学外语,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记词汇、短语、句型。只要把词汇关过了,应付考试就轻松了。但是实际交流却存在许多问题,这是由于中国的老师、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考试。只注重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师如果把自身学习外语的应试经验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渗透文化知识。避免让学生学片面的语言知识。

研究发现,二语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如果教师处理不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会阻碍教学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交际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语言的交际是双向的。母语文化对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并通过其与汉语文化的比较,促进汉语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掌握好了汉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表现出语言的得体性。在听到中国人的一些不同于自己母语习惯的回答时也不会感到莫名其妙或无法接受。

例1:刚到中国的美国留学生Joe会讲一点中文,他到学校超市买东西,售货员没注意到他,他打招呼说“对不起”。售货员没有任何反应,他又大声说了一句“对不起”。售货员见周围没别人,只有她俩,Joe肯定是在对她说话,顿时觉得莫名其妙。

例2:Joe在街上向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问路。得到帮助后对对方表示感谢,并夸对方漂亮。结果女孩回答:“哪里,哪里,你过奖了。”这样的回答让Joe觉得一头雾水。

以上两个例子体现了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冲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导入,既要有汉语文化,也要有学习者母语文化。

二、课堂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互动

(一)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中国文化。要想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要了解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需要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传播。在文化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桥梁,能够有效地连接起不同的文化。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深刻理解学生的母语文化和中国文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两种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释者,能够在教学中较自如地应对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汉语学习障碍。帮助学生扫清障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汉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主流性原则。重点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方面。第二,实用性原则。向学生介绍交际中用得上的,常使用的中国文化知识。

(二)结合教材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等。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指出其文化意义。教师将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结合起来进行语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赏析李白的诗歌“静夜思”时,学生由于不知道月亮和思乡情节的关联,所以体会不了这首诗的意境。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中秋节和月亮之间的联系,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学习完后学生还可以举一反三。例如,学完这首诗后再听到“月亮代表我的心”或看到与月亮有关的文学作品时,学生就会联想到月亮和思念之间的关系。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讨论活动。让学生收集一些典型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材料,进行扩展性的介绍和讨论,并与自己的母语文化作比较,分析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写出报告。

例如,中西方对称谓的差异比较。留学生会发现中国人往往把亲属关系的称谓词用于非亲属关系。称老年人为“爷爷”“奶奶”,称比自己年长者为“大哥”“大姐”,称与自己父辈同龄者为“叔叔”“阿姨”,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弟弟”“妹妹”。这样的称谓表示了一种亲和的情感关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由于中国人一向重视人伦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民族情感心理。而西方社会强调“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较多采用对称的称谓方式,强调平行的社会关系,因此不会像中国人一样把亲属关系的称谓词用于非亲属关系。其根源在于西方人注重核心家庭。孩子成年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并组建自己的核心家庭,所以,最看重的是父母,子女。对于其他亲属不如中国人看得那么重,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血缘关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都会得到培养。

三、建立跨文化的学习氛围

(一)布置教学环境

英语国家的教室布置往往与众不同,座位的排列也很新颖。中国的教学环境相对传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调整学生的座位排列。在鉴赏古典名著和诗歌时可以使用传统座位排列,让学生感受古人在教室里读书的场景。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西方的座位排列,便于学生讨论、交流。同时,可以在墙壁上布置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栏目,如中国的山水画、谚语、成语等。教室环境的布置也可以不断更新。

(二)举办专题教育讲座

定期举办文化专题讲座,有助于学生在一种有别于课堂的轻松的讨论文化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讲座的内容应有计划性,如一学期讲重大节日。教师可以将讲座的次数分配好,一周或两周讲一个主题,并与学生自己国家的一些相似的节日作比较。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了解会有系统性的提高。

(三)利用教育网站

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大量地运用于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挑选适合学生学习的有关文化的内容运用到课堂上,比如电影短片、小品、相声、歌曲等,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方面都受到冲击,这样学生也会觉得有趣,接受度高,学起来也轻松。

(四)利用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主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以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中国文化的相关微课,让学生观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定的题目,让他们到网上查资料,完成相关微课制作。学生会对同学制作的微课感兴趣,从观看同学的微课和自己制作微课中受益匪浅。

四、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留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在学习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让语言被赋予文化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会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篇12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引言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须重视汉语词汇和汉文化的关系,必须对产生和使用汉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联系和阐述。汉语有许多语言现象和词语的语义内涵,往往都直接或间接地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透过汉语的词汇层,[1]可以窥见汉民族文化的状况和词汇的文化渊源。

一、中国文化模式及其价值观

(一)中国文化模式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以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社会结构,尊祖重情尚人伦。

1、中国文化在形式上形成了

(1)宗法性――家国同构,皇权与父权一体,理论与政治互渗;(2)官本位――官权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一切价值都转换为官权价值才有价值;(3)泛权力化――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被纳入王权系统和等级位置中,都被赋予官权色彩。

2、在内容上表现出

(1)“天人合一”的思想。(2)宗法家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文化。(3)忠君观念、王权崇拜观念、政治权威神圣化观念,“王化”和伦理教化行为。

(二)中国文化模式的价值观

汉文化的价值观中,首先是对自我价值的压抑,[2]由此体现出汉语词汇的两个特点:

第一是自谦词汇特别丰富,例如可以替代“我”的词语就多达十几个,除“本人”外,都是自谦语,它们是:鄙人、不才、在下、小可、愚等。

第二是等级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幼有序,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父子、爷孙、舅甥、兄弟、姐妹、亲疏、老幼、婆媳、叔侄、老少),尊卑有序(贵贱、君臣、师生、师徒、将士、官兵)。

2、男尊女卑。“夫妻”、“公婆”、“哥嫂”、“龙凤”、“子女”都是男在前,女在后。

二、词汇理解的障碍

文化模式的不同导致词汇理解的障碍。“狗”一词,学生仅知道它的母语对应词是“狗”就不一定能准确理解它的文化内涵。[3]文化模式的不同会导致文化障碍的产生,这在语言的理解中也同样存在。在汉语阅读中,跨文化词语障碍致汉语阅读者由于文化背景与汉语的不同而对汉语语篇中某些文化内涵词语产生理解困惑,并由此引起阅读中的背离阅读材料原意的理解上的错误和偏差。[4]

例如在英国east wind(东风)是一股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类似于中国的西北风。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所以当英国学生学起“等闲识得东风雨,万紫千红总是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时,就要告诉他们,“东风”就等于“春风”,中国的“东风”就等于英国的“西风”。

三、文化词汇的分析

(一)何谓文化词汇

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5]文化词汇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的含义;二是它与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里文化有各种联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黄、白、黑”等颜色词及“松、竹、梅”等象征词语;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渊源关系,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以及来自宗教的词语。

(二)汉语文化词汇系统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而逻辑思维相对西方不是那么发达,反映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形象、类比的手法非常丰富。中国人重形象,实际上强调了思维中的表象作用,汉语通过比喻、类比、借喻等修辞手段来确立和规范词的意义。汉语词汇具有模糊性的特色和精于想象思维的模式。

(三) 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

汉语的复合词不仅数量多,还有许多西方语言复合词不具有的特性, 构成方式多样化,语速之间的组合方式多样化,构词后的词性也是多样化:

联合式:人民道路语言偏正式:冰凉草绿血红

述宾式:满意热心冷眼述补式:年轻性急辛酸

附加式:老张老师初三重叠式:往往匆匆徐徐

从“构词”方面来看,反映汉文化模式特征的词语在构词时或多或少融入了汉民族形象思维、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及其他传统文化特征,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认识。

1、偏正式和主谓式词语与汉民族形象思维。许多汉语词语除具概念义外,还有鲜明的形象色彩,如“蛙泳、雪白、针眼”等词语给人以真实具体感,这与汉民族形象思维特征相符。联合词语与辩证思维。有些由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联合式词语体现了汉民族辩证思维特征,如“好坏、大小、粗细、是非、黑白、悲欢”等在表述对客体的看法时顾及了矛盾的两端,不偏不倚。

2、联合式词语与传统观念。一些以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的语素构成的联合型词语内部很讲究排列顺序,如“君臣、官兵、师徒、夫妇”等,其语序为官在前、民在后,尊在前、卑在后,长在前、幼在后,男在前、女在后,不能随意颠倒,这是传统的等级观念、尊卑观念的反映。

四、教学设计对文化词语的取舍

(一)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透露的文化信息

1、汉语中所反映的诸如生活习俗、历史典故,以及这些文化特点同学习者所在民族文化模式的比较,这是我们教授语言过程中必定要体现出来的。这些知识,大多在课堂内进行语言讲授时随机导入,并以讲解的形式进行。2、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方式,严格的说,是汉语思维。3、联想。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联想含义。4、汉语学习的组织文化,学生学习外语的境地。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强化:第一,开设《中国概况》、《中外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这将有利于解决文化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的冲突。第二,创设汉语教学课堂文化。包括:教室布置要有中国色彩,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气氛;二是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动和开放的关系。第三,在组织文化上,应该有组织地开展各项语言实践活动,创设校园韩语学习环境,从而使得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对文化的理解。

五、结语

以文化词汇为研究对象,从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来挖掘词语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汉文化模式的印记,通过观察不同文化模式的相似和差异来构建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理论。对比汉外两种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有助于语言学习,并能揭示出汉外文化间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使得外国留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8(4):93-96

[2]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