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教案范文

时间:2022-05-07 07:53: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创意美术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创意美术教案

篇1

幼儿美术教育是以幼儿美术为手段,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学科,是促进幼儿心理及其整体素质发展的良好途径;同时,幼儿美术的本质特性即在于求新求异。这里通过对一节大班美术活动的方案研析,可以看到对幼儿美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班美术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感觉画

教学目标:1、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引发幼儿的联想、想象,并用画笔表现出来;

2、幼儿通过讲述画面内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幼儿欣赏世界名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示范,摸箱内的物品,并讲解怎样联想、想象;

3、幼儿分组摸箱内的物品,然后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4、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二、专家点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文馥教授,对本次美术教学活动进行了点评:

新时代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求动向应定位在求新求异上,即突出它的创造性和创新教育功能,并强调开发幼儿智力潜能和唤起情感的作用。

本次活动中,教师开始尝试打破临摹示范画、教授技法、机械模仿、亦步亦趋的旧的美术教学模式,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进行自主性绘画,从而达到幼儿能主动表现自我并不断创新的目的。

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1、设计载体有问题,触觉对幼儿发挥想象有局限性;2、教师在开始部分不应给幼儿路线性引导,应给予幼儿足够的启发,尽量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鼓励其要有自己的创新,不一味模仿别人;3、幼儿的讲述能力不够,局限于生活经验,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及技能技巧。

三、通过以上案例,可看到对幼儿美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美术中进行创新教育,不仅让幼儿体会到美术所特有的生动的形象性、灵活的操作性、给幼儿其乐无穷的愉悦性、令幼儿身心舒畅的宽松性,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可以大显身手的创新性,创新教育可以启迪幼儿创造的灵感,培养幼儿创新的能力。

1、在幼儿美术创新教育中,能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在幼儿美术创新教育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发挥,按自己的想像去创造;在美术活动中充分的进行自我表现,这种表现不是机械的、模仿式的,而是由他自己心灵活动的参与或主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策划者、组织者,是引路人,幼儿是主动的角色,用他们的自主性来表现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

2、在幼儿美术创新教育中,能培养幼儿大胆而浪漫的创新精神。

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是最大胆、最浪漫、最富童趣的表现新异的群体。幼儿虽然缺乏经验,缺少知识,但就是他们的无拘无束、童心童趣,才成就了大胆的创新。对幼儿美术进行创新教育,让幼儿用自己特有的眼光去理解和看待世界,所以被他们表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心灵折射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术作品,就变得神奇而风趣,同时将更有效地发挥美术的创新教育对幼儿潜在创新能力的启迪作用。

3、在幼儿美术创新教育中,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并预料自己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状态,无论成人或幼儿,对待自己面临的事情如果缺乏自信,是不容易做好的。如在上面的案例中,有一个叫欣欣的女孩,在绘画中一直用手盖住自己的画不让别人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欣欣只会模仿画,当要求她自由地进行创新画时,她就不会了,也不敢往上画了,教师看时,欣欣又怕别人说自己画得不好、不象,所以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平时的绘画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有的幼儿会直截了当的声称:“我不会画”“老师没教过”……显然,这些幼儿是模仿画“出身”的,离开老师的画样,离开老师已经让临摹过的画,他们就一筹莫展,更谈不上自想自画的信心了。也有一些孩子愿意做新的尝试,但是他们拿起笔来却无从下手,或犹豫不决,或有开头而无继续画下去乃至画得好的信心。然而,对幼儿美术进行创新教育,用科学的自主性绘画来启迪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发挥幼儿自己的特长,重视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尽量避免让幼儿体验遭遇挫折感的滋味,经过这样的培养,幼儿对待用绘画表现事物、表现生活、表现自我就能够胸有成竹、充满信心。

对幼儿美术进行创新教育,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为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在幼儿美术的创新教育中,让幼儿说画、讲画的过程,就是自己加深认识、加深理解的过程,在幼儿美术创新教育中,打开了幼儿的心灵之窗,启迪了心智与情感;融德、智、美等多元素多学科为一体,让幼儿美术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篇2

“设计·应用”领域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突出对功能性、实用性与创新性的重视。“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能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这一领域的教学,对引领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培养创意人才具有独特的作用。“2011年版课标解读”中对该领域学习提出:应该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发现、创意能力提高的主题和方式;提供使学生感受各种相应媒介、材料和工具使用的机会;帮助他们体验设计、制作的环节和过程。本课也是在此框架下展开的。这里,我通过对课例的分析,以期开阔思路,对“设计·应用”领域的创新理念、课程建构、评价方式等有具体而微的解读与领悟。

一、设计亮点可取之处

(一)运用贴近生活的事实性话题,导入课堂教学

从学生身边事物与日常生活经验人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用学生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带有装饰性的片头文字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广告、海报中的美术字;在“猜猜看”环节,以饮料、游戏、动画为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水煮鱼、面等形象生动的实例是学生易于理解的,使学生能结合实际生活来领悟变体美术字的独特价值。

事实性话题可以为课堂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话题从生活中来,通过对设计的基本规律的学习,创意的实践,再回归到生活应用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

(二)围绕创意组织教学,顺应时代要求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应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成果。

在这节课中,乔老师围绕创意组织教学表现在两个方面:—是在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变化方法时,通过脑力激荡以展开联想,从而理解创意是—个思考的过程,并能够不断产生新的想法。二是专门设计了创意空间,通过说创意、想创意、画创意等环节设计,一步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完成创意实践练习。

此外,乔老师的创意教学还体现在他围绕主题进行探究设计的思维过程的每个环节——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实践,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必经之路,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尚存不足有待改进

(一)融入学科知识,进行创意实践,统整学习主题

1.教学容量大,学生实践少

梳理课例中的结构与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①动画导入(《喜羊羊与灰太狼》)——寻入新课;②生活应用举例一小游戏猜猜看(可口可乐、梦幻西游、猫和老鼠)一世博会会标及含义;③基本变化规律—字形(球、峰)、笔画(闷、音)、结构(雨、错位)—动画视频片段(点、高、歪);④实践练习(胖、瘦、电、花、裂、震);⑤几种常见变化方法—象形变化(水煮鱼、寿、雪)—装饰变化(春夏秋冬、福禄寿喜)——立体阴影变化(土);⑥创意空间:说创意(飞)—想创意(面)—画创意,第一次基础上再设计、重新设计一点评作业;⑦小结、拓展、提升。

由以上可见,教学环节紧凑、知识结构合理、知识点丰富,从完整性看这些都是优点,但也存在有待改进之处。首先,由于课程信息量大,一节课时间有限,因而对学生的关注和学习的空间也有限,致使学生自主实践、创意思考的机会相对较少。建议精选既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又能迁移变式的教学内容。其次,因知识量大,为巩固刚学的知识,在讲解基本变化规律后,即安排一次3分钟的实践练习,“画创意”环节安排了5分钟实践作业,只有部分学生完成,课程便结束了,用于拓展提升的几幅公益广告字体也没能全部展示,学生在这节课中学习的效果难以保证。

其实,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为完成预定教学目标,呈现完整知识结构,就要含纳大量内容;另一方面,因为时间限定,在45分钟内,学生的思考、创意及作业均无法充分展开。

2.以主题学习统整教学内容

上述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知识讲授、创意激发与实践练习?我们可以主题学习来统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主动地、有意识地对要完成的主题进行创意思考,知识也能有序地纳入实际情境中进行整合,这就不会成为分散的、没有关联的、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知识点。

主题式学习反映了建构主义与情境学习的教学理念,它是使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在真实性情境中建构观点,在深层次学习中整合知识,并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及日常应用中。

针对本课例,可围绕黄山绿色旅游、环保标示、导览图、文明旅游公告等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字体设计。课前布置学生在网络上及生活环境中搜集变体美术字,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影像记录、生活观察、调查采访等方式进行变体美术字的认识与搜集。教师按变化规律与方法制作出展板,学生把搜集到的变体字贴到展板相应位置,着重从功能性、实用性、创新性等角度对设计内涵和文化价值作出深入的挖掘。进行自评、互评与师评,将学科知识融入主题学习中,可轻松地掌握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比起单纯掌握字体变化知识来得更有用,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它,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更有助益,因为这样可切实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可以达到改善环境与生活的目的。

(二)进行有效性评价,促进美术学习

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也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态度,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促进学习的评价,应关注课堂上学生体验创意设计的过程,通过方案设计创新方法、媒材工具选择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观察记录、展览演示、录像日志、作品选辑、书面报告等都是有效评价的重要方式。有效性评价还应运用过程性评价、实作评价、表现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多种策略。

篇3

以现代剪纸和民间剪纸为抓手,在课程设置中着力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引导教师具有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正确的价值取向。课程中以师生的“发现和创造”为宗旨,在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精神。注重对传统的技法进行分析,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又要发展。更要引导、激励学生在现代剪纸活动中发现适用的新的技法,新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关注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引导他们对形式感产生兴趣,适度激发他们对技法探究的热情。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技法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现代剪纸的过程中得到的是艺术感悟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学生作品展示、专题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各种

形式全方位展开,层层推进。争取在现代剪纸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

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知识与技能

接触中外优秀剪纸作品,知道剪纸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感受剪纸的艺术美、体会剪纸的作品风格的丰富性,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剪纸作品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会选用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发现

剪纸造型简单的新技法和新形式,并用剪纸的方式创造“现代儿童剪纸作品”。

■ 过程和方法

通过作品欣赏、资料查询、课堂实践等途径,通过“看、想、议、画、评、玩”等基本方法,了解剪纸的知识。利用刀刻、手撕、剪刀剪等方式表现剪纸作品。学习有创意地布置绘画作品,尝试学习成果的展示、评议及学习心得的交流,培养良好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热情主动地参与“现代儿童剪纸”的美术拓展课程活动中,了解祖国灿烂文化,能欣赏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民族文化的自尊自强的情感。具有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欣赏国内外名家的现代剪纸作品,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精神。

课程重点:

1)正确的剪纸审美观的培养。

2)“刀味和纸趣”的探索。

课程内容:

1、 欣赏。

2、 现代剪纸的创作。

课程进展步骤:

1、兴趣的启蒙

2、体验创作的快乐

3、剪纸作品的创作

4、剪纸作品的展示

课堂教学实践:

1、编写教材、教案

2、实施教学计划

3、进行课后反思

4、书写课堂实录

5、实践总结

课程成果展示:

1、教案及课后反思

2、课堂实录

3、交流课

4、展示课

5、学生作品展示

课程评价方式:

1、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作品制作的师生互动中很深入很有效

很个性化地进行的。

篇4

一、注重多媒体的引入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技术是由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美术是视觉与心灵的结合,其线条、色彩、空间、形象都是视觉的感应。美术是通过媒介形象化的过程,媒介是美术的重要载体。比如,在教授《戏剧脸谱》时,为了使学生审美与情感升华,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脸谱有直观综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结合新课改要求,我改变原来学生被动接受绘画的方式,由技能变为自我的主动想象。于是搜集了一些戏剧视频及相关脸谱,以动静结合,让学生了解我国脸谱文化。如播放《四郎探母》时,进行了课堂导入,着重让学生关注脸谱特点。学生表情惊讶,说图形夸张。我说今天我们学习戏剧脸谱,大家要好好观察。然后播放包公、关羽图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区别。课件播放完毕,学生兴趣盎然。我为学生罗列了相关步骤,供他们参考。多媒体教学是突破教材的教学,图形的动态直观展示,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当然,多媒体教学应该有选择性地运用,在展示的空余,更应让学生的动手实践。

二、课堂教学异策划

差异,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显著特点。人的兴趣、能力、目的与理想各有不同,教师应该提高认识,进行差异化教学。美术流派多样,如形式主义、再现主义、意向主义等。教师教案设计应该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从变化的角度把握学生差异,及时寻求对策,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教授《会飞的玩具》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及偏好,让他们各自发挥。有的进行彩笔绘画,有的则折叠实物模型,这都是可以的。同时,如果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可让学生进行统一主题的创作,教师放开限制,让学生充分发挥。在贺卡设计中,我并没有统一要求贺卡的类型,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随意发挥。在课后,我收集了大家的创作,包括节日卡、年卡,发现学生创意强,并无雷同,潜力无限。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合作学习

学生是教学主体。在学习中收获成功,学生精神愉悦,思维灵活,兴趣得到提高。合作学习是学生间交流、教师间指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作业大多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一次美术教学中,为了考验学生,我提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组,组员间商量绘画内容,最后组员接力在黑板上画出来。这样学生异常兴奋,热烈讨论,相对平时个人完成来说,大家有了表演机会,都想争个你强我弱,迫不及待。随后我示意大家安静,在绘画中,其中前三组为常见风景画:人物、房、树、月亮,第四组为零散文字与线条糅合的抽象图形,内容并不明确。我问此画的意义如何。学生答:“单从画面构成上看,此画的确复杂多变,内容难以揣摩,或糟糕透顶。但我们正想表现现实世界的复杂,未来的不可预知。”这幅画与其他不同,更特别与创新。我一听,被他们的想法震惊,因为单从画面看,画质太过粗糙,线条也不完美,但思想值得表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而且《步行街》、《纸贴画》等手工课完成效果出色,作业质量提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强了交流,改善了同学关系,突出了合作的重要性。

四、注重教材创新

注重对小学教材的创新,结合具体课程,扩大教学容量。在书写教案前,教师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课时数,扩充教材内容,使课程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并明确教学重点、需要解决的难题,考虑教学形式,注重单元课时的安排。比如,在小学课程纸版画单元中,因为其要求高,材料制作复杂,学生难以有效把握,所以我增加上课时数,使学生提高认识。首先,从版画的特点入手,从宏观上把握,教师带领,熟悉材料与制作流程。随后让学生自主创作或合作练习,最后总结单元作业。在原有两课时的基础上,增加四课时,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从肤浅到深入,理解力提高,制作纸版画更快速。同时,也可在作业材料上创新,如线条画的创作,除画笔外,还可增加麻线、毛线、包装线等,从平面与立体上让学生理解“线”的概念。这样虽然比较耗费课时,但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加深了理解,完成了教学任务。

另外,教师还应该改变原有的绘画评价,摒弃“标准答案”,以平价合理、宽容、多样为准则,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挥个性,让学生各尽其能;创造和谐平等的轻松氛围,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敢于发问,愉快地画出灿烂的微笑。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美术给了他们想象外显的平台。美术在促使学生自由想象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虽不能创造惊艳之作,但却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掘更多的教学模式,寻求教学创新化,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福环.小议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13(4):95.

篇5

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就对他们进行了美术基础的测试,包括他们对美术的了解和对美术的看法及喜欢程度。整体来说,七年纪和八年级甚至整个学校都没什么美术基础,但相对来说七年级美术基础又稍微弱那么一点,而且他们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八年级好一点,但他们相对的叛逆心理也更强而且对事物也稍微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由于学生没有美术课本再加上农村美术教育的特殊性与局限性,那我也只能自选教材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并根据学情,对每一课都尽可能地设置有趣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情导入,以趣启智,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教育者都是主导课堂的主体,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要一直一直的传授知识,要有固定的教案,要按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活动,课堂时间进度和程度都不会和计划有太大出入,能出色的完成教学计划的老师才是成功的教育者。但我认为,在美术的课堂上,课堂的主体该是学生!初中生上美术课并不是要培养未来的艺术家,他们也不可能全都成为艺术家!上美术课他们学的不仅仅是画画更应该是一种欣赏美的能力以及用创意的思维思考事情的方式!也就是说给他们一块画布,让他们尽情的做自己的艺术家即可,于是,老师的作用也就不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了,引导与启发反而变得更加重要了!或许要做一个真正优秀的美术老师比做一个优秀的语数英老师要难上千倍吧!

于是,每当上绘画课要动手画的时候,即使我会应学生的要求做示范,但我却绝不允许课堂上出现跟我一模一样的东西。当然,由于农村美术条件的局限性我也不太可能给他们上太多的绘画课,由于学生太顽皮的局限性我也不太可能带他们到小溪边捡石头做彩泥鹅软石的创意课,也不太可能带他们到田地里玩捏泥巴做雕塑以及做创意稻草人的游戏当然领导也不允许学生出去上课泪不过,幸好这学校虽然很破却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这可大大的方便了我!笑于是我就只能主要以上欣赏之类的以及生活中对他们很实用的课拓展他们视野的咯!如:黑板报的版面设计,美术字(宋体 黑体 变体),简笔画,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秘密)大地的画家米勒(了解米勒的生平认识巴比松画派及懂得一些基本的油画欣赏方法),黑白装饰画(最简单方便的黑白艺术让喜欢画画却没有画材的孩子也能画画),做自己的服装设计师(大概了解服装的发展史 服装的种类及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而懂得如何搭配衣服)当然,中间偶尔也穿插一些有趣的放松的东西,比如说讲完黑白装饰画外出写生一次让他们学以致用,利用不穿的旧衣服 废报纸 田里的稻草等生活中的一切废物给自己或同学设计一套衣服同时策划一个环保服装秀才艺大比拼

篇6

1. 教学设计上的“加”法

美术课亦是一种文化,美术课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与创造性。美术课的教材内容的编写非常精炼、概括,具有可塑性。在《有趣的哈哈镜》教学中,课本教材非常简练提供了数句的文字和几张图片。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需要有一定创意与发现,还需要借助网络资源收集相关信息来充实、丰富教学内容。这就是教学设计上的“加”法。

在深入研究教材之后,理清思路,将教学过程初步设计成“用实物观察引入哈哈镜――美术课堂中的‘哈哈镜’――怎样制作――展示”四个环节。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能帮助学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并有序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体验看到哈哈镜变化后的奇特画面所带来的快乐感受。

根据上课的需要,我添加一个课前预习――快乐体验环节: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用不锈钢勺子当镜子照照,观察勺子中自己的样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添加课前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玩的过程中体验照哈哈镜的快乐,感受其带来的新奇感,同时也激发他们探索镜子变形的缘由,从而将“哈哈镜”这个知识点通过课外渗透到学生身上,以此体现出美g课的文化性。

2. 教学设计上的“减”法

上课前,我添加了课前体验:照哈哈镜。目的不仅是创设一个学生亲身体验并探索答案的情境,同时也是有目的地减少课堂中过多地解释哈哈镜成像原理,也为学生理解哈哈镜原理之后的制作环节节约了时间。

在课堂中,我直接导入课题“哈哈镜”,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为什么哈哈镜照出来的样子会变形?”这时课前体验和探索开始发挥作用了,学生很快地总结出:“我们把勺子当作哈哈镜,勺子的表面是弯曲的,所以照出来的样子会变形。”

在弄明白哈哈镜的成像原理之后,我讲道:“圣诞老人和小女孩,他们也想像小朋友一样照照哈哈镜。”从而巧妙地将课题过渡到折纸添画的方法上。我以变魔术的方式展示学生喜欢的圣诞老人和小女孩的折纸添画后,抛出问题:“这样的画有趣吗?有趣在哪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画这样的画?”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

二、“加”与“减”灵活运用

篇7

随着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常态化后,在日常美术课堂教学调研中,总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或视频去解决技法演示问题,看不到徒手示范。他们的理由是避免限制学生的思路,其实,背后隐藏着学科本体弱化和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缺失的大问题。这在笔者对区域内近150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得以证实。教师们昕学的专业花样繁多,有的学国画、有的学油画、有的学版画……而中小学美术新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几乎囊括了美术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画、版画、雕塑、速写、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模型设计……这么多专业集于一身的教师实在难觅,更何况教师队伍中还有不少非专业的和一大批刚入职的,所以,这—现象有其普遍性。其他区县就此问题也开展了相关的培训,比如速写、中国画、版画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由于统—培训没有选择性而不能满足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削弱了参培教师的积极性;另外,培训内容没能与教材接轨,受训后教师即便拥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因缺乏课例指导而影响教学效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如何提高本区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已成为笔者关注的—个焦点。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基于教师现状和需求而开发的“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程。

二、“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程开发

2013年,教育部教师司颁发《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教师培训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依据此文件精神,笔者组织区名优、骨干教师着力开发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程。

(一)“菜单式”概念

这里的“菜单式”,是指对小学段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上教版)美术新教材和初中段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上少版)美术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相关美术专题进行梳理,并以此建设许多菜单式的专题培训课程,体现培训课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二)选用“菜单式”的原则

选用“菜单式”的原则,源自《意见》中提出的“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

(三)“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框架

“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框架,源自上教版小学美术新课程和上少版初中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区域教师教学现状与需求而生成的八个专题,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探索有效的衔接策略。(“‘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程框架”详见表1)

(四)“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师队伍建立

“菜单式”美术专题的培训师主要在区域学科教师团队中产生,他们均是区域学科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每个专题安排1至2位负责人,主要是看教材上该专题课例的量而确定的。如果是课例较多的专题,就安排两位负责人,—位聚焦教材解读与课例研究指导,另—位聚焦技能培训。这支队伍组建后,先由区域学科教研员给予培训指导。教研员通过解读美术教师培训课程的样本予以引领,各专题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分头去创建专题的培训课程框架。等各专题课程建好后,教研员再组织培训师集中交流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讨,同时邀请上海市名师基地导师莅临指导,最后生成比较成熟的专题培训课程。

(五)“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考核要求的拟定与推行

“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考核要求的拟定,是通过组织培训师共同商榷、教研员梳理完善的基础上产生的,旨在更贴近学科教师的需求,提高培训效率。

《意见》中第四条指导意见:“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我们在落实“菜单式”专题培训时紧扣文件精神,将课程选报方式和考核要求同步推出,让教师在选择专题的同时明确参与培训的目标。这样,全体教师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在明确目标下开展学习。

在区域“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的“报名细则与考核要求”中规定:

1-2年教龄的教师必须全程参与八个专题的培训活动。完成—个专题的—个教学案例。

3-5年教龄的教师至少参与五个专题培训活动。完成其中—个专题1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生成相应的优秀教案、课件、课堂美术作业以及教学论文—篇。

6-10年教龄的教师至少参与四个专题的培训活动。完成其中一个专题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生成相应的优秀教案、课件、课堂美术作业,以及教学经验论文—篇或—项课题研究。

11-15年教龄的教师至少参与三个专题的培训活动。完成其中一个专题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生成相应的优秀教案、课件、课堂美术作业,并递交一项课题研究或创建—个专题培训课程。

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至少参与两个专题的培训活动。递交—个单元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份教学经验论文或—个专题培训课程。

也就是说,“菜单式”的培训既有选择性,又有一定的规定性,从而保证教师经过专题培训,能具备足够丰富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六)“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模式

为了有效突破“研”和“训”两张皮的现象,在组织开展“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培训的过程中采用“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予以实施。即美术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常态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有效接轨,在教师的心中留下—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即便是观摩他人的课,也会觉得身临其境,完全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体验培训的快乐和收获。这样的培训方式符合《意见》中提出的第三条指导意见:“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

(七)“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时安排

“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时安排,每个专题均预设20课时的培训内容,其中4个课时着重于教材核心知识技能与教学教法的解读;4个课时为专题典型课例教学设计的集体研讨;8个课时(周六全天)为美术专业技能的培训,这样,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去充分地探索与美术教材相应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演示能力;最后4个课时作专题课例的展示与研讨,让教师们在参与中感悟、提升。

三、“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具体实施

因篇幅所限,本文以《纸艺》专题为例,介绍“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纸艺》专题培训课程内容安排(详见表2)

(二)《纸艺》专题课程具体培训方法

1.教材分析人手,明确主干知识

《纸艺》专题培训课程内容,均源自上教版小学美术全套教材(十册)所有《纸艺》课例。首先解读该套教材《纸艺》课例的主干知识、核心技能,以及教学教法要点。不少教师由于学校工作安排的缘故,常年任教低年级或高年级,对整册教材关于《纸艺》专题核心知识技能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通过这样的培训,有助于教师埂好地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

2.知识技能结合,提升示范能力

《纸艺》专题培训中美术专业知识学习后,马上进入与教学对应的纸艺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帮助学员快速把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教学演示的技巧。自主报名参加《纸艺》专题培训的教师同处一室共同实践,教师们均感到似乎回到了大学校园,几乎个个陶醉其中,全然忘记了今天是双休日。现场创作的作品富有创意,也为后续的《纸艺》专题课例教学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1、图2)

3.课例设计研讨,完善教学方案

专题培训中的《纸艺》专题典型课例,作为教师今后自主研修的范例,一定要参培学员作深入的了解,有个过程性、整体性的实践体验。所以,在理论培训时就指定两节专题课例:小学一年级平面纸艺课例《撕撕贴贴变成画》和四年级立体纸艺课例《纸环花开》。要求本专题所有参培学员回去先做好这两节课教学方案的预设,在此基础上组织学员依据所选的课例进行分组研讨。研讨活动上,先让将要承担这两节课教学展示任务的青年教师在组内交流,然后组员们结合自己的预设提出完善的方案。比如《撕撕贴贴变成画》一课,“如何帮助拇指姑娘重建美丽家园”不仅仅是导入激趣,可以作为本课教学的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习得撕纸方法的同时也懂得了帮助他人的意义,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又如《纸环花开》一课,教师就以单一的纸环造型设计花朵,每个学生只要将花儿组合成—件作品即可,教师们提议是否结合春暖花开时节,营造一个美丽的画面,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又可激发创意表现的热情。因为教师们个个有备而来,思维非常活跃,创意教学的金点子快速生成。比如,一年级平面纸艺课例《撕撕贴贴变成画》一课的学生创意表现的方式,教师预设一个故事情节,并将定格的画面分成八个小组去完成,最后全班合力完成一件大作,让所有的学生体验美术创意表现的乐趣;又如,四年级美术《纸环花开》一课,因为是一节纸立体创意表现的课例,在作品表现形式上以学生熟悉的花卉为主题,用纸环塑造形态各异的花朵,全班共同营造一个富有春天气息的画面。从而有效提高了单位时间研讨的效率。(图3、图4)

4.课例教学展示,深化培训效能,

《纸艺》专题课例(小学一年级平面纸艺课例《撕撕贴贴变成画》和四年级立体纸艺课例《纸环花开》)通过分组研讨后,主备教师负责实践研究;两位承担展示课的教师,其中—位教师通过借班方式展示;教研员协同学科核心组教师及专题负责人,共同深入课堂予以指导;在一周后再面向全区学科教师展示最后的研究成果,让与会的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年级段《纸艺》课例的教学教法。整个活动方案由教研员及专题负责教师共同策划,比如整个活动的安排、发放材料的呈现方式、与会教师的签到、课堂教学观摩反馈表的设计、展示课例的摄录、研讨活动的过程记录、活动后简讯撰写人员的落实、展示课教师执教后反思的落实、主题研修活动的总结等。整个专题培训采用知识与技能衔接、教学设计与课例观摩跟进的方式,可以让参培教师不仅明确了全套教材各年级段《纸艺》课例的整体架构以及核心知识与技能,还知道了典型课例在整册教材中的教学策略等,切实有效地发挥了经验辐射作用。最后的专题课例现场观摩与研讨,可以进一步加深认识,比如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规范化表述方式、纸艺教学要点、该年级段学生学习纸艺的特点等。同时让还没参加专题培训的教师在集体观摩中对区域组织开展的“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活动有个先知先觉的机会。与会教师的教学观摩反馈信息,也让专题负责人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专题培训效果和不足,便于及时完善专题培训课程,为其后的专题负责人提供借鉴。(图5至图7)

四、“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培训成效

如今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训与教学一样,应该以受训教师的发展为本。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习单的形式去引导教师及时反馈专题培训的感悟以及建议,以便培训师在第—时间予以改进与完善,为后续专题的有序推进提供借鉴,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科教师,推进新课堂实验的步伐。在培训师的共同努力和参培教师的积极参与下,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了新的收获。

(一)青年教师在参与专题培训中加速专业成长

“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采用自主报名的方式,使得不同层面的教师汇聚一堂,在不知不觉中,教师们对美术课堂教学探索的热情被点燃,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向“学的课堂”迈进。如实验小学小曾老师,刚休完产假就投入到《纸艺》专题培训中来。通过纸艺系列化的培训活动,对正在创建的《纸盘艺术》校本课程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其中三年级的一节《巧剪纸盘鱼》在市级主题研修活动上展示,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导入环节,通过用剪刀对纸盘剪三刀的方法巧拼一条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请学生上来试一试:“你能变出什么?”学生组合出类似飞鸟的形象。(图8)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其他学生上来试试“还可以怎样拼?”以简单的引导,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结果上来的几位学生都摆出了不同形象。(图9)为了加深对巧剪、巧拼方法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多媒体视频中魔术师的变法,学生看得入神,有效提升了单位时间的效率。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提议,有了鱼的雏形后还可以去美化鱼鳍,通过欣赏相应的图例加以启发,学生很快就进入高一层次的探索活动中。(图10)等学生设计得差不多了,教师又强调:“今天剪下的纸盘没有浪费的,想想小碎片可以做什么?”在教师的提示下,有的学生将小碎片变成了鱼鳞,有的变成了鱼的牙齿,有的变成了装饰的花纹等。创新的潜能完全被激发,学生经历了由易到难的探索历程,但整个学习过程是愉悦的,作品也充满了创意。(图11)

(二)新教在专题培训中有效缩短适应周期

实践证明,“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培训活动深受学科教师的欢迎,对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入职2年左右的新教师来说,这种浸润式学习的平台,有效缩短了他们的成长周期。

在“2012届新教师同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两位新教师所展示的二年级《彩纸片的组合》一课“同课异构”教学,有效体现了“学的课堂”的教学理念。比如在大小纸片的拼贴组合时,引导小朋友先“摆一摆,看一看、想—想”,在尝试实践中发现粘贴组合的技巧。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两位教师均创设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小张老师利用小朋友熟悉的卡通人物大雄与哆啦A梦的故事引入新课;小杨老师则以“为灰姑娘设计美丽的王冠”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另外,两节课在作业设计上都体现了美术学科视觉性、审美性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图12至图15)

(三)培训师在专翘课程实施中突破发展瓶颈

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前景。在专题培训中,我们首选挑选有特色的、综合能力强的区级名优、骨干教师承担培训专题,让他们在任务驱动下突破发展的瓶颈,成长为优秀的培训师,从而带动区域教师的整体发展。

1.课程建设能力在创建中得到提升

因为每个专题必须结合中小学全套教材相关的课例,逐一分析和梳理,让参培教师明确各课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以及教法要点,所以,在前期的课程架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教材解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培训演示文稿设计能力、培训方案的规划能力,等等。

2.技法指导能力在培训中得到提升

专题培训课程架构好之后,就面向学科教师实施培训了。这对少有机会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名优、骨干教师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培训的语言更加精炼,专题课例的分析更加严谨,专题技能的示范引领更加精准,教师实践内容和方式更加科学,提供的教学建议更有针对性,专题课例设计方案的研讨更有效,专题课例教学实践指导更加到位,典型课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组织更加有条理,等等。

3.课例引领能力在自主探索中达成

每个专题培训前期的教材解读与知识技能的培训,都紧紧围绕专题课例的生成而展开。要引领教师探索具有“学的课堂”风采的《纸艺》专题课例,作为培训师,需要在自己的课堂加以研究,提炼有效的经验,从而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篇8

从检查情况看,东风小学能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教学常规为抓手,狠抓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外树形象,内化师功,深入开展了集体备课和校本教学的研究,加大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教学氛围浓厚。

⑴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学校以课程计划为依据,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作息时间。计划齐全,无论是大科、小科,科科详细具体,整齐划一,分门别类,整齐上墙,没有轻“小”重“大”的情况发生。所有任课教师均能够按照课程表上课,无教学随意性现象。

⑵强化了教学过程管理。学校建立了教学工作责任制,目标明确,考核及时,评价合理;通过制度可看出学校领导能全部兼课,联系学生,从教研活动记载可知学校领导能够经常深入班级听课评课,并留有较为详细的听课记录和具有指导性的评课意见;学校注重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记载详细,开学初在全校进行了一次教师常规自查,使检查模式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二、教学常规务实求新

(1)、备课与作业方面

务备课是上好课是前提,是教师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风小学能将教学反思做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教学各环节上写出了切合实际、科学规范的要求。绝大多数老师的教案都书写认真、工整,备课详细,能提前备课,并且都有教学反思。

语文组共检查教师13人,优秀备课7人,优秀率53.8%.其中程瑛、张雪飞两位老师的教案书写非常工整,令人赏心悦目;彭桂芳、杨丹老师的教学设计十分详细,突出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王红芳老师在单元整组设计中每课都有教学突破和关键点,很值得学习。

数学组共检查教师11人,(除两人外出学习),优秀备课7人,优秀率53.8%.全体数学教师都能利用“题组导学”模式,从教学步骤,教学活动,时间分配,教学措施等方面设计成立体教案。六年级李兰珍老师能根据学情分层设计课后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如魏建群、祝红利老师。祁冯静老师能从单元整组设计出发,研究重点,突出难点,更好地把握了单元中每个课时之间的前后联系。陈春秀能够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进行详实具体的教后反思。

综合组备课一直是我们常规备课中的难点,可通过当天的检查,我们欣喜的发现,许多教师在备课中环节清晰,操作性强,教案中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如信息技术郭峰老师、英语学科邓英、韩飞老师能按新课改理念进行备课,教案十分规范;美术老师罗小芳在备详案的同时,每课也加入了范画和图解。音乐学科熊燕、黄慧玲都备了详案;体育学科周田每课都及时写了教学反思,真正做到了及时总结。

(2)、讲课方面

纵观当天我们所听的14节课,我们听课老师都有个共同的感慨,老师们都能贯彻新课程理念,钻研教材,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都明显进步。过去那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的现象得到遏制,以学生以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逐步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已见端倪,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在检查组抽查的课中,优质课11节,优课率为78.5%;,黄慧玲老师注重音乐课中对于情景的创设,辅以电子琴,采用示范熏陶的方式,带着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整节示唱课,学生兴趣盎然。罗小芳的美术课通过“说、谈、学、画、评”,营造出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学生们完成的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王红霞老师的语文课,教学语言简洁、生动、富有亲和力,重难点巧妙引导、点拨到位,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效果颇佳,堪称表率。总体上讲。

3、教研。教研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从检查中,我们也感受到东风小学浓浓的教研氛围,踏实的教研态度,行之有效的教研方法。开学初,学校便开展了“新教师教研课”,通过公开课的研讨形式,使今年新进老师在说课、讲课、听课、评课的活动中能迅速溶入学校大集体,达到共同提

高的目的。另外集体备课也能采取语、数两组,分别按低中高形式开展活动,均能在认真有序地开展。

三、建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43-01

一、现状述评

基础课教学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在进入专业课学习早期的必修基础课。学生的基本功,设计思维的培养、开发成败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专业领域里能否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基础课程阶段的训练尤为重要。就素描、色彩这两门美术基础课程而言,当前我们国家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依然沿用过去传统的、美术学院里纯绘画美术教学体系,但是在新的时期职业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现在的基础课学习与将来的设计专业课彼此没有很好的衔接,基础课没有起到为专业课服务的作用。现有的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创意思维训练和创意表现方法的培养,这应是基础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非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到的事。

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在于强调适应性——基础课主动适应专业课程的需要,真正成为专业的基础。其次,还需要灵活教学的形式、开拓创新思维、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二、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第一项就是将传统的素描、色彩教学内容,改变为“设计素描与快速表现” 和“设计色彩”。把提高技能、训练思维、发展能力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思想,并以此构成课程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特点。课程内容重点突出在对学生基础知识、设计素描基础造型技能和设计色彩的运用能力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的训练,挖掘学生个性思维和潜在的创造能力,加强审美休养,提高视觉表达方法,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设计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为学生过渡到今后的专业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第二项改革是将三大构成的课程合为一门“构成与设计”。这门课程重新整合和构建了以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等课程的内容,让三大构成的学习更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主要围绕使视觉元素创作练习从简单到丰富、从形态美到构成合理而展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学生的设计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意义重大。

第三项就是将数码摄影有关传媒课程列入基础课程。增加数码摄影基础理论教育,对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修养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综合的思维能力、高雅的审美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方法和手段上增强教学的互动性、直观性、实践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小传统教学方式,加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图片的阅读和赏析。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

再次,优良的教师队伍、全新的教学观念是基础教学更新的根本。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前提。目前任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师只有少部分是设计专业出身,基础课老师应积极主动地与设计课老师共同研究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形式、方法与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但自己要有独立的个性,还应当培养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选择。

具体方法:

1.强化学生在思维创意上的训练,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2.安排学生参观美术设计作品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开阔学生的视野。3.课堂中采用案例教学并使应用设计教学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展览。

4.加强教学环节的连接与整合,将理论讲授、信息收集、草图构思、讨论讲评、材料选择、作业制作、课程总结等方面构成综合与多样的教学方法。

5.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体验,强调绘制大量的草图,多次快速方案练习,展开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讨论,综合性的设计制作等。

6.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使课程资源、内容等知识范畴的材料得以优化,使体裁、媒介、材料、技法等课题设计要素得以有机组合与巧妙编排,使教师的思路、教学程序与组织、教案编写与表达更为清晰。

篇10

在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示范教学。由教师在黑板或者画板上画出一定的示范性作品,然后由学生进行学习性绘画。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实时讲解一些相关的美术教学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下,小学生的想象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减小,对于美术的学习也不再有以往的兴趣,因而更多的学生开始将学习兴趣转向其他学科。新时代的到来,小学美术教学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其采用的主导电子设备之一,交互白板在其中的功能异常强大,不仅便利了教师的美术教学,将更多的美术知识内容展示到电子白板上,还使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全新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美术认知,整个美术课堂也因此变得具有趣味。

一、交互白板在小学美术中的功能彰显

1.图片的放大缩小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往往是美术教材中的各种趣味图片,而当这些图片呈现在交互白板上时,由于比例的不同经常展现出来的美感也是不同的。很多时候的美术作品,如果在屏幕上展现得相对较小,学生很难发现美术作品的美妙之处。因而,教师可以利用交互白板的图片放大缩小功能,φ庑┟朗踝髌方行放大缩小。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虽然是一幅图,但它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因而教师在展示这类作品的时候,需要集中选取某一区域进行放大,进而使小学生实实在在地发现美术作品的美。而且,美术的许多绘画方式经常会对图片比例生成一定的要求,如果图片的比例过于不协调,会直接使美术作品的美感大打折扣。但是,当前的小学生并没有太高的比例意识,在进行美术绘画时,经常会出现杂乱无章的作品,缺乏线条的柔和度和美感。通过对交互白板的利用,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实现对图形的缩放,使学生的绘画过程更加简单合理。

2.教学中的交互性

对于交互白板而言,其在教学中的主要功能,莫过于十分完善的交互性。交互白板的交互性十分直接,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交互白板将自己的教学任务或教学问题呈现给学生,并由学生完成或者回答。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美术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总结,并针对性地进行解答。比如,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很多人对于素描的绘画风格有着较多的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素描需要在绘画作品的开始部分设计一些虚线,而且在最后的作品完成过程,需要将这些虚线抹除掉。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可以通过交互白板的绘画功能来解释。素描中的虚线,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对整体规划结构的固定,能够将不同的规划板块完全整理出来,使整个美术作品有着较为完善的条理性。

二、交互白板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

1.提供美术教学教案,简化教学流程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以本堂课题为主的美术教案,以使小学美术教学具有较高的实效性。而很多的美术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想要进行教案的设计并不容易。而交互白板的出现,无疑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对折剪纸”为例,其中所涉及的剪纸内容并不只是一两种,而如果每一种都进行演示的话,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不利于整体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果不进行全面展示,更加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和认知的形成。为此,教师可以以交互白板为基础,利用较短的时间,迅速搜索一些相关的剪纸图片和视频,并将这些内容真实地在白板上展现出来,使教学流程逐步得到简化,整体的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高。

2.开展趣味的交互性美术游戏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美术有着无限的遐想,并且十分憧憬美术作品的美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在进行随意地画画,虽然画出来的东西并不美观,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却是一种制作美的过程。为此,教师不妨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开展一些趣味的交互性美术游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他们的美术能力。以“动物和植物”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到交互白板中,并由学生作出评分。为了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画作顺序打乱,由他们选出最优质的美术作品,并说出该作品的优美之处,以供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

总之,将交互白板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切实优化教学效率,简化教学流程,还能够实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培育出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加强对交互白板的运用,全面发挥它的多方面功能。

篇11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素描课所发挥的作用已无可厚非。当前素描的发展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况,但在美术教学中素描究竟对美术教育带来了什么呢?又在教学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的素描教学又该怎样去充分发挥其实际意义呢?本人长期从事大学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和研究。现就素描教学提出一些改革意见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素描在造型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一)素描的源发展。素描从草稿到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学科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无论是西方的底稿、草图形式,还是东方的线描、碳迹都可说明素描的起源是构思、是草稿、是作品产生前的产物。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其表现形式的单纯性与便利性,也逐渐成了各美术专业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程。

(二)素描教学的现况。由于素描表现形式的单纯性和工具材料的方便性,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大都把素描课设置为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不否认其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却仍然还停留在普遍认识水平上来发挥其作用,其真正的价值并未得到根本体现。尽管近些年学术界也都在进行系列的探索研究,如从“设计素描”“表现素描”“意象素描”等角度都作了大胆的教学尝试和研究,但从宏观角度讲却让素描教学产生一种大混战的局面。各行其理对素描教学的实施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素描课的教学仅作为一个基础训练的形式而孤立存在。

(三)素描教学的真正意义。在教学中我长期把基础素描课比喻成中小学的语文或数学课,但语文、数学在中小学的学习中是普遍学习。进入大学后再分科,是古汉语还是语言文学或应用文学等,有重点有方向性的进行教学。

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素描课作为基础素描课与专业素描课来划分呢?基础素描课作为一个普遍的基本学习阶段,解决一些“认字、组词、造句”的基本能力。而在专业素描中却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定向学习,是写文章还是写应用文,是精深的解决造型问题还是解决创意设计的表现能力,这才是我专业素描课学习的真正意义。

二、素描教学中的方向问题

(一)素描学中的具象与抽象问题。随着实应用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我国美术专业的门类和学科也逐步细化和增多。但素描教学却还是长期根据纯美术类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也就出现了在素描教学中是以具象写实形式的教学还是抽象表现或创意形式的教学为主导的问题。因为就目前艺术类学生的基础现状及设计类美术专业对造型水平的要求而论,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未进行很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仅在升学前进行过短期的培训。普遍认为设计类专业对造型水平的要求不高,并依赖计算机制图,轻视手绘能力,所以很多高校在素描教学中不进行长时间的具象教学形式,而转为模糊的抽象教学形式,并冠以设计或创意、表现素描等名目。导致学生的实际造型能力减弱,素描教学流于形式,无论其计算机水平怎样,其创意能力多强,但其造型能力不强也就使其设计的表达能力降低了。

所以我认为在基础训练阶段还是现实主义的好,可以避免教和学的空对空。写实的有参照根据,老师所讲学生易懂,学生可以印证所学,并可以自主学习。而进入专业素描阶段有了一定的基本造型能力,就可以与专业方向相结合进行设计、进行创意、进行解构重组学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印证了这一点,基础素描写实,造型能力强的进入创意设计快,传达能力强。而基础差就进行抽象学习的最终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二)去专业方向的素描教学。由于当前基础课教师的师资结构关系,对各类美术专业的横向比较研究较少,但同时又担任几个专业的素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未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素描教学,一本教案,一种模式的把各专业的素描教到底。这种去专业方向的素描教学,教师也许轻松了很多,但学生的收获中却大大减少了。

(三)基础造型与专业方向。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素描在很多院校并未与其专业特点挂钩,片面的进行素描教学,但我们知道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要学习形体构造、透视、解剖、空间关系、表现手段等很多方面知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美术专业都有必要全部学习呢,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我们也只有进行专业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素描中就没必要学习人体解剖,但服装设计就有学习人体解剖的必要了。所以有针对的选择安排素描学习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四、素描教学的改革思考

篇12

作为与时俱进的美术教师,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一位高中美术教育者都应该以高度的热情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领会到美术带给他们的丰富知识和无限乐趣,激发起潜在的创新精神,调节好内在的心理状态,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美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艺术课程,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怎样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学生的创意进行积极的引导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发言或创意等的时候,应该选择丰富并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语言进行正确引导,并且要运用肯定的或鼓励性的言语,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很重要。教师引导得正确,学生就容易理解和创新,反之则会容易引起学生对这一时期或某一艺术家作品的质疑和反感。往往越是抽象的、蕴含创新思维的艺术作品,越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教无定法,在具体的作品讲授中切忌死套教案,将学生的回答硬往标准答案或板书上引,如此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我认为美术课上的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强求标准统一,尤其是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更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可言。如《各异的风土人情》这节课,有的学生提到将青花瓷应用到服饰上,就是个不错的创意,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这种创意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不能不评价,或者含混带过,甚至直接否定掉。教师的引导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所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帮助学生发展思维。

二、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探究、多发表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应该使高中美术课堂沦为教师的“一言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管难的、容易的,课内的、课外的,总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不停地赶进度,即便设了几个思考、讨论环节,也是匆匆带过,不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回答或思考,(比如作业环节,让学生2分钟构思创意,小组交流,问题刚提出教师马上开口叫学生谈创意)这样的课堂如何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当然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不但不能传授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还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惰性,认为学不学都一样。高中美术课堂是学生参与、探究的最好的课堂,教师应改变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__己理解、探究新奇的现代艺术作品,即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对学生大胆放手,不要因害怕学生出错而不让学生发表见解,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重视学生的作业布置与评价

美术课的最后一般都是教师布置作业,有需要学生思考的作业,有需要学生动手完成的作业……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作业都应该让学生有自主思考或讨论交流的机会。在作业完成阶段,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让学生合作及互助互动的优势,让他们相互借鉴,取他人之所长,补己之短,从而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在评价时也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品的设计想法;可以让学生互评,再由教师做最后点评。教师要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环节总结、巩固、拓展的实效。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以多媒体为主流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大大拓展延伸了我们的教学舞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这种大好形式下多媒体的过度使用也会给学生带来负担,弄不好就会造成视觉感官疲劳,从而减弱了学习兴趣,这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我认为对电教媒体的应用关键在一个“巧”字上,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特别是美术课并不一定每堂课都使用电脑,一般在一些美术欣赏课上运用多媒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多媒体对于展示美术作品是很有帮助的,通过网络可以扩大教师教学的视野,同时配上音乐,能够营造出美好的艺术欣赏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如的环境下观赏美术作品,效果自然很好,比让学生只看课本中仅有的几幅小图要好得多。但在有些美术课上就没必要画蛇添足地使用电脑,比如工艺课、绘画课等。

五、结合表演,增强课堂趣味性

美术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针对这一点不妨把学生推到台前,让他们自己表演。教师可为学生展示才华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学生放手活动,享受表演的乐趣,激发兴趣,发展身心。如《服装设计》一课,可尝试鼓励学生模拟表演T形台上的模特走秀,让学生评出最佳服饰搭配、最佳现场表现等项目,并相互点评。又如《面具》一课,可让学生戴上亲手制作的面具,创编场景,表演面具代表的角色,有利于保持学生思维的热度与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这样一个纵情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愉快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徐雯.如何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1(03).

[2]建党.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J].大观周刊,2013(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