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13:06: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在院护理实习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euro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in department educ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 select 165 nursing clinical interns by random grouping respectively in the traditional department education and multimedia in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methods.analyzedthe result at the end of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internship practice inneurosurgerydepartment. result two groups of nursing internship practice result by contra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ultimedia in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ractice effect. conclusion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erve surgical nursing practic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internship study interest, improve the practice effec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 neurosurgery nursing education
神经外科多为危急重病人,护理中难点,重点较多。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途径,对培养应用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医学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1]。而实习生在神经外科实习时间短,为完成教学能力计划,充分有效的入科教育显得更重要。我们科自2010年以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对部分新入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进行了神经外科的入科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回顾分析传统入科教育与多媒体入科教育,探讨何种方法对颅脑外伤护理实习的教学效果更佳。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自2010年以来,选取进入我科实习护理的学生共165人,均为女生,三组个学校,均为中专,年龄18~20岁,按单双数批次分别进行多媒体入科教育与传统入科教育。其中多媒体入科教育组82人,传统入科教育组83人。
1.2 方法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人教学,时间相同,内容相同,多媒体组采用电脑多媒体+示范教学方法对颅脑外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教育,传统入科教育组采用传统授课+示范教学方法对颅脑外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教育。
1.3 评价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带教老师评分+考试”试卷对护理实习生于出科时进行“病例讨论”、“理论”、“操作”、“应急能力”四方面进行评价,两组资料间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学生在“病例讨论”、“理论”、“操作”、“应急能力”四方面的比较,见以下表1-4。通过成绩比较,发现多媒体入科教育组在“病例讨论”、“应急能力”两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入科教育组,两组学生在“理论”、“操作”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
表1 两组合格学生在“病例讨论”成绩的比较
3 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多媒体教学在神经外科入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应急能力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更能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对象通常为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因此,于入科教育时,实习生们通常只是看到经过处理的患者;而且,通常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带教老师在处理患者过程中通常无法顾及同学,因此,在传统的入科教育时,普遍存在抽象的特点,而且与学校上课区别不大,实习同学容易感到乏味。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内容枯燥、抽象的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科室根据学科特点,在入科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比分析,在理论和操作水平相当的两组实习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应急能力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更能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3.1多媒体能呈现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优势多媒体的最大优势是具有丰富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以及网络功能[2]。多媒体课件能通过照片、动画、录音等方法,把传统方法用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具体、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感觉到新鲜,给予她们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3.2多媒体能更具体地预设教学情景,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更容易地把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技能,缩短身份转变的时间。在神经外科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为处理危急重症患者,而处理过程中,思考时间极短,需要做到快而不乱。在传统入科教学时,仅能凭语言描述的各种情况,对于实习生而言不能做到身临其境,在具体工作中碰到相同情况时,通常不知所措。而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等形式预设教学情景,对于学生而言,能有感官上的具体认知,而且,有充裕的时间给同学们思考,能让她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实习生的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有明显的效果。比如:可以预设脑外伤的患者入院,通过相应的照片、录像表现当时的场面,并通过文字叙述该患者的身体状况,让实习同学对这种情况做出处理,经过多个病例的重复,加深记忆。此外,可通过多媒体将一些典型手术加以剪辑汇总和讲解,使学生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3]。
3.3 多媒体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多媒体可以利用影像图片等资料,可以把许多观念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出来,把许多理念上的问题通过录像呈现给实习同学,让她们对于很抽象的问题能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操作能力。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以病人为中心,概念很虚无缥缈,但是通过几段录像说明冬天量体温不要手很冷就接触患者的皮肤、说话时注意语气等。看过录像后通常会给入科的实习生带来一些欢笑之余也带来一些思考,使实习同学在具体工作中一举一动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3.4 多媒体教学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传统教学备课通常只准备课本的内容,但多媒体教学刺激备课老师需要通过网络遴选出需要使用的图像资料,并了解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最新进展,定期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可以激励全科人员把一些典型的资料保留下来,这不但有利于科室科研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多媒体教学对于实习同学而言,可能有部分学生对于实际工作的图片感到恐惧,甚至有逃避的情绪。但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是我们工作的特点,每一种情况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堂课或者几堂课能全面的展示出来,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冷静的思维是我们处理各种疾病的基础。我们入科教育所做的只能是把一般护理人员应有的素质向实习同学做一个展示,并对她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出现逃避情绪的,我们只能对实习同学进行心理安抚,并鼓励她们克服之。
多媒体教学能使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入科教育变得具体、直观,能使实习同学更快地成长,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新课改以来,师生互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上师生互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经深入观察与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师生互动实践在生动有序开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重教师与学生全体和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轻教师与学生小组和学生小组之间及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应该说,我校构建生态课堂的一个显著变化之一是学生座位上的变化,学生的座位分成了若干个小组,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师生互动。我们知道,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可以是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这样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组成以下几种形式:教师——学生全体;教师——学生个体;教师——学生小组;学生个体——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小组。
在课堂观察中发现,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互动主要是前两种互动,即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根据对课堂教学数据的分析,在90%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所占的时间仅为15.3%。事实上,许多国外研究专家把生生互动当作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精辟地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他几方面的互动,特别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更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过于重视“认知互动”,出现“耗时多,效率低”的现象
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师生互动大多表现为认知上的互动,即师生知识上的互动,具体表现为“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式的互动,这主要是因为现行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的,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让学生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于是,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中,而严重缺乏心灵美化、情感升华、人格提升等过程。于是出现了“讲练”贯穿始终的课堂,缺少生气,在反复的“提问、训练”中耗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学效率自然不高。
3.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缺深层次互动,特别是情感的深层次互动
在我们所观察的课堂中,因为有教师听课,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师生互动,整个堂课,常常听到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机械地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这种互动只是表面的“物理运动”,而非深层的“化学反应”。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观察到,在学生对某一学科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太多的雷同与重复,学生的回答结果也不是在“激烈的辩论,强烈的反驳”中诞生的,这种“无争论的统一”,绝非“真正的统一”。
所有这些现象,反映课堂互动大多是在浅层次上进行的,缺乏有效的思维碰撞,缺少矛盾的激化,无法激起情绪的波澜,整个课堂像一条潺潺溪流单线条前进,而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
4.师生互动侧重于与优生互动,轻于与后进生的互动
要说教师能记住的学生,一般不是优秀学生就是后进生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生大多是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让教师记住了,而后进生则大多是课后违纪中让教师记住了。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喜欢与优秀生进行教学互动,偶尔提问后进生,也因为后进生的“支支吾吾”而失去耐性,让优秀生来帮忙回答。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优秀生越来越优秀,后进生越来越滞后的局面。
5.教师的互动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缺乏行为上的互动,“言教重于身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师生互动只表现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为上,“言教重于身教”,这种互动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知道,教师大多是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往和沟通的,是以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来影响学生的。学生是最具模仿性的,特别是对自己亲近的人的言行举止,模仿更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如果喜欢这个人,那么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就是他模仿的对象,中学生更是如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注意的,自己在课堂上或现实生活中却不一定会注意。此类口头互动很多,学生对诸如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在实践中却抛之脑后。这是教育的失误,也是行为互动没有真正动起来的结果。
二、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师生互动的理解还不透彻
师生互动是上课时教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是教师先发起,之后教师邀请学生与自己合作做出某种东西,做出哪一道题,或是帮教师完成某个事情,这样一来,所有的同学就会争先恐后的举手参加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当然,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某一问题或案例,由教师帮助解决或师生共同解决。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师生互动的理解是片面单一的,仅仅是作为授课时互相“提问——解答”的一个手段,甚至只重结果,忽略过程,这样的师生互动看似使授课内容得以完成,但学生掌握多少,理解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2.师生互动的目的仍是“唯知识论”
师生互动的目的很广泛,既可以是师生、生生知识的互动,也可以师生、生生行为举止的互动,还可以是师生、生生情感的互动,它所涵盖的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
然而,大部分教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侧重于“知识与能力”,陷入“唯知识论”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方便了教学知识目标的达成,却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
3.教学互动只是为了配合构建生态课堂的需要,为互动而互动
“十一五”期间,我校以全市生态课堂课题研究为契机,打造生态课堂,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生座位的变化,变以往单一的“秧田式”为多种形式,学生根据座位分成了若干个小组。
打造生态课堂,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为生态而生态”、“为互动而互动”,特别是当有人听课时,活动名目繁多,不追求课堂的有效性,而只图课堂看起来热闹。
4.开展师生互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需要
自我校提出构建生态课堂,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以来,我们也制定了与此相关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学案设计、资源整合、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对话评价、课堂效益。”尤其突出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对话评价”的重要性,“学生活动”中注意到了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深度”,“对话评价”也兼顾了“多维对话”与“多元评价”。
应该说,评价标准是一个大框框,为教师的课堂教学铺设了一个大舞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自己上课与有人听课或开公开课时,采取的教学方式不一样。没人听课或检查时,按老一套,教师讲,学生听、记,纯粹为灌输知识;当有人听课或检查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等丰富多彩,应接不暇,纯粹为检查。
参考文献
[1]文冬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述评[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增刊).
引言
近年来,医学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要求,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乡镇卫生院是直接向农村社区提供基本医疗、保健、预防及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不断改进护理模式,以提升护理质量。我院对部分患者采用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作具体分析。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80位病人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5.2±2.1岁。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文明接待
护理人员应保持着装整齐,并注意文明用语,微笑、善良地对待各个患者。对于各类患者,要给予相应的贴近服务。比如,对于老弱病残患者,可为其提供轮椅,或者搀扶其到病区,使其感受到被关爱与尊重。
1.2.2人性化服务
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优美的就医环境,如在病房内张贴“勤洗手、多喝水、多通风,防疾病”等标语。同时,为患者准备毛巾、卫生纸等常用物品,并根据病房内人群的分布情况,在病房内设立温馨一角,如“小针线包、杂志、报纸”等,或者为儿童准备玩具。
1.2.3心理护理
乡镇卫生院的患者大多为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疾病知识了解较少,进而极易出现紧张、恐惧、不安、担心给家人造成负担等心理[2]。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原理、治疗方法、疗效等,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使每位患者都能听懂。同时,给予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2.4生活护理
采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应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然后尽量去满足。早上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在交接班前,应主动与负责的患者打招呼,并与其交流,并坚持做到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解答疑问等。同时,了解家属对治疗的态度,并为其耐心讲解治疗的方法、目的及应注意的事项。生活上,情况如果允许,主动为患者打开水,并为行动不便、卧床及输液患者打饭或加热饭菜,避免耽误吃饭时间。洗澡时,为其提供小凳子、防滑垫,避免滑到与摔倒。
1.2.5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禁止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的休息及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升身体抵抗力;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1.3评价方法
由护士长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共分为三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其中,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均取得了一定成效。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试验组 40 25(62.50) 12(30.00) 3(7.50) 92.50*
对照组 40 17(42.50) 13(32.50) 10(25.00) 75.00
3.208 0.058 4.501 4.501
P 0.073 0.809 0.033 0.033
注:与参照组比较,*P
3.讨论
“以人为本”护理模式是新型的护理模式,它以患者为中心,旨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减轻其痛苦,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在乡镇卫生院中,患者主要是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故对其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至关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试验组给予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比如主动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区环境,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生活护理等人性化服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照组仅采用了常规护理。从表1中可看出,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2.50%,远远高出对照组的75.00%,两组之间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这说明在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能够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其痛苦减轻,护患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患者满意度较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感受,给患者提供的是人性化服务,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既有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模式,值得在基层卫生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君红.以人为本的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体现[J].中国卫生产业.2012,9(06):58.
[2]王晓光.探析以人为本的产科护理模式及效果[J].中外医疗.2013,32(11):149-150.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3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57-01
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已经成为医疗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医院感染多数为病原体通过手直接或间接接触性传播所致,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正确洗手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阻断病原体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最简单、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为了解我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执行率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作者对100名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对门诊、内科、抽血室、外科、口腔科100名护士洗手情况进行调查,其中门诊护士30人,内科护士22人,抽血室10人,外科30人,口腔科 8人;年龄最大为54岁,最小为22岁,平均年龄34岁。
1.2 调查方法。2011年7-8月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根据卫生部规定的11项洗手指征设计洗手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自评洗手执行情况与实际洗手执行情况),向所在调查科室的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并按照七部洗手法和洗手时间对护理人员进行现场洗手操作考核和洗手相关知识提问。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百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执行洗手情况。
表1 护理人员执行洗手情况(n=100)
注:*与自评洗手执行合格率比较,均P
2.2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洗手执行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洗手执行情况比较(n=100)
注:P
由表2可见,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洗手执行情况比较,洗手执行合格率最高是外科,其次是抽血室,最低是内科。
2.3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洗手方法考核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洗手方法考核情况比较(n=100)
注:P
由表3可见,对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洗手方法考核情况来看,洗手方法正确率最高的是外科,其次是口腔科,最低是内科。
3 讨论
3.1 我院护理人员洗手执行情况分析。调查显示(表1),护士执行洗手依从性做得最好是接触被污染物品、血液、体液及侵入性操作后,而戴手套前、处置清洁或无菌物品前、接触患者前的洗手率相对较低。说明护士对自身防护意识较强;但对不可见污染手或接触清洁物品及清洁区域时,执行洗手意识较淡薄。另外,在临床观察洗手情况中发现,护士自评洗手率高于实际执行洗手率。原因分析是大部分护理人员虽然知道洗手的指征和原则,但能坚持正确洗手指征的人员还不多,说明护理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还没足够重视,以后有待加强。
3.2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洗手执行情况分析。由表2中可见,各科护理人员洗手执行情况:外科最高、抽血室次之,内科最低。客观原因是内科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和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常常是视为不可见污染,护理人员控制感染隔离防护意识相对比较松懈,导致洗手率和执行情况较低的主要原因。
3.3 各科室护理人员洗手方法考核情况分析。由表3可见,各科室护理人员之间洗手考核情况存在差异,外科护士洗手合格率最高,其次是口腔科护士,洗手合格率最低是内科护士。主要原因是跟各科室实际工作性质有较大关系,外科和口腔科护士平时工作中,接触血液、体液、被污染物品和侵入性操作比其他科室多,其次,外科和口腔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无菌观念比较强,对洗手重视程度高,还经常要接受院感培训和考核。
4 结论
针对护理人员主动洗手意识较薄弱,加强临床护士对院感制度和手清洁消毒知识的培训教育,加大宣传洗手的重要性,改变护理人员只注重自我防护,轻视防交叉感染意识,从而改变不正确洗手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洗手执行行为的自觉性,充分认识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直接关系。具体措施:①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强化培训,掌握技能和方法,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②改进洗手设施和环境,以增加手卫生执行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手部卫生指南》制定手消毒的制度及管理措施,并进行定期考核,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增加洗手的自觉性。③完善配置,改善洗手设施。安装密闭式液体容器、一次性擦手纸等,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增加洗手执行率。
5 小结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我院护理人员不规范洗手的原因,并制定一系列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普及、强化手卫生知识,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手卫生管理监测力度,一定能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合格率,从而避免经手传播病原体而发生的感染,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冯梅.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态度的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0.8(7):266
[2] 沈春丽.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护理研究,2004.10(18)上半月版(总第129期):1718-1719
护理实习生是我院聘用护理工作者主要来源途径之一,通过在医院10~12个月的临床实习工作,对医院的布局、工作流程相比外院应聘者存在了很多优势;对此,医院特别注重护理实习生的综合技术水平及心理健康。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对护理实习工作的认知,就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不但能够减少实习过程中护理差错的发生,更加让护理实习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正确护理工作方向、热爱护理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2008年医院接收各大院校护理实习生425人,详细人员见表1。
1.2 调查方法 对我院2008届166名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100%。表1 2006-2008年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人员表
2 调查结果
2.1 环境改变和学历需求的紧张感 从紧张而单纯的校园学习生活转变到临床护理的角色中,新的生活目标、新的生活空间、新的学习方式、新的人际关系,给了护理实习生很多的不适应。面对离开家人和熟悉环境的陌生感,渴望友情、希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迫切感,失去安全感和缺乏沟通技巧的紧张感,校园依赖性与学习的独立性,这些产生的反差,造成护理实习生迷茫、困惑。加上新世纪新的需求,国家对卫生人才需求的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问题更加造成护理实习生一定程度的紧张感。2008年我院共接收中专护理实习生30名,占2008年总实习生的18.07%;普遍大专学历对中专护理实习生心理造成了直接影响。调查显示,中专护理实习生对工作的热情、生活的憧憬、就业的向往都不及大专护理实习生,更区别于本科学历护理实习生,自身学历的差距直接影响到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自信心缺乏,紧张感等。
2.2 实习护士工作地位低 护理工作很多情况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实习护士的工作更是得不到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加上护理实习生初次接触临床,对环境和事物都很陌生,护理工作的生疏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很多患者对于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不同意实习生操作。护理实习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娇生惯养,难免会产生自信心过足的心理,正是这种过足的自信心与患者所给予的反应相冲突,造成护理实习生的自卑焦虑、怀疑和自信心减弱,对工作的热情度也大大地降低。
2.3 带教方式与沟通欠缺 由于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琐碎,对于一些基础操作,如:擦澡、口腔护理、会阴擦洗、测血压、量体温、接瓶等产生厌倦;带教老师因工作忙碌,忽略带教和实习生心理变化,使护理实习生认为带教老师只会让实习生干活、接瓶,造成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产生抱怨心理,对护理工作反感。
2.4 与患者沟通障碍 调查人群中,有82%为外地实习生,对闽南话一窍不通,与患者沟通相当困难;特别是老年患者较多的慢性病科室,患者患病后表现出的烦躁不安,加上近年来患者对护理工作期望值逐步增高,面对病情反复等情况,产生悲伤、绝望的情绪变化,使得护理实习生无从下手。护理实习生普遍年龄小,社会经验少,加上部分实习生自身性格内向,与患者沟通胆怯、拘谨,造成沟通障碍或是护理差错的产生,使护理实习生产生慌张、失落、自信心下降等。
2.5 患者突发病情变化 护理实习生接触临床时间过短,对陌生的环境感到紧张、害怕;对于紧急病情应急处理知识掌握较粗浅,对于一些危重症病人突发的病情变化感到更加害怕与慌张;特别是急诊重症患者,随时随刻会出现惊厥、死亡等现象,面对这些情景更显示出实习生内心脆弱的一面,造成护理实习生感伤、害怕甚至流泪。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1-156-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培养专业素质高的护理队伍。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环节,是实习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培养自我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过程[1-2]。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带教质量直接影响着实习生综合素质。为对心内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的创新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笔者对在我院心内科88名实习生进行分组研究,分别给予不同的带教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实习生88名,均为女性。年龄16~20岁,平均(18.5±2.1)岁,其中中专生9例,大专生45例,本科生34例。将实习生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实习生年龄、基本资料及带教内容进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接受传统带教方法,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护理学习进行指导,根据实习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及引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511带教法”,即5个制度、1个会议、1本手册。具体如下:(1)5个制度。①入科教育,实习生进入科内后,护士长将科室分布、科室环境、收治的病种、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要求、行为规范、要求及劳动纪律等告知实习生,并安排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护士带教,对患者住院全部流程进行讲解,与实习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其能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掌握知识的自信心。②为了确保授课质量,由我院高年资护士、护士长及医生对需要讲授的知识试听,并进行审核把关,共同商讨讲授重点。③理论授课,根据心内科常见病种、授课内容及实纲对可能遇到的护理问题对实习生进行询问,使其独立思考,同时针对实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计划,分别在固定时期由专人进行集中授课,在讲授中突出本专科特点。④实际操作,根据讲授进度,将涉及到的护理操作项目名称标注在手册上,带教老师在每周按照计划引导实习生完成带教项目,严格跟班负责制,实习生操作时在旁观察指导,避免实习中事故产生。⑤双向考评,实习满4周后针对实习生理论及实践操作进行考评,不合格实习生需补考,出科前,带教老师对护理生进行评分,护理生对带教老师评分。(2)1个会议,每周日召开实习生座谈会,由实习生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针对实习生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采集,对于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带教老师将下周学习目标告知实习生。(3)1本手册,针对心内科室专科特色制定《心内科护士实习手册》主要内容有专科操作、历次考试成绩、师生互评内容等,带教老师带教实习生进行操作时,需遵循由易及难的流程,护士长每周五对实习生完成情况及操作流程等进行检查,并对实习生提问肺水肿、心衰等吸氧操作事项等专业知识,要求实习生熟练掌握心内科急症的护理流程。
实习生在实习中,带教老师要鼓励实习生充分思考总结,对病情进行观察,自己总结好的护理措施及方案,使其能够将理论与时间结合,比如在为患者提供抗生素等药物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常见抗生素药物有那些,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在所有实习生出科前,带教老师可引导实习生一起交流总结,对于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难点等进行询问与沟通,同时给予有效指导。带教老师将实习生实习中的成效及不足等进行总结,鼓励其改进及建立良好心态投入工作中。
1.3 观察与考核
对实习生技能操作成绩、理论知识及对带教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操作成绩及理论知识各为100分,得分与掌握程度呈正比。对带教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习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得分比较
研究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得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对带教满意度为97.7%,对照组对带教满意度为81.8%,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接受护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其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3],心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康复及护理,这就对实习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习生在护理中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进入实习生角色难度较大,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跨度较大,实习生常出现较大恐惧感及陌生感,而心内科患者多属重症患者,工作压力及工作难度较大[4],护生会出现较大的压力,在实际操作中退缩,很难融入护生角色。(2)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个别带教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隐瞒患者,护生在操作中未得到患者同意即进行操作,或者护生出现操作失误时,未能及时解释,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情绪[5]。一些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彻底放眼、放手,导致护生独立操作中出现出现错误不能及时解决,埋下安全隐患[6]。同时护生在实际操作中忽视自我防范,对于不甚了解的知识未能及时请教教师,可能引起一定的医疗纠纷。(3)带教教师教学方式不当也会导致护生实习质量的下降,一些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忽视了护生实际操作能力,仅是进行理论教育,或者反之,二者的不均衡[7],导致护生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错误。受到科室影响,可能出现护生实际操作较少,不仅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差,同时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李秋香.冠心病监护病房临床护理带教常见问题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98-1399.
[2] 张丽红,王会敏,周园,等.心内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的创新与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12):1050-1052.
[3] 张淑娟,王振涛.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8):60-61.
[4] 周廷梅,杨晓红,黄红兰.实习带教方法的创新与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6):2559-2560.
[5] 陶莉,刘莹莹.护生临床带教质量管理的创新与体会明[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44-54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54-0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0年―2013年来到临床科室进行岗前培训的实习护生60名,他们分别来自普通专科院校或者职业院校等省内外各级医学专业学校,其中女56名,男4名,专科36名,中专24名,所有实习生均按教学大纲规定完成在校学习。
1.2 规范化管理方法
①实习规划:护理部每年制订护士实习计划及方案,包括培训老师的资格审核、护士入科前全面培训、实习生考核评价。②入科前培训:a)礼仪规范:语言规范,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请”字开头,“谢”字结尾,音量适中;仪表端庄大方,佩戴胸卡,着装符合护士要求。b)护理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入科前组织实习生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包括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意识,保证护理工作安全。【1】③科室培训:临床科室指定有一定临床经验、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担任培训老师,科室要求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实习生在科内的任何护理操作都须在培训老师监督指导下进行,基础护理、基本技能、专科疾病护理、专科技能等均由指定的培训老师做讲解示范,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2】④结果评价: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培训质量评分表和护士实习考核评价表,对培训老师和护士进行双向评价调查。护理培训质量评分表内容包括:每月2次业务讲课和教学查房、培训计划、示教安排、操作正规、专人培训等。护士实习考核评价表内容包括:礼仪规范、护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护患沟通技巧、卫生宣教能力、职业仪容仪表、护理病历书写等。两种调查表均为百分制,按各项条目所占得分比例给出相应分值,在实习生完成临床实习的前1个月实施调查,对培训老师的培训质量和护士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
2 结果
3年来,我院共接收护理实习生60名,全部顺利结束8个月的临床实习,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均按实习计划要求完成实习期间的双向考核评价。实习生对我院护理培训质量评价得分平均为91.12分,最高100分,最低80分;护士实习考核评价得分平均为89.75分,最高100分,最低83分。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士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的桥梁,是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护理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实习,护士熟悉了医院的规章制度、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3】
根据对护理专业实行生的培训情况总结,为保证护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把护士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护士,实施了规范化的护理实习生培训模式,从制订实习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方案到效果评价,层层把关,步步落实,使我院护士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临床培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专业态度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培训老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培训质量。要做好岗前培训必须每年通过对培训老师的选拔、强化培训老师专项培训等方式,选择有一定临床经验、能以身作则、职称在护师及以上、有牢固基础理论和扎实专业技能的优秀护士作为临床实习培训老师,将双向测评中护士对护理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作为评选的内容之一,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激发了培训老师的学习工作热情,促进了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护理部不定期下科室了解实习生对培训老师的意见,在实习生结束实习时进行实习生对护理培训质量的调查,并及时反馈给培训科室和培训老师,以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这种规范化的模式培养了临床培训老师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培养合格护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护理培训老师,成为临床科室的骨干力量。
护理部组织专人对科室护生实习情况进行随时调查、定期考核,一方面激发了护士的学习潜能,让其意识到作为准护士自觉提高认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性,对工作和学习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更容易激发护士的探索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切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量多看、多想、多问、多做,培养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分析、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不定期的检查和定期考核,及时发现护士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在实习周期中继续重点强化教育学习,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科室培训环节,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的培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基础到专科逐步强化训练,提高了实习生对护理操作的兴趣,增强了动手能力。
通过对我院护理实习生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探索实践,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方法,并按照实习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系统、详细的教学实施计划,并做到领导重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条件完善,真正体现“临床教学”这一医院的主要功能,才能达到临床培训老师整体素质及护理实习质量的共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不仅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机会,更主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临床培训制度,才能在护理临床工作中做到安全教学和安全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88-01
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是走向临床岗位的第一步,其工作主要是对患者的基本护理,因而与病原体的接触相对较多,手作为其与病原体接触最多最直接的部位,其清洁工作尤显重要,因而,对于护理专业实习生对手部清洁的认知度如何及其清洁工作的处理情况对医院护理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1]。本次研究对我院实习的护理学生进行了手部清洁工作的相关调查,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5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学历不一样分为本科组与专科组,每组各占30人。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手部清洁情况进行统计,问卷涉及的洗手要求及指征参照文献[2],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几大块:①一般内容;②与洗手有关的内容;③洗手操作情况;随机发放并接着收回进行分析,发放60份并全部收回,回收率达到100%,无无效问卷存在。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通过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χ±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P
2.1护理专业实习生手部清洁指征认知情况见表1。
表1护理专业实习生手部清洁指征认知情况
指标1认为需要手部清洁例数1例率(%)护理患者前143171.7进入隔离病房前158196.7无菌操作前1601100接触清洁血液体液前142170护理患者后1601100无菌操作后143170接触污染血液体液后1601100离开隔离病房前157195摘除手套之后156193.32.2本科组与专科组手部清洁认知情况本科组中,换液体前认为应该洗手的有22例(73.3%),无菌操作后认为该洗手的有29例(96.7%),接触清洁血液、体液前认为该洗手的有28例(93.3%);在专科组中对应值分别为10例(33.3%),14例(46.7%),14例(46.7%);对应比较,X2分别为:5.432,5.346,4.987;P分别为0.025,0.029,0.039。
2.333.3%的人不了解七部洗手法的步骤,有一部分学生洗手的时间达不到要求,而且大部分忘记洗指尖,还有少数会遗漏腕部和拇指。认为戴手套可以取代洗手的实习生占31.7%,认为摘掉手套后没有必要洗手的实习生占35.0%。3讨论
3.1护理实习生手部清洁的顺从性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由外部原因引起感染的中,手上有很多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其污染非常严重,因此手部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居第一位。控制医院感染中非常关键的预防措施和抑制细菌病毒传播的最简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洗手。护理实习生在医院工作实习中和病人接触比较多,他们主要负责医院内的最基本的护理和简单易懂的操作,所以成为病菌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护理实习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够大大地降低医院外源感染的几率。在护理实习生实习培养阶段就应该养成良好的洗手的习性,但据本调查显示,能够全部答出手部清理指征的调查者仅占21.7%,认为给病人换输液前需要洗手的调查者仅有53.3%,50%的人不知道输液应该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而100%的调查者认为触碰到污染的血液、体液和患者后需要洗手,这就说明了新来的护理实习生对病人的保护措施和方法达不到要求,而对自己的保护意识非常好。表明他们没有完全认识到手部清洁的必要性。
3.2对手部清洁的措施和要求了解不充分手部暂时附着在皮肤上的细菌,如果能够做到规范认真的清理是非常好清除的,规则标准的洗手能够100%的达到合格的要求,而简单的洗洗也能达到82%。根据我们调查发现有33.3%的人不了解七部洗手法的步骤,有一部分学生洗手的时间达不到要求,而且大部分忘记洗指尖,还有少数会遗漏腕部和拇指。认为戴手套可以取代洗手的实习生占31.7%,认为摘掉手套后没有必要洗手的实习生占35.0%,在工作中的一些操作可能造成手套出现很小的不容易被我们发现的损坏,通过这些微小的破损病菌可以进入到手上,从而很快的繁殖造成危害。长时间戴手套,经常有些驻落在皮肤上的细菌会移居到表面,当我们把手套摘了之后手上的菌落数非常的高,可达到5×104cfu/m2。有的护理实习生以为用热水洗手就会做到除菌的目地,根据资料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在37℃的水中更容易生长繁殖。还有的护理实习生在洗完手后用白大褂擦拭从而造成了二次污染。
3.3注重上岗前的培训,加强临床教学的监督力量由于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和规范不一样,也造成了她们对洗手的了解程度不一样。医院感染学的专业在我国护理医院中基本没有展开,所以增强学生手部清洁的专业教育培训非常重要而且不容耽误。护理实习生所在的医院也要对其进行手部清洁的教育和入岗前医院感染知识的相关培训,临床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监督催促护理实习生洗手的方法并严格七步洗手法的步骤,还可以将七步洗手法的步骤贴在洗手的地方并放一个表使学生根据流程图和钟表做到严格规范的洗手习惯。同时,医院各科室应加强手部卫生的检查和强化意识,使护理实习生自身提高洗手意识,做到各方面的严格防护措施。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90名,全为女性,年龄18-22岁。其中本科生12名,专科生78名。共有临床带教老师22名。按照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将9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名。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学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A组用传统方法带教;B组用基于临床路径的带教方法带教。具体为:带教老师依据事先设计好的护理教学路径进行带教,主要包括时间、学习内容及效果评价等内容。(1)第1周: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熟悉科室环境与科室文化,介绍专科制度与实习要求,并分配各班次护理内容及分管2张床位,指导实习生做产妇常规检查和采集标本,学习经阴道分娩产妇的常规护理,做周讲评,总结本周的学习内容,并做好实习生的答疑工作。(2)第2周:熟悉基本操作,学习剖宫产产妇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做周讲评,总结剖宫产产妇术前术后的护理和宣教,了解实习生的掌握情况,并查看实习生笔记。(3)第3周:学习正常产程分期及产程的观察和护理,指导新生儿母乳喂养方法与技巧,总结本周重要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4)第4周:学习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护理、智护操,并指导接种乙肝疫苗等,指导产妇出院健康宣教,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分管床位的护理病历书写,对实习生进行相关理论与技能的考核,并进行出科总结。
(三)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实习生对带教效果及患者对实习生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四)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对以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数数据行卡方检验,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实习生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B组实习生考核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技能成绩分别为(91.9±2.5)分和(90.0±3.0)分,均高于相应A组的(78.1±2.4)分和(82.5±2.6)分,两组比较在P<0.05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B组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为93.33%,高于A组的68.8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卡方=23.059,P<0.01)。患者对B组实习生护理满意度高达95.56%,高于A组的8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卡方=30.421,P<0.01)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医院,是当地一家职业技术学院的附属医院,一直以来承担着临床教学的重要任务,每年都有来自不同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到我院实习。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培训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质量对护生临床实习中获得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及今后的专业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1]。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是复习课堂内理论的好机会,是实现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中间环节。因此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优秀的护理人才至关重要[2]。2009年6月-2012年2月,我院共接收护理大专实习生125名,中专实习生87名,笔者作为护理部带教负责人,现将实习生管理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完善相关教学制度
1.1.1 护理部完善相关制度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欲提高护生带教质量,首先应完善相关制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护理部设专人负责实习生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分别制定了实习生守则、实习生管理制度、实习生考核办法、实习生言行规范、带教负责人及带教老师资格规定及岗位职责,制定实习生年度实习计划,实纲等。根据大纲要求,将实习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及专科操作项目10项,结合科室特点,指定每科一项作为出科考试项目。根据各院校的实习计划,护理部带教负责人制定实习生轮转表下发各病区及各实人手一份,让每位实习生了解实习周期的轮转计划,实习生提前到所实习病区报到。双向了解轮转计划有利于实习生提前了解所实习科室情况,同时让护士长提前了解相应时间段实习生情况,利于科学排班。护理部带教负责人每两月主持召开实习生大会,病区带教负责人及全体实习生参加,反馈日常检查中实习生带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征求临床科室及实习生对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发现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方法。为鼓励先进,每年度按照标准,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实习生及优秀带教老师。为检验带教质量,实习周期结束,护理部组织综合考核(理论、实操),考核不及格者补考。
1.1.2 病区完善相关制度
各病区根据护理部实习计划制定病区带教计划,每位学生有固定带教老师,实行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三级负责制。病区根据带教老师资格规定,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将名单上报护理部备案。根据实纲要求,病区每周安排专科知识讲座,安排护理操作示教,实习生出科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专科理论知识和指定操作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并将考试成绩及平时工作能力、服务态度、组织纪律等做出评价,如实填写实习鉴定[3]。护理部定期收取实习手册检查病区是否按要求填写。病区建立教学登记本,带教负责人认真记录讲课及示教内容、时间,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等,护理部定期检查核实。
1.2 提高带教老师素质
老师的言行对实习生的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老师是实习生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带教质量。实习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掌握基础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民主意识、自我意识较强,那种单纯依靠规章制度和高压式思想教育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实习生活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强调无情制度与友情管理相结合,使实习生从心里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在管理中,当实习生遇到问题时,要求老师用换位思维方式,设身处地为实习生着想,从思想上、心理上、生活方式上关心她们,带教老师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灵活的工作方法。带教老师端庄大方的仪表、整洁得体的着装、和蔼亲切的语言、温文尔雅的举止及亲切真诚的微笑,会拉近师生关系,在最短时间里消除实习生的紧张心理,愉悦地跟随教师开始临床实习。作为带教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护理技术,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师德,热爱护理工作,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实践证明,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热心带教工作、精通业务、有奉献精神、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老师,才能为实习生树立起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榜样。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向实习生传授知识和医疗护理道德,要培养她们的慎独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品德,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使护生从内心敬佩教师,以教师为榜样,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提高带教老师素质,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教学管理讲座,利用两月一次的实习生大会进行带教经验交流。
1.3 岗前教育是教学之源
对每年新进院的实习生,首先安排岗前教育,调整学习心态,主动引导她们从学校到医院的角色转换,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的学习生活。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热情和使命感,培养她们的责任意识。通过岗前教育,教实习生了解医院规章制度,教会正确学习方法,减少实习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实习生进院学习的第一天,首先介绍医院的环境,让实习生了解医院各专科特点、各部门所在的具置、各病区的护士长及带教负责人,还要告诉实习生到病区如何实习,如何请教老师,使实习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教给实习生与病人交流的技巧,告诉实习生与病人谈话的注意事项,明确服务忌语等。培养实习生思想上对规则的理解和重视,让她们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讲解当前医疗行业面临的问题,随着人们法律意识、消费意识的普遍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求医务人员严格依法行医,实习生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方可进行有创操作。
1.4 感情留人为医院储备护理人才
护理部每月安排实习生业务讲座,每天巡查病房时关注实习生行为规范,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制止,指导改正。各病区每月上报最满意实习生和最不满意实习生,在实习生大会上对好人好事点名表扬、鼓励,对不良现象给予不点名批评指正,对事不对人。从日常小事做起,耐心细致地为实习生服务:护理部与图书馆联系,将实习生名单提供给图书馆,方便实习生借阅;实习生生病时及时慰问;实习生心理上有苦闷、委屈、迷茫时,倾听她们的诉说,解开她们的疑惑;经常与实交流,发现实习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只有这样,实习生的思想工作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与实习生建立深厚感情,达到感情留人的目的。针对不同实习生出现不同的思想问题,采取个人谈话的教育方式来解决,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有的实习生因为受到带教老师批评而委屈,告诉她们严师才能出高徒;有的实习生因为老师让多干活而发牢骚,告诉实习生让她干是因为能力强,相信能干好。告诉实习生要学习老师的优点特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实习周期结束,护理部综合考核成绩结合科室每月上报的最满意实习生频次,优胜劣汰,将优秀实习生报医院人事科,每年有近10%的护理实习生被医院录用,科室反映良好。
2 小结
采用以上的实习生科学化管理,带教老师明确职责,实习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及娴熟的操作技能,具备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为护生毕业后独立从事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并为医院培养、发现护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上官美琴,毕瑞雪,周东. 谈急诊科护理本科生的带教. 全科护理.2011,1,9(1):176-177
[2] 许颖,秦丽. 护理实习生管理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 . 2011,35
[3] 万世艳,李微. 护理实习生安全管理体会 .西南军医.2009,4
[4] 曹银新.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管理的体会. 实用医技杂志 .2008,15,34
作者单位:471002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上接第282页)
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应保存在密闭的容器内,根据它使用的有效期及时更换。用甲醛固定标本时应戴手套,并且存放在通风的环境内。加强手术室内的排污系统,保持畅通。
2.3.2在手术中配置化疗药物时,应戴眼罩,双层手套,穿防护服,且保持室内通风,打开换气扇。
2.3.3 对于手术室内的烟雾,应加强室内流通,定时开窗换气,完善排污系统,提高对医务人员的有效保护。手术时产生的烟雾及时用吸引器吸净。
2.4心理危害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调整工作强度与心理压力,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巡回与洗手工作次数。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冲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惫。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自身体质,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好自我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态度。合理配置人力管理。上班时间尽量穿弹力袜。
总结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手术室护士要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工作。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我们应严格按照各科规章制度,杜绝各种隐患,使危害降到最低,使护士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关键词】临床路径模式;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
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活动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且实习教学的结果也会对护理人员的日后工作能力、操作水平和理论知识造成直接的影响,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教学所使用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以我院新加入的100名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为实验对象,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现将具体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以我院新加入的100名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为实验对象,将所有实习生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并保证两组实习生在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教学方法
实验组实习生从进入心脏外科科研室开始就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每位实习生由固定的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为每位实习生制定分阶段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并设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时间,定期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做好教学成果的反馈和总结工作。实验组的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实纲的基本要求、长期积累的实习教学经验、心脏外科临床治疗现状和心脏病患者护理特点,在集体讨论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上,为实习生制定以实践带教学的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的管理细则。将实验组实习生的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一周的时间,并规定各个阶段的选修和必修的教学内容,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心脏病的护理需要和特点,为学生设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在以上教学规划的基础上,细化每天的教学内容,并在每天的教学内容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每次完成教学内容后,指导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和交流,教师在课后要听取学生反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学习效果差的实习生还要适当进行补偿教学。
对照组实习生使用传统的护理实习教学模式,实习生进入心脏外科教研室后,根据常规的教学模式和程序,由指导老师进行统一的教学和指导,选择固定的时间对实习生进行集中的教学,实习教学结束后,要对实习生的操作水平和理论知识进行统一的检验和总结。
1.3 评价指标体系
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实习教学后,在教学满意程度、科研学习能力、护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专科技能和基础护理等方面的达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
2 结果
经过实习,实验组实习生在教学满意程度、科研学习能力、护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专科技能和基础护理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两组实习生学习指标达标率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临床路径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法,该模式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质量管理手段,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各个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2]。现阶段,国内各大教学、管理和医疗机构都进行了路径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实践,并在竞争力提升、业务效率提高和工作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路径模式的教学实践表明,首先,分阶段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其次,围绕教学大纲设置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实习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再次,实习教学过程要适当添加健康回访、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内容的讲解,这样既能够培养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掌握有效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又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知识的认识;最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
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于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满意程度、科研学习能力、护理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专科技能和基础护理水平,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实践带实习的教学方式,让实习生能够通过临床实践形成良好的实际实践习惯,提高自我意识,从而为其日后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我们重点选择了红河卫生职业学院2012级在我院泌尿外科轮转实习的学生20人作为研究对象。每批次轮科实习生3至5人,共4批。其中女生17人,男生3人,年龄20至24岁,随机抽签,分试验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实习生到医院首先接受在岗前培训,下科前考核成绩、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试验组采用改良PBL教学法查房,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查房,每组学生在泌尿外科实习4周,每轮教学查房有3至5人学生,两组教学查房都选择相似病例,固定1至2名带教老师。(1)改良PBL教学法查房实习生在泌尿外科实习到第二周时,带教老师告知实习生改良PBL教学法查房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实施。实习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到病房选择典型病例,分别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评估、查体,并根据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恢复情况提出不同的护理问题,对这些问题学生再通过分工查找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共同研究得出最佳答案,最后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措施。然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讨论,必须人人发言,每个实习生都要对问题进行阐述,带教老师随时提问。最后再由带教老师对每个实习生的结论进行评价、总结,指出查房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实习生回顾查房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指导。(2)传统教学查房方法传统教学查房方法主要是以带教老师为主体,带教老师直接把实习生带到患者身旁,介绍患者入院情况、住院评估、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存在的护理问题和实施的护理措施及得到的治疗、护理效果等。
3.评价形式
分两部分:一是实习生查房后相继进行理论知识测试,二是对实习生进行自测调查问卷。理论知识测试:总分为100分,病例分析题50分,简述题20分,填空题20分,概念题10分。实习生自测问卷:查房结束后,对实习生进行自测问卷自评,自评问卷分5个项目。
三、结果
1.理论知识测试成绩分析
试验组实习生的相关理论知识测试在病例分析题和简述题及总成绩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
2.实习生自评结果
试验组各项目的自评结果都好于对照组(P<0.01)。
四、效果
1.改良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
对实验组进行民意调查,85%以上的大专生反映改良PBL教学模式新颖,对所学问题印象深刻,喜欢改良PBL教学法。实验组55%的实习生出科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的实习生。改良PBL教学法目的就是要让实习生在实习中能够围绕问题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研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整个学习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实习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成就感。本研究评价结果均显示改良PBL教学法的实验组学生在自学能力、检索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泌尿外科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协作能力、与患者及老师间的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改良PBL教学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