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02:13: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文章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2.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教法引导
通过朗读,感悟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助挂图或实物照片,加深理解、加强感悟,学生可联系自己的感性经验加深理解。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2.本文的难点是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
3.解决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体
1.紫藤萝花的挂图或照片;
2.投影片①生字词;②保尔·柯察金在烈士墓前对生命意义思考的一段话;③随堂练习。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设计思路
在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层学习,讨论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并进行总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二)纠正读音
齐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字的音。
穗绽酿迸溅伫立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三)分析第一段
看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四)学习第二段
齐读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五)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六)学习第八、九段
齐渎第8—9自然段。
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七)学习第十、十一段
齐读第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的人生意义,是对花形、花色、花香的—个总体提炼和归纳,由景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八)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09-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独特体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重视每一位阅读个体,张扬学生阅读个性,正确审视学生的每一处体验,从而引领学生阅读走向正轨。因此,本文则分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1 激趣教学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数学生好动、爱玩,若只要求阅读数量,而不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久之,学生易对阅读产生厌烦心理,影响阅读的有效性,更不能够较好的实现对话。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首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趣味”为抓手,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打开对话通道。如:可运用教材激趣、结合生活实际激趣、利用故事激趣等,以运用教材激趣、运用多媒体激趣为例,即是在学生学习教材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有意地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瀑布录像,通过多媒体中展示瀑布,可让学生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当吸引学生的眼球后,教师可话锋立转,转移到今天所学的课文上。播放紫藤萝录像,将紫藤萝与瀑布做对比,让学生感受紫藤萝盛开时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为什么将其称之为“紫藤萝瀑布”。通过创设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其朗读的欲望。又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内容时,可采用多媒体播放《童年》的开头歌曲,并向全班学生说道“听到这首歌是否能够想起自己的童年呢,那时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对于大作家鲁迅先生而言也不例外,也有值得自己回忆的童年,今天就跟寻着鲁迅先生的步伐,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陆先生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通过新课导入完成后,让学生自己介绍作者,并予以指导,从作者籍贯、代表作及作品风格等几个方面予以阐述。通过此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
2 个性教学
教师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用行动示范,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中外名著,并将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与学生分享,既能丰富自身的知识,还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在课余时间,还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在阅读后师生都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并在班级内进行互评,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激情,还能有效地拉近师生关系。在为学生推荐阅读物时,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等方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书。可选择通俗易懂的科幻类、故事类图书,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等不同,推荐图书时,也应注意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地推荐课外读物。此外,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课外阅读,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如可在班级中设立“读书角”,教师可带捐书,并动员学生将个人图书放在“图书角”中,由班干部进行借阅管理,解决学生课外阅读中书源不足问题,并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3 情智教学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若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了文章,更没有语文。文章是人赋予情感表现的产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怎能离得开情感。通过情感教学能够使课堂情意浓浓、情趣盎然,让学生乐此不疲、爱不释手。人一旦离开情,好比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但在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就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思想交流中传递智慧,并碰撞智慧,进而产生智慧。因此,语文教学就是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发展智慧、传递智慧。而只是并不等于智慧,知识知识外在的,需要个体内在而生成。孙双金教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要求学生学会及善于质疑,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能够标新立异。即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思考及聪明起来。此外,语文中包含了作家的情感,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人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情,脑中有智,手中有法。这样一来,课堂中也就不会出现只见书本、不见生命;只见教案,不见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得语文课堂犹如柳暗花明、茅塞顿开、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如:学习《多一些宽容时》内容时,可将一副对联交给学生,上联为:无私、无欲、无怨、无悔,才有大将风度。这副对联是从课文内容中总结出来的。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来概括出其他内容,并补充下联内容。有的学生经过探讨,得到下联: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方显宰相胸襟。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中所选取的作品是学生学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因此,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加强语文阅读有效性探究,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论语》开篇就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很多大学问家也用这句话来自勉或勉励学生。一般认为,“学”是学习的意思。笔者在参考了一些资料,加上自己的思考以后,认为这里“学”的意思应该再向前推进一步,理解为领悟、开悟的意思。中国古代对于学问往往追求不求甚解,只要个体能领悟,即便很难表达或者用模糊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有益的。
散文不同于诗歌或者小说,它更倾向于表现或者叙述个人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其中所传递出的内容和情感。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散步》,作者的叙述是平实的,文字是简练的,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阅读起来不会有丝毫障碍。那么,以“学”为指导,教师所要做的不是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概括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对于这篇散文,老师只需要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谈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对于散文中所表述的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场面的回忆。散文中传递出的家庭之间的和睦气氛,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到。再进一步,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自己最喜欢文章中哪些叙述语言。从一般的感受,到对具体文字的具体感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的也许不是教案中所写的唯一的思想,但是通过领悟文字中的情感,学生会更加深切地了解到这篇散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学而时习之”的“习”――初中散文教学实践
“习”,一般的解释是温习、实习、演习。笔者认为,如果再向前走一步,“习”可以并且应该是实践的意思。《说文解字》中“习”,数飞也。是鸟儿练习飞翔,这就更能传递出“习”的实践意义。“学而时习之”就可以理解为,学习以达到开悟的境地,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自己所领悟的加以实践,强化自己的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学习一样如此。《论语》中强调在领悟的基础上要去实践,是古人的经验,然而现在依然适用。这里的“习”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实践,而是有针对性的,是对自己领悟的事情加以实践。
其次、注重过程,发展个性。要知道,“学生不是空脑袋进教室的”,他们是有思想,能思维的活生生的群体。教师授课前应该估摸一下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课堂教学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和思维的发散点,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预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尽可能地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特别是对本身就存在多义性主题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允许答案的多维性,力争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落入自己编写好的套子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死抱“预设”,而要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师的机智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并在过程与方法中融入学习指导及思维训练。
语文课本设置了插图,却没有起到该有的辅助作用,甚至形同虚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对于课文插图的使用仅是点到即止。大量的教参、教案、教学辅助用书没有涉及教学插图的使用,甚至语文课本也没有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充分利用插图。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插图犹如未开垦的荒地,陷入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窘境。
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气氛,致力于光影声色的多方展现,认为课件中的图片足以替代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由此忽略了插图。学生忙于备战大考小考:注音释义要考,背诵默写要考,阅读理解要考……但是,不考插图!而且和有声有色的课件图片相比,插图显得呆板沉闷,在急功近利而又追求新鲜多样化的学生面前,插图就只能被省略了。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图片固然丰富多彩,但又何必舍近求远将课本插图抛弃呢?仔细研读课文插图,一样能读的风生水起。
统计六册语文书(以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有200来幅插图:目录前有彩页插图,平均每册约13幅;每单元课文中有黑白插图,平均每册约18幅;课外古诗词共4幅;名著导读共10幅;甚至附录中也有大大小小共12幅字做插图。
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教学资源库,这里有作者肖像、手迹、故居、作品、生活事件;有文物古迹;有历史遗迹……更多的插图是和课文内容直接相关的:有的真实再现了所介绍事物,有的形象再现了课文所介绍的景物,有的形象地概括了故事情节……这些插图补充了文字描绘的不足,直接作用于视觉感官,能使学生的文本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插图,是特殊的艺术语言,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插图在课堂上闪亮登场,利用插图进行多样的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师生应一起读图、用图,使课堂天地更加宽广起来。
一、读图:观察、理解、发现,利用插图完成多种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看懂图,先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有的插图是课文内容的形象再现,这样的插图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如《湖心亭看雪》,全图左下角是一舟子撑篙缓行,左上角是隐约的群山宝塔下长堤一痕,右上方白雪覆盖的湖心亭上人两三粒而已,其他所有地方全都留给了空白: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雪中景物的隐约模糊、雪中人物的孤独无奈都在观察理解插图中得到了真切感受,那一片空白也成为了“留白”艺术的形象表现。
有的插图内容比较庞杂,如果面面俱到地观察,就会在细枝末节上花费大量时间,须教学生删繁就简。如学习《杨修之死》插图,教师只需指导学生发现杨修被押送出去时的懊丧表情,及曹操出了一口恶气时的如释重负的表情,对前景中刀斧手威武的装束、狰狞的表情和背景中壮丽的廊宇、气派的帷幕则完全不必费时去探究。
学会了读图,就可以利用插图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利用插图,认识作者,了解背景。利用照片、画像及手迹、故居等来介绍作者,会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会激发学生对作者了解的欲望,从而对课文产生阅读期待。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丁肇中先生,细看插图,丁肇中一手抚着下巴、双目凝望前方,正深思着……这样的智者形象拉近了学生和他的距离,也使课文变得更有吸引力。
2.利用插图理解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活,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会有不少差距,这时插图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如学习《老王》时,对于老王的“青光眼”、“滞笨”、“直僵僵”等外形和动作特点,学生难以感同身受。而插图中老王眼白空洞、眼睑沟壑纵横、腰身伛偻下弯、拳头僵硬捏紧……让学生理解想象的空间一下子扩大,对老王因病痛折磨而变得干瘦、衰弱的外形及死前送鸡蛋香油时金子般的心会有深一层的理解。
3.利用插图快速理清课文主要内容,突出学习要点。遇到繁杂的说明文,学生容易被众多内容牵绊得无暇抓住顺序方位等重点,适时利用插图,能使学生迅速披沙拣金。如《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全景俯视图作为插图,借助这幅插图,学生能迅速理清说明顺序和方位,抓住学习重点。
4.利用插图培养美感。优美的风景插图,既表现了景物之美,也诠释了语言文字之美。如《紫藤萝瀑布》中描绘紫藤萝:“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而插图中美丽的藤萝花串,有着大大小小的花苞,深深浅浅的紫色,像极了一个个的风帆,插图之美印证了课文语言文字之美,共同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二、用图:想象、扩展、创造,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创造性地利用插图,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给插图取名字,给画面加“旁注”,锻炼概括能力、写作能力。让学生试着给插图取个名字,能锻炼学生对画面、课文的理解概括能力。如给《秋》的插图命名,“霜晨捕鱼图”“渔民戏渔图”“秋在渔船图”,每一个精巧的题目都是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加旁注也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插图运用方法,它能使课文学习轻松有趣起来。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如果能根据外貌和方位介绍给插图中的四位大文豪注上名字,再在旁边注上外貌、动作、语言特征,学生在提高概括能力的同时,还能快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区分人物特点,体会到课文叙事条理清楚、方位介绍的明确,从而准确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的写法。
2.利用插图复述或补对白,锻炼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看插图复述课文的教学活动,可锻炼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我的第一本书》中“爸爸愁苦地看着我的破烂课本,我怯怯地等着父亲发落”的插图和课文情节基本一致,看图复述,能更加准确地记住课文,并使同学记忆深刻。
给插图补对白比复述更加有创造力,也更能锻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可以给《风筝》中的“我”和“小弟弟”补上对白,表现“我”的专制自负、“小弟弟”的天真可爱,也可给《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补上他和孩子的对白,表现他的善良和迂腐。
教学机智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生活沉淀、思维优化等过程。一个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丰富的文化底蕴。当今世界新知识、新事物、新理念、新概念层出不穷。教师的文化素养不单指专业知识,更应包括人文精神、文化视野、精神理念、道德观念等内容。所以,教师在知识积累上要做到“精、新、博”。“精”就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精通,善于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新”就是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新见解;“博”就是知识渊博。语文学科外延包罗万象,如天文地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厚实的文化功底为教学机智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语文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文理兼通的文化内涵、博闻强记的教学魅力,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2.不懈的实际操练。因为教学机智的运作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所以其实践性非常鲜明。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取得的成果,又经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才可称得上为高超精湛的教学机智。离开了课堂教学,教学机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机智,只有那些辛勤耕耘在讲坛上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来。
3.独特的创新意识。教学机智的生命在于创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最优化、信息交流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学机智的创新性。创新性的教学机智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渠道。照本宣科、墨守成规的教师只能培养出死记硬背、人云亦云的学生。不囿于传统教育观念,乐于接受现代教育的新观念、新经验,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开拓创新,这才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4.很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是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不是能够精确预设的,毕竟教案是死的,学生却是有着自己个性和思想的。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无法完全预料或者偶况的发生。对一些课堂生成来说,教师有时是始料不及的,问题是突然出现的,因此,要想完美处理,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果敢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善于在复杂情况和困难条件下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这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折射。
二、教学机智在语文课堂中的妙用
教学机智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课堂,如果运用恰当,就能“吹皱一池春水”,收到妙不可言的效果。下面,笔者试举几例加以证明。
1.凸显主旨。我在教《孔乙己》一课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学生质疑:“我觉得孔乙己是个呆子,既然去偷了,为什么不偷值钱的东西,而去偷书呢?”师生哑然。这一点是教师没有预料的,怎么办?我索性让全班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这样的认识:“在他的生命中书是最重要的,他偷书是为了能看书,看书是为了能中举做官。”学生说得多好啊!于是,教师顺水推舟,启发学生领悟:“这不正说明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之深吗?”接着又有学生提出:“我弄不明白他有了钱为何不去买饭吃,而专门买酒喝呢?”课堂中突然爆出一句:“借酒浇愁嘛!”顿时大家哗然。教师抓住这点,及时启发:“好,那你们说说他心里有什么愁啊?”一学生说道:“哎,我读了这么多年书,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真是枉活了啊!”其余学生点头赞同。教师此时接上一句:“真是乐而忘忧,那他喝酒也是必然的了。”这不是又一次切中了文章的主旨了吗?如果教师对这些看似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不予理睬,或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的话,恐怕就享受不到学生们可贵的真知灼见了。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学生缺乏生活体验、文学积累不够,写作时,往往为了凑够字数而苦思冥想,而教师也普遍感受到作文教学的难度较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写作的兴趣。此外,除了写作存在这样的问题,阅读教学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普遍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效果,教师遵照传统的教学办法,逐字逐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教学套路,使学生形成惯性思维,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不够,平时很少或从不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由此造成了写作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初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让很多教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办法,主张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水平,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同时注意向学生传授写作方法,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二、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1.教师设计教案要深掘课本
为了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结合初中生语言发展的特色,设计教学案例,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初中生的语言积累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初中生的词汇量大量增加,写作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也逐渐形成,情感亦日趋丰富。为了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深挖课本中的潜在写作资源,让学生在总结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写作能力。学生需从课本中学会立意,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对周围事物以及自身情感的思考,写作时便言之无物。出现这种情况也许与学生的年龄或生活阅历相关。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课文中探寻立意点,总结经验。例如《散步》一文,作者一开头就写道“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样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文章虽然短小,但是情节却很曲折,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教师需教会学生从语文课本中学会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表现人物形象或事物的特征,增添文章的感彩。
2.教师在教学中需充分解读课本
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不仅是要了解文章的情感与思想内容,还需从中悟出写作的技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生只有在充分解读课本的基础上,才能领悟立意的高妙;教师需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好文章的思想内涵。语文课本中出现了《享受生活》《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等大量优秀的文章,或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表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师需努力引导学生从中学会享受生活、观察生活,让学生形成新的写作视角。充分解读课本内容与结构,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会作文布局,学生在看文章时,要明白作者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过渡、衔接的语段,让学生在体悟文章布局的基础上,增强对文章结构的认识。
首先,要根据文章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读法。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它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不同,读法也就应该不同。在读法选择上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确定,进行合理的训练。
古诗词和写景类的文章,不但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而且包含感情,这些都是感情朗读的最好材料。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感情去朗读,直至达到积累语言、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对象的内容。如温庭筠的《望江南》,笔者在教读时,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借助丰富的想象,学生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一位女子独自在楼上,凭栏远眺,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肠寸断。学生们也能体会到女子对亲人思念的款款深情。事实证明,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投入朗读了,教师在紧要处稍加点拨,学生往往体会得很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写人记事类的课文,语言没有古诗词及写景文章那样优美精练,但思想内容却往往很深刻,要思考的问题多,这时自由读的形式就比较合适。而说明文、应用文特点是知识丰富,这类文体多半只要求增长知识,了解事物,可以默读为主,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其次,选择读法还要根据教学程序,以“初读――精读――熟读”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来选择读法。初读,就是快速阅读,整体感知。阅读者可按这种思路流程速阅课文;文中提出什么新的见解,它的依据是什么,作者对此又是如何评价的等等,这样便对全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这里可采用默读的形式,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精读,即明确目的,瞄准关键。在全文大概了解的情况下,再看清阅读提示中的要点,有的放矢、重点精读,再细细揣摩。古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文章中的重点语段精细朗读,会让课文的教学效果更佳。熟读,理解文意、品味风格。在感知到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充分调动激情,把文章内涵、作者的情感、风格读出来,让自己真正有身临其境之感。我认为这时采用齐读形式比较适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69-02
这是一节《紫藤萝瀑布》的教学研讨课,教师抛出的问题是“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为什么一看到紫藤萝还会产生有违常理的‘喜悦’情绪呢?”,学生陷入疑惑沉思良久而不能给出答案,后经老师引导学生重回文体解读后才逐步找到答案。课堂上花了大半节课去探究这样的一个问题,值得吗?课堂氛围显得沉闷欠生动,教学环节显得“滞涩”欠流畅,评课老师各抒己见。
这是一节以“了解神话”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老师退居幕后,由学生主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成果。其中一位学生以调侃嬉皮的形式,唱独脚戏,占用了近10分钟时间天马行空般的谈开。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的课近似于舞台表演,课堂热闹一时,哗宠取众,流于表面形式,尤其是让一位学生游离了教学目标跑题而谈,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存在,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
这是一节《骆驼寻宝记》同课异构的教学目的指向明确的语文研讨课,执教者把“教材处理的着眼点设定在‘内容’上,教学重心放在探究‘骆驼如何寻宝’并迁移到‘学生如何寻宝’的问题上。”[1] 对这节教学课争议的焦点是:老师有意识的注入,刻意的渗透的人文教育,是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或者是忽视了“语文就是语言,语文课就是语言课” [2]这一本质特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思品课。
评课议课是一种教研、又是一种导向,既然是研讨,就得推崇畅所欲言,见仁见智。既然起导向作用,就得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绳,唯其如此,教师授课才能把准确舵向,否则就可能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是误导性的灾难,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课改刚实施不久,那种为了一味追求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满堂问”,导致学生启而不发,在茫然中虚度课堂的现象不也是十分普遍吗?其危害性可想而知。针对课堂评价乱象,有的老师甚至发出了“我的课堂我做主”这样的感慨。当然“千人千面”,由于地域、学校、学情的不同,不同的教师尽可以让自己的教学个性飞扬,创造性地去实现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要有原则可遵循,这一原则就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教学的最高要义,也定是课堂评价的最高准则。
“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3] 传统的课堂评价关注的是教师,主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对教材及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师的教学智慧及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认为只要课堂把每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把每一个能力点都全面培养,每一节课都演练成每一出轰轰烈烈的舞台剧,便是成功的课。而对于学生学到什么,是否和谐快乐有效的学,语文素养是否真正地提高,个性特长是否得以发展,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是否在提高?这一切便成为课堂评价关注的茫点或辅助手段。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公开教学课,老师为了在一节课中既照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又兼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恨不得把几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挤在一起完成,以为只有这样才是一节完整的课,才经得起评课老师的评议。也难怪,多数老师也是喜欢这样相对完整的教学课,并且美其名曰“大容量的高效课堂”。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与学情不相称的诸多弊端。学生对文本不了解或是初步了解,就急于解读文本;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还未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就急于抛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刚刚有了端倪,教师就催促学生举手回答;有的问题连听课老师一时间都难以领悟解透,就让学生回答,学生难以回答时,教师就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或参考书中现成的答案抛出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及解读。这种表面上看似启发式的教学,其实质是为了教而教,而不是为了学而教,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殆失。
1.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文本对话,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4]
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更应备学生,充分地关注学情,并结合学情设置教学目标及环节。授课时,老师要重视课堂“布白”,即“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敢于、乐于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提供学生独立体验与思考的机会。”[3]授课时,教师要善于做课堂“矛盾”生成的引领者,通过“设疑启发,引发并突出矛盾,使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从而打破那种低级的平衡。学生的思维看似受到阻滞,其实是在‘愤愤悱悱’中进行思考和交锋,一旦有所突破,必然出现了一个高度的流畅的境界。”[5]
上面提到的《紫藤萝瀑布》教研课,由于教师关注学情,重视课堂“布白”,让课堂“矛盾”生成智慧,因此从教师的层面看,这节课上得确有些“滞涩”,不那么流畅与和谐。也难怪非议颇多。但如果从学生的层面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回归文本解读文本后,最后体会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学生的这种获得不是老师强加给予的,而是经过对文本不断的整体感悟,重新解读,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深层次的思考而获得的。这样的获得尽管表面上看学生学得艰难,学得被动,实质上学生通过课堂矛盾生成的智慧,学生通过顿挫的思维把能力内化,从而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内心充满愉悦感。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这样的课,内容较为单薄,但学生从“感”入手,不断悟到“理”,这种悟,是深层次的“彻悟”,这样的获得比为追求大容量而硬加给学生的结论强似百倍,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2.课堂评价要为学生精诚的合作和出彩的个性喝采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是:老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细心呵护学生个性的差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上面提到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尽管是一节表演课,但学生为了课堂上的表演--成果展示,在课前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借助图书馆、网络,民间走访等搜集了大量的神话资料,并对资料加以筛选归类整理分析,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这样的活动课既“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 [6],又与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纹合。当然,如果这节展示课只是按照老师的预设,布置一些搜集神话的任务,甚至是老师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变些花样加以展示,对学生而言一无所得,这肯定是一节哗宠取众的作秀的语文课。
至于那位学生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唱独脚戏。应该说,如果从“教什么”、“怎样教”这一角度来衡量这一节课,这样的课堂游离了教学目标,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存在,使教学处于无序状态,授课老师应及时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把教学导向引上目标教学这一正轨。这样的议教无可厚非。但授课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说过这样的一席话,“我觉得为了公开教学课的完整性而打断了学生的发言,似乎不太尊重学生。”看似朴实的话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要实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不忍心打断学生的发言,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这本身可看出这位授课教师切实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从这个角度来评课,或许你就会为授课者撬起了大拇指。
在福建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在教学《孔乙己》这节课上,授课老师课前对课的预设是:通过初步解读文本,让学生谈阅读感受后再“深入解读文本”。没想到学生初步解读文本就大谈阅读感受,围绕孔乙己“善或恶”、“偷书是为了营生或好逸恶劳而为之”争议不休,当学生谈兴正起时,老师焦急地连连看手表后,不得不打断学生谈论的话题,而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因为下一个环节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后引出孔乙己是“半字之人”,这才是教学的重点及深化,才是教学中最为出彩的地方。事实也如此,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精彩的且推陈出新的教学设计让听者耳目一新。然而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评议这堂课,与上面提到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相比,不难看出前者更注重按课的预计去完成教学任务,更注重课的完整性,后者则时刻把学生放在教与学的第一位,更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如果执教《孔乙己》的老师不囿于对课的预设(教案及教学目标),而更注重课堂的突发状态,更关注学生的话,不妨抛开第二个教学环节,而让学生对所获得的感想畅所欲言,这不就是教学民主的具体体现吗?
3.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是: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像是三驾并驾齐驱的马车,共同推动下,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知识与技能”――语文的工具性,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的人文性密不可分,而课堂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则必须把这两“性”揉为一体,至于在课堂教学处理上,工具性与人文性孰重孰轻的问题,只是基于老师对课设计的需要或者说基于教学目的的选择。重要的是,教师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必须考虑学生获得了什么,是自主获得或是教师灌注后获得,都必须考虑学生的素质是否提高。
然而在课堂评价上,评议的老师往往关注的是本节教学课是否兼顾到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一旦教学的天平倾斜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或倾斜于感化教育,批评声就四起。这又是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典型体现。
首先“语文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因素,不是教师刻意‘渗透进去’,而是自然而然地从文本内部‘生长出来’的,是伴随着学生阅读过程(当然也包括写、听、说的过程)的进行,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心灵的。”[7]也就是说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难以截然割裂。学生无论是通过阅读与文本对话或与作者对话,还是通过品味语言均可获得情感的熏陶,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上述《骆驼寻宝记》的教学课例,学生学会了感受文本――“骆驼如何寻宝”,学会了思维的拓展迁移――“学生如何寻宝”,学生有了这样的获得又何必计较这一节课是上成语文课的“得”或是上成政治课的“失”呢?当然如果教师为了达到人文教育目的,而采用思想灌注的方法“绑架”了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独自悟出了“寻宝”真谛,那就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权霸道教学了。
其次,对课堂的评价,如果从学生主体的层面看,就不应只关注课堂教学的一个点――一节课,而忽视了关注课堂教学的一个整体层面――对一个阅读教材的整体解读的若干节连续的课,或整个教学单元、甚至是整个学期、学年的教学任务。上述《骆驼寻宝记》的教学课例,如果教师在相对完整的单元或学期教学中,只是注重人文教育,而把语言的工具训练抛诸脑后,那当然与课程标准给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与地位背道而驰。固然,如果教学中,老师能做到“引导学生找出骆驼寻宝相关语句的同时,多下点功夫对这些语句进行必要性的赏析、推敲、品味、感悟。比如,学生找出了骆驼'忍饥耐渴'所传达出的骆驼的可贵品质,进而真正深入文本,这样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才能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汲取语言的营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1]。这样做很好的解决了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一“皮”与“毛”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教师在另一课时,着眼点在于“语言”,通过语言训练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不也可行吗?(永春县《骆驼寻宝记》同课异构活动之一的黄秋香老师课堂教学)或者授课老师在教学另一课文,另一单元时,侧重点放在“语言”方面,不也可行吗?我们所谓的“教无定法”可就此见一斑。如此讲来,强性地要求本节课的教学一定要按照“《骆》的语言和衬托最有特色,应以此作'怎么写'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 [8]的思路走,不就违背“教是为了学生”这一教学原则了。
综上所述,为了让语文课堂教学走向良性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准则不能丢。课堂评价要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否学有所得,是否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薛鹏:《福建教育》2009年第3期 《教学内容生活化--永春县〈骆驼寻宝记〉同课异构活动之二》的教学反思
[2]《语文月刊》 2010年7月 第七期 《语文就是语言》 陈建伟
[3]余文森、郑金洲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4]陈建源 《语文课堂特征和教学策略》 《学生地位主体化》
[5]邓彤:《语文课堂矛盾生成的智慧》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2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11-01
语文教学在新课标下有了全面的更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成了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哪些,如何去做?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情感因素不可缺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
我们的语文教学,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所以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他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只有学生对学语文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语文学习中去。同时,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文教学。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在课堂中充分的表现出来。如有的运用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情感,聊天吹牛,讲故事,读美文佳句等,有的运用丰富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但不管哪种方式方法都要基于情感教育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上《紫藤萝瀑布》一课,我就运用聊天吹牛的形式让大家谈谈亲人去世的感受,谈谈死者已逝,生者犹存的情感,伤痛自不可少,但更应珍视现在的生活,努力向前,从而让同学们在感情上和本文作者有一个认同,进而能更好的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而在上《乡愁》时,我则让同学们闭目想象离家在外,举目无亲,万事不顺的情景,从而进一步引出在家千日好的感慨,从而最终导入乡愁。
2 自我转变不可少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有许多好的地方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存在的更多的弊端,让它和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产生了众多的抵触。学生的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很难看到主动的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学习得到知识,少有自己的感受与见解,一堂课就是课堂是中心,教师是中心,课本是中心,学生的发展完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中根本就谈不上创新谈不上发展。如果在这样的课堂上看到众多的手的举起绝对会是“老师,答地球自转的小明没来”的笑话。(注:地理课上,老师提问同学们纷纷举手。可当老师提到“地球为什么自转”的问题时就没有同学举手了。老师相当着急,毕竟后面坐了太多的听课老师。终于,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救场。老师请这位同学起来回来,这位同学说:“老师,答地球自转的小明没来。”)所以,教师自我转变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教师要成为一个组织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一个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变成一个课堂为阵地,教师是引线,学生是主体的现代课堂。
如《那树》一课,我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做。本课几个问题:
(1)你能让同学在本课的生字词上考不到你吗?
(2)那树代表什么?
(3)你能找出并说出本课的几个优美词句吗?
(4)本课主题?
(5)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现在可以怎样做?
备注:(1)可自由组合讨论?(2)参考资料自备。(3)成果展评全班参与,得奖者本人奖糖果一个。
效果很不错,呵呵!
3 处理教材是挑战
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投入、思维品质等在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现状是否引起执教者足够重视并全盘皆顾,是我们应该大力关注的。面对形形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品行的学生,手中的教材却是一个版本,如何分析和处理我们手中的教材就对我们形成了一个挑战。只有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在对学生学情和兴趣爱好等情况掌握充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教学“三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确定并解决课文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学生学懂学通学用,达到用教材教而非教书匠式的教教材。
在你的教学过程中,在你的课堂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在课堂教学前的教案中,应尽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所以在我们的教案中,导语设计、问题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每一步教学时间的分配,节奏控制,内容的过渡等都要充分的考虑。在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对我们教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如在教七年级上《白兔和月亮》一课时,我就针对手中的两个班的学情作了详细的分析和处理。一个基础较差的班集就在理清生难字词的基础上着重理解寓意,理解寓言特色,学完本课后今后再面对寓言时能根据本课所学自己归纳总结寓意。另一个基础较好的班集就把生难字词放在一边,将之换为品诵本文的精美语句,学将自己生活中的道理写进自己的寓言中。为此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和两个教学重难点,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要一课有一得,再加上在现实教学中我运用了学生广泛感兴趣的多媒体教学更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教学过程,学生学起来更专心,更有感触,充分达到了之前的教学目标,获得了现场众多老师的一致好评。
4 善于学习最关键
在新课标中要善于学习,特别是作为青年教师。我在初期的教学工作中,承担了多次公开课,上完就听同行专家的点评,必有一得。
不断的听课,不断的吸取别人的优点,并不断的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这对我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我的很多经验都是从老教师那儿学来的。听了曾老师的课,学会了用学案,并将之用到《诗二首》的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李老师探讨明确了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也是一课的出彩之处。所以,个人以为多听课,多探讨,多合作,多改进,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少的一点。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充分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或者说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高效学习者。同时,资源查阅不受时间限制,给教师提供了良好备课条件而制作电子教案,如果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就能够让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欲望强烈,这样就会把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激活了。例如,我们在教授《孔乙己》时,教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多媒体,不注重功入点的研究,难免会课堂沉寂,效果不好,假如教者引导学生以讲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幻灯片来展示诠解孔乙己形象不同情况不同作用再现,形象逼真具体,文本主旨便清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辅助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激活思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知识爆炸的要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竞争与合作的大背景的需要,也是个体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因此,在语文教育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比如在《春》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大家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你们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或合作完成,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有关春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8分钟后五个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有语言绘声绘色描绘春花、春草的;有用画的方式画出五幅图画;有五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孩子们的嬉戏。有同学到前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个人的特长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导学――探究――释疑――内化――迁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具体阐述如下。
导学驱动语文教学的导入部分要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一堂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从课间的兴奋中转移到课堂上来,所以要在导入部分就把学生的思绪牢牢抓住。
引入新课不过短短两分钟时间,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本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探究交流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互相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笔者在导学案上设计了字词积累、语言运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疑问等内容,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最后给学生留下提出疑问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用于探究交流的时间就多了,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加深,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释疑评价课堂上的指点释疑是指教师在教学的关键地方、关键时候,给学生一些启发以及鼓励,为学生拨开迷雾,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出差距,强化正确认识。
后来,这位学生在课堂上果真抢着回答问题。如果我们的课堂都能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那么这样的指点评价就是有益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而当今的语文教学呢?特级教师沈江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量的“家常课”上,多的是人云亦云的浅阅读和贴标签式的教学。而一些公开课上,则又多了充满“文化味”“文学味”的深度阅读课堂。基于此,沈老师呼吁:“文本适度解读”是当今语文教学较为迫切需要进行的事情了。
二、对“文本适度解读”的一些粗浅看法
1.解读容量的适度。
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呢?许多老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其间又该采用哪些新颖而易引起热闹场面的教学手段。王荣生教授认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即使老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而那些只关注教学手段的课堂,其教学内容往往是大容量的,教学环节则只有蜻蜓点水似的过程。一堂课下来,学生学了很多,可又不知道学到了什么。
有舍才能有所得,教师需要的是大胆地舍弃一部分所谓的中心内容。一堂课下来,让学生带着收获出来,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郑桂华老师上《安塞腰鼓》,“看录像,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带着同样的感受阅读全文,说说阅读感受――寻找能传递这种感受的句子――反复朗读相关句子,读出其中的气势,读出句子特点――感悟文章风格和作者的风格”。整堂课上,聪明的郑老师只选择了“气势”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录像的气势、文章的气势、句子的气势、作者的“气势”(风格)。浑然一体的课堂结构,读出了语文味,读出了作者,读出了读者自己。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是记忆犹新的收获。
2.解读深读的适度。
(1)防止文本解读过浅。
新课标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提倡学生发表富有个性化的见解。但在肯定学生阅读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记起了我对《好一朵木槿花》的试教过程。一堂试教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从文中读出了木槿花的哪些精神。在我心里,始终不断反复警告自己“让学生说,让学生谈”。结果,因为太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了课堂的琐碎和缺乏深度。学生们你一句我一言地阅读交流,而我呢,我只在旁边不断地说“好”,不断地提示其他学生继续交流。教师的引导没有了,阅读的深度没有了,学习的整体性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
如果说这文本是一粒种子,怎样才能让这粒种子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成为足以荫庇他们一生的浓阴呢?
比如,《好一朵木槿花》中,当学生读到句子“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时,学生会说“‘缀’字说明了花的小”。那么,教师还可以发问“在这个荒草没膝的小园里能开出紫色的花很不简单,然而它却‘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里面你能读出哪些感受呢?”当有学生读到“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时,可以引导学生“这样的句子出现了几次?句子中词语位置的不同能读出什么信息呢?”当学生读到句子“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时,激发学生思考“木槿花真的不奇特吗?木槿花自己感觉不奇特,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呢?”读到句子“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启发学生思考“‘颤颤’能用‘顽强’代替吗?你能感悟出哪些含义?”
适时、适度、富于技巧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走进文本,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沈江峰老师说过:“先学后教,因学定教,能学缓教,观学思教。”教学就是要促使学生由自以为知到明白无知,再进而获得新知。所以,课堂上需要多问问学生读懂了什么,然后再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未知的教学,“懂――不懂――懂”,如此的学习过程是比较科学的。
(2)防止文本解读过深。
我们一些教师现在授课,喜欢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很高的层面去思考,似乎那样就可以把文章阅读引领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上去。通过这次研讨会,我知道了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阅读始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对比较低的起点,不但容易活跃起课堂所需要的氛围,更有利于思维的层层推进。
教学这篇抒情散文《好一朵木槿花》,教学前我设计了十多个教案,其中的8份教案是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环节。比如,遵循抒情散文的学习规律,“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学会“从篇到类”的阅读方法;比如,遵循散文的特点,“美美地品读句子”;比如,紧紧抓住文本题目中的“好”和“一朵”,以此为学习的切入口展开学习;比如,根据老师的阅读发现,抓住“奇特”进行学习,感受木槿花精神;比如,“从《好一朵木槿花》读《论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设想,努力想把自己的这堂课上成一堂文化课;比如,从“一花一世界”展开,用《华严经》中的理论来学习此文,让学生感悟“花的世界,就是真善美的世界,就是梦幻的世界”,同时告诉同学们“人,该有梦想”……但是,最后的教案,还是化“复杂为简单”:“温故而知新,你从《紫藤萝瀑布》中学到了什么”“你从《好一朵木槿花》中读懂了什么”。在耐心地倾听学生最初的阅读感受后,顺着学生的思维锁定一个“关于木槿花”的话题,再次让学生细读,并说说“你又具体地读出了哪些信息”。如此的学习环节,没想到大大地促发了学生的思考。课堂上,从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争先恐后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
新课标虽提倡我们教师个性化教学,但无论哪一种个性的凸显,哪一种角度的侧重,尊重学生、尊重文本,都应该是教师进行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
(3)防止文本解读过偏。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鲁提辖是英雄吗?”的教学活动主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让我们仔细咀嚼一下:首先,老师设计“鲁提辖是英雄吗?”这样的主题教学活动,是不是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实质问题?是不是拉动解决课文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的语文味又何在?其次,“鲁提辖是英雄吗?”这个话题,究竟是对阅读的深层挖掘,还是对文本的背离?鲁提辖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就是以除强扶弱、劫富济贫、忠肝义胆的形象出现的。在我们民族文化中,他就是一个英雄。解读文本可从现代的角度切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超越文本。
“我很反感那种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放弃文本的本初意义,而仅仅抓住皮毛来发挥,甚至是故意颠覆的做法。我以为,有意地撇开作者的生存环境和思想认知水准,而只用现代人的某种眼光来品评古代作品,实在是对古人和古代经典作品的亵渎。”江苏刘祥老师的观点值得我们三思。
3.解读节奏的适度。
课堂上,需要教师耐心倾听,需要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思考时间,有些环节需要精雕细琢,需要放慢节奏。
让我们看看宁鸿彬老师执教的《七根火柴》。让学生自己拟标题,学生踊跃发言,畅谈自己拟定的标题,教师积极评价。随后宁老师是如此耐心地引导的:“既然你们拟的标题都不错,为什么作者却用‘七根火柴’做标题呢?请研究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果然,接下来学生很快发现七根火柴是作者写作的线索,于是教学流程顺势转向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在这里,宁老师不急于抛出自己所设计的思考问题,他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然后机智地引导学生用学生所想的与作者所想的作对比。通过对比,学生们自然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体现得更强一些,他们的学习劲头也更足一些。
学习前辈们在教学节奏上的处理艺术,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节奏的快或慢,都应该与具体的学情紧密相连。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如果离开了对学情的关注,教学就失去了它的合理性和存在性。
不要轻易把答案送给学生――希望这话也能时刻提醒作为语文教师的我。
4.解读序位的适度。
比如:对作者介绍的灵活处理。
江苏施老师执教杏林子的《奖》时,对作者的介绍可谓独具匠心。施老师在课堂导入时选择了第1~4节,即截取了作者在遭遇挫折后对生活丧失目标、绝望无助的段落进行配乐朗读,并设计问题“你听懂了小女孩怎样的心情”,让学生猜想小女孩的命运。当学生感伤世界又多了一个可怜的残疾人时,教师却适时得出结论:在病魔面前这世界不是多了一个可怜的残疾人,而是诞生了一个创造生命奇迹的作家。这样对比鲜明的结论,使得学生在巨大的反差与震撼中,迫切希望了解作者的传奇一生和文本的具体内容。运用如此灵活的教学次序来介绍作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幻灯片的适时播放。
谈谈研讨课《好一朵木槿花》中多媒体的使用。尽管木槿花十分坚强,但此文中的木槿花精神似乎被夸大了很多。读完此文,会明白:作者的主观心态已经控制着这朵花的一切。此时作者的情感已浑然化为了外在的木槿花。花中有人,人已忘我。正如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重精神”,这才是宗璞此作品的核心!考虑于此,决定当学生仔细地阅读了文本,感受了木槿花的精神,有了欣赏木槿花图片的欲望后再插入木槿花的图片,从而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探究出“重精神”的可贵性,也明白平时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证明了以上这样的思考是正确的。
5.拓展阅读的适度。
拓展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教师更不能将拓展环节当作一个“卖点”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卖弄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