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9 00:35: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培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严格按照市教委和民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依法办学。 课程设置按照市教委批准科目;报名以学生自愿为原则,自愿报名,自愿选择科目;教学有教材、有计划,任课教师有备课,期末有小结,学期有总结。
三、加强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年,我们着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师资力量,对个别教师作了调整,新聘请了部分海曙、江东、江北区资历深、具有突出特长的教师执教,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组织有教学特长的教师有针对地编写了不同年级的教材,起到了与学校课程拾遗补缺的效果,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良好反映。在教学中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基础好、接受快的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增加一些新的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采取巩固提高学校所学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提高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加接受能力。
四、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我们先后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今年主要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对学校工作人员和教师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事故,注意抓好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和学校安全。课前课后都有能做到对场地、电器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一、组强措施情况
年初制定了项目工作实施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组织乡村医生召开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会,对“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65岁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医保健等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培训人数8人。
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管理老年人456人,其中接受中医药服务管理老年人256,;0-36个月儿童数329,其中接受中医药服务儿童125人次。全年开展中医药管理专项培训1次、中医健康教育讲座2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次、健康宣传专栏2期、播放中医健康影音资料1种,发放中医健康宣传折页2种,累计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300余份。
三、存在问题
1、专业人才紧缺,师资培训不到位,大部份医务人员专业性不强,问诊经验欠缺,评价结果无法反应老年人身体状况,群众不易接受。
2、工作压力大,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启动以来,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及乡村医生工作极端繁忙,而绩效工资未得到提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中医外科学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自西医外科学进入中国以来,中医外科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目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以来培养了约100名中医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我们调査发现,在理论学习中,部分研究生对中医外科学的投入学习时间不够,将过多时间投入西医外科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兴趣不足问题。在临床轮转实习方面,多数研究生存在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思维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差、独立解决与处理问题能力不足、不能够独立值班、缺乏主动学习及临床经验总结的习惯、科研能力薄弱等诸多问。
造成以上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学生自身问题相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第一,对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程设置课时过少,尤其是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课程设置过少,造成很多研究生的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不足。第二,对研究生的临床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科室对研究生临床轮转实习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三,对研究生的日常与出科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四,对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不够重视。第五,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训过少。第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不足。
2对策与建议
2.1加强中医外科理论知识水平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外科理论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实训的效果。当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临床实习前,中医外科教研室可以安排相关科室有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师讲解中医外科学的相关课程,如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与性病、男性疾病、乳腺疾病、肛管直肠疾病。另外,当研究生临床实习时,各临床科室可以每周安排时间作科室讲课,由科室高年资医师讲解中外基础知识及相关疾病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当科室进行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以及临床专题讲座等业务学习与讨论时,要求研究生参加,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科室每1-2周必须组织研究生进行病例讨论,提前给学生要讨论的病历内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2.2加强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医院可以安排实习前岗前培训,经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进入医院实习。培训内容包括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常见临床操作技能(内科四大穿刺、外科无菌操作)、全身体格检査、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及医疗卫生法规等。通过实习前岗前培训,有利于加强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意识的培养,使其逐渐适应临床实习工作。当研究生开始实习时,建立导师与实习科室带教老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按照一对一原则,即一位高年资医师负责一位研究生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实习开始时,每科室要求轮转至少3个月以上,刚开始要求研究生适应1-2周时间,按照住院医师的要求,每位研究生主管3-5名病人,髙年资医师可指定低年资医师负责该研究生的日常培训工作。根据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安排研究生参与临床值班交班工作、单独接诊病人与处理病人工作、医嘱处理、病历书写与整理工作等,锻炼研究生的临床处理常见病与危急重症的能力。
安排研究生跟师出诊,尤其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广西名中医以及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医师,并要求研究生积极总结带教老师的中医临床经验,发表相关临床文章,同时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登记表。在病房实习时,要求研究生能够完成收集病史资料及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及高年资医师认真把关、认真指导研究生完成病历,并对病历进行修改。按照三级医师制度,每天査房时要求研究生汇报病人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人最新病情改变、下一步的初步诊疗方案以及新接诊病人的病史等。带教老师可以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例如外科的无菌操作,带教老师可以亲自为学生做示范,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院内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及中医学术讲座,以提高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3重视考核工作 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统一的考核工作,即科室的日常培训考核及出科考核工作、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毕业技能考核工作,建立医院、科室、导师共同参与的机制,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的研究生培训工作,也可使研究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亦可使导师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病历书写,临床实际能力考核,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等主要内容。带教老师现场要求学生对病人进行病史收集,详细的体格检査,包括病人舌苔脉象等资料。完成病史资料收集以后,要求学生按照我院中医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可根据书写病历实际情况进行评分。门诊科室要求学生书写中医门诊病历,包括中医诊断、治法、具体方药等。对于临床实际能力的考核,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研究生完成科室常见临床技能的操作。另外,所有科室均应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考试,目前,我院每个科室均有自己的题库,出科考试试题应包括一定分值的主观题。同时,医院教学部定期进行教学査房,各临床相关教研室协助并参加考核工作。考核人员由主管教学的医院领导、具有高年资职称、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中医医师担任,教学部主要对研究生日常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包括教学査房、病史汇报、临床病历资料的讨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教研室做好记录,作为学生日常考核的一部分。日常教学查房时,各科室选取典型病例资料。另外,在教学査房之前,学生要提前熟悉病例,教学査房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碰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当场提出,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带教老师现场解答,以培养学生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目前,我院已经对专业型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即研二第二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我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大致参照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内容大致包括外科技能操作(无菌操作,缝合打结,换药,穿脱隔离衣,急救处理等),心电图与X片的判读,科室的临床技能考核,中医外科学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求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再次进行培训。对于科室技能考核,教研室安排专人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典型病例分析与答辩,侧重考核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4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导师的指导工作 我院专业型研究生多在临近毕业时候才发表相应科研文章,而且发表的杂志多为国内省级普通杂志。经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反映自己的科研能力较差,部分导师无科研课题,学生无法参与科研研究,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存在抄袭的现象。在我们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临床药物研究、临床经验总结等工作时,均要求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以胜任科研任务。因此,加强对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研究生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基础课程,同时教研室及导师也应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会时候,教研室及导师应严格要求研究生。研究生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中医外科领域的疑难疾病、热点问题、经验总结推广的临床研究,同时选题要新颖,具有实用性。当研究生进行临床试验时,导师应指导与关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通过毕业论文的书写,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打下基础。另外,医院与教研室应提高对导师的要求,积极鼓励导师申请科研课题,并积极开展科研试验,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为了集中开展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引进广大群众走进中医药、认识中医药,了解和使用中医药,并提供正确、安全、科学的中医药知识,我院于4月9日在三楼会议室开设了《中医药法》知识培训及考核。由我院邓珊瑚书记讲解了《中医药法》具体知识要点,并要求全院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培训后,对全院临床医生进行考核,使医务人员更加了解《中医药法》并在临床工作中运筹帷幄。
主题宣传活动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主题,4月9日上午,我院通过义诊,让群众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现场通过电子屏横幅宣传,摆放宣传板块,发放宣传册等,不少群众前去询问,热情极高,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中医。医务人员还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传授中医健康小常识,引导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意识,日常中医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群众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一)全面完成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华佗中医院、蒙城县中医院创“三甲”工作、、县中医院创省级“示范中医院”工作要有实质性进展,并在年度内完成名医堂、国药堂和养生堂建设工作任务。年底前全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设立中医科、中药房,中医科床位达总床位数的5%以上。年底前100%的乡镇卫生院及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室,并至少有1名中医药从业人员,能使用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个行政村卫生室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到年底,每县、区至少要新设立1所中医诊所,在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中设立至少1所中医坐堂医诊所。
普遍开展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谯城区开展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蒙城县开展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实施“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
华佗中医院、县中医院新院建设在完成征地、拆迁、总体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年内开工。蒙城县中医院要想方设法取得县委、县政府支持,争取年内落实130亩以上的新院建设用地。县中医院要加快与县医院老院区的置换进程,并进行认真设计、改造,确保置换工作顺利完成。各中医院在设计、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内涵建设,充分注意中医药文化的体现。
在现有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医骨伤、田氏喉科等我市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专病建设。全市每所中医院都要完成2个以上的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并启动“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设立中医治未病中心。
开展“市首批名中医”评选活动,每县、区建立市级名中医工作室1-2个,积极争取建立省级名中医工作室。
二、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工作
(一)认真做好2011年度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自评工作
各县、区卫生局要加紧时间,及早部署,对辖区内中医医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各中医院也要加大活动力度,参照市局《关于中医重点工作联合督查情况的通报》及《2011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的要求,认真自评,补缺补差,以迎接省中医管理局对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的抽查。
(二)提前谋划,做好准备,做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准备
各中医院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细则》要求,做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准备工作,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三、开展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按照省卫生厅、省军区后勤部《关于开展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家级、省级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各县、区卫生局应督促所属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全部参加创建活动,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也要认真学习、研究《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扎实搞好创建工作,不走过场。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督查工作,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四、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
在本年度各中医院招聘大学生计划中,中医药人员比例要占到招聘人员数的50%以上。加强对在职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各县、区要分期分批举办县、乡(镇)、村中医药人员培训班,重点对中医药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工作。谯城区卫生局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保完成培训任务。
加强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引进一批知名中医专家来亳工作。
五、加大中医药行业监管力度
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对中医药重点建设项目、“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建设方案,组织人员培训,规范设备采购,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成效。
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强化中医药服务的机构、人员、设备和技术等要素的准入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中医医院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诊疗服务行为,打击非法行医,规范中医医疗市场,保障群众就医安全。
六、着力推进全市中医药科技创新
(一)积极开展中医科研工作
加强在研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的日常管理,试行开展“华佗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精心组织筛选全市重点中医药科研课题,积极申报立项,推荐申报市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
(二)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增强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紧迫感,全力抓好继承、创新、转化、推广工作。加强名老中医医案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总结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针灸、中药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明确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并加以推广。
七、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开展养生保健讲座、开辟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栏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培养文化科普人才,探索建立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关键词 卫生适宜技术 中医 风湿性关节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46
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是中医适宜技术在西丰县农村推广项目之一。经过16个月技术培训及项目推广,我们作为推广该技术县级子课题负责人在工作中总结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以期在以后的项目推广及技术培训不断修正。
影响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推广因素及改进建议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问题:风湿性关节炎作为病名已为较多的农民及乡村医生所了解,但是由于抗生素等西药的普及,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出现慢性化和非典型化,加上农村卫生条件发展滞后,100%村卫生所无检验类风湿因子、抗“O”、放射线的相关设备,70%乡镇卫生院至今还不能检验风湿因子、抗“O”。因此,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多凭经验的印象诊断,易出现误诊现象。据调查,不少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甚至一些慢性关节损伤等外科疾病也被诊断成风湿性关节炎,乃至出现了治疗错误,贻误治疗时机。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本身虽然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易行的特点,符合我县广大乡村医生和农民患者的需要,但是以上所谈到的诊断问题对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起到负面的作用。
建议:为给一些乡镇卫生院提供相应的检验设备并作一定的培训,给与参加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的乡村医生开检查单的权利。设备配置经费可由辽宁省卫生中医适宜技术省项目办统筹,相应检验技术培训可以在县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下在县医院进行。这样可以降低误诊率,提高疗效。
培训教材问题:包括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内容在内的农村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教材确实言简意赅、图文并茂,但是教材语言叙述中医专业性明显,例如膏肓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但是绝大多数乡医是西医中专毕业从未受过中医系统教育。经过和一些乡医沟通,了解到他们有人连中医“寸”含义都不明白,这样取穴定位可能出现偏差,影响了治疗效果。
建议:教材中取穴定位可加上经验取穴叙述,例如,膏肓穴位于肩胛骨上下正中水平线上肩胛骨内侧缘处。这样可使乡医提高取穴准确性。我们县项目办的技术负责人也可以用这样方法和乡医沟通,协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乡村医生本身的问题:据统计参加培训的87名乡村医生中,,仅有10个左右医生受过中医教育,其他乡村医生都是接受西医大中专教育,从观念上就难以接受中医思维,不相信中医治疗效果,加上在这次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中,他们每个医生得承担西医中医计划生育在内共十一项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这些已经影响了原有的日常诊疗工作,工作之繁巨性使他们产生抵触中医技术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的开展。
建议:县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县项目办加大政策干预,建立包括中医适宜技术在内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检查奖惩制度,定期检查乡村医生完成推广病例数及治疗质量,还可以针对参加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乡村给予经济政策一定优惠,作为鼓励和优惠。希望省项目办针对一些中医农村适宜技术推广病例任务数量做一些调整。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经验的中医师定期为乡村医师讲课,使乡村医生接受一些中医观念和中医知识,以便更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药物问题:包括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项目在内中医技术推广初期所应用外敷药物均由省项目办定期提供,这样往往跟不上乡村医生在一定时间应完成病例数量。也影响了推广工作,贻误一些患者的治疗。
建议:鉴于我县中医医院有正规的中医中药技术人员及质量可靠品种全备中药储备,省项目办可以授权我院制作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所用药物制剂。这样既能保质保量又能及时为乡村医生提供药物,使他们按时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授课问题: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项目在我县农村推广是在县级专家组项目课题负责人指导协助乡村医生开展工作,县级专家组应该经常到农村指导乡村医生工作,但是县级专家组成员往往担负繁重的临床工作,很难抽出连续时间到各个乡镇村屯指导工作。
为加快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步伐,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20xx年1月13日—6月6日我院组织各临床科室专业技术骨干,通过举办理论讲解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先后组织17场培训,对全区9个乡镇610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乡村医生进行了专项培训,现将培训本阶段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要求各乡村医生转变“重治轻防”的思想,要把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疾病治疗当成同等重要的工作去抓,两手转,两手都不能放松。通过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减少辖区居民患病率,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及精神病等病人的生活质量,当好辖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守门人。
二、加强学习,强化乡医自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核心,也是此次培训的重点。通过强化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及时有效的诊治辖区内居民的疾病,科学的指导重点人群(辖区内的老、弱、病、残)的日常活动、饮食和治疗,将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病等病人症状控制在理想水平,提高重点人群的生活质量。通过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会和辖区居民有效的沟通,指导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常识,提高广大居民对医务工作者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从而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减少许多常见病、慢性疾病的发生,进一步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这次培训,从健康人群的体格检查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再到后续的健康指导,都做了详细的培训和指导,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人才保障。
三、转变思想,为辖区居民搞好服务
医改后,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基层的卫生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从“要我做”过渡到“我要做”。要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为辖区内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
四、存在问题
1、部分乡村医生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认真。
2、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低下,在培训经时间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乡村医生在短期内难以领悟部分政策内容。
此次培训工作中,在东港区卫生局、东港区卫校、东港区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参训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此次培训工作,并且成效显著。
1、领略了医改总体政策方针;
2、重新规范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3、对医学法规常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4、医学业务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5、了解并掌握了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儿童保健等相关知识和要求;
为保障此次培训工作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区院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健全考勤制度,严格培训纪律,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达到100%。其次,保证学习质量,每次授课完毕均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本阶段乡医培训指导思想与培训目的明确,培训内容实用,考核程序规范,培训进程安排有条不紊。本次培训得到各乡镇医院和各位乡医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此次医生培训圆满结束。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2
为了强化乡村医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掌握基本的中、西医适宜技术,提高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推进我县三级工程深入实施,县卫生局和我院于10月份全面为全县乡村医生进行全面培训。
此次培训我们请来了省医院的专家和哈医大的老师,同时还有我院核磁科的专家和呼吸科的主任为乡医们进行讲课,老师们精彩而专业的讲课为乡医解答了许多疑难的问题,让他们满载收获。
卫生局采取三项措施确保乡医培训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
一是加强领导。乡镇卫生院成立乡医培训领导小组,卫生院院长为组长,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健全考勤制度,严格培训纪律,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达到100%,确保培训人员按规定要求时间参加培训。我院院长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不按时参加培训,不认真学习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并报卫生局备案,对于屡教不改者,年终考核为不合格,取消其乡医资格。
二是保证学习质量。参加培训人员必须认真听讲,做好记录,遵守培训纪律,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卫生局将培训点进行巡回监督检查,发现培训班点人员不齐,培训纪律松散,追究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点负责人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为严重,造成一定影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和处罚。乡医培训工作结束后,各培训点要向市卫生局上报培训工作总结。
此次乡医的培训非常的成功,我们相信第二期的培训会更加的圆满,这样的工作以后要多加开展,为提高我县乡医的专业水平多努力。同时也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更积极主动的推动乡镇文化的发展,真正的做到位百姓谋福利!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3
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年底,回望这一年来我在护士岗位上所做的工作以及参加的各项培训,心中有很多感慨;现将今年以来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管理,有效协调。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作为一个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科室,我们科面临病种杂,疑难杂症多,护理专科性不强的难题。而与之对应的是:中医科的12名护士,仅有一名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大专毕业,其余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在学校仅了解到简单的中医基础知识;在西医“专科护士”培训不断深入发展,专科护士特点和优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医科护士没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这在一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也给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现实,我果断决定:从我做起,全员培训。采取业务讲课和业务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科主任和医生参与,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常见内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对中医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系统培训,甚至对一些普外科和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疗、护理知识,也进行了培训。
一年的系统培训下来,考核结果表明,护士对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断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有中医特色的护理队伍。
三、尝试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护士经历,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的内因起作用。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护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们一句人生、职场感悟;举办“天使心语”小板报;利用早会给她们讲一些励志、哲理等小故事,引发她们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潜移默化之中,我们中医科的护士,人文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近几年,不仅中医科的护理文化建设搞得风生水起,而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在省市历次检查中,我们中医科以收费规范著称,每次都迎接收费检查,没有给医院丢过一分。在行风评议检查中,中医科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更是赢得了参检专家的肯定和赞扬。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在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多数科室的做法是,单纯依靠护士口头宣教,但我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弊端:护士说得少了,内容涵盖不全,说得多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会说得快而没有重点,这样,病人根本记不住。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实施"治未病"试点工作为抓手,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优良传统,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构建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到年底,争取在8所市县中医院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每个县至少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治未病"试点,并以省"治未病"试点单位为基础形成重点建设单位。到年底,按省试点建设标准,试点单位"治未病"工作实践日臻完善、逐渐成熟、基本达标;市县中医院均加强"治未病"机构设置、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设立"治未病"服务点。此后,配合上级部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途径、模式、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网络。
三、主要任务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在各级中医院或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设立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治未病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它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治未病"服务点,完善机构设置;应用"KY3H健康保障模式"的理念,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提供载体。中医医疗机构要能提供全面、综合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丰富"治未病"服务内容。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形成集预防保健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服务对象要面向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3.完善"治未病"支撑条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预防保健需求。认真开展"治未病"科学研究,大力培养一批"治未病"优秀人才,积极展示和传播"治未病"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推进"治未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完善"治未病"服务支撑条件。
四、工作安排
按照先行试点、分步推进的要求,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工作目标。工作中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及时总结。
1、宣传发动阶段(年月—年月):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文化,市县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试点单位,争取3-4家市县中医院列入省创建计划;组织试点单位制订实施方案,做好"治未病"试点工作准备。
2、试点实施阶段(年月至年月):试点单位在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中医特色专科开展"治未病"工作实践,引进服务设备、培训服务人才,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非试点单位中医院学习试点单位工作经验,完善开展"治未病"工作准备。市县卫生局"治未病"领导小组开展活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它医疗机构筛选"治未病"服务点设立单位。
3、工作推进阶段(年月-年月):试点单位完善设立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治未病中心",逐步在单位各科室普及展开"治未病"工作,争取1-2所中医院纳入国家级建设计划;非试点单位"治未病"社区服务点逐步推进"治未病"工作,争取新增1-2家"治未病"单位列入省级建设计划。
4、总结推广阶段(年月-年月),根据上级中医"治未病"工作机制和相关政策,严格国家局、省局要求,科学评价、全面总结"治未病"工作情况,立足国家、省试点单位"治未病"实施情况,根据情况以县(市)为单位开展区域性推广工作,将"治未病"与临床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医文化、健康保障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好特色明晰、效果显著、管理规范"治未病"中心和站。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依托市内外资源,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咨询组,指导全市试点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治未病"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治未病"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经常研究解决问题,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保证经费投入,落实保障发展措施。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是医院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三名”)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是重点专科建设内容之一,能使护士在专科疾病认识、治疗、护理、康复指导上具备较高水平,使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我院儿童骨科自2008年-2011年,在创建重点专科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紧密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有关内容,建立重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重点专科护士中医理论与技术培训,提高中医护理科研能力,于2011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专科验收工作,现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总结如下:
1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为保障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制定了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儿童骨科重点专科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儿童骨科专科护理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护理岗位职责、人员培训计划及落实考核措施等;每月均组织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2技术、学术能力建设
2.1结合诊疗规范完善护理常规我科在重点专科建设开展的同时,运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理论,结合科室诊疗规范完善了重点病种护理常规,每年对护理常规进行优化。护理人员熟悉掌握重点病种的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主要从病人的辨证施膳、用药、情志、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2.2重点单病种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并进行评价及制定改进措施科室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广泛运用于骨伤科护理中。我们根据“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儿家长根据患儿骨折不同分期进行饮食调养,将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封包、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运用于临床。根据骨折患儿的身心特点,科室设计并应用了上肢游戏式引导功能锻炼操以提高骨折患儿的康复效果。
每月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2.3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能力
积极总结专科护理经验,参加国家级、省级护理学术会议,与省内外护理同行进行护理经验交流。对下级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在建设周期内与3家医院形成对口支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2010年申报并举办《儿童骨科辨证施护新进展培训班》。建设周期内护理科研课题立项1个。
3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
3.1注重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证能力的培训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重点专科要成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必须注重护理人员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在全院护理人员课时达到100课时要求的基础上,科室通过讲座、跟随医生查房、中医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本科室病种的相关知识。科室每季度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
3.2护理人员专科、专病理论知识的培训科室制定了各级护士护理理论、技能要求,每年对各级护士进行技能考核;科室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培训计划;专科、专病护理查房每季度1次;专科、专病理论讲课每季度1次;重点专病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每季度1次;专病应用护理技术考核每半年1次。
邀请科内医生专家授课,学习牵引、手法复位的配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功能锻炼指导等专科护理技术,使护理人员学以致用,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各种骨科技术操作。
4专科文化建设
重点专科精神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时代气息,突出救死扶伤的行业特点,重视人文关怀,创建良好的中医专科文化氛围。
4.1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在病房走廊、门诊候诊区设立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栏和适宜儿童的卡通形象宣传栏,介绍本专科中医药治疗特色、中医药疗效等内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科室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从诊疗行为、服务方式、人才培养、教学传承等方面,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患儿在娱乐中学习有关健康教育常识,我们自编了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画册、健康教育处方,供患儿及家属翻阅。画册色彩鲜艳,采用卡通图像,加上其父母在旁边的指点说明,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患儿受到健康教育的熏陶。内容有:儿童骨折骨折后的家庭护理,骨折三期不同的饮食,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各项检查、治疗的意义和配合,儿童意外创伤的预防,出院指导等内容。
1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1.1 各科室定的三个优势病种不完全是科室前三位多发病种 目前依据本院病案室2016-2017年各科室诊疗前十位的疾病名称的统计数据分析:各科室定的三个优势病种并不完全符合各科室的前三位多发病种;缺乏专科优势病种纳入依据。
1.2 中医护理方案中有些中医护理措施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大部分中医护理方案中都提出患者的饮食指导,辨证施食,目前我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无法真正实施。[2]
1.3 护理方案中个别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不强如膝滑膜炎中医护理方案色技术有一项中药泡洗,因为水温容易引起争议,注意事项中专门提到药液温度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3]但是该病种老年患者居多,患者误以为水温越高,泡洗时间越长越舒服,疗效更好,而从护理安全角度考虑,为避免患者发生烫伤,应严格按照水温标准进行调节,导致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受到影响。
1.4 医保报销政策对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很明显的制约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中6.4.1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低于10项,且应用人次逐年上升,6.4.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4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最现实的约束是社保报销,一个患者只能报销4项中医操作技术项目,且有种类、次数限制,临床医师出于医疗费用构成比例的考虑,会刻意减少中医护理操作的医嘱,医保报销政策对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很明显的制约。
1.5 人力资源相应紧张三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中6.2.1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达到0.4:1,中医护理操作需要较多时间和人力来执行,人力资源相应紧张,不利于病房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甚至容易艾灸烫伤等导致不良事件。
1.6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有差距细则中6.2.2对护士做了相关要求。目前临床中医药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比例不足30%,大都是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护士,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较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中医护理专业护士还有一定差距,加之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需要时间去学习领悟,中医基础相对薄弱的护士在具体实践中会导致在辨证施护、健康指导时产生同质化,不是“因人施护”而是“因症施护”不注重患者个体特异性问题;不利于在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对患者实行正确的个性化健康指导,特别是情志调护方面可能会缺乏针对性。
1.7 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表不适应评价的发展需求;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缺乏客观统一标准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表中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栏,中医护理技术栏,不适应评价的发展需求,需及时优化。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缺乏客观统一标准,对不同疾病的护理效果评价是以主观判断为主,用“好、较好、一般、差”来进行评价,没有量化工具,缺乏客观评价依据。[4]每一位责任护士在具体评价中,是否诱导、干扰患者的评价,又或者每位护士在实施操作中的力度,手法、时间、温度等的差异对患者的评价有干扰,容易产生误差。
2 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2.1 协调门诊严格遵循各科室优势病种优先收治的原则;优化中医护理方案
协调门诊严格遵循各科室优势病种优先收治的原则;医院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委?T会要求科室结合实际制定至少三个优势病种及其中医护理方案,以一年为一个周期优化。
2.2 医院层面协调营养食堂外派营养师培训中医膳食相关知识,弥补饮食指导应用缺陷。能根据临床医护人员的指导提供具有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
2.3 耐心做好沟通协调,提高患者依从性针对老年患者做好健康指导,执行中医特色技术前耐心做好沟通协调,操作中注重患者体验,操作后及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提高患者依从性。
2.4 寻求医保政策的支持由医院医保科依据国家中医药管局相关支撑文件向社保局寻求医保政策的支持,申请增加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操作报销项目和次数,让患者切实得到实惠,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2.5 及时调配病房护理人员医院根据各科室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增加机动库人员数量,根据工作量及时调配各科室病房护理人员。
2.6 加强培训、体现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护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方案相关知识、何氏骨科相关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辨证施护能力和开展何氏骨科护理健康指导的针对性,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患者体验和满意度。应用医院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考核标准、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评价,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本次建档工作卫生院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由卫生院组织,乡村医生配合组成两个工作组,采取以整村推进、先集中建档后查缺补漏的工作方法,确保建档对象无漏建、重建现象。在建档工作中要求:一是乡村医生务必按照要求认真组织人员并参与中医药建档工作的开展;
二是卫生院工作人员对建档工作认真负责,确保建档工作质量;
三是以往未建档的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一律建立居民建立档案和中医药健康管理建档工作一同进行,确保各种表格的完整性。
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是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老年人健康管理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截止2017年7月10日,全乡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已辨识544份,覆盖率达到28%以上。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267人,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167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已服务110余人;孕产妇中医药健康管理已服务25人。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获取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途径,是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析中医药继续教育现状,探讨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管理模式,确保中医药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达到中医药继续教育预期效果和目的。本文通过对2011—2016年郑州市中医院中医药继续教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继续教育项目管理模式,确保并提高继续教育项目质量,促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1健全制度和科学管理
根据国家、省、市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制定了郑州市中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施方案》、《郑州市中医院学术讲座管理办法》,明确了医院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使医院继续教育工作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成立了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及管理机制,确立了院、科两级继续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在全院17个临床科室、34个门诊分科室推选出继续教育管理员,由科教科设专人负责有关继续教育日常管理、具体实施和评估考核工作,定期培训、督导、考核、奖励,确保每项工作按时、有效、规范实施。
2全程监督和规范实施
2.1项目申报
郑州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结合医院特点和发展需求,医院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组织学习班、举办学术活动是培养高素质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同时又可以加强学科建设,将医院的医疗优势加以总结推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医院充分挖掘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重点专科优势资源,整合设计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培训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见表1。2.2项目立项医院对获批举办的国家、省、市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进行年度统筹安排,避免举办时间上的冲突。科教科设专人向每个申报科室和项目负责人下发通知,督促严格按照申报时间、举办要求积极组织实施,项目当年有效。
2.3项目实施
科教科设有学术讲座登记薄,对按计划实施的继续教育项目,要求至少提前1周到科教科进行申请登记。登记内容包括项目举办时间、地点、授课专家、课程安排、专家简介等。科教科审核后发送正式会议通知。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教科全程参与项目举办,协助承办科室做好接待会议准备、会议签到、维持会场秩序、授予学分等具体工作。
2.4项目备案
项目结束后,由科教科按照要求,整理会议通知、学员签到表、专家课件、会场照片、会议总结等资料,及时存档。并按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要求,上报项目执行情况的相关信息。
2.5考核与激励
为保证继续教育项目举办质量与效果,建立项目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科教科负责对项目承办科室项目执行情况的考核与评估,考核结果由项目负责人签字。依据考核结果并参考项目级别,当年年底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将郑州市中医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的学分,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3深化措施和确保实效
为顺利完成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审核工作,对全院17个临床科室,34个门诊分科室,分两批对继续教育管理员进行公需科目网络学习培训,核查各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名单,采集信息并组织编码,一人一号,一证一号,由专人负责解决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公需科目网络学习及学分审核认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全院继续教育审核工作计划表,逐日逐科审核学分证书及各项相关证明、证件材料原件,相互核对后将符合规定的学分按Ⅰ类和Ⅱ类分别登记在个人《继续教育证书》上,汇总填写总学时及总学分,加盖单位印章,由市卫生局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对学分进行复查、审核,上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审核公需科目完成情况。郑州市中医院连续3a全院医、护、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完成达标率均为100%。
4创新思维和更新手段
郑州市中医院创新“师带徒”培训模式,提升继续教育质量。2012年实施以“师带徒”为培训方式的继续教育,对参加医院中医中药进农村进社区培训人员中愿意继续学习的学员进行师承教育,使他们进一步扎实掌握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有效开展农村、社区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诊疗服务,逐步建立起能够满足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的优秀中医药队伍[2-3]。此外,医院还将“师带徒”培训模式推广应用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创立3级拜师模式,科主任拜国家级名医为师,业务骨干拜院内名医为师,社区医师拜院内名医为师,传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精髓[4]。2016年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营造良好学术交流氛围,提高全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医院出台《郑州市中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及积分制考核办法》,每年对继续教育项目承办科室及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参会率、参会情况进行考核,个人参会情况实施积分制管理,年终根据个人参会率、积分分值评选优秀予以奖励,积分制考核结果同时与院内年度评先评优及职称晋升挂钩。此项考核办法的出台既提高了全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项目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医院继续教育考核的针对性。
5结语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以及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医院创新和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探索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模式,不断规范管理措施,是保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有效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郑州市中医院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完善制度、全程监督、创新思维、更新手段等措施,规范了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执行,保证了继续教育项目的质量,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为医院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宵.中医药继续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11):7-9.
[2]常冬梅,王丽萍,杨宁.探索新医改下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