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11:37: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幼儿观察记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观察计划制定:
设计并印制记录表格
安排观察预备期
实地检查观察场地及周边环境
准备好观察所需的各种材料及设备
三、观察记录:
观察日期:2018年6月12号
观察环境:教室
幼儿姓名:赵诗雨
幼儿性别:女
幼儿年龄:4岁
观察实录:我们今天开展了一节美术活动,画了一幅有关海洋世界的美术作品。在最后环节,我鼓励幼儿到前面来,向大家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一起分享。赵诗雨开心的拿着自己的作品走上台,她把画对着自己,向小朋友介绍说:“大家好,这是我画的海洋……”还没说完,坐在下面的小朋友都纷纷说:“我都看不到。”“我也看不到赵诗雨的画。”赵诗雨这时的表情有些紧张和困惑,她自己觉得画就在眼前,怎么会看不到呢?这时我走向前,提醒她说:“赵诗雨你看,你这样把画面朝自己时,大家都只看到了画的背面,什么也看不到。如果要让小朋友们看到你的作品,我们应该怎么拿这幅画呢?”这时赵诗雨若有所思的看着我,又看看小朋友们。接着,她侧过身体把作品朝向小朋友们,两手拿着作品的两边,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我适时的问大家:“现在可以看到赵诗雨的画了吗?”
自己的作品时,,其他小朋友根本无法看到。在我的一再要求下,赵诗雨才把画对着其他小朋友,但是不经意间,又把画朝着自己了。
关键词
轮流饲养 幼儿教育 观察记录与分析
幼儿园饲养活动是一个比较老的课程,它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始终存在,今天我们重新把它提出来,作为一个新的课题研究,是基于它对促进幼儿生命、生存观形成的教育价值。幼儿园饲养活动本是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幼儿参与饲养活动能增进对动物的了解,丰富有关动物的名称、类型、习性等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参与饲养活动,幼儿能更真切地感受动物的发展变化,感受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命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去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 此外,饲养活动还是一个综合活动,除了能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外,也能丰富幼儿关于动物与植物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与天气等条件的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当然也能增进幼儿的责任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服务能力。然而,幼儿园的饲养角开展以来,都比较形式主义,饲养的小动物只是让孩子偶尔去看看,很难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爱心,以及孩子的观察能力。而孩子们是十分喜欢小动物的,每次去的时候都很想去抱抱小动物,可是幼儿园的饲养条件却无法满足孩子的饲养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班进行了一次集体轮流饲养小兔活动。什么叫集体轮流饲养呢?就是让孩子把小兔带回家每人饲养一天,并把孩子饲养中出现的问题带回到班上,共同交流。在饲养过程中,要求家长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共同记录孩子是怎么样观察饲养兔子的。观察记录跟着流转兔子一起轮流转下去,让家长们相互学习,同时也能让老师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集体轮流饲养,是一种能激发孩子责任感及饲养兴趣较好方式。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是愉悦的。同时,透过孩子的言行,也看到了孩子通过这一活动,在幼儿园获得的有效知识经验。
在集体轮流饲养小兔子的活动中,我们的目的是让老师、家长能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孩子饲养小动物,提高孩子的饲养兴趣,学会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更好的了解动物,从而养成从小爱护动物的观念,让孩子知道人与动物应合谐相处。下面就是几个轮流饲养活动的观察记录,通过这样的跟踪分析,让家长、老师更好的去了解孩子,共同学习与成长。
观察记录一:
背景:
今天是小兔到班上的第一天,孩子见到小兔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在班上,老师组织孩子为小兔取了名字,叫“小白”。放学时,“小白”跟着然然小朋友回家了,下面是然然家出现的饲养情况。
今天是饲养“小白”的第一天,刚从幼儿园把它拿回来,然然别提有多兴奋了。在然然的妈妈忙于引导儿子观察“小白”的外形特征时,然然却全然不听妈妈的,急切地说:妈妈,让小白出来走走嘛!我们老师说要经常让它出来走走,多锻炼身体才不会死掉,是这样吗?噢!应该对吧!妈妈查一查资料。”
资料查阅情况:
1.经常弄一些新鲜的绿色叶茎肥厚的食物给兔子,所有留在笼中超过三十分钟的食物都要拿走,若不然便会枯萎、发霉或腐烂。坏了的植物会增加兔子患病的机会,经常放置干草去减少宠物盘污染。
2.定时去喂饲你的兔子,兔子的肠胃才能很快适应常规时间。
3.确定你的兔子能有适量的运动,那么便会更健康和充满活力。笼养的兔子每天要保持1小时以上的笼外活动时间。
4.如果它太肥,要进行节食斋戒一星期,短时期节食不会影响到它健康。
观察中遇到的问题:
然然说小兔在幼儿园里已经关了一天了,要让“小白”出来活动活动,得到妈妈的同意后,然然激动地打开笼子的门,可是“小白”怎么都不愿出来,于是宝宝想了几个办法:
方法一:把莴苣叶拿到笼子外,引它出来。
方法二:拿心爱的奥特曼玩具给他看。
方法三:轻声叫“小白”的名字。
方法四:跺脚、吼叫。
方法五:打开笼子翻来翻去。
这些方法都没有奏效!这时孩子开始让妈妈把小兔叫出来,然然的妈妈也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兔立刻出来,这时妈妈把问题带到了班上,问老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孩子去观察呢?
解读:
透过孩子的言行,也看到了在这一活动中,家长在积极地引导孩子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宝宝尝试让初到家里的“小白”出来,他采用的方法虽然看似“无知”,但可以看到孩子思维活跃。孩子眼中的兔子,就是他的好伙伴。但这时作为父母还可以再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知道小兔子的性情就是胆小,兔子是因为胆小才不敢出来的。只要我们离开它远一点,把笼子的门打开,它一会就能出来。同时告诉孩子人与动物应该怎么才能合谐相处,有时我们不必太过于关注它们,而应该给它们一个空间,让小动物宽松地自由地生活在我们身边,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他能想到这么多的办法,已经很不错了,虽然不成功但这不是他的问题。
观察记录二:
背景:今天是朗朗把小兔子带回家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朗朗怎么也不让“小白”在笼子里了,他要抱着小兔回家,怎么抱小兔呢?妈妈说是提着耳朵,可是朗朗怎么也不让,说是太可怜了,到底该怎么抱兔子回家?很多小朋友和家长就讨论起来了,我就说回家查一查来告诉班上的小朋友吧!
资料查阅情况:
兔子温柔可爱,许多人都喜欢抱抱。特别是小孩子,经常动不动就抓兔子。你可知道,抱兔子也是有学问的。有些人抱兔子时,会直接拎着兔子耳朵把它抱起来,这样做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兔子的耳朵是兔子身体比较脆弱的地方,上面布满了血管,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兔子受伤。
正确的抱兔子的方法是,用右手抓住兔子的后颈部拎起来,同时及时用左手托住兔子的屁股,顺势将兔子抱在怀里。也可以像抱小孩子一样,一只手从兔子的前脚下插入向上,另一只手及时托住兔子的屁股。这样抱兔子不会造成兔子难受,经常抱抱可以培养和兔子之间的感情喔!
观察中遇到的问题
观察“宝宝,你知道小白是怎么睡觉的吗?”朗朗振振有词地回答:“是趴在地上睡。”“像我们一样闭着眼睛吗?”“不,是睁着眼睛睡。”
为了想证实朗朗自己的想法,朗朗打算晚上在小白睡觉前观察,可是小白特别的警觉,只要人一走过去,它就立刻站起,朗朗始终没有观察到。
其实兔子张开眼睛也可以睡觉,也有半开眼睡的,会完全闭着睡,是对这个环境非常放心,甚至会像人类一样侧睡喔!
解读:
宝宝的观察有时是零散的,无序的,家长可以适时的引导,给他们一个观察的题目,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观察的方法。孩子们在研究一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急着得出一个答案,我们在引导孩子观察的时候应该给孩子一个题目,让孩子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观察它,当孩子失败的时候,我们应尽因力去帮助他成功,而不要急于给他们答案,让他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去知道他们想知道的答案,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了只让孩子观察一天是不行的,在饲养的过程中应该跟据孩子的问题灵活处理,当孩子研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应让孩子继续饲养,一人一天的饲养并不能让孩子很好的观察和动脑,所以我们在饲养的过程中跟据家长和孩子的需要进行调整孩子饲养的天数。
观察记录三:
背景:
今天是西西饲养“小白”了,一大早,西西就说“妈妈,我们带小白出去晒太阳好不好?”,得到妈妈同意后,便带“小白”下楼来到草地上,西西想放它出来玩,又担心兔子冲出笼子跑掉,还正在犹豫,谁知无论你千呼万唤,它就不肯出来,西西爸爸把小门打开,西西喊它,抱它,就不合作,像在陌生环境里很胆怯。好一阵子西西爸爸手拿一把青草才把它哄出来,没有想象中兔子见到草地的那种迫不急待的心情,慢慢悠悠没有速度感,我们说:“现在的家兔已经没有野性了。”正在这时,西西想弯腰抱它,没等碰到,它嗖地住前一跃,正所谓的“动若脱兔”。接下来,小白爱上了一棵小树,绕树走来走去,西西说:“它在吃草呢”,一看树根周围圆圆的一圈已经被它刨开了,像在打洞做窝呢。“狡兔三窟”的渊源在此。小白辛勤劳作一番后,听见西西说:“妈妈,小白在抖呢”。鼻子急促地呼吸,小耳朵和身体都在轻微的颤抖,西西爸爸说它太热了,我们回了。
资料查阅情况:
家兔是种昼夜伏出的动物,晚间觅食及行动很活跃。
家兔怕热不怕冷,它缺乏汗腺,只有嘴边,尾部有少数汗腺,皮毛浓密,无法透过皮肤散热,主要通过耳朵与排泄调节体温,有咀嚼,挖掘的习性。
家兔胆小易惊且善跑,有突然响动就会马上戒备或迅速逃跑。
观察中遇到的问题
孩子舍不得离开兔子,很喜欢这个大胃小姐――“小白”,同时也是位懒惰公主。
小白非常注意仪表形象,同时也是位“享受型人才”。因为它菜饱饭足的时候,两只前爪做成一只小枕头,头枕在上面,身体拉伸,开始惬意地小憩。太享受了。
一、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到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去探究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内容和表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
例如同样是“自然角中的种值观察”,教师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以及“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典型的外形特征”,这些内容要求相对较为明确,易于小班幼儿的相关操作。幼儿观察记录到“今天黄豆的种子发芽了,它的芽是绿颜色的”“黄豆长出叶子来了,叶子像桃心”等。
到了中班,我们根据“在对比观察中感受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中的多样性”的目标,指导幼儿对不同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进行对比记录。为了引导中班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中的不同状况,我们选取差异明显的植物来种植,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如葱和韭菜,孩子们通过对比观察,找到了十几点差异。光叶子间的不同就有不少:葱叶子浅绿,韭菜叶子深绿;葱叶子是长圆柱形的,韭菜叶子是长条形的;葱叶子摸起来光滑,韭菜叶子有条纹等等。孩子们对这些特征一一加以记录,从中不仅发现了葱和韭菜叶子在颜色、形状、光滑度等方面的不同,也感受了植物的多样性。
而大班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因此,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是“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记录也相应地侧重于这方面内容,如“种在土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种在室内和室外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等等。为了让幼儿了解种在土里、沙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教师指导孩子们进行了“种在土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的观察记录,幼儿发现种在土里的姜一个星期后发芽了,种在沙里的姜10天后发芽,而种在水里的姜一直没有变化,最后腐烂了。通过对比观察和记录,幼儿获得了“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这一科学经验。
二、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特点,这决定了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实验工具、材料及方法,以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
如在“植物长多高了”的活动中,教师为小班幼儿制作了形象直观的长颈鹿直尺,刻度用具体形象的水果图案表示。在制作直尺时,教师和孩子们讨论“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下面,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上面”。孩子们说“长在地上的蔬菜如南瓜放在最下面”“长在藤上的蔬菜如黄瓜、葫芦放在中间”“长在树上的水果如梨放在最上面”。结果,孩子们在表达“植物长高了”时出现了这样的记录,“黄豆苗从南瓜长到黄瓜又长到梨了”,非常直观形象。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则提供了卡通直尺,每隔10厘米一个卡通图案,每个图案之间被分为10等份。中班幼儿在记录中说“植物的高度超过三个小动物,30 多厘米了”,他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表达既直观形象又逐渐趋于准确。而大班幼儿具有简单的计数和计算能力,于是教师提供了数字直尺。“蒜苗长到8厘米了” “红豆苗长到15厘米了”,他们准确地用数字记录和表达植物的生长情况。
本书正文部分共十三章,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作者开宗明义地阐述了记录的目的、基本方法、观察时教师应持的态度、记录用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环境在记录中的重要性。作者提出“教师要如实地去观察和记录儿童,抛掉自己的偏见以及自身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记录幼儿时,不仅要恰当地运用语言,同时也应记录幼儿的身体动作。因为幼儿是通过他们的眼神、身体动作、手势等与我们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来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二至第十章可作为全书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详细地阐述了如何观察与记录幼儿在各种不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常规活动的表现、使用材料时的表现、幼儿之间的社交行为、戏剧表演游戏中的表现、师幼互动以及同伴互动中幼儿的表现等。此外,还涉及如何去观察和记录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发展和读写能力的萌发等。作者在这部分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实例,具体地阐述了在各种不同活动中需要观察的内容以及记录的要点,便于幼儿园教师操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