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00:28: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合作营销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是在销售部和市场部的基础上新设立的职能部门,本部门编制3人,一名部门经理和两名职员,职员对部门经理——关系营销经理负责,关系营销经理对公司营销总监负责。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之所以设立是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继续我们企业保持持续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保持并加强企业与各方的利益关系,通过沟通协调各方关系最终达到企业的目的,始终坚持双赢为原则。我们的目标是:协调沟通、持续发展、双赢合作!,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
(一)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的运行原则:
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是独立但却依靠其他营销部门而工作的,在公司的市场营销活动中起到一个协调者的作用,在美美电子有限公司本部门主要协调的是以下几种关系:顾客关系、供应商关系、分销商关系、竞争对手关系、政府关系、内部员工关系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关系等。
关系营销部门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工作与美美电子有限公司的员工都应该明确的是:
(1)不管是在在现代市场营销阶段还是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企业通过建立双方良好的互惠合作关系从中获利。
(2)关系营销所涉及的范围则包括顾客、供应商、分销商、竞争对手、银行、政府及内部员工等。
(3)关系营销强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调保持现有顾客,因而其运行原则应该围绕开发、保持和发展本公司和本部门与相关群体的“关系”而展开工作,以求得关系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
本部门的具体工作原则是:
(1)主动沟通原则:在关系营销中,关系各方都应主动与其他关系方接触和联系,相互沟通消息,了解情况,形成制度或以合同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碰头,相互交流各关系方需求和利益变化情况,主动为关系方服务或为关系方解决困难和问题,增强夥伴合作关系。尤其是本部门的工作员工,应该宏扬我们营销人员积极主动性的工作特点,主动地和我们的关系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促成各方关系的协调发展。
(2)承诺信任原则:在关系营销中各关系方相互之间都应做出一系列书面或口头承诺,并以自己的行为履行诺言,才能蠃得关系方的信任。所以,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在各个关系方面前作出承诺,重要的是我们要履行我们以及公司所作出的承诺,积极为各方服务。
(3)互惠原则:在与关系方交往过程中必须做到相互满足关系方的经济利益,并通过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进行成熟、高质量的产品或价值交换使关系方都能得到实惠。这是我们公司及其部门存在的根本目的:即在协调各方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公司赢得更多的利润,维护我们公司的形象,宣传我们的公司和我们的产品,使我们的顾客购买我们的产品,加强公司与合作伙伴的持续性合作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的运行目标:
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运行的目标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协调沟通、持续发展、双赢合作。
发展、保持与增进各方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承诺,使各方实现各自目的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
第二,促进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市场机会;
第三,协调与政府及各种社会团体的关系,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三.主要任务和实施细则
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所有人员的工作应围绕着公司利益第一、协调关系为主、沟通为目的的工作方向展开对公司产生影响的各方关系的工作,具体的实施细则是:
(1)顾客关系:首先,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一切从消费者出发,将此观念贯穿到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工作的全过程中;其次,切实关心消费者利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使顾客利益落实到实处;第三,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密切双方感情。
(2)供应商关系: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保持现有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继续加强重要供应商的合作往来并增进企业以及人员之间的感情往来,寻找与开发新的供应关系。
(3)分销商关系:保持与现有分销商之间的沟通,信息的准确传达,不断收集和反应分销商之间的业务发展及其变化情况,时刻关系产品及其经销商的市场状况,多多保持与经销商之间的往来。为我们的经销商不断提供各种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主动积极地寻求经销商的沟通,以产品及经销商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不断为经销商进行培训与指导,宣传公司的新的变化,等。
(4)竞争对手关系:积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认清各自的关系,避免产生摩擦行为,努力处理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影响关系的事件。我们应本着尊重对手的心态努力协调好我们与竞争者的关系,以确保双方正常的经营与发展,绝不使用不正当手段和不法不道德的行为与其展开竞争,应以公开的原则协调好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5)政府关系: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往来,积极响应政府及其政策的走向,努力发展公益事业,向相关部门及其重要的节假日发放货卡或者登门拜访,树立一个良好市民的形象。
(6)内部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是企业营销关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员工关系,企业就无法搞好其它的各项关系,更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人乃企业之本,企业应切实关心员工的利益,培养员工的自豪感,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不断激励员工,协调各个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之得到和谐发展并且不断为我们的公司作出努力是我们的工作基础。
(7)其他相关因素关系:首先是明确相关群体对公司的经营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沟通手段,重要做好的是协调好以下两组关系:其一,协调好企业与公众的关系,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其二,加强信息管理,协调好企业各部门的关系。
四.结尾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企业无法通过单打独斗来获得持续的发展,在我们的大千世界中有很多个人、很多群体、很多企业我们可以利用来帮助我们,虽然这个关键在我们自己,但是我们又发现我们又不得不依赖于我们的关系。
我们刚刚起航,我们正在成长,迎接我们的不仅有光辉的前程同时还有大风大浪,今天站在这里的个个都是能够经得起风浪的行销者,为了让这个足以可以让我们值得骄傲的称呼在我们的行为中找到归宿,我们起航!
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
2006年11月27日
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2007年工作计划
美美电子有限公司2007年工作计划是在《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部门工作方案》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对2007年关系营销部工作的目标的指导性计划,(一)具体的实施细则如下:
1.顾客关系:与顾客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包括电话沟通、面对面沟通、书面沟通等多种形式,了解顾客以及顾客事务的具体情况,向顾客传达公司及其产品的最新信息,收集并解决顾客的反馈与投诉问题,最大限度地达到顾客的满意。
每个员工在自己负责的顾客或者区域内至少要解决好所有的关于顾客的投诉和询问问题,向每个服务的顾客通过沟通使其满意。及时向公司反应顾客的有关情况并且作出记录,建立顾客资料数据库,每个人负责的顾客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要作出变动,也要让每一个顾客都能随到随沟通随满意。
2.供应商及其经销商关系:保持与每个供应商、经销商的联络,向他们了解原料及其产品的信息,向其宣导我公司及其产品的信息,加强与增进与其的关系往来,在重要的节假日通过电话、书信或者是登门拜访的形式给予问候,在重要的促销时期向他们宣传或者咨询有关情况,及时解决好供应商与经销商之间出现的问题。
3.竞争对手关系:确认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并且在尊重每一个竞争对手的前提下展开交流,避免矛盾的发生与发展,积极控制矛盾的持续扩大,绝对不采用不正当手段或者是不法目的而展开关系协调工作。
4.内部关系:团结是根本,要从根本上保证我们部门的所有员工在工作中有激情、有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出良好的素质和敬业精神,了解个部门以及对象员工的工作及其个体情况,对症下药,维护各部门的团结与工作的正常开展。
5.其他:对于其他关系,我们部门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在维护我们企业的公众形象的基础上,努力开展同其他关系群体及其个人的关系以建立一个公司好的经营管理环境。
(二)过程控制:
2007年第一季度,完成对所有顾客、中间商、经销商、竞争对手及其其他关系方的全面了解并熟悉具体情况,每个员工都制定一份独立的工作计划及其制定一个工作目标。
第二、三季度,开始逐渐拜访与询问各个关系方,建立顾客数据库,与顾客沟通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输入数据库。按照《美美电子有限公司关系营销部部门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开展具体的工作。
第三季度,开始进入重要的节假日时期,按照《方案》对个关系方进行大面积的书信或者是当面的拜访活动,在12进入第一年的年终总结期。
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是"345"高效优质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班额大导致小组成员较多,小组长的组织活动往往顾此失彼;部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不好,不能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组织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有效完成带领全组成员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其他环节占用时间过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时间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没有拓展到课外学习中,致使无法保持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培养的长效性等等。此种种原因,都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不仅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培养合作互助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的目标,还将导致学生产生惰性心理,将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当作偷懒的良机,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综合其原因,造成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不高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教师不注重小组建设。在合作学习之初,只是根据某一方面的依据(或成绩,或座次等等),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任命学习成绩好或学习认真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而不注重分组的方式和方法,更谈不上小组的建设。从而致使小组管理混乱,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无法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不注重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方法的指导、实效的监控、评价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只是机械地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合作谈论得出结论,让学生进行展示。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只注重了合作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最终造成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了一个或几个学生的"一言堂".好学生的观点得不到完善和升华,思路无法拓展,差学生被动接受,从而懒于思考,懒于表达,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我通过理论学习发现,现阶段国内对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有效性已经相当重视,许多组织和个人都进行了本问题或类似本问题的研究,有一些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系统。但对于"345"优质高效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却不多,而且对于本问题的解决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
二、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对人才标准做了重新的界定,创新和合作能力是人才最重要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界培养大批有创新和合作能力的人才。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界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互相配合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善于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 研究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美国心理学家AqHq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学生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融。合作学习联系的建立,为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空间,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题合作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受课题教学氛围的影响很大,多种形式的小学讨论交流,是学生之间信息交流量增大,交流方式增多。这样有利于生动活泼课堂气氛的形成,有利于课内信息的 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时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相互启发。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并且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在小组中具有不同智力水平和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相互团结的力量使小组成员互勉、互助、互爱。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会帮助别人成功,包括组内、组间存在着一种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关系。
依据以上理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探索合理分组的策略和小组长培养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依据以上研究目标和我校班级及学生情况,本课题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1、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研究。
2、学习小组建设的研究。
(1)优秀小组长培养策略的研究。小组长的选择和培养,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2)合理分组策略的研究。分析班内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对本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提高小组成员间参与学习和合作互助的效率的原始几率,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3)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3、合作学习建设的研究。
(1)合作学习任务设计、内容确定策略的研究。精心设计课内课外的合作学习任务,使合作学习的任务有层次性,进行合作学习任务设置的研究,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习惯的组员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交完租子,手有余粮".进行课内外合作学习内容确定策略的研究,正确把握合作学习内容与任务。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机制的研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研究,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长效机制,实施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课堂总体评价机制相结合,引入有效评价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本校四年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中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在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再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
(2) 文献资料法。整理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理论资料,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
(3)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测量,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 课题准备申报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进行理论学习,收听或收看有关的课题讲座,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研究各地有价值的经验。提高理论素质,组织落实,论证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和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申报课题立项并完成开题工作。
(二)课题实施研究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对"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踪教研为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与研讨交流工作,每周有教研活动,期末有总结交流文章。
这一阶段结束后,开展阶段评估工作,撰写学科组规范、实用的课题方案,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三) 课题反思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
[中图分类号] R473.6;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4-009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algesic and sedative effect of doctor-nurse cooperative care plan for emergenc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3 patients receiving emergency car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included as a control group and 118 patients receiving car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includ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health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doctor-nurse cooperative care, in which doctors and nurses learnt together, shared decision-making and communicate timely. The analgesic and sedative effect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as well as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mortality and patients, nurses and doctors satisfaction. Results PSA implemen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incidence of sedation-related diseases (P
[Key words] Doctor-nurse cooperative care; Emergency patients; Analgesia and sedation
保证有效的机械通气、减轻重症患者在接受急诊重症治疗时的痛苦是ICU中镇痛镇静治疗的最重要目标,也是机械通气的重要措施之一[1]。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最基本的治疗之一。然而镇痛镇静治疗也是一把双刃剑,而使其优势最大化并且害处最小化的关键就是使镇痛、镇静治疗达到个体化、规范化[2]。在ICU中镇痛镇静治疗的核心是医生根据患者机体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镇痛镇静治疗。反之,不恰当的镇痛镇静治疗非但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更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如镇痛镇静治疗不足可导致患者躁动、意外拔管;而镇痛镇静治疗过度可能导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明显增加[3]。在传统的模式中,医生与护士往往由于知识掌握、临床经验、个人能力的差异导致在镇痛镇静治疗上的不同而导致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不规范,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为确保镇痛镇静治疗在患者中的规范化,我科采用医护合作模式对患者在镇痛镇静治疗过程中进行全程合作,全程监督,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抢救的1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2.28±4.87)岁,其中男55例,女48例;创伤患者21例,外科急症患者37例,内科急症患者45例。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抢救的11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平均年龄(63.69±5.01)岁,其中男62例,女56例;创伤患者28例,外科急症患者41例,内科急症患者49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急诊抢救;②患者的病情需要接受镇痛镇静治疗;③患者无镇痛镇静类药物过敏史;④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自身病情无需或不宜接受镇痛镇静治疗;②患者及其家属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传统医护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模式,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总体疾病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医护合作的基本方法
1.2.1 分析镇痛镇静治疗中常见的不足 我科经过全体医生、护士在总结会上的集体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①医护人员镇痛镇静观念缺乏,如果镇静镇痛过度可导致一系列问题使镇痛不足[4-5]。例如,医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会对一些外界刺激形成习惯,从而可以减少镇痛、镇痛剂等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②缺乏完整、全面的镇痛镇静治疗流程,医生往往凭借自身经验进行治疗,并未进行规范化的监督导致患者用药过多出现问题。如PSA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对镇痛剂的耐受能力等制定适宜患者的个性化方案,但是实际中,医生往往根据其个人经验来制定方案。③医生、护士沟通不足,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同从而使治疗方案不同,可能使患者无法取得良好的疗效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
1.2.2 成立镇痛镇静治疗规范监督小组 我科全体医护人员成立镇痛镇静治疗规范监督小组,共同参考查阅有关文献并充分联系本科室实际情况。制订镇痛镇静安全管理标准。本标准主要参考“3C”原则进行制定[6]。其中包含使患者安静(calm)、舒适(comfortable)及合作(collaborative)地接受治疗。
1.2.3 医护合作实施方法 在急诊患者入科时,护士长与主治医生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确定用药的剂量、用药时机、调整方法及停药的时间。并根据患者病情推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得出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一线医生的治疗规范。以后每天早查房都要评估,一旦出现问题要重新评估。定期召开专题讨论会,解决整个医护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避免医护沟通的混乱不清,我科根据SBAR标准沟通方式[7]建立了我科医护回报病例的沟通标准,即S:患者基本资料与病情变化;B:患者的诊断和镇静评分,已经用药情况;A:对患者异常情况的评估如药物不足或过量;R:现在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及针对患者病情提出的镇痛镇静意见。在镇痛、镇静安全管理的推行过程中,护士长应明确“3C”安全目标深入人心,监控PSA流程实施是否顺利,完善医生与护士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主治医生的职责是依据“3C”和PSA流程对患者进行救治,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与护士及时沟通,提出改进措施等。护士的职责是严格遵守实施流程和方法,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或安全隐患时,及时向医生和护士长汇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由于镇痛镇静不足而导致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及由于阵痛过量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程序化镇痛镇静(PSA)[8]是以临床镇痛为基础,有计划与目标地进行镇痛镇静,并根据镇痛镇静的情况调节药物的运用,PSA是目前临床上掌握镇痛镇静不足与过度的重要方法。本实验中也将PSA的落实情况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PSA落实率为实施PSA的患者例数比上收治患者总数×100%,并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的效度为0.92,分别在患者出院时调查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量表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PSA落实情况、镇静镇痛相关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PSA落实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镇静镇痛相关性疾病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和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医护合作的概念仍然缺乏公认。Baggs等[9]认为,医护合作是医生与护士进行公开讨论,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制订相应的策略,并共同担负起对患者整个的治疗与护理的全过程。美国护士协会[10]将医护合作定义为医生与护士之间的一种全新的可信赖的合作过程,即在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和接受各自行为和责任的范围内,保护双方的利益和实现共同目标。医生在提高医疗质量上对护士起不断监督的作用,而护士也会在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学会或者发现新问题[11],能够协助医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现代医疗模式中护士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逐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护士不仅作为医生医嘱的执行者、患者的日常生活的照顾者,更逐渐成为了患者的教育者、患者康复工作的管理者、病情的咨询者等重要角色。有研究[12]表明,跨专业合作在复杂的情况中表现良好,急诊科的环境具有特殊、复杂的特性,所以更倡导医护合作。在镇痛的实践中采用医护合作模式,可讨论出更适宜患者的PSA方案,医护人员加强沟通,可最大限度做到趋利避害,从而达到“3C”目标。因此,医护关系由传统的医生指导护士执行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医生护士相互协助、优势互补的模式。
在急诊科室,患者病情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必须要求医生与护士相互协作,有效沟通。我科在这种新的转变形势下探究了针对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医护合作方案。在这种方案中,医生与护士共同担负起对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评估、治疗、检测、总结的整个过程。陈静等[12]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协作的医疗团队能够显著降低急诊病房内患者病死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能够促进ICU病房的医疗治疗的改进。我们根据本实验可以发现,经针对镇静镇痛的医护合作方案治疗的患者在PSA落实的情况上明显优于未经医护合作方案治疗过的患者,因此其由于镇静镇痛不得当所造成的疾病发生率必然会小于未经医护合作方案治疗过的患者,这也印证了本实验的调查。实验组由于镇静镇痛不足导致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及由于镇静镇痛过量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总的住院时间来说,本文通过实验发现,不论患者死亡、转科、出院,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缓解了患者及家属的就医负担。从总体死亡率上观察,实验组的总体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医护合作方案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医护合作通过密切医生和护士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使医生、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方便,从而更易实现“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13-15]。医护合作型责任制由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既做到了护士责任落实明确,护士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又能强化护士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对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同时责任护士能够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为医生救治患者赢得充足的时间。医生加强了对护理的关注,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同时还增进了护理与医生的信任感。在整个医疗救治过程中,如果医生和护士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就容易出现互相埋怨的状况,使医护关系紧张。在医护合作中还存在的问题是医护地位问题,一直以来,医生处于主导地位,而医护合作明显升高了护士的地位,从而削弱了医生的权威性[16]。而护士则认为除了对病情的诊断外,很多工作医生和护士是相通的,尤其是高学历护士的增多使护士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随着现代护理理论的发展,该问题得到较为有效地解决[17-19]。我科通过成立医护合作小组促进了科室集体的团结,极大地调动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当然,我们目前制定的安全目标、实施流程及医护合作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适当调整。本实验还存在样本数目过少的缺点,后续还会进行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以便探究医护合作方案对急诊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科采用的针对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医护合作方案能够使患者安静、舒适、合作地接受治疗,极大地降低了由于镇静镇痛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一系列不良情况,并且对患者的早期康复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改善作用,因此,医护合作方案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京涛. 重症医学科内镇痛和镇静治疗的安全性[J].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0):812-814.
[2] 马晓春. 镇痛和镇静的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J]. 中华内科杂志,2013,52(4):287-289.
[3] Carlon GC,Combs A. Role of sedatives and analgesics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J]. Crit Care Med,2008,36:1366-1367.
[4] Mehta S,Burry L,Fischer S,et al. Canadian survey of the use of sedatives, analgesics, and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Crit Care Med,2006,34(2):374-380.
[5] 冯洁惠,徐建宁,方强,等. 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9(1):44-48.
[6] Vincent JI. Give your patient a fast bug(at least)once a day[J]. Crit Care Med,2005,33(6):1225-1229.
[7] 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 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护间沟通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8-49.
[8] Skrobik Y,Ahem S,Leblanc M,et al. Protocolized intensive care unit management of analgesia, sedation, and delirium improves analgesia and subsyndromal delirium rates[J].Anesth Analg,2010,111(2):451-463.
[9] Baggs JG,Ryan SA,Phelps CE,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patient outcomes in a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 Heart Lung,1992,21(1):18-24.
[10] Association American Nurses. Nursing's social policy statement[M]. Washington DC:American Nurse's Publishing,1995:89.
[11] 王兰,许莹,全蕾. 医护合作提升腹膜透析中心护理科研管理质量的实践与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23-425.
[12] 陈静,张振香,谢红. 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36-1139.
[13] 彭爱霞,朱艳. 对医护合作满意度差异性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151-153.
[14] 万慎娴,李惠玲,孟红燕,等. 护生在医护合作急救仿真实训中现场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70-73.
[15] 鲁楠,张菁. 护士对医护合作的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19-621.
[16] 闻德亮,马晓丹,刘志飞. 临床医生医护合作态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12,33(6):28-32.
[17] 冯芳茗,肖松梅,周嫣. 医护合作文化的现状调查及改善策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713-1715.
恶心、呕吐是癌症化疗中最常发生且最令患者痛苦的副作用之一, 其发生率达80%~90%[1], 给肿瘤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损害。化疗药物导致呕吐的发生首先是激活位于胃肠道或化学受体激发区的神经受体, 通过受体将信号传递到呕吐中枢而发动呕吐[2]。其种类可分为:①急性反应:指化疗后24 h之内出现的恶心、呕吐, 多发生在用药后1~6 h。②迟发性反应:是指用药后24 h之后出现的恶心、呕吐, 可持续5~7 d。③预期性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化疗反应, 与精神因素有关, 发生率约24%~65%[1]。通过临床资料观察, 作者发现, 根据恶心、呕吐发生机制选用的常规止吐方法(格拉司琼+甲氧氯普安+地塞米松方案)仍会有不少患者在化疗中及化疗后1周内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而联合泮托拉唑应用后, 这种胃肠道反应会明显减轻,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患者, 病理诊断明确, 排除颅内病变, 符合化疗指征。其中男51例, 女35例, 肺癌29例, 食管癌26例(无明显消化道梗阻), 乳腺癌11例, 宫颈癌9例, 鼻咽癌6例, 膀胱癌5例, 年龄27~75岁, 卡氏评分≥70分, 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均大致正常。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3例, 对照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均以TP(紫杉醇+顺铂)为静脉化疗方案, 紫杉醇(TAX)135 mg/m2, 第1天静脉输注, 顺铂(DDP)20~30 mg/m2, 第1~5天静脉输注。观察组在化疗前给予泮托拉唑4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1次/d, 第1~7天; 格拉司琼3 mg+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 1次/d, 第1~6天;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 1次/d, 第1~5天;甲氧氯普胺10 mg肌内注射, 1次/d, 第1~5天。对照组在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3 mg+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 1次/d, 第1~6天;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 1次/d, 第1~5天;甲氧氯普胺10 mg肌内注射, 1次/d, 第1~5天。观察两组在化疗第1~7天胃肠道反应的有效控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
1. 3 止吐疗效评价标准 按WHO毒副反应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无呕吐;部分缓解(PR):呕吐1~2次/d;轻度缓解(MR):呕吐3~5次/d;无效(F):呕吐≥6次/d。有效控制率=(CR+PR)/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预防胃肠道反应疗效 观察组中胃肠道反应有效控制率为93.02%, 对照组中胃肠道反应有效控制率为74.4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 P
2. 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头痛、头晕、乏力、腹泻、便秘、口干、失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常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 给患者带来了治疗上的痛苦。在化疗药物中顺铂为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 对多种实体瘤有效, 但其特殊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 发生率几乎达100%。在急性呕吐中, 抗肿瘤药产生的细胞毒素刺激肠道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 激活5-HT3受体, 经迷走神经传入化学感应区和呕吐中枢的作用最明显[3, 4], 高亲和性的5-HT3受体拮抗药的应用使急性呕吐的症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是多方面的, 与其相关的神经受体还包括多巴胺受体、乙酰胆碱受体、皮质类固醇受体和组胺受体。但在强致吐药物化疗中仍有约30%的患者呕吐难以控制[5], 这是因为上述其他机制的作用, 其中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不容忽视。大多数患者由于剧烈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引起胃肠黏膜急性损害而导致胃部不适及疼痛。抗肿瘤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 引起化学性炎性改变[2]。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PPI), 是最特异的PPI, 不影响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活性[6], 它是二烷氧基吡啶基苯并咪唑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靶位专一性和酸的稳定性, 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黏膜细胞的H+/K+-ATP酶, 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入胃腔, 从而使胃液中的胃酸量明显减少[7], 迅速提高胃内pH值, 减轻强致吐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 促进黏膜损伤的修复。作者在化疗前予以泮托拉唑与格拉司琼+甲氧氯普安+地塞米松联用, 明显提高了强致吐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控制率, 取得了较好疗效, 且不良反应轻微, 价格便宜,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安家恒, 丁爱萍, 梁军, 等.肿瘤合理用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61.
[2] 姚阳.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2-24.
[3] 贡心燕.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321-1323.
[4] 雷妍玮.盐酸格拉司琼对含顺铂联合化疗中的止吐作用.实用癌症杂志, 2001, 15(5):465-471.
[5] 张晓静, 张频.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 2006, 4(4):34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