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1 14:28: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有关清明节的诗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3、清明里总有一些花开,这些意象世界里清醇而多愁的花儿,一睁开眼睛和关闭视野都要流泪;也许这雨正是我无尽的伤悲的一场宣泄,宣泄后,一切都好。
4、清明将至,心又开始隐隐作痛,这种痛不曾消失过。只是在无人的时候,更显得真切。
5、清明天空坦然山路芬芳;亲情的思念是无止境的,纵然有感伤但那温暖情怀将永存心底。
6、生命,其实很脆弱,如陶瓷般易碎。逝去的终究已成过去,不必沉寂在过去。无需感慨生命之无常,无常才是真。好好活着,才是。
7、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8、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你我的相逢是种缘。缘起缘灭,梦中变幻,我的世界有你而精彩。曾经的回忆,美好的记忆,保存在脑海。愿你在天堂一样快乐!
9、风和日丽,小草嫩,山青水秀,感觉新,荒郊野外一堆土,祖先在此当居民,清明时节风光好,阴阳两界真奇妙,故人一去不复返,如烟往事莫忘了增良。
10、清明,总是伴着纷纷扰扰的细雨,透着春天的阴冷与寂寞,丝雨细如愁,多少人在这忧愁中徜徉留恋......
11、清天明空彩云飞,夜落春雨似茶香,思情无涯风飘絮,我心依旧荡秋千。
12、又是一年清明时,霏霏细雨,点点愁思,几多离人泪!远在天堂的亲人、朋友,你们可好?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份对已故亲友的思念,虽然已是天各一方,但这份念想却始终将我们牢牢的连在一起。让我们写下这份牵挂,微递到天堂!
13、清明时节雨纷纷,飘扬纷飞绕路人。漫天飞舞的雨丝,是对你思念的泪光。失去的,无法弥补;失去的,要学会淡忘。生活,还得继续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4、清明踏春好,快乐指数高;小脚很可爱,高跟鞋拜拜;天气易突变,雨具随身带;花粉易过敏,远离莫久待;补充水果菜,感冒不袭来。朋友健康,我最关怀!
15、清明时节杨柳依,路上行人伤凄凄。纷纷细雨识人意,暗送迎春*迷离。思亲不在伤别离,绵绵幽情无处寄。人生短短几十年,相互真情要珍惜。
16、清明雨纷万物苏,阳光明媚踏青游,苦恼伤情随风散,放松心情精神抖,相思伤痛渐变浅,幸福生活围你转,清明节短信祝福,祝你平安保体健。
1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8、亲爱的朋友,让我送你一篮水果吧!祝你苹安富贵,橘祥如意,梨想成真,杏福快乐,柿事顺利,核家幸福,梅有烦恼,甜如廿蔗,幸运如葡萄!清明节快乐!19、月夜明,青丘小雨。点滴而落,雨点心上,遥想当年,与卿共携手,话尽天下。雨滴而落,回首!依稀可见,与子说偕老,笑看红尘。雨落心头,垂首!自嘲一笑,独自饮酒,低语坟头,奈何桥前可与卿逢?
19、清明节到了,每每看见一束束鲜花插在坟头,就知道又有一个生命永远离我们远去,而他们且可以远离这充满险恶的人世间,也未常不是一件好事,唉,人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时生死并不能由你自己。
20、悬门抉目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21、清明节,三月三,杏花桃花开满山;谷雨前,清明后,满山遍野走一走;春风吹,春花飞,草长莺飞惹人醉;走一走,游一游,健康快乐真是美!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除夕吃年夜饭体现了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节的禁火寒食体现了尊老敬祖的精神,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赏菊据说是由晋代陶渊明而起……但很多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上,未能体会到传统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而现行语文教材中,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课文也为数不多。在人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六册语文课本中,只有《过故人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社戏》《端午的鸭蛋》《春酒》《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共七篇(首),但涉及的传统节日较多,有重阳、中秋、社日、端午、春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教学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适逢端午,家家户户吃粽子。我从这一点导入,引出汪曾祺在文中谈到的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习俗。在体会了作者借端午习俗抒发浓浓思乡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潮汕地区的端午习俗。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各地端午习俗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端午节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二、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以综合实践为学法,展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综合实践学科研究过程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去做、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合理的分工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又要给予平日处于劣势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在一次次的阶段性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本次,我们尝试多学科、多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学习和研究“清明文化”。通过本次活动,将学生从小到大所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学生在整理资料、制作ppt、各小组汇报总结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以古今诗歌为线索,展示学科的源远流长与学科本质
为了凸显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学生在进行汇报时采取了演讲、诗歌朗诵、古诗串联等形式。这些形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充满学科特质的。学生们在收集相关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清明文化,体会到了诗词中所传递出来的中华文化的炽热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理解、感受、表达、朗诵的水平。在师生共同朗诵、交流的过程中,相映成趣,用语文的形式实现对“清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用古诗配画来整合,展示教师专业特长及学生素养
美术课,教师让每个学生结合刚刚汇报的古今诗歌,为动人的诗歌配上精美的图画。这既需要学生有对古诗的充分认识,又要有对画面的细致考虑。在经历充分研讨之后,学生总结归纳出为一首古诗配合适画面的方法。首先,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理解诗意;其次,抓住中心句意,根据句意找出描写的主要景物进行构思;第三,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构图创作;第四,严守构图原则,按诗的主要含义将主要内容置于画面中心位置,并预留出文字的空间,文字不宜过小。此时,学生通过为古诗配画表现春天的美,赞美春天,使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综合艺术素养。
古诗词具有很强的凝练性,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古诗词又离现代生活很远,所以我们必须由点到面,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以王维的《画》为例。《画》这篇课文包括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抓住具体的事物进行启发和引导。例如“近听水无声”一句,教师先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再讲述生活中水的形象,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再由水流的声音进行更广阔的启发,找同学来试着朗读。
通过这些特定的点,教师合理运用分散的意象,引导学生把整首诗连成一个整体,再带领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去朗读,找不同的学生去读,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之后让学生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
二、由浅入深:逐步挖掘、全面分析、树立问题意识
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就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在此提倡的古诗词教学强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从自身经验体会出发,用心仔细揣摩,与古诗词对话,与作者交流,将自身感情投射到古诗词的学习中,从而在共鸣中使身心得到净化。
以杜牧《清明》这首诗的教学为例。首先是这首诗中对于景色的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春雨的诗有很多,教师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描写春雨的诗句,而那些诗句里的春雨描写和这首又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开始讨论,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春雨描写与诗人情感和心境的联系,如“纷纷”两字不仅描绘了春雨淅淅沥沥的情景,也映射了诗人杜牧淡淡的愁思。
接着是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语文教师便可以“清明节”为着眼点,让学生们讨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清明节的知识,并普及清明节的相关文学典故。
在引导学生弄清楚了清明这一民俗背后的文化深意后,便可过渡到对《清明》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就此发问:谁能解答一下为什么在清明节里作者和行人都会充满了愁绪?学生便能联想到佳节孤身在外之人本就心绪纷繁,此时又赶上了下雨,心情会更不好。教师在此时点出,这正是中国古诗词中情景交融的典型范例,并接着问学生还能想到哪些情景交融的诗句,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手法的认识和体会。
全诗写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便戛然而止了,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得知了“酒家”的所在后,行人接着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积极回答了自己的假想后,教师可以接着问,诗人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打住,而不是继续向读者描述那位“行人”的具体取向呢?在学生回答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便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留白的意蕴所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使这首诗更回味无穷。
三、由此及彼:提高知识的对比、迁移和应用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由此及彼的知识应用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这首诗的情感、主题以及诗的意蕴、意境,还要赋予学生独立欣赏诗歌之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热爱。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优秀诗词数不胜数,课本中的诗词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但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欣赏能力以品味课本之外的优秀古诗词,也是教师的义务之一。
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诗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语言文字的精髓。古诗词最精妙之处便在于方寸之中蕴含着无限天地,往往一个字便包孕万千,留给我们许多想象和思考的余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这方寸之间的无限天地,教导学生学会寻找诗眼。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可谓是生意盎然,在教学的时候指引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把这个“绿”字换成别的字,如“过”“吹”“拂”等等,使学生在不同字词的对比分析中去思考“绿”字的精妙之处。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是诗眼;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中的“风景异”到底“异”在哪里,单这个“异”字就可以区分为“塞下”风景和别处风景的“异”,“秋”景和别的季节风景的“异”,“塞下秋景”和塞下别的季节风景的“异”,从而引发学生扩展思维,举一反三地思考其他有关“秋景”的诗句描写,有关“塞下风景”的描写,从而更细致深入地体会《渔家傲》的别样风采。
先秦是个热情奔放的时代,无论贵族还是平民,似乎都热衷于郊游。孔子的弟子曾点就特崇尚“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郊游生活。对此,孔子只说了四个字:“吾与点也!”赞成曾点的想法,可见孔子也喜欢郊游。
先秦人的郊游浪漫而“风情”。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许多爱情诗篇,都是时人郊游的记录。
《出其东门》诗起首便是“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了城东门,满眼都是花枝招展的郊游女子。《溱洧》一诗也说“士与女,殷其盈矣”,在溱水和洧水的河边,出来郊游的郑国男女,到处都是。
这些男女在郊游中增进了解,两情相悦,私订终身。当时增殖人口是对适婚男女的基本要求,人类的“生产”任务与农民播种一样,都不能“失时”。所以谈情说爱的求偶式郊游,成为当时郊游的一大特征。
国家为方便男女的感情交流,还设定了固定的春游节日——“上巳节”。上巳节,因选取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上巳节有古代“中国情人节”之称,《溱洧》一诗中描写的内容,正是郑国青年男女在上巳节郊游、相会交流的热闹情景。
魏晋看重精神层面的“玄游”
魏晋时代,“风情游”的色彩淡化,转向看重精神层面的“玄游”,把郊游视为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许多士人“返乎自然”,把理想寄托于郊游过程的山水之间。玄游提倡“贵无”,因“玄学”而兴起。
当时出现了许多郊游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和王戎就是代表人物。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述:“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
当时留下记载的郊游活动也不少,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便是书法家王羲之在三月初三这天,与谢安、孙绰等41名贵族郊游后书写的。
有“中国山水诗第一人”之称的谢灵运,在郊游方面最讲究。《南史·谢灵运传》载,他有一套郊游的“行头”,头戴曲柄笠,脚蹬木屐,可谓当时的“骨灰级驴友”。这种“木屐”被时人称为“谢公屐”,前后都有齿钉,“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种登山专用旅游鞋。
但郊游最高境界的,还要数陶渊明。有“千古隐逸之宗”美誉的他,做了13年“公务员”后,辞彭泽县令之职,把家都搬到了郊外,过起了悠然的“田园生活”。他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超凡脱俗,至今没有哪位“驴友”能超越。
唐人的“郊游热”和“吃喝风”
魏晋人郊游虽游出了境界,但“郊游热”在普通人间并未兴起,仅属“小众游”。到了唐代,才形成了真正的全国性群众“郊游热”,尤以京城长安为最。
杜甫《丽人行》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游盖飘青云”条也称,“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
长安东南郊的“曲江风景区”,是当时长安市民郊游的最佳去处。曲江是个人工湖泊,开凿于隋初,依水建起了御用景观。虽属皇家花园,却对市民开放。
每到中和节和上巳节,曲江两岸游人如潮,以致长安几成一座空城。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也在上巳节前,会聚京城的学子,更会利用这个机会到曲江尽情游玩,有钱的学子还会到教坊(青楼)请来“小姐”陪游。
与先秦的“风情”、魏晋的“精神”不同,唐人郊游特别在意物质享受,郊游期间吃喝之风盛行。白居易的所谓“酬钱员”,便是请钱员外吃饭的意思。
唐代郊游的吃喝之风,吃出了不少可载入中国饮食史的“游宴”,如设宴地点在曲江风景区内的,便有上巳节游宴、新进士游宴、关宴等。
唐人热衷于郊游,除了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有关外,与假期多和上层的大力提倡也有直接关系。《唐诗纪事》记载,唐代从皇帝到臣僚都喜欢郊游,并因此形成了制度。每年春天,皇会带着后妃、朝臣游梨园,到渭水边游览祭祀;夏天游葡萄园,秋天则登大雁塔。
宋以后郊游爱“体育”
唐人称春季郊游为“踏履”,宋代人多称“踏青”,并设有“踏青节”。在宋代,郊游也出现过小,但人们更喜欢选择清明节外出,而非上巳节。
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北宋都城汴京人,在清明节这一天郊游踏青的情景。南宋时,清明节踏青已成为时人风俗,周密《武林旧事》中即称,南宋人“寒食祭先扫松,清明踏青郊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于这些浸润、涵养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节气,唐宋诗词中多有记载和描写,“节序词不仅在数量上于词林蔚称大宗,亦为词家创作的重要题材。”[1]节气为诗词创作提供了素材,而诗词创作也为这些节气平添了诗情画意。
一、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景
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的变换紧密联系,每一个节气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物候。在唐宋诗词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景物均有描绘,文人墨客用诗词诠释着节气的独特美景与气质,将一幅幅节气的画卷铺就在我们眼前,展现诗情画意的岁时雅趣。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初绽的春意散发着活泼的气息。正如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整首小诗歌清新活泼,嫩芽、归雁、游鱼都在这天迫不及待地想与春天接触,“游鱼迸冰”展现了冬末立春之时的勃勃生机。立春,是冬春的分界点,“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冬天还意犹未尽,春天已悄悄到来,冬雪与春花的融合之美在立春时节完美地展现着。春季是生命的初绽之时,而夏季则是万物的繁茂之节。“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江南的农历四月已进入“小满”,绿意盎然,烟雨蒙蒙。而到了夏至,“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这时,树木葱翠,绿荫静寂,翠竹和荷花昭示着盛夏的到来。炎热的夏季过去,便是凉爽的秋天了。杜甫《崔氏东山草堂》云:“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总会让人感受到“一枕新凉一扇风”、“满阶梧桐月明中。”(刘翰《立秋》)的凉爽与明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冬季给人沉寂、萧寒之感,但“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在冷寂的冬日中正孕育着新春的力量。
“客观世界孕育了自然美,又促进诗词作家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创造出色彩纷呈的艺术美。”[2]在唐诗宋词中,节气不再仅仅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们已被赋予了审美的情趣与雅致。
二、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状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因此,在唐宋诗词中,对各个节气中的农事生产和生活也有较多的描绘。如梅尧臣《田家四时》:“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春雷响,惊蛰至”,人们进入了春耕季节。“农事不可迟”表现了节气之于农事的重要性。为不误农时,“农夫”、“蚕女”、“牧童”纷纷投入到自己的劳动中。“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杨万里《插秧歌》)诗歌向我们展现了“小满”时节农事劳动的紧张、繁忙。
在唐宋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各个节气的农事活动,还可以了解到不少有关节气的生活场景。如:?刘辰翁的《鹧鸪天(立春后即事)》:“旧日桃符管送迎。灯球爆竹斗先赢。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立春,代表着春天的降临,春色虽然未满人间,但人们“换桃符”、点“灯球爆竹”,热烈地迎接新春的到来。
在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清明”最受文人的青睐,清明时节的活动也总是被写进诗词当中,因为它不但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包含着很多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正如韦庄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诗歌描绘了一幅“少女秋千图”,着实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唐宋诗词中,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清明活动都得到了再现。
三、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情
借景抒情总会出现于唐宋诗词的创作中,面对各色景物,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展现着四时景物的特色与变迁,也总会勾起敏感女子的伤感。春燕秋叶、秋雨冬霜都会引发女子的闺怨情怀。对于情感细腻的女子而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浸润着她们的酸楚孤独。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欧阳修《踏莎行》)春分时节,百花齐放,风光旖旎。但女子却无心欣赏这盎然的春意,诗人用“新燕成双”、“薜荔依墙”、“莓苔满地”与女子的孤身一人形成对比,显出了女子的孤独。用“敛皱眉山翠”表现了闺阁女子的蹙眉愁容。春光虽好,但女子心里却有万般孤独,春分时节万物成双的景物不但没有使她感到愉悦,反而更显她的孤寂。
春色满园的生机让闺阁女子感到自己的孤独,但待到春意渐消时,她们又对春天的逝去感到悲伤。“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点绛唇》)清明、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两个节气,雨水打落春花,催促着春天离去。“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更深的情。”[3]李清照借花寓情,表现了女子看到暮春落花时,不禁自伤薄命,感叹青春易逝,芳华不再的悲伤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夏末秋初之时,闺阁女子已心怀愁绪。处暑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马上就要进入深秋。“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仇远《处暑后风雨》)深秋虽未至,但一场秋雨一场凉,此时暑意已消,纨扇已无用处。窗外的疾风急雨不禁让女子忆起欧阳修笔下凄凄切切的秋声,与心中的悲凉相互唱和,显出几分悲苦与寂寥。
于内心敏弱者,春盛也愁,春逝也怨,夏去也忧,又逢寂寥凋零的秋,更添新愁。“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到了“白露”,湿气渐重,露水的寒凉让身着单衣的女子感到冷意,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想进屋。一句“心怯空房不忍归”把女子心中对独守空闺的寂寞与胆怯展露无遗。
唐宋的诗人、词人用二十四节气中景物的特色来述说女子的闺怨,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景与情对比、或情与景照映。闺阁愁怨在节气之景中得到抒发,也为节气增添了一些细腻、柔软的人文气质。■
参考文献
[1] 黄杰.宋词与民俗[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我们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总体目标。每学期初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实施意见”,年段主任负责制定“年级实施计划”,再由“走班教师”制定“各班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小组制定的实施纲要,只对活动的基本理念、评价指出指导性意见,对年段主任活动管理提出要求。课程实施权力下放,让“走班教师”自行制定走班实施方案,自主性选择活动主题。“走班教师”更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方案的制定最大限度考虑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的、有效的引导,从提出活动的主题到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方式,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去创新。
“年段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采取70分钟大课时,在每周五下午1:10—2:30由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走班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活动。设定每周三午间半小时的体验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研究,各班主任老师参与指导、评价。一般在第九周后,进行第一次集中交流、或展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可以是成果报告会、上交作品、小报展示、社会与家长评议等。学期结束前一周,进行一次“红红火火中国年”实践成果大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2.拓宽途径,融合实践时空,“走活”实践活动
实施两年多来,全体走班教师,开阔思路,积极探索“年段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之路。
2.1整体推进主题活动与差异实现相结合
我们的实践认为,“走班为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走班教师坚持“整体推进”与“差异实现”的教学原则。所谓“整体推进”即教师在同一年段或同一班级组织实施和开展活动,活动的目的、要求、基本流程是同步的。所谓“差异实现”,即同一班级或同一年级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活动,因各个班学生会有差异、同一个活动班的各小组之间,也会有差异。 “走班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班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活动进程,有选择地确定研究主题、活动内容,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
如,探“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围绕“清明”这一主题,“走班教师”周老师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其中几项活动。在四A班中,孩子们对“清明节”来历与习俗比较感兴趣,随即引导学生:(1)收集有关清明起源;(2)查找并讨论清明的习俗有哪些?学生分组去查资料、调查、访问。一次走班下来,孩子们获得大量的关于清明传统节日的信息,还对清明节的饮食,作了研究——东北、四川、江浙一带不同的风味食品。在四B班的综合实践活动种,几位小组长对我们在清明节干了些什么事,清明节的诗歌、文学十分感兴趣,学生在活动课上以“我在节日里”、“节日里的感受”为小主题,通过交流汇报、查找诗词、佳句,朗读体会等让孩子们的心灵更丰盈。四C班的活动课,孩子们以我来介绍清明节为主题,将清明节的各项小课题研究,作了汇报与交流。
周老师围绕一个“清明节”这一主题,预先确定了与主题相关活动内容,因三个班级之间存在教学时间差,走班过程中,只对孩子们感兴趣的典型主题作指导与剖析,为学生作思路与方法上的启发,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帮助特别直接有效,实现了“整体推进”和“差异实现”的效果。
2.2“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
以少先队活动为营,“焊接”走班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迅速地与每个学生靠拢,使活动更完整、更有序地开展,并容易得到家长与社会的支持。因为少先队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力课堂”,如果中队辅导员把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展示放到少先队活动中,不仅拓宽了实践活动的空间,也给队活动注入了丰满的内容。
如《家乡一日游》的主题活动,“走班教师”沈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引导学生查找家乡的旅游资源,同伴之间分享了各景点的特色,还制作了景点一日游的路线图,以及参观景点注意事项等。而五年级班主任的陆老师、赵老师,在班级中分别提出将在三周后开展“我爱家乡”和“赞我家乡风光”的主题班队活动里。孩子们随即想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认识与研究方法,有的在小组长的组织和家长带领下,体验、经历一次一日游;有小组用真实的照片记录了家乡的一个个美丽景点;有小组把家乡的古老传说描绘成了一本栩栩如生的连环画;有小组用生动传神的诗歌来赞美家乡;有小组用一份导游路线、解说词把家乡的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亮出了孩子们自己的实践成果。
“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增强了活动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还保证了活动的时间,避免了走班教师“一走了之”的局面,既满足了中高年级学生自主、体验,又检验了学生实践活动成效。
2.3“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拓展课程”相结合
年段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同年级、基本相同兴趣与学业水平而组织的,统整各相关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很多内容源于学科课程,而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内容则可以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来教学。学科教师整合教材、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等诸多因素,并加以改造与整合,形成“主题活动”,把学科实践活动提升为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某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如,《母语启蒙的研究》是我校葛银铨校长近几年一直在探究与实践的特色课程,葛校长将《对联》、《字谜》等作为学科创新实践活动,以“走班的形式”为六年级的9个班实施教学,让每位孩子都能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格和语文拓展的引领。省教坛新秀、上虞数学学科师傅邱爱国老师主要研究“生活数学”;董超群老师是校园内的短式网球“高手”;董冬梅老师被称为“黑带教头”,是跆拳道训练省级优秀教练……有他们选定活动主题(项目),为某一年段孩子“走教”,深受孩子们欢迎。
这种以学科教师学科延伸、改造整合为主,将指导老师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学科专长充分发挥,拓展书本知识,让学生在学科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科课程个性化。同时,将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培养的是学生今后安身立命的必备素养。正如科学教师姜老师在走完“安装遥控赛车”实践活动的反思录中写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给予孩子们更多地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自主意识的机会,孩子们就能带着自身的能力,独立自主走向生活,今后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2.4“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家校联系”相结合
家庭是哺育孩子的基地,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把学生带出校园,是因为安全的顾虑,一个班有太多的学生,在校外根本管不住。“走班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就需要通过定期与父母的交流,促使配合,这样不但让学生完成了实践体验任务,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所以,我们想方设法把主题实践活动迁移到家庭,促进活动的有效。
如,在开展“秋的收获”主题活动,包括寻秋、画秋、赞秋。其中“寻秋”活动,以开展“秋游活动”为重点,这项活动学生兴趣很浓,但现在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人数多、安全隐患大,还涉及收费、开支等因素。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中,我们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规划活动方案,制作秋游线路,重点组织《秋游活动》的活动方案评审、线路图的合理流,让各小组将自己的方案作展示,展示的内容包括: ①一份选择秋游地点时所要注意的问题列表;②不同秋游地点的比较表;③当天活动的详细说明;④一份秋天活动的花费表;⑤一张标出从学校到秋游所在地的路线图,及一份路程和所花时间的说明。
具体“寻秋赏景”的实践体验活动,就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掌握学生的实践过程,使主题实践有效落实,老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些简单的家校联系表或发短讯。家长朋友收到学校告知书和联络短讯后,带领孩子们外出游览,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设想与现实的差异,领略平时学习对今后生活的有用性与相关性,丰富实践活动的意义。
2.5“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与“专项技能训练为主的社团活动”相结合
专项技能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地指导老师,在某一年段“走教”后,吸引了有一大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走召之”。孩子们都想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时间,再次深入学习和锻炼。就鉴于此,学校开设的“活力”的社团就能填补这个空白。只要孩子们需要,老师愿意,开展社团活动,不再受规定时间和固定空间所牵制,也不会太受传统原则与方法所束缚,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因此,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又称为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的大基地!
正如潘莉丽老师所讲,现如今,戏社的成员已有18名之多,每位孩子在戏社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唱腔和特色。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对戏曲的那份热爱感染了孩子,在我的“丫丫”戏社中,孩子们不论是欣赏还是学习都很专注。午间休息、课外活动时间,只要我开着门,总有几个戏社的孩子来串门、打招呼、练声、唱戏……
3.活力走班,绽放师生个性
“走班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潜在能力和素质的开发,符合多样化、个性化教育主流,更是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新创举。
我们国家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时空。 面对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学生对外国的节日提起来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让他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一般只记得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至于为什么过这些节日、中国人怎么过节,则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觉得过这些节日又忙又累,实在没必要。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礼节习俗就要在我们下一代人这儿销声匿迹了吗?为什么西方的节日会对中国的青少年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
在许多西方国家,他们更多的让孩子参与到节日的庆祝中来,甚至孩子是节日的主角。他们注重的是对孩子能力及性格的培养。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们意识到,应该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教育应切实肩负的重任。 在
二、活动目的 知识技能: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重大节日的风俗文化,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能力:
学会多种途径查找资料,通过网络论坛、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运用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加深对传统民族节日的了解。 情感态度:
通过开展包饺子、包粽子、放风筝等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快乐,进而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的实施
本次活动的实施主要依托网络论坛,论坛中的版块划分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小组评价活动日记活动反思电子作业。各个阶段的资料成果都可以发表到论坛中来。充分发挥论坛的方便、快捷、高效、共享的优势。 第一阶段 明确主题 制定计划
1、激发兴趣,明确探究主题。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 当你穿上新衣服快乐地去逛花街,当你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空中飞舞时你们知道这是我们中国哪种传统节日吗?当一家人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
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时,这又是什么节日呢?你还知道我们中国的哪些节日?
此时的学生必然跃跃欲试。
引发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是良好的开端。 2、 自主选题,成立小组。
课题产生后,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节日里我们可以尽情地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你们想怎样去感受呢?将大家的想法合起来,这样的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1、节日的简介;2、节日的由来与传说;3、节日的习俗;4、有关节日的诗歌。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至今仍流传甚广的有8个。其中四个节日已经列入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研究。(为了避免多数人选择一个节日,有的节日没人去选择的情况,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固定节日和一个自选节日进行研究。)
各班选择分配表
3.制作小组合做计划
好的计划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
这次的主题活动将在论坛中开展,小组活动计划发表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版块中。
五五班第X小组活动计划样表
活动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指导老师:薛老师 子主题:春节、端午节 小组名单: 主要问题:
1、节日的简介
2、节日的由来与传说 3、节日的习俗
4、有关节日的诗歌
材料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工
任 务 人 员
设计目的:综合性学习尤其要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导向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取舍、整合,形成学生可操作性的探索问题,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结成小组,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这里教师要有整体的把握,要权衡好,不能多数人去研究一个问题,或每个问题都要研究,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协商,注意尺度,引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
第二阶段 收集整理资料阶段
计划确定下来后,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他们有的访问亲朋好友,有的到图书馆摘抄资料,有的上网收集下载图片、信息。他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忙碌着。
老师推荐大家几个网站,课后,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了解更多的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如果说自主研究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空间,那么分组学习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
二、制作电子报、手抄报指导课
在课堂上,孩子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很多很长,指导他们提炼,筛选;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摘抄重点的内容,设计制作手抄报。
三、制作调查问卷指导课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问卷设计的要求、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掌握问卷设计方法,能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在分解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重点: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 难点:围绕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
四、围绕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计划开展以下几个活动。
3月份 制作花灯、花球
4月份 放风筝活动(制作风筝) 5月份 包粽子活动 6月份 包饺子活动
注意做好活动记录:照片、活动日记、活动反思等。把相关的记录发表到论坛中。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交流体验
学生的劳动终于有了成果。各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汇报。①讲一讲节日传说,自己过节经历;②演一演节日活动,展示过节物品;③用画板画一画节日景象;④唱一唱过节歌曲,背诵相关诗文;⑤演示制作的电子报 评价的主要方式
1、成长记录评价
(1)学生在记录中记下自己的作品,学生放的作品大多是活动计划、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日记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感受最深的一次采访,我的新发现等,引导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
(4)教师设计一些小栏目。如收获园、新发现等,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在参与主题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和成效做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为学生加强实践活动体验,记录活动原始感受。
3、成果展示评价
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将学生的成果公布于众,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展出,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喜悦、协作共勉。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二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重点是阴历节日,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节日的魅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感。
2、将生动的课外采访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3、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活动实施准备
1、课程资源导航:
(1)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活动实施设计:
《走进祖国传统节日探寻节日文化》这个课题涉及的面非常广,从古到今,从老到少,从上到下,从社会到学校,都对本主题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它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腊八节、冬至节等节日文化。这些传统节日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最接近,但由于社会、家庭的等情况庆祝方式又有很大不同。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校以祖国传统节日为大主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和年龄特点,在各小组分设小的项目开展活动。
一组:以元宵节为活动主题,带领学生了解祖国各地民风民俗,做元宵,吃元宵,闹元宵;
二组:以中秋节为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制作民俗物件,通过演讲、故事等形式汇报研究成果;
三组:以春节为活动主题,围绕最大的传统节日,探究它的历史,感受它的文化。 四组:以端午节活动为主题,了解它的由来,以及各地的风俗。
五、活动涉及的学科领域
节日文化
语 文 古诗词、石碑、对联、
散 文、写 作、表 达 数 学 统计、分析
计算机 网上浏览、搜索 人文风俗 民俗风情、地方特色
社 会 历史变迁、政治经济 艺 术 摄影、绘画、歌曲
六、总体活动过程:
1、由指导教师确定主题、设计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2、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选出组长,负责领导组织实践活动。
4、活动指导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研究情况调整教学,负责组织活动,保证活动安全。
七、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3月5日3月31日)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了解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2、向家长询问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典故。
3、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文化。
4、向家长询问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中国历史背景。
第二阶段:师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4月1日5月18日)
1、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1)以元宵节、中秋节、春节为主要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认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它们的传统风俗习惯。
(2)依据它们的风俗习惯,全班交流各自的感想,写出有感日记或记录等。
(3)配合主题开一次专门的班会,针对主题节日,办一次小报,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了解学生对各种节日的需求,以及他们想对家长说些什么。
2、了解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
(1)向家长询问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2)学生全班开一次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差异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差异的主要原因。
(3)学生上网或有关图书资料查询,了解家长所不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4)全班交流自己所得。
(5)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所得。
3、调查各种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
(1)向家长询问民间常见节日文化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形式。
(2)上网或查阅图书了解节日文化的起源,师生共同研讨起源的原因。
4、畅想未来节日文化形式。
(1)小组讨论,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节日,以及在这节日中形成怎样的文化。
(2)个人设计,用画画的形式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节日文化。
(3)交流,推选出优秀设计方案全班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5月18日6月30日) 指导学生写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体会,整理实践报告资料。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三一、活动背景: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要求,结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这一有利契机,更好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
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不使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付之东流,我们带领同学们好好了解并亲自体验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文化魅力。
二、主要内容: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并搜集相关的诗文对联。增强对清明节文化的了解。
2.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至今还有哪些是比较盛行的,哪些渐渐已被人遗忘。更深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
3.通过外出踏青,扫墓等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去感受春光的明媚,同时也缅怀一些英雄烈士,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荣誉。
4. 以和家人一同祭祀的活动形式,通过观察了解解决自己心中对祭祀文化的疑惑,更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5. 通过整个活动:交流,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一、实施理念:立足“个性绽放”和“协同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它最终指向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实施方法和内容的选择上,也特别强调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某种程度而言,“立足个性绽放”应是课程实施的题中之义。相比较其他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更显生成性的特征,它强调课程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这一方面为课程的实施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作为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平时多被局限于所属的某一个学科或所任教的某几个班级中,无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打破了现有的单一格局,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受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潜在能力和素质的开发,符合多样化、个性化教育主流;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原则,实现师生的协同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走班”更可以成为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上述考量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将基于“年段主体,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理念确定为下述三条原则。
1.有利于学生收获多方面的成长
年段内不同的“走班教师”,能带给学生更多新鲜而又生动的生活问题,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感受风格各异的教师与课堂,可以锻炼学生的主动适应能力,并促进学生的交往技巧、表达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承担“走班”任务的教师,一方面要不断精深自身的研究领域,拓展专业特长,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择教学内容。同时,教师持续执教同一主题活动的过程,能刺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有利于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和教学实践智慧的积累。
3.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丰富学校课程
我校是一个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人、班级总数突破66个的“超大规模学校”。学生多、班级多,新课程推进所带给教师的压力自然也大。“教师走班”的形式,让每位“走班教师”一学期只需深入研究与指导2~3个主题活动,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教师对这些主题进行精心打磨,如若学校稍加引领,就能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校本课程资源的精品。
二、 课程设计:体现 “赋权师生”和“架构创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定教”的理念逐步深入,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适当赋权教师,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省意识,拓展教师专业提升的空间;而学生是教学的直接观察者、教学效果的最终检验者,赋权学生,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愿景。
我们以“让师生个性绽放,共同成长”为总体目标,在课程管理、课时设定和评价激励等方面大胆创新,确保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学生投入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在课程管理上创新
学期初,由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年段主任负责制订“年级实施计划”,再由走班教师制订“主题活动方案”。学校的实施纲要,只对活动的基本理念、教学评价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年段活动管理提出要求,而课程实施权力下放,让各年段及走班教师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走班教师更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方案的制订最大限度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教师只作适当、有效的引导,并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决定活动主题的选定与活动方式的选择。
2.在课时安排上创新
我们采取“70+30+X”课时制。“70分钟”大课时,是每周五下午全校性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活动内容。“30分钟”是在每周三午间体验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研究,班主任参与指导、评价。“X分钟”是每学期第九周左右,由年段组织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一次集中交流或展示,可以是作品展示、成果报告、社会与家长评议等;在学期结束前一周,进行一次全校性实践成果大展示,并邀请家长参与。
3.在课程评价上创新
我们采取“笑脸争章”的过程激励性评价。学校设立了“合作”“参与”“实践”“创新”等八类奖章。走班教师在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活动开展情况及时给予“笑脸”奖励;学生某一类的“笑脸”满一定数量,就可申请该项目的奖章;八枚奖章中获得五枚及以上的,便有参选“活力少年”的资格,并为父母争取到参加学校大型实践活动的入场券。
三、内容安排:兼顾“学科拓展”与“自主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很多内容源于学科课程,而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内容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来教学,可以促进学科教学的深化。走班教师以本年段的学科教师为主,部分是体艺专职教师,教师们通过整合教材资源及自身专业特长,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等诸多因素,形成“主题活动”,把学科实践活动提升为学科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对某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如,《小学母语启蒙的实践与研究》是特级教师葛银铨校长一直在探究与实践的特色课程,他将《对联》《字谜》等作为学科创新实践活动,以“走班”的形式为六年级各班实施教学,学生在领略名师教学风采和祖国传统文化魅力之后,课余纷纷收集对联、字谜,开展猜字谜、对对子比赛。省教坛新秀邱爱国老师主要研究“生活数学”;董超群老师是校园内的短式网球高手;“黑带教头”董冬梅老师是跆拳道省级优秀教练……由他们选定活动主题(项目),为某一年段的学生“走教”,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训练,深受学生欢迎。
学科教师的多样化、个性化专题教学,一方面使教师的学科研究领域、学科专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多种潜能的挖掘。譬如,科学教师章老师在三年级“走班”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我眼中的秋叶》的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观察体验,感受各种各样秋叶的美丽;在70分钟大课堂中,教师组织活动交流,观看树叶的图片,并进行实物展示等,让学生了解落叶和不落叶的树木的种类;走出课堂后,学生纷纷进入大自然,主动地去了解秋天丰收的农作物、水果,有些班级学生还开展市场调查,统计秋天收获的果蔬。一些学生在自主研究中发现,如今由于人工栽培技术,本来不在秋季收获的果蔬也能在秋季成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热情。
正如科学教师姜老师在“安装遥控赛车”实践活动的反思录中写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自主意识的机会,孩子们就会凭着自身的能力,独立自主走向生活,今后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四、指导策略:践行“整体推进”与“差异实现”
“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我们坚持“整体推进”与“差异实现”的教学原则。所谓“整体推进”,即教师在同一年段组织实施和开展活动,活动的目的、要求、基本流程是同步的。所谓“差异实现”,即同一年级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活动,因各个班学生的差异,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班的自身情况,设计“弹性”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如探究“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走班教师周老师引导各个班级学生自主选择“清明”系列实践活动中的几项活动参加。在四A班中,孩子们对“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比较感兴趣,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就成了该班的活动主题;在四B班中,几位小组长对人们在清明节干些什么事以及有关清明节的诗歌、文学感兴趣,就和同学一起将“我在节日里”及“诵读有关清明诗文”作为活动主题;在四C班中,孩子们则对有关清明的食品感兴趣,于是“了解清明食品”“包艾饺”被确定为该班实践活动的主题。
周老师围绕“清明节”这一主题,预先确定了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内容,因三个班级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不同,因此就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不同的活动内容,体现了“整体推进”和“差异实现”的效果。
五、推进方式:注重“时空融合”和“多方协作”
在“年段主体,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走班教师”挖掘自身特长,在确保主题活动生动活泼的同时,开阔思路,追求实效,将主题活动延伸到社团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家校协作等环节之中,体现推进方式多样化。
1.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体现实践活动的灵活性
主题明确、组织形式完善的学生社团活动本身就是一门课程,而学校中某一专项技能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同时也是学校某些社团的指导教师,他们在某一年段“走教”后,吸引了一大批孩子对某项技能的学习兴趣,可谓是“走而召之”,孩子们都想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时间再次深入学习和锻炼。鉴于此,学校通过开设多样化的“活力”社团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成效。因此,只要孩子们需要,教师愿意,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又将成为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的大基地!
正如音乐教师潘莉丽老师所讲,现如今,戏社的成员已有18名之多,每位孩子在戏社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唱腔和特色。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对戏曲的那份热爱感染了孩子,在我的“丫丫”戏社中,孩子们不论是欣赏还是学习都很专注。午间休息、课外活动时间,只要我开着门,总有几个戏社的孩子来串门、打招呼、练声、唱戏……
2.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体现实践活动的系统性
少先队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少先队创造性、自主性地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中队辅导员能有意识地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放到少先队活动中来,不仅能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也给中队活动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以少先队活动为营,衔接“走班教师”指导的主题实践活动,使活动更完整、更有序、更具系统性。
如“家乡一日游”主题活动,走班教师沈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引导学生查找家乡的旅游资源,同伴之间分享了各景点的特色,还制作了景点一日游的路线图,以及参观景点的注意事项等。而五年级班主任陆老师、赵老师,在班级中分别提出将在三周后开展“我爱家乡”和“赞我家乡风光”的少先队活动。孩子们随即想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到的研究方法,有的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和家长的带领下,体验、经历了一次一日游;有的小组用真实的照片记录了家乡的一个个美丽景点;有的小组把家乡的古老传说描绘成了一本栩栩如生的连环画;有的小组用生动传神的诗歌来赞美家乡;有的小组用一份导游路线、解说词把家乡的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走班教师”指导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避免了“一走了之”的弊端,也满足了中高年级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需要。
3.与“家校联系”相结合――体现实践活动的体验性
家庭是哺育孩子的基地,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很多时候,因为安全的孝虑,我们不敢把学生带出校园,丧失了很多引领孩子参加实践的机会。我们不少走班教师通过寻求与家长的配合,想方设法把主题实践活动迁移到家庭中,让家长带领孩子们开展体验、参观等活动。这样在家长的配合下,既让学生完成实践体验任务,同时也密切了家校联系。当然,为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使主题实践有效落实,教师需要在活动前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指导要求,活动后及时发送体验活动的短讯,从而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2.学习运用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进行写作。
二、教学重难点
1.选择并运用适当的意象进行抒情的基本方法。
2.总结有关抒情思维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2010年安徽省中、高考语文卷中的两道作文题导入,并简析抒情的两种方式,即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两类。将自然之中的松竹梅兰、长亭短亭等当作借以抒情的对象,使之成为传递丰富思想情感的载体。借物抒情即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的方法。
(二)写法讲授
环节一:评析――探究――练笔
1.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选段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连续使用的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
2.写法探究。
在写作中,如何表达丰富的情感,如何写出诗一般美丽的语言呢?(1)丰富情感具体化; (2)本色语言修辞化。
师讲述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比拟分拟人和拟物,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
3.情境练笔。
结合相关图片,以“记忆2010”为主题,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
环节二:评析――练笔
1.品读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思考:这首小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诗人将情感寄托于哪些具体的意象上?
示例:(1)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2)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实物 之上。
2.课堂练笔。
请以“思念”这种抽象的情感为中心,写一段文字。
要求:借助具体的意象表达情感。
师讲述象征手法的相关知识: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在文学作品中,借助象征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象征能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也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生练习,自由诵读所写文字。
(三)阅读推荐
阅读小诗《相思》,读后试总结有关抒情的思维规律。
打开电视机 / 台北――雨 / 台北――雨 / 天天如此 / 雨多得出奇 / 说奇倒也不奇 / 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 / 倾洒在那里
师生总结:(1)明确所要抒发的情感;(2)寻找切合的中心意象;(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四)作业布置
从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试用一组意象抒感。
题一:《离别母校的前夕――― 》
题二:《清明节的哀思――缅怀―――亲友》
四、教学反思
结合本次省级课题研讨活动的主题,我选择以“学会抒情”作为教学内容。想到诗歌是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最直接的一种文学体裁,就拟定了如上的教学目标。由于在应试作文中,诗歌这种体裁通常被排除在外,关于诗歌的写作,教师一般也不会涉及。但是,诗歌是最精练优美的文字,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科书都精选了大量的诗歌,同时,学会欣赏诗歌也能促进学生在写作时更好地抒感,增强文采。因此,作为作文教学的课例,我尝试设计这样一堂课,既让学生赏析经典现代诗歌中蕴含的美,又教给学生运用意象和修辞来抒情的简单技法,并引导学生利用写作技巧进行简单的文段创作。
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必要的知识的讲授。“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教学时,我着重讲授了“借助象征选取意象”的思维模式。这一模式应该是抒感的最主要方法,通过结合具体实例的讲授,帮助学生们理解了“意象”的本质,即在文字符号的视觉层面上给人以形象,同时在联想的深层给人以意义(某一实体事物或精神内容)。学生在明确借助意象来抒情的关键是抓住情感与象征体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后,最终完成构思和写作。
2.典型例子的选取。教学初始的导入,我选取了2010年的中考和高考的两个文题,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写作要求的细微变化,由此过渡到“诗歌”这一文体,进而提出教学的内容“学会抒情”。教学中,我分别选择了高一上学期课本(必修一)中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和九年级下册中的《乡愁》,学生都较为熟悉,便于后面的品读、赏析环节的展开。
一、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1、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我们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刚开学,就向全校学生提出要求,并召开了反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主题班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开展安全督查,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大事,学校的每一个地方,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间都有老师值勤,在课间督查,在楼梯处疏导,在放学时整队。
3、开展抗震自救逃生演练活动
根据教育局和农场通知精神,我校于4月2日下午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抗震自救逃生演练,并请消防队员有关火灾逃生的讲座。
演练前,由政教处制定演练方案,经学校管理人员讨论修改后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对参加演练的教师做了具体分工,对学生撤离路红做了周密的安排,确保演练安全有序完成。
2日下午3点整,学校拉响警报,开始演练。学生都能自觉成队快速撤到操场,报数给总指挥,经清点,无一人摔倒、受伤。演练后,又举行了一小时的火灾逃生讲座。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防震自救逃生训练,使学生懂得了简单的逃生常识,掌握逃生方法,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团队的基础教育建设
1、抓好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重要的德育阵地。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每周都有班级认真准备好演讲内容,围绕“安全、卫生、文明守纪、学习,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对学生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强化学生认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模式,让优秀学生作国旗下发言,激发学生的五爱热情,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抓养成教育,坚持不懈。监督岗、值周师生对纪律、卫生的检查、监督,及时总结并发放流动红旗,对学生的文明礼貌、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我校团队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班主任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班主任的有关政策,为班主任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
三、强化团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中、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团员、队员不规范言行。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站姿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守则》与《规范》的宣传,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团员、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利用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团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在团员、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在小学部深入开展星级少年评比活动。“争卡”活动继续得到加强。在大队部的指导下,目前所有的中队都已开展了“争卡”活动。,除学校的红、绿卡外,各中队还结合自身实际,分别设立了各自的特色卡。全员争卡,全员进步。星卡制度目的是教育引导队员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做个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少年。
4、组织学雷锋上街便民活动,掀起学习雷锋新风尚。充分发挥团委主阵地作用,引导团员青年深刻理解和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感动心灵的力量,强调日常规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厚积薄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光荣感,并通过手抄报和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宣传。
5、为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结合“阳光体育”活动,政教处,和学校体育组相互配合,做好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推广工作。在五一举行了校广播体操比赛;在五月中旬迎接学区广播操比赛,并在五月底把广播操的光盘送到县里参加评比,全面展示了我校广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四、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1、第二周是安全教育周,在“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我校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以“校园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学生的情况,利用班会在全校掀起学习《中小学生应知应会50条》活动,还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与安全意识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通过班会的形式,由班主任宣传火、水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告诫学生清明节将至,上山祭祖时,不得在森林山地地带燃放烟花爆竹、烧纸钱。结合其它学校以前发生的溺水事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2、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懂得回报亲情,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少先队配合政教处在第四周举行了“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情感体验大放送活动。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活动。
一、
二、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这就是我的妈妈”一分钟夸夸妈妈活动,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开展给妈妈写一封信,写一首小诗活动。通过在家里开展“以给妈妈过节日”为题目,在3月8日那天紧紧拥抱妈妈,在妈妈耳边说一句最贴心的话,并给她捶捶背七至九年级的学生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感受妈妈的无私奉献,传达对她的养育之恩的感谢。特别是四(1)班,师生携手,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妈妈的诗歌。
3、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大队委组织了“争绿护绿的小卫士”植树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爱绿护绿”进行树知识讲座,给校园的树木、花草浇浇水。3月12日早上,大队辅导员邱爱素老师带领各班的安全小卫士来到白水岩庵山植树。此次开展的植树节活动,加深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母亲,为了美化钱仓贡献自己的力量。
4、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积极制定了“清明时节祭英烈”活动方案,以“缅怀革命先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生会、大队部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3月22日,大队委干部、学生会成员在团队的组织下,冒着纷飞的细雨,来到平阳山门中国工农挺进师纪念圆,开展了以“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的祭奠英灵扫墓活动。大队委、学生会还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倡议:网上祭英魂,牢记民族历史,明确时代责任,共铸中华精神。全体同学、老师以网上献花、在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月31日下午,各班利用班队会时间,以“清明忆先烈”为主题,开展意义深刻主题教育活动。各班以讲故事、朗诵诗歌、演唱革命歌曲等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从内心深出明白学英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就是对烈士最好的回报。
5、艺术节、读书节活动里,政教处做好讲故事比赛、作文现场赛工作,并辅导陈思思、叶蒙祥、陈宗益等参加县里读书节活动。
6、五月份开展了以“让绿色永恒”为主题的节约资源活动。通过早会,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以“让绿色永恒”为题,宣传我国紧张的能源形势,设置“节约能源,从点滴小事做起”专题宣传介绍节能常识、方法。各班级组织学生以节约资源“四个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举行了剪报、手抄报比赛;各班级还设置了节约班长,督促同学养成节水、节电的好习惯,组织大家交流节约信息,开展节约活动等。发动学生开展资源节约监督活动,对身边的浪费资源现象进行及时举报和纠正,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还让孩子们“小手牵大手”,把节约意识带入家庭,带入社区。
7、从这学期开始,政教处和体育组配合,力抓学生的新操学习。从制定广播操比赛的方案入手到比赛程序,从校比赛到学区比赛,再到县的比赛,现在已圆满结束。
8、举行了庆“六一”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政教处、团委、大队部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下,进行了学校首届合唱比赛,让全体学生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儿童节。
9、结合学校德育主题,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我们认真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使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月5日,我校政教处组织全校师生做一件身边的好事,开展“学雷锋教育日”活动。
在“六·一”那天,校少先大队组织了低年级学生的入队仪式,25名学生加入了少先队组织,心里无比高兴。通过此项活动,让新队员了解了红领巾的来历,知道敬队礼的含义,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队知识教育。
可是在众多的课程挤压了孩子们本不多的自由空间之后,班本课程的出现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呢?
当前班本课程的误区
笔者有心“百度”了一下,结果让人颇为惊诧――这些“班本课程”要么是把活动本身当作课程,要么是不成系统的碎玉乱珠,要么是虽成系统但却担不起“课程”二字。
前二者暂且不论,下面以成系统却担不起“课程”二字的“班本课程”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笔者能“百度”到的此种类型“课程”最多的是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似乎除此之外鲜有其他。此类所谓课程,自然是成系统的,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众多,例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于是,每一个节日到来时,班主任就会对所在班级的孩子进行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以清明为例,通常教师做的是以下几项工作:
结合介子推或者其他典故说说清明的由来与文化价值;
向学生介绍寒食和清明的区别,顺带介绍寒食的风俗和清明的活动;
找来一些有关清明的诗歌让孩子们背诵或者来场朗诵比赛……
教师美其名曰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确,孩子们是了解了与清明有关的相关文化,介子推的精神或对先人的追念意识都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留下印记……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这一次”的活动,都只是在人的心理表层做一次调节而已,很难影响到人内在心理的稳定结构。清明活动的举办是让孩子了解了一点文化,但很难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中去,毕竟这是“这一次”的活动。教育者没有将清明的文化活动延续下去,至少延续到可以让孩子形成习惯的21天。诚然,此类“班本课程”的设计者也许根本没有想过要将之深入到人的灵魂需要有时间的保证。似乎在“设计师”的意念里,他做的这些就足以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了,或者说是否能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不重要,他更关注的是这个“课程”环节是否开展了。
既然不能影响孩子的内在灵魂,倘若来场辩论,请问如果不开设这个所谓的课程,是不是孩子以后就不了解关于清明的文化了呢?笔者当年没有参与过这样的课程,也敢说了解得很透彻。诚然,这里有斗嘴之嫌。只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活动的结果是什么?它真的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吗?反过来说,如果孩子不了解这些,真的就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吗?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不只是让人了解知识或记住知识,它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如果这个知识了解与不了解对当下或将来的发展没有影响,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不大(笔者不是否认清明文化的价值,而是否认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
何况按照此类“课程”设计,清明节后的下一个传统文化节日就是端午了。端午和清明的联系是什么?众所周知,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系统性,没有系统性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任何试图通过一两次活动、一两节课就可以教育好或者改变学生的做法都是一种幻想。
行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最浅层次的习惯养成也需要21天。
把两个在内容上毫不关联的节日放在一起,以为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以为就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了,这同样是教育幻想。
课程没有内在的系统性就无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促进作用的课程自然是没有价值的课程,应该说,根本就不是课程。
不是课程,又没有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会挤压孩子们的自由空间,面对“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的孩子们,我们如何忍心再占用他们的时间呢?那么,这些课程为什么会如雨后春笋呢?
班本课程的四个要素
班本课程有必要吗?或许真有,因为不少教师带班往往跟着感觉走,根本无暇考虑什么是教育,不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倘若真有一个可以促进孩子发展的、系统的班本课程,不就改变了此种尴尬,走向了真正的班主任专业发展道路吗?
这个世界上不缺该如何做的道理,缺的是如何做的具体实践。
曾在自己的脑海里做过一个详细的规划,或者将之称为我将来要做的一项“班本课程”,现在我把它呈现出来。
课程主题:我的节日。
具体而言是让班上每个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节日,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也可以取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名字,如王小明礼貌节(日)。设立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都有那么一个日子是自己的舞台。诚然,其他节日自己也是配合其他孩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设立过程:
1.让每个孩子说说自己所设立节日的名称和目的。
2.每个孩子设计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
3.规划其他相关事宜。
自然,无聊的主题不会被通过,设立节日的目的必须是传递正能量为主,兼顾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节日整合:若一个班上有36个孩子,一定会有36个节日。这36个节日一定会出现同种类型,例如关于公益活动的。此时班主任可以将关于公益活动的节日组织在一起。
假如共有6个节日是关于公益活动的,36个节日,每学年大致9个月的时间,平均每月会有4个节日,也就是说每周都会有1个关于公益的节日活动。通过6个节日、共计一个半月时间持续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是不是就有可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了呢?
倘若一个班级的孩子更多,那么节日的密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更长,当然,效果也会更好。
何况,一年中月月都有节日,这样的校园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活动开展:
1.主题被整合后,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处的月份,选取具体日子。
2.节日方案由节日发起人制订,但开展具体活动时由全体同学和老师配合。让每个孩子因为自己的节日而成为师生聚焦的人物,找到尊严感和存在感。一个孩子为主、众人参与的节日活动,既是对个体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全体孩子的能力锻炼和意识培养,自然,这就形成了课程所具备的系统性,更带来了孩子们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