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时间:2023-02-14 12:22: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跌倒不良事件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9月~2018年10月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6例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患儿,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5岁,平均(3.13±1.21)岁,全部患儿均有父母陪同,全部患儿均需进行输液,由专门护理人员进行看护。本次研究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儿家属同意参与研究。

1.2方法

1.2.1原因分析

儿科门诊复杂人员组织开展头脑风暴活动,通过多轮头脑风暴确定导致儿童跌倒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同时做根因分析,具体包括:患儿年龄、家属是否看护、跌倒场所的光线是否明亮、地面是否湿滑等。同时护理人员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评估跌倒事件发生潜在风险,使用自制“儿童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自制),对患儿活动能力、药物、感觉、疾病类型、年龄等综合评估,共6个方面,每个方面0~3分评分,以分值判断危险程度:轻危:低于6分,中危:7~12分,高危:13~18分。

1.2.2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重点了解上述诱发因素,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情况予以调整,消除危险因素。同时护理跟人根据患儿评估危险等级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低危组护理要点:护理人员在患儿床旁张贴风险标识,并告知家属可能存在的风险,护理人员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并将周围危险品予以清除;②中危组护理要点:除上述措施外,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宣讲教育,叮嘱家属不得留患儿1分在床位上,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密切监督患儿活动情况;③高危组护理要点,在低危、中危基础上明确高发时间段,制定弹性排班表,强化夜间巡视工作,并对洗手间、走廊等人流量较大区域进行监察,为患儿提供安全环境,此外注重护理人员指导培训,强化其预防跌倒事件意识,进而为患儿提高科学权威服务,并有效预防跌倒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前后6例患儿中跌倒事件发生情况。

2结果

篇2

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约为30%[1]。跌倒不仅给老年人带来躯体和精神的痛苦,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有研究表示[2],发生跌倒的人群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跌倒在我国伤害死亡原因中排第4位。目前,临床护士应用各种量表对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通过量化的分数及时地筛查出跌倒的高危人群,为临床护理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于院发的跌倒事件,医院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中明确指出,鼓励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但由于各种原因,上报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方法,了解广东省36家医院护理人员对病人跌倒评估情况、跌倒上报情况、跌倒后的管理情况,为完善防跌倒的护理质量改善指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2015年4月—2015年8月选择全省36家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护士须符合以下条件:工作满1年及以上的临床护士和护士长。本调查共发出问卷3605份,收回有效问卷3577份,有效回收率为99.2%。1.2研究方法1.2.1问卷的设计1.2.1.1问卷的研制查阅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无法获取一个较好的成熟的关于调查临床护士对跌倒评估管理的问卷。因此,本研究根据调查表的制定原则自行研制调查问卷,通过广泛查阅文献,结合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的特点,通过咨询专家及咨询调查对象进行条目的筛选,形成初始问卷,通过预调查,对调查问卷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修订与改进,最终形成的问卷1.2.1.2问卷的结构与内容由4部分组成,①一般情况,包括护龄、职称、岗位、学历、科室、医院级别等。②跌倒评估情况,包括对现有跌倒评估表的使用情况、熟悉程度等12个条目。③跌倒上报情况,包括上报形式、跌倒上报表的使用情况等4个条目。④跌倒后的管理情况,包括有无统一管理制度及流程、有无防跌倒专责小组、防跌倒专职小组的职责等10个条目。1.2.2调查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护理部与各科护士长联系,向其解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统一问卷填写方式等,以取得支持和合作。以临床科室为单位,专人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以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不记姓名,当场填写并收回。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7双重录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基本情况2.1.1医院基本情况所调查医院级别为三级医院14家共320个病区,二级医院共22家175个病区,病区床位数为8张~110张(47.1张±15.1张),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科及其他科室分别占44.6%、38.4%、9.1%、3.8%、0.8%、3.2%。2.1.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共调查临床护理人员3577名,详见表1。2.2跌倒评估情况36家医院中,21家是使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15家使用自制跌倒风险评估量表,21.8%护理人员认为目前使用的《跌倒风险评估表》对住院病人风险评估不敏感,30.0%护理人员认为目前使用的《跌倒风险评估表》对防跌倒实践的指导意义较低,35.6%护理人员认为目前使用的《跌倒风险评估表》不全面,护士认为风险评估表中需增加的内容排前列为:照顾者认知态度(41.6%)、个人行为习惯(29.3%),77.1%的护理人员认为需对目前使用的《跌到风险评估表》进行再培训,不同护龄及不同学历的护士对评估表使用的熟悉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3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情况84.15%护理人员认为目前使用的跌倒事件上报表能较好地收集到病人的跌倒相关因素,26.02%护理人员认为跌倒事件上报表需增加家人/照顾者对预防跌倒的认识和态度,20.2%护理人员认为需增加个人行为习惯,19.6%护理人员认为需增加病人的身体状态,19.1%护理人员认为需增加环境等相关因素,14.3%护理人员认为需增加药物因素。59.4%护理人员认为上报表需花费较多的时间,47.9%医院使用书面上报,31.88%医院使用电话上报,19.7%医院使用网络直报。36家医院中,2家设计并使用《跌倒事件专用报表》,34家使用《不良事件通用报表》,其中12家医院提供近3年跌倒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共计325例,平均每年每家医院发生9例。2.4跌倒后的管理情况97.2%医院有统一的跌倒后管理制度与处理流程。83.3%医院有成立防跌倒专责小组,其中76.7%的专责小组职责范围覆盖全院,在跌倒事件发生后,75.4%医院专责小组会到现场访视,83.1%的护理人员认为专责小组会提出针对性指导和整改建议,90.4%护理人员认为跌倒事件后需要专责人员到现场进行访视和指导。92.6%医院会对跌倒事件进行案例分享,其中76.5%的分享范围为全院性,18.81%是在科内分享,4.7%是在病区分享,97.2%护理人员认为需要进行跌倒事件分享,其中83.1%认为应在全院进行分享,13.5%认为应在科内分享,3.3%认为应在病区分享。

3讨论

3.1进一步研制符合临床需求的《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调查发现,58.3%的医院使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表,41.7%医院使用自制跌倒风险评估量表,35.6%护理人员认为目前使用的评估量表不够全面,与Oliver等[3]研究结果相符,其指出目前所使用的量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研制出许多预测跌倒风险的评估量表,但是各类量表实际应用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相差甚远,且由于人群的人种、教育、素质等不同,评估量表的预测结果也会不同。目前使用常用的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有Morse跌倒量表、Hendrichll跌倒风险评估模型、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跌倒危险评估表(FallsRiskAssessmentTool,FRAT)、斯巴达跌倒风险评估工具、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工具(StThomas’sRiskAssessmentTool,STRATIFY)、跌倒风险指数(theFallRiskIndex,FRI)等7种[4],主要是从平衡能力、用药、跌倒史、尿便失禁等方面对病人进行评估。在调查中发现41.6%护士认为风险评估表中需增加照顾者认知态度,上述的七种量表中均未包含此项内容,同时我们对这七个量表的条目进行分析发现:步态和平衡能力是最公认的跌倒高危因素,这七个量表对步态和平衡的评估都是靠主观意识判断,未能准确地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建议在评估表中增加反映步态和平衡能力的客观指标,如“起立-步行测试”“五次坐立试验”等,增加跌倒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预防措施的针对性[5]。

篇3

跌倒是指平地行走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1],也就是指患者身体不包括双脚的任何部位意外"触及地面",是住院患者意外受伤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胁甚大[2]。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带来身心的痛苦,影响到患者安全,也将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同时也是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甚至产生医疗纠纷的隐患[3]。患者安全是护理安全的核心,保障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我院运用PDCA循环对患者跌倒进行持续改进,降低了患者在院跌倒率。现对本院 2011年~2014年跌倒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作如下介绍。

1 实施方法

1.1计划(P) 护理部对发生跌倒的患者时间、地点、导致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分析:2011年~2012年11例患者跌倒事件有4例发生在卫生间洗澡时滑到,1例为如厕时晕倒,2例发生在下床活动时,2例发生在外出就餐时,2例发生在私自外出的路上;2013年8例患者跌倒事件有3例发生在下床活动时,2例发生在私自外出的路上,2例发生在如厕时晕倒,1例发生在开水房滑到。从跌倒评估进行分析:2011年~2013年上报的19例跌倒事件中9例患者Morse评分与实际不相符,7例未进行动态评估。分析以上因素跌倒患者均有乏力、肢体无力、活动不便或感觉缺损,活动时均需有人协助;大多发生在患者下床入厕或自行外出活动时,沐浴时跌倒的比例也较大,小部分发生时有家属陪伴;跌倒患者年龄 >65 岁或患眼疾患者;由于更换呼叫系统,部分病区卫生间呼叫系统不能正常使用;个别护理人员未掌握Morse跌倒评分表的使用方法,导致评分错误;防跌倒标识每床都挂但患者并不知晓其意义。通过分析,找出跌倒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 修订完善各级人员防跌倒管理职责、制度,评估、上报制度及流程,跌倒风险评估表、上报表等并定期督查,加强对患者宣教及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1.2执行(D) 制定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预防跌倒/坠床流程》;所有入院患者均采用MORSE跌倒评分表进行跌倒评估,筛选出的高危患者在一览表、床头卡上醒目标志,加强宣教,挂防跌倒标识,并建立动态评估表;对各科室预防跌倒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定期进行跌倒管理的督查,从流程的制定到具体落实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Morse跌倒评分表的使用再次培训;对老年患者或行动不便患者多的科室卫生间地面进行了防滑处理,并随时保持地面干燥,及时清除滑腻及障碍物。全院的病房卫生间制作了统一的防跌倒标识。护理部定期到病房进行督查MORSE跌倒评分动态评估情况及防跌倒措施落实情况,如对患者的宣教及挂防跌倒标识等。 当判断患者处于跌倒的高危状态时,应将患者情况及预防措施及时向家属说明,对不服从管理而又易跌倒者必要时建议家属陪护,家属无法陪护者,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以免发生医疗纠纷[4]。

1.3检查(C) 加强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跌倒例数的监控,提升各科室护士的素质、责任心, 督查对老年患者病情、用药、防范措施的知晓率,巡视病房记录情况、交接班制度及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1.4处理(A)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根据,使PDCA循环管理持续不断地运转。护理部防跌倒监管员对全院跟踪资料、上报资料定期讨论、分析和改进,将新问题及改进措施进入下一阶段 PDCA 循环。

2 阶段性目标和成效

护理不良事件是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跌倒是不良事件上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把住院患者跌倒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2011年~2013年共发生跌倒事件30起,平均每年为10起,由于存在瞒报、漏报情况,此数据并不能真实反映3年来患者跌倒的情况,实际跌倒数据应大于统计数据。自2014年我院建立不良事件非惩罚上报制度,鼓励科室上报,并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立不良事件专管人员,对全院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2014年我院跌倒患者总人数为9例,每发生一起跌倒事件,科室都要做成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评价防范效果,将有效措施标准化并在全院推广实施,这样杜绝了发生同原因的跌倒事件。

我院自2014年进入等级医院迎评准备阶段,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基础,将患者防跌倒纳入患者安全管理中,整合《入院评估表》,对患者自理及行动能力进行动态监测,同时重点对前五年患者跌倒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处理,再度重新修订评估表、跟踪表及相关制度。如何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探索与实践的课题,从应用范围来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多用于对临床护理实践的指导,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以期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借助 PDCA 循环理论这种科学工作程序开展防跌倒活动在我院已逐渐显现成效,较好地提高了患者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殷磊,主编.年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

篇4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150-0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featur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falls,to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ducing falls and to improve patient safety.Method:8 patients with fall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used the root cause analysis(RCA)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fall.Result:About 62.5% patients were over 65 years old.Totally falls were movement disorder.Falls incident occurred in the night and at the bedside.The risk factors of falls included insufficient assessing abilities of nurses and doctors,safety awareness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inadequat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aining,poor compliance,and slippery floor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Conclusion:The fundamental countermeasures of reducing falls are to strengthen preventive training of falls,to improve safety awareness,to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continuously to improve car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hospital.

【Key words】 Hospitalized patient; Fall; Root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Beijing Tsinghua Changgung Hospital,Beijing 102218,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6.079

跌倒是指人发生突发、非故意的改变,倒于地面或者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约占医院发生不良事件的40%[2]。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伤害,甚至危及其生命,同时也会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医疗与护理的经济费用,因此,对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进行原因分析,减少其发生非常有必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发生的8例住院患者跌倒的不良事件,分析跌倒发生的原因,探讨避免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保证患者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临床护理单元上报的住院患者跌倒事件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视力情况、体能状况、活动能力、依从情况、跌倒史、原发病、跌倒时间、地点、原因、陪护情况、用药情况、跌倒后伤害情况等进行统计描述。

1.2 研究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进行回顾性研究。该方法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方法,经由回溯性调查过程,广泛地收集各种主、客观资料,区分出近端与远端原因,以了解造成失误的过程和原因,并进行系统性检讨,探求改善策略,以减少失误的发生[3]。RCA的核心理念为分析整个系统及过程而非个人执行上的过错与责任,找出预防措施,制定可执行的计划,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发生[4]。

2 结果

2.1 患者跌倒发生的一般情况描述

8例跌倒事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3~92岁,其中≥65岁的5例,占62.5%,患者跌倒发生的基本情况描述见表1。

2.2 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

采用“鱼骨图”从医护人员、患者与家属、方法与流程、环境与设备4个方面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原因,最终确定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跌倒因素评估不足、安全意识不够、患者虚弱、依从性差、防护措施不够、地面湿滑等,见图1。

3 讨论

3.1 护理系统呈报患者发生跌倒的基本情况

笔者所在医院从2014年11月28日开院即实施主动、自愿、无惩罚性、保密性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外科临床护理单元从医院开院到2015年12月一共上报8例患者跌倒,通过分析跌倒发生的原因,积极落实加强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等措施的持续改进,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

鼓励护士主动积极报告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便于分析和致力于改善系统,摒弃处罚个人,对重大不良事件主动报告者可以给予适当奖励,可起到正性激励的作用[5]。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根据上报情况,除了本科室采取积极改进措施和预见性护理外,还有科护士长和护理安全委员会的跟进和指导,能有效消除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护理安全的目的[6]。

3.2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分析

3.2.1 与医护人员跌倒因素评估不全面、健康宣教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够、主动巡视不够、缺乏工作责任心有关 8例跌倒事件有6例发生在夜班期间,且有5例发生在床旁,夜班与白班比较,相关治疗操作较少,患者大多处于休息状态,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主动巡视,引起足够的安全意识,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宣教。另外,有研究表明,预防患者跌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生、护士、后勤服务、患者家属等的共同参与,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多元化干预措施与个体化计划相结合,采取全面和多方位的预防措施,才能更有效的减少跌倒的发生,呼吁建立多学科的跌倒管理团队[7]。

3.2.2 与患者和家属安全意识不强、依从性差有关 住院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均给予预防跌倒相关健康宣教,但是未能引起患者及家属足够的重视。其中6例跌倒为患者不听医护人员嘱托发生跌倒,部分老年患者自理愿望强烈,认为能够独自承担能力之外的日常活动,不听劝阻,这与邢桃红等[8]的研究相一致,因此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保证其依从性尤为重要。

3.2.3 与医院相关培训不足、防护措施不够有关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很大程度上与医院对工作人员培训不足、缺乏健全的制度与流程有关。实施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可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系统地学习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可提高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跌倒因素的准确判断和处理能力[9]。

3.2.4 与地面湿滑、照明不足等环境原因有关 在上报的住院患者跌倒事件中有4例因为地面湿滑、夜间照明不足等环境因素造成。有报道称在老年人跌倒的事件中,环境因素占50%,不良的居住环境为导致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因素[10]。

3.3 预防患者跌倒发生的对策

3.3.1 加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笔者所在医院成立了护理品质委员会,将预防跌倒纳入医院的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出完善的预防跌倒流程及防范措施,各临床护理单元成立护理品质小组,由科室3~5名护理骨干组成,医院及各临床护理单元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预防跌倒的培训,包括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跌倒发生的全面评估、预防跌倒的措施、跌倒发生后应急措施及上报流程。

3.3.2 加强对患者与家属的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其依从性 患者入院护理人员即发放预防跌倒宣传单,要求患者及家属阅读知晓,并进行重点讲解,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穿衣方面衣着宽松,舒适,在医院穿病号服,选择长短适宜的裤子,不要踩脚,拖地,穿平底鞋和有防滑功能的拖鞋;日常起居注意“三个半”:睡觉醒来不要马上起床,躺半分钟、坐半分钟、站半分钟,没有特殊不适时再行走;地面湿滑时行走要缓慢,肢体功能障碍或活动力欠佳时需要护士协助生活护理,并建议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

医院各临床护理单元定期举行讲座,发放预防跌倒的资料,提高患者与家属的防范意识。在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患者使用降压药、镇静安眠类药物、降糖药、麻醉、镇痛药等药物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副作用,指导患者服用这些药后不要立即活动,注意用药后的反应,无不适后再缓慢活动。教会患者及家属若发生跌倒时如何紧急处理等。

3.3.3 建立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对住院患者进行分类管理 医院加强预防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相关培训,完善制度与流程,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护理人员进行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子评估,对患者的年龄、意识、呼吸、活动力、用药情形、跌倒经验、体能状况7个方面进行评估,每项评估为1分,评分总分≥3分者,需建立健康问题,引起护理人员重视,需要患者佩戴高危跌倒的蓝色腕带,同时床头悬挂高危跌倒警示标志,提醒医护工作人员重视。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实行相应的防跌倒护理。

3.3.4 加强环境与设备的安全,避免住院患者发生跌倒 加强高危患者的安全警示标志;将呼叫器置于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调整病床的高度,使患者便于下床;保持病室地面清洁平整,无障碍物,地面湿滑时要放置警示标志;保证照明良好,特别是夜间,开启地灯,便于患者入厕,在走廊、厕所、浴室都安装扶手,便于患者活动。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国外研究者对跌倒的管理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干预发展到不同侧重面考虑,并建立跌倒管理模型,笔者也应该积极探索,在使用RCA总结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各部门加强监督,探讨避免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保证患者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减少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Oliver D,Brltton M,Martin F,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risk assessment tool(STRATIFY) to predict which elder inpatients will fall:case- control and cohort studies[J].Br Med J,1997,315(7115):1049-1053.

[2] Milisen K,Coussement J,Arnout H,et al.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a practice guideline for fall prevention on geriatric wards:a multicentre study[J].Int J Nurs Stud,2013,50(4):495-507.

[3]杨勤荧.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7-19.

[4]丁勇,叶大炜,袁方,等.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医疗不良事件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15,19(5):41-43.

[5]汪晖,李秀云,徐蓉.护士对惩罚性与无惩罚性差错管理方式认知和态度比较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38-40.

[6]赵琳,崔妙玲,彭雪娟,等.患者治疗管道滑脱的根本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杂志,2013,30(12):54-56.

[7]陈晓君,黄丽华.国外跌倒管理模型的相关研究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254-256.

[8]邢桃红,王朝娟,朱晓敏,等.提高高危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依从性的实践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80-1083.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700张,2014年1月~12月共收治住院患者30014例,发生跌倒/坠床1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3d~85岁。

1.2 各种数据分析

1.2.1 2014年发生跌倒/坠件15例次,其中跌倒10例次,坠床5例次;Morse评分高危患者9例,非高危6例。

1.2.2发生在工作日有10例次,发生在周末的有5例次;时间18:00~08:00 8例,其次是14:30~18:005例,其他2例。

1.2.3主要因素是健康状况8例次,占高风险患者例数的0.78‰;其次是其它状况占高风险患者例数的0.39‰;环境状况占0.29‰;年龄段60岁及60岁以上住院患者是发生坠床/跌例事件主要人群,占73.3%;地点主要是病房9例次,其次是院外3例次。

1.2.4坠床/跌例事件伤害程度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各5例次,各占高风险患者例数0.49‰,各占有记录跌倒数的33.3%。

1.2.5发生当班护士是初级职称的所占比例为86.7%,其中N2级护理人员最多。

1.3护理原因分析

1.3.1护士方面 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无较好的预见性,Morse评分不正确,资历较低的护士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沟通能力,因此其应急能力较为局限[1,2],Morse评分不正确,对患者动态评估不够,未及时对合并坠床或跌倒的高危风险患者实施评估;在新入院患者上,安全指导措施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宣教,工作中过分依赖陪人。尤为中夜时段,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巡视患者不到位,护理措施不当,极易引起患者发生跌倒/坠床。

1.3.2患者方面 与患者年龄、疾病、药物、长期卧床、心里因素等密切相关;也与患者对自己过于自信,对护士提醒漠然,擅自离院,遵医嘱依从性低。

1.3.3环境方面 由于刚进入一定新的环境,且病房环境无特征性,因此导致患者对新环境熟悉不够,同时病房患者的设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如病房必要设备缺乏(如传呼器等),给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病房环境与患者想象的有较大差距,如病房地面不平整、过道较窄且床间距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1.3.4管理方面 医院陪检系统不完善;后勤保障不及时,床栏小、短、用物不到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督查评估指导不力等。

1.4防范措施

1.4.1 从护理管理上加强督导。 护理部、片区、科室加强对60岁以上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进行监督与效果评价,全面评估患者,预见患者潜在跌倒、坠床的原因。入院时观察患者根据年龄病史过去有无跌倒、坠床史等、全面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如年龄超过60岁,平时活动能力差,在家活动时有跌倒的情况时护士应评估为有跌倒的可能,并采取护理防范措施。

1.4.2强化相关人员防范跌倒/坠床安全意识,科室组织学习2014年全院跌倒/坠件总结,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加强防跌倒/坠床Morse评分的培训与考核,正确动态评估患者。吸取经验教训,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对本科室发生的跌倒/坠件进行头脑风暴,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跌倒/坠床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1.4.3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依从性,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安全。根据各科室发生跌倒/坠件主要环节重点人群进行重点防范,如住院患者禁止外出,卧床患者预防直立性低血压,检查时轮椅及平车使用方法,告知乘坐电梯时注意事项等。

1.4.4完善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对护理人员反复组织防跌倒/坠床危险因素Morse评估表及评分说明的培训学习,对入院患者及时填写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对预防跌倒/坠床各项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等进行演练培训。

1.4.5重视环境设施的管理。病房布局合理,通道上无障碍物,适当照明,病床高度适宜,最好配有护栏。厕所放置防滑垫,并在病房、走廊及厕所、甚至电梯间贴有防跌倒标识。将患者经常需要的用物放于随手可取之处。科室定期检查设施情况,发现损坏及时维修,保障环境设施安全。

1.4.6重视住院患者跌倒,完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发生跌倒时,应按跌倒及伤情评估处理流程进行报告,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安抚、解释等工作。通畅不良事件报告程序,无惩罚对待不良事件,出现问题采用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进行分析,无论事件情况如何,首先80%找系统(管理)原因,而不是问责护理人员,从而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意识[3]。

1.4.7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在医疗活动中,有时医护人员无任何过错,也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意外,患者入院后经评估及筛查为高危跌倒/坠床者,由护士向患者及家属(陪护)告知跌倒/坠床原因、危害与防范措施,患者及家属理解后在措施单上签字[4]。

1.4.8完善科学的护士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医院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提高夜班护士待遇,鼓励高年资、高职称护理人员参与夜班;按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检查跌倒/坠床高危患者措施是否落实,提醒卧床患者及家属防跌倒/坠床。

2 结论

跌倒/坠床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威协。因此,跌倒/坠床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已成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医院医、护、后勤多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和医护程序是预防患者跌倒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燕芬,郑再菊.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210-1211.

[2] 潘瑞珠,姚爱丽.老年人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J].护理杂志,2009,26(10B):31-32.

篇6

1.1其他因素(1)跌倒史。跌倒引起心理创伤,进而使老年人活动减少[8]。有跌倒史的患者,发生再次跌倒的几率比一般患者要高。尤其是80岁以上的患者、使用器械辅助的患者更容易再次发生跌倒,前夜班发生率大于白班和后夜班。因此,对于有跌倒史的患者,应该多关注80岁以上老人,对伴有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头晕、性低血压、睡眠障碍患者,需使用器械辅助,减少再次发生跌倒的风险[9]。(2)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接受能力、患者受教育的程度,对疾病知识了解,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等。(3)着装不合适。

1.2环境因素老年人肢体协调功能减退、灵敏性降低及对居住环境适应性较差,所以环境对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很多老年住院患者适应能力差,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使患者睡眠不足,加上疾病的影响,更容易发生意外跌倒[10]。(1)病区环境。地面积水、潮湿或有油渍,卫生间或走廊缺乏扶手或堆放杂物,病房物品摆放杂乱,夜间光线太暗等。(2)暗室环境。光线较暗,空气不流通易诱发晕厥,仪器较多或摆放不合理,检查高峰期患者较多且拥挤。(3)床头、卫生间、洗澡间等缺乏紧急呼叫系统或报警装置。(4)预防跌倒标识缺乏或不醒目。(5)服务系统和组织工作不到位,医疗设施配备不足或性能差。常规设施设计不合理、不便利,如卫生间、淋浴间、走廊未安置扶手,病床未加用床档,未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助行器(如轮椅、平车)等。

1.3护理人力资源不合理因素Staggs等[11]研究显示,跌倒发生率与低护理人力配置呈正相关。冯志仙等[9]研究显示,跌倒发生在夜班占67%,跌倒后造成的伤害中,2名护士值班的病区是1名护士值班的0.678倍。跌倒事件多发生在患者取物品、移动、入厕等时候,科学配比一线护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护工队伍,能有效降低因跌倒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引起的跌倒事件的发生,并满足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12]。

1.4护士自身素质因素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止跌倒发生的基础[13]。患者护理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仔细,巡视不及时,健康宣教不到位,告知行为不规范,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临床经验欠缺,对跌倒风险的预见性不足、团队协作意识不够等。

1.5管理者因素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跌倒风险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有漏洞,对跌倒的高危人群、高风险因素及跌倒管理的薄弱环节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对跌倒不良事件的根源分析及追踪。

2防护对策

2.1跌倒风险评估

对于防范跌倒,评估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已被公认为是有效和必要的对策[14]。建立跌倒评估系统,于患者住院后即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找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国内很多医院都已建立并使用跌倒评估表,其内容主要有脑功能障碍、行动障碍、感官障碍、性低血压、年龄、跌倒史、使用药物、排泄异常等,用以筛选出高危人群。郭红梅等[15]报道,已将手术眼为主观眼、非手术眼视力、双眼手术或术后双眼包盖纳入其科室自制的“眼科手术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中,更加适用于眼科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而对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因其高龄和视力障碍决定了他们已经是跌倒高风险人群,但仍有必要制定出具有眼科专科特色、适应性强的跌倒风险评估表,能及时发现更多潜在的跌倒风险。根据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分值,结合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价,制定并落实预防跌倒防范措施。

2.2跌倒风险预防

2.2.1患者方面(1)提高患者及陪护的安全意识。向患者及陪护说明所拟定防范措施并能与其达成共识,让其认识到跌倒的严重后果,鼓励患者及陪护积极参与到自身的跌倒风险管理中。告知陪护应提供24h不间断照护,特别是下床活动或外出检查时。(2)正确指导患者用药。了解药物作用、副作用、给药途径、注意事项等,避免因药物作用而致跌倒。对使用易跌倒药物的患者,护士应及时进行评估、准确识别、落实宣教与管理[16]。对于易引起跌倒的上述药物务必遵医嘱服用,告知用药后可能存在跌倒风险,保持警惕,注意观察用药后出现的不适。(3)防止性低血压。提醒患者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4)加强营养,增加钙质的摄取。研究发现,高危人群每日摄入钙1000mg,维生素D800U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17]。因此,可指导患者适当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类等。(5)做好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因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功能的衰退,有时不能迅速正确地接受和理解语言信息[18]。沟通时,护士要耐心细致的讲解,语速适中,态度亲切。尤其对性格固执或内向的高龄患者,更应真诚友善,主动关心帮助,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积极参与跌倒风险的管理。(6)着装合理。避免穿长短不合适的衣裤及大小不合适的鞋,应穿防滑鞋。(7)教会患者突发跌倒时的应对措施。告知患者发现身体不适时应停止活动,保持冷静,抓牢就近的比较固定的物体或扶手,或坐下躺下休息,立即按呼叫器或大声呼救。很多纠纷是由于医护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而造成的[19]。

2.2.2环境方面(1)病区环境。包括地面清洁干燥,安置防滑垫,光线适当,走廊设扶手,床边及通道无障碍物等。洗手间建议安装垂直的扶手来取代水平扶手,更为安全实用。按方便原则摆放病房物品,床头呼叫器放于可及之处。夜间病房开启地灯,并调节走廊、洗手间照明,睡觉加床档。(2)暗室。合理规划和摆放暗室内仪器,避免仪器过多,整理并固定好每台仪器的电源线路。注意维持暗室秩序,避免拥乱。(3)紧急呼叫系统或报警装置。告知患者病房和洗手间、洗澡间呼叫器的位置,并教会如何正确使用。(4)预防跌倒标识。患者床头标识牌、手腕标识带,以及病区走廊、卫生间均应设醒目的预防跌倒标识或宣传资料,以提醒患者小心跌倒。

2.2.3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是现代护理模式运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14]。护士人力的缺乏、工作量大,使护士忙于完成常规治疗及护理,无更多的时间给予患者悉心的照护,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安全隐患。特别应关注薄弱环节的人力资源配置。在患者洗漱和餐前等跌倒高发期,加强巡视,确保患者安全[20]。

2.2.4护士自身素质(1)加强学习,定期进行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护士培训是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方法,高素质的护士,是高品质护理的前提和基础[17]。(2)加强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交接班认真仔细,及时巡视病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4)健康教育细致全面又要因人而异、重点突出,反复强化,直至患者理解接受为止。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其他有经验的护士或责任组长反映,请求帮助。(5)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当其他护士不在班时,不能漠视对其所管患者的跌倒风险管理。

2.2.5管理者方面通过制定专科化防跌倒指引,是各专科在预防跌倒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宣教手段,提高了防跌倒护理水平和效果[21]。(1)制定预防跌倒管理规范,规范应包括跌倒危险的评估量表、评估方法、高危患者的警示、告知与签字制度、预防跌倒的保护性措施,跌倒的处理预案、跌倒事件的呈报制度与流程、各级人员在预防中的职责。制定的规范要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做到人人掌握。(2)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入院评估的同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跌倒患者。(3)制定有针对地护理措施,设计简便易操作的预防跌倒护理措施表,用打钩的形式进行记录。(4)定期总结分析,对跌倒事件进行登记汇总,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跌倒时间、地点、原因、后果、采取的处理措施、患者转归等。组织全体护士进行根源分析,明确在患者跌倒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再次修订防范措施。(5)合理调配护士人力,避免因人力不足而导致的跌倒事件发生。

2.3跌倒风险处理

2.3.1建立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护理风险的预防重点是着力于建立起更规范、更安全的医疗环境和风险管理体系。风险处理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基础上采取的应对风险事件的措施。一旦发生跌倒,当班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师,检查病情,初步判断摔伤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病情进行观察,尽可能将跌倒危害降至最低限度,最后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上报。

2.3.2建立健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不良事件的上报有利于发现异常因素、保障人员安全和保护患者利益,有效防范医疗缺陷的发生,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的透明度。我院一直坚持非惩罚性、主动上报原则。跌倒作为不良事件的一个类别,发生跌倒后应及时主动上报护士长和通过上报平台上报对口部门,对口部门接到上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联系当事人,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讨论,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上报平台填写反馈意见。同时,科室应进行深刻总结,组织全体护士讨论,展开根源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避免同一原因的跌倒再次发生。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跌倒发生的原因、地点、发生的具体时间、患者年龄、原发病、陪同情况等,分析发使跌倒的根本原因,再根据根本原因分析出其他原因及影响,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降低同类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篇7

1.资料

以2013年上报护理部的护理不良事件11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执行医嘱错误30例,压疮26例,跌倒18例,用药错误15例,违规操作8例,坠床6例,自杀倾向4例,其他10例。多数不良事件被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

2.原因分析

2.1执行医嘱错误  表现在个别护士在非抢救环节执行口头医嘱、对特殊治疗的医嘱如膀胱冲洗、监测血糖等没有及时上特殊治疗单、错抄漏抄医嘱。出现执行医嘱错误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护士没有严格落实执行医嘱制度,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没有认真审核,确认无误后执行,责任护士没有按照医嘱的内容与时间,正确执行医嘱,从管理因素分析,科室对核心制度的组织学习和监督不到位。

2.2压疮  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昏迷、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发生压疮与护理人员相关因素:个别责任护士对高危压疮患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病情发生变化时,未能及时做出评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科室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科室缺少气垫床及伤口保护敷料等,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

2.3 跌倒/坠床 均发生于老年患者,跌倒在卫生间、床旁和病房走廊,60%跌倒发生在夜间。说明护士对跌倒/坠床高风险患者没有及时评估,未及时发现患者安全隐患,对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不到位,没有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如床旁无防跌倒标识,卫生间地面湿滑等。管理因素有科室对护士相关安全教育不到位,部分区域的走廊或卫生间墙壁没有扶手,地面滑湿无防滑标识。此外,夜间患者陪护减少,家属陪护疲劳也是夜间发生跌倒/坠床的主要原因。

2.4用药错误 表现为使用了过期药品、重复用药、近似药品错用、发错口服药等。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系统因素是住院病人较多,治疗任务繁重,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科室对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及沟通交流等培训不到位。

2.5违反操作规程 表现为护士给患者静脉穿刺后未及时松开止血带,用输液泵给患者输液未打开水止。主要原因是护士没有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存在惯性思维,观察不仔细,不巡视,交接班流于行式。护士长缺乏细节管理,高年资护士指导监督不到位。

2.6自杀事件 均为恶性肿瘤患者。科室在管理上没有意识到恶性肿瘤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对患者自杀行为防范意识欠缺。护士对患者的情绪变化没有及时关注,心理评估不到位,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2.7责任人分析  护士工作年限3-5年最多,占52%,工作年限3年以下占28 %。工作3-5年护士对工作流程、专业知识较熟练,存在惯性思维,精力不集中,另外由于工作强度大,导致思想压力过大,工作不能做到很好的统筹安排,从而未按流程执行。系统因素是科室对护士培训重点倾向新入职护士,对工作3-5年护士培训不到位,特别是对患者风险评估和沟通技巧的培训不完善容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 对策

3.1护士长认真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对于护理工作来说,核心护理制度是患者在医院接受在全面、安全、有效护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减少护理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产生不是因为医院缺乏相关的制度做保证,而是缺乏的是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的护理人员[2]。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交接班时间是护理不良事件高发的时段[3],护士要认真书写交班报告,交接要清楚,危重患者及特殊治疗的患者,要进行床头交班,护士长要参加交接班。

3.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对跌倒、坠床、压疮等高风险患者进行评估,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如悬挂安全警示标识、使用床栏、约束带等,有自杀倾向病人应密切观察动态,同时告知家属留陪护,保障患者安全。

3.3对护士进行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培训。采用结构化的培训方法,即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的设计培训内容,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督查与引导[4]。教育护士谨遵护理理念,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工作中要有慎独精神。护理部、科护士长定期、随时对科室护士工作流程和操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护士正确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4加强护士对患者风险评估和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护士对评估和沟通重要性及风险管理的认识,并深入落实在护理每一环节中,提高护士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临床护理人员要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小疏忽均会造成对患者不可弥补的伤害,应将每一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到位,尤其是要做好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交流和风险评估,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差,容易出现跌倒、坠床以及服药错误现象,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5 增加护理人员配置,实行弹性排班。实现弹性排班、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安排护理人力资源[5],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实际情况、性格、能力等因素综合分析,年轻护士和高年资护士合理搭配,施行夜班双班制,对护理工作强度大的时段增加护理人员,分减护士工作量,减少忙中出错的机会,也起到相互提醒和查漏补缺的作用。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篇8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管理;防范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加之护理工作的繁杂、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多。因此,风险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就我科2009年6月—2011年5月发生的34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5月发生在我科并上报至护理部的护理不良事件34起。

1.2方法护理部制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对各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求及时上报,并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护士长对本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共同讨论,分析原因,在全院引起重视,严防此类事件重复发生。按《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中护理缺陷评价标准,根据护理缺陷对患者形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轻度:虽然存在护理缺陷,但对患者未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或仅增加患者轻微痛苦,但未遗留不良后果者。中度:护理缺陷增加患者痛苦,浪费国家财产,或遗漏治疗、重要护理措施和护理记录,存在潜在的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隐患,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重度:存在护理缺陷并且造成患者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者。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给药错误10例,输血错误1例,输液外渗5例,跌倒7例,坠床2例,压疮2例,烫伤1例,管道滑脱1例,护理投诉3例,其他2例。

2.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段9:00-15:00 :18例,占52.94%;18:00-22:00:9例,占26.47%;5:00-8:00:5例,占14.71%;其他时间段:2例,占5.88%。

2.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群工作年限<5年21例,占61.76%;工作年限5-10年6例,占17.65%;工作年限>10年4例,占11.76%;实习护生3例,占8.82%。

2.4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轻度缺陷22例,占64.71%;中度缺陷10例,占29.41%;重度缺陷2例,占5.88%。

3. 原因分析

3.1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34起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10例,其中输液错误、发错药5例,医嘱查对不认真仔细导致用药剂量错误、时间错误、漏给药、执行错误医嘱 5例。可能与护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查对在日常的操作中逐渐淡化有关,另外,人的思维受其思维习惯、思维方式的支配[3],护理人员对重复性操作形成思维定势,凭经验、想当然的现象时有发生[4]。

3.2 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薄弱

我科为综合内科,病种多,病情复杂,用药种类多,且绝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因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退化,自护能力下降,依从性差,家庭支持不到位,因此跌倒事件多。跌倒事件居上报不良事件的第二位。7例跌倒事件中,4例造成不同程度的外伤,3例无伤害。4例患者有家属陪伴,因家属大意而跌倒,3例无家属陪伴而在去食堂打饭、独自外出时跌倒。坠床2例,1例为患者坐在床沿打瞌睡,家属坐在床边未能及时发现致坠床,1例为患者因夜尿多不方便下床自行将护栏取下致坠床。烫伤1例,为患者家属不听宣教将开水装入热水袋给患者保暖导致。

3.3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时间段有关

9:00—15:00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可能与各种治疗护理集中在此时间段,工作繁忙杂乱,工作量大,巡视观察不到位,患者抱怨多,护士疲惫感重,容易出错[5]有关。18:00—22:00可能与时间治疗多,值班护理人员少有关。

3.4 年轻护士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

工作5年内的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占61.76%。可能与她们是主要的业务群体,在临床上承担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且低年资护士由于业务技能不够熟练,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有关。

3.5 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轻度最多(64.71%),一些用药错误,跌倒、护理投诉没有或仅增加患者轻微痛苦,未遗留不良后果。中度其次(29.41%),跌倒、坠床、压疮、烫伤、输液外渗、管道滑脱,增加患者痛苦,存在潜在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隐患。重度缺陷2例,1例为值班护士因查对不严给患者输错血,1例为新上岗护士误将极低血糖值当极高血糖值报告医生,而值班医生也未确认而给患者静脉滴注胰岛素。2例重度缺陷均因及时发现未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但性质严重,在全院反响强烈,经全院护士长会议讨论定性为重度缺陷。

4防范对策

4.1强化制度落实,重视细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制度是护理活动遵循的准则,是工作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完善规章制度是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安全的根本保证,而制度执行中的细节管理决定结果的成败[6]。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实行双查对、双向查对制度。如输血操作床边双人查对,执行临时医嘱双人核对;床边操作一律执行双向核对,即护士要问患者叫什么名字,患者回答,护士再复述确认一遍,才能执行操作[5];治疗室设计“请再次查对”等温馨提示卡。特殊药物悬挂“重点药物”、“控制滴速”等警示标识。制定病人危险因素评估表,如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等。在病人床头悬挂“防坠床、防跌倒”等安全警示标识;加强病房巡视,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

4.2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做到弹性排班

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员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7]。护士长应根据科室工作繁忙程度合理弹性排班,保证重点时段、高危时段人员充足,减轻护士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有研究证实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中,占主要的是注意力、责任心及护士的应激水平等[8]。因此护士长应多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疏导、教育和帮助。实行APN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相结合,减少交接班环节,注意新老搭配,能力强弱搭配,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9],确保护理安全。

4.3加强全方位、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

4.3.1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的教育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新上岗护士及实习生在进行岗前培训时重点进行护理安全教育。科室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的培训,定期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得分与年度考评直接挂钩。对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隐患,并能采取有效措施的护士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4.3.2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护士长每月定期对科内护理人员实行理论、操作培训与考核,尤其是五年以下的护士。内容包括护理三基三严、专科知识、药物相关知识及临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3做好带教工作高年资护士应做好对低年资护士的带教,及时发现她们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并加以纠正,培养她们良好的工作习惯。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规范化带教,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

4.4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患者或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与患者发生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良好的护患关系可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患者的投诉率[10]。因此护士要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做好入院告知,疾病知识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告知,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尊重患者,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5小结

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高低客观反映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落实核心制度及护理工作规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屏障,加强安全管理,重视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流程方面的改进,建立专科技术指引,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根本途径[11]。合理配备护理人力,真正按患者需求实行弹性排班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玮琳,叶文琴.加拿大Me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4(10):94

[2]李漓,刘雪琴.本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3]陈易一.输液查对流程在预防护理差错中应用的效果[J].护理杂志,2009,26(5B):17-18.

[4]陈菊珍,程卫珍,郭凤芝.静脉输液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分析和对策[J]. 护理杂志,2006,23(5):39-41.

[5]李香娥. 4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69-71.

[6]张亚玲.护理不良事件78例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93-94.

[7]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A):74-75.

[8]马宪元,张振荣,郑桂荣,等.护士长在防止事故差错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5):

[9]陈立华,李清华,陈美艳,等.32起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7:108-109.

篇9

患者安全一直以来是医疗卫生系统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优质护理工作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对我院2012年在老年病房发生的11起不良事件分析中,患者发生跌倒并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事件有7起,占全年不良事件的70%,因此找出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做好预防工作,有效避免跌倒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优质护理服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跌倒是指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为找出住院老年病人发生跌倒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对我院老年病房 2012年度患者发生跌倒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病房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并造成骨折或缝合患者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

1.1 年龄: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63岁,60―70岁4 人,71―80岁1 人,81--90岁2人,平均年龄72岁。

1.2 跌倒时间分布:周末及节假日6例,工作日1例,其中中班:5:00pm―8:00pm 3例;夜班:4:00am―5:00am 1例;6:00am―8:00am3例。

1.3 疾病分类: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例,阿尔茨海默病2例,复发性抑郁障碍1例。

1.4 发生跌倒的原因:行走过程中站立不稳跌倒1例(14%)改变时跌倒5例(72%),受精神症状支配1例(14%)。

1.5跌倒所导致的后果:腰椎骨折1例,髌骨骨折2例,缝合4例。

2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2.1 内在因素

2.1.1年龄及生理因素: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身体各器官功能均有所下降,平衡能力降低,反应时间延长,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2.1.2 跌倒与改变:全年7例跌倒中改变就占了5例,由于老年人关节僵硬,导致活动不便,例如:一例患者就餐后,从座位站起想回病房时被座椅腿绊倒导致骨折,

2.1.3跌倒与药物: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及抗抑郁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等都是引发跌倒的相关因素。

2.1.4跌倒与设施和环境因素有关如地面湿滑、易绊倒的地面物品,桌椅腿也是造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

2.1.5 情绪障碍:有些病人思维紊乱,行为冲动,造成身体失去平衡,抑郁患者情绪低落,可消弱老年人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注意力,都可增加跌倒的危险因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由于认知能力降低,体力和智力状况的下降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高

2.2 外在因素:

2.2.1 从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发生跌倒集中在中班晚间护理和夜班晨间护理及清晨取血等护士工作比较繁忙的时段,患者在跌倒前的瞬间身边没有护士及时搀扶。

2.2.2 患者跌倒与护士人员配备和护士的工作状态有关,在7例跌倒的患者中有6例发生在周末及节假日,护士人员相对较少,工作状态有所放松,安全意识减弱。

2.2.3护理评估工作不足和护患沟通不够、护士资历不够、经验不足等。

3 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安全护理目标

3.1老年人和照顾者清楚跌倒的危险因素,能够积极主动的自我防护。

3.2 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需求能够得到保证。

3.3 老年人在将要跌倒的瞬间能够得到及时的护理和处理。

4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安全护理对策

4.1跌倒风险评估:病人入院时护士要对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目前我院采用的是摩斯跌倒评分,对于曾经有过跌倒史及被评为高危易跌倒的老年住院病人,要有严防跌倒医嘱,并在床位一览表有明显标志,,在病人床头有黄色防跌倒卡,使大家易于记住防范,并做好交接班。

4.2增强医护人员预防病人跌倒的安全意识,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观念,学习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4.3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住院环境,及时清除病房及走廊内各种障碍,病室内床头桌椅子等摆在固定位置,随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厕所楼道内安装安全扶手。调低老年病人床的高度,可适当加床档,做到设施到位合理。

4.4病人入院当天要详细做好环境介绍及住院宣教,使病人尽早熟悉环境。对于高危易跌倒病人要作好防跌倒宣教,嘱托病人在走动时尽量把扶安全扶手。在没有扶手的地方或站立不稳时要及时大声求助。

4.5 鼓励老年病人参加适量工娱疗活动锻炼 ,增强体质。对于走路不稳的病人,参加活动时要有专人陪伴,搀扶。

4.6 护士要认真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精神症状,对病人受精神症状支配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要有预见性思维,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4.7 建立护士弹性排班制度,对患者易出现跌倒的高峰时段,增加护理人员的配备,同时在这个时段加强巡视,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患者时时进行提醒,对跌倒的高危患者,在活动时身边要有人陪伴。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069-02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roject on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senile patients in hospital.Method:Three hundred and eighty-five high risk of fall senil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nursed with the usual care,and four hundred and fifty-two high risk fall senil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were nursed with the nursing project.The ratio of practical appraisal,the incidence of high risk of fall and the fall inju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while the fall knowledg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nurses and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practical appraisal ratio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the high risk fall ratio and fall injury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project; High risk of fall; Senile pati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Shaoguan 512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25.035

护理专案是指对护理业务定的主题,加以有系统的控制及分析,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活动[1]。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国际疾病分类(ICD-10)将跌倒分为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和同一平面的跌倒两类[2]。据文献[3-4]报道,患者在医院内发生跌倒占医院不良事件的38%,而医院内65岁的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达到30%,跌倒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也可能给医院带来医疗纠纷。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跌倒实施监控与预防,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势必在必行。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1月开展对住院老年患者运用护理专案,有效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运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笔者所在医院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评分≥45分者作为高危跌倒患者。选择2013年7-12月笔者所在医院高危跌倒老年患者385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跌倒护理。其中男207例,女178例,年龄65~95岁,平均(72.00±6.42)岁。选择2014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高危跌倒老年患者452例作为试验组,实施护理专案管理。其中男284例,女168例,年龄65~92岁,平均(73.00±5.38)岁。以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慢阻肺、脑卒中后遗症及糖尿病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护理专案小组 由老年专科护士2名、老年专业护士2名、老年专科小组联络员16名、各科室责任护士组成护理专案小组。小组对跌倒发生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培训内容,督促专案改善措施的落实。

1.2.2 医院现状分析 2013年7-12月,各科室预报高危跌倒老年患者302例,实际高危跌倒老年患者为385例,实际评估率为78.44%(302/385)。跌倒发生22例,其中有损伤的12例,无损伤的10例,高危跌倒发生率为5.71%(22/385),跌倒损伤率为54.55%(12/22)。

1.2.3 跌倒原因分析 对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运用鱼骨图分析法,从人员、物品、方法、环境四个方面分析跌倒发生的原因,筛查出引起跌倒发生的6个末端原因,包括:(1)患者高估自己的能力,不服老;(2)患者腿脚无力;(3)服用引起跌倒风险的药物;(4)患者未掌握防跌的技巧;(5)地面湿滑;(6)责任护士对患者跌倒评估有欠缺。

1.2.4 制定培训内容 (1)以PPT授课形式组织全院护士学习跌倒评估工具: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识别跌倒的高风险人群。(2)以工作坊的形式组织老年专科小组成员学习预防跌倒的措施及宣教内容。(3)以工作坊的形式组织老年专科小组成员学习预防跌倒的护理流程。(4)以工作坊的形式组织老年专科小组成员对一些复杂个案的进行讨论。(5)以工作坊的形式组织老年专科小组成员对用药的安全管理培训。(6)制定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1.2.5 督促专案改善措施的落实 专科护士分片区督导,培训护士:专科护士不定期到各科室进行巡查看防跌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科室一些复杂、疑难的个案,会通过护理会诊的形式请专科护士进行护理会诊,专科护士从专科角度提出建议,现场指导。科室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后,要求科室除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外,还要求科室24 h内以电话的形式上报所管辖区的专科护士,专科护士在2 d内到科室了解情况,并分析引起跌倒的原因,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同时参与科室的不良事件讨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危跌倒患者的实际评估率、高危跌倒发生率、跌倒的损伤程度,并对护士进行跌倒知识考核(包括跌倒高风险的评估识别、预防跌倒的措施及宣教内容、患者防跌倒护理流程等),60分为合格,患者、家属对跌倒知识知晓情况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高危患者实际评估率、高危跌倒发生率、跌倒损伤率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高危跌倒的实际评估率明显提高,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71.46,P

2.2 两组护士对跌倒知识考核及患者、家属对跌倒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试验组护士对跌倒知识考核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字2=14.54,P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病理、生理及心理因素:如年龄大、体能虚弱、平衡能力下降、骨质疏松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跌倒[5]。根据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估,总分125分,评分≥45分确定为跌倒高风险,25~45分为中度风险,

参考文献

[1]单妙航,卢婉娴.护理专案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2):6-7.

[2]彭刚艺,刘雪琴.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第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454.

[3] Kim E A,Mordiffi S Z,Bee W H,et al.Evaluation of three fall-risk assessment tools in an actue care setting [J].J Adv Nurs,2007,60(4):427-435.

[4] Gates S,Fisher J D,Cooke M W,et al.Multifactorial assessment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 for preventing falls and injuries among older people in community and emergency care setting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J,2008,19(1):130-133.

[5]廖长青,任会.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老年住院病房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6):712,718.

[6] Chow S K,Lai C K,Wong T K, et al.Evaluation of the Morse Fall Scale:applicability in Chinese hospital populations[J].Int J Nurs Stud,2007,44(4):556-565.

篇11

关键词:蒙医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跌倒分析

跌倒是每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到老年、健康到衰老都会出现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探究,发现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 2011年8月~2012年7月,两家医院蒙医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蒙医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跌倒34例中,男21例,(占61.8%),女13例(占38.2%),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70.6岁。其中,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占52.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占23.5%);帕金森病6例(占17.6%);血管性痴呆2例(占6.0%)。

2.有关因素

睡眠阻碍9例(占26.6%);心理因素8例(占23.5%);药物副作用6例(占17.6%);环境因素6例(占17.6%);排便5例(占14.7%)。

3.跌倒结果

头、面部轻度淤青8例;股、颈骨折2例;头皮裂伤2例;眉弓裂伤5例;其他17例无不良后果。

二、跌倒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出于老年人肌肉萎缩,对钠、钾吸收减弱,促使肌张力缩减,肌肉弹性减少;致使机体衰退、身心作用退化、平衡失调、感觉减退。本组病例基本出现在老年病患中,96%的老年病患入院后急查血生化八项均有不同程度低钾血症。病患均有轻度全身无力、精神疲倦、胃纳差、恶心、步态不稳、反应缓慢等临床病症。

2.疾病因素

在该组统计病例中,出现跌倒事件导致病理性骨折者均是男性病患。如帕金森病病患,年龄72岁,由于吞咽困难半月多被入院,病患体型极为消瘦,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加,步态不稳,由于半夜下床小便时跌倒在床旁所致。本组探究病例中,病患产生临床症状有中枢性神经瘫痪、头晕、动作缓慢、反应迟缓、肌张力变化等。有些病患还伴有眼科病症,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所产生的视觉阻碍。

这更为表明蒙医神经内科病症患者更易出现跌倒不良事件,致使病患在日常生活自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和控制。

3.心理因素

出于脑血管疾病出现临床病症较为急、快,让病患突然失去部分或完全日常生活自理力,定会导致病患心情焦虑、急躁。尽管瘫痪侧肢体肌力在2级左右,病患也会自己尝试从床上起床或下床运动。病患通常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心情失落,随处觉得自己老而无用,力不从心,不服老的心态存在。这些状况在A型人格中体现最为显著,在性别中以男性病患为多。故病患发病后也不愿让家人或其他人帮助自己状况下极易出现跌倒。

4.药物因素

老年人跌倒次数与镇静药品运用有关。本组病例中,所有病患都服用4种或4种以上药物。当中,服用降血压药物有20例(占58.9%);服用镇静剂有8例(占23.5%);服用精神类药物有6例(占17.6%)。尤其是服用降血压、镇静剂、精神类药物病患,均会有不同程度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如产生低血压、头晕、尿频、夜尿增加等问题,以上状况让老年病患极易在夜间上厕所时或突然发生转变时出现跌倒状况。

5.环境因素

本组病例中跌倒在床旁16例(占47.1%);病区厕所10例(占29.4%);病室内通道8例(占23.5%)。出于地面不平坦,如地面有水迹不能及时清除,或有些家属把病患换掉衣物随便丢在床下,没有及时放入污衣袋;因老年人视觉改变对照明亮度有极高需要,要避免灯光不均匀或过强集中光线;现在病区内地板基本均是高级胶性地板,要求定期打蜡保护等,但在通亮过道上行走,极易让病患出现晕厥感受;厕所里马桶坐椅过低或没有扶手,厕所间门口设有阶梯结构的不足布局;床距不吻合规定水准、床头柜和床距过近(

6.重视因素

尽管在入院宣教时或日常生活护理工作中,护士向每位病患陪护者或家属已反复指出应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策略非常重要,但有些陪护者却总不在意,不予注意,带有侥幸心理的态度不配合和接受安全预防措施,如病患卧床休息不习惯加床档或忘记加床档;有些病患家属因家庭关系有矛盾、不和睦,不愿陪护病患;有些家属因工作时间关系或经济拮据,无法陪护病患;有时护士繁忙于护理操作而忘记把床档复位;最终致使患者跌倒事件出现。

三、结论

近几年,随病患安全目标监管年工作不断展开和改善,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病情查看、用药和心理护理,而在防止和降低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工作方面也越来越得到注重和探究。怎样做好蒙医神经内科住院病患有效预防跌倒工作,降低和杜绝住院老年病患跌倒不良事件出现,这些均是医护人员需要积极注重和配合的问题。

篇1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61-02

通常情况下,患者住院期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事件,其中跌倒的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事件,尤其是老年患者,不仅使患者的痛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出现护患纠纷的风险[1]。所以,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进一步加强预防跌倒护理可以为病区的医疗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本文对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运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中29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62~95岁,平均年龄为(76.4±9.3)岁;观察组中27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63~96岁,平均年龄为(76.5±9.4)岁。两组的病情、病程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跌倒护理:(1)设置防跌倒标识;(2)使病区地面保持干燥和清洁;(3)在患者易取处放置生活用品;(4)安全告知;(5)加强健康教育。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先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对患者的跌倒风险等级进行综合评定,然后将患者的风险等级作为基本依据,给予患者相应护理:(1)Ⅰ级跌倒风险。设置预防跌倒标识;尽量为患者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为患者安排固定、简单、稳定的生活日程,使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得到强化和维持;在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的陪伴下进行适量运动,包括散步、打太极拳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在生活细节方面培养和建立防跌倒的正确行为,使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Ⅱ级跌倒风险。设置橙色防跌倒标识;对病房环境进行整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摆放病房物品,在日常护理中,协助患者完成各项生活活动,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在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的陪伴下,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和主动运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正确运用拐杖或者手杖的重要性,将患者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作为基本依据,为患者选择适当的助行器,并指导患者正确运用助行器,对患者的步行稳定性进行重点训练,使患者的耐力和速度得到明显提高;(3)Ⅲ级跌倒风险。设置红色防跌倒标识;指导患者正确运用床边坐便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家属陪伴的重要性;耐心给同房病友和清洁工说明患者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在日常的活动中,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警告或者协助,并且一旦发现意外情况,立刻与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的生活需求和基础需求作为基本依据,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化的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降低出现跌倒的风险。

1.3评价指标

运用“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健康行为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防跌倒健康行为进行评价,共27个条目,总分为135分,得分与防跌倒健康行为呈正比关系,即得分越高,防跌倒健康行为越好[2]。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PEMS3.1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运用两独立样本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的预防跌倒健康行为评分为(98.5±5.3)分;而对照组的预防跌倒健康行为评分为(82.3±8.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脑细胞明显减少,降低生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并且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会降低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从而导致跌倒[3]。有研究表明,患者的跌倒风险与年龄呈正比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跌倒风险越高[4]。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预防跌倒健康行为评分明显较高,说明老年住院患者运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一般来说,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以将患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基础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全方位护理,使患者病理状态下的康复、生活跌倒风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还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防护意识,从而避免发生跌倒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够降低出现跌倒事件的风险,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汪春华.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5:33-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