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5 18:20: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区域经济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
2、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502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790124)。
作者简介:李小建(1954-),男,河南孟津人,河南财经学院校长,《经济经纬》主编,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43-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所谓区域关怀,就是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区域关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基础,使区域特点得到发挥,区域优势得以体现;二是区域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发展为代价。提出区域关怀的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当前中国的背景。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最高的省份上海市达到66367元,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省(6915元)的9.6倍,而在1990年,最高的省份上海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的7.30倍。在县级尺度上,1990年全国有531个县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而到199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77个(李小建等,2001)。二是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种矛盾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层面,如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水资源冲突、原燃料冲突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区际外部性等在一些区域表现突出。例如,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流域上游所产生的污染对下游区域人们的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在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还有,国家政策的不公平也可导致区域间的冲突。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明显,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进程明显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的国家政策可带来不同的区域实施效果。譬如,在过去30年里,沿海地区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中西部地区进人快速工业化之时,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实行了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发达区域很难对欠发达区域的牺牲给予完全的补偿,而欠发达区域则会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发达区域的“剥削”。三是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7年,人均GDP超过2800美元,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27749.16亿元。是1978年的158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强使其具备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作为工作重点。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开始关注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特别是农业区域和农民。因此,只有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及处理好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才能形成各个区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富”传统
(一)忽视弱势群体的区域发展理论
在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忽略弱势区域或弱势产业。例如,在著名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城市是控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以及类型结构。视距城市的距离而定(杜能,1997)。相应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城市地区。同样,在区域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尽管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推进型产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等特性(李小建等。1993),农业部门很难包含其中。因而,增长极实际上与城镇密切关联,“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李小建等,1993)。农业部门所在地区只能是接受扩散地区。
弱势地区的从属地位在区域之间关系理论中也明显体现出来。在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中,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与经济发达的“北方”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导致“南方”的发展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推动“南方”的发展,但“北方”则是这种推进作用的主导方(Hirschman,1958)。同样,在弗里德曼的中心一理论中,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也处于不利地区(李小建,2006)。
弗里德曼认为,多种原因,会导致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因发展滞后而成为“”。中心和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处于控制地位,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权力、技术进步、创新活动等集中于中心,从而带来生产活动效率和贸易的不平等。这就产生了空间二元性,它随时间而不断强化。尽管以后的研究涉及创新的扩散、国家干预等对区域有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区域发展的从属地位以及区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在理论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核心一理论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不平衡,以及区域间文化变迁速率的不对称性(Friedmann,1966)。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则强调工业在空间上累积增长过程。根据他的观点,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工业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从而使这个地区成为增长中心。这个中心的增长动量将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扩散效应。例如,通过不断购买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矿产原料,或到其他地区进行旅游等活动,使资金流向那些地区。然而,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增长中心对边缘贫困地区存在着一种不良效应,即回波效应,它使贫困地区的发展减慢,因而地区差异加大。例如,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事业心的年轻人迁移到增长中心;银行系统把边缘地区的储蓄吸走而投资到中心地区;竞争使边缘地区传统的弱小工业破产等等(Myrdal,1957)。
克鲁格曼的中心一模型通过在新贸易理论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阐述了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分别演变成制造业为中心的核心区和农业为核心的区。克氏的中心一模型认为,较低的运输成本和较大的制造业份额是集聚可持续的必要条件。若一个区域
的制造业份额比另一个区域大,该区域的价格指数就较低,由于紧密的前、后向联系,厂商就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从而能支付工人较高的工资,这样,该区域就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从而在空间上出现中心一结构。并且这种中心一模式一旦建立,就能持续下去(李小建,2006)。显然,克氏的研究焦点仍然放在制造业以及制造业集聚的中心上,而忽略了农业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的发展问题。
从以上简要讨论可以看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弗里德曼和克鲁格曼的中心一理论以及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都强调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规律,强调了城乡联系中的城市的主导作用(安虎森,2004),以及发达地区、工商业、大型企业或创新企业、创新性企业家、经济能人等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对应,不发达地区、农业、中小企业、一般民众等弱势群体则被忽视。
(二)中国区域发展研究的“重富”传统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是政府和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政策主要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为此十分强调培育和加强经济增长点。(1)重点支持城市增长。建国以来,为了促进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区域的快速增长,国家实行了“以农补工”的政策,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特征:财政支出的大头在城市,保障的对象主要是非农业人口。从1952年~1990年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额达11594亿元,农业提供的积累在国民收入积累额中所占的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达到40%以上,整个20世纪60年代也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进入80年代才有所减少(冯海发等,1993)。(2)重点支持发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采取了优先支持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支持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和保税区、沿海开放地区等(魏后凯,2006)。国家的投资布局也向沿海倾斜。到1990年为止,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分配中,沿海地区已经提高到50.9%。
与此相应,中国区域经济学家十分重视对区域经济增长相关侧面的研究。从上世纪50至90年代,先后进行了待开发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综合考察,工业基地规划、铁路沿线调查,重点地区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各省市区地域开发规划;90年代至21世纪初,进行了大区域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研究;本世纪以来,进一步参与国家和各地区政府决策,在国家以及大区域的区域规划、产业集群、外资区域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陆大道,2007)。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些研究都主要以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为主线,其核心都是围绕促使具备特定发展条件的地区先行发展起来,优势区域先富起来,其结果是在国家政策视野以及学者研究视野中农村区域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落后区域逐渐被边缘化。
然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与西方发达国的后工业化社会有很大不同(李小建,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者不应该盲目跟从西方学者的研究,应该基于中国实际,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问题。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地区和弱势地区。区域经济学家为了服务国家需求,应该关注对这些地区的研究。
三、区域关怀研究的内容
(一)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区域往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正如图l所示,在t1时刻,区域1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时,区域2才刚刚起步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到t2时刻,区域1进入发展的后期阶段时,区域2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政策需求及其他环境需求。在全国统一的格局下,应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的要求。以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而论,一般来说,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区域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粗放,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需求大,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而已经进入发达阶段的区域,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始逐步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开始逐渐减少。如果全国实施完全一致的资源政策,可能会带来十分矛盾的结果:如对发达地区有利,便对欠发达地区不利;若照顾欠发达地区,则对整个社会带来资源过渡消耗的威胁。因此,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应该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区别对待。当然,从全国宏观调控角度,也可为了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采取相对严厉的政策。但必须配以公平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以使为保护资源环境做出贡献的区域得到较好的回报。
(二)关注区域优势的发挥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优势。基于国家优势的发展设计,并不一定是区域层面的最优设计。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区域,应注重充分发挥每一个区域的优势,针对每一个区域的优势,设计相应的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和举措,进而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理论。如城市地区具有基础设施好、人才密集的优势,在研究中,应关注其集聚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同时,还应考虑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以及其负向外部性问题。相反,农村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等优势,在促进农村地区这些优势发挥中,应该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如此,同样的城市地区,同样的农村地区,也可具有不同的优势特点,相关研究更应关注这些具体差异,以充分调动区域的发展积极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的发展
尽管区域关怀不应该有区域歧视,但是由于落后地区长期被人忽视,故应该给予特殊关怀。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对落后地区的关怀时,可从明确落后地区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人手,根据这些发展条件和阶段特点思考落后地区的发展机理、发展路径。比如,思考如何激发落后地区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区域的发展中来。如在农村地区,如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使农区发展;进而建立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还可研究如何通过区际联系促进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实现发展等等。
(四)关注特殊问题地区的发展
特殊问题地区包括资源枯竭地区、老工业基地地区、农民工集聚地区、农民工流出地区等等。从区域关怀角度,应该针对这些地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并进而在理论层面进行凝练,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事实上,有些特殊问题是社会不公造成的,这些区域实际上承担了应该有更多的区域承担的负担。譬如,长期以来,资源型区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伴随着资源枯竭,这些地区原有产业萎缩,职工下岗,并可能出现如矿区沉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类似地,国家所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把原来缺乏生机的国有企业改变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企业。在为企业拥有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原有工人下岗失业,导致一些国有企业集聚地区成为了低收入人群集中区。最近,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以河南为例,2008年9~11月,共有120万农民工返乡,主要集中于河南东南部地区,这些返乡的农民工已难适应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给所在区域带来了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有些地区已出现社会治安恶化的苗头。区域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机理。如有些问题的形成便与受益者与实际成本支付者错位有关。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者应该通过更深层次挖掘,更全面角度分析,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改变区域状况服务。
四、区域关怀研究中的思维方式转换
(一)研究立足点的转变
前面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立足点上存在一些偏向。从区域关怀的角度,这些偏向应该给予纠正。(1)从工业偏向转变。前已述及,区域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的区域发展实践均十分注重工业,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创新性产业的特殊作用。然而,农业在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的广大农区,工业很难在短期内取代农业而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在农区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甚至在某些农区,农业应该成为区域研究的核心。(2)从城市和核心区域偏向转变。为促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城市或经济核心区被放在区域发展的首要地位。但是,这些区域仅仅是众多区域的一部分。从区域关怀的角度,在这些区域之外有更多的区域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此相关联,一些非区域性政策也具有明显的(或潜在的)空间影响。如对于特定产业部门的激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以及标准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也会对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诸多情况下,这些影响严重偏向于繁荣的核心区和首位城市(理查森等,2001)。(3)从强势个体(大型企业、能人等)偏向的转变。长期以来,在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眼里,大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通过促进大型企业的发展。从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种认识上的偏见导致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资源分配过程中对强势个体的偏向。因此,为了做好区域关怀研究,区域经济学在研究立足点上应该由过去关注强势群体(城市、工业和发达地区)为主的格局向两者兼顾或关注弱势群体的格局转变。
(二)研究思维的转变
1,内外理论嫁接。中国本土的区域研究,侧重于问题导向,并不注重科学规范基础上的科学问题提炼。与此相对应,近年来一些学者引入西方区域经济学或区域科学的研究范式,强调区域研究的科学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西方新近兴起的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区域研究新思潮(刘云刚等,2008)。从区域关怀角度看,这些中外研究范式各有侧重,各有使用的区域背景。为此在区域研究中,应注重内外理论的嫁接,不同方法的融合。一方面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要将西方范式中的精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创新思维,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模式。
2,经济、社会和环境统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资源、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区域关怀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统筹起来。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更要注重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对社会的贡献,并对这种贡献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3,区域导向性理论选择。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理论。已有的区域发展理论,都出自一定的区域背景,并且有一定的适应条件。在具体的区域发展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理论支撑框架。注意通过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区域发展特殊机理的研究,构建相应的区域发展理论。
4,弱势区域理论构建。从区域关怀角度构建弱势区域的发展理论,应着眼于发挥区域优势,考虑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区域内行为主体(如农区中的农户、农民等)的积极性。创造适合弱势行为主体优势发挥的环境,建立不同行为群体之间或它们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研究区域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与强势区域之间的联系,将外生力量转变为区域发展的驱动力,构建内外因素融合、利于弱势区域发展的理论。
五、结语
1 授课前教师要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定位
首先,授课前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在专业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各高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不仅有经济学系开设该课,而且地理学系和公共管理学系也在开设。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学生既有研究生层次的,也有本科生层次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或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等等。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会不同,因而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就会不同。
其次,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不同,教学任务就不同。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比如高校地理学系、经济学系、公共管理学系都开设区域经济学课程,但教学目标显然不一样,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教学的出发点和授课角度以及侧重点就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学授课教师要清楚授课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明白课程教学目的,知道学生专业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结构的构成,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 授课前教师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就要把每一堂课上好,但是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要事先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教师应事先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既能把握粗枝大叶,也能在上每一堂课时随时添枝加叶进行润色,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所谓“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全面地、深入地、透彻地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应做好如下几件事情。
(1)研读区域经济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如周起业、刘再兴(1989)、郝寿义、安虎森(1999)、张秀生(2007)、孙久文、叶裕民(2010)、安虎森等(2010)、魏后凯(2011)等等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在这些著作中,他们根据对区域经济学概念和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教师在选定一本教材进行研读的同时,还应参阅相关参考书,以便扎实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根据课时的约束,有选择地、有侧重点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和方法。
(2)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课后的习题不光是留给学生复习巩固用的,区域经济学老师通过做练习也能获得很多教学启发。通过做练习可以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哪些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做练习时要用到哪些方法,包括一些数理方法,可能是学生的薄弱点,要提醒学生事先去查找有关工具,也便于老师在教学中就这些问题做重点介绍。另外练习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老师通过做练习可以及时得以纠正,也便于学生在做练习碰到难题时,老师可以及时地答疑解惑。
(3)认真研读有关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区域经济学课程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整个课程讲授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与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课程联系也较为密切。区域经济学教师在授课前得知道本课程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怎么样?有的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会有重复,出于课时的考虑或是不同课程性质的原因,这些重复的地方可以删减或是从特定课程的角度讲授。
(4)教学内容能突出时代背景。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是教学上永恒的要求。科学在发展,专业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教给学生不过时的东西,尽可能把新的进展和内容充实到课堂上。这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跟踪要及时,必须坚持学习,坚持研究。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类报刊杂志网络上时有介绍区域经济建设方面的文章,这些实例可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方针政策和报告文件中经常出现如“区域”、“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驱动”等词语,区域经济学教师通过仔细研读“党的十”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各地“十二五规划”等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报告文件,可以从中捕捉前沿的科研信息,把握科研方向,探索促进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有利于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促使教研相长。
(5)教学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抽象性比较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学中如果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应用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知识,会令学生感觉到这些理论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是学而有用的。因此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以便于授课时作案例教学或作专题介绍。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时会观察到一些新情况,得出一些新结论,因为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经济发展,固然取决于它的优势或长处,但更多的是受制于它的劣势或短处,就像“木桶原理”。如以江西省为例,可以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城市化发展水平、宏观经济大势等方面采用比较分析法将江西有关指标与中部及江西周边地区进行比较,从而把握江西的基本区情,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全局中的地位、区位因素、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人文环境等。利用众多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研究这些经济指标,并通过各种图形和表格动态直观地呈现出来,将理论和实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更有说服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经过这样精心的理论联系实际式的教学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3 授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
我国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说的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区域经济学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先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区域经济学老师也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进度、广度、深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一、引 言
(一)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是一门以学科之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学科之间关系问题的科学。因此,它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
皮埃尔・德拜认为, 多学科过渡到跨学科是渐进的, 至少存在五种情况: 第一, 不同学科的学者平行地研究同一个课题的不同方面, 并阐述研究的不同关系。第二, 不同学科的学者不但同时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还要对彼此研究的结果作出协调, 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共同的结果。第三, 学者共同研究某一个问题,比较各自提出的假说, 以批评方式互相评估各自的方法, 并达成共识, 形成一个共同的结果。第四,一门学科运用其他学科的技术或者分析方法, 以为更好认识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新的视角。第五, 一门学科运用其他学科已取得的成果以便得出新的系统的创见[1]。刘仲林教授认为, 广义的跨学科有三层相互关联的含义, 即: 一、打破学科壁垒,进行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育或科研活动,通称“跨学科”。二、包括众多交叉学科在内的学科群, 统称“交叉学科”。三、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规律与方法为基本内容的新兴学科, 统称“跨学科学”[2]。
跨学科社会研究应该是基础性问题、统一方法和“现象学”意义上的数据三者结合的产物。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三个基本特征。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等,此时还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包括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这时期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开始逐步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成为一种新时尚。由于克鲁格曼等人的积极倡导,空间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以1978年为界。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区域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开始探讨关于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政策等的相关问题。
二、区域经济学的跨学科应用
区域经济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发展起来的学科,但是其涉及到的领域和研究内容却十分广泛。区域经济学有别于其他经济学科之处主要在于,它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范畴中。
(一)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融合代表,新经济地理学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代表学者是德国的克鲁格曼和日本的藤田昌久。它采用了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基础以及核心―模型的模型基础,目的在于把经济地理的分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和发展是人们对经济现象认识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新经济地理学能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常都不考虑运费的影响,因此忽视了现实空间。20世纪60年代之后,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发展时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此外,传统均衡论的经济学是在规模报酬递减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进行分析,但在现实情况下,很多事例可以证明这一前提假设并不能完全成立,尤其是在当今新经济潮流的作用下,可外溢性、扩散性、共享性成为了知识信息逐渐具有的特点,因此在以知识信息膨胀的经济领域,规模报酬递增取代规模报酬递减成为新经济的特点。
第二,已有的研究基础。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前面所介绍的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都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但是,它们在空间因素研究方面的思想都存在许多可借鉴之处,这些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了可靠和充实的思想基础,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如何将这些理论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试图将空间因素逐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中[4]。
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中对传统的空间经济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传统几何学方向――区位理论的新发展,如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问题。第二,社会物理学方向――即城市地理学的传统,运用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如城市位次规模法则、城市地理联系、城市市场潜力模型等。第三,积累因果关系――即超发展理论。第四,当地外部经济――即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及其新发展。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研究――农业区位论的再发展[5]。
克鲁格曼在2010美国地理学会上指出,在过去的30 多年里,经济学和地理学在方法论上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地理学的综合性思维和经济学抽象思维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经济学数理模型的建立需要简化和抽象,同时便失去了丰富性和全面性。克鲁格曼认为地理学需要在方法论上更加接近经济,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6]。因此他所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在方法上和经济学更加接近,但仍然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其模型的假设偏离现实。
现代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理念的产生,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理解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实质,对商业银行实践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什么会产生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一是市场经济的实质就在于充分尊重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自主选择权力。企业包括银行只有充分尊重客户的自主选择权,所有的经营活动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客户关系向知识性关系转变。资本市场的发展、客户经营与发展的知识性趋势、金融工具的证券化、电子化、组合化,使金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知识性双向增强,双方的关系也由简单的交易关系向知识性的交易关系转变。
三是客户关系向差异性方面转变。不同的客户关系对银行经营作用的差异持续扩大。大小客户之间呈两极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各商业银行争先恐后不惜重金发展与大客户的关系。客户关系向差异性转变,推动金融市场形成了突出的大客户市场。
四是客户关系向竞争性转变。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新的商业银行不断产生,外国商业银行不断进入,使得各银行间为争夺优质的客户而进行激烈的竞争。
五是客户关系向博弈性转变。一方面,银行对客户信息的掌握情况直接决定改善关系主观努力的效果,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对自身的推销、商品的营销,决定传递给客户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客户的金融行为。银行与客户之间能否建立密切的信息交流,已成为决定银行客户关系水平、层次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面对变化,客户在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中越来越占据中心地位,因此,商业银行把以客户为中心当成经营管理的宗旨,立足客户,研究客户、细分客户、服务客户,已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
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转变,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各个主要方面都围绕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银行最基本的经营原则。这一理念包括:客户是上帝;银行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先,满足客户需要优于银行产品推销,银行客户关系战略集中于银行的目标客户;银行根据客户面临的难题及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策略;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是银行的责任;银行要协调、调动全行各方面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银行内部为此要加强合作,形成团队精神。
(二)对客户进行分类,确定目标客户群。巴克莱银行将银行服务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服务;二是一般服务,在基本服务基础上增加一些不是对所有客户都提供的服务,如电话银行;三是高级服务,包括一些可以不提供但提供了客户会很高兴的服务;四是全面服务,包括一些客户本身都没有想到的,为客户特定提供的服务。同时也将客户分为四类,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
(三)实行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作为联系银行与客户的重要桥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客户对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需求不必再找银行的各个产品部门,而是通过客户经理就可以全部得到办理。银行通过客户经理也可以对客户进行整体的把握,实行统一的客户战略。
(四)产品开发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配套、组合式的金融服务。银行根据客户分类和不同客户的特点,以“量身定做”的方式开发适合不同客户群需要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五)调整劳动组合,减少后台人员,增加与客户接触的人员。银行经营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要求银行的劳动组合也要相应进行调整。过去银行是等客上门,现在要主动上门为客户服务。这要求银行要精简内部操作人员,增加上门服务人员。
(六)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需要调动银行各方面的资源,这就要求银行各部门之间必须加强合作,形成团队精神。
(七)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例如西方商业银行有一整套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从招聘、培训,到员工的晋级、工资、奖金、考核和福利机制,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
三、如何树立和实践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一)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建设。大力宣传、总结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使员工强化服务客户的意识和观念。
(二)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服务体系。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把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全行日常考核中。建立和完善先进、科学的“大服务”的运行机制,构建二线为一线服务、上级行为下级行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的综合化、专业化、网络化、差别化、品牌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大服务体系。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使所有部门融为一体展开共同营销服务,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上得到保证。
(四)进一步加强总分行之间的营销配合,优化分销渠道,提高银行服务客户的整体协作能力。同时,要按照银行分销渠道人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加强与客户互动界面的建设调整,形成物理网点与电子渠道、客户经理相结合,高低柜与理财室相结合,综合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格局。